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测各块复习心得+快速选答案法-转自QZZN论坛[五篇]

时间:2019-05-12 05:32:1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行测各块复习心得+快速选答案法-转自QZZN论坛》,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行测各块复习心得+快速选答案法-转自QZZN论坛》。

第一篇:行测各块复习心得+快速选答案法-转自QZZN论坛

行测各块复习心得+快速选答案法

转自QZZN论坛

作者:最佳答案

发表于2010-12-15

首先,感谢持续关注此贴的坛友,而且我也很高兴其它坛友能从得到帮助,谈不上打通任督二脉,但至少也修得一招半式。看了大家的回复,都觉得应该上岸了。实不相瞒,楼主这次进面了,但是在面试中放弃了,一方面暂时舍不得放弃在公司锻炼的机会(楼主是个重感情的人,实在不忍心对老总说要走,因为楼主今年6月份,刚从事业单位辞职出来,怎么说也是老总接纳了我,解决了楼主的温饱问题和泡妞、孝敬父母的物质问题,所以你懂得。。)另一方面,楼主虽然喜欢悠闲的工作,但是太清闲的岗位,楼主也受不了。所以你懂得。。最后一点楼主认为 这次楼主能过了笔试,进面,那么下次也可以,只要楼主不要中断公务员的思考,虽然未来公考的竞争力会很激烈。。接下来我仍然也会和大家一起在去公考,去挑战自己呵呵,在交流中学会思考,得到提升。

希望有志考公的人,不要因为一次的失败就否定了自己。请记住:考公是个过程,我们应该注重过程的修炼,而结果只是一个水到渠成的事。公考的过程会让你重新建立自己的人生观,社会观等等,你这次没有考上,下次也没考上。说明你沉淀的就越多,对公务员的思考和认识就越多,在这个过程中,你会学习到很多,比如你的民生观、你的政治敏感度,你的内涵修养等,那么到时你的起点也会更高,发展的前景也更广,等你到岗位上你就是厚积薄发的同志。而这些别忘了一点 :执着,成功需要执着,而想成功的人千千万万,但能拥有执着的人很少,所以,你能做到,代表你未来做任何事情因为有了考公的历练,会更认真、更完美。话毕。(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先说本人情况,07年毕业于某某211大学,学的是工科,纯工科思维。“荒淫无度”不知社会为何物的玩了大学四年,快毕业的时候因为种种因素的叠加 被迫选择了一个让人很清闲的事业单位。过着不痒却很痛的日子(主要是money太少)。在纯粹的虚度了2年的时间后,开始思索人生规划。于是乎,随即决定参加本省省考,一直以为省考都是7-8月举行,谁今年情况有变,提前到了4月,也就是13省的联考。还好我从一月份就慢慢准备。都是在电脑上看PDF格式,也没看过什么视频之类的。(没买过任何培训机构的教材,电子版倒是下了很多,主要是华图砖块。书籍 在自己什么都不了解的情况下,凭着感觉买了几本本省某些机构出的。随着技能和知识的提升,后来想想又花了冤枉钱。那些东东就是粪草。)虽然自己每天都看电子版的教材,但很少动笔,行测没有系统总结,申论更是不知如何下笔,就知道申论都是神马。可想而知,省考彻底败北。败的很实在,但有收获。没有灰心,继续总结失败的原因。之后,定决心一定要考公,脱离现在的这个单位,依然花了200多大洋买了书面教材,并制定了计划,从8月份开始看书。这里顺带提一下,这套砖块 很有帮助。大概6月份买的书,吸灰了大概一个月半。8月份开始全面系统复习。

接下来我就把自己对行测各块 的学习心得和大家交流下,一个可以让自己巩固和加深对知识点和知识结构的记忆,一个就是希望对同学们有所启发,少走弯路。

从八月到现在,差不多四个月半的时间,也算是有了很大提高,不论从正确率和速度,但离最终状态还有一定距离,我也的抓紧。

本心得对有有些实战经验但有困惑或是迷惑的人,非常实用。困惑,什么题型用什么方法等。

先来说说 资料分析吧。。。

资料分析,大家头痛,我也头痛。自信心满满的去做,步骤方法都对,可答案还是错了。。信心备受打击。最后形成,越是错的离谱,自己越是想去做,试图证明自己能行,可最终证明自己如此的行为只会让自己陷入一种僵局。所以心态很重要,如何正确看待错误。

