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追寻红色足迹,传承兵团精神三下乡总结报告
追寻红色足迹,传承兵团精神
序言
2011年7月24日,由石河子大学思政部部长,政法学院党委书记闫卫华带领的暑期三下乡国家重点团队“追寻红色足迹”社会实践团一行20人从政法学院正门前出发,奔赴戍边大师——农九师,开展以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为宗旨的社会实践活动。希望通过此次活动,追寻红色足迹,传承兵团精神,指导兵团现代化建设。追寻红色足迹,传承兵团精神在踏上征程的一刻便拉开了帷幕。行车途中,红色歌曲唱响车厢,随行老师还从各个方面对兵团作了详细讲解。汽车经过沙湾、克拉玛依、额敏,穿过绿洲、山区、谷底,于下午四点做最终抵达此行的第一站——裕民县161团,这片遍布英雄足迹的土地。
英雄在山间
行车驶向裕民县的161团师部驻地,远远的,便看见了团部大楼上。。几个红色的大字。下午六时许,161团中学的魏校长向实践团讲述了161团的光荣历史,反复突出了孙龙珍的英雄事迹,让实践团成员深受感动。
为了寻访英雄事迹,感受英雄精神。次日,实践团继续前行,深入巴尔鲁克山。在裕民县近郊,一座清真陵园映入眼帘,陪同人员介绍,这就是阿什拜墓地。阿什拜,一位生于1889年,终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巴尔鲁克山的儿子,在反法西斯战争时期,为苏联捐赠了500匹鞍具齐全的军用战马;为支援抗美援朝,捐献了价值一架战斗机的黄金财产,捐资修建了塔城市到裕民县之间的巴什拜大桥。培育出了稀有地方良种——巴什拜羊……其爱国情结如同巴尔鲁克山,绵延天地之间。
在巴尔鲁山山中,实践团有幸见到了巴尔鲁克山中马背上的白衣天使——梅莲,一位质朴中年妇女,20年如一日,跋涉与巴克鲁山中,顶风冒雪,忠实履行救死扶伤的职责,每年接出诊多大4000人次。
临近在中哈边界线,一片整齐的房子落于山脚,那就是我们一路向往的孙龙珍民兵班。实践团参观了孙龙珍烈士纪念馆,心怀敬仰聆听了班长孙雪的详细讲解。如今的孙龙珍民兵班,12位巾帼英雄,他们除了承担与普通职工同样的劳动任务之外还要站岗、巡逻、扑救山火,守卫这片疆土。她们就是时代的英模!看着她们一张张被阳光亲吻得黝黑的脸庞,真不敢相信她们和我们一样也是从大学的校门中刚刚走出来的大学生们。这让我们深深震撼!
烈士不在,精神长存。孙龙珍烈士所在的民兵班随即被改名为孙龙珍民兵班,至今已经换了12任班长了。在孙龙珍精神的感召下,孙龙珍民兵班的战士们坚守在161团11连的土地上。同孙龙珍烈士墓旁边的两个字一样“守望”,她们和孙龙珍一样守望着她热爱的这片热土,守望着她的人民,她所热爱的兵团。
为了更好的让作为未来希望的当代大学生更加深刻的理解兵团精神,传承发扬兵团精神,牢记屯垦戍边使命,由闫卫华书记提议,石河子大学政法学院零九公管一班与孙龙珍班结对子仪式在孙龙珍班举行。
当实践团一行站在小白杨哨所上,远观三角地带(此前的争议地带,如今已划归我国),俯瞰孙龙珍烈士陵园,回望九百六十万河山,一种感慨、一种历史的使命油然而生。情不自禁,一行人情绪激昂的唱起了《小白杨》。途中,我们特别留意了石河子大学教授代江生工作过的地方。这位站在羊粪泥里讲课的大学教授,1996年以来,两次作为特派专家到161团驻点开展“科技扶贫”。即使住院昏迷期间,代江生教授一直念叨着“161”,不忘那片那片他为之奋斗的土地。
在168团,实践团一行参观了赵机农纪念馆,重新回顾了赵机农平凡却又感人的一生。在多元价值观并行的现代社会,让我们重新反思我们应当守望什么,应当坚持什么。
巍巍巴尔鲁克山,绵绵塔尔巴哈台山,为了守卫这方国土,为了开发这片土地,随着历史的演进与时光的推移,总有英雄的事迹在上演。这不仅仅是个人的英雄主义,而是一种情怀,一种价值的选择,心系国家,选择边防。它属于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一种平凡的于国于家都精彩的人生轨迹,一种发自垦区各个角落的奉献精神!
