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第二次全国对口支援新疆工作会议
第二次全国对口支援新疆工作会议“给力”新疆
第二次全国对口支援新疆工作会议27日至29日在北京召开。会前,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作出重要批示指出:“一年来,援疆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要认真总结交流经验,切实贯彻援疆规划,全面实施援疆工作,务求取得扎实成效。”(2011年5月30日《人民日报》)
我们回想,2010年3月29日,全国对口支援新疆工作会议召开。2010年5月17日,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召开,以及此次会议召开。不难看出中央、国务院对新疆工作的高度重视,以及对新疆各族人民的无比关心与厚爱。第二次全国对口支援新疆工作会议为新疆实现跨越式发展与长治久安打了一支“强心针”,给力新疆。
一年来,19个兄弟省市前赴后继,深入各对口支援县市进行实际考察,制定十年对口支援规划目标,到目前,天山南北发生喜人变化。一大批基础设施、民生保障等工程项目纷纷开工建设,一系列涉及新疆各族人民切身利益的惠民政策相继出台,新疆各族人民普遍得到实惠,感受到了党和国家的温暖。
此次时刻,新疆各族干部群众正满怀热情、奋发图强,以高昂的激情和饱满的热情,紧紧抓住大建设、大开发、大发展的历史性机遇,全身心投入到推动实现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宏伟目标的建设热潮中来。
相信十年过后,在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在19个兄弟省市的无私援助下,在新疆各族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下,天山南北将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各族人民的生活生产水平将得到大幅度的提高。
第二篇:第三次全国对口支援新疆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
第三次全国对口支援新疆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 新华社北京5月30日电(记者徐京跃、杨维汉)第三次全国对口支援新疆工作会议30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召开。会前,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亲切会见与会代表,向参加对口援疆工作的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和广大干部职工表示诚挚问候和衷心感谢。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家副主席、中央军委副主席习近平参加了会见。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参加会见并在会上讲话。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政法委书记***参加会见并出席会议。
下午3时许,当胡锦涛等中央领导同志来到人民大会堂金色大厅同出席会议的代表见面时,全场响起了热烈的掌声。胡锦涛等同代表们热情握手,并合影留念。
李克强在讲话中说,两年来,19个支援省市、中央和国家机关、有关企业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认真贯彻中央的决策部署,团结协作,开展了规模空前的对口援疆,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巨大成就。在对口援疆的强力推动下,天山南北形成了大建设、大开放、大发展的局面。回顾两年来的工作,关键是做到了全面援疆、民生优先,同时坚持科学推进、规划先行,制定特殊支持政策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形成了互动互利的援疆热潮。
李克强指出,当前,世界经济复苏的曲折性、艰巨性凸显,我国经济下行压力也在加大。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要坚持扩大内需的长期战略方针,这也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大举措。新疆地域辽阔、资源丰富、发展潜力巨大,是实施扩大内需战略的主战场之一,是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的重点所在,也是承接国
