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法律部分总结之第八章刑法(共5篇)

时间:2019-05-12 04:47:5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法律部分总结之第八章刑法》,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法律部分总结之第八章刑法》。

第一篇:《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法律部分总结之第八章刑法

第八章

第一节

刑法概述

一、刑法的概念

刑法——为了维护国家、社会和公民的利益,国家颁布的规定犯罪及其法律后果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犯罪——刑罚 定罪——量刑

 案例:胡某,系海南省海口某学院的在校本科生。2012年6月4日上午7时,胡某在宿舍内因与同宿舍同学李某发生口角扭打而怀恨在心。6月6日10时许,趁宿舍内无人之际,胡某用事先购买的雪碧瓶装的汽油一瓶,泼洒在李某的床上及桌子上,然后用自带的打火机点燃,将李某的个人物品烧毁,并导致安装在该宿舍的旧空调机一台被烧毁,价值约750元。

问:你认为胡某的行为是普通违反校纪行为还是构成犯罪的行为?

2012年10月22日海南省海口市美兰区人民法院以放火罪,对其判处有期徒刑3年。

二、我国刑法的任务

1、保卫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社会主义制度。严厉打击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行为。如分裂

祖国罪,颠覆政权罪,间谍罪等。

2、保护公共财产和公民私人所有的合法财产。如盗窃罪,抢劫罪,诈骗罪等。

3、保护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

如故意杀人罪,故意伤害罪,强奸罪,侵犯公民通讯自由罪,破坏选举罪。

4、维护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

如危害公共安全各种罪行,妨害公务罪,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罪,非法侵入计算机系统罪。

三、刑法基本原则

贯穿于全部刑法规范和刑法适用中的准则,是刑法基本精神的体现,对事立法和刑事司 法有巨大的指导意义。

1、罪刑法定原则:

1)罪刑法定原则的含义——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法无明文规定不处罚

我国《刑法》第3条规定:法律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依照法律定罪处刑;法律没 有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不得定罪量刑。2)罪刑法定原则的历史由来——罪刑法定原则是欧洲资产阶级革命时期反对封建司法制

度的非法专横,限制国家(法官)的恣意,特别是反对罪刑擅断主义的产物,其目的在于避免国家滥用刑罚权侵犯公民人权。

3)罪刑法定原则在我国刑事立法及司法中的主要体现 a.反对类推制度

类推——对于法律没有明文规定的行为,比附援引与其性质相类似的刑法条文,适

用于该行为,将其定罪处刑。b.反对重法溯及既往

即禁止事后法,新刑法对于在其没有颁布实施之前的行为,如果新刑法认为此行为 构成犯罪或者新的刑法对此行为判处刑罚更重的,则新的刑法不能适用于其生效以 前发生的该犯罪行为。

 案例:2002年2月,清华大学电机系四年级学刘海洋“无意从书上中得知熊的嗅觉很灵敏,分辨气味的能力很强”(刘在看守所自己供诉)。为了“印证书上的这一说法”,刘将硫酸兑在饮料中,先后两次前往北京市动物园,用兑有硫酸和烧碱的饮料给动物园中的黑熊喂食。在喂食的过程中,刘将饮料泼在熊的身上,造成北京动物园的国家二级保护动物1头马熊、1头棕熊和3头黑熊先后被烧伤。其中马熊“黒崽”口腔烧伤溃烂,多日不能进食,双目几乎失明;棕熊“妞妞”前胸、背部以及前肢多处严重烧伤。刘海洋在第二次实施伤熊行为时被动物园保卫部门扭送到公安部门。

犯罪行为:

非法狩猎罪——违反野生动物法规,未经有关部门批准,非法猎捕、杀害国家重点保护的珍贵、濒危野

生动物。

故意伤害罪——对他人身体进行伤害行为

故意破坏生产经营罪——由于泄愤报复或者其他个人目的,故意毁坏机器设备、残害耕畜或者以其他方

法破坏生产经营的行为。

故意毁坏财物罪——故意非法的毁灭或者损坏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

 微博转发曝光浙江温岭虐童案

2、适用刑法人人平等原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四条 对任何人犯罪,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不允许任何人有超越法律的特权。

3、罪刑相适应原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五条 刑罚的轻重,应当与犯罪分子所犯罪行和承担的刑事责任相适应。

第二节 刑法的适用范围

一、刑法的空间效力——刑法对人和地域的效力:

实质是解决刑事管辖权问题,体现一国主权。

即外国人在中国犯罪,中国人在外国犯罪,外国人在外国针对中国国家或公民的犯罪是

否可以适用中国刑法追究其刑事责任,予以刑罚处罚的问题。

 案例:2006年10月24日,尼泊尔人博德姆达芒和萨奴玛雅达芒分别吞服79粒和64粒外形为圆柱状的毒品,于当日早晨乘机从加德满都到达成都双流国际机场。当晚,成都双流国际机场海关旅检时发现两名尼泊尔人形迹可疑,民警将该两名尼泊尔嫌疑人挡获。随后,二者从体内排出海洛因,分别净重1099克,932克。经四川省公安厅提样鉴定,二被告人携带的毒品均为高纯度海洛因。

问:该案件中国司法部门可以追究其刑事责任吗?

 案例:2002年10月,我国油轮“远洋”号停泊在菲律宾某港口时,船员张某与船员李某发生冲突,在打过

程中,张某用匕首刺中李某的胸部,导致其失血过多死亡。

问:对张某的行为可否适用我国刑法来追究其刑事责任?

1、我国刑法的属地管辖权:

——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犯罪的,除法律有特别规定的以外,都适用本法。1)领域:包括领陆、领空、领水和浮动领土(即我国的船舶和航空器)

a.领陆:即国境线以内的陆地及其地下层,这是国家领土的最基本和最重要的部分 b.领水:即国家领陆以内和与陆地邻接的一定宽度的水域,包括内水、领海及其地下层 c.内水:包括内河、内湖、内海以及同外国之间界水的一部分,通常以河流中心线或主航

道中心线为界

d.领海:即与海岸或内水相领接的一定范围的水域。包括海床和底土。我国的领海宽度为 12海里 e.领空:即领陆、领水的上空

 案例:2000年3月,某国驻中国大使馆三等秘书甲先后以承诺办理签证为借口行骗,共骗取人民币30万元。

后被害人到公安机关报案。问:对甲的犯罪行为可否适用我国刑法来追究其刑事责任?  案例:杨某,王某和李某同为我国香港公民,2003年8月,三人共谋打劫香港某著名珠宝店,在打劫过程中,导致珠宝店一名工作人员死亡,若干名工作人员受伤,三人在逃跑时被香港警方抓获。

问:对我国香港公民杨某,王某和李某三人的抢劫行为可否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

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犯罪的,除法律有特别规定的以外,都适用本法。

2)法律有特别规定的:

a.享有外交特权和豁免权的外国人的刑事责任,通过外交途径解决 b.香港和澳门地区不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 案例:杜某家住在云南与缅甸交界处的打洛,其亲戚甲住在缅甸。杜某因故与甲发生纠纷,遂产生报复杀人

的想法。杜某自制土制炸弹一枚,邮寄给了甲。甲在缅甸拆开邮包时引发机关致使炸弹爆炸,当场被炸死身亡。

问:对杜某的行为可否适用我国刑法追究刑事责任? 3)犯罪:

犯罪行为或者结果有一项发生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的,就认为是在中华人民

共和国领域内犯罪。

 案例:1998年至1999年期间,中国公民康某在其为我国某公司驻美国分部任汽车司机期间,利用驾车去机场接送外交人员、代表团成员的机会,在机场行李处多次盗窃,陆续窃得大量外币现钞,以及手表、照相机、录音机、首饰、衣服等饰物,共折合美金3万余元。康某被美国警方抓获。

问:对于康某的犯罪行为可否适用中国刑法予以追究处罚?

法律处理:康某被美国法院判处2年监禁。服刑期满后,康某被押回国内接受审判。康某以非法占

有为目的,在国外多次秘密窃取他人财物的行为已经构成盗窃罪,且盗窃数额属于“数额巨大”,在 国外实施盗窃犯罪,造成不良的国际影响,考虑到康某已受到外国审判并执行2年刑期,法院判处康 某5年有期徒刑。

2、我国刑法的属人管辖权: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外犯本法规定之罪的,适用本法,但是按本法规定的最高刑为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可以不予追究。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工作人员和军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外犯本法规定之罪的,适用本法。

 案例:1950年1月间,美国特务李安东、山口隆一等人,在美军驻日本情报处处长包瑞德的指挥下准备在当

年国庆的时候用82迫击炮“炮轰天安门”,袭击在天安门城楼上参加阅兵典礼的毛泽东等国家领导人。1950年9 月,北京市公安局从李安东家中搜出日本人山口隆一绘制的炮轰天安门图样底稿一张、82迫击炮一门、手榴弹8 枚、炮弹650多发,后将所有涉案间谍全部抓获。

问:对当时身在日本的包瑞德,可否适用我国刑事法律追究其间谍行为的刑事责任?

3、我国刑法的保护管辖权:

——外国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外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或者公民犯罪,而按本法规

定的最低刑为三年以上有期徒刑的,可以适用本法。 2011年湄公河惨案中国船员惨死 中国公安部成功抓获主犯金三角大毒枭糯康并由昆明市中级法院判处死刑

 案例:著名恐怖分子基地组织头目本.拉登策划并实施了9.11事件,造成了纽约世贸大厦倒塌,大量平民伤

亡。假设拉登没有被美军在巴基斯坦被击毙而是在中国新疆地区被中国警方抓获

问:可否适用中国法律处罚拉登?

 案例: A国公民某甲劫持B国公民用航空器试图进入C国,因燃料耗尽迫降在中国

问:我国将劫机犯某甲抓获后,可否适用中国刑法制裁某甲的劫机犯罪行为?

4、我国刑法的普遍管辖权:

——对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缔结或者参加的国际条约所规定的罪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在所 承担条约义务的范围内行使刑事管辖权的,适用本法。

二、刑法的时间效力

刑法的时间效力,是指刑法的生效时间、失效时间以及对刑法生效前所发生的行为是 否具有溯及力的问题。

1、刑法的生效时间:

刑法的生效时间与其他法律的生效时间相似,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从公布之日起生效

二是公布之后经过一段时间再施行,这是世界上多数国家关于刑法生效时间的通行作法。

我国《刑法》制定于1979年7月1日,生效于1980年1月1日。1997年3月14日公

布修改稿,1997年10月1日施行。

2、刑法的失效时间:

法律的失效时间,即法律终止效力的时间,通常要由立法机关作出决定。

我国刑法的失效基本上包括两种方式:一是由立法机关明确宣布某些法律失效。二是自

然失效,即新法施行后代替了同类内容的旧法,或者由于原来特殊的立法条件已经消失,旧法自行废止。

3、刑法的溯及力:

刑法的溯及力,即刑法生效以后,对于其生效以前未经审判或者尚未确定的行为是否适

用的问题。如果适用,就是有溯及力;如果不适用就是没有溯及力。 案件:牛玉强,北京朝阳区人,因“抢了一顶帽子,砸了一扇玻璃,打了一个人”,198

4年“严打”被法院以流氓罪判处死刑,缓期两年执行。1997年新刑法颁布时取消了流氓罪的罪名,按照新颁布的刑法,牛玉强的行为根本就不构成犯罪。

问:为什么牛玉强不能从监狱无罪释放呢?

