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心得体会(民主党派)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顺应历史发展规律,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表达了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美好愿望,得到了全社会的热烈回应。作为中国共产党亲密友党的xx党,同中国共产党七十年风雨同舟、患难与共,为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xxxx市委员会是xxx的地方组织,在xx已有近六十年的历史,在本会上级组织和中共地方党委的领导下,始终坚持参政为民,为推进宜宾xx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作出了应有的贡献。特别是在撤地设市以来的9年里,紧密围绕xx市xx事业的健康发展,积极开展调查研究、建言献策和反映社情民意,xxxxxx及xx会员中的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先后提出各种建议和意见共xxx件,其中xx件评为优秀提案;xxxxx和xxxxx的建议,两次列为市政协全会的一号提案,率先提出改善xxxxx环境和建立社会xx体系的建议。这些重要提案和建议受到市委、市府领导的高度重视,得到了有关部门的认真采纳,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有力促进了xx市xx事业发展。同时组织动员广大xx会员,积极响应中共xx市委的号召,踊跃参与农村扶贫、捐资助学、促成社会就业、帮助xx企业发展、化解纠纷矛盾等项社会服务,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多次受到本会上级组织和市级有关部门表彰奖励。
今年初,中共中央颁发的5号文件,最近省委又出台了贯彻意见,标志着中国特色政党制度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拓了广阔的政治空间,体现了新时期政治文明建设和政治制度现代化的基本方向,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大举措,将进一步促进民主党派参政党作用的发挥和自身建设的加强,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当前如何认真学习和深刻理解这两个文件精神,在加强本会自身建设的同时,履行好参政议政职能,与中共宜宾市委同心同德,共同推进和谐xx建设,为xx经济社会的新发展做出新贡献,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首要任务。一是抓好文件学习,提高思想认识。当前我们要采取多种形式,认真组织全体会员学习好中央5号文件和省委xx号文件,深刻领会文件的精神实质,全面提高思想认识。我国多党合作的实践充分说明,这一基本政治制度适合我国国情,已成为当代中国政治文明体系中不可替代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应当毫不动摇地坚持中国的政党制度,坚定不移地维护中国共产党在中国的领导地位和核心作用,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中共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经验,继续发扬多党合作的优良传统,充分发挥本会联系经济界的特点和优势,为构建和谐社会、建设和谐xx多做贡献。
二是抓好自身建设,提高参政能力。《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建设的意见》,是新时期推进我国多党合作事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对民主党派加强自身建设提出了新的任务和更高的要求。作为我国多党合作格局中的参政党,要按照《意见》提出的要求,始终不渝地抓好组织的自身建设和成员的自我教育,坚持以思想建设为核心,以组织建设为基础,以制度建设为保障,努力提高自身政治把握能力、参政议政能力、组织领导能力、合作共事能力,为推进多党合作事业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可靠保障。三是认真履行参政党职能,推进和谐xx建设。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推进和谐xx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做艰苦细致的工作,才有可能顺利推进和实现目标。作为中国共产党的亲密友党、政党格局中的参政党,更要责无旁贷地担当起历史使命,与中共xx市委同心同德,共同推进和谐xx建设。我们要充分发挥联系xx界的特点和参政党的政治优势,认真履行政治协商和民主监督职能,做到在政治协商上做友党、在民主监督上进诤言,为xx民主政治建设贡献力量;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坚持把发展作为本会参政的第一要务,积极开展调查研究建言献策,为市委和市府的科学决策多献良策,促进xx市xx事业和谐发展;要继续组织动员有条件的会员参与社会服务,为扩大社会就业、推进民营xx发展、协调关系理顺情绪、调解纠纷化解矛盾、争取人心凝聚力量等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第二篇: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心得体会(民主党派)
精选范文: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心得体会(民主党派)(共2篇)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顺应历史发展规律,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表达了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美好愿望,得到了全社会的热烈回应。作为中国共产党亲密友党的xx党,同中国共产党七十年风雨同舟、患难与共,为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xxxx市委员会是xxx的地方组织,在xx已有近六十年的历史,在本会上级组织和中共地方党委的领导下,始终坚持参政为民,为推进宜宾xx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作出了应有的贡献。特别是在撤地设市以来的9年里,紧密围绕xx市xx事业的健康发展,积极开展调查研究、建言献策和反映社情民意,xxxxxx及xx会员中的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先后提出各种建议和意见共xxx件,其中xx件评为优秀提案;xxxxx和xxxxx的建议,两次列为市政协全会的一号提案,率先提出改善xxxxx环境和建立社会xx体系的建议。