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三华同步心得
“三华”同步电网知识学习心得体会
一、能源和消费中心的距离越来越大是发展“三华”同步电网的必要条件。
未来10年是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推进的关键时期,经济保持较快增长,能源电力需求仍将快速增长。
预计2015、2020年全国全社会用电量分别达到6.1万亿和7.8万亿千瓦时,目前,我国京广铁路以东是能源电力消费的主要地区。2010年,中东部 用电量占全国的69.2%。随着西部大开发、产业机构调整和转移,未来西部地区用电量比重将有所提高,但中东部地区由于基数较高,在今后相当长时期内仍然会是全国的电力负荷中心。2020年中东部地区用电量占全国比重的68.3%。我国地域辽阔,能源资源和消费分步不均衡,能源资源丰富地区远离经济发达的能源消费地区。我国2/3以上的经济可开发水能资源分布在四川、西藏、云南三个省区,3/4以上的煤炭保有储量分布在山西、陕西、内蒙古、宁夏、新疆五省区,陆上风能资源集中分布在华北、东北、西北地区,太阳能资源集中分布在西藏、西北、内蒙古地区。今后我国的能源资源开发主要集中在西部和西北部地区,开发重心逐步西移和北移;而东部地区经济持续快速发展,能源需求量大,导致我国能源产地与能源消费地区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远。能源资源和消费中心逆向分布的基本国情,决定了我国能源就电力流动具有跨区域、远距离、大规模的特点,电力输送呈现“西电东送、北电南送”的基本格局。
二、特高压、远距离传输将从根本上扭转经济发达地区电力资源紧缺的基本现状。
我国北方煤电基地距离华中、华东负荷中心800-3000千米,西南水电基地距离华中、华东负荷中心1000-3000千米。由于西部电源基地送电距离较远,若继续采用500千伏交流构筑我国未来电网主网架,系统稳定问题突出,即使采用紧凑型、串补等先进技术,每回500千伏线路的输电能力也只能达到100-130万千瓦,为满足西南水电和北部煤电外送,需新建500千伏交流线路150回左右,这就会使输电线路过于密集,短路电流难以控制,进一步加剧500千伏电网线路走廊密紧张、短路电流超标等瓶颈问题,使电网无法正常运行。完全采用±500千伏直流向负荷中心送电,需新增线路60-70回。不仅线路走廊十分紧张,换流站和接地站也难以选择,会造成受电电网直流落点过多,电网安全无法报章。1000千伏交流输送能力是500千伏交流的4-5倍;在特高压电网规划论证表面,特高压电网潮流分布合理,线路利用率高。随着特高压骨干网架的建设,特高压输电效益将不断提高。
三、建设“三华”同步电网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非常显著。
特高压电网可以大幅度提高电网自身的安全性、可靠性、灵活性和经济性,将有力促进电力发展方式转变,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显著:一是从根本上解决煤电油运紧张矛盾;二是扩大水电消纳范围;三是提高风电、太阳能等洁净能源消纳能力;四是节约电源装机容量;五是取得良好社会环境效益;六是电源电网投资比例合理;七是电价具有竞争力。
第二篇:三华同步电网培训心得(范文模版)
“三华”同步电网培训心得
许继开关设备系统集成部 牛万宇
为普及“三华”同步电网知识,坚定建设特高压和坚强智能电网的信心和决心,加速推进电网发展方式转变,公司组织大家一起就“三华”同步电网知识进行了集中培训与学习。通过对其的学习,深有感触!
《“三华”同步电网知识手册》是国家电网公司编著的一本全面介绍“三华”同步电网知识的书籍。全书共分为四章,分别就特高压电网基础知识、我国特高压输电技术的创新成果、建设“三华”同步电网的必要性和“三华”同步电网的安全性等内容进行了介绍。全书图文并茂,深浅适宜,采用简单而易懂的问答式方式向大家介绍了什么是“三华”同步电网,为什么要建设“三华”同步电网,如何建设“三华”同步电网。感触之情不尽言表!
