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建党90周年党史军史心得体会
党史学习体会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重温《中国共产党历史》,触摸时代跳动的脉搏,感受伟大的时代和事业,呼唤和造就伟大的精神,用这些精神所折射出的伟大光芒加强新时期的社会建设,从而确保党的领导,社会和谐,人民幸福,发展科学。我想这是我们此次学习党史的意义所在。作为奋战在国防生培养第一线的选培办干事,就是要用党的光辉历史鼓舞和鞭策广大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充分发扬党的优良传统,不断加强作风建设,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各项工作,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确保国防生培养工作有序、高效开展,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输送一批保障力量,为推动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我军加快战斗力生成模式作出自己的贡献。
通过党史军史的学习,我充分感受到我们党目标之宏伟远大、道路之艰苦曲折、成就巨大、前途光明;党的历史告诉我们,我们的党是以共产主义为远大理想的党,是以解放全人类为奋斗目标的党,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党,是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党,是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的党,是用发展着的马列主义理论武装头脑的党;我军是一支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人们军队,它要求参加人民解放军的全体人员,都以广大人民的利益、全民族的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宿,始终为人民的解放而奋斗,始终同人民群众保持最密切的联系。全体官兵在为人民服务的奋斗中,要求做到完全、彻底、大公无私,为了人民的利益不惜牺牲个人利益以至生命。
因此,我们的党是伟大的党、光荣的党、正确的党!我军是胜利之师、威武之师、雄壮之师!
一、学习党史再武装头脑
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经过北伐战争、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的统治,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人民共和国。在建国以后,党领导各族人民继续前进,战胜了帝国主义、霸权主义的威胁、颠覆、破坏和武装挑衅,维护了中国的独立和安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邓小平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列主义的基本原理与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相结合,逐步形成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开创了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新时期。十四届三中全会以后,以江泽民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
主义实践中,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又着重提出科学发展观概念,这充分证明我们的党与时俱进。
建国初期我们说,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在改革开放、不断发展的今天,我们说没有共产党就没有和谐发展的中国;面对滚滚前行的历史车轮,我更加坚定了一个信念:没有共产党就不会有未来屹立于世界强国之列的中国和中华民族。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改变了近现代中国历史的走向,也影响了整个世界。中国共产党从争取执政地位,到建设和发展新中国,再到改革开放和科学发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党的历史,已成为全党宝贵的精神财富,成为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上,中央要求把党史作为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三个重点学习内容之一。深入研究党的历史,认真学习党的历史,全面宣传党的历史,充分发挥党的历史以史鉴今、资政育人的作用,是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中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用党的历史教育党员、教育干部、教育群众尤其是党员干部,是党史工作服务党和国家大局的重要内容。一部中共党史是党的几代领导集体和各个时期党员干部改革创新党的建设的智慧结晶,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鸿篇巨著,值得学习的东西很多。
