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感受燕赵英雄情怀_审视千古传奇色彩——《荆轲刺秦王》赏析_耿志民
感受燕赵英雄情怀 审视千古传奇色彩
——《荆轲刺秦王》赏析
耿志民
一、感受燕赵英雄情怀
“燕赵古称多感慨悲歌之士。”(韩愈《送董邵南游河北序》)你听,古老的易水河畔至今还响彻着豪迈悲壮的歌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这是一个令后代文人骚客反复吟咏的故事,初唐四杰之一的骆宾王在其《于易水送别》一诗中写道:“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该诗抚今追昔,深情地流露出对荆轲的咏叹之情,为人争相传颂。
品读荆轲刺秦王的故事,心灵便会不断地被其英雄情怀撞击,生发出良深感慨。荆轲刺秦王以报太子丹的知遇之恩,推其心,“虽与日月争光可也”。“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等于主动请缨,希望放马一搏;怒叱太子,“今往而不反者,竖子也”,语言铿锵,掷地有声,志不可辱,宁折不弯,坚不可摧;易水送别,引座中豪英瞋目发冲冠,同仇敌忾,悲壮感人,荡涤人心;在年十二就杀人,“人不敢与忤视”的秦国勇士秦武阳都“露怯”的虎狼之秦廷上,荆轲镇定沉稳,随机应变,扭转了不利局面,才使得故事峰回路转,柳暗花明,作为刺客,他的心理素质真是不错,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廷刺秦王,荆轲抓住时机,攻敌不备,出手如电,“把袖”“揕之”“逐秦王”“引匕首提之”,威势猛烈,不休不止,令秦王群臣惊愕惶恐,“尽失其度”,真是惊心动魄;刺秦未果,荆轲倚柱而笑,箕踞以骂,非伟丈夫、真英雄谓何?傲视秦王群臣,“视死忽如归”,荆轲的形象光彩照人;“欲以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可谓披肝沥胆,“肝胆皆冰雪”,真挚动人。“义薄云天赴秦廷,图穷匕见君臣惊。寒水悠悠流不尽,为谁呜咽又吞声?”(笔者语)细细品读,文章处处突出着荆轲的英雄情怀与气概,它通过一些次要人物的描摹,利用人物之间对比、辉映等种种关联,众星拱月般地突出了大义、大智、大勇的英雄形象,并在紧张的矛盾冲突中使其绽放光芒,延展张力,英雄的风骨贯穿全文。
燕赵大地历史悠久,古韵悠悠,人杰地灵,蕴育了众多英雄儿女。读者可以以本文为切入点,去感受燕赵文化之英雄情怀。孤竹国(今河北秦皇岛境内)的伯夷、叔齐义不食周粟,饿死首阳山,引发后人几多感慨,真英雄也,昌黎县碣石山上的“夷齐读书处”,记录了他们的足迹;“邯郸故郡巷回车,千古美谈将相和。流水悠悠人何在?感慨不需话语多。”(笔者语)深明大义以大局为重的蔺相如和知错即改、憨直可爱的廉颇构建了赵国社会的和谐,被传为佳话,是人们心目中了不起的英雄;乐毅也是一位大英雄,尊贤若渴的燕王为他筑幽州点将台,乐毅忠心报效燕王其情感人,“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李贺《雁门太守行》)诗人陈子昂到乐毅故地登临幽州台,写下了“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的诗句,追念其英雄事迹,大发感慨。提到荆轲刺秦王的故事,就不能不提到同样是发生在易水河畔的狼牙山五壮士的故事,英雄们气壮山河的壮举被代代传颂。让我们深爱这片古老而又神奇的土地,去追忆感怀英雄们的动人事迹。
二、审视千古传奇色彩
荆轲是战国时期四大刺客之一。荆轲刺秦王的故事广为流传,家喻户晓。人们对其人其事历来众说纷纭,褒贬不一。盛誉者有之,比如《荆轲刺秦王》和陶渊明的《咏荆轲》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毁誉者亦有之,如苏洵的《六国论》在提及此事时写道:“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他认为荆轲这样做遭致了祸端。朱熹认为“轲匹夫之勇,其事无足言”。这些观点仅供我们参考,我们应该有自己独特的审视,不能人云亦云,要见仁见智。笔者不揣固陋,谈谈个人的见解。
我个人认为,荆轲刺秦王私心大于公心,算不上高士。荆轲勇刺秦王说到底报恩而已,属个人恩怨,可归结为“士为知己者死”的“义”,或报效君王的“忠”,只是狭隘的“义”和“忠”。他的出发点是燕太子丹,而非心怀燕国的子民。和《左传》中的烛之武比较比较,这一点就能看得非常清楚。
同样是国家旦夕将亡的危机时刻,同样是挺身而出、义不容辞的人物形象,但其人其事高下迥异。首先,烛之武与荆轲在君王面前的分量不同,烛之武不得志于郑伯,荆轲受宠于太子丹。“吾不能早用子”,郑伯对烛之武寡恩薄义,忽视了烛之武这样的人才,使其才能埋没无闻;太子丹对荆轲礼遇有加,“尊荆卿为上卿,太子日造门下,供太牢具,异物间进,车骑美女恣荆轲所欲,以顺适其意”,极尽笼络之能事,可谓“恩深似海”。其次,受邀请退秦师,刺秦王的缘由有差异。面对心怀抱怨的烛之武,郑伯的态度是真诚的:“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放下国君的尊严,不惧脸红,郑伯真的难能可贵。不但如此,郑伯下面的话说得就更好了:“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这就叫“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以真诚动之,以大义晓之,烛之武退秦师绝不仅仅关乎他和郑伯的个人恩怨,而是关乎黎庶苍生的幸福。这个理由烛之武能拒绝吗?烛之武是为了郑国所有人的命运而去见秦伯的。太子丹邀请荆轲时是这样说的:“秦兵旦暮渡易水,则虽欲长侍足下,岂可得哉?”什么意思?你不帮我,我就不能再“优待”你了,说得委婉又客气,其实是在讨要“回报”。荆轲慷慨陈词,“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无非就是我够哥们儿,定为你两肋插刀,赴汤蹈火再所不辞之意而已。故荆轲刺秦王私心较重,烛之武退秦师一心为公,孰高孰下,明眼人一看便知。
这样的义与义不帝秦的鲁仲连的义一样吗?显然高下有别。易水河畔的狼牙山上,五壮士殒身不恤,为的是某个人、某些人、某个团体吗?显然不是。所以,“中国共产党万岁”的喊声才惊天动地,气壮山河!当然,每一个历史时期都有它的局限性,荆轲的做法也不应招致过多的批判。但作为社会主义新时期的我们,应该站在社会发展的高度审视荆轲刺秦王这一行为,得出自己的见解与认识,以启迪我们的思维与心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