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学习感想

时间:2019-05-12 05:59:3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延安学习感想》,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延安学习感想》。

第一篇:延安学习感想

延安学习感想

延安,中国革命的圣地,民间艺术的摇篮。过去,我只能从书本里、影视中、报刊上了解到它光辉的历史,看到它雄伟的身影,总想,有一日能亲临延安去瞻仰它的风采,感受老区人民淳朴的风情和崇高的风范。近日,学校组织了延安红色之旅去参观学习,我参加了这次活动,几天下来,感慨多多,一言难尽!

8月24日,我们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登上前往圣地延安的火车,虽然烈日炎炎,火车内异常闷热,但我们的心早已飞到了延安。

滚滚延河水,巍巍宝塔山。踏上革命红土地,我们寻找着先人的革命足迹,切身体会可歌可泣的革命历史。在党的正确领导下,红土地沐浴着新世纪的曙光,更添风采,更具魅力,红土地薪火正红。红土地上许许多多的英雄诗篇,使我深刻地受到了共产党员先进性的熏陶,令我心潮澎湃难以平静。

延安,陕北的一个小城,这里留下了无数中国共产党的战斗足迹。翻开中国的现代革命史,延安这个名字永远都闪耀着光辉,对它的功绩,怎么评价也不会过分。陕西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全国开展革命运动较早的地区之一。从1935年到1948年,中共中央和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延安生活和战斗了13个春秋,被后世称为“延安时代”。中共中央和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在延安的革命活动留下了大量革命文物和遗址,这里是我们新中国红色政权的摇篮。

8月25日上午,我们在延安大学大礼堂听取了名为《黄土地上的红色年轮》的讲课。课堂上教员讲述了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前辈的战斗历程。从金刚山的反围剿到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从陕北会师建立延安革命根据地到联合抗日解放全中国。无数革命先烈为此抛头颅、洒热血。其中,一段重要的阶段就是在延安的这段时期,长征以后,毛泽东、周恩来等在延安生活了13年。延安,所谓“万里遨游,百日山河无尽头,山秃穷而陡”,在这样艰苦环境下,革命队伍不仅要进行武装斗争,还要自己动手种地织布,自力更生。在这段艰苦时期,我党发动群众培育了一代“延安精神”。

延安,就是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精神领袖之地。延安,就是我们党始终代表人民先进文化的精神领袖之地

延安,就是我们党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不断开拓创新的精神领袖之地

延安精神是我们党“三个代表”的历史楷模。我们党历来把为中国最广大人民谋利益作为自己的根本宗旨,在延安时期响亮地提出“为人民服务”的口号并在全党认真实践

延安时期是我们党科学总结正反两面经验,成功地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理论上实现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时期。

可以说,没有开拓创新,既不会有延安精神,也不会有毛泽东思想。今天我们要在新形势下继续弘扬延安精神,与时俱进、开拓创新。

怀着崇敬的心情,我们到王家坪、杨家岭、枣园参观了毛泽东、朱德、刘少奇、周恩来、张闻天、彭德怀等中央领导的故居和中央机关办公地。就是在这样狭小、阴暗、简陋的窑洞里,毛泽东和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以雄才大略,运筹帷屋,决胜千里,指挥了全国的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就是在这窑洞的小油灯下,他们写下了一篇又一篇决定中国革命方向、指导中国革命的光辉著作,在这里领导和指挥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奠定了人民共和国的坚定基石,培育了永放光芒的“延安精神”,谱写了可歌可泣的伟大历史篇章。延安,作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圣地而永载史册。