内产业转移的重要区域。进一步做好对口援疆工作、推动新疆实现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对于培育西部地区开发开放新的增长极,对于稳定经济增长,对于调整优化区域经济结构,都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李克强说,构筑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也要求进一步做好援疆工作。目前发达经济体增长前景不确定,而中亚地区、欧亚大陆许多新兴经济体保持了较快发展势头。新疆地处亚欧大陆腹地和亚欧大陆桥中间地带,是我国向西开放的桥头堡之一。我们要顺应新的形势,在继续提升沿海开放、向东开放的同时,加快沿边开放、向西开放,拓展开放发展、合作发展的空间。新一轮对口援疆工作,要在这一大背景下加以谋划和推动。
李克强强调,对口援疆既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又是当前一项重要而紧迫的工作。要坚持工作目标不动摇、工作热情不降低、工作力度不减弱,以更高的效率推进住房、就业、医疗、社保等民生项目,加强交通、水利等重大基础设施和生态环保建设,推进产业援疆发展特色经济,加大科技、教育、人才、干部等智力援疆力度,推动新疆与内地之间、各民族之间加深交流交往交融,努力开创对口援疆工作新局面。
参加会见和出席会议的中央领导同志还有:王乐泉、刘云山、李源潮、令计划、马凯。
会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北京市、吉林省、上海市、江苏省、山东省、河南省、湖北省、广东省负责人先后发言,介绍了两年来对口援疆工作的进展情况、经验做法和下步打算。
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和前两次全国对口支援新疆工作会议精神,总结新一轮对口支援新疆工作全面实施以来取得的成绩和经验,研究解决存在的困难和问题,部署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对口支援新疆工作,进一步推进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有关地区、部门和单位负责同志共430人参加了会议。
第三篇:第二次全国对口援疆工作会议
第二节 第二次全国对口援疆工作会议
第二次全国对口援疆工作会议与2011年5月27日至29日在北京召开。会前,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作出重要批示,他指出:“一年来,援疆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要认真总结交流经验,切实贯彻援疆规划,全面实施援疆工作,务实取得扎实成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政法委书记***主席会议讲话。
李克强在讲话中充分肯定了援疆工作取得的显著成绩。他说,一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坚强领导下,19个支援省市、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中央有关部门和单位齐心协力、迅速行动,做了大量工作。对口支援综合规划和专项规划已经编出,支持新疆发展的政策措施逐步出台,来自祖国各地的科技人员、教师、医生、企业家和援疆干部满怀热情投入工作,一大批试点项目开始实施,给天山南北各组群众带来了实惠。
李克强指出,全面实施对口援疆,是中央新时期新疆工作总体部署和整体安排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贯彻落实“十二五”规划纲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施扩大内需战略的必然要求,是促进西部大开发新的增长极、提高各族群众生活水平、推进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重大举措。“兄弟齐心,其利断金。”对口援疆是新疆的需要,也是其他地区的需要,有利于发回新疆的比较优势和后发优势,也有利于拓展全国发展的市场空间和回旋余地。
