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规讲座

时间:2019-05-12 05:29:3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弟子规讲座》,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弟子规讲座》。

第一篇:弟子规讲座

践行《弟子规》做知恩识礼人

——听梁永穗老师讲座

2014年9月14日,秋高气爽,景色怡人,中山市AAAA景区的詹园孝道馆座无虚席,博爱小学全体老师一起聆听华南师范附属学校梁永穗老师“践行《弟子规》做知恩识礼人”的讲座。

梁永穗老师的讲座娓娓道来,让人受益匪浅。她先吟诵一首原创诗引出了今天讲座的主题:践行《弟子规》 做知恩识礼人。介绍了国家领导习主席高度重视传统文化,从娃娃抓起,从学校抓起,进教材,进课堂,进大脑。让大家了解传统教育在当今教育的重要意义。接着,梁永穗老师从传统文化内容、《弟子规》的践行、校内外《弟子规》活动开展等几大方面向大家做了详细的报告。她还从一线教师对《弟子规》的教育教学落实谈起,有针对性的介绍了自己二十多年来探索《弟子规》教育的心得体会,并分享了她在实践中总结出的先进经验。期间,梁老师所讲的一些真切感人、幽默风趣的教学故事,让大家情不自禁发出了会心的笑声。梁老师还结合自身的成长历程,勉励老师们做一个有爱心、有教育智慧和教育情怀的老师。

讲座末段,梁老师向大家展示了小古文的教学成果,赢得了大家热烈的掌声。

讲座完毕,张鹏举教授用二十四个字总结了这次讲座:学以致用、以身作则、注重细节、持之以恒、勤于思考、善于总结。

--

第二篇:《弟子规》讲座主持词

喜迎十九大,落实弟子规,做有道德的人 ——国学经典《弟子规》讲座主持词

尊敬的各位领导,亲爱的老师,家长,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

为了进一步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践行《弟子规》,以此树立明确的价值观念、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进一步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经学校研究决定,由朝阳市图书馆牵头举办“喜迎十九大,落实弟子规,做有道德的人——国学经典《弟子规》讲座”。

今天我们有幸请到了朝阳师专金玉教授。金老在教学中,注重寓教于乐,提倡德行培养。同时投入社会教育工作,致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开展依托《弟子规》践行礼仪教育的实验研究,多次被邀请到各地做报告,分享自己对《弟子规》的认识和践行《弟子规》的感悟。

金老师怀着对家乡的深厚感情,怀着对弘扬传统文化的一片赤诚,今天来到我们学校,为全体师生和家长做讲座。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对金老师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下面有请金老师给我们做精彩讲座。

刚才,金教授谈了自己学习《弟子规》的心得体会,她把《弟子规》看作是我们生活的一面镜子,是我们养成良好个人行为的指南,是检验我们道德品质的一个标准。《弟子规》教人向善,长养人的德行,让人活得更有意义。

金老师的讲座,深入浅出,理论联系实际,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深刻阐释了《弟子规》的文化精髓,用多年来对《弟子规》的理解和对人生的领悟,感染、教育了我们在场的每一个人,为我们呈现了一场精彩绝伦的文化盛宴。我们不仅增长了学识,启发了思路,还深深感受到了金老师自身独特的人文魅力和文化底蕴。各位,让我们再次以热烈的掌声,对金老师的精彩讲座表示由衷的感谢!

讲座到此结束,各班按顺序带回教室!

哈尔脑初中 2017.10.13

第三篇:国学经典—《弟子规》讲座

国学经典—《弟子规》讲座

为响应我院“国学经典”的学习号召,倡扬国学的传统美德。2012年3月15日19:00,学生工作处温家贵老师应公路学院邀请在公路楼学术报告厅开展了“国学经典—《弟子规》讲座”,公路学院11级各班级学生干部出席了本次讲座。

温家贵老师首先向同学们介绍了国学经典的精髓,还列出了许多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同时又语重心长地教育在场的同学们,期望同学们诚心学习,学好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

接着,温老师为同学们讲述了《弟子规》里面的精髓内容,引用了《弟子规》许多内容,告诫同学们要’“守孝悌之意,学会感恩父母,尊崇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并列举出许多优良的中华美德让同学们学习。

随后,温老师深入的讲解了《弟子规》的内容,并以此教育同学们该如何处理身边的社会关系,同时也列出了学习《弟子规》的意义所在。他强调,学习《弟子规》有利于促进身心和谐,提高个人修养,并要求在场的同学们要以《弟子规》为规范,切实落实《弟子规》的思想精髓,从而去处理好各种社会关系。

