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人才培养工作情况总结报告
人才培养工作情况总结报告
各位老师、各位同学以及尊敬的各位来宾:
大家好!
今天,我们相聚在这里,为我院2164名2012届毕业生举行隆重的毕业典礼。在此,我代表学院,向各位毕业生表示最热烈的祝贺!
三年来,2012届同学在省教育厅和学院的正确领导下,积极努力,勤奋学习,在思想觉悟、基础知识、专业技能、综合素质等方面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现就2012届人才培养工作情况通报如下:
一、总体情况
学院为2012届2164名学生开办专业及方向32个,开设课程624门,其中必修课占80%,选修课占20%。学生平均修满了131个学分,其中必修学分为104个学分,选修课27个学分。共有2025名学生按期完成了预定的学习任务,顺利毕业,修业期满正常毕业率93.57%。
2012届学生按要求参加了计算机等级考试。其中计算机一级考试累计通过率达到78.6%,高于四川省平均线。
截至6月12日,全院一次性就业率超过93%,其中,国际教育中心本届毕业学生的就业率达到了100%。
2012届学生积极上进,先后有上千名学生递交了入党申请书,积极参加党的知识培训班,并最终有778名学生光荣的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二、围绕人才培养目标,优化专业方向和课程的设置
为了把我院2012届同学培养成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以能做、能说、能合作为主要特征,具备生存与发展能力,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学院在广大2012届同学们的配合与支持下,坚定不移地围绕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深化教学改革,强化教学管理。各系部也在学院指导思想的引领下,将川渝地区今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趋势作为思考基点,结合国家和政府性的战略思考和布局,大胆对各专业社会人才需求进行预测和判断,调整专业方向和课程设置,使学生在校所学与就业岗位无缝连接,获得了学生、家长乃至用人单位的高度肯定。
三、积极组织参加各类教育教学活动,成绩斐然
在全院教师辛勤培育和同学们的勤奋努力下,我院2012届学生积极参加各类竞赛,分别在院级、省级乃至国家级的竞赛中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例如: 商务系商务英语专业班刘红梅同学获得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B类一等奖。2011年5月20日,我院信息工程系网络管理专 业班强治龙、硬件维护与病毒防治专业班龚建波,荣获教育部信息化中心组织的第三届2011年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四川赛区大专组一等奖。工商管理系物流管理专业班牟宏伟、会计电算化专业班雷静、谭瑞获得第七届“用友杯”全国大学生创业设计及沙盘模拟经营大赛“供应链组一等奖”。工商管理系经济信息管理班冷强华、任敏、杨清林、李超华、会计电算化专业班罗梦娇获得第七届“用友杯”全国大学生创业设计及沙盘模拟经营大赛“ERP商战组二等奖”。旅游系吴宗泽同学代表学院参加“成都旅游职教集团杯”2010年全省旅游院校导游暨景区讲解员服务技能大赛,最终获得高校中文组优秀奖。艺术设计系成功地举办了第三届大型综合实践教学成果汇报展,为2012届学生三年的学习阶段画上了一个圆满句号。
四、打造我院毕业生“三能”品牌,培养学生职业综合能力
为全面推进“能力本位”的思想,引导、帮助学生完善素质、能力、知识的结构搭建,提高综合素质,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逐步在社会用人单位中树立我院毕业生“三能”的品牌,我院从2012届学生起,为学生颁发“三能证书”。
广大2012届学生积极踊跃地参与证书课程的学习,充分利用课程学习的机会,陶冶性情,培育健康人格,提高品味,实现在素质、能力、知识方面的提高和发展。
“艰辛知人生,实践长才干”,这是古往今来许多人成就一番事业的经验总结。衷心地祝福2012届学生在今后学习、工作岗位上不断进步,不断传来佳音,让明天的科华学院因你们在社会上的卓越表现而骄傲和自豪。祝愿同学们在新的人生道路上,学业进步!事业有成!一帆风顺!