李克强强调,今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也是新一轮对口援疆全面实施的开局之年。要抓住机遇、乘势而上。把推动发展和维护稳定有机结合起来,不断开创援疆工作新局面。一是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放在优先位置,扎实推进民生工程建设,集中力量办成一些大事、实事,解决好急事,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二是着力培育新疆自我发展能力,推进产业转移,发挥企业援疆的生力军作用,加快重大基础设施和优势产业项目建设,发挥好喀什、霍尔果斯特殊经济特区等产业园区的作用,把新疆资源、地缘优势尽快转化为经济优势。三是住进落实差别化经济政策。按照特事特办的原则,采取更加灵活的特殊政策,支持新疆发展。四是深入推进全方位援疆。把经济、教育、科技、干部、人才各类援疆更好的结合起来,统筹软硬建设,提高援疆成效。
李克强要求,各有关地区、部门和企业要加强组织领导,创新理念机制,坚持真情援建、科学援建、高效援建,严格项目和资金管理,保质保量的完成建设任务,确保援疆工作取得扎实成效。他强调,援疆干部和人才是援疆的中坚力量,要从政治、工作、生活上关心帮助,支持他们与新疆同志一道,把援疆规划的宏伟蓝图变成美好现实,造福各组人民群众。
***做了总结讲话。他说,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召开一年来,我先后两次到新疆实地考察调研,天山南北正在发生的变化让我感到振奋,援疆干部职工的真情付出让我深受教育,新疆各族干部群众的奋发努力让我深受鼓舞。实践证明,中央关于援疆工作的决策是完全正确的。同时要看到,把新疆经济社会发展搞上去、把新疆长治久安工作搞扎实,需要付出长期艰苦的努力。要认真贯彻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和这次会议精神,相互借鉴试点工作经验,坚定信心决心,克服一切困难,把援疆工作坚定不移的推向前进。
***强调,援疆规划是援疆工作的行动指南,制定不易,实施更难。要咬定青山不放松,一步一个脚印推进实施,一茬接着一茬干,确保一年一变化、五年见成效、十年大变样。要坚持民生优先不动摇,集中人力财力物力,坚持不懈地办好老百姓的民生大事,重点抓好安居富民工程、双语教育和充分就业。要加快产业兴疆步伐,抓紧落实和完善优惠政策,发挥各类企业的积极性,中央企业要发挥骨干、表率作用,切实把新疆最具有优势的产业搞上去。要牢牢把握民族团结这一生命线,广泛开展民族团结“手拉手”活动,促进新疆与内地各族群众交往交流,巩固和发展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良好局面。
***要求,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生产建设兵团要发挥好主体作用,不等不靠,更加积极主动的开展工作。要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加强体制机制创新,简化审批程序,提高办事效率和服务质量。要坚持科学民主依法决策,妥善处理建设发展中产生的矛盾和问题,尽可能让城乡各民族群众多收益。要深入开展“热爱伟大祖国、建设美好家园”主题教育,大力弘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坚持勤俭办一切事业。中央有关部门要进一步加强对政策制定、规划实施、项目审批、资金落实、队伍建设等工作的组织协调、督促检查,及时研究就解决实际问题,及时总结推广好经验,即使宣传员将工作的先进典型,确保援疆工作科学有序高效进行。
会上,北京、天津、河北、山西、辽宁、吉林、黑龙江、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广东、深圳等19个援疆省市负责人,采取大会发言和播放专题片相结合的方式,介绍路一年来新疆工作的做法、经验和成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和深圳、苏州及教育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能源局、中石油、神华集团负责人谈了下步工作打算。与会代表进行了分组讨论。大家一致认为,这一次对口支援新疆的成果展示会、工作检查会、经验交流会、部署推动会,既学到了经验,也看到了差距。大家表示,一定要以胡锦涛总书记的鼓励鞭策为动力,全力推进对口援疆各项工作,不辜负党和人民的重托。
第四篇:新疆师范大学对口支援工作总结
2002年6月,教育部启动了“对口支援西部地区高等学校计划”。经教育部批准,2003年7月16日,我校与华东师范大学正式签订《华东师范大学与新疆师范大学对口支援协议书》。下面就四年来,两校对口支援工作的执行情况总结如下:
一、对口支援工作的基本情况我校与华东师范大学本着积极务实的精神,以借助华东师范大学的学科和人才优势,增强我校的综合实力为目标,以学科专业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学校管理与运行机制建设为重点,努力实现我校办学质量和水平的全面提升。双方商定每年签订《华东师范大学与新疆师范大学200×-200×学年对口支援项目协议》,每学制定相应的《华东师范大学对口支援新疆师范大学的实施方案》,通过对口支援项目的制度化安排,形成长效机制,确保此项工作的贯彻落实。四年来,华东师范大学以“办实事,求实效”为指导原则,积极调动全校上下各方资源,群策群力,努力促成优质的教育资源向我校输出,从而使我校在学科发展、师资建设、人才培养、管理效率等方面都有了明显改进。经过双方的共同努力与合作,对口支援项目按《协议》和《方案》得到了顺利实施,成效显著。
二、协议的执行情况
(一)研究生教育方面:华东师范大学已将我校三位教授聘为华东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并从2004年起陆续开始招生,开展博士研究生培养工作。此外,华东师范大学还积极支持我校硕士研究生培养,免费接受我校部分学科硕士研究生前去修读课程。
(二)师资队伍建设方面:截至2007年,华东师范大学已招收我校26名骨干教师攻读博士学位,22名教师攻读硕士学位;另有6名教师到华东师范大学相关专业进修(免进修费),并参加科研项目的合作研究工作,这对进一步提高我校教师的教学科研能力和业务素质,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三)支教方面:华东师范大学自2005年上半年起,根据我校实际需要,派遣教师到我校讲学,至今已有20人次到我校承担短期(一学期)教学工作,使我校师生能够通过最直接的方式接触到各学科领域的理论前沿动态及最新科研成果,拓展了我校师生的理论视野。
(四)干部挂职交流:华东师范大学已派出一名干部到我校担任副校长;我校也派出了两名处级干部前往华东师范大学挂职学习,这为促进我校教育行政领导干部转变观念,吸收东部地区教育改革和发展经验,提高我校管理工作的质量与水平发挥了良好的作用。
(五)图书馆建设方面:共建四年来,华东师范大学已向我校赠送六万余册图书和部分期刊光盘,赠送了部分办公设备,并且每年培训我校一名图书馆管理人员,对我校电子阅览室建设,提高图书馆馆藏图书的信息化管理水平起到了积极促进作用。
(六)访问交流方面:对口支援关系建立以来,两校建立了学校领导互访制度,轮流进行访问,落实对口支援工作。四年来,两校领导及有关职能部门之间建立了密切的关系,对各项工作的落实起到了积极促进作用。
三、落实“援疆学科建设计划”工作情况2006年6月,教育部正式实施“援疆学科建设计划”,确定华东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科技大学三所院校对口支援我校8个学科,我校分别与三所院校签订了协议。这是教育部实施“对口支援西部地区高等学校计划”以后,实施的又一项有利于新疆高校发展和学科建设水平提高的重大举措,该计划的有效实施,将更有力地推进我校的学科建设,促进学校综合办学水平的提高,因此,学校非常重视这一难得的发展机遇,制定了落实该项计划的相关措施。
1、2006年6月---12月,所进行的主要工作为:第一、与三所院校来参加签字仪式的领导和职能部门负责人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就开展具体工作达成一致意见;第二、在全校范围进行广泛宣传,尤其是受援的8个学科,要求各学科认真研究自己的需求和三所院校相关学科的情况,积极寻找合作机会,主动与对方联系交流;第三、2006年8月,中国科技大学党委常务副书记带领相关职能部门领导及学科人员一行8人来我校访问,就具体开展工作进行了进一步交流,密切了两校之间的关系;第四、组织、动员我校教师报考三所院校,攻读博士、硕士学位。我校今年共有14人报考三所院校博士研究生,目前录取工作正在进行;已有3人被华东师范大学录取攻读硕士学位。
2、为了进一步落实援疆学科建设计划的具体工作,利用该计划促进我校学科建设的发展,在我校完成学校及个学院“十一五”学科建设规划制订工作后,2007年3月28日—4月9日,我校党委书记梁超同志带领我校研究生处、人事处及相关学科负责人共24人,分别前往三所院校进行访问交流,出访得到三所院校的高度重视和热情接待。本次出访采取的方式是:召开学校层面的座谈会、职能部门、学院和学科层面的会谈和进一步交流,双方就具体落实援疆学科建设计划进行了认真、细致的磋商,在队伍建设、人才培养、科研合作、支教工作、学术交流等方面达成多项合作意向,并签订了会谈纪要,具体工作将从今年6月逐步开展:北京师范大学将于6月派专家来我校进行讲学;将在7月、8月分别与中国科技大学和华东师范大学联合举办两个全国性学术会议;9月,将派出我校近10名教师前往三所院校进修访学,并将就合作开展科学研究进行协商、落实。
