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小幼师训管理者训心得体会
努力提高教师培训快乐指数
—— 新洲区小幼师训管理者培训总结
为了进一步提高师训管理能力与程度,适应新形势下师训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需要,新洲区培训中心组织了全区负责师训工作学校管理干部进行为期两天培训,在这短短的两天里,我们学到有关师训管理的一些知识,3月9上有师训科彭江帆科长亲授有关语言文字的法规和宣传知识,下午由王翠红和张厚胜主任讲解有关信息管理、网考和集中培训登分的要点和注意事项,3月10日有徐金成主任讲解非集中培训的注意事项,这些专家们以鲜活的实例、丰盛的知识以及精湛的理论论述,给了我强烈的沾染与深深的理论引领,在一次次的感悟中更进一步更新师训工作的管理理念,在这次培训中并反思了以往工作中的不足,拓宽了学习的视野,更新了教育观念,现谈谈我的学习心得。
一、师训工作意识化,一定要做到求真务实
做任何事情都要一种服务意识,学校师训管理员更是要这种意识,只要有了这种意识,自己分管这块的工作才会做好,学校师训员或管理员的工作有平常心。工作师训工作具体而繁琐,加上面对时众多的人员教师,总会有疏忽,加上教师个人性格和态度的各异,难免有些争议和误会,就会带来很多不必要的麻烦,所以我们的师训员在工作要树立一种服务意识,放下身段,为本校的教师做好服务工作,把本校的师训和信息管理做好,更好为教师服务,更好为学校,使教师在专业很学科素养能有所发展和提升,只有这样,我们的师训员才能成为教师发展领航员,给老师带来福音。
在师训工作中,我们师训员在业务上要关心每一位教帅的专业化发展,要让每一位教师明确自己培训要求,关心并督促教师、干部参加各类培训,积极鼓励教师设计自身发展计划,向更高层次发展。我们的教师都非常辛苦,特别是考试学科的老师,有些老师,因为教学工作忙,想退出培训,我闷要耐心细致地做她的思想工作,并帮她解忧排难,调整了她的提优补差时间,让他们还是高兴参加培训。师训专管员在建立档案的过程中,一定要坚持原则,实事求是。
二、师训工作常态化,力争做到教研师训辩证和谐 师训工作提倡“科学发展,共建和谐”,现在提出的“校本研修”或“校本教研”,实质上是异曲同工,实际就是教研和师训结合,常规化和常态化,其最终目的就是“切实提高广大教师的师德水平和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引领教师把先进的教育理念转化为具体的教育教学实践,推动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改革和教学手段现代化,进而全面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学生素质的提升”。现在师训工作强调“阵地前移,重心下移”就是要“聚焦新课程,聚焦课堂教学,聚焦教师专业发展”。
在平时的工作中,我门把教学活动和师训活动整合起来。我们师训处与教务处加强合作,把教研活动与师训工作辩证有机结合起来,激励教师参加校本教研活动。通过活动,把师训工作和教研工作有机地整合在一起,落实了师训任务,提高了教师专业化水年,同时,活动还应该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
三、师训工作责任化,力争做到确保万无一失
这次培训授课老师,他们根据要求精心筹备,毫无保留地把他们的所知传授给我们。这次培训,我们听得津津有味,受益匪浅。在学习我们知道了“王翠红主任讲到信息管理的重要与难度”、“张厚胜主任讲了教师训工作的重要性”。等等,这些内容与我们继续教育息息相关,工作的难度之大,问题之尖锐复杂,叹为观止,让我们明白师训员和信息管理员责任重大,来不得一点马虎。
四、师训工作反思化,力争提高教师培训快乐指数