 案件:某甲1996年一年中连续偷盗汽车多辆,总价值500多万元。甲在1998年被捕,供述出其在1996年所

犯的罪行。问题:

1、请问对甲是适用

79刑法还是适用97刑法?为什么?

2、根据79刑法规定盗窃数额特别巨大的应处死刑。而根据1997年刑

法只有盗窃金融机构,数额特别巨大的和盗窃珍贵文物,情节严重

的才能判处死刑。请问可以 对甲判处死刑吗?

从旧兼从轻原则:第一,当时的法律不认为是犯罪,而修订后的刑法认为是犯罪的,适用当时的

法律,即修订后的刑法没有溯及力。比如黑客犯罪等;第二,当时的法律认为是犯罪,但修订后的刑

法不认为是犯罪的,只要这种行为未经审判或者判决尚未确定,就应当适用修订后的刑法,即修订后 的刑法具有溯及力。比如流氓罪等;第三,当时的法律和修订后的刑法都认为是犯罪,原则上按当时 的法律追究刑事责任,即修订后的刑法不具有溯及力。这就是从旧兼从轻原则所指的从旧。但是,如 果当时的法律处刑比修订后的刑法重,则应适用修订后的刑法,修订后的刑法具有溯及力。这便是从 轻原则的体现。总而言之,新刑法法不认为是犯罪或者处刑较轻的,适用新刑法;第四,如果当时的 法律已经作出了生效判决,继续有效。即使按修订后的刑法的规定,其行为不构成犯罪或处刑较当时 的法律要轻,也不例外。这主要是考虑到维护人民法院生效判决的严肃性和稳定性的需要。

 思考:也门人侯赛因-也哈雅-阿西尔,27岁,从事服装贸易,于2006年6月7日乘坐CZ308航班(香港-广州)抵穗,广州白云机场海关在其托运行李箱中查获象牙14根.据华南濒危动物研究所及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鉴定,这批走私象牙属于现生象象牙,每根象牙价值25万人民币,总价值350万人民币。该案是广州白云机场海关历年来查获的最大一起象牙走私入境案。

按照我国刑法第151条第4款的规定,走私珍贵动物及其制品情节特别严重的,处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没收财产。然而,侯赛因在经过海关时却“大模大样”,完全未对象牙进行包装或藏匿,在接受海关X光检查时曾对海关人员说:“我的包里没什么,就是象牙。” 他还表示,由于象牙在也门市场上可以自由买卖,每公斤只有30美元,向他销售象牙的商人称,把象牙运到中国卖就可以把机票和住宿费省下来,因此他认为这在中国合法。

据悉,象牙制品属于濒危野生动植物制品。到目前为止,已有166个国家加入了旨在保护濒危野生动植物的《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我国于1981年四月加入CITES,但非洲及东南亚地区部分国家未加入CITES,濒危野生动植物制品的买卖在当地不属于违法行为。当地居民及部分中国旅客保护濒危野生动植物意识淡薄,是导致旅客非法携带濒危野生动物制品的一个主要原因。

问题:侯赛因的行为在其国籍所属国也门不属于犯罪行为,而在中国却属于犯罪行为,你认为该案应该如何处理,中国司法部门可否对该案件行使管辖权,对侯赛因进行逮捕并按照中国刑法定罪量刑?

 思考:2009年1月21日,刘某在北京友谊医院内,介绍“供体”董某与患者进行肾脏移植手术,非法从患者手中收取人民币15万元。此后的三个月内,刘伙同他人又介绍了两起器官买卖,非法从患者手中收取人民币30万元,此外,2009年3月至5月间,刘某在北京和河北省石家庄市租赁房屋,招募多名“供体”,欲非法介绍人体器官买卖。

法律背景:2011年5月1日全国人大常委会25日表决通过刑法修正案(八)正式生效,其中规定组织他人出卖人体器官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此前,刑法对买卖人体器官行为没有任何规定。

问题:按照刑法溯及力原则,你觉得刘某的行为应该如何处理?

在2011年5月1日刑法第八修正案生效以前,刘某的行为于2011年2月被北京市某法院在法律无明确规定的情况下,类推适用并判决刘某的行为构成非法经营罪。(非法经营罪,是指未经许可经营专 营、专卖物品或其他限制买卖的物品,买卖进出口许可证、进出口原产地证明以及其他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经营许可证或者批准文件,扰乱市场秩序,情节严重的行为。)。

你觉得该法院做法违反了刑法的哪一条基本原则?

第三节

刑法的犯罪基本理论

一、犯罪的概念

1、犯罪的概念 :

——一切具有社会危害性并且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应当处以刑罚处罚的行为。

2、犯罪的基本特征

 社会危害性  刑事违法性

 应受刑罚处罚性

 案例:甲乙是同宿舍的同学,由于中午午休时乙喜欢玩电脑游戏,干扰甲的正常休息,两人经常发生口角一次两人矛盾激化,甲将乙打得鼻青脸肿、头破血流,后来乙被送往医院,头上缝了三针。如果在上述纠纷中,同学甲在愤怒中拿起一把刀向乙的肩部及腿部猛刺三刀,造成乙失血性休克,住院治疗两个月。

问:你认为同学甲在两种情景中的行为性质是否一样?

第一种情况:一般违法行为(行政违法行为)第二种情况:甲的行为构成故意伤害罪

 法医学将人体伤害分为三种—— 轻微伤——不需要治疗或经简单治疗就能迅速恢复的伤害。

轻伤——介于轻微伤与重伤之间的伤害。

重伤——包括肢体残疾、毁容丧失听视觉等器官功能,其他如严重的烧伤冻伤等

二、犯罪构成的基本理论

1、犯罪构成概念——解决成立犯罪需要哪些法定条件的问题。

2、犯罪构成的四个要件: 1)犯罪客体:

a.犯罪客体的概念——刑法所保护的犯罪行为所侵害的社会主义社会关系和利益。b.注意区分犯罪客体与犯罪对象

犯罪客体是一种抽象的社会关系和社会利益。

犯罪对象是犯罪行为侵犯的具体的人或者物。北京“天价”葡萄案件

“天价”葡萄案件中——犯罪对象是葡萄 犯罪客体是国家的科研秩序和利益 

 案例:(1)甲盗窃某输电线路施工工地存放在仓库的电线5000米,价值20万余元。

犯罪对象——电线

犯罪客体——国家对公共财物的所有权

2)乙盗割某石化公司重要输电线路中的500米电线,造成大面积停电,严重影响该公司正常

生产,带来直接间接经济损失20余万元。

犯罪对象——电线

犯罪客体——国家电力安全和生产秩序

c.划分犯罪客体的法律意义——针对犯罪行为侵害的不同社会关系,刑法将所有的犯罪行为划分为十大类,成为刑法分则中的十章,司法机关依此定罪量刑。

危害国家安全罪

危害公共安全罪

破坏社会主义经济秩序罪 侵犯财产罪

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 渎职罪

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

危害国防利益罪

贪污贿赂罪 军人违反职责罪

 案例:宋某,某市幼儿园教师。一天下午,宋某带领14名小班幼儿到郊外游玩。在途中,幼儿李某(女,3岁)失足坠入路边的粪坑。宋某见状高声向周围农民呼救,此时,中学生刘某路过(男,17岁),前来观看,并用竹竿测出粪坑约深1米左右。但是,宋某与刘某只是高声求救,嫌脏不愿跳入粪坑救人,等到周围的农民听到呼救赶来救人时,幼儿李某已经被溺死。

问:根据我国刑法规定,宋某和刘某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 2)犯罪客观方面:

犯罪客观方面——刑法规定的构成犯罪的客观外在表现

a.危害行为(构成所有犯罪的必需要件)

作为——不当为而为

作为,在法律上表现为对禁止性法律规范的违反,是一种“不应为而为”的情形。例如违反禁止杀人的禁令而杀人,杀人就是其行为。

不作为——当为而不为

指行为人负有实施某种积极行为的特定的法律义务并且能够实行而不实行的行为。

法定义务、职务或业务义务、行为人先行行为带来的义务

 上海“医跑跑”是否涉嫌犯罪引争议

2011年8月24日深夜发生在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三人民医院手术室的大火,医生在危急时刻留下正处于全麻状态中的病人自行离开,导致病人最终窒息死亡,公众就此对如今医生的职业操守等提出质疑,法学家认为当事医生“该负刑事责任”。

b.危害结果(不是构成所有犯罪的必需要件)c.危害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因果关系

d.犯罪时间、地点、方法手段(一般不影响犯罪的成立,只影响量刑轻重) 案例:小王,15岁,某中学初三学生。小王潜入一商场仓库,盗取数码相机5个,价值人民币4万元。

问:根据我国刑法规定,小王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 3)犯罪主体——是指实施犯罪行为并且应当负刑事责任的自然人和单位。a.单位犯罪主体 b.自然人犯罪主体

刑事责任年龄:

·完全不负刑事责任年龄:未满14周岁

·相对负刑事责任年龄:已满14周岁,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犯故意杀人、故

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完全负刑事责任年龄:已满16周岁

刑法对未成年人危害行为处理原则:对于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所实施的危害 社会行为,责令其家长或者监护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时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

教养。

 李双江儿子无照驾宝马打人事件

我国刑法处理未成年人犯罪基本原则:

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不能适用死刑。

 案例:孙某,女,39岁,有颞叶癫痫病史。一天半夜,孙某从梦中醒来突然发现睡在身边的丈夫变了,变成了一条凶猛的“黒鱼精”。孙某惊恐万分,冲向厨房拿回菜刀向丈夫砍去,险些将丈夫伤害致死。事后,经精神病医生鉴定,孙某行为当时属癫痫病发作。问:孙某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

④刑事责任能力(精神状态)

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

定确认的,不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责令他的家属或者监护人严加看管和医疗;  在必要的时候,由政府强制医疗。关于精神状态需要注意的问题:

刑法中所指的精神病是从医学意义上诊断的真正的精神病,必须将它与非精神病性精神障碍加以区分。非精神病性精神障碍——包括变态人格、情绪反应、一般性醉酒等。

4)犯罪主观方面——犯罪人对自己实施的危害行为及其危害后果所持的心理态度。a.犯罪故意

直接故意——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造成危害后果,并且希望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 间接故意——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造成危害后果,并且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

放任心态,是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造成特定的危害结果的情况下,为了达到

既定目的,仍然实施了该行为,对危害后果的发生既不积极追求也不设法避免,而是

采取了听之任之,任其发展的心理态度。

 案例:甲因有外遇与妻子感情破裂。甲数次提出与妻离婚,但妻坚决不同意。无奈之下,甲一日提前回到家中做晚饭,在煮粥时投下砒霜。甲知道儿子不喜欢喝粥,估计儿子一定不会喝毒粥,另外又给儿子做了面条。妻与子回到家后甲借故离家外出并让儿子吃面条把粥留给妈妈。结果当晚甲妻因胃痛未吃晚饭,甲子吃过面条尚觉不饱,又多喝了一碗粥,当场中毒身亡。问:甲对儿子的死亡是否应负刑事责任?

