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激荡三十年读后感
读《激荡三十年》的感想
《激荡三十年》是按年编写的改革开放后的企业史。改革开放的这三十年分明是离我们最近的一段历史,然而我们却对其知之甚少,仿佛无比遥远。《激荡三十年》仿佛给我开辟了一条时光隧道,虽然无法亲历那个年代,但是通过另一种方式触及了离我们感觉遥远而实际最近的中国经济改革史,仍旧感同身受。细细琢磨着1978—2008年中每一个充斥着“原罪”的商业故事,不知不觉的被时代气息深深地感染与震撼。
以一个“后之来者”的身份来回顾历史,总是会不自觉地那现在的情况与过去相比。当年改革伊始的做法,轰动一时的争论,震惊全国的案件等,大多随着时代的发展沦为了历史的滑稽戏,这就是时代的距离吧!身处那个时代的人永远不可能比后者更清楚更洒脱地看待那个时代。然而,这种洒脱可能只有作为旁观者的后人才具有的。当局者都有着最现世的利益冲突,怎么能如后来者那样轻易释怀。而后人也永远无法完全理解“当局者”们所创造的传奇,只能惊叹于时代。虽然作者力图以客观的史家理性客观的角度,但是它所记述的每一个故事或让人血脉贲张,热血沸腾,或让人惋惜心痛,唏嘘不已,或让人肃然起敬,或让人激动愤怒??你很难一直保持着非常平静的心情去阅读。或许它更像是一本小说。
这本“小说”讲述了一个能令任何有梦想的人心潮澎湃的三十年故事,中间最能打动人的地方是展示了中国经济改革过程中具有典型性个体的成功、失败以及许多难以言尽的委屈、痛苦。这本“小说”中,主人公之数远不止一百单八个,多到难以一一列举,但是他们都可以冠以“企业家”的名字。他们靠着中国人与生俱来的勤劳和聪慧在1978——2008年“摸着石头过河”的社会转型期谱写了当代中国可歌可泣的企业史。他们总是承担着改革的政策风险,总是原有体制的突破者也是违规者,常常被迫游离于合法与非法之间的灰色地带,原始资本积累中不可避免的拥有着血腥和铜臭味道,因此获有“原罪”。虽然少数人顽强的度过艰险修成了正果如今依旧被鲜花簇拥,但是更多人却被无情的被时代碾压过去,或被人遗忘,或坐进了牢房,甚至成为了悲情的时代祭品。然而在今天看来,他们毫无疑问的是那个时代的骄子。不同的人生轨迹背后折射的却是相同的时代烙印——见证经历了激荡三十年里中国企业所有的兴衰荣辱世事变迁,更是那个时代社会的缩影。
许多功成名就至今日的改革成功者,曾经也走过荆棘路。当年的王石同样身无分文过,在深圳街头时的迷茫和毫无方向与现在的年轻人没有丝毫差别。然而他却主动地跟上了时代的脚步,倒卖起玉米,在“摸着石头”的过程中渐渐找到方向。当年的柳传志在中科院中不过是一个专业不精的工程师,但是他所拥有那个年代人少有的经营热情与智慧致使他脱颖而出。当年的许多人不过是与我们一样的青年人,那些衣着光鲜的熟悉面孔也曾同样面对时代的困惑而苦于自我救赎。然而他们与一般人不同的是他们找到了一般人找不到的、属于自己的时代切入点。
人都为他们抱不平,叹他们生不逢时,讽制度的僵化,但是我总觉得他们的失败这与他们这一代企业家身上的“草根性”有着极大的关系。他们的成功大多都是当时他们所做出的几个具有时代突破性与相对偶然的正确决策与自身企业特殊的身份与地位所造就的。如果他们没有身处特殊的位置而只是一个普通的民营经营者,取得成功完全是不现实的。如果他们能不断的提升自我,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而不是不停地运用自己的那“三板斧”,悲情可能不会上演。假如他们具有职业经理人的基本自身素质与真正科学的管理方法,结果肯定会非常不一样。然而这样要求那个时代的人明显是不现实的,身处时代之中的人想要超越时代太过困难,这不过这只是我这个后者的意淫而已。这本书中提到的许多故事都是我们高中时极好的论据,而当时对这些事情的评判几乎只是简单的为了单一的论点而简单的贴上符合主题的标签。一件现实的事情没有简单的好与坏,很难用一个或两个简单的方面解释清楚。全面客观是探求事物真相的基础。30年诞生了太多人物,人们对他们的定义各有不同。我十分赞同这本书前言引用《唐璜》的一句话对他们的定义——“说来新鲜,我苦于没有英雄可写,尽管当今之世,英雄是迭出不穷,年年有,月月有,报刊上连篇累牍,而后才发现,他算不得真英雄。”因为,我觉得他们是成功的时代探路者。虽然在现在看来,他们的成功源于那个百废待兴的时代,他们的成功相对容易,但是取得成功始终是困难的,需要我们走在时代最前沿,甚至超前于时代。现在的中国仍然存在着很多的问题、空白,仍然是个处处存在着机遇的时代。也许过了多年之后,我们在看待如今的时代,正如我们看待过去的年代一样,感叹那是一个机遇与挑战共存的好时代!因为一切皆有可能!
从1978年至如今的30多年是中国最精彩的华章。从改革开放初江浙人民冒极大风险发展贸易,到80年代中后期的全民皆倒,再到南方讲话后爆发的全民下海的热潮??全体国民及政府的求富渴望,对贫穷现状的坚决告别和现代化的强烈追求成为了所有人的价值追求,而这也是中国改革发展中最重要的动力。从一开始中国的改革就是一个被自下而上的力量和需求推动的过程,只不过一直以自上而下的政策改革的方式呈现的。(转载于:激荡三十年读后感)中国这场改革运动还有一个有意思的特性令我印象深刻那就是——“不争论特征”。由于中国特有的复杂社会情况,中国的改革的走向非常像是社会学的gartner光环曲线。每当某一重大改革被激烈争辩和强行推进的时候,往往成效甚微、陷于流产,甚至可能造成社会的动荡和舆论的紊乱,而当所有的争论这都已经精疲力竭的时候,改革却会在最不经意的时刻取得突破。其严谨且极优的途径选择往往小于人们之前的猜想。可能这才是事物发展的规律吧!
