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军事理论》课论文写作要求及评分表
《军事理论》课期中测验 论文写作要求 2013.10.11
一、目的:
通过课程论文的写作,考查同学们运用本课程基本理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引起同学们对该门课程前沿理论和热点问题的关注;锻炼同学们的写作能力,提高同学们的理论素养。
二、内容:
与本门课程有关的理论与实践的重点、难点问题;热点、焦点问题或者前沿问题。
三、要求: 1.观点正确。
2.论点鲜明,论据确凿,论证严密。
3.论文有创造性,有独立见解,有个人独特的语言、感受或材料。4.内容充实,字数在1200左右。
四、格式:
论文一般由摘要、正文和参考文献三部分组成:
1.摘要:100字左右。关键词3-10个字。2.正文:宋体,小4号。
层次标题 : 一级标题用一、二、三……编号。
二级标题用
(一)、(二)、(三)编号。三级标题用1.2.3……编号。
3.参考文献。
五、选题(两题任选一题;若两题都做,只记第一题分):
1.围绕《军事理论教程》课程中某一理论观点,联系实际,自拟题目,撰写一篇论文。
2.谈谈学习军事课的心得体会(格式不拘,字数1200字左右)。
六、封面(封面可打印;若不打印,此要求免除):
页面设置:纸张:A4;页边距:上下3.8cm,左右3.2cm;装订:一律左边装订。
1.论文题目(宋体,3号,加粗,居中)。
2.2013 ~2014学年第一学期(宋体,4号,加粗,居中)。3.课程名称(全称;宋体,4号,加粗,居中)。4.班级(宋体,4号,加粗,居中)。5.学号(宋体,4号,加粗,居中)。6.姓名(宋体,4号,加粗,居中)。7.年、月、日(宋体,4号,加粗,居中)。
七、评分标准:
优秀(90-100分):选题新颖,有好的理论、实践价值;资料掌握翔实;论点鲜明,论据充分,论证思路清晰,逻辑性强;文笔流畅,写作规范。
良好(75-89):选题比较新颖,有较好的理论、实践价值;资料掌握比较充分;论点比较有新意,论据比较充分,论证思路比较清晰,逻辑性比较强;文笔较好,合乎写作规范。
合格(60-74):选题一般,有一定的理论、实践价值;资料掌握能够满足论文需要;论点清楚,论据尚可,论证思路尚能合乎逻辑;文笔一般,基本合乎写作规范。
不合格(60以下):观点明显错误;有剽窃行为;选题不恰当,缺乏理论、实践价值;资料掌握不充分;论点不明确,论据不足,论证思路不合乎逻辑;写作能力差,不合乎写作规范。
八、备注:
1.论文直接手写在作业本上。
2.论文如打印,封面则按照上述第六条要求执行(打印的论文折叠夹在作业本内)。
3.论文应独立完成。写作可以参考相关文献,但必须注明出处。4.防止抄袭或剽窃。专家解释,一段话如果有20个汉字完 全或者90%以上文字相同,没有注明出处,可以算雷同。一部著作若有5处以上文字雷同,则可以算作轻度抄袭;10处以上可以算作严重抄袭;20处以上雷同,应算作剽窃;30%以上雷同的,是严重剽窃。学术性作品的观点意思相同,文字相似,但没有注明出处的或引用别人观点或文字,没有加以注明,但在参考文献或者前言等地方提及所参考作品的则可能存在变相剽窃。但引用数据、新闻、名人明言、语录、标语、文件和法律规定、工作报告等产生的相同文字不能算作雷同。
5.数份论文相同或者基本相同,视为抄袭或者剽窃,均为不及格。
九、上交时间:待老师随堂通知。
第二篇:2014-2015学年年军事理论课论文题目及写作要求2014
2014年军事理论课论文题目及写作要求
一、论文参考题目(任选其一,也可以根据当前热点问题自拟题目):
1、国防教育对当代大学生的意义及大学生当如何投身国防建设
2、浅谈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的关系
3、论国防建设在中国和平崛起中的作用
4、论新形势下中国国防战略选择
5、南海目前复杂局势与我们的对策
6、朝核问题对我国安全的影响
7、钓鱼岛问题对中国周边安全环境的影响
8、毛泽东军事思想的当代价值
二、要求:
1、论文要主题鲜明,论据翔实、内容充足、形式规范、结构严谨、体现理论性、应用性和科学性。可在图书馆和网上查看参考资料,但是不许全文摘抄,凡是从网上下载打印者一律视为不及格。一定要有自己的理论观点、自己的认识和感想。
2、论文基本要素包括:标题、年级班级学号作者、摘要、关键字、正文、参考文献。正文一般不低于3000字,论文摘要不低于100字。
3、用A4打印,左侧装订。标题用3号黑体,正文用5号宋体,行距为固定值18磅,页码居中。一定要严格按照要求编辑,不符合要求的文章酌情扣分。
