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8年广西省政府工作报告全文,广西省政府工作报告精神要点解读和中英文翻译(一)
2018年广西省政府工作报告全文,广西省政府工作报告精神要点解读和
中英文翻译(一)
《2018年广西省政府工作报告全文,广西省政府工作报告精神要点解读和中英文翻译(一)》是一篇好的范文,觉得应该跟大家分享,重新整理了一下发到这里[http://]。
2016年广西省政府工作报告全文,广西省政府工作报告精神要点解读和中英文翻译
2015年1月27日在广西壮族自治区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自治区主席 陈武作了2015年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工作报告,以下是为你整理的报告全文: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自治区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自治区政协各位委员提出意见。
一、2014年工作回顾
过去的一年,面对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的严峻形势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我们在党中央、国务院和自治区党委的坚强领导下,牢牢把握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紧紧围绕自治区十二届人大三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积极进取,精准发力,克难攻坚,统筹做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初步核算,全年地区生产总值15673亿元,增长%;财政收入亿元,增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增长%和%,城镇登记失业率%,居民消费价格涨幅%。在困难超出预期的情况下,经济社会发展总体平稳,实现了稳中提质、稳中增效、稳中有进。
一年来,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综合施策克难题,稳中求进取得新成效。贯彻落实中央稳增长决策部署,针对新常态下我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问题,多次专题研究并实施38条稳增长举措,突出抓好重点领域投资、“县县通高速、市市通高铁、片片通民航”、棚户区改造、金融支持实体经济、服务业发展、扩大消费、加工贸易倍增计划、新型城镇化、生态环保建设、范文写作教育、扶贫等工作,有效激发了三大需求。固定资产投资亿元,增长%。棚户区改造获得贷款授信1242亿元、放款230亿元,均排全国前列,完成投资亿元。金融机构贷款增量创2010年以来新高。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进出口逆势上扬,增长%,加工贸易增长%,对进出口增长贡献率达%。经济质量效益进一步提高,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突破1000亿元,增长14%,税收增速高于财政收入个百分点,非税收入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比重下降个百分点。城镇化率提高到46%。
(二)调整结构强产业,提质升级呈现新亮点。深入实施工业强桂战略,推进“1131”工程年度项目330个,其中重大产业升级项目50个,年中新增亿元专项资金帮助企业应对风险解难题。铝、糖等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取得新的进展,现代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工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51%。电子信息成为第10个千亿元产业,汽车、石化、机械产业突破两千亿元,食品产业突破三千亿元,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增至5个,汽车产销均超200万辆。工业结构趋向优化,高技术产业、非公有制工业增加值增长均快于规模以上工业增速,高技术产业增加值比重提高个百分点。加大节能减排和淘汰落后产能力度,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下降%,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实施服务业百项重点工程,新增安排2亿元专项引导资金推动金融、商贸、物流、信息等服务业发展,加快建设三大国际旅游目的
地和20个特色旅游名县,接待游客和旅游收入分别增长%和%,电子商务交易额增长%。发展特色高效农业,扎实推进20个自治区级现代特色农业(核心)示范区、1
第二篇:广西省政府工作报告2010年
2010年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工作报告
——2010年1月27日在广西壮族自治区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
自治区主席 马 飚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自治区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自治区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一、2009年工作回顾
过去的一年,是很不平凡的一年,是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区经济社会发展最为困难的一年,是全区上下同心同德、众志成城、团结奋斗的一年,是我区逆势而上,化危为机,取得新突破,实现大发展的一年。
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面对年初上千家企业停产半停产、300万农民工返乡、失业人员迅速增加、外贸严重萎缩、消费降温、财政减收、经济增速下滑等极其严峻复杂的形势,在自治区党委领导下,全区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关于“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保持广西发展良好势头”的重要指示和中央扩内需保增长的一系列决策部署,按照“出手要快、出拳要重、措施要准、工作要实”的要求,以非常办法、非常措施、非常力度、非常政策,化压力为动力,化挑战为机遇,化危机为转机,迎难而上,共克时艰,取得了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明显成效,保持了经济社会发展的良好势头,多项指标增速排全国前列。
——经济较快发展。初步统计,全年地区生产总值7700.3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3.9%,比全国高5.2个百分点,增速在全国排第5位;财政收入966.89亿元,增长14.7%,其中一般预算收入620.83亿元,增长19.8%,比全国高6.1个百分点,增速在全国排第6位。
——投资高速增长。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706.7亿元,超过“十五”时期5年总和,比上年增长50.8%,增速为16年来新高;完成技改投资1552.55亿元,是“十五”时期的1.92倍,增长101.9%,为近30年来新高;金融机构新增贷款2249.84亿元,增长137.5%,均创历史新高,增速在全国排第2位。
——产业结构发生重大变化。第一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首次降到20%以下,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20.3∶42.2∶37.5调整为18.9∶43.9∶37.2。万元生产总值能耗完成工作目标,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下降3.6%,二氧化硫排放总量下降3.69%。
——改革开放合作取得新进展。进出口总额142.06亿美元,增长7.3%,增速在全国排第2位,其中出口增长13.9%,增速在全国排第1位。
——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事业加快发展。新增城镇就业42.7万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3.74%;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451元,实际增长12%;农民人均纯收入3980元,实际增长10.6%,人口自然增长率8.53%。
——“十一五”规划多项指标提前完成。经前4年努力,“十一五”规划66项经济社会发展指标中,已有生产总值、人均生产总值、财政收入、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外贸进出口总额、公路通车总里程、港口货物吞吐能力、森林覆盖率、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等35项提前完成,占指标总数的53%。
去年,国务院发布了关于进一步促进广西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了新形势下我区发展新的目标任务和要求,提出支持我区发展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和重大项目,充分体现了中央对我区的亲切关怀和寄予厚望。
一年来,我们做了以下主要工作:
(一)以“四个非常”推动投资项目建设。开展“项目建设年”活动,创新部门会商和联合审批机制,集中开展重大项目审批活动。争取中央资金支持和国家增加用地指标。多途径解决项目建设资金和项目资本金。依法征地拆迁,努力做到文明征地、和谐拆迁。健全投资项目工作责任制,加强项目建设全过程监督检查。自治区和市级层面新开工重大项目1541项,开工率超过98%,投产或部分投产748项,完成投资2821亿元,是历年来重大项目建设数量最多、规模最大的一年;争取中央扩大内需投资项目8243项、中央资金127.88亿元,是历年来获得中央投资项目最多、建设资金最多的一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净增额超过1000亿元,达1922.9亿元,创历史新高;人均固定资产投资首次突破1万元,达1.18万元。云桂铁路等一批争取多年的重大项目获得国家批准,防城港钢铁基地、防城港红沙核电站等项目前期工作有序推进。
坚持交通优先发展,全力掀起交通建设新高潮。年内新建和续建铁路21条,广西境内建设里程近3000公里,完成投资222.13亿元,超过前10年总和,创历史新高;建成铁路646.68公里,结束了梧州、贺州不通火车的历史;开行南宁-河内国际旅客列车,南宁成为北京以外唯一开行国际列车的省会城市。公路、水路完成投资526.29亿元,增长64.2%,其中新开工和续建高速公路21条2176公里,均创历史新高。桂林至梧州高速公路全线贯通。沿海港口吞吐能力突破1亿吨,提前一年建成亿吨大港;内河港口吞吐能力明显增强。
(二)以“四个非常”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建设。坚持产业优先发展,出台做大做强做优工业的决定及40个配套文件。扎实推进“服务企业年”活动,抓紧实施重大产业项目,加快工业园区建设,搞好煤电油运组织协调,全区工业逆势上扬,在危机中加快发展。全部工业增加值实现2863.84亿元,增长15.7%,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265.06亿元,增长18.2%;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利润260.48亿元。食品、汽车、石化、有色金属、机械、冶金、电力等七大支柱产业实现增加值1776.65亿元,对全区规模以上工业增长贡献率达76.6%。上汽通用五菱微型车产销量均突破100万辆。电力需求年内19次创新高,日最大电量17次刷新历史纪录。
扎实推进南宁五象新区、柳州柳东新区、桂林临桂新区等中心城市新区建设。抓好县城和重点镇发展,推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建设试点。开展城乡风貌改造,拓展“城乡清洁工程”。完成城镇固定资产投资5159.34亿元,增长53.9%;全区城镇化率达39.2%,比上年提高1.04个百分点。