这些重要提案和建议受到市委、市府领导的高度重视,得到了有关部门的认真采纳,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有力促进了xx市xx事业发展。同时组织动员广大xx会员,积极响应中共xx市委的号召,踊跃参与农村扶贫、捐资助学、促成社会就业、帮助xx企业发展、化解纠纷矛盾等项社会服务,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多次受到本会上级组织和市级有关部门表彰奖励。今年初,中共中央颁发的5号文件,最近省委又出台了贯彻意见,标志着中国特色政党制度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拓了广阔的政治空间,体现了新时期政治文明建设和政治制度现代化的基本方向,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大举措,将进一步促进民主党派参政党作用的发挥和自身建设的加强,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当前如何认真学习和深刻理解这两个文件精神,在加强本会自身建设的同时,履行好参政议政职能,与中共宜宾市委同心同德,共同推进和谐xx建设,为xx经济社会的新发展做出新贡献,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首要任务。一是抓好文件学习,提高思想认识。当前我们要采取多种形式,认真组织全体会员学习好中央5号文件和省委xx号文件,深刻领会文件的精神实质,全面提高思想认识。我国多党合作的实践充分说明,这一基本政治制度适合我国国情,已成为当代中国政治文明体系中不可替代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应当毫不动摇地坚持中国的政党制度,坚定不移地维护中国共产党在中国的领导地位和核心作用,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中共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经验,继续发扬多党合作的优良传统,充分发挥本会联系经济界的特点和优势,为构建和谐社会、建设和谐xx多做贡献。二是抓好自身建设,提高参政能力。《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建设的意见》,是新时期推进我国多党合作事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对民主党派加强自身建设提出了新的任务和更高的要求。作为我国多党合作格局中的参政党,要按照《意见》提出的要求,始终不渝地抓好组织的自身建设和成员的自我教育,坚持以思想建设为核心,以组织建设为基础,以制度建设为保障,努力提高自身政治把握能力、参政议政能力、组织领导能力、合作共事能力,为推进多党合作事业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可靠保障。三是认真履行参政党职能,推进和谐xx建设。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推进和谐xx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做艰苦细致的工作,才有可能顺利推进和实现目标。作为中国共产党的亲密友党、政党格局中的参政党,更要责无旁贷地担当起历史使命,与中共xx市委同心同德,共同推进和谐xx建设。我们要充分发挥联系xx界的特点和参政党的政治优势,认真履行政治协商和民主监督职能,做到在政治协商上做友党、在民主监督上进诤言,为xx民主政治建设贡献力量;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坚持把发展作为本会参政的第一要务,积极开展调查研究建言献策,为市委和市府的科学决策多献良策,促进xx市xx事业和谐发展;要继续组织动员有条件的会员参与社会服务,为扩大社会就业、推进民营xx发展、协调关系理顺情绪、调解纠纷化解矛盾、争取人心凝聚力量等方面发挥更大作用。我们一定要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中共中央周围,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中共十六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认真学习中共中央5号文件和省委xx号文件,在中共xx市委的领导下,同心同德,共同为推进全市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心得体会(民主党派)(共2篇)]篇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心得体会民主党派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心得体会(民主党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顺应历史发展规律,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表达了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美好愿望,得到了全社会的热烈回应。作为中国共产党亲密友党的xx党,同中国共产党七十年风雨同舟、患难与共,为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xxxxx]x市委员会是[xxxxx]的地方组织,在xx已有近六十年的历史,在本会上级组织和中共地方党委的领导下,始终坚持参政为民,为推进宜宾xx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作出了应有的贡献。特别是在撤地设市以来的9年里,紧密围绕xx市xx事业的健康发展,积极开展调查研究、建言献策和反映社情民意,[xxxxx][xxxxx]及xx会员中的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先后提出各种建议和意见共[xxxxx]件,其中xx件评为优秀提案;[xxxxx]xx和
[xxxxx]xx的建议,两次列为市政协全会的一号提案,率先提出改善[xxxxx]xx环境和建立社会xx体系的建议。这些重要提案和建议受到市委、市府领导的高度重视,得到了有关部门的认真采纳,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有力促进了xx市xx事业发展。同时组织动员广大xx会员,积极响应中共xx市委的号召,踊跃参与农村扶贫、捐资助学、促成社会就业、帮助xx企业发展、化解纠纷矛盾等项社会服务,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多次受到本会上级组织和市级有关部门表彰奖励。