改革开放的种种成就是政治家智慧与企业家智慧交织的结果。然而过去经济还是由政府主导的,普通的人们在其中取得的种种成就,抓住的种种机遇都是由政府政策造就的,有的甚至可以称作政治变革的副产品。民营的企业在政策面前更像是一叶扁舟,那一把握下一刻自己的命运。在未来,还是期待一个更完善的制度,一个系统更稳定的社会。中国经济,至少在企业方面,应该有更多无关政治的商业智慧而创造。不过把握政府的脉搏,跟上时代的潮流仍然是最重要的,因为在潮流、时代面前,人永远是渺小的。
今天中国的虽然有点虚浮,但是你不能否认它的强盛,与1978年时落后而穷困的中国已经有着天翻地覆的变化。即使从1949年开始中国没有走上发展的“最优道路”,但是如今的中国未必与所谓的“最优道路”差多少。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目标应该是相似的,虽然这个过程在不同国家不同地区相互独立的逐步进行,渐进的路径与速度各不相同,但是我相信肯定会在一个时间点上汇成一股河流。篇二:《激荡三十年》读后感
《激荡三十年》读后感
“过去的三十年是如此的辉煌,特别对于沉默了百年的中华民族,它承载了太多人的光荣与梦想,它是几乎一代人共同成长的全部记忆。” 本书描绘的是中国的企业家们在1978-2008这三十年中的奋斗历史,其实它也是一部中国崛起的历史,书中记录着改革开放这三十年来,数百位企业家的成长经历,无论今日他们或成为福布斯富豪,或成为阶下囚,或又成为人海中的一个普通人,记录着像王石、刘永好、任正非、柳传志、史玉柱等这一代人的发家史和奋斗史以及像丁磊、陈天桥、马云、江南春、求伯君这一代在中国it界叱咤风云的精英人物,描绘出年广
九、孙大午、褚时健、牟其中、唐万新、禹作敏、张国这些商业能人的命运沉浮,《激荡三十年》通过一个个企业家的成功或者失败,勾绘出一幅中国经济三十年来的改革发展进程。就如作者吴晓波自己所说的:“要完成一次跨度长达30年的宏大叙事毕竟是一次前所未有的挑战,我的学术基础、掌握历史的经验、创作的技巧和方法论,甚至是我的时间和体力等等,都面临空前的考验。” 1978年,中国社会拉开了改革开放求发展的全新时代,30年的艰难与辉煌铸就了中国发展史上不可替代的独特年代。30年的中国企业经历了大起大落、大悲大喜的激荡岁月。中国30年改革开放成就举世睹目,大国的崛起,中国迎来历史上的空前盛世。从一场没有蓝图的改革到今天,这30年是中国企业崛起的时代。并预测未来30来,中国企业将何去何从? 30年,在历史的长河中一簇小小的浪花,但这30年在中国的历史中一定是重要的一笔,而企业家的发展更是这朵浪花中的精髓。
回顾改革开放的三十年,使我明白一个道理:永远都不要忽视蕴藏在民间的巨大的、可畏的、又令人尊敬的顽强生命力和创造力。归根到底,改革开放,就是解放曾经被牢牢束缚的人性,让人性释放出伟大的光芒,这光芒并不是洁白无暇,黑暗与光明的角斗,利益与奉献的交织、真理与无知的更替,为我们指引向一个无法预知的未来。
读罢《激荡三十年》,不禁让我想起《三国演义》中的卷首词《临江仙》中那句“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对于一个个个体而言,过去的三十年是个人奋斗的三十年,长久被压抑的求富欲望被激发、释放,于是开始绞尽脑汁赚钱,一门心思想的都是赚钱。有的是在政策、法律的河边游走,有的甚至直接趟进了河里,在浑水里欢快地摸鱼。其中获益最丰富的通常都是这些在河边游走的人,也有部分人直接掉进河里淹死了,而更多的普通人则是在离河较远的地方活动,当然了,安全也就意味着收益下降了。
当然在三十年的改革过程中,仍有很多问题值得重视:1.对内歧视,针对民营经济始终有诸多限制,甚至曾经一度打压。本来民营经济的发展是无心插柳柳成荫,而有了一定发展之后,政府总是希望牺牲民营经济来维护国有经济。2.对外资的超国民待遇。3.政府本身在很多领域中又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不公平竞争。4.建立股市的最初目的就是为了国有经济输血,因此之后的所有改革、调控根本上离不开这个目的。诸如此类,不一而足。当然,这也跟中国的现状、政府官员的利益等密切相关,错综复杂的大问题。无论成功与否,我都更愿以一种仰望的神态来崇敬我们这些曾经中国企业历史的缔造者们,在他们的成长历程中,复杂的体制政策和商业环境给了他们更多的挑战和阻扰,他们百折不饶、坚韧顽强、睿智创新、敢于冲破陈规等等这些品质,都值得我们这一代人学习和传颂。
也许每一个民族都有一个大国的梦想,这三十年便是梦想实现的三十年,在这三十年中,中国这头“沉睡的雄狮”吼出了世界的奇迹。在这三十年中,无数的人和事如明星般闪 耀,也有无数的明星化作流星般滑落。在这三十年中,人们的思想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变革,很多的争论变成了共识,很多的雷池变成了舞池,也有理智的觉醒,也有道德的沦丧;在这三十年中,国家的体制经历了复杂的变化,各种模式产生又消失,各种政策紧缩又放宽,但一种开放的视野已经无可置疑的定位住。
这三十年的经济史某种程度上完整的倒影出整个中国的觉醒史,历史往往视死亡为前提,但这三十年却像一种新生,一种新历史的开创,若干年后回望这段历史,必然与我们今天的视界不尽相同,但也正是这种变幻莫测才让我们对这三十年的风雨际会抱着永不消亡的兴致。更迷人的是,这三十年的奇迹让我们有了幻想奇迹的可能,这三十年的辉煌让我们有了创造辉煌的勇气
这是激荡人心的三十年。篇三:吴晓波《激荡三十年》读后感
读《激荡三十年》有感
上:体制的力量
1979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祖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春天的故事》 改革开放了,中华大地忽如一夜春风来,人们都在谈论如何行动起来挣钱,被释放的精灵在基本没正形的规则之下蓬勃生长着,不知道边界在哪里,一定的权力和责任被下放,在经历了多年的计划经济体制后,人们感受到了分封的快乐。还记得小时候,在中国的边城-新疆伊犁地区的一个小城里:这儿离中国与哈萨克斯坦边界仅40分钟车程,路边散落着的店铺偶尔出现“商店”字样,在当时颇为时髦。更有“代销点”这样的字眼出现在用白石灰粉刷的土墙之上。饶是如此,也是当时镇上核心商圈里的洋气代表,里面有2毛一包的五香瓜子,有1毛一支的冰棍,还有火柴,一包6盒,盒子上简单的印刷着“天山”字样,几笔简单勾勒的山体形状呈现在粗糙的泥土色牛皮纸包装盒上。店内物资堆积,光线昏暗,店主和顾客之间永远有那个涂着黄漆的木质框架玻璃柜台,墙壁上挂着“深圳,改革开放”内容的海报,作为店内装饰。让人顿时觉得店主很时尚。这个物资虽不至于匮乏却也并不丰富的时代,不需视觉效果、陈列效果、窗明几净、微笑服务,一样生意兴隆的小店儿,就是一家生活来源。并且算是小滋润......这是91年,我的故乡小镇的一个侧面。
这个时候离78年已有14年之久。虽然远离沿海和内陆,但是人们突出樊笼之后争相为生活而奋斗的状态早已定格。各种私人商业机构涌现:背着照相机到各乡照相的照相员、在家扎风筝售卖的乡里乡亲、从特殊渠道买做月饼的设备在乡里生产月饼、买一台面条机就在村里开卖自制挂面、做一架马车往返于各乡镇的非机械化“六根棍”,这些所有的商业现象已极大的脱离了农业生产为本、集体所有制的经济体制。在改革开放的新模式下,人们的潜能得到最充分的释放和激发,每个人都把掩藏在脑海深处的创意、点子;以及隐藏在身体中的能量一股脑的挥洒出来,不管是年轻热血小伙子、亦或是将迟暮之中年人,都陡然爆发了:为点子而充满激情的奔走执行,为生活的更美好而充满热血的创造。