(三)以“四个非常”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全面落实强农惠农政策。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做强优势特色农业。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开展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大会战。两次组织10万工作队员深入农村促三农发展大活动,多渠道促进农民增收。完善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充分调动各方面力量解决香蕉等农产品销售难等问题。第一产业增加值1458.71亿元,增长5.3%;粮食生产扭转了连续3年下滑局面,总产达146.32亿公斤,增长4.9%;糖料蔗、桑蚕等产量保持全国第1位;园林水果总产量771.72万吨,增长16.9%;肉蛋奶产量稳定增长。
(四)以“四个非常”扩大消费需求。完善和落实促进消费的政策措施,发展消费市场,培育消费热点,拓展消费空间。切实做好家电、农机、汽车、摩托车下乡以及以旧换新等工作。积极提升传统服务业,加快发展文化、金融、物流、信息、会展等现代服务业。大力支持非公经济发展。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790.7亿元,增长19.3%。农村消费品零售额增长19.6%。家电下乡产品销量117.2万台,销售额21.6亿元,发放补贴资金近2.5亿元,销售额和补贴兑付率均排全国前列。第三产业增加值2863.93亿元,增长13.8%,比上年提高2.1个百分点。旅游总收入701亿元,增长31.3%。
(五)以“四个非常”深化改革开放合作。及时推出有利于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的各项改革措施,去年是改革政策措施出台最多的一年。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试点正式启动,增值税转型改革、成品油价格与税费改革等税收制度改革有序推进,政府机构改革、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不断深化,投融资、集体林权、资源环保收费、国有企业、社会保障、文化和社会事业等体制改革取得实质性进展。
深入推进多区域合作,桂台交流合作开创新局面。广西经贸文化代表团1500人赴台湾成功举办两岸产业高峰会议-2009年桂台经贸合作论坛,开展大规模交流活动,签订53个合作备忘录或协议,产品采购金额达2.81亿美元,开创了第一次将两岸大规模交流的舞台放在岛内、大陆省(区、市)第一次对台大规模采购、第一次在台湾举办综合性文化交流活动等多个第一,在两岸交流史上写下重要一页。成功承办第六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和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第五届泛珠论坛暨经贸洽谈会、第四届泛北部湾经济合作论坛,积极参与和推进中国-东盟自贸区建设、泛北部湾经济合作、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中越“两廊一圈”合作和南(宁)新(加坡)经济走廊建设,深化与港澳地区合作,加强与日韩、欧美经贸合作。外国驻邕总领事馆达5家,在全国排第7位。稳定边境贸易。主动承接加工贸易产业转移。招商引资项目大兑现工作深入推进,招商引资到位资金2447亿元,创历史新高。
(六)以“四个非常”开发建设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和推进“两区一带”区域协调发展。坚持北部湾经济区优先发展,钦州保税港区一期工程、南宁保税物流中心正式封关运行,创造了一天填海40亩的“北部湾速度”。凭祥综合保税区一期开工建设。年内新增6个万吨级以上泊位,新增吞吐能力1065万吨,钦州港大榄坪新港区、北海铁山港新港区建成开港。中石油钦州1000万吨炼油项目主体工程基本建成,中国电子集团北海产业园区开园。经济区生产总值增长15.9%,已成为我国经济增长最快、经济最活跃的地区之一。
统筹推进区域协调发展,启动以柳州、桂林、来宾、贵港、玉林、贺州、梧州等城市为重点的西江经济带建设,制定和实施西江亿吨黄金水道规划,西江亿吨黄金水道建设全面启动。推进百色、河池、崇左等资源富集区开发,初步确立“两区一带”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
(七)以“四个非常”抓好财政金融工作。充分运用好国家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大幅度增加政府支出,千方百计增加财政收入。一般预算支出1606.25亿元,增长23.8%。发行地方政府债券65亿元。调整和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三农、教育、医疗卫生以及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分别增长49.7%、15.6%、40.3%和56.6%,自治区对下均衡性转移支付补助增长30%,扩内需项目配套、为民办实事等支出得到有效保障。一般性支出得到严格控制,公务车辆购置和运行费、出国经费和公务接待费均压缩10%以上。
充分运用好国家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调动银行信贷投放积极性,发挥金融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银行金融机构年末贷款余额7360.43亿元,比年初增长44%,增幅排全国第2位。支持金融产品创新,扩大企业融资。发行企业债券32.5亿元。深入开展“引金入桂”工作,加强与各金融机构总部的战略合作。加强政银企合作,组建城建、旅游等投融资新平台,增强交通、铁路、港务、金融、有色金属、林业等集团投融资能力,扩大投融资规模,为扩大投资、加快发展发挥重要作用。
(八)以“四个非常”促进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强化节能减排目标责任制,突出抓好重点耗能行业和企业的节能降耗,实施“广西工业百项节能技术推介行动”,加快城镇和工业园区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启动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加强造林绿化和石漠化治理。植树造林365万亩,森林覆盖率达55%。城镇污水集中处理率达40%,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56%,分别比上年增加20个百分点和10个百分点。完成减排任务,环境质量保持良好,14个地级市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达98.8%,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平均值98.5%。城乡人居环境进一步改善。
(九)以“四个非常”加快社会事业发展。推动创新型广西建设,实施千亿元产业重大科技攻关工程,深入实施人才强桂战略,大力推进全民创新。组织实施科技重大专项8个,实施创新计划项目2310项,总投资350多亿元。进一步巩固义务教育,实施农村初中校舍改造工程和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深入开展职业教育攻坚,启动国家民族地区职业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加大力度资助贫困大学生、中职学生和高中生。加强文化设施建设,发展文化产业,组建广西日报传媒集团和广西出版传媒集团,实施365个乡镇综合文化站项目,博物馆、纪念馆等部分文化设施免费向社会开放。医疗卫生事业健康发展,开工建设卫生项目605个,组织实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甲型H1N1流感和手足口病防控取得阶段性成效,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机制进一步完善。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得到全面加强,建设1007个标准化县乡人口计生服务站所。成功举办了首届广西体育节、第二届广西万村农民篮球赛,第十一届全国运动会我区共取得7.5枚金牌、4枚银牌、3.5枚铜牌,居西部前列。村村通广播电视直播卫星覆盖工程任务提前完成,新解决81万多户、300多万农村群众看电视难、听广播难问题。
(十)以“四个非常”保障和改善民生。全年民生投入1128.71亿元,是民生投入最大、解决民生问题最多的一年。出台鼓励支持全民创业政策措施,千方百计扩大就业。自治区财政安排10亿元设立返乡农民工创业就业基金,近300万返乡农民工重新就业,8.3万返乡农民工自主创业。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养老、失业、医疗、工伤、生育保险覆盖面进一步扩大。14个县启动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覆盖500多万人。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基本实现全覆盖。新农合参合率91.22%,财政补助标准由每人每年70元提高到80元。272.1万人纳入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月人均补差标准由35元提高到50元;62.7万人纳入城市低保,月人均补差标准由135元提高到150元。筹集廉租住房资金34.87亿元,解决11万城市低收入困难户住房问题。农村危房改造竣工8.2万户。新解决460.72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基本完成边境0-3公里兴边富民基础设施建设大会战和桂西五县基础设施建设大会战任务,边境3-20公里兴边富民基础设施建设和整村推进扶贫工作取得新成绩。为民办实事项目全部完成。
一年来,民主法制建设切实加强,社会持续和谐稳定。积极推进政务、村务、厂务公开。民族工作取得显著成绩,为民族团结进步作出突出贡献的44个模范集体和44名模范个人获得国务院表彰。大力加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事故总起数等安全生产四项考核指标全面下降。加大产品质量和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整治力度。认真做好信访、人民调解和行政调解工作,加强三大纠纷调处。推进政法经费保障体制改革。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平安创建活动取得新成效。国防教育和国防后备力量建设深入开展,边海防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强,双拥工作取得新成绩。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纪念百色起义、龙州起义80周年等重大活动成功举办。外事、侨务、宗教、监察、审计、统计、工商、税务、供销、通信、海关、检验检疫、海事、农机、地震、地矿、人防、物价、测绘、气象、哲学社会科学、地方志、档案等工作取得新进步,妇女儿童、老龄、残疾人等事业取得新进展。
一年来,我们以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契机,不断加强政府自身建设。人大代表议案、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办结率达100%。广泛听取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意见,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更好发挥作用。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强化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建立健全公共安全、政务服务和社会应急等管理体制。组织开展自治区、市、县政府机构改革。精简和规范行政审批,拓宽政务公开和政府信息公开渠道,提高行政效能。严格依法行政,加强廉政建设,狠抓源头治理和效能监察,政风、行风建设得到加强。
一年来,我们果敢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保持了发展的良好势头,在实践中深化了对广西科学发展的认识,积累了宝贵的经验。我们的体会主要有:一是必须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四保”重要指示精神和中央的各项决策部署,结合广西实际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二是必须增强抢抓机遇的意识和能力,善于在复杂形势和环境中敏锐地发现机遇,果断地抢抓机遇,创造性地用好机遇;三是必须敢于打破常规,以“四个非常”去谋划和推动各项工作;四是必须坚持“三个优先发展”,抓住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技术改造投资、金融机构新增贷款三项工作,在重点突破中实现协调推进;五是必须把发挥政府职能与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结合起来,把解决当前困难与谋划长远发展结合起来;六是必须在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创新机制中不断增强发展的动力与活力;七是必须凝聚起战胜困难的坚强意志和强大力量,转变作风,顽强拼搏,密切配合,强化督查,把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各位代表!回顾2009年,我们经受住了国际金融危机严重冲击的重大考验,创造了战胜危机、走出困境、逆势而上的业绩,开创了经济社会多项指标增速排全国前列的喜人局面,极大地增强了全区各族人民的信心和决心。