第二篇: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总结报告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总结报告
2011年7月我校农业机械使用与维护专业被批准为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重点支持建设专业,建设期为两年。两年来,我们紧紧围绕建设方案和任务书中关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预定建设目标,开展建设工作,现将两年的改革情况总结如下。
一、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基本情况
1、深入调研,科学论证,确立“工(农)学结合、两轮实践”人才培养模式
成立了由行业专家、企业(合作社)技术骨干、学校骨干教师组成的农业机械使用与维护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建立了项目建设调研论证机制,组建调研组,制定调研计划,先后组织3批60余人次对本地农业生产、农机生产企业、农机销售公司、农机合作社进行广泛调研,收回调研表格、问卷1500余份,形成调研报告4份。通过分析本行业的人才需求状况,经专业建设委员会论证,确定了主要工作岗位;分析岗位的实际工作任务,根据任务的典型性、重要程度确定了典型工作任务;依据工作任务的情况、完成任务的方式归纳、整合形成行动领域;按行动领域所包含的知识、能力的相互关系构建学习领域;从职业素质、专业能力、社会能力、方法能力等方面确定学习领域能力目标,依托“校企社”共建平台,根据农业生产的季节性特点,实施“工(农)学结合、两轮实践”人才培养模式。
第一轮实践(协岗实习):在第二学期和第三学期农机作业季节,学生到合作企业、农机合作社(部分农机户学生安排回村)进行第一轮生产实践。在每个生产环节的生产实训之前,安排相关课程的学习。在生产实践中,以师傅带徒弟的方式,培养学生农业机械的生产、使用、销售及基本维护能力。第二轮实践(顶岗实习):在第四学期和第五学期农机作业季节,学生到合作企业、农机合作社等校外实训基地进行第二轮顶岗生产实习。在校学习期间,学生主要进行农机作业标准、农机机务管理、农机新技术等课程的学习,为第二轮生产实习做准备。在生产实习中学生在企业技术人员的指导下进行农业机械操作、机务管理、农机检修等项目的生产实习,强化学生的农机操作和使用维护、农机标准化作业、机务管理、农机检修和故障排除的能力,为下一步的选岗打下基础。
2、构建了与人才培养模式配套的课程体系
(1)以专业核心能力培养为主线,基于农业生产过程的职业行动领域和菏泽市典型农机具,结合农机构造、维修、调整、使用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根据工作过程的特点,构建 “工作过程导向、理论实践合一”的课程体系。围绕“工(农)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开展课程建设,革新课程内容,以必须够用为度、兼顾可持续发展,设置专业技术基础学习领域课程和专业拓展学习领域课程,实现学生的学习过程与就业岗位的工作过程的一致性。根据农机新技术的发展调整课程内容和课程设置,以典型机型为载体开发“典型机型带动型”课程,在课程中融入行业标准、农机作业标准,职业资格标准。各专业课程不仅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还要突出培养学生的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
(2)创新教学环境,构建具有鲜明农业机械使用与维护职业教育特色的实践教学环境。创新教学方式,在教学中普遍应用现代信息技术,通过数字仿真、虚拟现实等信息化方式以及多轮“协岗实习”、“顶岗实习”增强教学的实践性、针对性和实效性,多渠道系统优化教学过程,深入开展项目教学、案例教学、场景教学、模拟教学和岗位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3)加强了专业课程建设和专业教学资源开发。参加了农业机械使用与维护专业数字化课程资源共建共享任务,组织校内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与企业、行业专家共同编写了《拖拉机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护》、《拖拉机汽车底盘构造与维护》等2门教材并经同济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组织相关教师完成了《播种施肥机械》、《拖拉机的维修与保养》、《农机维修讲义》等校本教材的编写工作。建立了《拖拉机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护》、《拖拉机汽车底盘构造与维护》、《拖拉机汽车电器设备构造与维护》、《农业机械基础》等核心课程网站和资源,拖拉机汽车底盘、发动机、电器的仿真软件完全应用于课堂教学。
3、建设了一支教育理念先进、实践能力强、教学水平高、专兼职结合的“双师型”高素质的教学团队 制定了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青年教师培养方案,实施了“名师工程”、“双师型”工程。按照选拔条件确定培养对象,列支专项经费,制定奖励办法。采用项目管理方法,通过专业培训、企业锻炼、技能大赛、参加学术交流、主持教改科研课题等多种措施,实施培养。在闫照飞为专业带头人的基础上,启动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梯队建设,培养专业带头人2名、骨干教师12名。
修订了农业机械使用与维护专业“兼职教师管理办法”,充分调动行业企业人力资源参与专业建设、课程改革和教学工作,外聘兼职教师参与教学和教学改革的形式更加多样化。
4、搭建“校企社”合作平台,创新校企合作、工(农)学结合办学体制
(1)搭建了全方位、多模式的“校企社”合作平台
由行业和企业专家、专业带头人、专业骨干教师组成农业机械使用与维护专业建设委员会,共同探讨专业建设和发展。学校制定了“校企社”合作章程,建立“学校—企业—合作社”专业共建制度,规范共建内容、共建形式、运行方式、利益分配方式等内容,不断完善“校企社”共建的长效机制。与定陶沃田农机专业合作社、菏泽龙泵车辆有限公司等多家农机企业、农机合作社签订合作协议,开展深度合作,采取“工(农)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共同完成学生的生产性实训和毕业顶岗等实习任务,培养农业机械技能人才。
