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医学生实习阶段的医患沟通能力培养
医学生实习阶段的医患沟通能力培养
摘要:面对医患关系紧张这一日益突出的问题,提高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引导和培养医学生建立和谐的医患关系已成为医学教育中的一项刻不容缓的课题。良好的医患沟通能力是医学生成为一名合格医生不可缺少的条件。培养医学生在实习阶段的医患沟通的能力,引导实习生建立和谐的医患关系,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严峻而又刻不容缓的课题。关键词:医患关系 医患沟通
医学生
临床
医生与患者的关系是围绕患者健康目的而建立起来的一种特殊的人际关系。因此医患沟通主要包含了对患者的诊疗方案、医疗费用、疗效、饮食、药物的不良作用、与患者接触注意事项等疾病信息;医生查房、医保制度、医生会客、医生与患者双方各自履行的权利与义务等医疗服务信息以及新药、新的治疗措施、医学发展等医学科学信息。医生与患者沟通的信息量越大,沟通就越有成效,医生与患者关系就越易融洽。良好的医患沟通能力是医学生成为一名合格医生不可缺少的条件。
近年来,人们的就医观念发生了很大变化,自2002年9月1日新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实施以来,医患关系发生了许多变化,医患关系较为紧张,医疗纠纷、伤医事件等有增无减,医患矛盾较为突出,引起了社会各界尤其是医学界的广泛关注。医患矛盾的发生,必然对医疗秩序产生较多负面,有的甚至很严重。如何更好地处理医患关系是全体医务人员时刻面临的,建立信任和谐的医患关系,是谋求医患双方崇高价值取向共同归宿的基本条件,是减少医疗纠纷与诉讼的最有效的预防机制。1 我国目前的医患关系状况
中国医师协会“医患关系调研报告”显示:74.29%的医师认为自己的合法权益得不到保护,认为当前执业环境“较差”和“极为恶劣”的分别达到47.35%和13.28%。近3年来,平均每家医院发生医疗纠纷66起,患者打砸医院事件5.42起,打伤医师5人;单起医疗纠纷最高赔付额达300万元,平均每起赔付额为10.81万元。2005年底,在“影响小康进程的十大焦点问题”调查中,医疗改革以71.08%投票率名列首位,有
43.57%和27.61%的网民对目前的医患关系表示“很不满意”和“不太满意”,对医护人员服务态度进行评价时,选择“一般”的人数最多。调查表明,医生收红包、开大处方是医患关系紧张的重要原因。今年我国医疗卫生总费用占GDP的5.5%,但政府支出所占比例为16%,老百姓的支出则占55%。我国目前一年医疗卫生费用总支出近7000亿人民币,其中60%以上由百姓自掏腰包;城镇44%的人没有任何制度性医疗保障,农村这个比例高达80%。中国内地有48.9%的群众有病不去医院就诊,有29.6%的病人应住院治疗而不住院。可见,我国医患关系日趋恶劣 2 我国目前医患沟通教育的现状 2.1传统的医患沟通学习方式
医患沟通属于医患关系中的非技术层面范畴。因此在过去,医患沟通能力的培养主要体现在医学生毕业后,独自走上工作岗位,独立处理病患时,因工作需要而和患者产生的沟通、交流。是医学生在医学院校以外“自学”的能力。 3.2课堂上进行医患沟通教学存在的问题
面对医患关系紧张这一日益突出的问题,提高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引导和培养医学生建立和谐的医患关系已成为医学教育中的一项刻不容缓的课题。因此国内医学院在医学生教育中已经开展了不同程度的与医患沟通相关的课程,如医学伦理学、医学法学、医学心理学、医院管理学等。但仍存在着一定问题:①这类学科对于临床医学专业的医学生一般只作为选修课程开设,学时数很少;②其中涉及医患关系的内容简单,重点不够突出;③任课教师有些为辅导员老师,非医学专业毕业,对某些医学问题理解不全面,导致教学效果受影响;④教材及授课方式以理论为主,可操作性不强,学生对讲授观点只能略知一二,对实际工作帮助意义不大。3.1 良好的医患沟通能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
调查显示相当一部分的医疗纠纷,不是由医疗技术引起,而是由于医生与患者之间的沟通障碍造成的。由于医生与患者相互沟通不够,致使患者或家属对医院、医务人员不满意引起的。加强医生与患者沟通,既能有效地了解患者的需求,及时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解答疑惑,又能有效地预防医疗纠纷的产生。临床实习医学生遍布医院各个科室,在临床带教医生的指导下在临床一线承担了一些基本诊疗任务,但是他们的职业意识和沟通技能相对薄弱。据调查,近年来我国由实习医生引起的医患纠纷也时有发生,而且呈逐年上升趋势,这给临床带教教师和实习医生以及教学医院都带来了巨大的压力。而的临床带教中多重视临床医学知识的掌握和临床操作技能的训练,恰恰忽视医患沟通能力的培养,使得实习医师缺乏与病人沟通的心理准备,对复杂的人际关系无所适从,常常表现为对医患关系认识不深,意识和风险意识不强,在医患沟通技巧上缺乏应对策略。因此,加强实习医师医患沟通能力的培养是建立和谐医患关系,减少医疗纠纷的关键。
3.2 良好的医患沟通有利于临床实践操作
