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7年法务处工作计划或实施方案(稳增长、抓机遇、调结构、补短板)
2017年法务处工作实施方案
2017年法务处将紧紧围绕公司的主基调“稳增长、抓机遇、调结构、补短板” 12字方针开展工作,在平时的工作中,要以防范公司法律风险、保障公司资产安全为核心目标。尤其在合同管理、案件诉讼、纠纷处理方面探索出一些相对清晰的工作思路,总结出一些较为可行的工作方法,使公司法务工作逐步走上成熟,切实维护公司的合法权益。现将今年的工作实施方案总结如下:
一、法务处将以公司12字方针作为全年的指导思想来贯彻制定全年的工作目标,工作目标如下:
1、做好合同及相关法律文书的起草和审核工作。
2、做好法务咨询服务工作,确保重大项目依法推进。
3、积极开展法律培训工作,从而加强员工自身专业知识的提高,为公司稳健经营保驾护航。
4、做好诉讼案件起诉、应诉、案件跟踪工作,维护公司合法权益。
二、根据制定的全年的工作目标,采取如下措施来开展实施全年的工作:
1、法务处将根据公司需要补缺以往法务漏洞的短板,及时协助各科室进行签订协议、建筑施工合同、各种材料购销合同承诺书等文件的完善、订立、履行及争议解决的相关工作。具体包括对合同主体资格、条款、担保、履行以及出现合同纠纷如何解决等过程中的风险提出预防性措施。从而确保合同文字的严谨性,从流程上提升法律风险防范能力的提高。
2、法务处将根据公司发展规划,要求各职能部门要为全年重大项目做好管理和服务工作,积极为公司重大项目提供法务专业支持,确保公司重大项目依法推进。参与工程出现的劳资纠纷等各种诉讼案件,为公司解除后顾之忧。此外,法务处就集团范围内出现的重大疑难法律问题积极与集团法律顾问联系,协助公司各科室解决疑难问题,从而依法推进工作。
3、由于公司涉及业务范围较广,依法经营又是公司一向遵循的基本原则,为加强对公司法律风险的预防和法制宣传教育,需大力调整法务人员知识结构,法务处将根据公司业务发展的需要聘请外面专业人士对公司员工进行与建筑经营相关的法律法规专项法律知识培训。此举可以大大提高了员工的法制观念和对依法治企的认识,从而使员工单薄法律意识的短板得意优化及提升。
4、法务处将积极协助颂和安达律师事务所做好各类工程案件起诉应诉工作。抓住与这种专业法律机构合作的机遇并向其学习专业法律知识,对于起诉公司的案件如果能调解的尽量劝说当事人使用调解程序。因为调解具有结案速度快,履行起来相对简便、高效、能够最大限度的保护双方当事人的利益,还可以为公司节约诉讼费用和法律资源,对于不能调解的在走法律程序。其次,在做好诉讼案件跟踪工作的同时还积极做好往来案件案卷材料的收集、整理、归档工作,每个案子结案后,按照档案目录建档:①当事人身份证明②授权委托书③起诉状或传票④证据清单⑤判决书。按这个顺序、日期、案件编号整理归档,以备日后查阅使用。从而把案件办成“铁”案,经得起考证。从而使责任意识和对案件的管理意识有了明显提高。
三、通过以上措施的开展,使全年工作达到如下效果: 继续对历史遗留案件进行了结和梳理,争取在2017年年底把2016年以前遗留的几个疑难案件进行结案。在实际工作中法务处会根据公司的实际情况,增加信息量和参与度,建立事前防范、事中控制、事后治理的法律风险。加强法律知识培训,提高员工法律意识。完善合同审核流程,明确各审核人的职责权限,特别是涉及到工程的造价、安全、质量、拨付工程款、违约责任争议解决的方式等问题需要公司各相关部门予以把关。
总之,在今后的工作中法务处将继续做好内外衔接工作,将法务处牢牢定位为公司服务把关的后盾部门,使法务处保持与时俱进,与公司同步,与市场同轨,切实做到法务风险最小化、经济效益最大化,实现公司利润的稳增长。
法务处
二〇一七年二月二十日
第二篇:2017年办公室工作计划或实施方案(稳增长抓机遇调结构补短板)
2017年办公室工作实施方案
受国家宏观调控经济政策的影响,面对世界经济增长速度放缓,国内经济增速下行、企业市场紧缩等复杂形势的影响,公司紧跟市场的步伐,积极响应国家大政方针,特制定了公司2017年工作的主基调“稳增长、抓机遇、调结构、补短板” 12字方针。办公室针对公司推出的12字方针并结合办公室的实际情况,特制定以下工作实施方案。
一、办公室将以公司12字方针作为全年的指导思想来贯彻制定全年的工作目标,工作目标如下:
1、认真做好公司上传下达工作。
2、严格管理好公司印章的使用。
3、全面建立办公用品采购、配备和领用制度。
4、抓好办公自动化信息、车辆管控、请假、通迅工具电话费、公司水房等方面的管理工作。
