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三进三同”活动调查报告
“三进三同”活动调查报告
2011年1月19日,我独自一人来到重庆市巫山县双龙镇洞桥村,我的外祖父外祖母家,开展了我的寒假“三进三同”社会实践活动,活动时间从1月19日至1月31日。活动过程中,我深入家乡农户与他们同吃同住同睡同劳动,体验了各种农村劳动。有过年前的杀猪,在山林里去背柴火,与所有人一起去祭祖,下田去播种,还去为结冻堵塞的水管疏通。从多个方面了解了家乡农村的生活,也培养了我的吃苦耐劳精神。
(一)、吃水难
由于家乡的地区属于比较缺水的山地,所以一到冬天,必须牵引很长的塑胶水管到很高的山顶位置引水,但由于牵引的水管过长,农村地势高,塑胶水管中的水到了夜晚很容易发生结冻,从而导致水无法顺利的牵引到家里,第二天就缺水吃,我们一边通水,一边先挑水解决吃水困难。在经过了一整天的忙碌,终于将所有的堵塞水管疏通了。所以很希望政府出头,指导偏远山区的农民大众接通自来水管,拥有完善的吃水设施,不在为一到冬天就没水吃而烦忧。
(二)、修公路
在家乡早几年,在政府的扶助下将公路通到了各家各户。但是,因为时间久了,大部分路段因为大雨二造成了坍塌,村民们因为没有技术引导,将公路越修越窄,曾经还造成过有车辆翻车的事件,造成了本就不富裕的的农户生活更加的拮据,所以希望政府可以经常派专人下乡指导农户修路,对公路进行保修。
(三)、同劳动
在家乡的日子里,我同外公外婆一起下田劳动,进行了春耕,但由于一些地方的土地太过贫瘠,只能将种子和肥料等背到很远的地方进行耕种,又因为外公外婆的年老力衰,所以一整天就只播种了很小的一块地,又因为农村对务农没有太大的扶持帮助,所以家里的年轻劳动力全都外出打工,家里只剩下老人种地,而山路比较崎岖,老人们会不小心跌倒,而造成了一些意外事故,再加上农活比较重,大部分的老人身体吃不消,我就经常劝老人不要过度劳累,但是那些农活又何来的轻松地,经过了几天的劳动,我体会到了农家劳动的艰苦,也更加的锻炼了我的吃苦精神,我一定牢记不怕艰辛的苦难,将自己的精神和体魄锻炼到最优为止。
(四)、听故事
到了每一天的晚上,我最喜欢的就是听老人们讲讲以前他们所经历的事情,讲以前的大饥荒时期,讲他们以前和那些地主家的故事,还有好多好听的鬼神故事等等。听老人们的故事总是一件愉悦的事情。每一天的劳累过后也许只有这样才会让疲惫得到一丝放松。
(五)、祭祖和迎新春
过年初一的每天清晨大家都必须早早的起床,然后进行祭祖,拜神。还要满山头去挂坟,给死去的老辈们送上新年的问候,求保佑新一年,一家大小都平平安安。在热闹的氛围中迎接新一年的到来,四处都有鞭炮在响起,家家户户都开开心心的走家串户,好不热闹。
(六)、山村的学校
过年后不久,山村的学校也已经开学了,我去那所简单的乡村小学看了一下,发现那里仅仅只有几栋简单的三层教学楼,一共十几间的教室,没有我们以前用的多媒体等先进的教学设施,下课后那些小孩子也没有太多的活动设施,自由几张简单破旧的乒乓球台,但那些小孩还是玩的很起劲,到了午饭时,那些近的孩子便回家吃热饭,而隔得较远的孩子,只能将自己出门带的饭拿出来,但很多的饭菜在过了五六个小时之后都失去了热量,在这么冷的时候吃的饭也是冷的,所以希望政府对这些乡村学校提供一些力所能及的帮助。
(七)、活动总结
这次是因为学校提出的“三进三同”活动,我才认真的对自己的家乡进行了一番了解,也因为自己认真的劳动了一番,才发现自己真的需要多一些这方面的锻炼,我现在的精神和体魄还远远达不到自己心目中所定下的目标。同时也因为这次活动我发现了自己和那些小孩子比起来实在是幸福太多了,所以我以后要更努力的学习,不让家里的大人将我看成是一个没有目标的人,我要靠自己为自己未来拼搏。
近几年来,由于政府的帮助家乡已经改变了许多,自少家家都实现了电到我家,而且公路也通到了各家各户的门前,大部分家庭都有了一辆代步的的摩托车,每到过节时候,家里都是热热闹闹的。只是希望在一些农生方面希望政府可以多提供一些帮助,让农村可以更加的繁荣,让每家每户都可以过上幸福的日子。
第二篇:“三进三同”调查报告
关于2010—2011年重庆“三进三同”活动
调查报告
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社会性质的改变,国家、政府积极的提倡高科技人员进入到底层实践、工作,带动低下阶层人员共同创造未来的美好生活。在我们的现今大学生中,大多数从小生活在美好的环境中,没有体验到农村等低下阶层的疾苦。此次有重庆市开展的大学生进农村、进农户、进农田,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的“三进三同”活动正是给予大学生一个体验和锻炼的机会。虽然,我是一名来自农村的大学生,但我也同样参加了此次活动。
