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下井参观心得体会
下井参观心得体会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大家好:
2011年9月23日。是我一生都难忘的日子,公司为了让我们了解矿井生产过程,体验煤矿艰苦的作业环境,劳动条件,锻炼队伍,提高员工素质,更好地为煤炭生产经营服务,特组织机关,经营部室,后勤人员到生产,生产到生产矿井进行参观学习,亲身体验煤矿工人扎身煤海,献身矿井的精神风貌和矿工常年坚持下井艰苦作业的高尚品格,增进了解激发公司广大员工立足本职工作,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热情,树立一切服务于煤矿安全生产的思想,更好地为煤矿安全生产服务。
在没有来到煤矿上班之前就经常听人说煤矿工人从事的是世界最危险的工作,他们常年在地下深处作业,工作场所是世界上最不安全的地方,今天,我第一次到井下体验了一线工人的工作环境的恶劣及工作场所的艰辛。
要下井了,换上工作服,头戴安全帽,腰缠矿灯和自救器,进入井口,坐到缆车进入了矿井。毕竟是第一次下井,兴奋之余也感到了万分的紧张,拿着矿灯照着井筒四周,再次看到了安全诫语,我心里不禁感慨,从了解井下安全事项,到井下随处可见醒目的安全警示语,可见“安全”二字对于煤矿企业的重要性。伴随着呼呼地风声我们到达了井底,因为矿井很深,中间夹杂了含水层,所以有水从井壁滑落,在进行的过程中,每隔一段就会看到一些机械设备,铁轨纵横交错,工友们正在忙着自己的工作。向工作面走去,有段路很黑,全靠自己的矿灯照路,脚下坑坑洼洼不时的踩进煤坑里,由于是第一次下井经验,脑袋经常撞在低矮的锚杆和岩石上,幸亏有矿帽护着。到了工作面,这里的灯光更加暗淡,照着矿灯向前摸索着,期间看到不少的工友们正在忙碌,看见他们沾满了煤屑,被汗水划出一道道痕迹的淳朴、略带疲惫的脸,真切的感受到采煤是一项多么辛苦,紧张的工作。
三哥多小时的井下之旅,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新奇的体验,和心灵的震撼,更是对工作态度的良久思考……
漆黑的空间,任何的微小的光亮都是显得耀眼,珍贵,严酷的环境,任何的疏忽大意,都可能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失,在这里工作,需要的不仅仅是技术和能力,更考验人的斗志和毅力。三哥多小时的井下旅程,我们在黑暗中看到了光芒,那是煤层滚滚掘进时带来的希望,我们在阴冷中感受到温暖,是煤矿工人忘我劳作时散发的炙热的能量,深邃错综的苍道中,我们不会迷路,因为有一盏无私奉献,睿智的明灯,指引着我们方向,有一股无畏,无惧,果敢刚强的力量,推动我们勇往直前。
从井下上来,看到耀眼的阳光,有种重见天日的感觉,我被煤矿工人艰苦环境下的坚守和勤劳深深感动。当我们坐在宽敞明亮的办公室,抱怨工作繁重的时候,我们是否想到在暗无天日的井下,有一群人在挥汗如雨,忘我工作;当我们取得一点成绩而沾沾自喜时,我们是否想过,在煤灰弥漫的井下,有一群人日复一日,无私付出。在井下几个小时的参观学习,使我们体会到了工人们的辛苦,比一比他们的工作条件,看一看我们的工作环境,我们更应该加倍的努力工作。我们只有懂得珍惜和感恩,做好本职,才能无愧于那些辛勤耕耘的人们。
结算办公室:宋瑞
第二篇:煤矿下井心得体会
煤矿下井心得体会
经常听人说矿工所从事的是世界上最危险的工作,他们常年在地下深处作业,工作场所是世界上最不安全的地方。过惯了舒适的生活,常常使我们忘记了艰辛,2006年8月1日,是我一生中难忘的日子,我们一行36人到井下体验一线工人的工作环境的恶劣及工作场所的艰辛。这一次是我第二次下井学习,就在去年时我曾带领20名新招工人到好一点的工作面下井
学习过一次,听说这次要到条件最艰苦的二采区去体验生活,有一种莫名的恐慌浮现在脑海中„„„
要下井了,我们换上厚重的工作服,头上戴着矿灯矿帽,腰带上吊着沉甸甸的自救器和矿灯,在安检站相关同志的带领下,来到井口。安全检查员在井口处给我们讲解了:在井下应该注意的事项及严禁携带危险品和爆炸品。刚才我们还热的大汗淋漓,随着罐笼的迅速下降忽然一阵凉风袭来,浑身一颤,不到2分钟的时间我们到了井下,本来想着我们会再坐人行车下井呢,没想到领队说:“你们是来体验一线工人工作条件的艰苦的,今天安排你们步行到工作面”。我们当时就傻眼了,这么远怎么走?唉,步行就步行吧,一线采煤工人每天都这么去工作面工作,我们就是来体验的,走。
经过大巷道,走到一个不起眼的小门旁边,有些同志还不知道这个就是风门,我们费了好大的劲才把它打开,门开了,进了几道风门后,我们的眼前猛然变黑,耳朵嗡嗡作响,这就是进入下井的通道。头顶的的矿灯只能照见不到10米的地方,一个大洞倾斜着伸向地下,矿灯光束照耀下的洞内向下延伸的台阶,这里雾气腾腾,明显可以闻到一些水气夹杂着粉尘的味道。随后沿着通道旁边的石阶一步步走下去,看到镏子上乌黑油亮的煤炭不断的往上运送,真是感觉到了井下工人的艰辛,盼望着快点下到井底。矿灯照着地下渗水沿着凹凸不平的小沟向下流淌。这实在不象是去“旅游”!
