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弟子规学习体会
学《弟子规》做有德人
——学习体会
东港市碧海小学 王洪珠 2015年8月
学《弟子规》做有德人
暑假期间阅读了我校新编弟子规教材《学弟子规,做有德人》的全部内容。再一次接受了传统文化的教育和熏陶,有了深刻的人生感悟。
一、为什么学习弟子规?
首先,对长辈有礼有敬、对兄弟恭敬友爱。对个人而言,父母的养育之恩是我们应该报答的最大恩情。其次,在待人接物方面要怀着恭敬之心,为人要谦虚。恭敬与谦虚是分不开的,没有内在的谦虚很难做到对人恭敬。“满招损,谦受益。”“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虽然从小就念过许多这样的名言警句,但有时在具体工作中还是免不了有争强好胜、骄傲自满的情绪在里面,想一想骄傲自满的确给自己带来了很多损伤,也让自己落后于别人一大截。读完《弟子规》后,我认识到恭敬和谦虚的重要性,因此,我在以后的工作中,要保持谦虚的态度,遇事要三思而后行,多向身边的领导和同事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再次,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弟子规》规范人的行为,一句话一个道理,它给了我们很多工作中的启示。
作为教师,我们要正视自己,实事求是地发现问题和不足,认真改正和弥补,在工作中积极进取。最后,找准自己的人生目标。《弟子规》教人向善,长养人的德行,目的是让人活得有意义。而我也是通过阅读《弟子规》明白和学到了做人的道理,人生是一个过程,过程如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选择了一个什么样的人生目标。
二、如何在教学工作中运用弟子规?
1、了解内涵
正确认识
古人云:“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可是当今的许多教师,大都只做到授业,而忽视了传道的重要性,我们只看重学生成绩的好坏,而忽视对学生良好品行的养成教育。虽然我们在各科教学时都要求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可这些情感态度价值观都是从培养学生爱国、爱大自然等大的方面去教育,我们应该从生活中的小事做起,唤起学生的仁爱之心,用爱去感染学生,让学生带着一颗感恩的心,自发的去学习。《 弟子规》是一本传播广泛、影响深远的蒙学读物,它从行孝等诸多方面规定了具体的行为准则。例如: “父母呼,应勿懒,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把“孝悌”摆在首位,是孔子的倡导,所以《弟子规 》便从谈“孝悌”开篇,依次展开,说到言行谨慎诚信,博爱大众亲近仁德,学习知识增长学问。“百善孝为先”: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这一章中列举了“孟母断机”“黄香温席”、“苦心劝父”等事,十分详细地告诉我们,如何听从父母召唤,如何听从父母教诲,如何对待父母责备,早晚要向父母问好,对父母不要有任何隐瞒,要使父母高兴,要使父母远离烦恼,对父母说话要注意什么,父母有病如何照顾等。对照这些要求,我们不妨了解一下,孩子们知道多少,他们又为父母做了些什么?