1、通过对特高压基础知识的学习,对特高压基本知识有了一定的认知。它从电力、电网基本知识讲起,进而引入特高压电网。对电网基本知识进行了相关详细而简单的介绍,对国内外特高压电网发展历程进行了相关回顾,对特高压电网输电的定位及优越性进行了论述等,通过这丝丝点点的论述与说明,让大家对特高压电网的有了一定的认知,为我们每一个电网人烙下了电网的痕迹。
2、通过对我国特高压输电技术的创新成果的学习,对我国特高压输电技术的发展有了一定的认知。晋东南-南阳-荆门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试验示范工程,是世界上第一条具有21世纪电网技术水平、商业化运行的百万伏级交流输变电工程,创造了二十一项世界纪录;向家坝-上海±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示范工程是我国乃是世界上输电距离最远、容量最大的直流输电工程,创造了多项世界第一。同时,为了全面支撑特高压和大电网关键技术研究,国家电网建成了“四基地”和“两中心”,综合试验研究能力居世界领先水平。通过这些工程建设和试验研究,我国在特高压关键技术研究领域突破了过电压与绝缘配合、无功补偿与电压控制等十大项关键技术,在特高压关键设备自主化研发方面实现了特高压变压器、大容量换流阀等十大项关键设备自主研发。我国电工装备制造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3、通过对建设“三华”同步电网的必要性的学习,对我国为什么发展特高压同步电网有了一定的认知。我国地域辽阔,能源资源和消费分布不均衡,能源资源丰富地区远离积极发达的能源消费中心地区,电力输送呈现“西电东送、北电南送”的基本格局。为了解决这些矛盾,为此国电电网提出了建设特高压“三华”同步电网,以解决能源与消费分布不均衡的矛盾,推动经济的快速发展。到2015年,“三华”同步电网形成“三纵三横”特高压交流骨干网架,建成13条/
2直流输电工程。
4、通过对“三华”同步电网的安全性的学习,对电力系统的安全性能有了一定的认知。电力系统的安全性是指电力系统在运行中承受故障扰动的能力,它不仅关系到能源输送的稳定性,而且关系到经济发展的连续性。而“三华”同步电网能够有利于电力系统安全性的建设,通过对其的深入学习,更加坚定的建成“三华”同步电网的必要性。
最后,通过这些天集中学习,让我对什么是“三华”同步电网,为什么要建设“三华”同步电网,如何建设“三华”同步电网有了一定的认知,知其然,而更知其所以然。/ 2
第三篇:三华同步心得体会
学习“三华”同步电网知识心得体会
通过近段时间关于“三华”同步电网知识的学习,我在对“三华”同步电网的知识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和理解,并深刻体会到了电网互联时代,特高压建设的重要性。
国家电网公司普及“三华”同步电网知识,是为了坚定建设特高压和坚强智能电网的信心和决心,加快推进电网发展方式转变。自2004年底以来,国家电网国内公司上下艰苦奋斗,相继成功建设了特高压交、直流示范工程,有力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在世界电网科技领域实现了“中国制造”和“中国引领”。我国能源分布和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增长带动了电力需求不断增长。然而,我国能源资源和消费呈逆向分布,决定了我国的能源资源必须在全国范围进行优化配置。
目前,我国的电网还不够坚强,电网间的联络比较脆弱,电网抵御干扰和故障的能力还不够强。电网的构建,需要电力大规模、远距离、高效率输送,以往的高压网已经无法满足未来发展的趋势,必须依托新技术、更高电压等级电网来适应未来电网发展的趋势,特高压电网建设应运而生,是大范围能源资源配置的重要手段。特高压电网可以大幅度提高电网自身的安全性、可靠性、灵活性和经济性,将有力促进电力发展方式转变,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显著:一是从根本上解决煤电油运紧张矛盾;二是扩大水电消纳范围;三是提高风电、太阳能等洁净能源消纳能力;四是节约电源装机容量;五是取得良好社会环境效益;六是电源电网投资比例合理;七是电价具有竞争力。而 “三华”同步电网就是通过加快发展特高压,输煤输电并举,实现能源、环境、经济等综合效益。“三华”特高压同步方案形成强交、强直、协调发展的电网结构,可以有效提高电网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建设“三华”同步电网,势在必行。
