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4内蒙古公务员面试热点:家风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2014内蒙古公务员面试热点:家风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良好的家风家教在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具有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家风家教与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关联度极高。家庭是社会最小的细胞,是连接个体与社会的重要纽带,家风家教是家庭特有的属性。良好的家风家教,既是培育和传承中华传统美德最直接的方式,也是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最重要的手段。
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央政治局第13次集体学习的主题,也是党的十八大提出的重要战略方针。以家风家教为抓手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引领全体人民的信仰追求,对于提振中华民族的精神境界,对于筑就我们国家的精神家园,对于强化世界之林的中国精神,对于实现民族复兴的中国梦想,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正如总书记所强调,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千千万万个家庭的家风好,子女教育得好,社会风气好才有基础。作为中华儿女的每一位公民,应自觉提升道德修养,使人人都成为中华传统美德、中国优秀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承者、践行者和守卫者。
中华传统美德根基于良好的家风家教
家风家教是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中华的传统伦理最早是以家庭为本位并以家庭为起点的,再由家及国,由家庭至社会延伸。家风家教虽有着共同的家庭属性,但其含义并非相同。
家风是指家族的传统,反映一个家庭做人做事的态度和为人处世的伦理,家风往往通过家训反映出来;家训是指历代家长为教育子孙专门撰写的训导之辞,诸如家诫、家范、家规、家书等等,它是古人向后代传播修身治家、为人处世道理最基本的方法,也是我国古代长期延续下来的祖辈影响后代的最基本的形式。
家教是指父母对子女的教育,反映父母的德行素养对子女的教育和影响,中国自古就有家教的传统。家庭是社会的细胞,父母是子女的书本,儿女是父母的镜子。传统家教文化是以家庭教育为载体,通过家庭日常生活而进行的一种特殊的教育文化,它始于人生之初,伴随人的一生,具有初始性、直接性、伴随性、长期性的特点,往往对人们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具有最优化、最良好、最实效的教化效果。
中华传统美德源远流长,其倡导的孝敬、进德、诚信、勤俭、求知等经典之美德,主要都源自于中国历史的家风家教家训之中。家风家教是一种优秀的文化遗产,有着深厚的历史和社会根基,它扎根在民间和家庭,追溯历史,从先秦到明清,历朝历代的百姓都有着自己的家风家教,其经典之处归纳起来主要有五个方面:
一是讲孝敬。其经典之句是“百善孝为先,孝乃德之本”,并有二十四孝之经典故事,其目的是引导人们感念父母的养育之恩、感念长辈的关爱之情。
二是讲进德。古文曰“吾辈读书,只有两事:一者进德之事,一者修业之事”,其意是通辽人事考试信息网:http://tongliao.offcn.com/
微博:@通辽中公教育
微信:nmoffcn
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说,读书首先是为了增进自己的道德修养,其次才是将读书作为谋生的手段。
三是讲诚信。强调“诚”是天之所以为天的根据,倡导诚实守信是做人做事的道德底线。四是讲勤俭。强调“俭养德,侈招恶”之理。
五是讲求知。古文曰“积财千万,不如薄技在身”,其目的是强调积攒再多的财产,不如学习掌握安身立命的技艺,方可自强自立。
从中国历代这些反映人生各个侧面的家风家教家训中,可以看到祖先将自己成功的经验、失败的教训、人生的哲理、处世的德行等都熔铸于这些警句格言之中,使中华儿女从小在家风家教的熏陶中,学会做人、处世,培养了良好的品质和高尚的情操。
尤其是家庭伦理更是社会伦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如家庭伦理的夫妻和睦、勤俭持家、尊老爱幼、邻里团结等行为规范,与中华传统美德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公民层面的基本要求是息息相通的。
当然,家风家教作为一种极好的家庭教育形式,应当赋予和丰富时代发展的新内涵,应当适应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新需要,应当融入当今现代社会文明的新潮流,应当将男女平等、尊老爱幼、科学教子、家庭民主、社会责任等新时期的道德理念,在当今社会的家庭教育中更加发扬光大,使其更持续地折射出中华传统美德的绚丽光芒。
中华优秀文化的精髓源于中华传统美德
中华传统美德蕴含着丰富的思想道德资源,折射出中华民族最朴素的做人道理。我们应按照总书记提出的:要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基本走向,讲清楚中华文化的独特创造、价值理念、鲜明特色,增强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要认真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
