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学习临沧市委二届七次全体会精神个人心得体会
非学无以广才 非学无以明智 非学无以立德
用生命有尽学无境的精神提升党员自身素质
——学习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省委八届七次全会和
市委二届七次全会精神心得体会
今年9月至11月,中央、省委和市委相继召开了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省委八届七次全会和市委二届七次全会,对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对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精神实质、根本要求作出了更充分、更全面的阐述,对构建学习型政党、学习型党组进行了更细致、更具体的部署。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指出“必须按照科学理论武装、具有世界眼光、善于把握规律、富有创新精神的要求,把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作为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抓紧抓好”、市委二届七次全会提出“要突出素质建设,培养富有生机活力的党员队伍扎实抓好党员队伍建设这一基础工程,坚持不懈地提高党员素质,培养一支牢记宗旨、心系群众、崇尚学习、结构合理,富有生机活力的党员队伍”。其中心任务就是要提高党员身素质,着力点就是要强化党员学习”。下面,结合中央、市委、市委会议精神,就提升党员自身素质谈一谈自己的体会。
首先,要用“生命不息、学业不止”的精神优化升级大脑“系统”。所谓“蜂采百花酿甜蜜,人读群书明真理”、“宝
合型”人才。二是要活学。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指出“大力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引导党员、干部把学习理论同研究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本地区本部门改革发展稳定的重大问题、党的建设突出问题结合起来,增强工作的原则性、系统性、预见性、创造性”,要坚持用与时俱进的思想,做到活学活用、学以致用,努力改造世界观,在用字上下功夫,避免死背教条或者断章取义地进行记忆和理解,要把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书本与现实相区分,把学习的内容,转化为谋划发展的思想活力、促进发展的工作能力。三是要专学。树立学习是工作的观念、学习是创新的观念、树立学习是竞争力的观念,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因人而异、因偏好而异、因工作而异,不断强化专业技术的学习,选准主攻方向、把握学习重点,努力在自己的工作领域成为精英人物、专业人才。
其次,要用“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的思想筑牢自身“防火墙”。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指出“加强党的意识形态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引导党员、干部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筑牢思想防线,自觉划清马克思主义同反马克思主义的界限,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同私有化和单一公有制的界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同西方资本主义民主的界限,社会主义思想文化同封建主义、资本主义腐朽思想文化的界限,坚决抵制各种
工作生活的方面面、大事小事、点点滴滴,安装好自身“防火墙”,对于什么行为可以“放行”、什么行为应该“阻止”进行严格“设臵”,严禁“不良程序”的运行,构筑起防“病毒”的铜墙铁壁。
再次,要用“腐败不灭、圣战不休”的决心全面启动“杀毒软件”。坚决反对和防止腐败,是全党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不坚决惩治腐败,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就会受到严重损害,党的执政地位就有丧失的危险,党就有可能走向自我毁灭,清除党内腐败分子,妥善处臵不合格党员,是保持党员队伍的纯洁性和先进性,增强党的战斗力的必要措施。市委二届七次全会指出“要不断加强干部队伍的监督和管理,始终坚持加强廉政教育不放松,坚决惩治腐败不手软,突出做好干部作风监督和管理”,要继续保持查办案件工作力度,坚决启用“杀毒软件”,对腐败分子发现一个,查处一个,决不姑息,决不手软,既不能像卡巴斯基一样不分黑白错杀乱杀,也不能像瑞星一样心慈手软不查不杀。坚持惩前毖后、治病救人,努力做到宽严相济。对广大党员干部主要是立足于教育,加强理想信念、思想道德、党纪国法和权力观教育,筑牢拒腐防变的防线。加强对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的监督,发现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早打招呼早提醒,防止小错酿成大错,一失足成千古恨。要坚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加强调查研究,及时采取综合治
