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雅琴:为人师表,劳苦功高——听宋才发老师《读书与科研方法论》课程心得(合集5篇)

时间:2019-05-12 04:10:3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魏雅琴:为人师表,劳苦功高——听宋才发老师《读书与科研方法论》课程心得》,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魏雅琴:为人师表,劳苦功高——听宋才发老师《读书与科研方法论》课程心得》。

第一篇:魏雅琴:为人师表,劳苦功高——听宋才发老师《读书与科研方法论》课程心得

魏雅琴:为人师表,劳苦功高——听宋才发老师《读书与科研方法论》课程心得

为人师表,劳苦功高

——听宋才发老师《读书与科研方法论》课程心得

魏雅琴

(广西民族大学法学院2017级刑法学硕士研究生)

时光匆匆,如白驹过隙。宋才发教授讲授的《研究生读书与科研方法论》课程,眨眼间就结束了。我们进入了写课程论文作业的阶段,这也意味着我研究生的第一个学期即将结束。然而刚入学时那种茫然无知的状态,至今还时不时地在我的脑海中浮现。在那段煎熬的日子里,我感到非常的痛苦和迷茫。因为我不知道作为一名法学研究生,在这有限的三年时间里,到底应该如何读书?如何为人?如何为事?如何为学?直到听了宋老师讲授的《研究生读书与科研方法论》课程之后,我才如梦初醒,终于解除了心中的困扰。宋老师在我人生最迷茫的关键时刻,不只是为我而且可以说是为我们全班同学,指明了一条步入学术殿堂的光明之路,引导我们走上了一条正确的为人之路、为事之路、为学之路。

宋老师的授课极具个性和特色。记得第一次听宋老师讲课时,首先感受到的是他那洪亮而熟悉的湖北口音,听上去感觉甚是亲切,因为我也同为湖北人。然而我周围确有不少同学,对宋老师一口浓重的“湖北普通话”,似乎感到很懵,我庆幸自己能够听懂宋老师的每句话。尽管宋老师讲的是一口浓重的“湖北普通话”,但是他讲授的语言却全是典型的白话文,并不掺杂湖北的地方方言,因而稍过片刻学生们便逐渐适应了。宋老师虽说只给我们上了短短的六次课程,但是每堂课都讲得十分生动、精彩、幽默和风趣,尤其是富有热情奔放的激情。宋老师授课的方式具有独特的个性,譬如,他不仅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通过列举古今中外经典的小故事,引导我们触类旁通;而且还结合自己的一些亲身经历和阅历,现身说法地阐释和解惑大家提出的具体问题。宋老师那种严谨的教学态度和敬业精神,确实令我们十分钦佩。又譬如,他一站就是三个多小时,中间也不休息片刻;尽管他不用麦克风,但声音却能在硕大的会议室里回荡;他脱稿授课、激情飞扬,每讲到精彩的时刻,往往博得满堂经久不息的掌声。“兴学之本,惟有师范”。宋老师作为师者,确实给我们树立了一个很好的榜样,这对于我随后三年的研究生生涯来说,不失为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宋老师给我们讲授的第一讲是“著名大学与研究生教育”。宋老师开宗明义地说,著名大学之谓大,非大楼也;而在于有一流的大师、一流的学科,能够产出一流的学术成果,培养出一流的社会需要人才。宋老师之所以要向我们讲“著名大学”,是因为宋老师想告诉我们,并非只有在著名大学里,才能学到真本事、才能出人才。著名大学之所以著名,是因为拥有著名学科、著名学者以及著名学术成果。大学的宗旨和落脚点都是学术,是传授知识和创造知识的圣地,必须提倡学术立校、学术兴校、学术治校。宋老师指出,著名大学要有高深的文化品格,人文与人本的品格,理性与宽容的品格,自由与创新的品格。研究生培养教育的核心工作,是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科学思维能力。所以,不论名校与否,只要培养出来的研究生能够拥有新颖的创造力,清晰的科学思维能力,那么,这所高校就是一所合格的乃至优质的大学。宋老师还告诉我们,研究生不要迷信和盲目地追求名校。名校由于办学的硬件设施和软件设施优越一些,可以吸引更多的名师到这里来工作,因而名校培养出来的优秀人才几率,相比一般高等院校而言,确实要多一些、高一些。但是非重点大学或非名校,不一定就培养不出优秀人才。譬如,广西民族大学就为国家输送了数以万计的合格人才,甚至成为 1 广西自治区各级领导和各条战线领军人物的摇篮。宋老师告诫我们,能够考上广西民族大学的研究生很不容易,千万不要妄自菲薄、自暴自弃。他希望我们热爱自己的学校,要通过自己的刻苦努力,在校时以自己的优异学业成绩,毕业后以自己为国家和社会做出的突出贡献,回报母校、为母校增添光彩。他认为衡量一所高校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能力的高低,应当以其教师的教学水平、科研水平、学校的学术氛围等,进行综合的考量评判。

宋老师给我们讲授的第二讲是“研究生的读书方法”。宋老师将研究生读书与以往读书进行了比较,对于大学以及大学以前的读书阶段,宋老师形象的比喻为,是一个“拿着口袋装知识”的阶段。因为在这个阶段里,学生的主要任务是为了消化课本知识,保证考试的合格率,其基本的教学方式是灌输式,基本的学习方法是全凭记忆,基本的读书任务就是掌握现成的知识。学生在这个阶段所学的知识,都有全国统一的、固定的统编教材,其特点是有题目、有答案,只要把它找出来即可。对于研究生阶段的学习,宋老师更加形象的比喻为,是一个“母鸡带着小鸡找食吃”的阶段。因为在这个阶段研究生读书学习,基本上是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的,让学生带着要研究的问题,在知识河床的两岸,自由的采集知识的花果。其基本的教学方式是研讨型,基本的读书方法是自学型,学生的基本任务是理解吸收、融会贯通。这个阶段的特点有题目、没有答案,需要我们自己去研究出答案来。我们现在就正好处于这个阶段,所以要尽快转变自己学习的方式方法,学会多读书、多思考,着重培养自己的“问题意识”。对于博士生阶段,宋老师称之为是一个由“蚕”变“茧”、成“蛾”的创造知识阶段,这一阶段的特点是没有题目、没有答案,需要自己创造出一个具体的研究成果来,这一阶段我们还未经历,暂且不论。宋老师还提到研究生要具有广博而深厚的知识功底,要培养自己的读书兴趣,要善于读书、好读书、读好书,将读书当作事业、生活、生命的一部分。古往今来的成功人士,大多都具有深厚的知识涵养,大多好读书,唯有知识才能够武装自己。宋老师还以自己是如何读书的,作为例子来启迪我们。他每天早上五点左右起床,洗漱完之后,就开始看书学习;夜里十二点左右才入睡。人贵在坚持、贵在持之以恒。几十年如一日,养成了宋老师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工作习惯,也练就了他授课的潇洒自如、出口成章,这一点确实值得我们学习。在读书的具体方式上,宋老师告诉我们,读书并非像小学生那样一字一句的读,要讲究读书方法,把握精读、泛读、略读、翻读之间的区分,提倡“不动笔墨不读书”。他希望我们做到读必恒、读必广、读必思,认为读书的目的,就是为了用书和写书。唯有如此方能提升自己深厚的底蕴,不断拓宽和加深自己的知识面。