古人曰:“作始也简,将毕也巨”。学习党史回顾我们党所走过的90年历程,审视当初之“简”和现在、未来之“巨”,则能深刻感悟此语的份量和含义。历史在前进,社会在发展。作为一名党员干部,从党的历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修养和工作管理能力,使国防生培养工作再上新台阶,从而更好的坚持科学发展、与时俱进、开拓创新。
二、学习军史树立信念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宗旨,在这支军队诞生时便确立下来。1927年8月1日南昌起义时即宣告中外,要为中国工农大众而战。同年9月,毛泽东领导的湘赣边界秋收起义,首次打出了“工农革命军”的旗帜。1929年6月,中国工农红军第4军司令部、政治部颁发布告,宣告红军以帮助工人、农民及一切被压迫阶级得到解放为宗旨。1931年7月,朱德在中国共产党苏区中央局机关报《战斗》报著文指出,红军是工农的军队,是一切劳苦群众的军队,其历史任务是建立和巩固工农自己的苏维埃政权,使无产阶级及一切劳苦群众在政治上经济上完全得到解放。1945年4月,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所作的《论联合政府》政治报告中指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惟一宗旨,就是“紧紧地和中国人民站在一起,全心全意地为中国人民服务”。《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武装力量属于人民,它的任务是巩固国防,抵抗侵略,保卫
祖国,保卫人民的和平劳动,参加国家建设事业,努力为人民服务。宪法所赋予人民解放军的历史使命集中体现了建军宗旨。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是由中国人民解放军的阶级性质和历史使命决定的。马克思列宁主义认为,军队从属于一定的阶级,为一定的阶级利益服务。人民解放军是由中国共产党缔造和领导的新型人民军队,是执行革命政治任务的武装集团。无产阶级的历史任务,就是这支军队的历史任务;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自然也是这支军队的宗旨。中国革命和建设各个历史阶段所面临的任务都是艰巨复杂的,人民解放军要完成党和国家赋予的使命,必须紧紧地和全国人民站在一起,团结和依靠广大人民群众。人民解放军的成员大都来自工农,同人民群众血肉相联,有着共同的利益和奋斗目标,也决定了这支军队能够彻底实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的根本目的和全军行动的最高原则,由此规定了军队的全部职能、全部工作和建军的其他原则。人民解放军在长期的战斗历程中,坚定不渝地信守和履行建军宗旨,使其成为全军团结战斗的政治思想基础和行动准则。尽管其成员不断更新变化,但始终保持了人民军队的性质,显示了强大的凝聚力、向心力和战斗力,赢得了全国各族人民群众的衷心爱戴和全
力支持,使之从小变大,由弱变强,同人民群众一起,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反动统治,为建立和巩固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为保卫祖国和建设祖国做出了卓越贡献。
“理论指导实践”,作为省军区选培办的一名干事,将我军的性质宗旨和优良传统贯穿于工作中,运用于行动上是党史军史学习的最终目的。
通过学习我党我军的光辉历程,重温我们党从成立以来,为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建立不朽的功勋和人民军队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道路上的重要作用,让我更清楚地认识到,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坚持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能发展中国,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通过学习我们党的光辉历程,让我更加深刻的认识了党,以及明确了自己的奋斗目标,坚定了永远跟党走的决心。
回眸历史,追昔抚今。纵观我军现代化建设大发展,只有不断地从实践中获得真知,不断地从人民群众中得到支持,不断地从自身的历史中汲取智慧,才能披荆斩棘,不断开拓出前进的道路。如今让我们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立足新起点,踏上新征程,实现新发展,再创新辉煌。
第二篇:党史军史心得体会
党史军史心得体会
国民党再发动内战后的一年中,有生力量大量备件,军事上开始处于不利。而且在经济、政治上国民党也是四面楚歌。与国民党相反的是,中国共产党内部却洋溢着一派乐观的气氛,这时的人民解放军经过一年的内线作战,不仅总兵力大为上升,武器装备也有相当程度的改善。心态的不同使得两党实力的对比发生变化。在不可避免的内战前,党中央将战争引向国民党统治区的战略决策是非常正确的,这样不但可以是老区不受破坏,而且趁着大势主动进攻可以起到良好的效果。我党作为要求和平的一方是不能主动开战的,只有趁着这个由头一举插入敌人心脏,才能使战争对我方最有利。