为了完成此次活动的任务,并且让自己有所获,在实践调查中反应出真实性。所以,我同样寄住在别村他乡的农民家庭。此次“三进三同”活动中我入住的是四川省南充市营山县西桥镇八村六组的周林家中。
他家的一些与我老家也没有多大差别,都是泥墙青瓦的,只是稍微破旧一些。这位周老伯给我介绍,他家现一共有六口人,年轻的在外工作,只有年幼的两个在家上学和他与老伴在家务农持家。之外,他还给我介绍了这个村的基本情况:几十年前,这里是一个大的生产队,居住着大大小小几十户人家,每逢过年过节都热闹非凡,在一个大地坝看舞狮子、唱大戏等活动,但在十几年后,家家为了致富,年轻的壮年就开始远离他乡到异地赚钱。现在整个村庄也就十几户人了,有的赚到大钱就到县城安家落户,其余的就是老的少的在家看守那一亩三分地。其实,就现在来看,大多数的农田都已经抛荒。
在和周老伯了解过基本情况以后的几天里,我也走访了邻近的几家农户。从这些农民伯伯那里了解到,就现在的生活水平而言,与以前相比那是大大的改善了。大家也知道,由于农村本身存在着许多的问题,虽然现在基本家家户户都过上了小康生活的水平,但是任然存在着一些贫困户。就比如说这个村庄里面,还存在这一些无儿女的孤寡老人,对与他们这些人,国家也给予了重视。听这里的人们讲,每月或年国家都要给予他们一定的物质和金钱上的补助。现在让他们最觉得实惠的是不用再给国家上缴税了,而且国家还要个一定的生活补助,农村的孩子们上学也不需要以前的高费用了。所以这些让他们感到农村的好,感受到国家的好政策。
“要致富,先修路。”这是一句老话了,但是这些人也知道确实是这么一个道理。所以现在他们的迫切愿望是能够将这条城乡路修好,希望能在逢场是走个好路,图个方便。在一次恰好逢场又下雨一天,我也随同他们去了集市,我那天穿的是一双白的运动鞋,但是当我们到了集市时已经看不出是一双白鞋,因为全部被泥给覆盖完了。旁边的这张照片就是我在途中照的,那是一位正回家的人,为了不弄脏衣裤,正在寻找好走的路。像这样的路在我们那里早已经是十几年前的事了,现在我走在这样的路上还真的有些不那么的习惯呢。由于临近过年,所以我在腊月二十六就回自己家中去了。听这位周老伯说在正月初一天这边会很热闹,所以我打算在那一天再来这里进行一番调查和游玩。从他们那里我了解到了,每年的正月初一是大家出门玩耍和烧香拜佛的日子,所以在这里有两个地方特别的热闹。这两处分别是跨石岩和登高山,跨石岩是一个天然形成的,在半山腰向内凹陷的石岩,同时也因此而得名。跨石岩是这里最早菩萨的地方,以前只是两尊泥菩萨,因为近年有些信佛的人捐了钱,所以有了现在的这么多的菩萨雕像。登高山则是处于一个非常尖端的山顶上面,以前上面只有一个小的茅草棚,而现在也是那样的富丽堂皇。在这里,只要逢每年的初一、十五那些烧香拜佛的人就不约而同的到来,有男的、有女的、有老的、有少的、有在外面做生意的、有在外面打工的、有穷人也有富人,那场面真的是很热闹。在这里无论山顶还是山脚都有卖吃的、喝的的小商贩,也有卖香、蜡、纸、鞭炮的商贩。和尚们念着经声、信众们的祈祷声、鞭炮的爆炸声是应有尽有,好不热闹。
为了能够赶上这个热闹的日子,在初一的早上我就一早赶过去了。同时在这个地方对这些烧香拜佛的人做了一些实际调查,从他们的口中得知,他们从远方回来赶上这一天主要就是图明年一个平安,老人们就为子女祈祷等一切新年的祝福。
通过这一次对农村的调查,让我深刻的体验到农村的艰苦。同时了解了农村的一些风俗习惯,给了我又一次锻炼。
重庆三峡职业学院农林科技系植物保护
晏强
第三篇:三进三同调查报告
论法律的重要性
关于农村人民法律意识的调查报告
摘要 众所周知,法律是我们维护正当权益的武器,只有充分运用法律,才能很好地保护我们的合法权益,而拥有法律意识和法律知识是运用法律的前提。在我国越来越重视人民权利的情况下,法律越来越受到关注,法律的运用在实践中越来越成为我们维护自己权利的强有力手段,生活中,法律的重要性越来越深入人心。然而,在广大的农村地区,又有多少人了解法律的重要性呢?当他们的正当权益遭到侵害时,他们的法律意识在哪里呢?他们是否运用法律这件武器去抵御不法侵害呢?在这次的三进三同的下乡活动中,在进行法律宣讲的同时也对农民们的法律意识进行了调查。关键词
问卷;结论;分析原因;建议
一、调查过程:问卷
在当地热情村民的帮助下,对召集到的五十名村民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方式是无记名填写调查问卷,人工进行调查结果分析,从而得出调查结论。
(一)你是否遇到过法律纠纷?()
1、是81%
2、否19%
(二)在你所有的纠纷中,你曾经是否用过法律途径解决纠纷?()
1、有18%
2、没有 82%
(三)你能区分违法和犯罪吗?()
1、能 14%
2、不一定能 86%
(四)你知道《劳动法》里规定的试用期最长时限是()?
1、三个月 22%
2、六个月 48%
3、一年 30%
(五)你认为法律在生活中的作用是()?