根据工作岗位职业能力培养要求,按照“互惠互利,合作共赢”的原则,逐步推进真实生产和模拟企业真实工作环境相结合的实训基地建设。建设了集教学、培训、鉴定、生产“四位一体”的校内农机实训中心和满足专业实训、顶岗实习要求的校外实习实训网络,搭建全方位、多模式校企合作基础平台。
(2)进一步完善了“校企社”合作人才培养质量保障机制 建立“校企社”合作人才培养质量保障机制,保证了“工(农)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顺利实施,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一是在生产性实训和顶岗实习期间,学校和企业(农机合作社)共同对学生进行教学与管理。学校派专职教师到实习合作社或企业进行管理,企业(农机合作社)按照员工管理制度考核、管理学生。共同制定实习内容、质量标准与考核方法,学生的实习成绩由学校和企业(农机合作社)双方共同鉴定。二是从实习企业(农机合作社)选拔优秀技术人员作为兼职实习指导教师,学校与企业(农机合作社)对其共同考核,按考核结果支付兼职指导教师工资。三是依据“校企社”双赢、互惠互利的原则,制定了《校企(农机合作社)合作管理办法》等配套管理制度。
(3)进一步完善了校内实训基地建设
依托“校企社”合作平台,学校着力营造仿真的职业情境,构建“教、学、做”一体化的真实的教学实训场所,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和基本职业技能。近两年,新建了农机模拟仿真实训室和PLM体验中心,改建扩建农机实训中心、机械加工中心、机械CAD/CAM实验室、农机电器实训室和电工实训室,把农业机械技术实训基地建成了融教学、生产、培训、技术服务、职业技能鉴定等功能于一体,开放性和可持续性的技能人才培养平台。按照生产车间工艺过程组织实训,推行岗位上岗证制度,在上岗前进行安全知识培训与考核。
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特色
1、人才培养模式特色鲜明
积极探索建立“学校—企业—合作社”深度合作机制,与定陶沃田农机专业合作社、菏泽龙泵车辆有限公司等多家农机企业、农机合作社签订合作协议,根据农业生产的季节性特点,实施“工(农)学结合、两轮实践”人才培养模式。依托校内外实训基地,对学生进行两轮生产性实训。学生经过两轮训练,基本掌握了先进的农机使用技术,技能得到大幅度提高,毕业生适应性明显增强,为菏泽市推广先进农机使用技术培养了落地型人才。
2、教学模式和课程体系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1)教学模式改革成绩显著
在农业机械使用与维护专业实施“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改革。形成融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素质教育于一体的教学模式。学校针对农业机械使用与维护专业各学科的不同特点,组织编写一体化教学指导方案,组建一体化教学场景,创造一体化教学环境,统筹安排各专业学科的一体化教学时间,实现知识、技能与素质等职业要求一体化训练。充分利用学校及合作企业资源,采取项目导向、任务驱动、案例教学、情境模拟等教学方法,使教学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2)课程体系改革初见成效
遵循以职业能力为主线,以岗位需求为依据,以模块课程为载体,产学结合为手段,以过程考核为抓手,技能鉴定为保障的课改理念,构建农业机械使用与维护专业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模块化课程体系,将思想素质、人文素质、能力素质和职业素质培养分别贯穿到各个教学环节。
(3)核心课程和教学资源库建设成果显著
针对农业机械使用与维护专业就业岗位及职业道德与素养要求,校企双方共同合作,编写出版了《拖拉机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护》、《拖拉机汽车底盘构造与维护》两门核心课程教材,建立了《拖拉机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护》、《拖拉机汽车底盘构造与维护》、《拖拉机汽车电器设备构造与维护》、《农业机械基础》等核心课程网站和资源,建成了农业机械使用与维护专业共享型教学资源库。
3、师资队伍结构更加合理(1)教师职业能力得到提升
根据示范学校建设要求和学校教师培训规划,组织实施了专业教师“双师型”建设。通过校内外多种形式的教师能力提升培训,教师的教学能力、实践能力、社会服务能力和教科研能力得到显著提高。
(2)教师考核激励机制进一步健全
学校进一步完善了教师能力考核制度,通过开展教师技能大赛活动,以及教改课程教学观摩等,促进教了师技能提升。进一步完善了学校《教职工考核办法》,将考核结果与教职工的收入挂钩,充分发挥了教职工考核工作的作用。
(3)兼职教师队伍建设稳步发展
专业教师和企业兼职教师共同参与教学改革,共同参与示范校项目建设。专业教师和企业兼职教师“结对子”,为企业兼职教师全程参与教学和课程改革搭建了平台,促进了校企的深层合作。
4、校企合作、工(农)学结合运行机制进一步完善
坚持“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互惠互利、双赢发展”的校企合作思路,充分挖掘行业、企业资源,积极拓展合作空间,近两年来,与定陶沃田农机合作社等省内外大中型企业签订了深度合作协议,建立了校企双向参与机制、人员双向互聘机制、人员双向培训机制、人才订单培养机制、实训基地共建共管机制,形成了比较稳定的校企合作关系和有效的运行机制。基本满足了各专业学生的顶岗习与就业需求,并为教师社会实践提供了可靠保证。
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一)存在的问题
1、人才培养模式有待进一步完善
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改革是示范学校内涵建设的重点和难点,本专业虽然已探索并实施具有专业鲜明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但仍需要不断充实和完善。
2、师资队伍整体素质还有向上提升的空间。