宋老师给我们讲授的第三讲是“研究生积累资料的方法”。宋老师在授课时指出,资料的积累与科研成果的产出是密切相关的,你对资料的积累达到什么程度,你的科研成果产出率、论文质量就达到什么水平。宋老师关于“研究生积累资料的方法”这一讲,确实令人震撼和不可忘怀。之所以能够产生如此深刻的印象,是因为宋老师将他从小学到现在,所有与科研、工作和研究生培养相关的档案资料,全部整理分类并且装订成册,这次用手推车带到教室来的就有20来本。档案资料之全的程度实在无可挑剔,就连他1966年小学毕业的毕业证书、参加1977年全国大学生统一入学考试的准考证、每年各科成绩的通知单,他独立培养的200多位博士生和硕士生的档案资料复印件,都毫无遗漏的保存完好。看着那一本本厚重的个人档案资料,尤其是看着那些一张张已经泛黄的纸张,既可以证明这些资料年代之久远,也可以窥视宋老师严谨而又规范的治学态度。宋老师耐心地向我们传授积累资料的途径,告诉我们要学会有效利用公共图书资料;对自己的图书资料要非常熟悉,做到使用时手到擒来;要通过各种途径去获取不易得到的图书资料,如到古旧书摊、收破烂那里去淘金;要处理好“买书”、“借书”、“租书”与“读书”之间的关系,收集资料与运用资料之间的关系等等。宋老师还传授给我们一些收集资料的方法,例如采取做卡片、写读书笔记、摘录有用的资料等,要善于不断地收集新资料,剔除过时的陈旧资料。他还通过砖瓦匠父亲对新东方董事长俞敏洪的教育影响为例,说明收集有价值的研究资料的极端重要性。我们除了要按照宋老师 2 传授的方法,学会不断搜集、整理个人的档案资料之外,还应当虚心地向宋老师学习,养成一种保存自己研究成果和档案资料的习惯,逐渐建立起一套自己得心应手的数据库。宋老师不只是对档案资料和研究资料保存完好,而且对自己的研究成果也保存完好无缺,无论公开发表了的还是没有发表的文章,都分门别类的装订成册,完好无损的保留至今。为师者这种敬业精神和务实踏实风格,无疑将成为我们这些后学效仿的楷模。

宋老师给我们讲授的第四讲是“学术规范与学术论文”。宋老师在授课时指出,学术创新是学术的生命力之所在,学术创新是指无论什么人做学问,都必须创造出新的“东西”来。做学问必须以问题为导向,读书不能发现问题、不能提出问题,不等于你把书都读懂了、读透了、读好了;读书要以善于提出问题和捕捉问题为前提。一个人在多读书的同时要想做好学问,还需要具备一系列主客观条件、内外部环境。宋老师告诉我们说,做学问追求创新永无止境,必须从学术规范开始,从最基础的地方、从最基本的问题入手,先易后难、由简到繁、由浅入深,抓铁留痕、一步一个脚印地往前走;只有到达了喜马拉雅山,才可以说有望攀登珠穆朗玛峰,绝不可以好高骛远、一曝十寒,做学问欲速则不达。做学问要标新但不可立异,必须克服学术异化,让学术回归真正的学术。宋老师还告诉我们,学术创新与理论构建,必须符合理论发展自身的规律,要将问题意识贯穿研究的全过程,不可以把问题意识当作标签到处乱贴。进行学术积累需要我们广泛的阅读和系统的研究,尤其需要带着问题去阅读,在研究中要勤思考、多问自己几个为什么。我们只有弄清了学术是什么?才能提高我们的学术水平。学术研究要追求实践性、讲究实效性,研究成果要为现代化建设实践服务,研究生搞学术研究,不能为学术而学术。宋老师还指出,从严格的意义上说,学术研究不是一件人人可为的事情,真正的学术研究工作,应当属于那些进行了长期的知识积累,具有系统学问的人才可以为之。他一再强调我们要阅读大量的书籍,用知识充实自己干瘪了的头脑,为从事学术研究做好充分的准备。搞学术研究的人,一定要讲究职业道德和学术道德,自觉做到不剽窃别人的劳动成果,写论文凡引必注,切忌浮夸浮躁等不良习气。学术不道德的行为是万万要不得的,我们必须按照宋老师的指导和要求,共同营造一种良好的学术道德风气,自觉地践行学术道德风范,努力做一个有学术底线的明白人。

宋老师给我们讲授的第五讲是“学术论文的写作与修改”。作为一名研究生尤其是学术型研究生,搞学术研究就得写学术论文。宋老师在授课时指出,做学问是一件绞尽脑汁的事情,也是一件自找苦吃的事情。对于有些人来说,即使吃了不少苦,也不一定就能做得好学问。当然做学问也是一件有乐趣的事情,是一件苦中求乐、苦中有乐、先苦后乐的事情,不吃苦中苦,难有甜中甜。宋老师告诉我们,在研究生阶段做学问,一定要“劳于读书,逸于作文”,把做学问当作一件有志趣的事情去做。宋老师强调指出,法律研究生必须做到笔杆子、嘴巴子两过硬,既要有“笔杆子”的文采,又要有口齿伶俐的“辩才”。一定要将学术论文的写作,当作一件快乐的事情去做,只有情真才能意切,才不至于觉得枯燥无味。任何一篇好文章,都是作者经过精雕细刻之后的结果,不是轻而易举得来的。一篇真正有质量的好论文,与其说是作者写出来的,不如说是作者匠心独运地改出来的,“好文不厌百遍改”。宋老师还给我们较详细地讲述了学术论文从选题到构思,再到写作和修改,最后到发稿,整个全过程需要注意的方法和技巧。他认为论文写作没有任何捷径可走,但是搞学术研究、论文写作,有规律、有方法可寻。宋老师鼓励和鞭策我们,一定要学别人的经验,走自己的路;要避免走不必要的弯路,尤其不可重蹈前人走过的错路。