4、论文题目布置后抓紧查找资料和写作,11月末交论文。电子版、纸质版各一份。电子版由各班班长收齐放入一个文件夹中,文件夹名称为年级班级,交给上课老师。纸质版由班长收齐后按照学号顺序排好,统一交给上课老师。
军事理论教研室 2014年11月 参考样式
邓小平国际战略思想与我国新时期外交政策的调整
2014级18班18号
王
刚
【摘要】:在庆祝建党90周年之际,全面回顾和总结邓小平的国际战略思想以及新时期我国外交政策调整的历史,不仅有助于我们深入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丰富内涵,也有助于我们在经济全球化与世界多极化的今天深刻把握当今世界发展大势,为新世纪新阶段我国外交政策的制定和调整提供有益借鉴。
【关键词】: 邓小平国际战略思想 外交政策 调整
1978年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胜利召开,标志着我国进入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在这一新的历史时期,逐渐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集体,领导党和人民取得了举世瞩目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辉煌成就。在外交方面,突出表现为通过政策和策略的调整,使我国以全新的姿态走向了世界舞台的中心。为我国的经济及社会发展赢得了极为宝贵的和平国际环境,推动了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
一、邓小平对国际形势的总体战略判断及其对我国新时期外交政策重大调整的影响 20世纪80年代后。邓小平作为党和国家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在从事国务活动和国际交往等各种不同场合表明和阐述了自己对国际形势的总体战略断。
其一。从全球战略的高度,提出了“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两大问题“科的著名论断。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世界形势发生了很大变化,世界上虽然局部战争时有发生,但总体上保持和平,国际竞争的重点日益转向经济技术方面,争取持久和平,发展友好合作,促进共同繁荣,成为时代一股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邓小平以敏锐的政治嗅觉,捕捉形势变化。于1984年10月会见缅甸总统吴山友的谈话中指出:“国际上有两大问题非常突出。一个是和平问题。一个是南北问题。还有其他许多问题.但没有这两个问题带有全球性、战略性和关系全局的意义。”在1992年南方谈话中,邓小平进一步指出:“世界和平与发展这两大问题,至今一个也没有解决。社会主义中国应该用实践表明,中国反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永不称霸。
其二.对国际形势的变化做出判断,指出“未来的世界是一个多极的世界”。邓小平所说的“多极的世界”。是对比战后形成的两极格局而言。战后。美、苏两国各自怀着称霸世界的野心,在全球展开争夺,形成了两极格局。但随着第三世界的兴起,美、苏两国实力削弱,邓小平及时准确地观察到了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于1987年指出:“现在看来,完全由两个超级大国主宰世界的时代已经过去。”并在1992年初南方谈话中指出,要“抓住国际和国内的有利时机,扩大改革开放。„„这是从当前国际国内的实际情况出发提出的战略任务”。
邓小平对国际形势做出的上述正确、科学战略判断。极大地促动了我国新时期外交政策的重大调整。首先,从过去认为世界大战不可避免,准备大打、早打、打核战争,转变为 和平力量的增长超过了战争力量,世界大战是可以避免的,因此更加突出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并在实践中发展成为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力量。其次,从过去“一条线~两角争”,联合美、日、欧着重反对苏联的霸权主义,转变为不和任何大国结盟。谁搞霸权主义就反对谁,更加突出独立自主。用邓小平的话说:“中国的对外政策是独立自主的。是真正的不结盟。中国不打美国牌,也不打苏联牌。也不允许别人打中国牌。”在这一外交战略调整的基础上,我国既改善了与苏联的紧张关系,也与美国进一步发展了外交关系.更与广大第三世界国家广交朋友,中国以更加成熟的面貌出现在了世界舞台。