在同学们的阵阵掌声中,本次讲座也宣告结束。相信本次讲座的开展,不仅让同学们学习到了许多中华传统美德,更可贵的是同学们将由此受益终身。

第四篇:《弟子规》讲座稿

《弟子规》讲座稿

一、国学教育—根的认识。

1、热爱自己的国家举例——当奥运会我国

运动员获得金牌时,会场上会升起一面五星红旗,问同学们会怎么样?激动、高兴、鼓掌等。

2、中国历史悠久,古代有四大发明(造纸、火药、印刷、指南针)。

现在我们的国家日益富强,我们国家制造的产品畅销全世界。说明我们的人民聪明有智慧。你做为一个中国人应该感到无比的自豪和骄傲。《弟子规》是教同学们学习礼貌、学习做人方面的书。现在不少人礼貌欠缺。具体举例说明:不会打招呼、不行礼,随地吐痰、乱扔东西、大声喧哗、不能敬老协幼。比如坐公共汽车不能给老者让座等。道德方面:自私自利、以我为核心,骄傲、懒惰、不讲诚信等等。那么怎么来挽救呢?就是要从小来学习《弟子规》。学习礼貌、学习做人的道理。首先要孝敬父母、尊敬师长,兄弟姐妹友好相处。做一个勤劳

勇敢、诚实守信的人。

第 二、总序

“弟子规 圣人训 首孝悌 次谨信 泛爱众 而亲仁 有余力 则学文”

圣人训—— 圣人是指古代有很高成就的人。比如:孔子、孟子等。我们一般人叫凡人、俗人,训:可以做为准则的话。指圣人对我们的教诲。

首孝悌—— 首:首要、头,这里指第一件事,就是要孝顺父母。举例;父母生养我们、辛苦劳作,供给我们衣食住行。我们首先要孝敬他们。悌:代表顺从兄长。兄弟姐妹友好相处也就等于孝顺了父母。

次谨信—— 次:次要、二,这里指第二件事。首先你做到了孝、悌,其次就要做到谨和信。谨:谨慎。做事要慎重小心。比如走路要遵守交通信号,做人也要按着准则去做。不能任意随便去做事。做事还要讲诚信。不能欺骗别人,讲信用。从小培养良好的品德,长大就不会染上不良的言行习惯。

泛爱众—— 泛:广泛。不是指单纯的情爱。人与人之间要有爱,更要爱世间一切众生、花草树木,小动物、小昆虫等。做人要有一颗仁爱之心。

而亲仁—— 仁:指同情友爱,仁慈之心。我们要亲近那些有仁德的人,向他们学习,使自己也能成为一个具有仁爱之心的人。

有余力则学文——当你做好了以上的事情(具备了如上的品德),如有多余的精力和时间,再去学习文化知识和技能。以上四条是做人的根本。不 管你有没有文化知识,但忠、孝、礼、义、信必须要做到。(举例说明)一个六岁的小孩,他不但学会了弹钢琴,而且会说英语。每当家里来了客人,大人都叫他为客人表演。一天,他表演了节目后,大家都在赞扬他。他骄傲地说了一句语惊四邻的话:“姥姥你是个大笨蛋,什么都不会!”客人愕然。从这个例子说明:家长不能一味的培养孩子技能,但不知道学习技能的目的是什么?不是为了让他表演,而是为了让他有一计之长,将来好做事。可他连做人的道理都不懂,怎么去做事?一个连自己的家长都瞧不起的孩子,他怎么会虚心向别人学习?

第 三、孝敬父母。

父母呼 应勿缓 父母命 行勿懒 父母教 须敬听 父母责 须顺承

入则孝——过去古人非常讲究孝道。晚辈早上起来第一件事,就是要到长辈的房间向长辈“请安”。入;也是指在家中。

父母呼

应勿缓:

父母呼唤我们,听到就应该马上答应,不要慢慢吞吞,半天不回答。表现出一种无理的态度,或者有抵触情绪,自己不高兴就不应声。比如;你正在看一个好看的电视,或者玩得正开心,父母叫你出来吃饭,你不答应。或者答应了半天还是

不动。

父母命

行勿懒:

父母让我们去做事,应立刻起身去做,不可拖延偷懒。或者高兴做就做,不高兴做就不做。还有的小朋友和家长讲条件,我做了你给我什么奖励?这都是不对的!

