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沙河乡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文件之十
沙河乡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文件之十
政 府 工 作 报 告
——在沙河乡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的工作报告
沙河乡党委副书记、乡人民政府乡长 蔡 伟
2012年2月13日
各位代表、同志们:
现在,我代表乡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政府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列席人员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一、奋力拼搏,2011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圆满实现
2011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一年以来,乡人民政府在县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自觉接受乡人大主席团的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始终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 “三个一百”考核目标,全面实施新家园行动计划和城乡居民收入倍增计划,深入开展优化软环境增强软实力活动,圆满完成了乡第十二届人大四次会议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全乡呈现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民生改善、文化繁荣、民族团结的良好局面。
(一)全面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村经济持续发展
按照“稳粮、扩经、提质、增效”的要求,坚持“长短结合、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编制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规划,围绕“一带、一圈、三区”经济发展战略布局,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夯实发展后劲。2011年全乡农村经济总收入18432万元,同期增长35%,完成年初计划16712万元的110%,其中:第一产业17168万元占总收入的93%,同期增长39%;第二产业487万元占总收入的3%,同期增长26%;第三产业777万元占总收入的4%,同期增长23%。总收入中出售产品收入为10300万元,同期增长19%。农民人均纯收入达4248元,同期增长35%,完成年初计划3838元的110%。
在发展第一产业上,乡人民政府着力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业经济得到稳步发展,农民收入大幅增加。全乡农作物播种面积112928亩,总产量11548吨,粮食收入2105万元,人均占有粮413公斤;完成甘蔗种植5.4万亩,2011年榨季入榨量达20万吨,产值8035万元;茶叶种植面积累计达1.96万亩,可采摘面积1.6万亩,全年产量1446吨,产值2208万元;核桃种植面积累计达8万亩,挂果面积1.25万亩,全年产量140吨,产值300万元;竹子5万亩,全年砍收3000吨,产值达120万元;完成烤烟种植3856亩,收购烟叶8243.9担,产值709.35万元。截止2011年12月20日,完成小春播种面积9720亩,其中小麦4020亩,马铃薯2850亩,豆类2730亩,冬包谷120亩。突出“以点带面,大户带动”的发展思路,促进全乡养殖业不断壮大。现已建成冻精改良供精点12个,养殖小区3个,累计发展年存栏100头以上养猪大户200余户;发展20头以上的养牛大户6户。大牲畜存栏6637头,出栏1290头,出售收入269万元;家禽存栏13.37万只,出售12.32万只,出售收入465万元,畜牧业总产值达4296万元。渔业面积1418亩,收入125万元。努力打造“绿色经济走廊”。全年完成中低产林改造面积3738.4亩,其中:完成美国山核桃种植400亩、杨梅种植300亩、红安种植1578亩、竹子种植1166.4亩、澳洲坚果294亩;收缴育林基金2.4万元。聘请19名管护人员,重点公益林管护面积53546亩;退耕还林涉及1241户7276.5亩,兑现退耕还林补助资金167.35万元。完成草原承包3116户25.1万亩,发放奖补资金49.69万元。
在发展第二产业上,依托资源优势,不断招商引资软环境建设,提升服务质量,招商引资,兴办企业,切实带动全乡经济蓬勃发展。目前,引进云南荣康达乌龙茶综合开发、三江源林果业开发有限公司、三祥蛋鸡养殖等7个招商项目。第二产业收入8487万元,其中,工业收入108万元,同期增长7%;建筑业收入379万元,同期增长64%。
在发展第三产业上,充分利用国道214线贯穿乡域内城乡结合部的区位优势,强化举措、积极引导,积极发展第三产业。目前,集餐饮、物流、休闲于一体的商业模式正在形成,第三产业收入777万元,其中,运输业收入593万元,同期增长23%;商饮业收入124万元,同期增长45%;服务业收入53万元,同期增长65%;其他收入7万元。
(二)全面推进民生工程,农村幸福指数全面提升 乡人民政府坚持以人为本,始终把惠民富民在首位,扎实推进民生工程建设,群众生活质量不断提高,农村面貌不断改善。
——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一是道路建设。全乡实现了公路村村通,乡域内临双二级公路建成通车;投资412.1万元完成6个行政村6个自然村硬板路建设20条9500米38000平方;新修烟区道路45公里、烟水沟渠35公里。二是农田水利建设。水利普查涉工作全面完成,涉及三面光沟、土沟共336件,有效灌溉面积为18689亩;完成人畜饮水工程8件,涉及7个村委会38个村民小组2141户8083人;86个自然村人饮困难问题得到妥善解决。投资80万元完成长4.2公里的湾展大沟工程建设。投资5.9万元完成忙开、青海基本农田地建设150亩。投资75万元完成长3.8公里的红山大沟建设。投资50万元长0.15公里的忙开新村大沟正在建设。投资40余万元邦木村人畜饮水工程进入扫尾阶段。投资500万元的下巴哈片区开发已全线开工。三是其他建设。投资46万元的土戈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已建成并投入使用,投资130万元的允俸村委会搬迁新建项目正在建设,投资15万元的沙河乡基层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中心改扩建工程全面完成,过境线征地工作有序推进,韭菜坝水库建设已进场施工,2011年县级下达200口沼气池建设任务,现完成50口。
——新家园建设卓有成效。围绕“和谐平安、宜居家园”的目标,全面完成11个行政村,1个社区,88个自然村、124个村民小组村庄规划编制工作。一是旧房旧村改造。实施旧村改造9个,完成乡村道路通畅化、人畜饮水安全化、村寨环境生态化、信息服务网络化、管理决策民主化等工作;旧房改造完成500户,完成率达100%,发放建房补助资金270万元;二是“千户村”建设。土戈片区“千户村”建设按照 “五统一”(风格、规划、户型、颜色、建筑时间)要求,美化现有234户,原址新建485户,迁入新建300户,全村人口规模将达到1043户4031人以上。目前,该工程完成两条主干道开挖、铺垫工作,商铺的推平工作已基本完成,农贸市场、文化广场、卫生室已进场施工。20户样板房地基支砌已基本完成。千户村完小(原忙开完小)正在改造建设中;三是南角组易地搬迁工程。铺设宽4米,长490米水泥硬板路,种植景观树960株;建成102平方米文化室1间、600平方米活动场所1个,配备农家书屋1个,安装篮球架1副。建盖44幢特色民居房,38户农户迁入新居。
——社会事业稳步推进。一是新农保、新农合全面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和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工作全面启动,参保人数14265人,参保率达85%,收缴保险金额145.82万元;为2559名60岁以上老人发放养老金56.3万元,发放率达100%;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农民达25298人,参合率达97.07%;全年农民医疗费补助259.29万元。二是教育卫生长促发展。“两免一补”政策全面落实,“两基”成果进一步巩固,教育综合发展逐步深化。全年共发放寄宿生生活补助费106.48万元,发放少小民族补助费6.08万元;投资452万元3010平方米的沙河中学学生食堂、学生宿舍正在建设;忙开、南布、忙孝完小正在建设综合楼、教学楼、学生宿舍、食堂3845平方米,其中代建制工程建设2662平方米;投资24万元完成校舍修缮、挡墙及篮球场建设;营养改善工程深入落实,共发放鸡蛋40余万枚。全乡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基础进一步夯实,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7‰以内,避孕节育落实率达89.8%,计划生育率达到95.6%,“奖优免补”政策进一步落实,共办理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593本,奖励补助独生子女家庭各种资金21.09万元;全乡12个村(社区)卫生室全覆盖,配备医务人员24名,并制定实行《村级计划生育宣传员考核奖惩办法》;三是文化基础设施得到加强。全乡建成24个村组文化室、17个农家书屋,配备各类书籍3万余册,坝区6个村(社区)数字化电视网络全覆盖,山区6个村“村村通”工程完成设备安装21个点1564套;四是科技富农有效推进。完成旱地多熟立体栽培技术700亩,配方施肥12000亩,病虫草鼠综合防治12500亩,电脑农业专家技术10000亩;完成各种形式的农村实用技术培训20场次1600人,共印发各类技术资料达到641份,发放病虫情报250份;开展农民安全使用农药培训15期380人,发放安全使用农药宣传单600份;切实抓好3414测土配方施肥试验,完成测土配方施肥土样取样200个,肥料试验9组;劳务输出培训人数1526人,实际输出务工人数958人,外出务工收入1149万元。五是落实财政直补政策。全面落实“一折通”发放工作,全年共发放种粮农民补贴2101.1万元;农机购置补贴38.04万元;抗震安居房补助634万元;摩托车下乡补贴1473辆90.68万元、家电下乡补贴2679件81.38万元;新214国道二级路土地征用补偿费5463.25万元;南等沟渠沙河段征地投资补偿431.9万元;生猪补贴35.33万元。六是救济保障工作力度加大。发放城乡低保金8798431元、救灾救济资金10万元,受益群众550人。“五保”供养188人,发放“五保”供养金222960元。为405名高龄老人和长寿老人发放生活补贴24.13万元。实施城乡大病医疗救助3314人426100元,全乡329人次农村困难老党员享受到1.97万元生活补助资金。