今年初,中共中央颁发的5号文件,最近省委又出台了贯彻意见,标志着中国特色政党制度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拓了广阔的政治空间,体现了新时期政治文明建设和政治制度现代化的基本方向,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大举措,将进一步促进民主
党派参政党作用的发挥和自身建设的加强,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当前如何认真学习和深刻理解这两个文件精神,在加强本会自身建设的同时,履行好参政议政职能,与中共宜宾市委同心同德,共同推进和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心得体会(民主党派)(共2篇)] 谐xx建设,为xx经济社会的新发展做出新贡献,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首要任务。一是抓好文件学习,提高思想认识。当前我们要采取多种形式,认真组织全体会员学习好中央5号文件和省委xx号文件,深刻领会文件的精神实质,全面提高思想认识。我国多党合作的实践充分说明,这一基本政治制度适合我国国情,已成为当代中国政治文明体系中不可替代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应当毫不动摇地坚持中国的政党制度,坚定不移地维护中国共产党在中国的领导地位和核心作用,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中共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经验,继续发扬多党合作的优良传统,充分发挥本会联系经济界的特点和优势,为构建和谐社会、建设和谐xx多做贡献。
二是抓好自身建设,提高参政能力。《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建设的意见》,是新时期推进我国多党合作事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对民主党派加强自身建设提出了新的任务和更高的要求。作为我国多党合作格局中的参政党,要按照《意见》提出的要求,始终不渝地抓好组织的自身建设和成员的自我教育,坚持以思想建设为核心,以组织建设为基础,以制度建设为保障,努力提高自身政治把握能力、参政议政能力、组织领导能力、合作共事能力,为推进多党合作事业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可靠保障。
三是认真履行参政党职能,推进和谐xx建设。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推进和谐xx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
力做艰苦细致的工作,才有可能顺利推进和实现目标。作为中国共产党的亲密友党、政党格局中的参政党,更要责无旁贷地担当起历史使命,与中共xx市委同心同德,共同推进和谐xx建设。我们要充分发挥联系xx界的特点和参政党的政治优势,认真履行政治协商和民主监督职能,做到在政治协商上做友党、在民主监督上进诤言,为xx民主政治建设贡献力量;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坚持把发展作为本会参政的篇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坚持和完善多党合作制度心得体会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坚持和完善多党合作制度
民进白银市委主委、副县长 杨廷祯
(2009年10月)
参加省委组织部、省委统战部举办的民主党派骨干培训班,听取学习讲座,结合学习印发的各种资料,在提高自身的政治理论水平上作了一定的思考,为此,就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坚持和完善多党合作制度谈一下个人的学习体会。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和国家一项需要长期奋斗的系统工程,需要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的全面发展,涉及到社会的方方面面。根据中国国情的实际,也离不开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一、正确处理好几个关系。一是正确处理坚持和完善的关系。坚持是完善的前提,完善是坚持的基础,两者缺一不可。在坚持和完善我国多党合作制度中,应当讲坚持而不墨
守成规,讲完善而不动摇根本,要在坚持中日臻完善,在完善中促进坚持。二是正确处理领导与民主的关系。政党制度效能发挥大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两者关系处理恰当的程度。要把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和发扬社会主义民主作为两条主线,一方面以正确的领导保证民主的切实实现和不断扩大;另一方面以民主的充分发扬和有序地进行保证领导的科学和正确,使领导与民主有机结合,互相促进。三是正确处理执政党与参政党的关系。多党合作制度的基本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心得体会(民主党派)(共2篇)]点是“共产党领导,多党派合作;共产党执政,多党派参政。”共产党是执政党,民主党派是参政党,这种合作型的政党关系是党际合作文明的重要体现。在执政党与参政党之间,共产党包括领导应要有“雅量”。要有海纳百川的胸怀,扩大各界人士有序地政治参与,拓宽社会利益的表达渠道;要充分发扬民主,广开路,广求良策,把发展民主团结、生动活泼、安定和谐的政治局面与执政兴国的具体实践紧密结合。同时,参政党各民主党派成员也要有“胆量”,要从国家和民族的整体利益出发,围绕发展要务,履行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职能,要勇于坚持正确的意见,既做共产党的挚友,又做共产党的谏友。在执政和参政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和各民
主党派要互相尊重,平等相待,民主协商,真诚合作。只有这样,团结奋斗的政治局面才会不断推进,和谐的政党关系才会不断巩固和发展。
二、加强执政党建设,发挥执政党的主导作用。中国共产党是多党合作的重要力量,坚持和完善多党合作制度必须加强和改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一是提高共产党的政治领导能力和执政水平,我国多党合作的基本特征和经常性内容是合作和协商,因此民主党派的领导必须在平等合作中进行,在民主协商中实现。提高党的政治领导能力和执政水平,要求中国共产党必须把政治领导寓于团结合作和民主协商之中,善于通过广泛而深入的协商和讨论,使中国共产党的主张成为各民主党派的共识;二是增强各级领导干部多党合作的意识。要切实加强广大领导干部新时期统一战线理论的学习,提高他们对加强多党合作与各民主党派团结合作重要意义的认识,健全工作机制,把多党合作纳入重要的工作议事日程,定期研究多党合作的方针、政策。高度重视各民主党派成员的政治利益和物质利益,工作上给予支持,生活上给予照顾,努力成为他们的知心朋友。
