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读“落花生”一课的感受
读了“落花生”一课感受
读了“落花生”一课,我的感受是:人要做个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用的人。当然,人的外表也是重要的,最起码穿着要整齐干净。与人交流也要礼貌文明。
第二篇:《落花生》一课的教案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理解课文思想内容,学习花生不求虚名、默默奉献的品格。使学生懂得“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的道理。
(二)概括课文中心思想,练习分清课文主次。
(三)练习用“居然”“成熟”造句。
(四)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最后四个自然段。
二、教学重点
1.理解父亲赞美花生的话的深刻含义。
2.练习根据课文的中心,分清主次。
三、教学难点
理解父亲赞美花生的话的深刻含义。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引入新课。
指名三名学生有感情地分段朗读课文。普普通通的花生引出了一家人的许多话题,使我们对花生也生出了几分敬佩之心,带着这份敬佩之情,我们来学习课文。
(二)学习课文第一段,理解内容。
1.各自轻声读第一段,思考:这一段先写了什么?再写什么?
(先写种花生,再写收花生)
(板书:
(一)种花生收花生)
2.课文中哪些词语写种花生的经过?这些词语能颠倒吗?为什么?
(买种、翻地、播种、浇水;”这些词语是按种花生的顺序排列的,不能颠倒位置)
3.“居然”写出了什么?在这里起什么作用?
(“居然”写出了种花生的结果,也写出了获得收获时大家出乎意料地高兴的心清。因为大家没有种花生的经验,又是在荒地上种的,对能否收获没有把握。没过几个月收获了,真是喜出望外。用“居然”一词强调了大家那种惊喜的心情。)
4.练习用“居然”造句。
学生练习用“居然”一词口头造句,教师指导学生注意句子中要有出乎意料的意思,不能简单地造出“他居然……”类型的句子。
(三)学习课文第二段,理解内容。
这一部分写得很简略,也容易理解,教师可用简练的语言一带而过。
花生居然收获了,一家人准备过一个收获节。
(板书:
(二)母亲的建议)
(四)学习课文第三段,理解内容,懂得道理。
1.默读第三段,思考:一家人是怎样议论花生的好处的?
(板书:
(三)尝花生议花生)
2分角色朗读课文,讨论回答思考题。
(姐姐说味美,哥哥说可以榨油,“我”说便宜,大家都喜欢吃,父亲说花生最可贵的是它的果实理在地里。)
(板书:兄妹们议花生父亲议花生)
3.兄妹们所说的花生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父亲指出的却是花生常常被人忽视的一个特点。父亲对花生作了几次议论?几次议论有什么不同?
(两次。第一次把花生与桃子、石榴、苹果作比较;第二次由花生的特点进而说明做人的道理。)
(板书:花生桃子石榴苹果)
(1)齐读父亲的第一次议论。思考:父亲是怎样通过比较说明花生最可贵之处的?)
(父亲把花生和桃子、石榴、苹果相比较。通过果实的样子、果实结出时的位发的比较说明花生最可贵之处的)
教师帮助学中抓住关键词语“埋在地里”“鲜红嫩绿”“高高地挂在枝头上”“矮矮地长在地上”等进行分析,体会出花生的默默无闻,朴实无华。
(板书:果实理在地里鲜红嫩绿的果实矮矮地长在地上高高地挂在枝上)
(2)思考:花生的果实长在泥土里,桃子、石榴、苹果将果实挂在枝头,是个是花生故意钻进土里不让人知道,桃子、石榴、苹果放意炫耀自己?为什么?
(这是它们各自的生长特点)
(3)桃子、石榴、苹果鲜红嫩绿,惹人喜爱,而花生却将成熟的果实理进泥土,等待人们来挖掘,来利用。由此,你体会到花生可贵的品质是什么?
(不求虚名,默默奉献,朴实无华)
(4)练习用“成熟”造句。
“成熟”有两个义项。一是泛指生物由发育到完备阶段;一是指发展到完善的程度。教师据此指导学生造句。
(5)齐读父亲的第二次议论,思考:父亲借花生来教育孩子们做什么样的人?