(四)全面推进平安沙河建设,社会更加和谐稳定
2011年,全乡无重大刑事案件和安全责任事故,无重大集体访、无群众性事件发生,矛盾纠纷得到了有效化解。
——强化责任、扎实开展群众工作。乡人民政府高度重视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坚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全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扎实开展群众工作。一是加强领导,严格落实责任。成立了群众工作领导小组工作,并制定工作职责和《沙河乡群众工作制度》,把群众工作纳入年度目标管理考核,与其他工作同部署、同检查、同考核、同落实,切实为全乡群众工作建立了根本保证。二是搭建工作平台,健全工作网络。坚持“积极探索、多方联动、稳妥推进、注重实效”的原则,建立了以群众工作站为龙头,群众工作联络员为纽带,以群众工作服务点为基础的群众工作网络。全乡挂牌设置群众工作站1个,为11个行政村、1个社区挂牌设置群众服务点12个,并派驻12名群众工作联络员。三是完善工作机制,创新工作方法。充分发挥各村(社区)群众工作联络员的作用,增强对群众工作地预见性、针对性和主动性,做到及时发现,提前介入,及早解决,把问题化解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对情况复杂、涉及部门较多、处理难度较大的问题,协调相关部门成立联合小组,综合运用教育、协商、调解、疏导等方法,共同协商调处,妥善解决问题;坚持对所有协调处理过的问题进行追踪督查,确保群众反映的问题有效落实,切实掌握解群众对问题处理后的看法、意见,提高群众满意度。
——扎实开展禁毒工作。坚持宣传预防为主,群治帮教为辅,积极开展“远离毒品,珍爱生命”宣传教育活动,深入细致做好预防、教育工作。一是组织禁毒宣传图片在各村委会(社区)、中学、小学进行巡展。并由派出所工作人员进行讲解毒品的危害,提高了居民拒毒防毒意识。二是组织机关、站所工作人员、禁毒志愿者收看VCD教育片,使毒品造成的家庭悲剧人人皆知,自觉拒绝毒品。三是利用出板报、挂横幅标语、发放宣传单、进村、走访农户、进学校、进社区、进公共场所等方式进行地毯宣传。全年张贴标语100幅,板报二期15板,横幅1条,宣传资料8000余份。使毒品等危害家喻户晓,形成了浓厚的拒毒氛围。
——严抓安全生产隐患排查及整治。认真贯彻落实《安全生产责任状》,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方针,加大安全生产监管工作,全乡安全生产态势平稳,全年未发生一起重特大安全事故。一是加强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监管。联合相关站所统一办公,加大路检路查力度,加强农村公路的安全管理,整治了农用车、拖拉机违章载人,酒后驾车、无证驾驶等违章行为;加强对乡村公路的管理,及时修整破损路面、清理路障,对陡坡、急弯等路段设置警示标志,积极改善道路交通条件;强化农机安全宣传力度,确保农机安全,开展安全隐患专项治理工作。与各村委会签订农机安全责任书12份,与农机驾驶员签订农机安全责任书1225份,开展农机安全宣传会10场次,培训人数700人,共发放宣传资料1235份;开展路检路查12期次,出警人数70人次,检查车辆180人/车次。二是深入学校开展安全宣传和安全查检。以“六五”普法为契机,深入各村完小进行安全宣传教育,共召开安全宣传会14场次,共对师生进行宣传2000余人;发放宣传资料2000余份。对学校200米内的摊点进行清理,校园周围200米内无娱乐场所、KTV、网吧等商业运营场所。三是加强煤矿(非煤矿)山安全管理。乡人民政府高度重视煤矿(非煤矿)山安全工作,成立煤矿(非煤矿)专项整治领导小组,层层落实责任制,与煤矿(非煤矿)企业签订安全责任状。多次深入矿点进行安全查,要求煤矿负责人管理好作业工人,为工人配备安全设施,做好工人的人身安全保险作业时按为家标准装备个人安全防护品。
——消防安全工作。制定了防火应急预案,与12个村委会(社区)签订了防火责任书,并纳入了村干部年终考核重要指标。在春节、清明节、五一、五四期间对辖区内娱乐场所、车站、加油站、林化厂、木材站、中小学等单位进行检查和火灾隐患排查。加大对危化物品、烟花爆竹经营单位的监管力度,组织派出所、安监站等单位到学校、娱乐场所、宾馆、企业、人群密集场所、自然村寨进行消防安全检查。
——抓实信访工作。坚持“统一领导、部门协调,齐抓共管”的信访工作格局,健全畅通、有序、务实、高效的信访秩序。一是把信访工作纳入各村委会(社区),乡属各站所总体规划和工作计划,与各村委会、站所签订了2011-2013年信访目标管理责任书19份,层层抓落实的信访工作领导责任体系。二是继续坚持领导干部阅批来信、接待来访、下访调研和包案处理重要信访问题的制度,共接待群众来访30批次52人次。三是加强法制宣传教育、依法规范信访行为,以“六五”普法为契机,大力宣传《国务院信访条例》,共发改信访宣传资料1000余份,2011年被临沧市评委“五五”普法和“三五”依法治市工作先进集体,被县委、政府评委“宗教维稳”先进集体和2006年—2010年防范和处理邪教先进集体。
(四)全面推进政府自身建设,服务能力显著提高
乡人民政府以学习杨善洲同志先进事迹为契机,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学先进、赶先进意识不断增强。优化软环境增强软实力活动、“三清晰、三有底、三提高”主题实践活动和“四群”教育工作深入开展,法制环境、政策环境、服务环境和人文环境进一步优化。法治政府、责任政府、阳光政府、效能政府建设继续加强。
——牢固组织建设,领导班子战斗力不断加强。完善班子分工及挂钩联系制度,形成事事有人抓,个个有责任的管理机制;加强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突出抓好十七届六中全会、省、市、县党代会精神的学习,努力提高学习质量,促进成果转化;以创建“五好”乡镇党委、“五好”村党组织为抓手,全面推行“四议两公开”工作法;立足党建强乡,着力抓好“五基本”建设工程;深入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始终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认真落实年初签定的各项目标责任;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加强党委班子建设,形成团结协作、干事创业的良好局面,使领导班子的整体战斗力得到加强。
——抓队伍建设,党政干部素质不断提高。根据“三培养”要求做好党员的管理和发展工作,今年共发展党员52名;开展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聘请技术人员对党员进行科技培训。新农村指导员、大学生“村官”、驻村联络员切实做好群众工作;抓好社区“两委”换届工作,推进和谐社区进程;加强农民服务站(点)建设,建立健全乡、村农民服务点,积极开展为民服务活动。
——惩防并重,切实加强廉政建设。始终把惩防并重加强廉政建设放在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坚持政治学习不动摇,深入开展廉政教育和法律法规教育,用党纪国法规范工作人员思想、工作和生活;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认真落实各项目标责任。组织全乡干部职工收看《赌之害》警示教育片,撰写心得体会;加强《廉洁自律》和《廉政准则》的学习,完善《领导班子内部监督制度》、《重大事项报告制度》、《工程建设制度》、《村两委考核办法》等多项制度,使乡机关和村两级班子有章可依,有纪可遵。
各位代表,回顾过去一年的工作,我们深切体会到:必须始终坚持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力推进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必须始终坚持把结构调整作为主线,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产业结构,统筹城乡发展;必须始终坚持把改善民生作为重点,大力发展社会事业,完善社会保障,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必须始终坚持把构建和谐作为保障,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强化安全监管,维护社会稳定,优化发展环境。取得的这些经验弥足珍贵,我们必须倍加珍惜。
各位代表!过去一年的成绩来之不易,这是乡党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县人大监督支持的结果,是全乡广大干部群众齐心协力、艰苦奋斗的结果,也是历届乡党委、政府打下的良好基础和各届人士支持帮助的结果。在此,我谨代表乡人民政府,向各位代表及辛勤奋斗在各条战线上的干部职工,向所有关心支持沙河改革发展事业的各位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全乡经济社会发展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一是我乡地处城乡结合部,村情民意较为复杂,历史遗留问题多、矛盾多、信访多;二是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子缓慢,科技含量低,农业增效不大,农业基础比较薄弱;三是由于沙河乡涉及重点工程多,失地农民增收渠道薄弱。对这些问题和不足,我们必须高度重视,采取有力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二、乘势而上,努力实现全乡经济社会发展新跨越