作为身边的真实感受,改革开放之解放思想和新体制深深的变革着中国社会,政府为了经济发展、为了解决返城的知青工作,放开了个体经济。如鹰的重生,整个社会洋溢着青春的骚动,小虎队的流行曲、古惑仔的装扮、邓丽君的甜歌......和着焕发青春气息的民族,轻快的向前奔跑。政府连同公民一起卷起裤腿摸着石头过河,一边鼓励着个体经济,一边谨慎的观察。随时颁布政策规范改革开放中的具体事务。刚刚结束物资匮乏的年代,改革直接促进了生产制造业的蓬勃发展,催生了日后让民族引以为傲数十载的“中国制造”,改革开放让很多市场资源得以为个体经济使用,有些人选择了投机,成为皮包公司;有些人凭着智慧整合了市场有效资源,赚得了第一桶金。结果导致前者最后遇到国家管制而锒铛入狱,后者却傲立潮头,成为时代的弄潮儿。1978至1992这个时间段,改革是在摸着石头过河,国家通过至上而下的管控,群众通过自下而上的寻求发展。最终在相遇后,在国家鼓励真才实干,为社会做出正向贡献的政策下,投机倒把的企业或个人终被淘汰出局,第一波企业沉淀下来,国家的经济发展政策及管理制度也在摸索中探寻着方向并不断完善。这个阶段,国家寻找到了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利器-改革开放,而在这个宏观的方向指导下,更深更细的政策得以制定,很多企业开始尝试解决企业产权,以鲁冠球、王文京为代表的企业经营者成功了,这种改制极大的调动了劳动人民的积极性,解决了企业和主管部门、劳动者和管理者的矛盾。但是并不意味着国家对社会的整体管控已走上正轨,这种在个别领域的突破多还是群众自下而上的反馈和争取。很多不利现象在这一时期爆发,摸着石头过河导致一些政策给经济发展带来的持续的负面影响,发展过程中的监管不力产生的贪腐现象严重。权力部门利用手中权力严重的干扰了市场自由的发展。经过不断地探索,国家开始寻求市场化机制和计划机制并行管控,这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各种矛盾,却由于计划管控的平衡尺度未拿捏准,也抑制了经济的自由发展,与当时很多国家转型向自由市场经济的做法不同。
在这个阶段,很多管理科学也被实践,很多成了日后管理科学的实践基石,如河北石家庄第一塑料厂的厂长张兴让发明的“满负荷工作法”等。
而中国制造在疯狂的发展后,快速发展都会伴生的负面影响出现了:产品质量低劣。生产制造业繁荣后,钱的往来增多,金融业随之抬头,股市出现。运作资本开始出现在企业家的思维中。
国家自上而下,在遇到问题的时候及时出台政策调控管理,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有违市场经济,尤其是当时世界范围内盛行自由市场经济,但是却也避免了社会矛盾的恶化以及经济发展的不可控,没有带来毁灭性的经济危机。改革开放的趋势已定,其过程却也不乏走走停停,但是在改革者坚定的信念支撑以及正确的策略方法指导下。表面上的改革是姓“社”还是“资”的硝烟在弥漫着,争论如江面上迷眼的乱风,实质性的经济变革却如水底之群鱼,坚定地向前游行。
这一阶段国家的改革开放中实行的策略方式很有研究意义:因全球范围内无可参照范例,一切都是摸索尝试。确定改革后,发掘释放生产力的本质,据此制定改革手法,在实行过程中鼓励群众放开手脚施展,作为管理者予以监督和观察,随时站在更高的角度调整和规范,以避免不可控现象的发生。关注发展过程中的优秀典型-那些脚踏实地专注于创造,跟着政策指引发展的企业家,而非钻空子的投机者,对他们的需求予以关注和研究。作为发展过程中的制度制定依据。关注舆论的动向,对不同于既定方针的不同声音注意引导,以给执行者足够的信心,使政策得以鉴定的贯彻执行。
每一次变革都蕴含着很多机遇,不管是国家的改革抑或是企业的改革。或者我们人生中的变化,勇于从变化中寻求机遇成就自己,这个世界最大的不变就是永远都在变化。
当我们发现事物的本质后,即应勇于改变。坚定的听从内心选择,去为实现目标而坚持不放弃。如我们的改革开放,有进有退,有不同声音,但是我知道这一定是社会发展的正确选择;又如改革开放中那些下海的人们,勇敢的褪去了在当时看来极为光鲜的外衣,勇敢的与国家一同踏进改革的洪流,都终有斩获。
很多人都会发现改革中存在的很多漏洞,一些人义无反顾的唯短期利益是图,短时间内获取了无数财富,终因收手不住而锒铛入狱,而经得住诱惑的人最终沉淀下来,走的更远获得更多的尊重。古语有云: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这一念之间饱含了多少曲折,小恶小善皆由心起,心念却是行动的主导。下:平衡的艺术
在过了第一阶段的看似无序的繁华和躁动后,开放的环境中积极的实践积累起经验,国家和人民都摸到了一些感觉,市场经济正逐步加大影响并改变着这个国家。但在这个经济浪潮里,一些有智慧,善于发现和攫取市场资源的企业家们,暂露头角,而这些突出重围得以呼吸到很少人争抢的“新鲜空气”的人们,无不感到一种独特良好感觉,这些受当年开国领袖们深深影响的一代人,突然感受到领袖们的感觉,其中一些人开始忘我。在放开管控的环境里,国家的影响力似乎变得有些弱了,而摸着石头过河走过一段之后,部分先头部队抵达了一片繁华胜地,部分人开始滋生骄横情绪。诚然,这部分人群成功背后隐藏着自己无数的汗水,而实际情况是大家似乎忘记了当年是国家放开政策才得以实现。导致了一批批的悲剧发生,尤以大邱庄事件为突出。这样的特例在改革过程中时有发生,而国家的适时引导以及处理方式在让万马奔腾的社会中起到警示作用,为整体社会的安定和有序打着基础。
这一阶段中国的生产力极大增强,而市场营销资源却未曾爆发式跟上制造业发展,一些企业还在埋头于生产制造的时候,部分聪明的企业家开始抬头贪婪的抢夺市场营销资源,巨人公司的各种产品、爱多vcd、秦池酒,这一个个当年响当当的产品名称在经过广告这个新鲜的手段刺激下,迅速的被消费者接受,而起家于非商背景或经验的企业家们,并没有很好的处理好广告这把利器,短期战术获得的利益冲昏了头脑,在短期利益和长期发展的选择中,很多人选择了前者,不断地有巨星陨落,此时回头看来,才发觉这一颗颗的明星却犹如流星,耀眼的划过天际倏忽不见。这一阶段赫赫有名的标王秦池酒业,因为搭上了央视广告这列疾驰的机车,迅速从偏安一隅的小厂成为全国知名的大企,在当年大众最主要靠电视娱乐的年代,中国消费者脑海中并没有多少产品名称充斥的着时代,秦池看准了也选对了营销手段,而实际企业生产能力却未跟上,以假酒勾兑,让企业身败名裂。这些没有经验的企业家,在名和利之间没能平衡好导致功业毁于转念之间。
通观开放到这个时期,全国已经很热,大家热热闹闹的大干快上,不停的有各地明星冒出,舆论导向中鲜有负面提及,每个人头脑中都充斥着向前冲,快出名的想法。大家被头脑中那痛痛快快的一刻不断地刺激着,很少人看到华丽背后的深渊。
而也是这样的环境中,造就了一些至今为止给我们很大教训并激励着大家的案例,巨人集团的史玉柱先生,对营销的特殊见地让他赶上了改革开放大发展的黄金时期,以科技路线赚的第一桶金,同样没能平衡好欲望,倒下了,却在几年后重新崛起。清理了倒闭欠下的债款,并开创了保健品和网游行业的多个营销先河。这种坚强的意志以给我们深深的感染。
经过十几年的积累,改革开放欲加透彻,中国与世界也有了越来越多的交流,经济、文化都在接收着西方的冲击,麦当劳、肯德基在中国的餐饮领域变得强大篇四:读《激荡三十年》有感
读《激荡三十年》后有感
经老师的推荐,我读了《激荡三十年》,一边读我不禁一边感慨:1978-2008那真是一个不寻常的年代,有着太多的未知、惊喜以及猝不及防的失落,那也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
《激荡三十年》这本书描绘的是中国的企业家们在1978-2008这三十年中的奋斗历史,其实它也是一部中国崛起的历史,书中记录着改革开放这三十年来,数百位企业家的成长经历,无论今日他们或成为福布斯富豪,或成为阶下囚,或又成为人海中的一个普通人,记录着像王石、刘永好、任正非、柳传志、史玉柱等这一代人的发家史和奋斗史以及像丁磊、陈天桥、马云、江南春、求伯君这一代在中国it界叱咤风云的精英人物,描绘出年广
九、孙大午、褚时健、牟其中、唐万新、禹作敏、张国这些商业能人的命运沉浮,《激荡三十年》通过一个个企业家的成功或者失败,勾绘出一幅中国经济三十年来的改革发展进程。
