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地质实习报告内容与步骤即实习总结与心得体会4-精品[五篇]

时间:2019-05-12 05:23:3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工程地质实习报告内容与步骤即实习总结与心得体会4-精品》,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工程地质实习报告内容与步骤即实习总结与心得体会4-精品》。

第一篇:工程地质实习报告内容与步骤即实习总结与心得体会4-精品

考察地点:龙里县金龙谷

考察时间:2011年11月5日

考察内容:1.金龙谷矿岩,构造及地貌参观

2.编写调查报告

1.调查准备

时间已经是秋天,早晨的天气极为凉爽,首先进行的是全班的集合,我们是集体包车去金龙谷的,之前老师清楚地交代了实习的内容。下午,在老师的介绍下,我们简要了解一些金龙谷的地貌特征,还看了几种有代表性的地貌,如喀斯特地貌等作为课本知识的补充,使我们不用外出就了解了各种地质现象发生的原因,经过和后果,还了解了一些预防这些地质现象(如地震,山体滑坡,泥石流等)的措施和方法,使我们增强了对地质现象的认识。还有观看了常见的造岩矿物,岩石的产状,结构和构造,了解它们的工程地质特征。虽然听得不是很懂,之后还是增进了我们的地质专业知识。

下午天气晴朗,在听完老师的一番分析,使我们对地质现象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之后,开始进入金龙谷切身体会这种地貌的特征。为使我们能了解不同倾斜程度地层、褶皱构造和断层的特征,老师简要地讲解了水平岩层、倾斜岩层、直立岩层、褶皱构造、断层的特征。但是人太多,都围在老师身边,老师讲话的声音被分散,所以听的不是很清楚,结合书本的内容和听到的一部分,大致还是学会了阅读各种地质现象,分析地质现象的规律,还掌握了褶皱、断层的形成原因。

2.景区介绍

金龙谷其实离贵阳不远,只因它所在的位置不在贵阳行政区域,而隶属于黔南地区龙里县,与贵阳市乌当区渔洞峡交界,多年来,极少为外界所知,就是在贵阳市,也很少有人知道金龙谷这个地方。不知从何时起,金龙谷在消息灵通的驴友中传开,这个纯原生态的峡谷景区,成了驴友们亲睐的地方,常常相约结伴,来这里游玩。

从贵阳出发,经东风镇渔洞峡景区大门口沿后山公路而上,到达金龙寨停车坝子,约25公里,不到一个小时的车程。穿过寨子前的田埂小路,一条杂草丛生的石径蜿蜒而下,小路的尽头,便是金龙谷的入口处。一栋旧房子、一道斑驳的旧铁门,好象是用于景区管理,却没有见到人。

进入景区,可分水路和山路栈道游览。游客多选择乘船。坐在船上,顺流而下,河水清澈透底,或许是受了惊扰,一群群大小不一的野生鱼疾速游窜;两岸断崖绝壁上,怪石嶙峋;石壁间参天的树木顽强地挺立着,它们的根深植于岩间石隙,不禁让人感叹,它们在这里究竟生长了多久年;野百合也长在岩壁上,细长的枝干似乎承受不住硕大花朵的重量,弯下了腰,伸手可及。抬头仰望,阳光也似乎不能直接照入谷底,只是透过林间树枝,把光怪陆离的影子映在岩壁上。这真是个静谧的世界,一潭碧波,两岸翠绿,悬崖绝壁,宁静幽深。

在金龙谷景区内,有两个布衣族村寨,都有上百年的历史。在游览了自然风光后,可以到布依寨子里去感受乡村风情。寨子里有农家乐山庄,条件虽然不是太好,既入乡间,就入乡随俗吧,也许,吃腻了城里餐馆大厨做的筵席,你会喜欢上这些布依山寨的乡村美食,老腊肉、炖土鸡、野生鱼、素豆腐、凉拌野菜,全是绿色食品,这在城里,可是难寻的好东西.久闻金龙谷的风景名胜,终于有机会一睹它的“庐山真面目”。贵州龙里县金龙谷旅游风景区,从贵阳至乌当区渔洞峡景区上行4公里,就到了距省城约20公里处的金龙谷景区。在那里,山与树、岩与洞、谷与水无不神奇而美妙。那里的峡谷与岩洞更是引人入胜,当地布依人把岩比作硬朗汉子,取名大岩、小岩;把峡谷河比作慈祥的妇人、水灵灵的姑娘,叫观音洞河、神仙洞河。几年前,75岁高龄著名旅游开发专家汪朝阳先生来此考察,他执意要把这一绝妙景观开发出来奉献给世人,便取名为“金龙谷”。经过这些年艰辛的开发,“龙”终于向人们展示出来。

金龙谷景区北支流为山间小溪,它蜿蜒曲折,是醒狮镇大岩村和小岩布依寨农田灌溉的主要水源,东南支流,流量大于北支流,在石笋沟大白岩,石板塘切割较深,形成较宽阔的湾塘、河滩、阶地,是贵阳市永乐乡的一大主要农田灌溉水源。南北两支流在小岩轿子山脚下相汇,形成深切蜿延、深幽曲折的峡谷,景区内最高点为大横坡

山,海拨1335.6M。最低点为贵阳市东风镇来仙阁,海拨970M,属于苗岭山脉,其地形地貌属黔中山原,表现为岩溶谷地,岩溶洼地,岩溶峡谷,称为中山岩溶地貌。

金龙谷景名胜区座落于鱼洞河上游,东支流发源于龙里县醒狮镇境内流经贵阳市乌当区永乐乡的石笋沟,羊角桥、石板塘,北支流发源于龙里县醒狮镇与贵阳市乌当区偏坡乡境内,流经龙里县醒狮镇大岩村,穿过小岩布依寨,上述两条支流在小岩的轿子山脚下汇入鱼洞河,穿过鱼洞峡,在贵阳市乌当区东风镇头堡村与鱼梁河相汇后,注入南明河。属长江流域,乌江水系。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性气候。年平均气温14℃±,年平均降雨量1220mm左右,雨量充沛,气候温和,冬无严寒,夏无酷暑。

贵州高原上有着众多美丽的山水奇观,它们中的一部分,如同珍珠,散布、藏匿于深山峡谷,多少年来,不为外人所知。金龙谷就是其中的一颗明珠,深藏于山中,直到最近几年,才渐渐被推出,逐步显现它耀眼的光芒。

3金龙谷的构造位置和地层简介及分析如下 有两组图片:

据说,金龙谷这个美称一点也不夸张,梦龙弯、龙窝、盘龙壁、龙潭、金龙堂、龙爪池、腾龙桥、朝龙桥、盘龙桥、拜龙桥,无处不出现“龙”,又无处不踩着“龙”,真是龙的天堂,人的乐园。到金龙谷,你不到龙窝,就领略不到龙的神奇。200万年前,惊天动地间,天桥在一声猛烈轰鸣中倒塌,隐藏在暗河里的“龙”暴露出来,爬在半山岩壁上,变成一条活化石“龙”,故称盘龙壁。龙窝处盘龙壁凹进40余米,亿万年前的造山运动把岩壁挤压得褶褶皱皱,曲曲折折,层次分明,有着较高的科技含量和一定科考价值。龙潭水清澈如镜,登高100米之外仍能看到潭底水草和鹅卵石。在这里有22座大大小小形状各异的桥,顺桥漫游龙窝,胸襟开怀,心旷神怡。

“盘龙”可堪称贵州最大的一条“龙”,全长2000多米,庞大的身躯盘踞在两岸半山绝壁上蜿蜒而去,弯曲而来,时而穿洞,时而露背,时而显足,哪是头,哪是尾,谁也无法弄清。无论你从北岸或南岸观赏盘龙,你都不会走回头路。踏着龙背游览,视野大开,多处迷人的景点使人惊喜交融,水帘洞、天龙洞、北天楼、南天楼„„层出不穷。

从图片上看来,所言果然非虚!分析1 贵州具有著名的喀什特地貌,而在金龙谷完全体现出来了,褶皱,断层就这样通过图片呈现出来.喀斯特地貌在碳酸盐岩地层分布区最为发育。该区岩石突露、奇峰林立,常见的地表喀斯特地貌有石芽、石林、峰林、喀斯特丘陵等喀斯特正地形,溶沟、漏斗、落水洞溶蚀洼地、、盲谷、干谷、喀斯特洼地等喀斯特负地形;地下喀斯特地貌有溶洞、地下河、地下湖等各种洞穴系统以及洞中石钟乳、石笋、石柱、石瀑布等;以及与地表和地下密切相关联的竖井、芽洞、天生桥等喀斯特地貌。溶洞的形成是石灰岩地区地下水长期溶蚀的结果。石灰岩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CaCO3),在有水和二氧化碳时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碳酸氢钙[Ca(HCO3)2],后者可溶于水,于是有空洞形成并逐步扩大。这种现象在南欧亚德利亚海岸的喀斯特高原上最为典型,所以常把石灰岩地区的这种地形笼统地称之喀斯特地貌。

在观赏的过程中,由于人太多,我们走散了,最后在图五的地方找到了老师,终于归队!图四、五、六中的断层其实是一些岩石群,板块形状不一,但错落有致,岩性为棕红色砂岩,岩石层理构造明显,上部有植物覆盖,岩石上出现了水平节理,垂直节理,倾斜节理,还有波浪型节理,有的节理几乎贯穿了整个岩石群。很明显是岩石受到

