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巡视利剑》观后感
《巡视利剑》观后感
近日,全面从严治党大型纪实纪录片《巡视利剑》在央视播出。透过一组组镜头,我们看到,曾经意气风发、颐指气使的高官们,如今纷纷跌下权力的“神坛”、锒铛入狱,王珉悔了,苏树林哭了,武长顺白头了„„党的十八大以来,巡视“利剑”始终举头高悬、剑指四方、震慑常在,其强度、力度、效果更是前所未有。
巡视是党内监督的战略性制度安排,是国之利器、党之利器,是悬在党员干部头顶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彰显的是党中央坚定反腐的决心。权力失去监督是灾难祸害,私欲失去约束是洪水猛兽。惟有让巡视的“利剑”始终高悬,才能对广大党员干部形成强有力的震慑,将“潜规则”、权力寻租、利益输送等贪腐现象“一网打尽”,不断扎紧管党治党的制度篱笆,还党内政治生态一片洁净天空。
深化政治巡视。政治性是贯穿巡视工作全过程的根本特性,必须坚持政治巡视定位,强化巡视政治展位。对巡视组而言,必须坚持以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科学指引,增强“四个意识”,对照党章党纪党规,紧盯党组织领导班子和党员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聚焦党的领导、党的建设、全面从严治党等方面突出问题,并及时如实反馈,从严抓好问题整改。对各级党员干部而言,必须将巡视监督作为一种提醒和爱护,坚决摒弃“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多栽花、少挑刺”的庸俗思维,主动接受监督,学会在监督下干事,习惯在约束中工作,真正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对党忠诚负责上来。
坚持问题导向。党纪如尺,量出高矮胖瘦;监督似网,虑出真假美丑。开展好巡视工作,关键在于抓住问题这个风向标。在十八届中央纪委执纪审查的案件中,超过60%的线索来自巡视,像山西系统性、塌方式腐败、湖南衡阳破坏选举案、四川南充和辽宁拉票贿选案,等等。总书记曾指出:“巡视工作就是要发现和反映问题。”巡视组必须坚持问题导向,将发现问题作为工作重点,切实履行好监督责任,当好党中央的“千里眼”,综合运用好个别谈话、调阅资料、巡视调研、询问、个人有关事项核查等,瞪大眼睛发现问题,不放过“蛛丝马迹”,火眼金睛找出“老虎”“苍蝇”,肃清“乌烟瘴气”,营造良好政治生态。
形成震慑常态。唐代御史韦思谦讲过,“不能动摇山岳,震慑州县,为不任职”。巡视要形成震慑态势,就必须用好专项巡视、全覆盖巡视、巡视“回头看”、暗访式巡察、交叉巡视等手段,带着问题去,盯着线索查,形成精准震慑、整体震慑、持久震慑的强劲态势;要多杀几个“回马枪”,让心存侥幸的干部感到震慑常在,使问题干部无处藏身;要对发现的党风廉政、“四风”等问题,把握好节奏,分清轻重缓急,该反馈的反馈给巡视对象,该移交的及时移交给纪检监察机关立案查办,确保件件都有着落,赢得党员干部和广大群众的充分信任。利剑出鞘,地动山摇。一轮轮下来,人们发现,巡视绝不是摆样子,而是真正的动真碰硬。正因为如此,武长顺等人格外“重视”巡视,在巡视组到来之前要“捋一捋”、销毁罪证,还要千方百计打听巡视组的动向,甚至借举报他人把水搅浑,妄图让自己趁乱逃脱。魔高一尺,道高一丈。在实践中,巡视工作不断改进方式方法,精心准备、精准发现,通过大量认真细致而卓有成效的工作,不断攻
破腐败分子的“防线”。不但有动真碰硬的决心,更有能够发现问题的能力和智慧,这是形成强大震慑的“秘笈”。
力量来自党心与民意的凝聚。巡视发挥利剑作用,关键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基础在干部群众的充分信任。正如专题片中所展示的那样,中央巡视组到了哪里,就用实际行动把党中央的决心与信心传递到哪里,让干部、群众充分信任党、信任巡视组。干部、群众从观望到犹豫,从犹豫到鼓起勇气,巡视组以耐心的工作一步步打消他们的疑虑,让干部、群众敞开心扉、放下戒心,讲真话、说实话。把党内监督与群众监督结合起来,让巡视成为真巡视、取得真效果,我们探索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监督路径。
事非经过不知难。片中巡视组工作人员娓娓道来的背后是无数个不眠不休的日夜,云淡风轻的背后是多少斗智斗勇、不惧危险的较量,一箱箱档案、一沓沓案卷、一份份谈话记录,见证着五年来巡视工作的不断深化和创新发展,见证了不负重托、不辱使命的奋进历程。民心是最大的政治,群众有呼声,党就有回应,党心民心紧紧联在一起,何愁利剑不锋利?