二十多分钟的时间像过了好几天,带进井里的热气已逐渐消退,身体感觉到了丝丝凉意,也终于到了井底,灯光、铁轨、矿车、管道、线路、材料、各种纷乱的声响„„这真是一个黑暗的世界。脚下是几条错综有序的铁轨,终于到了采煤区,煤壁上挂着水管、电线,头顶上挂着安全防爆水槽,一排排的液压支柱支撑的顶棚„„。
我们来到了二采区的一个工作面,工作面里一片漆黑,只有矿灯的亮光勉强照出脚下的路。温度也渐渐的升高,不像大巷道理那么凉爽,空气中夹带着浓重的煤尘,空气逐渐的变得稀薄起来,给人一种窒息的感觉。由于是前一天井下接到通知开始放炮,没有进行攉煤,就是想让我们来体验工作的艰辛得,我渐渐感觉到了工作面的低沉与窒息,从直立行走,弓腰,下蹲,到最后的装满煤的镏子上爬行,整个人都已经要虚脱了。每到一处有工人的地方我都忍不住问一问前方的路还有多远,工人师傅都会说:“不远了还有50米就到了”,每次问这个问题他们都会这么说。我知道他们是怕我们这些在蜜罐里长大的孩子们到这么艰苦的环境里,受不了坚持不住不能够继续走下去,前方的路到底还有多远呢。
经过了一段艰难的我们逐渐的能够站立行走,又来到另一个工作面,我们一样往复的站立爬行。最后了通过几个巷道,来到了皮带巷逐渐的路变得宽敞起来,摸一摸衣服,早已经浑身湿透了,还附粘了一身厚厚的煤泥。领队看我们这些人已经有几个要虚脱了,说让我们稍作休息一会儿坐人行车上去,我们一阵狂喜,而后清点了一下人数看看是否有掉队的同志,马上要返回地面了,我们又踏上了征程。在井下几个小时里,伸手所及的都是黑黑的煤炭,手上脸上沾满了煤屑,一遍遍地擦汗,所带的毛巾已被乌黑的煤泥染黑,整个人都已经成为了“煤人”,坐了人行车,又上罐笼,我们终于到达了地面。由于在井下流了很多汗水,我已到井口就去喝了几大碗水,慢慢的感觉到了身体的舒展及阳光的普照,回到地面真好。
这一次的井下已经过去几天了,身上还是酸疼的不得了,可是我学到了很多。当我们坐在舒适的办公室里不去学习相关业务知识、嫌这嫌那嫌工资低、不求上进时,回想一下下井学习的经历,看看那些为了我们的光明和温暖“吃的是阳间的饭,干的是阴间的活”的井下工人们,我们怎么面对他们?我们只有更加努力的工作,更好的服务于他们。我们应该记住每一块煤炭里都凝聚了,井下工人的血与汗,“纸上得来终为了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学习井下工人的吃苦耐劳精神,为了集团公司的大发展,让我们一起努力吧。
第三篇:下井参加义务劳动心得体会
走群众路线义务劳动心得体会
为贯彻落实集团公司 “关于领导干部深入一线参加劳动体验”活动要求,按照矿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实施方案布暑,结合矿井实际情况,组织科队级以上干部参加集中义务劳动,体验职工辛苦,9月7号上午,由政工科负责,调度室牵头、生产科负责劳动方案、劳动地点及分工、安检科负责现场的安全监管工作组织全矿矿领导、各副总及助理、机关科室科主任科员人员等54人到XV23071巷、XV2308搬家通道、XV2308运输巷参加义务劳动。义务劳动主要义务劳动主要以清扫为主,所清扫杂物及废旧物品全部装车回收。
这次义务劳动的实践,通过小组为单位的劳动,启发了我们在义务劳动中寻找能使我们受到教育,有所感悟的亮点,引导我们去了解劳动的价值。始终保存劳动人民的本色,教育全矿所有领导干部时刻不要忘记自己是人民群众一员,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走群众路线是党的根本路线,这是由我们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所决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密切联系群众,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九十二年的实践启示我们党,必须始终紧紧依靠人民群众,诚心诚意为人民谋利益,才能从人民群众中汲取前进的不竭力量。和人民群众打成一片。
我们小组共14人,负责XV2308运输巷文明生产工作,大家毫不嫌脏,仔细地清理着浮煤、杂物及积水,都是都是汗流浃背,但大家脸上都表现出快乐的微笑,通过近3个小时的努力,圆满完成了所分配的工作任务,看着自己辛勤劳动的成果,我们感到由衷的自豪,这些成果完全让我们忘记了劳累。
义务劳动是忘我的劳动,也是培养领导干部体验井下广大职工辛苦最有意义的活动。参加义务劳动的光荣感,塑造自己美好的心灵。这次的集体义务劳动,使我们体会到了集体的力量、集体的温暖,也让我再次体会到了劳动的光荣感。再次亲身体会到了劳动的艰辛,教育全矿管理人员坚持深入基层,和广大职工打成一片。让我们重视劳动,重视自己的劳动成果。义务劳动也同样加强了我们的劳动观念,帮助我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
这次的义务劳动让我们再一次体会到劳动的重要意义。在竞争如此激烈的今天,走群众路线是我们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在实现十八大宏伟蓝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征程中,只要我们坚持诚心诚意为广大职工谋利益,更加奋发有为地为创造广大职工的幸福生活,为老矿创新路,拼搏铸辉煌而努力奋斗。
第四篇:调度员下井
调度员下井(下基层)管理制度
一、调度员必须按规定坚持深入井下,深入生产作业区了解掌握安全生产第一手资料和动态情况。调度员每月下井不少于5次。
二、地面调度员也应经常下基层,深入作业现场,地面调度员每月到作业场所,天数不得少于6天。
三、调度员下井(下基层)的重点,应放在生产第一线作业现场,安全生产重点部位以及主要环节系统和生产组织重点区域,主要是:过构造对组、生产准备工作面和生产系统等地点。
四、严格执行本矿入井人员的考勤管理制度和纪律规定,下井前到调度室进行登记,到达工作点后应向调度室汇报作业现场情况和当班工人出勤、生产任务安排等情况、上井前应再次向调度室汇报当班生产任务完成情况、班中发生的问题和解决办法、下个班应注意事项等。
五、上井后应回调度室认真填写《调度员下井情况记录表》,将下井过程进行详细登记,并向有关领导汇报发现的问题和处理意见。
六、入井天数、时间不达有关规定的,既不能享受集团公司规定的入井津贴、也不计入个人下井天数。
1
第五篇:下井心得
陈四楼井下参观心得体会
为深入了解原煤的生产过程,体验煤矿艰苦的作业环境、劳动条件,锻炼员工队伍,提高员工素质,更好地为我公司化工产品生产经营服务,公司组织机关、经营部室、班组长等人员到陈四楼煤矿进行参观学习,亲身体验煤矿工人扎身煤海、献身新矿的精神风貌和矿工长年坚持井下艰苦作业的高尚品格,激发公司广大员工立足本职、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热情,树立一切服务于化工安全生产的思想,更好地为煤化工的安全生产服务。
通过这次参观学习,使我深刻体会到要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勤恳敬业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通过学习增进了解,沟通感情,激发公司广大员工立足本职、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热情。虽然说工作没有贵贱之分,只有岗位的不同,我们更应该学习煤矿工人那种敢于吃苦的奉献精神,进一步做好我们的工作。所以我感到,作为一名普通的化工行业的检修班组长来说,更应该珍惜现在的工作岗位,努力做好本职工作,在工作中总结经验,在实践中学习技术,在学习中寻找差距,不断完善自己,提高自己,做一名热爱化工、奉献永煤的好员工,为企业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电仪厂:季彬彬
下井感悟
7月13号公司组织人员去矿上参观学习,感受矿工工人们的井下生活,每个厂抽几个人,我就是其中的一员,我感到很荣幸,我们的目的地是陈四楼矿。这次参观学习,给我的感受颇为深刻。
到达目的地,我们先换上矿工衣服,三件必须品,矿帽、矿灯和一个急救器,听完专业人士讲解的注意事项后,准备出发。当我们站在提升机上,开始缓缓下降时,速度很快,我的心有种不安的感觉,以前所看到的矿难故事都出现了脑海里,这也许是我第一次下井的缘故吧,不知道矿井工人们每次下井都是什么感受。不知觉中我们已经到达了地下470多米的井下,心里感觉还是怪怪的,一直没有平息。到了井下我们先坐小火车行驶了一段路,路途中两边还播放着悦耳的音乐,渐渐地我的心平静了下来,后来我们还坐了“猴车”,这一路途已经让我完全忘了现在是在470多米的井下了,反而让我感觉是在一个地下游乐场里,路途的劳累已抛到了脑后。其实回想一下,井下并没有想像的那么恐怖可怕,通风、排水设施都很好,呼吸正常,墙壁流下的水进了水沟,再流进储水池用水泵抽到地面,可以用来洗澡,灌溉。通风口的风很大,吹的人都有些走不动,提到矿井工人,也许大家都不陌生,都会联想到一群人——浑身脏兮兮的,除了眼睛发着光,全身都是黑黑的工人。但当我到了井下以后,才知道其实矿井工人并不脏,井下的地面非常的干净,没有灰尘,没有杂物,定点还设有垃圾箱,出井前设有一个小水池,用来清洗胶鞋上的煤泥,可见矿井工人的想象多么丰富啊,原来矿井工人也爱干净。听着两边哗啦啦的流水声,这一路途我不断的在努力体会矿工们的心情,看着他们那一张张眼中闪着光的黑脸,没有表情和言语,看着他们光着身子干活,想像一下如果每天在这样的环境中工作,会是怎样?,这可能是世界上环境最差,工作最苦最累而且是最危险的工作了,是不是想如果有别的工作就再也不来了。但是他们还是选择了矿工,他们就这样默默的活着,生活在最底层,只有一次次的矿难证明他们的存在,一次次的生命数字来引起大家的观注。出了井后,淋浴了半小时,想要冲去所有的煤泥和汗水,我想每个矿工都是这样想吧。他们也想穿上自己干净的衣服,大口呼吸着地面上的空气,回到温馨的家中,搂着自己老婆和孩子,快快乐乐的度过每一天!