人民解放军达到国民党统治区后,1947年10月10日,人民解放军总部公布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宣言》,提出“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的口号。12月间,中共中央在陕北杨家沟召开重要会议,毛泽东作了《目前的形势和我们的任务》的报告,阐明了建立新民主主义中国时期的政治、经济、军事纲领(就是十大军事原则)。十大军事原则概括了人民解放军的作战经验,内容极其丰富,每条都是一项独立的作战原则,但各条之间相互联系,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其精神实质就是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每条原则都贯彻了歼灭的思想。十大军事原则的提出,对人民解放军当时的反攻作战和夺取最后胜利都具有深远影响。
解放战争发展到1948年秋季时,全国的军事、政治、经济形势,都变得更加有利于共产党和解放军。蒋介石发动内战时,自恃军事力量强大,但战争的结果出乎他意料:国民党连连受挫,而且损失越来越大。随着军事形势的每况愈下,国民党政府在经济、政治上的危机也日益加深。国民党统治集团内部也因争权夺利而矛盾日深。与此相反的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规模越来越大,武器装备大为改善,还有了大量的作战经验。国民党不得不采取北取守势、南取攻势的方针,但这一计划还没来得及实施就被解放军给打破了。
1948年9月至1949年1月,是解放军取得决定性胜利的时期。在此期间,人民解放军同国民党进行了空前的,以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为主的大规模的战略决战。在三大战役中,人民解放军共歼灭国民党154万多人,连同7月以来进行的济南和其他战役,共歼灭国民党231万多人,解放了长江中下游以北的广大地区,将战线推至长江北岸。至此,国民党军的主力基本被消灭,国民党的统治力量基本已从根本上动摇。
面对人民解放军的强大阵容,国民党内部所谓的求和派,请求“划江而治”,企图缓口气。“打蛇不死三分罪”,只有彻底将反动势力消灭干净,才能迎来一个新中国,中共中央制定了“将革命进行到底”的战略方针。之后,人民解放军一鼓作气把国民党赶回了台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际,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任面临许多困难,形势相当严峻。军事上,人民解放军取得胜利,国民党军大部分被消灭,但全国任有1∕3的地区在国民党的统治下,他们妄图东山再起。其次,在政治上,人民政权还不稳固。由于特务的造谣,人民思想比较混乱。帝国主义采取经济上封锁、军事上包围、外交上鼓励等卑劣伎俩,企图把新中国扼杀在摇篮之内。最后,经济严重困难。新中国接管的是一个十分落后和千疮百孔的烂摊子,加上长期战乱,工农业生产破坏严重。在这种形势下,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任务也发生了变化:执行“将革命进行到底”的命令,继续向全国进军,彻底消灭国民党的残余势力,解放全部国土,完成祖国统一大业,巩固和保卫新生的人民政权,参加国家经济建设,并不失时机地转入正规化、现代化建设,担负起防御帝国主义侵略,保卫国家安全,保卫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完全的使命。
在人类社会迈入充满希望与挑战的新世纪之际,中国共产党迎来了自己的八十华诞。认真学习、全面研究我们党八十年的历史,并结合世界社会主义事业的曲折历程进行反思,按照江泽民同志提出的“三个代表”的要求,切实搞好党的自身建设,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我们就一定能够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一代又一代地传下去,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模拟二连一排二班
周晓威
第三篇:党史军史心得体会
党史军史心得体会
国民党再发动内战后的一年中,有生力量大量备件,军事上开始处于不利。而且在经济、政治上国民党也是四面楚歌。与国民党相反的是,中国共产党内部却洋溢着一派乐观的气氛,这时的人民解放军经过一年的内线作战,不仅总兵力大为上升,武器装备也有相当程度的改善。心态的不同使得两党实力的对比发生变化。在不可避免的内战前,党中央将战争引向国民党统治区的战略决策是非常正确的,这样不但可以是老区不受破坏,而且趁着大势主动进攻可以起到良好的效果。我党作为要求和平的一方是不能主动开战的,只有趁着这个由头一举插入敌人心脏,才能使战争对我方最有利。
人民解放军达到国民党统治区后,1947年10月10日,人民解放军总部公布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宣言》,提出“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的口号。12月间,中共中央在陕北杨家沟召开重要会议,毛泽东作了《目前的形势和我们的任务》的报告,阐明了建立新民主主义中国时期的政治、经济、军事纲领(就是十大军事原则)。十大军事原则概括了人民解放军的作战经验,内容极其丰富,每条都是一项独立的作战原则,但各条之间相互联系,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其精神实质就是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每条原则都贯彻了歼灭的思想。十大军事原则的提出,对人民解放军当时的反攻作战和夺取最后胜利都具有深远影响。