1、很重要,是维护权益的有效手段 32%
2、比较重要,有时试图用法律解决问题 42%
3、一般重要,不到万不得已不会运用法律 26%
4、不重要 0%
二、得出结论
从以上结论中可以看出,在农民心中法律意识比较淡薄,一旦遇到纠纷,很多人都不愿意运用法律来解决问题,而只是抱着算了,自认倒霉的想法,或者是认为用法律来解决问题很麻烦,不必自找麻烦,能自己解决尽量自己解决。通过调查问卷,我们发现大部分人都没有法律常识。他们弄不清法律与政治、法律与道德、法律与法规的区别。当今社会史一个法制社会,我们大多数人都知道法,但是不了解法。这只能说明建设法治社会的任务依然很艰巨。普法依然是有必要的。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并未意识到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不具有良好的法律意识。同时,他们也很少关注国家出台的新的法律法规,甚至与他们的切身利益相关的政策亦是如此。在这些村民们看来,只要自己安分守己,不做什么违法的事情,那么法律就离自己很远,即事不关己。
三、原因分析
首先,农民们的法律意识淡薄,从整个国家的法律发展状况来说,我国的法律发展进程较为缓慢,从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法律在曲折中成长,在结合自己国家特色的同时,吸收外国法律的精华。我国立法水平不断的提高,法律在社会中的作用愈发强大,对人民权利的捍卫愈发有力。
虽然我国的法律在不断取的进步,但是,从世界范围来看,任然有许多不足之处,法律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出现了一些列问题。
其次,从我国国情来看,我国任然属于发展中国家,生产力水平较低,相应的,上层建筑也较为落后。虽然城市化越来越快,但是农民任居大多数,农民受教育程度较低,自然农民素质较低,因此,他们对于法律重要性的认识较低。
第三,由于我国法律在实践中的运用出现一系列问题,导致村民们对于法律解决纠纷产生心理上的不信任。更多的人宁愿自己与对方私下解决也不愿诉诸法律。
第四,村民的法律意识淡薄,与国家法律宣传力度及法律宣传范围有关。如今,在一些较为发达的城市,人们的法律意思更为强烈,懂的运用法律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然而,在边远落后的农村地区,人民的受教育程度有限,加之在这些地区,国家对法律作用及其重要性宣传甚少,因此没有引起村民们的关注,仿佛自己生活在法律之外。
四、法律的重要性
我国是一个法制国家,法律是维持国家正常运行的工具,另一方面,对于我们来说,法律是我们正常生活的有力保障,更是我们今后生活乃至人生路上的行动指南。因此,不论是对国家的治理还是对我们个人价值观正确树立,法律都有其存在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现代社会的法律经过了一个相当漫长的发展过程,由最初的人治到如今的法制,可以说,是人类自我解放的过程。从我国的历史发展来看,古时,基本没有所谓的法治,完全是皇权专治,因此,人们只能在皇帝的喜怒哀乐中生存。由于法律的缺失,历代王朝的毁灭成为我们的前车之鉴。而今,以尊重人权,正义等价值取向的法律给人类社会的发展指明了道路。在法律的保护下,人们能自由的行动,不受他人随意干涉,有了自己的发展空间。对于犯罪行为,法律绝对制止。社会在良好的法律秩序下健康发展。
另外,法律还具有以下重要作用。
第一,指引作用:
1、对本人行为的指引对人的行为的指引可分为两种:一种是个别指引,即通过一个具体的指示就具体的人和情况的指引;另一种是规范性指引,即通过一般的规则就同类的人或情况的指引。2,确定的指引和有选择的指引法律规范可以分为授权性和义务性两种。这两种规范分别代表了规范性指引的两种指引形式。义务
性规范代表确定的指引,即法律明确规定:人们应该这样行为或不应该这样行为;并且一般还规定,如果违反这种规定,就应承担某种否定性的法律后果。授权性规范代表一种有选择的指引,即法律规定:人们可以这样行为;而且一般还规定,如果人们这样行为,将带来某种肯定性的法律。确定性指引是指人们必须根据法律规范的指引而行为;有选择的指引是指人们对法律规范所指引的行为有选择余地,法律容许人们自行决定是否这样行为。
第二,评价作用。评价作用作为一种社会规范,法律具有判断、衡量他人行为是否合法或有效的评价作用。这里讲的评价作用的对象是指他人的行为。在评价他人行为时,总要有一定的、客观的评价准则。法是一个重要的普遍的评价准则,即根据法来判断某种行为是否合法。此外,作为一种评价准则,与政策、道德规范等相比,法律还具有比较明确、具体的特征。
第三,教育作用。教育作用作为一种社会规范,法律还具有某种教育作用。这种作用的对象是一般人的行为。有人因违法而受到制裁,固然对一般人以至受制裁人本人有教育作用,反过来,人们的合法行为以及其法律后果也同样对一般人的行为具有示范作用。
第四,预测作用。预测作用法律的预测作用,或者说,法律有可预测性的特征,即依靠作为社会规范的法律,人们可以预先估计到他们相互之间将如何行为。预测作用的对象是人们相互的行为,包括国家机关的行为。
第五,强制作用。强制作用法的另一个规范作用在于制裁、惩罚违法犯罪行为。这种规范作用的对象是违法者的行为。法的强制行为不仅在于制裁违法犯罪行为,而且还在于预防违法犯罪行为,增进社会成员的安全感。
综上所述,法律在我们的生活中至关重要。然而,在现代社会中,由于许多人缺乏法律知识和法律观念淡薄等原因,违法犯罪的现象时常发生,严重影响了社会秩序。不仅对他人造成伤害,而且给自己和家人带来伤痛。因此,我们一定要学会依法律己,认真学习法律知识,坚决做到法律允许做的才能去做,法律不允许做的坚决不做,法律要求去做的必须去做,这样我们才会在法律的指导下走自己的人生之路。