这本书展示给我们的是中国改革进程中所有个体的成功、失败以及背后无以言尽的曲折痛苦。当年那些曾轰动一时的争论或者个案在今天的一代人看来,或许早已成了历史的笑柄或者滑稽皮影戏,但当我透过时光的长河以另一种方式触摸曾经离我们很远却又分明很近的中国改革史,一种悲情油然而生。在时时因为好奇而掰开手指计算着1978-2008那三十年里每一个充斥着原始资本积累中不可避免的血腥和铜臭味道的故事时,这种震撼又远远超出听故事所能得到的快感。他们不同的人生轨迹背后折射的却是相同的时代烙印——见证经历了激荡三十年里中国企业所有的兴衰荣辱世事变迁。而让我又时会常感到无奈的是,历史最终将改革的失败者遗忘,骨子里的传统意识让我们从对牟其中、储时健们交织着复杂的情感,这种复杂映射了改革过程中法制和价值评判的矛盾、茫然。
那是一个不寻常的年代,有着太多的未知、惊喜以及猝不及防的失落。那也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在这激荡的三十年里从来不缺少诸如牟其中、史玉柱式的人物。如果从精神气质的角度去解读这个特殊的群体,勤劳、聪慧、对于摆脱贫穷的渴望以及与生俱来的赌徒意识,成为中国市场经济最初转型期标志性性格,这种独特的精神气质伴随制度层面的缺失一起构建了中国改革初期独特的精神世界,他更像一个反复崛起、跌倒的轮回。无论是功成名就的刘永好、柳传志,还是红极一时最终身败名裂的步鑫生、禹作敏,无一例外。
国公司改革最令人哭笑不得的景象”。这也让我们从另一个侧面理解了张瑞敏“战战兢兢,如履薄冰”那耐人寻味的八字箴言背后难以言尽的苦处。
我们不去苛责任何改革过程中制度上的缺陷,衡量公共政策的正确与否并不是以个例的成败为标准。但我们完全应该避免更多的健力宝更多的李经纬出现,在产权重置这种敏感的字眼上,政府和企业更应该有的是远见和共识,而不是将政府和企业在市场体制下仍旧坚持计划年代强势监管,那仰天含泪的一幕实在太过悲情。同李经纬的晚景凄凉相比,史玉柱更像是重获新生的囚犯。这个中国最具传奇色彩的商业英雄在三十年的改革史中占据了很大篇幅,虽然至今我们仍然无法在道德和商业的双重标准下给予其准确评价,但我们所要尊敬史玉柱的唯一理由是——他的成功,失败,再次成功在中国企业发展史上足以成为商业世俗化、投机性的最好佐证,同样令人惊叹的是,没有几个人能像他那样经历天堂和地狱般轮番煎熬而依旧在中国最繁华的金融商圈叱咤风云。他的巨人倒了,他脑白金被批为十大恶俗广告之首,但他的征途又上路了。无法猜测2001年在上海公开登报还债的史玉柱是怎样的心情,这个与中国人固有概念里商人形象完全不符的中国改革标本人物,其豪赌的天性在这场时代的大变革中暴露无遗。从背负两亿债务逃离珠海,到《征途》纳斯达克上市,相信他能东山再起的人只有他自己。这个外表极尽文弱的安徽人信奉的是“生存第一”的残酷法则,在“史氏”商业模式的构建中,史玉柱对于人性卑劣、贪婪一面的发挥诠释为众多体制内人士所不齿,但正如好莱坞影星伊丽莎白.泰勒说的那样“成功是一种了不起的除臭剂,他可以去除你过去所有的气味”,这句话用来形容史玉柱再也合适不过。
读罢《激荡三十年》,不禁让我想起《三国演义》中的卷首词《临江仙》中那句“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三十年的中国企业史,在历史的长河只能算是很短的一段,但由于处在改革开放这个时代背景中,却显得尤为不平凡。正如一位网友评论的:“在历史的机遇面前,有人窥见先机,一跃而起抓住了机遇,获得了飞跃的发展和急速的膨胀;有人随改革的进程,在不断廓清思路的拉锯中起起伏伏;亦有人始终站在政策的前端,捞取着转型时期中国经济的厚利;还有更多的人,他们以自己的勤勉、奋斗在这个英雄的年代,大写英雄的历史。”而像我们企业,虽然起步较晚,但也风风雨雨走过了十个年头,虽然规模小,但却五脏俱全,虽然这其中有低谷,有质疑,有忐忑,有困难,但我们不怕,我们都挺过来了。可能后面还有许多障碍会在阻挠我们,但我们会勇敢面对困难,向书中的企业家们学习,学习他们的精神,就像前人说的:“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他们,这些企业家们就是我们最好的榜样。我相信经过全体员工的不懈努力,迟早有一天,市场会接受我们,群众会理解我们,我们会能为政府排忧解难做出贡献而感到无比自豪。篇五:激荡三十年读后感
姓名:李贞贞 班级:113营销一 学号:20113049041 <<激荡三十年>>读后感 最近,我看了一本书,叫《激荡三十年》,看完后想想现在的大环境,突然间思绪万千。《激荡三十年》描绘的是中国的企业家们在1978-2008这三十年中的奋斗历史,其实它也是一部中国崛起的历史,书中记录着改革开放这三十年来,数百位企业家的成长经历,无论今日他们或成为福布斯富豪,或成为阶下囚,或又成为人海中的一个普通人,记录着像王石、刘永好、任正非、柳传志、史玉柱等这一代人的发家史和奋斗史以及像丁磊、陈天桥、马云、江南春、求伯君这一代在中国it界叱咤风云的精英人物,描绘出年广
九、孙大午、褚时健、牟其中、唐万新、禹作敏、张国这些商业能人的命运沉浮,《激荡三十年》通过一个个企业家的成功或者失败,勾绘出一幅中国经济三十年来的改革发展进程。描绘1978年至2008年的中国企业史不是什么易事,正如吴晓波书中坦言:“要完成一次跨度长达30年的宏大叙事毕竟是一次前所未有的挑战,我的学术基础、掌握历史的经验、创作的技巧和方法论,甚至是我的时间和体力等等,都面临空前的考验。”
不知仅仅为了架构方便,还是有意迎合读者心理,吴晓波选择了编年体的记述形式。这种形式让亲见这三十年的读者很难不对号入座,跟着作者的笔端一段又一段回忆当初的经历。如果以1978年作为基准,按照吴晓波的说法是在中国的“公司元年”。那一年邓小平第一次南巡,那一年万科、海尔和联想相继诞生,那一年民间最热的词汇是“我们都下海吧”。正如书中提到的曾红极一时的词汇,譬如物价闯关、南巡讲话、国进民退、顾郎之争等等,背后都有一连串精彩故事。
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撇开中国企业的具体案例,改革开放以来国家意志的变动轨迹对于个人的发展也是有所启示的。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到苏南模式温州模式再到可持续发展,从无条件保护国营企业到大规模推广国退民进再到国家坚决垄断命脉行业,从开放沿海城市到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再到成功加入世贸组织„„一路走来,虽然政策设计常有反复或者模糊不清的情况,政策效果也常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但国家为完善体制机制的努力并没有白费,且改革的意志无可阻挡。反观我们自己,从蹒跚学步对人生作出第一次尝试那刻起,不也是踏上一条无可回头的成长之路吗,注定要不断地接受考验、不断地走岔走弯,并为此不断地调整自我、不断地明确目标。其实我们的人生同样是“摸着石头过河”,就像国家的改革实践那样,经历过诸多次激情尝试后才能够把准方向稳步前行。只不过个人对未来的预期无法与国家相比,所以我们还要懂得“三十岁之前做加法,三十岁之后做减法”的道理。当我们不再年少青春,不再敢说“大不了从头再来”这句话时,我们就必须学会理性思考并慎重选择,以对人生负责任的态度,将有限的精力投到自己认定的事业中去。
阅读《激荡三十年》,无疑是一个百味杂陈的体验过程:亲切,因为对这段历史有同年的交点;陌生,因为向来处身事外不问天下;激动,因为躁动被企业家的故事挑弄起来;遗憾,因为匆匆走过一个充满机遇的年代。90年代末的基金黑幕给大众留下的教训是惨痛的,它提醒小人物们千万不要被财富左右理智,集体的疯狂可以瞬间叩响天堂之门,但必将猛地跌进地狱之渊。在此我并没有给出价值判断的意思,每一个人都有权利选择参与历史的方式,每一种方式又都暗示着历史的必然选择,然而就像湖光千色,水波是冷的那样,光阴百代,时间也是冷的。时间会冷却所有的喧嚣和躁动,只留下有秩序有理性有韧劲的力量,稳稳推动历史前行。如果这么讲,曾经波澜不惊的生活倒勉强可以算是有秩序有理性有韧劲的了。
我觉得这本书有几个写作特色。
