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贸促会突出“四个创新”提升服务功能(总结交流)

时间:2019-05-12 04:35:3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市贸促会突出“四个创新”提升服务功能(总结交流)》,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市贸促会突出“四个创新”提升服务功能(总结交流)》。

第一篇:市贸促会突出“四个创新”提升服务功能(总结交流)

市贸促会突出“四个创新”提升服务功

能(总结交流)

市贸促会突出“四个创新” 提升服务功能

市贸促会突出“四个创新”提升服务功能

市贸促会认真贯彻市十二次党代会关于“强化为企业服务的观念,建立为企业服务的机制,为企业提供切实有效的服务”的要求,创新观念、创新载体、创新模式、创新机制,走出了一条适合自身特点的服务企业的有效路子,贸促工作的触角不断延伸,影响力不断扩大,竞争力不断提升,自身的实力不断增强。

一、创新理念,牢固树立服务企业的强烈意识

会党组通过组织干部职工走访企业,邀

请企业上门开座谈会,发放征求意见表听取意见和呼声;两次组织全体干部职工,围绕贸促会的职能和定位,开展大讨论,从三个方面实现思想理念上的突破和创新。一是从目标定位上看。贸促会最终要改革发展成为“国家贸促机构和全国性商会组织相结合的,有影响、有实力、有代表性的公共服务机构”。贸促会现在不是,将来也不应该是政府权力机构。做贸促工作的同志,必须淡化权力观念,强化服务意识,淡化政府职能,强化服务手段,只有这样才能跟上形势发展步伐。二是从自身价值看。服务企业是贸促会安身立命之基。“为会员企业和其他企业提供服务,向政府有关部门反映企业界有关情况和意见”是贸促会的主要职责之一,也是贸促会自身价值的最好体现。离开服务企业开展对外经贸活动,贸促会很难有大的作为。三是从发展实践看。服务企业是贸促会成长壮大的真正动因。南京贸促会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二十多年的发展历史清

楚表明,贸促会工作的发展壮大,不是靠政府拨钱给物、增加编制所能达到的,而是在为企业办实事、为企业服务的实践中逐步成长起来的。企业是个宽阔的舞台,市场蕴藏着发展的无限生机,只要我们始终不渝地坚持为企业服务的方向,贸促事业就能赢得无限的发展生机,南京贸促会的实力和影响肯定会进一步增强。

二、创新载体,搭建服务企业的宽阔平台

南京贸促会坚持发挥“品牌”的引领、集聚、辐射作用,重点培育和精心打造五个方面的工作品牌。通过品牌载体,搭建服务企业的宽阔平台,走出一条服务企业的新路。

一是打造国际联络品牌,吸引和集聚更多的客商到南京投资兴业。5月,创办了“南京市长国际企业家论坛”,先后投资50多万元,与普华永道事务所等一流机构合作,精心设计主题,制作方案,筛选嘉宾,挑选配对洽谈企业。目前,论坛已连续举办了三届,共有摩托罗拉、汇丰银行、福特汽车等60多家世界500强企业的总裁或首席执行官参加过会议。通过论坛已有福特、爱默生、美林亚太、林肯电气等多家500强企业在南京投资落户。“南京市长国际企业家论坛”,已经成为南京对外开放的一块品牌,赢得了众多国内外知名企业的信赖,成为他们了解南京、投资南京的重要窗口;同时也成为南京众多企业走向国际市场、拓展合作渠道的桥梁和纽带,有力地提高了贸促会的影响力。二是精心培育会展品牌,引领和提升南京会展业市场竞争力。为了改变南京会展市场发展不快、竞争力比较弱的状况,从打造品牌展会人手,重点扶持了“亚洲户外用品展”等一批具有影响力的品牌展会。经过艰苦努力,“亚洲户外用品展”获得巨大成功,总体规模突破了2万平方米,共有来自16个国家的174个国际知名户外品牌参展,6743名专业观众和10万名普通观众到场洽谈或参观。海外

品牌参展比例达到50%,展会总体规模达2平方米。以“亚洲户外用品展”为标志,南京又陆续培育和打造了“中国国际软件博览会”、“中国国际汽车展”、“中国粮油精品展”等多个颇具影响力的品牌展会,南京的会展市场开始走向红火。,全市举办各类展会和节庆活动240多个,其中1000个摊位以上的大型、特大型展会16个,分别比增长40%和120%,展馆收入和利润比增长30%以上。三是做强做大法律服务品牌.为企业更好地走向国际市场提供法律保障。法律服务是贸促会的主要业务,也是服务企业的传统晶牌项目。我们紧紧抓住“人世”后,不少企业亟需掌握国际经贸法律知识的契机,全方位、多角度、大范围地提供法律服务,不仅有力促进了企业开拓国际市场,同时也发展壮大了自身力量。

