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鲁迅补天读后感
鲁迅补天读后感
鲁迅补天>读后感
张群
鲁迅曾经在《>故事新编》的序言中说到历史小说的创作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博考文献,言必有据”;另一种是“只取一点因有,随意点染,铺成一篇”。而《补天》作为《故事新编》的开山之作,是鲁迅“从古代和现代都采取题材,来做短篇小说的第一次伟大尝试”,表现了他在艺术创作上新的探索。
读完《补天》之后,一方面,我不仅深深叹服于鲁迅能如此精妙地将历史传说典故与社会现实相结合起来,另一方面,鲁迅在这篇文章中所寓含思想也是十分深刻,值得我们每个人去细细思考。
《补天》这篇小说共分为三个部分。在小说的第一部分中,写了女娲造人的背景及过程,“地上都嫩绿了,便是不很换叶的松柏也显得格外娇嫩,桃红和青白色的斗大的杂花,在眼前还分明,到远处就成为斑斓的烟霭了。” “嫩绿”“桃红”“青白”一系列色彩鲜明的词营造了一种富有生机和活力的气氛,让人事前便感受到女娲造人前的生机与希望。女娲就在这样一种美好的环境中开始了她的造人事业。“只是不由得跪下一足,伸手掬起带水的软泥来,同时又揉捏几回,便有一个和自己差不多的小东西在两手里”第一次造人的成功,让女娲感到了喜悦,于是她“以未曾有的勇往和愉快继续着伊的事业。”可是造人的工作也是巨大而繁重的,女娲“几乎吹完了呼吸,流完了汗,而况又头昏,两眼朦胧起来,两颊也渐渐的发热„„然而伊还是照旧的不歇手,不自觉的只是做。”终于在最后一批“大半呆头呆脑,獐头鼠目的有些讨厌的”人类做完后,女娲终于“困顿不堪似的懒洋洋的躺在地面上。”鲁迅在这一节中高度颂扬了女娲辛勤劳动创作的伟大形象,这一份饱含汗水与智慧的伟大工作,显示了女娲的勤劳善良及聪明智慧。
如果说女娲造人是故事的一个开端,那么第二节在讲到女娲补天时则可以说使故事的发展达到了高潮。因为人类后来的互相残杀,共工和颛顼争权夺利,共工败,怒触不周山,天柱为之折断。天地之间“竟没有一些可以善心悦目的东西了”,女娲只得再“炼石补天”,使世界再重新恢复美好。“伊从此日日夜夜堆木柴,柴堆高多少,伊也就瘦多少”可以看出女娲为此的幸苦操劳。可纵然后来“累得眼花耳响,支持不住了”还是没有停下自己的工作。“风和火势卷得伊的头发都四散而且旋转,汗水如瀑布一般奔流,大光焰烘托了伊的身躯,使宇宙间现出最后的肉红色”。随着女娲最后一口呼吸的吐出,她“便在这中间躺倒,并且不再呼吸了。”女娲以自己的生命守住了天地间的美好,这种高尚的献身精神无疑在天地间谱写下最豪壮的一曲颂歌。
阳光普照的同时,也必然存在着阴影。鲁迅一方面以一种浪漫主义的情怀深情地讴歌了以女娲为代表的劳动者辛勤勇敢、善良美好的品质,另一方面也以一种现实主义的笔触,对那些忘恩负义、争权夺利的小人给予了批评。当女娲在补天时,“正要伸手,又觉得脚趾上有什么东西刺着了”,最后这个手拿长方板刺人的“小东西”竟然还对女娲背诵如流般地说道:“裸裎淫佚,失德蔑礼,败度,禽兽行。国有常刑,惟禁”,对女娲的补天行动进行了阻拦。鲁迅的这一段描写,深刻的揭露了那些愚昧无知和打着礼仪道德的虚假旗号的卑劣小人行径。
故事的最后,也就是在女娲死后,人类生活的场面。那被遗留在尘世间的人每天仍然有着无休止的战争,而那些打着“女娲氏之肠”的虚伪>口号的禁军们却在女娲尸体的肚皮上安营扎寨,只是“因为这一处最膏腴”。而这是多么讽刺的一件事!借着女娲的名义却干着有损先祖的事,其忘恩负义可见一斑。另一方面,那些因被神龟脱离尘世的仙山上的道士“也传了无数代了。他临死的时候,才将仙山被巨鳌背到海上这一件要闻传授徒弟,徒弟又传给徒孙,”这一发现,吸引了无数人的追寻,“方士寻不到仙山,秦始皇终于死掉了;汉武帝又教寻,也一样的没有影。”因女娲善意的无意之举竟然促成了仙山的来源,而那些一心想长寿的自私的人却苦苦追寻不到,这大概也算是一种惩罚吧。