伴随英雄的足迹成长
当汽车在行进途中,窗外掠过的是无垠的绿色原野,整齐的葡萄架、随风摇曳的棉花、金黄的向日葵给心灵以色泽饱满的慰问。谁能想象,在四十或五十年前,这里还是茫茫荒漠戈壁。追问,荒漠变绿洲的答案!
现代的公路越过荒漠、绕过群山、穿过谷底,打破了地域的限制,拉近了彼此的距离,带来的彼此的沟通。公路两侧,时常可以看见望见巨大的工程车辆忙忙碌碌,将新的交通先架设。
原野上的农民,草原上的牧人,群山中的建设者,用汗水浇灌土地,用心血滋润牧草,在军垦老战士搭建的平台上,继续将生活推向又一个高潮,描写生活的精彩。
公路两边的巨大标语,见证了辽宁人民对垦区的大力援助。由辽宁省援建的161团的蔬菜大棚,出头卡萨克斯坦,每座年利润可达万元。由辽宁省援建的168团现代畜牧业示范园区,伊犁褐牛的养殖初具规模,园区负责人表示,将示范园区打造成农九师的畜牧养殖基地。
实践团队来到巴克图口岸。国门哨所威武庄严,游客往来如织,站在158号界碑之前,方感到国家的荣耀,民族的荣耀,为中华而崛起而奋斗不再是一句空话,而是以种发自内心的激情呐喊。
口岸上的边境第一连,一排排红色的小房子拔地而起。在辽宁省的援建下,连队不断改善戍边条件,吸引优秀人才献身国防。连队负责人聊侃,你们这些大学生过来,没人分一套房子,还分一个媳妇。
行程之末,实践团来到团结农场,整齐、干净的团场给了实践团成员以深刻影响。实践团进一步与备勤连进行了交流,了解了他们的生存现状。
不断进步的兵团精神
五十年代的新疆边境上,风云激荡,伊塔事件之后兵团的一批干部职工被调到新建的161团执行“三代”(代耕,代牧;代管)任务。作为第一代兵团人这种艰苦奋斗的精神,他们以一顶三甚至顶十的斗志,白手起家,成就了兵团精神的起源。
一种大树精神,就算是一粒种子,只要它落在这片土壤上,就会生根、发芽,不断成长,最终长成一棵参天大树,然后再发展成一片接天的树林,最终带来一片绿阴,守卫这方国土。地窝子,吃野菜、以人代畜、以手代锄,成为不朽记忆。这种艰苦奋斗、自力更生、无私奉献、顽强拼搏的精神滋润并推动垦区的发展。
而梅莲、代江生、赵机龙等军垦二代大力发扬 “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忍耐、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军垦精神,长期坚守边远基层,并得到的社会的广泛认可,在实现了社会价值的基础之上,最大程度实现了个人价值。
7月27日,实践团在农九师师部额敏与工作在农九师的校友们进行了一次了座谈。在新的历史时期,面对价值观多元化的选择,众多优秀的年轻人选择投身兵团建设,从孙龙珍民兵班到备勤练,从站岗巡逻的战士到奔波原野的团场职工。得力于国家的政策支持,兵团为年轻人价值的实现不断创造良好条件,引导他们做出多元化的选择,坚守岗位,恪守职责,建设美好家园、建设坚固边防,建设强大的中国。
结语