(谦虚朴实,不计名利,不会炫耀自己,对别人有用的人)
(6)出示投影片,填空,指导学生背诵。
“你们要像花生,它虽然,可是,不是而的东西。”
(板书:虽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外表好看而没有实用)
4.作者对父亲的话理解了吗?你从哪里看出的?读出有关的句子。
(1)出示投影片,填空,指导背诵。
“人要做的人,不要做,而的人。”
(2)你对作者的话理解了吗?什么叫有用的人?什么叫只讲外表体面而对人没有好处的人?结合实际,举例说明。
(3)小结:作者受父亲的启发,所说的这段话是全文的中心所在。它从正反两方面说明了做人的道理,赞扬了脚踏实地、埋头苦干、谦逊朴实、不计名利、有真才实学而不炫耀自己的人;赞扬了一切默默无闻,为人民多做好事,对社会作出贡献的人。批判了那些只求表面,贪图虚名,不学无术,对社会没有用的人。父亲的教导深深印在作者的心上,“落花生”的精神贯彻在他一生的做人、写作和教学之中。
(4)齐读全文最后一节。思考:这一节对全篇文章和突出文章中心起了什么作用?
(第一句讲过收获节的谈话一直到深夜,交待了时间,把事情叙述完整。第二句说明了父亲的话给“我”的印象之深,说明了作者在收获节上的收获之大,也可见母亲安排这一活动约用意和父亲参加这一活动的目的。这样的结尾深化了主题。)
5.背诵课文最后四个自然段。
(五)练习根据课文的中心,分清主次。
1.结合“我”的一段话,概括课文的中心思想。
(课文通过收获节上一家人对花生好处的议论,说明要做对别人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2.从种花生到收花生经历了多少时间,在课文中占了多少篇幅?从吃花生到谈花生、从谈花生到论人生经历了多少时间,在课文中占了多少篇幅?作者为什么这样安排?
对这个问题的思考可以使学生对文章的主次有具体的感受,对文章主次与中心思想的关系有比较具体的体会。
(板书:略写详写)
3.这篇课文的重点是过收获节,议花生是主要的,父亲的议论是着重写的,这样可以突出文章的中心。其它内容略写,但它为文章的主要内容起说明交待的作用,不能不写。我们在写作时也要确定重点,做到重点突出,主次分明。
(六)有感情地齐读课文,体会课文的思想内容及写作特点。
(七)总结:这篇课文借写花生,告诉我们一个深刻的道理: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这种写法就叫“借物喻理”。在我们的周围也有许多事物能给我们以启迪,让我们懂得深刻的道理。如:粉笔这个平平常常、普普通通的小东西,为了让同学们获得知识,不惜牺牲自己;蜡烛,照亮了别人而毁灭了自己……我们在写作时可以学习本课“借物喻理”的写法。
(八)作业。
1.用“居然”“成熟”造句。
2.背诵课文。
第三篇:《落花生》一课教学反思
学习“议花生”部分
师:全家人都是怎样议论花生的?
生1:姐姐说:‘花生味美。’
生2:哥哥说:‘花生可以榨油’。
生3:我说:‘花生价钱便宜。’
师:父亲是怎样评花生的?