总结资料错误率高,普遍错在那些题后。我得出,要快速而又准确的选对答案,基础是关键。那那些是关键?我认为:直除、差分法、短除法、估算法、十字相乘 增长率、复合增长率等这些概念及其的快速算法都是重点,同时,要非常熟悉1/n=0.0xxx(N小于等于20),能快速的进行小数和分数的比例混算。

接下来我会一一介绍。

首先我要强调一点就是 做资料分析的关键一点:先提取题干关键词,并且快速观察选项。知道问什么,知道选项有什么区别。这样能让我们快速定位选对方法。因为始终有这样一个问题,就是 我已经知道哪些方法了,要么能算对可时间太长,要么用时很短却错了,总之就是不能非常精确找准答案。很不幸,你面对这样的问题,我也面对的这样问题。那我是如何克服,如何提高的了。很简单,多练习,多总结,多思考。可以毫不夸张的说 我脑子里每天都在思考对于资料的计算我还有什么方法能提高速度。

直除、差分法、短除法、估算法、十字相乘 增长率、复合增长率这些概念不做介绍。我会结合部分例子进行解析。这里先给出一些东东

1=1 1/2=0.5 1/3=0.333 1/4=0.25 1/5=0.2 1/6=0.167 1/7=0.142857 1/8= 0.125 1/9=0.1111 1/10=0.1 1/11 = 0.0909 1/12=0.08333 1/13=0.0769 1/14=0.071 1/15=0.0667 1/16=0.0625 1/17=0.0588 1/18=0.05555 1/19=0.052 1/20=0.05

我可以很负责的说,资料分析中的90%以上的比例都可以化成或近似化成分数。。。。掌握好分数和小数的转换,做题的时候那种简介找那种,非常快。

题目是随机找的,以此证明方法的通用型。。

例如:坛子里有这样的一题。

2002年某省文物事业机构数目由上年的158个增加到了164个,文物事业机构人员数由上年的2420人减少到了2393人。具体如下:

文物单位:文物单位个数为63个,比上年增加5%,文物单位人员数为320人,比上年增加7.02%。其中:文物保护管理单位个数为61个,比上年增加5.17%,文物科研及其它文物单位个数为2个,与上年相等;文物保护管理单位人员数为266人,比上年增加9.47%,文物科研及其它单位人员数为54人,比上年减少3.57%。

博物馆:博物馆个数为90个,比上年增加3.45%,博物馆人员数为1690人,比上年减少2.14%。其中:综合类博物馆个数为43个,比上年增加16.22%,历史类博物馆个数为34个,比上年减少8.11%,艺术类博物馆个数为6个,比上年增加20%,其他博物馆个数为7个,比上年减少12.5%:综合类博物馆的人员数为1004人,比上年增加2.76%,历史类博物馆的人员数为568人,比上年减少11.25%,艺术类博物馆人员数为69人,比上年增加21.05%;其他博物馆人员数为49人,比上年减少7.55%。

文物商店:文物商店个数为11个,与上年相等,文物商店人员数为383人,比上年减少2.79%。

93.人员比上年有所减少的文物事业机构减少的人员总数为

A.89 B.78 C.85 D.27

一、找题干关键词 人员 比上年减少 文物事业机构

根据这个 我们只能在

博物馆:博物馆个数为90个,比上年增加3.45%,博物馆人员数为1690人,比上年减少2.14%。文物商店:文物商店个数为11个,与上年相等,文物商店人员数为383人,比上年减少2.79%。这里面找 减少的机构人员。在定位到:

历史类博物馆的人员数为568人,比上年减少11.25%;

其他博物馆人员数为49人,比上年减少7.55%。

文物商店人员数为383人,比上年减少2.79%。

第一步完成了,接下来就是计算的问题,如何快速计算

历史类博物馆的人员数为568人,比上年减少11.25% 求减少量。11.25%近似化成11%(这里缩小了0.0025,最后的结果肯定也是缩小的。基本上最后的计算结果会非常接近真实值)11%=1/9 于是 增长量就等于568*1/8=71 这个一下就口算出来了。。比直接568-568/(1-11.25%)快很多。