四是努力建设信息服务品牌,为企业提供内容丰富的经贸信息知识。先后投入近70万元,建设南京贸促会局域网、南

京会展网,编印《贸促快讯》、《会展简报》和《国际商务动态》,及时为企业提供国际经贸交流、招商引资、出展来展、团组互访、人才培训等方面的信息,介绍国际贸易磨擦和纠纷、单证册通关、知识产权服务、海损理赔、资信调查以及规避各类风险等方面的知识,帮助企业解难释惑。从建立起,网络和刊物等服务渠道已经发布各类信息7300多条。五是积极抓好人才培养,打造服务经贸活动的培训品牌。结合业务需要,开展有针对性的富有特色的知识培训,帮助企业培养急需的、具有较强专业知识的、适应国外市场需求的经贸人才。以来,先后举办过《出口退税税务分析及合理纳税筹划技巧》、《国际贸易实务》、《跟单信用证统一惯例实务》等60多个专题的业务培训,每年培训的企业经理、业务员近500人次,为企业更好地走向国际市场培养了人才。

三、创新模式,增强搞好服务的实际效应

1、全方位、全过程、全天候,体现服务的多样化。根据企业不同的需求,建立起事前、事中、事后的多样化服务。事前强化前瞻服务:加强信息的传递、经贸洽谈知识的培训、法律咨询等;事中强化周到服务:只要在我会服务范围和业务允许内,千方百计为企业排忧解难,满足企业需求;事后强化跟踪服务:了解跟踪企业的满意度,完善和落实承诺的每一个服务项目,确保服务内容落实到位。

2、针对不同特点、不同需求开展服务.体现服务的个性化。根据区县或企业的要求,量身制作独家包装,为他们单独“开小灶”,策划招商、会展和培训活动制订专场活动方案。几年来先后为6个区县、7个企业在境外组织招商推介活动,内容涉及化工、机械、农业、服务业等多个领域,为10多个企业开展过专题法律服务,为10多家展览公司策划专业展览会方案,深受区县政府和企业好评。

3、多方联手整合资源,体现服务的整体化。联合有实力、有影响、有需求的部门或企业,发挥各自优势,整合多方资源,共同筹划搞好招商引资、项目推介,增强活动的影响力,提高对客商和企业的吸引力。以来,已经连续举办了四届产业洽谈会,通过洽谈会牵线搭桥,有两个项目成功落户高新技术开发区。

4、项目引导技术支撑,体现服务的专业化。一方面根据外商投资意向,跟踪联络紧贴不放,用真诚服务打动客商,促成投资项目落户南京。几年来这类项目做成了5个,吸引直接投资3000多万美元。另一方面,抓住实施中美国际伙伴网络项目的契机提供专业服务。两年来共做成42个项目,项目完成率达到100%,客商和企业满意率100%,走在全国14个城市前列。通过项目实施,美国格林豪泰、棒约翰、金宝贝等知名企业已经落户南京。通过项目实施,还为南汽、南京公交总公司、南京汽轮电机厂等多个大企业寻找到了技术合作伙

伴,实现了中外企业双赢。

四、创新机制,形成搞好服务的整体合力

1、制定出台服务企业的措施.强化服务企业的责任感。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强为会员企业服务的意见》和《关于贸促会各部门与理事单位挂钩联系服务责任制》两个约束力强的文件,把服务企业作为部门工作的刚性任务,从基本服务和个性化服务两个层面上提出了不同的服务内容和要求。通过良好的服务把更多的企业团结在贸促会、国际商会周围。

2、建立健全部门和个人目标考核责任制度。提出了服务企业先进部门和先进个人的31条考核标准,从服务观念、服务态度、服务方式、服务成效、服务机制多个方面作了明确的规定,并且召开动员誓师大会,层层签订责任书,形成部门联动、上下互动的运行局面。

3、聘请服务监督员,推进服务措施的落实。在会员企业和副会长、常务理事

单位中聘请10位作风建设和服务质量监督员,每半年召开一次座谈会,定期发放征求意见表,听取他们对服务企业的意见和要求。年终总结考核时,请他们给机关处室打分,作为评定先进处室的重要参考,起到了增强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能力的作用。

4、认真检查考核,严格奖惩兑现,把服务与部门和个人利益紧密挂钩。年底,按照制定的奖惩措施严格考核,采用部门和个人述职,相互评议,民主测评,监督员评比打分,考核小组综合评定等方法,对部门和个人进行评比,表彰奖励先进,批评和鞭策差的部门和个人,对排在末位的责令限期改正,形成了奖先惩差的良好的氛围。