比较大的拉应力,还有生物风化作用。四周的砂质岩石经过长年日晒雨林风吹,野生物生长,其风化程度强烈,部分岩石表面已经出现破碎削落,岩石下部的岩石碎片风化成粉粒,堆积成土状,其工程地质性质极差,老师说这种风化成土的岩石不宜用作建筑工程的基础持力层。

分析2 喀斯特地貌特殊性又在于它不仅有地表的,而且有与其成因联系的地下喀斯特形态——洞穴。喀斯特地貌是长期发育的产物。地表形态类型属正地形的主要有峰林、孤峰、残丘、喀斯特丘陵和石芽。负地形主要类型有落水洞、斗淋、竖井、盲谷、干谷、喀斯特洼地、波立谷、喀斯特平原、喀斯特峡谷、溶沟和溶隙等。地表正、负地形间及地表与地下喀斯特类型间常有成因联系,构成一定的地貌组合。中国仅裸露型喀斯特即约90万平方公里以上,是喀斯特分布最广、类型最全的国家。因喀斯特地貌特殊,使其区域经济开发和工程建设的问题也很突出。如干谷是一种因侵蚀基面和地下水位下降,使地表河转为地下河,遗留干涸的渗漏河谷。它在水利上划为悬托谷,一般不宜建水库,即使建水库也要采取铺盖和帷幕灌浆等防渗措施。喀斯特地貌因形态奇特和地下洞穴,以及一些洞穴空气和水的特性与有益成分而成为旅游资源。如金龙谷的溶洞:

溶洞的形成是石灰岩地区地下水长期溶蚀的结果,石灰岩里不溶性的碳酸钙受水和二氧化碳的作用能转化为微溶性的碳酸氢钙。由于石灰岩层各部分含石灰质多少不同,被侵蚀的程度不同,就逐渐被溶解分割成互不相依、千姿百态、陡峭秀丽的山峰和奇异景观的溶洞。地表水在运动过程中对所经过的沉积物或岩石有着重要的侵蚀作用,既包括水动力作用下的碎屑物搬运,又包括水对岩石或沉积物的化学溶蚀作用,还包括碎屑物在搬运过程中的磨蚀作用。喀斯特地貌就是地下水对碳酸盐岩侵蚀作用的结果。在水流作用下,形成陡峭的海岸、弯曲的沟壑、高高的冰蚀悬谷、气势磅礴的大峡谷。“滴水穿石”也是水的化学侵蚀作用的写照。

4.总结

当我们从图四再次相聚在一起时,一天的实习就这样结束了,原本打算把实习当游山玩水的我却发现有收获,这是一个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要把所学的知识灵活的理解和运用,从而加强我们对这门课程的了解,而且在实习的过程中学到了很多书本上无法学到的东西,古人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看来就是这个道理。另外还要感谢老师的细心指导。通过这次野外考察我还明白了一个道

理:对要考察的对象要事先做一定的了解,事先做好准备,就不至于到时不知所措。

第二篇:工程地质实习报告内容与步骤即实习总结与心得体会1-精品

工程地质实习报告

实习时间:2012年3月26~3月30 实习地点:广东工业大学大学城校区广州番禺莲花山

实习内容:

1、地质图阅读,工程勘察讲座,阅读收集整理资料

2、观看影像资料—不良地质现象

3、野外实习:莲花山矿岩、构造及地貌参观

4、常见矿物、岩石的认识

5、编写实习报告

(一)、时间:3月26日星期一晴 地点:学校教室 内容:实习动员

作为实习的第一天,上午老师首先进行的是实习前的动员,简要清楚的交代了实习的内容。下午我们集体观看影视资料,了解不良地质现象,如地震,山体滑坡,泥石流等,还观看了几种有代表性的地貌,使我们不用外出就了解了各种地质现象发生的原因,经过和后果,还了解了一些预防这些地质现象发生的措施和方法,使我们增强了对地质现象的认识。

(二)、时间:3月28日星期二晴 地点:学校教室

内容:讲诉工程地质图阅读方法

今天学习阅读工程地质图。为使我们能了解不同倾斜程度(水平、倾斜、直立)地层、褶皱构造和断层在地质图上的特征,老师详细讲解了水平岩层、倾斜岩层、直立岩层、褶皱构造、断层在地质图上的特征。大致学会了从地质图上阅读各种地质现象,分析地质现象的分度规律,还掌握了对褶皱、断层、不整合构造和岩浆岩侵入活动地区地质图的分析方法,从有地质构造图的地质图上绘制示意地质剖面图的方法,根据地质图分析区域地质发展史的方法。初步了解了在工程建设中地质勘察之重要以及工程地质勘察中的各种方法和步骤,比较全面的了解到工程地质勘察报告的内容。

(三)、时间:3月28日星期三晴 地点:广州番禺莲花山

内容:了解莲花山地质地貌、岩石特征

广州番禺莲花山,莲花山由48座红色砂岩低山组成,属丹霞地貌的地理构造位于番禺区珠江口狮,河畔,是一个风景旅游区,共分为:莲花塔景区、莲花城景区、观音胜境区以及石景区四大景区。为首的石景区由大小40余座丘陵组成,面积30余万平方米。莲花山古采石场以切割式凿岩法开采,遗留的采石面平均高度为25米,最高处达40米,最深处在地面下13米。采石场至今仍保留着古代采石时留下的石柱、石板及大量未能运走的石料;

莲花山的构造位置和地层简介如下:莲花山的构造位置处于加里东运动以来的深断裂带上,形成于中生代燕山运动造山期,为一典型的褶皱山系。莲花山山脉向东北经丰顺、梅县、大埔进入福建的华安

南靖一带;向西南:至海丰、惠东宝安各县分别于大亚湾、深圳湾如南海,又复出于万山群岛、高栏列岛。广东境内长约500KM,宽20至40KM,局部60KM。深大断裂为一条强烈挤压破碎带,共有120多条断层组成,分东西两断层束,向东南有13条主干断层,向西有14条主干断层。此带动力热力变质作用强烈(属低中压型变质),可寻找到铅、锌、铜、钨、锡等矿藏。是重要的导岩构造,中酸性岩浆发生多次裂隙式多间歇性喷发,深断裂内,岩体达100多个。为内生金属矿床成矿带。地层:侏罗系上统称高基坪群(为陆相中酸性火山岩),该群为一套复杂的陆相火山岩系,由中性、中酸性、酸性火山熔岩及相应的火山碎屑岩和沉积岩夹层组成,厚度巨大。

早上9点整,我们搭着校车到了莲花山,下车之后,我们就跟着老师,听老师讲解,沿着石阶往下走,就到了狮子岩了,它是傲然挺立的一块石头,像头雄狮,这块石头是由古代的海潮侵蚀而成的,石头的岩性为沉积岩的棕红色砂岩,层理构造明显,极容易被风化。接下来就是飞鹰古道和飞鹰崖了,飞鹰古道是人为开凿的隧道,隧道洞穴比较宽大,穿透整个岩层,岩层岩性为沉积岩的棕红色砂岩,层理构造明显。狮子岩对面的就是观音岩了,它是一块上部向外凸出,下部向内凹陷的岩石,上面有“观音岩”三个字,岩性也是沉积岩中的棕红色砂岩,接下来就是八仙岩了。

八仙岩其实是一个岩石群,板块形状不一,但错落有致,岩性为棕红色砂岩,岩石层理构造明显,上部有植物覆盖,岩石上出现了水平节理,垂直节理,倾斜节理,还有波浪型节理,有的节理几乎贯穿了整个岩石群。很明显是岩石受到比较大的拉应力,还有生物风化作用。我们来到了浴仙池,这是一个由降水和地表水在岩层低洼处积成的小水池,水池四周的砂质岩石经过长年日晒雨林风吹,野生物生长,其风化程度强烈,部分岩石表面已经出现破碎削落,岩石下部的岩石碎片风化成粉粒,堆积成土状,其工程地质性质极差,这种风化成土的岩石不宜用作建筑工程的基础持力层。继续走就到燕子岩,燕子岩由两片高高的岩石组成,两片岩石本为一体,经古人采石将下部凿开,两片岩石高耸在胡面上。燕子岩顶上还建了个观光亭,岩石上有一道倾斜节理,但这两快岩石却历经千年而不倒,实在让人叹为观止。与燕子岩相连的就是古采石场了,这个采石场具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古采石场的悬崖峭壁,奇岩异洞,是国内最具旅游和科研价值的“人工丹霞”奇迹。古采石场岩体水平层理构造明显,倾斜节理尤为突出,其宽度大长度长,采石场底下由于地势低而形成洼地,长年积累地表水而形成水湖。一天的实习就这样结束了,这是一个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要把所学的知识灵活的理解和运用,从而加强我们对这门课程的了解。

(四)、时间:3月29日星期四晴

地点:广工大地质实验室

内容:造岩矿物、岩石的认识,地质模型的认识。

观察常见的造岩矿物,岩石的产状,结构和构造,了解它们的工程

征,(五)、时间:3月30日星期五晴

地点:学校

内容:整理实习内容,完成实习报告

第三篇:工程地质实习报告内容与步骤即实习总结与心得体会8-精品

工程地质实习

1、实习时间:

2011年12月05日—2011年12月09日 2.实习地点:

1)湘江边,观察河流地质作用对地貌影响及河流阶地特。2)衡阳北站,现场观察抗滑桩、去露面、挡墙、坡面防护等措施。

3)东阳渡,观察岩石矿物的特征、不良地质对工程的影响。4)松木乡,地质剖面测定,地质构造对路桥施工的影响、路基排水处理、坡面防护 措施。

3.指导老师:

谢松平王年生 盛云华 谭春腾 甄精莲 万言 陶光华

实习目的:

巩固和加深在课堂学的理论知识,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教学效果;了解岩层产状及其形成过程和发展情况,分析沿途所见的岩石的性质以及该地区的地质发展演变简史;学会野外观察地质现象和分析评价工程地质问题的初步能力。通过实习,掌握工程地质的基本知识,了解常见的工程地质问题。为学习后续课程、从事专业工作、扩大知识面和进行科学研究打下必要的基础。实习内容:

日期:2011年12月05号 地点:湘江边

天气:晴 指导老师:万言

实习内容:河流地质作用及河流防护

河流的地质作用分为侵蚀作用和搬运作用、沉积作用。侵蚀作用分为侧蚀作用(使河道变宽)、下蚀作用(使河床变深)。搬运作用分为物理搬运(由于水的力作用带走两岸边的不可溶性岩石)和化学搬运作用(由于可溶性的岩石溶于水中),搬运作用与水的流量和流速有关。沉积作用导致了第四纪沉积层的形成,它分为山口沉积、谷底沉积(形成河谷沉积)、河口沉积(形成平原,比如三角平原的形成)。

河谷的形态分为河漫滩和阶地两个部分。

河流的防护:可以在河两边的河漫滩种树和植草,也可以砌挡土墙,采用浆砌片石,也可以用水泥在河漫滩覆盖一层。

地点:衡北站 天气:小雨转阴

时间:2011年12月06日 老师:谢松平甄精莲 万言 内容:滑坡整治

1滑坡的形成

由于建编组站的时候挖掉了边角导致山体滑坡。

护坡上有凸出部分叫抗滑桩。抗滑桩利用桩的弹性抗力和土的摩擦力来防止山体滑坡。

抗滑桩

2护坡采用浆砌片石

滑坡的概念:斜坡上岩体或土体在重力作用下沿一定的滑动面整体地向下滑动的现象。3滑坡形成的原因

包括岩石的性质、内在的土质,内在原因:土质的构造。外在原因:人为的施工、雨水的冲刷、水渗进去自身力增加、降低强度,产生动水压力,滑坡给铁路和公路带来很大的危害。4滑坡的整治措施

分为三类:一是消除或减轻水的危害;二是改变滑坡体外形,设臵抗滑建筑物;三是改善滑动带土石性质。

(一)消除或减轻水的危害——排水

(1)排水地表水,在滑坡体周围修截水沟;滑坡体上设臵干枝排水系统,汇集旁引坡面径流于滑坡体外排出;整平地表,填塞裂缝。(2)排除地下水:截水盲沟用于拦截和旁引滑坡外围的地下水;支撑盲沟,兼具排水和支撑作用;仰斜孔群有近于水平的

截水沟

(3)防止河水、库水对滑坡体坡脚的冲刷。措施:设臵护坡、护岸、护提,在滑坡前缘抛石、铺设石笼等防护工程或导流构造物。5减重和反压

一般适用于滑坡床为上陡下缓、滑坡后壁及两侧有稳定的岩土体,不至于因减重而引起滑坡向上和向两侧发展造成后患的情况。

6修筑之挡工程

支挡建筑物有抗滑挡墙、抗滑桩、锚索挡墙。

地点:松木塘 天气:阴

老师:谢松平甄精莲 万言 内容:地质剖面

日期:2011年12月08日 一 认识岩性 岩石可根据颜色来判断,如黄色,里面还有红色的是砂岩;灰色的是泥岩或叶岩。颜色风化:属于易风化岩石、开裂(裂隙发育)。3胶结方式

泥质胶结:(1)属于硅质胶结;(2)铁质胶结;(3)钙质胶结;(4)泥质胶结 4 岩层

指地壳中岩石构成的层面,也就是岩石的层次。二 地质构造 水平岩层:一个地区出露的岩层产状基本是水平的,或近于水平的称为水平岩石。对与水平岩层,一般岩层时代越老,出露位臵越低、越新,则分布的位臵越高。倾斜岩层:岩层层面和大地水平面之间具有一定的夹角时,称为倾

斜岩层,或称为倾斜构造。直立岩层:岩层层面与水中面垂直时称为直立岩层。三 断裂

岩体的完整性受到破坏而产生大小不一的断裂,称为断裂构造。

(一)分为节理(裂隙)和断层

节理的分类

一类是由于构造运动产生的节理,称为构造节理;另一类是由成岩作用,外力、重力等非构造因素形成的节理,称为非构造节理。(1)构造节理可分为张节理和剪节理

张节理:是指岩石所受拉张应力超过其拉强度后岩石破裂而产生的裂隙。

剪节理:当岩石所受剪应力超过岩石的抗剪强度后岩石破裂而产生的裂隙。

(2)非构造节理

成岩裂隙是岩石在成岩过程中形成的裂隙等。2 断层

断层是指岩体在构造应力的作用下发生断裂,且断裂面两侧岩体有明显相对位移的构造现象。(1)断层要素

断层面和破碎带、断层线、断盘、断距。四 岩层的产状和测定方法 1 岩层的产状

倾斜岩层的空间位臵,通常要测量岩层的产状要素——走向、倾向和倾角。

走向:岩层层面与假想水平面交线的水平延伸方向称为岩层的走向。倾向:垂直于走向线且沿岩层倾斜方向所引的直线称为倾斜线,此倾斜线在水平面的投影线所指的方位,称岩层的倾向。倾角:岩层层面与水平面所夹角的锐角,即为岩层的倾角。2 岩层的产状测定

(1)通常用地质罗盘来测量。测量走向时,使罗盘的长边紧贴层面,将罗盘放平,水准泡居中,读指北针所示的方位角,就是岩层的走向。测量倾向时,将罗盘的短边紧贴层面,水准泡居中,读指北针所示的方位角,就是岩层的倾向。测倾角时,需将罗盘横着竖起来,使长边与岩层的走向垂直,紧贴层面,待倾斜器上的水准泡居中后,读取悬锤所示的角度,即为倾角。(2)罗盘的表示

岩石产状为一组走向:南偏西65°,倾向:北偏西33°,倾角:东偏西5°

地点:东阳渡 天气:小雨

日期:2011年12月07日 老师:谢松平甄精莲 万言 内容:典型的路基面形式 一 路基面包含路堑和路堤 1 路堑

概念: 当铺设轨道或路面的路基面低于天然地面时,路基以开挖方式构成,这种路基为路堑。

作用:缓和道路纵坡或越岭线穿越岭口控制标高。

路堑 通过开挖天然地面做成的路基。路堑通过的地层,在长期的

生成和演变过程中,一般具有复杂的地质结构。路堑边坡处于地壳 路堑表层,开挖暴露后,受各种条件与自然因素的作用,容易发生变形和破坏,应慎重对待。特别要注意处理好深路堑的设计,这是一项较复杂的技术问题。路堑边坡设计主要是确定断面形式和边坡坡度等问题。路堑按通过的地层一般分为土质路堑和石质路堑。2 路堤

概念:指的是比原地面高出许多的堤岸式路面,即高于原地面的填方路基。路堤在天然地面上用土或石填筑的具有一定密实度的线路建筑物。3 排水系统

在有水活动的地段,布臵排水沟筑物,以进行拦截疏导,防止水流渗入岩土体而加剧斜坡的失稳。排除地面水可修建截水沟、排水沟;排除地下水,可修建纵、横盲沟等。二 防护措施挡墙和护坡 1 挡墙

概念:是指支承路基填土或山坡土体、防止填土或土体变形失稳的构造物。2 护坡

概念:指的是为防止边坡受冲刷,在坡面上所做的各种铺砌和栽植的统称。

作用:为保护桥梁和路堤安全,须在凹岸修筑防护建筑物。此外,因设桥引起河水流向变化,冲刷河岸而危及农田和村镇时,也须在河岸

修建防护建筑物。这种建筑物通常又称为护岸。护岸的形式有直接防护和间接防护。直接防护是对河岸边坡直接进行加固,以抵抗水流的冲刷和淘刷。常用抛石、干砌片石、浆砌片石、石笼及梢捆等修筑。间接防护适用于河床较宽或防护长度较大的河段,可修筑丁坝、顺坝和格坝等,将水流挑离河岸。

实习心得:

本次实习虽然只有几天,但我觉得自己在实习过程中学到了不少东西。首先,通过此次野外实习,我们加深、巩固了所学的知识,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使我们学习、实际动手能力得到了深入,为以后自我的学习、教学打下了基础;其次,给了我们以认真、严谨对待学习、科学的心态,为大学的学术内涵有了深刻的了解:

知识方面。本次实习与我们的专业知识联系紧密,是理论联系实际的最好体现,我们在实习的过程中明显的感觉到了自身专业知识的不足,同时,我们知道的专业知识也不能活学活用给实习带来了一定的阻碍。这次地质实习,根据老师的安排,我们都能按时,按质,按量完成,做到坚决完成学习任务不虚度光阴。每天的实习,每一个点,我们都认真观察,记录,测产状,认真听老师讲解,力争当场能够理解。

这几天里,我们强化了罗盘的使用,地层界面能够判断,能够使用罗盘顺利地测出产状;岩石的识别,岩浆岩,沉积岩大致掌握,具体岩性,各个地层的岩石也能在野外及室内顺利而准确地识别。可以说不枉此行。通过几天的短暂实习,我们把专业知识与实际情况联系起来,对知识的掌握更深刻。