 2009成都醉酒无照驾车撞死人案

2009年7月成都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判处其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孙伟铭当庭表示不服判决要上诉。2009年9月8日在四川省高级人民法院二审宣判,孙伟铭被改判为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四川高级人民法院之所以改判时没有适用死刑主要是因为孙伟铭系间接故意犯罪,与直接故意犯罪相比,主观恶性不是很深,人身危险性不是很大;犯罪时被告人驾驶车辆的控制能力有所减弱;归案后认罪、悔罪态度较好,积极赔偿被害方的经济损失,一定程度上获得被害方的谅解,依法可从轻处罚,判处无期徒刑。

b.犯罪过失

疏忽大意过失——行为人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会造成危害后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

有预见,以致危害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

过于自信过失——行为人已经预见到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后果,但轻信能够避免以

致发生这种危害结果的心理态度

 案例:2000年10月,三星化工厂着火,火势很大并产生大量有毒气体时刻威胁着周围几百户村民的生命安全,消防队长段某带领消防队在前往火场,而当时正值夏天,山洪暴发冲垮了必经之路上的阳水桥,相近办法也无法渡河,段某只好下令放弃,消防队员眼看河对岸浓烟滚滚火势冲天,就是无法接近火场救火,结果该次火灾造成了重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问:你认为段某的行为是否构成渎职罪?

 案例:贾某与杨某有宿仇。贾某一直寻机报仇。一天深夜,贾埋伏在杨必经之路上,在看到杨经过时,贾突然跳出。杨因受到惊吓,心脏病突发当场倒地身亡。贾看到杨躺在地上,并不知道杨已经死亡,仍然拔枪向杨某要害部位射击数枪,而后离去。问:贾某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

c.不可抗力和意外事件 d.认识错误

第三节

排除犯罪性行为

——正当防卫和紧急避险

一、排除犯罪性行为的概念

——行为人实施的表面看起来对社会有害但实际上对社会有益的行为。

二、排除犯罪性行为的种类

1、依法履行职务的行为:公安司法人员依法履行在职务的行为,比如:警察击毙罪犯,执

行死刑人员依法执行死刑。

2、经权利人同意的行为:当事人双方签订合同,一方同意对方伤害或者结束自己的生命。

典型行为——安乐死

3、正当防卫: 1)正当防卫的概念——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

免受正在发生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并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行为。2)正当防卫的理论基础

孟德斯鸠将保障公民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的救济形式分为——

公力救济: 诉诸法律,借助国家公共权力予以救济

私力救济: 在公力救济无法起作用的特殊紧急情况下公民可为保护自身安全而采取暴 力手段。3)正当防卫的条件

 案例:村民刘某与村民郑某两家因争夺水源,多年积怨很深,曾经发生过械斗行为。2006年3月,为争浇灌秧苗的水两家再一次发生争端。不久,刘某听说郑家密谋请邻村亲戚十余人对刘家进行灭门报复。刘某推测郑家快下后了。无奈之下,叫来自家表弟,带上儿子在郑必经之路上设伏,截住郑后将其打成重伤。

问:刘某的行为是否构成正当防卫?

a.起因条件——·必须有实际存在的不法侵害

·对合法行为不得实施正当防卫

·不法侵害实际存在,并非想象或主观推测出来的。

 案例:张某,男,45岁,花农。2002年4月张某投资经营兰花,在村口大路旁自家花圃中进行栽种。在张某的精心培育下兰花长势非常不错。由于兰花价格相当昂贵,张某眼见兰花即将长成即可出售,为了防备小偷进入花圃实施盗窃,张某在花圃周围架设了电网。一天,小偷王某企图翻越电网进入花圃行窃,在翻越过程中不慎被电死。事后,张某坚决认为自己的行为属于正当防卫。问:你认为张某的行为是否属于正当防卫?

b.时间条件——不法侵害正在进行

不法侵害已经开始,尚未结束

法律禁止事先防卫和事后防卫

因为正当防卫是法律赋予公民在遭遇不法侵害的紧急情况下保护他人或自身安全而

采取暴力手段。在非紧急的情况下可以求助于公安司法机关。

 案例:张某与杨某为某黑社会团伙成员,一日二人在饭馆吃饭时因抽烟与邻座的季某发生口角,随即张杨二人对季某大打出手。季某身材矮小瘦弱,根本不是两个流氓的对手,饭馆的营业人员都知道张杨二人是黑社会成员,报警后也不敢制止。季某抵挡不住,没有办法,突然急中生智,抓起一个酒瓶冲向坐在一旁观战的张某的女朋友,并用酒瓶将其砸伤倒地。在张忙着救助张女友季某仍与杨打斗时,110赶到。警察讯问中,季某坚决认为自己是正当防卫。问:你认为季某的行为是否属于正当防卫?

c.对象条件——防卫行为必须针对不法侵害人本人,而不是任何不法侵害人之外的第 三者,如家属、亲友等。

 案例:大学生酒后为争哪个系学生好 持刀砍死校友。2006年5月10

日晚,徐泰来与几个同学在校外一饭馆饮酒,期间与同校文法系学生李某在一同喝酒时,因谈论文法系与国际贸易系学生的好坏而发生争执。李某在离开饭桌后,与正在该饭店附近的同学高某说起此事。二人随即回到饭馆找徐泰来等人理论,双方再次发生争执。在争吵过程中李某、高某将徐泰来头部打伤,徐一方经贸系的同学也将高某打出鼻血。徐泰来跑到餐厅厨房内拿来一把菜刀防身,在跑回学校的路上,在餐厅东侧20米处遇到李某纠集来的何某(男,22岁,北京科技经济管理学院文法系学生)以及其他几个人,并用刀猛砍何的头部两下,导致何某颅脑损伤死亡。坐在法庭上的徐泰来显得很不以为然,并称是因为李、高将他打倒在地,头部流了很多血,才跑到餐厅厨房拿菜刀保护自己,在跑回学校的过程中遇到几个追赶他的人,他在紧急情况下挥刀砍人,至于砍的人是谁,他当时并不知晓,自己当时是出于正当防卫才动手的。问:你认为徐泰来的行为是否构成正当防卫?

d.主观条件——必须是为了保护国家或公民的合法利益

保护合法利益是正当防卫的出发点。防卫者应当具有明确的防卫意识防卫挑拨、群架斗殴等都不是正当防卫。 案例:2004年8月14日下午,四川省成都市成华区圣灯乡人民塘村3组的李女士遭两蒙面男子抢劫,两名蒙面男子将李女士的手包抢到手后迅速骑一辆摩托车逃跑。路过的市民张军听到呼救后开上奇瑞轿车追赶抢匪至成都市三环路龙潭立交桥,在逼停抢匪的摩托车时,两车相撞,开摩托车的男子胡辉从三环路立交桥上摔下当场死亡,摩托车后座男子罗军受伤,此后左腿截肢。案发后胡辉的妻子到公安机关报案,要求公安机关追究张军的故意杀人行为。问:张军的行为是否构成故意杀人罪?

e.限度条件——不能超过必要限度

必要限度是指足以制止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

限防卫权:对正在进行的行凶、杀人、抢劫、强奸、绑架以及其他严重危及人身

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防卫行为,造成侵害人伤亡的,不属于防卫过当,不负刑

事责任。

防卫过当:在防卫过程中防卫行为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对防卫过

当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必须满足全部五个条件才是正当防卫行为。

4、紧急避险:

1)紧急避险的概念——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

权利免受正在发生的危险,不得已而采取的损害另一较小合法利益的行为。 案例:孙某,某县消防队队长。在一次执行灭火任务中,一间民房着火,火势猛烈,风势也很大,火借风势,迅速向周围其他民房蔓延。为了防止火势蔓延,避免更多的民房着火,孙某毅然下令,用推土机紧急拆除紧邻已经着火的民房旁边的几家民房,以形成一条隔火带。隔火带形成后,火势得到控制,没有继续蔓延,后来消防队顺利将火扑灭。问:孙某的行为是否构成故意毁坏财物罪?

 案例:被告人郑叙刚,男,48岁,某海轮船长。1995年11月,郑的海轮由南美载货回国,途径公海时收到紧急台风预报,称该船途径的海域24小时内有12级台风。由于船远离陆地,不可能进港,而在原地抛锚又因船上所载货物过多也无法抵御12级台风。郑为了减轻船的负荷,避免船毁人亡,命令船员将价值40余万元的货物抛入大海。抛货完毕,该船继续前行。10小时候后,台风突然转向,该船未遭遇台风。

问:被告人郑叙刚的行为是否构成故意损坏财物罪?

 案例:被告人林莉,女,23岁。1996年6月28日晚,林莉下夜班骑车从位于市郊的纺织厂回家。途经市郊一片树林时,遭遇歹徒刘某的袭击。因为林长相清秀,刘某早就对林心生歹念,在观察林的行踪后,埋伏在其必经之路上欲施暴。林与刘奋力搏斗,林曾是市业余体校武术队的队员,在打斗中林一脚将刘踢翻在地。林迅速逃跑,刘爬起来后穷追不舍。当时周围漆黑一片林看到不远处有一户人家亮着灯,便上前敲门求救。因情况紧急,又无人开门,林便从旁边的窗户破窗而入。结果林在慌乱之中翻入屋内,一脚踩到了睡在窗边的房主家8岁小孩的左腿上,造成其粉碎性骨折。房主提出控告,要求公安机关追究林过失伤人罪的刑事责任。

问:林莉的行为是否构成过失致人重伤罪?