第二篇:市质监局立足四个强化 提升服务发展能力

市质监局立足“四个强化” 提升服务发展能力

产品质量检测检验是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的首要职能之一,检测检验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服务经济发展能力的强弱高低。近年来,市质监局坚持把提高技术和装备水平作为提升服务我市经济发展能力的重要手段,立足“四个强化”夯实质监事业发展基础,引进了一批具有国内国际顶尖水平的产品质量检测设备,培养了一支能打善战的技术队伍,为服务我市产业发展起到了有力的助推作用。

一是强化项目带动。为进一步提升公共检测平台的技术实力,更好地适应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和企业产品质量检测的需要。先后申建了国家农药检验中心(南京)新沂工作站和江苏省农用化工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项目,获得了批准,并得到了上级的项目资金支持,使这两个项目顺利建成投入使用。还联合市科技局申报了江苏省新沂市化工检测检验公共服务平台项目,拟投资1500万元,新增实验室面积3000平方米,购置先进检验设备40余台(套),使检测检验服务项目覆盖我市整个化工产业。

二是强化装备升级。2010年以来,在产品质量检测上,先后投资400多万元,新增检验检测设备140余台。拥有美国安捷伦气相色谱仪、液相色谱仪、赛默飞世尔原子吸收、原子荧光、德国蛋白质测定仪、戴安离子色谱仪等大型检测检验仪器。同时建成了具有国内领先水平的P2级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柜、细菌培养室,可以同时检测霉菌、细菌和致病菌。还可以开展农药残留、兽药残留、铅、砷、汞、镉等多种重金属元素的检测以及食品、农产品的检验检测。目前,江苏省农用化工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具备284项产品的检测检验能力,其中包括257个产品和27个参数,每年可完成4000批次以上的农化产品检验任务;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所具备食品、化工、建材等三大类800种产品和119个参数的检测检验能力。在产品质量安全监督、帮助企业培训检验人员和为企业提供科研及新产品开发方面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三是强化“人才兴检”。该局高度重视检测检验人才队伍建设,通过采取引进来、送出去等措施,全面提高检测检验技术队伍的整体业务素质和操作技能。几年来,先后引进专业技术人才4人,每年都要选拔一批专业人员,分期分批送往外地深造或参加上级业务主管部门举办的各类检验技术培训班。同时,还定期举行阶段性岗位练兵集中活动,帮助技术人员不断提高业务技能。目前已有专业技术队伍14人,其中,骨干技术能手6人,能够熟练掌握现有各类先进检测检验仪器设备的操作技能。

四是强化规划引领。近日,该局按照“立足新沂、放眼淮海经济区,跟踪趋势、不断超越”的发展定位和“专业化、特色化、品牌化”的总体要求,制定了质量监督检验能力提升三年规划,力求将省农化产品质检中心打造成淮海经济区领先、国内先进的一流实验室。规划到2015年,实验室面积由现在的2400平方米增加到3600平方米,新增检验检测设备150台套,新增研究生、工程师级技术人才5名以上,确保对我市化工、食品、建材、饲料等产品的检测能力覆盖率达到95%以上,并承担2~3个省级以上科研课题,帮助企业加快高新技术产品研发速度,为推进我市产业转型升级贡献力量。

(市质监局 王琳)

第三篇:市质监局立足四个强化 提升服务发展能力

市质监局立足“四个强化” 提升服务发展能力

产品质量检测检验是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的首要职能之一,检测检验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服务经济发展能力的强弱高低。近年来,市质监局坚持把提高技术和装备水平作为提升服务我市经济发展能力的重要手段,立足“四个强化”夯实质监事业发展基础,引进了一批具有国内国际顶尖水平的产品质量检测设备,培养了一支能打善战的技术队伍,为服务我市产业发展起到了有力的助推作用。

一是强化项目带动。为进一步提升公共检测平台的技术实力,更好地适应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和企业产品质量检测的需要。先后申建了国家农药检验中心(南京)新沂工作站和江苏省农用化工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项目,获得了批准,并得到了上级的项目资金支持,使这两个项目顺利建成投入使用。还联合市科技局申报了江苏省新沂市化工检测检验公共服务平台项目,拟投资1500万元,新增实验室面积3000平方米,购置先进检验设备40余台(套),使检测检验服务项目覆盖我市整个化工产业。

二是强化装备升级。2010年以来,在产品质量检测上,先后投资400多万元,新增检验检测设备140余台。拥有美国安捷伦气相色谱仪、液相色谱仪、赛默飞世尔原子吸收、原子荧光、德国蛋白质测定仪、戴安离子色谱仪等大型检测检验仪器。同时建成了具有国内领先水平的P2级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柜、细菌培养室,可以同时检测霉菌、细菌和致病菌。还可以开展农药残留、兽药残留、铅、砷、汞、镉等多种重金属元素的检测以及食品、农产品的检验检测。目前,江苏省农用化工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具备284项产品的检测检验能力,其中包括257个产