通过学习“三华”同步电网知识,作为国家电网公司的一员,我感到十分自豪。作为一名基层干部,我会坚持不懈地学习“三华”同步电网知识,并做好模范带头作用,以实际的行动坚定不移地支持“三华”同步电网的建设。同时,我将身体力行地督促下属员工学习“三华”同步电网知识,将时代所赋予电力员工的神圣使命播撒到大家心中,为“三华”同步电网的建设培养出一批优秀的人才。
第四篇:三华心得
学习“三华”同步电网之心得体会
我局近期组织全体员工开展了学习“三华”同步电网的相关知识培训活动,我也有幸参加,并学到了很多新知识,眼界顿时开阔了许多。我将我学习的心得体会做以下总结,如有不当之处,还望批评指正。
我国电网主要是在新中国成立后发展起来的。1952年自主建设了110kV输电线路,逐渐形成京津唐110kV输电网。1954年,建成丰满—李石寨220kV输电线路,逐渐形成东北220kV骨干网架。1972年,建成330kV刘家峡—关中输电线路,全长534千米,逐渐形成西北330kV骨干网架。1981年,建成500kV姚孟一武昌输电线路,全长595千米,逐步形成华中500kV骨干网架。1989年,建成±500kV葛洲坝—上海高压直流输电线路,实现了华中—华东两大区的直流联网。2005年,在西北电网建成第一条750kV输电线路。2008年,建成晋东南—南阳—荆门1000kV特高压交流试验示范工程。2010年,建成±800kV云南—广东(500万kW级)、向家坝—上海(700万kW级)±800kV特高压直流输电示范工程,成为目前世界上交直流运行电压等级最高的国家。
特高压交流输电线路走廊宽度约为500kV输电线路的1.6倍,输电能力是500kV输电线路的4~5倍,单位走廊宽度的输送容量为500kV输电线路的2.5~3.1倍。±800kV直流输电线路走廊宽度约为±500kV输电线路的1.6倍,输送容量是±500kV输电线路的2.5倍,单位走廊宽度输送容量约为±500kV输电线路的1.6倍。通过发展特高压电网,可以显著提高线路走廊的输电效率,节约宝贵的土地资源。
我国电网的发展问题无法单纯依靠直流输电解决,需构建强交流、强直流相互补充、相互支撑的坚强电网。大容量直流输电采用交流电网换相原理,必须有稳定的交流电压才能正常工作,必须依托坚强的交流电网才能发挥作用。直流输电与交流电网的关系就如同输水管与蓄水池,蓄水池容量越大,可承受的输水能力越强。若大量电力通过直流输入相对较弱的交流系统,在交流系统严重故障、电压不稳时,所有直流工程可能同时换相失败、退出运行,面临全网崩溃、大停电的重大风险。无论从安全的角度还是从技术的角度,均无法单纯依赖直流输电解决我国电网的可持续发展问题,需要强交流、强直流并列运行、相互补充、相互支撑、相辅相成。我国电网面临的是一个电力从西向东、由北至南大规模流动并在中间分散落点,大煤电、大水电、大核电、大风电基地集中开发、分散消纳的格局。应充分发挥交、直流输电各自的优势,将特高压交流应用于主网架建设和跨大区送电,将特高压直流应用于大型能源基地的超远距离、超大容量送电。
据2009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出现较重酸雨的104个城市全部分布在中东部地区。我国中东部地区单位国土面积的二氧化硫排放量为西部地区的5.2倍,中东部地区已基本没有煤电发展的环境空间,而西部地区还有较大环境裕度。
与输煤相比,采用特高压输电能促进我国环保空间优化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一是可以减轻中东部负荷中心地区的环境压力,减少环境损失。通过统筹规划建设特高压电网和西部煤电基地,2020年中东部地区可以减少二氧化硫排放55万吨/年,全国可以减少环境损失45亿元/年。二是加快将西部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可以改善西部地区环境治理投入不足所造成的污染状况。三是可以缓解煤炭开采导致的环境压力。通过煤电一体化建设,实现煤矿与电厂在水、煤、灰、土地等资源配置上的互补和综合利用,形成内部良性循环圈,大大减轻煤炭开采对环境的破坏程度。
通过特高压交流网架将我国华北、华东和华中区域电网联结起来形成的特高压同步电网,称为“三华”同步电网。“三华”同步电网连接北方煤电基地、西南水电基地和华北、华中、华东负荷中心地区,覆盖地理面积约320万千米2。2015年,全国将形成东北、“三华”、西北、南方四个主要的同步电网。
到2020年,预计“三华”同步电网总装机容量约10亿kW,占全国的57%;全社会用电量约5.26万亿kW·h,占全国的67%;与北美东部电网等国外现有大型同步电网的规模基本相当。
未来我国“三华”同步电网覆盖地域辽阔,东西时差大,南北季节差别明显,不同地区负荷特性和电源结构差异较大,通过联网将获得错峰、调峰、水火互补、跨流域补偿调节、互为备用和调剂余缺等显著的联网效益。