第二篇:学习市委二届九次全委会精神的体会
文章标题:学习市委二届九次全委会精神的体会
市委二届九次全委会是在新的历史时期召开的一次非常重要的会议。会议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三峡工程开发性移民方针和中央领导关于三峡库区重要指示精神为主要任务。会议通过了《关于加快库区产业发展着力解决库区移民就业促进库区繁荣稳定的决定》,出台了一系列促进库区发展的政策和措施,为库区带来了空前的发展机遇。会议认真分析了库区工作当前面临的主要形势,提出了实现库区工作的战略性转移重要论断,明确地指出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库区工作的主要任务,科学规划了库区未来5年的宏伟蓝图,为我们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库区工作指明了方向。按照县委的要求,我对全委会的《决定》和汪洋书记重要讲话进行了认真学习,通过学习,令我精神振奋,信心倍增,经过认真思索,我有深刻体会:
一、加快库区产业发展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重大而紧迫的任务。
[本文来源于xiexiebang.com-http://www.xiexiebang.com/-xiexiebang.com,帮您找文章]
十多年来,库区工作的主要任务是移民迁建,也就是把移民从淹没区搬出去,并安置好。为此,库区的广大干部以破解“世界级难题”的精神状态和工作劲头做了大量扎实的工作。库区群众“舍小家顾大家”,离开故土,远迁他乡,为三峡库区作出了很大牺牲,确保了大规模移民迁建的顺利推进,实现了“搬得出”。到目前,移民迁建任务已完成了总体规划的90以上。但是,在取得这些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楚地看到,库区产业溥弱,就业矛盾突出,基础设施条件差,社会事业发展滞后。库区大部分群众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意识仍占主导地位,收入水平不高,农民群众生活仍然比较贫困。与其他区经济发展水平还存在很大差距,严重影响了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实现。对此,党中央、国务院审时度势,科学分析,英明决策,作出了一系列加快库区发展的重要指示。同时,重庆市委也及时提出了移民开发工作的战略性转移,制定了许多加快库区发展的政策措施,提出当前库区工作已转入了加快库区经济发展的新阶段,实现移民“稳得住、逐步能致富”已成为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间重大而紧迫的任务。为此,我们库区干部要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迅速转移工作重心,进一步增强做好新时期库区工作的使命感、责任感和紧迫感,广泛开展调查研究,制定发展目标,强化工作措施,落实工作责任,把加快库区产业发展作为一项政治任务来抓紧抓好。
二、培育自强不息、开拓开放的人文精神是促进库区产业发展的内在动力。
人文精神是一个民族、一个地区的内动力,决定着一个民族的强大与衰弱、一个地区的富强与落后。我国浙江省地处海防前线,没有什么资源优势,但却成为全国最富最强的省份之一,就是因为浙江人有着自强不息、开拓开放的人文精神,他们牢记“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古训,不安于现状,不满足于现实。他们不仅有吃苦耐劳,埋头苦干的精神,更具有敢为人先,敢闯敢拼的冲劲儿,他们用有限的生命创造更多的财富,从而带动了当地的经济发展。我们库区人民也具有豪爽刚毅、吃苦耐劳、勇于奉献的文化性格,几千年的悠久历史丰富了三峡库区深厚的文化底蕴,在三峡大移民的伟大实践中,库区更孕育了可歌可泣的三峡移民精神,这些都是我们推动库区发展的宝贵精神财富。但是三峡库区几千年的封建割据使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意识变得根深蒂固,默守沉规的思想观念居主导地位,“自强不息、开拓开放”没有成为主流精神,随着时代的不断前进,社会的日益开放,经济全球化已逐渐形成,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自强不息、开拓开放的人文精神显得尤为重要。要加快库区产业发展,我们需要开展“思想大解放、库区大发展”的大讨论,认真查找束缚我们手脚阻碍我们前进的思想、观念和行为,冲破思想的攀篱,打破行为的桎梏,破除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意识,消除“小成即满、小富即安”的心里,积极倡导自强不息、开拓开放的人文精神,使之成为推动库区产业发展的强大动力。