鲁迅对于历史与现实,善良与邪恶的思考无疑是十分深刻的。这篇创作于1922年的历史小说,实际上是借女娲造人补天这一神话传说,借古讽今,来暗示当时的社会风气。对于那时一些国民的自私、愚昧、麻木,以及传统的封建礼教都进行了深刻的批判,以一种全面深入的方式剖析了人性中的劣根性。比如在说到女娲在一战场中看到一个受伤的小人“正从别着一个直挺挺的东西的腰间解下那破布来,慌乱系上自己的腰,但神色倒也很平淡”寥寥几笔的动作描写,就将人类中存在的那种自私、虚伪的本质刻画得淋漓尽致,而对于人类始祖女娲来说,她那种崇高伟大、忘我牺牲的崇高情操与那些忘恩负义的小人、争权夺利的共工一流则形成了强烈的对比,给人们带来了强烈的震撼。
罗曼?罗兰曾经说过:“认清这个世界,然后去爱它。”在中国当时黑暗落后的社会时代背景下,有着许多像是文中故事所提到的那种卑劣小人,他们自私虚伪,甚至对于自己的恩人——女娲,也是忘恩负义。但就像鲁迅在对待类似遭遇的态度一样,一方面对着诬蔑背弃他的人“黑的恶鬼似的站着”,一方面仍然对青年采取热情的帮助的态度;正如他所说:“不能因为遇见过几个坏人,便将人们都作坏人看。”也许,认清小说中“善”与“恶”的交织,认清楚鲁迅笔“光”与“影”的对立,在看清这个世界之后,仍能像女娲补天一般以一种宽容、和谐的心态来继续做出努力,才是鲁迅在这篇小说中留给我们的最宝贵的人生财富。
第二篇:补天读后感
《补天》---鲁迅的文笔历来很简练,很少有华彩乐章。但是本文的一开头却很华丽,他不惜用笔墨营造了女娲出场的气氛,“粉红色的天空……冷且白的月亮”在这样绚丽色彩的烘托下,女娲出现了,在她正细致造人的时候,她的胯间出现一个小人,大进谗言,女娲在对人类生气失望之后,一改细致用心捏成人类的美丽心情,用树枝横扫,造出獐头鼠目的一批人。最后女娲累死了。但她死后,自称女娲嫡系的一帮人在女娲的身体上安营扎寨,这种结局和前面渲染的绚丽形成了极大的反差,前面的壮美愈显出结局的悲惨。鲁迅先生这样写,这种悲凉感实际上影射出包括自己在内的“五四”先驱者的命运,体现出先驱者和英雄的悲剧性。《补天》---鲁迅的文笔历来很简练,很少有华彩乐章。但是本文的一开头却很华丽,他不惜用笔墨营造了女娲出场的气氛,“粉红色的天空……冷且白的月亮”在这样绚丽色彩的烘托下,女娲出现了,在她正细致造人的时候,她的胯间出现一个小人,大进谗言,女娲在对人类生气失望之后,一改细致用心捏成人类的美丽心情,用树枝横扫,造出獐头鼠目的一批人。最后女娲累死了。但她死后,自称女娲嫡系的一帮人在女娲的身体上安营扎寨,这种结局和前面渲染的绚丽形成了极大的反差,前面的壮美愈显出结局的悲惨。鲁迅先生这样写,这种悲凉感实际上影射出包括自己在内的“五四”先驱者的命运,体现出先驱者和英雄的悲剧性补天》是《故事新编》中的一篇。这篇小说取材于女娲造人和补天的神话。小说开篇写女娲从梦中惊醒,烦闷、懊恼,自然界则是一片春回大地的绚烂景象。和风吹拂,女娲百无聊赖,心神不安,青春焕发,精力饱满而
无处发泄。她走向海边,无意识捏弄软泥,于是创造了人。女娲因生命力受压抑而发挥了劳动创造精神,创造了人类,补好了崩裂的天。这是作者对封建思想意识礼教道德的勇敢挑战和彻底否定,体现了强烈的反封建精神。
鲁迅的思想中,对这种精神的表达,除了灵性之外,还有“神”、“神明”、“神思”、“圣觉”、“内”、“本根”、“意力”、“灵觉”、“自觉”,从这些词语来看,鲁迅所说的精神,是主体性的,内在性的。是禀于自然,为人所本有的。既是人之为人的本因,也是人的内在本质。
但同时,作者也在作品中,表现了人类创造力和灵性的衰竭。“顾民生多艰,是性日薄。”正是因为人类物质生活方面充满艰辛,因此人身上的原始自然生命力和灵性日渐消失殆尽。“沮夫今,乃仅能见诸古人之记录。”人的健康生命力和创造精神,灵性,来源于自然神性。女娲对这些“呆头呆脑”的人,毫无精神与灵性的人是“讨厌”的。当人之本真人性不在时,同时必然会与神和神性相疏离。神对人的态度,也就开始转变为“恶作剧”,这是人类种种灾难的开始。
人与天地自然、与神的关系,最初是融洽的;可是,在漫漫的岁月流逝之中,这种融洽,便逐渐消失殆尽了。
如何再重新恢复和建立这种原初的关系?就像鲁迅在其他作品中写到的那样,依靠信仰。在鲁迅看来,这被但是的崇尚西方科学的“志士”斥为“迷信”的朴素信仰,只保留在“气禀未失的农人”身上。“农人耕稼,岁几无休时,递得余闲,则有报赛,举酒自劳,洁牲酬神,精神体质,两愉悦也。”农人在物质劳动之余,举行赛会酬神,把酒言欢,暂时摆脱物质生活的烦累,于身于心,皆可放松。这有什么不好呢?