一是编年体和标题语。作者把这三十年罗列开,一年一章,逐年叙述,又穿插对相近年份的比较和类似事件的评述,让读者比较容易把握时间坐标,还能够触类旁通,自己挖掘贯穿全书的诸多线索。作者还用几个字的短语或短句分别作为每年的标题语,如1981年“笼子与鸟”,1992年“春天的故事”,2001年“入世与出局”等,都准确提炼了每年的大事,提纲挈领,一目了然。对现在许多不谙历史的年轻人来说,这种按时间线索进行的梳理和总结最为直观和有效。
微观经济层面最为活跃的个体,在当今世界,企业的兴衰在一定意义上也就是经济的兴衰,国家的兴衰。
其实,历史记叙是冰冷的,事件亲历者的悲欢离合对于他们自己是刻骨铭心的,对于我们读者却只是印在这几百页纸上的文字。历史记叙也是残酷的,那些被读者认定的成功者和失败者,似乎就此已盖棺定论,胜王败寇。历史记叙还是狭隘的,作者所处年代、所掌握材料和所持观念往往会影响记叙的真实性。因此,我们喜爱《激荡三十年》,却不能过于迷恋它。它无法告诉我们仰融此刻在大洋彼岸是何心情,无法告诉我们牟其中是否能东山再起,无法告诉我们郭广昌再面对宏观调控会有何作为。这些都需要我们超越图书,自己去寻找答案。也只有自己勤于思考、善于总结、勇于实践,我们才有机会超越前辈,超越这段历史,在下一个三十年的伟大历程中为祖国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回顾改革开放的三十年,使我明白一个道理:永远都不要忽视蕴藏在民间的巨大的、可畏的、又令人尊敬的顽强生命力和创造力。归根到底,改革开放,就是解放曾经被牢牢束缚的人性,让人性释放出伟大的光芒,这光芒并不是洁白无暇,黑暗与光明的角斗,利益与奉献的交织、真理与无知的更替,为我们指引向一个无法预知的未来。读罢《激荡三十年》,不禁让我想起《三国演义》中的卷首词《临江仙》中那句“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三十年的中国企业史,在历史的长河只能算是很短的一段,但由于处在改革开放这个时代背景中,却显得尤为不平凡。正如一位网友评论的:“在历史的机遇面前,有人窥见先机,一跃而起抓住了机遇,获得了飞跃的发展和急速的膨胀;有人随改革的进程,在不断廓清思路的拉锯中起起伏伏;亦有人始终站在政策的前端,捞取着转型时期中国经济的厚利;还有更多的人,他们以自己的勤勉、奋斗在这个英雄的年代,大写英雄的历史。”正像人生的旅途一样,虽然这其中有低谷,有质疑,有忐忑,有困难,但我们不怕,我们都挺过来了。可能后面还有许多障碍会在阻挠我们,但我们会勇敢面对困难,向书中的企业家们学习,学习他们的精神,就像前人说的:“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这些企业家们就是我们最好的榜样。
第二篇:《激荡三十年》读后感
《激荡三十年》是按年编写的改革开放后的企业史。改革开放的这三十年分明是离我们最近的一段历史,然而我们却对其知之甚少,仿佛无比遥远。《激荡三十年》仿佛给我开辟了一条时光隧道,虽然无法亲历那个年代,但是通过另一种方式触及了离我们感觉遥远而实际最近的中国经济改革史,仍旧感同身受。细细琢磨着1978—2008年中每一个充斥着“原罪”的商业故事,不知不觉的被时代气息深深地感染与震撼。
以一个“后之来者”的身份来回顾历史,总是会不自觉地那现在的情况与过去相比。当年改革伊始的做法,轰动一时的争论,震惊全国的案件等,大多随着时代的发展沦为了历史的滑稽戏,这就是时代的距离吧!身处那个时代的人永远不可能比后者更清楚更洒脱地看待那个时代。然而,这种洒脱可能只有作为旁观者的后人才具有的。当局者都有着最现世的利益冲突,怎么能如后来者那样轻易释怀。而后人也永远无法完全理解“当局者”们所创造的传奇,只能惊叹于时代。
虽然作者力图以客观的史家理性客观的角度,但是它所记述的每一个故事或让人血脉贲张,热血沸腾,或让人惋惜心痛,唏嘘不已,或让人肃然起敬,或让人激动愤怒„„你很难一直保持着非常平静的心情去阅读。或许它更像是一本小说。
这本“小说”讲述了一个能令任何有梦想的人心潮澎湃的三十年故事,中间最能打动人的地方是展示了中国经济改革过程中具有典型性个体的成功、失败以及许多难以言尽的委屈、痛苦。这本“小说”中,主人公之数远不止一百单八个,多到难以一一列举,但是他们都可以冠以“企业家”的名字。他们靠着中国人与生俱来的勤劳和聪慧在1978——2008年“摸着石头过河”的社会转型期谱写了当代中国可歌可泣的企业史。他们总是承担着改革的政策风险,总是原有体制的突破者也是违规者,常常被迫游离于合法与非法之间的灰色地带,原始资本积累中不可避免的拥有着血腥和铜臭味道,因此获有“原罪”。虽然少数人顽强的度过艰险修成了正果如今依旧被鲜花簇拥,但是更多人却被无情的被时代碾压过去,或被人遗忘,或坐进了牢房,甚至成为了悲情的时代祭品。然而在今天看来,他们毫无疑问的是那个时代的骄子。不同的人生轨迹背后折射的却是相同的时代烙印——见证经历了激荡三十年里中国企业所有的兴衰荣辱世事变迁,更是那个时代社会的缩影。
许多功成名就至今日的改革成功者,曾经也走过荆棘路。当年的王石同样身无分文过,在深圳街头时的迷茫和毫无方向与现在的年轻人没有丝毫差别。然而他却主动地跟上了时代的脚步,倒卖起玉米,在“摸着石头”的过程中渐渐找到方向。当年的柳传志在中科院中不过是一个专业不精的工程师,但是他所拥有那个年代人少有的经营热情与智慧致使他脱颖而出。当年的许多人不过是与我们一样的青年人,那些衣着光鲜的熟悉面孔也曾同样面对时代的困惑而苦于自我救赎。然而他们与一般人不同的是他们找到了一般人找不到的、属于自己的时代切入点。
而那些一度成功,几番挣扎,最后被历史遗忘的改革失败者的人总是给人一种悲情英雄的感觉,让人惋惜无比。李经纬将健力宝从三水县的一个只拥有几口米酒缸的作坊工厂,发展成为了一个在中国能与可口可乐相抗衡的国企饮料巨头。而后来整个“国退民进”产权改革中暗箱操的大环境客观造就了政府企业间产权分置时的互不信任,使他与他的健力宝却深陷产权泥潭,作为产权改革的实践者,作为政商博弈的参与者,李经纬成为制度的牺牲品在今天看来仿佛命中注定。最后他一病不起,而他的健力宝也消逝在时代中。与他同样悲情的领导者还有褚时健。褚时健抓住烟草行业发展的机遇,使红塔山成为中国名牌,让玉溪卷烟厂脱颖而出,成为中国烟草大王,但是企业家激励机制与监督体制的不健全还有其贪欲葬送了他的政治和职业生命。类似他们的“悲情英雄”还有好多,虽然有许多人都为他们抱不平,叹他们生不逢时,讽制度的僵化,但是我总觉得他们的失败这与他们这一代企业家身上的“草根性”有着极大的关系。他们的成功大多都是当时他们所做出的几个具有时代突破性与相对偶然的正确决策与自身企业特殊的身份与地位所造就的。如果他们没有身处特殊的位置而只是一个普通的民营经营者,取得成功完全是不现实的。如果他们能不断的提升自我,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而不是不停地运用自己的那“三板斧”,悲情可能不会上演。假如他们具有职业经理人的基本自身素质与真正科学的管理方法,结果肯定会非常不一样。然而这样要求那个时代的人明显是不现实的,身处时代之中的人想要超越时代太过困难,这不过这只是我这个后者的意淫而已。
这本书中提到的许多故事都是我们高中时极好的论据,而当时对这些事情的评判几乎只是简单的为了单一的论点而简单的贴上符合主题的标签。一件现实的事情没有简单的好与坏,很难用一个或两个简单的方面解释清楚。全面客观是探求事物真相的基础。
30年诞生了太多人物,人们对他们的定义各有不同。我十分赞同这本书前言引用《唐璜》的一句话对他们的定义——“说来新鲜,我苦于没有英雄可写,尽管当今之世,英雄是迭出不穷,年年有,月月有,报刊上连篇累牍,而后才发现,他算不得真英雄。”因为,我觉得他们是成功的时代探路者。虽然在现在看来,他们的成功源于那个百废待兴的时代,他们的成功相对容易,但是取得成功始终是困难的,需要我们走在时代最前沿,甚至超前于时代。现在的中国仍然存在着很多的问题、空白,仍然是个处处存在着机遇的时代。也许过了多年之后,我们在看待如今的时代,正如我们看待过去的年代一样,感叹那是一个机遇与挑战共存的好时代!因为一切皆有可能!