有些实习医生在问病史、体格检查及其他诊疗操作中,不善于与病人沟通,不理解患者心理,言语生硬、行为拘谨;体格检查或者诊疗手法不到位,动作欠轻柔,因此患者不愿接受实习生的临床实践操作,使实习生的技能训练机会减少。实习医生若能和患者进行良好的沟通,耐心的解释,以取得患者信任将有利于实习生的临床实践操作。如何培养医学生的医患沟通能力
4.1 树立以患者为中心的观念
医疗纠纷中90%以上系医患交流不当所致,通过医患交流,患者不仅对自己的病情有所了解,而且获得了医方的人文关怀。医患关系重在沟通,要“以人为本”,实习医生必须树立以患者为中心的观念,充分尊重患者知情同意权、隐私权、享有的护理权等的权利,维护患者的利益,一切以患者为中心,尤其对于那些具有独立性人格而且情绪不稳定的患者要能容忍和接受患者的个性习惯,应学会对患者的感受非常敏感,使患者感到被理解和支持,获得患者的信任。在医学技术上加入人文精神,融入感情,语言温馨和蔼,用通俗的语言把深奥的道理给患者说清楚,尽量接近医生和患者上的距离。
4.2 加强沟通技巧的训练
学生多与带教老师及患者交流沟通,有意识地加强学生自身沟通能力的培养,使学生获得正确的引导。教育学生深入病房,尽可能耐心、专心倾听患者的倾诉,用诚心、耐心去撑起患者的信心,诱导患者交谈,使患者感到自在和舒适,有一种希望和信任的感觉,有利于充分了解病人的心理需求,适应不同病人,并且注重交谈的方式和技巧,提倡学会使用身体语言来与患者沟通,培养学生去注意患者面部表情、体位、身体的姿势等来判断病人的需求,同时给予患者亲切的目光,关爱的触摸,让患者有被尊重和安全感。医学生刚接触患者时,由于尚无临床经验的积累,往往自信不够,感到不能满足病人的需求,尤其对于负面情绪甚至有敌对态度的患者时容易出现紧张焦虑,或者情绪不良。应培养他们培养积极向上的人格,良好的心理素质,稳定的情绪。
在构建和谐、落实以人为本的今天,信任和谐的医患关系,是立于不败之地的重要基础,是维护医患双方权益不可缺少的根本保证。即将走向实习的医学生战斗在医院的最前沿,是医院的未来,加强对医学生的医患沟通教育,全面提高素质能力,提高医院的医疗服务质量,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使医学生逐步适应新型医疗模式的要求,通过临床与实践,尽快成为一名合格的临床医生。
第二篇:提高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
提高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
我国正处在改革、开放更加深入,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重要时期。社会制度的不断完善,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快速提高,使得人们对健康的需求也越来越高。目前,“看病难,看病贵”已成了当前社会的焦点问题,随着人们法律维权意识的不断增强,医患纠纷明显增多,医患关系有日趋紧张的趋势。作为一名医学生,如何提高医患沟通能力,建立和谐的医患关系,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严峻而又刻不容缓的课题。
首先,随着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的转变,早已打破了长期以来在医学实践中以病论病的纯生物模式,提出了“以病人为中心”,从整体性出发去认识、治疗病人的模式,要求医生不仅要了解疾病,还要了解病人心理人格特征、社会因素、个体差异,与病人建立和谐、平等、相互尊重、相互依赖的平等关系,才能实现治疗目的。在医患沟通中医生起主导作用,加强学习与病人沟通的艺术,改善与患者沟通的技巧与策略,是建立良好医患关系,减少医疗纠纷的关键。其次,我们即将进入临床实习,首先面临的是与病人沟通的问题。只有让病人了解你,信任你并配合你的诊疗工作,你才有机会在病人身上进行临床实践,才能从病人身上获取临床医学知识,达到实习的基本要求。但是“病人选择医生”制度的实施,对医学生医患沟通问题及临床带教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给教学、教师和学生带来了很大压力,对临床实习效果产生了很大的冲击。这一问题得不到解决就难以切实保证实习质量。如何提高医患沟通能力,建立和谐的医患关
系,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严峻而又刻不容缓的课题。
良好的医患沟通能力是医学生成为一名合格医生不可缺少的条件。为此,我们除了掌握带教医师在临床实习中的示范及协调外,掌握一定的医患沟通技巧,是我们进入临床实习前的准备工作。
1.保持热情的态度。态度是心灵的表白,极易受个人感情、思想和行为倾向的影响,服务态度的好坏充分体现了接待人员的人文素质和道德情操。体现良好沟通态度的关键之一是接待人员情感适时恰当的“输出”。因此,沟通愿望和沟通态度往往是决定医患沟通成败或效果的关键,一个诚恳而温柔的眼神就会向病人传递同情、温馨和关爱。
2.掌握语言的艺术性。古代医学之父希波克拉底曾经说,医生的法宝有三样:语言、药物和手术刀。医生的语言如同他的手术刀,可以救人,也可能伤人。医生高超的语言水平。能给病人增加信心、希望和力量,而如果运用不当,就会产生相反的作用。因此,掌握语言的艺术尤为重要。
