第一篇:2011年度廉文鉴赏警示教育片《贪婪之祸》观后感
2011年度廉文鉴赏之一 贪婪之祸:热问题,冷思考
——观看警示教育专题片《贪婪之祸》心得体会
按照区纪委统一部署和镇委要求,我们观看了警示教育电视专题片《贪婪之祸》,此片给我们以巨大的心灵震撼。通过朱宝康、陈遐龄、蒋国光等3起违法违纪典型案例,我们看到了他们因贪婪“权、钱、色”导致人格扭曲、私欲膨胀、生活腐化,以至最终蜕化变质,走上违法犯罪道路的思想根源;更看到了党和国家反腐倡廉的坚强决心。古人说,“爱财曰贪,爱贪曰欲”,贪欲是贪得无厌,欲壑难填。贪欲如刀,能让崇高的理想消蚀,远大的抱负磨灭。所以,为官一任要“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
一、贪婪之祸,祸害谁
人有七情六欲,共产党人也不例外。然而,超越党纪国法的欲望一旦放纵,必将玩火自焚。贪欲究竟有什么害处?
贪婪之祸,害自己。许多腐败分子都曾为党和国家做出过积极的贡献,就如李真所说,“我不是为坐牢、杀头而做官的”。客观地说,蜕化变质分子并不是天生的“蛀虫”,之所以葬送了个人的政治前途,是由于放松世界观的改造,放纵自己的贪欲,理想信念动摇,党性原则丧失,身陷泥潭而不能自拔,不仅成为党和人民的罪人,也落得个身败名裂的可耻下场。贪婪之祸,害亲人。很多腐败分子在自毁前途的同时,也害了家人。有的领导干部贪财好色,与家人一起收礼受贿,罪累家人,原本好端端的家庭,终被贪欲所吞噬;有的因自己犯罪给家人造成巨大的精神压力和打击;有的因失去自由或者走上不归路,使原本幸福的家庭分崩离析,家破人亡。
贪婪之祸,害组织。每名党员干部都是党的形象大使,人民群众就是通过他们的所作所为来认识我们党的。领导干部以权谋私,就是给党的形象抹黑,侵蚀党的肌体,败坏党风政风,影响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削弱党的执政能力,破坏党的执政基础。
贪婪之祸,害社会。党风政风引领社会风气。贪官污吏都是各级领导干部,或者手握实权之人。贪欲一旦大开,就会像毒瘤一样迅速蔓延,败坏一个地方的社会风气,上边大贪,下面小贪,你贪我贪大家贪,甚至形成串案、窝案,祸及一个地方大批干部。
贪婪之祸,害国家。腐败分子在权钱交易、以权谋私中,直接损害的是国家和人民的利益。领导干部一旦沉湎于权力、金钱、美色之中,就不会到群众中去体察民情,也不可能落实科学发展观,更谈不上搞建设,谋发展。如果他们贪心过剩,热衷于谋权谋利谋色,就会成为影响社会和谐,阻碍经济发展的绊脚石。
二、贪婪之祸,缘何起
导致腐败的原因很多,客观原因如法制滞后、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纠、监督不力等等,但是,主观因素如腐败分子的人生观、价值观、权力观和利益观由红色渐变成灰色,灰色蜕变成黑色是很重要的一个层面。无数贪官的落马,并未唤起一些人的警醒,有人仍然被荒谬的理论、错误的心理所蛊惑,长了贪欲之心,忘了贪欲之害。“恶小可为”心理。“吃点拿点收点要点,都是小意思”,这种心理打开了贪婪的闸门。有些官员对“喝点小酒、收点小礼、受点小贿”毫无畏惧之心,继而胆子越来越大,贪欲越来越盛,所谓“千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烟焚”就是这个道理。“贪如火,不退则燎原;欲如水,不遏可滔天”。贪欲之口一开,就不会满足于小打小闹,就很难在诱惑面前止步。攀比心理。“别人能这样,我为什么不能”,这种心理是很多干部从清官到贪官心路历程的最初反应。当今社会,有些人越来越难耐“清水衙门”之苦。在他们看来,论资历我不浅,论贡献我不少,论职位我不低,论权力我不小,凭什么别人能捞我不能捞,别人能享受我不能享受?满脑子想的是怎样攫取,开始在贪婪之路上“赛跑”。侥幸心理。