三,认清形势,解放思想,因地制宜加快宝坪产业发展步伐
(一)、当前我镇产业发展面临的主要形势
宝坪镇属典型的农业大镇,全镇共有15个村,1个社区居委会,现有农业人口28646人,耕地面积亩,2006年农民人均纯收入2100元。近年来,在县委、县府的统一领导下,按照全县“五大战略”的工作目标,大力推进了农业产业化战略,以建设“两园”为重点,主要发展了蚕桑和柑橘等产业,取得了一定成绩,从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农民收入。但是,我们清醒地看到,由于我镇基础条件差,受农民群众自给自足的传统观念的影响,导致我镇农业产业薄弱,且发展规模不大,质量不高,效益不好,农民群众普遍缺乏市场经济意识,仍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栖”传
统生活,物质条件十分落后。所以抓住市委二届次全会精神这次空前的大好机遇,破除陈旧的思想观念,解决产业空虚问题,加快产业发展,使全镇28000多群众过上幸福的日子,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光荣而坚巨的历史使命,我们责无旁待。
(二)、开展好“两个大讨论”,树立全新的思想观念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思路决定出路,要加快产业
发展,首先要解决思想和观念上存在的问题,而干部又是推动产业发展的组织者和实践者,所以解放干部思想是首要的,为此,我镇要开展好“抢抓机遇、加快发展”、“解决放思想、更新观念”为主题的“两个大讨论”活动,组织机关全体干部深入查找束缚我们手脚、阻碍我们前进的思想和观念,并坚决摒弃它,要认真思索为什么我们过去做了那么多工作,而产业发展依旧成效甚微呢?想一想,是不是我们的工作思路、工作方法存在问题。如果确实有问题,就要坚决改进。要努力培养干部“敢为人先、敢闯敢干”的拼搏精神,坚决反对思想消极,痿靡不振,无所作为,得过且过的现象。通过建立严格的奖惩机制,全面调动机关干部的积极性,增强他们的忧患意识,发展意识,参政意识。鼓励他们结合宝坪实际,提出一些具有创新性、可行性的新观点和具有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三)、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发展壮大原有产业,培育一批新的产业。
因地制宜的前提是要搞清楚“宜”之所在,充分挖掘本地资源优势,突出特色,认识到“哪些宜、哪些不宜”。作到“有所为,有所不为”。我镇地处江南腹心地带,境内交通便利,有“库周路”等重要交通要道,是重要的人流、物流聚集区,具有较强的地理优势和区位优势,同时,我镇属农业大镇,土地广搏,农产品资源极为丰富。前几年,我镇在农业产业化进程中,结合本地资源优势,重点发展了蚕桑、柑橘两大产业,从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农民收入,带动了本地经济发展。但是由于干部工作创新不够,细致不够,再加上大部份群众认识不到位,思想观念不统一,这两大产业没有得到进一步发展和壮大。相反,种桑养蚕的农户一年比一年少,产业效益一年比一年差,到现在养蚕户已寥寥无几。同样,曾经小有名气、畅销一时的宝坪夏橙也因品种老化,品质不优而逐渐被市场淘汰,我镇资源优势也没有得到充分利用。
要加快宝坪产业发展,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占有一席之地。我镇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抓紧抓好。
一是要以市场为导向,结合本地实际,科学规划,决不能盲目行事。二是开展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我们要深入群众广泛征求意见,了解群众对产业发展的看法,把群众的想法作为我们决策的依据,只有这样才够充分调动群众发展产业的积极性。而不能强迫群众发展什么,不发展什么。“强扭的瓜不甜”,如果群众不愿意做的,我们要求他做了,那一定会做不好,也没有多大效果。三是机关干部要转变工作作风,创新工作方法,到群众中去做深入细致的宣传、组织和动员工作,把全镇广大群众的思想统一起来,形成一股强大的合力,产业也才能够上规模,也才能够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四是要认真分析我镇的蚕桑和柑橘两大产业逐渐衰退的原因,找出症结之所在,并花大力气扭转失败局面,并进一步做大做强。五是依托本地资源优势,吸引外出务工青年返乡创业,创办一批农产品加工业和矿产资源加工业,如酒厂、砖厂、预制厂等等。实行市场化运作,政府从政策、资金、技术等方面给予扶持。既带动了本镇经济发展,又能够解决一批剩余劳动力就业。六是积极争取更多的资金,用于产业的发展和壮大。资金是推动发展决定因素,没有钱,无论想法多好,观念多新,都将成为一纸空文。党中央和重庆市委决定加大对库区的资金投入,宝坪作为云阳的移民乡镇之一,一定要抓住这次千载难逢的大好机遇,争取上级更多的投入,结合当前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快宝坪产业发展,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学习市委二届九次全委会精神的体会》来源于xiexiebang.com,欢迎阅读学习市委二届九次全委会精神的体会。