中华传统美德最早即是以儒家为基础,后将佛、道融入其中,并逐渐内化成为百姓的家风家教等日用之准则。与其说中华传统美德的根基,产生于传统的家风家教,不如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源于中华传统美德的滋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必须立足于传承中华传统美德,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都有其固有的营养来源和精神命脉。
中华传统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是先人传承下来的价值理念和道德规范,它向来注重个人的道德修养,早在古代就形成了一套完整的道德体系和标准。例如儒家的“忠、信、孝、悌、礼、义、廉、耻”的道德内容,以及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价值理念等。可见,中华传统文化的一些基本价值理念,均源于中华传统美德的至仁、至善、至诚、至义、至礼、至和等传统观念,是对中华传统美德的凝练总结。
中华传统美德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成为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当然,对历史文化特别是先人传承下来的价值理念和道德规范,我们应借鉴中华传统文化的优秀部分,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通辽人事考试信息网:http://tongliao.offcn.com/
微博:@通辽中公教育
微信:nmoffcn
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以继承。只有处理好继承和创造性发展的关系,做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才能用中华民族创造的一切精神财富来以文化人、以文育人。
http://tongliao.offcn.com/ 微博:@通辽中公教育微信:nmoffcn
第二篇:2015安徽公务员面试热点预测家风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015安徽公务员面试热点预测:家风与社会主义核心
价值观
作者:姚晓龙
今天安徽公务员成绩已出,明天排名也即将揭晓,如何面对接下来的面试,是考生们最关心的问题,安徽考德上公培联合面试专家-朱校长带你一起去预测今年安徽公务员面试即将会出现的热点问题: “家风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希望对广大考生有所帮助,助其完成公考梦。
良好的家风家教在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具有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家风家教与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关联度极高。家庭是社会最小的细胞,是连接个体与社会的重要纽带,家风家教是家庭特有的属性。良好的家风家教,既是培育和传承中华传统美德最直接的方式,也是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最重要的手段。
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央政治局第13次集体学习的主题,也是党的十八大提出的重要战略方针。以家风家教为抓手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引领全体人民的信仰追求,对于提振中华民族的精神境界,对于筑就我们国家的精神家园,对于强化世界之林的中国精神,对于实现民族复兴的中国梦想,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正如总书记所强调,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千千万万个家庭的家风好,子女教育得好,社会风气好才有基础。作为中华儿女的每一位公民,应自觉提升道德修养,使人人都成为中华传统美德、中国优秀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承者、践行者和守卫者。
中华传统美德根基于良好的家风家教
家风家教是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中华的传统伦理最早是以家庭为本位并以家庭为起点的,再由家及国,由家庭至社会延伸。家风家教虽有着共同的家庭属性,但其含义并非相同。
家风是指家族的传统,反映一个家庭做人做事的态度和为人处世的伦理,家风往往通过家训反映出来;家训是指历代家长为教育子孙专门撰写的训导之辞,诸如家诫、家范、家规、家书等等,它是古人向后代传播修身治家、为人处世道理最基本的方法,也是我国古代长期延续下来的祖辈影响后代的最基本的形式。
家教是指父母对子女的教育,反映父母的德行素养对子女的教育和影响,中国自古就有家教的传统。家庭是社会的细胞,父母是子女的书本,儿女是父母的镜子。传统家教文化是以家庭教育为载体,通过家庭日常生活而进行的一种特殊的教育文化,它始于人生之初,伴随人的一生,具有初始性、直接性、伴随性、长期性的特点,往往对人们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具有最优化、最良好、最实效的教化效果。
中华传统美德源远流长,其倡导的孝敬、进德、诚信、勤俭、求知等经典之美德,主要都源自于中国历史的家风家教家训之中。家风家教是一种优秀的文化遗产,有着深厚的历史和社会根基,它扎根在民间和家庭,追溯历史,从先秦到明清,历朝历代的百姓都有着自己的家风家教,其经典之处归纳起来主要有五个方面:
一是讲孝敬。其经典之句是“百善孝为先,孝乃德之本”,并有二十四孝之经典故事,其目的是引导人们感念父母的养育之恩、感念长辈的关爱之情。
二是讲进德。古文曰“吾辈读书,只有两事:一者进德之事,一者修业之事”,其意是说,读书首先是为了增进自己的道德修养,其次才是将读书作为谋生的手段。
三是讲诚信。强调“诚”是天之所以为天的根据,倡导诚实守信是做人做事的道德底线。
四是讲勤俭。强调“俭养德,侈招恶”之理。