二、根据制定的全年的工作目标,采取如下措施来开展实施全年的工作:
1、办公室是一个单位工作运转的轴心,是领导联系各方的纽带,上下级之间沟通的桥梁,起着承上启下、平衡各方关系、协调各方工作,化解各种矛盾的作用。其次办公室又是单位的窗口部门,为充分发挥好窗口纽带作用,将以往不及时的沟通短板要做到及时,并一如既往的做好文件的上传下达工作,使其消息传达准确、及时、有效。另外办公室还认真做好公司各类文件的制定、打印、复印、发放工作,对一些上级发文,及时转发或送至相关领导,确保工作得到有效落实,使各级领导部门的工作及时得到认真贯彻和执行,为单位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好基铺好路。
2、针对公司印章管理,要调整以往的使用结构做到如下: 首先明确印章使用的名称及使用范围,公司所有印章必须按规定范围使用,不得超出范围;规范印章使用流程;使用印章时必须填写登记薄,详细登记用印内容、日期、经办人员,审批主管领导签字等基本要素;强化印章日常管理,实行印章专人专柜保管;明确印章保管人员的职责和权限,防止印章因保管不善造成的管理漏洞。
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加强日常盖章审核工作,出台《公司印章管理制度》,对合同签字栏及盖章资料的日期审核更加严格,对印章保管更加严密,尤其对每份重要的盖章资料的原件或复印件都要有分管领导、责任部门主管和责任人签字,使工作真正落实到人。最后对这些重要的盖章资料进行归档留存,以备日后查找使用。
3、办公室的文印室是用纸大户,每天都要用到纸张,在今后的工作中尽可能的做到降低纸张消耗。贯彻“不可印的坚决不印,可印可不印的尽量不印,必须印的尽量少印”的原则。在打印机旁的醒目位置贴上“节约用纸,善待资源”之类的提示语。尽量养成在电脑上阅读而不是打印出来的习惯。除了正式的公文外,单位内部流通的文件尽量使用双面打印。不把废纸扔到垃圾桶,而是放进碎纸机。打印文件需各部门主管负责人签字后方可复印、打印文件,打印文件需填写《打印登记表》。最后,由办公室人员负责监督打印。各处室所需的办公耗材(如纸张、墨盒、硒鼓)到办公室统一领取或补充。
4、在信息化快速发展的今天,抓好信息化建设的机遇势在必行,前不久由办公室牵头,公司正式启动OA办公自动化系统,加速推进公司信息化建设,逐步实行、实现无纸化办公,从而为公司的节能降耗提供更加有力的保障。为了进一步深挖OA办公自动化系统功能,办公室将不定期的聘请外边专业人士组织对相关科室职工结合系统测试进行学习和技能培训,使各科室经办人员在无纸化办公中做到个个是技术能手,从而保证公司公文流转系统的顺畅运行。使公司在今后的工作中呈现出节奏快、作风实、标准高、要求严的新气象。使公司真正实现网上无纸化办公,实现管理自动化,提高企业的管理效率和水平,从而促进管理现代化的推进。
5、公司所有车辆下班后全部将车停放到公司大院,各部门用车必须由部门领导提前申请,办公室批准后,用车部门负责人到办公室填写《出车记录登记表》,出车记录登记表需写明出车时间、地点、用途,签字完成后才能出车。在车少任务多的情况下,发生用车冲突时,由办公室按任务的轻重缓急统一协调安排。根据轻重缓急及用车情况,采取一车多用,一车多效综合使用的原则。同一路线可多部门用一辆车,同一任务可委托其他部门代办。不断提高车辆管理人员和驾驶人员的业务操作技能,每周抽适当时间擦洗自己所开车辆,以保持车辆的干净清洁。通过以上措施,从而实现人多车少,把所有车辆发挥到最大的作用。
6、公司电话归办公室统一管理,各部门每月办公电话费,有办公室根据公司各部门领导职务高低输入相应标准的电话费。提倡大家使用公司(QQ群、微信群)把一些公司会议通知、上级发文、公司内部资料等文件,通过(QQ群、微信群)及时与公司广大职工分享,这样既快捷又方便,又节约了电话费。最后办公电话严禁打私话,公司网络上班时间不得做和工作无关事情。
7、为了提高办公室人员的工作效率,针对请假特制定如下措施:请假需填写《请假条》,注明请假种类、假期、时间、事由、经主任审批。对于3天以上假期须交接手头工作,确保工作连续性。请假3天以内事假、病假经主任批准同意;3天以上必须经总经理批准。
8、对“跑、冒、滴、漏”的水龙头及时更换,减少水资源浪费。
三、通过以上措施的开展,使全年工作达到如下效果: 通过以上降耗节能措施的开展,使办公室各项规章制度有效落实,科室每位员工自身素质和业务水平提升,办公信息自动化、办公耗材、车辆使用以及日常的行政、后勤、档案制度的落实管理等工作更加规范化、制度化,进而使得今后工作效益提高,并通过一个点过度到整个面使公司制度规范化经济效益稳增长。