扩展一下:基数为A,变化率为B(包括增长率和减少率)。在进行变化率近似时,假设近似值为C,如果C小于B,估算的结果缩小(缩小的大小,视你近似的幅度。一般小于1%,那么这个值基本上可以当做实际值)如果 C 大于B,估算结果略大于真实值。范围同上。

其他博物馆人员数为49人,比上年减少7.55%。7.55%近似=8% =8/100=2/25(扩大了0.05)。最后结果就是49*2/23,为了便于计算 在进行变化等于(因为有个23,所以直接把49估算为46.因为前面我的变化率进行了放大,这里基数我进行了缩小(缩小的幅度(49-46)/49=0.06,当然考试的时候我们不可能这样进行考虑,这里这样做只是为了说明问题,考试的时候 数字都比较特殊,我们进行这样估算的时候可以比较放心),所以两者基本上互消了)46*2/23=4 这个结果基本上和真实值没什么差距。

文物商店人员数为383人,比上年减少2.79%。这里的2.79%既可以近似为3%也可以近似为2.8% 究竟选那个比较好呢?当然是2.8%了,这个近似幅度小,误差小。并且也有现成的分数进行近似。当然如果没有现成的,当然要近似成3%了。因为1/7=0.14,所以2.8%=1/35 最后结果就是383/34=11(因为只放大了 一点点,所以最后的结果基本上和真实值一样。)

熟悉以后,这样的题目坐下来基本上就1分钟不到就收操。很速度。

我会尽量尽快更新,但由于我也要在坛子里找题目,结合题目介绍自己的方法,这样大家会更容易懂。所以有时候会慢一些,这里也希望发动大家的力量,可以把自己遇到感觉复杂计算量大或是典型的题目发上来。我加入到讲解中。

期间,我会借鉴数量关系、语言理解的一些解法。换句话来说,这些部分都可以作为一个系统,相互之间取长补短,用一些语言理解的思维解资料分析,例如 关键词 法。用资料分析的估算法 比例法等 接数量关系的部分题目。

今晚因为回来的晚,就不更新了,主要是还没写好,我也是临时写临时发,也需要一个系统的组织。明天会更新。同时,也希望大家多提意见或是困惑,也许你的困惑正是我的困惑,说出来后,大家讨论,可能就迎刃而解。

说明一点,因为 权限问题,我只能在跟帖中跟新,所以希望有兴趣的同学 多翻几页 或是点只看楼主等。

第二次更新地址 48楼 49楼

第三次更新地址 79楼

以后的更新,我会在帖子的题目中注明,比如说第一次更新 我会注 已更新01 第二次已更新02 如此类推

书接上回。

先谈点题外话,扯几句闲。先放个框架,看有人愿意听我是如何来准备公考的没(尽管我也没上岸,但我认为还是有一些借鉴价值。李司令说过,要想成功就要找上岸的人取经,这句话我认为正确了一半,现在补充一下下半句,要想成功也可以去听一个用心去准备公考人的心得。他走过的路,你也许正在走或是即将要走;你走过的路没发现的风景,说不定我可以发现。不知道大家同意否?)

申明一点:我也是个普通人,我所写的不是为了炫耀,不是为了摆cool,我也是一个没有上岸的人,同样在努力,我之所以这么做,上面说的很清楚。另外,这些都是我的个人看法,难免存在一些问题,所以有同学发现问题是,欢迎提出,我会立马改正。

我们如何看待公考,如何准备公考,用怎样的心态去分析公考呢?从打算公考开始,我就有意识没有意识去思考这个问题。现在的公考大军越来越壮观,而难度也越来越大,如国家考试中心说的这个试卷是有非常好的区分度的。那我究竟要采取什么样的方式才能脱颖而出。。。。思前想后,我发现公考的行测有规律可行,申论亦如此,只不过申论需要更上一层楼。可以这么说,如果一个人的申论系统思维非常全面,逻辑很清楚,也就是 一个人对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如何全面的去看待,在把这套思维通过有变化有发展的用来行测的准备中,这个人绝对能成功。我一直在寻找系统的复习方法。

我先来说说我是如何看公考的试题的。

大量的题目,超高人气的岗位竞争。那我们还能从这里看到些什么了?当然有,企业里有一句话:一个企业发展前景如何,关键看他有没有把自己的优势发挥到极致。

那我们的优势在那里?不管你是全职公考还是兼职公考,我们最大的优势是:时间和毅力。

以140道题为例,我们要想保证又快又准的做完,本身就是一个极大的挑战,相信没有几个人能踏实的做完,甚至有些同学题目还没来得及看时间就到了。所以把在我们面前的一个极端问题就是又快又准的搞定140题。