品和27个参数,每年可完成4000批次以上的农化产品检验任务;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所具备食品、化工、建材等三大类800种产品和119个参数的检测检验能力。在产品质量安全监督、帮助企业培训检验人员和为企业提供科研及新产品开发方面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三是强化“人才兴检”。该局高度重视检测检验人才队伍建设,通过采取引进来、送出去等措施,全面提高检测检验技术队伍的整体业务素质和操作技能。几年来,先后引进专业技术人才4人,每年都要选拔一批专业人员,分期分批送往外地深造或参加上级业务主管部门举办的各类检验技术培训班。同时,还定期举行阶段性岗位练兵集中活动,帮助技术人员不断提高业务技能。目前已有专业技术队伍14人,其中,骨干技术能手6人,能够熟练掌握现有各类先进检测检验仪器设备的操作技能。

四是强化规划引领。近日,该局按照“立足新沂、放眼淮海经济区,跟踪趋势、不断超越”的发展定位和“专业化、特色化、品牌化”的总体要求,制定了质量监督检验能力提升三年规划,力求将省农化产品质检中心打造成淮海经济区领先、国内先进的一流实验室。规划到2015年,实验室面积由现在的2400平方米增加到3600平方米,新增检验检测设备150台套,新增研究生、工程师级技术人才5名以上,确保对我市化工、食品、建材、饲料等产品的检测能力覆盖率达到95%以上,并承担2~3个省级以上科研课题,帮助企业加快高新技术产品研发速度,为推进我市产业转型升级贡献力量。

(市质监局王琳)

第四篇:加强平台建设提升服务能力(化市村交流发言)

加强平台建设提升服务能力

仙女镇化市村吴峰

各位领导、同志们:

大家好!

化市村地处仙女镇东南角,东与大桥中闸接壤,西临夹江,区划调整时由四平、江洲两村合并而成,全村面积 4.4平方公里,人口4500人,1329户,耕地面积3462亩,劳动力 2840 人,原36个自然组合并成如今的15个村民小组。按照《江都市关于进一步加强基层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的实施意见》及《关于村级劳动就业社会保障服务平台建设申报工作的通知》的文件精神,结合我村的实际情况,现就我村的劳动保障平台建设情况汇报如下:

(一)搭建机构,明确专人,做到“有人办事”

自我镇召开劳动保障平台建设负责人会议后,我村高度重视,及时召开村组干部会议,传达了会议精神,成立了由支部书记担任组长,会计站长为副组长,3名辅助会计为成员、各村民小组组长为信息员的搭建工作领导小组,安排一名辅助会计专职负责劳动保障平台工作,同时还研究制订了相应的工作制度,把该项工作始终放在村正常工作中心位置,有计划、有步骤实施,并将劳动保障工作纳入目标考核。

(二)自筹资金,配备硬件,做到“有钱办事”

我村虽然是第三批验收,但是按镇上“一次建成、三次验收”和劳动保障的工作要求,我村在办公经费和用房非常紧张的情况下,腾出一间25平方米的办公室,成立劳动保障工作站,明确了村级平台服务站长、协理员等工作人员,同时,通过自筹资金,在办公室配置了电脑、打印机、复印机等办公设备,为有效开展各项工作打下了基础。

(三)完善规章,强化制度,做到“按章办事”

一是制作相关工作制度。按照劳动部门的要求,制作了服务站长工作职责、工作制度、基础台帐管理制度、协管员岗位职责、工作人员行为规范、服务承诺等规章制度。对上述有关制度进行悬挂上墙,做到“按章办事”,以制度规范行为。二是制定考核办法。对服务站长、协理员的工作职责进行细化,责任进行明确,同时还根据工作职责制定了相关工作考核办法,通过考核来提高工作人员的办事效率和服务群众的意识。

(四)强化服务,提升能力,做到“高效办事”

村级平台搭建工作是一项新的工作,也是我镇为民办实事的一项利民、惠民工程,我村在积极开展平台搭建工作的同时,还积极与市人社局、镇劳动所有关业务部门联系,采取“边搭建、边培训、边开展为民服务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一是抓政策宣传。我村服务平台成立以来,通过宣传栏、黑板报、悬挂横幅、张贴标语等方式大力宣传《劳动法》、《就业促进法》等劳动社会保障法律法规。二是开展情况调查。在镇劳动所的统一领导下,我村先后开展了对全村所有劳动力资源情况、劳动力参保情况、就业情况等进行了全面、完整、准确的调查统计,并接合镇劳动保障所下发的2006年的劳动力资源调查表进行核对、排查,充实完善各项基础台账,对有关台账进行了归类整理。三是大力开展便民、惠民工作。根据调查情况,我村及时开展劳动力转移、培训等工作,去年来,在镇劳动所的领导下,我们还积极开展本村群众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参保工作,得到了群众的一致好评。