五是讲求知。古文曰“积财千万,不如薄技在身”,其目的是强调积攒再多的财产,不如学习掌握安身立命的技艺,方可自强自立。
从中国历代这些反映人生各个侧面的家风家教家训中,可以看到祖先将自己成功的经验、失败的教训、人生的哲理、处世的德行等都熔铸于这些警句格言之中,使中华儿女从小在家风家教的熏陶中,学会做人、处世,培养了良好的品质和高尚的情操。尤其是家庭伦理更是社会伦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如家庭伦理的夫妻和睦、勤俭持家、尊老爱幼、邻里团结等行为规范,与中华传统美德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公民层面的基本要求是息息相通的。
当然,家风家教作为一种极好的家庭教育形式,应当赋予和丰富时代发展的新内涵,应当适应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新需要,应当融入当今现代社会文明的新潮流,应当将男女平等、尊老爱幼、科学教子、家庭民主、社会责任等新时期的道德理念,在当今社会的家庭教育中更加发扬光大,使其更持续地折射出中华传统美德的绚丽光芒。
中华优秀文化的精髓源于中华传统美德
中华传统美德蕴含着丰富的思想道德资源,折射出中华民族最朴素的做人道理。我们应按照总书记提出的:要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基本走向,讲清楚中华文化的独特创造、价值理念、鲜明特色,增强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要认真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
中华传统美德最早即是以儒家为基础,后将佛、道融入其中,并逐渐内化成为百姓的家风家教等日用之准则。与其说中华传统美德的根基,产生于传统的家风家教,不如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源于中华传统美德的滋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必须立足于传承中华传统美德,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都有其固有的营养来源和精神命脉。
中华传统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是先人传承下来的价值理念和道德规范,它向来注重个人的道德修养,早在古代就形成了一套完整的道德体系和标准。例如儒家的“忠、信、孝、悌、礼、义、廉、耻”的道德内容,以及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价值理念等。可见,中华传统文化的一些基本价值理念,均源于中华传统美德的至仁、至善、至诚、至义、至礼、至和等传统观念,是对中华传统美德的凝练总结。
中华传统美德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成为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当然,对历史文化特别是先人传承下来的价值理念和道德规范,我们应借鉴中华传统文化的优秀部分,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只有处理好继承和创造性发展的关系,做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才能用中华民族创造的一切精神财富来以文化人、以文育人。
以上文章是由安徽考德上公培姚老师总结提供,更多面试热点问题请访问安徽考德上官网,未经允许不得转载,谢谢!
第三篇:公务员如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论公务员如何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
引领社会新风尚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的精神旗帜,深刻影响着它的凝聚力、感召力、引导力。作为一种进步的、科学的价值观,作为一种提升人民幸福感的核心力、正能量,它却不能自发的形成和发展,需依靠国家、社会和个人的共同培育、大力弘扬和积极践行。培育、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项铸魂工程,需要社会各方面共同努力。而作为社会管理队伍中的公务员要率先垂范,身体力行,用模范行为和高尚人格作表率,带动全社会学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而引领社会新风尚。
一、内化于心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要在国家层面“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在社会层面“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在公民个人层面“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公务员应将这二十四字箴言内化于心,充分理解其中的含义,从个人层面的倡导着手,始终站稳政治立场,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首先,要加强政治修养,把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特别是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看待问题、指导实践、推动工作。要坚定理想信念,认真解决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问题。
其次,要加强道德修养,诚信待人,诚信待事,《中庸》指出,至诚之人能够尽己之性、尽人之性、尽物之性,并最终“赞天地之化育”,在思想上树立自己高尚的道德情操。
另外,加强职业修养,坚决杜绝“庸懒散浮拖”,转变以往“官本位”的错误思想,用“人民公仆”来定位自己,切实做到为人民服务。用个人要求的完善,来满足社会层面和国家层面的价值诉求。