3、在落实援疆学科建设计划中,我校确定了建立合作互惠平台的原则与支援学校进行协商,得到了对方的真诚支持,支援学校积极帮助我们想办法、提建议,表现出积极响应国家政策的高度热情和政治觉悟。北京师范大学提出,虽然计划中所列是两个学科,但科研领域的合作和人才培养可以根据我们的需求而扩大学科领域。中国科技大学则应我校的要求将支援学科扩大到计算机科学,并在人才培养方面给以特别的政策和条件。华东师范大学将对口支援与援疆学科两个计划结合起来,对协议中的内容逐项落实。应该说我们和三所院校已经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基础,随着各项计划的落实,必将对我校的学科建设发挥积极作用。
4、在落实援疆学科建设计划的过程中,除了教育部制定的三所院校,我校还根据学科发展的需要与其他高校积极联系,并得到了热情响应,如华中师范大学、武汉大学、上海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等,虽然没有教育部规定的对我校支援任务,但都表示了积极态度,与这些院校的合作交流也将逐步展开。在校党委对落实“援疆学科建设计划”的高度重视下,目前全校正以学科建设为核心开展各项工作,确定了充分利用对口支援和援疆学科建设计划促进学科发展的原则,相信在未来两三年内,该项计划将取得显著成效,对我校学科发展将发挥积极深远的作用。
四、经验总结华东师范大学对口支援我校的四年期间,通过两校的共同努力、默契配合,对口支援工作进展顺利,对我校的学科建设和事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由于相关因素的制约,协议中的部分内容没有完全落实,主要是科研领域的合作工作有待于进一步深化,学术交流还不够丰富。鉴于上述情况,为推动对口支援工作向纵深发展,在全面总结以往工作经验的基础上,我们认为今后的工作重点是:
(一)对口支援工作要认识到位。对口支援工作要从大局着眼,从长远部署,从实际入手。要充分认识到这项工作对促进西部教育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具有战略和现实的重大意义。对口支援工作是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顺利实施的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受援院校必须全力以赴、抓住机会、鼓足干劲,为提升学校综合实力和办学水平不懈努力,并将这种意识渗透到学校办学工作的各个环节中。
(二)对口支援工作要领导到位。学校各级领导必须始终高度重视对口支援工作,所组建的专门工作小组不能流于形式,负责此项工作的学校领导要经常检查对口支援工作的进展和落实情况,确保一个流畅的主通道,综合协调和督促相关部门的工作。
(三)对口支援工作要措施到位。对口支援工作必须以切实可行、互惠互利为原则,具体措施必须具备较好的操作性和实施性,在实施过程中也要具备一定的灵活性,既要有利于支援院校工作的开展,避免使支援工作成为支援学校的负担,同时也要有利于受援院校在享受优惠条件的前提下实现既定的发展目标。
(四)在目前已经开展的支援项目基础上,在未来五年内,我们将以建立双赢互利的合作平台为基础,努力加强科研领域的合作交流,促进我校科研能力的提高和学科建设的发展。
五、自我评价及建议我校非常重视对口支援工作,认为此项工作是学校进一步发展的良好机遇,学校成立了对口支援工作领导小组,并设立了办公室负责具体工作。四年来,通过对口支援计划和援疆学科建设计划的落实,我校的师资队伍在结构和质量上都有了明显改善,学科建设有了很大发展,尤其重要的是,通过与对口支援学校的交流,我校的干部教师在教育观念、教育思想方面有了显著转变和提高,这将对学校进一步的发展发挥重要作用。为了使对口支援工作进一步深化,各项措施能够顺利实施,根据以往的工作实践,我们建议:1.对口支援的目的是促进西部地区高校办学水平和科研能力的提高,所以,我们希望教育部能考虑单独设立有关西部地区重大研究项目的专项资金,进行专项经费投入,大力支持支援双方的科研人员联合申报,共同开展研究。通过双方合作开展科研工作,以求积极促进受援高校科研水平的显著提高,从而提升西部地区高校的研究水平。2.希望教育部能够尽快将华东师范大学对口支援我校项目纳入国家正式对口支援西部高校计划中,并能考虑在经费上给予有效的支持,该经费主要用于支付双方派出人员的相关费用及各种科研合作的科研经费,从而能大力减轻双方学校教育科研经费紧缺的压力,更好地调动支援双方的积极性。这样可以在两校之间开展长期有效、形式多样的各种培训项目,定期选派我校骨干教研人员前往华东师范大学参加培训;同时也积极促成华东师范大学更多的优秀教师和科研人员来我校考察和讲学。3.希望教育部在政策上能给于保证,将“西部少数民族骨干人才培养计划”、“援疆学科建设计划”、“高级访问学者计划”等工作和“对口支援西部地区高等学校计划”结合起来,尤其是对“对口支援西部地区高等学校计划”和“援疆学科建设计划”的专项博士、硕士招生计划给以充分保证,最好在给支援学校下达计划的时候给以明确说明,并提出明确要求,以有利于此项工作的进一步开展。