四、下一步工作计划

1、加强平台建设,强化工作人员素质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村将加强对劳动保障工作人员的能力建设和规范操作的管理,珍惜劳动部门组织的各种培训和学习机会,安排协理员按时参加,确保平台建设的经费投入;同时要加强劳动保障法律法规的学习,认真学习《劳动法》、《就业促进法》等法律法规,进一步提升基层劳动保障平台工作人员业务能力和工作水平,使我村劳动保障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得到整体提升,创造性的开展工作,为全面发挥劳动

保障的整体功能奠定坚实的基础。

2、建立健全各种台账,夯实劳动保障基础

我村将根据辖区的实际情况,动员全体村干部,在有关业务部门的领导下,积极开展对本村劳动力、困难户、失业、无业、退休人员的调查登记和动态管理,从基础工作做起,经常性地开展走家串户,对本村村民的家庭情况,就业状况,经济收入等,尤其是失业人员和失地农民相关情况要建立详细的档案,经常检查跟踪服务,为他们提供政策、就业培训等信息服务。

3、以群众满意为落脚点,强化就业援助服务

我村将积极以群众满意为落脚点,开展服务创新活动,与困难户、残疾户建立挂钩联系制度,解决帮助他们的困难问题,实行就业包干定点帮扶。对生活特别困难迫切要求就业的人员给予重点帮扶,对有病无法工作且家庭特别困难的人员,给予生活援助,对有就业要求但不迫切的人员给予一般帮助,并动员他们自主创业。其次为农民工就业提供信息服务,通过就业信息系统提供的实时招工信息,由村级劳动保障工作站在宣传栏张榜公布,及时向村民反馈,使老百姓足不出村,在家门口就可以掌握就业信息。平台设立以来,我站已经为3名无业人员联系了工作单位。三是组织农村劳动力参加免费技能培训。针对农民工一没技术二没学历的现状,村级劳动保障平台根据镇劳动保障所的信息,发布相适应的培训政策、培训项目、培训标准等,供农村劳动力根据自身培训愿望选择参加培训,提升农民工职业素质,增强其抵御失业风险能力。

各位领导,各位同志,我们在基层劳动保障工作平台建设方面做了一些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离领导的要求和目标还有差距,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决心在镇党委、政府和上级劳动保障部门的关心和领导下,不断完善,强化基层劳动保障平台建设,更大促进劳动保障事业发展,把我村劳动保障平台办成“劳动者之家”,为我镇劳动保障事业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谢谢大家!

2011年5月4日

第五篇:市实施“基层党组织服务能力提升工程”调研总结

市实施“基层党组织服务能力提升工程”调研总结

近年来,XX市着力提高联系服务群众能力,推动群众工作方法创新,取得明显成效。最近,按照市委书记XX同志要求,市委组织部组建联合调研组进行总结。XX是农业大市,共有X个县(市、区),XXX个行政村,XXX万农户,农村人口占全市人口的XX%,农村改革发展稳定在全市工作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全市共有基层党组织XXXXX个,党员XX万名,其中农村党员XX万名。党的十九大以来,XX市针对部分基层党组织无钱、无人、无阵地,服务条件有限、服务能力不强等突出问题,实施以农村为重点的“基层党组织服务能力提升工程”,采取“两增一扶”(增加投入、增强力量、强化帮扶)等措施,立足源头解决深层次问题,着力提高农村基层党组织联系服务群众能力,推动群众工作方法创新,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主要做法

(一)抓队伍强素质,培育服务群众的骨干力量。

搞好服务,“有人”是前提。围绕“有人办事”,XX市重点抓好农村党组织书记、党员队伍、基层党务干部“三支队伍”建设,增强他们的宗旨意识和服务能力。一是抓好村党组织书记队伍建设。着眼于建设服务意识强、服务作风好、服务水平高的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加强村党组织书记队伍建设。采取“两推一选”、公开选拔、跨村交流、下派任职等多种方式,从外出务工经商人员、大学生村官、复退军人、企业干部职工等群体中,选拔优秀人才担任村支部书记,提高报酬待遇,拓宽进步渠道,鼓励他们干事创业、带头发展。从2019年起,专门成立