第三篇:补天 鲁迅
有一日,天气很寒冷,却听到一点喧嚣,那是禁军终于杀到了,因为他们等候着望不见火光和烟尘的时候,所以到得迟。他们左边一柄黄斧头,右边一柄黑斧头,后面一柄极大极古的大纛,躲躲闪闪的攻到女娲死尸的旁边,却并不见有什么动静。他们就在死尸的肚皮上扎了寨,因为这一处最膏腴,他们检选这些事是很伶俐的。然而他们却突然变了口风,说惟有他们是女娲的嫡派,同时也就改换了大纛旗上的科斗字,写道“女娲氏之肠”。〔16〕
落在海岸上的老道士也传了无数代了。他临死的时候,才将仙山被巨鳌背到海上这一件要闻传授徒弟,徒弟又传给徒孙,后来一个方士想讨好,竟去奏闻了秦始皇,秦始皇便教方士去寻去〔17〕。
方士寻不到仙山,秦始皇终于死掉了;汉武帝又教寻,也一样的没有影〔18〕。
大约巨鳌们是并没有懂得女娲的话的,那时不过偶而凑巧的点了点头。模模胡胡的背了一程之后,大家便走散去睡觉,仙山也就跟着沉下了,所以直到现在,总没有人看见半座神仙山,至多也不外乎发见了若干野蛮岛。
一九二二年十一月作。
注释: 〔16〕关于“女娲氏之肠”的神话,《山海经·大荒西经》中有如下的记载:“西北海之外,大荒之隅,有山而不合,名曰不周负子。……有国名曰淑士,颛顼之子。有神十人,名曰女娲之肠,化为神,处栗广之野。”郭璞注:“女娲,古神女而帝者,人面蛇身,一日中七十变,其肠化为此神。”科斗字,古代文字,笔画头粗尾细,形如蝌蚪。
〔17〕秦始皇寻仙山的故事,《史记·秦始皇本纪》中有如下的记载:“齐人徐市(芾)等上书,言海中有三神山,名曰蓬莱、方丈、瀛洲,仙人居之。请得斋戒,与童男女求之。于是遣徐市发童男女数千人,入海求仙人。……数岁不得。”
〔18〕汉武帝寻仙山的故事,《史记·封禅书》中有如下的记载:方士“(李)少君言上(汉武帝)曰:„……臣尝游海上,见安期生,安期生食巨枣,大如瓜。安期生仙者,通蓬莱中,合则见人,不合则隐。‟于是天子始亲祠灶,遣方士入海求蓬莱安期生之属,而事化丹沙诸药齐(剂)为黄金矣。……而方士之候伺神人,入海求蓬莱,终无有验。”
第四篇:食品安全“补天”
食品安全“补天” 2011年7月11日
2011-7-11 18:55:34来源:中国食品安全报(中国食品质量报)
——近百名领导干部在京“炼石”
国家行政学院副司级班主任 党彰
常言道,民以食为天。这句话原来的本意是强调食品的重要,进而维护几千年以来小农社会对农业的重视,维护稳定的统治。但到了现在,民以食为天的“食”,则更加具体化,主要是指“食”的安全,意思有变化,但意义一样重要。食品安全已经成为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民生问题,事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事关社会和谐和稳定,事关党和政府的形象,一样如“天”。对于最近一段时间报纸曝光的瘦肉精、染色馒头、牛肉膏、毒豆芽等食品安全事件,党和国家领导人都做出了重要的批示„„这些食品安全事件集中说明我国食品安全形势比较严峻,必须以最大的决心采取最有力的措施加以解决;这也促使各级政府、各有关职能部门,纷纷以“补天”的态度和责任感、使命感来认真履行职责。
为了深入学习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深刻领会胡锦涛总书记在省部级领导干部“社会管理及其创新”研讨班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充分认识“十二五”时期加强食品安全监管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进一步认清我国食品安全的严峻形势,增强做好食品安全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掌握食品安全监管的特点和规律,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2011年食品安全重点工作安排》,2011年5月5日至13日,中央组织部、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和国家行政学院共同举办了“省部级领导干部加强食品安全监管专题研讨班”,就当前我国食品安全监管的机制问题及如何提高食品安全管理水平进行了为期9天的深入研讨,犹如“炼石”。