“天知地知你知我知,别人不知”,这种心理其实是违法犯罪分子掩耳盗铃。无数腐败行为的交易过程基本都是在背地里进行的,当事人自作聪明,觉得知情范围小,攻守同盟牢,安全系数大,但是,“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天网恢恢,疏而不漏”,建立在贪欲基础上的“安全防线”,在法纪的铁拳面前往往不堪一击。倒计时心理。“船到码头车到站,再不捞就靠边看”,这种心理使无数接近奋斗一生的人晚节不保,时下的“权力末期”现象值得深思。有的人大半辈子本本分分,临到退休却私欲膨胀,更多地考虑自己和家人的后路和前途,丧失了曾经牢固的信念,抛弃了多年坚持的操守,“有权不使、过期作废”的心态引诱他们孤注一掷,铤而走险,用行将结束的权力为自己打造退休后的辉煌,为子女积累未来的资本。
无数的教训告诫我们,贪图金钱、权力、美色,只能滑进腐败之门、踏上不归之路。因此,我们要常打预防之针,堵住贪欲之口,远离贪婪之祸。
三、贪婪之祸,如何绝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诱惑和考验,每一名党员干部都要始终保持政治上的坚定和思想上的清醒,守得住清贫,耐得了寂寞,经得起诱惑。
绝贪婪之祸,当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党员干部只要时刻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权力观、利益观,看透人生与生命,看淡地位与利益,“大厦千间夜眠八尺,粮田万顷日食一升”,就不会斤斤计较个人的得失,就不会与民争利,就会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且能在为人民服务中得到最大的满足和愉快。
绝贪婪之祸,当修身修德、艰苦奋斗。一个人最大的“敌人”是自己。贪欲的产生有内因,也有外因,但内因是变化的基础和根本。把持住自己,做到慎独、慎初、慎微、慎行,“吾日三省吾身”,在贪欲面前保持清醒的头脑,才能避免贪欲的腐蚀。这样还不够,更需艰苦奋斗。“吃苦”能砥砺意志、陶冶情操、凝聚人心。艰苦奋斗、勤俭节约,是经济社会生活的一个基本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各级党员干部应牢记“两个务必”,带头发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作风。
绝贪婪之祸,当坚持自律、防微杜渐。党员领导干部应当成为遵纪守法的模范,时刻警惕权力、金钱、美色的诱惑,防止手中的权力私有化、商品化、庸俗化,决不能把权力变成以权谋私的工具。“腐败高压线,谁碰谁触电”,要坚定地行走在党纪国法区间内,不越雷池半步。更要防微杜渐。“邪生于无禁,欲生于无度”,许多铸成大错的党员干部,都是从点滴放纵开始的,最终陷入无底深渊无法自拔,给国家、社会和自己造成无法弥补的巨大损失。
贪欲可遏,贪欲可治,贪欲可禁。只要我们上下一心,勇敢地面对挑战,国修法、党修纪、人修德,就一定可以迎来国风顺、党风正、民风清的美好未来。
第二篇:欲之祸反腐警示教育片观后感
反腐警示教育片《欲之祸》观后感
刚刚学习观看了反腐教育片——《欲之祸》,令人警省,发人深思,感触很深。影片描述了省部级高官、济南市人大常委会原主任段义和放松了对自己的严格要求,蜕变为谋私受贿、胆大妄为的腐败分子,并一步步滑入违法犯罪深渊,走上不归路的人生轨迹,深刻而又真实地展现了他违法犯罪后的反省和痛悔,总结了领导干部严重腐败案件的深刻教训。用温总理的一句话来说,就是要“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净净做事”。