从1978年至如今的30多年是中国最精彩的华章。从改革开放初江浙人民冒极大风险发展贸易,到80年代中后期的全民皆倒,再到南方讲话后爆发的全民下海的热潮„„全体国民及政府的求富渴望,对贫穷现状的坚决告别和现代化的强烈追求成为了所有人的价值追求,而这也是中国改革发展中最重要的动力。从一开始中国的改革就是一个被自下而上的力量和需求推动的过程,只不过一直以自上而下的政策改革的方式呈现的。
中国这场改革运动还有一个有意思的特性令我印象深刻那就是——“不争论特征”。由于中国特有的复杂社会情况,中国的改革的走向非常像是社会学的Gartner光环曲线。每当某一重大改革被激烈争辩和强行推进的时候,往往成效甚微、陷于流产,甚至可能造成社会的动荡和舆论的紊乱,而当所有的争论这都已经精疲力竭的时候,改革却会在最不经意的时刻取得突破。其严谨且极优的途径选择往往小于人们之前的猜想。可能这才是事物发展的规律吧!
改革开放的种种成就是政治家智慧与企业家智慧交织的结果。然而过去经济还是由政府主导的,普通的人们在其中取得的种种成就,抓住的种种机遇都是由政府政策造就的,有的甚至可以称作政治变革的副产品。民营的企业在政策面前更像是一叶扁舟,那一把握下一刻自己的命运。在未来,还是期待一个更完善的制度,一个系统更稳定的社会。中国经济,至少在企业方面,应该有更多无关政治的商业智慧而创造。不过把握政府的脉搏,跟上时代的潮流仍然是最重要的,因为在潮流、时代面前,人永远是渺小的。
今天中国的虽然有点虚浮,但是你不能否认它的强盛,与1978年时落后而穷困的中国已经有着天翻地覆的变化。即使从1949年开始中国没有走上发展的“最优道路”,但是如今的中国未必与所谓的“最优道路”差多少。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目标应该是相似的,虽然这个过程在不同国家不同地区相互独立的逐步进行,渐进的路径与速度各不相同,但是我相信肯定会在一个时间点上汇成一股河流。
第三篇:激荡三十年读后感
激荡三十年
开篇语
尽管任何一段历史都有它不可替代的独特性,可是,1978年—2008年的中国,却是最不可能重复的。在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大国里,僵化的计划经济体制日渐瓦解了,一群小人物把中国变成了一个巨大的试验场,它在众目睽睽之下,以不可逆转的姿态向商业社会转轨。
1978年,中国社会拉开了改革开放求发展的全新时代,30年的艰难与辉煌铸就了中国发展史上不可替代的独特年代。30年的中国企业经历了大起大落、大悲大喜的激荡岁月。中国30年改革开放成就举世睹目,大国的崛起,中国迎来历史上的空前盛世。从一场没有蓝图的改革到今天,这30年是中国企业崛起的时代。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进步是主要的,变化也是翻天覆地的。从单一公有制到多种所有制,从计划到市场,从僵化的企业制度到灵活的现代企业制度,经济改革的路途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
经济体制改革 时代的呼唤
文革结束,**结束,尽管“两个凡是”依旧束缚着人们的思想,但邓小平等老一辈领导人的复出,让一切都传达出了可喜的讯息。
1977年,中国在结束了十年“文革”**后,发生了一件关系到国家和青年命运的大事,那就是恢复高考。高考制度的恢复,使中国的人才培养重新步入了健康发展的轨道。万事开头难,高考制度的恢复是改革浪潮到来的前奏,历史证明,它为改革开放后,我国民企的发展培养了大批的人才,如李东生、陈伟荣、黄宏生、杨曦光等人。
作为共产党主要阵地的《人民日报》也开始改变其刊载内容了,往日的红色革命的气息淡化了,据说柳传志在一个上班的早上看见《人民日报》上刊登了一篇关于如何养好牛的文章。这个传说无法考证,但可以明确的是“革命”即将离我们而去,“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应该改变了。1978年5月11日《人民日报》刊登了题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特约评论文章,这犹如一声炮响,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一场“真理问题”的大讨论。这一讨论,对于解放国人的思想起了极其重大的作用,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准备了思想条件。
与此同时,国内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越发严重。然而文革期间,工厂停产,使原本就脆弱的经济,雪上加霜;农村的人民公社又大大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粮食产量大大下降。人民的温饱问题,亟需解决,然而这些问题的解决靠原来的模式是不行的,必须进行经济体制改革。
在时代的呼唤下,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了,明确了我国目前的中心任务是经济建设,并做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即对内改革,对外开放。实践证明,改革开放的决策是完全正确的。
摸着石头过河的改革
经济体制改革是从农村开始的,逐步到城市。农村围绕提高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解放农村的劳动力,扩大粮食产量而进行;城市则主要围绕着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革:一,扩大企业的自主权,把企业从政府高强度的管制之下解放出来。二,改单为多,改变原有的单一公有制的模式,逐步发展个体、民营、外资等多种所有制的企业。三,利用商品与货币的关系发展经济,向市场化的方向发展。
1978年11月24日,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的一间破屋里,18个村民借助一盏昏暗的煤油灯,面对一张契约,深情紧张的按下了血红的指印,并个个发誓说,宁可杀头,也要搞包产到户。从此打响了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第一枪,包产到户传到中央,小平同志很是赞赏这种精神。并开始在四川广安和安徽进行试点,不久就在全国推广。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大大激发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的都是自己的”在这种理念的指导下,我国的粮食产量得到大大提升,为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原料。同时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大大的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使农村出现了大批的剩余劳动力,为工业发展提供了大量充足廉价的劳动力。
农村的改革揭开了城市改革的序幕。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各种个体、民企如雨后春笋般的冒出来了。牟其中因一篇《中国该往何处去》而入狱,1979年出狱后,办起了销售部,后经过一番打拼,成为了第一个“中国首富”。然而在此后的十多年间,他又从“中国首富”沦为“中国大骗”而再次入狱。尽管他未得善终,但是他的沉浮,说明了在中国当代民企有着很强的盈利能力,同时也暗示了我国的市场制度和法律需不断完善。牛根生从一个刷瓶工到蒙牛集团的CEO,南存辉从一个走街串巷的补鞋匠到正泰集团的董事长,那年在深圳街头徘徊的王石,也借着改革的春风创建的万科。一个又一个的事实,说明了改革开放后,国家是鼓励民企、私企的创办的。支持民企发展的同时,我们的国企也走进了改革的队列。中国各地都放宽了对外国记者参观国企的审批,如:桂林丝厂、重庆炼钢厂、上海集成电路厂等。这些国企大都管理松散、设备老化、环境恶劣、浪费严重、自主性差、效率过低。暴露出的这些问题,预示着国企即将进行一场改革,对内强调能力与效率,对外引进先进技术。从此领导人出访,参观国外的工厂,促进外国企业来华投资办厂,一方面有利于引进国外技术,另一方面增加了国内的就业岗位。利用我国的资源、人口、政策优势招商引资,并尝试合资经营等多种方式,优化了我国的所有制结构。借着春风,乡镇企业也迅速发展起来了。以华西村模式为代表的乡镇企业的发展,缓解了农村的人地矛盾,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加速了国内积累,推动了城镇化的进程。随着各种所有制企业的建立,我国初步形成各种所有制企业共同发展的局面。