可是仅仅是知法、守法还是不够的,我们还应该做到依法办事,在当今这个法制不断健全的社会,它要求人民必须时时处处按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去办事,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规矩就是法律,方圆便是社会,有了规矩按规矩走便是依法办事,只有依法办事社会才会尽然有序,人们才能正常生活,国家才能兴旺。我们依法办事的能力和意识如何,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富强和民主。
在学会依法律己,依法办事之后,我们还应该学会用法律来维护自己的权利,在现实社会中,由于各种原因,侵害事件不断发生,其中有相当比例是针对农民工们的不法侵害以及他们被侵害,面对这种情况,是打击报复吗?唯一正确的方法是运用法律手段来维护自己的
合法权益。因此,我们必须认真学习法律知识,通过学习逐渐树立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观念,不断提高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确保自身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才能在法治社会里生存和发展。
五、建议
1、加大在农村地区的普法力度,可以多多开展如送法下乡等活动,让村民们在法律的宣传下受到到法律的感染,逐步增强法律意识。比如市、县、乡镇三级普法依法治理机构都明确一名工作人员负责知道联系送发法律下乡工作,确保了送法下乡工作有人抓、有人管、不间断。,为“送法下乡”活动的顺利开展提供了坚实的组织保障。再者,还可以组建市、县、乡三级普法讲师团和农村“法律服务志愿者、法制文艺宣传小分队”,深入乡村和学校、企业,通过举行巡回法制讲座等形式广泛开展法制宣传教育。除此之外,组织司法干警、讲师、法律工作者深入乡村开展法律咨询、提供法律服务。
2、提高农民们的受法律教育程度,让他们能够更加知法、懂法、守法
现代社会,九年义务教育普及全国。文盲基本上已不存在。而法盲还是很多。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农民们自己不重视法律;另一方面是法制教育不到位,相关部门没有采取相关措施。所以,为了更好的建设法治社会,普法教育破在眉睫。我们认为在各阶段的教育中,突
出法律基础知识的教育,加大法制宣传,增加中小学生学习法律的时间等措施是可以采取的。
3,组建专门的普法机构。
这样可以让普法工作有坚实的组织基础,也可以让普法工作落到实处。
第四篇:三进三同调查报告
重庆市潼南县“三进三同”社会调查报告
时间:2012年2月5日—2012年2月15日 地点:重庆市潼南县五桂镇方坡村 院系:重庆三峡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 班级:2010级经济学一班 姓名:。。。。。学号:。。。。。。。关于重庆市潼南县五桂镇方坡村经济发展调查报告
前言:
“三进三同”是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六个一”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学生了解农民的生活和农村现状,增进与农民群众之间感情的重要途径。
通过开展“三进三同”活动,让我们进村社、进农户、今田间,与农民通吃、同住、同劳动,从而不断增强当代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分发成才、献身住过美好明天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农村是大学生熟悉当代中国社会,了解中国基本国情的最好地方。在我们这个农业大国,农民群众用他们的智慧养育了人民,他们身上的优良品质值得我们学习,我们应该走出象牙塔,提前接触社会,寻找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和机会来锻炼自己,而假期及其充沛的时间给了大学生一个施展自己才能的舞台,暑假来临,我来到了重庆市潼南县五桂镇方坡村开展暑假“三进三同”活动,在这里我们围绕中心积极进行调查和实践。时间虽短,但感受颇多,收益菲浅。
一、方坡村基本情况:
重庆市潼南县五桂镇方坡村位于五桂镇南方,与大足县高坪、中敖、宝顶接壤,村委会驻地距镇人民政府2.5公里,距县城52公里,幅员面积7.8平方公里,方坡村属深丘地区,海拨在275—570米之间。现辖有7个农业生产合作社,有村民户741户,总人口3020人,有农业劳动力1419人,其中女劳动力人口745人,外出务工人员620人。全村有党小组3个,党员54人(其中流动党员24人)。
二、感受与体会:
1、党的惠农政策深入人心
近年来,党和国家对“三农”问题十分关注,出台了取消农业税、对种粮农民实施粮食补贴政策、农村免除义务教育学杂费、深入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设等一系列惠农政策,极大地减轻了农民的负担。从我们座谈了解的情况来看,广大农民群众对党和政府是认可的,认为党和政府是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出台的优惠政策切实帮助他们解决了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信在党的领导下自己的生活一定会不断走向富裕。
2、农村硬件设施建设不断提速