首先,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净净做事,也是一个人做人、做事的道德底线。做到清白、干净,就是要保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稳得主心神,经得起考验。作为一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来讲,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净净做事是我们最基本的职业操守和工作准则。清清白白做人,就是要把群众利益看得重些,把个人得失看得轻些;干干净净做事,就是要有公仆意识,严于律己、廉洁奉公、兢兢业业。只有常怀感激之情,长葆进取之心,常存敬畏之念,经常深入群众,深入基层,体察民情,了解民意,集中民智,珍惜民力,把握群众的思想脉搏,倾听群众的意见要求,千方百计解决群众关心的就业、就医、就学等实际问题,多为群众办实事,多考虑群众的利益,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才是“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净净做事”。段义和就是因为逐渐丧失了最基本的做人、做事-1-的原则,才坠入深渊。
其次,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净净做事,就是要我们加强自省、自警、自律、自责、克己,不断通过道德修养提高自身素质。什么是根、什么是尺?纪律就是根是尺,是底线,法律是高压线。领导干部一定要讲政治,遵守党纪国法就是讲政治。段义和案就是一个典型案例。身为省部级领导干部,锦衣玉食、香车宝马、权高位重,何等风光,但是,由于他在思想上没有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自觉拒腐防变,筑牢思想防线,经不起美色、钱财的诱惑,为了一己私欲,置党、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与不顾,利用自己的权力,不断践踏党的纪律,甚至违法犯罪也不择手段,归根结底,就是没有树立正确的权力观,缺乏信仰意识、自省意识、敬畏意识、程序意识、民主意识,将自省、自律、自责、克己抛在九霄云外,结果“法网恢恢,疏而不漏”。罪恶的事实,惨痛的教训,值得我们深思。作为领导干部,一定要立志做大事、创大业,不要立志当大官,要把心思用在工作上,用在为人民群众谋利益上。
总之,《欲之祸》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告诉我们一个共产党员、一名领导干部如何保持自己的纯洁性和先进性,如何掌好权、用好权,在金钱、美色、利益面前经得起考验,我们每位党员干部都从中得到深刻的启示,永远保持清醒的头脑,在思想上筑起一道反腐倡廉的坚固防线。
第三篇:警示教育片《蚁贪之祸》观后感2篇
精
警示教育片《蚁贪之祸》观后感2篇
篇一:蚁贪之祸观后感
为提高我局干部拒腐倡廉意识,1月4日,临泽县工商质监局组织全局干部观看了警示教育题材片《蚁贪之祸》,故事讲述的内容平常且不起眼却让人触目惊心发人深省,心灵受到了一次巨大的震撼。为何一个职位”巨小”的县教育局教研室的主任陈义栋、副主任钱祖伟能敛财几十万,一个京城”渺小”的会计卞忠随手就是2.2个亿,他们的职位小到随处可见,却也能贪过”猛虎”!据影片概述,他们的贪赃枉法是通过一种”蚂蚁搬家式”的方法进行敛财,虽然职位低,一次能贪得的数额不大,但是经过长年累月成千上万次的累积作案,金额也吓的惊人。从这不难看出,我们党员干部不论职位高低、权利大小,只要心存邪念,谁都可能走向一条犯罪道路。