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的教育永远在路上——赴青岛跟岗研修心得体会(胡恩海)

时间:2019-05-12 04:13:0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最好的教育永远在路上——赴青岛跟岗研修心得体会(胡恩海)》,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最好的教育永远在路上——赴青岛跟岗研修心得体会(胡恩海)》。

第一篇:最好的教育永远在路上——赴青岛跟岗研修心得体会(胡恩海)

最好的教育永远在路上

——赴青岛跟岗研修心得体会

安顺市普定县黄桶街道中心学校 胡恩海

2018年9月15日至21日,我有幸参加青岛慈善总会爱基金支教岛组织的跟岗研修,一个星期的时间内,爱基金支教岛安排我们到九年一贯制学校(青岛滨海学校)、城区小学(青岛市西海岸新区香江路第二小学)、农村学校(青岛城阳区棘洪滩街道锦绣小学)、初级中学(青岛三十一中学)、百年名校(青岛永宁路小学)跟岗学习;爱基金支教岛安排跟岗研修的学校无论在学校管理、校园文化、教研教改、课堂教学、学生评价等方面都有独到的做法和经验,一个星期的跟岗研修,让我受益匪浅,使我真正感受到,教育工作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最好的教育永远在路上。

一、学校要发展 科学管理是关键

一所学校,没有科学、民主的管理,就无从谈搞好教育。我非常赞同香江路第二小学顾玉利校长所分析的学校文化发展的三个阶段:以人治为主要特征所形成的“圈子文化”,以法治为主要特征所形成的“制度文化”,以主体个性化为主要特征所形成的“自觉文化”。圈子文化使这个学校陷入颓废、制度文化使这个学校步入正规、自觉文化才会使这个学校充满活力;我们要想从圈子文化过渡到制度文化再到自觉文化,这需要什么?需要校长的智慧,更需要科学、民主的学校管理制度和激励机制;其实不仅仅是第二小学,滨海学校、三十一中学、锦绣小学、永宁路小学等学校都深深诠释科学管理的重要性和成果。滨海学校的值周校长制度、三十一中学促进教师个性发展的激励制度和每月通报制度、第二小学专注创新能力的培养……所有这些,都体现了青岛先进的教育管理理念;由于领导做事风格的不同、教师个性及能力的差异、学校“惯性”文化的作用,导致各个学校都会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面对学校存在的各种问题,英明的校领导都会杜绝“圈子文化”的存在,用制度管理学校、管人、激励人,但我们很多学校离“自觉文化”还有很长的路,看到滨海学校行政办公会和值周校长的主持以及对工作计划的审定,看到锦绣小学教师的热情、看到永宁路小学的“道有心宁”,我感受到他们离“自觉文化”的距离已经越来越近,甚至说已经达到了“自觉文化”的境界,而反观我们本地部分学校,还受到圈子文化的影响,制度不健全或有制度却执行不了,何谈“自觉文化”,所以我想,我们的学校管理工作真的不容易,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二、学校要特色 校园文化是突破

我们经常说,办学要有特色,校园文化是突破口;我们本地的学校参观了不少,但是到沿海城市的青岛学习,还是第一次,让我对校园文化的建设有了不一样的认识;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我们要让每一面墙都会说话”,就是因为这种认识,导致我们很多学校把所有的墙上都设计得绚丽多姿,特不知却让人觉得杂乱无章,是每面墙都在说话,可是乱说的太多。到了青岛滨海学校,清爽的校园布置让我犹如进入清凉的世界,特别是经过学校的介绍,学校的校徽是向学生征集的、学校门口的校名要留给学生来写……什么是校园文化?没有学生的参与能叫校园文化吗?滨海学校诠释了校园文化的真谛!还有锦绣小学的葫芦文化、永宁路小学的五彩花文化等等,让我感慨万千,更让我体会到文化不是可以搬来的,而是学校历史的沉淀、一代又一代师生的精神诠释。校园文化更不可能一蹴而就、一劳永逸,文化传承永远在路上!

三、学校要生存 教研教改是抓手

青岛市西海岸新区香江路第二小学,一个让我无比震撼的学校,当我走进他们的档案室,看到那满墙的奖杯、奖牌,特别是上百本的校本课程,让我汗颜!想想我们,准备开发一本校本课程都是那样难,我难以想象香江路第二小学要取得这样的成就,要付出多少精力和汗水,他们用好国家课程、用活地方课程、用准校本课程,体现了教研教改的丰硕成果,这一切反哺于课堂教学,还怕教师没有经验、没有信心、没有成就?但是教研教改必须顺应社会的发展、国家的需要,所以我们不能只是喊在嘴上,而要真正的落实到行动中去,教研教改的路上需要我们不断地付出、学习、探索!