以2020年预计装机规模分析,在统一调度、统一安排检修的情况下,“三华”同步电网可减少装机容量2000万kW,节约电源投资750亿元。2020年前后,“三华”同步电网电源结构合理,扩大了水电消纳范围,将华中电网水电比例由53%降低到同步电网的19%左右,将大大提高调节性能较差的径流式电站的经济性,每年可减少弃水电量320亿kW·h,节约煤炭1430万吨。
到2020年,我国基本建成以特高压电网为骨干网架,各级电网协调发展,以信息化、自动化、互动化为特征的坚强国家电网,全面提高电网的安全性、经济性、适应性和互动性。
坚强智能电网的体系架构包括电网基础体系、技术支撑体系、智能应用体系和标准规范体系四个部分。电网基础体系是电网系统的物质载体,是实现“坚强”的重要基础;技术支撑体系是先进的通信、信息、控制等应用技术,是实现“智能”的基础;智能应用体系是保障电网安全、经济、高效运行,最大效率地利用资源和社会资源,为用户提供增值服务的具体体现;标准规范体系是之技术、管理方卖弄的标准、规范,以及试验、认证、评估体系,是建设坚强智能电网的制度保障。
通过这次学习,让我对“三华”同步电网有了更好的认识,但我也深刻意识到我学的还不够,我会在今后的工作学习中继续努力。
第五篇:三华同步电网学习心得
互补不平衡供需 建设特高压电网 喜迎国家电网跨越式大发展
——“三华”同步电网知识学习心得体会
一、能源和消费中心的距离越来越大是发展“三华”同步电网的必要条件。
未来10年是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推进的关键时期,经济保持较快增长,能源电力需求仍将快速增长。-预计2015、2020年全国全社会用电量分别达到6.1万亿和7.8万亿千瓦时,目前,我国京广铁路以东是能源电力消费的主要地区。2010年,中东部 用电量占全国的69.2%。随着西部大开发、产业机构调整和转移,未来西部地区用电量比重将有所提高,但中东部地区由于基数较高,在今后相当长时期内仍然会是全国的电力负荷中心。2020年中东部地区用电量占全国比重的68.3%。
我国地域辽阔,能源资源和消费分步不均衡,能源资源丰富地区远离经济发达的能源消费地区。我国2/3以上的经济可开发水能资源分布在四川、西藏、云南三个省区,3/4以上的煤炭保有储量分布在山西、陕西、内蒙古、宁夏、新疆五省区,陆上风能资源集中分布在华北、东北、西北地区,太阳能资源集中分布在西藏、西北、内蒙古地区。今后我国的能源资源开发主要集中在西部和西北部地区,开发重心逐步西移和北移;而东部地区经济持续快速发展,能源需求量大,导致我国能源产地与能源消费地区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远。能源资源和消费中心逆向分布的基本国情,决定了我国能源就电力流动具有跨区域、远距离、大规模的特点,电力输送呈现“西电东送、北电南送”的基本格局。
二、特高压、远距离传输将从根本上扭转经济发达地区电力资源紧缺的基本现状。
我国北方煤电基地距离华中、华东负荷中心800-3000千米,西南水电基地距离华中、华东负荷中心1000-3000千米。由于西部电源基地送电距离较远,若继续采用500千伏交流构筑我国未来电网主网架,系统稳定问题突出,即使采用紧凑型、串补等先进技术,每回500千伏线路的输电能力也只能达到100-130万千瓦,为满足西南水电和北部煤电外送,需新建500千伏交流线路150回左右,这就会使输电线路过于密集,短路电流难以控制,进一步加剧500千伏电网线路走廊密紧张、短路电流超标等瓶颈问题,使电网无法正常运行。完全采用±500千伏直流向负荷中心送电,需新增线路60-70回。不仅线路走廊十分紧张,换流站和接地站也难以选择,会造成受电电网直流落点过多,电网安全无法报章。1000千伏交流输送能力是500千伏交流的4-5倍;在特高压电网规划论证表面,特高压电网潮流分布合理,线路利用率高。随着特高压骨干网架的建设,特高压输电效益将不断提高。
三、建设“三华”同步电网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非常显著。
特高压电网可以大幅度提高电网自身的安全性、可靠性、灵活性和经济性,将有力促进电力发展方式转变,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显著:一是从根本上解决煤电油运紧张矛盾;二是扩大水电消纳范围;三是提高风电、太阳能等洁净能源消纳能力;四是节约电源装机容量;五是取得良好社会环境效益;六是电源电网投资比例合理;七是电价具有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