因此,作为我们自己,更应该带好头做表率,时刻警钟长鸣、勿忘底线原则、禁踏红线深渊,一心为善、公道正派。警示片生动揭示了”蚁贪”的主要特征,深入挖掘了”蚁”何以成”贪”的深层次原因,初步提出了筑牢防”蚁”栅栏的有效方法,从而警醒广大党员干部牢记”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的告诫,警示相关单位不断加大从源头上防治”蚁贪”的力度,铲除”蚁贪”之祸。”蚁”贪之祸给了我心灵很大的震撼,从中了解了这种”蚂蚁搬家式”的贪污受贿现象,并深刻认识到此类现象的深刻危害,在我们的现实社会中,这样的现象不甚枚举。
精
精
”贪如火,不退则燎原;欲如水,不遏可滔天”.贪欲之口一开,就不会满足于小打小闹,就很难在诱惑面前止步,无数贪官的落马,并未唤起一些人的警醒,有人仍然被荒谬的理论、错误的心理所蛊惑,长了贪欲之心,忘了贪欲之害。无数的教训告诫我们,贪图金钱、权力、美色,只能滑进腐败之门、踏上不归之路。所以,我们一定重视坚持学习的必要性,坚定自己的理想信念。从案例的各个人物中我们发现,他们都曾是我们党和国家的栋梁,在不同的岗位默默的奉献着自己,同时也得到了组织和领导的认可,在得到了权利之后,疏忽了坚持学习的信念,放纵了自己,在金钱的各种诱惑之下,一步步滑向犯罪的深渊。前车之鉴,后事之师。这些案例就发生在我们身边,勿以贪小而为之,我们一定要从中吸取教训,坚持学习,熟读干部作风规范条例,积极参加普法、纪教月活动,认真过好组织生活,从而不断提升思想觉悟,坚定理想信念,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党员干部要从自身做起,常思贪欲之害,严于律己,做到明明白白做人、清清楚楚做事,时刻绷紧廉洁自律这根弦,勤勤恳恳做好本职工作。
(法制监察室刘涛供稿)
篇二:蚁贪之祸观后感
精
精
”蚁贪”,顾名思义,就是指那种采用蚂蚁搬家式进行腐败的类型。蚁贪的主人公,大都是处于权利末端的”小人物”,职务相对不高,但凭借手中的权利,在短则几个月,长达二、三年,甚至更长时间里,几十次甚至上百上千次持续地贪污受贿。
众所周知,蚂蚁体态微小,力量有限,却能将数倍于自己体积的食物一趟趟运回洞穴储存。虽然每次搬运的数量微小,但搬运的次数多了,却可以达到集腋成裘的效果。我们常说的”山积而高,泽积而长”,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现实生活中,一个比较著名的”蚁贪”案例,发生在浙江省天台县。因为单项受贿金额之小,被网友笑称为”蚁贪之王”.”蚁贪”的主角是天台县教育局教研室原主任陈义栋、副主任钱祖伟,他们单项受贿的金额仅为0.012元。这两人都当过当地学校的负责人,对学校的内情和漏洞非常熟悉,于是,他们把歪脑筋动到了印刷试卷上来。他们与椒江教育印刷厂的负责人达成约定:定点在该印刷厂印制试卷,每张试卷回扣0.012元。每张试卷回扣0.012元,看似”胃口不大”,但因为天台县中小学试卷数量巨大,几年累计下来就非常可观。从2004年上半年至2008年下半年期间,陈义栋按每学期结算一次的方式从椒江教育印刷厂收受回扣25万余元,两人将回扣占为己有,并用于个人日常开支。其中陈义栋自己分得15万余元,钱祖伟分得
精
精
10万元左右。两人差点就可以”全身而退”,到2010年被发现时,他们已退居二线,很快就要退休。
与一般的主动腐败、显性腐败不同,”蚁贪”式腐败具有一定的隐蔽性,显得与直接的贪污受贿,买官卖官不同,不容易表现为具体的违法犯罪,更容易隐藏在中国人特有的人情世故和人际交往的面纱之下。它的社会根源很深,我们日常的经济行为和社会交往都可以成为它滋生的土壤。
”蚁贪”不是到今天才出现的。清末的光绪皇帝喜欢吃鸡蛋,一天要吃四个。四个鸡蛋在那时也就十二三个铜钱而已,可内务府御膳房开出的价钱是三十四两银子,这样一来,皇帝一年光吃鸡蛋就要吃掉一万二千四百一十两白银。难怪邓友梅先生的小说《那五》中戏称:”房新树小画不