“村官学校”——XX市农村干部学校,开办农村干部大专班,培养专业化农村干部人才。目前,已培训XXXX人,其中村“两委”成员XXXX人,村党支部书记XXX人,XXX多人已成为村致富带富能手。二是抓好党员队伍建设。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个别发展对象不符合条件、“家族化”发展党员和党员意识不强、作用发挥不明显等问题,严把党员“入口关”、“教育关”、“作用关”。强化组织员办公室职能,专门负责党员队伍建设,主要是把总量控制好、把结构优化好、把质量提上去,更好地发挥党员联系服务群众的作用。在严把党员“入口关”方面,实行发展党员“两推荐、两票决、三公示、全程记实”制度、预审制度、“全程问责”等制度,确保新发展党员质量。在严把党员“教育关”方面,利用远程教育、电化教育等载体,抓好党员经常性教育培训,定期开展党员“冬训”。在严把党员“作用关”方面,将每年2月份定为集中承诺践诺月,开展党员公开承诺践诺;实行农村党员积分量化管理,开展民主评议,组织各类为民服务活动,促进党员立足岗位发挥作用。如,XX县积极培育党员志愿者服务队伍,组建了群众办事服务队、扶贫帮困服务队、种养殖技术服务队、矛盾调解服务队、村内治安服务队、环境卫生服务队、留守妇女儿童服务队,及时解决群众反映的问题。三是抓好基层党务干部队伍建设。针对基层党务干部数量不足,有的党务干部对基层情况和党建业务“两不熟”等问题,强化刚性要求、硬性约束,做到选优与育强并重、数量与质量并重。明确市、县党委组织部直接从事基层党建工作的人员,分别不少于本单位行政编制总数的XX%、XX%,乡镇(街道)党(工)委专职从事基层党建工作的人员不少于X人。要求新任组织委员必须具有至少2年以上乡镇工作经历,党龄在5年以上,并对组织委员分工进行规范,保证这支队伍建设的连续性和高素质。要求各县(市、区)有3人以上的专职组织员,保证党员有专人管,活动有专人抓。

(二)抓投入强保障,落实服务群众的经费支撑。

一些村级组织“有心服务”但“无钱办事”,是制约其服务能力的主要瓶颈。XX市坚持“输血”与“造血”并重,基本解决了“有钱服务”的问题。一是建立村级党组织运转最低经费保障制度。市财政在每年安排XXXX万元村党支部书记报酬补贴的基础上,每年再安排XXXX万元“基层党组织服务能力提升工程”专项资金,各县(市、区)也配套设立专项经费。2021年,市、县财政共投入近X亿元,让全市XXX个集体经济“空壳村”和薄弱村吃上了“低保”,各村年运转经费都达到了“每人每年不低于30元的标准”,村级组织工作运转和为民服务有了基本经费保障。二是大力扶持发展村集体经济。创新扶持政策,加强分类指导,因地制宜发展集体经济,增强村级组织自我发展、自我保障的能力。从2020年起,实施“千村集体经营场所示范”建设计划,用3年时间选择XXX个左右的村,通过整合资源、多方筹资、强化帮扶等措施,建设一批能够发挥示范带动作用的标准化厂房、种养殖大棚和门市超市用房等村级组织经营场所,由市财政采取以奖代补的方式进行奖励,扶持带动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如,XX村抓住政策机遇,新建了集体经营示范场所,用于经营农资超市和生活超市,不仅方便了村民生产生活,而且每年为村集体增加收入5万元。三是规范资金的管理使用。对于村级组织运转最低保障经费,出台管理使用办法,强化督查考核,确保资金落实到位、专款专用。对于村级集体收入,主要用于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民生服务,解决农民群众生产生活问题,同时加大公开力度,利用报纸、电视、村务公开栏等阵地,定期向群众通报村级决策事项、财务运转使用等情况,让村民看得见、摸得清资金去向,以

“公开”提升村民参与发展集体经济的凝聚力。如,XX村实施“村务发言人”制度,定期公示资金运转情况,形成了村级班子和村民的良性互动。

(三)抓规范强阵地,建好服务群众的活动场所。

2021年以来,XX市全面建立以村级为民服务站点为基础、以乡镇(街道)党群服务中心为纽带、以县(市、区)党员服务中心为主体的县乡村三级便民服务平台,为群众办事提供“一站式”服务。一是活动场所建设全覆盖。确定XXXX个活动场所不达标村作为重点建设村,采取财政补助、政策倾斜、结对帮扶、社会捐助等多种渠道筹措资金,做好活动场所的新建、扩建、修缮工作,实现了“村村都有达标的活动场所”目标。同时,积极推进县、乡党群服务中心建设,目前全市XX个县(市、区)均建立了功能实用的党员服务中心,XX个乡镇(街道)建成了党群服务中心。二是活动场所建设规范化。按照党员活动、村民议事、便民服务、教育培训、文化娱乐“五位一体”的功能定位,抓好规范化建设,积极发挥活动场所的综合效益。如,XX村对原有活动场所升级改造,建成面积1300平方米的便民综合服务中心,集村级组织活动、便民服务、农家书屋、矛盾调解等功能于一体,配套建设了卫生室、幼儿园、互助养老院、超市及文化娱乐等设施,形成多功能、一站式的综合服务平台,受到群众欢迎。三是发挥活动场所服务功能。依托村级活动场所设立为民服务站点,推行为民服务全程代办,实现

“生产、文化、卫生、法律、政务、关爱”六个服务不出村,让群众真正得到实惠。XX付村投资30余万元建成远程教育户外广场,为党员干部群众提供政策理论、适用技术、科普知识、文化卫生等学习教育服务,成为村民农闲时间的好去处。