来自全国31个省(区、市)政府、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副省级城市分管负责同志和食品安全办公室主任共92人参加研讨,人数之多、级别之高、规模之大、态度之正,为国家行政学院类似研讨班中所罕见。
水平思维换位思考
研讨班的主要议题分为四块,第一块为专题讲授(8讲),由包括国务院副秘书长、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主任张勇及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君石在内的领导和专家就国内外食品安全监管情况、食品安全风险管理等作了讲授;第二块为专家论坛,由质检总局副局长蒲长城、工商总局副局长王东峰、食品药品监管局副局长边振甲等就食品生产、流通、消费环节安全监管的关系及其各监管环节如何协调落实监管责任作了主题发言;第三块为经验介绍,湖南省政府、宁波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和中粮集团介绍了食品安全监管的经验;第四块为案例教学(3次),由国家行政学院的七位教授、副教授、讲师等分别以三鹿奶粉事件、瘦肉精事件、染色馒头事件为例,结合具体实际,组织研讨班学员从多个角度和层次,探讨食品安全监管。
本次研讨班,进行结构化分组研讨是国家行政学院的又一次创新实践,一改之前为研讨而研讨,或者就某一个单独的事件进行研讨的传统做法,而创新为针对当前食品安全的大事、热点、焦点问题,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和层次进行研讨;而且,每一个研讨者在研讨当中,要互换身份,分别扮演政府官员、生产企业负责人、普通消费者,站在不同的立场,发表不同的看法。由于能扮演不同的身份,接受不同的问题,大家都可以换位思考,所以就能真正把
食品安全的问题全部摆出来,进行深入而热烈的研讨。
这种研讨方式,在国外被称为水平思考或者水平思维。
我们原来传统的思维方式有一些局限,或是纵向思维,或是横向思维。都是从发现问题到按一种思路一个方向来解决问题,就以以往的研讨班为例,个别同志有可能主导整个小组的发言权,导致了研讨班可能成为了学员的教学班,其他学员没有自己的思想或者不能表达自己的思想,人云亦云。但这次的研讨班引进了一个名为“水平思考法”的教学方法——这是来自英国的一个立体思维的方式,适用于团队学习、决策过程。具体来说,这个水平思维就是说先设定一个议题,接下来所有的参与者都来发现问题,然后研究出根本的问题,然后再一起讨论这个问题,解决这个问题。大家都从不同的侧面对一个问题提出看法,但是因为每一个人因为立场、因为身份、因为认识水平不一样,看问题就不可能比较全面。水平思考法的特点是将这个研讨班分成若干个小组,组员互换身份,就可以互相启发,互相交流,互相分析,互相发问,互相回答。这样的话,就尽可能多、尽可能全面地分析问题,尽可能多地提出解决办法。考虑到是一种新的研讨方法,国家行政学院为每个小组安排有一个“催化师”,这个催化师要介入到研讨会全过程中,帮助学员找出和阐述发言关键词,引导学员按水平思维方法有序地进行研讨。
食品安全问题全球普遍存在三类国家各有不同
在本次研讨班上,很多学员都结合自身的监管经验和社会实际,充分发挥,大胆发言,提出了很多堪称建设性的意见。有的学员指出,现在有些媒体失之偏颇,夸大、抹黑食品安全,妖魔化中国食品,造成不必要的恐慌;有的学员说,我们现在说食品安全就是如何监管,甚至出现有的地方一个企业出问题全行业停产,有的地方甚至不新办、续办一张QS证,一刀切地管死,但就是没有谁来提如何推动产业发展,通过产业自身的发展、通过产业自身素质与能力的提高来自我完善;有的学员提出,食品安全监管不是形式,不能靠几次行动,而是要提高到政治高度,从全局来考虑„„