在延安有个美丽的传说,一只美丽的凤凰路过延安,停在了一个山都得梧桐树上,因此,这座山就被叫做凤凰山。这里是毛泽东的旧居,也是毛泽东会见国际共产主义友人白求恩的地方。白求恩是加拿大共产主义者,他是一名著名脑胸科教授,本有美好的生活环境,但他毅然放弃舒适的生活,加入到西班牙反法西斯的斗争,1938年初,为了帮助中国人民的抗日斗争,他不远万里,突破重重阻挠,来到延安。3月底毛泽东在延安凤凰山的窑洞里会见了他。4月,白求恩东渡黄河,前往晋察冀边区。他带着战地医疗队转战多个战场,冒着枪林弹雨,在极端艰难的环境中抢救了伤病员,培养了大批的革命医疗战士,同时,他还帮助八路军医护人员提高医疗水品,为部队培养了一批合格的医护人员。白求恩对工作极端的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极端的热诚。白求恩一个外国人,毫无利己的动机,把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当做他自己的事业,这是什么精神?这是国际主义的精神,这是共产主义的精神。白求恩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表现在他对工作的极端的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极端的热诚。我们大家要学习他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变为一个大有利于人民的人。

延安梨园,这里是纪念张思德的地方,张思德,四川仪陇人,中国人民解放军著名的模范。1933年红军来到他的家乡,成立了革命政权。同年12月,张思德参加了红军,不久又加入了共青团。1937年10月,张思德加入了中国共产党。随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后,调到中央军委警卫营通讯班当班长,在数年的通讯工作中,张思德兢兢业业,吃苦耐劳,认真负责,完成任务准确无误。1940年初夏,为解决中央机关冬季采暖问题,他带领一班人到延安以南的土黄沟的深山老林中烧木炭。烧炭要打炭窑,洞口很小,里边很大,每次要出500公斤木炭。木材在窑中要立起来码放,还要会看火候。开窑出炭是非常辛苦的,里边活像一座焚化炉。那时没有任何防护用品,连起码的手套都没有。人要爬进去,将木炭一根一根地传出来,外边的接应晾上。进去一次,人就闷热得好像要脱一层皮。这种最脏最苦的活儿,张思德总是抢在最前面。苦战三个月,经过伐树、烧火、出窑、捆扎、运输等数道繁重的工序,终于把八万斤烧炭运到了延安。

1941年,抗日战争进入了最艰苦的时期,为克服敌人封锁带来的经济困难,他又随警卫营来到南泥湾开荒。张思德不仅带领全班战士完成了上级交给的生产任务,同时又担负起通讯工作,白天劳动,夜里步行,长距离送信,积极完成通讯任务。1942年张思德调回延安。1943年初夏,被调到枣园内卫班,在毛主席身边当警卫战士。1944年,组织再次派他到安塞县烧木炭。9月5日,张思德在炭窑内工作时,炭窑突然崩塌,不幸牺牲。时年29岁!

在我们的眼中,张思德同志只是一个平凡的人,他的事迹也很平凡,但是平凡中见伟大。他最让我感动的就是他听从领导的安排,服从党的分配,党叫干啥就干啥,不讲条件,不讲报酬,他干一行,爱一行,精一行,专一行,以自己的行动践行了一个共产党员的诺言。不像我们我们现在的某些党员,做任何事情都要讲条件,讲报酬,甚至于以权谋私。他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他“在什么地方工作都是党的需要”的话,值得我们铭记于心。

聆听历史回声,新的认识、新的感动不断产生,交流随时随地在进行。

延安精神是党的传家宝,是我们民族十分宝贵的精神财富。贯彻十六大精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需要我们进一步弘扬延安精神,始终坚持艰苦奋斗,执政为民,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弘扬广大伟大的延安精神,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不忘为人民服务的本质,牢记实事求是、艰苦奋斗精神,始终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好好学习,踏实工作,为伟大祖国的社会主义建设贡献力量。

我们还要按照《党章》要求,发扬延安革命光荣传统,以延安精神教育和引导我们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形成知荣辱、讲正气、树新风、促和谐的文明风尚,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打牢坚实的思想道德基础,紧紧抓住提高人的素质这个核心,以丰富的道德实践引领社会风尚,以良好的文明素养保证和谐稳定,从而促进社会全面进步、人的全面发展。