在恋恋不舍中结束了宋老师给我们讲授的第六讲课程。每每到了宋老师上课,我都是满怀期待的享受一场知识的盛宴。可是天底下没有不散的宴席,最后一次课纵使有万般的不舍,但终究悄然而至。宋老师这次课讲授的主题,是“研究生的治学与做人”。其实这一专题所涵盖的内容,对于我们现在所处的研究生阶段,几乎没有老师会讲这个问题的。然而宋老师却高瞻远瞩地给我们很好的上了这一课,他从五个方面进行了讲述。其一就是要作好文,首先 3 要做好人。文如其人,只有人品好,才能文品好。知识是命运的源头,机遇永远是为有准备头脑的人安排的。其二是治学要严谨。他提倡“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半句空”;认为成功往往就是坚持到底、永不放弃,成与败有时就是一念之间的事情。做学问就要有为学术献身的精神,一辈子都要淡泊名利,人生有味是清欢。其三是做学问要有平常人的心态。学者任何时候都不能居功自傲,盛气凌人。即使再聪明的人,也难免有马失前蹄的时候。因此,聪明人要大智若愚、与人为善,否则就丧失了理智和智慧。其四是做学问要循序渐进。做学问有规律可循,但学问不可速成,不可急功近利,要有“一根筋”的执着追求精神,要有宽阔的学术视野和恢弘的气度。其五是做学问要宁静致远。他认为人生有涯、学无涯,学术创新永无止境,每个人都要不断追求学术创新,要有争做专家和行家里手的信心,他殷切的祈愿“一代后生胜先生”。

为人师表,劳苦功高。宋老师为了中国的高等教育事业奉献了自己大半辈子,他那乐于奉献、严谨求是的为学精神,豁达正直的为人态度,低调而中庸的处事风格,对学生循循善诱的为师人品,确实让我受益良多。起码在我的心目中,三尺讲台数宋老师最风流。他作为一名师者,别无所求,只想将知识传授给每一位学生;他别无所爱,只想将全部身心扑到他热爱的教育事业当中去;他不愧为“为人师表,行为世范”的楷模,真正称得上是我们这帮研究生的良师诤友。宋老师从青春年华到白发苍苍,一辈子培育博士硕士200余人,一辈子甘为人梯无怨无悔,“鹤发银丝映日月,丹心热血沃新花。”宋老师几十年如一日,怀着对学生、对学术、对教育的热爱,终究踏出了一条师者绚丽的人生轨迹。

第二篇:梁宇鸿:听宋才发教授《读书与科研方法论》课程的体会

梁宇鸿:听宋才发教授《读书与科研方法论》课程的心得体会

听宋才发教授《读书与科研方法论》课程的体会

梁宇鸿

(广西民族大学法学院2017级刑法学硕士研究生)

宋老师是我终生难忘的好老师。时光荏苒,一眨眼功夫,宋老师的《读书与科研方法论》课程就结束了。蓦然回首,发现自己已经被宋老师的人格魅力和学术修养,深深地感染了、吸引住了。在过去那么多年的大学生活里,教过我的老师确实不少,许多老师也都有他们的特色。但是,能够让我终生难忘的,恐怕只有宋老师。宋老师的授课风格独特,确实与一般老师不太一样。譬如,尽管他已年过六旬,始终站立着给学生授课;他授课从来不趴在讲台上念讲稿,不用麦克风却声音非常洪亮,始终脱稿激情飞扬的尽兴发挥;他十分注意与学生在课堂上的互动,引导和调动学生的听课热情。他一边忙着学术研究工作,一边要给我们这些新入校的硕士生上课,还要指导他自己培养的博士生。宋老师不仅学术造诣很深,而且有着丰富的法学育人经验,因而他不仅课堂教学效果极好,而且在法学界影响很大。所以,我打心底里敬佩宋老师,是我终生难忘的一位好老师。

宋老师是名不虚传的名师。在第一节课上课之前,我同其他同学一样,怀着好奇的心理,从“百度”引擎上,搜索了一下宋老师的经历。引入眼帘的“宋才发”词条介绍,发现他确实是个不得了的大牛。宋老师1953年5月10日生,湖北省武穴市人,法学博士,中央民族大学二级教授、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国少数民族研究中心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重点学科带头人。历任《华中师范大学学报》编辑部主任、华中师范大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中央民族大学学术委员会秘书长、法学院院长兼民族法学研究所所长,中央民族大学科研处处长兼学校“211工程”办公室主任等职。社会兼职有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评审鉴定专家、教育部法律专家顾问组成员、中国法学会经济法研究会理事、中国法学会西部大开发法律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法学会民族法学研究会秘书长等职。1999年被评定为省部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004年被评定为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首届“有突出贡献专家”。作为广西民族大学法学院的研究生,我为自己能在宋老师的课堂上学习感到荣幸。由于宋老师人生阅历非常丰富,偶尔也会跟我们谈到他的学习经历。宋老师在课堂上除了传授专业知识和学习方法论之外,也恰到好处的给我们讲一点人生哲理,给我们的启发特别大,确实是一位名不虚传的教学名师。

宋老师说他已经教了几十年书,我觉得宋老师这个工作实在是一个很有耐心,毅力的一个工作。每年都要把许许多多内容的知识交给我们。宋老师也是一个责任心很强的老师,责任,是教师之本职。“百年大计,教育为本”,要承担起教育的责任,完成教育的使命。“一个孩子的失败,对一个教师来说,只是几十分之一的失败,但对于一个家庭来说,就是百分之百的失败。”所以,教师应该具备高度的社会责任性感。传道授业解惑是教师的的基本任务,每节课从宋老师慷慨激昂的授课中就能感受出来他的教学热情之高涨,令我大跌眼镜十分钦佩。我觉得宋老师站在讲台上看着下面几十双渴望的眼睛时,内心会有一种把他们教育成才的责任感。作为一名大学教授,不仅需要经常阅读专业书籍,积极参加研修活动,不断改进教育方式和教学方法,及时进行归纳总结,来提高自身的 业务水平,以适应新课程教学的需要,我感受到了宋老师为了给我们备课所作出的努力。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我们被传授的不仅是知识还有为人处事的道理,好老师的标准是什么,每个人心中都有一杆秤。在我看来,宋老师就是这样的一个负责人的老师。每个优秀的老师都有值得学习的地方,能让我们改正自己的错误,认识自己的不足,充实自己的知识,培养我们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宋老师的一言一行,从讲台上到讲台下,他的政治态度,思想作风,道德品质,治学精神,行为习惯,都对学生有很深的影响。在学生身上往往能看到教师的“影子”,教师的思想行为,都要接受自己学生的检验,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是否有效,不仅取决于他的言教,而且还要取决于身教,只有严于律己,才能以身作则。我与许多同学交流过,发现凡是上过宋老师的课并与宋老师交流过的人,都会觉得宋老师是一个正直的学者,光明磊落,是非分明,有一种现代学者的气质。听说宋老师是一个精力充沛的人,每天的休息时间不长,把更多的精力都放在了学习和工作中,让我们很是佩服。听宋老师的授课就像沐浴在古代的私塾氛围当中,有一种传道受业解惑的感觉。很多学生都愿意跟宋老师成为朋友,他不单是一个老师,更像一个深明国情,有抱负的智者。正因为这些,宋老师不仅在学术上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也收获了交心的朋友与桃李满园的学生。