2)紧急避险的条件:

a.起因条件:必须是合法利益面临正在发生的实际危险的威胁危险:

人的危害行为 自然灾害 动物侵袭 如牛马惊奔等

b.时间条件:必须是危险正在发生

c.主观条件:必须是为了保护合法利益 d.可行性条件:必须是迫不得已 e.限度条件:不能超过必要的限度 限度应掌握以下标准——

一般情况下,人身权利大于财产权益

在人身权利中,生命是最高权利

在财产权益中,应以财产价值进行比较,从而确定财产权利的大小。

④当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不能两全时,应根据权益的性质及内容确定权利的大小,并非公共利益永远高于个人利益。

 案例:某村女干部下乡做群众工作,在回来路上遇歹徒,此时天色已近黄昏,周围荒芜无人,女干部应歹徒要求,将自行车交给了歹徒,但同时要求将打气筒归还。女干部乘歹徒蹲下看车时,抡起打气筒朝歹徒脑门一击,歹徒昏倒在地,女干部乘机逃跑。终于在这荒无人烟的地方见到一户人家,女干部投宿于此。户主老妇人对女干部遭遇深表同情,并安排其女与女干部同睡,女干部睡于床塌外侧。歹徒清醒过来后回家,听其母描述,方知女干部竟投宿到其家。为阻止女干部报案,歹徒遂起杀意,杀人灭口,并与其母谈了此事。恰逢母子俩的谈话被女干部听到,于是女干部与歹徒妹妹调换位置睡觉。果真,半夜,歹徒摸黑进了房间,对准床塌外侧即砍。结果被杀害的正是歹徒妹妹。

法院对此案件的审定是:女干部犯有故意杀人罪,是属于避险过当的故意杀人罪,但减免了对女干部的刑罚。根据是:“生命权是最高的权利,不容许为了保护一个人的健康而牺牲另一个人的生命,更不容许牺牲别人的生命来保全自己的生命。”

著名刑法学家陈兴良教授对此案却给出了不同的观点:女干部在这个案件中的行为是属于紧急避险的行为,原因是,女干部所采取的牺牲歹徒之妹换取自身性命的做法是迫于无奈,周围的环境也无法给她提供一个更好的避险方法,除了牺牲第三者的利益以外,实无他法。之所以对此案定性为紧急避险,是女干部确实是在无可选择的条件下不得为而为之的!主观上并没有恶意!因而不能简单的依靠法律条文的规定定性为故意杀人罪。

3)特别例外限制

根据我国刑法第21条第3款规定,紧急避险的特别例外限制,是指为了避免本人 遭受危险的法律规定,不适用于职务上、业务上有特定责任的人。比如民航机组成 员、消防员、、轮船乘务人员等。

5、正当防卫和紧急避险的区别:

1)危险来源不同 2)行为对象不同 3)行为限制不同 4)行为限度不同

第四节

犯罪的停止形态和共同犯罪

一、犯罪停止状态

1、犯罪停止形态的概念:

指犯罪人的行为在犯罪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不同的停止形态

包括:犯罪预备 犯罪未遂 犯罪中止

 案例:王某与李某预谋抢劫某市工商银行,经精密筹划,二人协商由李某购买炸开银行金库外墙的炸药并实施爆破,王某负责到银行附近观察工商银行安全保卫情况。但是,王某在观察银行时因行踪可疑被警察抓获,经审问,王某供述了和李某打算抢银行的计划。根据王某供述警方抓获了李某,当时李某还没有购买抢银行的炸药,除了和王某的口头密谋外没有任何实际的违法行为。

问:你认为王某和李某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是否应当受到我国刑事法律的处罚? 1)犯罪预备

a.概念——为了犯罪准备工具,制造件。

b.表现了犯罪准备工具的行为; 为了实施犯罪事先调查犯罪的场所、时机和被害人的行踪;

为了实施犯罪进行犯罪手段的练习; ④追踪被害人,守候被害人,或者接近被害人以及犯罪对象; ⑤进行犯罪预谋,拟定犯罪计划等。

c.犯罪预备的处罚原则——由于犯罪预备相对于犯罪既遂社会危害性较轻,因此对于

预备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 案例:村民甲因与村民乙发生口角并导致斗殴。甲被打后气愤不已遂决定去乙家的水井里投毒,毒死村民乙的全家,跑到村民乙家实施完投毒行为后,却一直不见乙家里的人中毒身亡仔细一看才恍然大悟,原来是自己出发的时候粗心大意,不小心把家里的一袋白糖当做砒霜带去投毒了。问:你认为甲的行为构成犯罪吗?

 案例:孙某,男,23岁。2007年4月5日凌晨2时许,孙某携带改锥等作案工具,潜入某市聋哑学校学生宿舍,意图强奸女聋哑学生。他撬开一间学生宿舍的门后,用木棍将床上睡着的学生打昏,正欲施暴却发现床上躺着的是一个男生。孙某将被子盖在学生身上后欲离去,被巡逻保卫人员发现而被抓获。

问:孙某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如果构成犯罪,构成具体什么罪名?

 案例:贾某与杨某有宿仇。贾某一直寻机报仇。一天深夜,贾埋伏在杨必经之路上,在看到杨经过时,贾突然跳出。杨因受到惊吓,心脏病突发当场倒地身亡。贾看到杨躺在地上,并不知道杨已经死亡,仍然拔枪向杨某要害部位射击数枪,而后离去。问:贾某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

2)犯罪未遂

a.犯罪未遂的概念——犯罪行为人已经实施犯罪,但是由于犯罪人意志以外的原因犯

罪没有得逞。b.犯罪未遂的特征

行为人已经着手实施犯罪; 犯罪没有得逞;

犯罪之所以没有得逞是由于犯罪人意志外的原因。c.犯罪人意志以外的原因包括

外界障碍 犯罪人自身条件或能力限制 认识错误

d.犯罪未遂的处罚原则——我国刑法规定对于犯罪未遂可以比照犯罪既遂从轻或减轻

处罚。

3)犯罪中止

a.概念——犯罪行为人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自动有效的防止犯罪结果的发

生。b.特征

犯罪中止发生在既遂之前的犯罪过程中;

中止犯罪出于犯罪人自己的意愿犯罪人对被害人的同情怜悯,自己内心的谴责悔

悟,对即将受到的刑罚的恐惧等。

必须有效防止了犯罪结果的发生

c.犯罪中止的处罚原则——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

处罚

 案例:张某,惯犯,曾被判有期徒刑4年。出狱后张某想着“墙内损失墙外补”,继续从事抢劫,抢夺,敲诈勒索等犯罪。一日深夜,张某埋伏在一条僻静的小巷中,看一路人经过,张某突然跳出,正欲实施抢劫,在昏暗的路灯灯光下,张某突然认出对方是自己的街坊邻居王某,而此时王某也认出了张某,张某即刻说认错人了,自己本来藏在这里是守候白天一个在街上辱骂自己的人,想教训对方一下。

问:王某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如构成犯罪,王某的行为属于犯罪中止还是犯罪未遂?  区别犯罪中止和犯罪未遂:

犯罪中止——能达目的而不欲 犯罪未遂——欲达目的而不能

二、共同犯罪

1、共同犯罪概念 ——指两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

2、共同犯罪成立条件:

1)犯罪主体必须是2人以上

2)在客观方面必须有共同的犯罪行为 3)在主观方面必须有共同的犯罪故意

 下列哪些情况属于共同犯罪?

(1)武警甲违反枪支管理规定,把自己的手枪借给朋友乙打猎使用,乙在打猎中过失将一人打死。(2)甲欲杀乙,便教唆未满14周岁的丙在乙的食物中投毒。(3)甲盗窃大量手机后,找到从事销售贼货的乙,让其帮忙销售赃物。(4)甲与乙事先商量好,甲盗窃手机,由乙负责帮助销赃。 案例:张某和王某共谋进入一个住宅小区实施入室盗窃。二人商定张某在门外放风,王某进入房间实施盗窃行为。两人到达小区后撬门进入一家住户的房屋后,张某按约在门外放风,而王某进入房屋进行盗窃。王某将翻到的钱包、手机、数码相机等物品放到书包后正欲离开,突然发现床上熟睡的女孩年轻貌美,便起歹念将其强奸。

问:张某与王某的犯罪行为是否构成共同犯罪?

3、共同犯罪的形式:

一般共同犯罪与犯罪集团

犯罪集团主要包括:黑社会犯罪集团 恐怖犯罪集团 走私犯罪集团

4、共同犯罪人的分类和刑事责任:

主犯:对于犯罪集团首要分子,按照集团所犯的所有罪行处罚;对于犯罪集团首要分子

以外的其他主犯,应按照他所参与或策划指挥的全部犯罪处罚

从犯 :应当从轻、减轻或免除处罚

胁从犯 :应当按照其犯罪情节减轻或免除处罚

教唆犯:如果被教唆人没有实施教唆犯所教唆的犯罪,对于教唆犯可从轻或减轻处罚;

教唆18岁以下未成年人犯罪的,对于教唆犯应当从重处罚。

第五节

刑罚

一、刑罚的种类

1、主刑: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

2、附加刑:剥夺政治权利、罚金、没收财产、驱逐出境

二、刑罚裁量适用制度

1、累犯 ——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的罪犯,在刑罚执行完毕或被赦免后5年以内又犯应当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应当从重处罚。

2、自首——犯罪人在犯罪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或者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罪犯如实供述司法机关还没有掌握的罪行的,可以从轻、减轻或免除处罚。

3、缓刑——对被判处拘役或3年以下的犯罪分子,根据其犯罪情节和悔罪表现,可以适用缓刑。

三、刑罚执行制度

1、减刑

2、假释:被判处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在有期徒刑执行一半以上,无期徒刑执行13年以上,可以予以附条件的提前释放,设定一定的考验期,只要在考验期内遵守假释规定,不再犯罪,考验期满后就认为原判刑罚已经执行完毕。

 案例:2006年5月,河南省漯河市大山子村从棉花地里挖出一具无名女尸,经法医鉴定,该女尸死于25年前,系25年前失踪的该村村民王秀梅,被人用钝器击打脑部导致颅骨骨折死亡。经公安机关侦查进一步发现,王秀梅是被其丈夫刘某杀害,刘某现年76岁,25年前因与王秀梅吵架,失去控制将妻子用铁锤砸死,后来悄悄将妻子埋在自家棉花地里,向公安机关称妻子离家出走后失踪。

问:你认为刘某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是否会受到刑罚的处罚?