经过我的总结和思考,要搞定这个,就只有一个办法,就是看完题目以后就能条件反射的选答案。

如何做到条件反射呢?前面我说到我们的优势是时间,我只能从这里做文章。(未完)

。。。。。

我称之为快乐的公考准备法,当然这个是相对来说。什么叫快乐的公考准备了?就是用一颗平常而又乐观放松的心态去看待公考,去看待结果。我知道每个人都想上岸,包括我,可我也知道心态不好的人,考试的时候能力是不可能完全发挥的。

言归正传。

昨天我主要说了点分数和小数的转化。

说明一下,鄙人从准备公考到现在总共做了不到10套试卷。具体没数。我这个应该不是题海战术吧。申明一个 我也不喜欢搞题海战术,主要是太累了。试卷都是真题。我认为做一套就要有一套的收获和问题的发现。所以更多的时候,我是思考 如何快速解决问题上。这个主要是抓住了应试的特点来进行招诀窍的。

今天我就谈一谈比大小。纵观国考和省考的的资料分析,我们可以很轻松的发现一些这样问题,给你一个柱状图 表格图 烧饼图等等,一些数据罗列其中,问你他们中那个的增长率最快 那个的产量最大等等,本质是比大小的问题。。。这类问题,碰到好点数字还好说,但大多数都是浪费时间的主。那有没有什么较快的方法呢?答案有。

先做个铺垫。A/B=n 当A B变化时,如何判断 整个值是变大变小呢? 我相信很多人肯定都已经背了那个了,当A的变化率(包括增大和缩小)大于B,整个值可大可小;反过来当A的变化率小于B是,这个值可小可大;或者用差分法比较大小。

大家懂这个理,可运用的时候,怎么就快不了呢?根本原因 没有根本理解这个。包括我在内。

这里我想提供一种我个人总结出来比差分法还快的的方法,有时候差分法还要动笔,我的方法大多数不用。绝对能提升速度。但差分法也是其基础,身为公考者,这个方法也要掌握。考试的时候灵活运用。

找个例子,来说明一下 值变大变小如何快速判断。注意这个是神,还需要自己多完善。考试的时候没有计算器,所以这里我也不用计算器,纯粹的通过我们的分析和估值来快速的判断大小

假设一个班50个人,高考毕业时,考取大学的人数25人,这个班的高考录取率就是50%

我在假设一个情况,这个班在开学的时候,有10个同学转学到这个班,人数就有60个人,终考上大学的人数是N人,那毕业率M比之前变大了还是变小了?

我先来说一种最理想的情况,来的10个人全部都考上了大学。那最终的升学率是变大了还是变小了?

可能有的同学,要计算一下才能回答。这个态度比较严谨,考试不实用。我这里强调的是用一种常识的思维去解答。10个人都考上了,算都不用算,直接可以回答肯定比之前的大。为什么啊?常识,不jieshi。我也解释不来。

希望大家记住这个例子 非常好用。

接下来我会说如何判断M变大变小了

N这里只考虑大于25的情况。基数是60

当N=26,,这个一眼就看出来,M小于50% 当N=28呢,29呢,我敢很肯定的说,M也小于50% 当N=30,我肯定的说和原来持平。

当然这里的数字我举得比较特殊。这么做只是为了说明问题。

好,精华来了。

任何一个分数,分子分母都可以拆分某两个数相加。那我就能快速比大小。

找个例子。

112/321 156/420 那个大,那个小。。。肯定是右边大,左边小。

分析:右边156/420=(112+44)/(321+99)

换句话来说:156/420的值 其实是112/321和44/99 根据某种内在规律的叠加。有点类似十字相乘法。

其156/420的值介于112/321和44/99之间。接下来的问题就是 只要确定112/

321、44/99那个大就行。。。我在把112/321分解为44+68/99+222 毕业生理论。。99个人考取44个,你222才考取68。。要是咱两一合并毕业率肯定被拉低,所以44/99大于112/321 所以右边大。这里有个小窍门。99的一半是49.5,44非常接近49.5.。。而222的一半111,68与111相差大大了。。所以肯定前者大。