上了那么多节课中,我最喜欢的是宋老师的第六讲,研究生的治学与做人。“要作好文,首先要做好人”是引起我共鸣的一句话。上了研究生之后要面临着发表论文等事情,论文是一个研究生是否优秀的一个评判标准之一。但是正如宋老师所说的,只有人品好,才能文品好。为了达成成就,很多人会选择走捷径,但是只有光明磊落的做人,不说违心话,对自己的每一句话负责,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研究生。我们的治学也要做到严谨,要有为学术奉献一生的精神,做学问是为了更好的推进法律的进程,我们要用一生去为之奋斗。在治学过程中苦中作乐,先苦后乐,苦中有乐,不贪功,不去刻意追逐名利,独善其身,人生有味是清欢。

古语云:“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也许我做不到像宋老师那么优秀,但是我会努力,做一个推进法律进步的人才,做好积累,才能厚积薄发。最后,祝愿老师身体健康,桃李满天下。

第三篇:刘佳慧:从做学问到做人——听宋才发教授《研究生读书与科研方法论》课程有感

刘佳慧:从做学问到做人--听宋才发教授《研究生读书与科研方法论》课程有感

从做学问到做人

——听宋才发教授《研究生读书与科研方法论》课程有感

(广西民族大学东盟学院2017级硕士研究生刘佳慧)

一、法学方法论之初印象

法学方法论这门课程是由宋才发教授给我们开设的。在没有上这门课程之前,我所理解的法学方法论,是指对法律研究方法的研究,其中法律研究包括法学理论的研究和法律操作的研究。而这种关于单纯研究方法的课程,对我来说确实有些困惑,感到异常抽象和难以把握。因而在开课之前对于自己能否学好这门课,我确实有些许担忧。

宋教授给我们授课是在晚上进行的。正常上课时间是在晚上的七点四十分,当我们在七点半赶到教室的时候,宋老师早已在教室等候多时。第一眼见到宋老师感觉是个非常严肃的老师,在临近上课以及上课铃响过之后,仍然有同学陆陆续续地赶来。可能对多数同学来说,这种踩着铃声进教室早已是习以为常的事情,甚至有很多同学哪怕迟到了,也不觉得自己有什么不对。而宋老师看到这种现象很是生气,似乎是可忍孰不可忍,当场就铁面无私地对我们发出厉声警告。自此以后,凡属宋老师授课,再也没有同学敢迟到了。

二、对宋才发老师的印象

授课伊始宋老师露出了笑容。宋才发教授除了威严的一面外,也有慈祥和蔼的一面,他友善地向我们进行了自我介绍。我这才如梦初醒,认识到这位给我们上课的老师,是一个多么了不起的老师。在这之前我通过“百度”搜索,得知宋老师是1953年生人,今年已有64岁高龄,湖北武穴市人,法学博士,是中央民族大学和华中师范大学二级教授、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国少数民族研究中心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重点学科带头人。在1999年被评定为湖北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同年评定为“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004年评定为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首届“有突出贡献专家”。关于宋才发老师的荣誉,由于太多在此就不一一赘述。总之,我了解到给我们上课的老师,真的是 1 一位极棒的老师,对这门课程的学习也就随之提起了兴趣。实事求是地说,宋老师无论是授课方式,还是授课内容都无可挑剔,但是唯一的缺点就是普通话不标准。宋老师自己打趣地说道:“同学们可以对我提出任何要求,就是不能过高要求我的普通话”。由于刚开始不习惯宋老师的口音,坐的位置又比较靠后,至于老师刚才说了什么,并没有听得太清楚。虽然没听清老师到底说了什么,但是宋老师脱稿授课、激情飞扬的讲课方式,却是非常吸引每一位听课的人。宋才发老师讲课声音高亢,情绪激动而饱满,虽然已是花甲之年,但是连续讲授三个小时并且没有课间休息,而且一直站立着讲授,始终保持着激情直到课程结束。宋才发老师这种一丝不苟的敬业精神,确实令我们这些年轻人佩服不已、赞叹不绝。

三、做学问之读书

宋老师的课程主要是教我们如何读书和做学问。他针对硕士研究生学习方法以及研究生期间该如何展开学术研究,一共讲了六个板块的内容,在此不一一列举。宋才发老师的授课令我印象最深刻的,便是他关于研究生应该如何读书、研究,以及如何写学术论文的方法论专题。

关于研究生如何读书。我们这些刚入校的在读研究生,对于这个话题并不陌生。但是即使是研究生,实事求是地说,有很多同学并没有读多少本书,或者说还没有养成读书的良好习惯。对于我个人而言,虽然也喜欢读书,却始终没有养成一个好的读书习惯,总是把读书当作是休闲娱乐的一种方式,书读过一遍便扔到一边,再也不会过问它的。至于书中到底讲了些什么内容,也只是读书那一刻记得,过后便忘得一干二净。听了宋老师关于读书的专题后,我对于自己应该怎样读书,才算有了具体而详细的认知。才深刻地认识到作为研究生,在读书时一定要把“读”与“研”结合起来,一定要养成读一本书写一篇体会的好习惯,这样不仅对于书中的内容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还能逐渐形成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从而真正把书读懂读透,吸收和消化作者展现在书中的精髓。除此之外,宋老师还手把手地教我们如何在书中捕捉新的观点,发现新的资料和新的写作素材,要善于在读书的过程中,总结别人的写作经验,通过读书触发自己的写作灵感,从而发现自己新的兴奋点;同时注意在硕士研究生阶段,带着准备研究和解决的问题去钻研有关文献资料,培养和练就自己做学问契而不舍的精神。

