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思想汇报-2008年抗雪救灾感想-雪灾教我们尊重体力劳动
2008年抗雪救灾感想-雪灾教我们尊重体力劳动
雪灾之年,我们度过了一个难忘的春节。与平常的年份不同,我们在欢乐、喜庆、团聚的时候,深深地感到这种欢乐是何等的来之不易。如果节前、节中没有各级领导的运筹帷幄,没有无数的抗灾勇士的英勇奋斗,没有无数的普通劳动者的艰辛劳作,打通冰封的道路,让众多的民众回到久别的家乡,给千千万万的百姓在大雪冰封的日子里送来了光明和温暖,我们何以可能安坐在温暖的家中,享受阖家团聚的欢乐。
雪灾之年的春节,不仅难忘,也发人深省,教给了我们许多平时未必想到或者未必深刻领会的道理。其中之一就是,我们应该更加尊重体力劳动,更加尊重体力劳动者。在自然灾害肆虐,造成无数的电网结冰倒塌,无数的道路冰封的时候,我们从电视上看到的最惊心动魄的画面是,崇山峻岭中电力工人在数十米高的铁塔上,手持木棒、铁扳手或橡胶棒敲击结冰的电网。最常见的画面是人们手持铁镐、铁铲或是木制的推雪板在铲除积雪。而最感人的画面是破冰的解放军战士一双双伤痕累累的手。这些触动心灵的画面告诉我们一个道理:技术发达的现代社会,尽管我们已经有了许多技术装备,但是人的双手、人的体力还是最基础的。在诡谲多变的来源于优秀范文优秀范文网大自然面前,现代化也有其脆弱的一面,而克服这种脆弱性的法宝,就是人的体力、人的双手、人的智慧和勇气。正像电力部门的技术专家所说,手工除冰,看似原始落后,但在这种非常情况下,却是非常必要、非常有效的办法。人类遇到各种非常事件,往往会把本来是常识的东西突出地呈现在我们面前。因为,即使在风调雨顺的日子里,离开了许许多多平凡的依靠体力和双手的劳作,社会的正常生活是无法进行的。劳动创造世界,这是颠扑不破的真理。连十九世纪俄国大文豪托尔斯泰这样的贵族,都把体力劳动视为高贵而有益的事情,身体力行,手艺高超。
可是,在现代化的进程中,随着知识经济的来临,在一段时间里,我们一些同志在强调智力和脑力劳动的重要性的时候,有意无意地漠视了体力劳动的意义。加之,市场经济带来的拜金主义和消费主义文化的冲击,使得一些人把“劳动创造世界”这个平凡而重要的真理忘却了。君不见,有的理论家振振有词地声称,要发展就要依靠资本而不是依靠劳动。有的经济学家还大谈,来源于优秀范文优秀范文网只要有了货币,还有什么东西不能买到?不要害怕粮食不够,石油不够,电力不够,只要有了货币,这些问题都可以解决。至于劳动,尤其是体力劳动,在他们的眼里只有极低的价值,甚至只有负价值。这些高头讲章,反映出的是一种相当普遍的社会心态,好像在当今时代,体力劳动已经失去重要意义,已经不再是高贵的事业,至多是“低层次的”事情。无怪乎,不少青少年说起未来追求,不是做富商、大腕,就是当大官,罕见想当体力劳动者的,不少人平时连家务劳动也不屑去做,“四体不勤”成了一件洋洋自得的事情。我们的学校教育的这种片面性,正是应了俄罗斯的另一位大作家契诃夫的话:“培养各种才能,包括愚蠢在内”。现在雪灾来教育我们了,该改变一下这种轻视贬低体力劳动的愚蠢观念了。
如何改变?如何让“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等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深入人心,让尊重劳动,尤其是尊重体力劳动和体力劳动者成为社会风尚,还有待于社会各界的艰苦持久的努力。
以笔者之见,至少需要做好三件事情:
第一,我们的公众舆论要利用各种途径和载体,多多弘扬各行各业普通劳动者的业绩以及他们对发展经济、保障百姓的生活所作出的不可或缺的贡献,表彰劳动者来源于优秀范文优秀范文网的高贵的品格和感人事迹;同时还要敢于批评那些鄙视体力劳动的愚蠢观念,不要再去张扬那些骄奢淫逸的生活方式。
第二,我们的学校教育要把培养劳动观念和劳动习惯纳入教育计划,尽可能让青少年从小习惯于自己动手,做力所能及的劳作,从中体会劳动的价值和乐趣。要把劳动习惯的养成当作一件使子女获得健全人格的必修课目。
第三,各级政府要真心实意地把落实“体面劳动”的要求落到实处,逐步提高劳动收入在整个国民收入中所占的比例,让尊重体力劳动体现在制度上。同时,在解决各种民生问题的时候,要切切实实地维护好体力劳动者的权益,不仅如此,还要给他们以应有的尊重,维护他们的尊严。
雪灾已成了当前热点问题,也成了当前最需要我们共同度过的难关。雪灾给我们带来的思考很多:
雪灾带来损失。从全国看,雪灾发生后,停水停电、交通受阻、大量旅客滞留车站和机场,长期处于饱和状态下的物流和能源系统在极端环境下已显得没有多少回旋余地;因为恶劣天气的影响,连主要证券指数都开始下跌,可以说,已触及到了整个国民经济。如果处置不当,就可能导致群众紧张慌乱和社会秩序混乱。从区内看,虽然对今年农业墒情带来正面影响,但是对正在发展的设施农业可谓一击重创。由于受持续低温、冷冻的影响,有10多万亩大棚受灾,加之交通受阻,农副产品运不出、进不来,这就给本已初露端倪的结构性通货膨胀又添了重重的一层阴影。
雪灾也带来教训。大雪来临,气象部门也发出了红色警报;国家也成立救灾中心;财政部、农业部也向灾情较重的省份紧急下拨农业生产救灾资金,支持开展农业生产自救工作;南方一些省份也都实施了国家二级紧急预案;各部门也都全力奋战,尽量把损失降到最低。但是客观评价,各部门反应得晚了些,考虑的不太充分,地区之间、部门之间和行业之间还缺乏有效相互的协调和配合;广大民众在雪灾面前也是被动的忍受,传统的过年风俗和几乎成为定律的全球范围内最大规模的人员流动在极端条件下还是铁打不动得以继续;在煤荒面前,传统管理模式与市场经济运做需求之间的矛盾也得到了充分的暴露,各级政府还必须为形势越来越严峻做好准备并要相应采取紧急措施。雪灾也带来启示。平常总能从各种途径了解到发达国家动不动就搞一些应对自然灾害的演习和应急预案的演练,有时也感觉到挺可笑的。但是,仔细想一想,人家这种方式方法确有可取之处。通过演练,一方面能够提高公共体系在极端环境下的应变和处置能力;另一方面能够提高全民的防灾意识和应对知识。试问我们周围的亲朋好友,有多少人对火灾、地震、洪水和爆炸等灾害发生后能够有足够的应对知识?我敢说,不会太多。在这方面我们需要补的课还很多。
雪灾同样带来商机。在看到负面影响的同时,我们也看到了灾后很多需要把握的东西。虽然没有做到“未雨绸缪”,但“已雪绸缪”也不算晚,一些设施大棚不仅努力保苗,而且还在积极育苗,以备灾后及时提供所需种苗。雪灾之后,针对应对极端环境下的各种基础设施改扩建工程必将陆续开工;针对应付灾害天气的各种设备仪器必将生产并投放备用,等等。在逐步改善应急能力的同时,国民经济发展的又一“兴奋点”的坐标似乎越来越明晰。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只要善于把握时机,坏事也能变成好事。一场50年不遇的洪水,使我们意识到了要加强对大江大河的治理对生态环境的重视;一场突来的“非典”,使我们提高了公共疾病预防能力;也许一场50年不遇的雪灾后,我们各级政府应对自然灾害的应急机制和能力会有一个切实的提高。如果把握到位的话,祸福转换的经典演绎就有可能发生,让我们公共努力并期待着这一天尽早到来。
然雪灾尚未完全渡过,雪灾留下的许多问题还需要解决,未来的天气情况如何也不十分清楚。但是,有一点不容怀疑,雪灾过后,各地都会对雪灾情况和救灾工作进行一次认真的总结表彰。
如何总结,我们也完全可以想象得出,无非就是成绩、经验、效果等,伴随着总结,也会有一大批人受到表彰。一 场自然灾害,很有可能成为一些地方、一些人的功劳薄、军功章。我们认为,对于抗击这样一场严重的自然灾害,从上到下、从干部到群众、从城市到农村,确实有许多值得总结的地方,也确实有许多可歌可泣的人和事,对这样一次重大战役进行总结、表彰是完全应该的。
但是,对各级政府来说,这次的抗击雪灾工作,要总结,更要反思。因为,透过这次雪灾给国家和人民群众造成的损失以及带来的不利影响,成绩是无法取代教训的,经验是无法掩盖问题的。从某种意义上讲,这次雪灾,成绩和经验恰恰是问题与教训的另一种表现形态。这次雪灾,值得反思的地方实在太多太多。
面对几十年才一回、范围如此广的大雪,为何没有发出任何预警信息?我们承认,自然界是反复无常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人类尚没有达到能够完全左右自然、掌握自然变化的地步。但是,对这么严重、覆盖面这么广的风雪,不可能事先一点反应也没有吧,不可能没有一点儿预警吧?为什么没有发出任何预警和防范信息?是否在“温氏效应”中完全忘记了冬天也会冷、也会下雪了呢?有关部门是否失职呢? 春运的准备工作真的很充分吗?雪灾没有到来之前,地方政府和有关部门就纷纷表态,已经做好了春运的各项准备工作,随时可以应对一切可能出现的矛盾和问题。但是,当雪灾来临的时候,为什么地方政府与有关部门束手无策呢?难道这就是充分准备?难道地方政府与有关部门一点也没有考虑可能出现的恶劣天气?难道没有任何预案?