2012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承上启下的重要一年我们必须牢牢把握国家实施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扶贫攻坚、实施人口较少民族发展规划等重大机遇,根据县委、县政府提出的“三个一百三项考核”工作要求,围绕建设“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示范县”和“民族团结社会和谐先进县”目标,稳中求进、好中求快、变中求新,全面加快双江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总体求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省第九次党代会和市第三次党代会、县第十二次党代会和县委十二届二次全体会议精神,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创新,抓机遇、稳增长、强基础、调结构、抓项目、兴产业、扩开放、控物价、保民生、促稳定,努力实现全乡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
2012年的主要奋斗目标是:全乡农村经济总收入23224万元,增长26%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5352元,递增26%;粮食总产11548吨,人均占有粮食413公斤;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7‰以下。
完成上述目标任务,我们必须着力抓好以下五个方面的工作。
(一)以提升产业水平为平台,加快经济发展步伐 ——充分发挥项目带动作用。抢抓机遇,积极争取与上级有关部门的衔接、沟通,争取国家和省、市、县项目资金最大限度地向我乡倾斜,确保资金争取量不断增加。着力推进重大项目建设,从交通、水利、特色民居房等重大项目入手,细化工作目标,力争超额完成上级下达的任务。着力实施好下巴哈片区开发道路、人饮、沟渠、中低产田地改造工作。做到全面抓好重点建设项目,推进在建项目进度,形成更多的投资量;加快新建项目开工准备,促进更多新项目开工建设;强化项目储备工作,实现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持续增长。切实加强和改善投资创业环境,大力整治影响投资环境的突出问题,完善全程服务制度,让投资主体放心、放手投资创业。积极宣传招商引资的方针、政策和规定,大力宣传全乡招商引资、干事创业、加快发展的先进典型和成功经验,在全乡广泛营造招商引资的浓厚氛围。
——继续优化软环境建设。结合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和创先争优活动,深入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全面推行“一线工作法”,继续推行“服务承诺制、首问责任制、限时办结制”三项制度,深入开展民主评议活动,推行效能政府四项制度,着力营造良好的服务环境。乡主要领导和挂钩村领导经常深入项目点,帮助解决困难和问题,及时化解矛盾纠纷,为项目建设各个环节提供高效优质服务。
——促进全乡经济发展。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培育特色优势产业,推进城乡居民收入倍增计划。切实搞好科技培训和技术指导,努力做到农业科技进村、推广应用入户。紧紧抓住国家及各级政府对农业和农村增加投入的历史机遇,超前谋划,上报项目,进一步加强农田水利、农村道路和高稳产农田等基础设施建设。一是抓好2011/2012秋冬春蔗15680亩种植任务;二是稳步推进0.4万亩烤烟种植;三是加快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大力发展1721亩冬早蔬菜,把发展特色效益农业作为推动全乡经济快速发展的战略措施;四是继续做好8.03万亩核桃管护工作;五是扩大养殖小区规模,加大春秋防疫工作力度,培育养殖大户;六是加快推进草原家庭承包工作,加快转变畜牧业生产方式,加快推进草原家庭承包工作的方法步骤;七是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各项支农强农惠农政策,重点落实粮食直补、良种直补、农机购置补贴、农资综合补贴和政策性农业保险等政策;八是加大“两杂”推广力度,提高复种指数,确保粮食产量,推动农业农村经济全面发展。
(二)以新家园建设为推力,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全力实施新家园行动计划。按照县委、政府关于全面实施新家园行动计划的重大决策和的统一安排部署,以“和谐平安、宜居家园”为主题,以“人口、产业、公共资源”三个聚集为核心,以旧村、旧房改造为主要内容,立足实际,着眼长远,科学规划实施新家园行动计划总体目标和任务。以214国道沿线民居房建设为载体,由坝区向山区辐射,做好全乡11个村委会1个社区18个旧村(自然村、组)改造,874户旧房改造(其中:拆除重建774户、加固改造100户)。全面推进旧房改造及土戈片区“千户村”建设工作。
——抓实村级规划和建设。按照“规划先行、产业带动、分类指导、试点示范、基础突破”的思路,进一步地完善好11个行政村、1个社区新家园建设规划。大力开展创建文明村寨活动,抓好村容村貌整洁,重点治理厕所乱建,污水乱倒,垃圾乱扔等影响村容村貌的不文明行为,坚决制止非法乱占乱建行为,使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三)坚持统筹兼顾,推进各项事业全面发展 ——抓实当前中心工作。继续把办实事作为改善加强民生,增强基层党组织号召力、凝聚力、战斗力,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有效抓手,多方争取上级惠民政策,创新投融资机制,全力搞好允俸村委会搬迁工程建设,继续做好过境线、南等干渠、韭菜坝水库征地拆迁等服务工作。继续做好南勐河忙开、土戈、允俸段河堤治理和大沙河南布、允俸段河堤治理。
——抓牢民生工程。一是抓好教育卫生事业。认真贯彻教育优惠政策,提高“两基”成果,继续落实“两免一补”政策,逐步改善办学条件,提升教学质量;抓好人口与计生事业,切实加强计划生育基础工作,加强和完善计划生育管理,大力宣传计划生育奖扶政策,进一步完善农村医疗卫生条件,改善服务态度,进一步解决群众治病难的问题。二是新农保和新农合工作。认真落实城乡低保补助、农村五保补助、高龄老人补贴和基础养老金等政策;力争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全覆盖;三是农家书屋。加大对辖区内文化市场的监管力度,推进农家书屋、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
(四)采取有效措施,全面构建民族团结和谐沙河 ——切实加强精神文明。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目标,有序推进城乡文明共建活动。切实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深入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加强公民道德、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和家庭美德建设,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着力营造文明健康、积极向上的人文环境。
——推进民主法治建设。广泛听取各族各界人士的意见和建议,积极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开展工作。加强法制建设,强化依法行政,深入实施“六五”普法,积极开展“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活动,推进村民公决、村民自治等民主制度建设。继续开展“争创先进平安沙河”,积极推进和谐村寨、和谐社区建设。
——严格执行责任追究制。紧紧围绕经济社会发展的中心任务,坚持民生为本,严格落实领导责任制和部门责任制,切实巩固信访维稳工作成果,高度重视防灾减灾安全生产工作,提升工作层次,狠抓重点,强攻难点,筑牢基点,确保实效,扎实推进维护全乡社会大局稳定工作。
——夯实群众工作基。凝聚力量做好“四群”工作,充分发挥领导干部、党员、群众、及群众联络员的作用,发挥好社会稳定的第一道防线作用,建立和完善不稳定因素排查处理机制,坚决防止突发性、群体性事件发生,把矛盾解决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坚持以“问题发现得早,基层化解得了,当地控制得住、结果处置得好”为目标,建立健全矛盾纠纷和不稳定因素的排查调处机制和制度,有效化解矛盾,坚决杜绝重复上方和无理越级上访。
——认真抓好安全生产工作。加大安全教育宣传。积极推进“六进”活动。继续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严格按照《安全生产责任状》、《一岗双责责任书》要求开展工作,认真抓好安全生产工作,排查安全隐患,汛、防火、防地质灾害的预警预报和救灾工作,确保不出现大的安全事故。
(五)加强自身建设,牢固树立政府形象
——发挥基层组织作用。全乡各级干部大力提倡勤于学习、善于思考、勇于探索的风气,努力建设学习型党组织。按照推进“四议两公开”工作法工作要求,不断完善党总支书记实绩考核奖励、“两委”干部述职述廉和民主评议职能部门制度。继续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进一步改进工作作风。围绕承诺问效,激发创争活力;围绕领导点评,确保创争成效;围绕授旗评星,增强创争意识;围绕“四亮四评”,提升服务质量;围绕“三清晰、三有底、三提高”提高乡村领导干部履职能力。以创建“五好”乡镇党委、“五好”村党组织为抓手,大力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立足党建强乡,着力抓好“五基本”建设工程,全面加强全乡基层组织建设。
——强责任抓落实。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扎实开展公开承诺事项,切实从推进事业发展的角度,出台具体的、操作性强的措施,全面抓好各项工作的推进和落实。要分解全年任务,明确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层层抓落实;继续实行领导联系挂钩制度,政府领导要亲自抓,承担主要责任,村支部书记、村主任具体抓、负总责,把主要精力集中在推动工作上,把发展业绩建立在真抓实干上,切实造福于民;要按照目标责任制从严进行考核,明确奖励办法,加大责任追究力度,对工作出色的要给予奖励,对因主观努力不够,导致工作不落实,出现重大失误,造成严重后果的,坚决从严处理。
各位代表!过去的成绩令人鼓舞,未来的发展催人奋进,我们对沙河的美好前景充满信心。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在县委、县政府和乡党委的坚强领导下,树立高远、开放、包容的高原情怀,发扬坚定、担当、务实的大山精神,抢抓机遇、开拓进取、真抓实干,为建设双江美好的明天而努力奋斗!