第五篇:新疆财经学院对口支援工作总结
“对口支援西部地区高等学校计划”和“援疆学科建设计划”是教育部为落实西部大开发战略而采取的重要举措。我院先后与上海财经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签署了对口支援协议,2006年正式纳入教育部对口支援计划。自实施受援计划以来,在中国人民大学、上海财经大学等支援学校的大力帮助下,我院在管理水平、科研水平、学科建设水平等方面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为进一步提高我院的综合实力搭建了一个良好的平台。现将总体情况总结如下:
一、协议签约情况介绍
早在2000年5月,经与上海财经大学积极协商,在友好互助的基础上,由我院尤努斯院长带队前往上海财经大学签署了以培养博士生为主要内容的协议。目前为止已为我院累计培养博士6人。2004年8月,为落实西部大开发战略,贯彻教育部《关于做好有关直属高校与新疆部分学校对口合作的通知》的文件精神,进一步推进西部高等教育的发展,培养新疆经济建设所需要的人才,经友好协商,由我院李儒忠书记带队前往中国人民大学签署了以“加强学术交流与合作、支持学科建设、师资培训、单列单考硕士、支持攻读博士”为主要内容的协议,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2006年4月,教育部先后下发了《教育部关于实施“援疆学科建设计划”的通知》、《关于全面实施对口支援新疆、西藏本科高等学校有关事宜的通知》,确定中国人民大学、上海财经大学为我院对口支援单位,我院被正式纳入对口支援计划。支援方与我校均高度重视,双方以积极、务实的态度,以促进我院内涵发展为宗旨,经反复协商,双方校级领导数次互访后,于2006年6月在新疆召开的援疆学科建设计划大会上正式签署了对口支援协议。
二、协议执行情况
到目前为止,对口支援协议基本得到落实,对口支援高校为此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但部分计划仍难落实,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受援高校最需要受援的部分恰恰是支援高校最紧张的资源。如师资支援、博士招生计划等,因为客观条件的限制难以完全落实,还需教育部给予一定的政策倾斜。
三、经验体会
1.双方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是对口支援计划得以顺利实施的前提与保障。
自教育部下达对口支援通知以来,支援方与我院校级领导高度重视,在协议的协商、签署及落实过程中亲历亲为,并数次互访,为协议的顺利签定及实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签约前,我院领导以积极、诚恳、务实的态度对对口支援学校进行了访问,就协议的内容与对口支援学校进行了深入、友好的交流:阿斯哈尔院长及崔光莲副院长率各受援系部领导及相关职能部门人员先后访问上海财经大学及中国人民大学;我院党委书记李中耀及崔光莲副院长访问中央财经大学;对口支援各高校领导从政治的高度给予了积极的配合,中国人民大学袁卫副校长、上海财经大学孙铮副校长先后访问了我校。签约后,双方校级领导又进行了数次互访。
2.建立联系与沟通机制是受援计划顺利实施的保证。各职能部门及院系间的联系与沟通是信息通畅,计划顺利执行的必要前提。
支援方与我院目前已初步建立了良好的沟通机制,双方融洽的合作氛围为各项计划的顺利执行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我院相关职能部门与对口支援学校对口部门间均安排有相对固定的负责人,双方以各种形式保持着经常的联系且有不定期的互访以便及时沟通信息,制定切合实际的计划,及时了解对口支援计划的进展情况,确保计划的落实。与此同时,我院受援各系部与对口支援部门间也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并频繁互访,确保了计划的可行性,为双方互利、双赢的合作原则提供了保障。
3、支援方安排高层次人才来我院挂职或支教是提高我院学科建设水平、教师教学水平、科研水平及提升知名度的有效途径。