如果你用差分法,你还要去计算下 112/321的值 接着在计算一下44/99 的值,你才能下判断。很浪费时间。我不用计算。。只要找到增量的比值。就能确定大小,这个只要宏观分析就行。(有一个增量判断大小的分水岭,我这里不道破,看有没有有心人看的出来。我题目已经很清楚的表明是什么了。)

找个国考题 测试下。

希望某位同学提供一下,我一下找不出来,我就到坛子里随便找个比大小的题目如下:1150.9×7.8%/(1+7.8%)

1067.12×15%/(1+15%)

1246.97×10.9%/(1+10.9%)

1067.67×13%/(1+13%)

问那个最大。。

看完题目,我们老老实实的计算,那你就中出题的套了。。注定 你是被淘汰的。

。。。这个题太那个啥,我看着也不好比。。。哎。。搬石头砸自己脚了。。

那咱们是不是一来就把值进行放大放小呢。。答案否定,这样做的后果,稍不小心可能你结果就会计算错误。。。因为放大放小,是会影响真实值的,那怎么估值了,根据变形后的情况 估值。

一串的小数。。没关系 我们可以画成分数 哈哈

7.8%近似啥比较合适了,那肯定是8%了。。只是扩大了0.002 几乎忽略的。。也就是2/25 1150.9×7.8%/(1+7.8%)=1150.9*2/25*(25/27)=1150.9*2/27 同理。。15%=3/20

1067.12×15%/(1+15%)=1067.12*3/20(20/23)=1067.12*3/23 1246.97×10.9%/(1+10.9%)=1246.97*1/10

1067.67×13%/(1+13%)

这个比较特殊,13%近似成那个分数比较好呢。。可能很多人认为 1/7比较好。。错了,1/7=0.142857 比13大的多了。而12.5 就堪称完美了,所以13%近似成1/8 整个值缩小了0.005 1067.67×13%/(1+13%)=1067.67*1/9

1150.9 1067.12 1246.97 1067.67 这几个数是不是一眼就能看出来谁大谁小。。所以问题就转化到了 2/27 3/23 1/10 1/9 一看这个也好比较啊。。。3/23 和2/27 这个明显前者大,不用计算。。。我的毕业率理论要解释,我23个人都考取了3个,你27个人,才2个,这个不是进步兼职就是后退。

所以 最后只要比较 1067.12*3/23 和 1246.97*1/10 1246.97是1067.12的1.3倍不到。。3/23=1+2/10+13 这下就变成了看2/13与1/10的比较。。毕业生理论。。定眼一看2/13大。。由于3/23是2/13和1/10某种数学的加权值。。所以值肯定是介意1/10—2/13。。。在定眼一看 3/23是1/10的1.3+倍。。一个是1.3倍不到,一个大于1.3倍,相互抵消后,所以1067.12*3/23 最大。

这题我没用过计算器,唯一计算过的地方就是3/23的值。。。最后没办法。全部都是用我的理解来宏观解答的。。。希望大家能看明白。。如果有不明白的地方,可以留言。我会做详解。。以很多步骤是不用写出来的,只是为了详解,才这样,实际上这个题的时间大概就是35-50秒吧 关键是熟悉 小数转化

今天就到这里。。明天我估计会说下估值吧。。因为整个资料分析的拦路虎 就三只 一只 审题

一只 如何快速计算 一只 如何估值 如何知道自己是估大了还是估小了等。

另外我打字也不容易,希望尽量看帖的兄弟姐妹,给我个面子,顶顶贴,这样我会更有动力去更新。。。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的2009年4月份中国汽车产销数据显示,在其他国家汽车销售进一步疲软的情况下,国内乘用车销量却持续上升,当月销量已达83.1万辆,比3月份增长7.59%,同比增长37.37%。

乘用车细分为基本型乘用车(轿车)、多功能车(MPV)、运动型多用途车(SUV)和交叉型乘用车。其中,轿车销量比3月份增长8.3%,同比增长33.04%;MPV销量比3月份下降3.54%,同比下降4.05%;SUV销量比3月份增长19.27%,同比增长22.55%;交叉型乘用车销量比3月份增长3.62%,同比增长70.66%。轿车、MPV、SUV和交叉型乘用车销量占4月份乘用车总销量的比重分别为71%、2%、6%和21%。

