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世博会观看读后感范文
世博会观看读后感
真没有想到啊,参观上海世博会的愿望一下子就实现了。想像中的世博会,规模宏大,展馆林立,人潮涌动。
到了园区现场,才知道场面出乎预料,如此壮观,如此漂亮,如此热闹,让人惊叹不已。
这是2010年7月,爸爸妈妈带着我。我们从家里出发,我们全家人的心情十分激动,望着幢幢摩天大楼和众横交汇眼花缭乱的高架道路,不住地赞叹。当大客车驶上卢浦大桥时,俯瞰桥下浦江两岸,世博会尽收眼底。最标志性的代表建筑,就是中国红的中国馆,造型独特,漂亮气派。大桥下面的停车场,密密麻麻停满了各种车辆。7月31日下午5点,这是个难忘的时刻。我们开始下车步行,从浦东常青路口,穿过17号超大型地停车场,来到了园区7-2门入口处,经过耐心排队等候和严格的安件之后,傍晚6点,进入世博园c片展馆区。
上海世博会园区占地面积5.28平方公里,是世博会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届。从南浦江两岸,一共打造了五个展馆区,A、B、C三个展馆区在浦东,D和E两个展馆区在浦西。C片展馆区主要是欧洲、美洲和非洲的展馆,共计138个,展馆数量最多,占五个展区展馆总数283个的48.7%。夜幕降临,园区内灯光绽放,璀璨夺目,绚丽华美。那创意独特、别致漂亮地一座座展馆,多姿多彩,神秘浪漫,夜色如梦幻一般。爸爸还有妈妈都当了世博志愿者呢!我们一家欧洲之旅。由于近两年爸爸先后出国到法国、法国和瑞典等国公差,留下许多好印象,所以,我们直奔这几个国家展馆,打算先睹为快。不巧的是,热门展馆,排队太长,几经尝试,未然如愿。乌克兰是我们参观的第一展馆。馆内展示紧扣“从古老到现代”的主题,从城市建筑到陶瓷制作、刺绣、木版画等民表演,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离馆时,我手持“世博护照”去签证盖章,留作纪念。我用俄语向金发碧眼的漂亮姑娘打招呼:你好!她微笑着看着我,迅速盖上标有乌克兰中文字样的园章,我满意地用俄语赞赏地说:好棒!她友好地回敬了一句“!”谢谢!在展馆里,与外国客人对话也是种乐趣。
离开了乌克兰馆,接着我们走进爱沙尼亚馆。爱沙尼亚馆外形色彩斑斓,主题是节约城市。馆内摆放着许多不同颜色的象大肥猪一样的“储蓄灌”。每个罐代表不同的城市问题,比如,“为了新鲜空气”,“为了汽车停车场”,“为了绿色的公园”等等。“储蓄罐”上用中文写着不同的宣传口号,我当即掏出纸和笔,抄录了几条:“创业机会人人平等”、“教育资源充足培训”、“城市人口密度就近享有资源”和“新旧建筑和谐共存”等等。我们还饶有兴趣地站在储蓄罐旁边,然后触摸墙上的摄影电脑,现场完成了一张全家照。不一会儿,我们的光辉形象就在展馆大厅的大屏幕上显示出来,心里一阵高兴。
凉风习习,夜色美好。园区内游人如织,生机盎然。我们抓紧时间又走进希腊馆。在馆内门口处,有两幅相互垂直的大屏幕不断变换着图像,让我们停下了前进的脚步。图像中反映了充满活力的城市这一主题内容。有趣的是,面对大屏幕有一个控制台,十只大手伸开印在台面上,如果参观者用自己的手套上去比一比,按一按,屏幕画面就会变化。工作人员现场选中五位观众参加互动,我也在其中。大家把手准确地印在台面模拟的手上,银幕上发生了森林大火,熊熊烈火越烧越旺。这时,工作人员指挥大家同时抬起手,又同时整齐地按下去,大火立马熄灭了。设计者采用光电反应原理,告诉大家一个道理,只要人人动手,齐心协力,才能解决问题。我们又集体演示了解决城市交通涌堵的问题,五双手同时按下去,塞车的画面立刻变成公交车和自行车的画面,道路畅通,环境保护,生活有序。展馆内特设10个展厅,拱廊、城市与上海、集市、步行街和港口、广场等,把希腊城市生活的24小时浓缩成展馆对外开放的12个小时,在上海世博会期间,始终与上海日出日落同步运行。一位游客说,世博会后,全国肯定要形成一个出国旅游的热潮。