本次社会实践,目的十分地明确,那就是在团中央的三下乡的指导思想“受教育,长才干”的引导下“追寻红色足迹”使我们的老师和同学接受爱国主义教育,感受兵团精神的“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艰苦创业,开拓进取”;体验龙珍精神的“热爱军垦,扎根边疆,牢记使命,献身国防”;同时在梅莲,赵机农,代江生等先进人物的指引下我们可以进一步了解兵团的魅力,为新疆的屯垦戍边事业做出如此重大的贡献。
最后,此次活动有众多的思想政治老师参与,他们承担着为大学三万学生上讲授思想政治理论的重任,必须要接受主流思想的教导,受兵团精神的鼓舞。通过此次活动,我们的老师在亲身实践感受到了兵团精神之后才能言之有物,生动活泼地对于全大学三万学生进行主流意识形态的教育。他们就是星星之火,可以燎燃起大学校园,进而燎燃垦区,燎燃九百六十万的中华大地。
第二篇:追寻红色足迹 传承红色精神(演讲稿)
《追寻红色足迹 传承红色精神》演讲稿
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追寻红色足迹 传承红色精神》。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眠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每次听到这首豪迈激昂的《七律•长征》时,我的眼前都会浮现出一组组场景:泸定桥边、大渡河畔那英勇无畏的身影;雪山草地、高山峻岭那坚毅执着的脚步;四出奇兵,赤水河上那胜利后的笑容。八十年前,先辈用他们的热血和生命谱写了“惊天地,泣鬼神”的长征之歌。
“宁化清流归化,路隘林深苔滑,今日向何方,直指武夷山下,山下山下,风展红旗如画。”宁化县是红军长征的出发地之一,“妻送夫,父送子,兄弟父子双双当红军”的故事至今还为人传颂、被称为“钢铁之师”的红三十四师,攻克宁化泉上土堡、打胜延祥阻击战同样广为流传、湘江战役,更是悲壮无比,挫败了蒋介石企图歼灭红军于湘江以东的计划,为后来的胜利奠定了基础。宁化英雄儿女用自己的智慧与鲜血在长征路上奏响了永不磨灭的壮歌。
正是这些肩负着伟大使命的中华儿女,以一种势不可挡的力量,走完了如此漫长的道路。是他们,吓得敌人闻风丧胆,狼狈而逃;是他们,用自己的热血,将共和国的国旗抹成了红彤彤的颜色;是他们,凭着一股执着的精神,扛起了祖国生死存亡的重担,为我们创造了幸福的生活。我们将永远铭记记这一辉煌历史,并为他们感到骄傲、自豪!
今天,步入新世纪的我们,同样需要坚定的信念、坚强的意志、艰苦奋斗、甘于奉献的精神。少年兴则国兴,少年强则国强。我们要接过长征精神的光辉旗帜,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锐意进取,自强不息,真正把爱国之志变成报国之行。今天为振兴中华而勤奋学习,明天为创造祖国辉煌的未来贡献自己的力量!“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同学们,让我们秉承客家人的优秀品质,弘扬伟大的长征精神,为了民族的复兴,一起努力吧。谢谢!