事实上,这些说法都是有道理的。
中国农业大学的罗云波教授曾多年留学英国巴斯大学商务学院,完成了博士学位和博士后研究工作,一直从事食品安全营养的研究。他讲授的《国外食品安全监管》指出,其实从全球来看,食品安全问题也是非常突出的,只不过各个不同的国家,所面临的食品安全的挑战又不相同,各自都有各自的一些问题。为了让大家更好地认识食品安全问题,他把全球国家分为三类——发达国家、经济快速成长国家和经济欠发达国家三大类分别作了阐述。发达国家食品安全问题主要是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在农业、食品工业中的应用而产生的食品污染,其中生物性的污染占很大的比重。比如说“瘦肉精”原来是一种新技术,“瘦肉精”是一类物质,它不是一个物质,包括盐酸克伦特罗、莱克多巴胺还有沙丁胺醇等一类的物质。我国现是全面禁止的,但是在美国通过风险评估,FDA批准莱克多巴胺仍然还是可以用的,只不过是要严格按照它的规范来使用;还有一些包装材料,我们最初包装食品是用塑料薄膜,觉得方便好用,但后来发现在包装油性食品时,就会产生污染。
第二类是经济快速成长的发展中国家,包括中国、印度等等还有很多的一些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比较快的,对食品安全刚刚有了追求,那么这类的国家面临着双重的挑战。一个问题是国家本身由于经济发展所带来的一些问题,比如说工业废水处理、重金属严重污染产地环境,影响农产品质量。另外一个是发达国家所面临的问题一样传导到发展中国家。一个先进国家的技术,很快就可以传到另外的一个发展中国家,甚至有些技术在其发明国还没有进行很好的、很全面的风险评估,其他的一些发展中国家已经拿过来先用了。由于有市场、能
够赚钱,这种未经评估的新技术、新工艺传播更广、更快,对这些发展中国家带来的影响反而更大,问题更严重。所以说,像经济快速增长的发展中国家,往往面临的食品安全问题,监管问题比发展中国家要严峻要复杂得多。
最后一类是欠发达国家,其主要矛盾是食品的供给安全。食品的质量安全绝大多数还没有提到议事日程,比如说,粮食一减产,非洲就很紧张。这些国家它首先一个怎样保证食品供给安全的问题,跟我们现在谈的食品安全是两回事。在凭票的时候没有人或很少有人说食品安全不安全。今天物质丰富了,我们食品安全问题也就多了起来。
据美国的疾控预防中心公布的数据显示,美国每年约有4800万人患食源性疾病,就是吃出来的疾病,其中有3000人死亡。近年来,连续发生的食品安全事件是350起,每年因食品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是1520亿美元。
食品安全不能过分依赖监管
从政治上认识,从源头上抓起,从交流中解决
国家行政学院常务副院长魏礼群在开班仪式上指出,本期研讨班是经中央批准举办的,是贯彻中央关于加强食品安全工作重要部署和指示精神、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2011年食品安全重点工作安排通知》要求的实际举措,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所以,食品安全,事关政治全局,不仅仅只从维护消费者身体、生命健康的角度来抓。我国与食品安全相关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是吸纳城乡就业人员最多、与农业增效关系最大、与其他行业关联最强的产业。我们既要扩大内需又要对外开放,如果国内产品质量不合格,不仅会直接影响国内产品的消费信心,而且会影响我国的国际形象,对国内产品造成更大经济压力,加强食品安全监管,促进食品产业健康有序发展,对于增加就业,扩大内需,促进农业增效,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要完善食品安全监管理体制机制,健全法制,严格标准完善检测评估检验检测体系,强化地方政府监管责任,加强监管执法,全面提高食品安全保障水平,加强食品安全监管这是一项重要民生问题,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行动。