成绩来之不易,经验弥足珍贵。这是党中央、国务院亲切关怀、正确领导的结果,是自治区党委总揽全局、坚强领导的结果,是自治区人大及其常委会和人民政协监督支持的结果,是全区各级各部门和5000多万各族人民众志成城、顽强拼搏的结果。在此,我代表自治区人民政府,向全区各族人民,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各人民团体、社会各界人士,向中央各部门、兄弟省区市和驻桂部队,向所有关心支持广西发展的港澳台同胞、海外侨胞及海内外朋友,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在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我区经济增长的基础还不稳固,发展中还面临着不少困难和问题:消费、出口拉动作用不强,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较弱;民间投资还不够活跃,重大项目储备不足,实现投资持续较快增长难度加大;部分工业行业生产仍不景气,提升工业经济效益面临较大压力;中小企业融资困难;节能减排任务艰巨;一些农产品流通不畅,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难度加大;改善民生与人民群众的要求还有不小的差距;政府自身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等。我们一定要高度重视,积极应对,千方百计克服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二、2010年工作总体要求和目标任务
今年是我区实施“十一五”规划的最后一年,也是我区经济社会发展形势较为复杂的一年。我们要深刻认识国际国内经济形势的复杂性,进一步增强危机意识、忧患意识,抓住难得的发展机遇,积极应对各种挑战。认真把握我区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的新特征新趋势:我区工业化已进入快速发展的新阶段,进入了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关键时期;城镇化进入了快速扩容、快速推进的新时期;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进入了持续快速增长时期;交通基础设施日臻完善,带来了物流、资金流、人流和信息流的加快流动;我区成功承办中国-东盟博览会、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以及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论坛,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如期建成,极大地提高了我区在国家区域经济布局中的战略地位,塑造了良好形象,提高了知名度,我区已进入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新阶段;我区近年来形成的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的好思路、好做法、好作风、好氛围、好势头,都为我们做好今年工作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和条件。同时,体制、机制、软环境、人才和创新能力成为我区加快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经济总量小、人均水平低、工业化和城镇化水平低、经济外向度低、创新能力不强、城乡居民收入水平低等没有发生根本改变,后发展、欠发达仍然是我区最基本的区情。
我们一定要坚持发展第一要务不动摇,把加快发展作为最重要、最紧迫的任务,把应对措施准备得更周全一些,把各项工作做得更扎实一些,一心一意谋发展,聚精会神搞建设,全心全意惠民生,尽心竭力促和谐。
做好2010年的政府工作,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保持广西发展良好势头,认真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广西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抓住国家实施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和中国-东盟自贸区建成的重大机遇,保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政策措施的稳定性和连续性,坚持“三个优先发展”和“四个非常”,更加注重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更加注重扩大内需保增长,更加注重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更加注重推进改革和自主创新,更加注重深化对外开放和对内合作,更加注重改善民生、保持社会和谐稳定,为加快建设富裕文明和谐新广西而努力奋斗。
2010年我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全区生产总值增长1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0%,财政收入增长1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6%。万元生产总值能耗降低3%,二氧化硫排放总量与上年持平,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削减3.72%,主要江河3类水质达标率在96%以上,城镇新增就业30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6%,农民人均纯收入实际增长6%,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10%。以内。居民消费价格涨幅5%左右。
做好今年政府工作,必须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坚持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目标和战略举措。二是坚持把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为首要任务。三是坚持把近年来行之有效的举措作为基本方法。四是坚持把扩大内需作为促进经济增长的主要着力点。五是坚持把推进结构调整和自主创新作为转变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六是坚持把完善布局作为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工作重点。七是坚持把加快城镇化作为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切入点。八是坚持把改革开放合作作为推进科学发展的根本动力。九是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经济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三、2010年主要工作部署
(一)切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全力推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做大做强做优工业
充分认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性,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作为今年经济工作的重点。胡锦涛总书记指出:“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冲击,表面上是对经济增长速度的冲击,实质上是对经济发展方式的冲击;综合国际国内经济形势看,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已刻不容缓。”从广西实际出发,要把做大做强做优工业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核心战略和主攻方向,全力贯彻实施做大做强做优工业的决定及40个配套文件,在发展中促转变,在转变中谋发展。
加快“14+4”产业体系建设。坚持产业优先发展,全力打造食品、汽车、石化、电力、有色金属、冶金、机械、建材、造纸与木材加工、电子信息、医药制造、纺织服装与皮革、生物、修造船及海洋工程装备等14个千亿元产业,培育和发展新材料、新能源、节能与环保、海洋等4个新兴产业。
加大技术改造投入力度。推动技术改造投资规模再上新台阶,突出抓好总投资4290亿元的2093个新建、续建工业项目建设。组织实施150万辆汽车、200万台发动机、1600万吨炼油、100万吨烧碱、1万台挖掘机、“两化融合”示范等18个技术改造工程。自治区层面重点抓好上汽通用五菱中型轿车、东风柳汽景逸轿车、柳工工程机械液压元件研发制造基地、中化橡胶桂林公司高级子午胎产业化、玉柴铸造中心等一批投资额10亿元以上的项目,促进企业改造升级。加快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振兴柳州、桂林、南宁、梧州、玉林等老工业基地。大力促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在国家级、自治区级制造业信息化试点企业,推进信息技术在研发、生产、管理等环节的应用与融合。加强工业园区建设。实施重点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会战,推进基础设施和公共配套设施建设。大规模、高层次承接产业转移,促进工业项目向园区集聚。做好重点园区与城镇新一轮土地利用规划修编的衔接。积极推进园区体制机制创新,建设特色园区,力争产值超百亿元的工业园区超过10个。
实施大企业大集团战略。加快企业重组,深化国有企业改革,进一步推动国有资本向优势产业集中、向核心竞争力强的企业集中,力争主营业务收入30亿元以上的强优企业达到30家,百亿元的强优企业达到10家。重点加快组建广西工程机械、汽车、农机、化工等企业集团。
大力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实施千家中小企业成长工程,引导中小企业走“专、精、特、新”的发展路子,与大企业、大项目建立协作配套关系。完善中小企业融资服务政策,缓解中小企业融资困难。逐步扩大自治区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规模,推进中小企业结构优化升级。
集中力量开展科技攻关。以推进14个千亿元产业数字化、信息化、网络化为目标,创建南宁、桂林、柳州、北海、梧州等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加快建设23家具有国内先进水平的研发中心,实施千亿元产业350项重大科技攻关工程,创建100家应用信息技术实现节能降耗的示范企业、100家应用信息技术实施循环经济建设的示范企业。加强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建设,鼓励高新技术企业上市融资。大力实施质量兴桂战略,围绕千亿元产业打造一批装备精、检测水平高的国家级、自治区级质检中心,加强重要技术标准研究制定,争创一批知名品牌。
加强工业人才队伍建设。组织实施企业家队伍、工业专业技术人才队伍、产业工人队伍建设工程和工业人才储备工程,注重培养引进产业发展急需的技师、具有中级职业资格的产业工人。
加强工业经济运行监测分析,做好煤电油运的组织协调。
(二)坚持不懈抓项目建设,保持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强劲拉动
全力推进重大项目建设。继续实施“项目建设年”活动,继续在自治区和各市层面统筹推进重大项目建设,力争完成重大项目投资超过3500亿元,其中自治区层面超过1700亿元,市层面超过1800亿元。
继续兴起交通建设新高潮。铁路方面,新建和续建铁路项目25个,区内建设总里程4000公里。开工南宁至凭祥、黄桶至百色、金城江至南宁等8个项目,续建南广铁路、贵广铁路、云桂铁路等17个项目。新建南宁火车站东站。积极推动南宁至河内铁路改造。公路方面,新建和续建28条高速公路,建设总里程超过3000公里。开工来宾至马山、防城至东兴、桂林至三江、贵港至合浦、崇左至靖西等11条高速公路;续建贵港至梧州、阳朔至鹿寨、六寨至河池、桂平至来宾、麦岭至贺州等高速公路;建成隆林至百色等高速公路,力争年内实现所有地级市通高速公路。民航方面,建设南宁吴圩机场新航站区、河池民用机场,扩建桂林两江机场航站楼;做好柳州、百色、梧州机场改扩建前期工作。