四、学校要立足 课堂教学是根本

在滨海学校的梦想教室,听了《徐悲鸿学画》这一堂课,让我感受到是一堂平凡而有味道、清静而有激情的语文阅读课,老师的教学让学生的理解不只在嘴上答应,而是深入心里去理解和感受,老师的引导润物细无声,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到知识、深有体会、得到升华!在香江路第二小学,听了綦朋妮老师教学的数学课《圆》、王慧慧老师教学的英语课,在锦绣小学听了张美花、和孙备上的英语课,在永宁路小学听了王林老师教学的数学课《乘加、乘减》,我是深有感触,没有那一节课是“表演课”,都是实实在在的,都充分的体现了青岛教研教改的成果,真正做到了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在探索、讨论、交流、动手的过程中获得知识,老师仅仅就是一个课堂的“主持人”,只是起到适当的引导作用而已,反观我们的课改和课堂教学,部分老师的教学观念还没有完全转变过来,还是老师使劲讲、学生拼命学的状态进行教学。

我不敢说已经参加教育工作十八年,而只能说参加工作十八年而已!在教育这条路上,特别是课堂教学,我永远是新人,特别是教育信息化已经进入2.0时代,我更加感觉已经明显落伍了,课堂教学是身为一个老师最基本的工作,课堂教学之路更是一条不断学习、不断创新的求知之路!

五、学校要长久 全面发展是核心

今年9月10日,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总书记讲话的言行间尽显对师道的尊重和对教师的关心。同时要求广大教师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教书育人,呕心沥血,默默奉献,为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作出了重大贡献,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滨海学校的让学生书写校园,香江路第二小学大课间的顶天立地、玉树临风、力挽狂澜、单足鼎立、大鹏展翅、凤凰涅槃,永宁路小学大课间的跳绳、眼操、一字腿,锦绣小学的艺术培养等等,都是真正的做到让学生全面发展的目标,特别是永宁路小学的黄俊丰老师在上课过程中要求学生正规的坐姿的样子让我感动,它不仅仅是要让学生学到知识,更多的是关注学生的健康。我们的教育不要太功利化了,教学成绩固然重要,高考的指挥棒长期存在,但是我们更需要的是培养身心健康的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这是我们共同的目标,培养优秀人才,永远在路上。

教育最大的希望在于人,物质条件优裕固然好,但不是决定因素,就让我们为自己所选择的职业去拼搏、去奉献吧!最后,我借用永宁路小学的校训“道永心宁”鞭策自己:

永者,长久也,不炒作、不虚妄,执着于教育之道; 宁者,安静也,不浮躁,不肤浅,潜心于品学之间。

第二篇:关山中学周诗和上海教育印象赴上海跟岗学习研修总结(定稿)

上海教育印象

------赴上海跟岗学习研修总结 武汉市关山中学 周诗和

一、学习历程

武汉市洪山区教育局第五期中小学校长高级研修班于2014年10月15日至10月25日赴上海跟岗研修学习。整个跟岗学习活动安排得紧张有序,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严格要求而又不失人文关怀。学习采取名校考查与跟岗锻炼相结合,专题讲座与互动研讨相结合。二天的考查,参观了卢湾高级中学、卢湾中学、海华小学和中山学校,认真听取了唐关胜校长的《科学教育课程》、何莉校长的《以学定教》、朱勤校长的《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新路径》、马园根校长的《学校精细化管理》的主题报告。接下来我有幸分在卢湾高级中学跟岗学习,深秋的上海,天高云淡,十余天来,通过实地参观、深入课堂、参加会议、认真听取学校介绍、与学校领导及教师零距离交流等形式,深刻感受到上海先进的办学理念和各所学校清晰的办学思路以及学校鲜明的办学特色。