我们教师应当教育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养成一种良好的习惯。我们应时时处处去关心每一个学生,想学生之所想,急学生之所急。在教学中,我们经常会遇到班级里的一些顽皮、厌学的学生,对于这样的现实,我们往往没有认真去分析过结果产生的原因,而对于这些老师眼中的差生,甚至还采取了置之而不顾,最后的结果是这些缺乏关爱的学生在学习上破罐子破摔,我们的这种做法违背了教学原则。作为一个教师我们应端正我们的教学态度。为了推进教育工作的发展,在坚持党的教育方针政策的同时,我们应该将《弟子规》融合到教学之中,将《弟子规》中的精神内涵贯穿于教育教学中。
2、注重联系
确定方法
《弟子规》是一本教育学生如何做人的圣经,它对养成人格品行具有重要的价值,作为一名合格的教师,首先我们应该把教学《弟子规》与各学科紧密地联系起来,课前一定要备好课,因为认真钻研教材,认真备课,是上好课的前提,只有认真设计教学过程,才能增强《弟子规》教育的实效性,在备课时必须挖掘教育因素,并着重突出每课教学重“育”的重点,寻找其最佳结合点,这样才能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在教学中我们要结合自己所教学科的教学内容,巧妙地将学生学习的《弟子规》古典文化有机地结合起来,我们在推行《弟子规》古典文化,并不是只是要求学生能够将这些古训熟记则可,而是让学生领悟《弟子规》古典文化中圣人教导我们如何做人的道理。因此,在教学中根据实际情况将《弟子规》融合于教学中,例如:在家庭中或与别人和睦相处时应做到:“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财物轻、怨何生、言语忍、忿自泯”。在尊敬师长要做到:“或饮食,或坐走,长者先,幼者后。称尊长,勿呼名,对尊长,勿见能。”学生懂得了文字的意思,是不是就达到了目的了呢?不是,学《弟子规》的目的是落实到行动上。为了了解学生学习后的情况,要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比如组织班级诵读,班级每天力求保证20分钟诵读时间,每天早晨,孩子们一来到学校,就手不释卷,接受古典诗文的熏染,汲取民族文化的营养,让孩子们深切感受“最是书香能致远。使《弟子规》的教学真正地落到实处。学生除了在学校学习以外,更多的接触的是家庭,家长是学生的第一任老师。学生在学校学好了,如果家里不与其同步,也是没有效果的。教师还要和家长进行沟通,让家长与老师一起言传身教,才能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中国传统文化“贵在力行”,弟子规不是背出来的,是做出来的。我们要在生活学习的小事中落实《弟子规》。教好《弟子规》就要善于抓住机会教育。尤其是在学生犯错时更是机会的教育点。比如见到学生在读书时心神恍惚,到处张望时,我们提醒学生“读书法,有三到,心眼口,信皆要”;当学生讲粗话时,我们教育他 “奸巧语,秽污词,市井气,切戒之”;弟子规贵在“学以致用”,我们不要照搬,要活学活用,唯我所用。
三、如何教导学生力行弟子规?
《弟子规》里多处用人物形象来打动学生,教材中塑造众多感人的人物想象,如:郑成功、孔融、汉文帝等,这些让人敬仰的故事,感动了许多人,古人孝顺友爱,谦卑宽容,只要我们在平时的生活、学习中将《弟子规》当做我们的生活的一面镜子,将《弟子规》有机地融合到学校的各科教学中。这样我们不但既能弘扬和传承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古典文化,而且我们学校的教育工作在实施过程中将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孔夫子说过: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因此,我们教师在《弟子规》教学中要做到以身作则,我们在做每一件事情时,都应该用这本儒家道德经典来约束自己,因为我们的一言一行给学生留下的印象是深刻的。谈到教导学生学《弟子规》如何才真正有实效的问题时。有的教师总看到孩子们没有做到,事实上最根本的原因是我们自己本身没有身体力行的缘故。孩子是天真的,小孩子一生出来,他没有受到社会的污染,他很纯洁。