在实习进行的过程中,我遇到的最主要的困难就是脑子里没有像样的知识网络或者说是地质体系,由这所引发的一系列问题才是我处处碰壁的原因所在。在野外观察,信息量繁重,干扰条件太多,自己没有坚硬的理论来作为依托是根本不行的。虽然旁边有老师的细心启发和讲解,可是在野外还不像在教室,书本就放在面前触手可及的地方,随时可以翻查自己不懂的知识点,一旦知识点反映不过来,再

加上野外实地中必须去掉相当大一部分无关的现象,才能中从挑选出有价值的信息。对于我来讲,没有雄厚的知识储备做铺垫,无怪乎会产生对老师的启发询问产生不知所措的感觉了。

在野外实地观测,一个观察点和下一个观察点之间应该相隔很长的距离,更有甚者一天就只能观察一个地点,而每一个点都有其特殊的成因,构造,形态,以及以后将会产生的变化等等,所以对于每一个观察点的记录与测量都是相当重要的,这是为以后的进一步分析整理得到结论都是至关重要,由于是第一次野外实习,野外行动,记录,测量都没有任何经验,完全靠老师的讲解才能记录,对于有些测量还得在老师的帮助之下才能完成得到数据,这些都是缺少实习经验所致,尚可理解,可是有了这次经验之后,对于以后学习及野外实习便能有更好的指导。

第四篇:工程地质实习报告内容与步骤即实习总结与心得体会3-精品

前言

一、实习的目的与要求

普通地质学是以获得地质现象的感性认识、培养学生野外综合观察能力、地质启蒙教学实践为目标的地质启蒙教学实践。通过学习,让我们更深入地掌握普地理论与概念,学会野外地质工作的基本方法与技能。野外地质学习有很强的实践性,在此过程中,要做到“四勤”,即腿勤(多观察)、手勤(详细记录)、嘴勤(多问)、闹亲(多思考)。

二、自然地理概况

南京地区位于南京东部,隶属南京市江宁区汤山镇,距南京中山门约21Km,可由沪宁高速或宁杭公路直达。湖山属于丘陵地区,含有丰富的海相化石所露出的地层包括古生界志留系至二叠系,中生界三叠系和侏罗系,以及新生界第四系。

南京六合方山位于南京市六合区东沟镇4km,可由宁通高速直达,距南京长江大桥约76km,六合方山为古火山。

苏州地区位于京沪铁路和沪宁高速公路线上,距南京240km,距上海120km,苏州处于长江三角洲中心、太湖平原中部,地势平坦,东连上海,南邻浙江,西临太湖,境内低地主要分布于西南部。

三、实习概况

本次实习由陵学院城资系2010级本科生和教师组成,吴俊奇任实习队队长。我组带班教师为严正富。2011年8月18日至9月2日实习队分别在南京湖山地区、南京六合方山以及苏州地区进行野外地质观察。野外实习的主要内容分别是,实习区地层与化石、地层接触关系、岩性特征及其沉积环境;沉积岩、火成岩、变质岩的主要类型及野外肉眼鉴定方法;褶皱构造、断裂构造的野外识别;南京六合方山火山锥的物质组成、火山机构;认识南京湖山阳山泉、苏州天平山白云泉出露的构造及水文地质条件。苏州地区属花岗岩区见花岗构造的花岗岩并见围岩侵入关系以及生物的根劈作用和构造裂隙泉;观察外动力地质作用塑造的地貌景观;海岸动力地质作用;野外常规地质工作基本方法与技能训练,包括地形图和地质 1

罗盘的使用,野外地层剖面图、路线地质剖面图的绘制,野外地质记录等;初步学会掌握利用野外地质素材,组织归纳,编写地质实习报告的能力;了解内外地质作用的关系,培养对大自然塑造的地质景观的热爱,启迪勇于探索地球的奥秘。

实习中完成的主要任务:

1、观察了4条地层剖面,2条路线地质剖面。对湖山地区地质发展史以及六合方山火山锥的组成,火山机构及喷发过程有了清楚的认识。

2、基本掌握了实习区碳酸盐岩类、硅质岩类、泥质岩类、闪长玢岩、玄武岩及火山碎屑岩等主要岩石类型及野外肉眼鉴定方法。

3、掌握了地形图、地质罗盘的使用,地层剖面图和路线地质剖面图的绘制以及野外地质记录等常规地质工作基本方法与技能。

4、初步掌握了实习区的背斜构造、向斜构造以及正断层、地垒构造野外识别方法。

5、初步学会编写地质实习报告的方法。

通过本次实习对地质学的理论知识加深理解,初步掌握了野外工作方法,完成了野外观察任务和野外记录,10月25日完成实习报告初稿。经教师审阅,提出修改意见。12月份提交正式实习报告。

第一章 地层

地层一般是指空间上呈层状、板状的沉积岩、火成岩和原岩未沉积岩,火山岩的变质岩岩体,以及未固结的沉积体。岩层或沉积层是构成地层的基础单元。根据地层之间有不同的属性和特征,可分为不同的地层类型,随用最广的为岩石地层单位和年代地层单位。

第一节 志留系

1.1 高家边组(O3S1g)

湖山地区出露的是高家边组上部的地层,以黄色、黄绿色页岩为主,夹泥岩,厚度大约为60m,据资料,高家边组含丰富的笔石。1.2 坟头组(S1 f)

本组地层可分为三部分:下部为土黄色中层细砂岩夹数层页岩;中部为灰黄或土黄色厚层岩屑石英砂岩夹土黄或灰白色页岩及粘土岩,砂岩中斜层理构造发育;上部为土黄色薄到中层粉砂质泥岩及页岩,因植被覆盖露头零星。厚度约120m;据资料,坟头组含有王冠虫等化石。坟头组与下伏高家边组为整合接触关系。

1.3茅山组(S2m)

南京湖山地区的茅山组为紫红色灰黄色、灰白色、浅灰色中到后层石英砂岩、岩屑英砂岩,夹紫红色薄到中层粉砂岩,顶部为顶部为紫红色粉砂岩:斜层理发育,与坟头组为整合接触。富含藻类化石。

第二节 泥盆系

2.1 五通群(D3C1w)

2.1.1 观山组(D3 g)

底部为灰白色中厚层砾岩、砾石石英砂岩,砾石为紫红色粉砂质、黑色燧石质、灰白色石英质为主,夹少薄层粉砂岩、粉砂质泥岩和页岩;上部为灰白色中厚层石英砂岩与灰黄色等粉砂岩、粉砂质泥岩互层。与茅山组平行不整合。2.1.2擂鼓抬组(D3C1l)

以灰黄色、黄褐色、灰红色、灰白色、灰黑色等页岩、粉砂质页岩为主,夹灰白色薄层、中薄层石英砂岩、粉砂岩、薄层泥岩和你只粉砂岩,植物化石丰富,与观山组为整合接触。

第三节 石炭系

3.1 金陵组(C1 j)

南京湖山地区,为深灰色厚层生物屑灰岩,局部夹珊瑚礁灰岩,含笛管珊瑚、3

假乌拉珊瑚;底部为黄褐色铁锰质粉砂岩,后3至6m,与五通群擂鼓抬组为平行不整合接触。

3.2 高骊山组(C1g)

本组地层可分为三部分:下部为灰黑色碳质灰岩,黄绿色,土黄色、灰色、紫红色页岩,夹白色薄层石英砂岩和浅黄色中薄层泥灰岩透镜体。中部为灰色,黄绿色,土黄色页岩,与灰白色、中薄层石英砂岩互层。上部为土黄色、灰白色页岩夹和灰白色薄层石英砂岩。厚度为30m至90m,含亚鳞木化石,与金陵组为平行不整合接触。

3.3 和州组(C1-2h)

灰黑色中厚层白云质微晶灰岩,该组地层有大量植被覆盖。

3.4 老虎洞组(C1-2l)

灰白色、浅肉红色细晶白云岩,岩石风化面有刀砍状溶沟,岩石中含灰白色,肉红色燧石条带和燧石结核,其中燧石条带宽5-8m呈串珠状岩层面分布。

3.5 黄龙组(C2h)底部为灰白色厚层白云质角砾灰岩、灰白色粗晶灰岩,主体为灰白色厚层一块肉红色生物微晶灰岩及微晶生物屑灰岩厚层至中层微晶生物屑灰岩,岩层中沿缝合线构造发育,含小纺锤蜓化石。

3.6 船山组(C2P1c)

灰黑色,以灰白色生物屑微晶灰岩相间出现,中上部为灰白色核形石,顶部为灰黑色生物屑灰岩,含麦粒蜓化石。

第四节 二叠系

4.1 栖霞组(P1 q)

碎屑岩,以土黄色页岩夹灰白色微晶灰岩,各约1m。臭灰岩状,灰黑色厚层生物屑微晶灰岩层中的沥青质含量高,岩石风化后成球状体,岩石大小一般在10*15m,球体间填充物为灰黑色沥青,硅质岩段,灰黑色硅质岩,岩性较脆,易分化。本部,灰黑色厚层生物屑微晶灰岩及灰黑色生物屑灰岩,岩石分化面呈灰黑色燧石结核,燧石结核大小不一,与船山组呈平行不整合关系。

4.2 孤峰组(P 2 g)

以灰黑色薄层硅质岩、硅质页岩为主,上部夹灰黄色页岩,下部夹含磷质结合页岩;厚度约为20米;据资料,孤峰组产阿尔图菊石等化石;与下伏栖霞组呈整合接触。

4.3 龙潭组(P2-3 l)