父母教 须敬听:

父母在教育我们的时候,应该怀着恭敬的心去倾听。不要漫不经心,愿意听就听,不愿听就不听。否则,就是一个不听话的孩子。

父母责 须顺承:

同学们有时做错了事,家长会批评责备我们。我们要赶快承认自己的错误,虚心接受,不要让家长生气。有的时候,家长误解了孩子,这件事明明不怨你,可家长没搞清楚就责备你。作为晚辈,也不要急于辩解,等父母平静了你再解释。这

才是真正做到了孝,而且顺。

结合生活实例讲解:

你能为父母做些什么:今天回家吃饭时为母亲盛一碗饭,或者为父亲倒一杯水。帮助家里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比如:摆放碗筷、洗碗、擦桌子、扫地、倒垃圾。洗衣服、晾衣服、打扫房间。浇花、买菜、学做饭。为父母捶背、按摩、倒洗脚水。可以根据情况任选一样来做。

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业无变(反:同返)

教育同学们外出要向父母秉告,免得父母为自己担心。比如;早上去上学时要跟父母说:“爸爸妈妈,我上学去了!”放学回来要先向家长报平安。“爸爸、妈妈我回来了!”生活要有规律,免去父母牵挂。养成好的生活习惯,对自己一生都

有帮助。

事虽小、勿擅为、苟擅为、子道亏 苟: 如果、假使

同学们无论做什么事情,都必须经过父母的同意方可去做,不可擅自做主,以免造成不必要的错误。如果你擅自做了,作为晚辈你是没有道理。

举例说明:

1、私自到外边去玩,去游泳,去“网吧”,去不安全的地方,会有危

险发生时,家长帮不了你。

2、随便把家中的物品赠与他人,如果是家长有用的东西,你不知道,就会造成错误。例如:一个小孩把家里的很有价值的邮票,送给了同学。当家长发现时,早被同学扔掉了。随便支配家长的财产,会养成大手大脚的坏习惯。也会培养他

人的贪占心。

3、在家里不可随便玩电、玩火,玩危险的玩具。

4、不可养成随便花钱的坏习惯。(压岁钱的支配)物虽小 勿私藏 苟私藏 亲心伤 苟:(同上)

看见别人再好的东西,不可将它据为己有。即使是再小的东西,哪怕是一块橡皮,一只铅笔,都不该拿人家的。从小去掉自己的贪占心,长大才不会犯错误。如果是随便乱拿了人家的东西,被别人发现了,父母会为你的行为而感到羞耻。提 问:请小朋友讲述自己哪些方面还做的不够?对照上面的例子,找找差距。作 业:反复布置在家里应该做的家情。真正做到学有学业,居有居业。直到养成习惯为止。关心自己的父母喜欢吃什么?干什么?用心体会父母的心情。

亲所好 力为具 亲所恶 谨为去 身有伤 贻亲忧 德有伤 贻亲羞

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

好:喜欢 恶:厌恶 父母亲喜欢你做的事情,你要尽量去做,不要敷衍了事,漫不经心。力:是尽我们的力量。父母厌恶的事情,你要小心谨慎的去除,包括你的一切坏习惯。例如;父母喜欢让我们好好读书,将来有能力做事。可我们不愿学习,一心贪玩,这就是不够孝心。还有父母不喜欢我们出去和别的小朋友打架,那我们就尽量不让家长为我们操心。做什么事情之前先想想父母知道了会不会高兴我去做?用心体会父母对我们的教育,要使自己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 身有伤 贻亲忧 德有伤 贻亲羞

古人说:[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可见古人对父母的孝心,入微入髓。我们的身体是父母给的,我们不敢随便毁伤,即使是手臂上划一个口,父母都会担心的,何况大病父母会难过伤心的。现在社会有很多人,一遇到不顺心的麻烦事,就要自杀,跳楼。没有替父母双亲想一想,含辛茹苦把我们培养大,还没有报答父母,就要去死。父母会怎么样呢?身体有伤,只是让亲人为你担忧。可是你做出了不道德的事情,你的父母会跟着你蒙受耻辱。那你更是不孝的子孙。你要想到;自己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对得起生养我们的父母,父母辛辛苦苦把我们抚养大,我们虽不能给他们更多的物资享受,可我们也不能让他们为我们伤心,为我们难过。为我们而感到羞愧!比如:有的同学没有礼貌、不敬师长、破坏公物、打骂同学、偷盗,或者做出了不该做的事情,你的家长会为你感到自豪吗?