第三篇:学习市委二届九次全委会精神心得体会
市委二届九次全委会是在新的历史时期召开的一次非常重要的会议。会议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三峡工程开发性移民方针和中央领导关于三峡库区重要指示精神为主要任务。会议通过了《关于加快库区产业发展着力解决库区移民就业促进库区繁荣稳定的决定》,出台了一系列促进库区发展的政策和措施,为库区带来了空前的发展机遇。会议认真分析了库
区工作当前面临的主要形势,提出了实现库区工作的战略性转移重要论断,明确地指出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库区工作的主要任务,科学规划了库区未来5年的宏伟蓝图,为我们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库区工作指明了方向。按照县委的要求,我对全委会的《决定》和汪洋书记重要讲话进行了认真学习,通过学习,令我精神振奋,信心倍增,经过认真思索,我有深刻体会:
一、加快库区产业发展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重大而紧迫的任务。
十多年来,库区工作的主要任务是移民迁建,也就是把移民从淹没区搬出去,并安置好。为此,库区的广大干部以破解“世界级难题”的精神状态和工作劲头做了大量扎实的工作。库区群众“舍小家顾大家”,离开故土,远迁他乡,为三峡库区作出了很大牺牲,确保了大规模移民迁建的顺利推进,实现了“搬得出”。到目前,移民迁建任务已完成了总体规划的90以上。但是,在取得这些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楚地看到,库区产业溥弱,就业矛盾突出,基础设施条件差,社会事业发展滞后。库区大部分群众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意识仍占主导地位,收入水平不高,农民群众生活仍然比较贫困。与其他区经济发展水平还存在很大差距,严重影响了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实现。对此,党中央、国务院审时度势,科学分析,英明决策,作出了一系列加快库区发展的重要指示。同时,重庆市委也及时提出了移民开发工作的战略性转移,制定了许多加快库区发展的政策措施,提出当前库区工作已转入了加快库区经济发展的新阶段,实现移民“稳得住、逐步能致富”已成为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间重大而紧迫的任务。为此,我们库区干部要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迅速转移工作重心,进一步增强做好新时期库区工作的使命感原创网站wenmi114.com、责任感和紧迫感,广泛开展调查研究,制定发展目标,强化工作措施,落实工作责任,把加快库区产业发展作为一项政治任务来抓紧抓好。
二、培育自强不息、开拓开放的人文精神是促进库区产业发展的内在动力。
人文精神是一个民族、一个地区的内动力,决定着一个民族的强大与衰弱、一个地区的富强与落后。我国浙江省地处海防前线,没有什么资源优势,但却成为全国最富最强的省份之一,就是因为浙江人有着自强不息、开拓开放的人文精神,他们牢记“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古训,不安于现状,不满足于现实。他们不仅有吃苦耐劳,埋头苦干的精神,更具有敢为人先,敢闯敢拼的冲劲儿,他们用有限的生命创造更多的财富,从而带动了当地的经济发展。我们库区人民也具有豪爽刚毅、吃苦耐劳、勇于奉献的文化性格,几千年的悠久历史丰富了三峡库区深厚的文化底蕴,在三峡大移民的伟大实践中,库区更孕育了可歌可泣的三峡移民精神,这些都是我们推动库区发展的宝贵精神财富。但是三峡库区几千年的封建割据使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意识变得根深蒂固,默守沉规的思想观念居主导地位,“自强不息、开拓开放”没有成为主流精神,随着时代的不断前进,社会的日益开放,经济全球化已逐渐形成,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自强不息、开拓开放的人文精神显得尤为重要。要加快库区产业发展,我们需要开展“思想大解放、库区大发展”的大讨论,认真查找束缚我们手脚阻碍我们前进的思想、观念和行为,冲破思想的攀篱,打破行为的桎梏,破除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意识,消除“小成即满、小富即安”的心里,积极倡导自强不息、开拓开放的人文精神,使之成为推动库区产业发展的强大动力。