四、追诉时效

1、概念——指按照刑法规定追究犯罪分子刑事责任的有效期限。

2、刑法规定追诉时效的意义:对犯罪人实施刑罚,其目的在于有效地预防犯罪,如果犯罪人犯罪后在法定的期限内没有再犯罪,说明犯罪人已认识到犯罪的社会危害性而改恶从善,刑罚已无在进行处罚的必要。

3、刑罚根据罪刑相适应的原则,将追诉时效期限分为四种: 1)法定最高刑为不满五年有期徒刑的,经过五年;

2)法定最高刑为五年以上不满十年有期徒刑的,经过十年; 3)法定最高刑为十年以上经过十五年;

4)法定最高刑为无期徒刑、死刑的,经过二十年。

4、追诉时效的无限延长——“在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立案侦查或者人民法院受理案件以后,逃避侦查或者审判的,不受追诉期限的限制。”

5、追诉时效的中断——我国刑法第八十九条第二款规定:“在追诉期限以内又犯罪的,前罪追诉的期限从犯后罪之日起计算”。

第二篇:第四部分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第一章 追求远大理想,树立崇高信念

第一节 树立科学的理论信念

坚定马克思主义信念、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追求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是当代大学生应该树立的理想信念体系。★

一、确立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信仰★

1.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最根本的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2.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理想信念的理论基础,是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理论前提。

(1)马克思主义是科学性、革命性和崇高性相统一的思想体系,是工人阶级和人民群争取自身解放的理论指南。(2)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和持久的生命力。

(3)马克思主义是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科学理论,以改造世界为己任。

二、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 ★

现阶段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1.坚定对中国共产党的信任。

2.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的信念。3.坚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

第二节 理想信念的实现

一、立志高远与始于足下 ★★

立志就是确定理想信念。1.立志当高远

志向高远,就是要放开眼界,不满足于现状,也不屈服于一时一地的困难与挫折,更不要斤斤计较于个人的私利的多少与得失。2.立志做大事

(1)个人理想只有同国家的前途、民族的命运相结合,个人的向往和追求只有同社会的需要和人民的利益相一致,才有意义的。(理想的分类,①从理想的时序上划分,理想可分为长远理想和近期理想;②从理想的性质和层次划分,有科学理想和非科学理想、崇高理想和一般理想;③从理想的对象划分,有个人理想和社会理想;④从理想的内容划分,有社会政治理想,道德理想,职业理想和生活理想。)

(2)社会理想是个理想的凝聚和升华,代表和反映着人们的共同愿望和根本利益,归根到底要靠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努力来实现,并具体体现在每个社会成员为实现个人理想而进行的活生生的实践中。当社会理想同个人理想有矛盾冲突,个人应使个人理想服从于全社会的共同理想。3.立志须躬行

崇高理想的实现需要一点一滴的奋斗。

二、实现理想的长期性、艰巨性和曲折性 ★★

在确立理想和实现理想的过程中,要充分认识理想实现的长期性、艰巨性和曲折性。

1.理想的实现是一个过程

理想越高远,它的实现过程就越复杂,需要的时间就越长。理想实现的长期性是对人们的毅力和信心的考验,对此必须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2.正确对待实现理想过程中的顺境与逆境

迎高潮而上,乘顺风而勇进,这是身处顺境的学问;处低谷而力争,受磨难而奋进,这是身处逆境的学问。无论是顺境还是逆境,对人生的作用都是双重的,关键是怎样去认识和对待它们,只要善于利用顺境,勇于正视逆境和战胜逆境,远大的理想就一定能够实现。

三、在实践中化理想为现实 ★★

1.正确认识理想与现实的关系是实现理想的思想基础(1)理想和现实存在着对立的一面

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与冲突,属于“应然”和“实然”的矛盾。(2)理想与现实又是统一的

现实是理想的基础,理想是未来的现实。一方面,现实中包含着理想的因素,孕育着理想的发展,在一定条件下,现实必然要转化为理想。另一方面,理想中也包含着现实,既包含着现实中必然发展的因素,又包含着由理想转化为现实的条件;在一定条件下,理想就可以转化成为未来的现实。

2.坚定的信念是实现理想的重要条件。为理想而献身,是人生的最高境界,也是实现理想的重要条件。

3.勇于实践,艰苦奋斗是实现理想的根本途径。

理想必须通过实践才能转变为现实。艰苦奋斗是成就伟业不可或缺的条件。艰苦奋斗,其主旨在于奋斗,其价值在于事业而奋斗。践行艰苦奋斗精神,是当代大学生实现理想的根本途径。

第二章 继承爱国传统,弘扬民族精神

第一节 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传统一、爱国主义的科学内涵 ★★

1.爱国主义的科学内涵

爱国主义体现了人民群众对自己祖国的深厚感情,反映了个人对祖国的依存关系,是人们对自己故土、家园民族和文化的归属感、认同感、尊严感与荣誉感的统一。爱国主义是调节个人与祖国之间的关系的道德要求、政治原则和法律规范,也是民族精神的核心。2.爱国主义的基本要求。

(1)爱祖国的大好河山。

把握国土爱我家乡维护祖国领土的完整和统一。(2)爱自己的骨肉同胞。对人民群众感情的深浅程度是检验一个人对祖国忠诚程度的试金石。

(3)爱祖国的灿烂文化。

文化传统作为一个民族群体的意识的载体。常常被称为国家和民族的谈季。胎记。是一个民族得以延续的精神基因。是培养民族心理民族个性民族精神的摇篮。是民族凝聚力的重要基础。(4)爱自己的国家。

每个人都要把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摆在首位。

爱国主义是历史的具体的。在不同的历史时代和文化背景下产生的爱国主义。具有不同的内涵。爱国主义的丰富性和生命力。正是通过他的历史性和具体性来表现的。

二、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 ★★

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优良传统源远流长,内涵极为丰富。1.热爱祖国,矢志不渝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位卑未敢忘忧国”;“报国之心,死而后已”。

2.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天下兴亡匹夫有责”。3.维护统一,反对分裂

民族团结和睦,始终是各族人民的共同心愿;维护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始终是各族人民的最高利益和神圣职责。

4.同仇敌忾,抗御外辱

正是在抵御侵略、维护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的过程中,中华民族形成了坚持国家和民族利益至上、誓死不当亡国奴的民族品格,万众一心、共赴国难的民族团结意识,不畏强暴、敢于同敌人血战到底的民族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勇于依靠自己的力量战胜侵略者的民族自强精神,开拓进取、善于在危难中开辟发展新路的民族创新精神,坚持正义、自觉为人类和平进步事业贡献力量的民族奉献精神。

三、爱国主义的时代价值 ★★★

1.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继往开来的精神支柱。2.爱国主义是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的纽带。3.爱国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动力。4.爱国主义是个人实现人生价值的力量源泉。

第二节 新时期的爱国主义

第三篇:《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法律部分总结之第九章民法

第九章

第一节

民法概论

一、民法调整的对象

——民法是我国重要的法律,它调整平等主体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与每个公

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1、平等主体:

法律主体之间的关系可分为: 1)横向关系(平等主体之间)

2)纵向关系(主体之间属于领导与被领导,管理与被管理,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

2、财产关系:

——是人们在生产、分配、交换与消费过程中形成的具有经济内容的关系。

特点:

1)这种财产关系一般基于自愿

2)这种财产关系一般都是有偿的

3)它包括财产流转关系和财产归属关系

 案例:下列属于民法调整的法律关系有:

(1)五岁的甲将一块价值5000元的手表赠与幼儿园的女同学乙,甲父找乙父索要,遭乙父拒绝后向法院起诉。(2)某网络公司因漏税被税务局罚款5万元,公司不服向法院起诉。(3)丙盗窃所在公司价值1万元的仪器。

(4)丁是某大学学生,在一次期末考试中因作弊被监考老师抓获,学校对丁做出开除的处分,丁认为学校的处罚

过重,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5)大学毕业生小王在毕业找工作时因身高不够受到用人单位歧视,小王认为用人单位侵犯了劳动者的平等权,准备提起诉讼。

3、平等主体之间的人身关系:

1)人身关系——没有财产内容,带有人身属性的社会关系,包括人格关系和身份关系。2)人格关系:基于生命、健康、名誉、肖像、隐私等方面的关系。3)身份关系:基于亲属等身份产生的亲属、监护等关系。

 天津出现白酒品牌——锅得缸,相声演员郭德刚认为对其姓名权构成侵权

二、民法的基本原则

民法基本原则对民事活动具有指导功能,无论何种民事行为不得与我国民法基本原则

相违背。它是民法的立法原则;是执行法律、进行民事活动和处理民事问题的根本准 绳;是制定、解释、执行和研究民法的出发点和依据。

1、平等原则:

我国《民法通则》第3条规定:“公民在民事活动中的地位平等。”

平等原则是民法最基础、最根本的原则。 北京“人造美女”杨媛选美**

本案律师认为:中北京天九伟业文化传媒有限公司主办的“第33届环球洲际小姐北京大赛”这项民事活动,应遵循民法的平等原则,只要符合主办方规定参赛资格条件,所有的参赛者在参赛地位上都是平等的,不因参赛选手的社会地位、职业、财富等不同以及是否有过整形而区别对待。

北京市东城区法院判决认为:由于参加选美比赛是一种合同约定的权利,这意味着,大赛主办方能否拒绝“人造美女”参赛,要视具体情况而定:如果主办方在赛前事先规定“人造美女”不得参赛或在报名时予以拒绝,“人造美女”自然无权参赛;如果事先没有禁止,主办方应遵循民法的平等原则,一视同仁地承诺,接受和让其参赛。主办方无权单方解除合同和取消其参赛资格。在杨媛案件中,主办方擅自取消其决赛资格构成了对“人造美女”的歧视,违反了平等原则。

2、自愿原则:

民法规定——参加民事活动(如买卖、赠与等)当事人完全按照自己的意愿进行,任何

机关、组织、个人不得非法干预。

3、公平原则:

民事活动双方当事人的权利义务应当是公平的。

 案例:王某进攻射门时,作为守门员的宋某封门,由于王某射门力量大且速度很快,宋某未接住球,球直接撞到宋某的腰部,宋某当场受伤。经送江苏大学附属医院治疗,诊断为右肾挫裂伤。宋某住院治疗34天,支出医疗费18862.60元。王某住院期间给付了5950元。2004年8月宋某诉至法院要求王某赔偿医疗费、误工费等合计28082.48元,其中精神损失费3000元,被告王某认为持辩称意见,不同意赔偿。原告则坚持赔偿要求。由于双方意见不一,调解不成。

法院审理后认为:原、被告自愿组织并参与足球比赛,被告的行为在主观上没有过错,客观上亦

不具有违法性。原告也没有证据证明被告有严重违反比赛规则或故意加害行为。所以,原告受伤应属 于竞技体育运动中的意外事件。故对原告要求被告承担侵权损害赔偿责任的请求,法院不予支持。然 而法官从人性化角度出发,考虑到虽然本案中的原、被告对损害的发生均无过错,但原告所受到的是 危及生命的肾挫伤。原告不仅身体上遭受了痛苦,而且经济上亦支出了较大的医疗费用。由原告独自 承担这一较大的损害后果,有失公平。因此,适用公平责任原则由原、被告来共同承担损害后果,由 被告给予原告一定的补偿,既符合法律规定又较为合理。据此,法院判决王某共计支付宋某经济补偿 计人民币8000元。

4、诚实信用原则:

民法反对弄虚作假,见利忘义,坑蒙拐骗等违背市场经济活动的基本道德准则。

5、公序良俗原则:

民法通则第七条:民事活动应当尊重社会公德,不得破坏社会公共秩序。

 案例:王某因患严重的尿毒症,需要换肾。因为无法找到匹配的肾,一直无法做换肾手术。后来王某的 朋友张某找到王某,提出愿意以王的表兄的名义把自己的一个肾捐给王某,条件是王某支付20万元的营养费。双方为此签订了书面协议。王某手术成功后反悔不愿支付20万元,拒绝了张某的索款要求。张某见王某事后变卦,一怒之下,将王告上法庭,要求法院主持公道,要王某支付欠款20万元。

问:你认为法院是否会支张某的诉讼请求吗?  《人体器官移植条例》:

活体器官的接受人限于活体器官捐献人的配偶、直系血亲或者三代以内旁系血亲,或者有证据证明与活体器官捐献人 存在因帮扶等形成亲情关系的人员。

三、民事主体

1、自然人的民事行为能力:

指法律确认公民可以通过自己的行为行使民事权利,设定民事义务,对自己违法民事行

为承担民事责任的资格。

 案例:大学三年级学生周某,21岁,因与同学张某发生口角,争吵中周某将张某的数码相机推到地上,数码相机被摔坏。张某要求周某赔偿,周某以自己还在读书,没有经济来源为由不予赔偿。张某就将周某的家长告到法院,要求法院判决周某家长替其赔偿。问:张某的诉讼要求是否会得到法院支持? 1)自然人的民事行为能力种类分为

a.完全民事行为能力——指能够通过自己独立的行为取得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的资格。

①18周岁以上的精神正常的成年人 ②16周岁以上不满18周岁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视为完全行为民事能

力人 b.限制民事行为能力——只具有部分民事行为能力的人,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

务的资格受到一定的限制。

①10周岁以上 18周岁以下的未成年人

②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

限制行为能力人只能从事与其年龄和智力相适应,对其生活属于必要,并且对行为

标的价值能够理解,对行为后果能够预见的的一些民事行为。此外,限制行为人的一些纯获利益不负义务,并且不损害他人利益的行为也是法律所允许的。 案例:小羽的父母热衷于购买彩票,15岁的小羽深受影响平时也比较关注彩票的中奖情况。一天小羽放学途经一彩吧,花10元钱买了5张福利彩票,后得知其中1张中奖1万元。第二天,小羽拿着到彩吧领奖时,工作人员发现其未成年并以小羽未成年为由,拒绝支付,并认为小羽作为未成年人,购买彩票的行为无效。小羽的父母知道后,与彩吧发生纠纷,后以小羽的名义把彩吧告上法庭。问:法院会支持小羽父母的诉讼请求吗?

民法规定:“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接受奖励、赠与、报酬,他人不得以行为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为由,主张以上行为无效。”所以,小羽作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未成年人,虽然购买彩票这一行为超出了

其行为能力,但小羽却因购买该张财票获取了较大利益,因此,彩吧应当向其支付1万元的彩金。

 案例5:8岁的小光在红星小学读二年级。在一次体育上,体育老师孙某因临时有事,便让同学们自己做游戏,自己外出办事。在做游戏的过程中,小光不小心用竹竿将同学小亮的眼睛捅伤,后导致小亮的眼睛失明。小光的父母离异,小光随父亲生活。小亮的父母要求小光的父亲赔偿医疗费,残疾用具等费用15万元,小光的爸爸提出自己下岗,无法承担这一巨额赔偿费用,而且该事故主要是学校管理不善引起,应当由学校承担赔偿责任。

问:此案应当由小光,小光的父亲,母亲,孙老师还是学校来承担民事赔偿责任? c.无民事行为能力人 ①10周岁以下的未成年人 ②完全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 2)监护制度

a.概念——是对未成年人和精神病人的人身和财产及其他合法权益进行监督和保护的制度。

b.未成年人的监护人——父母;父母双亡的,由其祖父母、外祖父母、成年兄姐承当

法定监护职责。

c.精神病人的监护人——配偶;父母;成年子女;其他近亲属 d.监护人的职责

①保护被监护人的身体健康; ②照顾被监护人的生活; ③对被监护人进行管理和教育; ④保护和监管被监护人的财产; ⑤代理被监护人进行民事活动; ⑥代理被监护人进行诉讼; ⑦监护人应当承担民事责任;

 案例:这一天,一场车祸永远夺去了她的父爱。父亲死后,敏敏和母亲李红相依为命。2002年4月份,出于生计李红出外打工,将敏敏交给敏敏的祖父母于海、方云照顾。李红外出打工期间接识了王刚并同居生子后再婚。敏敏的祖父母因此不再让李红接触敏敏。李红只好经常到敏敏的学校探望敏敏,并给其购买衣物。李红与于海、方云就敏敏的监护问题发生纠纷,虽经有关部门协调都始终达不成协议。2003年元月19日,敏敏住所地的某村民委员会指定于海、方云为敏敏的监护人,并制作送达了指定书。2003年2月11日,于海、方云以原告人的身份起诉被告李红,要求人民法院依法撤销李红的监护人资格。敏敏以第三人的身份参加了诉讼。

问:李红是否丧失对敏敏的监护权?村委会是否有权利为未成年人指定监护人?

本案涉及关于监护权的两个问题——

(1)监护权的丧失:根据《民法通则》的规定,丧失监护权资格的法定条件有:①死亡;②丧失 监护能力;③存在对子女有犯罪行为、虐待行为或者担任监护人对该子女明显不利人民法院认为可以取消其监护权的情形。

(2)村委会有无指定监护人的权利: 《民法通则》第十六条规定,对担任未成年人的监护人有

争议的,由未成年人父母的所在单位或者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在近亲

属中指定。村民委员会有指定监护人的权利。但指定监护的前提必须是未成年人的父母双亡

或丧失监护能力,其他法定监护人对担任未成年人的监护人有争议。

2、个人合伙:

1)概念——指两个以上公民按照协议各自提供资金、实物、技术等,合伙经营,共同

劳动。

 案例:甲乙丙丁四人打算开一家饭馆,其中:甲出资3万元,乙出资3万元,丙为二级厨师以自己厨艺技术出

问:(1)如果饭馆所有资产折旧变卖后只有3万元偿债,甲乙丙丁四人是否应该自 资,丁提供自己家临街铺面,四人对饭馆的赢利平均分配。因经营不善,开张1年后,饭馆共欠外债5万。

己再拿钱偿还剩下的2万元欠款?

(2)如果甲乙丙三人为躲债都逃之夭夭,债主可否要求法院判定丁一人偿还全

部欠债?

 案例:甲乙丙丁四人共同投资成立一家食品有限公司,四人各出资3万元,由于经营不善,公司开业一年以后欠债5万元,资不抵债宣告破产。

问:(1)如果公司所有资产折旧变卖后只有3万元偿债,甲乙丙丁四人是否应该自

己再拿钱偿还剩下的2万元欠款?

(2)如果甲乙丙三人为躲债都逃之夭夭,债主可否要求法院判定丁一人偿还全

部欠债?

2)个人合伙的特征——合伙人基于共同的目的和利益集合在一起,共同劳动,共同收益,共担风险,对合伙债务承担无限连带责任。a.无限连带责任——区分合伙与有限责任公司的关键。

b.无限责任——合伙人除了以自己的出资对合伙债务承担责任,还以出资以外的自己的财产对债务承担责任。

c.连带责任——每一个合伙人都有义务清偿合伙的全部债务,不受出资额的限制。

3、法人:

1)概念——是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依法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

务的组织。法人是民法中相对于自然人而言的另一大类民事主体。法人制度

也是民法中的重要制度。

2)法人的特征

a.法人独立以自己的名义承担责任,其债务不能转移给国家或者法人成员。

b.法人仅以自己所有或经营管理的财产对外承担债务的清偿责任。

有限责任(出资人以自己的出资额为限对法人的债务承担责任,法人以自己所有及 经营管理的财产对其债务承担责任)

3)法人的分类

a.企业法人 b.机关法人 c.事业单位法人 d.社会团体法人

第二节 民事法律行为

一、民事法律行为

1、概念:公民或法人设立、变更或终止民事权利和民事义务的合法行为。

民事法律行为作为一种具有法律效力的民事行为是与缺乏有效要素的无效民事行为和撤

销民事行为相对应的。

2、民事法律行为的生效要件: 1)主体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a.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b.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 c.无民事行为能力人

 案例:甲自幼深得其外祖母的疼爱。1995年冬天,甲(6岁)在乙家里居住。外祖母对甲说,你好好学习,我给你10万元,将来上大学用。其后外祖母以甲的名义在银行为甲存上10万元,并告知甲,存折由外祖母保存,甲听后非常高兴,回家后即将此事告知其母亲乙。1999年6月外祖母去世。乙兄妹三人在分遗产时,乙提出其母为甲存入银行的10万元存款应当归甲所有,不能作为遗产;而乙的哥哥和妹妹都主张,这10万只是母亲为鼓励甲好好学习以甲的名义存的钱,并未将存折直接给乙,因此该存款也为遗产,应当由他们兄妹三人共同继承。

问:该存款是否为甲所有?

注意:10周岁以下的无民事行为能力的未成年人所进行的某些习惯所允许的,或者与生活密切相关 的细小的民事行为,如购买文具,乘坐公共汽车买票等,一般认为是有效的。此外,无民事行为能力 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接受奖励、赠与、报酬等对本人有利而又不损害他人利益的“纯获利 益”的行为是民事法律行为,合法有效。

 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10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民法通则》第十二条规定:“十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只能进行与他的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活动;其他民事活动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征得他的法定代理人的同意。16周岁不满18周岁的人——能够以自己的劳动取得收入,并能维护当地群众一般生活水平的,可以认定为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2)意思表示真实

a.所谓意思表示,是指向外部表示要产生一定民事法律效果的意思的行为。它包括意

思和表示两方面的内容。

①所谓意思,是行为人欲发生民事法律后果的意思即行为的目的,称为效果意思;

②所谓表示,是行为人以一定形式表达出其意思,所表达出的意思称为表示意思,效

果意思与表示意思应当相一致。意思表示的形式主要有口头形式、书面形式和默

示形式。

b.意思表示真实有两项要求——

①行为人的意思表示是自愿作出的,不是在受他人的欺诈、胁迫或在重大误解的情

况下作出的;

②行为人的意思表示是真实的,是与自己内心的意愿完全一致的。3)不违反法律或社会公共道德

民事行为中意思表示不得与法律,社会成员的共同利益,社会经济、政治秩序,社会

道德风尚相违背。

 案例:甲公司与乙公司签订一份从境外购买免税香烟并运至国内销售的合同。甲公司依双方约定,按期将香烟隐匿在集装箱内运至境内,但乙公司提走货物后,以目前账上无钱为由,要求暂缓支付货款,甲公司同意。3个月后,乙公司仍未支付货款,甲公司多次索要无果,遂向当地人民法院起诉要求乙公司支付货款并支付违约金。问:法院是否会支持甲公司的诉讼请求

 案例:张某是一名成功民营企业家。因患绝症,临终时写下遗嘱:其所有的企业的股权50%留给自己的妻子,但是条件是妻子不和别人再婚,否则就取消妻子对企业股份的所有权。张某去世后2年,张妻与李某结婚,被张某的儿子告上法院,称张妻违背了张某在遗嘱中的条件,要求法院取消张妻对企业50%股份的所有权。

问:张某儿子的诉讼请求是否会得到法院的支持?