三、加强参政党建设,提高参政议政能力。参政党的建
设是坚持和完善多党合作制度的重要基础,加强参政党的建设,不断增强参政党的综合能力,积极建言,促进发展,始终是多党合作、政治协商的主旋律。在实际工作中,要努力适应多党合作发展的新形势、新标准,强基固本,全面加强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制度建设,全面提高民主党派的整体素质与水平,使民主党派能够更好地担负起参政议政的职责。以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为着眼点,深化对参政党的地位、性质和历史使命的认识,为巩固和发展同中国共产党的团结合作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要不断提高民主党派的整体素质,努力使新一代民主党派成员“具有较高的政治把握能力、参政议政能力、组织领导能力、合作共事能力。”发挥好民主党派人力智力资源的丰富优势,不断增强履行参政党职能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提高参政议政、民主监督的综合能力和水平。
四、加强多党合作的制度化建设,助推地方经济快速发展。多党合作制度必须要有制度和法律的保证。2005年2月,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建设的意见,在认真总结多党合作制度和政治协商的理论成果和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着力推进多党合作和政
治协商制度建设,提出一系列新的理论观点和政策措施,是新世纪阶段指导我国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纲领性文件。今后,我们必须全面贯彻落实《意见》精神,进一步健全和疏通民主党派与共产党长期合作的机制和渠道,使之制度化、程序化、规范化。通过建立民主监督的具体操作规范,畅通民主监督的渠道。只有信息多、渠道多、多方位,下联各界,上达中央,才能体现出民主监督的特点和优势。
作为民进的一员,自从2003年加入民进以来,通过认真学习,努力实践,使我更正确理解和把握参政议政的完整含义。有了民进这个平台,使我学到了不少从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因此,我要以这此培训学习为契机,更好地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机会,努力学习,不断地提高自身的素质,用民主党派参政议政的基本点“一个参加,三个参与”要求自己,努力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积极参政议政,为地方经济社会 发展作积极贡献。
在实际工作中,我将继续加强自身建设,着力提升“四种能力”:
一是方向上的政治把握能力。要正确辨别形势,善于从宏观看微观,做到在重大政治问题上是非分明,观点鲜明,下页
第三篇: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心得体会(民主党派)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顺应历史发展规律,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表达了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美好愿望,得到了全社会的热烈回应。作为中国共产党亲密友党的xx党,同中国共产党七十年风雨同舟、患难与共,为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xxxx市委员会是xxx的地方组织,在xx已有近六十年的历史,在本会上级组织和中共地方党委的领导下,始终坚持参政为民,为推进宜宾xx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作出了应有的贡献。特别是在撤地设市以来的9年里,紧密围绕xx市xx事业的健康发展,积极开展调查研究、建言献策和反映社情民意,xxxxxx及xx会员中的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先后提出各种建议和意见共xxx件,其中xx件评为优秀提案;xxxxx和xxxxx的建议,两次列为市政协全会的一号提案,率先提出改善xxxxx环境和建立社会xx体系的建议。这些重要提案和建议受到市委、市府领导的高度重视,得到了有关部门的认真采纳,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有力促进了xx市xx事业发展。同时组织动员广大xx会员,积极响应中共xx市委的号召,踊跃参与农村扶贫、捐资助学、促成社会就业、帮助xx企业发展、化解纠纷矛盾等项社会服务,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多次受到本会上级组织和市级有关部门表彰奖励。
今年初,中共中央颁发的5号文件,最近省委又出台了贯彻意见,标志着中国特色政党制度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拓了广阔的政治空间,体现了新时期政治文明建设和政治制度现代化的基本方向,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大举措,将进一步促进民主党派参政党作用的发挥和自身建设的加强,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当前如何认真学习和深刻理解这两个文件精神,在加强本会自身建设的同时,履行好参政议政职能,与中共宜宾市委同心同德,共同推进和谐xx建设,为xx经济社会的新发展做出新贡献,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首要任务。
一是抓好文件学习,提高思想认识。当前我们要采取多种形式,认真组织全体会员学习好中央5号文件和省委xx号文件,深刻领会文件的精神实质,全面提高思想认识。我国多党合作的实践充分说明,这一基本政治制度适合我国国情,已成为当代中国政治文明体系中不可替代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应当毫不动摇地坚持中国的政党制度,坚定不移地维护中国共产党在中国的领导地位和核心作用,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中共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经验,继续发扬多党合作的优良传统,充分发挥本会联系经济界的特点和优势,为构建和谐社会、建设和谐xx多做贡献。
二是抓好自身建设,提高参政能力。《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建设的意见》,是新时期推进我国多党合作事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对民主党派加强自身建设提出了新的任务和更高的要求。作为我国多党合作格局中的参政党,要按照《意见》提出的要求,始终不渝地抓好组织的自身建设和成员的自我教育,坚持以思想建设为核心,以组织建设为基础,以制度建设为保障,努力提高自身政治把握能力、参政议政能力、组织领导能力、合作共事能力,为推进多党合作事业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可靠保障。