在这个时候你好好的教他,你教他怎样,他就怎样,你教他跟兄弟姊妹友爱,他会友爱。你讲故事给他听,他能牢牢的记住。所以如果错过小孩这一段学习的这个时段,就非常的可惜。“学高为师 身正为范”作为教师自己都没学好和做好,怎么要求学生学好和做好呢?怎么批评学生这里不好那里不足呢?因此我们做老师的一定要注意身教。要用《弟子规》中的内容来要求自己的言行,处处为学生做表率。“凡是人,皆须爱。”只要充满爱,哪个孩子不可爱。所以我们教育学生要有耐心,有爱心和细心。对待学生要少讽刺和轻视,多一份尊重和宽容。少说伤害的话,多说关怀的话,少说命令和批评的话,多说商量和鼓励的话。平时我们与各位同事之间要相处友好,努力做到“兄道友,弟道恭”。对于校园里的其他员工我们也要和他们友好相处。这样学生就会感到老师是一个十分友善的人。在生活细节方面也要注意,把平时对学生的指手划脚,变成小心、严谨、细致地身体力行。比如捡垃圾,擦桌子,整抽屉等等,我们都要严肃认真地去做。对于走路比较快,上课累了爱靠一靠讲台,这些小事,我们都要实行“步从容,立端正”。当自己按照《弟子规》上的内容一点一点地去做的时候,学生们也会悄悄地效仿。同时你也会觉得自己的心越来越安定,头脑越来越清楚,事情做得越来越有条理,教导学生时也会越来越有信心。
作为教师,我们不只是在教学生学习《弟子规》,而是和学生一起学习《弟子规》。这是一个从感性到理性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提高个人修养和思想升华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充分感受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我们将和学生一起不断提高思想修养好道德修养,作为教师一定要身先示范,通过身教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以仁爱之心去感染学生。
教育的本质是:上施下效,长善救失。我们做教师的一定要牢记“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教学中要把《弟子规》的学习融入其中,言传身教,教育学生做好中国人。
第二篇:《弟子规》学习体会—
我与《弟子规》的“初恋”
——《弟子规》学习体会
姓名:***专业:***生源:*****
《弟子规》我与她的“初恋”缘于李老师开的《国学概论》这门选修课,初次相遇对其似乎不大感兴趣可能自己过于傲慢,认为此书只是一本少儿诵读的古文而已,对我们的影响不大。当时我甚至无法理解老师何以费这么大个心思去为此开这么一门课程。但当我从老师庄重的发教材仪式当中醒悟过来时,我懂了,终于知道《弟子规》的魅力与伟岸了,此书乃古代圣贤的智慧的结晶,她以无尽的思想光辉指引着人们在茫茫历史长河中前进。当我接过老师双手递过来的教材我深深的鞠了一个躬,是情不自禁的,当时的我无法理解这种感觉,可能是受到了老师对《弟子规》智慧的感悟所散发出的《弟子规》魅力所感照的结果吧!
回到自己的座位认真阅读了一遍里面的内容,她让我惊讶,让我爱不释手,其短短“身材”竟有如此的庞大和雄壮。老师也用了十多节课来为我们逐渐的去揭开她的面纱来给我们传授她的智慧。以下我江浅谈一下在我学习中对我“初恋”的感悟。
人生在世,品行不是 天生的,它须在幼小的时候开始培养。《弟子规》中要求我们要先端正品德。其中包括孝、悌、礼、仁、忠等。在做到这些后,她又教会了我们一些学习的方法不但要认真学习,还要实践,这样才能真正的读好书,成为有用之才,我学完《弟子规》后,再了一下自己的品行,的确感到我有很多的不足之处。
在孝方面,现在回想其自己的过去,虽然没有做过对不起父母的大事,但对他们也没有过太多的孝心,反而他们对我千依百顺,照顾到家。父母为自己所做的一切都觉得是因该的,有时父母过于关心我啰嗦了几句,我到反而责骂他们,讨厌他们。作为子女我们应该紧遵《弟子规》所讲的“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需敬听;父母责须顺承。”最起码做到这些才能对得起苦养自己成长的父母。另外我对书中提到的“宽为限,紧用功。功夫到滞塞通,心有疑随札记,就人问求确意。” 这几句话感触最深,亦是受益非浅的,因为这几点也是我们学习中最为不足之处,如果老师布置做的工作与做作业,总是拖拖拉拉不到最后一刻都不想去做,就算做,也是马马虎虎的,有时遇到不懂的问题,不但没有记录下来深入研究或查阅资料,而且更没有虚心去请教他人含糊了事。这两种错误都是我经常犯的,这样,工作学习效率通常都不会很高,甚至还会受到老师或是领导的批评与指责。在读过《弟子规》之后,我终于明白自己缺点的关键所在,今后我定要以《弟子规》为生活和工作的镜子,时刻规范自己,感谢李老师感谢《弟子规》是你们让我从陋习中走出来了。