解放战争发展到1948年秋季时,全国的军事、政治、经济形势,都变得更加有利于共产党和解放军。蒋介石发动内战时,自恃军事力量强大,但战争的结果出乎他意料:国民党连连受挫,而且损失越来越大。随着军事形势的每况愈下,国民党政府在经济、政治上的危机也日益加深。国民党统治集团内部也因争权夺利而矛盾日深。与此相反的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规模越来越大,武器装备大为改善,还有了大量的作战经验。国民党不得不采取北取守势、南取攻势的方针,但这一计划还没来得及实施就被解放军给打破了。
1948年9月至1949年1月,是解放军取得决定性胜利的时期。在此期间,人民解放军同国民党进行了空前的,以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为主的大规模的战略决战。在三大战役中,人民解放军共歼灭国民党154万多人,连同7月以来进行的济南和其他战役,共歼灭国民党231万多人,解放了长江中下游以北的广大地区,将战线推至长江北岸。至此,国民党军的主力基本被消灭,国民党的统治力量基本已从根本上动摇。
面对人民解放军的强大阵容,国民党内部所谓的求和派,请求“划江而治”,企图缓口气。“打蛇不死三分罪”,只有彻底将反动势力消灭干净,才能迎来一个新中国,中共中央制定了“将革命进行到底”的战略方针。之后,人民解放军一鼓作气把国民党赶回了台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际,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任面临许多困难,形势相当严峻。军事上,人民解放军取得胜利,国民党军大部分被消灭,但全国任有1∕3的地区在国民党的统治下,他们妄图东山再起。其次,在政治上,人民政权还不稳固。由于特务的造谣,人民思想比较混乱。帝国主义采取经济上封锁、军事上包围、外交上鼓励等卑劣伎俩,企图把新中国扼杀在摇篮之内。最后,经济严重困难。新中国接管的是一个十分落后和千疮百孔的烂摊子,加上长期战乱,工农业生产破坏严重。在这种形势下,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任务也发生了变化:执行“将革命进行到底”的命令,继续向全国进军,彻底消灭国民党的残余势力,解放全部国土,完成祖国统一大业,巩固和保卫新生的人民政权,参加国家经济建设,并不失时机地转入正规化、现代化建设,担负起防御帝国主义侵略,保卫国家安全,保卫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完全的使命。
在人类社会迈入充满希望与挑战的新世纪之际,中国共产党迎来了自己的八十华诞。认真学习、全面研究我们党八十年的历史,并结合世界社会主义事业的曲折历程进行反思,按照江泽民同志提出的“三个代表”的要求,切实搞好党的自身建设,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我们就一定能够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一代又一代地传下去,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模拟二连一排二班
周晓威
第四篇:党史军史心得体会
党史军史心得体会
国民党再发动内战后的一年中,有生力量大量备件,军事上开始处于不利。而且在经济、政治上国民党也是四面楚歌。与国民党相反的是,中国共产党内部却洋溢着一派乐观的气氛,这时的人民解放军经过一年的内线作战,不仅总兵力大为上升,武器装备也有相当程度的改善。心态的不同使得两党实力的对比发生变化。在不可避免的内战前,党中央将战争引向国民党统治区的战略决策是非常正确的,这样不但可以是老区不受破坏,而且趁着大势主动进攻可以起到良好的效果。我党作为要求和平的一方是不能主动开战的,只有趁着这个由头一举插入敌人心脏,才能使战争对我方最有利。
人民解放军达到国民党统治区后,1947年10月10日,人民解放军总部公布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宣言》,提出“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的口号。12月间,中共中央在陕北杨家沟召开重要会议,毛泽东作了《目前的形势和我们的任务》的报告,阐明了建立新民主主义中国时期的政治、经济、军事纲领(就是十大军事原则)。十大军事原则概括了人民解放军的作战经验,内容极其丰富,每条都是一项独立的作战原则,但各条之间相互联系,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其精神实质就是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每条原则都贯彻了歼灭的思想。十大军事原则的提出,对人民解放军当时的反攻作战和夺取最后胜利都具有深远影响。
解放战争发展到1948年秋季时,全国的军事、政治、经济形势,都变得更加有利于共产党和解放军。蒋介石发动内战时,自恃军事力量强大,但战争的结果出乎他意料:国民党连连受挫,而且损失越来越大。随着军事形势的每况愈下,国民党政府在经济、政治上的危机也日益加深。国民党统治集团内部也因争权夺利而矛盾日深。与此相反的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规模越来越大,武器装备大为改善,还有了大量的作战经验。国民党不得不采取北取守势、南取攻势的方针,但这一计划还没来得及实施就被解放军给打破了。