3.用心倾听。沟通大师卡耐基认为:在沟通的各项功能中,最重要的是倾听的能力。任何有效的沟通都始于真正的倾听,而成功沟通的高手都是那些真正领略倾听价值的人。事实上,倾听并不是件容易做到的事。要做一个有效的倾听者,应做到:一是要全神贯注和适时回应,适时轻声地说“嗯”、“是”或点头以表示你在注意地听。二是在沟通的过程中,对患者的陈述进行核实。三是当患者陈述完有关情况后,将对方的部分或全部沟通内容反述给他,使他通过你的反述核对
他的讲话和表现,重新评估并做必要的澄清。
4.重视非语言性沟通。非语言沟通是以人体语言作为载体,即通过人的目光、表情、动作和空间距离等来进行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交流。微小的非语言行为变化,会对患者产生微妙的心理和情绪影响,把握好沟通时的非语言行为人分寸,自然而不失庄重、严谨又充满温情、愉悦但不夸张,恰到好处地传达接待人员的交谈信息和丰富的人文精神,同时注意患者的接受心理和审美感受,使交谈更富有生气和感染力,使医患沟通更富有成效。
第三篇:浅谈培养医学生中情景模拟教学法运用的医患沟通能力
浅谈培养医学生中情景模拟教学法运用的医患沟通能力
情景模拟教学法是一种具有较好的实践性和可操作性的教学方法,由于情景模拟教学法模拟了事件发生与发展的真实情景,身临其境的教学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换位思考能力,增强了对他人的理解与同情,体会不同角色的心理变化、处境;有利于让学生通过模拟事件的每个细节,全面提高学生自我觉察与分析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医学生的沟通能力。情景模拟教学法契合医患沟通的教学特点和教学目标。有利于实现理论和实践的有机结合。
但由于长期受教育体制和教育环境的影响,我国医学生沟通教学仍以理论教学为主,这种“单项灌输”的传统教学方式已经不能适应医学生沟通能力培养的需求,教学方式改革势在必行。为此,本研究将情景模拟教学法应用于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培养教学中,探讨使用情景模拟培养医学生沟通能力的重要性及实施经验体会。
1.情景模拟教学法 情景模拟教学法是指根据教学内容在教师设置的某种情境中,学生模拟或扮演其中的角色,进行模拟实战演练,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一种互动、实践的教学法[1]。常见的形式有模拟案例讨论、模拟专题小组讨论、角色扮演、标准化病人等等。情景模拟教学法作为行动导向的教学方法,要求设计出逼真的工作场景,人物、情节,矛盾冲突,疑难问题穿插其中,根据不同情境学生主动参与到角色中[2]。
1.1情景模拟教学法与医学生沟通能力培养的契合 医生职业的重要特征在于,所面对的工作对象是有感情、有思想,有着不同社会背景和思维方式的形形色色的人,而不仅仅是疾病本身,而这就要求医师论文发表球球2043944129不仅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还需要具有良好的沟通的能力、协调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医患沟通是评价医生临床工作能力的一个核心方面。良好的沟通技能并不是天生就具有的,很多人通过后天的教育、训练能够使其得以提高。在我国,医患沟通教育正处于实验阶段。国内一些院校已经开始重视医患沟通教学,在临床医学中开设了医患沟通课程,但由于教学普遍侧重于理论教学,内容抽象枯燥,缺乏必要的沟通实践活动和沟通技巧的指导,因此往往很难收到理想的教学效果。也有一些院校提倡医学生早期接触临床患者以训练沟通技能。但随着人们法制意识的增强,许多患者不愿意配合教学活动,使得教学资源严重短缺。因此,传统教学方法已不能适应我国医学生医患沟通技能的教学要求,必须寻求更加合理、有效的教学方法。
2.情景模拟教学法在医学教学中的应用
在5年的临床专业学生培养过程中,我们将知识和技能训练分散在医学教育的全过程,每学年分别设置不同的课程,分阶段通过情景模拟教学法的不同形式传授医患沟通知识和技能,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逐步培养医学生的医患沟通能力: 2.1综合素质的培养 低年级医学生通过情景模拟教学专题小组讨论、无领导小组讨论、案例教学等情景模拟教学来培养医学生综合人文精神。在医患沟通的教学中,适当融合沟通学、心理学、伦理学、法学等人文医学类课程,以培养医学生的综合人文素质。相关课程可以通过专题小组讨论的形式开展,如医患沟通的技巧和策略、如何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论文发表企鹅号2798419225医生与社会、医学中的伦理困境、医患法律问题、医疗同行的交流技巧等专题,通过不同模拟专题交叉渗透医患沟通知识,帮助学生理清医患关系中涉及道德、伦理、法律的内在关系,为培养良好的医患关系打下基础。