培训虽然可以结束,可是留给我的思考却没有那么快就停滞,我知道在激烈的职业沉重的工作压力下,我必须以良好的心态看待工作中的困难和挫折,努力学习充实自己,用一个优秀的师训员和管理者教师的标准来要求自己。教育是全社会的大事,但重担重要落在教师身上。时期在变,发展要求在变,对我们的工作的要求也要变,我们必须认清意识终身学习和继续教育对教师成长和发展的重要性,我们要让本校教师自觉地建立终身学习的观点,不断地提高自身的素质,以适应现代的教育需要。为此,我们师训员和管理者还应增强长期学习与反思,反思自己工作不足,努力增强责任感、意识感、工作的归属感,幸福感,努力让本校的教师在培训找到快乐感,增加培训需求指数,这样我们的师训工作才能成功,才能交一份满意的答卷。
第二篇:师训干训工作计划
阆中市xx中心学校
2016年师训干训工作计划
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我区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以“健全体系、完善制度、丰富内涵、提高质量”为目标,稳步推进我校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和校长培训工作,切实提高学校干部、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努力为我区和谐教育的构建提供有力的队伍保障,其具体措施如下:
一、完善中小学干训体系,推进干部队伍建设
加强干训资源的整合与管理。教师进修学校、教研室、教科所等部门加强资源整合,在教育局干训领导小组的统一安排下,所有培训项目纳入区教师进修学校培训计划,实行统一领导,分部门实施,统一管理机制。同时增加专项资金投入,保障干训工作顺利实施。积极探索干训的新模式、新内容。开展中层干部专题培训,加强校长培训课题研究,发挥现代远程教育手段在干训中的作用,不断充实培训内容,创新培训形式,提高培训效益。
二、规范名优教师管理工作,发挥名优教师导向作用
进一步规范名优教师的管理工作。强化管理体系,完善考核机制,促进名优教师自身的继续发展。进一步发挥名优教师的示范、辐射作用。发挥“名师联谊会”作用,抓好名师带徒活动,开展名师系列讲座,让名师在自身发展的前提下,带领更多的中青年教师成长,促进全区教师教学能力和科研水平的不断提高。
三、落实青年教师快速成长行动方案,加大青年教师培养力度 组织实施青年教师快速成长行动。以校本行动为主,开展各类培训活动,创设促使青年教师快速成长的良好环境。根据区教育局制订的“适应”、“过关”、“成型”、“实绩”各阶段的具体标准,加大对教坛新秀队伍的培训和管理力度。制订专门的教坛新秀培训计划,根据培训、使用、考核相结合的原则,不断提高教坛新秀的理论基础、教学水平、科研能力,以及专业领导力和影响力,促进他们的可持续发展。
四、高质量完成农村教师素质提升工程,提高教师整体素质 重点抓好中小学《新课程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和《新课程学科教学评价》两门课程的全员培训工作。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探索行之有效的培训方法。2016年5月组织相关教师参加《新课程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2016年9月底组织相关教师参加《新课程学科教学评价》。10月对学校中小学教师素质提升工作进行总结考核评比,认真做好迎接评估工作。
组织专家、名师开设系列讲座。引领教师们开阔眼界,拓展教育视野,掌握教育教学的前沿信息,促进广大中小学教师不断更新教育思想与教育理念,促进教师的教学策略、教学设计、教学方式、教学评价等的转变,提高教师实施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教学的水平。