多渠道筹措项目建设资金。进一步完善政银企合作机制,切实落实贷款条件,扩大利用信贷资金规模。创新融资方式,充分发挥投融资平台的作用,扩大投融资规模。继续开展招商引资项目大兑现活动,进一步提高项目合同履约率、资金到位率和开竣工率,扩大招商引资规模。进一步降低市场准入门槛,拓展民间资金投资渠道。推动一批企业上市,支持和鼓励上市公司再融资。推进符合条件的企业发行债券。继续发行地方政府债券,切实落实中央投资项目地方配套资金,争取更多中央投资支持。
加强项目前期工作和项目管理。完善部门联合审批制度,加快项目论证、评估和设计,加强各地各部门协调配合,着力解决项目用地、审批、环评、资金等问题。加强与国家部委的汇报衔接,争取一批重大项目尽快开工。建立健全前期工作经费保障机制。在节能环保、资源循环利用、新能源、新材料、新医药、生物育种、信息、文化等方面做好项目储备,培育新的投资增长点。加强工程招投标、进度、质量、安全、资金、采购等环节的督查,把项目建成优质工程、安全工程、阳光工程、廉政工程。
(三)抓好三农工作,夯实发展基础
按照“稳粮保供给,增收惠民生,改革促统筹,强基增后劲”的要求,促进农业农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稳步发展粮食生产。实施超级稻示范、秋冬种开发、间套种三个“千万亩行动计划”和粮食安全科技支撑工程,启动列入国家千亿斤粮食增产规划15个重点县的粮食生产能力建设,扩大中低产田改造,实施整村推进土地整治工程,建设高标准农田和基本农田保护示范区,确保粮食播种面积不减少,力争粮食总产达到150亿公斤。加快发展优势特色农业。重点发展糖料蔗、畜禽、速丰林、蔬菜、水果、蚕茧、中药材、优势水产品、油茶等15个优势产业,逐步打造成千百亿元产业。积极扶持培育一批年销售收入过10亿元、5亿元的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构建农业现代产业技术体系,加强现代农业园区和农垦经济园区建设。深入实施“千乡万村现代农机装备推进工程”,着力提高水稻、甘蔗和山区特色农机装备水平。
加强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继续兴起水利建设新高潮,抓好大中型灌区节水改造工程,完成280座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和3000公里渠道防渗,加快建设桂林防洪和漓江补水、桂中乐滩引水灌区等重点项目建设,恢复和改善农田灌溉面积365万亩。实施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工程。推进洋溪、落久等重大水利项目及左右江、桂西北旱片治理前期工作。加快乡村公路建设。加强渔港建设。继续推进新农村建设百村示范工程。
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加强农业生产资料和主要农产品市场调控,抑制主要农资价格上扬,稳定主要农产品价格。大力发展特色效益农业,推广节本高效农业技术,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加快城镇与农村二、三产业发展,促进农民就业创业。全面落实国家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和粮食直补、农资综合直补、良种补贴、生猪补贴、农机具补贴等各项惠农政策。建立农产品产销应急机制,着力解决大宗农产品销售问题。
深入推进农村改革创新。稳定和完善农业经营体制,积极稳妥推进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和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确保年内完成改革任务的60%左右,完善生态公益林、林权流转及配套改革。推进农村金融改革,不断扩大农业保险覆盖面。完成80%的基层供销社改造重组。加快国有农林场、华侨农场改革,深化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加快建设海峡两岸(广西玉林)农业合作试验区和中国-东盟现代农业合作示范区。完善推广“农事村办”等新型服务模式,提高农村社会化服务水平。
(四)加快推进城镇化,统筹城乡协调发展
实施中心城市带动战略。优化城市总体规划,编制城镇控制性详细规划,提高规划的引导和约束力。加快南宁五象新区、柳州柳东新区、桂林临桂新区和其他大中城市新区建设,推进中心城市老城区和“城中村”改造,重点加强城市道路、地下管网、给排水等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城市功能,壮大经济实力,提高辐射能力。加快南宁市轻轨建设。深化拓展城乡清洁工程。
加快县城和小城镇发展。按照规模适度、布局合理、突出特色、集约发展的原则,加快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优先发展县城和重点镇。发展一批经济强镇。进一步放宽城镇户籍限制,降低农民进城门槛,鼓励农民工就近有序转移。鼓励各地结合实际制定购房落户政策,推动有条件的城市允许有稳定职业和收入的农民工及其子女转为城镇户口,纳入城镇社会保障、住房保障等公共服务体系。加快编制村镇规划,进一步完善以小城镇为依托、中心村为节点的布局,统筹城乡建设。
塑造城乡特色。坚持特色立城、绿色建城,打造特色宜居城市。加快南宁市“一江四湖”水系建设,打造南宁“中国水城”;完善桂林“两江四湖”、柳州“百里柳江”生态休闲景观带建设,打造桂林、柳州山水生态历史文化名城。其他城市也要积极打造城市品牌。结合城乡市政公共设施建设和农村住房建设改造,大力推进城乡风貌改造。
促进房地产业健康发展。进一步完善住房消费的税收、信贷政策,支持居民自住和改善型住房消费。增加中小户型、中低价位普通商品房用地供应,规范发展住房二级市场,盘活住房租赁市场。加强市场监管,维护房地产市场秩序。鼓励县城和重点镇发展房地产业,引导农村劳动力进城安居就业。
加强保障性住房建设。加快廉租住房、经济适用住房建设和城镇危旧房改造,推进城市和国有工矿棚户区改造,开展公共租赁住房和限价住房建设,改善城镇中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状况。加强规划引导,推进农村危房改造和住房建设。
(五)优先发展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推动形成“两区一带”发展新格局
优先发展北部湾经济区。一是做强大产业。把重点产业园区建设发展作为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新的突破口,抓好重点产业园区规划建设和发展,新开工建设一批基础设施项目;确保钦州千万吨炼油项目全面投产,加快中石化北海石化项目等一批重大续建项目建设。开工建设防城港红沙核电站、金川集团铜镍加工等项目。抓紧开展防城港钢铁项目、钦州千万吨炼油厂二期工程等项目前期工作,力争尽早开工建设。围绕石化、钢铁、林浆纸、电子等产业,深度开发上下游产品,加快形成产业集群。二是建设大港口。提升沿海港口的核心竞争力,加快大型、深水、专业化泊位和现代化集装箱泊位以及深水航道建设,力争在3-5年内形成防城港、钦州港、铁山港3个亿吨级港口。三是完善大交通。加快建设崇左至钦州、玉林至铁山港、六景至钦州港、南宁外环等高速公路和南宁至钦州、北海、防城港的铁路等一批项目,筹建龙门跨海大桥,形成便捷高效的现代化交通网络。四是构筑大物流。加快物流园区建设和保税物流体系发展,引进一批国内外大公司、大企业到钦州保税港区、南宁保税物流中心投资经营。加快凭祥综合保税区一期工程建设。五是推进大城建。加快推进南宁五象新区、北海“一带两湾”、钦州茅尾海滨海新城、防城港沙潭江核心区建设,加快培育北部湾沿海城市群。六是发展大旅游。加快推进南宁国际都市休闲旅游区,北海涠洲岛国际休闲度假岛、北海银滩国际滨海旅游度假区、北海冠头岭国际会议中心,钦州三娘湾海洋生态休闲旅游区、茅尾海国际滨海旅游度假区,防城港江山半岛滨海休闲度假区等项目建设,发展跨国旅游,加快打造世界级滨海旅游目的地。七是实施大招商。突出产业园区招商。八是发展大文化。同时,继续大力推进经济区行政管理体制、沿海港口管理体制、土地管理制度和口岸管理体制改革,创新管理模式,实现沿海港口统一规划、统一经营、统一管理,加快形成口岸一次报关、一次查验、一次放行的快速通关体系。
加快西江经济带开发建设。加快西江亿吨黄金水道建设,计划开工大藤峡水利枢纽、南宁港六景港区一期等30个项目;加快桂平二线船闸,鱼梁航运枢纽,长洲水利枢纽三、四线船闸,老口航运枢纽等工程建设;建成柳江航道整治工程等。组建广西西江开发投资集团。加大力度推进西江经济带铁路、公路、能源等建设。
充分发挥柳州、桂林、来宾、贵港、玉林、贺州、梧州等沿江各市的特色和优势,调整优化产业布局,扎实推动重大产业项目建设,着力打造新兴加工制造业基地、现代农业示范基地和区域性航运物流中心,加快推动形成西江产业带。继续推进桂东承接产业转移基地建设。
加快资源富集区开发建设。支持百色、河池、崇左市加快建设各具特色的产业基地,推动铝、锰、糖、电力等资源型重大产业项目建设,延伸产业链,促进特色产业集群发展。开展大规模地质矿产勘查和评价工作,摸清矿产资源找矿潜力和资源家底,新增一批矿产资源储量,形成一批重要矿产资源基地。加快发展边贸物流和出口加工业,增强资源富集区发展活力和经济实力。
(六)扩大消费需求,加快发展服务业和文化产业
着力扩大城乡居民消费。全面落实鼓励居民消费的政策措施。深入推进家电和汽车、摩托车下乡以及汽车、家电以旧换新。增强居民即期消费能力,稳定居民消费预期。稳步扩大餐饮、商贸等传统消费,着力培育社区服务、教育培训、体育健身、养老保健、文化娱乐等新兴消费热点。扩大和完善消费信贷,加强市场监管监测,营造安全、放心、便利的居民消费环境。
加快发展旅游业。加大宣传力度,唱响“天下风景,美在广西”,加快把旅游业建设成为千亿元产业。统筹规划,优化布局,加快建设桂林国家旅游综合改革试验区,以及大新德天跨国旅游合作区、凭祥友谊关跨国旅游合作区。继续推进桂林、南宁、北海、梧州旅游集散中心建设,全力打造大桂林、北部湾、红水河流域国际旅游目的地,推进区域旅游合作。规划建设桂东南旅游区。加快发展红色旅游,积极发展休闲度假旅游,实施乡村旅游富民工程,推动旅游产品多样化、特色化、品牌化。加快以旅游交通、旅游服务、旅游安全等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搭建旅游公共服务平台。
大力发展物流、金融、会展、中介等新兴服务业。加强专业物流基地建设,在交通运输、现代物流、金融保险、商务服务、科技和信息服务等领域建设一批重大项目。加快发展新型金融组织,规范融资性担保机构发展,加快地方多层次资本市场发展,积极推进重点领域和重点行业保险发展。争取更多国家级、国际性会展举办权落户我区,打造以中国-东盟博览会为龙头、在国际上有影响力的知名会展品牌。积极发展咨询、评估、会计、法律、经纪等中介服务,培育服务外包企业和中介机构,提升服务业发展专业化水平。
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把文化产业作为重要的千亿元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来培育,加快建设具有广西气派、壮乡风格、现代特征、开放包容的文化先进省区。一是制定和实施文化产业发展规划,重点发展文化创意、演艺娱乐、出版发行、数字电视和数字电影等产业;加快建设广西文化产业园区、刘三姐演艺城、南宁文化产业中心;改革文化体制,加快打造一批文化品牌和文化集团,组建广西文化投资集团和广西演艺集团,做大做强广西日报传媒集团、广西出版传媒集团、广西广电信息网络股份有限公司等;大力发展动漫产业,加快建设南宁动漫城和柳州、桂林、北海动漫基地,打造龙头动漫企业。二是加快建设广西城乡建设规划展示馆、广西铜鼓博物馆、广西美术馆等工程,建设一批市县级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以及209个乡镇综合文化站。支持来宾市创建“全国村级公共文化服务中心示范城市”。加强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力度,加快宁明花山岩画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和广西铜鼓习俗申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三是加大对外文化交流,鼓励文化企业在境外兴办文化实体,打造山水实景演出国际品牌。办好中国-东盟文化产业论坛和展览。
(七)抓住中国-东盟自贸区建成的机遇,扩大对外开放
认真学习和用足用好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政策,全面提高我区的开放合作水平。
承办好第七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和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把博览会与自贸区建成庆祝活动结合起来,举办系列高层次论坛,扩大博览会经贸成效。