市场供应保证了吗?面对去年以来的价格上涨,在春节即将到来之际,各地都纷纷表态,一定采取强有力的措施,保证市场供应,保持价格的相对稳定。然而,话音未落,一场大雪,就把各种表态重重地“压”在雪下,市场供应顿时紧张起来。不知道各地在表态之前,有没有思考过表态可能会落空呢?有没有思考过表态也要应对突发事件呢?
电力供应为何如此紧张?也许,在这次雪灾中,最值得总结和反思的,可能就是电力供应问题了。按理,越是恶劣的天气,越要保证电力供应。然而,在这场雪灾中,问题最大的恰恰是电力供应。而产生电力供应紧张的最主要原因,是煤炭供应紧张,而煤炭供应紧张,除了雪灾带来的运输问题外,最主要的还是煤炭的库存过少。因为,在雪灾到来的前几天,电力企业和煤炭企业还在为电煤价格争得不可开交,电力企业还在通过减少煤炭库存、造成电力供应紧张给有关部门施压,试图提高用电价格。当“狼”真的来临的时候,库存煤炭过少的问题就立即出现了,难道这仅仅是一个煤炭供应紧张的问题吗?
雪灾考出中国9个薄弱
抗灾工作已经全面转入灾后重建阶段。这场罕见的雪灾,对一个国家,对政府,对公民,都是一个考验。在我们交出的答卷里,有国家领导人的身先士卒,有子弟兵的铮铮铁骨,有电力职工的奋不顾身,有普通公民的理智宽容。这份答卷里,没有可能伴随大灾发生的瘟疫流行、大规模群体伤亡事件、由于物品短缺造成的严重骚乱。应该说,这份答卷是合格的。但是,我们也不能忘记几十万人困守火车站,不能忘记湖南郴州黑暗中的春节,不能忘记成千上万的电塔倒塌。
天灾不能避免,我们应对灾害的能力却可以也应该提高。虽然我们在这场雪灾中损失了1000多亿,但在一定意义上,灾难是一笔财富,它将使我们学会如何面对将来。
思考一:灾害预警系统为何关键时慢半拍
如此大面积的天气变异,气象部门应尽早启动应急措施,及时发布警告信息,提出切实可行的防御指南。广大民众可能会考虑谨慎出行,至少会多准备食物、水、燃料、照明等物品。政府和社会也能够尽早掌握救灾工作的主动权。
2005年12月,美国东北部也经历了一场暴风雪。12月3日,气象部门就发出“灾难天气”的警告。各大报纸和电视广播连篇累牍地提醒市民要注意保暖,还向市民公布了御寒指南。当年11月,德国也普降大雪,虽然受灾范围很广,但损失却不大。这主要归功于德国完善的雪灾预报系统——德国在上世纪90年代初就成立了由气象、电力、交通等部门组成的雪灾预防中心,对强降雪灾害及其他紧急情况进行预测和监测。
相比之下,我国的预警系统往往暴露出迟缓化、被动化和淡薄化。公民既不能及时了解情况,也缺乏积极的应对之策。
国家气象中心副主任坦承,这次气象部门对大的雨雪天气过程把握住了,但对雨雪具体落区、降雨雪的时段、大小的预报,还存在一些误差。“我国在气象预报精细化方面还需要进一步提高,长时效预测中对灾害性天气的持续性和强度估计不足,与世界先进水平差距较大。”
国家气象局预测减灾司司长表示,国家气象局在2008年将考虑编制气象灾害防御规划。在2月14日全国政协召开的防治气象灾害座谈会上,中国气象局局长郑国光全面反思总结此次雪灾暴露出来的问题,提出:
要尽快建立健全重大气象灾害应急处置和信息共享机制。由国家有关部门牵头制定重大气象灾害的政府专项应急预案,构建气象灾害应急处置社会联动机制。加快国家应急平台体系建设,形成和建立部门之间互联互通、实时充分共享的信息交换机制。
要完善各有关部门预警信息发布机制,建立各部门共用的突发公共事件预警信息发布平台。
要提高气象灾害综合监测能力,建立跨部门、跨地区的气象灾害联合监测,在交通枢纽、重要高速公路等关键地区增加路面温度、积雪厚度等要素的观测以及路面结冰的监测,在南方冰冻天气易发地区增加电线积冰观测。
非典、海啸、台风、雪灾„„近年来,人类社会不断承受着来自大自然的挑战和考验,各国政府在这些突发灾害事件中不断提高对自然的认识,提高服务公众的能力。但不得不说,我们还缺乏科学全面的灾害防范意识。
思考二:灾害来临时只能坐等政府救援
这场罕见的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凸显出民众的危机意识不够。在灾难天气下,许多人仍固执地选择了出行,而最后因客观原因滞留时,很多不知道如何自救和相互救助,完全是等待救援的被动状态,有人情绪失控,有人晕倒,更增加了政府救援的难度。
这与我们长期以来安全教育不足有关。数据显示,中国每年因自然灾害、事故灾害和社会安全事件等突发公共事件造成的人员伤亡逾百万,经济损失高达6500亿元,占中国GDP的6%。可以说,中国是世界受自然灾害影响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但我们的安全教育却严重缺位,实际上公众在面临危机时,处于更加危险的境地。
在一些发达国家,小学就会开设专门的课程教育孩子如何应对大雪、暴雨、火灾等各种灾害。日本2005年发生了7.2级强烈地震,由于其国民具有极强的防灾意识和抗灾能力,仅有61人受伤,无一人死亡。在震惊中外的“9•11”事件中,人群虽然惊惶,却没有失措,撤退一直有序进行,没有相互践踏。正是这种有序,让被撞击楼层以下的几乎所有人生还。除民众的自救能力不足以外,整个社会的互助能力也不强。由于缺乏必要的组织化资源,几乎看不到民众有组织地向困在火车站、高速公路、列车上的同胞提供救助。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王思斌告诉记者,在中国古代,除了官府主导的灾难救济体系外,民间就一直存在普遍性的社会救济网络,宗教团体、慈善机构、同乡会馆、宗族会社等,都是救灾的主力军。
在国外,民间救助组织也很发达,出现灾难事件,常常是政府还没赶到,NGO已经在组织志愿者救援了。有海啸亲历者回忆说,在受灾国家之一的印度,一听到灾难消息,大大小小的NGO组织立刻行动起来。无数的企业也通过各种渠道捐资捐物。不到10天,就有反馈说救援物资已经过剩,多出来的物资和钱物不但足以救灾,还可以用作以后建学校和房舍。“在某些特殊灾害面前,政府再强大的力量也有鞭长莫及之感。社会救助系统应该是开放的,动员尽可能多的人员和组织加入进来。”王思斌认为,政府应该为民间机构创造更加宽松制度环境,扶持发展
各种服务型的民间组织,使得危机出现时各种力量都能尽力发挥作用。思考三:信息时代为何信息不畅
在经历非典之后,政府开始高度重视和尊重公众的知情权。总体上来说,在这次雪灾中,各大媒体的跟进,使得公众可以多角度了解雪灾的情况。但是不得不承认,在雪灾导致的成千上万旅客滞留时,我们的铁路、公路系统未能尽到及时发布准确信息的职责。当时旅客得到信息的渠道十分有限,电视台报道难免笼统,客运咨询电话很难打通,客运公告只有到达车站的旅客才能看到。
据了解,目前铁路、公路等客运部门大多建立了自己的官方网站,但在大量旅客滞留期间,没有几家网站在网上及时发布信息,车站现场也没有相应的信息指导与公布。滞留旅客无法及时了解自己的车次情况,人群的集体的急躁,导致突发事件暴发的几率大大增加。
专家认为,在这种紧急情况下,政府应该及时通过各种渠道向当事群体进行信息公布,制止谣言的流传,稳定民心。
另外,灾害发生的很长一段时间内,气象、灾情等重要信息没有被有效传达,甚至在雪灾预警发出后的一段时间,灾情扩大等紧要信息也没有通过有效的传播渠道及时、准确地传递给政府决策部门和社会各界,导致公众未能及时调整自己的出行计划,使得相关政府和危机管理部门对这场灾情的严重性估计不足,延误了最佳救援时机。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这场暴风雪暴露了一个尴尬的危机,那就是我国‘危机信息管理的危机’”。”国家信息中心信息化研究部首席工程师单志广说。