二、邓小平关于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国际战略构想对我国新时期外交政策调整的推动
1989年9月,邓小平在会见一位外国朋友时,第一次提出了需要建立国际新秩序的问题。同年12月,邓小平在总结战后以来世界政治经济发展变化的规律、世界格局变化、各种矛盾的消长及世界政治经济的未来发展趋势的基础上,在会见印度总理拉吉夫·甘地时,明确提出:“世界上现在有两件事情要同时做,一个是建立国际政治新秩序,一个是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
邓小平不仅高屋建瓴的提出建立国际新秩序的问题,而且找到了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建立国际新秩序的根本途径,1989年9月,邓小平在会见中日友好议员联盟会长伊东正义和由他率领的访华代表团时指出:“霸权主义和.集团政治已经行不通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应该成为解决国际政治问题和国际经济问题的准则。”
邓小平倡导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基础建立国际新秩序,不仅使新中国成立后积极倡导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有了更新、更丰富的内涵。适应了当前世界多极化发展的客观要求,而且直接推动了我国新时期外交政策的调整。我国在国际事务中奉行不干涉别国内政原则,成为在国际关系中尊重他国领土和主权完整的典范,成为不以国家大小强弱为国际交往取向、对所有国家平等相待的典范。也以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形象屹立在世界东方。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赞同我国对建立国际新秩序的构想。而这一切。与邓小平国际战略思想是分不开的。
三、邓小平以关心自己国家利益为最高准则的国际战略思想及我国新时期和平外交政策的确立
国家利益是安全利益、经济利益、意识形态利益等各种利益的综合。在国际关系中。国家利益是各国政策的基础和归宿。国家利益观。即以关心自己的国家利益为最高准则,是邓小平国际战略思想的一个基本原则。
邓小平国家利益观主要体现在1989年邓小平两次会见外宾时的谈话中。1989年2月26日。邓小平在会见外宾时强调中国要根据自己的利益做出战略选择。1989年10月,邓小平在会见美国前总统尼克松时进一步指出:“考虑国与国之间的关系主要应该从国家自身的战略利益出发。着眼于自身长远的利益。”“我们都是以自己的国家利益为最高准则来谈问题和处理问题的。” 新中国成立后。安全利益一直是我国国家利益分量较重的部分,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世界战争的可能性减小,发展成为我国和世界面临的紧迫任务,国家利益中的安全利益逐渐让位于经济利益。邓小平紧紧地把握国际形势的这一变化,以关心自己国家利益为最 3 高原则,领导制定了党和国家新时期的基本路线,确定了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任务,并亲自指导了我国对外政策的重大战略性调整。如前所述的我国在上世纪80年代初改变了过去针对苏联霸权主义的“一条线”战略,转变为独立自主的立场上来,奉行和平外交政策。这一对外政策的调整,充分体现了邓小平的国家利益观。邓小平明确指出:“我们压倒一切的中心任务就是搞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建设需要一个好的国际环境。我们的对外政策就是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根据这一任务,这一方针。解决国际上的问题,解决我们与各国间的问题,也解决我们自己的问题。如香港问题和台湾问题。
据此,邓小平还认为,各国在寻求各自国家利益时,处理利益冲突的可行和有效的办法是寻求共同点。邓小平以关心国家利益为最高原则,创造性地提出了“一国丽制”科学构想,领导、参与了与英国、葡萄牙两国政府通过和平谈判解决香港、澳门问题这两个事关中国主权的重大问题,既维护了国家最高利益,又为国际社会通过和平谈判解决国际争端树立了光辉典范,开创了我国外交工作的新局面。