实施对口支援计划以来,通过支援方安排高层次人才来我院挂职或支教的方式,不仅为我院带来了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教学经验,快速提升我院相关学科的建设水平,也为我院的广大教师提供了一个进行学术交流,科研合作的平台,为提升我院的知名度创造了有利的条件,是我院对口支援计划中行之有效的重要实践经验。
4。结合以学科建设为核心的学校远期规划,合理制定受援规划。
通过制定合理的受援规划,确保受援工作有条不紊及突出重点。在着手进行重点突破的同时,弥补薄弱环节,为我院总体发展目标提供必要的支持;受援远期规划与短期计划相结合,形成互补是受援计划制定的关键。我院在制定5年受援规划的同时,以学期为单位,在充分考虑双方实际情况的前提下,本着“内容尽量详细但不宜过多,受援范围不宜过大,确保受援计划的可行性,提高落实效率”的原则制定短期受援计划。此外,我院短期受援计划均提前制定(一般在学期末前2个月制定下一学期计划),并及时报支援方审核,以便支援方提前安排相关工作,提高计划落实效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四、今后工作思路
1.加强与支援方的联系与沟通,健全沟通机制。
加强各职能部门之间以及院系间的联系与沟通,及时了解相关信息,以便根据实际情况安排受援计划,并根据需要及时调整,最大限度地落实受援计划。
2.在师资支援、科研合作、博士生培养等方面的合作有所突破。
目前,我院与支援方在互聘博士生导师方面已取得突破。教师的进修、访学计划也较好地得到了落实。根据我院的发展规划,为进一步推进我院的内涵发展,争取今后在师资支援、科研合作、博士生培养等方面有所突破,为全面提升我院的综合实力提供必要的支持。
3.进一步加强学术交流。
www.xiexiebang.com【xiexiebang.com范文网】
举办高水平的学术交流活动是获取最新信息,提高学术水平,缩小与内地高校学术差距的有效途径之一,也是我院今后的一项重点工作。
五、总结
我院党委高度重视对口支援工作,将之视为加快我院内涵发展,提升我院综合实力的一个重要途径。对内,我院设立了专门负责对口支援工作的机构并配备了工作人员,责任落实到人,确保工作到位;对外,我院高度重视与支援院校的联系与沟通。党委书记、院长及主管副院长先后数次访问对口支援学校,就对口支援相关工作进行了广泛的讨论与沟通,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对口支援各职能部门间及院系间的联系也在不断加强。
在思想统一,认识统一的前提下,我院高度重视受援计划的制定及落实。本着“重点突破、高效务实、实现双赢”的原则,受援计划先由受援各系部提出草案,经研究生处初审后交专家组讨论研究后,报院领导审批决定,并由研究生处报支援学校审议。由于受援计划制定合理,受援计划基本得到落实。
在已建立的良好的沟通机制的基础上,我院今后将进一步加大与对口支援学校联系与沟通的力度,完善沟通机制,结合工作实际不断改进工作方式方法,进一步提高对口支援计划的落实效率。
六、建议
1、建议给予专项经费支持。
经费的支持是对口支援计划顺利实施的保证。但目前,各高校经费普遍紧张,且经费缺口较大,无论支援方还是受援方均无力承担,部分支援计划因缺少经费支持而不能实施,对顺利实施对口支援计划造成了较大影响。如能拨付专项资金给予支持,将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经费压力,为对口支援计划的顺利实施创造有利的条件。
2、建议对支援方与受援方共同申报的课题给予政策倾斜。
支援方与受援方教师共同申报课题是提高受援方教师科研水平,拓宽支援方教师研究领域的重要途径之一。如能给予政策倾斜,优先批准此类课题立项,必将极大地提高双方教师共同申报课题的积极性,是双方实现双赢的突破口,对对口支援计划必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4.建议单列博士招生计划。
高校博士数量的多少是学校综合实力的一个重要体现,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决定因素,是受援高校与内地高校存在较大差距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培养博士在对口支援计划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是衡量对口支援计划的一个重要指标。支援方与我院的协议中均有为我校培养博士的条款,支援方也积极想尽各种办法给予解决。但由于“没有额外计划”等客观条件的限制,此项援助很难有效实施。如教育部能划拨一定数量的博士单考名额,可有效解决这一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