应注意培养医学生移情心理。医患沟通时,特别是告知患者重大病情时,医生有时由于担心无法控制患者的情绪反应,潜意识里会主动回避问题,避免采用开放式问题交流,临床医生普遍缺乏移情式的交流技巧[3]。有部分医生认为不能将自身的情感过多地投入到患者的情感中,因而不善于应用移情的方法。有研究显示,通过同事实践案例、和同事共同讨论处理问题、模拟实践场景过程中医生可以逐渐学习移情的沟通技巧。因此,在学校的教学培养过程中可以考虑加大角色扮演+案例分析等实践教学的力度,这种在具体问题情境中学得的知识和技能最牢固,能迅速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2.2临床焦点情境的模拟教学
高年级医学生有扎实的临床医学知识,即将走上与患者面对面的临床实习岗位,但很多学生由于社会经验较为缺乏,在换位思考、理解患者心理、关注患者情绪变化等方面的沟通能力还较为缺乏,因此在完成相关理论学习之后,我们设置一些临床情景让医学生实践演练,如模拟癌症等危重病情告知场景;患者及其家属担心疗效,焦虑情绪的沟通;临终病人关怀沟通、术前谈话,医疗纠纷和患者教育等情况,可以让医学生快速了解不同类型患者、不同医疗情景的特点,培养医学生与患者间沟通交往的能力。
我国的医患沟通课程可以借鉴西方医患沟通课程,使其贯穿于整个医学教育,从低年级到高年级,从基本的人际交往能力到围绕临床焦点问题的交流策略,逐步地、分阶段的教学方式,有利于潜移默化的培养、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在高年级或临床实习阶段,把病情告知技能和其他临床沟通技能组成课程群,这样使学生在具备了足够的临床专业知识后再学习相应的沟通技能,有利于角色扮演等情境教学的开展,可以达到使学生医患沟通能力和专业能力同步提高的目的[3]。
3.情景模拟教学法实施步骤
3.1编写模拟情景使用的脚本
脚本编写是该方法成功的关键。脚本应明确模拟的背景、人物的构成及模拟要点。假设医生接诊住院患者的场景编写详细的培训脚本,我们应根据医患沟通的要求设计模拟患者的性格特征,从而考核相应的沟通技巧。例如:有些患者设计成性格内向,见到医生紧张、讷言,这个场景就可以考察医学生是否能营造良好的沟通气氛,从而很好的收集病史;有些患者设计成性格外向、夸夸其谈,考察重点在于医学生能否控制好交流的节奏,合理安排接诊时间;也有些患者患有恶性疾病,可以设计其精神紧张,思想包袱重,考察医学生能否及时给予患者的安慰与精神支持;有些还可以设计成患者对于医生所讲的医学术语不能理解,其向模拟医生反复询问,重点考查医生能否耐心细致的用非专业、能够理解的语言向患者解释等。通过设计不同疾病特点及患者不同性格特点,把有关医患沟通技能方面的问题灵活穿插于对话之中,训练医学生把握不同情境、应对不同性格患者的沟通能力。脚本要反映典型的病例,矛盾冲突明显,针对性强,便于教学。此外应注重非语言沟通的细节,如表情、动作、态度、语气等[4]。
3.2课外准备
根据教学班的情况5-6人结成模拟演练小组。在小组组长的领导下对模拟情景进行深入分析,对演练所要求的不同角色进行分工,安排进行课下练习等。教师应加强与学生的联系,如遇问题能够给予及时指导。教师应该采取开放式的指导方式,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应变的能力,更好地把握模拟教学的精髓。3.3课堂演练和答疑 通过幻灯片、海报、音乐等渲染环境,使学生置身于一个多维、仿真的环境中,比如由一名学生扮演患者或家属,演绎其在告知癌症病情时所发生过的场景和难题,由另一名学生模拟医生,运用所学到的告知步骤和交流技能来处理,注重非语言沟通细节的运用,不打断学生的演练,这可以保证演练的完整,防止影响学生的思路。每组演练结束以后,教师暂时不评论,以免对后面的演练产生影响。角色模拟演练后进行小组讨论,评价“医生”告知技能的优缺点,并提出适当的处理方法,最后谈出每个人的感想和建议。模拟过程中教师应把握主题,控制课堂内容进展,即让学生畅所欲言,又能学有所获。
3.4总结、考核制度跟进
在临床工作中医与患之间是一种特殊的人际关系,医患沟通能力是改善医患关系的关键。除经验积累之外,沟通能力的一些基本原理和共通的方法是可以通过后天培训和学习。情景模拟教学方法的采用可以更有效地提高医学生的医患沟通技能和策略,为今后执业过程减少医疗纠纷,营造一个互信、开放医疗环境,实现医疗活动最佳效果提供基本保证。
教师辅以录像对情景模拟案例进行深入分析、总评,运用卡尔加里-剑桥指南的思想针对学生沟通技能的缺陷性提供合适的改进方案[5]。医学生也需自我反思在参与和观察中增长对医生岗位的理解,对患者的换位思考,以及在特定的医疗环境中医患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影响,用简短的文字将上诉反思和理解进行总结,反馈给指导教师。
医患沟通能力的考核应侧重于能力而非单纯的知识考核,为了促进情景模拟教学法在医学生沟通能力培养中的有效开展,授课教师应以情景模拟教学法中学生的表现作为考核的依据,同时辅以评价医学生沟通状况的量表进行考核。、在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影响下,高等医学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有了更高的要求,医学教育不仅要进行医学自然科学教育,更要对学生进行人文素质培养。世界医学教育联合会《福冈宣言》指出:“所有医生必须学会交流和处理人际关系的技能。缺少共鸣(同情)应该看作与技术不够一样,是无能力的表现。”沟通能力是开展医疗活动的基础,患者的信息收集、疾病诊断、疾病治疗等都离不开与医生的良好沟通。