宋老师授人以渔。他不仅不厌其烦地给我们传授读书的方法,还详细地介绍 了一些如何搜集资料的经验,非常适合我们这些没有经济来源的学生。例如,学会有效地利用公共图书资料,由于我们经济能力有限,大量购买正版书籍无疑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宋老师告诉我们要学会有效地利用图书资料,有选择地购买图书资料,学会到旧书店、地摊、收破烂那里“淘金”。学校的图书馆对我们来说,也是免费获取读书资料的极好资源,必须有效地利用学校公共图书馆的书报资料。宋老师告诉我们,对学校图书馆的资料必须非常熟悉,这样到需要用书的时候便可以手到擒来。宋老师还指导我们,要正确地处理好“买书、借书、租书与读书”的关系,收集资料和运用资料的关系,以及研究资料一次性运用与多次运用的关系。这些利用图书资料的方法,对我们来说是特别有用的,能够使我们在读书时目标更为明确和清晰,从而使学习效率更高,获得进步也更快。

宋老师现身说法教我们做档案。宋老师在授课期间还抽出时间,向我们展示了他自己的个人档案。近20本厚厚的个人学历学位档案、科研档案、工作档案、指导研究生档案,从小学到中学、大学的准考证、成绩单,竟然都保存的非常完好,包括宋老师各个阶段的毕业证书以及早年发表的论文和其他研究成果,所有这些档案都完好无缺地保存下来了,确实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也是一件在常人看来不可思议的事情。人生短短数十载,时间如白驹过隙,匆匆而过的一生,没有准备头脑的人自然没有留下任何痕迹,而有准备头脑的人留给后人的,不仅是一笔价值连城的资产,而且是具有重要启示意义的精神遗产。通过观摩宋老师个人档案的展示,我们知道并初步懂得了保存自己研究成果和相关档案资料的重要价值和意义,即使这些个人档案对别人来说并不重要,但是对自己一辈子来说,却是对自己负责、对国家负责和对后代负责的无价之宝,是多少金钱都换不来的人生历程的真实记录。

四、做学问之论文写作

宋老师授课阐明研究生阶段的治学方法。在本科阶段的学习,我们一直都是围绕着课本展开,老师讲课学生听课,不懂不会的地方就向老师请教,通常老师也会给出答案。而研究生阶段的学习与本科阶段大相径庭,没有课本,取而代之的是广泛的搜集资料;讲课的主角不再是讲台上的老师唱独角戏,而是讲台下的同学,更多的是老师与学生的互动;学习的内容不再是围绕课本,而是更深层次的理论探讨;同学们不再是被动地接受作业寻求答案,而是学会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在研究中解决问题。刚开始研究生阶段的学习,对我来说并不一件容易的事情,我的性格和习惯使得我难于适应研究生阶段的上课模式,从而产生了许多困惑甚至产生了畏难情绪。听了宋老师的授课,我逐渐明白了研究生阶段的学习,不是事事都能够追求一个正确的答案,不只是为了多读几本书而已;而是必须增强自己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更多的是对学习能力和研究能力的培养。

宋老师授课指明研究生阶段写作能力的培养。在研究生阶段必不可少的就是学术论文的写作,论文是研究成果的载体,是研究生研究能力的体现,在研究生阶段的学习成果,多是通过发表论文和参加学术会议来体现的。怎样做好硕士学位论文、写好单篇学术论文,是我们多数人感到头疼的一件事情。宋老师在这方面是有卓越成就和丰富经验的,他在课上给予我们诸多悉心的指导。譬如,关于学术论文写作这个专题,宋老师分别从如下四个方面予以讲解:第一方面是从宏观角度告诫我们,要想写出优秀的单篇学术论文,就要养成“劳于读书,逸于作文”的习惯。研究生尤其是我们法学专业的研究生,必须做到“笔杆子”“嘴巴子”两过硬,既要有文才又要有口才,要想把这两方面都做好,就需要进行大量的阅读和写作锻炼。第二方面宋老师从学术论文的选题切入,告诉我们论文应当如何选题,才具有独创性和新颖性,要标新但不能立异。第三方面宋老师从学术论文的构思上,具体讲解了如何构思论文,论文构思要有自己的观点,要注重素材的积累和收集,达到什么程度的资料积累,就预示着能出什么样的成果。除此之外,还要有正确的思维方式和科学的论证方法。宋老师在讲到论文的构思时还告诉我们,学术论文的写作没有秘诀和捷径,正所谓“文无定法”。研究生不要一味地去模仿一些大家的写作方式,而应当学习别人的经验,走自己的路。第四方面宋老师讲了学术论文的写作和修改,宋老师耐心细致地教我们在写作时要“一气哈成”,不可写写停停;他指导我们要从十八个具体方面修改论文,告诉我们一篇好学术论文与其说是写出来的,不如说是认真细致地改出来的,“好文不厌百遍改”。宋老师这堂论文写作与修改课极为精彩,我确实学到了很多真经,不仅仅是论文的写作方法,更是做学问的方法。正如宋老师所言,写作的路不是轻易走出来的,是血和泪的历程,如果要问那条路是做学问最好的路,那应当就是属于自己趟出来的路。

五、做学问与做人

宋老师教导我们要做好学问必先做好人。宋老师常说,要做好文首先就要做好人,文如其人。只有人品好,才能文品好。他告诫我们一个有良知的学者,在任何时候都不能说违心话,要对自己的每一句话负责任。虽然进入研究生阶段的学习时间不长,但对于学术界的一些乱象也略有耳闻。宋老师在课堂上,结合实际表达了他对这种现象的深恶痛绝。宋老师是一个习惯说实话、讲真话的学者,并且致力于求真务实的学术研究。他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我们,要想做好学问,就要有学术奉献精神,不仅要淡泊名利,而且永远要把自己摆在平常人的位置,抱平常人的心态,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切忌居功自傲、盛气凌人;学者要有骨气、有志气、也要有一点傲气,千万不能做“风吹两边到的墙头草”。听宋老师的讲课,不只是学习知识和经验,更是一种难得的精神享受。虽然只有短短的六次课,但每次课都足以让我终生难忘。从自己如何做学问到如何做人,在宋老师授课的课堂上,我终于寻求到了属于自己的答案。从宋老师炙热的眼神里,我同样能感受到宋老师对我们这帮学生的关爱和期待,体会到宋老师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对自身名誉和价值的珍爱,对无数受宋老师启发的社会大众的大爱。