1948年9月至1949年1月,是解放军取得决定性胜利的时期。在此期间,人民解放军同国民党进行了空前的,以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为主的大规模的战略决战。在三大战役中,人民解放军共歼灭国民党154万多人,连同7月以来进行的济南和其他战役,共歼灭国民党231万多人,解放了长江中下游以北的广大地区,将战线推至长江北岸。至此,国民党军的主力基本被消灭,国民党的统治力量基本已从根本上动摇。
面对人民解放军的强大阵容,国民党内部所谓的求和派,请求“划江而治”,企图缓口气。“打蛇不死三分罪”,只有彻底将反动势力消灭干净,才能迎来一个新中国,中共中央制定了“将革命进行到底”的战略方针。之后,人民解放军一鼓作气把国民党赶回了台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际,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任面临许多困难,形势相当严峻。军事上,人民解放军取得胜利,国民党军大部分被消灭,但全国任有1∕3的地区在国民党的统治下,他们妄图东山再起。其次,在政治上,人民政权还不稳固。由于特务的造谣,人民思想比较混乱。帝国主义采取经济上封锁、军事上包围、外交上鼓励等卑劣伎俩,企图把新中国扼杀在摇篮之内。最后,经济严重困难。新中国接管的是一个十分落后和千疮百孔的烂摊子,加上长期战乱,工农业生产破坏严重。在这种形势下,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任务也发生了变化:执行“将革命进行到底”的命令,继续向全国进军,彻底消灭国民党的残余势力,解放全部国土,完成祖国统一大业,巩固和保卫新生的人民政权,参加国家经济建设,并不失时机地转入正规化、现代化建设,担负起防御帝国主义侵略,保卫国家安全,保卫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完全的使命。
在人类社会迈入充满希望与挑战的新世纪之际,中国共产党迎来了自己的八十华诞。认真学习、全面研究我们党八十年的历史,并结合世界社会主义事业的曲折历程进行反思,按照江泽民同志提出的“三个代表”的要求,切实搞好党的自身建设,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我们就一定能够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一代又一代地传下去,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模拟二连一排二班
周晓威
第五篇:建党90周年党史学习心得体会
《历史的必然》学习心得体会
近期局党组织号召全体党员进一步学习中共党史,整个党史如一部鸿篇巨著发人深省,令我受益良多。
纵观中国共产党人的九十年,就是一部令人热血沸腾的奋斗史:第一个三十年不屈不饶、发愤图强,九十年前中国共产党为拯救风雨飘摇、山河破碎的旧中国而生,无数的共产党人为实现这一宏愿前赴后继、不怕牺牲,终于领导亿万中国人民建立起富强民主的新中国;第二个三十年破旧出新、不懈探索,顺利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在发展中经历了错误后总结经验教训,在更加准确的方向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第三个三十年锐意进取、继往开来,为实现中国伟大复兴而奋斗不息的共产党人,带领全国人民成功实现了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伟大历史转折,积极对外开放,综合国力大大增强,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历史选择了中国共产党人,中国共产党人顺应历史的滚滚洪流带领中国人民走向复兴也是历史的必然。历史的选择给了我们很多启迪,继承和发扬中国共产党人的优秀传统是我们责无旁贷的使命。但如何以史鉴今,充分利用和发挥其现实意义,我认为我们如今的中国共产党人就要通过学习党史养吾浩然之“两气”并为人民立“两心”。
养吾浩然之“两气”,一气就是共产党人不畏艰难、义无反顾救国救民的英雄气。在90年前,中国共产党在列强侵略、军阀混战、政治腐败、民不聊生的黑暗年代成立的,从建立伊始,救国救民于水深火热就是他们宗旨,如一道曙光照射在昏天暗地神州大地。也就是这个成立初期仅五十多人的组织,携手中国工农人民以及各界仁人志士,肩负起了拯救中国的重担。“愿以我血献厚土,换得神州永太平”、“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这是马革裹尸的英雄情怀,也是无数共产党人的光辉写照。正是这样的英雄气,中国共产党人才能在万里长征、八年抗战、解放战争到自卫还击、抗震救灾、抗洪抢险中承受住无数次血和火的洗礼。多少共产党人浴血奋战、前仆后继为阻止侵略者的铁蹄践踏我们的祖国,多少共产党人不畏艰难、呕心沥血为祖国的科学事业勇攀高峰,多少共产党人在抢险救灾中为拯救老百姓而舍生取义,一个又一个共产党人在我们心中站成永恒,他们的英雄气概也应由我们永远继承下去。
另一“气”是面对糖衣炮弹仍洁身自好、对待邪恶势力绝不妥协的正气。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以来,就把养一身正气、建设廉洁政治作为重要奋斗目标,将保持廉洁反对腐败,庄严书写在旗帜上。从“三大纪录和八项注意”到“两个务必”再到如今的52个不准,中国共产党始终严惩腐败、激浊扬清,立志取信于民,昂首阔步走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因此,一方面养吾浩然之正气是我们每一名共产党人的必修课,志正则众邪不生,要通过坚定自身的理想信念修养自身的正气,作为一名分管党务和纪检的党员领导干部,更要树立马