我们怀着满腔激情,度过了一个浪漫的、难忘的夜晚。我们从一个馆走向另一个馆,从晚上7点走到8点,从8点走到9点,只觉得时间过的太快。后来,我们又去了立陶宛馆和捷克馆,还幸运地观赏到了“欢乐盛装花车大巡游”活动,热情奔放,阵容豪华。浙江安吉的表演团队,身着各国艳美服装,带着世界的笑容,歌唱城市的未来,载歌载舞与夹道观光的游客进行互动,游园者不佳地招手、鼓掌、尖叫......。
真是一个不眠之夜啊。在游园者中,一群一群地男女学生最为活跃。“我们一口气跑了十几个馆,累死了,”“我们买到护照了.....”,年轻人走到哪里哪里就热闹开了,他们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来自全国各地的旅游团队也很抢眼。我们全家一进门,三五结伴,豪情满怀,一个跟一个,一馆接一馆,争先恐后,不停地奔走,直到晚上9点还顾不上吃晚饭,一口气下来参观一、二十个馆。看不够,还觉得看少了,真是够厉害。一位八十岁的老人还吵着要去看湖北馆,说湖北人为什么不看湖北馆?
如果有人问我,你幸运吗?回答是,幸运,太幸运了。遗憾吗?有些遗憾。凡是幸运美好的事物,往往都会留下一些遗憾。满意了,有遗憾,就会努力争取更加美好。在一个半世纪的世博会历史上,曾经留下许多美好,也存在遗憾。上海世博会,首次在发展中国家举办,242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参展,规模空前。国家投资450亿人民币巨资,按计划开馆半年时间,预计国内外参观人数达到7000万人次,影响巨大,意义深远。截止5月22日,入园参观人数累计超过500万人,央视报道,5月26日当天游客35.35万人,5月27日为37.7万人。上海世博会的主题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吉祥物叫“海宝”,寓意为“四海之宝。”“中国国家馆”,不管是建筑创意、构思主题以及展示内容,无疑都应当列为参观首选。由于游人过多,规定参观前必须预约,所以此次我们都未能入馆。笔者原本打算要看主题馆、香港馆、澳门馆、**馆、日本馆、俄罗斯馆、美国馆等等,还有非洲馆、浦西展馆区的企业馆、专业馆,胃口并不算大,由于时间所限,未能如愿。就连世博轴也没有饱眼福,独特而美丽的“阳光谷”也没有去看到。
初到世博会,这次,只是与世博会见了个面,报了个到。下次我计划还要再到世博会,携夫人一道,带上活泼可爱的弟弟,细心参观体验,不出国看遍世界。白天入园,多拍一些照片。
千里世博行,览尽江南景,欣悦又劳顿,归来留余兴。
第二篇:观看世博会开幕式有感
观看世博会开幕式有感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2010年4月30日晚八点,灿烂的礼花升腾在黄浦江上空,各类建筑轮廓显现,两岸形成熠熠生辉的长卷,我们敞开共相盛举的博大胸怀,拥抱来自世界各地的宾朋。这是城市的光彩,这是瑰丽的上海。烟花升腾,激光四射,热情迸发,中国欢迎你,四海宾客;上海欢迎你,五洲朋友!