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深入,现在的农民家家都有了漂亮的住房,其中多数还是二层楼房。公路通做到了村村通公路,居民集中点通公路,除了极个别的偏僻道路没有通公路外,基本上做到了家家通公路。
三、存在的不足:
1、农村基层党建工作比较薄弱
一是由于外出人口较多,外出务工的党员管理和党费的收缴存在较大的困难。二是全村居住面积较为分散,有的住户到村委会都要走上2-3个小时,不便于党组织集中开展活动。
2、国家有关政策执行后的后续问题较突出
退耕还林是党中央、国务院从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战略高度出发,为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增加林草植被、再造秀美山川、维护国家生态安全,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进而实施的一项重大生态工程。但是农户原土地被退耕还林后,如何解决退耕户的生活问题就迫在眉睫。还有就是对居住海拔较高,处于地质灾害地段农户移民问题也十分严重。移出灾害区域后按原则要再分耕地,这就给原本就耕地少的村社带来了极大的分配压力。
3、信息闭塞
方坡村绝大部分农民整体文化程度不高,电脑基本上没有,有少量的电脑也没有上网。了解的信息都是通过电视和政府的宣传。因此,信息不够快,信息闭塞。
4、经济体制单一
“自给自足”的传统生产,经济发展比较滞后。产业结构单一,村民以种植水稻,玉米、红薯等粮食作物为主,无特色产业,村民的种养殖业规模比较小,村集体没有固定收入,兴办村级公益事业缺少资金。主要原因:缺乏区位优势,距离主城路途远,产业发展无成本优势,且个体承包地少不能形成规模收入;在家务农的大多是中老年人劳动力不足,留守儿童占本村的很大一部分
5、基础设施落后
基础设施落后人们的生活方式单一,娱乐活动极少,精神生活得不到满足,大多以玩纸牌,打麻将娱乐。没有一个公共娱乐健身设施。
6法律意识淡薄
由于部分农民的法律意识不过强常常不能很好的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容易被社会上的不法分子欺骗财物。同时有的基层工作者在执行党的惠农政策市不够公开透明,不能落实到每个农户身上,比如这次在农村遇到的关于水淹地农户购买养老保险的事就有很大不足之处,村名对此意见不一。看到了关于农村基层干部不能很好的处理自身利益的人民的利益,因此应加强党的基层干部建设。
四、建议:
加大教育投入,教育乃强国之本。一是抓好基础教育。对农村小学进行合理布局,合理配置师资力量,千方百计解决村农孩子“就学远”、“教学差”的问题。加强引导,防止新一轮的“读书无用论”。二是组织有中国特色学习型农村社会的活动。通过广播、发放宣传资料、办黑板报、定期召开群众会等形式,惠农政策宣传多样化。加强基层干部的教育培训工作,提高村民的法律意思,从而能保护自身合法权益不受侵害。用足用好各项支农、惠农政策,“把钱用在刀口上”,克服以往基础设施投入“撒胡椒面”和重复建设的现象,逐渐实现村民的聚居,有利于劳动力就地转移,提高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的辐射面,也有利用保护生态环境,减少土地浪费等。
五、对自己的思考:
通过参与“三进三同”的活动我更加全面的意识到,在经济不断发展的同时我也应该认真抓好学习,保持良好的学习习惯。不断加强政治理论、专业知识、法律法规等知识的学习,拓宽自己的知识层面,为更好地为群众服务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提高品德修养,充分发挥一个当代大学生的作用,开拓创新,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不断提高、完善自我,为建设家乡建设祖国奉献自己的力量。
志愿服务活动
一、农村社会调查
进行农村社会调查是一项主要社会实践活动。为有效地开展本次活动进行了精心的准备——我和当地居委会同志们制作了详细、易懂的调查问卷。当乡亲们知道志愿者是重庆三峡学院“三进三同”的大学生时都非常乐意配合志愿者的宣传。我们则不遗余力地把自己得知的国家统筹城乡发展政策、重庆城乡规划等各方面信息都传递给了乡亲们。与此同时,我们就村民们身体状况、生活水平和生活环境行了详细的调查,并给予了他们力所能及的帮助。
二、爱心帮扶
2月8日上午8点钟左右,我在村委会同志的带领下来到敬老院。据村支书介绍,全院目前有2位孤寡老人,他们都已失去亲人,孤独一人,他们都是需要人们关心的群体,我们把准备的营养品和衣服赠到老人们手中,老人们脸上洋溢出灿烂的笑容,接着又分别看望了村里的另外两位生活困难的老人。
三、支农惠农政策宣传
2月8日下午,我们开始了“支农惠农政策宣传活动”,深入到每家每户进行宣传。通过支农惠农政策的宣传,让广大农民了解到了:从2007年起,国家将我市纳入全国水稻良种补贴省(市),并且市财政采取了直接补贴的方式,至今,全国已在16个省(市)实施了该项目。全市财政直接补贴农户的惠农政策已涵盖退耕还林、种粮综合直补、种植养殖、收割机等农机具购置、农村贫困家庭子女就读中职学校与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大中型水库移民和农村怃恤救济等方方面面,补贴金额达到25亿元,对于促进城乡统筹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广大农民听了我们对国家政策的宣传,他们对党和国家如此重视三农问题感到非常高兴,同时,他们也对国家的惠农政策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关爱留守儿童