我想,一个人活着就要讲点道德,有点品味,这才能赢得别人的赏识,而《弟子规》中所讲的道理,正是教伦理纲常最基本的常识。虽然《弟子规》的课程结束了,但李老师记得精辟讲解却让我回味无穷使她的魅力伴我一生,她使我学会了做人处事的道理,真正孕育出正人君子的品行。这样即可以打造健康、和谐社会,也提高了自身修养,何乐而不为?我爱你《弟子规》,谢谢你给我带来的财富。
第三篇:弟子规学习体会
弟子规学习心得
首先我自觉惭愧这么迟才认识《弟子规》这伟大的中国传统文化经典。今天的学习虽不算深,但是通过学习《弟子规》我受益匪浅。记得颜总告诉我,大学毕业生出来最重要的不是学习专业,不是要求专业能力多强,而是做人——做事先做人!提议我学习《弟子规》!是的,对我这么一个即将踏入社会的人来说学习是非常重要的。做人这不仅仅是我现在要学习的,做人的道理要求我一辈子要不断的学习。对《弟子规》的了解不多,但是在书上的很多名言教导都对我有很大的影响,我想我喜欢上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我愿学习古人传下来的做人道理。以下选些印象比较深刻的内容作简单的学习心得。
今天不说我是否做得足够好,有多么按照《弟子规》的教导做人。首先通过学习《弟子规》给我最大的影响就是“孝”。“弟子规 圣人训 首孝悌 次谨信”百善孝为先,这就是最简单的做人原则。一个对自己父母都不善的人对他身边的亲人朋友也一定不会好。我很赞同这种教育观念,从小我也是个比较听话乖巧的女孩,对长辈一向是比较尊重,所以在父辈或长者也对我很关心。这点我深深明白,什么都是相互的,只有自己尊重他人,善待他人才能更好的得到别人的尊重。《弟子规》中提到最多的就是“父母”,换句话说,我们要孝顺父母长辈,也应善待他人!
《弟子规》提到“信”说道:“凡出言 信为先 诈与妄 奚可焉”。就是开口说话,诚信为先,答应他人的事情,一定要遵守承诺,没有能力做到的事不能随便答应,至于欺骗或花言巧语,更不能使用!对于“诚信”我想很多人都深有体会。如果我说过要做的事一次没做到,两次没完成,第三次便不会有人相信你了。言出必行,言而有信才能更好的得到朋友的信任!
“话说多 不如少 惟其是 勿佞巧”话多不如话少,话少不如话好。说话要恰到好处,该说的就说,不该说的绝对不说,立身处世应该谨言慎行,谈话内容要实事求是,所谓:‘词,达而已矣!’;不要花言巧语,好听却靠不住。我是个爱说话的人,很外向的性格促使我喜欢在任何场合表现一番。看到“话说多 不如少 惟其是 勿佞巧”我心里深感内疚。我以前从来没有重视过说话的艺术,从来没有认真的反省自己在说话方面有什么缺点,所以经常会因为自己说话不妥与朋友产生不必要的误会。今天《弟子规》让我知道了,我要刻骨铭心的记得说话不要多说,要说到点上,说得具体明白。
“见未真 勿轻言 知未的 勿轻传,事非宜 勿轻诺 苟轻诺 进退错,凡道字 重且舒 勿急疾 勿模糊,彼说长 此说短 不关己 莫闲管” 就是说任何事情在没有看到真相之前,不要轻易发表意见,对事情了解得不够清楚明白时,不可以任意传播,以免造成不良后果。(谣言止于智者,不要被谣言所利用。)不合义理的事,不要轻易答应,如果轻易允诺,会造成做也不是,不做也不好,使自己进退两难。讲话时要口齿清晰,咬字应该清楚,慢慢讲,不要太快,更不要模糊不清。遇到他人来说是非,听听就算了,要有智慧判断,不要受影响,不要介入是非,事不关己不必多管。现实生活中很多人就是抱着“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如在店里卖衣服,我们就应把自己当作主人来迎接客人,而不是应付所谓的领导摆了。“见未真 勿轻言 知未的 勿轻传”这句话是我在这几天实践中感悟到其重要。比如我刚去店里,不清楚服装的价格、面料、风
格的情况下就不要轻易推荐给顾客。盲目的做事达到的效果会事倍功半!