可分为三部分:下部为粉砂岩、粉砂质页岩夹砂岩;中部为中厚层长石石英砂岩、粉砂岩,可见交错层理和小的断层;上部为灰黄色、灰黑色页岩、粉砂岩、砂岩及煤层;顶部为灰黄色中层生物屑微晶灰岩。龙潭组厚度约为 100米。据资料,页岩中盛产单网羊齿、大羽羊齿、栉羊齿及蕉羊齿等植物化石。龙潭组与孤峰组为整合接触。

4.4 大隆组(P3 d)

灰黑色薄层页岩、灰黑色硅质页岩夹灰黑色薄层微晶灰岩透镜体,底部为黄色粉砂质泥岩。分为三部分:下部为黄绿色页岩夹生物屑微晶灰岩、钙质页岩及粉砂岩。中部为硅质岩与硅质页岩互层,夹灰紫色页岩。上部为页岩,夹硅质页岩和生物屑微晶灰岩透镜体。大隆组约为20米。大隆组产有蛇菊石等化石。大隆组与下伏龙潭组为整合接触。

第五节

三叠系

5.1青龙组(T1q)

5.1.1 湖山段(T1qh)

湖山段下部以黄褐色、黄绿色页岩为主夹灰黄色薄层泥质微晶灰岩;中部为薄层微晶灰岩与黄绿色页岩、薄层泥岩互层;上部以薄层微晶灰岩、泥质微晶灰岩为主,夹灰黄色、黄褐色页岩和钙质页岩。顶部为灰白色薄层-厚层微晶灰岩。湖山段厚度约为170米。湖山段下部产蛇菊石,克氏哈等化石;中不产弗莱明菊石。湖山段与下伏大隆组呈整合接触。5.1.2 沧波门段(T1qc)

以浅灰色薄层微晶灰岩、瘤状灰岩为主,底部为紫红色、灰紫色中层瘤状泥质微晶灰岩,出露不全,仅为下部,可见厚度约80m,与湖山段为整合接触。

5.2黄马青组(T2h)

地层层序不连续,青龙组沧波门段直接与黄马青组接触,断石沧波门段分层,周冲村组与大部分黄马青组有接触。在断层破碎段带3m,断层带中发育断层,角砾岩构造了透镜体。断层两翼岩层产状紊乱沧波门段地层发生倒转。

第六节 新近系

6.1 雨花台组(N1-2 y)

观察于南京六合方山南麓。灰黄色、黄褐色、灰色中层-厚层砂砾层、砂层构成,弱固结;砾石成分主要为燧石、石英等,砾石磨园度好,分选性较好,砾间为砂、粉砂充填;砂层中斜层理发育。可见厚度小于30m。

6.2 方山组(N 2 f)

方山组由火山集块岩与火山角砾岩、下橄榄玄武岩和上橄榄玄武岩构成;总厚约120m;与下伏雨花台组为平行不整合接触。

第二章 岩石

构成地壳的岩石是地质作用的产物,是地质学研究或地质学知识应用的物质基础,是野外实习中地质观察和认识的客体。通常,岩石被分为沉积岩、火成岩和变质岩三大类。

第一节 沉积岩与沉积构造

1.1 沉积岩

1.1.1 碎屑岩类

砾岩——五通组底部的砾岩呈灰白色,具砾状结构,砾石含量30%-40%,以无色石英质、黑色燧石质、紫色粉砂岩质为主,砾石之间为石英砂级陆源碎屑。石英岩质、硅质岩质砾磨圆度与分选性好;粉砂质岩砾分选性好,磨圆度差,以次棱角状为主。五通群下部的砾岩呈灰白色、灰黑色,具有砾状结构;砾石含量40%-80%,以石英岩质燧石质为主,磨圆度与分选性较好。

核形石灰岩(船山组)

砂岩——1.石英砂岩:具有砂状结构,由石英碎屑组成,含量达90%以上。2.长石石英砂岩:具有砂状结构,由石英碎屑和少量长石碎屑组成。3.岩屑石英砂岩:以石英碎屑为主,含少量岩石碎屑,具有砂状结构。4.凝灰质砂岩:黄色,以石英碎屑为主,含火山灰,具有砂状结构。

粉砂岩——主要由石英碎屑组成,具有粉砂状结构。主要见于南京湖山地区坟头组、茅山组(顶部,紫色)、五通群和高骊山组(灰白和灰黄色),以及黄马青组(紫红色)。

1.1.2 碳酸盐岩类

微晶灰岩——主要见于青龙组;灰色,由微晶、泥晶方解石构成,微晶结构;致密状,手摸具光滑感。

微晶生物灰岩——金陵组灰黑色微晶生物灰岩中生物屑,结晶颗粒小,上青龙组底部出现瘤状灰岩。

瘤状微晶灰岩——见于青龙组沧波门段;灰色或灰黄色、紫灰色、紫红色,主要组分为微晶、泥晶方解石;具微晶结构、瘤状结构。

细晶白云岩——见于老虎洞组;灰白色、灰黄色,由白云石构成,具细晶结构;风化面呈糖粒状,具粗糙感,刀砍状溶沟发育,滴稀盐酸不起泡或缓慢微弱发泡。1.1.3 硅质岩类

硅质岩——具有隐晶结构,致密、质硬,色深,见于孤峰组、大隆组(黑色薄层状,岩性脆,黑色或灰黑色),以及老虎洞组(紫红色)和栖霞组(黑色,结核状,条带状)。

硅质页岩——与层状硅质岩互层状产出,黑灰色,风化面呈灰色、浅灰色;具有页层理,露头呈叶片状,易脆。

1.1.4 粘土岩类

泥岩——黄色,由粘土矿物构成,具有泥状结构,主要见于南京湖山地区青龙组湖山段下部,五通群擂鼓抬组。

页岩——由粘土矿物构成,具有泥状结构、页理构造;主要见于南京湖山高家边组,青龙组湖山段(黄色,土黄色),以及高骊山组和五通组(紫红、灰绿,灰黑色)。

1.2 沉积构造

1.2.1 斜层理

见于湖山地区坟头组、五通群观山组、高骊山组和龙潭组的砂岩,以及六合方山雨花台组弱固结砂砾岩和砂岩中。大多呈大型板状斜层理产出;纹层向同一侧倾斜并收敛,而向另一侧发散并以较大角度相交于层面,呈“顶截底切”特征。可据此判断:纹层底切一侧为岩层下层面,顶截一侧则为上层面,纹层倾斜的方向即为古流水

斜层理(坟头组)

斜层理(雨花台组)

缝合线构造(船山组)

方向。

1.2.2 缝合线构造

缝合线是岩石中呈锯齿状起伏的曲线。总的展布方向与层面平行。规模较大的缝合线代表沉积作用的短暂停顿或间断,规模较小的缝合线是沉积物固结过程中在上覆沉积物的压力下,由富含CO2的淤泥水沿层面循环时溶解两侧物质所致。主要见于白云岩及石灰岩,有时也出现在砂岩中。可以用缝合线来较准确地确定岩层产状。黄龙组、船山组中可见。

第二节 侵入岩

2.1 花岗岩

主要见横山烈士陵园。黑云母钾长花岗岩,主要矿物由斜长石、普通角闪石和黑云母构成。角闪石呈浅绿色,具有明显的黄绿色调的多色性;黑云母为褐色或绿色。斜长石普遍发育聚片双晶,未见坏带,暗色矿物的晶形好于浅色矿物,为半自形粗粒粒状结构,块状构造。钾长花岗岩,主要矿物是碱性长石、石英和黑云母、含少量萤石。

2.2 闪长玢岩

岩体主要分布在獐龙山南东坡,呈岩脉顺层侵入于五通群擂鼓台组粉砂质页岩和观山组石英砂岩中。岩脉向NE方向延伸,宽0.5-2米不等。

岩石呈土黄-黄绿色,斑状结构,块状构造,斑晶矿物成分主要为中性斜长石(10-20%)和普通角闪石(5-10%);基质为隐晶质结构,其矿物肉眼无法鉴定。岩石己强烈风化和蚀变。侵入于粉砂质页岩中的岩脉与围岩发生热接触变质作用,热接 8

触带宽约6-10cm,围岩发生角岩化。

第三节 火山岩与火山碎屑岩

3.1 火山岩

3.1.1玄武岩

上玄武岩:呈新月状围绕山顶分布,造成方山顶部的悬崖和陡壁。玄武岩冷凝时剩余岩浆冷凝充填在孔隙中形成杏仁体。

下橄榄玄武岩:黑色斑点状质密玄武岩。主要特征是:1)具有斑点构造。它在风化面上表现较为清楚。2)具有柱状节理。横切面呈六边形、五边形、四边形以及三角形。3)含辉石橄榄岩包体,浮石以及杏仁、气孔构造。3.1.2 辉绿岩

见于南京六合方山火山通道口,主要矿物为斜方辉石、单斜辉石和斜长石,有少量的橄榄石,斜长石为自形的板条状,橄榄石和辉石为半自形、他形粒状;暗色矿物,特别是橄榄石均部分蚀变为伊利石;具有典型的辉绿结构,也呈间粒结构、块状构造。

3.2 火山碎屑岩

3.2.1 火山角砾岩

土黄色,灰黄色火山角砾岩,主要矿物为玄武岩,大小不等杂乱堆积,角砾大小为1-5cm不等均呈枝角状,胶结物为火山灰,堆积火山弹,气孔状火山集块岩。见于南京六合方山、苏州虎丘。3.2.2 火山弹