经过两年的建设,师资队伍整体素质有了较大的提升,“双师”数量已达到标准要求,但“双师”质量还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解决实际问题和动手能力还需继续提高。根据专业发展需要,应继续鼓励中青年教师沉下心来,下企业参加实践煅炼。
3、校内实训基地功能配置与专业建设发展要求尚有差距。校内农机实训中心设备台套数偏少,功能不全,与专业建设发展要求尚有一定差距。
4、校企合作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强
行业、企业参与教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强。要进一步提升专业自身的优势和吸引力,积极寻求合理有效的合作途径,完善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
(二)改进措施
1、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转变思想观念
推进思想观念的转变,推动教师深入行业企业,通过调研、专家讲座、企业实践、外出培训等形式,转变思想观念。促进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改革的深入,加大课程的调整与开发力度,加大生产性实训比例,推进工学结合机制建设与管理,加强专业与产业对接、学校与企业对接,提高学生的职业岗位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2、进一完善师资队伍建设规划,将教师下企业实践煅炼落在实处,争取更大成效
对师资队伍建设规划进行进一完善,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及其相关的保证措施。将教师下企业实践煅炼落在实处,定期开展评估、检查及考核,解决教师的后顾之忧,使中青年教师能真正沉下心来,在企业实践煅炼,提升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
3、进一步加强校内实训基地建设,完善基地功能配置 进一步加强校内实训基地建设,完善基地功能配置,将基地注册成为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企业,对外营业,扩大基地的影响力,将消耗型实习(训)转变为生产型实习(训),实现基地的可持续发展。
4、加大校企合作的广度和深度,主动开放办学
充分发挥校企合作委员会的作用,主动寻求与企业合作,寻找合作共同点;创新合作形式,加强与企业的交流与沟通,拓展合作渠道与空间,加大在工学结合、专业共建、课程开发、师资培养等方面的合作力度。
通过近两年的建设,本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先进学校相比,仍有很大差距和不足。我们要不断总结经验,锐意进取,大胆创新,利用我们雄厚的师资力量和丰富的教学资源,努力创建成一流的重点专业
第三篇:《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总结报告》[模版]
贵州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总结报告
贵州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总结报告
一、项目建设基础情况
贵州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是经贵州省政府批准成立的一所兼办大专、中专、技工等多层次的全日制高等职业院校,是一所独立设置的高等职业技术学院。2000年7月经贵州省人民政府批准,由贵州省交通学校(原国家级重点中专、建于1958年)、贵州省交通干部学校、贵州省汽车驾驶技工学校(原省部级重点技校)合并组建而成。专业办学经验丰富,师资结构合理,实践教学资源能够满足办学需求,具备办学条件。
1.独具特色的“旺工淡学”人才培养模式
“旺工淡学、工学交替”是指根据旅游市场自身的淡旺季的特点,安排学生在旅游旺季到旅游企业见习和顶岗实习,旅游淡季时回到学校继续学习。这种模式改革了过去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教学周期,不但使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的学时比达到1:1,更体现了校内学习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根据对用人单位和学生的调查反馈,均认为是一种很好的人才培养模式。
2.专业教学团队
专业群现有专任教师15人,实训指导教师4人;全体教师中拥有高级职称2人,中级职称6人,助教7人。其中专任教师全部具有旅游行业企业从业和企业实践锻炼经历,具备“双师”素质,初步形成一支结构合理的专业教学团队。
3.校内实训基地
为了保证“旺工淡学、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的推行,2005年学院投资45万,建立了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贵阳骄苑旅行社,由管理工程系主任担任旅行社总经理;旅游教研室全体教师作为旅行社经营管理人员;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参与旅行社的日常管理与业务接待。做到了“教师既是企业的员工又是专业老师和实训指导老师;学生教学实训和企业生产服务一体,学校与企业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即“系社合一、双师双职”,这种方式的职业性和开放性,得到了社会和学生的认可,增强了学生实践能力,提高了人才培养的质量。
4.校外实习基地
以试点为基础,渐进改革。校企磨合确定每年的4月中旬至11月中旬为旅游企业的旺季、11月中旬至次年的4月中旬为旅游企业的生产淡季,施行旺季顶岗实习、淡季回校上课,打破惯常教学安排。教学周期耦合企业生产周期;教学组织呈现灵活学期、分段教学的特点,体现了工学结合的内涵要求。
二、项目建设主要内容
1.积极探索“校企股份合作”模式
学院深化改革,积极探索灵活办学体制,率先在旅游管理专业基础上于2006年与企业合作,双方投资、共同管理,联合开办旅游工艺品设计与制作专业。利用企业良好的市场运作经验和完善的实训基地群,探索一条“不为我有,但为我用”积极灵活的办学体制。由学校负责招生、教学管理和学生管理,企业提供设备、技术和师资支持,以企业为主组织实训,推荐就业。经过7年的摸索,逐步完善了各项制度,积累了一定的旅游工艺美术人才培养的办学经验。为进一步探 索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走出了一条校企深度融合,企业、学校、学生三方共赢的校企合作之路。