二、外化于行
价值观是要拿来“用”的,因此,关键是要能够在生活中践行,真正落到实处。作为公务员,必须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调的外化于行。
(一)坚持“德治”与“法治”相结合
公务员手中或多或少的掌握着一定的公权力,公权力的有效运行离不开法律的保驾护航,所以,就要求我们一定要依法行政,让权力在制度下运行、在阳光下施展。但是,如果仅仅依靠法律的规范,欲达到国家与社会层面的价值诉求又显得道路太过泥泞,因此,就需要我们运用道德的力量来感染与教化服务群体。微笑办公、细语解读政策、刚正不阿,坚守原则。
(二)坚持“慎独”与“慎微”
“慎独”一词出于《礼记·中庸》:“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慎独”作为修养方法,就是强调在没有外在监督的情况下始终不渝地、更加小心地坚持自己的道德信念,自觉按道德要求行事,不会由于无人监督而肆意妄行。“慎独”的思想与今天我们提到的“三严三实”相得益彰,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慎微”就是要求我们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古人云:“不矜细行,终累大德”;“道自微而生,祸是微而成”。这些至理名言,都说明慎微的重要性、必要性。所以,公务员应该严于自律,加强修养,时刻严格要求自己的一言一行,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经得住诱惑,做到“慎独“与”慎微“,小处不可随便,坚持从小事做起,保持人民公仆的浩然正气和良好形象,并在持之以恒的积累中,日臻完善。
(三)学无止尽,突破创新
始终注重能力提升,努力在新常态新要求下有新作为。要重视完善优化知识结构,切实加强政治、理论和业务学习,不断增强自身本领。要注重实践锻炼,主动到改革发展主战场、艰苦地区、基层一线去锤炼本领、增长才干、建功立业,成为行家里手和业务标兵。其次,要加强对新情况新问题的研究,注重把握工作规律,突破陈旧思维的禁锢,用创新思维来总结一套方法论,老老实实向群众学习,提高做好群众工作、化解矛盾纠纷、维护和谐稳定的能力。
公务员群体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时必须从以内化于心的自觉追求达到外化于行的自觉实践,为群众、社会、国家提供优质的服务,引领社会新风尚,助力与伟大中国梦的实现。
第四篇:家风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系(演讲稿):范文
正文:
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各位同学,大家早上好。
我是来自………,很荣幸能够有机会可以在星期一和大家分享一些想法,即传承家训家风以及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我们之间的关系。
什么是家训家风呢?百度百科上讲: 家训是指对子孙立身处世、持家治业的教诲;家风是指一个家庭或家族的传统风尚。这解释听起来很简单,而且也似乎没有什么问题,但我总感觉这离我们的生活有一点点遥远,原因可能在于我们日常生活中对传统的感觉显得不那么亲切。所以请原谅我想当然的这样理解:家训就是指我爸爸妈妈每天对我的唠叨;家风就是指当每天我们一家人坐下来吃饭时,我都会去请爷爷吃饭。似乎这些都是很基本的东西,好像并不能完全代表这两个词语,但如果当你想到上面那些生活中的朴素场景时,内心产生了或多或少的共鸣,我相信,我们就都理解了家训与家风。
不知大家是否思考过家训与家风这二者之间的关系?我想做一个我们都很熟悉的简单的类比:它们就好比我们每个班的班规与班风。班规制定得好,且执行得好,那么班风基本上都会好,学风也当然会好。那么我们以儒家文化为代表的中华文明在今天能够得以在世界上被如此多的人所认可,是凭借着我们这个国家怎样的“家训”与“家风”呢?
我认为答案只有简简单单的二十四个字,这二十四个字我相信每个人都曾见过多次,那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我不知道有没有人会对这个答案感到惊讶,但我相信肯定有人会对此表示认同。如果你表示怀疑,请让我们好好思考一下这短短的二十四个字: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如果认真思考,不难发现这每一个词语都不是现代人所发明的,它们都很古老。并且细心的同学还会发现,这里面有些东西似乎离我们很远,比如说富强,民主等;但有些东西又离我们很近,比如说爱国,诚信等。我曾经也有过这样的感觉,但我后来慢慢发现,这些词语都和我们有关,只是我们对每个词语的贡献不同罢了。比如说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这些“家训”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建设目标,也是从价值目标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理念的凝练,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居于最高层次,对其他层次的价值理念具有统领作用。换言之,这是从国家的层面来要求的。而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对美好社会的生动表述,也是从社会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理念的凝练。也就是说,这是对社会层面的要求。最后,“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是从个人行为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理念的凝练。换言之,这是对我,对你,对我们大家的要求。从这些方面来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作为我们国家的“家训”“家风”,难道不是实至名归吗?