火山弹形态各异,有圆状、纺锤状、大小不等。圆的直径约60*50cm,火山弹最外层为紫红色的烘烤边,火山弹气孔发育有规律边缘气孔多。见于南京六合方山。

第三章 地质构造

构造运动导致厌食变形,最终形成地质构造,因此可以同过对地质构造的研究,来了解地球历史时期的构造运动及其特点。以地质构造为研究对象的地质学分支学科别称为地质构造学。我们主要在南京湖山和苏州地区观察。

第一节 褶皱构造

1.1孔山背斜

该背斜西起乌龟山经孔山顶到獐龙山一带,背斜核部出露的最老地层为五通群,两翼为古生界构成,由于受后期断裂构造影响,孔背斜至獐龙山以东地区构造形迹不清,本报背斜主要特点:1.纵剖面、褶皱枢纽起伏、背斜枢纽在孔山之顶昂起,向东、西两面合围。2.横剖面褶皱紧闭、两翼不对称北西两翼陡、南东两翼缓,轴两面向南倾、1.2 陡山向斜

位于孔山背斜之南侧,西起坟头大石碑经团山到陡山。枢纽走向NEE,核部地层为栖霞组,两翼为船山组-五通组。向斜特点:1.向斜枢纽起伏。在大石碑向西倾伏,向东合围;在陡山则向东倾伏。2.向斜核部较宽阔。两翼不对称,南翼陡,北翼缓,轴面南倾。构造样式:不对称的倾伏向斜。

第二节 断裂构造

2.1 大石碑正断层

大石碑正断层位于阳山古采石场,发育于栖霞组灰岩中,断层走向与大石碑向斜枢纽垂直,断面南西倾,倾角80°。该断层构造形迹十分直观。其证据有:1.断层两盘栖霞组薄层灰岩被错断,地层沿走向不连续,断距约3米;2.断层带中发育断层角砾;3.断层上盘张性节理发育并被方解石脉充填。4.断层带上有泉出露。断层性质为正断层。

2.2棒锤山逆断层

断层位于棒锤山西端北侧。在断层破碎带上盘是上青龙组岩石,下盘属黄马青群。上覆的上青龙白云质灰岩,其走向与断层面几乎垂直。断层走向NE30°,断面南倾,倾角约35°。断层证据:1.上青龙组逆冲在黄马青群之上,造成地层层序不连续。2.断层两侧地层产状不正常,断层带宽2米,带中发育断层角砾岩。3.钻孔揭示,在上青龙组灰岩之下见象山群中粗粒石英砂岩。断层性质:走向逆断层。

2.3 陡山地垒构造

该向斜为孔山背斜南侧,西起坟头大石碑经团山到陡山,枢纽向西NEE,核部地层为栖霞组,两翼为船山组——五通群,向斜特点:东倾,倾角为76,断层上盘为老虎洞组、和州组地层,以断层西盘的和州组、高骊山组沿走向上的不连续。西侧断层倾角向西倾,倾角为82,断层西盘老虎洞组和和州组与断层东盘的高骊山组直接接触,断距为1cm,根据本点附近观察西断层背向西倾,上盘下调,下盘上升,构成地垒构造。

2.4 虎丘正断层

位于苏州虎丘公园第三泉东侧,是发育于侏罗系黄尖组中的一条以正断层性质为主的断层,断层证据包括:1.溶结凝灰岩及含砾凝灰岩横向不连续。2.断层两盘产状不一致。3.发育反阶步。第三泉是出露于断层处的裂隙泉,该泉是断层存在证据之一。

第三节 节理构造

3.1 剪节理

产状稳定,岩走向和倾向延伸较远,剪节理平直光滑,有时具有因剪切滑动而留下的擦痕。剪节理未被矿物填充时是平直闭合缝,如被填充,脉宽较为均匀,脉壁较为平直。发育于砾岩和砂岩等岩石中的剪节理,一般穿切砾石和胶结物。典型的剪节理常发育成共轭“X”型节理系。主剪裂面由羽状微裂面组成。

3.2 张节理

产状不稳定,延伸不远。单条节理短而弯曲,节理常侧列出现。张节理面粗糙不平,无擦痕。在胶结不甚坚实的砾岩或砂岩中张节理常常绕砾石或粗砂粒而过,如果穿切砾石,破裂面也凹凸不平。张节理多开口,一般被矿脉或岩脉充填,脉宽变化较大,脉壁平直或粗糙不平,脉内矿物(如石英)常常呈梳状结构。张节理有时呈

不规则树枝状,各种网络状,有时也追踪X型节理形成锯齿状张节理,单列或共轭雁列式张节理,有时也呈放射状或同心状组合形式。

第四章 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岩溶地质及矿产资源

矿产资源、岩溶地质、水文和工程地质

第一节 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

1.1泉

1.1.1阳山泉

位于南京阳山古采石场。当井中水位因抽水而下降到一定高度,四周的地下水都可以沿着新构造裂隙源源不断地流入。井水类型是构造裂隙泉,这种水埋藏较深,基本不受季节变化影响,水量、水温、水的化学成分都比较稳定,是优质饮用水。1.1.2 白云泉

位于苏州天平山,是裂隙泉,成因:1.花岗岩中粗粒孔隙发育。2.节理切穿岩石,形成节理缝,构成导水通道。3.水的补给:冬季雪水,春夏雨水,秋季露水,水质较好。1.1.3 第三泉

第三泉是本组节理地下水的天然露头,N30E节理组属于剪性,虽然节理狭窄,但有利于地下水沟通,是良好的的富水、导水裂隙。

1.2 虎丘塔

塔身平面呈八角形,高7层,砖身木檐。由于从宋代到清末曾遭到多次火灾,因而顶部和木檐都遭到了毁坏。原来的高度已无法知道,现存的塔身高47.5米。现在看到的虎丘塔已是座斜塔,据初步测量,塔顶部中心点距塔中心垂直线已达2.34米,斜度为2.48度。虎丘塔就开始向西北倾斜,现在塔尖倾斜2.34米,塔身倾斜度为2.48度。

第二节 岩溶地质

2.1 猿人洞

洞都分布在石灰岩组成的山地中,石灰岩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当遇到溶有二氧化碳的水时,会反应生成溶解性较大的碳酸氢钙;溶有碳酸氢钙的水遇热或当压强突然变小时,溶解在水里的碳酸氢钙就会分解,重新生成碳酸钙沉积下来,同时放出二氧化碳。洞顶的水在慢慢向下渗漏时,水中的碳酸氢钙发生上述反应,有的沉积在洞顶,有的沉积在洞底,日久天长洞顶的形成钟乳石,洞底的形成石笋,当钟乳石与石笋相连时就形成了石柱。

第三节 矿产资源

3.1 石灰石矿

水泥生产的工业原料,以黄龙组灰岩为最好,船山组、栖霞组和青龙组灰岩次之。

3.2 白云石矿

老虎洞组白云岩(灰白色块状细晶白云岩,含紫红色致密的燧石条带,还有因风化而形成的溶蚀沟)是助溶剂(钢铁冶炼)。

3.3 粘土矿

五通群擂鼓台组高岭石粘土、黄褐色细砂岩、粉砂岩夹多层粘土岩和炭质页岩是耐火材料,可作为陶瓷工业原料,但量小,工业开采价值低。

3.4 燃料矿产

龙潭组含有的煤岩,呈煤线产出,不具工业开采价值。

3.5 路基石料

玄武岩、灰岩等。区内玄武岩质地坚硬,适宜作为铺路、筑桥和建筑用石料。

第四节 外动力地质作用

4.1 风化剥蚀作用

4.1.1 风化作用与地貌类型

花岗岩风化地貌:暴露在地表的岩石受到外界物理或化学环境的影响,表现为整块岩石变为碎块或碎屑或表现为岩石的化学成分和矿物成分发生变化,称这种现象为风化作用。在苏州天平山两组节理控制、一线天NW节理控制都是有风化作用形成的。

湖山地貌:自侏罗纪以来,南京湖山地区的地质作用以风化、剥蚀作用为主导,仅在侏罗纪早中期于少量山间洼地堆积粗粒碎屑物构成象山群。这种状况已经延续到古近纪。自新近纪以来,在河流作用下区域内广泛堆积了细粒剥蚀碎屑,构成新近系的沉积层。印支运动及其后的长期风化、剥蚀、夷平、河流作用和沉积、堆积作用,就塑造了现在的湖山地貌。

4.2 生物机械作用

根劈作用:苏州天平山根劈作用根源于岩石裂隙中的植物的根须不断变粗、变长和增多,像楔子一样对裂隙壁施加强大的压力,劈裂岩石,称为根劈作用。这是最常见的生物机械破坏作用。

第五章 实习区地质发展简史

第一节 南京湖山地区志留纪-三叠纪地质 发展史

湖山地区在志留纪以浅海环境为特征;构造活动性弱;生物丰富,以三叶虫、腕足动物、腹足动物、双壳动物和笔石动物为主;志留纪中后期以滨海环境为特征,生物稀少而潜穴生物发育。整个志留纪都以陆源碎屑沉积为特征,持续形成了大于300m厚的沉积层,即高家边组、坟头组和茅山组沉积,并在志留纪中晚期发育三角洲,形成大型斜层理。