近年来,形形色色的突发事件和公共危机呈现频繁多发态势,及时、准确地获取信息,畅通、可靠地传递信息,科学、合理地辅助决策,对于有效应对各类突发事件和成功处理危机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单志广说,目前我国已经在一些领域的信息化工程中建立了应急指挥平台系统,但其功能还不够完备,且相互孤立和分散,协调联动性差。
单志广建议,今后我国需加强跨部门信息决策支持功能的整合、协调与联动,建立统一、高效的信息决策支持体系。
思考四:危机面前堵还是疏
雪灾严重阻碍了各地的交通运输,铁路由于电力因素被迫中断,高速公路封闭,成千上万的车辆拥堵,人员被困途中。
上海社科院城市化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郁鸿胜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面对灾害,我们的职能部门还习惯于简单的“关”和“堵”,但却缺乏“防”和“疏”。最明显的例子就是,下雪时直接将高速公路关闭了事,带来了很多负面影响。交通部公路科学研究院王旭东研究员认为,遇到极端天气,高速公路宜“疏”不宜“堵”,最好是在引导车的带领下,低速行驶,车动起来,可以利用车辆的碾压和低速通过产生的热气加速冰雪的融化。
他告诉记者,江苏有两座高速公路桥,在雪灾期间一个封闭,结果雪越积越厚,最后不得不动用武警铲冰;而另一个保持低速通行,结果一直保持畅通。
在雪灾期间,有的高速公路开放,有的封闭,摸不准信息的人们最终被堵在路上。王旭东说,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目前高速公路管理较为混乱,由于投资体制的多元化,各省管理模式也不同。他认为,今后应最大程度地实现统一管理,遇事才能统筹协调。此外,交通部门和交管部门之间也往往不够协调。“有些交管部门为了保安全,在高速公路遇到大雪大雾时常常一封了事,而对公路的养护责任又在交通部门,在什么情况下可以通行交通部门最清楚,却无法作出决定。”其实在这方面我们不是没有成功经验。今年1月9日,宁杭高速公路因大雾关闭,造成104国道宜兴大港收费站段数千车辆滞留,部分交叉道口出现拥堵,秩序混乱。宜兴市公安局交巡警大队迅速启动恶劣天气应急预案,采取排堵点、线上疏导的方式逐车指挥有序停放等候,积极引导车辆分流,同时联系大港收费站开通所有收费通道,提高收费通行量。经过民警连续11个小时的工作,先后安全疏导过境车辆5000余辆次,104国道交通秩序恢复正常。不仅是在高速公路的处理上,在应对滞留的旅客,政府也更多地采取“堵”而不是“疏”的办法。在旅客滞留最严重的广州火车站,人最多时接近百万。因前期统筹协调做得不到位,信息又未能及时发布,旅客都是在不知道任何消息的情况下,盲目进入火车站广场。几十万人集聚在一个地方,无疑非常危险,有关部门应尽早组织旅客按乘车方向和时间分散候车,再根据实际发车情况分别组织乘车。这样才能使之有条不紊,减少许多意外情况发生。但有关方面却是在局面几乎难以控制之后,才开始采用这个办法,以致车站广场的高危状态一直难以缓解,政府不得已之下调动大批军警高度戒备,结果给人们带来巨大心理压力。
在危急情况下,人们心态难免失衡,情绪波动大,需要专业的心理咨询人员进行帮助。虽然这次一些地方政府意识到这方面的问题,组织了人力应对。但是,专业性人才和队伍却不多。工作学院常务副院长陈涛告诉记者,政府应该变被动为主动,常设危机应对人才库。在国外,大多是由专业社会工作者来承担这项工作。
思考五:电煤储备为何如此短缺
这场罕见的雪灾,让公路、铁路、海运线路被阻断,导致电煤运输不畅,许多地区电力紧张,出现大范围的拉闸限电,特别是贵州,全省41个市县停电。专家指出,交通依赖电力,电力又依赖能源,能源又依赖交通,而经济又依赖上述三者的循环。这次雪灾,实际上是以惨痛的教训给我们上了一课。
大面积拉闸限电,50年一遇的雪灾无疑是罪魁祸首,但天灾之外也有不能忽视的其他因素。事实上,在雪灾到来之前,煤电的全国性紧缺早已显露端倪。据报道,至1月25日,全国电煤库存为2142万吨,不到正常库存的一半;华南大部分火电厂煤炭库存仅有两天用量;至1月底,华南主要电厂煤炭库存从1个月前的130万吨降至70万吨,比去年同期低40%。什么原因导致电煤储备短缺?国家发改委经济运行局副局长朱宏任认为,大的原因有四:极端恶劣天气影响铁路运输;关停小煤矿造成供应不足;运输瓶颈存在制约;煤炭需求量持续走高。在一些煤炭专家看来,更深层次的原因是电煤价格。事实上,在整个产业链上,煤、电厂、电网之间的利益博弈由来已久。有评论认为,煤炭价格市场化,但不准电力企业加价,造成电力企业缺乏发电积极性。再有一说是,前一阵国家和各级政府以行政命令“一刀切”,关闭了许多小煤矿,间接导致许多地方煤电紧张。
2007年12月5日,山西临汾市洪洞县发生特大煤矿事故,105人死亡。山西省随即通知,对煤矿实施关闭、10类煤矿停产整顿,临汾市的煤矿,则被要求全部停产整顿。自2007年12月26日起,山西大同80%的煤炭生产企业开始停产整顿,所剩不多的矿井主要是为了满足一些重点部门、重点企业的需要。煤炭部原副部长韩则认为,应有一个能源部来统一调控能源问题。而不是像现在这样,将煤电问题分别由国家发改委、国家安监总局和国家电监会分而管之。
上海市人民政府参事、上海市能源研究会副理事长赵国通在接受中国青年报记者采访时说,当前我们必须依靠煤作为主要能源,风能、太阳能只能作为一种补充,而核能可能会成为将来主要的能源,但目前技术尚未过关,至少需要数十年时间。“所以我们要有能源危机意识,在节能的同时,提高能源开采的效率。”他认为,目前的私人开采的煤矿技术水平低,对一些储藏较深的煤无法开采,实际上对煤炭资源是一种严重浪费。还有,私人开采的安全生产能力较差,出现问题导致大批煤矿跟着关闭,影响了整个社会的煤炭生产。他建议煤炭开采回归国家专营的模式,至少交给地方政府一级。
专家普遍认为,天灾是造成能源供应告急的导火索,雪灾过后,相关部门应认真考虑如何合理地推进经济命脉产业的结构改革,以避免这种脆弱导致危机的状况一再出现。
思考六:坐火车何时不再“一票难求”
雪灾发生正值春运期间,上亿人奔波在铁路上,大量旅客滞留,苦不堪言。
中国人习惯于乘用相对于飞机廉价、相对于汽车快捷的火车出行。但是,地域广阔的中国大陆铁路里程,只占全球铁路总里程的6%,却承担着全球24%的客流量。我国铁路人均仅5.8厘米,在世界排名百位之后。贯通南北的交通大动脉只有一条京广铁路,京广线不堪重负。每年有3000万春运人口的广州,每次春运都像打一场恶战。
铁道部部长刘志军曾说,春运客运的日需求量是5000万,可是中国铁路每日的最大承载力只有300万人次,只达到需求量的6%。去年,在中央以人为本精神的倡导下,铁道部承诺春运“不再涨价”,但其人性化的承诺背后却缺乏有力的物质支持,铁路的运力没有跟上,春运的压力更加紧张。
在当前铁路资源严重不足的情况下,铁路部门既要千方百计保客运,又要竭尽全力保燃煤及各种重要物资的货运,很难两全。这根脆弱的动脉,稍有外力打击就会阻塞。
思考七:基础设施何时不再脆弱
雪灾导致17个省级电网不堪“重负”,华中、华东部分地区的输电线路出现了40至60毫米厚的覆冰,而根据我国输电线路的架设规范,中部和东部地区输电线路覆冰设计标准大多为10毫米。
基础设施的抗灾能力如此脆弱,这究竟是物的因素,还是人的因素?