经济体制改革应该是全方位的,新时期原有的僵化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当前经济发展的需要,必须逐步进行改革,逐步市场化。所以为实现逐步市场化,开始利用价值规律调节经济,经历了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计划为主市场为辅等阶段。最终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目标。为配套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现代的信贷机构、资本市场、征税系统、市场交易和企业制度都亟需建立。
改革需要不断深化
三十年的改革开放,其成就是巨大的,但改革中也有诸多问题,改革中的问题直接导致了现在经济转型——成为消费驱动型的经济增长模式难以实现。
过去三十年来,可以这样讲,中国的经济增长主要是靠不断投资、不断兴建基础设施、不断的产能扩张,但是这样的发展模式也仅仅是得益于中国入世和全球化带来的市场范围扩大,但随着全球市场的逐渐饱和和贸易保护主义势力的抬头,这样的增长模式难已持续。为此必须开拓国内市场,拉动内需,但内需不足确实事实。
过去三十年,长期注重积累,忽视了消费,再加上大量的国有企业的存在抑制了居民消费,使得国内的消费能力不足,消费水平偏低。一个人的消费投资预算主要来自于两个方面:劳动收入和财产型收入。过去三十年来,工资的增长幅度很小,居民的劳动收入增长缓慢;另一方面,国有企业作为公有财产,其经营收益和财产升值所得的利益只有很小一部分用于再分配,一大部分的财产用于积累了,使得居民的财产型收入也很少。因而居民不得不削减自己的消费投资预算,这是国内长期消费水平较低,内需不足的原因之一。
过去三十年,征税权一直掌握在政府手里,致使国内居民的消费增长缓慢。目前差不多行政部门的各个部门都有权推出新税种、也可以在现有税种上不受制约的调高税率(包括印花税)。把国民收入按政府、城镇居民和农民三个群体分,从1995~2007年,扣掉通胀影响后,政府财政收入翻了5.7倍,而城镇居民和农民分别为1.7和1.2倍。改革红利一大半被政府分去。2007年政府的财政收入相当于3亿7千万的城镇居民的收入,12亿3千万农民的纯收入。并且如此巨大的财政收入,用于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和就业福利三大民生项目上的开支仅占15%,相当于GDP的2.4%,平摊到每个居民身上相当于一年内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的3%,而巴西政府单单在医疗卫生方面的支出就占GDP的10.4%。由这些数据可知,当税收权在政府手中且不受约束时,居民的税负较重,抑制了国内居民的消费增长。
一个国家的经济结构是由其需求结构所致。在中国高比重的国有经济,突出对一些看得见摸得着的物体的建设,如高楼、铁路、高速公路、大工业项目,偏爱于重化工业,轻视民生类行业。然而这些是不奇怪的,由于我国的业绩考核方式,政府的投资人当然愿意把钱投在那些看得见摸得着的项目上。这是一种偏向于能源、资源的需求结构,并且环境治理成本会比较高昂。反观民企则更加侧重于民生方面,民企则愿意把钱投在下面两方面:一,消费品,即轻工业;二,服务品,即第三产业。这是一种侧重于居民需求的结构,更加能够拉动国内的居民消费。然而高比重的国有经济必定形成过度依赖投资和出口的经济发展模式。
高比重的国有经济致使单位GDP所创造的就业岗位量低。过去三十年来,GDP只有保持8%以上的速度增长,才能保证充分就业。然而在当下GDP增速放缓已成定势,要保证充分就业就必须改变国企和民企的投资比例,客观事实上民企创造的就业岗位的能力远远强于国企,值得一提的是,西方国家的GDP增速只要在3%左右,就能保证充分就业。
因此,要实现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型,就必须做好以下两方面的工作:
一:深化民主宪政方面的改革,着重约束政府的征税权、约束政府的管制权、对财政预算实施过程进行更加透明的监督。
二:深化对国企的股份制改革,将剩下的国有资产包括国有企业股权注入到32个国民权益基金。一个为全国性的国民基金,主要包括央企股权、各部委所属的国有股权,然后将其股份分到每一个国民身上,实现全民所有,共享改革红利。另外31省市分别成立自己的国民权益基金,把各省的国企股权注入其中,并按照一定比例在本省居民与外省居民进行分配。并且允许国民权益基金股份的自由交易,因为我国已经具备了管理这些基金的能力。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成立国民权益基金并非是私有化,而是为了更好的享受改革红利,3 国有企业依旧存在,依旧可以受某些政府部门的管理,但其收益、财产升值则能够实现全民共享,当然国企也可以仅仅拿出一部分收益作为红利分享,另一部分用于扩大再生产。
未解之题
一:社会主义和共同富裕、人民幸福哪个是我国的最终目的?
二:社会主义除了能够实现共同富裕、人民幸福之外,还有什么值得期待的实质性内容吗? 三:在中国实现人民幸福、共同富裕是否只有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一条道路?
结语
改革也是革命,改革不可能一帆风顺,也不可能一蹴而就。变则存,不变则亡,尽管改革之路曲折蜿蜒,但其前途定然光明。经济改革需要把握经济规律、顺应世事变迁、政府调控、市场决定和人民监督协作。
第四篇:激荡三十年-读后感
《激荡三十年读后感》
《激荡三十年》是一部以社会真是事件为题材,以历史时间为脉络的纪实文学报告,是一部记录中国企业荣辱得失,几度沉浮的成功编年史,是一部描绘三十年来各种人物叱咤风云,命运波澜的经典著作。
1978年,中国社会拉开了改革开放求发展的全新时代,30年的艰难与辉煌铸就了中国发展史上不可替代的独特年代。30年的中国企业经历了大起大落、大悲大喜的激荡岁月。中国30年改革开放成就举世睹目,大国的崛起,中国迎来历史上的空前盛世。从一场没有蓝图的改革到今天,这30年是中国企业崛起的时代。
今天的人们可能很难想象1978年以前的中国企业,在1956年完成对私人资本的清理之后,一直到1978年,中国企业全部都属于国有企业,由各级政府计划管理。这种体制一方面使得社会上的物资奇缺,卖方市场占主导地位,另一方面又企业赚不了钱,连年亏损,人浮于事,再加上高度封闭自守的经济体与连年政治运动,到文革结束前夕,中国原有的经济体制也走到了尽头。这一僵局在邓小平1979年当选全国政协主席后被逐渐打破,对国有企业放权让利、解禁农村工商业等私营经济和引进外资成为中国企业发展史故事的开始,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成为吴晓波叙述中国企业发展史的主轴。
从经济学上来看,计划经济的束缚了生产者的行为,计划压制了企业应对需求变化不断追求利润的冲动,而另一方面政府纵容导致的软预算约束弱化了企业降低成本、提高利润的激励。上述是从政府干预错位的角度来分析,但激励不足的主要原因来自产权。生产者不仅对自主决策感兴趣,他们更关注的是剩余收入的处置权。阿尔钦认为产权所有者本人才能真正承担风险,并且有激励去盈利,而无效的生产多半是因为产权的不清晰,这种现象广泛存在于国有企业。张维迎、周其仁等人认为所有权的实质功能在于保证决策者必须对决策后果负责,即决策者必须是风险和收益的承担者。因此私有化的方向不存在问题,所差的只是如何私有化。但产权的重组和清晰化一直到1998年朱镕基推进“国退民进”政策才拉开序幕,而国有、民营和外资企业在此前此后的兴衰成败莫不与此紧密相连。
事后来看,如何办好一个企业,可能是一个问题,而且在改革开放之前中国也没有太多的成熟经验。产权问题是三十年企业史的核心问题,但这只是表面现象,富有远见的企业家和经济学理论界对此早已心知肚明。清晰的所有权无疑是国有企业改革和促进民营经济发展最重要的目标,但产权如何清晰、如何界定从来就没有被认真对待过,而所有权的社会主义属性、支柱产业国有垄断一直阻挡在国有企业改革和民营经济发展的道路上。但这一切往往不列文字,无规则可依,模糊的政策设计意味着所有人都被涂上原罪的标记,除非他无所作为,否则只要找茬就一定会找到有罪的地方。这是国有企业从“扶不起的阿斗”到店大欺客、服务价高质劣的根本原因,也是民营资本在市场竞争中战战兢兢、腹背受敌的原因,这其间更夹杂着仰融出走华晨、李经纬被赶出健力宝、顾雏军得手科龙等事件,曾经一时的明星企