在今后的工作中,办公室将严格按照公司的主基调,进一步落实制度,强化管理,不断提高办公室管理的规范化和制度化水平,为公司的经济效益,降耗节能发挥应有的作用。
办公室
二〇一七年二月二十日
第三篇:处理好稳增长、调结构、抑通胀的关系
★处理好稳增长、调结构、抑通胀的关系
今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做好今年的工作对于完成“十二五”各项目标任务至关重要。同时,今年我国发展面临的形势仍然极其复杂。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提高针对性、灵活性,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管理通胀预期的关系。处理好稳增长、调结构、抑通胀的关系,对于实现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防止经济出现大的波动具有重要意义。
把抑制通胀作为当前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
去年5月以来,我国物价总水平持续较高,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10月达到4.9%,11月达到5.1%,12月达到4.6%,全年达到3.3%;PPI(生产者物价指数)也比较高。今年1月CPI达到4.9%,2月虽然与1月持平,但造成通胀压力蒸汽的诸多因素并没有减少,有些因素的作用还在加强。由此可以推断,2011年通胀压力有可能继续增强,必须继续采取有力措施抑制通胀。造成通胀压力增大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流动性过剩。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前,由于我国出现大量贸易顺差,货币发行增速加快,流动性过剩问题已在逐渐集聚。从2008年第四季度开始,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我国出台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计划2009年贷款增加5万亿元,结果达到9.69万亿元,多增加4.69万亿元;2010年可以在5万亿元的基础上增加16%即5.8万亿元,但实际达到8万多亿元。这就造成了比较严重的流动性过剩问题。从2010年第四季度开始,我国把适度宽松货币政策调整为稳健货币政策,从实际执行看是在逐步收紧银根,但这一目标的实现很难一蹴而就。今年1月和2月商业银行贷款规模分别增长17.7%和17.9%,虽然比2009年和2010年同期有所下降,但还是超过预期。前几年多发行的货币和大规模信贷资金需要几年时间才能消化。美国实行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对我国也会带来影响。今后几年,流动性过剩始终是造成通胀压力的主要因素。
经济增长速度偏快。一般认为,我国现阶段潜在的经济增长率在9%左右。因此,“十二五”规划纲要把经济增长预期目标定位7%。这是有科学根据的、实事求是的。我国从2003年至2010年的8年中,GDP增速有6年在10%以上,“十一五”时期平均增长速度达到11.2%。长期的高速增长必然推动物价上涨。
农业基础还不稳固。长期以来特别是“十二五”以来,我国采取不少刺激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措施,特别是取消农业税和对种粮农民实行多种补贴激发了农民种粮积极性。但我国农业基础设施薄弱,特别是水利设施投入不足,农业抗灾减灾能力弱,总体上还没有摆脱靠天吃饭状态;农业科技、农田管理等也很落后,现代化水平低;户均耕地少,规模经济差;大量青壮年劳动力进城务工,农业劳动力素质低;农业与其他行业比,比较效益低。加上我国人口多,经济社会发展对农产品需求量增大,粮食等主要农产品供求将长期处于紧平衡状态,稍有波动就会影响供给。主要农产品价格将长期呈上升趋势。
成本上升。首先是工资成本上升。近两年工资上升较快,加上社保基金征收面扩大,企业工资性支出增加。其次是能源、原材料价格上涨。石油、铁矿石、棉花等大宗商品的需求增加,价格大幅上涨。去年我国原油、铁矿石、塑料、铜、成品油和大豆等大宗商品的进口量增加并不多,但由于价格上涨幅度很大,企业支出大幅增加,成为推动工业品价格上涨的重要因素。近年来国际上粮食、油料等农产品价格也呈上涨趋势,我国大豆、油料进口量大,直接推动CPI增高。