农业部副部长陈晓华在研讨班上讲到,农业的标准化是解决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的治本之策,只有标准化才能确保质量安全。所以这些年农业部一方面抓监管,一方面推动标准化建设,引导产业发展。现在农业方面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已经达到4800多项;全国选定了90个县作为标准化的整体推进的示范县,在蔬菜水果、茶叶行业,建了819个标准园,在畜禽养殖业建了1550个标准化示范厂,还有500个水产品的健康养殖场,这些场子都主要起到示范带动和引领作用,效果非常好。同时大力推进商品用标,用品牌化来带动标准化,商品用标就是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和地理标志农产品。现在的总数已经达到了8万多个,产量占上市产品的1/3强,所以这方面应该说推进的力度比较大。与此同时,在十一五时期,国家专门实施了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建设规划,国家投资59亿元,现在已经建起了49个部级的检测中心,30个省级的检测中心,和936个县级的检测中心、检测站。
陈晓华的报告,开阔了学员的思路,大家一致认为,食品安全,并不能完全依靠监管,依靠检测,说到底,不是社会的问题,首先是企业的问题。企业生病,社会吃药,药效就打了折扣。监管不能放松,但对产业的发展,也要进一步加强引导和扶持,以期通过食品产业自身的发展,实现某些问题的自愈。
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君石提出了一个令人耳目一新的概念:风险交流。他以红心蛋为例作了说明,就是政府部门在发现食品安全事故做出决策、采取措施之后,要在第一时间站出来,以百分之百的透明度,通过媒体明明白白地告诉消费者:相关问题我们政府已经做了严格的处理,相信你们今后再也买不到该类问题红心蛋产品;第二,假如你们有人在前些日子曾经吃过红心鸭蛋的话,不必担心,因为根据科学家的风险评估的结论,这样含苏丹红的鸭蛋,每人每天要吃1000个,一直吃下去才有可能产生危害,这个结论放之四海而皆准——不但适用于中国,也适用于外国;不但适用于我们黄种人,也适用于黑人和白人,也适用于大人小人,男人女人,统统适用。因为在评估的时候,已经完全考虑到这些方面的差别,人与人之间的差别,人种之间的差别,一切都考虑到了,是一个非常保守的估值。所以不必对自身的健康担心。可惜的是,这个第二句话,当时没有一个部门站出来讲。结果呢,媒体炒作六个礼拜,从我们中国大陆炒到香港,炒到台湾,当时陈君石院士正好在香港参加一个会,会议组织者找了10个媒体来跟他讨论这个,采访关于红心鸭蛋的事情。遗憾的是,大陆的问题到香港去解释,而且只是专家身份而不是政府名义,这个过程虽然叫作风险交流,但不是政府的主动交流,影响了效果。
信息发布是食品安全法的一大亮点,也属于风险交流,只不过仅仅是风险交流当中的一部分,它是一个单向的政府信息发布。而所谓交流,自然是要双向的。不但政府有信息要发布,科学家的评估结果、科学家的看法也应该如实告诉老百姓,同时老百姓、媒体、生产企业有问题也可以找到科学家,也可以找到政府。就是说风险评估和风险管理者双方之间在整个的评估工作当中是要不断的进行交流。风险交流除了涉及到科学家、政府及消费者,还有媒体、食品生产经营者和他们的行业甚至于包括消费者权益保护组织等所有与食品安全的利益相关集团和个人。就是说所有跟食品安全相关的责任方,都应该进入风险交流的环节。
案例教学换位探讨
三聚氰胺、瘦肉精、染色馒头全面解读
作为监管者,针对食品安全事故的发生,往往能讲出一堆理论依据、法律条文、措施手段等等,但是,如果他们是食品生产企业,是食品消费者,又会如何来看待这些事情呢?作为企业,是否有委屈,是否有苦衷?作为消费者,是否有不满,是否有建议?