三是认真履行参政党职能,推进和谐xx建设。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推进和谐xx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做艰苦细致的工作,才有可能顺利推进和实现目标。作为中国共产党的亲密友党、政党格局中的参政党,更要责无旁贷地担当起历史使命,与中共xx市委同心同德,共同推进和谐xx建设。我们要充分发挥联系xx界的特点和参政党的政治优势,认真履行政治协商和民主监督职能,做到在政治协商上做友党、在民主监督上进诤言,为xx民主政治建设贡献力量;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坚持把发展作为本会参政的第一要务,积极开展调查研究建言献策,为市委和市府的科学决策多献良策,促进xx市xx事业和谐发展;要继续组织动员有条件的会员参与社会服务,为扩大社会就业、推进民营xx发展、协调关系理顺情绪、调解纠纷化解矛盾、争取人心凝聚力量等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我们一定要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中共中央周围,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中共十六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认真学习中共中央5号文件和省委xx号文件,在中共xx市委的领导下,同心同德,共同为推进全市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
第四篇: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高分子学院讲稿用)
同学们,上学期我们学习过十六届六中全会的精神即《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了初步的认识,今天我们继续深入学习这个决议。“和谐社会”一词,是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的,现已成为当前国内政治主题词之一。和谐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合理演进和升华。构建和谐社会,不仅是我们执政党坚持“以人为本”的执政目标,同样也是每个公民的责任,更是新时期下的我们青年大学生理所担当的历史责任。稳定是和谐的前提,稳定提压倒一切。作为当代大学生,在创建和谐社会中,更要努力做到创造安定有序的学习、生活和工作环境。
一、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反映了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体现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
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有利条件
我们党之所以今天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战略任务,和我们已经具备的各方面条件紧密相联。《决定》指出:“经过长期努力,我们拥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各种有利条件。”这些条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最根本的保证。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基本政治制度决定了我国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在本质上是相适应相协调的,它们之间的矛盾属于非对抗性矛盾,可以通过改革进行自我调节;决定了人民是生产资料的主人,是国家的主人;决定了我国各阶层、各党派、各民族、各团体政治上享有平等地位,根本利益是一致的,绝大多数利益矛盾可以通过民主、协商、调解等方法,在法制的范围内获得解决,这为整个社会的和谐奠定了最重要的制度基础。
其次,经过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不断发展,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明显提高,综合国力大幅度提高,人民生活总体上实现了由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我们已经具备了较为坚实的物质基础。
第三,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奋斗的思想道德基础日益巩固,我们已经具备了凝聚人心、团结奋进的精神条件。
第四,党领导社会建设的能力不断提高。我们党不断深化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不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提出了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为促进社会和谐提供了先进的执政理念。各级
1党委和领导干部,在贯彻落实中央部署的实践中,积极探索和把握新形势下社会建设的特点和规律,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坚强有力的政治保证和组织保证。
《决定》指出:“目前,我国社会总体上是和谐的。”这是一个符合我国当前的重要判断,也是我们开展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前提。我们说我国社会总体上是和谐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可以通过和平的法治的办法加以解决。不能否认,由于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的任务仍然艰巨而繁重,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之间发生矛盾不可避免。但是,我国社会的基本矛盾是非对抗的,我们党有责任、有信心、有能力主要通过和平的、渐进的方法,通过有领导、有步骤、有秩序的调整和改革,解决各种社会矛盾。
第二,人民群众对党和政府衷心拥护和充分信任,党群干群关系日益和谐。我们党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始终致力于为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把对人民群众的郑重承诺和深切关怀落实到具体的政策措施中,体现到实现人民群众的具体利益上。我们党始终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方针,不断加大反腐倡廉力度并取得重要进展。人民群众从切身利益和实际生活中能够真切地感受到党和政府亲民爱民为民的思想、行动和作风。