创新模式,开展网上教师培训。加大人力、财力投入,开发和引进网上教师培训资源,应用“市教师教育网络教学平台”,启动网上培训试点,努力使全校中小学教师都能通过网络共享各学科的优秀教学资源,提高培训效益。
优化以赛促训模式,促进教师成长。在此基础上选拔优秀教师参加市比赛;组织其他各类基本功比赛和教学设计比赛。
五、积极开展校本研修工作,推进校本研修健康有序开展 加强领导,全面推进中小学校本研修工作。教师进修学校负责中小学校本研修工作的具体管理、指导、评估和考核,及时总结、推广校本研修实践中先进经验、优秀成果;充分发挥教研员在校本研修中的作用,引导教研员牢固树立服务理念,立足基层、面向全体教师,开展菜单式培训,为中小学提供一定的培训者资源。
不断创新,探索中小学校本研修的运作与管理模式。按照“创新模式、加强管理、学校自主”的要求,全面深入推进我区中小学校本研修。要通过组织开展自主学习、自修反思、课题研究、教学技能训练、专题讲座、集中辅导、观摩教学、研讨交流、师徒结对、案例分析、网络学习、校本课程开发等活动,把校本研修落到实处。
以研促教,加强教师中小学校本研修的教科研工作。要加强校本研修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构建有效的校本研修模式、培训方法和管理办法,逐步形成各校的校本研修特色,实现校本研修中教、学、研一体化,努力把校本研修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典型引路,积极创建校本研修示范性学校。各校根据《区中小学教师校本研修示范学校评估标准》(试行)要求,积极创建校本研修示范性学校。通过各种激励机制,创新方法和途径,形成校本研修长效机制,使教师通过校本研修真正实现学有所用、学以致用。教师进修学校要及时总结校本研修的工作经验,树立典型、示范引路。
六、加强中小学教师学历培训,提高教学质量和水平
七、继续开展各类专项培训,抓好常规性师资培训工作 暑期培训真正做到符合一线教师的内心需求,把握教育发展和教师发展的节拍,开出的课程应有一定的针对性和前瞻性,把对菜单式培训的关注从形式转向内容,从表层走向深入,真正发挥其提升教师整体素质的作用。
新课程培训。继续做好中小学教师新教材培训工作,积极配合宁大成教学院、市教研室做好高中新课程师资培训,努力通过培训使广大教育管理者和教师深刻领会高中新课程实验的背景、指导思想、目标和新课程的基本特点,理解高中新课程的理念,掌握实施新课程的知识,从而进一步提高其实施新课程的能力,稳步推进我区高中新课程改革和实验工作。
班主任培训。切实加强德育工作的实效性,进一步提高班主任队伍的整体素质。强调针对性和实用性,学生管理和学生心理健康等列为培训必修课程。
八、加强师训机构自身建设,保证培训质量不断提升
完善制度建设。高度重视制度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切实把制度建设摆上重要的议事日程,通过建立完善的教师继续教育制度体系,从根本上规范教师培训工作,从而确保教师继续教育工作健康、有序开展。
完善网络建设。以网络培训为突破口,抓紧本地教师教育网站建设,利用全国教师教育网络联盟和现有的网络资源,加大网络课程、网络资源引进和开发力度,逐步实现网络培训,努力使更多的中小学教师,尤其是广大农村教师能便捷获取优质的教育教学资源和教学培训资源,缓解工学矛盾,提高培训效益。
强化教研员队伍建设。不断提高自身素养,努力做到“四个一”,即:打造一支业务过硬的骨干教师队伍,雕琢一批具有影响力的教育课题,建立一个具有示范作用的教学基地,塑造一个高水平的自身形象,成为学术型、科研型、专家型的学科领头雁。
第三篇:师训管理者能力提升培训心得
校本培训,教师成长的摇篮
——师训管理者能力提升培训心得
下应中心小学
俞孟立