四、邓小平发展国际关系的策略原则对我国新时期外交政策调整的影响
新时期我国外交政策的重大调整,不仅表现在不与任何大国结盟,在重大国际问题上我国根据事情本身的是非曲直.独立自主地决定自己的态度和对策,还表现为我国不以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异同来决定国家关系的亲疏。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突破“闭关自守”的思想藩篱,转而实行对外开放。形成了既对社会主义国家开放,又对民族主义国家开放,特别是对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开放,大力发展超越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交流与合作的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格局。同时。运用战略平衡原则巧妙地处理大国关系。从过去的“两角争”转变为“大三角”和寻求新的战略平衡。与前苏联缓和了六七十年代形成的紧张关系,苏联解体后,我国又积极发展与俄罗斯及独联体国家的关系。对美国,既对其损害我国利益的行为做坚决斗争,又灵活发展有利于我国改革与发展的积极的中美关系。与欧洲和广大第三世界国家,我国争取多交朋友,少树敌人。与他们的关系也取得了许多有益的积极成果。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我国遵循睦邻友好原则.十分重视发展同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使我国周边环境处于建国以来的最好时期,来自北方前苏联的安全威胁消除,中朝传统友谊得到巩固,中国与巴基斯坦牢固关系迸一步加强的同时。中印关系得到改善与发展。中越关系实现正常化,与印度尼西亚复交,与独联体、东盟国家关系获得长足发展。
上述提及的新时期我国外交政策的的重大调整以及由此取得的外交成就,既有客观上的因素。也有主观认识上的变化,特别是与邓小平在上述领域的国际战略思想中发展国际关系的策略原则的提出密不可分。
如何处理国家关系中的意识形态因素。这是一个与国家利益原则密切相关的问题。既然邓小平国际战略思想是以关心自己国家利益为最高原则,那么,邓小平在其处理国家关系的问题上,也不是简单地以意识形态或社会制度的异同划线,而是自觉地把国家关系不以意识形态定亲疏作为我国对外关系的又一条重要原则。
1986年9月2日,邓小平接见美国一位电视记者时指出:“中国观察问题不是看社会制度。”1992年春,邓小平再次强调指出,简单地用意识形态划界来处理对外经济关系。只会阻挠改革开放的步伐,延缓经济建设的进程。当然,邓小平提出不以意识形态定国际关 4 系的亲疏。并用以指导我国外交政策的调整与实践,并不是放弃对西方某些顽固势力借意识形态攻击我国的警惕。邓小平多次提到对美国等西方国家的意识形态攻势要有足够的警惕,与之进行有理有节。在战略平衡理论方面.邓小平吸取了西方学者均势理论巾某些有益的成分,结合新的情况,赋予了新的内涵,提出了战略平衡思想。
其具体内容包括:“大三角”战略、推动多极化发展和以第三世界为后盾与西方大国周旋。“大三角”是1985年邓小平提出来的,其实质是美、苏、中“三角”关系。邓小平在“大三角”关系中,主动调整中美、中苏关系,使我国处于主动和有利的地位。进入90年代以后,随着“大三角”消失.邓小平又正确洞察多极化发展趋势,在多极化趋势中寻求新的平衡点.紧紧依靠第三世界,借助第三世界的力量,反对大国霸权。从而达到制衡西方大国的目的。邓小平提出战略平衡理论.运用战略平衡原则巧妙地与各世界大国周旋。开创外交工作新局面,为我国新世纪新阶段及今后一段较长时期内外交政策的调整提供了十分有益的宝贵经验。
俗语说:“远亲不如近邻。”邓小平熟谙此道而用之,并依据历史经验和现实要求,提出了遵循睦邻友好原则积极发展与周边国家的关系的战略思想。历史上,中国的近邻国往往成为对我国安全与利益构成现实威胁和损害,近邻地区也往往成为大国、强国威胁我国安全的“桥头堡”。而改革开放后,我国确立了“三步走”的国家发展目标战略,除了国内的稳定,也需要在国际上营造一个有利于我国改革和建设的周边环境。邓小平正是基于这些战略考虑而多次强调:“中国希望世界和平。地区和平。特别希望同亚洲国家发展友好关系,成为更好的朋友.这不是权宜之计,而是长期的战略决策。”他亲自实践、悉心缔造了中日友好关系,发展了与朝鲜、东南亚国家、巴基斯坦的传统友谊与睦邻友好合作关系等,以实际行动实践了自己的国际战略思想,为近年来我国与周边国家睦邻友好关系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邓小平以巨大的理论勇气,超人的智慧,审时度势,创造性地发展了毛泽东国际战略思想,提出了一系列国际战略理论、策略及原则。邓小平国际战略思想作为一个丰富多彩,富含创造性和思想魅力的思想体系,推动了我国新时期外交政策的重大战略性调整.同时必将对我国新世纪新阶段外交政策的制定和调整产生深远影响