为了让研讨班产生效果,为了找出工作中的不足与隐患以指导以后的食品安全监管工作,这次研讨班特意以三聚氰胺事件、瘦肉精事件、染色馒头事件作为典型案例,让学员们分成政府组、企业组、消费组,变换角色,让大家自由发表自己的看法,有反思,有辩解,有建言,其中不乏真知灼见。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是农业部副部长高鸿宾等几位学员提出:健康的农产品是种出来养出来的,不是监管出来的。我国每年6亿5千头猪要出栏,瘦肉精初检的快速检测试纸贵的40块钱,便宜的20块钱。真正确认还得液相色谱仪、气象色谱仪啊,得1000块钱,你这猪值多少钱?所以首先还是要从源头把关。而中粮的经验介绍则更进一步完善高鸿宾副部长理论的解决方案:全产业链。打造全产业链的粮油生产企业,由田间到餐桌所涵盖的包括种植、采购、物流、贸易和食料原料及生化,养猪、屠宰、食品加工、推销、物流、品牌推广还有食品销售多个环节,组成一个完整而可靠、可控的产业链。
二是四川省卫生厅厅长沈骥等几位学员认为:要加强信息沟通、加强风险交流。他认为先发制人、先入为主的沟通和宣传很重要。目前因食品安全而造成的恐慌,很大程度上其实是食品安全相关信息和社会公众之间双向沟通不畅的问题,必须要针对食品安全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包括多方的信息共享,要及时给社会公众释疑解惑;要建立长期的食品安全教育和宣传平台。说得形象点,就是爱百姓不能害百姓,不能吓百姓。有必要建立食品安全知识的公益性电视频道、媒体专网或者报纸的专栏,长期、持续、全面来介绍、普及食品安全知识。同时,媒体由于有着最快速、最广泛、最及时的作用,可以及时发现隐患,及时推动监管部门解决问题。
三是内蒙古自治区副主席连辑等几位学员谈到:用高效、时效、长效、成效的标准来健全政府及社会参与的管理机制。食品安全问题现在不是简单的安全问题,也是社会管理问题。既然是社会管理问题,从加强完善创新社会管理机制,提升社会管理的核心化水平,来提高品安全。如武汉就把食品药品监督从过去的直属部门升格为政府组织部门,把所有食品药品监督的综合协调职能全部从卫生局给了食品药品监管局,把食品安全委员会的办公机构全部设在食品药品监管局,大大地提高了监管效率,让武汉近几年来没有出现较大的食品安全事故。而广东则发动社会力量从事到食品安全监管中来,包括新闻媒体、中介组织、社会公众、义工,一方面宣传食品安全知识进社区进学校,一方面这些人又都是问题的发现者,问题的监督者。有学员重点提出了发挥行业组织的作用。因为行业组织可以提高分散的小农户、小摊贩的集中度和组织化程度、规模化程度,行业组织形成真正的实体和权力之后,他可以为这些组织制定技术标准,形成行业共识,你不达这个标准,你不能进入这个组织、这个行业。通过这种约束,最后把分散的农户和生产者凝聚到相对集中的圈子里,这样发现问题苗头就可以由行业协会前期负责,可以找你行业的会长、秘书长,传达政府的指示与意图;而不用政府和监管机构分别去找千家万户的农户和生产企业。
连辑还提到了食品安全保险的概念,他认为食品安全保险可以从行业自律着手。在政府的准入制度之后,再利用社会力量——行业协会的准入,帮助政府管理食品安全工作。食品企业做得好的,政府就给予奖励;做得不好,行业协会内部都可以处罚。用社会自律的理论,动用第三方的力量推动食品安全。
打好食品安全攻坚战和持久战
结业证书也是责任书
5月13日下午,全国食品安全工作专题会议暨省部级领导干部加强食品安全监管专题研讨班结业式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主任李克强出席听取汇报并作重要讲话。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副主任回良玉、王岐山出席。国务院副秘书长尤权主持专题会议暨结业式。
国务院领导同志为学员代表颁发了结业证书。李克强副总理在讲话中充分肯定本期研讨班取得的成效,他说这不仅是结业证书,也是给各地的责任书,各级领导要进一步增强责任意识、不断加强食品安全工作。
他强调,要进一步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食品安全工作的决策部署,严格执行《食品安全法》,攻坚克难,深入持久推进重点整治,坚决把关系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生命安全和正常生活的食品安全工作抓实抓好。