从1851年的伦敦到2010年的上海,世博会已在近30个国家举办了120多次。世博会是一场汇聚人类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成果的全球性盛会,它的每一次举办,都在科学技术、文化艺术、建筑和生活等各方面引领了时代的发展,并产生思想碰撞,迸发出新的火花,从而促发新一轮的学习、竞争和进步。五彩缤纷的焰火升腾在天穹,让我们心中升起无限的向往,上海欢乐在流淌,它是一个屹立于太平洋西海岸,正努力建设国际经济贸易、航海中心的国立城市。那伫立着200多个国家、地区、国际组织旗帜的舟船在“同一个世界,同一个家园,心手相连”中同舟共济,正激流涌进。飘扬的旗帜向我们昭示世博会游历了159年、无数次点燃人类智慧的奇幻之旅,又一次在上海成为了现实,在未来的184天它将为我们娓娓讲述精彩的故事。作为新时期的军人,应该抓住这个“不出国门便能看遍世界”的特殊机遇,不当走马观花的看客,真正走进世博看懂世博,让精彩、难忘的世博之旅成为个人美好的回忆,更成为解放思想、拓宽思维、推动军校、部队全面建设的“新能源”。
上海,以海纳百川开启世博之幕,卓越的情怀笑迎各国宾客。世界上的河流都相通,世界上的心灵也相连,2010的春天,不同肤色,不同语言,不同国度,不同信仰的人们一起相约上海,相聚世博。作为新时期的军人,我们自应该以海纳百川的胸怀,兼容并蓄,博采众长,充分汲取世博会的养分,在交流中学习,在学习中融入,在融入中自强。
水在起舞,风在起舞,蝶在起舞,心在起舞,浪漫的天地,欢聚的盛会,让所有人心为之沸腾,情为之奔流。当科技与艺术亲密地携手,科技试图也在展开。在这场科技与创意的盛宴里,中国军人不是置身事外的旁观者。科技与创新,往往率先出现和应用在军事领域。为了实现建设信息化部队、打赢信息化战争的目标,中国军人将以更坚定的信心,站在世界科技潮头,接受先进理念的洗礼,进一步增强加快我军建设与发展的历史使命感。作为新时期的军人,我们要肩负起有效履行新世纪历史使命的重任,不断创新,拓宽思维,与科技同进步,与世界同发展。世界博览会相聚同一个世界,人类的盛会相约同一个家园。今夜,星光璀璨,我们将欢乐洒满天际。8年前“中国如有一份幸运,世界将添一片异彩”的承诺终于激情呈现在世界面前!
今夜,喜悦流淌在深沉,今晚,欢乐跃度在神州。缤纷绽放的礼花展现魅力上海,辉映和谐中国,照亮精彩世界。一种色彩就是一种期盼,一种光艳就是一份祝愿,愿未来更加美好!焰火直上云霄,跃入苍穹,连接天地和地方,贯通天上和人间。
今晚,在全城聚光灯下人类文明历史的新坐标镌刻在黄浦江畔,走过年华似水的159年,世博会留下的是人类生生不息的伟大梦想。在这个平台上我们破解难题,我们憧憬未来,让可持续发展的脚步永恒延伸,让中国为世界做出更大的贡献。作为军人,我们更应当借助世博这个窗口瞭望世界多种文明,从中开启智慧,汲取营养,做新时期的复合型军人。
从1851到2010中华民族对世博会的热切盼望整整159年,从代表中国的12包红丝参加伦敦世博会到13已人共同承办,中国队世博的热情已融入民族血脉。让我们共同铭记今晚,欢乐的中国凝聚全世界关注的目光,让我们共同祝愿绚烂的上海叙写人类文明进步的辉煌乐章!