志留纪末期,受加里东运动的影响,或地壳抬升,或海平面下降,或两者兼而有之,海水退却,本区成为陆地,遭受剥蚀,这种状况一直持续于泥盆纪早、中期,从而泥盆纪早中期的沉积缺失。泥盆纪晚期至石炭纪初,在准平原化的大陆条件下,本区堆积了约200m厚的陆相(河流、湖泊)碎屑沉积,初期的沉积还混有早先茅山组沉积以及更老的沉积。这些沉积构成泥盆系五通组碎屑岩。加里东运动造成了本区泥盆纪早中期沉积的缺失,以及五通组与下伏地层志留系茅山组之间的平行不整合。

自石炭纪早期至二叠纪中期,本区海平面上升、地壳沉降、海进成为主导。其中,石炭纪早期-二叠世早期,海平面升降频繁,海进、海退交替发生;总的来说,处于温暖陆棚浅海环境,间有滨海环境出现;在浅海环境时期,生物繁盛,以珊瑚、蜓类、腕足动物、海百合动物和藻类为主,形成了碳酸盐沉积和生物礁,分别构成金陵组、老虎洞组、黄龙组、船山组和栖霞组;在滨海环境下则沉积陆源碎屑,构成五通组顶部、高骊山组;在滨海与浅海的环境交替过程中,形成了泥质碳酸盐沉积而构成和州组;多次的海退造成五通组、金陵组、高骊山组、和州组、老虎洞组、黄龙组、船山组以及栖霞组之间的平行不整合。而二叠纪中期,本区海平面上升、地壳沉降,海进持续;海水深度较大,生物以放射虫为主,形成了深水硅质、泥质沉积,构成孤峰组;持续的海进,使得孤峰组与栖霞组为连续沉积。

从二叠纪晚期至三叠纪,本区海平面呈现下降-上升-下降,地壳抬升-沉降-抬升,海退-海进-海退的基本过程。中二叠世末期-晚二叠世初期的海退,致使本区处于以滨海为主的环境,堆积了百余米的陆源碎屑和由地表水带入本区的区外陆生高等植物碎片,从而构成龙潭组。晚二叠世晚期的海进,致使本区处于较大水深的海洋环境,生物以游泳、浮游的菊石等动物为主,发育硅质、泥质沉积而构成大隆组。自三叠纪初期,海平面开始下降,早三 14

叠世~中三叠世早期先后连续形成了泥质沉积、泥质与碳酸盐质互层沉积、碳酸盐沉积夹泥质沉积,以及碳酸盐沉积,它们构成了下青龙组和上青龙组;嗣后,海平面的持续下降、地壳的抬升,使得本区在中三叠世晚期~晚三叠世处于滨海环境,潜穴生活的生物繁盛,堆积了大量的陆源碎屑构成黄马青组。

受三叠纪晚期印支运动的影响,本区于三叠纪末发生褶皱、断裂,而成为陆地,并出现由地质构造、风化剥蚀造就的山、谷。自此,区内少量山间洼地堆积粗粒碎屑物(侏罗纪早中期)形成象山群地层,而大部分地区主要遭受风化、剥蚀,这种状况一直延续至第三纪。自第四纪以来,在河流作用下区内堆积细粒剥蚀碎屑,构成第四纪沉积。长期的风化、剥蚀、夷平、河流作用和沉积、堆积作用,塑造了如今所见的地貌状况。

综上所述,在志留纪-三叠纪期间,本区地壳运动以垂向升降运动为特征,除了受加里东运动影响志留纪末-泥盆纪时期为陆地状况外,其它时期主要以海洋环境为主,形成海相沉积。受以地壳水平运动为特征的印支运动影响,本区自三叠纪末以来持续为陆地环境并呈现丘陵山地,形成陆相沉积。印支运动使得本区的地壳运动由垂向运动转化为水平运动,致使侏罗纪以前的沉积层形成褶皱,发生不同性质和程度的断裂,并伴随有少量的岩浆侵入(形成闪长玢岩岩脉)。印支运动奠定了本区现今所见的地质构造和地貌格局。

湖山地区的地质发展历史是内动力作用、外动力作用的历史,是地壳垂向运动、水平运动的地质构造运动史,是海相沉积、陆相沉积的沉积史,也是江苏地区乃至我国下扬子地区地质发展历史的一个缩影。

第二节 南京六合方山火山活动史

在南京六合方山,我们可以观察到古火山地貌,于六合方山的东南坡我们见到了古火山基底,基底以下为雨花台组地层,基底由松散沉积物组成,风化明显,并见植被覆盖,基底以下的雨花台组地层植被较少,由此可以非常清楚的判断古火山基底的起始位置;沿东南坡往上可见上玄武岩出露点,在仙人洞附近最为明显,该岩层呈灰黑色至紫红色,组成岩石的矿物主要是辉石和基性斜长石,岩层中气孔和杏仁构造发育,剖面中见数层熔岩喷逸现象,每层熔岩的顶部气孔呈密集分布,气孔被拉长,气孔的长轴方向代表熔岩的流动方向;此外,我们找到了古火山的火山口,在南京六合方山乃一洼地,是火山口塌陷以及后期外动力地质作用的结果,在洼地里我们见到灰白色,深绿色的中细粒辉绿岩,岩石呈辉绿结构,块状构造,主要矿物为灰白色棱条状基性斜长石,灰黑色辉石,呈他形粒状或者柱状,一般的,辉绿岩可作为火山口的判定标志;另外,在方山北坡的采石场附近,可观察到下橄榄玄武岩,岩石呈灰黑色,微晶结构,块状构造,矿物为中性斜长石和辉石,含橄榄岩孢体,证明六合方山的古火山岩浆来源于地幔,因为地壳中不含橄榄质成分;此处玄武岩的柱状节理明显发育,呈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等多种形状。

结语

一.本次实习的感想与收获

2010年8月19日是我们前往实习地的日子,作为第一次去野外实习的我,尤为兴奋,就像是一个孩童得到梦寐以求的玩具一样的高兴,于是,我怀着一路的憧憬和大家来到了距离实习不远处的住地——南京信息工程学院。虽然坏境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好,但实习的喜悦早已散去了我们对住地的不满,我们依旧谈笑风生。

第二天,老师就组织我们去古泉水库实习,说实话,这是我第一次这么深入地去认识我们的大自然。尽管夏日的余热未退去,但上天还是很眷顾我们,微风习习而来,吹醒懵懂的我们。我们紧跟这老师的步伐,一路上欣赏这远处的风景,望着远山葱绿的灌木转眼间就到了一号点。于是,我们拿起罗盘测量我们所在的位置,在老师的指导之下,记录下我们的成果。第一次总是能给人留下最深刻的记忆。后来的几天,我们有去了湖山、六合方山以及苏州虎丘、横山和天平山。

通过本次认知实习,一方面我们掌握了许多野外工作技能,诸如地形图的判读,利用罗盘进行野外定点,学会了区分白云岩和灰岩的根本方法,了解并实际看到了判定断层的依据,看到了一系列的地质构造现象,比如沉积岩中的斜层理构造,交错层里构造,缝合线构造,正逆断层和断层的组合形式—地垒构造,在六和方山通过对古火山相关的地质现象的考察我们了解到六合方山的喷发阶段,这正体现了地质学“将今问古”的特点, 通过发现这些地质现象锻炼了我们的野外综合观察能力,地质思维能力,野外工作能力以及创新思维意识;另一方面,十几天的不同生活锻炼了我们吃苦耐劳的精神,促进了老师和同学,同学和同学之间的交流,在大学学习期间我们能有这样的机会亲近自然并学习自然我感到非常高兴,将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并在实践中继续学习知识正式普通地质学认知实习最重要的精髓!

二、对某些现象的不同认识等

这次实习收获颇多,原来以前一直以为的石头,不仅仅是普通的石头,而是岩石,每一块岩石都是不一样的,仿佛有生命。我们平常见到的石头,可能是石英、是灰岩、是白云岩等等,每一类岩石都有它的来源、它的历史、组成成分。

这次实习增加了我们对学习地质的兴趣,培养了野外生存的技能,促进了同学之间的关系。

最后,我相信本次实习过程一定能成为我美好的回忆!

参考文献

【1】

刘家润、吴俊奇、蔡元峰、石火生,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6 【2】

舒良树,地质出版社,2010,9 【3】

普通地质认知实习计划书.2011.

第五篇:工程地质实习报告内容与步骤即实习总结与心得体会5-精品

工程地质实习报告

前言

地质实习是课堂地质教学的一个重要的环节,是掌握、巩固、消化所学理论知识的一种重要手段,也是丰富我们个人实践经验的一个重要过程,使我们懂得了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差距,践行“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古训。经过一个多学期的学习,我们对工程地质与土力学有了深刻的认识与了解,掌握了关于工程地质与土力学中的基本知识,为了加深对书本知识的了解,我们在老师的带领下,进行了为期三天的地质实习。

一、地质实习的目的

1.学会对岩石的肉眼判别

2.了解秭归县岩石组成及其年代 3.学会地质罗盘的使用方法

4.用地质罗盘测岩层产状(走向、倾向、倾角)5.认识断层、滑坡等地质现象

二、地质实习的意义

了解常见的地质现象,加深对书本的领会,为以后的专业课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了解一些不良的地质现象及其治理方法。利用所学的知识付诸于实践。