第二篇:和店乡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开幕词
和店乡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
开幕词
(2011年4月日)
各位代表:
今天,和店乡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胜利召开了!在此请让我以大会的名义,向与会的各位代表和同志们,向战斗在各条战线上的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公安干警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过去的一年,全乡广大干群在乡党委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十七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团结带领全乡人民,克难攻坚,顽强拼搏,克服了诸多不利因素,保持了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良好势头,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得到进一步巩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建设有了新的进展,特别是全乡广大干群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经济结构,为我乡的经济社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我们这次大会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强乡富民为目标,牢牢把握科学发展这一主题,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条主线,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紧紧围绕党的“十二五”规划,凝聚全乡人民的智慧和力量,一心一意搞建设,聚精会神谋发展,努力开创和店改革发展新局面。
各位代表、同志们,这次会议是全乡人民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时代赋予我们以重任,人民寄予我们以厚望,希望与会代表不负重托,不辱使命,认真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神圣职责,认真审议各项工作报告和各项决议,把这次大会开成一个团结、民主、求实、鼓劲的大会,开成一个集全乡人民智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誓师大会。我相信,经过与会代表的共同努力,一定能够圆满完成大会预定的各项任务。
最后,预祝大会圆满成功!
第三篇:连云港市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 政府工作报告
政 府 工 作 报 告
——2012年1月11日在连云港市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
市长 杨省世
各位代表: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提出意见。
2011年工作情况
2011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全市人民在中共连云港市委的领导下,紧扣主题主线,深入实施沿海开发,统筹推进各项工作,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新 成效。预计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410亿元,增长13%左右。完成财政总收入462亿元、一般预算收入180亿元,分别增长31.2%和27.4%。全社会 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出口额分别增长24.7%、17.3%、42.3%。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增长14%和 16%。完成了市十二届人大四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
一年来的工作及成效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沿海开发深入推进
以港口为龙头的基础设施加快建设。按照沿海开发三年行动方案,大力推进港口航道、码头和集疏运体系建设。30万吨级航道完成投资14.2亿元,连云港区具备20万吨级船舶通航条件,徐圩港区5万吨级航道主体完工。连云港区氧化铝、散化肥泊位具备投产条件,徐圩港区30万吨级原油码头项目完成工可 报告,赣榆港区4个5万吨级码头开工,燕尾港3万吨级码头竣工。集疏运体系日益完善,铁路电力机车直通进港,东疏港道路建成通车。全面推进交通、水利、电 力等基础设施建设,204国道、242省道、临海高等级公路建设进展顺利,蔷薇河下游清淤、大型泵站改造加快实施,500千伏伊芦、220千伏灌河输变电 工程建成使用,沿海开发的硬件支撑能力不断增强。
开发园区产业承载功能有效提升。引导开发园区专业化、特色化发展,市开发区“五园五中心”建设有序推进,国家新能源产业和中小企业科技创新与成 果转化示范园加快建设,恒瑞研发中心建成使用,康缘、豪森等一批医药产业园完成主体工程,中日纳米研究院揭牌成立。徐圩新区基本形成“四纵四横”路网框 架,珠江钢管、宝通镍业等一批临港产业项目加快实施,产业服务中心等功能平台建设取得积极进展。东海硅材料、赣榆海洋产业、灌南船舶、灌云农业机械等特色 园区转型升级步伐加快,省级共建园区增至7家,省级以上开发区工业增加值增幅高于全市16.2个百分点。
重大事项取得进展。经过努力,东中西区域合作示范区获得国务院批准设立,成为首个国家级区域合作示范区。积极参与省沿海产业投资基金组建工作,编制完成省级金融改革创新综合试验区规划。徐圩新区规划环评通过审核。中日(连云港)生态科技产业园建设、中德中小企业园申报取得进展。国家交通电子口岸 分中心挂牌运营,全国焦炭期货交割库获批设立。两翼口岸开放列入国家发展规划。大力争取炼化一体化、液化天然气项目列入国家“十二五”专项规划。我市成为 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重点开发区域,政策优势进一步凸显。
二、产业经济持续较快增长
工业主体地位不断增强。加快转型升级步伐,积极推动基础产业做大、新兴产业做优、支柱产业做强。完成工业投资750亿元,工业增加值增长 17%,对经济增长贡献率提高1.8个百分点。组建江苏沿海钢铁集团,硅材料、盐化工等产业链条不断延伸,新医药、新材料、新能源等新兴产业快速发展,临 港产业和新兴产业产值均突破1000亿元。着力增强骨干企业带动能力,实施“百企培育工程”,规模企业达到1228家,过10亿元、100亿元企业分别达 到48家和3家。加大扶持力度,设立科技型中小企业信贷风险补偿专项资金,新增中小企业贷款88亿元,占全部新增贷款比重达到60.4%。坚持把节能减排 作为促进转型升级的抓手,推进传统产业升级改造,实施重点节能改造项目40项、重点污染减排项目37项,申报省级资源综合利用产品28个,港口船用岸电系 统成为全国水运节能减排推广项目。
现代服务业加快成长。港口新开加密集装箱航线14条,新辟霍尔果斯、喀什过境通道2条,新增内陆物流场站1家,铁水联运成为国家首批示范项目,完成吞吐量1.66亿吨、集装箱运量485万标箱,港口服务中西部的能力进一步提升。民航新辟航线2条,旅客吞吐量突破50万人。大力拓展旅游市场,游客 接待量、旅游总收入分别增长17%和23%。加快商贸设施建设,沃尔玛、家乐福超市和义乌小商品城、华东物料城一期等建成开业。启动市区农贸市场改造,新 改建平价商店45家、农家店209家。浦发银行连云港分行等10家金融机构开业,实现金融生态县全覆盖。信息服务、文化创意等产业取得新成效。
高效农业快速发展。克服冬春连旱不利影响,实现粮食生产“九连增”。实施农业现代化工程,加强农田水利建设,推进农业综合开发,新增高效农业 31万亩、高效渔业10万亩,畜禽规模化养殖比重提高9个百分点。扶持特色农业发展,设施蔬菜、优质水果、苗木花卉、泥鳅养殖等规模不断扩大,东海县获得 “中国花木之乡”称号,灌南县工厂化食用菌产业集聚度全国领先。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新增省级农业产业园区4家、龙头企业5家。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新增省级名牌农产品4个、无公害农产品基地45万亩。完成农产品出口3.4亿美元,增长14.5%。完善基层农业服务体系,实现农机专业合作社乡镇全覆 盖。
三、城乡统筹加快推进
城市形象稳步提升。协调推进新区开发和旧城改造,中心城市建成区面积扩大到130平方公里。城市化率达到53%。东部城区展现新的海滨风貌,连 云新城新增陆域面积10平方公里。新海城区加速互联东进,科教创业园区等新区开发稳步推进。实施南极北路、陇海东路等旧城改造项目57个,完成拆迁改造面 积60万平方米。昌圩湖、玉带河等景观工程基本完成,新增城市绿地520万平方米。进一步加强城市管理,数字城管开通运行。“四城同创”扎实推进,园林城 市创建通过国家考核验收。
城市功能不断完善。推进城市重点工程建设,金海大厦、金港湾大厦竣工使用,润科现代服务业中心基本建成。强化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海湾路、汇海路 大桥等一批道路桥梁工程完工,自来水深度处理工程、南城污水处理厂建成试运行,新建改建自来水管道40公里、污水管网20公里,污水处理率82%。完善与 居民生活密切相关的配套设施,修建便民道路30条,整治人行道板2万平方米,新增人防工程16万平方米,新开优化公交线路16条,城市对人口、产业的承载 服务能力进一步增强。