第三篇:追寻红色足迹
“追寻红色足迹”主题实践活动报告
“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
---------------甲午战争失败后,谭嗣同的诗句喊出了那时中国有识之土的悲愤。
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是一部既辉煌又苦难的历史。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不容易的,走过的路程更是艰辛的,在共产党成立之初,中华大地千疮百孔,满目苍痍,饿殍满地,内有军阀连连混战,外有帝国主义炮火轰打,但是,为了解民众于倒悬的党的创始人们,伟大的革命先烈们,顶住了重重压力,于1927年创立了伟大的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的创立是中国近代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的人民有了灯塔。今天我们的中国人民,在胡锦涛第四代中央领导集体的带领下阔步前进。一部烈士的殷殷嘱托,时时刻刻在提醒着我们,今天的生活来之不易,我们要珍惜。一部不平凡的党史,就是我们先辈们辉煌的记忆,“前事不忘后事之师”让我们要居安思危,谦虚谨慎的做人,脚踏实地的做事。把崇高的共产主义理想和强烈的爱国热情和具体的奋斗目标结合起来。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定不移地走社会主义道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把自己的学习和工作同国家的前途和人民的利益紧密结合起来。遵纪守法,有效抵制各种错误思想的侵蚀。要具有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和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要立足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勤奋学习,掌握知识,提高能力。要敢于向已有的科学成果挑战,敢于向未知的新领域进军,勇敢地去实践,去探讨。因为,当代青年是否具有强烈的开拓和创新能力关系到我国科学的兴衰。要具有健全的心理人格。在对待现实的态度,对国家、对人民有强烈的爱心;对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有强烈的责任感;对待人生,积极奋发,不消极颓废,不得过且过;对学习,对工作兴趣广泛,求知欲望强烈,勤奋刻苦,有创新精神,有自信心;奋斗目标明确,意志坚定;对他人情操高洁,易于合作,有团队精神。要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健康的体魄是人才成功的关键。只有身体健康。精力充沛,才能从事紧张的、艰苦的创造性劳动,才能攀登事业的高峰。健康的体魄在人才成长与成功的过程中起基础性作用。每一个立志成才者,对这一因素决不可忽视。不仅要坚持经常性的体育锻炼,还要积极参加有利于身心健康的文体活动。
热爱祖国、矢志不渝。刻骨铭心的爱国之情,矢志不渝的报国之志,生死不移的爱国之行,写满了中华民族的光辉史册。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以天下为己任,无论身居何位,都心忧天下,关心国家的命运和
民生的苦乐,自觉地把个人的前途命运与国家的兴衰联系起来,把爱国的思想付诸实际的行动。维护统一、反对分裂。中华民族是一个多民族的统一体,除了汉族之外,还有众多少数民族,而汉族本身也就是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由许多民族融合而成的。民族团结和睦,始终是各族人民的共同心愿;维护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始终是各族人民的最高利益和神圣职责。
同仇敌忾、抵御外侮。中华民族爱好和平与自由,但坚决不容忍外来的侵略和压迫。面对外来侵略,各族人民总是团结一致,同仇敌忾,奋起反抗。
在近一个半世纪以来的历史中,由于中华民族遭受了深重的苦难,中国人的爱国主义情绪难免带有一点悲情色彩。当国家处于贫弱状态时,爱国主义曾以一种张扬的战斗精神表现出来。但经过改革开放,中国的国力提升了,世界格局变化了,爱国主义的含义也有了发展变化。
我们的爱国不再以摆脱“亡国灭种”命运为主题,我们的终极目标是实现国家的富强,因此民族悲情的倾诉已经过去,爱国主义应该更加理性、平和,应该更有远见、更明智。