我相信,作为每一位中华民族龙的传人,都应该做到这些,即“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我也更相信,随着我们的成长,随着我们知识的提高,我们终将为这每一个词语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今天我作为一个普普通通的中学生,或者说是作为一个青少年,我有责任呼吁大家一起“传承家训家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但我更希望的是,我们不要只这样听着,只这样说着,我们更应该在今后的每一天里努力学习,孝敬父母,尊重老师。记住,这不是单纯的口号,这是在行为与思想上的传承。
谢谢大家。祝大家生活愉快。
第五篇:吉林省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名师解析申论范文大全
吉林省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通过最新吉林公务员考试资讯、大纲可以了解到,公务员考试申论是测查从事机关工作应具备的基本能力的科目,吉林中公教育整理了吉林省考资料大全供考生备考学习。
需要更多指导,请选择在线咨询一对一解答。
【背景链接】
党的十八大提出了二十四字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即: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2013年1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所印发的《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将二十四字核心价值观划分了三个层面,即: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这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基本遵循。
中共中央政治局2014年2月24日下午就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传统美德进行第十三次集体学习。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强调,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广泛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积极引导人们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追求高尚的道德理想,不断夯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道德基础。
【深度解析】 [权威论述] 要利用各种时机和场合,形成有利于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活情景和社会氛围,使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像空气一样无所不在、无时不有。
——习近平
[深刻内涵]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和行为准则
中公教育·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最全汇总>>>吉林公务员历年真题
>>>名师解析申论范文大全
国家带领人民走向富强,建设社会主义民主,从建设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生态文明方面入手走向全面文明,同时,东西南北中,党政军民学,五十六个民族都应当是和谐的整体,这是国家层面。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目标和行为准则
自由既是个人对自觉、自愿、自主的意志与行为的向往和追求,也是整个社会的崇高理想和终极目标,要尊重自由、追求自由、保护自由,让个人实现自由全面的发展。
平等既包括人与人之间,组织与组织之间的平等,也包括在物质利益的分配上也要追求平等,比如统一的分配尺度,受教育的机会、接受社会必要援助的权利等等。医疗、卫生、公共文化、社会保障、就业等公共服务的均等化也体现了平等。
公正包括四大公正保障体系:一是行政公正,主体为政府机关和一切具备承担行政职能的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二是舆论公正,报纸、电视、广播及新兴传媒,都应当提供公正的报道和评价。三是仲裁公正,专门由仲裁机构来提供。四是司法公正,这是最后和最高的公正,是纠正一切不公正行为的最高裁判。
法治,就是依靠法律治理国家。首先是对权力的规范和约束,一切权力都应该在法律规范的框架下运行。政府要依法行政,依法施法,公民要知法守法。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在个人方面的行为准则
这四个方面提炼得非常全面,包含了对国家、对职业、对事情、对他人的基本立场和态度。这四个方面的实现,是国家和社会两个层面的价值导向得以实现的基础,也是作为公民应该践行的道德规范。
总体来说,三者共同构成了一个整体,每一个方面对国家、对社会、对个人都具有规定性、规范性和导向性。
[原因分析]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社会日益进步的同时,也出现了某些人信仰迷失,理想信念动摇,价值取向扭曲,道德失范,诚信缺少,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滋长等现象。
中公教育·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最全汇总>>>吉林公务员历年真题
>>>名师解析申论范文大全
弘扬核心价值观具有巨大的作用和意义,一方面,核心价值观是文化软实力的灵魂、文化软实力建设的重点。这是决定文化性质和方向的最深层次要素。一个国家的文化软实力,从根本上说,取决于其核心价值观的生命力、凝聚力、感召力。
另一方面,培育和弘扬核心价值观,有效整合社会意识,是社会系统得以正常运转、社会秩序得以有效维护的重要途径,也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方面。历史和现实都表明,构建具有强大感召力的核心价值观,关系社会和谐稳定,关系国家长治久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兴国之魂。核心价值观不仅仅是一种价值观和行为规范,而且还是一种兴邦治国的政治理念,一种社会和国家发展的灵魂。
[对策措施] 一,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精髓,蕴含着丰富的思想道德资源。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对历史文化特别是先人传承下来的价值理念和道德规范,要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努力用中华民族创造的一切精神财富来以文化人、以文育人。
二,要通过中华传统文化的普及,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
要认真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
三,要注意把我们所提倡的与人们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
一种价值观要真正发挥作用,必须融入社会生活,让人们在实践中感知它、领悟它。要按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要求,健全各行各业规章制度,完善市民公约、乡规民约、学生守则等行为准则,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人们日常工作生活的基本遵循。要中公教育·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最全汇总>>>吉林公务员历年真题
>>>名师解析申论范文大全
建立和规范一些礼仪制度,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纪念庆典活动,传播主流价值,增强人们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四,要发挥政策导向作用,使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方方面面政策都有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
要用法律来推动核心价值观建设。要通过教育引导、舆论宣传、文化熏陶、实践养成、制度保障等,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人们的精神追求,外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广大党员、干部必须带头学习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自己的模范行为和高尚人格感召群众、带动群众。要从娃娃抓起、从学校抓起,做到“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各种社会管理要承担起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责任,注重在日常管理中体现价值导向,使符合核心价值观的行为得到鼓励、违背核心价值观的行为受到制约。
更多内容,一起来看看吉林公务员考试课程如何设置教学的!
考生在备考过程中,应多写多练,中公申论批改服务可以系统的提高学员写作水平。中公教育公务员考试培训与辅导专家提醒您,备考有计划,才能在公考大战中拔得头筹!
中公教育·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最全汇总>>>吉林公务员历年真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