三,认清形势,解放思想,因地制宜加快宝坪产业发展步伐
(一)、当前我镇产业发展面临的主要形势
宝坪镇属典型的农业大镇,全镇共有15个村,1个社区居委会,现有农业人口28646人,耕地面积亩,2006年农民人均纯收入2100元。近年来,在县委、县府的统一领导下,按照全县“五大战略”的工作目标,大力推进了农业产业化战略,以建设“两园”为重点,主要发展了蚕桑和柑橘等产业,取得了一定成绩,从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农民收入。但是,我们清醒地看到,由于我镇基础条件差,受农民群众自给自足的传统观念的影响,导致我镇农业产业薄弱,且发展规模不大,质量不高,效益不好,农民群众普遍缺乏市场经济意识,仍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栖”传统生活,物质条件十分落后。所以抓住市委二届次全会精神这次空前的大好机遇,破除陈旧的思想观念,解决产业空虚问题,加快产业发展,使全镇28000多群众过上幸福的日子,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光荣而坚巨的历史使命,我们责无旁待。
(二)、开
展好“两个大讨论”,树立全新的思想观念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思路决定出路,要加快产业发展,首先要解决思想和观念上存在的问题,而干部又是推动产业发展的组织者和实践者,所以解放干部思想是首要的,为此,我镇要开展好“抢抓机遇、加快发展”、“解决放思想、更新观念”为主题的“两个大讨论”活动,组织机关全体干部深入查找束缚我们手脚、阻
碍我们前进的思想和观念,并坚决摒弃它,要认真思索为什么我们过去做了那么多工作,而产业发展依旧成效甚微呢?想一想,是不是我们的工作思路、工作方法存在问题。如果确实有问题,就要坚决改进。要努力培养干部“敢为人先、敢闯敢干”的拼搏精神,坚决反对思想消极,痿靡不振,无所作为,得过且过的现象。通过建立严格的奖惩机制,全面调动机关干部的积极性,增强他们的忧患意识,发展意识,参政意识。鼓励他们结合宝坪实际,提出一些具有创新性、可行性的新观点和具有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三)、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发展壮大原有产业,培育一批新的产业。
因地制宜的前提是要搞清楚“宜”之所在,充分挖掘本地资源优势,突出特色,认识到“哪些宜、哪些不宜”。作到“有所为,有所不为”。我镇地处江南腹心地带,境内交通便利,有“库周路”等重要交通要道,是重要的人流、物流聚集区,具有较强的地理优势和区位优势,同时,我镇属农业大镇,土地广搏,农产品资源极为丰富。前几年,我镇在农业产业化进程中,结合本地资源优势,重点发展了蚕桑、柑橘两大产业,从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农民收入,带动了本地经济发展。但是由于干部工作创新不够,细致不够,再加上大部份群众认识不到位,思想观念不统一,这两大产业没有得到进一步发展和壮大。相反,种桑养蚕的农户一年比一年少,产业效益一年比一年差,到现在养蚕户已寥寥无几。同样,曾经小有名气、畅销一时的宝坪夏橙也因品种老化,品质不优而逐渐被市场淘汰,我镇资源优势也没有得到充分利用。
要加快宝坪产业发展,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占有一席之地。我镇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抓紧抓好。
一是要以市场为导向,结合本地实际,科学规划,决不能盲目行事。二是开展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我们要深入群众广泛征求意见,了解群众对产业发展的看法,把群众的想法作为我们决策的依据,只有这样才够充分调动群众发展产业的积极性。而不能强迫群众发展什么,不发展什么。“强扭的瓜不甜”,如果群众不愿意做的,我们要求他做了,那一定会做不好,也没有多大效果。三是机关干部要转变工作作风,创新工作方法,到群众中去做深入细致的宣传、组织和动员工作,把全镇广大群众的思想统一起来,形成一股强大的合力,产业也才能够上规模,也才能够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四是要认真分析我镇的蚕桑和柑橘两大产业逐渐衰退的原因,找出症结之所在,并花大力气扭转失败局面,并进一步做大做强。五是依托本地资源优势,吸引外出务工青年返乡创业,创办一批农产品加工业和矿产资源加工业,如酒厂、砖厂、预制厂等等。实行市场化运作,政府从政策、资金、技术等方面给予扶持。既带动了本镇经济发展,又能够解决一批剩余劳动力就业。六是积极争取更多的资金,用于产业的发展和壮大。资金是推动发展决定因素,没有钱,无论想法多好,观念多新,都将成为一纸空文。党中央和重庆市委决定加大对库区的资金投入,宝坪作为云阳的移民乡镇之一,一定要抓住这次千载难逢的大好机遇,争取上级更多的投入,结合当前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快宝坪产业发展,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第四篇:2010.06学习《市委三届七次全委会精神》心得体会