有分析认为,官场短期行为使本文来自免费公文网www.xiexiebang.com公文大全,最大,最全,最专业的公文网得不少地方官员把公共工程当形象工程来建设,官员腐败也“造就”了不少豆腐渣工程。电力、管道顷刻“冻伤”,突出了防冻设计的薄弱,众多的建筑、设施迎雪而塌,映射出各种工作不力、应急缓慢,更映射出安全检查监管督促不到位。一场突如其来的雪灾,把以往光鲜政绩掩盖着的薄弱的基础设施,以一种让人目瞪口呆的形态展现出来。有人认为,我们不应该为50年一遇的雪灾去建高标准的电力设施,这样做成本太大。但百年大计,质量为本,尤其是涉及民生的基础设施。一些官员在发展房地产等看得见的政绩方面不遗余力,但在维修关系民生之关键基础设施的紧要关头,却暴露了无能。“我们已经有了世界一流的国家大剧院、举世惊叹的奥运鸟巢、水立方、央视大楼,但是这次雪灾,使我们明白:我们还没有真正完善的密切关系社会民生的基础设施,更没有切实有效的应急后备系统。我们甚至还没有真正切实可靠的铁路网、真正切实可靠的电力网。”一网友如是说。
至少,我们可以把输电线路架得更结实一些吧。思考八:还要为环境付出多大代价
经历了川渝大旱以及南方暴雪的中国人,终于体会到,极端气候正发生在我们身边。在刚刚过去的2007年,我国气温继续攀升,为近50多年来最暖的一年。这一年,新疆特强大风吹翻列车,淮河流域发生特大暴雨洪涝,“黑色三小时”的济南大暴雨,沙尘暴的魔爪伸向上海,太湖水污染,直到现在的大雪狂袭中国南方„„
亚太环境保护协会副会长黄河在接受中国青年报记者采访时说,这次雪灾发生跟全球气候变暖的环境是相关,这是多年来掠夺式发展造成的后果。
黄河说,近年来人们保护环境的意识有很大提高,但落实到行动上还不够。“保护不能光靠嘴说,是要付出相应的成本和代价的。”黄河举例说,从今年6月起,我国将全面禁止提供免费塑料袋,人们肯定会感到由此带来的不便,但这对环境保护确实有很明显的作用。全国13亿人,每人少用一个塑料袋,可以拯救一大片土地和氧气层。
汽车给人们出行带来很多便利,但尾气排放给环境造成严重污染。黄河告诉记者,一辆汽车一年排放的二氧化碳需要1500棵树才能吸收。近年来,亚太环境保护协会呼吁人们在买车的同时,支付一定的环境补偿资金,由一些环保组织进行植树绿化。“但这一计划实施起来难度很大,许多人不愿意为环保提高用车成本。”
黄河说,环境保护跟慈善事业不同,受益的人群不固定,而且效果不是立竿见影,有时跨代际、国际,需要人们具有更多的奉献精神和责任感。“但近年频繁发生的灾害事件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有可能成为环境污染的受害者,保护环境刻不容缓。”
思考九:何时不再有大规模春运
世界上没有一个国家像中国一样,两亿多人集中在春节前半个月时间,在本来就不发达的铁路、公路和航空上奔波,这恐怕是人类有史以来,最为庞大的季节性大迁徙。此次大雪恰好在春节前夕降临,加大了这这场灾难对我国的影响。
这些奔波的人们,绝大多数是农民工。2月21日,国务院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国家统计局首次对外发布了普查结果主要数据。统计显示,我国共有1.3亿农村劳动力外出打工。
对他们来说,在外辛苦一年,过年回家和亲人团圆是他们长久的期盼。一年只能回一次的家,是他们没日没夜在异地拼命打工生活中最重要的精神安慰。另外,许多人在外打工都是以年为单位的,临近春节时,他们往往辞去工作,退掉租房,回家团圆后,来年再重新出来找工作。所以,对一些人来说,已经没有了退路,只能选择回家。
如此庞大的人群,他们为什么要年复一年往来奔走?答案很简单:因为家乡太穷,而可以吸引青壮年农村人口打工的城市又都太过遥远。遥远的空间不但发酵了乡愁,也成为压垮铁路交通系统的“不能承受之重”。
在我们的的大城市与乡镇之间,缺少中小城市的过渡。在经济欠发达地区,所有的资源要素都会自动朝大城市集中。西部的落后地区只能源源不断地向大城市输送人力资,形成恶性循环:西部留不住人,越来越穷;而东部大城市则人口压力不断加大,日益超出城市承受能力。
目前,国家确实在调整策略,西部大开发,新农村建设都是这种调整。我们的步子,可以更大一点。
此外,城乡二元的户籍制度也是造成这种大规模定期迁徙的主要原因。打工者是所在城市的纳税人,却享受不到社会福利,这使得他们无法在一座城市安居乐业,只能像候鸟一样,在家乡和城市间往返。
春节期间的雪灾给我们的国家造成了相当大的损失。
雪灾过后,灾后重建固然是重点,但是更为重要的是要深入调研雪灾的前因后果,以及雪灾应对、救灾过程中遇到的瓶颈问题和关键问题。
以下将从气象、交通、电力和除雪机械方面谈及。
一、首先是气象问题。
气象问题方面要加强气象研究建设,要引入飞机作为气象研究的平台,力争建设几架专用的气象研究飞机。这不是一个要不要建的问题,而是建几架的问题。
提到气象问题本来首先应该提到的气象预测和气象预警发布机制的问题,但是我首先提的却是气象飞机的建设,好象层次有点低。实则不然。的确,灾后有气象预测方面的人士说曾就雪灾的预警问题上报,但未获批,一副很委屈的样子,似乎要明责任并不在己。(希望我这只是以小人之心度人。但矛盾上交绝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
其实,发生问题之后,最重要的是解决问题,总结经验。不要把所有的重点都放在追究责任上,结果是一开会就互相推卸责任,这不是解决问题之道,不是领导之道。事实是,如果当时预测手段非常科学非常精确,气象预测人士对自己的工作非常有信心,恐怕上报未获批的时候会采取更加积极的进一步的行动,不获批绝不善罢甘休。通过什么手段可以非常直接地提高我们气象预测的科学性呢?卫星我们有了,精度提高是一方面。大气气象运算的计算机投资也是一方面。气象雷达也是一方面。但是所有这些都不如气象飞机带来的影响这么直接,这么不可替代。我们从事科学研究,最关键的是获取第一手的资料,而气象飞机就是获取第一手气象资料的不可替代的工具。为什么不可替代?只有你在这次雪灾发生的过程中,乘坐飞机亲自在南方的机场降落的时候,你才能够有切身的体会。那绵延数百公里、厚达数公里的富水云层,给人的感觉是那么的让人震撼。看过那样的现场,你就会对南方要下多大的雪,持续多长的时间有一个直观的,毫不怀疑的判断,你就会在一次上报不批之后不断的据理力争,就可以出示非常有说服力的数据和第一手的照片。就可以非常清楚地解释这场大雪到底是不是三峡造成的。(雪的形成一方面是冷空气,一方面是水蒸汽,通过飞机连续监测一片区域的湿度变化就是可以发现源头在哪儿?)
作为气象飞机的补充,要发展低成本空漂气球,飞机投放气球气象探测仪,发展连续测量空气湿度的方法(飞机高速状态下达不到就用飞机投放低成本气球代替)。一旦我们有了气象飞机之后,我们的高级气象预测人员随飞机工作要形成制度。一年必须有几个工作日是从事这样的一线工作。同时,为了节约成本,应该结合卫星图片,有目的的在特定时间对特殊气象条件区域进行现场飞行研究。
二、交通问题
交通问题包括铁路、公路、飞机。
2.1 铁路建设要深入调研影响雪灾应对的关键因素,要力争从自己身上找问题,不能把所有问题都归结到电力供应的问题。铁路建设主要是备份设施建设问题,包括备用电源系统和备用控制系统和备用燃气机车头。至少要保证铁路主干线在没有电力系统的控制下可以实现备用控制系统操作。也就是说危机时刻至少保证主干道用燃气机车头可以通行,这可以极大的提高无电力供应情况下的恢复速度。另外新的铁路电气化建设过程中可以考虑地下电缆随铁路一起埋设,以降低成本提高抗灾能力。但防大水冲击等问题也要考虑。
2.2 公路建设
要深入调研影响雪灾应对过程中公路交通的瓶颈问题,主要是南北公路干线的备份线路问题,至少在江西段过于依赖九江长江大桥,这从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南向北的交通。如果高速公路干线“适当”网络化,就可以解决这样类似的问题(过多的冗余建设浪费太大)。其次是关键部位的自动融雪设施建设问题,比如可以考虑在不影响大桥安全的情况下,在原有桥面以一定间距铺设电加热金属板、条或丝。再有就是大力投资发展“有效的”自动除雪机械,在一些关键的交通枢纽合理部署。一旦汽车连续开动,路面就不容易结冰,所以高速公路的封路策略值得研究,什么时候封,什么时候采用限速限距这是一个问题。
2.3 飞机在关键机场枢纽部署除雪机械。对个别机场铺设自动除雪跑道。
三、电力系统建设问题
3.1 电力系统网络化建设问题,网络化要避免某一个节点出现故障而影响全局,这需要合理布局,在保证安全的同时尽量减少投资。