城乡环境持续优化。强化城乡统筹规划的引领作用,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四县县城彰显个性魅力,加快向中等城市迈进。新型城镇化水平不断提升,一 批具有特色规模的小城镇加快形成,新增省级康居示范村4个、新农村建设先进村15个。积极兴办农村实事,建成农村公路884公里,城乡客运一体化率 85%,行政村客运班车通车率99.5%。解决了37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加强环境整治和生态保护,完成119个村庄环境综合整治和258条县乡河道 疏浚,完成绿化造林13.7万亩,环境质量综合指数83.4。海州湾国家级海洋公园获批,海洋保护区面积达到681平方公里。
四、创新发展能力明显增强
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不断深化。全面实施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和绩效工资制度。实现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本药物制度全覆盖。加快推进投融 资体制改革,12家政府投融资平台转化为特殊类贷款公司,新组建市保障性住房投资公司,重组交通建设、城市建设和润财投资公司,对公共项目的支撑能力得到 提升。加大直接融资力度,发行短期融资券15亿元,3家企业进入证监会发审程序。深化农村综合改革,新增土地流转面积57万亩,新增农民合作组织483 家,农村经济发展活力明显增强。
开放水平进一步提升。努力克服各种不利影响,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开展城市宣传和项目推介,引进外资6.6亿美元,内联客方到位资金525亿 元。落实出口退税政策,支持企业开拓国际市场,外贸进出口总额突破70亿美元。鼓励企业开展境外投资,加强外派劳务市场管理和应急处置。推进区域交流合 作,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深化南北共建机制,做好对口援疆工作。海关、海事、国检、边检等单位加强整体联动,口岸服务进一步优化。外事、侨务、台湾事务 等部门积极发挥促进开放作用,与韩国群山市、光阳市缔结友好城市。
创新要素加快汇聚。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努力在更高起点上推动跨越发展,获批成为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蝉联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加大创新政策 支持力度,财政科技投入增长45%。加强重大研发平台建设,省海洋资源开发研究院一期工程通过验收,建成东海硅材料等国家和省质量检测中心3个,新增科技 公共服务平台18个。高校创新载体与地方产业融合发展,实施产学研合作项目300个。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升,70%以上大中型企业设立了研发机构,国 家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获批项目位居全国同类城市前列,恒瑞伊立替康成为国内首个通过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认证的注射液,“康缘”荣获中国驰名商标。高新技 术产业产值增长45%。实施人才集聚工程,引进硕士以上人才749名,27名创新创业领军人才和79名高层次人才获得专项资助,落实人才安置房100套。
五、民生和社会事业协调发展
民生工作扎实推进。大力发展民营经济,以创业就业带动富民,实施全民创业助推行动、就业再就业援助行动,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4.8万人,城 镇新增就业7.5万人。千方百计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全市最低工资标准提高17.7%,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人均月增加131元,城乡低保人均月提高到300 元和210元。持续增强社会保障能力,公共财力用于民生领域的比重达66.7%。城镇职工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参保人数平均新增1.6万人以 上,覆盖率达95%以上。新农保、新农合参保率均达99.5%。大力实施安居工程,建成各类保障性住房9899套,发放廉租住房租赁补贴2917户。实施 脱贫攻坚工程,提前一年基本消除农村绝对贫困现象。完善社会救助网络,提高城乡居民医疗救助比例,健全价格动态补贴机制,开展慈善助困,特殊困难群众基本 生活得到保障。
社会事业协调发展。积极推进教育现代化创建工作,小学初中入学率均达100%,学前三年入园率、初中毕业生升学率稳定在96%以上。中小学校舍 安全工程有序推进,连云港高级中学建成使用,创建省四星级普通高中2所。连云港中医药高职校完成迁建,江苏师范大学连云港校区挂牌招生。加强基本医疗卫生 体系建设,新增三级综合医院2家,组建市级医疗集团3个,卫生监督机构全部达到省标。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市博物馆、图书馆、美术馆、文化馆免费开放。全民健身活动广泛开展,在第七届城运会上取得优异成绩。全面做好人口管理服务,妇女儿童、老龄、关心下一代、残疾人及民族宗教工作得到重视和加强,档案、地方志、气象、防震减灾、老区开发事业不断发展。
精神文明建设和社会管理创新成效显著。大力培育社会文明新风尚,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广泛开展社会志愿者行动,市革命纪念馆建成开馆,“开山岛夫妻哨”入选2011年“感动中国”候选名单。加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村委会换届选举工作顺利完成,县乡换届工作扎实推进。加强社会管理创新,不 断深化“平安连云港、法治连云港”创建活动,积极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纠纷,完善信访维稳协调处置机制,社会大局保持和谐稳定,公众安全感达到90%以上。加强食品药品综合监管,开展食品非法添加、地沟油等专项整治,顺利通过省食品安全考核评估。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强化校车等重点领域安全监管,安全生产形 势保持稳定。实施基层应急管理“五个一”示范工程,突发事件防范应对能力得到加强。国防动员、民兵预备役和优抚安置工作稳步推进,实现全国双拥模范城六连 冠。
一年来,我们认真履行人民赋予的权力,自觉接受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市政协的民主监督,认真听取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意见和建 议,办结人大代表建议143件、政协委员提案427件。切实加强政府自身建设,大力推进政府职能转变,不断完善议事决策机制,努力提升决策水平。全面推进 政务公开,加强行政权力网上公开透明运行,改革公文办理制度,提高行政效能。坚持勤政廉政,强化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加大督查考核力度,促进工作落实。
各位代表,回顾过去一年的工作,全市上下抢抓机遇、凝心聚力、真抓实干、锐意进取,实现了“十二五”良好开局,成绩来之不易!这是中共连云港市 委正确领导、全市人民团结奋斗、社会各界共同努力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全市广大干部群众,向各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离退休老同志,向各民 主党派、工商联、人民团体和无党派人士,向驻连部队、武警官兵、公安干警和驻连部省属单位,向热心支持连云港建设的海内外各界人士,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 的感谢!
在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全市发展仍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政府工作还存在一些不足和差距。主要表现为:经济总量依然偏小,结构性矛 盾较为突出;资源环境约束加剧,节能减排压力加大;外部经济环境趋紧,利用外资难度增加;城市功能还不完善,规划建设管理方面还有不少薄弱环节;城乡居民 持续增收压力加大,改善群众生活还有大量工作要做;投资发展环境仍需改善,创业的氛围不够浓厚,少数部门和单位服务发展的主动性、执行制度的严肃性还不够 强,政府整体执行力还需进一步提高。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将高度重视、认真解决。
2012年工作意见
2012年是党的“十八大”召开之年,是全面落实省市党代会战略部署、实现沿海开发三年突破的决战之年,也是推进全面小康社会建设、加快开启基 本实现现代化新征程的重要一年。做好今年的工作意义重大。尽管世界经济复苏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上升,国内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增长的压力加大,经济发展面临 的形势将更为严峻,带来的挑战和考验不可低估,但就连云港而言,总体上仍然是机遇大于挑战。我们的机遇是,我国经济发展长期向好的基本态势没有改变,国家 已经释放出对宏观调控适时适度预调微调的积极信号,宏观政策环境将进一步趋好;我市拥有的四个国家战略聚焦叠加的效应不断释放,国家和省委省政府对我市的 支持力度将进一步加大。特别是市第十一次党代会为我们加快沿海崛起、实现新的跨越指明了方向和路径,全市上下抓转型、促发展的干劲更加高昂,加快崛起振兴 的基础更加坚实,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的势头更加强劲。只要我们始终保持时不我待的机遇意识,克难奋进的顽强斗志,勇争一流的拼搏精神,奋起争先,昂扬前 进,就一定能够实现新跨越,夺取新胜利!