深刻的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使我更加明确自己的责任,明确了今后的努力方向,在21世纪的今天,我们一定要继续发扬革命传统,保持革命本色,继承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事业,与时俱进,抓住机遇,开拓创新,努力做到:

1、实践“三个代表”提高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素质,在思想行为上,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紧紧围绕党的中心工作而开展各项工作。

2、加强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科学发展观的政治理论学习,加强科学、文化知识的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和工作能力。

3、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思想,坚持走群众路线,为党在群众中树立良好形象而尽一份力,真正起到密切党群关系的桥梁和纽带作用。

4、坚持以军人核心价值观为指导要在思想上全面理解和准确把握“提高素质。在活动中,要找到自身存在的不足问题,深入进行剖析,认真加以解决。同时,要努力参与解决。

延安之行归来,突然有一种强烈的学习欲望,感觉到很饥渴,要好好学习中国的历史,学习党的历史,学习党的一些基础理论,同时要学习一些新的方针政策,新的事务,与时俱进,用知识和文化来武装自己。

感受中国共产党的伟大,感受到红军的艰辛和革命胜利之来之不易,感受新中国建立的千辛万苦。对比革命先辈们的牺牲精神,自己只有不断提高理论水平和思想觉悟,任劳任怨地做好奉献,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共产党员。重新感受到作为一个党员的责任,应该珍惜现有的一切,向先辈学习,努力工作。

总之,这种组织生活形式实现了学习、交流、实践三统一,思想认识提高与专业素质提高的有机融合,增强了党员的组织归属感和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感召力,是新形势下组织生活的一种探索。

作为他们的继承者,我们心中的主义,我们的理想、信念是否坚定也许不是靠刑具而是要经受金钱、美色等等欲望来考验,我们的意志能象先辈那样永远高扬吗?

学习发扬革命先辈的革命精神,加强党性修养和锻炼,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经受执政掌权的考验,向历史、向先辈、向党、向人民交一份合格的答卷。

第二篇:延安感想

延安感悟

——记延安学习感想

1933年10月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中共中央被迫转移,中央开始了举世闻名的长征,1931年1月中共中央到达延安,长征胜利结束;自此,延安成为当时进步人士魂牵梦绕的圣地,成为中国革命的中枢,成为新中国的摇篮。

清末光绪年间翰林院大学士王培棻曾用《七笔勾》来描绘陕北:

万里遨游,白日山河无尽头,山秃穷而陡,水恶虎狼吼,四月柳絮稠,山花无锦绣,狂风阵起哪辨昏与昼,因此上把万紫千红一笔勾。

窑洞茅屋,省上砖瓦措上土,夏日晒难透,阴雨更肯露,土块砌墙头,灯油壁上流,掩藏臭气马粪与牛溲,因上此把雕梁画栋一笔勾。

没面皮裘,四季常穿不肯丢,纱葛不需求,褐衫耐久留,裤腿宽且厚,破烂亦将就,毡片遮体被褥全没有,因此上把绫罗绸缎一笔勾。

客到久留,奶子熬茶敬一瓯,面饼葱汤醋,锅盔蒜盐韭,牛蹄与羊首,连毛吞入口,风卷残云吃罢方罢手,因此上把山珍海味一笔勾。

勘叹儒流,一领蓝衫便罢手,才入了黉门,文章便罢手,额匾挂门楼,不向长安走,飘风浪荡荣华坐享够,因此上把金榜题名一笔勾。

可笑女流,鬓发蓬松灰满头,腥膻乎乎口,面皮晒铁锈,黑漆钢叉手,驴蹄宽且厚,云雨巫山哪辨秋波流,因此上把粉黛佳人一笔勾。

塞外荒丘,土鞑回番族类稠,形容如猪狗,性心似马牛,嘻嘻推个球,哈哈会拍手,圣人传道此处偏遗漏,因此上把礼义廉耻一笔勾。

这位大学士将陕北描绘的一文不值,一笔一笔的将这片土地,这里的人民贬低,然而历史告诉我们就是这片土地造就了中国乃至世界上的革命奇迹;正是因为缺乏所谓的封建礼教的教化,才使陕北这片土地拥有孕育革命的养料,才使陕北的人民拥有革命的精神。