利剑锻造,民心所向。“一个政党,一个政权,其前途命运取决于人心向背”。我们党最大的执政优势就是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而贪污腐败便是破坏党群、干群关系和谐相容的“蛀虫”。“锄一害而众苗成,刑一恶而万民悦《巡视利剑》观后感《巡视利剑》观后感。”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以12轮巡视,涵盖277个党组织的实际行动彰显了“有腐必惩、有贪必肃”的决心,兑现了全覆盖的政治承诺。巡视这柄利剑,让“武爷”们再也不能“下黑手”,让群众能够讲真话、说真事、动真情,是真正的大势所趋、民心所向。“官有所畏,业有所成”,巡视作为党之利剑、国之利器,始终高悬于每名党员干部头上的,精准发力、有的放矢、形成震慑,真正让歪风邪气无所遁形,新风正气浩然长存!
第二篇:《巡视利剑》观后感
《巡视利剑》观后感
《巡视利剑》由中央纪委宣传部、中央巡视办、中央电视台联合制作的4集电视专题片,该片全景展示了党的十八大以来巡视工作在纪检领域所发挥的令人瞩目的利剑作用,内容发人深省、令人警醒,有很强的警示和教育意义。作为一名基层党员干部,当福建落马省长苏树林端坐在镜头前痛陈贪腐心迹,形容憔悴,痛哭流涕时内心久久不能平静,便有了以下的体会:
《巡视利剑:利剑高悬》中有这样一段话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把巡视工作摆上更突出的位置。总书记亲自部署,提出一系列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让巡视这一借鉴传统监察制度的党内监督方式,焕发出全新的活力和巨大的威力,真正成为管党治党的利器。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正风肃纪,将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推进,形成了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让党内政治生活气象更新,全党理想信念更加坚定、党性更加坚强。作为党内监督的战略性制度安排,巡视不断发挥着除积弊、正风气的积极作用,赢得了党员群众的大力支持。正如人们所形容的那样,巡视就如同一把“利剑”,始终悬在党员干部头上,但若是伸不该伸的手、收不该收的礼、拿不该拿的利益,它却随时会落下来伸张正义、刮骨疗毒。随着工作的深入,巡视已经不仅仅是惩治贪腐违纪的有力武器,更是一种震慑力、正能量,让讲政治守纪律成为党员干部不能背离的“底线”。在不少人看来,巡视实现全覆盖,全面从严治党态势基本形成,党员干部风气为之一振,更好地干事创业、履职为民,是否意味着巡视可以告一段落?并非如此。总书记明确指示,“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复杂,巡视工作只能加强,不能削弱。”党的十八大只是全面从严治党的起点,但永无终点,必须守住初心、坚持下去,让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成为常态。近日,王岐山同志在巡察工作座谈会上强调,“推动从严治党向基层拓展,回应人民群众的期盼。”更是表明了党中央将把巡视巡察工作开展得更加深入、透彻,让巡视巡察成为治根治本之举。由此可见,各级党委也必将承担更多更大的责任,抓牢巡视巡察利剑,凝练求真务实作风,真正将党赋予的使命和义务坚守好、履行好,用实实在在的举措为人民群众的利益担当。有多大的责任,必须要有多大的担当。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在党,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我认为,作为一名基层党员,必须从巡视突破,高悬巡视利剑,坚定不移改进作风、惩治腐败,推动全面从严治党步步向纵深发展,不断增强党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
第三篇:《巡视利剑》观后感
《巡视利剑》观后感
近日专题片《巡视利剑》在央视一套热播,引起了社会的强烈反响, 这部专题片不仅凸显了巡视的利剑作用和成果,更是反应了中国反腐力度之大,决心之坚,体现了中国对腐败的零容忍。
《巡视利剑》是对党员干部的一场精神洗礼。落马官员出镜忏悔,发人深省、令人警醒。曾经,他们位高风光,却因为思想防线没有筑牢,廉洁堤坝没有建好,导致政治生涯终结, 一夜之间白了头,沦为阶下囚。落马官员案例再次给党员干部上了一堂图文并茂的、生动的反腐倡廉课。就如专题片片名所言,巡视就是一把悬在党员领导干部头顶的利剑,让人心生敬畏。看着落马官员身陷囹圄,党员领导干部应该警钟长鸣,时刻做到自我反省,自我告诫,注意工作、生活、学习中的细节,绷紧反腐倡廉这根弦。
中央反腐倡廉动真碰硬,巡视制度对腐败分子形成了有效的震慑作用。不管你是谁,是如何的权大位高,一旦违反党纪国法,就会受到法律的制裁。党纪国法是带电的高压线,党员干部应该带头为遵纪守法做表率。党员干部的身份和地位,决定了面对的考验错综复杂,受到的诱惑多种多样。只有自省自励,不断自我修养、自我完善,方能做到清廉、正直,才能坚守思想道德防线,永葆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党员干部对党纪国法要时刻深怀敬畏之心,不越“雷区”,不闯“红线”,老老实实做人,规规矩矩做事,让巡视利剑在党员干部身上无缝可插。
第四篇:《巡视利剑》观后感
《巡视利剑》观后感
近日,在中央电视台一套栏目中,推出来了大型纪录片,全面从严治党的《巡视利剑》,在干部和群众中再次引起了反响。此纪录片以《利剑高悬》、《政治巡视》、《震慑常在》、《巡视全覆盖》、《破解“历史周期率”》五集,从不同的“巡视”角度投射出,对反腐败的认知,对反腐败的执行力度。
在观看纪录片中,有前中石化的苏树林,五假干部卢恩光,还有各个省委的一把手等等,大量的腐败事实。看后每个人的心中都深深地被震惊,这些人手中握着众多的权利,本应该职工和企业的发展着想,反而用这些权利为自己为亲人谋福利,让人看后感到非常的愤怒。自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数多次强调,腐败问题是一个世界性问题,腐败是污染政治生态,蚕食廉风正气的问题。在第一集中总书记提出:发现问题,形成震慑的观点。充分的显示了党中央的决心和力度,对一切损坏的党动机,阐述了观点。并且要加强党的自律性,党员的坚贞性。