“己有能 勿自私 人所能 勿轻訾,勿谄富 勿骄贫 勿厌故 勿喜新,人不闲 勿事搅 人不安 勿话扰”这句的意思是当你有能力可以服务众人的时候,不要自私自利,只考虑到自己,舍不得付出。对于他人的才华,应当学习欣赏赞叹,而不是批评、嫉妒、毁谤。不要去讨好巴结富有的人,也不要在穷人面前骄傲自大,或者轻视他们。不要喜新厌旧,对于老朋友要珍惜,不要贪恋新朋友或新事物。对于正在忙碌的人,不要去打扰他,当别人心情不好,身心欠安的时候,不要闲言闲语干扰他,增加他的烦恼与不安。颜总说,做事要么损人利己,要么损人不利己!也担心我会发展成这样,其实之前我也没想过自己会变成怎么样一个可怕的生意人!颜总的提醒是很有必要的,做什么事之前我都应有所考虑这件事的价值,而不是做完了之后再看有没有伤害别人。进步是共同的,就像颜总说的,竞争不是非要让敌人死,而是与敌人一同成长。
最后说说生活习惯,《弟子规》道:“朝起早 夜眠迟 老易至 惜此时” 早上要早点起床,晚上也别很早就睡觉。因为时光宝贵,转瞬即逝,应当好好珍惜和努力。回想下大学这几年,周末不忙的时候就喜欢赖床,而且一整天不出门。这点我深感愧疚,多少美好的清晨被我错失在“懒”上。幸好,我认识了到了不足,现在也在慢慢的改变自己的生活习惯,作息时间也调整得更加合理,早上不会那么爱谁懒觉了。我在改变,变得自觉变得健康!
学习是不断的,生活更是学习做人最好的平台。感谢《弟子规》在我即将踏入社会大学堂没有迷失方向的时候巩固了我做人的道理,教训了我要在生活中不断都告诫自己有很多不足,谦虚的接受别人善意的批评并加以改之。在今后的生活工作中我将要继续学习《弟子规》的传统教育,做好工作的同时要学会做人。我励志珍惜每一次自我提高的机会,乐观积极的面对未来成长道路上的各种挑战。
第四篇:《弟子规》学习体会
《弟子规》学习体会
本学期开学初,县教育局要求全县师生共同学习《弟子规》,我在指导同学们朗读、背诵的过程中,自己也努力学习,感到收获很大,体会到教育局开展这次学习活动意义重大,尤其是在这样一个呼唤道德的时代,更显得难能可贵。反复诵读那质朴的古训,不禁使人心胸豁然开朗,在潜移默化中,似乎拉近了自己与圣贤的距离。
在系统的看了蔡老师的《幸福人生讲座》后,我对其深远意义有了新的认识,深深认识到《弟子规》在当今真是一本既古老、又时尚的读物。它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最好的老师,告诉我们许多道理,带领我们领略人生的真谛,规范我们做人的准则,指明我们做人的方向。
《弟子规》这本书,它从孝顺父母、尊重长辈、兄弟和睦、做事谨慎、诚信做人、德爱相待等方面都做了深入细致的说明,使我明白了许多道理。《弟子规》教诲人们首先要有孝顺长辈的心,要有一颗友爱的心;只有一个人的品德上进了,才能做好人,而我们学习的根本就是:人的品德修养。
学习《弟子规》使我最难忘的句子是“凡是人,皆友爱。天地覆,地同载”。它传递了孔子的“泛爱众”,朗朗上口,给人一种温暖的感觉,蓝天之下,大地之上,对所有的人都应该爱,所有的人也都需要爱。在表达上“凡是人,皆友爱。天地覆,地同载”比“四海之内皆兄弟”还有气度,令人感到胸襟博大,时至今日它仍然有现实意义。作家冰心曾说:“有了爱就有一切。”爱是人类最伟大的情感,是所有高尚品质和美好道德的核心。人只有懂得爱,懂得感激,懂得体贴,懂得感恩,懂得宽容,懂得谦让,世界上才不会有空虚和孤独。爱在哪里?爱在一个淡淡的微笑里;爱在一个已经被家人传递了许多次的苹果里;爱在一床暖暖的被子里、、、爱是生活的主旋律。都说父母的爱比山高,似海深。在亲情的世界里,雨滴会变成咖啡,种子会开出玫瑰,清泉会酿成美酒,眼泪会闪出微笑、、、、、、。