带着无比敬仰的心情我踏上了延安这片热土,这片带领国人建立真正属于自己政权的神奇土地,学习和传承伟大的延安精神。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奉献精神

1944年9月8日,毛泽东同志发表了《为人民服务》的著名篇章,起因是一位在平凡岗位上工作的普通共产党员、普通战士的死,他就是张思德。张思德一生没有做过什么显赫的职务,从参加革命开始一直只是普通的战士,最高的职务便是班长,然而可贵的是他从来没有为自己的工作抱怨过,即使是自己从班长的职务被比自己年龄小参军时间短的战士所替代;当他和另外的几名战士被分去烧炭时,有些战士的思想上想不通,他就为其他人树榜样,并且做他们的思想工作。然而死神却无情的夺去了这名优秀战士的生命,1944年9月5日,因为张思德工作的炭窑崩塌,其不幸遇难,时年仅29岁,然而在他遇难前,他还将在自己前面的战士推出炭窑。毛泽东同志在张思德的追悼会上,发表《为人民服务》,高度评价张思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重要。”

亨利·诺尔曼·白求恩,一位大家耳熟能详的伟大的国际共产主义战士,一名让人肃然起敬的军医,他用了七年的时间获得了医学博士学位,并且在此期间做过许多的工作,因此他对广大底层劳动人民的生活状况非常了解,正式这段经历,使其做出了令人敬佩的选择。他放弃了种种的优厚待遇、种种的显赫的职称,主动申请前往西班牙,支援西班牙的反法西斯战争;后来他又毅然的选择前往中国,支援中国的抗日战争事业;当其在1938年到达武汉后,他没有选择留在武汉,而是选择前往延安;毛泽东同志在其到达延安的第二天晚上接见了白求恩,当时中央的意思是让其留在根据地,而他却毫不犹豫地选择到抗日的最前线去;最后在1939年11月12日凌晨白求恩献出了自己宝贵但却短暂的生命,时年仅49岁。沿着白求恩一生成长的足迹看去,充斥的是无私奉献,为人民服务的痕迹,毛泽东同志在《纪念白求恩》中这样写道:“„„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忘不了他毅然选择前往最困难的地方;忘不了他在前线忘我的工作;忘不了他在遗言中的话:“这就是武器,带着它们去战斗吧。”

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的求实精神

举世闻名的长征,让本来人数就不是多的红军所剩无几,在长征结束后,全国的党员不足4万人,一、二、四方面军的人数不足3万人。而导致中央被迫长征的直接原因是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而导致战争失利的原因就是当时主持中共中央工作的领导人执行王明的左倾教条主义路线,不能根据中国自己的具体情况来制定相应的革命路线,妄图和几倍于自己的敌人打阵地战,希望“拒敌于国门之外”。历史告诉我们,这种教条式地运用理论知识是完全行不通的,是要付出惨痛的代价的。这不禁使我想到了改革开放前关于真理的大讨论;脱离了“十年**”后的中国可以说是百废待兴,尤其是在思想领域中,急需纠正极“左”的思想,而当时“两个凡是”的提出使得在思想领域不能得到很好的得到解放,于是便有了关于真理的讨论,最终得出的结果是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历史的经验教训告诉我们,只有理论联系实际,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才能顺利地解决困难,才能取得胜利。联系我们的日常的学习和生活,更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的联系,脱离了实践空谈理论,是在纸上谈兵,而脱离了理论空谈实践,是夸夸其谈;两者皆不可取。作为一名将来要成为医生的学生,不能死读书,读死书,如若不然就是拿患者的生命开玩笑,是极其不负责任的态度和做法,也是极其的危险的。只有注重将从书中学到的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才能更好地掌握知识,才能称之为真正的学会了。