3)附条件和附期限的民事法律行为

a.附条件民事法律行为的概念——附条件民事法律行为是指双方当事人在民事法律行

为中设立一定的事由作为条件,以该条件的成就与否(是否发生)作为决定该民事法

律行为效力产生或解除根据的民事法律行为。附条件民事法律行为是法律为了适应社

会成员在生产或生活中的各种特殊需要而设立的一种特殊的民事法律行为。

 案例:甲、乙双方签订有效期为5年的房屋租赁合同,但是在合同中约定如甲在外地工作的儿子于该租赁合同有效期内调回本市工作的话,该租赁合同即行解除,那么,甲的儿子调回本市的事实就是所附条件,它的成立是合同效力解除的根据。

b.附期限的民事法律行为概念——附期限的民事法律行为是指双方当事人在民事法律

行为中约定一定的期限,以期限的到来决定其效力产生或者终止的民事法律行为。

二、无效民事行为

1、概念:缺乏民事法律行为的要件的行为,因而不具有法律约束力的民事行为。

无效民事行为:民事行为自始无效,行为成立时就无效;民事行为当然无效,任何人在任何时候都可以主张无效民事行为当然无效的问题,是任何人在任何时间,都可以主张

无效。向法院确认民事行为无效后的法律后果是返还原物和赔偿损失。

2、无效民事行为的种类:

1)行为人不具有行为能力的民事行为

2)一方以欺诈、胁迫或乘人之危的手段使对方当事人做出的违背自己真实意思表示的民

事行为,并且损害国家利益

3)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第三人利益 4)违反国家法律或者社会公共利益 5)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

 案例:9岁的小明喜欢学校里的同班女同学小红,于是偷偷将父亲价值5000余元的手机赠与小红,小明父亲得知真相后找小红父母索要,遭小红父亲拒绝后,无奈向法院起诉。

问:你认为法院会支持小明父亲的诉讼要求吗?为什么?

 案例:张某与刘某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2008年9月共同购买了一辆兰博基尼跑车,张某和刘某结婚初期感情非常好,但是到了2009年7月,刘某患上了严重的抑郁症,于是两个人的感情日益淡薄,张某决定与丈夫离婚。为了多分财产,2010年4月,张某瞒着丈夫刘某将双方的跑车偷偷地以50万价格卖给了朋友杨某,杨某承诺等张某离婚后把差价补给张某。2010年8月,张某诉至人民法院要求与刘某威离婚,这时候刘某才发现兰博基尼跑车被自己的妻子给卖了,刘某起诉到法院,要求法院撤销这一买卖行为。

问:法院会不会支持刘某的诉讼要求?

三、可撤销的民事行为

1、概念:指又叫相对无效的民事行为,依照法律的规定,可以因行为人自愿的撤销行为而

自始归于消灭的民事行为。

2、可撤销的民事行为的特点:

1)在撤销前,其效力已发生,而且未撤销,其效力不消灭。

2)可撤销的民事行为的效力消灭,以撤销行为为条件。可撤销的民事行为的撤销,应由

撤销权人向人民法院提出。

3)可撤销的民事行为一经撤销,被撤销的民事行为从行为开始时无效。

3、可撤销的民事行为的种类:

1)行为人对行为内容有重大误解的民事行为

2)显失公平的民事行为。

3)一方以胁迫、欺诈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之下订立的合同,受害方也可以撤消。

 案例:李某的父亲生前是一个集邮爱好者,去世时还留有几本邮票。李某对邮票从不感兴趣,李某觉得这些邮票不好处理。一日,李某的朋友刘某来吃饭,无意间发现了这几本邮票,刘某也是一集邮爱好者,他随即表示愿意全部购买,最后以5000元的价格将邮票全部拿走,李某对这一价格也比较满意。事过不久,李某从父亲生前的一朋友处得知,他父亲所留的邮票中,有5张相当珍贵,可能每张都值5000元;李某立即找到刘某,要求退还刘某的5000元钱。取回邮票,但刘某坚决不同意。双方协商不成,李某诉至法院,要求撤销合同,返还邮票。

问:李某与刘某间买卖邮票的行为的效力如何?

第三节

民事代理

一、代理的概念

——《民法通则》第63条:“代理人在代理权限内,以被代理人的名义实施民事法律

行为,被代理人对代理人的代理行为,承担民事责任。”

委托授权 代理行为

被代理人————代理人—————第三人

二、代理的特征

1、代理人在代理权限内实施代理行为。

2、代理人以被代理人的名义实施民事法律行为。

3、代理行为直接对被代理人发生法律效力。

三、民事代理适用的范围

1、代理各种民事行为。

2、代理实施某些财政、行政行为。

3、代理民事诉讼。

 案例:魏某与女朋友李某恋爱2年有余,决定结婚。魏李二人办好了各种手续、证明,做好了婚前体检,约定2009月9月9日9点去民政局办理结婚登记。等到9月9日那天,魏某突然生病卧床,于是委托好友王某代理自己同女友一起去办理结婚登记手续。

问:按照我国相关法律规定,王某是否能代理朋友办理结婚登记手续,为什么?  代理适用的限制——

(1)具有人身性质的民事法律行为不得代理。

(2)双方当事人约定一方亲自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不适用代理。

四、民事代理的种类

1、委托代理:根据被代理人的委托授权而产生的代理关系。相应地,被代理人又称为委托

代理人,代理人又称为被委托人。如甲公民委托律师代理民事诉讼。

2、法定代理:它是根据法律的规定而直接产生的代理关系。法定代理主要是为保护无民事 行为能力人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合法权益而设定的。

3、指定代理:它是根据人民法院或者行政主管机关的指定而产生的代理关系。指定代理主

要适用于在社会生活或民事诉讼过程中需要代理人代为法律行为,而没有代

理人或无法确认代理人的特殊情况。

五、代理权的行使

——代理人应当在授权范围内积极行使代理权,维护被代理人的利益。

1、禁止滥用代理权:

1)自己代理——指代理人以被代理人的名义与自己进行民事行为 2)双方代理——指一人同时担任双方的代理人从事民事行为

3)恶意串通——代理人与第三人恶意串通,进行损害被代理人利益的行为

 案例:张某在一家笔记本电脑公司工作。张某的朋友李某认为张某在笔记本电脑公司工作,了解相关的市场行情,产品信息,便委托张某替他买一台笔记本电脑。恰好张某自己利用工作之便购买了3台返修笔记本电脑准备倒手卖出,于是就以新笔记本电脑的价格卖给了李某。事后,李某发现,起诉至人民法院。

问:按照民法关于代理的规定,对于李某的损失应当由谁来承担责任?

 案例:甲接受乙的委托帮助其采购一批MP3,不久之后,甲又接受丙的委托帮助其销售一批MP3。甲为了使丙多赚一些利润,于是就以高出同期市场价格30%的价格帮助乙采购了这批MP3。后乙获悉真相将甲告到法院,要求甲赔偿自己受到的损失。问:按照我国民法相关规定,乙的诉讼要求能否得到法院的支持?  案例:张某接受学校的委托,代理学校购买一批教学用电脑。张某在一家电脑商店购买电脑时,私下与商店老板约好,如果张某同意商店提高这一批电脑的价格,商店可以给张某2万元的回扣。合同签订履行后,学校因为张某这一行为遭受了近20万元的损失。

问:张某的代理行为是否有效,如果学校将商店起诉到法院,法院将如何处理?

2、无权代理: 1)无权代理的概念

——指没有代理权的代理。这种代理的效力处于待定状态,只有经过被代理人的追认,代理才能有效成立。如果被代理人不予追认,则由代理人承担民事责任。2)无权代理的种类

a.没有代理权的代理行为 b.超越代理权的代理行为 c.代理权终止后的代理行为

第四节

诉讼时效

一、诉讼时效的概念:

在法律规定的诉讼时效期间内,权利人提出请求的,人民法院就强制义务人履行所承担 的义务。而在法定的诉讼时效期间届满之后,权利人行使请求权的,人民法院就不再予 以保护。

 案例:张玉与刘云系朋友,1998年10月8日张玉因家中买房向刘云借款人民币2万元。当时,张玉向刘云写有借据,借据上写明在1999年10月以前还清。到还款时间,张玉未向刘云还款,也未提及此事。因和张玉关系很好,刘云也不好意思提及此事。直到2004年2月,刘云见张玉既不还款,也从不提及此事,只好向张玉说明他等钱用,希望张玉尽快还他。谁料,张玉却声称并无此事。刘云大怒,遂将张玉诉至区人民法院,要求张玉归还借款并支付逾期归还的利息。问:法院是否会受理刘云的诉讼,为什么?

二、普通诉讼时效——2年

三、特别时效

1、短期诉讼时效:1年

1)身体受伤害要求得到赔偿 2)产品质量问题

3)延付或拒付租金 4)寄存财物丢失或被损坏

2、长期诉讼时效:4—20年

主要用于一些取证耗时费力的疑难案件以及涉外纠纷,以及从权利人不知道自己权利被

侵害的,自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最长为20年。

 案件:下列诉讼时效为1年的案件是:

(1)张某租用李某的住房6个月,但是支付了3月租金后一直拖欠后3月的房租;(2)旅客甲寄存在火车站小件寄存处的旅行箱被被寄存处损坏;(3)王师傅帮李某加工一批衣服,李某一直没有付加工费;(4)杜某与邻居发生矛盾,被邻居打伤;

(5)方某购买一台电视机,观看半年后发生质量问题。

第五节

善意取得制度

 案例:大学生刘某将自己的数码相机借给了同学李某。李某却因一时缺钱背着刘某将数码相机卖给了同学黄某。黄某在买相机的时候并不知道相机不是李某的,便付钱拿走了相机。后来,刘某发现了此事,向找到黄某向其索要相机。问:按照我国民法有关规定,刘某是否有权向黄某索要数码相机?按照法律规定,应当如何处理此纠纷?