前段时间,我有幸参加了鄞州教师进修学校举办的鄞州区教育师训管理者能力提升高级研修班的培训。在这里首先感谢领导给了我们这么好的学习机会及复旦科技园进修学院老师们精心的培训。培训的每一天的感觉是忙碌而又充实的。我们不仅聆听了多位上海教育专家的讲座,还参观了一所小学,一所幼儿园,现场观摩了两次课堂教学,整个培训的过程就好像是一次头脑风暴,给了我太多的感悟和启迪,令我感触很深。现在结合自己的工作经历谈一点自己的心得体会。
一、利用课例研究,提升教师教研能力。
5月5日下午,聆听了王洁老师的《透过课例研究的教师学习》,使我深受启发。我负责学校的师训工作,同时也是数学教研组长,如何通过教研活动提升教师的素养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我。王老师的讲座为我指明了工作开展的突破口,王老师指出探索性实践是教师为了改进工作、提高实效,增加日常教育工作的研究含量。通过课例研究,要达到什么样的目的?用什么相对客观的方式去观察、评价教师的课堂?用什么方法帮助老师改进?这些问题王老师用一个一个的事例详细解读,使我深受启发。我觉得我们学校日后的各教研组活动可以采取利用课例研究的方式,集合教研组的力量,分工合作,使得人人都有任务,人人参与,这样一定能提升教研组的活动效率,提高教研组成员的素质,从而提升学校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
二、扎实组织校本研修,提升研修有效性。
6日上午,聆听了纪明泽教授的《如何组织有效的校本研修》,纪教授先谈了教师发展的三个问题:要不要发展?向何处及如何实现发展?应该向何处及应该如何实现发展?这些问题实实在在摆在了我们师训工作者的面前,也是当前必然要解决的问题。纪教授通过分析教师专业发展的三个阶段的不同表现,又提出了五大转型,提出校本研修课程化。要明确校本研修是什么?研修什么?校本研修为什么?从应该干什么?能满足什么?应满足什么?使各个阶层的老师都能得到不同发展。“眼界决定境界”,作为教师,我们要与时俱进,能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成为新课改的践行者,从而推动化学教学的新发展。结合我校实际,在未来的师训工作中,要加强校本研修这一块,要创建校本研修示范学校,重组学校教研功能,开展优秀教研团体评选,建立区域内教师的优化机制,组织大规模的观课评课活动,举办各种教学展示与研修活动。通过以上活动,扎实开展我校校本研修活动,定能使我校的校本研修更上一层楼。
三、规范设计校本课程,提高研修可行性。
7日下午,在会议室体验了一把互动式培训,由曹兵老师为我们作了《如何进行教师培训的课程设计》的讲座。如果说纪明泽教授的《如何组织有效的校本研修》改变了我们观念,为我们的校本培训工作指明了方向的话,曹兵老师的《如何进行教师培训的课程设计》则实实在在带领大家进行了一场头脑风暴,完成了一个校本培训的课程设计。曹老师首先介绍了如什么是校本研修?怎么做校本研修等理论知识。然后曹老师把所有学员分成了5个小组,各组结合工作实际先确定校本课程的题目及纲领,接着逐步深入,渐渐丰富,最后形成了一份完整的校本培训课程方案。大家在展示、相互点评、互动交流中结束了曹老师的讲座。所有学员在欢快的气氛中不知不觉就掌握了校本培训方案的设计,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使我们受益匪浅。
最后又听了顾志跃老师的《现代培训理念与教师培训》,参观了一所教学和一所幼儿园后,现场观摩了两堂公开课,结束了本次培训,返程回到了宁波。我要再次感谢各级组织给我们精心构建这一学习的平台,在这个平台里,我们看到了师训工作的发展和重要性。看到了外面的校本培训的变化和新的理念。利用这一学习机会,我们一定要跟上时代,不断给自己充电,更新理念,学习先进的校本培训手段,让自己成为一位新时代的合格的师训管理者!