业和企业家,在模糊产权的藩篱中左支右绌,悲情离场。
从傻子炒瓜子传奇万向节,温州八大王,到价格大闯关,罐头换飞机,郑州亚细亚,再到彩电大血战,温州炒房团,华为狼性文化。这是中国命运发生剧烈转变的三十年,是社会经济发生飞跃发展的三十年,是令每一个了解这段历史的人心潮澎湃,慷慨激昂的三十年。书中描绘了中国的企业家们如何进行原始的积累,他们中有成功的,甚至有成为福布斯富豪的,有失败的,最终沦为阶下囚的,也有沦为普通百姓的。不敢怎么样,他们的探索至少告诉我们,他们有着令人敬佩的顽强生命力和创造力,能把握时代的脉搏,走在了时代前列。也许,在当时,有的人所走的路是被禁止的,甚至被披上种种政治色彩,引发至阶级斗争的高度,但不可否认,随着时间的变迁,他们所走的路被市场经济证明是正确的。三十年间,利益与风险的角斗铸就了企业家不平凡的成功路,正应了一句话: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在改革开放探索路上,真理与无知更替着,国家在这些勇敢者的带领下,跌跌撞撞地像个小孩,追赶着世界经济发展的步伐。
这本书展示给我们的是中国改革进程中所有个体的成功、失败以及背后无以言尽的曲折痛苦。当年那些曾轰动一时的争论或者个案在今天的一代人看来,或许早已成了历史的笑柄或者滑稽皮影戏,但当我透过时光的长河以另一种方式触摸曾经离我们很远却又分明很近的中国改革史,一种悲情油然而生。在时时因为好奇而掰开手指计算着1978-2008那三十年里每一个充斥着原始资本积累中不可避免的血腥和铜臭味道的故事时,这种震撼又远远超出听故事所能得到的快感。
他们不同的人生轨迹背后折射的却是相同的时代烙印——见证经历了激荡三十年里中国企业所有的兴衰荣辱世事变迁。而让我又时会常感到无奈的是,历史最终将改革的失败者遗忘,骨子里的传统意识让我们从对牟其中、储时健们交织着复杂的情感,这种复杂映射了改革过程中法制和价值评判的矛盾、茫然。
那是一个不寻常的年代,有着太多的未知、惊喜以及猝不及防的失落。那也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在这激荡的三十年里从来不缺少诸如牟其中、史玉柱式的人物。如果从精神气质的角度去解读这个特殊的群体,勤劳、聪慧、对于摆脱贫穷的渴望以及与生俱来的赌徒意识,成为中国市场经济最初转型期标志性性格,这种独特的精神气质伴随制度层面的缺失一起构建了中国改革初期独特的精神世界,他更像一个反复崛起、跌倒的轮回。无论是功成名就的刘永好、柳传志,还是红极一时最终身败名裂的步鑫生、禹作敏,无一例外。在吴晓波笔下所有的改革风云人物中,健力宝的李经纬赢得我深深的同情。这个悲情的南方汉子失败后仰天含泪不发一语的照片很长时间里萦绕在我的脑海。作为政商博弈的参与者,李经纬成为制度的牺牲品已成必然,但作为产权改革的实践者,李经纬的失败必将载入中国改革史。在当年那一轮“国退民进”的产权改革中,李经纬的“以身试法”某种意义彰显了资本在政治搅局中的脆弱,而整个产权改革中暗箱操的大环境客观造就了政府企业间产权分置时的互不信任,“宁与外客,不与家人”的策略使之倒下的不止是一个李经纬,正如
吴晓波在最后略带戏谑的写到“地方政府表现出的易于轻信和不善博弈的稚嫩,让我们看到中国公司改革最令人哭笑不得的景象”。这也让我们从另一个侧面理解了张瑞敏“战战兢兢,如履薄冰”那耐人寻味的八字箴言背后难以言尽的苦处。
很欣赏吴晓波在书中的立足点,他取一个高点,以向下的方式回顾中国改革开放这三十年。如他所说,中国改革三十年就是民营资本,国有资本,外资此消彼长的三十年。回忆通常都是会骗人的,所以很多时候,人总是觉得过去很美。所以总会听到上了年纪的人感叹世风日下,现在如何如何,过去如何如何。其实世风从来都是如此,过去的岁月总发生的很多事,从今天的眼光其实是可笑而可悲的。晓波的客观,是让人欣慰的。中国的事情,太多假象掩盖下,很少看到真实,而《激荡三十年》带来的就是这份难得的真实。历史的洪流滔滔而过,作为后来人,我们回顾历史,总会有千般感触,也只有后来人的事后诸葛亮,才能查觉到历史的冷酷,理解重大事件当事人的喜悦、辛酸和进退维谷。中国过去的三十年是高呼改革的三十年,政治、经济和社会中的变化起伏可谓波澜壮阔,“当这个时代到来的时候,锐不可当。万物肆意生长,尘埃与曙光升腾,江河汇聚成川,无名山丘崛起为峰,天地一时,无比开阔。”吴晓波用这个做题记开始了企业的发展历程。这三十年是如此的辉煌,以至于在2007年央视专题片《大国崛起》热播的时候,让人感觉到中国崛起已经不再是预言而是现实。如何描述这段动人心魄的历史则是历史给当下的一份问卷。
第五篇:激荡三十年读后感
激荡三十年读后感
有些书就是这样,看完合上之后,内心却依然久久无法平静。昨晚读完《激荡三十年》后,没经过梳理的各种纷杂念头折磨着我。今早,脑子里却突然冒出大时代三个字,这跌宕起伏的三十年,不正是一个大时代吗?
一,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型,难度何其之大。从一开始,就不仅仅是经济体制的变革。马克思理论中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相互影响关系是非常有道理的。经济体制改革必然和政治体制改革是牵扯在一起的。一旦从计划经济转化为市场经济,许许多多原先的理论以及靠这些理论生存、生活的人,又将如何自处呢?变化的绝不可能仅仅是经济体制,还会涉及到人心,涉及到人们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政治绝对不可能独善其身。邓公再强势,也无法让中央真正铁板一块。而越是社会主义国家,对政治就愈加铭感。政治就是最大的红线,谁敢踩到这条红线,绝不仅仅是让你事业和人生遇到挫折,更是会让你倾家荡产、家破人亡。而此类国家很少是真正的法治国家,因此,做到这个地步完全不需要真正的法律。但是改革毕竟在进行,因此,很多人便游走在法律的边缘,在这灰色地带,利用经济改革的大形势去实现事业上的抱负又或者仅仅是为了捞钱。纵观全书,虽然邓公等领导人对于改革开放的贡献极大,但更多时候,我朝的改革其实是自下而上的,很多事情,只能做不能说,等到做的人多了,中央渐渐就松口了,于是才可以说了。可是,即使是只做不说,也要看大形势,稍稍踩线或许可以,一下子越线,恐怕真的只有死路一条。最重要的是,顺势而为,切勿螳臂当车。仔细研读政策法规的变化,才明白什么时候可以火上浇油,而另一些时候真的应该见好就收。
在经济体制转型最初的年代里,踩得好,一夜暴富并不是梦。倒卖批文、囤积原料商品、内幕消息、管理层MBO、官员的寻租,究竟肥了谁呢,这是否是经济体制转型中不可避免的原罪,又或者是全民利益遭受的极大损害?贫富分化到如今地步,只对增量进行微小调整,是否有效?因为真正造成贫富差距越来越大的,恐怕是财富的存量。那些在早期靠着“不能说不能认”的手段暴富的人们,绝大部分只会越来越富有,而不会缩小与平民的差距。可又有什么真正公正的调节手段呢,真正对过往历史进行清算,也未必是行之有效的方法,可是什么都不做,又对那些遵纪守法的人们公平吗?
二,这三十年,是一个英雄辈出的年代。全书仿佛一幅画卷缓缓展开,浮现如此之多传奇般的企业家,诸如陈天桥、郭广昌、丁磊、任正非、柳传志、李东生、鲁冠球、李书福、马云、史玉柱、张瑞敏等等,仿佛竟是《三国演义》中层出不穷的英雄任务一般。他们中许多许多故事至今读来依然让人感动不已。印象最深的是两个故事。陈天桥毕业后顺风顺水到陆家嘴集团工作,迅速当上董秘,决定辞职创业之时,单位正准备要分房子,就有人好心劝他分了房子再说,他却想,难道我这辈子,自己还挣不了一套房子?相比陈天桥,更让人感动的是李书福,为了进入被央企垄断的汽车行业,曲折反复,忍受了多少,付出了多少,只为了心中那个造汽车的梦想,也正是因为吉利的出现,中国的车价才从云端被拉到了地上,成为央企、外企心中的恨。读了那么多英雄的故事,我们自己,是不是该多一点决心,多一点魄力,多一点坚持呢?人生的起起伏伏,谁能预料,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成败都言之太早,只是,想有一个精彩的人生吗?
三,读史之时,总会有许多后见之明。现在回头去看,无论是中央地方的政策,还是某行业某企业的决策,都有许多失误,令人扼腕。政策的制定,国企总是被摆在第一位,民企总是在末位。诸如宁高宁、谢企华之类的国企领导者,究竟是官员还是企业家,是拯救了一家大型央企,还是祸害了整个行业甚至民生呢,有待讨论,因为他们恐怕也情非得已,身在体制内,又岂是他们能决定自己和企业的定位呢。整个中央的思路已经决定了国企和民企的迥然命运,既然已尝到又当运动员又当裁判的甜头,岂能轻易放手?更可怕的是,形势发展到如今,利益集团已经壮大,并用“稳定”“发展”等为质挟持了大家,又有何良方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