(四)抓帮扶强基础,形成服务群众的工作合力。

针对惠农政策“到户难”、烦事难事“疏解难”、后进村整治“破题难”,基层党组织服务手段单一、资源有限等问题,XX市开展了以直接联系服务群众为主题的“大规模驻村入户、面对面谈心交流”活动,组织全市机关干部下基层、转作风,形成服务群众的工作合力。一是机关干部驻村联户“两个全覆盖”。采取市、县(市、区)领导班子成员带头建立联系点和重点联系户,市、县(市、区)直部门单位确定联建村,乡镇(街道)党政班子成员包保后进村,选派机关干部担任村党组织“第一书记”驻村帮扶的办法,开展机关干部驻村联户工作。2021年以来,全市X万名干部与XXX个行政村XXX万农户建立直接联系,每名干部都有自己的联系户、每个农户都有固定的联系人,实现干部、农户“两个全覆盖”。221年共选派了XXX名“第一书记”,驻村抓党建促乡村振兴,规范村级管理,带领农民致富。二是真心实意为村民办事解忧。联户干部通过电话联系、上门走访、蹲点调研等多种方式,保持与农户的直接联系,做到

“三知四清”(知家庭成员、知生活状况、知生产情况,清楚思想状况、清楚家庭困难、清楚就业情况、清楚诉求愿望),力所能及地为联系户解决实际困难。XX县等地建立民意收集分理机制,定期召开专题分析会,形成民意分析报告,有针对性地制定工作措施并责成相关部门办理。三是用制度防止下基层出偏差。为避免“走形式”、“一阵风”,专门成立下派干部管理工作办公室,建立市领导带头督查机制。实行“六个一”(有一张便民服务承诺书、一张便民服务联系卡、一面便民服务公示牌、一个便民服务意见箱、一部便民服务联系电话、一本便民服务记录簿)联系服务制度,要求干部下乡不扰民,入户期间自带被褥,吃住在村,不陪同迎送、不开小灶。“第一书记”人手一套《民情记录簿》、《驻村干部“一口清”》涉农政策和党务知识读本,使群众能够随时联系到“第一书记”,“第一书记”能够快速了解农村情况开展工作。年底对驻村联户工作集中考核,将结果作为评先评优、选拔任用干部的重要依据。2021年,XX市级共组织开展督导检查X次,访查农户XXX余户,约谈、通报批评驻村联户工作不力的干部XXX人。

(五)抓载体建制度,健全服务群众的长效机制。

针对农村留守老人、妇女较多,到乡镇办事不方便的实际情况,XX市着眼于把服务送到群众家门口,建设形式多样的服务载体,在制度和机制层面保证服务的常态化、长效化。一是依托为民服务场所推行为民服务代办制度。如,XX市实行为民服务代办制度,每村建立“一员一室一中心”的民生代办服务网络,从村“两委”成员或热心服务的党员中选择1人担任民生代办员,专门负责受理群众委托、代办民生事务,同时收集民情民意;村村设立代办室,专门负责接待群众咨询和委托;镇街设立群众服务中心,组织与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财政、经管、计生、新农合、公章监管等部门进驻服务中心,集中办理为民服务事宜。规范工作程序,印制《民生代办委托书》、《民生代办事项登记簿》、《涉农政策汇编》,严格按照

“委托——代办——反馈”的程序进行代办,设立民生代办公示牌、服务监督电话,发放民生代办联系卡,确保代办程序规范、公开透明。二是建立党员群众联建联创制度。根据农村熟人社会的特点,以党员为纽带,凝聚村民共同参与,发扬农村群众守望相助的优良传统,促进党员群众良性互动。如,XX区探索实行“30户联创”党建模式,打破村庄村组界限,以30户左右的家庭作为一个联创单元,选出党员中心户长,以中心户长为纽带,联创单元党员定岗定责,带动群众志愿参与社区管理、服务,形成了以“30户家庭、中心户长、联创联建”三大要素为核心的联创体系,主要开展6项联创:基层党建,中心户长定期带领群众参观党建工作,联创户对党员履职践诺工作进行评议;民主管理,定期对村级事务“四民主两公开”情况进行评议;卫生监督,党员带头,每个联创单元负责一个卫生保洁专区;邻里互助,联创单元的党员分别与困难家庭结成对子,帮助解决生产生活难题,传授实用生产技术、传递致富信息;文明倡树,每名党员承担文明宣传任务,传播文明生活方式;平安村居,构建“邻里守望”的群防群治机制。三是推行村干部轮流坐班制度。如,XX区每村每天至少有一名“两委”班子成员在村级活动场所坐班办公,做好上传下达,为党员群众提供政策、村务等咨询服务,处理矛盾纠纷,协调解决群众实际困难和问题。