第四篇:李文任:砥砺奋进 不负青春——致敬宋才发教授《读书与科研方法论》课程

李文任:砥砺奋进 不负青春——致敬宋才发教授《读书与科研方法论》课程

砥砺奋进 不负青春

——致敬宋才发教授《读书与科研方法论》课程

李文任

(广西民族大学法学院2017级刑法学硕士研究生)

宋才发教授是一位有个性、有旷达超脱胸怀和气度的仁师。您砺世磨钝,虽已桃李满天下,却从来不居功自傲,始终是淡泊从容、披星戴月、兀兀穷年,只愿寻得真知、启迪后人。尽管《读书与科研方法论》这门课程已经结束许久,但是,宋老师站在讲台上授课的那份激情澎湃、俊逸潇洒,以及壮志满怀的情怀和气概,仍然在深深地感染着我,令我不断回忆和回味您的课堂。通过您短短六次课的言传身教,解决了一直困扰着我、令我魂牵梦绕的大问题,今生有幸遇到了宋老师,更有幸跟着老师您学习《读书与科研方法论》这门课程。在您的课堂上,您教会我的不仅仅只是读书和做学问的方法,更重要的是教导我做人的准则和态度,不仅要会治学,更要会做人。您不愧是潜心做学问、真诚启迪后生的大师和仁师,您身上有太多的闪光点和人格魅力,始终在勉励着我、激励着我、影响着我。

一、苍天不负有心人,做人要有志、有识、有恒 读书做学问要做“有心人”。怎样才算是有心人?宋老师您给了我一个完满的答案,您用自己丰硕的研究成果,精心积累的20多本厚重的个人学历学位档案、工作档案、培养研究生档案等珍贵资料,现身说法的给了我简洁的答案。从1966年小学毕业证到1977年参加全国统一入学考试的“准考证”,从初中毕业证书到获得法学博士学位的所有证书;从初出茅庐的第一篇“豆腐块”文章,到现在的鸿篇巨著;从您1993年带的第一名硕士生,到刚毕业的所有博士生、硕士生的档案资料,您都如数家珍一般,全部展示在我们的眼前。这是看似容易实则不易的一件事情,况且在十年文革那样动荡的岁月里,您都没有丢失一张证书、一份论文,这需要多大的耐力和勇气才能完成,这又是多么伟大的一项成就啊!这才是您教会我们真正的“有心”所在,您也就定格为我们心目中真正教书育人、做学问的大师!

您是一位真正的仁师。宋老师您用您的励志故事、您的坎坷经历、丰富阅历,不断地启发着我们做人的道理,教育我们做人要有志、有识、有恒。您对教育事业的执着精神,待人以诚、对待学生如同家人的情怀,对我的印象非常深刻。记得第一节课您就告诫我们,做人要有志向、要有有抱负,“志向决定未来”。这句话从此深深地烙印在我的脑海里,不断地、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我要立志做一个有利于国家、有益于社会的人,在这一点上,宋老师您就是我的榜样和典范。譬如,您长期致力于研究民族地区农村的土地问题,为广大农村、农民的切身利益和疾苦发声;您宁愿冒着可能会感染艾滋病的风险,也要到全国最贫困的四川大凉山贫瘠的乡村做调查研究,为美姑县落后的教育状况奔走呼号。您所做的这些与您个人的利益无关,您关心的是天下百姓的利益、推动的是国家的发展,这是一般人都做不到的事情,但是您却做到了、做好了;这是多少人所没有的宽广胸怀,但是您气度非凡、拥有过人的胸怀和志气,作为您的学生我由衷的感到敬 佩和自豪。

您是一位率先垂范的楷模。您尽管已经年过六旬,但是您却保持着与我们年轻人一样的活力,在思维方式上、思考问题的角度上,甚至比我们年轻人更活跃鲜明。我知道这就是知识的力量,在您身上发挥着潜移默化的作用。“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您每天除了四五个小时的睡眠时间外,一直在不停顿的勤奋工作、潜心研究问题,也就自然在锻炼着您大脑的灵活性,必然会产生出许多新思想、新火花。作为新一代的年轻人,面对着老师的执着和拼命工作,我真的感到自惭形秽。但是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宋老师您的率先垂范,激发了我、鼓舞了我,我一定要一心一意的读书、做学问,决不再因一时的沉浮而黯然伤神或自鸣得意,唯有知识才能使人充实,并永葆一颗年轻的心。宋老师您一生都在积累,都在挤时间读书,您用您的言行举止告诉我们:“要一步一个脚印的走好每一步,任何成功都是艰苦努力的结果,再聪明的人,成就也是用时间抵出来的。您说得太好了、太形象了:一个怕吃苦的人,要吃一辈子苦;一个不怕吃苦的人,也要吃半辈子苦。只有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古人说过:“积少成多,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这也就是说,要想做成任何一件哪怕很小的事情,都要有坚持、有自制力,只有砥砺奋进、主宰自己,才能像宋老师一样有成就,走到哪都是德高望重的人。

二、活到老,学到老,读书是生命中一部分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读书是一辈子的事,是需要一生追求和坚守的事情。宋老师您用您的人生经历,品格、胸怀向我们印证了读书的重要性。您在授课时给我们讲了《两个空布袋》的故事,听后深深地启发了我。我觉得自己现在就犹如一个“空布袋”,只有不断的读书、不断的积累知识,不断的往布袋里填充有用的东西,把功夫做扎实、扎紧,像宋老师您一样,建立起自己的数据库,我的这个“空布袋”才能够充实起来、丰满起来;才能产生更多的思想火花,才会有自己新的灵感、新的观点,最终才能做到宋老师您所说的:“学习别人的经验,走自己的路。”

不仅要习惯读书,更要擅于读书。新学期开学之初,几乎每位老师都会叮嘱我们要多读书。可是如何读书?如何提高读书的效率和效益?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我,久久不能释怀。通过学习《读书与科研方法论》这门课程,宋老师您点醒了我这个梦中人:读书必须讲究方法,原来读书有精读、泛读、略读和翻读之分。譬如,像对于教材类图书,凡属于自己熟悉的地方就泛读,没见过的新的内容就精读,并且在自己书的目录上做批注,标上可以连续查找或者串通查找的页码,便于今后在研究或使用时按图索骥。为了便于我们直观理解,宋老师您还特意千里迢迢的从北京,带来了您做过批注和串页的样本。通过您的讲解和现场演示,让我们懂得和明白了您是如何做批注的。宋老师您这番煞费苦心的举动,真可谓是言传身教、细致入微。唐代著名文学家、思想家韩愈,在《师说》中说的“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宋老师您是当之无愧的,确实让学生感动不已。