91.与上年同期相比,2009年4月份乘用车销量约增长了多少万辆? A.13.2 B.22.6 C.31.1 D.40.4 找关键词:上年同期 2009年4月份 乘用车。。观察选项。。每个数字的开头不一样,我们只要求出第一个数字就知道答案了。。

运用我前面的方法。。37.37% 这个数字不特别,怎么近似比较好了。我必须给自己找个特殊的数字。。。选38 是比较接近了。。问题是 也没合适的分数进行选择。。淘汰。。只能选36,36=0.4*0.9=9/25 这个值我是缩小了。。所以如果基数不变,那我最后的答案肯定是略缩小。但不影响答案。。毕竟我只是缩小了0.0137可以忽略。最后增长量为:83。1*9/34 找特殊34=17*2,所以我的想办法让基数83.1变为能被17约分的数字,由于我前面是缩小了,所以这个基数 就变大,这样就能相互抵消。。刚好85=17*5所以。。83。1*9/34变形为85*9/34=45/2=22.5 这个不用动笔 直接口算了吧。。选B。。。我用计算器算下 看看 答案和我的这样算的答案有多大区别。。计算器的结果是22.606。。我的答案是22.5 基本上这个不会误差到让我们不能选择答案吧。。这道题 定位准了。。30秒 收操。

92.2009年3月份轿车销量约为多少万辆? A.64 B.59 C.54 D.50

同理 定位。。

看完之后终于明白这题的计算量很大。。但没办法 也要做,所以不害怕 相信自己能行。。4月份轿车的销量:83*71%=83*5/7=84*5/7=60 这里我增加了1,由于1/83.1=0.0X,0.0x*84小于1,所以最后误差绝对是小于1的。

3月份销量等于:60/1+8.3%=60-60/12=55(原理:4月份销量减去增长量等于3月份销量)选C 计算器计算结果83*71%=59 59/1+8.3%=54。4 不影响选择性

93.2008年4月,SUV销量比MPV销量约:

A.少2.3万辆 B.多2.3万辆 C.少3.4万辆 D.多3.4万辆

定位吧。。这题一看题目,我疯了。。计算量太TM大了。。哎。。

脑子里一定要清楚。。每个量之间的关系。。。有个逻辑关系 先求09年的销量,再求08年的销量。。

我这里就不继续讲怎么近似了,前面两题 我已说过。

09年SUV=83.1*6%=85/17=5(扩大了点)MPV=83.1*2%=1.66 08年SUV=5/1+22.55%=5-5*2/13=4.9 MPV=1.66/1-4.05%=1.66+1.66*2/3=1.66+1.8*2/3=2.8(偏大)最后的结果4.9-2.8=2.1(最后结果偏小)选B

94.关于2009年3月份各种车型销量在总销量中所占比重的描述,以下正确的是:

A.交叉型乘用车低于21% B.SUV超过6%

C.MPV超过2% D.轿车超过71%

首先要有个大局观,三月份的销量 会影响到4月份的销量。。反过来也是这样。。所以 由于4月份Mpv已经占2%了。。MPV销量比3月份下降3.54% 告诉我们 3月份的销量必须超过2% 才能抵消销量下降带来的影响。。选C 95.关于2009年4月乘用车销量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轿车销量比上年同期增加了20万辆以上

B.SUV以外车型销量占乘用车总销量比重比上月有所下降

C.MPV车型当时不受市场追捧

D.同比增长率最高的是交叉型乘用车

选A,现成的数据。。。。

希望对你有帮助

终于到了,资料分析的最后一块了,估值。

好多同学,知道考试的时候要估值,才能快速解答。可困惑大家的就是如何把握好这个估值了。这个估大估小 直接影响着我们的选择,尽管知道快速计算方法,可怎么就选不对答案呢?抛开计算失误 粗心等导致的情况下,往往就是由于我们没有把握好估值的一个度。要么估大了 结果变大 要么估小结果变小。。没有注重联系的看问题,没有注意自己是扩大或是缩小了多少,最终对结果会有多大的影响。