这五种因素是紧密联系的,但它们作用的大小是不同的。有人认为,当前价格上涨属成本推动型,因此采取紧缩政策无效。这种看法值得商榷。五种因素中前三种起的作用更大,特别是经济增长速度过快是重要因素。因此,除了增加农产品供给、适当收紧流动性,一定要控制好经济增长速度。
处理好稳定经济增长速度与抑制通胀的关系
经济增长速度过快,需求旺盛,必然促使价格上涨,形成通胀压力,甚至出现严重通胀。相反,如果把经济增长速度控制在适度范围,需求较平稳,成本就会得到控制。因为增长速度得到控制,劳动力、能源、原材料需求就不会过大,价格就不会上涨。历史数据提供了佐证。“十二五”规划纲要把经济增长预期目标定位7%。如果我们将其作为最低增长目标,那么,8%-9%是最优增长区间,9%-10%是次优增
长区间,而经济增长速度超过10%就可以看作出现了过热苗头。
主张经济增长速度要快的人列举了很多理由,最主要的是就业压力大。我国人口多,从一般意义上讲这是有道理的。但考虑就业压力不仅要看人口总量,还要看人口构成,看经济总量和产业结构。由于我国长期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人口自然增长率一直很低,人口老龄化发展很快,近几年进入劳动年龄人口的数量每年减少500万左右。这种趋势还在进一步发展。近两年“招工难”正在由东部沿海向中西部地区发展。这一方面是由劳动力供给减少造成的,另一方面是由我国产业结构以劳动密集型为主引发的。因此,把经济增长速度控制在9%左右不会引起失业人口大量增加。
控制经济增长速度会不会引起滞涨?还是有人担心的另一个问题。今年我国经济是不会出现滞涨的,“十二五”时期出现滞涨的可能性也不大。但应引起高度重视的是,由于我国长期实行独生子女政策,老龄人口急剧增加,劳动力供给逐步减少,工资福利进入较快增长期,人口红利正在逐步消失。
处理好稳定经济增长速度与调整结构的关系
经济结果调整内容丰富,既包括国民收入分配结果调整,也包括投资和消费结构调整;既包括一、二、三产业结果调整,也包括各产业内部结构和产业组织结构调整。既包括区域结构调整,也包括城乡二元结构调整;既包括所有制结构调整,也包括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
保持经济增长速度与调整经济结构有一致性,但也存在一些矛盾。他们的共同目标都是为了使国民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但两者侧重点又有不同。经济增长关注的是短期目标,是一种战术性措施;调结构关注的是长远目标,是一种战略性举措。有时,他们之间还存在矛盾。以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调整的关系为例:经济增长速度快一些,有利于就业,有利于增加财政收入;但如果经济增长速度过快,各方面需求旺盛,那么,落后企业、落后产能不仅得不到淘汰,而且会获得发展空间,加大产业结构调整难度。比如,2008年前我国一些行业就存在产能过剩、产业组织结构不合理等严重问题。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后,为防止经济增速大幅下滑,不得不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特别是大量投放货币信贷,结果经济增长速度保住了,大不少行业、地方的产业结构调整延误了。又比如,2008年前我们就提出不能过度依靠投资来拉动经济增长。但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不少地方大幅增加投资,导致当年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再创新高。虽然这是非常时期的非常之举,但你也可以说明一些问题。
所以说,必须处理好稳定经济增长速度与调整经济结构的关系,把两者紧密结合起来。出台宏观政策和实际工作部署决不能为保高增长速度而忽视经济结构调整,以致推迟结构调整进程;更不能为保高增长速度而进一步恶化经济结构,增加以后结构调整的难度,而应当全面落实中央精神,把保增长与调结构结合起来,特别是适当控制经济增长速度,为经济结构调整创造良好宏观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