古,此人必是内务府。”
相对于成百上千甚至过亿的贪腐金额,”蚁贪”的单项贪腐金额的确少得可怜,看似甚至可以忽略不计。然而,”千里之堤,毁于蚁穴”,再长的堤坝也经不住众多蚁虫持续不断地啃噬。领导干部手
精
精
中可调动的资源,是可能产生贪腐的前提条件。从权力顶端到末端,干部的数量呈正金字塔状分布,越向下,越庞大。而他们手中掌握的可调动资源,则呈反比态势,越向上,越庞大。对于我们大多数同志来说,终其一生,工作奋斗的最终职位,都属于权力构建的基础层,掌握的资源有限,能够成为领导干部,尤其是高级别领导干部,掌握较多资源的,毕竟只有少数。所以,在大多数同志的头脑中可能存在这样一种观念:贪污腐败,是领导干部身上才有可能发生的事,与自己无关。可是,翻开落马贪官的厚厚卷宗不难发现,没有哪一个贪官,是一开始就狮子大开口,主动去贪污敛财的。在他们走上领导岗位之初,更有甚者,在他们走上领导岗位之前,能够调动某种资源之初,诱惑就来到了他们身边。一顿饭没什么,两条烟也没什么,可收到第一笔钱时,内心还能平静如水吗答案是否定的。按照正常人的心理反应,可以肯定地说,每一个落马者,在收到第一笔用手中的权力换来的钱财时,都是心惊肉跳的,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的”心理堤坝”不断筑高,最终决堤,走向犯罪的深渊,无法回头。”蚁贪”是他们走上犯罪道路的必经阶段。只要有合适的机会,”蚁贪”极可能转化为巨贪、大贪,两种腐败行为之间并没有绝对的界限。
也许有的人,抱着侥幸心理,认为自己一辈子也做不了领导干部,就掌握那么一方面的权力,小打小闹打擦边球,赚个”丰衣足食”,够不上贪污犯罪。岂不知,聚少成多,积小致巨,”蚁贪”虽然单笔涉案金额比较小,但日积月累下来,必然是一个惊人的数字。xxxx
精
精
年xx月,中纪委监察部通报的情况表明:xxxx年全国纪检监察机关总计对超过xx万人进行党纪政纪处分,其中,具有处级以上职位干部xxxx人,剩余的xx万多人中,相当大一部分属于”蚁贪”.作为科级以下的公务人员,尤其是身处关键岗位的同志,负责的基本上都是某一方面的具体工作,可调动的资源也有限,但正是这种有限的资源,如果缺乏监管和自律,就会成为滋生”蚁贪”的温床。大量”蚁贪”的出现,会极大地损害执政党和政府的公信力和公共形象,对执政党,特别是干部队伍的侵蚀和腐害,丝毫不亚于巨贪、大贪。随着我们打击贪污腐败力度的不断加大,被深挖出的众多”蚁贪”案例,给我们每一名公务人员敲响了警钟:只要你掌握某种权力,腐败就有可能发生在你身上,只要你用手中的权力获得了不当得利,就有可能沦为腐败的奴仆。危险,就在我们身边。
面对这种危险,作为干部成长队伍中的生力军,我们每一名年轻干部都要引起高度重视,本着”勿以恶小而为之”的理念,认真学习各级党组织对党员干部进行的思想、作风、纪律和廉政教育,自觉加强自身的党性修养和自律自省,把上级对基层的监督和制约机制落到实处。当诱惑来到我们面前时,我们不妨多问自己几个”为什么”:接受诱惑,我们得到的是什么,失去的是什么人生的意义,除了物质带来的快乐,还有什么在工作和生活中,始终弘扬党的优良传统,始终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始终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精
精
堂堂正正做人,老老实实做事,清清白白为官,努力成为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先锋模范。《警示教育片《蚁贪之祸》观后感2篇》
精
第四篇:《贪婪的代价》警示教育片观后感
警示教育片观后感
通过观看警示教育片,再一次接受党风廉政建设警示教育。片中案例,令人深思,发人深省,教训非常深刻。我们都应从中吸取教训,切实加强党性修养,带头廉洁勤政。