第四篇:阳光师训心得体会
“阳光师训”学习心得体会
龙岗小学部:伏蓉
参加这次为期两天阳光师训,使我感触颇深。教学是一门艺术,一个优秀的教师绝对是一个合格的演员。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一个眼神、一个肢体动作,有时候比起教师自身说一大段话效果要好得多。讲师团授课教师的教学艺术不得不让人叹服,他们的教学策略不得不让人大开眼界。耐心、等待、欣赏一个好的教师要有足够的耐心。课堂教学中有时候需要耐心地引导,更需要教师耐心地等待„„,也许这一次的引导、这一次的等待、这一个欣赏的眼神、这一个表扬的动作将会激发出一个孩子奋发向上的学习热情。
首先,参加数学学科公开课教学的四位老师,尽管他们分别执教的内容不同,但他们却有着以下共同的特点:(1)注重创设有趣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引入新课的学习,如陈海燕老师的情境引入,侯强老师的游戏导入等,使学生从感兴趣的事情中开始新课学习,让孩子有了“我想学”的学习需求,整节老师和学生都处在一种快乐愉悦的学习氛围中,老师教的简单学生学得轻松。尊重学生的认知基础,让学生在探索获得知识和能力,课堂的学习氛围非常浓厚。下课时同学们还沉浸在课堂氛围中,个个意犹未尽,恋恋不舍。让人不得不折服于专家教师高超的教学艺术。(2)在课堂教学中既注重知识技能方面的形成,更注重了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体现,这足以体现了他们对教材的挖掘非常深刻。(3)能将课堂中的数学学习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不陌生,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4)对学习的内容及时巩固、拓展,并且有创新的、阶梯性的设计练习。灵活的拓展,练习让学生继续拔高知识层面,教师做到了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5)教学中非常注重学科之间的有机整合,并不是单纯的教学数学知识,而是将思想品质的渗透,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行为习惯的养成融为一体,使数学课不再单调、枯燥,而变得生动丰富起来。(6)教学过程中真正做到了老师角色的转变,组织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实践中探索,老师是学生实践的指导者,活动的参与者,充分体现了新课程的教学理念。对照自己在平时的教学中,与这些老师相比还相差甚远,面对自己长期代课的学生,认为直接从旧知复习到上新课就可以了,不必挖空心思来设计教学情境,所以很多时候没有真正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组织形式单一,以教师为主导,教师牵着学生的鼻子走,较少考虑学生的感受,还是老一套的我教你学,课堂气氛“僵硬”。在目标的达到上比较注重学生知识技能的形成,而有些忽略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的培养。在对教材的处理及练习拓展方面,虽然也注意渗透数学与生活的联系,阶梯性的练习拓展,但仍然缺乏创新性的练习设计,对教材的挖掘不够深刻。在学科间的整合方面仍然比较缺乏,交流能力培养,思想行为教育还需要继续钻研,“怎样才能做到恰如其份”。在探究学习上总是对学生不放心,害怕浪费时间,完成不了教学任务,所以较少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去探索学习、总结经验,而是急切地去引导学生达到想要的结果。这些新课程的理念我也始终在学习、探索,但仍觉得在真正的实践中落实得不够。
总之,通过这次培训学习,对照自己,才知道同为人师,我与她们的距离相差甚远。无论是新课程理念上,还是对教材的整合处理方面,都觉得自己做得比较肤浅。才真正体会到“没有教不会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体会到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只有扎扎实实地学习,勤于思考、乐于钻研,勤于在实践中寻找经验,真正把新课程理念落到实处,才能拉近我与名师的距离,成为一个“会教”的老师。
第五篇:阳光师训心得体会
阳光师训心得体会