《弟子规》实实在在地告诉我们如何做人,如何仁爱待人,如何正确处事,如何分寸有度的接物,它会时刻照耀着我们前进的步伐,丰富我们的思想。让我们冲向传统文化知识的海洋,学会做人的道理。
“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行有余力,则以学文”是《弟子规》的总纲领。只要我们认真地去学习、去感悟,就会明白许多的道理,为人处世哪些可以做,哪些不可以做,有了做人的准则,在生活工作中就会有正确的判断,及时纠正自己错误的言行。
通过学习《弟子规》,我深深地认识到自己做的远远不够,尤其是在孝敬父母方面还 要好好努力。去年我的爸爸患直肠癌,需要我的帮助和照顾,我却借口工作忙,单位不准假。现在回想起来,真是不应该。父母对我那么好,我有什么理由让他们在需要我的时候使他们失望呢?我也生过病,他们是那样的细心照料,无微不至,而我呢?既缺乏细心,又缺乏耐心。学习《弟子规》,我想不仅是一个提高个人修养的过程,更是一个思想升华的过程。对一个人的成长来说,是十分必要的。爱周围的人,爱这个世界。只有这样,这个社会才变成和谐的社会,这个世界才变成和谐的世界。
《弟子规》是一本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以学规、学则的形式,三言成语的体例,浓缩了八德(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知识的教育范本。其通俗易懂“便于诵读讲解而皆切于实际”,不论从工作到生活,还是从做事到做人,廖廖1080个字,就把人类社会所提倡的、反对的,遵道的、违德的讲得明明白白清清楚楚,内涵丰富。《弟子规》本身就是“道”是“德”。所以要牢记《弟子规》,并用它来要求自己、检查自己、反省自己,做到敦伦尽分。大量的事实证明,能按《弟子规》的要求来规范自己言行的人,绝对在家庭中是一个好儿女、好夫妇、好父母、好兄弟姐妹,在单位是一个好员工、好同事、好朋友、好领导,在社会上是一个德高望重的圣贤之人。
《弟子规》本身就是一种规范,一种道德品质的规范;同时也是一个让大家去身体力行、自我管理的行为规范。它不是拿来要求他人的,而是通过自己的践行来引导、带动身边的人一起学习,一同力行,逐步提升自己的素质,提高家庭生活质量,改善工作、生活环境以及社会风气,从而达到构建和谐家园、和谐社会的目的。
我学习《弟子规》深刻领悟到以下四点:
1、做人要懂得感恩;
2、待人接物要怀着恭敬之心;
3、为人要谦虚;
4、要找准人生目标。
《弟子规》教人向善,培养增长人的德行,目的是让人活得有意义,并从《弟子规》学到做人的智慧。
让我们一起来聆听圣贤的教诲吧,从尽人伦之本分做起,做一个好儿女,一个好丈夫,一个好妻子,一个好父亲,一个好母亲,一个好员工,一个大家心目中的好朋友。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为社会的和谐与安宁贡献自己的力量。我愿与大家共勉,在教书育人这个事业中,严格要求自己,怀着感恩与恭敬之心来待人接物,谦卑待人,身体力行,勤奋学习,不断提高个人修养和素质,为教育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第五篇:《弟子规》学习体会
《弟子规》学习体会
(2013年3月26日)
我以前学过《三字经》、《论语》,这次有幸通过公司载体,聆听了温州大学黄春慧副教授主讲的《弟
子规》,的确受益匪浅,感悟颇多。
《弟子规》相传是清朝李毓秀所着,它仿《三字经》体例,三言成语,名句叠韵的形式,虽简短精悍,却蕴含着深刻的道理与文明的灵魂,读起来朗朗上口,直入人心。这是圣贤之人都应学的良言,是中华