2.建设优质核心课程
结合贵州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管理工程系旅游专业的实际情况,对旅游专业优质核心课程设计应该要设计出旅游专业优质核心课程就必须始终坚持以就业为导向,遵循 “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以培养该专业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为主线,以完成工作化的学习任务为基础,在学习中获取理论知识,在实践中锻炼职业技能,课程力求突出职业性、实践性、开放性特点。采用校企结合、工学结合教学模式设计课程,形成一个较为完整的课程建设体系。
3.建设“双师素质”型的教学团队
以师德师风建设、专业梯队建设、双师素质建设和兼职教师队伍建设为主要内容。以专业带头人为核心,以专业教研室为载体,完善教师激励约束机制,与企业紧密合作,打造一支专兼结合的年龄、职称结构合理的“双师素质”教学团队。
4.构建基于工作岗位能力的课程体系
旅游专业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从“旺工淡学、工学交替”的人才培养模式需求出发,组建以旅游行业技术专家、职业教学专家为主的课程体系建设团队,以旅游管理专业面向的导游服务、旅行社工作、景区服务与管理三大岗位群的需要和国家导游员资格证等职业标准为依据,构建以真实旅游服务及管理为载体的岗位工作任务。
5.实训基地建设
1)校内实训基地建设
针对旅行社岗位能力需要可建立导游实训室、仿真旅游车、模拟旅行社等基地。针对酒店岗位能力需要可建立宾馆,提供前厅服务员、客房服务员等专业岗位供学生进行专业实训。
在实训条件的配备上可根据各实习基地的情况进行设备的购买,既要保正质量又要突出效果。相信在这样的方式下授课,既能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也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2)校外实习基地建设
根据旅游专业群的情况在贵州省众多旅游企事业单位中选取那些经验丰富,技术先进的酒店、旅行社、景区与学校合作建立实训基地。
6.教学方法的改革 根据课程特点,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设计教学活动,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尤其是突出“工学结合”教学特色,强调“做中学,学中做”相结合。在教学中采用理论实训一体化教学,如现场教学、任务驱动教学、角色教学、讲座式教学等符合旅游管理专业职业教育特点的教学方法,实现工作过程,强化学生职业能力培养。与企业合作开发教学案例等资源,将旅游企业的工作流程等信息带 到课堂,实现校企联合教学。
三、项目建设存在的问题
1.“旺工淡学”人才培养模式
工学结合的实施管理有待进一步完善和规范,学生在企业实习期间,除了企业对学生严格管理以外,学校全面介入和企业对学生进行共同管理。在这方面,我系形成学院成绩与企业成绩紧密结合的综合实习考核评定体系、专业教师校内教学任务和校外实训管理任务综合量化的教师考评体系等。但是,将课堂建到生产一线后,实践教学方案设计与实施、指导教师配备、协同管理、实习实训安全保障等方面还需与企业密切合作,进一步继续完善一系列的校企共管作业文件,进一步加强过程监控,提高教学效果。
同时,作为“旺工淡学、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重要支撑的骄苑旅行社,需要更进一步创新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更好的发掘市场、充沛客源、给学生营造更多的业务操作机会。
2.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的校企合作存在的问题
学校积极主动,而企业热情不高。
合作形式只是采取了前述形式中一种或几种而已,比较单一。 合作多为基础层面,强效性合作很少,甚至合作难以长期维系或流于形式而名存实亡。这与目前旅游行业整体上企业规模小、经济实力弱以及合作机制中企业利益分享不明确、不实际等因素有关。
3.我系师资队伍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系旅游管理专业师资队伍有以下特点:年轻化,高级教师相对缺乏,学科带头人数量较少,中青年骨干教师不多,社会实践经验方面还有待加强。
第四篇:16 人才培养模式运行机制总结报告
凉州区职业中专
学前教育专业“订单式园-校共育” 人才培养模式运行机制总结报告
2014年4月
凉州区职业中专
学前教育专业“订单式园-校共育”人才培养模式
运行机制总结报告
自示范校重点专业确立以来,凉州区职业中专学前教育专业积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汲取学前教育新理念,依托自身优势,加强园校合作,实施园校合作战略,与一批市、区级优质幼儿园进行了深度合作。经过不断的探索、创新和实践,形成了体现中职教育特征、适应幼教事业发展的中职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订单式园-校共育”的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一、形成了政府主导的调控机制
示范校建设过程中,凉州区委、区政府,凉州区教育局在政策、行动上对我校给予大力支持,引导和激励学校与幼儿园积极开展创新型人才培养,建立园校合作基地,形成了政府主导的调控机制。
二、形成了合作双赢的利益机制
在重点专业建设中,我们注重对园-校合作内涵的深入挖掘,不断拓展合作的空间与内容,促使幼儿园参与到人才培养方案、专业教学计划的制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优质核心课程开发,校本教材编写、专业师资的培养,实训基地、教学资源库的建设,学生顶岗实习管理以及吸纳毕业生就业,实现了合作的深层次、全面化。
用人单位通过“订单培养”,最直接地表达了他们对人才培养规格的要求,最直接地参与培养方案的制定,最直接地参与到了教学的全过程,因而实现了幼儿园对人才“即插即用”的要求。为幼儿园储备了教育资源,补充了新鲜血液。