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开拓进取精神

党中央结束长征到达延安后,一个很大的问题摆在眼前,那就是吃饭问题,陕北的地理环境不是很好,粮食的产量不高,党中央进驻之后粮食紧张的问题尤为突出,为了解决这一现状,中央决定开展大生产运动,号召大家自己动手以达到丰衣足食。毛泽东、周恩来等领导人更是起着模范带头作用,而王震同志率领的359旅更是将南泥湾建成了塞上江南;通过每个人的努力运动的目的很好的达成,而更重要的是将一种自力更生、独立自主的精神很好的发扬和传承了下来。

在我们的学习和生活中同样需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开拓进取精神,在我们的学习中定会碰到各种各样的疑难问题,如果我们只知道一味地去问,而不知道从别人的回答中获取思考问题的方法,那就会造成“学而不思则殆”的情况,老师可以对我们的学习给予很好地指导,但我们不能有一切都依赖老师的想法,我们要学会解决问题的方法,而非简单的知道答案,我们最终要达到自力更生的境界。

这次延安之行,自己收获颇丰,首先是满足了自己朝圣延安的愿望,其次是得到了延安精神的熏陶;而延安精神将会伴随我以后的人生,并成为让自己不断努力,不断进步的精神力量,而自己也会将延安精神继续发扬和传承下去。

最后用著名文学家贺敬之的名句来做结束语——“几回回梦里回延安,双手搂定宝塔山”。

第三篇:延安感想

红色之旅的感想

在中国有一个地方,在人们的心中能与首都北京媲美;在中国有一种精神,永远指引着我们向前。这个地方就是延安;这种精神,就是延安精神。

“巍巍宝塔山,清清延河水。”延安——中华始祖黄帝升天的桥山之巅,华夏民族千古瞻仰的祭地,峥嵘岁月,在这片土地上雕琢出永不褪色的“黄土地文化”,将其融人中华民族的血液,成为中华精神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但对于我们每一个共产党员来说,延安的意义远不止这些,她是我们心灵的圣地,精神的家园。

举世闻名的革命圣地延安曾给中国带来光荣与神圣,也令世界诧异与震惊。过去的延安老区是荒山秃岭、贫穷落后。1936年党中央、毛主席进驻延安后,这座黄土高原上的历史文化名城成为全中国和世界关注的“红都”,中国革命也从此由胜利走向胜利。当红军爬雪山、过草地,摆脱国民党的围追堵截,历经种种艰难险阻到达陕北的时候,延安正是以母亲般宽大而温暖的胸襟接纳了这些中国革命的先驱者,小米饭滋养着八路军的指战员,他们在这里休养生息,自力更生,开辟出了陕甘宁根据地。巍巍宝塔山见证了那个风云突变而又豪情万丈的时代。时至今日,潺潺的延河水宛如一位慈祥的母亲向每一个人诉说着当年的革命故事。正是基于这样的情感,当我随着同事一同踏上“红色之旅”的征程时,归“家”的喜悦自是现于言表。

延安之行,使我们受到了一次最生动的党性教育。延安之行坚定了我的信仰。在那艰苦的年代,延安的抗战大学吸引了全国无数的人,虽然那里的条件很艰苦,露天食堂,集体宿舍等,是党的方针政策吸引了大家,大家都怀着崇高的理想,奋斗目标,也正是这样,大家一块赶走了日本帝国主义,打倒了蒋家王朝。新的时期,我们更要坚定信仰,在党的领导下,和全国人民一块,继续发扬艰苦奋斗的作风。

作为一名新党员,在经历了这次延安之行红色之旅后,我深刻地感受到这里的一草一木,都散发着一种神奇的力量,让我意识到,只有永保延安精神的本色,踏踏实实地为人民服务,才能把工作切实搞好。我们学习延安精神,就是要牢记胡锦涛总书记说的“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把延安精神带回我们的工作中,求真务实地为群众多做实事,多做好事。在我们党领导全国人民高举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向着社会主义强国迈进的时候,迎来了中国共产党诞生90周年纪念日。回顾党的历史,在为党的伟大成就而欢欣鼓舞的同时,我还要说:我们要进一步继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让“延安精神永放光芒!”