读书,还要形成自己的真知灼见。宋老师您在授课时一针见血地指出,研究生读书既不能让别人、也不能让书本,牵着自己的鼻子走,不能随大流人云亦云,必须做到“不唯书、不唯上、不唯圣人,只唯真理。”读书既要看到页面上的有字之书,更要看到书页背后的无字之理,任何时候都不能盲从,尤其不能成为书本的奴隶。研究生不仅要善于读书,还要擅于读报纸和期刊。报纸尽管像是快餐,但它能能够以最快的速度提供最新动态、提出新问题;期刊尽管相对滞后,但是 期刊能以最快的速度、较为完整的方式,提供研究前沿的学术成果。您老人家告诉我们,你对问题的看法有多深,那么你对问题的研究就“有多新、有多深”。这是宋老师您多年总结的经验,不带有一丝保留地传授给我们,这种无私的品格再次令学生佩服和震惊。宋老师您还告诉我们,不论是读书、读报抑或是读期刊,都要根据自己的专业研究方向、研究目标和研究兴趣,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攀登,形成自己的一套思想理论体系。我们一定要像宋老师您那样,耐得住寂寞,几十年如一日,拼着命向前走,始终不改初衷、无怨无悔。宋老师正是用您那励志的人生,启发和激励着一代又一代莘莘学子。我们也要在宋老师您的指导和影响下,不负青春,砥砺奋进。

三、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劳于读书,逸于写作 宋老师教会我们思考问题的方法。以往每每提到“论文”二字,总有一种“忧从中来,不可断绝”的忧郁,我想可能就是因为没有方法论做支撑。自从学习了宋老师《读书与科研方法论》这门课程,我感觉醒悟了,顿时有一种“暂得于己,快然自足”的欢愉,久久不能喻之于怀。通过认真读书,把自己的思考凝于笔端,进行全方位思考,“长于作文”的感觉总算是找到了。宋老师您告诉我们,写论文一定要情真意切,因为写论文毕竟是一件绞尽脑汁的事情。当写作过程中发生“大脑闭路”,陡然间没有思路的时候,就要停下来换个角度思考,平常要学会多方位地观察问题。宋老师您在授课时讲了一个《木梳理论》的故事,用“向和尚庙的和尚推销木梳”的例子,激励我们攻书莫畏难。您还告诉我们,当科研论文写作遇到瓶颈,甚至感到无从下手的时候,一定要学会换位思考,前面已经没有出路了,不妨往天上看看,往水里看看,也许能走出一条新路。如果人们老实习惯于坐马车往一个方向看,就永远不会发明天上的飞机、水里的轮船。正如宋老师您在课堂上,常引用鲁迅先生的那句话:“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远远不止于此,宋老师您深化了这句话,指点我们要学习别人的经验,走出自己的路;要善于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形成自己的研究方法。

宋老师教会我们论文构思的技巧。就论文的选题和构思而言,宋老师您也给了我们很好地指引,告诉我们论文的题目、标题和段落要环环相扣,要学会用观点统帅材料,一定要学会把每个自然段的观点,放在每个自然段的开头做引领。宋老师您说,论文的选题就如同一个人的灵魂,题目就是一个人的脸面和“外貌”,只有当二者的内涵和外延相一致,这样的论文题目才是最贴切、最完美的。在进行论文构思的过程中,一定要善于“打腹稿”,不要脑子还没有想好就下笔千言,否则其结局就会离题万里。我常想,为什么宋老师您每年能发那么多高水平、高质量的论文?为什么宋老师您下笔如有神,如行云流水般得心应手?看来答案就在“打腹稿”三个字上。下笔前一定要把所有问题都搞清楚,要根据现有的素材,形成自己的一套研究体系,并且采用正确的思维方式和科学的论证方法,下笔后才能像宋老师您那样“一气哈成”。宋老师您明确地指出,论文写作没有捷径,但有技能技巧,一篇好论文与其说是写出来的,不如说是用心琢磨、细心推敲地改出来的,“好文不厌百遍改”。这句话是当之无愧的经典名句,只有经过内心沉淀的论文才是好论文。从选题到文章内容,再到格式规范,每一点都要严格按照规范要求,反复推敲,从“一气哈成”的初稿,到沉淀沉淀再沉淀的定稿,都是经过内心不断的思索、挣扎和反复磨砺才形成的。

宋老师激励我们成为科研的“好手”。宋才发教授您在授课过程中,还用您几十年积累的写作经验,启示我们这些初出茅庐的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搞科研必须先当“快手”,再当“高手”,最后成就一把科研的“好手”。容不得优柔 寡断和停滞不前,否则即使“天上掉下一个林妹妹”,也会被别人早早地捡走的。我确实被宋老师您的科研实战经验所折服。“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契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宋老师就是用您那锲而不舍的精神,激励着我们一代又一代的学子们。您的治学理念、您的敬业精神结出的硕果,已经散布在祖国大地的每一片角落,并且仍然不断地传承发展、开花结果。倍感自豪和荣幸的是,我也成为宋老师您众多学子中的一员。“不登高,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渊,不知地之厚也,不闻‘宋老师’之言,不知学问之大也”。“往者不谏,来者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过去终日而思,但不知所学。经宋老师您课堂的点拨和启发,我领悟了学术之方法,尤其是做人之准则。“君子性非异也,善假于物也”。通过运用方法,再加上自己的坚持和坚强,在最美的青春年华砥砺奋进,经过不断沉淀和不断积累,效法和发挥锲而不舍的精神,我坚信自己在不就得将来,也能够成为一把科研的好手。

第五篇:倪尔轩:轻盈数行字,浓抹一生人——听宋才发教授《研究生读书与科研方法论》课程有感

倪尔轩:轻盈数行字,浓抹一生人——听宋才发教授《研究生读书与科研方法论》课程有感

轻盈数行字,浓抹一生人

——听宋才发教授《研究生读书与科研方法论》课程有感

倪尔轩

(广西民族大学法学院2017级法学硕士研究生)