二、上海教育印象

在卢湾高中的一个星期里,我们参观、浏览、交流,用心感受着学校的理念和文化,体验着上海教育对思想的冲击,慢慢的对上海的教育有了一定的印象。上海市区校园普遍面积不大,但布局紧凑,结构合理,功能分区完善,资源配置丰富,人景和谐统一,理念清晰,校园文化气息浓厚,学校管理严谨、规范有序,校园安静整洁,学生行为规范有礼,“科学教育树人、人文精神立魂”的教育理念渗透在德育、教学、教研和学生成长、教师发展的各个环节,深刻感受到作为一个老师的幸福和一个学生的快乐。唐关胜校长的一句话,概括了学校教育的追求:教育的目的是什么?就是帮助学生规划好人生的发展,走适合自身的道路,让生活幸福。教育首先要让学生觉得快乐,让教师觉得幸福。

三、上海教育与武汉教育的不同

上海教育作为我国教育的领衔者,国家教育改革的前沿阵地,有着与内地教育的不同之处,我的感觉是,上海教育已经跨越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应试教育时代,正探索走在以培养学生能力,培养学生科学和人文精神的素质教育的路上。

略述几点不同之处:

1、主管部门对学校的管理不同,学校校长实行职级制,校长职级有特级校长、一级校长、二级校长、三级校长、四级校长,使校长向专业化发展,特级校长工作年龄至65岁,对校长有一套严格的评价评定制度。学校副校级以上干部全部纳入教育局管理,绩效工资有教育局按考核发放,校级干部不在学校参与分配,有利于校级干部全身心无顾虑的投入到对学校的管理中去,也有利于教育局对学校领导班子的管理与考核。主管部门对学校的评价侧重点不同,教育局对学校的考核评价,不以升学率为唯一依据,更看重学校的特色发展和学生在科学探究、头脑奥林匹克、智能机器人、信息科技等方面的能力和人才培养方面所作出的贡献。所以上海很多学校升学率不一定很高,但其因为有特色和对学生素质培养的成功,学校仍能被主管部门和社会认可。卢湾高中就是上海市实验性示范学校,卢湾中学是上海市课改实验学校海华小学是上海市教育科研先进学校等。对学校经费管理方面,上海也是实行绩效工资制度,但其二次发放的绩效工资和其他公用经费,严格预算后在每学期开学前拨至学校,学校根据预算严格使用,教师绩效工资按学校管理方案每月发放,经费预算充足,学校不补课不收费、不准出租门店等,“教育经费是不差钱,头疼的是怎么用钱”唐校长说。

2、学校的管理方面的不同,上海学校均是早上8点左右上课,中午没有午休,下午4点左右放学,没有早自习,没有晚自习,周末没有补课。实行小班制,每班不准超过35人,一般在30人左右,老师一般带一个班,老师的批、教、辅、改当天完成,甚至面批面改,绝大部门时间是教研学习,或安排其他研究性课程的辅导。学校对老师的评价上,中高考的奖励不多,但对辅导学生其他方面的成绩奖励较重,对教育科研的投入和奖励都很注重,这很大程度上与学校理念有关,卢湾高中的办学理念是“科学教育树人、人文精神立魂”、卢湾中学是“人文立魂、科学树人”、中山学校是“自主实践、和谐发展”、海华小学是“生命、阳光、活力、成长”。

但是不是说上海教育不讲升学率,用卢湾高中陈屹书记的话说明下:不讲分数的教育是过不了今天的,只讲分数的教育是过不了明天的。

四、感悟与思考 上海的这种教育模式或管理,不一定是最好的,也不一定是适合我们武汉的,不可盲目借用。但有一点,我们看到了教育“以人为本”的一面,看到了教育真正的目的的影子已在闪现。注重人的发展,注重素质教育,大家都在讲,看谁真正在落实。上海教育的这种现状,有其特定因素决定的,上海是教育改革试验区,一直自主招生,国家政策给予了它更多自主权,自主招生这一点就可以让它不与其他省份竞争高考,可以不片面追求高分和升学率,其他省份没有这样的优势。上海的经济实力,决定它对教育的投入更大,教育设施更先进,更能吸引更多的优秀教育人才的加入。因为如此,产生的链锁反应,国家政策对地方政策的导向作用—主管部门政策对学校政策的导向作用—学校行政文化对学校管理的导向作用---学校管理制度对教育教学的导向作用---教育教学对学生发展培养的导向作用。

十天的跟岗学习虽然很短暂,但是丰硕的收获使它已经成为我从教生涯里记忆深刻的十天,让我感悟、体验、反思,受益匪浅。

2014-10-28

下载最好的教育永远在路上——赴青岛跟岗研修心得体会(胡恩海)word格式文档
下载最好的教育永远在路上——赴青岛跟岗研修心得体会(胡恩海).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