第四篇:浅谈医学生医患沟通应掌握技能与培养途径
浅谈医学生医患沟通应掌握技能与培养途径葫芦
摘要:目前医患关系紧张,而医患沟通技能培养是协调医患关系的重要途径。医学生是未来的医生,他们从实习期间就开始面临与病人沟通的问题。良好的沟通技能是医学生成为一名合格医生不可缺少的条件。本文基于医患沟通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提出了医学生应具备的医患沟通技能及其培养途径。
关键词: 医患关系;医学生;医患沟通技能;培养途径
近年来,医患关系一直是一个社会热点问题,医疗纠纷的发生率逐年上升,形成了很严重的社会问题和行业负担。据调查研究造成医患关系紧张的主要原因是医患沟通不足。因此医患沟通技能培养是协调医患关系的重要途径。医学生是未来的医生,他们从实习期间就开始面临与病人沟通的问题。由于医患关系紧张,加上学生缺乏自信和经验,若在医患沟通技能上缺乏有效的训练,医学生的临床实践则会受到限制,最终严重影响医学生的成长。从此可见,良好的沟通技能是医学生成为一名合格医生不可缺少的条件。
一、医学生应该具备的沟通技能
()1.1沟通的自信心。医学生应注意穿着打扮、谈吐举止,给人以有修养、自信的感觉1.1.2转换角色的能力。角色沟通即是要求医学生能够转换角色,换位思考和表达。角色沟通要求医学生尊重对方的身份、权利和意愿。要求医学生在沟通时能审时度势,保持和谐心态 ;
能从患者的角度去思考,视患者为亲人、朋友,用健康心态去沟通,能设身处地为患者着 想,()不侵犯患者的权利,不抱着私欲的目的,一心一意满足患者的愿望
21.3善于拉近距离的能力。医患沟通是人际交往的一种方式,在人际距离上表现为位置(距离)距离和精神距离(个人隐私)两个方面。在患者就诊过程中,医学生作为医务人员是主导方、是强者,病人是被动方,是弱者,病人常常希望主动地向医务人员靠拢,希望保持彼此间的“私人”区域的距离关系来获得医务人员们如同朋友般的关爱。医务人员应真诚地倾听病人主诉,弯腰俯身与卧床的病人交流,为病人整理衣物,亲手感触病人的冷热等行为方式,都
()是医师主动地把与患者的距离关系由“公事公办”的社交区引向亲切友善的“私人”区3。
1.4树立良好第一印象的能力。在医患沟通中,印象有着重要的作用。美国芝加哥市西北
()大学医学院的研究发现,医务人员留给病人的第一印象对双方关系发展至关重要4。调查
结果显示,大多数病人都希望医务人员第一次见面时能够主动与他们握手,称呼他们的名字,并自我介绍。此前一次调查发现,病人经常抱怨医务人员不进行自我介绍,这使他们无法确定医务人员的身份。美国医学专业协会的谢尔登·霍罗威茨博士认为,称呼病人名字,给对方留下良好印象不仅是礼貌问题,还对减少诊疗失误有所帮助。
1.5相互理解相互信任的能力。心理沟通是人与人之间、人与群体之间思想与感情的传递和反馈的过程,以求思想达成一致和感情的通畅。医患之间的沟通虽然只能是“聊天”,但是涉及面很广,不仅仅简单的一问一答,更应有良好的互动,成为朋友式的交谈。这要求我们在良好的医学知识基础上掌握多方面的社会。生活、文化知识。与喜好足球的患者谈足球比赛,与喜好文学的人谈文学作品,与喜爱动画片的孩子侃“奥特曼”、“花仙子”等等。这些有利于增加自身的人格魅力,有利于建立医患之间良好的伙伴关系(1)。上升一个层次,医患双方通过心理沟通,在医务人员的主导下,通过沟通使患者在心理上得到安慰,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勇气。尤其是在“生物一心理一社会医学模式”的主导下,医学生要主动全方位了解患者的疾苦,感知患者真正的需求与矛盾,让患者从内心真切的感受到作为医务人员的我们是在关心和爱护他,从而取得医患间的相互理解和信任,进而取得患者配合,显著改善治疗效果(5)。注意沟通细节的能力。如医学
(1)生在医患沟通中应该学会在称谓上拉近患者的距离,多用亲友常用称谓。注意礼貌用语,多使用“请”、“谢谢”、“对不起”等礼貌用语。力所能及地给患者及家属帮助等。
总而言之,医患沟通技能可以归纳为“一个要求、两个技巧、三个掌握、四个留意、五个避免、六个方式”。一个要求:诚信、尊重、同情、耐心。两个技巧:倾听,多听患者和家属说几句;介绍,多对患者和家属说几句。三个掌握:掌握患者的病情、检查结果和治疗情况;掌握患者医疗费用情况;掌握患者及家属的社会心理状况。四个留意:留意沟通对象的情绪状态;留意受教育程度及对沟通的感受;留意沟通对象对疾病的认知程度和对交流的期望值;留意自己的情况,学会自我控制。五个避免:避免强求沟通对象即时接受事实;避免使用易刺激对方情绪的语气和语言;避免过多使用对方不易听懂的专业词汇;避免刻意改变对方的观点;避免压抑对方的情绪。六个方式:一是预防为主的针对性沟通;二是交换对象沟通;三是集体沟通;四是书面沟通;五是协调统一沟通;六是实物对照讲解沟通(6)。
二、培养医学生的沟通技能的途径
2.1重视提高人文素养,培养良好医德医风。当今的医学已经转变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对医学生人文素养的要求不断提高。在医患沟通过程中,医学生扮演的医务工作人员是引导者。医生是治病人而非简单地治病。在面对病人时,医务工作者只有拥有较高的人文素养,在会在实际工作中时刻替患者着想,从而赢得融洽的医患关系。因此,加强医学教育中的人文素质教养,提高医学生的人文素养,树立良好的医德医风,是培养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的基本条件(7)