参考文献:
〔1〕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C〕.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2〕列宁全集:第3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注:此文作者为张居永,文章前面作者为虚拟的。
第三篇:军事理论课论文
军事理论课论文
军事理论课论文
摘要:学习军事理论知识是继我们军事训练之后的第二次国防育。在我们进行军事训练之后,让我们更好的了解我国的国防,军事思想。世界军事,军事高科技,高技术战争,生化武器,等等,以便我们掌握基本军事理论与军事技能,达到增强国防观念和国家安全意识,强化爱国主义,集体主义观念,加强组织和纪律性,促进我们综合素质的提高。
关键词:军事 国防
我们的人生从高中到大学就是一个转变。从一个未成年人到成年人的转变,从一个不独立有依靠思想的人向一个独立而必须自己面对自己,负责任的人这样一个转变。在这个转变中,对我们进行恰如其分的军事理论教育,有助于我们强化自我的思想意识,开始体会自我,民族和国家的关系。在这个教育中,我懂得了一些国防和军事知识,开始思考作为社会中的一个人,我应该怎样对自己的国家负责.让我不仅认识到自己对自己,或父母,朋友的价值,更认识到自己对社会和国家的价值。在这个过程中,我了解了些中国国防力量,增加了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了解了一些军事思想,懂得了一些世界军事力量和战争,使自己的目光更加高远。
在军事理论课的教学中,我充分认识到作为一个当代大学生更应该了解我们的祖国,更坚定的认识到自己身负国家和民族的重任。我们更应该志存高远,心系祖国,为中华民族的腾飞而读书。在这个认识过程中,也不断地在完善自己,目标从无到有,从不坚定到坚定,把生活的每天付诸于学习和提高。这是我知道了中华民族不是一个虚无的概念和信仰,而是一种前进的动力和为之坚持不懈的奋斗标。同时也充满感恩,我感谢保卫全国人民的军人,感谢中国,感谢一切为了保护国家安全和国家统一作出贡献的人们.感谢那些为祖国国防贡献汗水和智慧的一切人民。虽然,我的感谢或许微不足道,但是,军事教育至少让我们拥有了一颗感恩的心。想着我们能在明亮的教室学习,我就对一切维护我们安危的人致以谢意。
在军事理论学习之后,我懂得了国防的真正含义,即国家的防务是指为防备和抵抗侵略,制止武装颠覆,保卫国家主权的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所进行的军事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外交,科技,教育等方面的活动。国防是国家生存与发展的安全保障,自古以来,有国就有防,国无防而不力。作为一个主权国家,最重要的是生存与发展,国防是否巩固,事关国家和民族的兴亡。因此,作为一个当代大学生,更应该以学习国防知识,把自己的人生奋斗目标与国家的发展和民族的存亡联系起来,更努力的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学好军事知识和练就强健的体魄。为祖国的国防事业作出应有的贡献。
在当今世界这样一个和平大背景下,种种战争的阴影仍如同鬼魅一般隐藏在世界各个角落,不管是领土争端,经济利益争端,意识形态,或是民族歧视,种种无疑给世界布上阴影。现代高科技迅速发展,军事高技术日益被世界各国采用,一方面能提高整个军事领域的改革,对武器装备发展起巨大推动作用,从而使以后的战争具有高科技性质,使一些人不敢轻易发动战争,因为一旦战争爆发,这样造成无法弥补,无法想象,甚至能使整个人类毁灭的后果。而另一方面,一些大国独自垄断一些高技术,酒会自视强大,会对弱小国家发动战争,鉴于以上原因,我国为了更好的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为了更好的发展其他各项工作,必须作好国防工作。