第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日益完善,使我国社会充满活力。我们党全面贯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使全社会创造能量充分释放、创新成果不断涌现、创业活动蓬勃开展。我们党始终坚持人民群众是真正英雄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充分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人民群众的主人翁精神得到空前发挥。我们党始终高举改革的旗帜,通过深化改革破除各种障碍,完善公平竞争机制,健全现代产权制度,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放手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
三、面临的发展机遇前所未有,面对的挑战前所未有
《决定》全面分析新世纪新阶段我们所面临的国际国内环境,提出了“两个前所未有”的科学论断,这对于我们认清形势,抓住机遇,应对挑战,始终保持政治上的清醒坚定和自觉具有重要意义。
进入21世纪,国际环境总体稳定,和平、合作、发展成为时代潮流。世界多极化趋势不可逆转,经济全球化趋势深入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生产要素流动和产业转移加快,为我们利用好“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和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同时,国际环境复杂多变,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依然存在,影响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加剧,对我国产品的技术壁垒、生态壁垒、安全合作壁垒等呈上升之势,制约发展的外部因素更多,面临的外部风险和挑战也在增多,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任务更加艰巨。
从国内来看,我国综合国力显著增强,经济保持平衡较快增长,经济增长质量进一步改善;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继续推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取得重要进展,就业和社会保障得到加强,人民生
活水平明显提高;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经济发展的体制环境不断改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日趋势完善,科教兴国战略稳定实施,各项社会事业取得新进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不断加强,民主法制建设稳步推进,公民民主参与意识、法治意识不断提高,基层民主进一步扩大,社会政治长期保持稳定;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进一步发展,全民族的共同理想信念和精神支柱得到巩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思想道德体系进一步完善;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不断加强,党的领导更加有力,党的威信进一步提高,我国的发展已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同时,给我国发展带来强大动力和巨大活力的空前社会变革,也必然带来这样那样的矛盾和问题。一些长期性根本性深层次矛盾和问题逐渐显露,一些新的阶段性矛盾集中凸现,此外,还会遭遇各种难以预料的风险和挑战,对我们党解决这些矛盾和问题提出的新要求,同样是前所未有的。
四、当前影响社会和谐的突出矛盾和问题
《决定》指出,目前,我国总体上是和谐的。但是,也存在不少影响社会和谐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主要是: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很不平衡,人口资源环境压力加大;就业、社会保障、收入分配、教育、医疗、住房、安全生产、社会治安等方面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比较突出;体制机制尚不完善,民主法制还不健全;一些社会成员诚信缺失、道德失范,一些领导干部的素质、能力和作风与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还不适应;一些领域的腐败现象仍然比较严重;敌对势力的渗透、破坏活动危及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这些问题处理不好,会严重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社会和谐稳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大局。
《决定》指出,任何社会都不可能没有矛盾,人类社会是在矛盾运动中不断发展进步的。这是从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高度,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概括,也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规律的概括。
世间万物都是矛盾统一体,矛盾的运动、变化和对立统一构成了万物存在和发展的历史。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是否定矛盾,而是增强经济社会发展必须在解决的过程中求得和谐统一。“和谐”不等于没有矛盾,“和谐”本身就包含着差异、多样性和对立统一。唯物辩证法的矛盾法则,是在吸收人类优秀思想成果的基础上,从现实的人类存在和社会发展出发,强调社会和谐状态是通过发展和矛盾运动而实现的,这就为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正视矛盾、化解矛盾的方法论指导。