2.2改革实习评价体系,保持热忱的医疗态度。在医学教育中,带教老师的示范作用至关重要。医学生与患者的接触主要集中于见习与实习阶段。在实践教学中,带教老师应身体力行,以热忱的态度对待患者,为医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此外,现行的医学实习评价体系主要是对医学生的专业知识、基本技能及病历书写等方面进行考核,而患者的评价方面则是空缺的。因此,各高等医学院校应改革实习评价体系,在医学生的成绩考核中加入患者对其医疗技术及医疗态度的评价,促进他们以热忱的态度对待患者,提高他们的医患沟通能力(7)。
2.3加强基本技能培训,提高医学诊疗技术。医德、医态、医术三者相互关联。在与患者的沟通过程中,医学生不仅要有良好的医德、诚恳的医态,还应具备精湛的医术。医学生在实习期间需要在带教老师的指导下完成问诊、体格检查、临床基本技能操作及病历书写等工作,完成这些工作时,必须征得患者的同意并需要患者的积极配合。良好的医患沟通关系需要医学生付出足够的时间和爱心去真正关心患者,从而得患者的信任。娴熟而细致的体格检查与操作也是医患沟通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因此,加强临床基本技能的培训,强调体格检查对医患沟通的重要性,是医学生的医患沟通技能培养的重要条件(7)
2.4加强医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和法律法规教育。帮助医学生确立健康高尚的职业道德,同时普及医疗相关法律知识,使得医学生在实际工作中有意识的对患者负责,增进医患感情,杜绝可能出现的违规和违背职业道德的行为
2.5(8)。建立规范的沟通服务保障体系。这一点针对包括医学生在内的所有医务工作人员,良
(9)好有效的医患沟通需要以规范的制度来保证。建立医患沟通工作制度体系,医务人员在医患沟通工作中有了统一的行为准则和评价准则,就避免了医患沟通工作的随意性和不确切性。
参考文献:
(1)
(2)
(3)医患沟通学 作 者:王锦帆 主编 出 版 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6-8-1 版 次:2张宇,周绿林.基于危机管理理论的医疗纠纷危机沟通策略„.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l1(2):l12-1l3 李晓光,刘娜.临床实习医师医患沟通技能培养[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08.15(11):1057 页 数:327字 数:633000印刷时间:2006-8-1 I S B N:9787117078856.pdf
(4)
(5)
(6)
(7)
(8)
(9)
王墨,李秋,赵晓东.通过医患沟通促进临床实习[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杂志,2007,(4):1—3 试论医务人员医患沟通能力的培养l Hospital Management ForumI Jun 2013 Vol 30 No 6 加强医患沟通能力培养提高临床实践教学质量DOI:10.3969/j.issn.1672-9455.2013.07.082李霞,门九章.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的培养 E J ] .教育理论与实践,2 0 1 3,5(1 3).pdf 罗飞,张泽华,侯天勇.医学实践教学中加强人文教育的意义和方法E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郑楷炼,乔帆,王志农,等.使用临床情景模拟培养住院医生的医惠沟通能力[J].中国高等医学文献标志码:C文章编号:1672—9455(2013)07—0901—02 2012,5(13):175—176. 教育,2009,(11):91—9
第五篇:医学生临床实习中能力的培养
医学生临床实习中能力培养的探讨
张斌,黄异飞,吴彦生
(新疆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脊柱二科,新疆830000)
临床医学是近年来医学领域中知识更新最迅速的学科之一,如何培养适应现代医学发展需要的一批高质量的临床医学专业人才,是目前临床医学专业教育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大学生实习是一种以实践的方式实现高等学校教育目标的教育形式,是高等学生有目的、有计划地深入企业、深入现实社会,识国情、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以理论为指导,用眼观察、用脑思考、用手实践、用心感知的一系列的生理和心理活动的总称。临床实习是培养临床医师的前期准备工作,实习期间既要求实习生学习掌握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又要培养实习生的临床工作能力,进入临床实习阶段实习生的临床工作能力的培养就显得非常重要。现介绍一下我们的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教学经验,仅供参考。一.医学生自我能力培养欠佳的因素