我于2012年10月19日,参加了 “阳光师训”活动,为期两天的培训,虽然短暂,我们却收获颇大、受益匪浅。这一次学习让我对语文教学有了新的收获和感悟。
活动中我们听了师范附小三位老师的课,他们扎实的教学基本功和灵活娴熟的课堂调控能力,给了我们今后教学不少的启示。
先说冯老师吧,她上了两节课,第一节上的是四年级上册教材第22课《跨越海峡的生命桥》,在课堂上,孩子们在冯老师的引导下,反复研读,层层深入,也深刻感受到台湾青年和李博士舍己为人的高尚品质,更深刻感受到海峡两岸同胞血浓于水的血脉亲情。我想,这与冯老师平日对语文教学的钻研、对本篇教材的深刻解读、巧妙构思分不开的。她在教学这课时,有以下几点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其一:教学各环节,思路清晰,环环相扣。首先通过第二段的研读,让学生找出从哪儿看出小钱的病很“重”,紧接着又让学生找出从哪儿看出治病很“难”,学生在反复地思考与朗读中体会到小钱的病很重,治病很难,然后,又让学生在3-6自然段找出:哪个人最使你感动,并做出批注,在学生的不断交流中,首先让学生深入到文章的字里行间,感受到台湾青年不顾家人,不顾余震的生命危险为小钱捐献骨髓的高尚品质;最后还是通过抓关键词句,反复品读交流,感受到李博士沉着冷静,不顾危险地为小钱抽取骨髓的高尚品质。
其二:在学习李博士的环节中,学生紧紧围绕"步履匆匆""连夜""但是„„..沉着"等词语,谈自己的感受。学生谈得充分,激情很到位。她 还上了一个童话故事《小魔怪要上学》,其目的是调动孩子读书的积极性,体味读书的乐趣,明白读书使人聪明,读书使人长见识的道理,在教学的过程中,循循善诱,层层推进,激发了学生强烈的读书欲望。她做专题讲座的主题是“读经典的书,做有根的人”她要求教师们一定要培养孩子的读书兴趣,引导孩子怎样读书,读什么样的书,教给孩子读书方法,教师还要定期检查孩子的读书情况,检查的方式多样化等等,她还强调,语文是民族文化的根,语文教师要高度重视孩子的读书习惯,让孩子学好教材,超越教材,立足课堂,超越课堂。
康老师讲授的《母鸡》也让人难以忘怀。最难忘的是以下三点:
一、重视读。新课标强调,语文教学要重视朗读和默读”。康老师这节课朗读形式多样,有初步品读,语句悟读,教师范读,升情齐读,并在读后给予鼓励性评价,逐步引导学生由读通到读懂,再到感情朗读。如:1.通过范读第一自然段,让学生去体会老舍先生语言的口语化、平实性、生动性。2.在学习第九自然段时康老师引:天下的母亲都是伟大的,无论是我们自己的母亲,鸡的母亲,还是所有有生命的母亲。学生齐读“一个母亲决定就是一位英雄”;读出对母亲的尊敬来,再读;读出对母亲的景仰来,再读!这三次齐读便将“母爱”的主题突出,而对母亲的尊敬之情也步步升华。3.在课堂中随处可见抓词品读,如“这真是一只装腔作势的母鸡,让人难以忍受,带着你的感受读一读吧!”,“ 它不敢对抗公鸡,却欺侮老实的鸭子,试着读一读,读出这只没有鸡性的母鸡来吧 ”等等。这样在课堂上重视读的实践过程,在琅琅的读书声中使学生获得了情感体验,激发起对母亲的敬意,对母爱的赞美,感受到母爱的伟大。
二、扩展思维,激发想像,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感悟文章,很多时候不在字面意思,而在文字背后的情味和意蕴。如何引领学生读出文章背后的那份情、那份爱、那颗心、那种味呢?康老师紧紧抓住了重点词句作为中介:如“它咕咕地叫,仿佛在说些什么?”让学生想象感悟鸡母亲的慈爱、不辞辛苦地为孩子无悔付出,让人感动;再如:抓住一个“挤”字,生成这样的画面:一只鸡母亲张大自己的翅膀,将儿女紧紧围拢在她为孩子们准备好的保护伞下,一只、两只„„不怕风吹雨打,不怕夜幕黑暗,有了鸡母亲宽大的翅膀,小鸡就获得了安全,获得了温暖,生活在母亲翅膀下的小鸡们是多么幸福啊!;还有:“夜间若有什么动静,它使用顶尖锐、顶凄惨的声音大声啼叫,仿佛在说些什么?”通过想象去感受鸡母亲的焦急及它的责任感。当这些平面的文字在老师引导下通过想象生成一幅幅鲜活的画面、一段段感人的旋律、一幕幕主体的场景时,学生投入其中,感作者所感、想作者所想、歌作者所歌、颂作者所颂,于是,文字背后的情味和意蕴,就在想象的召唤和引领下喷涌而起了。
三、注重写作指导,提升写作方法、写作技巧。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康老师紧紧抓住课堂40分钟,对学生进行写作指导:①引导学生理解作者讨厌母鸡的原因和哪些事情改变了作者对母鸡的看法时,反复出现了“这真是一只()的母鸡”和“这真是一只()的鸡母亲”,学生通过补充把话说完整,既训练了语言思维,也加深了对文章内容的理解。②“就是聋子也会被它吵得受不了”,教师要求学生“请你也用夸张的方法来谈谈,如果不是聋子听到会看样?”通过模仿夸张语言,让学生体会这只母鸡真的让人忍无可忍。③ “我不敢再讨厌母鸡了”与“我不再讨厌母鸡了”两个句子对比,虽一字之差,通过学生感悟,理解了一个“敢“字表现老舍先生不仅不讨厌母鸡了,而且对母鸡还有了尊敬之情。我觉得我们每个语文教师都应注重学生基本技能的训练,这才能为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