故事:有一个女孩子,因为一点小事,被母亲批评了几句,一气之下,就离开了家。她一边走、一边哭,不知不觉天就黑了。这时候她看见一个卖面的摊床,忽然她觉得自己也很饿了。可是刚才出门的时候忘记了带钱,又不好意思回家取。就站在面摊的前边看着别人吃。面摊的师傅发现了她,就问她:“你想吃面吗?”她说:“想,可是我忘记带钱了!”师傅说:“没关系!哪天走过时再带来”。说着就给她盛了一大碗面。他感动的热泪盈眶。一边哭一边说:“谢谢师傅!”师傅接着说:“我才给你煮了一碗面,你就谢谢我,给你煮了十几年的饭了,你没有想到要谢谢妈!”小女孩听到师傅的话,非常惭愧。赶快吃完了面,就往家里跑,快到家门的时候,远远看见一个瘦小的身影站在门前,象往常等着自己放学回家一样。她赶快跑过去,拉起妈妈的手一起回家。通过这件事,她才真正懂得了父母的恩情和家的意义。有的人却好象所做的一切都是为父母做的,父母疼爱我们是应该的,我们孝敬父母就是有条件的、附加的。把孝道丢在了一边。【小故事】 孟 母 断 机

孟子小的时候,有一天读书厌倦了,就跑回家里。这时他的母亲正在织布,见他回来,突然把织布的梭子折断,扔在了地上。孟子很奇怪,就问母亲为什么发火。母亲说:“织布要一寸寸地织,才能织成。但如果把梭子折断了,不去织它,还能织成一匹布吧?你的学业也一样啊,你还没有学成就厌倦了,什么时候才能成为有用之才呢!”孟子听了母亲的教诲,恍然大悟,从此发奋学习,终于成为一代大师。

小杖则受 大杖则走

曾参侍奉父母,尽心尽力。有一次,曾参的父亲曾点叫他去瓜地锄草,曾参不小心将一棵瓜苗锄掉。曾点认为其子用心不专,便用棍子责打。由于出手太重,将曾参打昏。当曾参苏醒后,并没有因为被误打而忿忿不平。孔子知道此事后教训他说:“小杖则受,大杖则走,今参委身待暴怒,以陷父不义,安得孝乎!”如果大杖不走,让父亲在盛怒之下将其打死,就会令父亲受不义之恶名,造成终身遗憾。曾参承认说:“参罪大矣!”

【大道理】孝经云:“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

我们不要死在文字里面,要通权达变,这样才能真正做一个孝顺父母的人。【资料链接】 孝敬与孝顺

孝是儒家伦理道德观的核心内容。以孔子、孟子为代表的儒家,认为“孝悌也者其为人之本与!”把孝视为为人之本;认为“是孰为大,事亲为在„„事亲,事事本也。”把孝亲视为万事之本。

儒家倡导的孝道,主要是孝敬与孝顺。孔子说:“今之孝者,是为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主张人子对于父母,应当“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是谓孝敬。关于孝顺,则主张“勿违”,提倡“顺者孝也,不顺乎亲,不可以为子.”但也认为子女对于父母不可一味顺从,对父母的错误言行,亦应规劝,主张 “父有诤子”“父子责善。”

天地重孝孝当先,一个孝字全家安,孝是人道第一步,为人须当孝父母,孝顺父母入敬天,孝子能把父母孝,人生天地间,孝顺最为先。人生天地间,父母最为先。生育我身体,抚育教育全。知恩当要报,孝顺达圆满。

【生活故事】 免 费 的 帐 单

有一天晚上妈妈在厨房张罗晚餐时,小男孩手拿一张清单给妈妈,妈妈放下手边的工作一看,清单上面写着:

洗碗盘费 500元;扫地拖地费200元;送外食到顾客家300元;至邮局寄发信件账单 100元;小明一直是勤奋听话的好孩子100元;

共计1,200元.妈妈看他在那充满期待,往事浮现脑海,所以她拿起笔把纸翻过来,写下一些字:

在母亲家里过十年平安无忧的生活费用0元;十年中,食、衣、住、行的费用0元;

上学的学费、书籍费 0元;生病时的医药、照顾费0元;有一个慈爱的母亲0元.你把以上都加起来,妈妈对你的爱通通不用钱,当儿子看完他妈妈写的清单,眼中大颗泪水打转,心中很感动,他对妈妈说:“妈妈,我真的很爱你。”然后拿起笔在帐单上大大地写了三个字:全付了。