作为一名志愿者,我到乡间小镇上走了走。凑巧,正值一所小学下课的时段,看见一个个小孩子如狼烟似的跑出教室我有点迷惑了。上前,拍着一个脸部略微泛黄的小男孩问道:“小朋友,下课了吗?”小男孩仰着脑袋看着回答:“是啊!姐姐!我得回家给妹妹做饭,不给你多聊了。”说完,小男孩便歪歪斜斜地朝一个窄巷口跑往,顿时便没了踪影。接着,我又询问了另外几个小朋友,答案不是“回家洗衣服、割草,就是照顾弟弟妹妹”。看着一个个小天使跑远的背影,我仿佛看见了一种人性的砥砺在充斥着我的心扉。
在一个年龄约十四五岁的女孩带领下,我来到了她们的家里,一个据说曾经很热闹的村庄。女孩很淳朴,一路给我讲些家乡的特产和趣事。
远眺,房屋很多,可是门都紧闭着,了无生气。我问小女孩他们都到哪里往了。女孩说,他们都到大城市往了,不知道什么时候回来。“那他们的家人呢?”我很好奇。
“家人也一起往了!往年过春节回来,把全家人都接往了。小磊也接到那里读书往了,我好想念他的。”女孩说着说着便伤心起来。
我一边安慰着女孩,一边随着她的步伐前进着。不知觉来到了一个大院落,门口一条大狼狗“汪汪”,吓得我直退步。女孩向前抚摩着大狼狗的头,大狼狗顿时便温顺了下来。趁机我溜进了院子。这时,全院的孩子都跑出来了,大约有十个小孩子好不热闹。大家舞动着、跳跃着。
女孩给他们先容了我的来意,他们一个个便傻愣愣的看着我。见此情景,我倒难为情着,不过还是打破了这个局面,开始了欢快的交谈。“小朋友们,作业做完了吗? “早都做完了,我还割了一大背篼草呢?你看!”一个年龄约莫十岁左右的女孩指着屋檐下的一筐草乐道。
“我把猪食都煮好了。”一个胖乎乎的男孩上前簇拥着说,他的脸颊两侧还隐约能见一些没洗掉的污垢。大伙笑话他,他便跑进屋子洗脸往了。“我做完作业就把衣服洗了。”穿花格子外套的女孩说道。“你爸爸妈妈呢?”我又接着问道。“爸爸四年前就到大城市打工了,妈妈往年也往了”一个年龄稍微大点的女孩给我说道,平时家里就她、弟弟和爷爷奶奶一起生活。“我还不知道爸爸妈妈长什么样呢?”上学前班的童童沮丧着脸,“我觉得外公外婆很好的,不骂我也不打我。”
“我爷爷奶奶也很好的,昨天过生日,他们给我买了新衣服。”婷婷争相说着。、“还是爸爸妈妈好,她从外面给我寄回了好多新奇的玩具。”小萍玩弄着一个布娃娃也咕噜着。
听完他们的诉说,我沉默了很久。风起,把院落外的竹林吹的簌簌作响,吹的孩子们的头发左右摇摆,欲遮蔽双眼。、回到住宿的地方,心里却久久不能平静。中国,还有那么多留守儿童的存在,心绪则无一日安宁。
在社会道义的驱使下,让我不得不把镜头转向了他们——山区的留守儿童们。
人世间失往亲情是可怕的。莫泊桑说:“因血统而起的联络,倘若没有经常的,神圣的,天天的亲爱,它是不存在的。”当我们惊诧的面对并不完全的统计数字:中国有5000多万留守孩子,此刻,人们有了切肤之感:莫泊桑说的“不存在”,正在增大留守孩子的孤独。
留守孩子成几何数的增加,对留守家庭的孩子教育困难,也成正比例的提升。中国家庭教育本来就复杂的课题,又多了几多需要认真对待、认真研究的课题。亲情的缺失,隔代亲的守旧教育,孩子因盼亲恋亲的而导致的心理障碍等等,都在向社会疾呼:关心留守孩子,关注留守家庭的教育,用现代理念,用满腔挚爱,使5000万留守孩子,虽留守而亲情萦绕,虽留守而不被抛弃。
对中国留守孩子的关注,是神圣的社会道义。对中国留守家庭的教育题目研究,是庄重的时代课题。
关爱留守儿童,从我们每一个人做起。
乡村生活体验日记
在农村待的这几天让我对生活又有了新的认识,离开了城市的快节奏,农村生活的步率给了我耳目一新的感觉。这里少了许多城市的喧嚣,多了几分自然的清新。
早上八点起床,跟着户主一起做早饭,吃了早饭以后就去农田里转转。浇浇水,除除草。每天午饭前都要砍砍柴,虽然当地很多居民已经用上了煤气,但是他们仍然喜欢在自家的后院用柴火热东西。
吃了午饭休息一会,我就会去隔壁的孩子家里坐坐,他就是前面所提到的留守儿童。在他那待一下午,聊聊天,玩玩游戏,辅导一下他的学习。
在我看来,乡村是消除烦恼的避风港,是净化人类心灵的仙境。或许,当你厌倦了城市的高节奏生活,你可以选择到乡村生活一段日子,你会爱上这种原始的生活。或许,乡村生活是平淡的。蓝天白云一如既往:一样的细雨、凉风、秋霜、落叶,一样的彩虹、晚霞、孤鹜``````其实,生活就像白开水,无色无味,而人生则应丰富多彩。每个人都离不开日常生活中的琐事,但不是每个人都能体会到生活中真正的平淡,并不是每个人都能体会平淡中的甘冽。在平淡中能找到情趣,生活才有意义。
乡村生活是平淡的,却也是最有意义的。相信在乡村生活的这一段日子会是我一生中无法忘却的记忆。它在我脑海中已经存有底片,不会消失了。
村镇发展建设建议
一、转变思想观念,把统筹城乡发展落到实处
作为城乡统筹发展战略的实施主体,各级党委、政府应率先带头转变观念,树立以民生为本的新的发展观和政绩观,把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推进城乡协调发展,实现最广大群众的利益作为经济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将统筹城乡发展的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二、以“三化”带“三农”,统筹城乡经济发展
坚持“以工业化带动农民收入提高,以城镇化带动农村劳动力转移,以农业产业化带动农业经济效益增长”的发展思路,全面推进农业产业化工程,集中突破蚕桑、猕猴桃产业,巩固壮大烤烟、畜牧产业,重点支持以青蒿为主的中药材产业,加大对龙头企业和种养殖大户的培育与扶持力度;大力培育有较高技术含量的农产品加工企业和劳动密集型企业;以现代物流、旅游等产业为重点,积极发展服务业,健全流通体系,整合优势资源,实现城乡市场联动、区域开发互动。
三、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