学习《市委三届七次全委会精神》心得体会
2010年6月24至25日,中共重庆市委召开三届七次全委会,专题研究民生工作。市委副书记、市长黄奇帆在闭幕式上讲话,他指出,抓民生既是发展的目的,也是发展的动力。未来两年半,市里将安排3000多亿民生资金,一定要用好用活,切实推动民生改善。
黄奇帆还说,这次会议的主题是民生,熙来书记作了重要讲话,从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和实践出发,深刻分析了我们党重视民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市委书记***说,文件是“一字千金”,10条任务条条艰巨,个个碰硬,“字字千钧”。我们决心很大。但决心再大、设计再好,只有落到实处,才能取信于民。
保障和改善民生,是我党根本宗旨的集中体现,是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容,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是扩大内需、转变发展方式的持久动力。按照提速落实“314”总体部署、率先实现全面小康的要求,中共重庆市委三届七次全委会专题研究了民生工作,决定本届市委任期内,用两年半时间,在解决全市群众最关心的10大民生问题上取得重大突破。
1.建设3000万平方米公租房,解决50多万户中低收入群众住房困难。住房是当前头等民生大事。建立市场供给与政府保障并举的“双轨制”住房体系,实现城镇住房“低端有保障、中端有市场、高端有约束”。三年建成3000万平方米公租房,加上近几年旧城区改造中的危旧房、“城中村”、棚户区等低收入群体的保障性安置房,力争解决占城镇人口30%的中低收入群众住房难问题。所有公租房必须交通便利、设施完善、功能配套,房屋环境和质量不低于普通商品房。城镇住房困难家庭、进城农民工、大中专毕业生和外地来渝工作人员,只要有稳定收入,都可申请租住;租金一律控制在同类地段、同等品质商品房租金的60%以内。促进商品房市场健康发展,从政策上鼓励和引导群众自住性购房,抑制投机性炒房和豪宅,综合运用规划约束、土地供给、信贷税收等手段,控制房价过快上涨。
2.实施万元增收工程,使“两翼”95%有劳动能力的农户三年增收万元以上。以深化林权改革为动力,念好“山”字经,支持“两翼”农户发展林果、林下养殖、林业种植、森林旅游等特色产业。政府筹资100亿元投入万元增收工程,推动农村金融创新,引导和培育一批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组织,为农户提供种苗,派1万名农技人员下乡从事技术服务,建成100个农产品交易市场和1000个辐射全国的销售网点,解决农产品“销售难”。力争“两翼”农林总产值达1000亿元,95%有劳动能力的农户收入由1.5万元增加到2.5万元以上。“两翼”以外区县要结合自身特点推进农户增收。大力改善农民生活条件,建成1500个集中、宽敞、舒适、方便的“农民新村”,改造农村危旧房30万户,新建巴渝新居15万户。打造100个特色鲜明、设施完善、环境优美的小城镇。新建和改造集镇自来水厂300座,解决600万城乡居民饮水安全问题。继续给予31个远郊区县城每年3000万元专项支持,加快配齐学校、图书馆、影剧院、体育馆、商业街等“几大件”,全部具备区域性小中心功能。率先实行相对扶贫标准,对低于农民人均纯收入30%的农村人口进行动态扶贫开发。完成1000个村整村脱贫,易地搬迁38万生存环境恶劣的贫困人口。
3.森林覆盖率达到40%,城区绿化率达到35%,建成国家森林城市、生态园林城市、环保模范城市。按照国家中心城市定位,打造西部最优的人居环境。大搞荒山绿化,推进城市增绿,营造良好生态,新增造林1200万亩;新增城市绿地6320万平方米,人均公共绿地达到12平方米;主城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到311天以上;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和污水集中处理率分别达到85%、70%以上,让市民呼吸清新空气,喝上干净水。全面完成主城区1200万平方米危旧房、“城中村”和棚户区改造,今明两年综合整治老旧居住区1.2亿平方米,改造主城干道31条,打造一批群众喜爱的特色风貌街区。严格控制城市建筑密度、高度,新建一批大中型广场、公园和文化体育设施,为市民提供更多休闲娱乐场所。着力解决如厕难、过街难、停车难问题。新增轨道交通营运里程120公里,完善换乘系统和公交线网,缓解交通拥堵,提高市民出行便捷性。