虽然,由于目前世界局势仍以和平为主,但我们应警惕战争,特别是随着新中国的不断发展和壮大,在世界上地位的不断提高,中国会迎接到更多的挑战,一些西方大国对中国的社会主义性质的恐惧,向世界宣扬中国威胁论,目的使中国处于孤立无援的境地,如果中国国防势力一旦下降,中国所受到的威胁将是空前强大的。另外,台湾问题仍市中国的一块心病,台湾问题本是中国的内政,但是,由于外部势力插手,致使台湾问题变的复杂,成为中国必须认真面对的重大安全问题。虽然,一国两制,和平统一主张提出,但是台湾分裂势力的阻挠也很严重。但是,中国统一是中华民族的共同心愿,决不允许一小撮台独分子的分裂活动,决不畏惧强敌干预,早日实现祖国统一大业。另外,由于日本国和我国历史问题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而新的矛盾却又出现,随着日本经济,军事力量的增强,野心不断膨胀,日本对我国安全构成潜在威胁成不断上升趋势,边界和海洋权益争端情况日益复杂,都是我国国防面临的困难和挑战。当然,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在世界形式趋于平缓的环境中,中国安全环境既有机遇又有挑战,所以,我们一定要抓住有利机遇,利用和争取一个较长的和平环境,发展经济,增强综合国力,加强国防现代化建设,为维护祖国同意和保卫国家安全作出新的贡献。
在国防教育中,我了解了我国古代军事留下来的灿烂的中国古代军事文明,知道一大批军事家极其他们的思想著作。知道了各种作战方法以及先发制人的心理优势,而在后发制人也可避其锐气,以逸待劳。在祖国瑰丽的文化宝塔上,去领略先哲们的丰富的想象,增加了自己的军事素养,《孙子兵法》教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攻其不备,出其不意.兵无常式等军事思想又何尝不适用于生活这个大战场呢?所以在另一方面,也让我明白了生活中的很多事,在这里让我收获最大的是从战争中看到了古代先哲们的思想。
在以前军训中,我不知道我们是学生干吗要参加军事训练。通过军事理论这门课程,我知道作为一个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合格公民,我们必须参加军事训练。而当代大学生,提高自己的军事素养更是一件十分重要的事,在这个过程中,我自然而然的开始关注我国的国防,开始心系天下。明白了两耳不闻天下事,一心只读圣贤书是多么可悲的一件事。而且,在授课中,国防大学教官的军人风格,讲授时的一丝不苟也给我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在这个过程中看到了自己太过自由的性格,认识到自己对什么事都不够严谨的这一不好的态度。所以,不仅仅是教官传授我们国防知识,促进我们爱国观念,从某种角度来说,在真个教学过程中,教官的一言一行都在影响着我们,也在鞭策着我们。使我们认识到自己的不足,能使我们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更好的管住自己,做一个有纪律的人。
对于大学生军事理论教育,我认为内容上如果在加上最新的世界战争,如伊拉克战争等等,用记录片的形式播放出来,会使我们更加了解现代战争的特点极其国防的含义。这种直观的效果比枯燥的文字更能引起大家的共鸣。还有目前全世界受到的恐怖主义威胁,这一类算不算国际应注意的呢?作为世界上三大公害之一的恐怖主义,其实大多的同学对这很不了解,不知道恐怖主义和政权之间的关系,还有一系列反恐活动。因为现在披着反恐的外衣干的事太多,真正的反恐是什么样的呢也不是很清楚,如果这节于国防之类,我建议把这方面的知识讲些。还有中国目前的军事力量到底如何,在这课结束之后,我仍然不是很明白。对于目前最热的朝鲜核问题等等中国努力斡旋,中国作为一个世界大国,其军事力量能否坚固到捍卫祖国统一和国家安全,站在一个中国人的角度看中国的国防有时会感到很放心,觉得祖国很安全;有时却有非常担心,看者强大的世界压力而感到害怕.以中国目前的军事实力能否控制住这股强大的压力等等问题依然存在我的心中。
但是通过军事理论课,我已经学到了很多,从中收益非浅.在大学的四年,我想这门特殊的课程为我的生命上了一层绿色,不仅是绿色的军装,也是一颗能感受的心。提醒着我不仅要努力学习知识,更应关注天下大事,更应心系祖国安危,这是一颗感恩的心,让我感谢能让我平静的坐在教室学习的保卫国家安全的战士,让我感谢那些为维护国家安全作出贡献的人,我也应感谢为世界的和平作出贡献的人。
这门课程虽然结束了,但这些国防教育知识将永远在我脑海里,指导我心系祖国,在这里,我也要感谢传授我知识的各位教官。
第四篇:军事理论课论文
军事理论课程论文
朱长峻
军事理论课论文
题目:中国怎样才能破除美国“亚太再平衡”围堵中
国战略?