学校通过与幼儿园的合作,建立实训基地,使“教、学、做”一体化的实践教学落到实处。
“园-校合作”提高了毕业生就业率,实现了教育资源的高效配置和利用,此外,也增强了学校的市场意识,提高了人才培养的质量,提升了学校的社会声誉。在实现园校深度合作中,建立了合作双赢的利益机制。
三、形成了章程协议确定的义务约束机制
为了促进园-校合作的长效性,建立了行之有效的组织机构,并建立配套的课程、师资、设备以及实习实训考核办法,使合作制度化。
2012年,借示范校建设的契机,成立了园校合作管理委员会及学前教育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进一步健全完善了园校合作长效运行机制,幼儿园与学校共同制定《园校合作管理制度》、《园校合作委员会章程》、《学生顶岗实习管理制度》、《教职工援助实习制度》、《兼职教师管理制度》,《凉州区职业中专学前教育专业校企合作协议》等相关制度及措施,建立了人员互通、实习共管、基地共建、人才共育、经费保障机制,极大地增强了用人单位在合作中的参与度和责任感,有效推动了园校深度融合。
四、形成了机构健全的组织保障机制
重点专业确立以后,我们重视组织保障机制的建立,成立了“学前教育专业建设委员会”、“园-校合作管理委员会”,形成了机构健全的组织保障机制。
(一)成立了“园-校合作管理委员会”,由7人组成。学校主管教学校长担任主任,幼儿园负责人和学校学前教育专业主任任副主任,幼儿园和学校各派两名有关人员为成员,负责园校共育工作安排和相关事宜的协调。
(二)成立了由省、市、区示范幼儿园组成的学前教育校企合作联盟和知名教授专家、学者、幼儿园园长组成的专家指导委员会。通过定期开展调研等工作,在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师资队伍建设、课程与教材开发、教学改革、实践教学体系等方面给予高水平的指导,提出了一系列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在专业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成立了学前教育专业委员会。学前教育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成员由热心于中职教育、关支持学校专业建设指导和发展的校外行业专家和领导及本专业技术能力强、学术水平高、教学管理经验丰富的教师及教学管理人员组成。确定学前教育专业建设和发展规划,设置和调整专业建设方案,指导专业建设和专业改革、审订专业教学计划、加强课程体系建设。
五、形成了制度健全的规范运行机制
为了保障园校合作的顺利推进,健全了各种规章制度,如《校-园合作管理制度》、《园校合作委员会章程》、人才培养各环节质量标准,《学生顶岗实习管理制度》、《教职工援助实习制度》、《兼职教师管理制度》、《教学资源库管理使用制度》等,形成了制度健全的规范运行机制。
(一)强化了“三个全面推进”培养模式
1、全面推行理论教学、校内实习、顶岗实习“三位一体”的培养过程,实现了专业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学习的“一体化”,缩短了课堂与岗位、学校与社会的距离,从而更好地达到了培养目标。
2、全面推进课程体系改革,根据学生未来的职业需求、就业的岗位需求、个人的发展需求,聘请幼儿园保教及管理人员直接参与到专业建设、师资队伍培养、教学计划制定、课题开发等教学环节中,做到学校与幼儿园的有效对接。以培养应用性学前教育人才为目标设计课程结构,围绕着专业建设和市场需求,整合课程内容,以“教精、学实;够用、适用、能用、会用”为原则,把职业素质的培养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以优势课程《育婴师培训》、《幼儿音乐》、《幼儿教育学》、《幼儿舞蹈》等精品课程建设为载体,把学生职业素质的提高分解落实到各个环节。依据《幼儿园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设置课程,确保学生具备必需的文化基础知识、扎实的专业理论和过硬的职业技能。课程设置以学生能力培养为目标,包括理论和实践两大课程体系。按类型设置公共基础教育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和专业方向课。同时,聘请幼教专家、骨干教师作兼职教师;邀请用人单位教学、管理人员参与,编写了校本教材,使教学内容更加符合工作实际,有效地满足了用人单位对技能人才的不同需求。
3、全面推进学生综合能力培养体系改革,着力塑造“德才兼备”的高技能、高素质应用性技术人才。
建立优质的校外实践教学基地,构建了“交互式”实践教学体系。在实践教学中实现了四个方面的交互:理论与实践交互;专业教师与幼儿园教师的交互;幼儿园课程与校内课程交互进行;校内实训室与实践基地交互。在交互合作中校-园共同编写实训教材、设计实训方案、制定评价标准。专业教学在学校和幼儿园之间交叉进行,理论和实践交替循环,知识和技能螺旋式上升。校-园双方实施了“一看二配三管”教学模式:一年级看(体验、见习)、二年级配(配班保育实习)、三年级管(带班教育实习、顶岗实习),形成了“见习—保育实习—教育实习—顶岗实习”的实践教学体系。教学计划中实践教学时数占总教学时数53.9%。
与用人单位签订了长期合作订单协议。先后与凉州区第一、第二幼儿园、和平爱弥尔幼儿园、七彩虹幼儿园、西苑幼儿园等十二家市、区级优质幼儿园签订了长期合作订单协议,为师生提供了最优质的实践场所。
形成“以赛促教、以赛促学”氛围。坚持将职业竞赛与教学活动结合,校-园共同探索,制定了一套科学的职业技能竞赛体系,包括舞蹈比赛、讲故事比赛、简笔画比赛、手工制作比赛、说课比赛、基本功大赛等,竞赛内容和标准来自于幼儿园,竞赛项目贯穿于三年教学过程。在省教育厅主办的2013年全省职业学校学生技能大赛中,代表武威市参赛的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支艳梅获得一等奖,王燕、周菁菁获三等奖;2012年4月,杨海存、龚晓媛同学在全市中学生美术作品大赛中分获一、二等奖。2012年8月在全省中学生文艺调演中,舞蹈《青春的旋律》获一等奖。
实施“多证并轨”制度。要求毕业生在取得毕业证、保育员证、普通话证“三证”的基础上,进一步鼓励学生考取更高级别的学前教育领域其他资格证书,拓宽了学生就业的空间,就业竞争力进一步得到增强,历届毕业生就业率均达到98%以上。