他说,确保食品安全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环节。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用30多年时间解决了人民吃得饱的问题;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必须下决心解决群众吃得好、吃得安全的问题。提高食品安全水平也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然要求,有利于增强国际国内对“中国制造”的信心,有利于开拓十几亿人口大市场、促进内需扩大。保障食品安全还是创新社会管理、维护和谐稳定的重要内容。必须坚定信心、迎难而上,打好食品安全攻坚和持久战。随着专题会议暨结业式的闭幕,本次专题研讨班正式结束。学员们普遍反映,本期研讨班主题重要,时机恰当,内容丰富,教学形式多样,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大家表示,要把学习成果带回去,指导和推动工作,进一步振奋精神,真抓实干,加大食品安全工作的力度,让人民群众吃得安全、安心、放心。
第五篇:鲁迅读后感
中国的脊梁
“ 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是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这句话是我初中时对鲁迅最大认知,其实不然,这只是国人所必须掌握的文学常识。在深读鲁迅之后,才知道原来在这之下隐藏了一个民族魂,或者说是一个民族精神上的脊梁。
从前,我将鲁迅的文章分为两类:第一类是读不懂的,每句话都能用语言讲出来,却无法懂得这句话摆在这里的意义,就像买椟还珠的郑人一样不识文章之主旨;第二类则是读来感动的,这里的感动是指受了文章情感上的攻势,如同酩酊大醉,有共鸣却不解其味。而如今,我想鲁迅的文章也不过简单的一类,都是十分关注中国现实问题,本意便是以否定思维和批判精神来改造国人,改造中国社会。
对于如何读懂鲁迅这个问题,应该没有捷径,而所有的路都大相径庭,需要读者在自由阅读的基础上加上对时代背景与作者心理的把握。
正如我们熟悉的鲁的短篇小说《故乡》,它是在1919年12月回故乡绍兴接母亲到北平后,目睹农村的破败和农民的凄苦而作。可想而知,鲁迅其人是一个天生极其富有同情心和道义感的平民作家,是能在生活中关注实际并勇敢发声的斗士。“我想: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而在反映辛亥革命后中国农村经济凋敝,农民生活日益贫困的历史之后,又给予人鼓舞与信心,希望每一个人都能为了追求新生活而去奋斗和实践。想来读者在了解鲁迅那种因无力而生的“偏激”和联系当时的现实,定能原谅鲁迅的“刻毒”和对政治霸权的仇恨成性。
又如鲁的杂文《杂忆》,其话语越是久远也越是犀利。这里截取一段(以便防止流于片面): “我觉得中国人所蕴蓄的怨愤已经够多了,自然是受强者的蹂躏所致的。但她们却不很向强者反抗,而反在弱者身上发泄,兵和匪不相争,无枪的百姓却并受兵匪之苦,就是最近便的证据。再露骨地说,怕还可以证明这些人的卑怯。卑怯的人,即使有万丈的愤火,除弱草以外,又能烧掉甚么呢?”
这篇文章写于鲁迅的中年时期,面对民国的政治霸权与文化霸权,他还以猛烈的抨击。鲁在成年后对“复仇”这件事有了理性的认识,即 “自己裁判,自己执行”。他用锋利言辞揭示此类卑怯之人的真面目,以抱不平,以感国民,鲁迅的人格与思想也由此体现。他一腔孤勇而永不妥协,而这最能唤醒国民;他暴露历史现象,批判苍白的现实,“发出真的声音,才能感动中国的人和世界的人”。
鲁迅其人,不但中国唯一,且世界罕有。我想:对于鲁迅,没有最好的解读和评析,唯有我们“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他在《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一文中已然宣示,他,鲁迅,要做“中国的脊梁”。而这在如今也是有借鉴的地方的,像我这样的青年不就应以此立志,肩负起历史所赋予的责任,成为中国的脊梁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