能不能培养出创新型人才成为新世纪大学地位和水平的重要标志。临床实习作为医学教育的重要形式和医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在培养实践能力,加速学生社会化进程,发挥着愈来愈重要的作用。目前,医学生实习过程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制约着自我能力培养的进程: 1.教育观念陈旧
目前,临床教学以知识灌输为主,带教老师参照书本将内外妇儿等医学知识传授给学生。过分偏重讲授的教学方法,忽略实习生临床诊断思维锻炼,不能充分调动实习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但是在知识信息大爆炸的现代,医学知识更新飞快,待学生进入临床实习时,先前所学的理论知识有些已与现代临床脱节。与此同时,一部分临床带教老师沿袭陈旧教育观念来教育学生,没有启发学生主动学习、讨论式学习、问题引导式学习,这样不但不能激发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反而会引发他们的懒惰习性。2.教师投入不足
教研室领导的高度重视及带教老师的高度责任心,对实习生临床工作能力的培养有密切的关系。在附属医院,医疗、科研、教学是三大任务,但教学则为“主旋律”,但有少数带教老师对这点认识不足,常常将医疗、科研放在最重要的位臵,热衷于医疗和科研,而对教学的工作比较忽略,从而影响实习生临床工作能力的培养。同时医学生临床实习的带教老师均为科室的临床骨干,除了日常的医疗事务工作,还承担大量科研任务。虽然身为教学骨干,但是临床、科研压力的不堪重负,让他们没有多余的时间和精力分摊到教学。日积月累下,由于精力投入不足,使得现有的实习轮转体系和带教模式与医学生培养逐渐增长的需求的矛盾日益突出。3.学生自我培养能力薄弱
在大学生普遍接受层面上大多趋于一种空中阁楼的模糊状态。现代大学生多数为独生子女,自我中心和本位思想强烈,而人文精神薄弱甚至缺乏。这对于即将要踏上医生岗位的大学生来说,缺乏人文精神不利于他们妥善处理好医患关系、医护关系甚至医生与医生的关系。作风习惯一旦形成,很难在工作后改变,寄希望于未来工作中培养只会是无本之木。当代大学生是“幸福”的一代,部分学生缺乏作为一个好医生应有的吃苦耐劳、勤奋好学精神,对繁杂的临床实习兴趣不大,学习态度不积极、不主动,不愿多接触病人等现象比较普遍。这种学习态度很难保证学习效果,与培养能力的目标也是背道而驰的。
4.医疗环境制约
《执业医师法》、《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等政策法规的出台,使得实习医生临床操作机会大大减少,医患关系紧张更使大部分病人不愿选择医学生开展任何诊疗工作。没有实践的保障,学生无法巩固理论知识,无法了解医疗现状,又何谈创新能力培养。临床科室上至主任医师下至带教老师,碍于社会各界压力和医患矛盾,在很多临床操作上不敢放手让学生做,实习从某种程度上演变成了见习,这种医疗环境干扰并阻碍医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进程。二.措施和对策 1.更新教育观念
传统、陈旧的教育观念,导致了医学生自主发展意识差、实践能力不强,缺乏创新精神。教育是一种基本的生产力,自我能力的培养及创新又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医学教育竞争与人才竞争息息相关。为此,必须转变教育观念。树立以“学”为中心,以学生为主体,既重视知识的继承和传递,又强调知识的发展和创新,强调医学科学知识与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相互渗透,提倡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自主学习,注重以学生个性发展的观念。我院应注重实习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实施“以问题为中心”为主的启发式、议论式教学方法,培养实习生的自学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有利于实习生个性和才能的全面发展。2.创新轮转体系
我国医学教育目前实行的实习轮转体系,不能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创新轮转体系迫在眉睫。在我国,学生进入医学院校后,一般到大学三年级还没有接触医师,更没有接触病人,不会看病,只有在学完三年的基础课后,在第四学年上临床课时有少量临床见习活动,直到第五学年毕业实习时,才能接触临床,接触病人。我院应做到首先把学生导入医学的科学性、艺术性和道德性;第二步把学生导入医生的角色、认识医生的使命、医生的素质、医生的道德培养、法制培养与专业培养和医疗中的人际关系;第三步把学生导入临床,让学生早期接触病人、认识症状,才能和病人有共同语言,才能建立起与病人交流的关系,才能帮助病人就诊就医。同时,我们还安排医学生利用暑假时间到医院进行临床实践活动,为期一个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医疗服务,体验一下当医生的滋味。经过导论的学习和参加临床实践活动后,医学生到了实习阶段就能很快进入角色,这对临床工作能力的培养起辅助作用。同时我院应创新轮转体系应该从发展医学生的智能和培养医学生创造能力的角度,对传统的教学内容进行再认识,进行必要的筛选、补充、更新、重组进行整合优化,构成新的实习体系,使其既能反映医学领域最基本、最核心的知识,又能反映医学领域最新的进展和动态。针对五年制、七年制学生的特点和培养目标,调整轮转科室,制定不同的轮转计划。3.改善带教模式