所以 咱们可不能栽了估值这丫手上,无论如何也要想办法解决。邓爷爷说过,没有条件创造条件咱们也的上,所以 我们也的活套点,如何估值呢?有几点可遵循。。一个是看完题干 看选项,如果选项差距比较大 例如 A 15.3 B23.2 C 30.9 D47.1 这个就可以粗略估值,我们可以把8321 直接近似成8000 或是8300 这个主要取决于 分母的大小,一定要使其 变成分子的最大公约数。一个就是精确估值,这个精确估值,这也是根据选项来的。。就是说 我们不能把78.56 直接估值成70或是81等。一个粗估一个精估,这只是大的方向,在知道了宏观方向后,还有一个微观估值。例如,我知道了要粗估,可把值估计成那个比较好呢,这个就取决于分母了。同理,精估也是这样。我们要尽量是分母成为分子的最大公约数,因为一切的估值都是为了计算方便。

外加一条我发现的一个小规律。用例子来说明,这里都假设 估值后分母都是分子的最大公约数。7500 这个估计成7000或是8000 都行,但是如果是7700,咱们最好估计成8000而不是7000,为什么呢?留给大家细想。主要是存在误差大小的问题。

我用前面的例子要说下 这个估值到底能对结果又多大的影响。。。材料略。91.与上年同期相比,2009年4月份乘用车销量约增长了多少万辆? A.13.2 B.22.6 C.31.1 D.40.4

这里一看,选项差距都比较大,主要是十位上数字各不相同。。用直除法就可以出答案。。但这个前提必须是 A/B,而且两个都是整数 比较好计算。。

总的式子是:83.1-83.1/1+37.37%= 这个题 我们当然不能老老实实的算了。。由于不是纯粹的乘除运算,所以咱们不能进行粗估。。。

运用我前面的方法。。37.37% 这个数字不特别,怎么近似比较好了。我必须给自己找个特殊的数字。。。选38 是比较接近了。。问题是 也没合适的分数进行选择。。淘汰。。只能选36,36=0.4*0.9=9/25 这个值我是缩小了。。所以如果基数不变,那我最后的答案肯定是略缩小。但不影响答案。。毕竟我只是缩小了0.0137可以忽略。最后增长量为:83。1*9/34 找特殊34=17*2,所以我的想办法让基数83.1变为能被17约分的数字,由于我前面是缩小了,所以这个基数 就变大,这样就能相互抵消。。刚好85=17*5所以。。83。1*9/34变形为85*9/34=45/2=22.5 这个不用动笔 直接口算了吧。。

我们现在来看看数据都被我估值后 都有些什么变化,是不是可以忽略,或者说不影响我们的选择性。由于我把37.37估值成了36 缩小了1.37个百分点,也就是0.0137。到这里我们心里要有个大概的思路,也就是我把整个值缩小了。。。。

用例子来解释 100-100/50=98 如果 我把50缩小成4 最后的结果就是96 98和96 比较是不是变小了,所以我只要看到我的估值是变大变小了 就能推出最终的结果是变大变小。有个前提,式子中是四则运算,如果是单纯的乘除运算,那是正比和反比的关系,分子缩小 值变大 分子变大质变小。。83.1/1+37.37%=60.49 83.1/1+36%=61.1 61.1-60.49=0.61 我只是缩小了0.0137个百分点。。传导过去 只是使值产生了0.61的变化,0.61/60.49=0.01的误差。。基本上忽略不计。在变形一下 我把37.37%估值成35%会有什么影响了。。。变化了2.37个点。。83.1/1+37.37%=60.49 83.1/1+35%=61.5 61.5-60.49=1.065 这个变化相对来说有点大了 是不是。。。

所以不论粗估还是精估 我们近似的时候 尽量要保证能找到原值的分数替换。也就是说要和真实值尽量接近。。一般1%的变化基本上不用在意。

接着上面的。。最后的计算结果 是22.5 计算器的结果是22.6 误差0.1 这告诉我们什么?估值是有规律可行的。。。。

以上这些不知道 大家能不能理解。。。我只是提供个思路。。我自己也还在不断的练习和巩固中,大家可以以此为依据 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索。。。。以下,提供一些公式。。。。