今天的年轻人应该对中华民族的未来,对全球化下的世界格局有更深刻的认识和更冷静的观察,应该把自己的爱国激情和成熟的理性思考结合起来。
在全球化时代,生产和消费结构日益复杂。在这个时代,互相抵制货物和产品,已经没有多大效果了。捍卫民族尊严应该选择真正适当的表达方式,如果还用以前的老办法,不一定合乎时宜。
中国的年轻人应有登高望远的视野,用21世纪的新眼光看待未来,并不断加强自己与世界的沟通,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捍卫我们的利益和尊严。中国人应超越一时的激情,用“猝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的坚韧态度,放眼未来。
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学习贯彻十七大 我与祖国同发展”为主题,广泛开展学习十七大主题实践活动、真情助困活动、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等活动。充分发挥大学生知识技能优势,以分散为主,按照就近、就地、就便的原则,进一步深化“三下乡”活动和“四进社区”活动,为广大人民群众做实事、办好事、解难事,切实把党和政府的关心和温暖送到群众中去。
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继续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组织学生党员、团员深入到农村、街道、厂矿、企业、社区当中,宣传贯彻科学发展观,以实际行动服务祖国的改革、发展和稳定,服务和谐社会建设,把广大团员青年团结凝聚在党组织周围,不断增强团组织的吸引力、凝聚力和创造力。
利用学科优势,加强社会服务。政管学院可根据自身及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继续
深入开展“服务济南 万人进社区”活动,以关爱弱势群体、普及科学知识、提供科技服务、宣传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等为主题,开展一系列服务济南、服务社区活动;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目标,继续开展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活动,充实下乡内容,拓宽下乡途径,健全下乡机制,广泛开展科技支农、企业帮扶、青春创业、加强家乡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支教扫盲、文艺演出、法律援助、环境保护、社会专题调查等活动。
积极开展真情助困活动。以春节期间留校学生、下岗失业青年、农村贫困青年、残疾青年、进城务工青年等为重点,广泛开展捐款捐物、送岗助学、心理关爱、手拉手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和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等活动,把团组织的温暖与关怀送到困难学生、困难家庭身边。重点针对春节期间留校学生开展“五个一”活动:即联系提供一批助学岗位,结对帮扶一名贫困学生,编排演出一台文艺节目,集中安排一次走访慰问,精心组织一次团拜活动,帮助他们树立自尊自爱、自立自强的精神和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使他们度过一个充实而有意义的寒假。
扎实做好基地建设。要以已建立的社会实践基地为基础,将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青春创业基地与教学实习基地的创建工作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充分利用和发挥各学院的专业优势和大学生的人才优势,为企业建设、地方经济发展提供智力支持的同时,为今后学生创业提供锻炼能力、展示风采的舞台。
开展就业实践活动。积极组织学生开展毕业生就业调研活动,了解社会对毕业生的需求状况和对人才培养的建议,吸引更多企事业单位选聘我校毕业生,同时鼓励广大学生结合调研情况、自身实际和专业进行职业生涯设计,为将来的就业打下坚实基础。