以改造现有农村公路和加强旅、生猪、蚕桑、烤烟等重点产业区的道路建设重点,加快农村公路建设,提高道路等级;建成投用箱子岩电站、细沙河二级电站等重点电源点项目,加强农村机电提灌设施建设,积极推行节水灌溉,加快推进实施农村人畜饮水解困工程和饮水安全工程;加快农村电网改造,保障供电安全;加大沼气池建设力度,推进生态家园建设;抓好农村面源污染防治,积极发展农村循环经济,搞好资源节约。
四、提高城镇化水平和劳动力素质,加快富余劳动力转移 完善城市基础服务功能,形成城乡一体、以城带乡的城镇发展新格局,2010年城镇化率突破40%。进一步改革户籍制度,优化创业环境,创新劳动力转移培训方式,完善城乡一体的劳动力市场和就业服务网络,力争每年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稳定在10万人以上,培训和有组织输出农民工6000人以上,积极引导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
五、加快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推进农村社会保障进程
加强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加快推进农村中小学办学条件标准化进程;积极争取国市支持,加快渝东南职业教育基地。以乡镇卫生院规范化建设和村卫生室为重点,加快农村卫生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积极探索农村大病医疗救助制度。推进农村养老保险试点,完善农村低保制度;巩固完善农村特困户救助制度,提高救助标准,研究建立失地农民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六、积极争取纳入重庆市统筹城乡发展综合改革先行示范区
深入贯彻落实国、市一系列统筹城乡发展政策和改革导向,以建立城乡统一制度,构筑平等和谐的城乡关系为目标,围绕户籍制度、产权制度、财税金融制度、就业管理制度、保障和教育制度等重点和难点,率先推进各项改革。
七、坚持大户带小户全村共致富
一改过去“等、靠、要”的思想观念,积极鼓励群众发展养殖业快致富、稳致富。首先,要树典型、奖标兵。其次,大力支持养殖大户扩大养殖规模。再次,大力实施“大户带小户,小户带弱户(贫困户),全村共致富”工程。
乡村生活心得体会
在走访过程中,我们调查了解农户家中劳动力数量、主要经济来源、参加养老保险、计生政策等基本情况,并将这些基本情况录入电脑,系统形成方坡村民情信息库。同时,我们还收集群众的反映意见,把群众平时想对党和政府说的知心话都收集起来。在一次走访过程中,我们了解到方坡村54号谭德芳,她年事已高,没有劳动能力,儿子刘道全有气管炎,常年犯病,至今未婚,家庭唯一收入就是每月600元的社保金。房子是土房,下雨天还会渗漏。为此,我们对谭维芳制定了专门的脱贫计划,希望通过脱贫计划的实施,她能早日摆脱贫困。
2月10日我们集中安排去进行一项劳动-翻土地。虽说看过别人干过一点农活,但真正到了自己要挥动镰刀的时候,还真有些无从下手。不过好在社长手把手的教我们,下力的点,手应该握在锄头的什么位置。之后我再去翻土地的时候,就是得心应手了。看着一块儿被自己翻新的土地,自己的辛勤劳动,无比的欣慰。虽然双脚沾满了泥浆,但切实体会了农村生活,也拉近了我们与农民的感情。
在这段里,通过与农民们“同吃、同住、同劳动”,零距离地感受到了农村的巨大变化、农民朋友的真情实感,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农民朋友对惠农政策真心拥护。与驻点村民“摆龙门阵”,他们总是满怀欣喜地谈起新“农合”、新“五保”等农村社会保障措施给农村生活带来的变化;“家电下乡”、“汽摩下乡”等新政策为他们带来的不少好处。因此,党的惠农政策符合农村的实际情况,农民群众从心眼里是赞成和拥护的。
二、城乡差距仍然很大,对农业农村的关注和支持需要一以贯之,不能搞形式主义和“一阵风”。在与村民“同吃”、“同住”的过程中,看到村民家中破旧的生产生活设施、走着乡间崎岖不平的“马路”,盯着闪烁不定的电视屏幕,我感到农村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与城市相比的确有不小的差距。农业、农村为支持城市的发展做了几十年的贡献,现在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全面提升农村生活质量,也不是能够一蹴而就的,必须坚持长期扶持。同时,这种扶持不能搞“一阵风”式的活动,不能是讲究光鲜漂亮的形式,而必须是能够长期保持、长期执行的政策导向和实际行动。
三、群众的感情朴实无华、真诚动人。每当农民朋友用自己喂养的鸡、自已做的腊肉、自己种的小菜招待我们,还一再劝大家多吃的时候,我认为那种发自他们内心的笑容是最真诚感人的,那是一种劳动收获后的自豪,也是善良好客自然流露的喜悦。每当我们走访了困难群众,告别时,他们总是握着手久久不愿放下;没有更多华丽的词言,几句“感谢党、感谢政府”却在他们的口中不停重复;当我们走过山凹,回过头去,他仍在那边山头上挥手“再见”……此情此景,总是令我感动不已。我们的农民群众是善良和淳厚的,作为学生干部,必须首先在感情上亲近群众、尊重群众,才能在工作中为民着想、替民分忧。