课程名称军事理论
考查学期
/ 17 学年 第 2 学期 考查方式课程论文 姓名朱长峻
学号2016303010439 专业班级自动164 任课教师钟波 军事理论课程论文
朱长峻
中国怎样才能破除美国“亚太再平衡”围堵中国战略?
2016级4班39号 朱长峻
【摘要】:进入21世纪以来,世界格局发生了重大改变。由冷战时期美苏争霸,到苏联-中国-美国的“大三角关系”,还有如今看似平静实则波涛汹涌的多极化世界,我国周边的国际环境在不断发生变化。以美国为首的军事及政治联盟为了为维持美国在世界的“一超”地位,将中国视为一个遏制和敌视的对象。一方面美国不断对中国进行拉拢,另一方面不断在中国周边加紧建立所谓的“第三岛链”并不断挑起我国与周边国家的矛盾以遏制我国的经济及政治发展,试图将中国孤立。
【关键词】:中国 美国 破除亚太再平衡战略
美国提出“亚太再平衡”战略背景:
在冷战后,由于美国在经济与安全上没有进行正确的举措,导致从上世纪70年代末开始,其建立的以华盛顿为中心、以经济和安全高度依赖美国为两大支柱的双边同盟网络出现了很大的变化。且自1979年中美建交,美国放弃台湾战场,使得美台同盟关系结束;上世纪80年代,美新联盟由于核动力潜艇进入问题变得名存实亡;90年代初,泰国因柬埔寨问题与美国分道扬镳。使得这些美国过去的和现存的亚洲盟友(除了菲律宾以外)其最大贸易伙伴,几乎都已经从美国变成了中国,美国的双边同盟网络的经济支柱也已经松动。美国的战略方针转移:
2011年11月,奥巴马在夏威夷抓住主办亚太经合组织峰会(APEC)的机遇提出了“转向亚洲”的战略,决定将战略重心转移到亚太。而后在2012的香格里拉对话会上,美国防长帕内塔提出了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美国防部长哈格尔在2014年的“美国-东盟防务论坛”上对出席的东盟防长及代表反复强调重申美国对亚太地区的“承诺”,释放出了“亚太再平衡”将会延续的信号。那么,现如今,虽然其所谓的“亚太再平衡战略”已经破产,但美国在军事上对中国的围追堵截还在继续。我们中国应当如何破除美国“亚太再平衡”围堵中国战略呢?
我认为应当从以下几点入手:
一·政治方面 首先,我们在政治上应当确定对美国友好但不失强硬的态度。现任美国总统特朗普是商人出身,在管理国家上不免会带有一些商场上的风格。而商人注重的是利益,擅长在错综复杂的商场上抓住稍纵即逝的商机。并且美国的国家利益的确定与我国并不相同。正如塞缪尔·亨廷顿所言 :“由于对国家特性没有明确的军事理论课程论文
朱长峻
认识 , 美国人已经不能界定其国家利益 ,结果 ,次国家的商业利益与超国家和非国家的民族利益便支配了对外政策。所以说特朗普的上台对中国来说极有可能是一次挑战,而不是大众所想的那么轻松。我们应当在国际舞台上展现我们爱好和平且乐于维护国际社会公平的姿态以博得国际社会的认可。并积极与我们周边的国家建立并释放出友好的信号,加强并进一步加深与俄罗斯的合作。对于印度与东盟的关系应当求同存异,在大的战略方向上寻求互助与合作;在小的方面恪守底线并尽量做出让步以度过现在的“危险期”,建立一个稳定的周边环境。
而对于美国的态度则不同。纵然中国现在的处境比较危险,但也不失有与美国进行合作以寻求发展的机遇,我们与美国在各个领域都有进行合作的意向,可以达到双赢的目的,在发展我国的同时,还可以对美国的各个领域“取经”。
二·军事方面
一方面,我们必须恪守底线,坚决维护国家主权
第五篇:军事理论课论文
军事理论课论文
题目:日本军事战略的调整对我国安全形势
课 程 名 称 考 查 学 期 考 查 方 式 姓
名 学
号 专 业 班 级 任 课 教 师
产生哪些重要影响
日本军事战略的调整对我国安全形势
产生哪些重要影响