四、与人为善,和谐共处

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财物轻、怨何生、言语忍、忿自泯

兄视弟为友,弟尊兄为长。兄弟姊妹友爱和睦,做父母的自然就开心。也就等于孝敬了父母。反之,哥哥弟弟整天吵架,父母自然就会烦恼。过去的家庭都是大家庭,姐妹很多。作为哥哥、姐姐比弟弟妹妹年龄大、懂得的道理多,经验丰富,要帮助父母教育和照顾弟弟妹妹。把他们看作象朋友一样来相处。反之,做为弟弟妹妹也要尊敬自己的兄长,听从哥哥姐姐的帮助指导。现在的家庭都是独生子女较多,那就把比自己年龄大的,都看作是自己的哥哥姐姐,比自己的小的都当做是自己的弟弟妹妹。象亲兄弟一样对带他们,就不会处理不好关系。

财物轻、怨何生、言语忍、忿自泯

钱财乃是身外之物,虽买得来荣华富贵。但买不来亲情。钱财看的重了,对父母的孝心就轻了,兄弟姐妹之间的感情就淡薄了。兄弟姐妹相处最大的障碍就是财、物。自古以来有多少亲兄弟为了分家、分财产而伤了和气。所以兄弟姐妹不是用财物来满足那颗欲望的心,而是用真心、用自己的德行来换取对方的爱。兄弟姐妹相处的时间最长,因为相处得久了,难免就会有一些矛盾产生。当双方发生矛盾时,马上检讨一下自己,每人少说一句,就风平浪静了。不要因为一点小事就斤斤计较。当对方发火时,不要专捡对方不爱听的话去讲,马上忍让一下,冲突就消失了。在人与人的相处中,言语的忍让也是很重要的。往往有的时候,都是因为不必要的小事情而发生争斗,最后酿成大祸。所以我们同学们要学会忍让,财物不去争夺,言语做到忍让,一生就不会有怨恨和烦恼了。

举例:古时候有个叫赵礼的人,在逃难的时候,哥俩一起被强盗抓去了。哥哥为救弟弟,就苦苦哀求强盗说:他还太小,没有过过好日子,把他放了吧!我愿意拿我的性命换弟弟的命!可是弟弟却不肯,说哥哥能够照顾父母,杀了我,放了哥哥吧!最后强盗都被他们的真诚感动了!把他们两个人都放了。从这个例子我们看出:古人能够拿自己宝贵的生命去换对方的性命。我们那还有什么不能放弃的呢?

总 结: 现代社会的人,比较追求物质享受。有很多哥兄弟为了分家分财产,而对簿公堂。有的兄弟为了一点小事,甚至大打出手,不顾手足之情,这样做都是

很不道德的。

第五、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中国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国家,中国是礼仪之邦。可是现在不少中国人不注意行为习惯,给外国人看不起。请看----

1.巴黎圣母殿门口用中文写着“请勿大声喧哗”。

2.在美国珍珠港的垃圾桶上面用中文写着“请把垃圾丢到此”。3.在泰国的皇宫厕所里也是用中文写着“便后请冲厕”。

不言而喻,是给我们中国人看的。还有一个朋友从英国旅游回来说,英国的草坪上也用中文写着“不要踏入草坪”,而我们出国的人员中却偏偏有人到草坪里面,有的坐在草坪上、有的躺在草坪上照相;有一个很洁净完美的雕塑供大家欣赏,有的人在雕塑附近很得体地照相留影,而我们出国的人中,却有的要爬到雕塑上面,搂着、并且脸部还要紧贴在雕塑上照相,这哪是照相,这不是到国外去出中国人的“洋相”吗?