弘扬“延安精神”,是尊重历史,寻找精神家园的需要;是把握现实,回归精神家园的需要;是迎接未来,重建精神家园的需要。“延安精神”与新的历史任务和时代精神结合起来,必将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激励中华民族走向伟大的复兴!

迫昔抚今,延安的神圣与伟大,不仅仅在于这里曾是中国革命除旧布新、风云际会的摇篮和舞台,更在于曾扎根这里,经历过“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而神情奕然、胸怀壮志的共产党人。在这里,中国共产党带领广大民众跳出历史上所有政权“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残酷的周期率,践行出一条民主新路,这正是革命的延安、民主的延安向我们昭示的永恒魅力。

第四篇:延安考察感想[范文]

延安考察感想

秀园幼儿园 刘洋 12月中旬,幼儿园组织我们党员、团员以及积极分子赴延安革命老区进行为期2天的考察学习,我有幸作为其中的一员在实地考察中,深刻感受到了革命前辈的英雄主义气概和大无畏革命精神,作为一名党员,我增添了培育祖国花朵的使命感、责任感。从这次延安之行中,我从亲眼所见的景物和切身感受中,体会到了延安精神的博大精深。

延安市地处黄河中游,位于陕北高原南部。虽然延安没有秀丽的风光,并且也还不富裕,但延安所特有的历史文化和红色底蕴却还是强烈地吸引着我,让我时时怀揣着奔赴延安、感受延安精神的冲动。今天,当我踏上延安的土地,抚今追昔,真是感慨万千。

经过约十几个小时的旅程后,第二天中午到达延安市,大家心情都特别激动,延安市区郁郁葱葱,清爽宜人,难得如此的舒适。大家透过车窗向外了望——巍巍宝塔山,滚滚延河水……,平时只有在影视中才可以见到的宝塔山和延河大桥,此时真切地出现在我们身边。延河大桥则如长龙横卧于宝塔山的脚下,宝塔山和延河大桥共同构成了延安一道亮丽的风景。仰视那傲然耸立的巍巍宝塔,心中热血沸腾,久久无法平静,宝塔千百年如一日屹立于此,看世间风云变幻,作为延安时代的象征,像一把火炬照亮了中国革命的航程,见证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推翻三座大山的卓越功勋,成为人民心中一座不朽的丰碑。

我也终于明白了,为什么如此艰难困苦的环境依然挡不住大批中华民族优秀的儿女,冲破反动派的层层封锁奔向延安,将自己的青春和热血汇入中国革命滚滚洪流的热情。中国革命历史的见证,让我们思绪万千。我们今天的好日子真是来之不易,没有毛泽东就不会有我们的今天的幸福生活。老一辈革命家们在敌人前堵后追的环境里应对自若,坚定的执政理念为我们创建了幸福的今天,我们一定要珍惜呵护。

延安之行使我们更加坚信,在院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只要我们坚持和发扬新时代的延安精神,秀园幼儿园就一定能发张得更高、更好、更远。坚持科学发展观,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延安精神将永放光芒!

第五篇:延安之旅感想

延安之行感想

佐亚萍

2011年6月3日我们一行33人前往中国革命圣地延安等地进行实地学习。延安,几十年了,我只能从书本里、影视中、报刊上了解到它光辉的历史,看到它雄伟的身影。今天我有幸参加参观学习活动,使我真切体会延安精神的伟大。延安这个革命圣地,革命的足迹历历在目,一座座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刘少奇等老一辈领导人居住过的窑洞,清晰地刻着历史的脚印;一幅幅珍贵的图片,赫然展现着领袖当年的音容笑貌。从杨家岭、枣园、王家坪、延安革命纪念馆,一路走来,大家听讲解、观图片、看实物、访旧居,从中学习延安革命历史、缅怀革命先烈、追忆延安革命精神,感悟颇深。