3.2 研究铺设地下输电电缆成本问题
3.3 重要高压电缆线路尽量靠近公路,以提高灾后重建的速度(兼顾幅射对人体的安全影响)
3.4 提高系统建设中抗冰雪标准
3.5 研究低成本防冰冻方案
3.6 部分小火电站在成本允许的情况下封存作为备份,暂时不拆
第二篇:思想汇报-2008年抗雪救灾感想-雪灾教我们尊重体力劳动(精)
2008年抗雪救灾感想-雪灾教我们尊重体力劳动
雪灾之年,我们度过了一个难忘的春节。与平常的年份不同,我们在欢乐、喜庆、团聚 的时候, 深深地感到这种欢乐是何等的来之不易。如果节前、节中没有各级领导的运筹帷幄, 没有无数的抗灾勇士的英勇奋斗, 没有无数的普通劳动者的艰辛劳作, 打通冰封的道路, 让 众多的民众回到久别的家乡, 给千千万万的百姓在大雪冰封的日子里送来了光明和温暖, 我 们何以可能安坐在温暖的家中,享受阖家团聚的欢乐。
雪灾之年的春节, 不仅难忘, 也发人深省, 教给了我们许多平时未必想到或者未必深刻 领会的道理。其中之一就是,我们应该更加尊重体力劳动,更加尊重体力劳动者。
在自然灾害肆虐, 造成无数的电网结冰倒塌, 无数的道路冰封的时候, 我们从电视上看 到的最惊心动魄的画面是, 崇山峻岭中电力工人在数十米高的铁塔上, 手持木棒、铁扳手或 橡胶棒敲击结冰的电网。最常见的画面是人们手持铁镐、铁铲或是木制的推雪板在铲除积雪。而最感人的画面是破冰的解放军战士一双双伤痕累累的手。这些触动心灵的画面告诉我们一 个道理:技术发达的现代社会, 尽管我们已经有了许多技术装备, 但是人的双手、人的体力 还是最基础的。在诡谲多变的来源于优秀范文优秀范文网大自然面前, 现代化也有其脆弱的 一面,而克服这种脆弱性的法宝,就是人的体力、人的双手、人的智慧和勇气。正像电力部 门的技术专家所说,手工除冰,看似原始落后,但在这种非常情况下,却是非常必要、非常 有效的办法。人类遇到各种非常事件,往往会把本来是常识的东西突出地呈现在我们面前。因为, 即使在风调雨顺的日子里, 离开了许许多多平凡的依靠体力和双手的劳作, 社会的正 常生活是无法进行的。劳动创造世界, 这是颠扑不破的真理。连十九世纪俄国大文豪托尔斯 泰这样的贵族,都把体力劳动视为高贵而有益的事情,身体力行,手艺高超。
可是, 在现代化的进程中,随着知识经济的来临, 在一段时间里, 我们一些同志在强调 智力和脑力劳动的重要性的时候, 有意无意地漠视了体力劳动的意义。加之,市场经济带来 的拜金主义和消费主义文化的冲击, 使得一些人把“劳动创造世界”这个平凡而重要的真理 忘却了。君不见,有的理论家振振有词地声称,要发展就要依靠资本而不是依靠劳动。有的 经济学家还大谈, 来源于优秀范文优秀范文网只要有了货币, 还有什么东西不能买到?不要 害怕粮食不够,石油不够,电力不够,只要有了货币,这些问题都可以解决。至于劳动,尤 其是体力劳动, 在他们的眼里只有极低的价值,甚至只有负价值。这些高头讲章, 反映出的 是一种相当普遍的社会心态, 好像在当今时代, 体力劳动已经失去重要意义, 已经不再是高 贵的事业,至多是“低层次的”事情。无怪乎,不少青少年说起未来追求,不是做富商、大 腕, 就是当大官, 罕见想当体力劳动者的, 不少人平时连家务劳动也不屑去做, “四体不勤” 成了一件洋洋自得的事情。我们的学校教育的这种片面性, 正是应了俄罗斯的另一位大作家 契诃夫的话:“培养各种才能, 包括愚蠢在内”。现在雪灾来教育我们了, 该改变一下这种 轻视贬低体力劳动的愚蠢观念了。
如何改变?如何让“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等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 观深入人心, 让尊重劳动, 尤其是尊重体力劳动和体力劳动者成为社会风尚, 还有待于社会 各界的艰苦持久的努力。
以笔者之见,至少需要做好三件事情: 第一, 我们的公众舆论要利用各种途径和载体, 多多弘扬各行各业普通劳动者的业绩以 及他们对发展经济、保障百姓的生活所作出的不可或缺的贡献, 表彰劳动者来源于优秀范文 优秀范文网的高贵的品格和感人事迹;同时还要敢于批评那些鄙视体力劳动的愚蠢观念, 不 要再去张扬那些骄奢淫逸的生活方式。
第二, 我们的学校教育要把培养劳动观念和劳动习惯纳入教育计划, 尽可能让青少年从 小习惯于自己动手, 做力所能及的劳作, 从中体会劳动的价值和乐趣。要把劳动习惯的养成 当作一件使子女获得健全人格的必修课目。
第三,各级政府要真心实意地把落实“体面劳动”的要求落到实处,逐步提高劳动收入 在整个国民收入中所占的比例, 让尊重体力劳动体现在制度上。同时, 在解决
各种民生问题 的时候,要切切实实地维护好体力劳动者的权益, 不仅如此, 还要给他们以应有的尊重,维 护他们的尊严。
雪灾已成了当前热点问题, 也成了当前最需要我们共同度过的难关。雪灾给我们带来的 思考很多: 雪灾带来损失。从全国看,雪灾发生后,停水停电、交通受阻、大量旅客滞留车站和机场, 长期处于饱和状态下的物流和能源系统在极端环境下已显得没有多少回旋余地;因为恶劣天 气的影响, 连主要证券指数都开始下跌, 可以说, 已触及到了整个国民经济。如果处置不当, 就可能导致群众紧张慌乱和社会秩序混乱。从区内看,虽然对今年农业墒情带来正面影响, 但是对正在发展的设施农业可谓一击重创。由于受持续低温、冷冻的影响,有 10多万亩大 棚受灾,加之交通受阻, 农副产品运不出、进不来,这就给本已初露端倪的结构性通货膨胀 又添了重重的一层阴影。
雪灾也带来教训。大雪来临,气象部门也发出了红色警报;国家也成立救灾中心;财政部、农业部也向灾情较重的省份紧急下拨农业生产救灾资金, 支持开展农业生产自救工作;南方 一些省份也都实施了国家二级紧急预案;各部门也都全力奋战, 尽量把损失降到最低。但是 客观评价, 各部门反应得晚了些,考虑的不太充分,地区之间、部门之间和行业之间还缺乏 有效相互的协调和配合;广大民众在雪灾面前也是被动的忍受, 传统的过年风俗和几乎成为 定律的全球范围内最大规模的人员流动在极端条件下还是铁打不动得以继续;在煤荒面前, 传统管理模式与市场经济运做需求之间的矛盾也得到了充分的暴露, 各级政府还必须为形势 越来越严峻做好准备并要相应采取紧急措施。
雪灾也带来启示。平常总能从各种途径了解到发达国家动不动就搞一些应对自然灾害的演习和应急预案的演练, 有时也感觉到挺可笑的。但是,仔细想一想, 人家这种方式方法确有可 取之处。通过演练, 一方面能够提高公共体系在极端环境下的应变和处置能力;另一方面能 够提高全民的防灾意识和应对知识。试问我们周
围的亲朋好友,有多少人对火灾、地震、洪 水和爆炸等灾害发生后能够有足够的应对知识?我敢说, 不会太多。在这方面我们需要补的 课还很多。
雪灾同样带来商机。在看到负面影响的同时, 我们也看到了灾后很多需要把握的东西。虽然 没有做到“未雨绸缪”, 但“已雪绸缪”也不算晚, 一些设施大棚不仅努力保苗, 而且还在 积极育苗, 以备灾后及时提供所需种苗。雪灾之后, 针对应对极端环境下的各种基础设施改 扩建工程必将陆续开工;针对应付灾害天气的各种设备仪器必将生产并投放备用, 等等。在 逐步改善应急能力的同时,国民经济发展的又一“兴奋点”的坐标似乎越来越明晰。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只要善于把握时机,坏事也能变 成好事。一场 50年不遇的洪水,使我们意识到了要加强对大江大河的治理对生态环境的重 视;一场突来的“非典”, 使我们提高了公共疾病预防能力;也许一场 50年不遇的雪灾后, 我们各级政府应对自然灾害的应急机制和能力会有一个切实的提高。如果把握到位的话, 祸 福转换的经典演绎就有可能发生,让我们公共努力并期待着这一天尽早到来。
然雪灾尚未完全渡过, 雪灾留下的许多问题还需要解决, 未来的天气情况如何也不十分 清楚。但是,有一点不容怀疑, 雪灾过后,各地都会对雪灾情况和救灾工作进行一次认真的 总结表彰。
如何总结,我们也完全可以想象得出,无非就是成绩、经验、效果等,伴随着总结,也会有 一大批人受到表彰。一 场自然灾害,很有可能成为一些地方、一些人的功劳薄、军功章。我们认为,对于抗击这样一场严重的自然灾害,从上到下、从干部到群众、从城市到农村, 确实有许多值得总结的地方, 也确实有许多可歌可泣的人和事, 对这样一次重大战役进行总 结、表彰是完全应该的。
但是,对各级政府来说,这次的抗击雪灾工作,要总结,更要反思。因为,透过这次雪灾给 国家和人民群众造成的损失以及带来的不利影响, 成绩是无法取代教训的, 经验是无法掩盖 问题的。从某种意义上讲,这次雪灾,成绩和经验恰恰是问题与教训的另一种表现形态。这 次雪灾,值得反思的地方实在太多太多。