作为中国人就要活出做中国人的味道,中国人老祖宗教导我们:成就人格,首重五常,即“仁、义、礼、智、信”,是做人的基本原则。“仁”的含义:以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为基础,处事待人,心存厚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深恤民疾,不惹烦恼。“义”的含义:言行举止,无不公正合宜,不起盗心,不占便宜,不偏不倚,俯仰无愧。“礼”的含义:洁身自爱,知节用和,克己制欲,不涉奸乱,端正心思,以德治事。“智”的含义:随顺不染,明白事理,不可感情用事,不瞋不怒,平心静气,临事不乱。“信”的含义:民无信不立,与人交往,言必合宜,绝不食言,不妄语,不轻诺,言既出,事必行,此五常,是成就人格之本。一个人处处为人着想、处世都是遵循道义、谦恭有礼、要有智慧、处处能通权达变,言出必行很讲信用,当你做到这一点时,别人会从内心喜欢你,打从心里升起对你的一种崇敬之意,这才是真正做人的味道。一个人要活出做人的味道一定要把根基扎好,当希望我们的孩子和学生的一生能够真正活出做人的尊严,就要把“仁、义、理、智、信”扎根在他心里。

《弟子规》告诫我们:朝起早,夜眠迟。老易至,惜此时。晨比盥,兼漱口。便溺回,辄净手。衣贵洁,不贵华,上循分,下称家。对饮食,勿捡择。年方少,勿饮酒。步从容,立端正。勿箕踞,勿摇髀。事勿忙,忙多错。勿畏难,勿轻略。斗闹场,绝勿近。邪僻事,绝勿问。

第五篇:《弟子规》讲座题纲

《弟子规》讲座题纲

中国阜阳市爱心协 裴庆仁

中国阜阳市爱心协会简介

好学习不好学习好学习不好学习

横批:学为致用 究其一生

有德有才是圣人 有德无才是贤人 有才无德是小人 无德无才是庸人

总纲

一:国学概述 二:《弟子规》溯源三:《弟子规》释义四:学习《弟子规》的现实意义

一、国学概述 1.国学的概念 2.国学的精髓 3.国学的分类 4.国学的创新

5.国学的早期教育—蒙学

1-1 国学的概念

(一)国学的广义概念

国学者,吾国以往之一种学问。包含中国学术之性质与变迁,而并为外国绝对不同之学问也。

我给汉代有古谚曰:“少所见,多所怪,见橐驼谓马仲背。”我国当时视外国来华者,不知其学,较近则知,可学一二端。更近则知自有学术,而与我了截然不同。然今见之,实为大同小异。造车制船,各有所专而已。

历史上四大文明古国:埃及、古巴比伦、东印度和古中国。它的三条基本标准:城市、文字、宗教。

代表性的特征是他们都以水为生,古印度和中国的制陶工艺、中国和埃及都计算出了圆周率,中国和巴比伦都发现勾股定理,而印度则发明了阿拉伯数字。

1-2 国学的概念,国学一词的由来

关于国学一词的由来现在争论较大:最早出现国学词《周礼》里面有《汉书》《后汉书》《晋书》都已经出现了国学的概念。唐代开始出现国学一词宋代:在庐山下面有一个白鹿洞书院,它的建造者是南宋著名儒学大家——朱熹,他在书院落成是,便起名“白鹿洞国学”——这里的国学和现代有一点差别,那就是国学即学校的意思。

国学的特批:如果我们用现代的语言来表达: 1.要具有有精神文明 2.要有物质文明 3.有独立的文字和语言

4.有一定的信仰和图腾或称宗教 5.崇善抑恶的社会共识

1-2 国学的概念:

(二)国学的“中国之学”概念

国学又称“汉学”或“中国学”,泛指中国传统的名族文化。包括:中国古代的哲学、史学、宗教学、文学、礼俗学、考据学、伦理学。

同时还包括:中医学、农学、术学、地理、政治、经济、书画、音乐、建筑。到十九世纪末至二十世纪初,西方文化开始影响中国,以张之洞、魏源等人为对抗西学的泛滥,提出“中国之学”这一概念,并建议清政府“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概念,倡导学习西学,复兴两汉经济。

1-3 国学的概念:(三)国学的内容:

国学是一先秦的经典及诸子百家为基础,涵盖了两汉经济、魏晋玄学、宋明理学和同期的汉赋、天朝骈文、元曲与明清小说、历代史学等一套特有而完整的文化和学术系体系。

应该提醒大家注意的是:先秦诸子百家是中国历史上学术观点百家共鸣的时代,其代表人物有儒家:孔子《论语》,思想核心为仁、仁爱,仁礼互补“道之以德,齐之以礼”。墨家:墨子《墨子》,核心观点为“”。道家:老子《老子》,他的政治观点:无为而治。即“人法地,地法道,道法自然”,一句话,遵从客观规律保护关爱自然。法家:韩非子《韩非子》,他的观点攻击儒家仁爱,主纪张法治,提倡重赏、重罚、重农、重战。纵横家:苏秦,这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一个谋士集团,现在也称为团队,《苏秦以连橫说秦》苏秦先主张合六国扰秦,后又向秦王献连橫之策,即秦连一国而灭五国。