首先,要加强学习。一方面要认真学习和深刻领会《中国共产党章程》、《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另一方面要学习我市《关于加强党风廉正建设的若干规定》。通过学习,从而,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进而强化自己的公仆意识、纪律意识和廉正意识。要把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当作一种政治责任、一种精神追求、一种思想境界和实现人生价值的最高追求和立身之本,洁身自好,慎独慎行,清白为官,正直做人。
其次,要强化监督。失去制约和监督的权力犹如脱缰野的马,必然导致腐败,这是多起腐败案件给予我们的深刻警示。必须切实加强对领导干部的监督和管理,使其在法律限定的范围和程序内行使职权,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才不会偏离正确的方向。只有这样,才能正确行使人民赋予的权力,依法办事,勤政为民,自觉接受党和群众的批评和监督。
第三,要廉洁自律。领导干部既要管好自己,也要管好家人和身边工作人员。常言道:“上梁不正下梁歪,中梁不正倒下来。”因此,领导干部必须耐得住清贫,守得住寂寞,管得住细节,挡得住诱惑,在内心深处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前车之覆,后车之鉴,我们必须从中深刻汲取教训。坚决反对拜金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和好人主义。带头抵制各种腐朽风气的侵蚀,同各种消极腐败现象作斗争。
要从现在做起,从自身做起,严格约束和要求自己,自觉接受群众监督。做到常学常新,防微杜渐,警钟长鸣。加强自身修养,作一名让党放心,让人民群众满意的领导干部。
第五篇:古代民间故事:贪婪之祸
古代民间故事:贪婪之祸
作者/睢城
清朝道光年间,黄州城有家最大的药店叫同春堂。但就在近日,同春堂店主谢长福因女儿谢婉儿的怪病一筹莫展。怎么回事呢?原来,月初同春堂管家谢强带着谢婉儿去芙蓉寺上香,回来谢婉儿就染上了怪病。一连数日,谢婉儿不省人事,浑身通红肿胀,呼吸困难。谢长福虽医术精湛,但也只知道女儿是中了毒,怎么解毒却束手无策。为了治好女儿的病,他遍请名医,结果却一次次失望。
这天,同春堂来了个小伙子,相貌堂堂,背上还背了个大烟枪。小伙子口口声声说他能治小姐的病。管家谢强赶紧把他请到后院来见谢长福。谢长福听说有人来给女儿治病,打起了几分精神,可一见进来的是个20出头的小伙子,顿时露出了失望的表情。
小伙子也不在意,仔细观察了一番谢婉儿的气色,又把了把脉,然后解开背上的烟枪,从烟袋中取出一些烟丝,再从一小瓶中倒出一点红色药粉,将烟丝和药粉混在一起,用火点燃,很快一股淡红色的轻烟蹿了上来。小伙子猛吸一口,含住烟气,从谢婉儿的鼻孔中喷了进去。没过多久,谢婉儿“嗯”的一声醒了过来,吐出一口血痰,身上的红肿渐渐消退,呼吸也恢复了正常。
谢长福大喜,让谢强赶紧去拿银子酬谢小伙子。小伙子摇头道:“治病救人是积德,怎么能收钱呢?”谢长福大为赞许,笑道:“你实在不愿收银子,若不嫌老夫年迈无能,做我的徒弟如何?”小伙子大喜,连忙跪在地上,口呼:“弟子丁向俊拜见师傅。”
在黄州城谁不认识谢长福啊?也都知道他从来不收徒弟,今日这是破例,小伙子当然求之不得了。谢长福之所以这么出名,很大程度在于他的店里有许多珍奇的药材,其中一种名为灵蛇菇的药材格外珍贵。相传灵蛇菇只生长在黄州城外洗药峰那阴湿的山洞中,它自身能散发出奇异的香味,吸引毒蛇久久围绕着它,因此而得名。