根据中央、省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和市委十一届二次全会部署,今年政府工作总的要求是: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 实科学发展观,认真实施省委“八项工程”,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基本现代化为目标导向,围绕“推进沿海开发、加快转型升级”工作主题,坚持稳 中求进、能快则快、又好又快的原则,加快港口建设,做大做强产业,统筹城乡发展,加强“三农”工作,深化改革开放,推动经济平稳快速增长,不断增进民生幸 福,全面开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新局面。
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3%左右,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12.4 : 47.8 : 39.8,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长20%,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均增长13%左右,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 内,居民消费价格水平不高于省控标准,节能减排完成省下达任务。
新的一年,市政府将坚持把增进民生幸福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把70%以上的公共财力投入到民生领域,扎实推进城市快速公交、饮用水保障、棚户区 改造、保障房建设、校舍安全、农贸市场改造、专类公园、卫生信息平台、全民健身、社会福利中心等十大民生工程,让改革发展的成果真正落实到富民、惠民、安 民上。
围绕上述目标和要求,着力做好八个方面工作:
一、奋力突破沿海开发,加快构筑经济发展新优势
坚持以基础设施为支撑、以示范区建设为带动、以政策项目为推动,着力突破沿海开发,加快把政策支持优势转化为现实发展优势。
加速“一体两翼”港口建设。启动30万吨级航道二期工程前期工作,建成连云港区25万吨级航道和徐圩、赣榆港区5万吨级航道,建成灌河港区口门 2万吨级航道主体工程。连云港区旗台防波堤投入使用,大堤作业区2个10万吨级集装箱泊位开工建设。加快徐圩港区防波堤、2个10万吨级散货码头建设。基 本建成赣榆港区4个5万吨级码头并开港运营。建成连云港区中云内河港29个泊位。进一步完善集疏运体系,全面加快北疏港道路、矿石输送机隧道工程建设,基 本建成30万吨级矿石码头配套铁路专用线。加大交通、电力等基础设施投入,加快临海高等级公路及310等国省道建设改造,完成盐河航道整治主体工程。基本 完成连盐铁路征地拆迁,争取全线开工建设。加快500千伏临海、220千伏洋桥、110千伏中云等输变电工程建设,加大农村电网改造力度,保障生产生活用 电需求。
加快推进国家东中西区域合作示范区建设。编制建设行动方案,突出抓好先导区建设。强势推进徐圩新区重大产业、功能平台、路网及配套设施建设。启 动建设大陆桥合作论坛永久会馆、产品展览展示中心。全线开工建设徐新公路,贯通港前大道路基。开工建设热电中心。建成徐圩送水工程、自来水厂和污水处理厂 一期工程。编制现代物流、产业合作、商务服务、科技人才和生态功能区专项规划,统筹推进五大功能区建设。进一步加强中西部需求分析,强化要素资源对接,积 极探索区域合作共建和利益共享机制。推动国家层面建立部省联席会议制度。推进陇海兰新铁路建立运输协调服务机制,推动陆桥物流、沿线地区口岸查验单位一体 化发展。
加大政策和项目落实推进力度。围绕重大产业、基础设施、政策支持、园区载体和组织保障等五大类50个重大项目和重要事项,积极对接争取。深入推 进大型石化、钢铁基地、中日(连云港)生态科技产业园、沿海发展银行、国家开发银行连云港分行等一批重大项目和事项,尽快取得实质性突破。大力推动徐连客 运专线、连淮扬镇铁路前期工作,积极申报综合保税区,争取新机场立项、开通日韩航线和两翼港区开放,做好中日韩自由贸易区先导区争取工作。
二、实施转型升级工程,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坚持增量带动与存量提升并重,壮大新兴产业与发展临港产业并举,促进产业布局合理化、发展集聚化、结构高端化。
推动工业集中集聚发展。实施“双千双百”工程,重点打造新医药、新材料、新能源、高端装备、石化、冶金等千亿支柱产业,培育市开发区、徐圩新 区、赣榆临港产业区、灌云临港产业区、灌南临港产业区、东海经济开发区等千亿园区,引导县区培育百亿特色产业、百亿龙头企业,年销售收入过百亿企业达4 家。突出高端引领,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进一步提升“三新”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业市场规模和技术领先优势,培育壮大新信息技术、节能环保和海洋产业,注重发挥海洋资源丰富的优势,大力发展海洋生物医药等海洋新兴产业。继续实施高新技术产业倍增计划,产值达到1300亿元。加快推进基础性、基地型临港工 业集聚,抓好环球铜业、新海石化三期等重大工业项目建设,石化、冶金产业产值均增长30%以上。开展“千企升级”行动,引导中小企业走“专精特新”发展路 子,重点实施100项技术改造项目,加快推动制造业向高端发展。完成工业投资920亿元,工业总产值达3500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7%。
加快服务业扩张升级。重点抓好核心商圈、区域性专业市场、消费市场、特色街区建设,实施49个服务业项目,打造10个现代服务业集聚区,促进服 务业扩量提速、比重提高、竞争力提升。服务业增加值增长14%。以培育千亿物流产业为重点,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启动航运中心集聚区建设,增辟6条集装 箱航线,新增2条五定班列、1个内陆“无水港”,完善口岸服务平台和铁水联运等公共信息网络,完成港口吞吐量1.8亿吨,集装箱运量560万标箱。民航客 运量增长10%以上。积极构建临港物流集聚区,加快金港湾物流园等项目建设,培育煤炭、矿砂、粮食等大宗物资中转配送基地,做大做强木材贸易加工等特色物 流园区,完善两翼港区物流体系。推进区域性商务中心建设,提升中央核心区商务功能。以提高生活品质为目标,积极发展生活性服务业。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 信,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加快市广电、报业、演艺集团等组建工作,扎实推进西游记文化产业园、广播影视城、联创酷歌动漫产业园建设,打造水晶文化、徐福文化 创意产业园。深度开发山海文化旅游资源,加强城市旅游策划和形象推广,推动花果山5A级景区创建,提升景区配套设施功能,游客接待量、旅游总收入分别增长 15%和20%。突出打造城区商贸集聚区,建设苏宁广场等一批重点项目,进一步优化城区商业布局。加快电子商务、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等现代服务业态发展,强化农村商品流通网络建设,农家店行政村覆盖率达到95%。鼓励扩大文化、娱乐、健身等多样化服务消费,切实改善城乡消费环境。
引导农业高效规模发展。实施农业现代化工程,提升科技兴农水平,开展特色产业基地、粮食高产增效、一村一品、规模养殖、农业园区五大创建活动,积极培育国家级现代农业园区。加大农业综合开发投入,加强以农田水利为重点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建立万亩高产增效示范片50个。新增设施农业10万亩,发 展优质林果茶基地4.5万亩,畜禽规模化养殖比重提高5个百分点。建设深水网箱养殖示范基地,打造海州湾百亿现代综合渔业园区。推进食用菌、鲜切花、设施 蔬菜等产业做强做优,争取四县各培育1个产值过10亿元的农业特色产业,每个乡镇争创1家市级农业园区。引导农产品加工企业集群集聚,新办规模以上龙头企 业100家,农产品出口增长15%。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农户参加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比重达45%。完善农产品市场体系和信息服务体系,农产品现代流通业态销 售率达到66%。健全质量安全监管体系,提高技术装备水平,创建省级名牌农产品6个、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3个。
三、强化功能提升,加快建设现代化国际海港中心城市
优化城市空间布局,增强综合服务功能,把控建设时序,坚持建管并重,着力提升城市品质内涵。
提高城市规划水平。注重规划的连续性、系统性和先进性,编制完善城市控规、修规和城市设计,细化城市组团及功能片区的建筑风格、色彩、结构形 态、公共设施配套要求。优化深化连云新城商务中心区、科教创业园区、徐圩新区、滨河组团、盐河组团、龙河核心商业区等区域的城市设计。加强规划管理,发挥 导向作用,建立城市规划分层管理机制,合理配置土地、岸线等要素资源,提升城市资源整合和利用效率。
推进城市组团开发。集中优势资源,突破重点片区,推进各个组团快速形成规模。东部城区着重彰显海滨特色,加快集聚商务、金融、航运、休闲度假等 功能,为大港口、大产业发展提供配套。新海城区着重提升功能品质,增强面向居民生活的商业、文化、科教等宜居功能。花果山大道沿线重点拓展科研教育、文化 旅游、商务办公等功能,为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发展提供支撑。创新城市建设管理体制,明确市、区共建城市的分工定位。市级层面,东部城区重点突破连云 新城,抓好5平方公里的新城商务区建设,实施7个陆域形成项目、36个市政工程和2个公用建筑项目;新海城区统筹规划建设科教创业园区、行政中心片区、凤 凰片区,实施34项道路桥梁工程,开工建设卡迪亚国际广场等重点项目,集中精力打造一片新城;徐圩新区适应产业发展配套需要,着力打造集商务服务、科技研 发、生活居住、旅游文化四大功能为一体的高端配套服务区。区级层面,重点推进滨河组团、盐河组团、连云国际商务中心组团建设。中心城市完成城建投入283 亿元,建成区面积扩大到140平方公里。城市化率达55%。
增强城市综合功能。围绕提升中心城区集聚辐射能力,加快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配套,实施路网改造、刘湾垃圾填埋场一期工程等81个重点城建项 目。推进城市快速公交体系建设,建成快速公交1号线,促进新海城区与东部城区融合发展。实施郁州路下穿等城市主次干道和桥梁工程100项,畅通城市道路 “微循环”。开工建设市第三水厂扩建工程,新建改建城区供水管网30公里,新增城市污水管网50公里,城市污水处理率达83%。提高配套设施便民程度,整 治老旧道路、背街小巷30条,新建街头游园20个,小区物业管理覆盖率达83%。提高城市防洪排涝能力,推进供电、供热、管道燃气、通讯、民防等设施建 设。实施市档案馆新馆、公共卫生中心等文教卫配套项目15项,建成康达学院和全民健身中心。