为了响应校团委学生会召开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的号召,我积极报名参加了本次暑期三下乡“追寻红色足迹”的实践活动,在此次活动中,我接触到了很多在市区从来没有接触过的东西。从老红军和山区人民身上我学到了吃苦耐劳、勤俭朴实的精神,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我会将本次实践活动所学到的东西积极的运用到学习和工作中去。
此次“追寻红色足迹”暑期三下乡实践小分队的成员由下列几位组成:
队长:袁义淞
队员:江景平刘柱 丁禹赫
2月22日上午9点30分,我们在带队老师潘喜娟老师以及队长吴宇婷同学的带领下出发前往仙居县上张乡进行社会实践,经过两个小时的车程才到达目的地。当地乡政府的领导很热情的接待了我们,并邀请我们在食堂一起用餐,食堂的饭菜不是很丰富,却满含着当地政府对我们的接风洗尘之意。当天下午3点,我们与崔书记一起开了一次会,会议具体的安
排了我们接下来几天的行程以及住处、伙食等。
5点,我们同乡政府领导一起拜访了第一位老党员——年过80的朱小香老人。我们到朱小香老人所在的杨柳下村时,得知朱小香老人正在番薯地里劳作,我和另外几位队员便又赶往番薯地,在离村子不远的地方,我们见到了挥舞着锄头的朱小香老人,老人得知我们是来慰问他时,十分开心,几位队员在老人的指导下帮老人做完了农活,随后,我们与老人一起赶回老人家中,在老人家里,他跟我们讲述了他当年的革命史。老人是在16岁得时候被党组织吸纳的,老人的左腿也不怎么方便了,是当年参与对国民党反动派政府的战斗中受伤遗留下来的,老人告诉我们,我们现在的生活,比起他们那会,真的是好上百倍,他们那个时候,连加急文件都只能靠双腿跑着送,现在还有车有电脑。在与老人交流的最后,乡政府的领导和我们台州电大暑期三下乡“追寻红色足迹”实践小分队的副队长李贞贞同学一起送上了慰问金和慰问品,老人也欣慰的收下了。我们第一次拜访老党员之旅圆满结束。
随后几天,我们陆续拜访了姚西华、姚西唤、吴胡南、滕西乾等七位老党员,老红军。从与他们的接触攀谈中,我真正认识到了作为一名中国共产党员所应该具备的那种愿意为了国家,为了我党,为了人民,能够并愿意付出一切的精神实质。我作为一名党校结业的学生,想要达到加入中国共产党的自身的素质要求,所需要从他们身上学习的还有很多很多。我认为,那些生活在革命年代的老党员所具备的不畏艰险,宁死不屈,实实在在为人民做事以及奋发向上的精神都是值得我们这个年代的党员以及党外份子们学习的。
2月23日早上8点,我们小分队根据行程安排出发前往姚岸村参观中共仙居县委旧址纪念馆。因为时不凑巧,我们去的那几天正值纪念馆翻修,所以的文字资料都被转移,我们只能从纪念馆中陈列的物品中去了解当年中共仙居县的革命历史。纪念馆里陈有当年边区委曾使用过的党旗,手枪,火枪还有一些生活用品,边区委的房间仅仅只有一张床,一条箱凳,一盏油灯和一张办公桌,我简直不敢想象,当年边区委是如何在这种环境中,组织起仙临黄三地人民与国民党反动派政府进行不懈的斗争的。
2月23日上午10点,我校老师等一行3人到我们实践的上张乡视察指导。中午,我们实践小分队全体成员在厨房亲自动手,为老师们准备午餐,并邀请上张乡政府领导与我校领导会餐。
下午3点,我们参观了善音村的“瓯江彩锂稻田养鱼生态基地”,在基地里,我们队员主动的向农户请教“稻田养鱼基地”的基本情况,农户们也非常乐意的告诉我们队员,他们的基地是2004年在仙居县政府和海洋渔业局的指导与支持下建立的,一个有着150亩地的瓯江彩锂立体养殖基地,在水稻田中间有一个个的“鱼坑”是平时用作鱼儿休息以及收割稻
谷的时候蓄鱼用的,瓯江彩锂可以用作观赏也可以用来食用,一般鱼苗会在5厘米长时投放下去,等到10厘米左右时捕捞销售,这些鱼一般销往本地的一些农家乐。
2月24日,早上我们拜访了姚岸村的4位老党员。下午,我们带领台州电大系统党外知识分子联谊会的老师前往中共仙居县委旧址纪念馆参观,随后,我们在纪念馆门前与队旗合影留念。
2月24日,行程的最后,我们拜访了住在方山村的老党员。我们为老人送上慰问品时,老人竟然对我们深鞠一躬,大家在掺扶起老人的同时,心里也非常感动,我们本就是抱着向老党员学习的目的而来,在学习之余,为老人们送上些微不足道的慰问品,老人作为一个老辈,却向我们鞠躬,这让我们队员在不敢受礼的同时,也再一次体会到了老党员们的素质之高。
上午9点,所有工作完毕,我们登上了返校的路途。此次活动让我们感触颇深,从我个人来讲,我着实被老党员们的精神所感动,根据我们的了解,8位老党员中,年龄最大的已经84岁了,但是他们每天都还坚持在做农活,发挥出他们人生最后的余光,为我们国家的建设献出最后一点力量,我认为,我们此次活动是非常成功的,因为我们团队的成员都非常优秀,在5天的实践活动中,有人受伤,也有人生病,但是没有一个人喊苦喊累,没有一个人抱怨生活条件的艰苦。每次团队活动中,大家分工明确,互帮互助,团结努力。大家都在此次活动中学习到了很多实用的经验,我相信大家会在接下来的在校生活亦或毕业工作后都会运用到。