深入推进多区域合作。承办好第五届泛北部湾经济合作论坛,积极参与和推进泛北部湾经济合作、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中越跨境经济合作区和南(宁)新(加坡)经济走廊建设。深化与泛珠三角、长三角、西南地区以及港澳台地区合作,筹办好在台湾举办的两岸产业高峰会议-2010年桂台经贸合作论坛,加强桂台客家文化交流。积极参与上海世博会。加强对日韩欧美经贸合作。
大力发展对外贸易。进一步优化外贸进出口政策环境,支持企业开拓国际市场、抢抓订单合同、扩大市场份额。充分利用货物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的政策优势,重点在越南、印尼、老挝、菲律宾、泰国举办广西商品展。大力发展加工贸易,继续稳定发展边贸。抓好重点商品出口,壮大外贸经营主体,培育出口基地,扩大进出口规模。进一步提高贸易便利化水平,完善出口工作协调机制。加快口岸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口岸对外开放水平。
加快企业“走出去”步伐。完善政策支持和服务体系,积极推动有实力、条件成熟的企业到境外投资。
积极扩大利用外资规模。加大承接加工贸易产业转移工作力度,引进一批技术含量高、带动作用强的加工贸易企业。进一步放宽外商投资限制,加强外商投资产业投向引导,拓宽利用外资渠道,促进外商投资多元化。
(八)深化改革,促进全民创新创业
全面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一是稳步扩大基本医疗保障覆盖面。年内基本实现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全覆盖,进一步提高参保率和参合率。切实加强新农合基金管理。二是按国家要求积极稳妥地推进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建设。三是统筹城乡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实施城市社区居民健康保障工程和社区卫生服务工程。推进县级医院(含中医院)、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改善农村卫生服务条件。四是加强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建设。建立健全重大传染病监测及防治体系和覆盖城乡的食品污染物监测网络,健全和完善食品药品安全风险评估等机制,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五是积极探索公立医院改革。重点围绕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和监管机制等方面进行改革,促进形成多元办医格局。六是支持中医药和民族医药发展。实施壮瑶医药振兴计划,加快广西药用植物园升级改造工程。
深化资源性产品价格和环保收费改革。稳妥推进水资源费改革,完善农业用水价格政策。积极推进排污交易试点、用电大户与发电企业直接交易试点、平果铝及百色、来宾、河池铝工业用电直供试点、百色电网改制等工作。加强民生、涉农、涉企价格和收费管理。
深化财税和金融体制改革。开展自治区直管县财政管理体制改革试点。加快建立完整的财政预算体系。深化国库集中支付、政府采购、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非税收入收缴管理和“乡财县管”等改革,强化预算约束。完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风险补偿和农村信贷担保机制。加强金融风险监测评估,完善信贷风险防范机制,提升银行金融机构综合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
促进全民创业。落实全民创业政策措施,加大小额担保贷款、创业补贴、创业奖励、创业培训支持力度,完善创业服务体系,建立农民工、大中专技校毕业生创业基地和创业园区。
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鼓励和支持非公有制经济进入基础设施、公用事业、金融服务和社会事业等领域,着重推进民营企业与其他所有制企业在投资审批、土地、外贸、财税扶持方面的待遇公平化,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加快创新型广西和“数字广西”建设。全面完成第四轮创新计划,启动第五轮创新计划。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加强创新平台建设,提高企业技术创新服务能力。制订自主创新专项规划,建立健全工作考核指标体系。推进信息技术在经济社会各领域的广泛应用,重点实施电子政务公共服务、电子商务等十大工程。
(九)切实抓好节能减排,全面建设生态文明示范区
切实加强节能减排工作。重点抓好有色金属、冶金等八大重点耗能行业和418家重点耗能企业节能降耗。强化新建建筑、大型公共建筑节能,示范推广绿色建筑。全面落实目标责任制,加快推进城镇污水和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年内所有市、县和国家级、自治区级园区建成污水垃圾处理厂,完善管网配套设施,全区城镇污水集中处理率和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均达到60%以上。强化污染源在线监控和监督性检测,进一步控制污染物排放,全面完成“十一五”减排任务。
发展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加快企业技术改造,鼓励开发使用节能降耗、保护环境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依法推行清洁生产。抓好电力、炼铁、水泥、造纸、酒精等行业落后产能的淘汰工作,对限期淘汰的落后装备实施严格监管。
大力开展造林绿化。组织实施“绿满八桂”造林绿化工程,开展“百万农户种千万棵树”活动,兴起新一轮造林绿化高潮。打造北部湾绿色生态屏障和西江黄金水道千里绿色走廊,抓好公路、铁路、河流等通道绿化及中心城市、重点城镇和乡村绿化,支持各市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加快实现“一条通道一条绿色走廊,一个城市一片森林,一个村庄一座绿岛”的目标。今年造林面积300万亩以上,森林覆盖率达到56%以上。
加强环境综合整治。推进红水河、漓江、左江、右江、柳江、邕江等重点江河以及重点区域环境综合整治。建立健全资源开采和生态环境治理恢复补偿机制。开展打击违法排污企业、保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环境保护专项行动,开展金属污染治理。加强饮用水源保护区的综合治理。继续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实施石漠化治理。增强应对气候变化能力。
(十)加快社会事业发展,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
加快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全年民生投入1300亿元左右。
优先发展教育。抓好“两基”巩固提高工作,进一步推进免除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推进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和标准化建设。继续创建自治区示范性普通高中。深入推进职业教育攻坚,推进国家民族职业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工作。积极扩大高等教育规模,优化学科设置,着力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加强高校信息化建设,提升高校科技创新水平,增强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能力。在广西民族大学建立东盟学院。
积极扩大就业。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大力开发就业岗位。在政府投资和重大项目建设中统筹安排就业岗位和安置就业。统筹高校毕业生、农民工和城镇就业困难人员就业,鼓励大学毕业生到基层、企业就业和自主创业,切实解决城镇零就业家庭、残疾人、国有企业和破产企业下岗失业人员、水库移民、被征地农民的就业再就业问题。加强城乡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重点做好职工在岗技能提升培训和农民工培训。规范企业劳动用工行为,择机调整最低工资标准。
加强社会保障。继续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提高城乡低保标准,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和优抚对象的待遇水平。推进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试点和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落实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新办法。完善养老保险自治区级统筹和失业、工伤保险市级统筹制度,实施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市级统筹制度。落实新农保残疾人参保优惠政策,推进残疾人托养服务。加强社会保险基金监管,确保安全运行。
发展体育事业。加强城乡基层公共体育设施建设,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实施中国(广西)红水河流域民族体育工程和中越边境(广西)全民健身工程。加强竞技体育专业训练场馆建设。加强体育人才队伍建设。发展体育产业,培育体育产业市场。
抓好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严格执行生育政策和目标管理责任制,积极抓好“诚信计生”工作,加强县乡服务站所建设,推进计划生育村民自治,认真落实出生性别比综合治理措施。加强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和信息化建设。关注老年人生活,广泛开展“银龄行动”并逐步向基层社区延伸。抓好扶贫开发和库区移民工作。全面完成第三批1164个贫困村整村推进扶贫任务。加强贫困地区劳动力转移培训。加大库区基础设施建设和移民生产扶持力度,发展库区经济,改善移民生产生活条件。
坚持为民办实事。实施好以下十项为民办实事工程:
(1)实施教育惠民工程。①筹措资金10亿元,继续对存在安全隐患的中小学校舍进行安全加固改造、重建或避险迁移。②筹措资金1.5亿元,对就读普通高中的库区移民子女和在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就读的普通高中学生免除学费。③筹措资金4.2亿元,对公办中等职业学校全日制学籍在校生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和涉农专业学生逐步免除学费,平均每生每年资助2000元,共资助21万人。④筹措资金5.5亿元,对具有中等职业学校全日制正式学籍的在校一、二年级所有农村户籍的学生和县镇非农户口的学生以及城市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给予助学金资助,资助标准每生每学年1500元,约资助37万人。⑤筹措资金0.2亿元,对就读中等职业学校的农业、林业、水产、地质、矿产、卫生、演艺等特定专业学生继续给予第3学年生活费资助,平均每生每年资助1500元,约资助1.3万人。⑥筹措资金1000万元,设立中等职业教育奖学金,对品学兼优中等职业学校全日制在校学生进行奖励,每人奖励2000元,奖励5000人。⑦筹措资金1000万元,继续对考上大学的家庭经济贫困新生的路费和短期生活费进行资助,共资助2万人。
(2)实施医疗卫生保障惠民工程。①筹措资金7.1亿元,使每人每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标准达到15元,在全区范围开展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健康教育、预防接种、传染病防治等9类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②筹措资金1.5亿元,实施艾滋病攻坚工程。③筹措资金0.72亿元,实施母婴健康“一免二补”幸福工程,对符合条件准备办理结婚登记的人员及新婚夫妇实行免费医学检查,对农村孕妇产前筛查及新生儿疾病筛查试点给予补助。