第三篇:观看上海世博会开幕式感想
经过8年精心准备的上海世博会终于如期而至!今天晚上心里无比的激动,期盼已久的上海世博会开幕式终于到来了。我匆忙的完成作业,晚上8点,我们准时打开电视,爸爸和我静静的坐在电视的前边。但是电视的画面却使我们久久不能平息下来。8点10分我们翘首以待的世博会开幕式大幕终于拉开了。中国上海,成为全世界眼球聚焦的中心。
整个开幕式分为两个部分:室内部分和室外部分。室内部分主要是升旗及展示世纪的四个篇章。十几个节目短小精悍,让人意犹未尽。室外部分主要焰火晚会3万余枚大型焰火在整整30分钟之内为与会者和电视机前观看直播的数亿观众营造出了春江花月夜的壮观景象。
我,一个小学生,以前对世博会并不是特别的关注,也不是特别的了解。今晚借观看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开幕式,算是长长见识。我深深感动世博会主席兰风混合三国语言异常诚挚的发言,非常喜欢这个可爱的小老头。他不足十分钟的发言让我深深知道人类的世博,世界的中国。在爸爸的讲解下我体会到了十几个短小精悍的节目真是简约而不简单。在较短的时间内感受了来自五大洲的理解、沟通、欢聚和合作。一个小时的时间里让人感受到了中国人的海纳百川、追求卓越、开明睿智、大气谦和的胸怀!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在整个开幕式上,以不同的语言,以不同的形式反复的出现。他在向全世界的人宣告:推广环保理念的重要性。呼应了全球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对未来城市生活的憧憬展望。这也不得不让人联想到最近气候的频繁变化,气温骤升骤降,沙尘暴,气象灾害和频发的地震。让全世界的人们携起手来,关心我们的地球吧!
大型的焰火晚会,五彩的灯光,繁荣的浦江两岸,卢浦大桥与黄埔大桥之间,庞大的上海,成为了一个庞大的舞台,衬托着烟花,使本来就绚丽的烟花更加绚丽多彩。这就是上海,这就是中国一个发展中国家。我们中国人有能力、更有信心把2010上海世博会办成历史最好的世博会。世博会就像一扇窗,中国人打开窗子看世界的风景,世界也在窗下了解中国。让我们通过这明亮的烟花,明亮的灯光,开放的中国与世界了解的更加清楚。此时此刻,见证着中华民族之崛起!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这是世博会的主题,希望能向预料中的那样,使我们的家乡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更加和谐。同时也希望中国世博会能够举办得更加成功,更加光彩。
我的心早已飞向了上海,飞向了世博、飞向了和谐、美好的城市生活!
第四篇:《观看之道》读后感
这本小书看得很快,虽然乍一看都是很好明白的事情,可就像压缩饼干一样,越吸收越觉得这小东西蕴藏着很多力量待你慢慢挖掘,《观看之道》读后感。
你为什么要看这个事物,你看这个事物的时候又在想着什么。
油画,摆在那里,它用着一般现在时的语言强化着收藏者的满足感。一说起油画,我脑海中是圣母、裸女、风景,还有一本《渴望生活》。我喜欢它,目前只意识到一个理由,我想触碰油画上的那些凸凸凹凹的颜料。我对油画没有深入了解,印象中最深的是维米尔的那幅《戴珍珠耳环的少女》,因为我从她的眼神里看到了自己。约翰伯格说,“自己看待对方的方式,可进一步肯定对自己的看法”。就像苏东坡黄庭坚关于牛粪和佛的那个故事一样。我是怎么看待这个世界的,我又是怎么看待自己的。
他又谈到广告这东西,广告许诺给人们的是一种可能达到的东西。每个人应该都有一种希望自己更好的愿望,可现实总与理想有一定距离。广告利用了这种心理,提供了貌似可以去除距离的方法,只要你怎样,你就可以怎样。于是,在自身心理的驱使下,我们有时会让广告趁虚而入。可广告许下的那个效果究竟能否实现,或许开发商和消费者都不十分关心,最重要的是广告给了后者虚幻的梦想实现的途径,给了前者赚取实在利益的手段。“整个世界成了广告实现给予人美好生活这一承诺的舞台”,读后感《《观看之道》读后感》。这使得人们都想着只要靠自己就可以得到自己所想要的东西,却忽略了世界上本身存在的差异。