看到矿井工人的井下生活,我们还有什么做不到的呢,我应该庆幸能够有这么好的一份工作,不能只向往未来,而忘记了珍惜现在,我现在只想对矿井工人说一句——你们才是真正的纯爷们!空分厂:鲁源
参观陈四楼采矿区有感
7月13日早晨7:30分左右,在公司领导张霖、李思义的带领下,我们一行十多个被公司的豪华大巴送到了陈四楼矿。对于煤矿,在我的想象中,那将是一个非常黑暗的世界,井下到处都会积满煤尘,到处都会存在瓦斯泄漏、积聚、透水等现象,随时都会发生危险,危及人的生命!
然而,事实出人意料的让人感到惊奇,矿井下的实际情况却与我的内心想象恰恰相反。到达接待室以后,我们一起换上了井下工作专用的工作服,挂上自救器和专用矿灯,在矿专业人员的带领下,钻进电梯,来到深达五百米以下的井下。电梯刚刚停下,眼前忽然一亮,只见井下各股巷道灯火通明,巷道四处都非常的干净,简直是一尘不染。特别是井下所有巷道中的附属物附属标准化程度高,井下大巷及各胶带机道中的电缆、管线吊挂规范、整洁;在所看到和路过的主要巷道中全部采用电缆桥架敷设;在控制线相对集中的机道采用PVC管套装电缆的方法进行敷设,既美观又保护了较细的电缆;井下巷道成型好,无各种外漏的锚杆、钢筋等;机道卫生整洁无杂物,设备面貌整体状态美观、整洁、牢固。经过“乘地铁”、坐猴车、多半个小时的步行,我们来到了煤矿生产第一线——采煤工作面,四周都是黑晶晶的煤炭,空气中到处弥漫着一种潮湿的气味,静悄悄的让人感到有些发闷,有几个采矿工正在仔细的检查、擦拭着庞大的采煤机械,汗水顺着他们的面庞缓缓的流下,冲刷出一道道黑白相间的沟痕。领队专业人员详细的像我们讲解了采煤、输送的整个过程,使我从内心深处深深感受到了采矿一线工人工作的危险与艰辛。时针指到了中午十二点三十分左右,我们又重新的回到了出发地——接待室,看着外面和煦、灿烂的阳光,真有一种重见天日的感觉。通过这次的参观学习,对于从事多年化工工作的我来说,化工企业虽然是一个充满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的作业过程,但是,与从事地下采煤工作的矿工兄弟来比,相对要幸福、快乐、安全得多。因此,我更要从内心深处好好的珍惜现在的生活、珍惜现有的工作,真正的做到把企业单做自己的家,心无旁骛、埋头苦干、一往无前,矢志不渝的为推动企业可持续发展、为创造美好幸福的生活而努力奋斗!
空分: 邹永君
参观陈四楼煤矿有感
2010年7月13日,我们到集团公司的陈四楼矿参观学习,陈四楼煤矿的干净的巷道和现代化的采煤设备以及现代化的管理模式令人感叹不已。
乘罐来到井下,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那现代化候车室,干净整洁,要不是墙上醒目的安全标语,我好真找不出半点煤矿的痕迹。坐上了火车,师傅们为我们关上了车门,在发车的哨音与火车的鸣笛中我们向矿井的深处进发了。我还真有回家的感觉。我的同事如是说。那干净的巷道,电线被规范的挂在墙壁上,只有那醒目的标语告诉我,现在是在井下。到了采煤面,一架大型的采煤机像一条巨龙静静的伏在那里,煤矿工人正在为他检修保养。
在回来的路上,我陷入了深深的思考,和陈四楼煤矿比起来,我们到底缺少的是啥?我想我们缺的是持之以恒。我们的各项制度都很健全,但我们却没有将它永远的执行下去,而是搞活动似的在上边的监督下执行一下,一旦上边不抓这项制度就会被放进文件夹中搁置起来;我们缺的是对企业文化的深度理解和融合。企业文化是我们的灵魂,如果我们大家的思想都统一到企业文化上来,把企业当家,那我们煤化工这个大家庭就一定有强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煤化工就一定能充满活力的度过严冬,越来越好。
热电厂:朱焕青
下井参观有感
这次是我第一次下井,虽然对矿井并不陌生,但对矿井内的神秘却从未接触过。
此次,公司组织班长及技术骨干人员到陈四楼矿下井学习,给了我一次体验矿井生活的机会。进入黑乎乎的矿井,走在干净的巷道中,让人感到兴奋,同时也感到意思害怕。这是才想起,来时看到矿区大院内的整洁、舒适,才想起矿工们是在这样的环境下工作的。
虽然是在地下,进入我们眼帘的是干净的巷道、摆放整齐的电缆、醒目的安全标语,这不由得让我想起,在煤化工,我们在那么好的环境下却还不如矿工工人们做得规范,真是感到有些羞愧。再看,矿工师傅们辛勤的工作,不停地留下汗水,却从不所累,他们真正的把用心做事的企业文化,用在了实际生产中。再看看他们的着装,安全帽、矿灯、工作服、毛巾等等,装备齐全、规范,进入矿区,都是排队下井,就像是在军队,每件事都让人感到非常的规范、非常的标准。
这些,让我不由自主的想起,我们身处的环境要比矿工工人好的多,然而我们为什么有好多地方不如他们做得到位呢?我们的班组管理应该如何抓才能抓好,才能打造一支既团结而又强有力的队伍呢?这让我陷入了深深的思考中。。
热电厂:孙长威
下井感悟
对于煤矿,曾认为煤矿是一个充满危险和环境污染严重的地方,想起那黑暗的井下及媒体宣传的瓦斯爆炸、塌陷、透水等问题,让人感到心惊胆战。然而,当我来到新桥矿矿井后,情况大相径庭,井下的各项基础设施、安全设施、工作流程安排的井然有序,在灯光的照射下,使人消失了紧张感,而是乐意投入工作中去。
带着对矿井井下工作的疑惑,开始了我的第一次下井。更衣室换上井装后,感觉自己真的成了一名煤矿工。刚进入井口,坐上井车心里也有点紧张,下井时还有些耳鸣,但对于井下还有许多期待,想看看井下到底是什么样子,已没有一点的害怕。此时,我的紧张情绪也消失了,当大脑还在想象井下的情景时,井车已逐渐的深入矿井。伴着机器的声响和滴水的滴答声,车已到500多米以下的井地平面,井下的通风、安全、排水和瓦斯防控设备安排的十分合理。不但矿井环境看起来舒心,安全度也大大提高,工人的工作积极性更高。
在井下,坚持走人行巷道和运输巷道的人行道,在倾斜井巷行走时,要坚持“行人不行车,行车不行人”。行动要敏捷,井下矿灯不能关,随着这样那样的安全叮嘱,完成了井下工作面的参观。2个多小时的井下体验,在待采掘面,大家与开采领导进行了交谈,了解采煤工作情况等方面的内容,亲身感受着矿工的工作环境,体验着矿工的劳动,深深为矿工表现出吃苦耐劳的精神所感动。
参观结束后,大家真切感受到自己目前工作环境的优越,纷纷表示要倍加珍惜和热爱自己的岗位工作,努力学习,爱岗敬业,钻研专业业务技术,注意生产过程的点滴节约,并做到警钟长鸣,保护职工,保护自己,争做安全文明人,扎实地干好本职工作。
空分厂:张莫西
参观矿井感悟