四、地质实习日记

2010年1月2日

星期一

今天一早我们怀着期待的心情踏上了去实习的道路,虽然一路颠簸难免会把兴致减掉一些,但还是感觉蛮好的,难得一次实习机会,当然要好好把握,争取多学一些知识。

到了目的地,老师给我们讲解了有关地质罗盘的使用方法。用于测量岩层的产状,我们就开始动工了,在一号采石场我们测了几组数据。

一号采石场,为志留纪时期形成的志留系泥岩和灰岩,泥岩和灰岩属于沉积岩,为古生界时期,加里东运动所形成。

我们在这里测量岩层产状,基本掌握了用地质罗盘测量岩层产状的方法。

接着我们来到了二号采石场,此处也为志留系泥岩和灰岩,此处不再赘述。

值得一提的是我们的下一站,另一个奇特的地质现象,侏罗纪砂岩,附图如下,此处海拔不是很高,较其它地方低,它的周围都是志留系的地层,按理说侏罗系地层应在志留系地层的上面,而在这个中等海拔的地方却有侏罗系岩层,可以说明在这个地方曾发生过比较大的地质运动,导致地壳沉陷,使侏罗系地层在较其它地方低的海拔出现。又因为此处裸露在地表,遭受到地表的地质力的作用,使岩层出露,而形成我们所看到的光秃秃的地表。

在这个地方看完了之后,我们就启程去往下一站,只因雾大,未能看到太多的地质现象,不过今天也学到了不少的东西,至少知道怎么用地质罗盘,看到了一些奇特的地质现象,这也正是我们此次出来实习的目的,在回家的途中我感到无比的放松,因为我利用了这次机会学到了我想要学到的东西,随着车子的又一次颠簸,我们回来了,期待明天的实习!2012年1月3号

星期二

今天又是差不多的车程,但已阻挡不了我们实习的脚步,天公不作美,天气很寒冷,临近中午的时候还下起了小雪。让地质实习更加艰难,同时也增添了几分诗意。

我们的第一站是仙女山断裂园,这里有杨家岭地质构造,附图如下,此处为一个逆冲断层,是小角度的地层逆冲所形成的断层,此断层的下面是志留系地层,上面是奥陶系地层,本来说来,奥陶系地层应该在志留系地层的下面,但现在它们的位置已经换了,说明受地质构造力的作用有浅层的滑移导致形成这样的地质现象。

这里是地质学家研究三峡地区地质构造的重要场所,目前对杨家岭的地质构造有两种全然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杨家岭构造是第四纪(大约2303万年)以来的山崩滑坡体。这种观点认为本区曾发生过两次较大的山崩(发生于大约78万年至12万年)和滑坡(发生

于大约1万年)为地壳强烈上升,河流下切,岸坡失稳所产生。

另一种观点认为杨家岭杨家岭构造是一种逆冲推覆构造(指倾角十分低缓的推移距离在数公里以上的大逆冲断层)并认为其经理了多次逆冲推覆的历史,可能发生于前喜山期,(大约6550万年前)但主要是喜山期以来(尤指第四纪末至全新世)向北逆冲推覆的产物。我本人还是倾向于第二种观点。因为在这里可以看到浅层滑移之后所出现的地质现象,以及白垩纪时期所反转在地表的巨石。

在这一站看完之后我们去了下一个站点,仙女山断层擦痕。(见附图)这是发生在古生代石灰岩中的断层擦痕,断层擦痕是指断层两盘相对错动时留下的痕迹,即在断层面上产生的沟槽状细微平行刻痕。组成断层刻痕的擦沟或擦槽往往一端宽且深,另一端窄而浅并逐渐消失,根据它的延伸方向及擦槽形状,可以判别断层两盘相对运动的方向,手摸断层擦痕有光滑感的方向代表断层另一盘滑动的方向。

接着我们去了另一个地方,在一个山体的坡度上,分布着志留纪时期所形成的志留系页岩,如下图,此页岩因为被裸露在外面,所以遭到严重的风化剥蚀,以至于面目全非,用手轻轻一捏就会破碎,在这个山坡下面用岩石砌了一堵围墙,用以防止风化的页岩被外力所造成崩塌而堰塞公路。

在这之后我们去了著名的风景区——九畹溪,在这里我们看到了褶皱现象,这是我们实习两天以来第一次观察褶皱,在溪岸的褶皱相对而言比较平缓,地质应力还不够大,没有造成较大的弯曲变形,只有在接近山顶的地方,有一处倒转褶皱,是因为在这个地方,地质应力非常集中,造成岩石严重弯曲变形,以至于是之翻转,形成了一个奇特的景观。

这种现象对于我们研究地址的应力分布及构造应力的作用提供了鲜活的材料,对于我们实习起到了很大的帮助,使我们在感叹大自然鬼斧神工的同时也能学到很多的知识,对于我们这些在象牙塔的大学生来说又是一次很好的历练。

在这样愉快的氛围中我们又轻松的过完了一天的实习。2012年1月4日

星期三

在持续两天的野外实习之后我们换了一个风景更加优美的地方——链子崖风景区。链子崖的神秘其实在于新滩一带是一个古滑坡体。链子崖上的裂纹其实是由于地质作用和人类工程活动的作用。据历史记载,自东汉永元12年以来,新滩发生过大规模滑坡21次。滑坡曾造成长江2次断流(1921年1982年)。链子崖上从猴子斜坡到筲箕洼、雷劈石,有250万方破碎的岩石。从下仰望链子崖,见纵横交错的裂纹。而顶部最大的裂缝宽6到7米,深100多米,给人以摇摇欲坠之感。有人比喻那是高悬在兵书峡上的一把达摩克斯剑。

链子崖险情自1964年被发现后,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国务院有关部门的湖北省有关单位成立了治理川江航道管理机构,组织专家学者在链子崖开展了长达数十年的地质勘察、研究工作。湖北省岩崩滑坡研究所进行了数十年的监测。1988年,国家科委、省政府等单位向国务院递交了治理链子崖工程的可行性报告。1989年,国务院总理李鹏批准了这个报告,并拨出总理专项基金1100万元,用于链子崖工程治理可行性研究。国务院并成立了由国家科委副主任李绪鄂任组长、国家计委和湖北省政府领导任副组长,由财政部、交通部等八位副部级领导任成员的中国历史上级别最高的地质灾害治理领导机构——链子崖工程治理领导小组。1992年7月,国务院办公厅批准了由无数地质、设计、施工专家的共同努力完成的链子崖防治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并批示链子崖危岩体防治工程由地矿部负责组织实施。1995年,治理工程正式开工。1997年,治理工程结束。173根巨型铁链铆固五万方危岩体。链子崖更加名符其实。现在乘船经过此地,还可见链子崖上的裂缝和治理链子崖时留下的痕

迹,李鹏的题记号也依稀可见。

链子崖是世界岩崩治理地质的奇观,大自然留给人类的天然地质博物馆,被地质泰斗李四光先生定为“世界地质研究的化石”。链子崖曾是一座布满裂纹的悬岩绝壁,最大的裂缝有5米多宽、700米深,直接威胁长江中下游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为彻底治理链子崖地质灾害,国家首次动用了国务院总理基金4600万元,采用最先进的地质灾害治理技术,经过四年的治理,智慧的人们终于用整体锚固的方式实现了千钧铁链锁住链子崖的梦想。

现在整个链子崖已经被GPS点覆盖,工作人员全天候的进行裂缝动向观察,在近几年的治理中,链子崖治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实习就在这样的形成下结束了,但我们学到的知识将会让我们受用一生。结束语:

地质实习给了我很多实践的机会,使我所学的知识有了用处,让我有广阔的天地去尽情的挥洒我的智慧,很高心能参加实习,也期待下次还有机会让我在实践的浪潮中去勇敢的搏击风浪。

下载工程地质实习报告内容与步骤即实习总结与心得体会4-精品[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工程地质实习报告内容与步骤即实习总结与心得体会4-精品[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工程地质实习报告内容与步骤即实习总结与心得体会2-精品5篇

    工程地质实习报告 一、实习概况 1、学校 我们的第一个实习地就是城建学院的地质实验室。 2、武汉维佳置业有限责任公司 我们第二个实习地点在武昌府。武汉维佳置业有限责......

    工程地质实习报告内容与步骤即实习总结与心得体会4-精品_图文(精)

    考察地点:龙里县金龙谷 考察时间:2011年 11月 5日 考察内容:1. 金龙谷矿岩,构造及地貌参观 2. 编写调查报告 1. 调查准备 时间已经是秋天, 早晨的天气极为凉爽, 首先进行的......

    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实习报告

    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 一、地质实习的目的、要求 1.实习目的 野外地质实习属教学实习性质。其目的是在于巩固课堂所学的基本理论,联系实习现场和水利工程的实际,加以验证和拓宽,......

    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实习报告

    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实习报告所在班级:水利81001 姓名:王梦圆 学号:100043117 日期:2012年4月11日~4月13日 指导老师:洪家宝在大二下学期第九周的时候,我们进行了为期两天半的工程......

    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实习报告

    《地质学》实习报告 作者:马清程 学号: 2012312821 专业:水利水电工程 实习时间: 2014-6-7 实习路线:农大—九乡 实习内容: (展开写) 第一部分:九乡实习的内容 1、观察沉积岩岩性特......

    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实习报告

    目的与要求:《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是水利水电工程,农业水利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通过教学地质实习,使学生掌握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的基础知识:包括三大岩石类及其主要矿物的......

    实习报告内容与格式

    附件: 生产实习报告的主要内容 1、实习单位的基本情况。 2、掌握和了解普通热处理、化学热处理及表面处理等专业知识在生产实际中的具体应用情况。 3、了解各种设备的结构、......

    工程地质实习报告总结

    工程地质实习报告总结 篇一:工程地质实习总结工程地质实习报告一、 实习概况: 本次实习为期一周,实习的主要目的是激发和提高学生土木工程专业的热情和兴趣。实习包括课堂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