延安,陕北的一个小城,这里留下了党的战斗足迹。翻开中国的现代革命史,延安这个名字永远都闪耀着光辉,对它的功绩,怎么评价也不会过分。陕西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全国开展革命运动较早的地区之一。1931年以后,刘志丹、谢子长等,在陕甘宁边区和陕北领导游击战争、创建革命根据地,使这里成为土地革命战争后期,全国保存的一块较大的红色区域。1935年10月19日,中共中央率领红一方面军经过二万五千里长征到达陕北,与西北红军和先期到达陕北的红25军胜利会师,最终成为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长征的落脚点,诚如毛泽东所言:“没

有这块土地,我们就下不了地”。从1935年到1948年,中共中央和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延安生活和战斗了13个春秋,被后世称为“延安时代”。中共中央和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在延安的革命活动留下了大量革命文物和遗址,这里是我们新中国红色政权的摇篮。怀着崇敬的心情,我们到杨家岭、枣园参观了毛泽东、朱德、刘少奇、周恩来等中央领导的故居和中央机关办公地。就是在这样狭小、阴暗、简陋的窑洞里,毛泽东和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以雄才大略,运筹帷屋,决胜千里,指挥了全国的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就是在这窑洞的小油灯下,他们写下了一篇又一篇决定中国革命方向、指导中国革命的光辉著作,在这里领导和指挥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奠定了人民共和国的坚定基石,培育了永放光芒的“延安精神”,谱写了可歌可泣的伟大历史篇章。延安,作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圣地而永载史册。

了解历史,展望未来,这也激励着我们为了祖国的繁荣富强而奋斗,为学校的发展建设努力工作。延安之行归来,让我更深刻的认识到要好好学习中国的历史,学习党的历史,学习党的一些基础理论,同时要学习一些新的方针政策,新的事务,与时俱进,用知识和文化来武装自己,永葆共产党员的先进性!

下载延安学习感想word格式文档
下载延安学习感想.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延安红色旅游感想

    “走入圣地”实践感想 步入大学,高考前那个一心渴求进入名校的梦想实现了,可随之而来的空虚寂寞让我感慨万千,所以大学期间的第一次社会实践我选择在陕西延安这片开国圣地度过,......

    延安社会实践感想

    延安实践感想 延安精神,红色文化是革命先辈们留给我们后辈的一笔珍贵财富。传承发扬延安精神红色文化不仅仅是革命老区人们的事,其实它也应该是当代每一位中国人的责任和义务......

    延安红色之旅学习感想——杜媛

    延安红色之旅学习感想 作为从陕北走出来的一员,我始终深深的惦念那片生我养我的土地。今年暑假,园里组织去延安参观学习,我有幸又一次回到这片土地,感受他淳朴浓厚的红色文化气......

    西安延安社会实践感想

    试验班暑期社会实践感想 20114310王春光我们只有走进历史牢记历史,才能开创未来,实现伟大的中国梦;只有学习前辈,传承前辈们的优秀品质,才能做到开拓创新,把机要事业推向更高层次;......

    延安红色之旅感想

    缅怀革命先烈,党旗长飘我心 -----记建党91周年,陕北红色文化之旅 经历过风雨兼程,经历过波澜壮阔,穿越鲜血与战火的历史云烟,历经经济建设与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又是在这个鲜花盛......

    参观延安革命圣地感想

    参观延安革命圣地之后感 2010年11月8日,在集团公司的亲切关怀下,在李X副书记携黄X副部长的亲自率领下,24个所属企业共29名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专职副主席一行飞抵西安进行为......

    延安红色之旅感想

    延安红色之旅感想 正直建团90周年,我进行了去延安开展红色之旅,这一次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一路走来,无论是从宝塔山到枣园,还是杨家岭,这一个个历史的丰碑,篆刻下伟人们为......

    延安学习心得体会

    延安学习心得体会 延安是革命的圣地,党中央、毛主席曾在这里度过了13个春秋,中国革命在这里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7月26日,在市公司的安排下,我作为一名优秀党务工作者,终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