(3)实施社会保障惠民工程。①筹措资金5亿元,在14个县(市、区)实施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试点,对符合条件、60周岁以上的农村老人发放每人每月55元基础养老金,对参保人员参保缴费给予适当补贴。②筹措资金19.7亿元,将符合条件的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提高12%左右。③筹措资金47亿元,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补助标准从80元/人提高到120元/人,进一步提高参合率。④筹措资金6.4亿元,继续完善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补助水平从100元/人提高到120元/人,参保率达90%以上。⑤筹措资金23.5亿元,实施关闭破产企业退休人员医疗保障工程,逐步解决政策性破产和依法破产国有企业、关闭破产集体企业以及困难企业退休人员等城镇未参保人员医疗保障问题。⑥筹措资金2.2亿元,提高享受国家抚恤补助的残疾军人、烈属、因公牺牲军人遗属等28.1万优抚对象的抚恤和生活补助水平。⑦筹措资金35.3亿元,实施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工程,对城乡符合最低生活保障的居民实施应保尽保(含陆地边境0-3公里范围内农村居民生活保障)。⑧筹集资金1.5亿元,实施五保村建设一期工程,在1000个行政村建设五保村,解决五保户集中供养问题。
(4)继续实施文化惠农工程。①筹措资金0.8亿元,支持500个村建设村级公共服务中心,每个行政村建设一个球场、一个文艺舞台、一栋公共服务综合楼,组建一支农民文艺队、一支农民篮球队。②筹措资金1723万元,在全区行政村每村每月放映一场电影。③筹措资金9489万元,继续实施20户以上村村通广播电视工程。④筹措资金4136万元,建成93个乡镇综合文化站,并为达标乡镇综合文化站配置设备。
(5)实施安居工程。①筹措资金15亿元,对全区10万户农村危房、茅草房进行改造,解决农村贫困群众住房安全问题。②筹措资金1.5亿元,继续实施桂西北少数民族聚居村寨防火工程,对50户以上连片木结构民族村寨实施防火综合整治。
(6)实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工程。①筹措资金16.05亿元,继续实施农村饮水安全解困工程,解决300万人饮水安全困难问题。②筹措资金2.25亿元,修建1280条屯级道路2814公里。③筹集资金3.48亿元,补助农村新建16万座沼气池。④筹措资金3.5亿元,实施水库移民新村建设工程,解决库区移民交通、饮水、危旧房改造等困难问题,建设一批水库移民新村。⑤继续实施边境3-20公里兴边富民基础设施建设大会战。
(7)实施城乡风貌改造工程。筹措资金2亿元,以改造“竹筒房”为重点,实施城乡风貌改造二期工程,营造优美舒适、和谐宜人的城乡环境。(8)实施千万亩超级稻种子补贴工程。筹措资金1.65亿元,新增推广超级稻面积200万亩,使全区超级稻面积达到1000万亩。
(9)实施完善农村物流服务体系工程。筹措资金0.7亿元:①加快农资、农村日用消费品流通网络建设,完善连锁配送中心,发展2000家农村放心商品配送店。②继续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③继续实施“双百市场工程”,建设标准化的农产品批发市场和农贸市场。
(10)实施“放心肉”工程。筹措资金0.41亿元:①加强乡镇屠宰场硬件设施、设备改造,改善乡镇生猪定点屠宰工作条件和环境。②实施生猪活体和冻猪肉储备,提高市场调控能力,稳定物价,保障猪肉供应。③开展定点屠宰场病害猪无害化处理,保证上市生猪产品质量安全。
(十一)加强民主法制建设,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开展“和谐建设在基层活动”。在全区广泛开展建设和谐单位、和谐乡镇、和谐村屯、和谐街道、和谐社区、和谐家庭、和谐学校、和谐企业、和谐邻里等活动。
加强民主法制工作。强化司法公正,支持审判机关和检察机关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和检察权。加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完善村民自治,健全政务公开、村务公开、厂务公开。创新社会管理体制机制。切实保障基层群众依法行使选举权、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提高基层民主管理水平和服务水平。
加强民族工作。深入贯彻实施民族区域自治法律法规。进一步落实扶持少数民族发展的优惠政策,继续实施人口较少民族发展、少数民族事业和兴边富民行动规划,切实加大对民族自治县、民族乡的扶持力度,不断改善少数民族生产生活条件。加强少数民族干部培养。着力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事业发展,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巩固和发展民族团结进步大好局面。
加强安全生产和食品药品监管。进一步完善和落实安全生产监管制度,全面落实“一岗双责”制度,突出抓好矿山、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道路交通等重点行业领域的安全生产,扎实推进煤矿等高危产业结构调整,加强安全生产应急救援能力建设,依法严厉查处安全生产违法违规行为,有效防范重特大安全事故。健全食品药品安全责任体系,严格市场准入,深化专项整治,强化源头监控和市场监管。
维护社会稳定。深入推进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公正廉洁执法工作。继续开展“大走访、大排查、大调解、大防控”活动,健全调解工作体系,完善信访工作网络,加强基层维稳工作,妥善处理土地征用、拆迁安置、企业改制、环境污染等矛盾和问题。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重点解决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特殊人群帮教管理、网络虚拟社会管理等问题。深入开展专项整治行动,依法打击和有效防范各种刑事犯罪活动。切实维护国家安全。加快公安、司法、信访信息化建设步伐,加强预警预测预报和应急管理,有效预防和处置各类突发性事件,切实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做好支持部队和国防建设工作。大力支持驻桂人民解放军和武警部队建设,进一步加强边海防、国防教育、国防动员、国防后备力量建设和人民防空工作。认真落实军人优待抚恤政策,做好军队转业干部、复员退伍军人接收安置工作。大力推进双拥共建活动,巩固和发展军政军民团结。
组织力量认真制定好“十二五”规划纲要及相关专项规划和区域规划。做好第六次人口普查工作。
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的作用。继续做好外事、侨务、宗教、统计、气象、地震、水文、测绘、参事、档案、老龄等工作。
各位代表!肩负人民重托,应对严峻挑战,完成艰巨任务,必须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努力建设服务型政府。一是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把该管的工作切实管好、管到位,把不该管的真正放下去,推动政府职能进一步向创造良好发展环境、提高优质公共服务、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转变。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加快法治政府建设进程,健全和执行重大决策的规则和程序,切实做到依法决策、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二是全面落实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结制和责任追究制,做到服务事项规范统一,服务程序简化公开,办事时限压缩提速,责任追究严格有效。继续减少和规范行政审批,加大简政放权力度,建设高效统一的自治区、市、县三级联网的政务服务体系。三是始终保持迎难而上、奋发有为、只争朝夕的精神状态和雷厉风行的工作劲头,真抓实干,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强化督促检查,确保各项决策部署落到实处,戒空、戒虚、戒假、戒骄、戒懒、戒奢。关心群众疾苦,倾听群众呼声,切实为群众解难事、办实事、做好事。四是自觉接受人大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认真听取各民主党派、工商联、人民团体和社会各界人士的意见。充分发挥监察、审计等专门监督的作用,高度重视人民群众监督和新闻舆论监督。大力推进政务公开,健全政府信息发布制度,提高政府工作透明度。五是进一步加强廉政建设。以规范制度和制约权力为核心,提高制度执行力,从源头上防治腐败。切实加强公务员的教育、监督和管理,严格遵守廉洁自律各项规定,依法惩治腐败。我们一定勤勉尽责,建设为民、务实、廉洁、高效的政府。
各位代表!今年经济社会发展任务繁重,使命光荣,责任重大。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乘势而上,开拓进取,顽强拼搏,奋力完成今年的各项目标任务,为建设富裕文明和谐新广西而努力奋斗!
第三篇:2018年广东省政府工作报告全文,广东省政府工作报告精神要点解读和中英文翻译(一)
2018年广东省政府工作报告全文,广东省政府工作报告精神要点解读和
中英文翻译(一)
《2018年广东省政府工作报告全文,广东省政府工作报告精神要点解读和中英文翻译(一)》是一篇好的范文,好的范文应该跟大家分享,重新编辑了一下发到。
2016年广东省政府工作报告全文,广东省政府工作报告精神要点解读和中英文翻译
各位代表:
我代表省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政协各位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14年工作回顾
2014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经济形势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省政府在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的正确领导下,在省人大及其常委会和省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和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主题主线和“三个定位、两个率先”总目标,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积极有效应对困难挑战,扎实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新的成绩。初步核算,全省实现生产总值万亿元,比上年增长%;人均生产总值首次突破1万美元。城镇登记失业率%。居民消费价格上涨%。一年来,我们所做的主要工作及其成效如下:
(一)以质量效益为中心,全力以赴稳增长
范文写作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面对贯穿全年的经济下行压力,我们一方
面认真落实国家各项预调微调政策措施,另一方面抓住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及时出台以重大项目拉动投资等10个方面稳增长措施,实施22项支持稳定经济增长财政政策和25项支持外贸稳定增长具体举措,推动经济运行逐季企稳、稳中有进。发展质量效益提升,来源于广东的财政总收入达万亿元,增长%,其中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达8060亿元,增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6612亿元,增长%;城镇、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32148元、12246元,增长%、%。投资实现较快增长。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万亿元,增长%。省重点项目完成投资5392亿元。全省高速公路通车总里程达6280公里,跃居全国首位,实现全省联网收费“一张网”。韶赣、贵广、南广等铁路建成运营,新增铁路运营里程545公里、总里程超过4000公里。乐广高速、阳江核电1号机组等72个项目建成投产。深茂铁路江门至茂名段等138
个项目开工建设。启动西江、北江航道扩能升级工程。投资结构优化,服务业投资增长%,占比达%;工业技术改造投资1868亿元,增长%;民间投资增长%,占比达%。
消费持续平稳增长。积极开展各类促进消费活动,大力推进广货全国行、广货网上行,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万亿元、增长%。新兴业态、新商业模式、新消费增长点不断催生,信息消费规模约8600亿元,增长超过20%;电子商务交易额达万亿元,增长%;快递业务量增长59%。健康、养老、体育等新型消费快速发展。旅游总收入达9227亿元,增长12%。
进出口总体平稳。克服国际市场低迷和高基数异常因素影响,实现进出口总额万亿美元、降幅由一季度的-%收窄到-%,其中出口增长%。贸易结构优化,一般贸易占进出口总额比重提高到%,服务进出口增长5%,加工贸易“委托设计+自主品牌”方式出口占出口总额比重