实现学校、行业和专家共同参与的多元评价体系,实施双边指导与双向评价。通过开展课程考试考核制度改革,形成了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考评体系,将课程成绩分解到整个教学过程,注重考核学生的职业能力,实现了科学的的考核方法。学校与幼儿园协调配合,将校内实训与幼儿园实践紧密结合,学生在专业学习、实践教学、毕业设计等环节上接受学校任课教师和幼儿园带班教师的双边指导和双向评价。
(二)构建了“专兼结合”的专业教学团队
通过“四二三”(四途径:高校进修、行业锻炼、幼儿园实践、校本培训;二引进:引进幼教专家讲学、引进幼儿园名师授课;三提升:提升专业素养、提升教学技能、提升信息化技术水平)师资培养模式,以教师综合素质培训为主线,坚持以校本培训为主,脱产培训、教研培训、远程培训相结合,实施走出去、引进来的人才培训模式,建设了一支高素质的学前教育专业教师队伍。
按照专兼结合的原则,根据课程建设和实训教学需要,多渠道、多形式聘任校外行业专家、高校知名学者以及各幼儿园园长和骨干教师到学校担任兼职教师,从我市一类幼儿园聘任凉州区第一幼儿园园长刘晓燕、凉州区第二幼儿园名师赵荣、西苑幼儿园园长蒋丽莉、武威市教师进修学校高级讲师何月珍、顾振萍做兼职教师,承担实践课程教学任务和指导学生顶岗实习,使专兼职教师比达到5:1。形成了一支专兼结合、园校合一、发展目标明确、结构合理、具有合作精神的专业教学团队。目前本专业共有专业课教师26人,其中兼职教师5人。
(三)获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
通过两年的示范校建设,教学内涵建设得到提升,教学管理、监控体系更加完善。师资队伍不断壮大,教育教学及教科研能力不断提高。教学团队,在省、市、区各项专业技能大赛中,获得各种奖项、荣誉,共30多项。在省、市、区级刊物共发表论文十多篇。学前教育教学团队2009年3月获得凉州区职业中专“巾帼文明岗”称号,2010年12月学前教育专业被评为校级优秀教学团队,2011年,获得市级专业技能大赛团体一等奖,2011至2013年学前教育专业教研室被连续评为校级优秀教研室。通过示范校的建设,全面提升了学前教育专业推动武威市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能力,服务武威区域经济的能力。本专业现已成为甘肃河西设施一流质量一流的重点专业,起到了示范和引领作用。
2014年5月
第五篇:加强和改进人才培养工作
加强和改进人才培养工作
近年来,我区经济建设突飞猛进,社会蓬勃发展,人才队伍不断壮大。我区制定了《关于惠济区“十二五”期间人才工作的实施意见》,坚持“服务发展、人才优先、以用为本、创新机制、高端引领、整体开发”的方针,牢牢把握服务生态经济强区建设的中心任务,实施人才投资优先保证、人才资源优先开发、人才结构优先调整、人才制度优先创新的发展战略,以高层次人才、紧缺型人才和高技能人才为重点,统筹推进各类人才队伍建设,采取积极有效措施,有计划地引进和培养各类人才。几年来,经过各部门的积极配合和不懈的努力,我区人才资源开发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人才的专业结构、层次分布初具规模,人才总量有所增长,较好地为全区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然而,我区人才资源开发仍存在的不少问题。如人才资源开发缓慢,人才资源开发仍未能跟得上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人才总量不足,人才专业结构失衡;人才资源开发机制、薪酬分配激励机制与奖励机制尚未完善,仍然停留在过去的管理方法上,导致产生了吸引、使用以及留住人才的层层阻力。针对现状,应大力加强与改进人才培养工作。
一、树立正确的、与时俱进的人才观
抓紧抓好人才强国战略的实施,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就是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树立与新形势新任务要求相适应的科学人才观,克服在人才问题上的种种不合时宜的观念。
1、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要实施“人才强区”战略,必须充分认识人才的宝贵性、紧缺性和竞争性,进一步强化爱才之心、识才之智、容才之量、用才之术,像抓招商引资一样抓招贤引才工作,像抓工业投入一样抓人才工作投入,真正把人才工作摆在第一位的位置来认识、来部署、来推动。
2、树立人人都可以成才的观念。要按照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要求,切实实行有利于人才成长的政策措施,大力营造有利于人才成长的体制、机制和环境,把每一个人的潜能和价值都充分发挥出来。要把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和改进人才工作结合起来,坚持德才兼备原则,把品德、知识、能力和业绩作为衡量人才的主要标准,不拘一格选人才,创造人才辈出的生动局面。
3、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要着眼于充分调动各类人才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既切实抓好教育、培养、引导人才的各项工作,又切实抓好使用、关心、激励人才的各项工作。领导干部要带头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社会环境,用事业、感情、待遇留人,充分发挥现有人才的作用。要建立领导干部联系知识分子、联系科研项目、联系科研院所制度,密切与他们的关系,了解他们的呼声,帮助解决实际困难。要破除人才归部门、属地所有的旧观念,树立“人才流动、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新观念,采取加更灵活的人才政策和措施。
二、构建党管人才工作新格局
1、成立机构,加强人才资源开发的协调配合。一方面,要成立区人才资源开发领导小组。由区主要领导挂帅,成员由区委组织部、区人社局等部门主要领导组成。领导小组及办公室负责部署全区人才规划和协助各部门人才规划的落实,监管和使用人才工程基金,制定人才合理流动的保障措施。另一方面,要注重人才资源开发的协调配合。人才资源开发工作涉及到方方面面,也涉及到各个单位各个部门。组织、人事、科技等部门要强化职能意识,加强协调与合作。按照党管人才原则,形成党委统一指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有关部门各司其职、密切合作,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人才工作格局,完善制定政策、营造环境和整合力量三项党管人才工作支撑体系。