第四篇:追寻红色足迹
暑期社会实践报告
为了积极参加“永远跟党走”的暑期社会实践,本人于八月一日参观了位于建平县博物馆内,被确定为辽宁省重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陈镜湖烈士纪念馆。步入纪念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两米多高的铜塑像,这就是中国共产党建党初期的共产党员,辽宁籍入党的第一人,中国的早期革命活动家,原热河省和内蒙地区党组织的早期建设者、领导者之一——陈镜湖。陈镜湖,字印潭,号小秋,化名李铁然,曾用名陈龙川、陈士秋、李国才、李学礼。陈镜湖的家就在如今的辽宁省建平县富山街道办事处境内。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这里风光旖旎,历史悠久,文化灿烂。蜿蜒的牦牛河围绕着这里,把中华文明提前1000多年的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也位于这里。
陈镜湖在天津直隶省立一中和南开大学读书时,积极参加“五四”运动,是“学生救国团”“南下宣传团”的骨干。1919年9月,他和韩麟符组织与“觉悟社”齐名的“新生社”,后来,在李大钊的帮助下改组为”马克思主义研究会”。1923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不久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并以个人名义加入国民党。1924年1月,他被选为直隶省代表参加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后去冯玉祥部队做兵运工作,任宋哲元部支队长。“北京政变”后,冯部改编为中国国民军,他被委任为热河民军司令。孙中山北上途经天津时,他做为孙先生北上宣传员,多次谒见聆听其教诲。孙中山逝世时,他代表热河省参加祭奠,并出席了国民议会促进会代表大会。会后回到热河,以国民党省党部执行委员、中共热河工委负责人的身份开展工作。在纪念“五四运动”六周年大会上他发表演说,痛斥帝国主义妄图瓜分中国的罪行,高呼“猛醒吧,睡狮!觉悟吧,中国!”。1925年秋,李大钊在张家口主持召开了“内蒙古工农兵大同盟”代表大会。他是热河省代表,被选为中央执行委员。这时,我党建立的“内蒙古特别民军”编成,他被任为第二骑兵纵队司令。不久,该军加入国民军在热河同东北军作战。1926年8月,该军退入包头,9月参加冯玉祥的“五原誓师”后,他带队进入陕西。1927年4月,他被选为内蒙古出席中共“五大”代表。在他去土默特旗准备参加会议时被捕,不久,经组织营救获释。去北京工作。1930年秋,中共顺直省委遭到破坏,他为接通党的关系,穿越蒙古草原去苏联,经共产国际联系,恢复了党的关系。
回国后,他接
受党中央恢复、整顿内蒙特委的重任,于同年9月组成了新的特委,他化名李铁
然任书记。一年多来,他向党中央写了“内蒙党报告”、“内蒙特委致中央的信”、“内蒙特委书记李铁然报告”、“内蒙古一般政治状况分析”等十余分材料,为
党中央指导内蒙工作提供了可靠的依据。1933年5月“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察”
成立,他被派到总司令部任参议。12月他去张北点验抗日武装部队,途中遭到
反动民团袭击,不幸中弹牺牲,时年33岁。1983年1月7日,陈镜湖同志被
辽宁省人民政府追认为革命烈士。
通过参观陈镜湖烈士纪念馆,使我更加清楚地了解中国共产党的成长经历。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走过了90年的风雨征程。五四运动至今,一代代优秀青年
为民族复兴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循火红足迹,经坎坷征程,一代代优秀青年紧跟
党,始终站在时代的峰顶浪尖!青春不停步,“永远跟党走”!“我们是五月的花海,用青春拥抱时代。我们是初升的太阳,用生命点燃未来。“五四”的火炬,唤起了民族的觉醒。壮丽的事业,激励着我们继往开来。光荣啊,中国共青团!
母亲用主义为我们命名,我们开创新的世界。”当我们戴着光芒四射的团徽,站
在火红的团旗下,高唱我们自己的团歌,心中怎能不为之激动,怎能不为之骄傲,怎能不为之自豪!“爱国,爱党,爱人民,爱家乡”这个坚定的信念在我们脑海中
回荡!