对于煤矿,我曾认为煤矿是一个充满危险和环境污染严重的地方,想起那黑暗的井下及媒体宣传的瓦斯爆炸、塌陷、透水等问题,让人感到心惊胆战。换上工作服装,穿上胶鞋,头带安全帽,腰缠矿灯和自救器,步入罐笼,随着信号的发出,罐笼直速下降,必定是第一次下井,兴奋之余感到了紧张,就在这一瞬间,我感觉到心跳加快,耳朵也嗡嗡作响,心也提到嗓子。随行的师傅告诉我们不要紧张,感到耳鸣咽一下口水就好了。试过后,果然不耳鸣了。拿矿灯照着罐笼四壁,在罐笼上方再次看到了安全戒语。在进入井口的时候看到的醒目安全警示语,再回想工友们每天下井前都要对着“全家福”照片进行安全宣誓,可见安全二字对于煤矿企业对整个家庭是多么的重要。伴随着呼呼的风声我们到达了井底,罐笼门打开时,就像西游记里“水帘洞”,师傅告诉我们,因为矿井很深,坐罐笼下降的过程中,遇到了含水层,有水从井壁滑落,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
走出罐笼,我们来到了大巷,这里宽敞明亮,映入眼帘的又是安全训语,每走一段就看到这样的标语。风很大,呼呼吹得人瑟瑟发抖,我振作精神,昂头向前,可是把头扬起后,安全帽却被大风吹歪了,我赶忙系紧安全帽的绳子,继续前行,在行进过程中,每间一段就会看到一些机械设备,铁轨纵横交错着,运料的车来来往往,工友们正在忙着自己的工作。灯光、铁轨、矿车、管道、线路、材料、各种粗野纷乱的声响„„这真是一个不可思议的世界。
走着走着,经过两扇门(煤矿专业术语称为风门),顿时感觉风很小了,温度升高,暖和了不少,光线也变得暗淡了。师傅告诉我们,马上到工作面了。在去采区工作面,有段路很黑,巷道逐渐变窄变矮,全靠自己头顶矿灯照路了,脚下坑坑洼洼不时踩进煤水坑里。走过倾角为30度的坡道后我已经是大汗淋淋了,休息后,我们“艰难”的走到了工作面。到面上时我已经是汗流浃背。终于到整齐的液压支架排列在工作面上,听师傅的讲解。
从井下上来,看这耀眼的阳光,有一种重建天日的感觉,顿时让我感悟了不少,井下不是我想象中的那种漆黑一片,伸手不见五指。井下生产是一个烦琐、复杂工作流程。瓦斯报警器、防爆水袋、铁轨、罐车、各种机械、„.每个生产环节都需要相配套的机械和工种,煤矿的工作是动态的,不断改变着工作环境。根本不同于地面作业,有固定、单一的工作程序,更不比坐在办公室写写划划、来来往往。在矿上这个行业里看到更多的是安全、谨慎、细致,伟大的友爱和团结精神。
空分厂:毕志刚
陈四楼煤矿参观学习感受
7月13日早上7:30我们一行12人从煤化工出发,驱车来到陈四楼矿参观学习,经过半个小时的车程,我们来到陈四楼煤矿的门口。一进厂区就强烈地感受到了永煤文化的氛围:整洁的厂区走道,列队行走的员工,整齐划一的着装,规范的工作用语等等,让人感受到一个永煤的煤矿培训基地正在逐步打造。
此次的参观学习让我感触最深的有两点:一是煤矿工人工作环境的艰苦程度比煤化工要大的多。二是陈四楼煤矿的管理比我们煤化工的管理要更加严格、更加到位。
首先要说是他们要工作之前要走的路线长。从地面上先坐罐笼到井下要坐约3分钟,这个深度大约400多米,然后要坐一种小矿车,又大约30分钟左右的路程,到了地方以后还要坐一种叫猴车的交通工具,这个路程大约花去了一刻钟,到站以后,下车还要走将近半个小时才能到综采面,这样算下来整个路程大约有七八公里,想想以前没有这些交通工具的时候,工人们走到工作面得需要花多少时间和力气。
其次是工作环境比较恶劣,巷道里虽然通着风,但是空气还是不是很好,比较潮湿,在工作面粉尘非常大,人长期呆在这样环境里,很容易得关节炎、矽肺病、皮肤病等一些疾病,当我看见迎面走来的煤矿工人全身煤灰只看见两只眼睛是白的时候,有一种心酸,有一种内心的冲击,我那时真的觉得我们应该珍惜我们现在的工作环境。我走到综采面时是弯着腰,扶着综采机进去的,综采面大约有三四百米,由于空间很狭窄,我们只能弯着进去。没有走道,我们只能踏着综采机支腿的间隙,踩着煤泥,扶着设备走完整个综采面,那么小的空间可以想象当这个设备开起来时产生的灰尘和噪音会有多大。
最后让我感触最深的是我仔细观察的几个细节。我特意观察了整个巷道,没有发现一些杂物和垃圾,几公里的路面尽然没有没发现一个矿泉水瓶和一个塑料袋,你可以想象要做到这一点,需要怎样的管理。后来我们参观了他们井下的一个配电室,我顺手摸了一下他们的墙面和设备,没有灰尘,每一根电缆上,我也摸了,也没有灰尘。而且他们的记录本很整洁、很干净,记录很工整。此外,他们在职工工作中体现了一些人性化的东西,比如在巷道里每隔一段距离就会有一个扬声器,播放一些轻快的音乐或者一些安全知识,让辛苦一天的员工和马上要进入岗位的员工都有一个放松愉快的心情。还有在巷道每一个候车站都会有一些长椅,供等车的员工休息。
总之,此次到陈四楼矿参观学习让我受益匪浅,希望我能将我的感受传递给煤化工的每一位员工,让龙宇煤化工也逐步成为煤化集团的化工培训基地。
热电厂:李长翔
下矿井体会
7月15日,我们一行16人在公司组织下,去新桥矿井下进行了一次工作体验,虽然仅有短短的半天时间,但是给我的感触很深,井下的工作环境和工作条件,相比我们煤化工来说都是相当差的,危险性也大的多,可是我个人认为,井下工人的精神面貌和规范化管理要比煤化工的有些工人强,这些方面的管理经验值得我们借鉴。联想到煤化工有个别人和矿上的人员比待遇,可是却不把自己的付出和矿上人员的付出做比较,这是很不正确的,应当让这样想的人去矿上体验一下,就不会这么讲了。
还有就是在当前的不利形势下,我认为应当加强对员工的进一步教育,培养员工的企业荣誉感和归属感,使员工能自觉自发的增强责任心,把自己的工作做细做实。
电仪厂:李峰
新桥矿参观感想
今天我们去新桥矿进行了参观,主要是到井下进行了体验,这次下井深有感触,感想如下:
1、他们从进井到出井有一套严格的程序,不管任何人都必须按规章办事,执行的比较好。给我的感受是要向他们学习,不管干任何工作,必须按程序办事,不走捷径,只有这样才能不出和少出差错。
2、他们井下的作业环境很差,与他们相比,我们更应该把我们的工作做好、做实、做细。
3、他们的环境卫生比较干净,我们也要向他们看齐,让自己的单位时刻保持干净、整洁。
电仪厂:叶峰
参观陈四楼煤矿下井心得
经常听人说矿工所从事的是世界上最危险的工作,他们常年在地下深处作业,工作场所是世界上最不安全的地方。过惯了舒适的生活,常常使我们忘记了艰辛,2010年7月13日,是我一生中难忘的日子,我们一行18人到陈四楼矿井下体验一线工人的工作环境的恶劣及工作场所的艰辛。
要下井了,我们换上厚重的工作服,头上戴着矿灯矿帽,腰带上吊着沉甸甸的自救器和矿灯,在安检站相关同志的带领下,来到井口。安全检查员在井口处给我们讲解了:在井下应该注意的事项及严禁携带危险品和爆炸品。刚才我们还热的大汗淋漓,随着罐笼的迅速下降忽然一阵凉风袭来,浑身一颤,不到2分钟的时间我们到了井下,这给我的感觉就是井下的白天和黑夜是一样的。
经过大巷道,走到一个不起眼的小门旁边,进了几道风门后,我们的眼前猛然变黑,耳朵嗡嗡作响,这就是进入下井的通道。头顶的的矿灯只能照见不到10米的地方,一个大洞倾斜着伸向地下,矿灯光束照耀下的洞内向下延伸的台阶,这里雾气腾腾,明显可以闻到一些水气夹杂着粉尘的味道。随后沿着通道旁边的石阶一步步走下去,看到镏子上很干净,没有工作,一问才知道矿上白班全部检修,到晚上才采煤。矿灯照着地下渗水沿着凹凸不平的小沟向下流淌。这实在不象是去“旅游”!