我与宋才发教授的第一次邂逅,是在广西民族大学法学院会议室(111教室)里。第一个提前走进教室的我,立马看到宋才发老师坐在讲坛椅子上慈祥的背影。就在那一刹那间,我脑海里浮现了长者、学者、智者这三个形容词。还没有等我张开口,甚至在我还没有想好用什么恰当的语言,来与宋老师打个招呼的时候,只见他转身朝我微微一笑、点头示意。宋老师这个细微末节的动作,让我心里暖洋洋的,顿时觉得无比的踏实。过去对北宋诗人苏轼“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不甚理解,宋老师大概就是最好的诠释。接着我便选择了靠前的位置坐下,带着对名师的敬仰,期待着他即将开始的法学方法论课程的讲授。

与老师的接触只有短短的六次课。总共六次课的《研究生读书与科研方法论》课程,恰如白驹过隙转眼就结束了。但是,每一次课我都学到了很多新的知识和科研技能,这对我的整个研究生生涯乃至人生都有重要的启迪意义。整个课程最让我感到醍醐灌顶的部分,当属研究生的读书方法这个部分。刚刚进入广西民族大学法学院,开始法律硕士研究学习生涯的我,其实内心十分空虚和茫然。因为我是从英语专业考入法律专业硕士生的,专业学科的跨度之难、之大,对于我来说,并不如期望那般行如流水。面对法学院开设的每一门专业课,我觉得都需要从头学起,一进入问题研究领域就显得手忙脚乱。读什么书?从哪里开始读起?怎么样带着问题去读书?等一系列问题始终萦绕在我的心头,成了一个理还乱的解不开的死结。直到宋老师在授课时,有针对性的给出一系列读书与科研的建议,才使得每个像我一样感到懵懂的学生,第一次真正得到了“传道、授业、解惑”式的点拨。宋老师把硕士生读书阶段的学习,形象的比喻为“母鸡带着小鸡”找食物的阶段。研究生读书应该是在导师的指导下,带着研究问题在知识的河床两岸,自由地采集知识的花果,将研讨式的教学和自学型读书相结合,从而实现个人对知识的理解吸收、融会贯通。

曾有人赞许宋老师为“真佛只说家常话”。宋老师在授课时曾风趣地说:“一个能够把复杂的问题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表述出来,把深奥的问题深入浅出地讲通讲透,这样的人是哲学家;而把一个简单的问题往复杂里讲,把本来易于理解的问题讲得玄而又玄,这样的人都是骗子。”我非常赞同这个看法和评价。宋老师这个在学术上有如此丰硕成果和高深学术造诣的老师,在给我们授课的时候,仍然如此耐心细致、循循善诱,善于用学生最易理解的话语,传达发人深思的道理,确实让我们每一位听课者感受至深、回味无穷。宋老师告诉我们,研究生读书要带着目的去读,始终保持一颗恒心、专心、疑心和慧心;应该把读书当作自己事业的一部分,培养自己好读书的习惯,每天再忙都要挤出一定的时间读书。宋老师还告诉我们,研究生读书要有明确的读书目标和计划,要把读、问、思、研结合起来。在这里问与思很好理解,就是一个发现问题和思考问题的过程。但要把读与研结合起来,似乎就不太容易。宋老师告诉我们,这就需要善于在读书的过程中,捕捉新的观点、发现新的资料和新的写作素材,总结别人的写作经验,进而触发自己的写作灵感、动机、发现自己新的兴奋点。研究者其实就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继续攀登,站得比别人更高、看得更远、思考更睿智。在今后的法律专业知识学习中,我将牢记宋老师的谆谆教诲,始终保持这种愈问于读的学习态度,带着问题有计划、有目标的读书。同时注意在阅读过程中发现更多有价值的问题,然后再带着新的问题去阅读,逐渐形成这么一个良性循环的过程,真正做到宋老师提出的读必恒、读必广、读必思的要求,循序渐进,从而厚积薄发。

“学贵得师,亦贵得友”。我觉得宋老师之于我来说,不仅仅是一个合格的人师,更是一个志同道合的朋友。为什么要说宋老师像朋友?第一点要提到的就是“感同身受”这个词。宋老师的授课内容与时俱进,选材精当、语言谈吐风趣幽默,既是我们这些学生都感兴趣的,也属于解决问题的及时雨。这就从授课一开始,拉近了宋老师跟我们这些学生的心灵距离,感受到宋老师和我们在望着同样的方向、关注同样的问题。其次便是精神面貌相似,宋老师这位六十四岁的老人,在课堂上的精神状态不比青壮年小伙子差。我觉得这是宋老师的风骨,更是一种为人师执着的魅力和魄力。即使是在人们普遍感到最为疲惫的夜晚进行授课,宋老师也始终坚持全程不休息,一站就是三个多小时,不用麦克风也铿锵有力,激情四射的授课,尤其是宋老师那双炯炯有神的目光,更是让我十分钦佩和 2 折服。我觉得自己在课堂上,似乎是在跟一个我的同龄人在对话。第三点,也是我觉得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宋老师在讲到“治学”与“做人”时,某些方面与我不谋而合,当然比我的认识程度要深刻的多。正如宋老师说的“文如其人”,要作好文,首先要做好人。治学是做人的升华,做人原本就要用尽一生去努力。治学的过程更是一个坚持到底、永不放弃的过程,要有为学术献身的精神才行。宋老师告诉我们,做学问要耐得住孤独、抵挡得住各种诱惑。不管是做人,还是做学问,都要淡泊名利,不能追名逐利,要追求学者高贵的人格和人品。做学问要有平常人心态,从最基本的、最基础的做起;从最基础的知识开始积累,不能好高骛远、眼高手低,“欲速则不达”;只有始终坚持知识积累,才能由量变产生质变。宋老师还提到做学问要宁静致远,要求我们在学习和生活的过程中,塑造自己独立的学术风格、品格,不断追求学术创新。做自己的学问,而不是盲目的从众,要执著追求,切记不可朝秦暮楚,见异思迁;要标新,但不可立异。综上所述的三点,我认为宋老师可谓是我的良师益友。

轻盈数行字,浓抹一生人。宋老师授课时间虽然不长,但是他的言传身教使我们这些学生受益终生。宋老师每天在学术和育人上的坚守,我们更是看在眼里,我打从心眼里把宋老师当作自己的榜样。我希望自己经过刻苦努力学习,有一天也能像宋老师一样拥有自己喜欢的事业,有规律的生活和美满的家庭。此处引用《人民日报》的一句话作为结束语,我以为再恰当不过了:“愿你披荆斩棘,磨砺成自己的榜样”。

下载魏雅琴:为人师表,劳苦功高——听宋才发老师《读书与科研方法论》课程心得(合集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魏雅琴:为人师表,劳苦功高——听宋才发老师《读书与科研方法论》课程心得(合集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