面对几十年才一回、范围如此广的大雪, 为何没有发出任何预警信息?我们承认, 自然界是 反复无常的, 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人类尚没有达到能够完全左右自然、掌握自然变化 的地步。但是,对这么严重、覆盖面这么广的风雪,不可能事先一点反应也没有吧,不可能 没有一点儿预警吧?为什么没有发出任何预警和防范信息?是否在“温氏效应”中完全忘 记了冬天也会冷、也会下雪了呢?有关部门是否失职呢? 春运的准备工作真的很充分吗?雪灾没有到来之前, 地方政府和有关部门就纷纷表态, 已经 做好了春运的各项准备工作, 随时可以应对一切可能出现的矛盾和问题。但是, 当雪灾来临 的时候, 为什么地方政府与有关部门束手无策呢?难道这就是充分准备?难道地方政府与有 关部门一点也没有考虑可能出现的恶劣天气?难道没有任何预案? 市场供应保证了吗?面对去年以来的价格上涨, 在春节即将到来之际, 各地都纷纷表态, 一 定采取强有力的措施,保证市场供应,保持价格的相对稳定。然而,话音未落,一场大雪, 就把各种表态重重地“压”在雪下, 市场供应顿时紧张起来。不知道各地在表态之前, 有没 有思考过表态可能会落空呢?有没有思考过表态也要应对突发事件呢? 电力供应为何如此紧张?也许, 在这次雪灾中, 最值得总结和反思的, 可能就是电力供应问 题了。按理,越是恶劣的天气,越要保证电力供应。然而,在这场雪灾中,问题最大的恰恰 是电力供应。而产生电力供应紧张的最主要原因, 是煤炭供应紧张,而煤炭供应紧张, 除了 雪灾带来的运输问题外, 最主要的还是煤炭的库存过少。因为,在雪灾到来的前几天, 电力
企业和煤炭企业还在为电煤价格争得不可开交, 电力企业还在通过减少煤炭库存、造成电力 供应紧张给有关部门施压, 试图提高用电价格。当“狼”真的来临的时候, 库存煤炭过少的 问题就立即出现了,难道这仅仅是一个煤炭供应紧张的问题吗? 雪灾考出中国 9个薄弱
抗灾工作已经全面转入灾后重建阶段。这场罕见的雪灾,对一个国家,对政府,对公民,都 是一个考验。在我们交出的答卷里, 有国家领导人的身先士卒,有子弟兵的铮铮铁骨, 有电 力职工的奋不顾身, 有普通公民的理智宽容。这份答卷里, 没有可能伴随大灾发生的瘟疫流 行、大规模群体伤亡事件、由于物品短缺造成的严重骚乱。应该说,这份答卷是合格的。但 是, 我们也不能忘记几十万人困守火车站, 不能忘记湖南郴州黑暗中的春节, 不能忘记成千 上万的电塔倒塌。
天灾不能避免, 我们应对灾害的能力却可以也应该提高。虽然我们在这场雪灾中损失了 1000多亿,但在一定意义上,灾难是一笔财富,它将使我们学会如何面对将来。
思考一:灾害预警系统为何关键时慢半拍
如此大面积的天气变异, 气象部门应尽早启动应急措施, 及时发布警告信息, 提出切实 可行的防御指南。广大民众可能会考虑谨慎出行,至少会多准备食物、水、燃料、照明等物 品。政府和社会也能够尽早掌握救灾工作的主动权。
2005年 12月, 美国东北部也经历了一场暴风雪。12月 3日, 气象部门就发出“灾难天 气”的警告。各大报纸和电视广播连篇累牍地提醒市民要注意保暖, 还向市民公布了御寒指 南。当年 11月,德国也普降大雪,虽然受灾范围很广,但损失却不大。这主要归功于德国 完善的雪灾预报系统——德国在上世纪 90年代初就成立了由气象、电力、交通等部门组成 的雪灾预防中心,对强降雪灾害及其他紧急情况进行预测和监测。
相比之下, 我国的预警系统往往暴露出迟缓化、被动化和淡薄化。公民既不能及时了解 情况,也缺乏积极的应对之策。
国家气象中心副主任坦承, 这次气象部门对大的雨雪天气过程把握住了, 但对雨雪具体 落区、降雨雪的时段、大小的预报, 还存在一些误差。“我国在气象预报精细化方面还需要 进一步提高, 长时效预测中对灾害性天气的持续性和强度估计不足, 与世界先进水平差距较 大。”
国家气象局预测减灾司司长表示, 国家气象局在 2008年将考虑编制气象灾害防御规划。在 2月 14日全国政协召开的防治气象灾害座谈会上,中国气象局局长郑国光全面反思 总结此次雪灾暴露出来的问题,提出: 要尽快建立健全重大气象灾害应急处置和信息共享机制。由国家有关部门牵头制定重大 气象灾害的政府专项应急预案, 构建气象灾害应急处置社会联动机制。加快国家应急平台体 系建设,形成和建立部门之间互联互通、实时充分共享的信息交换机制。
要完善各有关部门预警信息发布机制, 建立各部门共用的突发公共事件预警信息发布平台。
要提高气象灾害综合监测能力, 建立跨部门、跨地区的气象灾害联合监测, 在交通枢纽、重要高速公路等关键地区增加路面温度、积雪厚度等要素的观测以及路面结冰的监测, 在南 方冰冻天气易发地区增加电线积冰观测。
非典、海啸、台风、雪灾„„近年来,人类社会不断承受着来自大自然的挑战和考验, 各国政府在这些突发灾害事件中不断提高对自然的认识, 提高服务公众的能力。但不得不说, 我们还缺乏科学全面的灾害防范意识。
思考二:灾害来临时只能坐等政府救援
这场罕见的低温雨雪冰冻灾害, 凸显出民众的危机意识不够。在灾难天气下, 许多人仍 固执地选择了出行, 而最后因客观原因滞留时, 很多不知道如何自救和相互救助, 完全是等 待救援的被动状态,有人情绪失控,有人晕倒,更增加了政府救援的难度。
这与我们长期以来安全教育不足有关。数据显示, 中国每年因自然灾害、事故灾害和社 会安全事件等突发公共事件造成的人员伤亡逾百万,经济损失高达 6500亿元,占中国 GDP 的 6%。
可以说, 中国是世界受自然灾害影响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 但我们的安全教育却严重缺 位,实际上公众在面临危机时,处于更加危险的境地。
在一些发达国家, 小学就会开设专门的课程教育孩子如何应对大雪、暴雨、火灾等各种 灾害。日本 2005年发生了 7.2级强烈地震,由于其国民具有极强的防灾意识和抗灾能力, 仅有 61人受伤, 无一人死亡。在震惊中外的“9•11”事件中, 人群虽然惊惶,却没有失措, 撤退一直有序进行,没有相互践踏。正是这种有序,让被撞击楼层以下的几乎所有人生还。除民众的自救能力不足以外, 整个社会的互助能力也不强。由于缺乏必要的组织化资源, 几乎看不到民众有组织地向困在火车站、高速公路、列车上的同胞提供救助。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王思斌告诉记者, 在中国古代, 除了官府主导的灾难救济体系外, 民间就一直存在普遍性的社会救济网络,宗教团体、慈善机构、同乡会馆、宗族会社等,都 是救灾的主力军。
在国外,民间救助组织也很发达,出现灾难事件,常常是政府还没赶到, NGO 已经在组 织志愿者救援了。有海啸亲历者回忆说, 在受灾国家之一的印度, 一听到灾难消息,大大小 小的 NGO 组织立刻行动起来。无数的企业也通过各种渠道捐资捐物。不到 10天,就有反馈 说救援物资已经过剩,多出来的物资和钱物不但足以救灾,还可以用作以后建学校和房舍。“在某些特殊灾害面前, 政府再强大的力量也有鞭长莫及之感。社会救助系统应该是开 放的, 动员尽可能多的人员和组织加入进来。”王思斌认为, 政府应该为民间机构创造更加 宽松制度环境,扶持发展
各种服务型的民间组织,使得危机出现时各种力量都能尽力发挥作用。思考三:信息时代为何信息不畅
在经历非典之后, 政府开始高度重视和尊重公众的知情权。总体上来说, 在这次雪灾中, 各大媒体的跟进, 使得公众可以多角度了解雪灾的情况。但是不得不承认, 在雪灾导致的成 千上万旅客滞留时, 我们的铁路、公路系统未能尽到及时发布
准确信息的职责。当时旅客得 到信息的渠道十分有限, 电视台报道难免笼统, 客运咨询电话很难打通, 客运公告只有到达 车站的旅客才能看到。
据了解, 目前铁路、公路等客运部门大多建立了自己的官方网站, 但在大量旅客滞留期 间,没有几家网站在网上及时发布信息,车站现场也没有相应的信息指导与公布。
滞留旅客无法及时了解自己的车次情况, 人群的集体的急躁, 导致突发事件暴发的几率 大大增加。
专家认为,在这种紧急情况下,政府应该及时通过各种渠道向当事群体进行信息公布, 制止谣言的流传,稳定民心。