4.在全市中小学、幼儿园配备校警,建成500个交巡警平台。平安是民生之要、百姓之福。建立校园安保支(大)队、校园民警、保卫干部、保安人员、护校队“五位一体”的校园安全新型警务体制。全市70%以上中小学、幼儿园至少“一校一警”,规模小、人数少的学校根据实际情况实行“多校一警”全覆盖;每校配备1名保卫干部、2名以上专职保安。完善治安防控体系,建成500个交巡警平台,配备1.3万名交巡警;安装50万个公共视频,监控治安重点部位;在全市社区和公共场所设立5000个阳光警务查询监督终端,方便群众报警和监督办案。继续开展“扫黑除恶”,依法保持对各类犯罪的高压打击态势。加快建设雷锋式警察队伍,推动警风由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使全市公安民警成为群众的贴心人。
5.提前实现全市农村养老保险全覆盖,使300多万农村老人老有所养。构建全覆盖、保基本、能转移、可持续的社会保障体系。2011年底前,农村养老保险扩展到全市40个区县,农民参保率达到80%以上,确保全市农村所有60岁以上的老人每月领到不少于80元的养老保险金。城乡低保做到应保尽保。建立临时救助专项资金,完善救灾体系。加快区县社会福利中心、区域性儿童福利院、乡镇社区托老机构和残疾人托养所建设,确保老有所养、灾有所济、孤有所靠、残有所助。
6.培养照顾好130万农村留守儿童,解除外出务工群众后顾之忧。政府、学校、家庭、社会多方联动,切实解决好农民外出务工带来的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新增农村寄宿制学校400所,建立针对留守儿童特点的培养模式,采取代理家长、亲情室、托管中心等措施,让全市留守儿童健康茁壮成长。新建115所中小学,基本解决城镇学校“大班额”和农民工子女入学问题。逐步推广学生饮用奶(鸡蛋)计划,为非寄宿贫困生提供“爱心午餐”,不断改善青少年营养状况。完善学生资助政策体系,实行中职免费教育。保持财政性教育投入占全市生产总值的4%,全市中小学标准化达到60%,全面普及高中阶段教育。
7.以解决农民工户口为突破,推进户籍制度改革。解决在城镇有稳定职业和住所的200多万农民工及其家属、40万失地农民和70万农村籍大中专学生的户口问题,形成科学有序的人口城镇化机制,力争到2020年全市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0%以上。建立转户居民宅基地、承包地和林地弹性退出机制,以合理的过渡期保障合法权益。建立农村土地权益置换城镇公共服务的有效机制,确保农民进城落户后同等享有城镇居民住房、就业、养老、医疗、教育等基本公共服务。
8.医疗资源向基层倾斜,让群众看病方便、治病便宜。改扩建150所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市实现 “一镇一院”、“一社区一中心”。建设13所区县三甲医院,改造升级23所区县医院,全面提升县级医疗服务水平,让农村疑难杂症能够就近医治。对5.5万名公共卫生和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医务人员实行绩效工资,鼓励医疗卫生人才扎根基层。办好药品交易所,抑制药价虚高,在乡镇社区公立卫生机构、村卫生室实行基本药物零利润销售;加快实行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市级统筹,城镇职工和城乡居民医保报销比例分别逐步提高到70%、50%以上,降低群众医疗费用负担。以妇女儿童和农村卫生为重点,实施孕产妇保健、儿童计划免疫、传染病防治等20项基本公共卫生免费服务,使群众少生病。
9.发展6万户微型企业,新增30万就业岗位。创业是发展之源、富民之要。在大力支持中小企业快速发展的同时,鼓励支持微型企业发展,以创业带动就业。重点支持大中专毕业生、下岗失业人员、返乡农民工、“农转非”人员、三峡库区移民、残疾人、城乡退役士兵、文化创意人员、信息技术人员等群体自主创业,力争新增微型企业6万户。市财政每年出资3亿元,按企业注册资本的30%~50%给予补助,并通过税收返还、融资担保、规费减免等措施扶持创业,让群众有活干、有钱赚。
10.深入开展“三进三同”、“结穷亲”、“大下访”,深化“三项制度”,倾听群众心声、解决群众困难。推动“三项活动”和“三项制度”常态化,并不断创新实践形式。区县党政领导干部每人每年下访12次以上,及时化解本地区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各级各部门要认真研究解决信访问题,确保群众诉求有人听、难题有人解、利益有人维护,两年内基本消化现有信访积案;建立重大事项决策风险评估机制,减少新的矛盾产生。各级机关干部每年至少7天、新招录公务员和新提任领导干部至少30天“三进三同”。“结穷亲”实现机关全覆盖、干部全部参与,与农村50万贫困户全都结对,结对干部每年深入“穷亲”家不少于2次。村和社区党组织要把落实“三项制度”作为刚性职责和看家本领,严格督促考核,做到接待服务全天候、入户走访全覆盖、办理反馈全落实。
在办好以上重大民生事项的同时,要深入推进“五个重庆”建设,切实加强劳动就业、收入分配、文化体育、物价稳定等工作,努力实现全市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让社会更加公正、更加和谐。
通过学习市委三届七次全委会《中共重庆市委关于做好当前民生工作的决定》在经营活动中积极向集团董事会和总经理办公会建言献策;主要从以下三方面贯彻落实市委三届七次全委会“重庆民生十条”精神。