兖州站
第五篇:《巡视利剑》观后感
《巡视利剑》观后感
电视专题片《巡视利剑》9月7日晚开播后,迅速引起广大干群的关注热议。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使我们的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巡视乃监督利器,赢得人心。巡视既是治标之举,也是治本之策。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全面从严治党纳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把巡视作为党内监督的战略性制度安排和全面从严治党的重大举措,坚持党内监督和群众监督相结合,赋予巡视制度新的活力,发现问题,形成震慑,成为国之利器,党之利器,有效破解了党内自我监督的难题,探索出一条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有效途径。巡视组来了,群众很高兴很期待,但是对一些有问题的干部来说,则是心惊胆战、忧心忡忡。在十八届中央纪委执纪审查的案件中,超过60%的线索来自巡视。巡视利剑所向披靡,关键在于真巡视、真发现问题、真整改落实,敢于动真碰硬,赢得了党心民心,党员干部和广大群众对党的充分信任,说真话、道实情。“老虎”、“苍蝇”一起打,查处了一大批违纪违法官员,凸显了巡视的利剑作用。
尽管这些官员曾经做出了一些成绩,但是我们绝不容忍绝不姑息,坚决反对“四风”,严惩腐败!高墙内的他们悔不当初,纵容腐败,搞一团和气来维持最后一班岗的他,让我们唏嘘不已。战胜风险和挑战,完成使命,要管好党、治好党,强化党内监督,发挥巡视利剑作用,聚焦问题,形成震慑,让我们的党员领导干部们不敢腐、不愿腐、不想腐。
打铁还需自身硬,坚强有力。管党治党不仅关系党的前途命运,而且关系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管党治党必须紧紧抓住“关键少数”。总书记在履新伊始就向世人做出了从严治党的庄严承诺,并多次强调,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围绕管党治党提出许多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使党的建设开创新局面,党风政风呈现新气象。顺应民意,打铁还需自身硬。他提出干部的标准是德才兼备,以德为先。要“四有”,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要“三严三实”。四个不唯:不唯票数、不唯年龄、不唯GDP,不唯分。领导干部要做廉洁从政的表率,自觉净化社交圈、生活圈、朋友圈,坚持秉公用权、正确用权、依法用权,建立“亲”“清”政商关系;要把好选人用人关,从严管理监督干部。党的十八大以来,“八项规定”常抓不懈,“老虎”、“苍蝇”一起打,查处了郭伯雄、徐才厚等一大批不遵守法律,严重违反法律、破坏法律的害群之马,无论其职务多高,都得到了依法严惩,净化了政治生态。
干部前途就在为党为民尽责中。总书记要求干部要“忠诚、干净、担当”,衡量干部的标准也是“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因此,干部的前途就在为党为民尽职、履责中。要树立正确的金钱观,讲究取之有道,用之有度,要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搞清楚权力来自于人民,就要服务于人民,而不是服务于金钱或者某个人。干部要争取光明的前途,防止自己走入歧途,就是要不断坚定理想信念,认真学习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进一步补足精神之钙,切实担当起领导干部在改革中的重任,真正为民请命,把有限的生命融入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在群众的笑脸中感受到个人的光明前途。
法治护航改革,从严治党。改革驶入深海,离不开法治护航,更离不开从严管党治党的政治保证。巡视监督进一步扎紧制度笼子,全国依法治国是法治保障,护航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彰显了党中央直面现实问题、建设廉洁政治的坚强决心。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中国经济总量快速增长,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13亿多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实现大幅飞跃。《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和《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例》,标志着全面从严治党向制度化、常态化纵深发展,坚持思想建党、组织建党和制度治党紧密结合,集中整饬党风,严厉惩治腐败,净化党内政治生态,实现了党风、社会风气的深刻变化,党的执政基础和群众基础更加巩固,为党和国家各项事业改革发展,为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提供了坚强政治保证,也昭示着管党治党护航改革踏上新征程。
巡视永远在路上,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只要利剑高悬,扎紧制度的笼子,“踏石留印,抓铁有痕”,敢于正视现实、直面矛盾,把党的自我监督和人民群众监督有机结合起来,我们党定能永葆先进性纯洁性,定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一定能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