另外, 灾害发生的很长一段时间内, 气象、灾情等重要信息没有被有效传达,甚至在雪 灾预警发出后的一段时间, 灾情扩大等紧要信息也没有通过有效的传播渠道及时、准确地传 递给政府决策部门和社会各界, 导致公众未能及时调整自己的出行计划, 使得相关政府和危 机管理部门对这场灾情的严重性估计不足,延误了最佳救援时机。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 这场暴风雪暴露了一个尴尬的危机, 那就是我国‘危机信息管理 的危机’”。”国家信息中心信息化研究部首席工程师单志广说。
近年来,形形色色的突发事件和公共危机呈现频繁多发态势,及时、准确地获取信息, 畅通、可靠地传递信息, 科学、合理地辅助决策, 对于有效应对各类突发事件和成功处理危 机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单志广说, 目前我国已经在一些领域的信息化工程中建立了应急指 挥平台系统,但其功能还不够完备,且相互孤立和分散,协调联动性差。
单志广建议, 今后我国需加强跨部门信息决策支持功能的整合、协调与联动, 建立统一、高效的信息决策支持体系。
思考四:危机面前堵还是疏
雪灾严重阻碍了各地的交通运输, 铁路由于电力因素被迫中断, 高速公路封闭, 成千上 万的车辆拥堵,人员被困途中。
上海社科院城市化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郁鸿胜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 面对灾害, 我们的职 能部门还习惯于简单的“关”和“堵”, 但却缺乏“防”和“疏”。最明显的例子就是, 下 雪时直接将高速公路关闭了事,带来了很多负面影响。
交通部公路科学研究院王旭东研究员认为,遇到极端天气,高速公路宜“疏”不宜 “堵”,最好是在引导车的带领下, 低速行驶,车动起来,可以利用车辆的碾压和低速通过 产生的热气加速冰雪的融化。
他告诉记者,江苏有两座高速公路桥,在雪灾期间一个封闭, 结果雪越积越厚,最后不 得不动用武警铲冰;而另一个保持低速通行,结果一直保持畅通。
在雪灾期间,有的高速公路开放,有的封闭, 摸不准信息的人们最终被堵在路上。王旭 东说,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目前高速公路管理较为混乱,由于投资体制的多元化, 各省管理模式也不同。他认为,今后应最大程度地实现统一管理,遇事才能统筹协调。此外, 交通部门和交管部门之间也往往不够协调。“有些交管部门为了保安全, 在高速 公路遇到大雪大雾时常常一封了事, 而对公路的养护责任又在交通部门, 在什么情况下可以 通行交通部门最清楚,却无法作出决定。”其实在这方面我们不是没有成功经验。今年 1月 9日, 宁杭高速公路因大雾关闭, 造成 104国道宜兴大港收费站段数千车辆滞留, 部分交 叉道口出现拥堵, 秩序混乱。宜兴市公安局交巡警大队迅速启动恶劣天气应急预案, 采取排 堵点、线上疏导的方式逐车指挥有序停放等候, 积极引导车辆分流, 同时联系大港收费站开 通所有收费通道,提高收费通行量。经过民警连续 11个小时的工作,先后安全疏导过境车 辆 5000余辆次, 104国道交通秩序恢复正常。不仅是在高速公路的处理上,在应对滞留的 旅客, 政府也更多地采取“堵”而不是“疏”的办法。在旅客滞留最严重的广州火车站, 人 最多时接近百万。因前期统筹协调做得不到位, 信息又未能及时发布, 旅客都是在不知道任 何消息的情况下,盲目进入火车站广场。几十万人集聚在一个地方,无疑非常危险,有关部 门应尽早组织旅客按乘车方向和时间分散候车, 再根据实际发车情况分别组织乘
车。这样才 能使之有条不紊, 减少许多意外情况发生。但有关方面却是在局面几乎难以控制之后, 才开 始采用这个办法, 以致车站广场的高危状态一直难以缓解, 政府不得已之下调动大批军警高 度戒备,结果给人们带来巨大心理压力。
在危急情况下,人们心态难免失衡,情绪波动大,需要专业的心理咨询人员进行帮助。虽然这次一些地方政府意识到这方面的问题, 组织了人力应对。但是, 专业性人才和队伍却 不多。工作学院常务副院长陈涛告诉记者,政府应该变被动为主动,常设危机应对人才库。在国外,大多是由专业社会工作者来承担这项工作。
思考五:电煤储备为何如此短缺
这场罕见的雪灾,让公路、铁路、海运线路被阻断,导致电煤运输不畅,许多地区电力 紧张,出现大范围的拉闸限电,特别是贵州,全省 41个市县停电。专家指出,交通依赖电 力,电力又依赖能源,能源又依赖交通,而经济又依赖上述三者的循环。这次雪灾,实际上 是以惨痛的教训给我们上了一课。
大面积拉闸限电, 50年一遇的雪灾无疑是罪魁祸首,但天灾之外也有不能忽视的其他 因素。事实上,在雪灾到来之前,煤电的全国性紧缺早已显露端倪。据报道,至 1月 25日, 全国电煤库存为 2142万吨,不到正常库存的一半;华南大部分火电厂煤炭库存仅有两天用 量;至 1月底,华南主要电厂煤炭库存从 1个月前的 130万吨降至 70万吨,比去年同期低 40%。什么原因导致电煤储备短缺?国家发改委经济运行局副局长朱宏任认为,大的原因有 四:极端恶劣天气影响铁路运输;关停小煤矿造成供应不足;运输瓶颈存在制约;煤炭需求 量持续走高。在一些煤炭专家看来, 更深层次的原因是电煤价格。事实上, 在整个产业链上, 煤、电厂、电网之间的利益博弈由来已久。有评论认为,煤炭价格市场化,但不准电力企业 加价, 造成电力企业缺乏发电积极性。再有一说是, 前一阵国家和各级政府以行政命令“一 刀切”,关闭了许多小煤矿,间接导致许多地方煤电紧张。
2007年 12月 5日,山西临汾市洪洞县发生特大煤矿事故, 105人死亡。山西省随即通 知, 对煤矿实施关闭、10类煤矿停产整顿, 临汾市的煤矿, 则被要求全部停产整顿。自 2007年 12月 26日起,山西大同 80%的煤炭生产企业开始停产整顿,所
剩不多的矿井主要是为了 满足一些重点部门、重点企业的需要。煤炭部原副部长韩则认为, 应有一个能源部来统一调 控能源问题。而不是像现在这样, 将煤电问题分别由国家发改委、国家安监总局和国家电监 会分而管之。
上海市人民政府参事、上海市能源研究会副理事长赵国通在接受中国青年报记者采访时 说,当前我们必须依靠煤作为主要能源, 风能、太阳能只能作为一种补充, 而核能可能会成 为将来主要的能源, 但目前技术尚未过关, 至少需要数十年时间。“所以我们要有能源危机 意识, 在节能的同时, 提高能源开采的效率。”他认为, 目前的私人开采的煤矿技术水平低, 对一些储藏较深的煤无法开采, 实际上对煤炭资源是一种严重浪费。还有, 私人开采的安全
生产能力较差,出现问题导致大批煤矿跟着关闭,影响了整个社会的煤炭生产。他建议煤炭 开采回归国家专营的模式,至少交给地方政府一级。专家普遍认为,天灾是造成能源供应告急的导火索,雪灾过后,相关部门应认真考虑如 何合理地推进经济命脉产业的结构改革,以避免这种脆弱导致危机的状况一再出现。思考六:坐火车何时不再“一票难求” 雪灾发生正值春运期间,上亿人奔波在铁路上,大量旅客滞留,苦不堪言。中国人习惯于乘用相对于飞机廉价、相对于汽车快捷的火车出行。但是,地域广阔的中 国大陆铁路里程,只占全球铁路总里程的 6%,却承担着全球 24%的客流量。我国铁路人均仅 5.8 厘米,在世界排名百位之后。贯通南北的交通大动脉只有一条京广铁路,京广线不堪重 负。每年有 3000 万春运人口的广州,每次春运都像打一场恶战。铁道部部长刘志军曾说,春运客运的日需求量是 5000 万,可是中国铁路每日的最大承 载力只有 300 万人次,只达到需求量的 6%。去年,在中央以人为本精神的倡导下,铁道部 承诺春运“不再涨价”,但其人性化的承诺背后却缺乏有力的物质支持,铁路的运力没有跟 上,春运的压力更加紧张。在当前铁路资源严重不足的情况下,铁路部门既要千方百计保客运,又要竭尽全力保燃 煤及各种重要物资的货运,很难两全。这根脆弱的动脉,稍有外力打击就会阻塞。思考七:基础设施何时不再脆弱 雪灾导致 17 个省级电网不堪“重负”,华中、华东部分地区的输电线路出现了 40 至 60 毫米厚的覆冰,而根据我国输电线路的架设规范,中部和东部地区输电线路覆冰设计标准 大多为 毫米。基础设施的抗灾能力如此脆弱,这究竟是物的因素,还是人的因素? 有分析认为,官场短期行为使本文来自免费公文网 www.xiexiebang.com 公文大全,最大,最全,最专业的公文网得不少地方官员把公共工程当形象工程来建设,官员腐败也“造就”了不少 豆腐渣工程。电力、管道顷刻“冻伤”,突出了防冻设计的薄弱,众多的建筑、设施迎雪而 塌,映射出各种工作不力、应急缓慢,更映射出安全检查监管督促不到位。一场突如其来的 雪灾,把以往光鲜政绩掩盖着的薄弱的基础设施,以一种让人目瞪口呆的形态展现出来。