很多人 可能对 增长率 混合增长率(也叫复合增长率(个人认为复合增长率才是正规叫法)、平均增长率)的快速求法 或是概念不是很清楚。这里做个简单介绍。

增长率=增量/基数 这个告诉我们什么?有什么用了。。。我们来分析下 假设 第一年值为A,第二年值为B,增量为N,B=A+N.但题目往往告诉我们的是增长率,我们是不是也要老实的计算了。。。当然不是。。快速解法,此方法适合数量关系的工程题 经济问题等 资料分析部分题型,大家慢慢体会。。一般告诉增长率都是XX%,这个肯定不好看了。。。所以我们化成N/M,这样一来,我们立马可以知道B=n+m,如果答案要求B,快解。。直接找能被N+M整除的答案。。。大家灵活运用。。我就不详细说了。。这些都是快速选答案的方法。。。我也是被逼出来的 呵呵 应试考试嘛。。

假设 第一年值为A,第二年值为B,变化率为N 一般在资料分析中 当变化率小于5%时,如果N是增长率B=A(1-N%),值略偏小,如果N是减少率B=A(1+5%)值略偏大

复合增长率 等等 求法 讲解坛子里有很多 我就不在这里啰嗦了。。。

至此,资料分析更新完毕。。。主要重点更新完毕,一些小的技巧,大家自己去体会和摸索。。。也同时欢迎大家提出自己的看法和方法论 一起讨论。

资料分析这块,算是基本完了,但一些小的技巧 还需要大家自己结合自己的情况,在做个归纳。既然这块完了,理所当然要有个总结,一切以申论的框架来要求自己。

近些年来,随着“公考”热的不断升温,从国家层面来看,国家能选拔到更加优秀的人才,从个人角度来看,如此庞大的公考队伍,着实让我们面对不小的竞争力和压力。这就要求我们不断的增强忧患意识、竞争意识、风险意识,本着对自己能早日上岸高度负责的精神,充分认识行测和申论在公考中的重要性,深刻理解各砖块中的知识要点,不断的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分清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自己的优势和劣势,通过联系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做到有的放矢,与时俱进,不断丰富自己的应试系统。把我们掌握的知识要点、做题技巧融入我们的血液、融入我们的骨髓,以此做到条件反射。这对我们早日实现心中的理想有着重要意义。

我们必须深刻的认识到存在于公考中“僧多粥少”“狼多肉少”这一基本“国情”,通过科学分析,全面规划,总结已经上岸同志们的成功经验,结合自身实际,从战略的高度上,从思想上首先征服他。在已经成熟的公考体系中,我们唯有求新、求变、求突破,才能脱颖而出。以行测资料分析为例,目前我们普遍存在的问题就是做题速度慢、估值没个谱,正确率低等等,这些极大的影响了我们的行测的成绩,为此,我们须采取以下几方面措施:

首先,熟悉资料分析中常用的基础方法和概念。如:直除法、差分法等。我们要所创新,就必须先有深刻的认识和理解。只有对基础方法的深刻认识后,才能再创新上有质的飞跃。

其次、通过一些题目检验自己存在的问题,并加以总结和分析,争取在考场上不会犯同样的错误。再次,经常上QZZN来取经,这对快速提升自己的做题技巧,少走许多弯路有重要作用。

我相信,只要我们认真准备,加快转变我们做题的方式方法,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辅之以部分措施,我们一定会成功的。

接下来开始说说 语言理解。

语言理解,真乃神物。以我为例,在语言理解中学习到的方法,都可以用到行测的各个部分和申论上。可以说,语言理解统筹了我在行测和申论的进步。华图的语言砖块,我看了好多遍,同时,07年的国考语言理解的40道题,我用了一个半小时才分析完做完。其他几年的也类似如此,只不过没有用时那么长了。。。卷子上写满了,对一道题的分析和快速做法,虽然上面写的都是一些老生常谈的内容,但我还是有了一些小小的收获。我称之为“题眼”。

题眼,我的理解就是一个题目的弱点或是考点。不管什么类型的公考,凡是在卷子上出现的片段阅读,都会存在一个主题、主旨,都有一个中心思想。我们一旦抓到这个中心思想,就能快速的作答。那我们如何发现题眼?接下来就说说语言理解的一些解法。

首先,我们来分析一下语言理解,为什么要叫语言理解,他主要是考我们什么方面的知识,需要我们具备什么样的素质,语言理解名下为什么会包括6大子类了,他们之间究竟有什么联系。如果我们能弄明白这些东东,无疑会对语言理解有个全新的认识。。。

下载行测各块复习心得+快速选答案法-转自QZZN论坛[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行测各块复习心得+快速选答案法-转自QZZN论坛[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