【摘要】冷战的结束,为日本走向政治大国提供了好的机会,军事战略调整成为了日本历届内阁的政策重点。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日本开启了军事转型的进程,通过成为军事大国而进一步实现政治大国的梦想,而且日本追逐军事强国的步伐也是以军事调整为核心的。日本进入民主党执政期以来,加快了军事调整的进程,其以对外干预为主的积极攻势防御战略日趋明显,这已经造成了亚太地区局势的复杂化,加剧了亚太地区的紧张气氛。日本军事调整的行为已经对我国的安全产生了极其不利的影响,因此,对日本军事调整的正确分析、预测,有助于保障我国的安全环境。
【关键词】:日本军事调整 中国安全 影响
一、日本的现行军事战略
(一)调“多元威胁”,建立全方位安全体系
冷战结束后,日本对周边安全形势和所谓“威胁”的判断有较大的改变。由冷战时期的主要对付苏联转向强调对付地区内的各种“不稳定因素”和“多种多样的威胁”。
关于“威胁”的来源,日本提出所谓“多元威胁”论,确定其作战对象依次为中、朝、俄,其中对付所谓中国和朝鲜的“威胁”被摆在相对重要的位置。
自1996年版《防卫白皮书》首次公开将中国作为防范对象后,近几年的《防卫白皮书》对中国的关注程度正在逐年提升。日本还对我国捍卫领海主权和正常的海洋勘测与开发活动始终持有戒心。日本对中国的“关注”从本质上讲就是防范与遏制。据日本《东京新闻》2004年11月8日透露,日本防卫部门曾设想未来与中国发生军事冲突的三种可能性,即台湾问题、钓鱼岛问题和东海大陆架划界问题,并为应对此种“事态”制定了作战计划。对于朝鲜、远东俄军也作出相
为调整军事战略的最佳借口。
2012年3月30日,日本防卫研究所发布了2012年版的《东亚战略概况》,报告分析了日本周边的安全形势,指出中国在南海问题上的态度强硬,使得周边环境不断恶化。认为解放军现代化列装在不断加强,极有可能升为不稳定因素。
日本不断强调“中国威胁论”无外乎是想通过这样的宣传,为自己的军事扩张行为和争取更多的军事费预算找到借口,让日本进攻的触角伸的更长更远,不断地扩展军事干预范围。
(二)追逐大国的目标
冷战后,日本追逐政治大国的国家目标越发变得清晰而明确,日本政府一直对自身在国际上经济实力与政治地位不相称而耿耿于怀,日本认为应该成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在国际政治舞台上展示,早日成为政治大国的目标一直牵引日本政府对军事战略进行不断的调整。尤其是日本经济在90年代泡沫破灭后进入了长期衰退,被称为“失去的20年”。因此,日本进入民主党执政以来,日本大力发展军事,企图通过先走军事大国路线来达到政治大国的目标。一系列的军事动作都印证了日本的野心和军事战略的渴望。2010年七月七日,日本自卫队在有“非洲之角”之称的吉布提举行首个海外军事基地落成仪式,日本假以反海盗之名建立首个海外军事基地,突破“和平宪法”的尺度越来越大。2010年底内阁重新修订了《防卫计划大纲》,但“3.11”灾难影响了新大纲的落实。“3.11”后日本的防卫预算在原来吃紧的情况下又雪上加霜,这刺激了野田内阁决心放宽“武器出口三原则”的禁令、参与武器研发和生产的国际合作。这一系列的军事动作,日本政府都给出了冠冕堂皇的理由,日本利用各种危机提供的一切可乘之机来突破和平发展的框架,这应该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和警惕。
(三)国家经济利益的追逐
日本认为,作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他应该追逐更高的要求,寻求更大的自主性,其中当然包括自主的军事发展。从表象上看,这似乎是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对军事发展所产生的自然牵引,但事实上,在日本看来,经济发展与军事发展是互动的,经济实力为军事发展提供了雄厚的物质基础,而军事发展也必将为日本谋求更大的经济利益提供支撑和保护。可以认为,日本加强军事力量建设是满足其更大的经济利益追求的必然选择。这种利益的驱使,让日本不惜一切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