提高到%。修订鼓励进口技术和产品目录,认定10家省重点培育进口商品交易中心。范文内容地图大力培育外贸综合服务企业,跨境电子商务快速发展、交易量占全国近七成。新批设立外商直接投资项目6016个,实际利用外资亿美元、增长%。推动企业“走出去”,对外协议投资增长%。
实体经济健康发展。减免国家和省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中省级收入部分,全年为企业减负超过15亿元。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力度加大,全年新增贷款8935亿元,融资规模达万亿元。积极培育大型骨干企业,年主营业务收入超百亿元企业达201家、增加20家。强化中小微企业公共服务,扶持民营经济发展,民营企业工业增加值增长%,民营经济对经济增长贡献率约54%。
农业农村经济稳定发展。农林牧渔业增加值增长%,粮食产量稳定增长,粮食安全保障能力进一步增强,家禽业克服H7N9疫情影响快速恢复。农业科技贡献
率超过60%。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建设成效明显,省级农业龙头企业达570家、农民合作社万多家、家庭农场万多家个人简历。完成万亩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和50条中小河流治理、429座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任务。农村金融八项措施全面启动,率先探索“政银保”金融支农,涉农政策性保险扎实推进。“三防”和防灾减灾工作加强,成功应对“威马逊”等超强台风,实现人员零死亡。
(二)全面深化改革扎实起步,对内对外开放进一步扩大
行政体制改革步伐加快。基本完成省市县政府机构改革、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积极推进工商、质监行政管理体制调整。新取消和下放省级行政审批事项69项,抓好国家下放事项的接、管、放。制定并公布省市县三级行政审批事项通用目录,公开46个省直单位
以上是《2018年广东省政府工作报告全文,广东省政府工作报告精神要点解读和中英文翻译(一)》的范文参考详细内容,讲的是关于
增长、投资、发展、企业、万亿、消费、实现、经济等方面的内容,觉得好就按收藏下。
第四篇:2018年广东省政府工作报告精神要点解读(全文)(一)
2018年广东省政府工作报告精神要点解读(全文)(一)
最近发表了一篇名为《2018年广东省政府工作报告精神要点解读(全文)(一)》的范文,感觉写的不错,希望对您有帮助,重新编辑了一下发到。
2015年2月9日在广东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省长朱小丹作了《2015年广东省政府工作报告》,以下是《报告》全文:
各位代表:
我代表省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政协各位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14年工作回顾
2014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经济形势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
务,省政府在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的正确领导下,在省人大及其常委会和省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和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主题主线和”三个定位、两个率先”总目标,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积极有效应对困难挑战,扎实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新的成绩。初步核算,全省实现生产总值万亿元、比上年增长%;人均生产总值首次突破1万美元。城镇登记失业率%。居民消费价格上涨%。
一年来,我们所作的主要工作及其成效如下:
(一)以质量效益为中心,全力以赴稳增长 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面对贯穿全年的经济下行压力,我们一方面认真落实国家各项预调微调政策措施,另一方面抓住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及时出台以重大项目拉动投资等10个方面
稳增长措施,实施22项支持稳定经济增长财政政策和25项支持外贸稳定增长具体举措,推动经济运行逐季企稳、稳中有进。发展质量效益提升,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达8060亿元、增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增长%,工作总结城镇、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配增长%、%。
投资实现较快增长。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万亿元、增长%。省重点项目完成投资5392亿元。全省高速公路通车总里程达6280公里,跃居全国首位,实现全省联网收费”一张网”。韶赣、贵广、南广等铁路建成运营,新增铁路运营里程545公里、总里程超过4000公里。乐广高速、阳江核电1号机组等72个项目建成投产。深茂铁路江门至茂名段等138个项目开工建设。启动西江、北江航道扩能升级工程。投资结构优化,服务业投资增长%、占比达%;工业技术改造投资1868亿元、增长%;民间投资增长%、占比达%。
消费持续平稳增长。积极开展各类促进消费活动,大力推进广货全国行、广货网上行,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万亿元、增长%。新兴业态、新商业模式、新消费增长点不断催生,信息消费规模约8600亿元、增长超过20%;电子商务交易额达万亿元、增长%;快递业务量增长59%。健康、养老、体育等新型消费快速发展。旅游总收入达9227亿元、增长12%。
进出口总体平稳。克服国际市场低迷和高基数异常因素影响,实现进出口总额万亿美元、降幅由一季度的-%收窄到-%,其中出口增长%。贸易结构优化,一般贸易占进出口总额比重提高到%,个人简历服务进出口增长5%,加工贸易“委托设计+自主品牌”方式出口占出口总额比重提高到%。修订鼓励进口技术和产品目录,认定10家省重点培育进口商品交易中心。大力培育外贸综合服务企业,跨境电子商务快速发展、交易量占全国近七成。新批设立外商直接投资
项目6016个,实际利用外资亿美元、增长%。推动企业”走出去”,对外协议投资增长%。
实体经济健康发展。减免国家和省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中省级收入部分,全年为企业减负超过15亿元。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力度加大,全年新增贷款8935亿元,融资规模达万亿元。积极培育大型骨干企业,年主营业务收入超百亿元企业达201家、增加20家。强化中小微企业公共服务,扶持民营经济发展,民营企业工业增加值增长%,民营经济对经济增长贡献率约54%。
农业农村经济稳定发展。农林牧渔业增加值增长%,粮食产品稳定增长,粮食安全保障能力进一步增强,家禽业克服H7N9疫情影响快速恢复。农业科技贡献率超过60%。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建设成效明显,省级农业龙头企业达570家、农民合作社万多家、家庭农场万多家。完成万亩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和50条中小河流治理、429座小型病险水库除
险加固任务心得体会。农村金融八项措施全面启动,率先探索”政银保”金融支农,涉农政策性保险扎实推进。”三防”和防灾减灾工作加强,成功应对”威马逊”等超强台风,实现人员零死亡。
(二)全面深化改革扎实起步,对内对外开放进一步扩大 行政体制改革步伐加快。基本完成省市县政府机构改革、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积极推进工商、质监行政管理体制调整。新取消和下放省级行政审批事项69项,抓好国家下放事项的接、管、放。制定并公布省市县三级行政审批事项通用目录,公开46个省直单位694项行政审批事项清单,公布首批11个省直政府部门权责清单,开展省市县纵向权责清单试点,行政审批标准化试点任务顺利完成。加快推进省网上办事大厅建设,省直部门80%以上行政审批事项和70%以上社会服务事项实现网上办理,珠三角所有镇街开通网上办事站。全面铺开商事制度改革,新登记企业及其注册资本分别增长%和%。最
全面的范文参考写作网站深化社会组织管理体制改革,基层社会管理体制改革试点稳步推进。政府购买服务制度以及向社会转移职能的标准体系进一步完善。
经济领域改革全面推进。探索率先基本建立现代财政制度,深入开展预算管理、转移支付制度、专项资金管理、政府公共资源公平配置等改革。珠三角金融改革创新综合试验区建设进展顺利,农信社改革重组、村镇银行培育发展等取得新成绩。深化投资体制改革,探索建立企业投资项目清单管理制度。价格改革扎实推进。省级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建设加快。加强对全省国资国企改革的顶层设计,有序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开展国资与民资对接活动。启动省属国企负责人薪酬制度改革。珠三角和山区县农村综合改革扎实有效,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试点稳步开展,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有序推进。
开放合作不断深化。贯彻落实国
家”一带一路”战略,对我省争当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排头兵作出规划部署,成功举办首届广东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国际博览会。设立中国(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获国家批准。与欧洲、北美、东盟、非洲等加强经贸、科技等交流合作,新设立6个驻境外经贸代表处和17个驻海外旅游合作推广中心,新增国际友好城市17对。粤港澳合作深入推进,对港澳开放153个服务业门类,TOP100范文排行率先基本实现粤港澳服务贸易自由化。跨境人民币贷款业务备案金额达698亿元。侨务引智引资、华商合作等取得新成效,汕头华侨经济文化合作试验区获批设立。区域通关一体化改革正式启动,”三个一”通关模式全面推开。粤台合作不断深入。联合港澳成功承办第十届泛珠大会,泛珠合作进一步推进。
(三)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产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 自主创新取得新进展。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生产总值比重预计达%,技术自给率提高
到71%。启动实施新一批重大科技专项。区域创新能力稳居全国第二位。有效发明专利量和PCT国际专利申请量保持全国第一,知识产权综合发展指数、保护指数和环境指数均居全国首位。发展新型研发机构120多家,建成各类产学研创新平台1600多家、技术创新联盟100多家、标准创新联盟167家。新增9项973首席科学家项目,新增2项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落户广东。
产业结构持续优化。三次产业比重调整为::。工业增加值增长%,先进制造业增加值、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分别提高到%、%。推动珠江西岸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带建设,首批总投资331亿元的13个项目开工建设。汽车、轨道交通、航空等装备制造业发展壮大。北斗卫星导航应用示范工程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重大项目顺利推进。
以上就是这篇范文的详细内容,主要描述增长、改革、发展、推进、投资、企业、建设、实现,希望对大家有
用。
第五篇: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要点及解读
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要点及解读
2015年工作回顾
2015年GDP增长6.9%
过去一年,我国发展面临多重困难和严峻挑战。经济社会发展稳中有进、稳中有好,完成了全年主要目标任务。国内生产总值达67.7万亿元,增长6.9%,在世界主要经济体中位居前列。居民消费价格涨幅保持较低水平。城镇新增就业1312万人,超过全年预期目标。
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7.4%