提升城市特色和品质。充分挖掘城市内涵,做好海州古城、南城古镇、连云古镇等综合保护利用,打造特色鲜明、功能完善的历史文化街区,延伸城市文 脉,留住城市记忆。彰显生态宜居城市魅力,加快推进山海景观轴、云湖公园、孔望山公园二期、临洪河口湿地等一批生态公园建设,新增城市绿地300万平方 米,城市绿化覆盖率达41%。深入推进“四城同创”,抓好重点地段、重点区域、重点道路的整治出新,加快推进黄海度假村、连盐铁路周边等改造项目,加大禁 违拆违力度,完成旧城改造面积50万平方米。大力开展市容环境综合整治,提高环卫保洁水平,加大对道路抛洒、乱涂乱贴乱放等重点问题的整治力度,实现全市 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全覆盖。规范配置停车场、街巷路灯、交通标识,下大力气改善主城区交通拥堵、违章行驶、占道经营等状况。完善数字化城市管理体系,推动 城市管理重心下移,建立健全城市管理快速反应和长效管理机制,切实提高城市管理效能。
四、坚持改革开放,加快推进体制机制创新
用开放创新的办法,汇聚优质要素资源,破解发展难题,为科学发展注入活力、拓展空间、增强后劲。
推进创新型城市建设。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建立创新型城市建设目标责任考核体系,进一步提高全社会研发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科技进步贡 献率达到45%。推进区域重大创新平台建设,建成中科院能源动力研究中心、省海洋资源开发研究院,建设国家口岸药品检验所。支持省内外高校、科研院所在连 兴办研究院,建设5个专业化产学研合作平台,支持七一六研究所与地方互动合作。提升企业创新能力,新培育高新技术企业40家,发展民营科技企业1600 家,新增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院士工作站等研发机构30家。大力推进质量强市,实施技术标准战略,争创自主品牌,专利申请量、授权量分别达3000件和 1600件。积极实施人才集聚工程,创新人才培养引进模式,加快培养企业急需、社会紧缺的技能型人才,引进高层次创业创新人才100名、领军人才10名,提供人才安置房100套。推进省级高新区升格为国家级高新区,力争东海县进入省第二批创新型试点城市。
大力发展开放型经济。加大宣传推介力度,营造浓厚招商氛围,全面打响招商引资攻坚战,境外招商主攻日韩港台、巩固拓展欧美,重点强化专题招商,充分利用承办第十二届泛黄海中日韩经济技术交流会议等大型活动,提高招商活动针对性和组织化程度。强化产业链招商,围绕优势产业、临港基础产业、战略性新 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抓好72个重大招商引资项目,争取早落户早投产。优化外企服务,促进增资扩股。直接利用外资8亿美元,内联客方到位资金560亿元。培育壮大机电产品和科技兴贸出口基地,外贸出口总额增长25%。支持企业开展境外投资,大力发展国际服务贸易。推进中小企业园建设。编制开发园区产业发展 及空间布局规划,建立健全园区考核评价体系,明确主导产业,引导关联企业集中布局,提高投资强度。制定园区建设标准,完善园区服务配套功能,搭建物流、科 技、人才等公共服务平台,合理布点工业邻里中心。争取一批开发园区扩容升格,做好中德中小企业园、盐化科技产业园等特色园区建设工作。
推进重点领域改革创新。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开展“扩权强镇”试点,柘汪镇、安峰镇争创国家综合改革试点镇。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巩固完善 基本药物制度,探索公立医院改革路径。稳步推进水电气价格改革,推行居民生活用水、用电阶梯式计价。争创省级金融创新示范区,引进和组建金融机构10家以 上,实现四县村镇银行和农商行全覆盖。推进“区域集优”直接债务融资,争取发行企业债券2支。推进优质企业上市融资,新增上市公司2家。规范融资市场秩 序,强化融资性担保机构监管,新增中小企业贷款100亿元。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建立完善公共信用信息系统。开展农村产权改革,每个县区选择1—2个乡 镇进行试点,落实土地承包经营权、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农民自有住房抵押贷款等配套政策。大力推动全民创业,民营经济增加值增长14%。
五、促进绿色增长,加快打造生态宜居新家园
深入实施生态文明建设工程,统筹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进一步彰显连云港的山水之美、自然之美、绿色之美。
大力推进节能减排。建立节能减排联席会议制度,严格执行投资项目节能减排评估审查、区域限批等制度,把住源头,严控增量,加快形成以低碳为特征 的产业体系。开展冶金、电力等重点耗能企业节能行动,鼓励引导企业采用先进技术和设备改造升级。实施重点节能技术改造项目40个、重点减排项目30项,创 建节能和循环经济示范工程10项。加大节能减排基础设施投入,加强日常监管,健全监测预警、统计和考核体系,促进各项措施落到实处。
加强环境综合整治。实施“清水蓝天”工程,提高人民群众对生态环境的满意度。落实最严格的饮用水源保护措施,按照“双源双线双湖”城市饮用水保 障体系规划,实施蔷薇河沿线控污、治污等工程,饮用水水质达到国家安全标准。继续实施农村饮用水安全工程,新增9万农村饮水安全人口。全面实施农村河道疏 浚,加强农村生产生活污水和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新建20个乡镇污水处理厂和垃圾中转站,完成20%的村庄整治任务。加大大气污染治理力度,抓好秸秆禁烧、废气污染等重点问题整治,增强对大气中细颗粒物的监测预警能力,控制灰霾等空气污染,市区空气质量优良率达85%以上。加强化工行业、重点园区等关键领域 环境问题管控,保障环境安全。
强化生态建设。围绕创建生态市目标,切实加强云台山自然保护区建设,抓好东西连岛、秦山岛的生态保护性开发,扎实推进沿海滩涂、破损山体、工矿 废弃地综合治理和植被恢复,加大森林保护和城乡绿化力度,新增造林面积12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24.5%。全面启动海州湾国家级海洋公园规划建设,加强 海洋环境保护和生态修复,海洋牧场面积达到15万亩。严格土地管理制度,落实耕地保护责任制,健全依法用地长效机制,提高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创建5家 国家级生态乡镇和10家省级生态乡镇。
六、实施民生幸福工程,加快全面小康社会建设
坚持以人为本、民生优先,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总目标,实施“一个计划”、构建“六大体系”,让人民群众生活得到新改善、实现新提升。
加快实施收入倍增计划。把促进就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目标,加大财税、信贷等政策对创业就业的支持,新增城镇就业8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3 万人以上,确保登记困难家庭高校毕业生100%就业,实现城镇零就业家庭动态为零。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完成城乡职业培训25万人次、职业技能鉴定4万人,对农民创业培训辅导全免费。实施新一轮脱贫奔小康工程,落实最低工资标准,继续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扩大中等收入阶层比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 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20500元和9300元。
提高民生保障水平。加快构建终身教育、就业服务、社会保障、基本医疗卫生、住房保障、养老服务六大体系,推动民生持续改善。实施学前教育五年行 动计划,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初中毕业生升学率稳定在96%以上,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支持淮海工学院做好硕士点建设,依托广播电视大学建设社区大 学。推动职业教育提升水平、创出特色,连云港中专投入使用。健全就业服务体系,推进公共就业服务平台建设,创建9个省级充分就业示范社区。进一步完善各项 社会保障制度,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五险”参保人数平均新增1.6万人以上,适时提高失业保险、新农保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标准,被征地农 民社会保障覆盖率90%以上,城乡居民医疗、养老保险参保率分别达95%和98%以上。完善城乡卫生服务网络,建设全科医生队伍,创建三星级以上基层医疗 卫生机构35家,建成市县一体化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实现全市就医“一卡通”。加强住房保障,扩大住房公积金覆盖面,开工建设各类保障性住房10500套,发放廉租住房租赁补贴1950户,确保分配管理公开公平公正。推进锦屏磷矿、金桥盐化棚户区改造,分别建成住宅1600套和2200套。加强社会养老体系 建设,保障老年人权益,大力发展养老机构,新增养老床位500张以上,农村五保对象集中供养率70%以上。
推进以县为单位的全面小康社会建设。加快发展壮大县域经济,推动各县在全省进位争先。提升城乡基础设施、基本公共服务一体化水平,实施科教文卫 等“十大下乡工程”,完成农业“三资”投入100亿元以上。提高四县县城规划建设水平和集聚带动能力,确保新区开发见成效、旧城改造出形象。实施中心镇提 升工程,稳妥推进镇村区划调整,重点打造一批工业强镇、沿海重镇、现代农业大镇和乡村旅游名镇。加快建设美好城乡,按照“布局合理、设施配套、环境宜居、特色鲜明”的要求,每个县重点建设2个重点中心镇和一批农村新型社区。加强全面小康进程监测和评价考核工作,确保各项小康指标按序时进度推进并不断巩固提 升,赣榆、东海达到全面小康标准。
七、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加快社会事业发展
主动适应经济社会转型升级的新要求,不断提高社会事业建设管理水平,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多更好的公共服务。