而作为一名入党积极分子,必须做到以下几方面:
(一)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头脑。不断进行理论创新,用先进的理论加强思想武装,是共产党人始终保持先进性,并取得革命和建设胜利的先决条件。邓小平理论是当代的马克思主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反映了当代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在新的形势和任务面前,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必须深入学习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用最新理论成果实现思想武装。
(二)胸怀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坚定不移地带头执行党和国家现阶段的各项政策。党在现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各项方针政策,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保证。在实际工作中,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勇于开拓,积极进取。
(三)强化宗旨意识,诚心诚意地为人民群众谋利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宗旨,无私奉献是共产党人的本色。共产党员要自觉把国家、集体、他人利益置于个人利益之上,必要时不惜牺牲个人利益。
(四)坚持学习和实践锻炼,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实践“三个代表”,核心是“先进”,关键在素质。作为一名党员,首先要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
观察、分析各种矛盾
和现象,增强辨别是非的能力。同时,要努力学习科学技术知识和业务技能,提高做好本职工作的本领,创造一流的成绩。
(五)弘扬昂然正气,在危急时刻敢于维护国家和人民的利益。紧要关头更能检验一个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在急、难、险、重面前,特别是当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受到威胁时,共产党员要冲锋陷阵,把困难和危险留给自己,把方便和安全让给他人,尽最大努力来保护国家和人民的利益。要积极、坚决同党内存在的腐败现象和各种不正之风作斗争。面对各种危害人民、危害社会、危害国家的行为,决不能视而不见,听而不闻,满足于洁身自好,更不能同流合污。
20世纪中国的历史,写下了中国共青团和中国青年的光荣,21世纪期待我们创造新的青春辉煌。青年昭示着未来,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事业需要我们去建设,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将在我们手中实现。”党在召唤,时代在召唤,只要我们以“崇高的理想、创新的意识、无畏的勇气”发挥青年的智慧、风采和力量,就能乘风破浪、与时俱进!青年朋友们,让我们团结一致,永远跟党走!
第五篇:追寻红色足迹
追寻红色足迹,践行崇高志向
——基础部开展“红色校园文化年”活动
为隆重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九十周年,落实晋中职院宣字[2011]04号《晋中职业技术学院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系列活动方案》的文件精神,基础部于2011年3月至12月在全院范围内开展以“追寻红色足迹,践行崇高志向”为主题的“红色校园文化年”活动。
本次活动要集多样性、思想性、创新性于一体,采取贴近大学生生活、喜闻乐见的活动形式。
具体活动如下:
一.征文类。
(一)活动一:“读红色书籍“征文比赛。
(二)活动二:“赏析红色影片”影评展出。
二.设计类。
(一)活动一:“党史我来讲”主题班会活动。
(二)活动二:开展庆祝建党90周年、新中国成立62周年为主题的板报制作大赛。
(三)活动三:“一路走来,党在身边”PPT设计大赛。
(四)活动四:“红小鬼”动漫人物形象征集大赛。
“红色校园文化年”活动的开展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首先,此次活动引导广大师生深刻认识和全面了解建党90周年的伟大历程和取得的辉煌成就,始终铭记革命先辈的丰功伟绩,自觉接受红色文化的熏陶,激励广大青年学生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更加坚定跟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迎接新的挑战。其次,此次活动引导学生多读书、读好书,逐渐养成读书的好习惯。这样不仅使学生陶冶了情操,又使他们逐渐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和价值取向,为其日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指明了方向。再次,此次活动尤其是活动中的板报制作、PPT设计、“红小鬼”设计大赛与学生所学专业紧密相关。通过活动的举办不仅锻炼了学生们的动手能力、组织能力,更激发了他们对专业知识的兴趣以及学习的热情,真正做到了实践与学习的统一,体现了“学中做,做中学”的教学理念。
最后,祝“红色校园文化年”活动取得圆满成功,获得丰硕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