灵蛇菇一年只生长一次,一次只长两株,有延年益寿、返老还童的奇效。一直以来,灵蛇菇都是皇室的贡品,价值连城。虽然人人都想得到灵蛇菇,但世上只有谢长福才可以取得到这样宝贝,其他去挖灵蛇菇的人全都被毒蛇咬死了。至于谢长福是如何得到灵蛇菇的,一直都是一个谜。
再说那丁向俊拜在谢长福的门下后,为人勤快,嘴又甜,很快就深受谢长福的信任。(范文网 www.xiexiebang.com)谢长福渐渐把一些不外传的秘方一一告诉了他,但关于灵蛇菇的事却一点也没提。
一晃半年过去了。这日,谢长福不知从什么地方拎来了两个铁笼子,笼子里各关了一只同样的动物。丁向俊从外面进来,正好遇见了。他看见笼子里的东西大约2尺长,黑白相间的头是扁的,嘴尤其长,背为灰黑色,爪子非常锋利。
“这是什么?蛮可爱的。”丁向俊好奇地问。“你可别小瞧这家伙!它叫蜜獾,是我托人从万里之外的南蛮之地弄来的。这家伙可厉害了,连毒蛇都怕它三分。”谢长福笑着说。
“为什么叫蜜獾?难道这东西爱吃蜜?”丁向俊又问,谢长福点点头,“蜜獾嗜蜜如命。它的血液中含有抗剧毒的抗体,不但能够抵抗蜜蜂的叮咬,还能抵御蛇毒。”
“师傅,你弄来这两只蜜獾,是想……”丁向俊两眼紧紧地盯住谢长福。
谢长福犹豫了一下,告诉丁向俊:“你来同春堂已经半年多了,按理这事我早该告诉你,可我担心你年轻,会传了出去。”丁向俊赶紧跪在地上发誓:“徒儿要是说了出去,定被千万条毒蛇咬死。”
谢长福赶紧把他扶了起来,说道:“我同春堂世代兴旺,靠的就是灵蛇菇,而摘取灵蛇菇全靠这两只蜜獾。每次我去摘灵蛇菇,便带上其中一只。那些毒蛇都害怕蜜獾,不敢上前咬我。就算一不小心被蛇咬了一口,立刻抽一点蜜獾的血,再配上中药,也能化解蛇毒。摘得灵蛇菇后,我会端上一桶蜂蜜,让蜜獾饱餐一顿。所以,这家伙也乐得随我一同前去。”“原来如此!”丁向俊恍然大悟。
“可蜜獾也有致命的弱点,就是贪婪。贪吃、贪色,为了吃上甜美的蜂蜜,竟可以不惜生命。”谢长福继续说,“切记不能像蜜獾这样贪心,一次只能带一只蜜獾去取灵蛇菇,一次只采摘一株灵蛇菇。”丁向俊点了点头,牢记心中。
次日一早,谢长福带着一只蜜獾前去洗药峰摘取灵蛇菇。夕阳下山了,谢长福还没回来。谢婉儿急得眼泪哗哗的,往年父亲中午时便已回来了。丁向俊赶紧带着店里几个伙计打着灯笼去洗药峰寻找谢长福。众人找了一个多时辰,才在一个小土丘上发现了谢长福的尸体,尸体旁边还有一只蜜獾,正舔着谢长福的伤口,看样子还有些依依不舍。那谢长福是被毒蛇咬死的,浑身都是伤口,惨不忍睹。
丁向俊一看,顿时放声大哭,心里却欢喜得不得了。原来这丁向俊本是徽州一家药店的店主,他垂涎谢长福的灵蛇菇,暗暗买通谢长福的管家谢强,让谢强趁谢婉儿去芙蓉寺上香的机会,在她烧的香中放下了丁向俊精心配制的禁药。然后,丁向俊趁解救谢婉儿的机会,拜了谢长福为师。
这日谢长福去洗药峰摘灵蛇菇,丁向俊让谢强一路暗暗跟踪。等谢长福把蜜獾带进洞中后,谢强把带来的蜂蜜悄悄洒在洞口。贪婪的蜜獾一闻到蜂蜜的味道,自然弃谢长福于不顾,冲出洞来,舔食蜂蜜。可怜谢长福还不知发生了什么事,便被群蛇攻击,顷刻之间毒发身亡。
谢长福死了,谢婉儿还小,同春堂的大权落在了丁向俊手里。再过几日,就到了要交贡品灵蛇菇的期限了,丁向俊决定和谢强各带一只蜜獾去洗药峰。
“老头子不是说过一次只能带一只蜜獾去的吗?”谢强有些犹豫。
丁向俊微微一笑,“谢长福他一个人去,当然只能带一只了。咱们带上两只,把那两株灵蛇菇都采回来,一株当贡品,另一株还能卖个大价钱呢。”谢强还想说什么,丁向俊把手一摆,“谢长福那么小心谨慎,最后还不是死在毒蛇口下?做事就要干脆。”
第二天一早,丁向俊和谢强各提一只铁笼出发了。一个多时辰后,两人便到了洗药峰那个生长灵蛇菇的山洞。
丁向俊和谢强都是第一次来采灵蛇菇,心里十分紧张,尤其是谢强,浑身都被汗湿透了。“进去吧!到了这里就没有回头路了!我先进,你跟着我。”说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