1-4 国学概念:(四)诸子百家的影响:

除国上面提到的五家外还有: 1.阴阳家

2.名家

3.杂家

4.释家 5.农家

6.兵家

7.医家

当是中国被史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学术研究和舆论都呈现出极度的自由。但受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影响,其他各家也成为专业学科,而儒道两家则成为各历史期上层统治者所遵从胡政治标杆,并推动中国历史不断地向前发展。

1-5国学概念(五)更宽泛的领域:

中国古代和现代的文化和学学术包括:中国古代历史、思想、哲学、地理、政治、经济乃至书画、音乐、易学、术学、医学、星象、建筑都是国学的范畴,可以讲博大精深、源远流长。

2国学的精髓 2-1 孔子:为人之道

要做善良的人,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做人要本分,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成仙乃做人之本。做人要自重,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做人要知足,知足者常乐也,在儒学中这是要求每一个人都要做到的。

2-2 老子:处事之道

大其心,容天下之物;虚其心,受天下之善;平其心,论天下之事;潜其心,观天下之理。

“道者,万物之奥,”“万物恃之以生而不辞,功成而不有,衣养万物而不为主。”

谦退是保身第一法;安详是处世第一法;宽容是处世第一法;寡欲是养心第一法;勿言无益身心之语;勿为无益身心之事;勿近无益身心之人;勿入无益身心之境;勿展无益身心之书。

2-3 庄子:养性之道

《庄子》

《南华真经》

身安,不如心安,屋宽,不如心宽。以自然之道,养自然之身;以喜悦之身,养喜悦之神,有所敬畏,是做人基本的道义准则。所谓快乐,不是财富多而是欲望少。做人,人品为先,才能次之;做事明理为先,勤奋次之。人生要学会拥有一颗平和心、喜乐心、慈悲心。

2-4 孟子:君臣之道

君臣相比,君属强势,臣属弱势。其关系同强势君主导,君讲礼,臣讲忠,故君臣之道。

君礼于臣,臣必忠,臣忠于君而君不礼,其忠必退。2-5 荀子:学习之道

一是蜕:学习不能满足说已有的成绩,应该不断地有所发明,有所进展;日渐而月进,并且使之产生质变。

二是虚:学习态度,要虚心求教,谦虚低调。

三是一:“一”是专一,专心致志地学,“学以道,贵以专。”

四是静:指静心修学,而摒弃一切杂念。

五是积:不积跬步夫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

六是师:国将兴,必贵师遥重传;国将衰,必贱师而轻传。有了好的老师便可以学好“得贤师而事之,则所闻者尧、舜、禹、汤之道也。”

七是友:学者应该“亲友”,以求得在治学上的好善无厌,受谏能诫,即不断地得到批评和指正,而有所成。

2-6 孙子 :韬略之道

意指文韬武略,在中国韬略思想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实为传统文化之瑰宝,历史遗产之精华,单它是一把双刃剑,轻用其芒,动即有伤,是为凶器;深若藏拙,临机取决是为利器。愿学者得其精髓,重其所闻,发扬古道,利国利民。2-7 管子:教练之道

能力和习惯的培养,教练犹如一面镜子,反映当事人的真实现状和局限,同时引发对方看到更多的可能性,给对方一个可能性,给对方一个重新选择的机会,教练的使命——因成就他人面成功。

2-8 韩非子:统驭之道

统驭理论:“精诚为道,运筹为术,组织为器,人才为本,制度为体,方化为魂。”

统驭理论是传统文化中最能指导现今经济时代的一个完整学说,做好这六个方面从占领市场到运筹帷幄,从开始网络人才到开启大业再到事业长寿的惊险历程中最重要的一个成功法则。

2-9 鬼谷子:权谋之道

权谋是指在争夺、巩固发展权利的过程中使用的一切灵活应变的手段,权利是支配他人按照自己的意志行动国的力量,权利带来一切财富、地位、荣耀,由于它不受全体道德、公平、公正的约束,更无仁义可言,所以权谋的结果必然是“成者王侯败者寇”。

鬼谷子:名王诩,河南淇县人(公元前400年-公元前320年),道家和纵丁橫派的鼻祖,名徒:苏秦、王仪,孙膑、庞涓。学术:一是神学、星象、占卜;二是兵学,六韬三略;三是游学广记多闻;四是处世学修身养性,学究精神。