推动文化事业繁荣发展。大力实施文化建设工程,积极发展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体育、娱乐新业态,加快构建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深入实施 文化惠民工程,巩固乡镇文化站、社区文化中心、农家书屋建设成果,广泛开展“和谐文化进万家”活动。完善公共体育服务体系,构建“城市十分钟健身圈”。打 造文化精品,深入挖掘山海、淮盐、西游和民俗等地方文化内涵,策划、包装一批特色文化项目,扶持一批重点文化品牌、文化名人,增强地域文化影响力。
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深入实施社会管理创新工程,完善社会管理工作格局。深化平安创建活动,加强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健全完善矛盾纠纷大调解 机制,落实信访责任制,着力解决影响和谐稳定的源头性、根本性、基础性问题,形成具有连云港特色的社会管理体系。加强和改进人口服务管理,推进“世代服 务”提质工程全覆盖。强化食品药品监管,深入开展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创建国家和省级药品安全示范区。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实现隐患治理制度化,加强中小学 校舍、校车投入和安全监管,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加强应急管理体系建设,提升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能力。稳控物价水平,加大农超对接力度,新增10家“菜 篮子”生产基地、20家平价商店,完成10个农贸市场改造,着力解决农民“卖菜难”和市民“买菜贵”的问题。
加强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施公民思想道德建设示范引导工程。深化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完善学校、社会、家 庭“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深入开展“创业创新创优、争先领先率先”主题教育。积极倡导志愿服务精神,不断提高社会文明程度。坚持依法治市,深入开展 “六五”普法工作,加强基层民主建设,提升“法治连云港”建设水平。扎实做好国防动员、民兵预备役和优抚安置工作,提高双拥工作水平。继续发展妇女儿童事 业,健全残疾人服务体系,推动防震减灾、民族宗教、地方志、气象、老区开发、关心下一代、红十字、慈善、光彩事业再创新成绩。
八、牢固树立宗旨意识,切实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新的形势和任务,对政府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我们将更加重视政府自身建设,全面增强狠抓落实、服务发展的能力,确保各项目标任务圆满完成。
进一步增强制度约束力,提高组织化程度,又快又好地推进工作落实。认真落实重大事项集体决策、专家咨询、社会公示和听证制度,对规范性文件实施 情况加强跟踪检查和评估反馈。严格执行规划管理、土地储备与出让、重大资金使用集体会办等制度和机制,提升规范管理和整合利用水平。完善目标管理,明确工 作标准,量化目标任务,细化责任分解,加强绩效考核。加大行政问责力度,严肃查处不作为、乱作为等行为,切实提高行政效能。
进一步改进机关作风,坚持勤政为民,优化政务服务。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强化公共服务职能,实行限时服务、承诺服务、跟踪服务,积极主动地为 基层和企业解难题、办实事,切实优化投资发展软环境。健全四级便民服务网络,充分发挥12345服务热线作用,及时处置群众反映的问题。加强作风建设,大 力改进会风、文风,用更多的时间调查研究、真抓实干,努力提升机关服务水平。
进一步推进依法行政,加强廉政建设,始终保持清廉务实的良好形象。健全政务公开、办事公开、新闻发布等制度,完善权力阳光运行机制。自觉接受人 大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严格执行廉洁从政责任制,健全重大事项申报制度,完善电子监察系统,强化对 重点领域、重点资金、重点项目的审计监督。严控公用经费和一般性支出,坚决制止铺张浪费。
各位代表,我们正处于加快沿海崛起,实现新的跨越的关键时期,困难和挑战考验着我们,责任和使命激励着我们。让我们在中共连云港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开拓创新,扎实工作,为全面建成更高水平小康社会、开启基本实现现代化新征程而努力奋斗!
第四篇:和店乡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闭幕词doc
和店乡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
闭幕词
(2011年4月4日)
各位代表、同志们:
和店乡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经过全体代表的共同努力,圆满完成了预定的各项会议议程,现在就要闭幕了。
这次代表大会,各位代表牢记人民重托,以高度的使命感,依法行使宪法和法律赋予的权力,认真听取并审议通过了乡长齐海霞同志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和人大主席翟自力同志所作的《人大主席团工作报告》,审查并批准了《和店乡2010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及2011年财政预算报告》并作出了相应的决议。
这次会议自始至终充满了团结、民主、求实、鼓舞的气氛,开得既严肃认真,又生动活泼,代表们以高度的责任感,畅所欲言,各抒已见,对我乡的政治、经济及社会各项事业进行了客观公正、实事求是的分析和评价,既肯定了成绩,也指出了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对以后的工作提出了许多中肯的意见和要求。大家一致认为,这次大会必将极大地鼓舞全乡人民,认真践行科学发展观,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团结奋斗,顽强拼搏,为实现和店平安崛起而奋斗。
各位代表、同志们,这次大会是一次团结的大会、民主的大会、求实的大会、奋进的大会,也是一次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振兴
和店经济的誓师大会。大会之后,代表们要把这次会议的精神带回去,宣传好、落实好。
各位代表、同志们,2011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为我们展示了一个新的发展机遇,也带来了千载难逢的良机,蓝图已绘就,目标已明确,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用科学发展观统领我乡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凝心聚力促发展、开拓创新展宏图,为开创我乡各项工作新局面而努力奋斗,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建党90周年!
第五篇:xxx瑶族乡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闭幕词
xx瑶族乡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
闭幕词
xxxx年1月19日
x x x
各位代表、同志们:
xx瑶族乡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在区委、区人大和乡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全体代表的共同努力下,已经圆满地完成了大会的各项议程。
这次代表大会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会议开得隆重热烈,民主团结,简朴务实,各位代表更是以饱满的政治热情,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大家相聚一堂,各抒己见,共商发展经济、改变瑶乡面貌的大计,并以高度负责的政治责任感和为人民当家作主的精神,认真听取审议了赵国吉同志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周斌同志所作的《财政预算报告》和《人大工作报告》,原则上审议批准了这三个报告。同时各位代表对政府的工作提出了很好的建议和意见,圆满地完成了本次大会的历史使命。
这次大会是一次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大会,是一次民主、团结、胜利的大会。这次大会全面回顾总结了我乡一年工作来的实践经验,确定了今后一年工作的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这次会议必将对我乡的政治、经济、文化、卫生、教育等各项事业发挥积极的推动作用,具有深远的社会意义和现实意义。
大会闭幕后,各位代表要认真贯彻大会的精神,带领全乡人民积极完成大会提出的各项任务,做认真学法守法、模范遵守法律的带头人,做依靠科技致富、带领全乡人民走富裕之路,做全面建设小康的带头人,真正做到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牢固树立群众观念、关心群众疾苦,进百姓门,知百姓情,解百姓难,珍惜民力,凝聚民意,不断增强民主意识,树立良好的形象,把对上级负责和对群众负责高度统一起来,做到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权为民所用。
各位代表,历史赋予我们的使命是光荣的,责任是重大的,前进的道路上,机遇与挑战并存,困难与希望同在,我们一定要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强烈的历史使命感,饱满的工作热情,昂扬的精神风貌,积极投身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在乡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同舟共济,团结一心,带领全乡人民为建设民主、文明、富裕的新瑶乡而努力奋斗。
现在,我宣布,xx瑶族乡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胜利闭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