人民生活进一步改善,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7.4%,快于经济增速;去年末居民储蓄存款余额增长8.5%,新增4万多亿元。又解决6434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扶贫攻坚力度加大,农村贫困人口减少1442万人。
过去一年的成绩来之不易
这些成绩,是在极为复杂严峻的国际环境中取得的。去年世界经济增速为6年来最低,国际贸易增速更低,大宗商品价格深度下跌,国际金融市场震荡加剧,对我国经济造成直接冲击和影响。这些成绩,是在国内深层次矛盾凸显、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情况下取得的,是在我国经济总量超过60万亿元的高基数上取得的。
推广上海自贸试验区经验
坚持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推广上海自贸试验区经验,新设广东、天津、福建自贸试验区。人民币加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特别提款权货币篮子。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正式成立,丝路基金投入运营。签署中韩、中澳自贸协定和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议定书。“一带一路”建设成效显现。高铁、核电等中国装备走出去取得突破性进展。
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住房基本建成772万套
保障民生力度继续加大。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住房基本建成772万套,棚户区住房改造开工601万套,农村危房改造432万户,一大批住房困难家庭圆了安居梦。提高低保、优抚、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等标准,推行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并完善工资制度。加强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建设。广大人民群众有了更多获得感。
科技领域一批创新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第三代核电技术取得重大进展,国产C919大型客机总装下线,屠呦呦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十二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任务全面完成
一是经济持续较快发展。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7.8%,经济总量稳居世界第二位,成为全球第一货物贸易大国和主要对外投资大国。
二是结构调整取得标志性进展。服务业成为第一大产业。超过一半人口居住在城镇。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下降18.2%。
三是基础设施水平全面跃升。铁路营业里程达到12.1万公里,其中高速铁路超过1.9万公里,占世界60%以上。
四是科技创新实现重大突破。载人航天、探月工程、深海探测等项目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五是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居民收入增长快于经济增长。
六是社会发展成就斐然。教育公平和质量明显提升。基本医疗保险实现全覆盖。
2016年规划目标与2015年对比
2016年规划目标一览
1、宏观经济政策要点
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GDP增速6.5~7%,单位GDP能耗下降3.4%,CPI增长控制在3%,城镇登记失业率4.5%以内;
货币政策: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广义货币M2预期增长13%左右,社会融资规模余额增长13%左右;
地方专项债券:4000亿元,继续发行地方政府置换债券;
财政赤字:拟安排财政赤字2.18万亿元,比去年增加5600亿元,赤字率提高到3%;
减税降费:全面实施营改增;推开资源税从价计征改革;确保所有行业税负只减不增。
2、金融体制改革要点
金融风险监管全覆盖;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完善人民币汇率市场化形成机制;
深化国有商业银行和开发性、政策性金融机构改革,发展民营银行,启动投贷联动试点;
推进股票、债券市场改革和法治化建设,促进多层次资本市场健康发展,提高直接融资比重;适时启动“深港通”;
建立巨灾保险制度;
规范发展互联网金融;大力发展普惠金融和绿色金融;严厉打击金融诈骗等违法犯罪活动。
3、供给侧改革要点:
化解过剩产能和降本增效:重点抓好钢铁、煤炭等困难行业去产能;坚决淘汰落后产能,有序退出过剩产能;
改善产品和服务供给:提升消费品品质;促进制造业升级;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
国企改革:推动国有企业特别是中央企业结构调整,创新发展一批,重组整合一批,清理退出一批;加快改组组建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让国有企业瘦身健体。
4、农业:加快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民持续增收
农业结构调整:适当调减玉米种植面积;大力支持农产品(000061,股吧)精深加工,延伸农业产业链条;退耕还林还草1500万亩;发展多种形式农业适度规模经营;鼓励农户依法自愿有偿流转承包地,开展土地股份合作、联合或土地托管。
农业基础:完成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并实行特殊保护,增加深松土地1.5亿亩,新增高效节水灌溉面积2000万亩;实施化肥农药零增长行动;建立全国农业信贷担保体系,引导带动更多资金投向现代农业建设;
农村公共服务:新建改建农村公路20万公里;农村电网改造升级;推动电子商务进农村;
脱贫工程:完成1000万以上农村贫困人口脱贫任务;中央财政扶贫资金增长43.4%;
5、对外开放:推进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着力实现合作共赢
“一带一路”:构建沿线大通关合作机制,建设国际物流大通道;
扩大国际产能合作:设立人民币海外合作基金;推动装备、技术、标准、服务走出去;
外贸创新发展:遏制进出口下滑势头;
外资:继续放宽投资准入,扩大服务业和一般制造业开放;创新内陆和沿边开放模式;引导外资更多投向中西部地区;扩大自贸试验区试点;
自由贸易区:加快中日韩自贸区等谈判,推进中美、中欧投资协定谈判,加强亚太自贸区联合战略研究
6、环保:加大环境治理力度,推动绿色发展取得新突破
重拳治理大气雾霾和水污染:化学需氧量、氨氮排放量要分别下降2%,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分别下降3%,重点地区细颗粒物(PM2.5)浓度继续下降;
发展节能环保产业;
加强生态安全屏障建设。
7、民生:切实保障改善民生,加强社会建设
完成2100万人次以上农民工职业技能提升培训任务;中央财政安排城乡医疗救助补助资金160亿元,增长9.6%;整合城乡居民基本医保制度,财政补助由每人每年380元提高到420元;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财政补助从人均40元提高到45元;城乡低保人均补助标准分别提高5%和8%。
专家解读
管清友(民生证券研究院执行院长):从货币扩张到“大财政”扩张
2016年GDP增长目标下调至6.5%-7%,首次定为区间,今年政策和经济弹性可能略大于过去两年。房地产去库存、制造业去产能的结构性压力仍在继续,下行是定局。但由于影子财政扩张支持稳增长力度加大等原因,经济可能出现季度级别的反弹,影子财政和表内财政集中发力可能使二季度经济成为全年最好的一个季度。
财政赤字率上调至3%。积极财政看上去更加积极,从2.3%大幅上调0.7个百分点,但考虑到去年的实际赤字率高达3.5%,今年即便再度超额执行,财政空间也很有限。主要原因是经济下行期流转税为主的税收明显下降(去年仅增5.8%)。今年稳增长的主力仍不是狭义的财政,而是以专项建设基金和PPP为代表的“大财政”,尤其是PPP可能在交通、环保、园区开发、水务等领域加速推进,签约规模有望突破2万亿。
M2目标上调至13%。(1)货币政策的重点从货币宽松向信用宽松过渡,预计全年M2在13%-14%。一是配合专项建设基金和PPP,银行找到了新的投资公共信用的渠道;二是利差收窄、债券收益率空间不大的背景下,银行有动力做大信贷基数。但中央也不会放任2009年式的大放水,如果M2信贷像1月这样超预期突进,监管层一定会打板子,防范金融风险。(2)可能从价格调控和数量调控并重回归数量调控为主,今年情况比较特殊,汇率和通胀掣肘,价格调控的空间不大,但为配合影子财政扩张稳增长,通过数量调控稳定资金面、维持信用扩张仍有必要。
CPI目标维持3%。2016通胀压力明显大于过去两年,尤其是上半年,信贷扩张带动经济企稳,食品和大宗商品价格上涨明显,个别月份会突破2%。但随着短期政策效果的消退,全年经济仍有下行压力,类滞胀的持续时间不会太长,全年通胀压力完全可控。因为我们目前缺少滞胀的一个必要条件:成本冲击,比如70年代石油危机。
保持人民币汇率基本稳定,预计7是底限。美元相对强势的背景下,要保持对一揽子货币的稳定,人民币仍有贬值压力,但全年预计会维持在7以内。从节奏上看,上半年的条件好于下半年。一是货币扩张向信用扩张,经济短期企稳;二是资本管制力度有所加强;三是美联储加息预期处于阶段性低点。
邓海清(九州证券全球首席经济学家):2016年L型下半场到来
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GDP目标为6.5%-7%区间,同时“十三五规划”纲要草案明确2016-2020年GDP年均增速大于6.5%,两份文件均表明,2016年中国经济将进入“L型”下半场,中国经济将由“过去五年的趋势性下行”转为“未来五年的窄幅区间波动”,市场投资逻辑需要重大调整。
2016年政策基调为“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加大力度,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适度”,对比2015年政策基调“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加力增效,稳健的货币政策要松紧适度”,整体上看区别不大,但观察具体措施可以发现,“财政、货币政策攻防转换”非常明显:一方面明确了赤字率扩大,另一方面明确了三项减税降费措施。2016年央行大幅宽松的可能性很小,而扩大赤字规模、扩大基建投资、降低税率已成为必然。
这一轮中国经济的下滑,既有结构性因素,又有周期性因素。对于结构性因素,需要通过“供给侧改革”来应对,更侧重中国经济增长质量;对于周期性因素,需要通过“积极财政政策”来应对,更侧重中国经济增长数量。随着积极财政政策发力、房地产回暖、PPI回升,2016年将“周期归来”,看好股市“健康牛”和大宗商品。
3%左右的通胀目标与去年一致,我们认为3%实际是央行货币政策的临界点,而不意味着2016年政府希望CPI回到3%。2016年CPI中枢上行是大概率事件,这意味着2016年央行“对冲式宽松”的空间较小,特别是降息的可能性很小。
对于汇率问题,明确表示“目前人民币汇率稳定,不存在持续贬值的基础”,这意味着“一次性大幅贬值”的可能性极小。“一次性大幅贬值”需要外围环境静态不变,但实际上“一次性贬值”必然导致“竞争性贬值”。长期来看,汇率稳定需要基本面稳定,这又进一步要求积极财政政策和供给侧改革加快步伐。
对于扩大财政赤字,我们并不认为会明显增加中国的债务风险。一方面,中国债务成本已经大幅下降,考虑地方政府在内的全口径债务利息支出不一定会增加;另一方面,财政刺激能够扭转经济周期性下滑,增加土地出让收入和长期的税收收入,政府未来预期现金流得到改善,也将减轻偿债压力。
2016年中国经济面临四大风险点:一是存在房地产市场快速回暖引发的政策不确定性;二是存在大宗商品报复性反弹导致中国滞胀的风险,这将给稳健货币政策和供给侧改革带来压力;三是大宗商品价格上行带来欧洲通胀上升,进而导致欧、美同步进入货币政策收缩周期,给中国货币政策和资本外流带来压力;四是中国与美国、东南亚等地缘政治风险,特别是南海问题、TPP协定等。
整体而言,我们认为2016年L型下半场到来,中国经济将由“过去五年的趋势性下行”转为“未来五年的窄幅区间波动”,偏执看空中国经济会酿大错。对于金融市场,我们认为过去基于“经济惯性下行”的投资逻辑需要改变,需要看到周期性因素和结构性因素的分化。对于股市,坚定看好“健康牛”和周期性板块,大盘蓝筹同时受益于需求端回升和供给侧改革,存在超额收益。对于大宗商品,看好“周期归来”,坚持长期看多。对于债市,继续长期看空,GDP底部明确意味着债市底部明确,长期大幅调整难以避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