我国目前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仍然是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但是,也要注意到,进入新世纪、新阶段,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经济的迅速发展,我们今天面对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在表现形式上也发生了一些变化。改革初期,我们主要是要解决社会缺乏活力和效率的问题,今天我们同时要面对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分配不公的突出问题,因此需要更加注重社会公平,提高改革决策的科学性、改革措施的协调性、改革成果的普惠性,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和发展的成果,逐步形成社会公平保障体系,建立健全充满活力、富有效率的体制机制。改革初期,我们面临的主要发展任务,是实现经济数量上的快速增长,解决人民生活的温饱问题;今天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但这个小康水平还是低水平的、不平衡的和不全面的,因此,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促进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转变增长方式,提高增长质量,成为更加紧迫的任务。改革初期,我们比较侧重于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注意发挥市场的资源基础配置作用和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今天我们还需要处理好政府、市场、社会三者之间的关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加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摆在更加突出的地位,认真解决当前影响社会和谐的矛盾和问题。
我们要坚持对当前社会主要矛盾的判断,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深入研究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表现形式,准确把握当前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始终不渝地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这是解决我们面临的各种矛盾和问题、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前提和物质基础。同时,我们也要看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长期而伟大的历史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目标,它的基本要求应该与经济社会发展阶段相适应。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有不同的需要解决的突出问题,我们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思想路线,不断完善发展战略和相关政策。建设和谐社会也不可能完全消除社会矛盾,旧的矛盾解决了,又会产生新的矛盾,但建设和谐社会需要建立健全能够不断化解矛盾和解决矛盾的体制机制,在化解矛盾和解决矛盾中保持社会的基本和谐和快速发展。
五、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和谐因素
《决定》指出,我们要始终保持清醒头脑,居安思危,深刻认识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科学分析影响我国社会和谐的矛盾和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更加积极主动地正视矛盾、化解矛盾,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和谐因素,不断促进社会和谐。
要动员各种社会力量增加和谐因素、减少不和谐因素。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全社会共同建设、共同享有。不能认为建设和谐社会只是政府的事情,而是要有广泛的社会参与,要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形成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强大合力。以各党派、各团体、各民族、各阶层之间的团结和谐,来促进社会和谐。要充分发挥城乡社区、各种社会组织以及其他社会力量在和谐社会建设中的作用,共产党员要在建设和谐社会中要身体力行,率先垂范。每一个公民都应当把促进社会和谐作为一种社会责任切实履行。要在全社会形成万众一心、共创和谐伟业的局面。
要使用各种方法、各种手段增加和谐因素,减少不和谐因素。首先,要贯彻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制度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坚持依法办事、按政策办事,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增强全社会的法律意识,引导公民依法行使权力、履行义务,把群众利益诉求纳入制度化、法制化轨道。其次,要运用财政税收等经济手段,加大转移支付的力度,把更多的财政资金投向教育、卫生、文化、就业服务、社会保障、环境保护、社会治安等公共服务领域,使财政税收政策有利于缩小城乡、区域差距和完善收入分配制度。第三,要坚持执政为民,加强和改进社会管理,建设服务型政府,实行政务公开,依法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把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紧密结合起来,在服务中实施管理,在管理中体现服务。第四,要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和道德规范的作用,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同学们,中国要真正强大,走构建和谐社会是当务之急,也是必由之路。身为青年,我们要面对新的挑战,创建和谐社会,这不仅仅是青年的一种责任,更是青年一种肩负的使命,而且任重道远,是青年必须不懈追求的目标,让我们共同努力,创建出和谐共存的校园环境和社会环境。
第五篇:如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概念的首次完整提出,是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这个《决定》在第三部分加强党执政能力建设的主要任务中,把“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作为党全面提高执政能力的五大能力之一;并在第七部分集中阐述了“坚持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