生:花生不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高高挂在枝头,而是埋在地里,挖起来才能分辨出它有没有果实。
师:请大家齐读第10、12、12、14小节,体会父亲的话的含义:
(学生纷纷发言)
生1:父亲希望我们做一个不追求外表服装的华丽,而是追求内在本质的善良的人。
生2:听了父亲的话,让我想起了“腹有诗书气自华”的真正含义,我们衣服穿得朴素些没事,只要有真才实学,你还是能够得到别人的欣赏。
生3:我也想到了一句名句: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我们应该追求内在的美。(此时有一学生手举得高高的,迫不及待的样子)
生4:老师,我从父亲的话中还体会到,花生是需要我们去发现,去挖掘的。不是常说“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吗?花生就好比千里马,我们就好比伯乐”。其实,我们小学生也是需要老师去发现,去培养的……
反思:听着孩子们滔滔不绝的发言,引经据典,谈感受,说体会,我正在暗自庆幸“经典诵读”给孩子们带来的益处时,课堂中出现了另类的声音。现在我们处在课程改革中,我们要尊重学生独特的感受与体验。对生4的发言,我感到惊讶,这是学生在借题发挥,“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老师的关注呀”。学生的发言,犹如一根针一样深深刺痛了我,让我的心无法平静。我是否关注学生的发展了,我能成为伯乐吗?一下子,我觉得肩上的担子更重了。以前,我只在教育理论书籍上看到过、校长在大会发言中讲到过教师要做一名伯乐,如今连小学生都直言不讳的要求我们做伯乐,难道肩上的责任不重吗?上了《落花生》一课,我真是感慨万千。、
第四篇:读《落花生》有感
读《落花生》有感
“书是全世界的营养品”。最近,我读了一篇文章,名为——《落花生》。它是一篇叙事散文,真实地记录了作者小时候种花生、收花生、尝花生以及与父亲议花生的事。《落花生》表达了作者不求名利,只求有益于社会的人生理想。
当我读到“所以你们要像花生,它虽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的时候,我体会到了虽然花生没有华丽的外表,却朴实无华、默默奉献、不求名利的精神。我往下读时,读到了“那么,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这时,我体会到了人要做对社会有贡献的人,不要做只讲究外表,而对他人以及社会没有贡献的人。
《落花生》这篇课文使我想起了老师。老师,是他们付出了辛勤的汗水,培养出了一代又一代的祖国花朵。他们每天早早的回到学校,从早晨到傍晚,一直在工作;他们呕心沥血,从满头青丝到两鬓斑白,却从来没有一句怨言;当他们看着自己培养出的学生登上了成功的宝座时,接受鲜花、掌声,而老师却默默地站在一旁,从不居功自傲。老师是多么的伟大,他们多么的像花生,不求名利、默默奉献。
在社会上,有多少人像花生一样不张扬,不虚荣呢?花生的精神永远鼓励我前进。
广东广州天河区员村小学六年级:蔡雅诗
第五篇:读《落花生》心得体会
读《落花生》心得体会
“谁能把花生的好处说出来?”“花生的味儿美。”“花生可以榨油。”小时候语文课本上各种描写美食的文章,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其中以《落花生》为最。儿时读《落花生》,在意的是花生的美味;而现在再回忆起《落花生》,却对“父亲”的一段话更有感触:“所以你们要像花生,它虽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时代的考卷常出常新,在复杂的环境和形势下,基层党员也应该安下心来,真正在基层扎根,做一颗基层的“落花生”,默默付出奉献。
默默蓄力,厚积薄发,彰显“实干”本色。“不好看,可是很有用”是许地山对落花生的评价。花生埋在地里,不像苹果、桃子一般张扬,却默默地结满了果实。现在我们党内存在一些“苹果”型党员,张扬造作,付出一点点努力就想让所有人都看见,重视面子工程胜过重视自己的能力和实绩,张扬过后却往往得不到群众的爱戴。党员干部追求的不应当是外在的光鲜,基层党员应做“花生”型党员,甘于平凡,不张扬,不造作,以谦虚谨慎的态度不断提升自己,积蓄力量,将精力都用在实际工作中,在奋斗中结出“实干”的果实,收获累累硕果。
不求名利,不骄不躁,弘扬“奉献”美德。花生朴实无华,价钱便宜,人人都能消费,还能加入各种菜肴当中,丰富了人民群众的餐桌。基层党员是人民群众的“主心骨”和“守护者”,身负落实惠民政策,改善民生的重任,服务群众,让群众满意是基层党员的职责。基层工作繁杂琐碎,走街串巷,加班加点已经成为常态。基层党员要放下追名逐利之心,弘扬奉献美德,如花生一般不计得失,不骛于虚声,不驰于空想,在基层土地上挥洒自己的汗水,奉献自己的人生,用饱满的“果实”回报人民群众的信任。
赓续传统,生生不息,坚守“为民”初心。花生生命力蓬勃,种下结果后就不再消逝,可以利用其种子不断种植,延续生机,古人常以花生寓意生生不息的生命力和顽强的精神。当前我们面对的是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世界范围呈现出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重大态势,前方还有各种机遇和挑战在等着我们,基层党员应该不忘为民初心,赓续红色血脉,守好政治纪律,一丝不苟,精益求精地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坚守平凡岗位,发挥所长,促进基层发展,实现自我价值。
基层土壤肥沃,基层党员当如花生般扎根泥土,以繁琐的事务为养料,以“为人民谋幸福”为目标,在基层土地中结出丰硕果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