陈老师上的《称赞》一课也很有特色,以下几点令人难忘: 一.品读感悟、深化理解
在品读的教学环节中,陈老师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找出小刺猬和小獾互相称赞的句子,然后重点指导朗读。如“你真能干,小板凳做得一个比一个好!”和“你的苹果香极了,我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好的苹果。”抓住称赞的话,老师通过范读,特别注意读好“真”“一个比一个”“香极”这些重点词,读好语气,读出感情,再让学生评议,找出轻读重读的字词,在这里巧妙地教给学生朗读的方法。然后让学生动作示意读、指名读、集体读,老师在评价中称赞和表扬学生,给学生带来了好心情,师生起到互动的作用,课堂氛围融洽,使学生具体感受课文中的真情。
二.图文结合,突破重难点。
陈老师为了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适时出示图片,让学生仔细观察图画,用手指一指,说一说:比如,从哪里看出板凳很粗糙?从哪里看出小獾做得很认真?小獾和小刺猬在受到别人的称赞时,是怎样做的?„„体会称赞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效果,感受称赞带来的快乐。以此方法,来突出教学重点。
三.拓展文本、延伸课堂
当理解了小獾真诚的称赞给小刺猬带来的奇效后,老师适时对文本进行延伸:在生活中,谁对你的称赞,让你有了进步?让学生从生活入手,发现别人的闪光点,夸夸别人的优点,让学生以读引读,以读引说,理出了人间的真情美,懂得了从平淡中见深情的真理,拓展了思维,又培养了语言,提倡了学习互动,生生互动,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总之,这三位教师教学各具特色,从他们身上,我学到了很多。尽管他们讲授的内容不同,但他们却有着以下共同的特点:(1)注重创设有趣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引入新课的学习,使学生从感兴趣的事情中开始新课学习,让孩子有了“我想学”的学习需求,整节课老师和学生都处在一种快乐愉悦的学习氛围中,老师教的简单学生学得轻松。(2)几位老师的课都将文本内容和学生的生活联系起来,挖掘了现实生活中的素材,对学生的情感有一定的触动,较为充分地体现了语文学科的人文性,这足以体现了他们对教材的挖掘非常深刻。(3)对学习的内容及时巩固、拓展,并且有创新的、阶梯性的设计练习。
对照自己在平时的教学中,与这些老师相比还有很大的距离,有时没有真正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有些忽略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的培养,在对教材的处理及练习拓展方面,缺乏创新性的练习设计,对教材的挖掘不够深刻。今后必须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首先是终身学习,我们不仅要提升自身的专业知识,还要学习更多方面。不但要努力提高自身综合素质,而且还要善于观察、研究、思考。
其次要提升个人魅力,作为一名教师,首先要让学生喜欢你,喜欢听你的课,进而喜欢听你的指导。这就要求个人魅力不断提升,在积累经验中获得一种平和优雅的心境,在和学生相处的过程中获得学生的信赖。处理好与学生、家长、同事之间的关系,那么相对来说,工作起来就会更得心应手。
通过本次培训,我明白了一条道理就是活到老,学到老,还有三分没学到。作为教育者,一定要不断地学习,深钻教材,多想办法,灵活运用,将知识化繁为简,更直观再现给学生。学习教育新理论,学习教学新方法,运用教育新技术,熟练信息技术手段,让学生在乐中学,学中乐。只有这样,才能在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更加得心应手,事半功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