”问题,指出: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是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的必然要求。今天,我就同大家一起从什么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什么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怎样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三个来共同探讨一下如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问题。
一、什么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关于什么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的《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中将其概括为一句话,就是“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怎样理解这个概念呢,现在有很多讲法。有的认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在社会主义制度下,不同阶级阶层、不同民族、不同利益群体、不同区域、不同年龄层次、不同信仰的人们,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目标和崇高理想,相互尊重、平等友爱、团结互助、扶贫济困,形成的自然界内部、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诸多要素相互兼容、相互依存、稳定有序、协调运作、共同发展的社会。它应该是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充满创造活力的社会,是全体人民各得其所和利益关系得到有效协调的社会,是管理体制不断健全的社会,也是稳定有序的社会。还有的认为,和谐社会就是社会系统中的各个部分、各种要素处于一种良性运行和相互协调的状态。和谐社会也是一种整体性思考问题的观点,要求我们把工作的视野拓展到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各方面,运用政策、法律、经济、行政等多种手段,统筹各种社会资源,综合解决社会协调发展问题。而在2月19日中共中央举办的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胡锦涛总书记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诠释:他指出,根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经验,根据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和我国社会出现的新趋势新特点,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胡锦涛总书记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诠释,我们可以从以下六个方面来理解。
一、民主法治,就是社会主义民主得到充分发扬,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切实落实,各方面积极因素得到广泛调动。
二、公平正义,就是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
三、诚信友爱,就是全社会互帮互助、诚实守信,全体人民平等友爱、融洽相处。
四、充满活力,就是能够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
五、安定有序,就是社会组织机制健全,社会管理完善,社会秩序良好,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社会保持安定团结。
六、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就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
这些基本特征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需要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全面把握和体现。著名社会学家,南京大学社会学教授朱力认为,和谐社会至少达到四个基本条件:第一,社会的管理控制体系能够充分发挥作用。第二,文化中的核心价值观念有凝聚力。第三,不同利益群体的需要能得到满足。第四,社会成员具有流动的途径。另外,要达到这四个条件,成为和谐社会,还必须具备六个机制。一是顺畅的社会流动机制。二是合理的利益协调机制。三是安全的社会保障机制。四是有效的社会控制机制。五是敏感的社会预警机制。六是有效的矛盾疏导机制。
二、为什么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是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把和谐社会建设放到同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并列的突出位置,对于我们党完成执政的历史任务、巩固执政的社会基础意义重大,对于实现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意义重大。《决定》指出:“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是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的必然要求。”对于这一论断,应从两个方面来学习和领会。
一方面,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的必然要求。我们党要成为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成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必须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必须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把社会各方面力量凝聚到党和人民的事业中来。也就是说,必须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而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注重激发社会活力,促进社会公平和正义,增强全社会的法律意识和诚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