我们来到了掘进三队的一个工作面,工作面里一片漆黑,只有矿灯的亮光勉强照出脚下的路。温度也渐渐的升高,不像大巷道理那么凉爽,空气中夹带着浓重的煤尘,空气逐渐的变得稀薄起来,给人一种窒息的感觉。
经过了一段艰难的行走,又来到另一个工作面,我们一样往复的站立爬行。最后了通过几个巷道,来到了皮带巷逐渐的路变得宽敞起来,摸一摸衣服,早已经浑身湿透了,还附粘了一身厚厚的煤泥。领队看我们这些人已经有几个要虚脱了,说让我们稍作休息一会儿坐人行车上去,我们一阵狂喜,而后清点了一下人数看看是否有掉队的同志,马上要返回地面了,我们又踏上了征程。
在井下几个小时里,伸手所及的都是黑黑的煤炭,手上脸上沾满了煤屑,一遍遍地擦汗,所带的毛巾已被乌黑的煤泥染黑,整个人都已经成为了“煤人”,坐了人行车,又上罐笼,我们终于到达了地面。由于在井下流了很多汗水,我一到井口就去喝了几大口碗水,慢慢的感觉到了身体的舒展及阳光的普照,回到地面真好。
这一次的井下已经过去了,身上还是酸疼的不得了,可是我学到了很多。当我们在舒适的工作环境中工作、嫌这嫌那嫌工资低、不求上进时,回想一下下井学习的经历,看看那些为了我们的光明和温暖“吃的是阳间的饭,干的是阴间的活”的井下工人们,我们怎么面对他们?我们只有更加努力的工作,更好的服务于他们。我们应该记住每一块煤炭里都凝聚了,井下工人的血与汗,“纸上得来终为了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学习井下工人的吃苦耐劳精。
热电厂: 刘向东
下井感想
7月15日,根据公司安排,我们煤化工一行16人到新桥矿井下参观体验生活,行程虽然短暂,收获却颇丰。
对于下井是怀着很轻松的心情的,觉得井下很好玩,能下井,我异常兴奋和向往,可是,当我换上工作服,穿上胶鞋,头带安全帽,腰缠矿灯和自救器,进入了井口,随着笼车的到来我们随之下降。就在这一瞬间,我感觉到心跳加快,耳朵也嗡嗡作响,心也提到嗓子眼。抬眼看四处都在滴水,莫名中有一种恐惧感袭来。
进入巷道以后,耳朵一直不适应,巷道宽敞明亮,干净整洁,通风情况良好,与我想象中的区别很大。我们大约走了1各小时,在巷道中安全标语随处可见,每隔50米就有一个指示牌和安全出口路线,但随着逐渐接近工作面,环境开始恶化起来,又湿又热,汗水逐渐将工作服湿透,身上黏黏糊糊的,好像进了桑拿房,这时下井前我带的两瓶水已经喝完了,却仍感到嗓子眼冒烟。进入采煤面之前,有一段大约1000米,坡度为25°的斜坡,采煤工人每天都要经此爬坡到上面工作。脚下坑坑洼洼不时还踩进煤水坑里,由于小巷道又窄又矮,脑袋经常撞在低矮的锚杆和岩石上,幸亏有矿工帽护着。
到了采煤面,虽然已经累得一塌糊涂,但还是很兴奋,这里没有灯光,没有我想象中的热火朝天的工作场面(我们参观的是备采面),但我仿佛看到了工友们正在这狭小的空间忙碌,看到他们沾满煤屑、被汗水划出一道道痕迹的淳朴、略带疲惫的脸,看到有不断的煤矿在皮带上被运输出去。从井下上来,看到刺眼的阳光,有一种重见天日的感觉,我切切实实的感受到采煤是一项多么辛苦、紧张的工作。与此相比,我们煤化工的工作环境简直就是天堂,我们真的不应该再抱怨什么了,与煤矿工人相比,我们太幸福了,我们真的不能再向公司苛求什么了,每位员工都应该想一想,面对当前的困境,我能为公司做些什么,而不是公司能为我做什么。
热电厂 :陈照运
新桥下井有感
小的时候就听说井下工作辛苦,且危机四伏,直到今天终于有幸参观新桥矿,亲身感受井下作业的艰辛。按照安排一大早我们就乘车来到了新桥矿,在新桥矿工作人员的指引下,我们按要求穿上了工作服戴上安全帽、矿灯、气体检测器和自救器。在管理人员点名后,大家依次进入了罐笼,站在里面大家既新鲜又惊奇,虽然下降中耳膜有些不舒服,但是想着终于可以亲眼去看看井下是什么样子,心里不免一些兴奋。很快我们就来到井下,大家在新桥矿工作人员的带领下沿着大巷向目的地进发。一路上看到井下巷道干净整洁,各种安全标识清晰明确,设备摆放整齐有序,大家都对新桥矿的管理水平和工人兄弟赞不绝口。当我们走完将近2公里的巷道,再爬上一个坡度约为30度,长为400多米的上坡就来到了2102工作面,这是一个待采工作面,只有两三个工人在检修设备,并没有见到真正的采煤现场,但此时我已能感受到井下工人的劳动强度,想象到采掘机开动时扬起的煤尘,我们只是走到这里就已经气喘吁吁,筋疲力尽,汗流浃背了,而矿工们要在这里工作9个小时,这是何等的艰辛。上井的路上,同行的同事们讨论着这次下井的体验,唏嘘不已,都在激动的感慨:“我们空手走到迎头已经累的满身是汗,而井下的兄弟们不仅如此还要辛苦工作几个小时。”“终于知道他们比我们多领的工资可不是白领到手的。”等等„„
井下工人兄弟们在艰苦的工作条件下,爱岗敬业、艰苦奋斗、忘我奉献的精神值得我们好好学习。第一次下井,在我的记忆中,刻下了深深的烙印,如果时间会让记忆褪色,那么这次经历一定会在我的脑海里永远保留着,一直鲜明如初。因为走入矿工——这支特别能战斗的队伍行列,是我人生的另一个起点,我会永远记住这一天的。
质检中心:张振华
参观新桥矿后感
煤矿对我来说并不陌生,我家就住在煤矿的边上。当我还小的时候看到矿工,他们给我的印象是:头戴安全帽身穿牛仔服,全身上下一身乌黑,只有说话时才能露出两排洁白的牙齿。我就会好奇的想,在地下几百米处,他们是怎样工作的呢?今天我有幸参观了新桥煤矿。
总的感觉可以用“累”、“苦”两个字表达。怀着好奇激动的心情,我乘坐井下电梯到了井下,这里并没有像我想的那样,下面就是一片煤海,工人们都围在挖煤机前热火朝天的工作。在这里有一条通向工作面的行道,沿着行道前行,让我吃惊的是几千米的行道竟然没有发现一个塑料瓶、一片破布、一双破手套。走过几百米的坡道大家就走到了综采面。这时大家已经是汗流浃背,就连工作服都被汗水渗湿了。我不禁想,刚到这里就这么热这么累了,这活可怎么干啊!可是对于矿工们来说这只不过是热身。还要再这样的环境下努力工作呢。哎!他们太辛苦了。