这几天,想了关于照相的一些问题。照相机拿在手中,它是你的眼睛的延伸。选择看什么,从什么角度看,都渗透着照相机背后这个人的意识。纯客观、冷眼相看,可能么?如果真可能,我想那不过是冷冰冰的一个世界。每个人看这个世界的时候有着自己的世界观,他拿着这个相机去观察这个世界,怎能不渗透他自己的意识呢?而且让这世界渗透着人们的意识,不也是可以让它更丰富多彩么?某种程度上讲,这世界是由人们的世界观构成的。
昨天下午上课时,老师放了一个《文化秀》纪录片的片段。片中那个电视台的男摄像,他为了自己可以拍出一个看似热闹、具有浓厚民族风情的片子,生拉硬拽让一个不想跳舞的女子在他镜头面前表演;采访一个老奶奶的时候,当拍摄距离远时,他没有将自己的照相机向前挪几步,反而很理所当然地让奶奶向他靠拢。这又让我想起那个为了让照片画面好看而用剪刀减去看似多余的树枝的摄影师。这样的照片、纪录片最后剪辑出来呈现在我们面前时,很可能达到了他自己的目的,好看,吸引观众,可这样的东西到底有多大意义?拍照片、纪录片,如果没有自己的意识参与,那是不可能的事情,但参与并不是破坏,不是让这个世界的本真东西因你的意志而转移,因你的想法而被掩埋。临下课时,看了陈学礼老师拍的《故乡的小脚奶奶》片段。片头奶奶看自己的孙子扛着摄像机拍怕他累,非要给他点儿钱。镜头前后的人自然交流却没有矫揉造作之感,反而让人感到了那种感情的真实存在。参与、不参与,这并不是一个不可变的原则,关键,你是用什么样的态度去面对你看到的那些东西。
一切规则都不过是为了让人朝更合理更好的方向发展,规则的背后是对人的尊重和感激,如果没有这些,即使再符合这些规则,那也不过是一种虚伪和形式。
照相、摄像,不是占有,不是权力,只是你自己观察发现这世界、感受理解这世界的一双眼睛和一颗心。
第五篇:世博会作文
游玩世博会
2010年上海世博会开幕了,令我非常激动,总盼望哪一天能去看看世博了解世博。终于在7月15日我的梦想成真了……那天下着蒙蒙细雨,但我的心情无比激动,坐上了大巴,踏上了去世博会的路程。
来到世博园区,真叫人赏心悦目,一个个雄大的建筑物展现在我们的眼前,让人眼前一亮,好像我能猜出里面一定很好玩。一路上我们玩了许多馆,但我觉得最好玩的馆还是石油馆与中国馆。
石油馆外形大长方形,由一串串钢铁条纵横交叉,我们排队排了很久,终于到了,迎面是俩个电梯坐上去就是武功高强的李小龙在挥洒双节棍,还有一个淑女提着篮子,我继续往里面走一个豪华的电影院在我眼前浮现,原来我们观看石油的故事了:我看到人们穿的衣服都是用石油做的,如果没有了石油就没了衣服,而且家里的东西都会瞬间消失,海底动物会频临死亡,花草树木会渐渐枯萎,在开的车子也会突然停止,大地会裂开,世界会一无所有,所以请大家珍惜石油,保护石油!
出来了石油馆,我们又去了中国馆,中国馆,中国馆外层几何图形,是红色,象征着中国人喜气洋洋。我走了进去,一幅雄壮的画面在大家眼前出现,我首先去了北京,万里长城,颐和园等在荧光屏里放映,往里走,2008年的火炬雄伟的在玻璃里树立着,突然想起作为一个中国人而感到骄傲,火炬旁边迎面接来的是我们奥运鸟巢,这曾是大家以前开奥运会的地方啊!紧接着我们来到四川,一只只活蹦乱跳,机灵可爱的小鱼在我脚下,我左踩一脚,右踩一脚可是就是踩不到,正对面是以前古老的房子,每个房子前都有一串大辣椒,一串串玉米,让人垂涎三尺。最后我们去开了华山,哇!从荧光屏里看到群山连绵不断,一座挨着一座,一座有一座的特点,一座有一座的姿态:有的像手捧鲜花的妙龄少女,有的像英俊潇洒的帅哥,还有的双峰插云,像俩根尖尖的竹笋。看过后我仿佛进了仙境,真想有空去转转!
天色渐渐晚了,我们怀着依依不舍的心情离开了世博园区,我心里一直在想那些参观过的馆区,发现现在的科技室那么的发达,有那么多好玩的、高科技的东西我从没见过,才发现自己是那么的渺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