一、概念

原物由占有人转让给善意第三人时,善意第三人一般可以取得原物的所有权.所有权人

不得请求善意第三人返还原物.二、善意取得的条件

1、占有人是基于所有人的意思占有财产

2、第三人是有偿的善意的取得财产

3、对于货币与一些无记名的有价证券,无论是否依所有人意思占有,也不论善意第三人是

否有偿取得,都成立善意取得

 案例:下列属于善意取得的是:

(1)甲将偷来的乙的手表卖给了丙,丙不知表为赃物(2)甲将借来的乙的手表卖给丙,丙不知表不是甲的

(3)甲将替乙保管的手表赠送给了丙,丙不知道表不是甲所有的(4)甲将替乙保管的1000元钱赠给了丙,丙事先并不知道1000元是乙的

第四篇: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总结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总结 不知不觉,一个学期快结束了。记得刚进入大学开始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这门课时,本以为这门课和我们中学所学的政治一样枯燥无味,很奇怪为什么到大学还要重复学习一些基本无用的东西。但是,看了这本教材,听了老师有趣的讲课之后,我发现这门课和我们中学学的政治有很大的不同。这门课是为了引导我们大学生正确树立价值观,让我们拥有一定的法律基础,使我们能更好的投身到社会实践中去,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出一份力。我们青年大学生正处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时期,这个时期的大学生思想、道德和心理等方面有了一定的发展,但总的来说,社会生活经验还不够丰富,思想还不够成熟,还存在有明显的知行脱节的现象。比如在成才问题上,一方面具有强烈的成才愿望,另一方面又缺乏勤奋刻苦、勇攀科技高峰、耐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的决心和恒心。这就需要在学校教育和引导下,不断学习,加强思想道德修养,完善自己。思想道德修养课对于提高大学生的政治理论素质和思想认识水平,帮助大学生分辨是非,汲取精神营养,获得真、善、美的心灵启迪,不断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具有重要的意义。

当代大学生正处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对外开放的历史条件下,正置身于利益主体多元、思想道德多元和价值取向多元的历史背景中.目前社会上出现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等腐朽思想及各种社会丑恶现象和封建迷信思想都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带来许多负面影响.特别是在电子信息网络广泛覆盖的今天,一些错误的思想观念以网络为载体,具有传播速度快、覆盖范围广、声势大、难于控制的特点,对青少年影响极大,对此我们要有一个清醒的认识,不仅要从治理社会大环境入手,为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而且,要从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入手,开设思想道德修养课,对大学生进行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中华民族优秀道德传统,艰苦奋斗创业精神等方面的教育。实践证明这是一个有效的措施.它对于引导青年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增强抵御市场经济负面效应的影响及封建主义腐朽思想的侵蚀,使这成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所需要的人才具有重要的意义。我国先贤所云: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而齐家,治国,平天下,则是身修之后所产生的良好效果。修身是最关键的一环,是普天之下,不分贵贱都应遵守的真理。经过几千年岁月的洗涤,仍为我国文化的精髓所在。作为一个大学生,道德修养的重要性也是不言而喻的,因此,我们要适应转变,认清使命;树立崇高的理想,形成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加强素质修养,提高道德水平;追求高尚人格,不断完善自身,争取成为对国家有用的全面人才。以上就是我上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这门课的所思所想。

第五篇: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总结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学习总结

学期快结束了,我们基本学完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这门课,心里体会很深。还记得刚开始拿到这本书的时候,我认为这门课就和高中时候的思想政治课差不多,没什么好学的,但是,在进一步接触这门课之后,我才知道我错了。

《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的学习,是帮助我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道德观和法制观,打下扎实的思想道德和法律基础,提高自我修养的课程,对于我们大一学生而言,有着积极的导向作用。教育我们大家怎样处理好理想与现实、权利与义务、个人与集体、竞争与合作、自由与纪律、友谊与爱情、学习与工作等关系;怎样做人,做什么样的人,怎样的生活才有意义,怎样的人生追求才有价值;帮助我们明确党和国家对大学生的希望和要求,明确自身成长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明确自身所肩负的历史使命,明确自己努力的方向、前进目标以及成长和成才的途径和方法,为今后创造出应有的业绩作好准备。

在对绪论“珍惜大学生活 开拓新的境界”的学习中,使我们深切的认识大学生活的特点是什么、与中学生活相比发生了哪些变化以及新的学习理念主要包含哪些内容?我们应如何树立新的学习理念?使我们深切的认识到原以为漫长而精彩的大学生活其实也会很短暂,在我看来,作为一个大学生,需要具备独立判断性及历史使命感,只有拥有了这两大因素,才能真正成熟起来,才能一步步成长为对社会有用的栋梁之才。

第一章“追求远大理想 坚定崇高信念的学习”,使我们突破以往对理想的定义,将其与国家命运联系在一起,去树立远大的政治理想、生活理想、社会理想,确立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信仰,坚定对中国共产党的信任、坚定走中国特设社会主义道路,坚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并 “脚踏实地”地将言语付诸实践之中;第二章“继承爱国传统 弘扬民族精神”,帮助我们形成崇高的信念,继承爱国主义优良传统,弘扬新的历史条件下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做一个忠诚的爱国者,做一个合格的当代大学生;第三章“领悟人生真谛 创造人生价值”的学习,使我们学会结合个人实际与社会现实,深入地去思考“人的本质是什么”、“人生为了什么”、“怎样的人生更有意义”“人与自然应和谐相处”等问题,并从历史和现实的大量素材中充分认知,明辨是非、善恶、丑美的界限,获得真、善、美的心灵启迪;第四章“加强道德修养 锤炼道德品质”,人要生存发展,必须处理好各种各样的社会关系,复杂的社会关系里面包含着许多复杂的道德关系,通过课上的学习,我们了解了什么是道德、道德的功能与作用、社会主义道德的核心、原则以及公民道德基本规范。老师的讲解让我们领悟到了加强思想道德修养,做一个知荣辱、讲道德的人的重要性。课上老师还围绕为什么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要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进行了讲解,以及诚信及大学生的诚信道德建设;第五章“遵守社会公德 维护公共秩序”以及第六章“培育职业精神 树立家庭美德”的学习,使我们认识到公共生活作为人类生活的重要方面,自觉履行道德和法律、在公共生活中知荣明耻就变得异常重要,它无时无刻不再体现着一个人的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意识的强弱,而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创业观,解决好立业成家的人生重大课题对于社会建设亦起着另番作用;第七章“增强法律意识 弘扬法治精神”,大学生应当具备相应的法律素质,树立“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的观念。只有认真领会社会主义法律精神,树立社会主义法治观念,增强国家安全意识,加强法律修养,才能在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和民主政治建设中,做一个知法懂法守法的合格公民。第八章“了解法律制度 自觉遵守法律”,关键是了解国家的基本法律制度、掌握基本的法律知识,培养大学生自觉应用法律知识分析和解决现实生活中的法律问题的能力。如认定法律行为的性质,区分法律责任的类型,辩别罪与非罪等,老师在课上例举了很多典型案例,让我们从案例分析中进一步深化巩固我们的课本知识。

在这门课的课堂知识的同时,老师还鼓励我们多多参与社会活动,比如我们全班同学在植树节那天,在学生干部的组织下,去森林公园认领了一棵松树,我们给认领的树木挂上了红色的绸带,挂上了我们班级的认领牌。一棵树也去对现在的环境问题没太大的影响,但是,我们关注环境问题,我们用心从身边的小事去做了,这才是主旨。我们会带着这份用心在以后的生活中去影响更多的人投入到植树护木的事业中去!

我们还大力提倡学雷锋做好事,在学雷锋周中我们整个班级积极参与,有去社区捡垃圾的,去养老院看望孤寡老人的,帮助养老院打扫卫生的,在校园打扫的,同学之间互相帮助补习功课的,最后班委还围绕学雷锋做好事举行了一次主题班会。在这次活动中,同学们收益匪浅!在主题班会上,同学们

另外我个人还积极参与了学校组织的社会公益活动,去“阳光之家”看望一些虽然智力不及常人但是却非常活泼可爱的大小朋友们。在阳光之家,那里的老师和教导员很热情的接待了我们,很快就组织所有的大小朋友聚集到一个蛮大的活动室,所有的人坐着围成一个圈了,我和他们一起做活动,一起分零食。坐在我旁边的一个女孩子,她会讲英文,会用英文从1数到20,会用英文很清楚的表述十二生肖,最让我吃惊的她还会将日文!她会用日文讲“早上好,中午好,晚上好,谢谢,对不起,再见”!我会开心的带着她一起上台表演,她一点也不怯场,大大方方的把自己会的东西展示给大家看,赢得大家的掌声!这次的阳光之家活动,我感受颇深,我们作为新一代有理想有抱负的大学生,不能只埋头在书本里,还要走上社会,去关注这个社会的弱势群体,为社会尽自己的一份力,这样的生活才有意义,这样的人生追求才有价值!

在课余,老师还鼓励我们多看一些书,这学期,我读了一本有关道德修养的书,大卫·休谟(David Hume)的《道德原理研究》,《道德原理研究》经典著作是人类思想的结晶,是认识历史和当代、反思他者和自我的镜子,也是探索未来的路标。读这本书,也许是书比较深奥,很深层次的意境也许我没有领悟透彻,但是,我还是明白很多道理,大家都知道道德和法律一样规范着大家的日常行为,而且弘扬道德美德是中国的优良传统。在我们行业一样处处都能体现出人与人之间、社会与人之间、社会与社会之间的情感。公司推荐这本书给我们看自然有其作用,能够让我们的心灵得到启发,让我们以后在工作和生活中得到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让我们学会互相帮助、互相体谅。这对我生活是有最直接的影响的,我在欧尚超市收银,有的时候会遇到很多脾气很坏爱刁难的客人,有的时候在面对那些客人的时候就会失去耐心,很想把自己的脾气也爆发出来,就有可能和客人发生冲突,读了这本书之后,我觉得一个人的第二面貌就是他所表现出来的言谈举止、素质修养,还有一颗宽容的心,让我们学会面带微笑的去对待每一位顾客(顾客即是上帝)、去生活!

在以后的生活里,我想,我将会把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上学到的东西用到生活中去,用思想道德修养的内容当一面镜子,随时“反照”自己,审视自己,用法律基础的知识约束自己的行为举止,做一个懂法守法的大学生!

杨珺

2012年5月26日

下载《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法律部分总结之第八章刑法(共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法律部分总结之第八章刑法(共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一、中国当代著名法学家——韩德培 韩德培(1911年2月——2009年5月29日),江苏如皋人,生前为武汉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基础练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模拟练习(一) 一、 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

    法律基础与思想道德修养

    2008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试题 课程代码:03706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小组感想从学习这门课以来,我学会了很多东西。以前看着别的同学上台讲课,很羡慕。现在终于可以上台讲课了,很激动。 我们小组是分工进行的,这样加......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 答:1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3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4社会主义荣辱观。这四......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模拟题型 一、材料分析题(每题25分,共50分) 1、在一场关于“网络技术是否促进人类道德发展”的辩论赛中,正方一辩陈词认为“网络技术的应用提供了一......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课堂观看2012“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颁奖晚会,课后写读后感,字数1000字以上,题目、题材不限。感动中国已十年 感动中国节目已经在中国走过了十年的历程,十年之中产生了一百位感动......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实践教学实施方案 根据绍兴文理学院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特制定《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实践教学实施方案。 一、实践教学的目的 《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