我们工作的环境比他们好的太多了,而且还经常的抱怨,发些牢骚。真是没有比较不知差距啊。在今后的工作中,我要以矿工兄弟们为榜样,脚踏实地报恩永煤。
热电厂:刘海强
新桥矿参观心得
1、采煤工人的作业环境很艰苦,在那种环境下,他们都能创造出很大的成绩,我们应该向他们学习艰苦奋斗的精神。
2、安全管理到位,职工遵守安全规定已经形成习惯并且非常认真,我们应该向他们学习安全管理的方法。
3、职工工作没有情绪,没有怨言,我们应该向他们学习抓好职工教育的工作思路。
4、参观时各项事宜安排非常妥当,我们应该向他们学习以人为本的工作思路。
5、职工工作积极性很高,我们应该向他们学习激励管理机制。
气化厂:周占海
陈四楼矿井下参观学习体会
7月13日上午9点至12点30分,在公司张总、陈四楼黄总带领下,我们作为煤化工第一批下井学员对陈四楼井下工作面采煤流程等进行了参观学习。
初次下井,井下的实际现状要比我想象中的好。井下所给我的整体印象是井井有条——无论是装备设施还是管理。
在井下,我特意让黄总安排到配电室进行参观,那个配电室很小,配电室地板及防爆设备上都很干净。虽然这个配电室很小,设备也较为单一,但感觉管理和员工的工作落实很到位,我想在今后的电仪管理工作中首先要严抓标准管理、其次是要严抓工作落实。同时我希望公司能够建立井下体验制度、让部分员工也能够轮流到井下去感受一下,这样的亲身体验比空泛的说教效果要好的多。
“麻痹是最大的隐患,失职是最大的祸根”。——这是我在井下见到的一个标语,也是我迄今为止,见到的最好的一个宣传标语,这十六个字言简意赅,但他不但指出了人们日常工作中的不当行为,而且也指明了改正的方向,就是凡事都要有“责任心”、“责任至上”,从标语的字里行间折射出的还有一个很重要的东西,那就是 “务实”。
电仪厂:包群山
心得体会
7月13日,我与我公司部分员工一起去永煤集团陈四楼矿,陈四楼矿是永煤集团最早的矿井,永煤集团有今天这么好的成绩,陈四楼可谓立下了汗马功劳,我集团公司很多领导都在此工作过,我也怀着一种敬仰的心态参观陈四楼矿。大家来到陈四楼矿经过简单的讲解和培训后,随即大家就坐上绞车准备下矿,400多米的矿井,1分钟多就到了井下,遂于第一次下矿井的我,既有好奇,又有害怕,当绞车下降时,耳边嗖嗖的声音,使我不得不暗暗抓了扶手。到了井下,走了一段路,确切的说这不算路,下面崎岖不平,走一会我已经全身湿透了,但看到一个个劳动场面,再想想自己现在的工作,我还是坚持走下去了。看到矿工大哥在狂下的工作,我的思想发生了改变,改变了我以往的看法,我的体会也颇多,但最想说的一句话就是“他们就是我的榜样,我一定要在我的工作岗位上更加努力,更上一个台阶。”
气化厂:武喜阳 2010年7月
7.13去陈四楼煤矿下井体会
2010年7月13日,我有幸参加了去陈四楼煤矿下井体验采煤工作生活的活动,在整个活动中,从他们的安全管理、精细化、严细化管理、员工精神面貌等诸多方面来看,体现出一种追求卓越、敢为人先的精神,有很多值得我们去学习和借鉴的东西,根据这次下井所见所闻,总结一下感受和心得:
一、严格谨慎、精细操作。在整个参观过程中,矿工们在操作时严格按照每一个环节、每一个步骤,由工作人员“手指口述”进行确认,声音洪亮、指示正确,时刻提醒自己是否做到正确操作,并使上、下井的干部职工清晰、明了。另外,他们的工作程序井井有条,每启动一台设备,每操作一个环节都有严格的程序,语音电话提示、警示显得分明、使人自觉地进入严禁、有序的工作状态,该干什么、需要注意什么、什么工种该进入什么角色都井然有序,使人养成了正规操作,按章作业的好习惯。
二、文明管理,井然有序。环境整洁有序,巷道内没有一点杂物或物料,物品分类放入固定地点,并且摆放整齐划一,全部实行物料卡挂牌管理,物品名称、数量、规格型号等标识清晰,使人一目了然。每隔上近50米还有一个垃圾桶回收垃圾。
三、安全警示及企业文化宣贯深入人心,在整个巷道内所到之处都设有企业文化及安全警示宣传牌,内容多样,既有文字标识,也有漫画,内容通俗易懂。使员工在工作途中随处可见,提高警惕性,保障精神集中,避免工作时精神出小差。不仅是视觉上提醒你,精神上也提醒你,在巷道内设有悬挂音响,不间断的播放着轻音乐,不断提醒你工作期间不能开小差。
四、隐患治理精细了然。所排查的各类隐患都实行挂牌管理,哪个区域有隐患就在哪个区域挂牌标注,上面注明隐患地、隐患名称、整改时间、落实人、负责人等内容,使干部职工了解隐患内容,精心治理,时刻防范。
五、自主管理显成效。
在整个参观过程中,没有嬉笑打闹、没有消极怠工,看见的是员工们都能够“人人自理,人人自制”,安分守己的坚守自己的工作岗位,高要求、高标准完成自己的工作。
此次下井学习虽然只有短短的一上午时间,但是从中增长了见识,认识到了工作中存在的诸多问题,要学以致用,把新理念、新方法、新模式融入到以后的工作生活中,推动各项工作更上新台阶。
甲醇厂:刘晓恒 2010年7月4日
下井感受
昨天上午,在张总的带领下我们煤化工一行17人到陈四楼煤矿下井体验生活,这是我第一次下井,看到的情形与心中想象的到处是脏乱的情况完全不同,各巷道、井口、地下变电所等可以说都是一尘不染,我们没干活,只走了一圈就浑身是汗,可看到作业工人虽在作业过程中弄脏哦了衣服、脸、手等,可他们还是有条不紊、一丝不苟默默的甘蔗各自的活。从中我感到陈四楼矿的各项管理还是比较到位的,尤其在“五自”管理方面做的要比我们好,结合我们自身,要切实配合厂各位同事搞好分厂自治,并在工作中事前安排好、过程指挥督促到位、结果检查考核认真,使班组工作逐步自理,同时多教育我们年轻员工做到自律,努力做好了这些,我想我们的各项工作也会再上一个新台阶。
甲醇厂:万黎明 2010年7月14日
陈四楼下井参观体会
意识里的矿井都与脏和乱联系在一起,可今天陈四楼一行让我彻底改变了这种意识。
一说到下井估计很多人心里都有障碍:钻到地下几百米,再水平行进几公里,万一……,特别是对于第一次下井的我来说,担心、紧张还夹杂着兴奋、刺激无以言表!