民族几百年来的精髓,是学生文化的瑰宝,里面描述的都是一些基本的礼节,以及一种平和的世界观,详述了个人品德修养、生活起居、待人接物、工作学习等的行为规范,解决了“如何去做到”,相当于方
法论。《弟子规》崇尚的是儒家的思想,以“仁”为本,它的核心是要教导我们后人,首先在日常生活中,要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姐妹,接着要小心谨慎,诚实守信,和大众相处要平等博爱,且对人、对事、对
物常怀感恩恭敬之心,亲近那些有仁德的人物,如果有剩余的时间与精力,要向多方面学习。这是我学习《弟子规》的总体认识,感觉今天读来仍然富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对一个人而言,应报答的最大恩情是父母的养育之恩,所以《弟子规》第一章就是“入则孝”,感恩之心最先体现在一个“孝”字上,这也是孝顺父母的基本要求。现在自己既为
人子女,又为人父母,该做些什么呢?一方面,作为子女,最起码做到这些,才能对得住苦养自己成人的父母;另一方面,自己作为孩子的父亲,应正确引导子女诵读《弟子规》,让她们慢慢品出其中的真谛,在平常的生活中要多和思想高尚的人在一起,潜移默化,从小养成良好的品行,在学习之余,要多读书,多学习一些科学文化知识,耐心解决孩子们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出现的问题,让孩子们懂得生活的规则,培养孩子的传统美德,为日后健康成长奠定良好的基础,这也是作为父母学习《弟子规》的最大收益。
《弟子规》还让我们知道在平时的一些小事上,在人前人后,都要持恭敬的态度,恭敬才会成为一个
人自然流露的品质。恭敬与谦虚是分不开的,没有内在的谦虚,很难真正做到对人恭敬。“满招损,谦受
益”,“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我们从小就念过许多诸如此类的名言警句,谦虚是一种极其优美的品质,如果能虚怀若谷,就会得到别人的尊重,就会取得更大的成就。
《弟子规》中讲到日常起居、待人接物、外出求学等方面的行为标准和做人准则,提倡正人先正心。
我从中深刻领悟,明白很多做人的道理,从而反省自己的不足之处,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要养成良好的习惯,严以对已,宽以待人,积极融入到团队当中,要尊重领导,认真工作,忠于职守,协作共事,礼
貌待人,应保持坦诚、公正、客观的态度对人对事,并且要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和业务水平,积极参加培
训和学习,不断地提升自己的工作能力。
我想,一个人活着就要讲点道德、有点品位,这样才会赢得别人的赏识。而《弟子规》中所讲的道
理,正是教人伦理纲常的最基本的常识。学习《弟子规》,不仅是一个提高个人修养的过程,更是一个思
想升华的过程。今后,我还会更深入地学习《弟子规》,从中领悟其精华,从中学会为人处事的道理,真
正孕育出正人君子的品行,传承好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优秀的思想道德理念。爱周围的每一个人,爱
这个世界,只有这样,这个社会才会变成和谐的社会,这个世界才会变成和谐的世界。
《弟子规》是一面镜子,我会不懈地对照自己,反醒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