2、坚持党管人才原则,营造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良好环境。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就是要重点做好制定政策、整合力量、营造环境的工作,努力做到用事业造就人才、用环境凝聚人才、用机制激励人才、用法制保障人才。要着力加强和改进人才工作,以爱才之心、识才之智、容才之量、用才之艺,千方百计做好发现、培养、凝聚人才的工作,真正做到唯才是举,广纳群贤,最大限度地把各类优秀人才集聚到各项事业中来,努力形成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用当其时和人才辈出的局面。要在党委的统一领导下,履行好组织部门牵头抓总的职能,协调各职能部门和人民团体、企事业单位和社会中介组织等各方面的积极性,引导、支持和督促他们充分发挥职能作用,整合开展人才工作的各种积极因素,形成人才工作的强大合力。要制定和完善人才发展规划,根据各类人才成长的特点和事业发展的需要,研究提出人才资源建设标准,改革教育培养的机制、内容和方法,实现人才培养总量目标、结构目标和机制目标的有机统一;鼓励人们通过多种形式和渠道参与终身学习,积极推进学习型组织和学习型社区建设。要加强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促进各级各类人才的协调发展。
3、探索、改革和完善人才工作的体制和机制。要着重完善制定政策、营造环境和整合力量三项党管人才工作支撑体系,对人才工作的体制和机制进行探索,完善行之有效的机制,改革不适应人才队伍发展的制度障碍;进一步完善教育体系,拓宽人才培养渠道,建立健全人才培养机制;建立以业绩为重点,由品德、知识、能力等要素构成的各类人才评价指标体系;建立健全科学的社会化的人才评价机制;建立以公开、竞争、择优为导向,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充分施展才能的选拔任用机制;加快建设统一的人才市场,形成政府部门宏观调控、市场主体公平竞争、行业协会严格自律、中介组织提供服务的运行格局,建立健全促进人才合理流动的机制;建立健全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与工作业绩紧密联系、鼓励人才创新创造的分配制度和激励机制;根据各类人才的特点和需要,改革和完善人才保险制度和福利制度,建立健全人才保障机制。
三、以人才资源能力建设为核心,培养和开发人才 要以人才资源能力建设为核心,把人才培养和人才资源开发放在优先发展位置。
1、优先发展教育,夯实人才基础。一要全面整合教育资源,调整优化学校布局,集中优势资源,提高教育经费的使用效益。二要减员增效,充分调动广大教育工作者的积极性。推进名师名校工程,建立激励竞争机制,优胜劣汰,优化教师队伍,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三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要积极鼓励、扶持和规范社会力量办学,大力发展民办教育。要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和继续教育,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城区。
2、突出重点,加强高层次人才资源开发。要加强宏观调控力度,加强高素质人才资源开发,引导各类型企事业单位,采取有效途径吸引和培养高尖人才,增强全区的综合竞争能力。要主动接受国内及周边地区的产业、技术转移,优化全区的经济结构和人才结构,提高产业技术水平;要通过完善和优化科技创新体系,形成人才的合理流动,要充分发挥市场对科技人才和资源的配置作用,鼓励企业充分吸纳科技人才,利用科技新成果,积极开发新技术和新产品,大力扶持中小型科技企业,民营科技企业和中介服务机构,使他们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真正成为科技研究、开发、应用、投入的主体,使科技人才队伍建设迅速成长壮大。
3、内部挖潜,加快本土人才的培养。一要加大人才培训力度,盘活现有人才资源。人才的培养是人才资源开发的基础,为更好地充分发挥人才的内在潜力,必须盘活现有人才资源,加大人才培训力度,加强包括机关事业单位在内的人才培训和继续教育工作;要改革人才培训机制,拓宽人才培训渠道,充分利用公有、民办教育培训资源,拓展人才培训社会化服务领域,探索以电子网络为依托的培训等多元化渠道;要以行业、专业和人才层次为载体,以政府、单位和社会组织为主体,开展有针对性的专业技术知识、专业技能的培训,促进学习与实践相结合、培训与应用相结合,促进人才在实践中不断增长知识,提升综合能力。二要加强非公有制企业人才和乡土人才的培养。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非公有制的各类型经济组织不断崛起,现代都市型农业生产基地、农业产业化进程加快,企业和乡土人才队伍不断壮大,乡土人才队伍也逐步形成,已成为我区人才队伍的一支生力军。为此,必须加强对这支队伍的管理,引导他们与广大的专业人才一起,建立终身学习机制,进行系统化、专业化培训,不断提高人才的自身素质,增强企业和农业生产的竞争力,为我区经济建设服务。
四、建立和完善人才市场体系
1、加快人才市场建设步伐。要树立人才市场意识,强化人才市场观念,使人才在市场中得到合理调节和交流,使人才流动适应市场经济并向这个机制逐步转化。要完善人才中心的各项业务功能,保证人才流动服务的可靠性;健全人才流动信息网络和软件开发,及时提供各种人才信息和各项功能服务;定期举办人才招聘会,保证提供各类人才;强化对人才中介机构管理,保证人才市场高质量、高效率运转,满足地区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对人才的需求。
2、建立和完善人才流动政策体系。必须加大人才市场建设力度,按照“机制健全、运行规范、服务周到、指导监督有力”工作方针,探索和推进人才市场中介服务社会化服务领域,扩大人才流动平台,引导企事业单位转换用人机制,积极参与市场竞争,努力形成政府部门宏观调控、市场主体竞争、行业协会严格自律、中介组织提供服务的市场运行体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