下井前负责安全的矿领导对我们进行了简单的下井教育,在全部换上工作装后我们来到了副井口,这里有专门的负责人看管。入井的升降梯在工作人员全面、仔细检查之后才允许我们进入,每人以0.3*0.6㎡的“立足之地”,相对比较拥挤,心情也跟着空间的狭小而紧张起来。升降梯里没有照明设施,除了黑了点简陋了点和普通电梯区别不大,透过升降梯两端可以直接看见井壁,就这样心情紧张中忐忑不安中还有心怀疑惑中升降梯慢了下来,我们到了井底。
比想象中要干净,比期待的还要好,如果不是刚刚从几百米之外下来,还真以为进了地铁。井下灯光明亮,部分地面铺着地板砖,“候车厅”里等着升井的职工井然有序的坐在长椅上休息,轻轻的音乐围绕在耳畔,一切忐忑和不安都伴随着祥和的景象和优美的背景旋律烟消云散。
在井里任何明显不明显的地方都能清晰的看见各式各样的安全警示标语和企业理念标语,“从零开始向零奋斗”“安全重于泰山”,无时无刻不在提醒着大家重视一伸手防止误操作,在物的安全状态下消除人的不安全行为才能真正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
井下的工作是艰苦的,在巷道里时不时可以碰见全身沾满煤灰的矿工,真的是比别人描述的还要夸张,不亲眼目睹就难以相信,除了眼睛全身上下都是黑的!他们朴实、任劳任怨!在井下有一件事让我非常感动,在狭窄的巷道处,因为有巷车的存在,每次都是他们首先给我们腾出道路,没有任何组织和指挥,完全是一种礼貌性的本能,而且不是一个人那样,遇到的几次都是那样,相比之下,我们是怎么做的呢?我们在很多事情面前是自己去做还是在埋怨别人不去做?狭路相逢,需要的不是勇者,是有素质的人。君不见,垃圾桶旁垃圾一片,不就是有人为了少走一步随手丢弃的吗,君不见上车排队还能推推嚷嚷,拥挤不堪„„在他们面前谁还敢说我们的学历高我们的素质高?!
甲醇厂 : 刘成
2010年7月14日
让执行成为一种习惯
----陈四楼矿参观有感
第一次来到煤矿单位,一切都那么新鲜。从进大门开始,就种一种感觉在强烈的触动着我,但我说不清这种感觉是什么。直到站在罐笼里准备下井听到操作人员洪亮有力的“手指口述”的声音,我才理清这种感觉是:执行,是他们不折不扣的执行在触动着我。
人人都知道煤矿生产不安全,一点不小心就会带来灾难,如何才能最大限度的杜绝不安全事故的发生?从我昨天的参观当中,我认为其中的关键就是他们真正做到执行到位。从进矿门看到的“六知道”“六明白”到每天不少于4小时的强制检修,从罐笼操作人员每次洪亮有力的“手指口述”到干干净净的变电站和各种抢险物资整齐有序的摆放等等,都让我深刻感受到了执行的力量。
回头看看我们的工作,最欠缺的可能就是这种执行力。海尔集团的张瑞敏曾反复强调:“什么是不简单,能把别人认为简单的事情天天做好就是不简单。什么是不容易,能把别人认为容易的事情每一次都做对就是不容易”。我认为这是对他们执行的最好的诠释。也许是因为我们的工作环境没有他们危险,安全系数相对较高,没有血的教训,所以执行起来总是打折扣,要知道啊,任何不良的习惯和惰性都会成为事故的根源,如何才能克服不良的习惯和惰性,就从不折不扣的执行开始。所以我们要在执行这方面下功夫,让执行成为每个人的一种习惯。
气化厂:刘振峰
2010/7/1
4感受矿工的工作环境
-----------去新桥矿下井的体验感想
首先,我很荣幸参加公司组织的去矿井体验活动。来到新桥矿,迎入眼帘的醒目大字“用心做事,追求卓越”让人感想这正是集团公司企业文化的核心价值观。矿区里安全标语处处皆是,例如“以人为本,安全为天”“只有安全,才有家庭幸福”等。报栏里各个区队的内部市场化及奖罚体制值得学习。
我们来到安排好的澡堂,顺利换上矿工们的服装、胶鞋、安全帽、灯具、检测仪、小型空呼器。来到井口,仍然要进行安全检查。进入升降梯,速度很快,有一重耳胀的感觉。在井下,我们走了很长的路,里面有多个巷道口。但矿工的工作井然有序,各自检修自己的设备。里面的方向标、距离、通风量非常醒目;靠右侧有一根绿色的供水管和一根黄色的供气管。越往里走越感觉热,特别是经过一番艰难的上坡路,让人的衣服都湿透了。来到采掘面。看到一排排的千斤顶支撑着上面的岩石。采掘机分双刀轮从里往外采,且双刀轮上下左右都可以移动,开采的煤由皮带顺利输送出去到选煤厂。
体验矿工的工作环境,其一感觉他们太辛苦了,工作很累,条件很脏;其二称赞他们太伟大了,每月都能圆满完成生产任务,甚至超产。回想自己,今后更要学会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加强安全教育,加强班组团结,为煤化工的美好明天贡献自己的力量。
气化厂:韩永振
2010年7月15日
敬业
奉献
——新桥矿参观体会
7月16日,空气清新,阳光明媚。在公司领导带领下,我们一行早早地来到新桥矿参观体验井下艰苦的作业环境,这其中的深刻感受对我们每一位员工都具有重要意义,矿工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精神将对我们是极大的震憾,对我们工作更是一个极大的促进!