现代医学生注重五种能力的培养,即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动手能力、灵活运用知识能力、口头语书面语言能力,要完成这五种能力的培养,教学方法起了决定性作用。要正确处理好带教过程若干关键化解的关系,即“灌输”与“讲解”的关系、“讲解”与“启发”的关系、“启发”与“讨论”的关系、“讨论”与“动手”的关系、“一般动手”与“创新”的关系;注重解决好带教各层面的若干矛盾,即“理论学习”与“教学实践”的矛盾、“培养”和“使用”的矛盾等。4.提高学生素质
教学以学生为主,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学生的自身素质影响其自身发展。因此,提高学生素质有助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进程。首先,医学生必须具备高尚的医德医风。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也带来了不少负面的影响,收受病人的红包、礼物、或吃请的不良现象在部分医院仍存在,这些问题对实习学生的身心健康、人生观、世界观及价值取向都会产生不良的影响。还有些实习生实习目的不明确、缺乏主动性、责任感等。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力度,要求实习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他们救死扶伤、防病治病,实行革命的人道主义,全心全意为病人身心健康服务的思想;同时要求实习生必须参加医院及科室每周的政治学习,提高思想觉悟,并在经常的实习检查中,与实习生谈心,结合以前实习的正反两个方面的经验教训教育学生,发现问题及时处理,要求他们牢固树立法律意识,防止医疗事故发生。其次,医学生必须改变传统的学习方式,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鼓励学生参加课题型社会实践,到职能部门挂职锻炼,培养发散性思维,不被书本上的条条框框禁锢,从实践中获真知。最后,医学生必须具备五种能力,对自己的职业学习生涯有具体规划,有强烈的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5.优化教育环境
首先各教研室主任要重视各种教学工作,将教学工作与医疗、科研工作并肩,经常召开教学会议,强化教学工作的重要性,提高教师的教学意识和责任感,同时将教学工作质量的好坏作为教师年终考核及职称晋升的重要参考,迫使各教师不断改革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其次各教研室主任和带教老师经常深入教学第一线,征求实习生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教学质量的意见,收集对带教老师的意见,根据反馈的意见,及时做出相应修改、调整,对带教老师实行一定的奖罚措施;同时,每年我们组织评选优秀实习带教老师,对优秀实习带教老师给予证书及奖励;第三,我院每年还选派优秀实习带教老师外出参加学术活动,学习新知识,提高教师素质,因而形成一支严谨高质习生的“医生”意识;其次各个实习生入科前,均进行入科培训或教育,由各专科教师介绍专科特色、专科的注意事项等等;同时在整个实习过程上,不断强化实习生的“医生意识”,培养他们的临床综合思维能力及独立工作能力,以适应未来工作和社会的需要,这是培养实习生临床工作能力的基础。参考文献
[1] 向东,罗天友.医学影像学实习生临床工作能力的培养[J]. 现代医药卫生,2004,20(20):2202-2203
[2] 张明正.提高医学实习生临床实习效果的探讨研究[J].开封医专学报,1999,18(4):64-65
[3] 孙宝志.把早期临床教育作为教学改革的突破口一编写《临床医学导论》的体会[J].中国大学教学,2000,(2):27-29
[4] 李秋娟,刘晓芳,叶建新,等.结合临床医学专业特点深化预防医学实验教学改革[J].大连医科大学学报,2005,27(2): 97-98.
[5] 鸣 敏,王馥明,夏 蕙,等.医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调研及分析[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4,(2): 4- 8.
[6] 李 勇,贺 加.中外高等医学教育学制与学位的研究与思考[J].医学与哲学,2005,(3): 65- 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