有人认为,我们不应该为 50 年一遇的雪灾去建高标准的电力设施,这样做成本太大。但百年大计,质量为本,尤其是涉及民生的基础设施。一些官员在发展房地产等看得见的政 绩方面不遗余力,但在维修关系民生之关键基础设施的紧要关头,却暴露了无能。“我们已经有了世界一流的国家大剧院、举世惊叹的奥运鸟巢、水立方、央视大楼,但 是这次雪灾,使我们明白:我们还没有真正完善的密切关系社会民生的基础设施,更没有切 实有效的应急后备系统。我们甚至还没有真正切实可靠的铁路网、真正切实可靠的电力网。” 一网友如是说。至少,我们可以把输电线路架得更结实一些吧。思考八:还要为环境付出多大代价 经历了川渝大旱以及南方暴雪的中国人,终于体会到,极端气候正发生在我们身边。在刚刚过去的 2007 年,我国气温继续攀升,为近50 多年来最暖的一年。这一年,新疆 特强大风吹翻列车,淮河流域发生特大暴雨洪涝,“黑色三小时”的济南大暴雨,沙尘暴的 魔爪伸向上海,太湖水污染,直到现在的大雪狂袭中国南方…… 亚太环境保护协会副会长黄河在接受中国青年报记者采访时说,这次雪灾发生跟全球气 候变暖的环境是相关,这是多年来掠夺式发展造成的后果。黄河说,近年来人们保护环境的意识有很大提高,但落实到行动上还不够。“保护不能 光靠嘴说,是要付出相应的成本和代价的。”黄河举例说,从今年 6 月起,我国将全面禁止 提供免费塑料袋,人们肯定会感到由此带来的不便,但这对环境保护确实有很明显的作用。全国 13 亿人,每人少用一个塑料袋,可以拯救一大片土地和氧气层。汽车给人们出行带来很多便利,但尾气排放给环境造成严重污染。黄河告诉记者,一辆 汽车一年排放的二氧化碳需要 1500 棵树才能吸收。近年来,亚太环境保护协会呼吁人们在
买车的同时,支付一定的环境补偿资金,由一些环保组织进行植树绿化。“但这一计划实施 起来难度很大,许多人不愿意为环保提高用车成本。” 黄河说,环境保护跟慈善事业不同,受益的人群不固定,而且效果不是立竿见影,有时 跨代际、国际,需要人们具有更多的奉献精神和责任感。“但近年频繁发生的灾害事件告诉 我们,每个人都有可能成为环境污染的受害者,保护环境刻不容缓。” 思考九:何时不再有大规模春运 世界上没有一个国家像中国一样,两亿多人集中在春节前半个月时间,在本来就不发达 的铁路、公路和航空上奔波,这恐怕是人类有史以来,最为庞大的季节性大迁徙。此次大雪 恰好在春节前夕降临,加大了这这场灾难对我国的影响。这些奔波的人们,绝大多数是农民工。2 月 21 日,国务院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领导小 组办公室、国家统计局首次对外发布了普查结果主要数据。统计显示,我国共有 1.3 亿农村 劳动力外出打工。对他们来说,在外辛苦一年,过年回家和亲人团圆是他们长久的期盼。一年只能回一次 的家,是他们没日没夜在异地拼命打工生活中最重要的精神安慰。另外,许多人在外打工都 是以年为单位的,临近春节时,他们往往辞去工作,退掉租房,回家团圆后,来年再重新出 来找工作。所以,对一些人来说,已经没有了退路,只能选择回家。如此庞大的人群,他们为什么要年复一年往来奔走?答案很简单:因为家乡太穷,而可 以吸引青壮年农村人口打工的城市又都太过遥远。遥远的空间不但发酵了乡愁,也成为压垮 铁路交通系统的“不能承受之重”。在我们的的大城市与乡镇之间,缺少中小城市的过渡。在经济欠发达地区,所有的资源 要素都会自动朝大城市集中。西部的落后地区只能源源不断地向大城市输送人力资,形成恶 性循环:西部留不住人,越来越穷;而东部大城市则人口压力不断加大,日益超出城市承受 能力。目前,国家确实在调整策略,西部大开发,新农村建设都是这种调整。我们的步子,可 以更大一点。此外,城乡二元的户籍制度也是造成这种大规模定期迁徙的主要原因。打工者是所在城 市的纳税人,却享受不到社会福利,这使得他们无法在一座城市安居乐业,只能像候鸟一样,在家乡和城市间往返。春节期间的雪灾给我们的国家造成了相当大的损失。雪灾过后,灾后重建固然是重点,但是更为重要的是要深入调研雪灾的前因后果,以及 雪灾应对、救灾过程中遇到的瓶颈问题和关键问题。以下将从气象、交通、电力和除雪机械方面谈及。
一、首先
是气象问题。气象问题方面要加强气象研究建设,要引入飞机作为气象研究的平台,力争建设几架专 用的气象研究飞机。这不是一个要不要建的问题,而是建几架的问题。提到气象问题本来首先应该提到的气象预测和气象预警发布机制的问题,但是我首先提 的却是气象飞机的建设,好象层次有点低。实则不然。的确,灾后有气象预测方面的人士说 曾就雪灾的预警问题上报,但未获批,一副很委屈的样子,似乎要明责任并不在己。(希望 我这只是以小人之心度人。但矛盾上交绝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其实,发生问题之后,最重要的是解决问题,总结经验。不要把所有的重点都放在追究 责任上,结果是一开会就互相推卸责任,这不是解决问题之道,不是领导之道。事实是,如 果当时预测手段非常科学非常精确,气象预测人士对自己的工作非常有信心,恐怕上报未获 批的时候会采取更加积极的进一步的行动,不获批绝不善罢甘休。通过什么手段可以非常直 接地提高我们气象预测的科学性呢?卫星我们有了,精度提高是一方面。大气气象运算的计 算机投资也是一方面。气象雷达也是一方面。但是所有这些都不如气象飞机带来的影响这么 直接,这么不可替代。我们从事科学研究,最关键的是获取第一手的资料,而气象飞机就是 获取第一手气象资料的不可替代的工具。为什么不可替代?只有你在这次雪灾发生的过程 中,乘坐飞机亲自在南方的机场降落的时候,你才能够有切身的体会。那绵延数百公里、厚 达数公里的富水云层,给人的感觉是那么的让人震撼。看过那样的现场,你就会对南方要下 多大的雪,持续多长的时间有一个直观的,毫不怀疑的判断,你就会在一次上报不批之后不 断的据理力争,就可以出示非常有说服力的数据和第一手的照片。就可以非常清楚地解释这 场大雪到底是不是三峡造成的。(雪的形成一方面是冷空气,一方面是水蒸汽,通过飞机连 续监测一片区域的湿度变化就是可以发现源头在哪儿?)
作为气象飞机的补充,要发展低成本空漂气球,飞机投放气球气象探测仪,发展连续测 量空气湿度的方法(飞机高速状态下达不到就用飞机投放低成本气球代替)。一旦我们有了 气象飞机之后,我们的高级气象预测人员随飞机工作要形成制度。一年必须有几个工作日是 从事这样的一线工作。同时,为了节约成本,应该结合卫星图片,有目的的在特定时间对特 殊气象条件区域进行现场飞行研究。
二、交通问题 交通问题包括铁路、公路、飞机。2.1 铁路建设要深入调研影响雪灾
应对的关键因素,要力争从自己身上找问题,不能把 所有问题都归结到电力供应的问题。铁路建设主要是备份设施建设问题,包括备用电源系统 和备用控制系统和备用燃气机车头。至少要保证铁路主干线在没有电力系统的控制下可以实 现备用控制系统操作。也就是说危机时刻至少保证主干道用燃气机车头可以通行,这可以极 大的提高无电力供应情况下的恢复速度。另外新的铁路电气化建设过程中可以考虑地下电缆 随铁路一起埋设,以降低成本提高抗灾能力。但防大水冲击等问题也要考虑。2.2 公路建设 要深入调研影响雪灾应对过程中公路交通的瓶颈问题,主要是南北公路干线的备份线路 问题,至少在江西段过于依赖九江长江大桥,这从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南向北的交通。如果高 速公路干线“适当”网络化,就可以解决这样类似的问题(过多的冗余建设浪费太大)。其 次是关键部位的自动融雪设施建设问题,比如可以考虑在不影响大桥安全的情况下,在原有 桥面以一定间距铺设电加热金属板、条或丝。再有就是大力投资发展“有效的”自动除雪机 械,在一些关键的交通枢纽合理部署。一旦汽车连续开动,路面就不容易结冰,所以高速公 路的封路策略值得研究,什么时候封,什么时候采用限速限距这是一个问题。2.3 飞机在关键机场枢纽部署除雪机械。对个别机场铺设自动除雪跑道。
三、电力系统建设问题 3.1 电力系统网络化建设问题,网络化要避免某一个节点出现故障而影响全局,这需要 合理布局,在保证安全的同时尽量减少投资。3.2 研究铺设地下输电电缆成本问题 3.3 重要高压电缆线路尽量靠近公路,以提高灾后重建的速度(兼顾幅射对人体的安全 影响)3.4 提高系统建设中抗冰雪标准 3.5 研究低成本防冰冻方案 3.6 部分小火电站在成本允许的情况下封存作为备份,暂时不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