二、工作成效

XX市实施“基层党组织服务能力提升工程”,打通了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取得了群众欢迎、群众受益、群众认可的实际效果,推动了农村改革发展稳定。

(一)基层党组织自身建设进一步加强。

坚持重心下移、资源下沉,人往基层走、钱往基层花、劲往基层使,让农村基层党组织有资源有能力为群众办事,实现了从管理到服务的转型。特别是结合“大规模驻村入户、面对面谈心交流”活动,广大驻村联户干部帮助整顿软弱涣散后进党组织XXX个,调整选配村“两委”成员XXX名,发展党员XXXX名,培养后备干部XXXX多名,培训党员XX万人次。村级班子服务意识明显增强、服务能力明显提高,村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和战斗堡垒作用、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得到有效发挥。

(二)抓党建促发展的成效进一步显现。

农村基层党组织立足村庄实际,借助上级政策,通过发展高效种植、畜牧养殖、兴办工副业项目、成立专业协会、盘活资产资源等方式,加快了农村致富奔小康步伐。机关党组织发挥本单位人才、政策等优势,从送钱送物到送政策送服务,为基层发展注入了活力。2021年以来,全市机关党组织、农村基层党组织协调落实无偿资金XXXX多万元,硬化路面XXXX多公里,改造电路XXX公里,新挖沟渠XXX公里,打井1XXX多眼,组织劳务输出X万多人,免费查体X万多人次;新上种养殖项目XXXX多个,协调引进工副业项目XXX多个,新增集体经营性收入XXXX多万元。2021年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XXXXX元、增长%。

(三)党群干群关系进一步密切。

从XX市委常委到农村党组织书记,从机关干部到农村党员,都把联系服务群众摆在第一位置,群众对党员干部的满意度也持续提升。2021年以来,全市收集群众反映问题和建议X万条,代理解决群众反映问题XXX多件,化解各类矛盾纠纷XXX多起,农村信访量持续下降。2021年,在综合考核电话随机调查中,XX市群众满意度提高了X分。

三、几点启示

XX市实施“基层党组织服务能力提升工程”,瞄准解决关键问题,创新工作方法,推动基层党组织服务群众直接化、具体化、常态化、制度化,为加强农村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提供了有益启示。

(一)着力增强村级组织“造血”功能。

这是解决“有钱服务”问题的关键。调研发现,仅仅依靠上级拨付的最低保障经费,集体经济薄弱村在服务群众方面依然捉襟见肘,很难为村民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务。有的村支书说,不用再举债过日子了,能够整治一下环境卫生、慰问一下困难群众,但是要解决难事、大事,还得靠集体经济保障。村级服务水平较高、村民比较满意、干群关系融洽的村往往是集体经济雄厚的村,这些村党组织的凝聚力、号召力明显高于其他村党组织。

(二)着力培养本土优秀村干部。

这是解决“有人服务”问题的根本。组织机关干部驻村帮扶,是增强基层服务力量的重要手段,但从长远看,还要培养本村本土党员干部,留下一支扎根农村、永不撤离的服务队伍。一方面,要围绕

“愿服务、懂服务、会服务”这个主题来加强教育培训,提高在职村干部服务群众的能力。另一方面,要通过政策扶持、项目支持,让农村党员干部有资源为群众服务,提高基层党组织服务能力。

(三)着力做好团结引领群众的工作。

这是有效联系服务群众的重要内容。在全面深化改革的攻坚期,农村群众的民主意识、权益意识越来越强,有的在面对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近期利益和长远利益的时候,更多关注个人、局部、眼前利益,甚至会提出不合理的利益诉求。这些新情况新问题,需要基层党组织在加强服务的同时,做好教育引领、解疑释惑等工作,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引导群众理性表达个人诉求,争取群众的理解和支持,真正成为群众的“主心骨”和“领路人”。

(四)着力提升村级治理水平。

这是提高联系服务群众水平的必由之路。农村基层组织作为国家治理的“神经末梢”,处于直接面向村民的最前沿,其治理能力如何,直接关系到国家治理的总体水平。XX市农村党组织在推进治理结构网络化、治理方式民主化的同时,特别注重治理技术的现代化,借助信息化手段提升服务群众能力。如,XX镇运用网络技术开通“民情通”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将村民家庭档案信息管理、民生诉求采集、村级重点工作、村干部每日考勤等功能有机结合,党员群众可以“晒诉求、提问题、求帮助”、镇村干部可以“发公告、作解答、晒日志”、党委政府可以“派任务、知进展、查效能

”,实现了数据一次采集、整体录入、多部门共享,简化了工作流程,提高了办事效能,受到群众好评。

下载市贸促会突出“四个创新”提升服务功能(总结交流)word格式文档
下载市贸促会突出“四个创新”提升服务功能(总结交流).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