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正确权力观、地位观,做到权为民所用,两袖清风,一身正气;而另一方面弘扬正气更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职责,己不正焉能正人,党员要在工作中开诚布公,不以权谋私,敢于对庸俗关系说不,只有这样正义才能得到伸张,整个党组织才会充满着凛然正气,社会也将公平和谐的发展。
再就是我们共产党人要立执政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诚心。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党的根本宗旨,也是我党的优良传统,更是我党被中国人民所选择的根本原因。脱离群众的中国共产党只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末,正因为一直以来中国共产党人和人民始终紧紧相依血脉相连,中国共产党才能携手全国人民将备受欺凌的半殖民半封建的旧中国变成独立的社会主义新中国,才能在建国初期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带领全国人民艰苦奋斗,使全国人民生活如今在总体上达到小康,也正是因为这份诚心,党和人民无论是面对历史罕见的洪涝和地震灾害,或是面对非典等重大疫情,又或是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始终能够同心同德、度过难关。诚心为民的共产党人比比皆是,远的如雷锋、焦裕禄、孔繁森,近的有吴天祥、杨善洲,还有我们烟草专卖局的某某同志,他们甘为孺子牛、默默苦耕耘,他们虽不曾轰轰烈烈,但都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实现了光辉的人生价值,他们服务人民的赤诚之心永留青史。所谓见贤思齐,在他们的感召下,我们每个共产党人都应做到利为民所谋,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心为民所牵,立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诚心,并在日常为人民服务的工作中将诚心贯彻始终。比如我省如火如荼开展的下基层活动,这项活动充分展现
了共产党密切联系群众、为群众服务的诚心,我们每一名共产党人都决不能敷衍和忽视老百姓提出的问题,在遇到群众咨询失地补偿、乡镇基建工程为何不能到自家门口以及新农保政策等时,我们能给予合理解释的一定会耐心解答,即使不能的我们也要诚心的收集整理后寻求答案并反映到相关部门尽力解决。只有怀揣这样一颗为人民服务的诚心,党和人民的关系才会一如既往的鱼水情深。
最后是要立下我们中国共产党人蓬勃向上、不懈追求的进取心。一方面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要保持党的先进性,加强党的执政能力,每个共产党人必须锐意进取。中国共产党九十年的发展中不断改革创新,中国共产党从未忽视用理论不断武装自己的头脑,从未停止用实践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才使新中国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创造了一个又一个辉煌、一个又一个奇迹。而另一方面当今时代环境也提醒我们,共产党人必须与时俱进。当今世界是一个稳定和变革并存,机遇和挑战齐飞的世界,全球思想文化交流碰撞,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与此同时,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也进入了关键期,面对金融危机、缩小贫富差距、抗击自然灾害和重大疫情、保障民族团结和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等问题,都对共产党人的执政能力提出了新的考验。
近年来党中央组织开展了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和争先创优等一系列要求全党学习创新的工作,这充分说明了共产党人为营造一个
督促自身不断提高的氛围的重视,也表明了共产党人对建设一支政治可靠、业务精湛、与时俱进的队伍的决心。但在长期执政的环境下,有一小部分共产党人丧失了进取心,对自身降低了要求,漠视学习的重要性,这样的现象我们千万要警惕。总之我们中国共产党人一定要立下这样的进取心打造出一个学习型政党,保持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认真学习研究一切国家执政力量的优秀成果,传承国内实践成功的经验,将理论创新的联系实践,学习和掌握应对国际国内各种新情况、新问题的思路、办法和措施,增强自己为党和人民服务的能力,才能不断完善适合我国国情发展的道路和发展模式,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得到有力的保证。
历史的声音振聋发聩、催人奋进。我通过了解党史与过去进行了沟通,同时也是在与现实对话,这份由无数中国共产党人的智慧和生命书写的历史无疑已成为如今一份沉甸甸的财富,它犹如一座永不熄灭的灯塔,为中国共产党人指引前进的方向,它又是一座不朽的丰碑,是所有中国共产党人精神力量的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