2-10 大学:修身之道

修身实际上是一个格物,致知诚意,正心的过程。

格物:就是探究弄清事物的发展过程。

致知:就是获取知识。

诚意:就是赤诚、真诚、忠诚之心对待一切事物。

正心:就是使自己成为一个心正的人,成为一个道德高尚、修为高深的人。

总之:修身的过程,就是探究事物发展干规律的过程,就是学习知识的过程,就是真诚对待一切的过程,就是严格要求自己、完善自己,把自己变成一个道德高尚的人。

2-11 易经:无地之道

无地之道:传也、厚也、高也、明也、悠也、久也。其实就是让人们尊天理,根据自然法则规范自己的一言一行。如此能遗世独立、飘飘欲仙。仅人则万劫不复,永世不得超生,故而道是冥冥之中,无意注定。无意难违天地之道自在于人心之中。2-12 禅宗:又名佛心宗,是汉族领佛教

死生间观节,细微处品德,死亦生,生亦死。死是另一个生的开始,生亦是另一个死的结束。故:生则死,死则生,岂能赖着不死或就是不生。

告诫人们:世间万事万物来之则应,去留无意,随缘而行不纠结,不着相。.注:“禅”是梵语“禅那”的简译,禅宗是以禅来概括佛教的修行实践;“静虑”。禅原本是佛教普遍奉行的一种。禅宗是中国汉代佛教中中影响最大、传播最广、发展最成熟的一个流派。2-13 国学≠儒学 国学≠佛学

近年来,中国为宏扬华夏文明,在世界范围内建立了若干“孔子学院”,其实这是一种误解,因为儒学只是国学的一部分。

同时,儒学在我国的传播历史悠久,虽然佛学提倡智慧与觉悟,介他也仅仅是中国国学中涓流细流,无法全面概述国学的全貌。(佛心宗:汉族佛教)

国学的分类 3-1国学的分类

国学分类方式一般两种:第一种:是四库全书的分类方式,它把国学分为:经、史、子、集四大类。“经”是古籍经典,如:《易经》、《》

下载弟子规讲座word格式文档
下载弟子规讲座.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弟子规讲座观后感胡斌

    弟子规讲座观后感胡斌 导语:胡斌老师曾经是那样的不受人欢迎,被十三所学校开除,可是,他那位有智慧、有毅力的妈妈最终让儿子改邪归正,以下小编为大家介绍弟子规讲座观后感胡斌文......

    弟子规讲座—入则孝

    感恩教育讲座 各位老师,各位家长: 大家上午好! 今天我想借这个机会与大家讲讲《弟子规—入则孝》, 我们都知道,人一生出来,与我们最接近的就是家庭,有良好的家庭,才能孕育优秀的下一......

    幸福人生讲座——认识弟子规1

    《幸福人生讲座》——认识《弟子规》 蔡礼旭老师 主讲 第一集 2005/2/26 高雄六和净宗学会 诸位朋友,大家晚上好。首先先自我介绍,我姓「蔡」,礼貌的「礼」,旭日东升的「旭」,蔡......

    听蔡老师有关弟子规讲座有感

    听蔡老师有关弟子规讲座有感 蔡老师说:“知道羞耻的人,才知道奋发图强。”由此,我们可以看出羞耻心对于一个人来说是多么的重要,它让我们规范自己,直观审视自己的行为,是我们内......

    学习《弟子规:幸福人生讲座》心得体会

    学习《弟子规:幸福人生讲座》心得体会 一、弘扬传统文化,学习《弟子规》迫在眉睫。 在我的脑海中,时时萦绕着著名中央电视台节目主持人陈大惠讲到的这样一个事例:有一位妈妈对......

    弟子规

    《弟子规》读后感 楚江镇中心学校 贺晶翠 《弟子规》原名《训蒙文》,原作者李毓秀是清朝康熙年间的秀才。以《论语》“学而篇”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

    弟子规★

    弟子规 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 泛爱众而亲信有余力则学文 《弟子规》这本书,是依据至圣人先师孔子的教诲而编成的生活规范。首先在日常生活中,要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姐妹;其次......

    弟子规

    走进圣者 生活从此过得更加美好 ——《弟子规》学习体会 姓名:李艳丽 专业:化学工程与工艺 生源:云南省曲靖市罗平县桃园办事处丫衣朵村 “ 我是从故乡屋檐下飞出的一只小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