一上午的参观结束后,我亲身体会到了煤矿工人们工作的艰辛、工作环境的艰苦,但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他们为永煤创效益,为祖国挖能源,他们不怕苦,不怕累, 他们艰苦,朴实,他们敬业奉献的精神,是值得我们认真学习的。我们虽然工作岗位不同,但我们用心做事、追求卓越的企业精神是相同的,矿工兄弟们在这种艰苦环境下爱岗敬业的精神,将激励着我更加热爱自己的工作,进一步做好本职工作,全方面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做一个热爱煤化工并为之奉献一生的好员工,为煤化工的发展添砖加瓦,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甲醇厂 崔小明
2010.7.17
新桥矿下井感言
一听说要下井去参观学习,心里就比较兴奋,同时也很紧张,更多的是期待。
现在终于到了新桥矿。换上工作服,穿上长筒雨鞋,戴上毛巾、矿帽和矿灯走进了罐笼里。罐笼和电梯不同的是没有灯、比较潮湿上面滴着水、两面能看见井壁、速度比普通电梯要快的多。在坐着罐笼向下下时,心里感觉很是刺激。下了罐笼进入巷道里感觉就像是从旅社到了宾馆。那里宽敞、明亮,有两排长椅,地上铺着地板砖,地板砖上放着几盆鲜花,还有呼呼的小风吹在身上,舒服极了。
一行人顺着巷道向工作面开进。越往里走越不是滋味。里面,地面很窄有80公分宽有着一层煤很硌脚,灯管黑暗根本看不清地面,怪不得下井的工人们一定要带矿灯呢?这还不算什么,更严重的是,有大约1000米的路程是一个约20度的爬坡路段。当到达工作面时,每个人都已全身湿透喘着大气。据说着还是他们最近的一个工作面,却走了整整1个多小时。
经历了3个小时左右,终于从井下上来了。
我的第一个感觉是累。只是走到了工作面,而且是全身轻装,身上没有带任何东西,还什么活都没干。可想而知,那些带着工具到井下工作的矿工兄弟们是怎样的一个强度。这让我想起了“挑山工”。
我的第二个感觉就是惊讶!在这样的环境下,他们都能够保质保量的完成、甚至是超额完成任务,而且不出任何的安全问题。那是怎样的一份坚韧,怎样的执行力。实在让我感到汗颜。第三是理解。原来我很不服气,矿上的工资为什么拿那么高?现在我无言以对,因为那是他们应得的。
甲醇厂:门俊杰
2010年7月24日
新桥矿一行心得体会
2010年7月16日早上7点30分,按照公司统一安排,我们随着李思义副总一行16人来到永煤集团本部煤矿-----新桥煤矿参观学习。这座煤矿建设时期较短,当年建设、当年投产,是一座标准化、现代化矿井。这是我第一次到煤矿参观,对井下充满好奇和憧憬,相信此次井下之行,其感受不论是对我们管理人员还是对每一位员工都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我们来到更衣室,换上干净、整洁的矿工服装,佩带好矿灯和自救器,然后接受陪同人员简短的安全须知教育;接受完教育后,经过安检,我们来到了罐笼前,等待着一次充满好奇的体验之旅。
来到井下,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整洁的卫生、整齐的安全警语和工人有序的行走。大家都对矿上的管理水平和工人兄弟们赞不绝口。我们在矿陪同人员的带领下,开始了一上午的下井之旅。在回风巷上,通风气流从耳边呼啸而过,脚下不时有湿滑的水坑,加上靴子并不合脚,行走时就更显吃力了,刚下井那陌生和新奇的感觉不到半小时就发生了180度大转弯。不论走多远,两旁的墙壁和脚边的铁轨不知伸到何处,好像看不到尽头。也不知在矿陪同人员身后走了多久,我们终于来到副巷道,接着我们迎来了第一个上坡路,这就是通向采掘面的道路,道路长度大概在850米左右,巷道道路路面比较湿滑,坡度较陡,大概有25度,走路比较困难;稍作休息,打起精神,倒不是因为走上坡路轻松,而是好奇这条路又通向何方。走完了这深深的上坡路,又绕过了几个风门,我们来到了采掘面,很遗憾我们没有看到矿工,没有看到综采机开采煤炭;陪同人员告诉我们这是一个备采面,但我仍然久久不能平静。我能想到以后在这里会有一个个满面黑黝的工人在这艰苦条件下挖炭,他们的每个动作都要小心翼翼,因为他的周围是一根根支柱。这让我想到我们在地面上工作的环境是多么的优越。看完这个工作面后,我们已是筋疲力尽,汗流浃背。可这才是我们此行的一半路程,我们还要徒步原路返回。在上井的路上,同事们纷纷在讨论着这次下井的体验,唏嘘不已,都在激动的感慨:“我们空手走到尽头已经累的满身是汗,而井下的兄弟们不仅如此还要辛苦工作十几个小时。”“终于知道他们比我们多领的工资可不是白领到手的。”等等„„
当我坐上升降机,回到地面,重新回到蓝天白云下,心里早已激动的久久无语···我们只是徒步轻装行走,就累得上气不接下气,汗流浃背,而矿工师傅们,还要在井下这种闷热的环境中,一干就是十几个小时的工作情景经历,使我深深地感觉到了矿工们的艰辛。与我们的工作环境相比,简直是天壤之别,使我更加懂得珍惜眼前的生活,今后会以更加饱满的热忱投身到工作中去,努力做好本职工作,在实践中学习提高,在学习中寻找差距,不断完善提高自己,为企业的发展尽职尽责的努力工作。
甲醇厂 :王峰
2010年7月24日
陈四楼煤矿下井感想
2010年7月13日。煤化工安环部组织我们去陈四楼煤矿下井学习,体验煤矿生活和煤矿的工作精神。很是激动,因为很早就想下井看看。都说井下工作环境不安全,工作条件差。永煤集团陈四楼煤矿是河南省永城煤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的骨干矿井之一,自1997年投产以来,尤其是2001年以来,煤炭产量逐年递增,安全状况稳定好转,经济效益连年攀升,企业文化建设蓬勃发展,矿井连续两年创出河南省单井产量、经济效益、人均收入三个第一。先后荣获全国“双十佳煤矿”、“文明煤矿”、“特级安全高效矿井”和河南省“文明单位”。大巴车一开进陈四楼矿大门,整个厂区的干净整洁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和想象中的矿区的脏乱差有着天壤之别。一行来到更衣室,非常惊奇的发现更衣室的桌子上还放着几包烟,抽烟在一般企业都是被禁止的行为,和这里的管理人员攀谈起来才知道,在该矿更衣室是可以抽烟的,井下是绝不能抽烟的,下井之前可以随便抽。这充分显示了陈四楼煤矿管理的人性化和管理的灵活性。任何管理制度都不能死板硬套,要充分理解其精髓。
刚下到矿井下面,下面宽敞明亮,感觉就像是地铁站。负责升井的工人们就是按照手指口述的工作方式在工作,看起来都很有工作激情。接下来要乘坐只能乘坐四人的小火车。这时候也把帽子上的电灯打开,大家都是很兴奋。小火车的速度很慢大概有20km/h。大概行驶了20分钟。接下来坐“猴车”。坐猴车时大家更是兴奋。所谓猴车就是人坐上去人像一个猴子而得名吧。猴车就像外面旅游的缆车差不多。这时巷道两边的音响响起了美妙的音乐。感觉很是逍遥。听领队的说猴车的坡道落差有50米左右。
徒步爬过约20分钟的坡道,就到了采掘面。采掘面的巷道和主巷道相比就简陋得多。同时也危险很多,这时安全帽要带好了,随时都有可能小煤块落到你的头上。这里的通风也不那么顺畅,空气有点憋闷。这时大家都开始大口的喝水。大家的衣服都汗水湿透了。大家也都没了刚才的兴奋情绪,听到的都是大家的喘气声。看着到处都是煤块,心里不断感叹大自然神奇,同时也感激大自然的馈赠。
这时工作面上的工人多了起来,由于温度高,通风不畅,工人们大部分都光着膀子或者穿一个短袖。身上基本上都是黑的,和非洲人相比,也绝不逊色。这种工作环境确实不招人喜欢,再回头看看我们的工作环境,我们应该知足,我们更应该珍惜我们的工作。我们参观的是21304工作面。这里虽然是全机械化作业,但是检修和维护人员还是得在机器的狭小空间里穿梭,大家都从液压支架下面钻过,狭小的空间让我们深切体会到煤炭工人的不容易。我们应该珍惜我们运输到地面的煤炭。那是多少工人们的心血和汗水呀。
在井下四个小时里,伸手所及的都是黑黑的煤炭,手上脸上沾满了煤屑,一遍遍地擦汗,所带的毛巾已被乌黑的煤泥染黑,整个人都已经成为了“煤人”,坐了人行车,又上罐笼,我们终于到达了地面。给我的感觉是,在地面工作真好。
这一次的井下已经过去几天了,身上还是酸疼的不得了,可是我学到了很多。当我们坐在舒适的办公室里不去学习相关业务知识、嫌这嫌那嫌工资低、不求上进时,回想一下下井学习的经历,看看那些为了我们的光明和温暖“吃的是阳间的饭,干的是阴间的活”的井下工人们,我们怎么面对他们?我们只有更加努力的工作,更好的服务于他们。我们应该记住每一块煤炭里都凝聚了,井下工人的血与汗,“纸上得来终为了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学习井下工人的吃苦耐劳精神,为了集团公司的大发展,让我们一起努力吧。
机动部:刘培伦
2010-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