“一切从群众中来,一切到群众中去”,是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对干部的基本要求。一名学生干部如果没有群众观点,不仅会滋生主观主义、个人主义、官僚主义的作风,还会成为破坏党风、政风和民风的害群之马。市委强调“为人民服务是党的生命线”,警醒我们“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在工作中,我们也能看到干部脱离群众的一些现象:一是看不起群众,认为群众无知、野蛮、不讲理,私下把群众称为“刁民”;二是不愿接触群众,认为我是干部,只管端坐“衙门”,但求相安无事;三是不善于听取意见,认为群众关注的问题都是个别问题,都是打自己的“小九九”,对工作没有指导性,因此不必重视;四是对群众的疾苦漠不关心,做的是官样文章,讲的是大话、空话、套话,甚至是主观主义的假话,对于是否能办成实事毫不在意。种种脱离群众的倾向,如果不加以扭转,必将使群众对干部失去信心,干群关系失去和谐。
因此,要做一名真正为群众办事情的大学生,不仅要掌握指导工作的理论武器,奉献群众的满腔热情,而且要有服务群众的真实情感,具备扎实做群众工作的实际能力。我们也要以“三进三同”活动为契机,并将其作为一种常态机制,才能不断提升解决突出信访问题的能力,才能为经济社会发展营造更加和谐稳定的发展环境。
“大学生”只能代表我的现在,只有将以往在学校的荣誉与光环放下,才能真正走进农村、贴近农民、干好农村工作。是实践将我们与农村联系到了一起,我们只有倍加珍惜组织给予我们的机遇,才不辱当代大学生这个称呼。通过此次“三进三同”活动的开展,我们深入到农家,把党和政府的希望洒向农村,与农民为友,以农村为乐。在广袤的农村这片土地上,我洒下青春的汗水,无怨无悔!
第五篇:三进三同调查报告
三进三同调查报告
活动简介:根据市委市政府印发的《全市大学生社会实践实施方案》的通知以及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北碚校区)认真落实“六个一”的精神,我院认真组织全院部分学生利用暑假期间深入农村,进村社、进农户、进田间,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通过认真、积极地劳动体验,现将虎峰镇的调查报告汇报如下。
基本情况:虎峰镇位于重庆市铜梁县东南部,距县城18公里,距重庆市区63公里,具有较强的区位优势。东与壁山县大路镇接壤,南临西泉镇、大庙镇,西与福果镇、石鱼镇相连,北靠庆隆乡,全镇东西宽9.2公里,南北长11.4公里,辖区面积54.8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34786亩,林地面积22000亩。全镇辖3个街道居委会,32个村、225个农业合作社,总人口36874人,其中农业人口32532人。
基础建设:虎峰镇交通运输条件方便,国道319线由东至西穿越全镇,小安溪河由南往北贯穿全境。5条镇村级公路与周边地区相连,全镇通车总里程200多公里。场镇总规已通过专家组评审并报经县政府批准,目前城区面积1.2平方公里,新建房屋6.85万㎡,街道路面硬化2.6万㎡,城镇化率达到35%。商贸流通业发达,有农产品批发市场1个、综合超市2个、商业门面530多个、餐饮店66家,年商贸交易额1.5亿元,居民储蓄存款余额1.6亿元。基础设施日趋完善,建有30KVA变电站一座,实施农网改造23个村,自来水厂日供水能力1000方,程控电话装机容量3500门,实现100%的村通程控电话和95%的村通闭路电视。教育卫生综合实力强,有中学1所、小学4所,在校学生4500人,卫生院属一级甲等医院,建有4200㎡门诊综合大楼。
经济建设:作为全县工业重点乡镇之一,镇党委、政府大力实施“兴工富镇”战略,切实推进工业化进程。努力培育再生纸业、机械加工和纺织服装三大支柱产业,全镇共有凌华纺织有限公司、治龙造纸厂、一九轻轨制造厂等企业198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5家,个体工商户841户,实现工业增加值1.8亿元。同时,镇党委、政府还以发展花卉苗木、家禽、蚕桑和撑绿竹为重点,积极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全镇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735元。
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环境恶劣,群众呼声大。
虎峰镇的一条河沟水质极差,镇上的污水都往里排,气味极其难闻,部分村民因这样恶劣的环境身患重病。希望上级能够得以重视,以解决百姓的生活及健康问题。
(二)部分组的开发问题
有部分村已被占房占地,群众的利益一定要得到保障,住房问题、赔偿问题一定要认真落实。
(三)留守儿童的问题
村里的年青人大部分外出务工,留守在家的都是一些老弱病残或儿童,少年儿童缺少关爱。发展建议
(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治理。
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疾病发生,甚至影响招商引资的成败。交通的发展直接关系到农民收入及农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在积极争取上级政府建设资金的同时,鼓励本地农户根据自身能力,积极协作、作义务劳动建设好村村通道路。为此,搞好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治理是当前的首要工作,以筑巢引凤。
(二)积极引进企业。
加工企业外联市场,内联农民,是农产品生产的终端,也是产业化的重要载体。可以开辟市场,解决农民“卖产品难”问题,也可以吸纳剩余、闲余农村劳动力,解决农民就业问题。
(三)建议村干部与外出务工的人员建立联系方式,督促务工人员随时与家人保持联系,关心家人的生活、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