第一:积极开展防暑降温工作;入夏以来,持续高温酷暑天气,让公交,出租车驾驶员异常辛苦,为保证车辆正常营运,集团公司组织各公司安监后勤服务人员采取宣传防暑常识,送水,送防暑药给驾乘人员;并要求驾乘人员在高温天气下做好灭火器;安全锤检查工作;保证安全设施齐全有效;维修保养时必须做好营运车辆的油,电,气(CNG)路检查保养工作,防止自燃和安全事故发生。为给广大乘客提供舒适,方便的出行条件,积极改善车内环境,气温超过28℃必须开启空调,进行降温通风;告知乘客安全乘车常识,严禁携带危险物品上车。
第二:为出租车驾驶员实施短期补贴;为缓解燃气涨价及燃油附加费上调给出租车驾驶员带来的经营压力,积极向集团董事会和总经理办公会建议;给予自营出租车驾驶员实施短期补贴政策。本次短期补贴政策具体内容包括:从2010年07月至09月实施为期三个月的短期补贴,标准为每车每月600.00元;同时实施每车两名驾驶员每人每天5.00元的误餐补贴(每月按30天计算,在领取工资时一并发放)。在制定执行短期计划的同时,从长远考虑,酝酿今后在主城几个固定地点为驾驶员提供方便工作餐服务,同时还计划解决远郊区县驾驶员来主城区提供免费临时过渡住宿。这些政策的相继制定和出台,都是贯彻落实市委民生工作,推动出租汽车行业健康发展的新举措。
第三:积极搭建户籍制度改革和公租房政策传播平台;解决外地来渝工作的公司职工和新进员工住房困难。让集团员工及时了解公租房建设情况和户籍制度改革相关政策;为此集团多次召开专题会议,传达文件精神,设置政策咨询电话,在集团内网“员工交流”区设置了“公租房政策”,“户籍制度改革政策”专区,定期对相关政策进行报道,让每个符合农转非和申请公租房条件的职工都知晓,并指定专人进行解释,切实把“重庆民生十条”精神落到实处。
第五篇:学习省委十二届七次会议精神心得体会
通过中心组织大家集中学习省委十二届七次会议精神,结合自己的思考,有以下几点心得体会:
一、坚持生态保护为第一工作要务
省委十二届七次全会全面部署依法治省工作,审议通过了《中共青海省委关于贯彻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全面推进依法治省实施意见》,进一步部署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工作,引领全省上下坚持生态保护第一的理念,强化问题导向,坚持与时俱进,努力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为此,要加快建立有效约束开发行为和促进绿色发展、低碳发展、循环发展的生态文明法规制度,坚持用严格的法律制度保护生态环境。建立健全自然资源产权法规制度,完善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方面的法规制度,制定完善生态补偿和土壤、水、大气污染防治等法规制度。落实我省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总体方案,围绕全面落实主体功能区、完善资源有偿使用、建立生态文明评价和考核等制度,建立健全生态保护和建设的地方性法规、规章和制度规范。学习贯彻好省委全会精神,对于提高新能源光伏产业研究部门如何服务于生态文明建设的认识,扎实推进这方面的科研工作任务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二、坚持依法治省
省委十二届七次全会提出的依法治省方略和坚持生态文明建设与新能源产业工作息息相关,在依法治省过程中,作为高校科研部门要结合政府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结合产业结构调整,调整研究方向和重点,要夯实基础,主动作为,积极主动融入生态文明建设中。学习领会省委把握法制工作基本格局,加强依法治省的各环节工作,作为高校教育工作者,重点要放在推进全民守法,增强全社会法治观念上。坚持把全民普法和守法作为宣传教育的长期基础性工作,深入开展以宪法为核心、以基本法为主体、以实体法为重点的法治宣传教育,引导学生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形成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社会氛围。加强重点对象学法用法,坚持把领导干部带头学法、模范守法作为树立法治意识的关键。
三、统一思想,落实行动
作为科研教育一线的教师,要下功夫加强学习,提高认识,把思想统一到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上来,紧扣高校“教书育人、科学研究、服务社会”三项工作,在教学过程中贯彻生态立省的理念,让学生理解并坚持生态建设的思想,在科研过程中,努力研究新能源新技术在我省生态建设中的积极作用和价值,在生态建设中也能促进经济增长,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适应我省经济中高速增长、依法治省、生态文明、党风廉政、作风建设新常态,抓住机遇,主动作为,推动我省新能源产业再上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