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地震中的父与子

时间:2019-05-12 06:20:3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地震中的父与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地震中的父与子》。

第一篇: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地震中的父与子

教学要求:

1、自学生字新词,理解课文内容,想象父亲抢救儿子的画面。

2、运用从内容中体会思想的阅读方法,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感受父爱的伟大。

3、分角色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文中最后一句话的含义。

教学重、难点:

1、了解父亲不顾一切抢救儿子的经过,感受父爱的伟大。

2、让学生明白这对父子为什么了不起。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1、[板书:地震]师:同学们,大家用课余时间搜集了有关地震危害的资料,谁愿意把搜集到的信息告诉大家?(学生谈论)

2、师:老师也带来了相关影片资料,请看&&(播放影片片段)大家看了有什么感受?

(学生谈感受)

3、揭示课题:是啊,地震是多么地残酷,它使多少人失去了亲人,流离失所。1989年,当巨大地震地危害侵袭美国洛杉机时,有一对父子演绎了一段令人深受感动地故事。今天就让我们来学习第十一课《地震中地父与子》[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自由读文,初步感知

1、自由读文,要求:①自由读文,借助字典,结合课文中地句子认识本课地生字和新词,②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③用画出使你深受感动地句子,在小组内交流。

2、学生自由读文,交流学习收获。

三、品读感悟,深入情境

1、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从一次大地震中,一对父子靠着互相坚定地信念,父亲终于救出了儿子和儿子的14各同学的事情)

2、文中的哪些描写使你深受感动?

估计学生会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谈:

(1)在混乱中,一位年轻的父亲安顿好受伤的妻子,冲向他7岁的儿子的学校。(这个句子说明父亲关爱孩子,担心孩子会有危险了。你从哪个词体会到的?(冲字,这个动作体现了这位父亲急切的心情,他迫切地希望孩子能够平安。)

(2)当看到教学楼已成为一片废墟时他顿时感到眼前一片漆黑,大喊:阿曼达,我的儿子。(从这里可以看出父亲见到废墟以为儿子已经死了,他感到极度痛心,体现了他失去儿子的悲痛心情,是去,心爱的儿子不在了,父亲那嘶心裂肺的喊叫声,该怎样读呢?(绝望、失去了一切&&)指名读,评议,齐读。

(3)跪在地上大哭了一阵后,他猛地想起自己常对儿子说的一句话: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他坚定地站起身,向那片废墟走去。

(从这儿可以看出父亲看到了希望,他相信儿子会记住他的话,有一个坚定的信念支持着他,所以他坚定地站起身)你看得真仔细,你的确体会到的。

(学生补充:当父亲坚信儿子在等他时,就疾步走到那里,可见父亲救儿子的急切心情,他想快些救出儿子。)

父亲坚信儿子仍然活着,是因为他记得儿子说的那句话。那我们该怎样读这段话呢?请大家分小组讨论后练读,(个人读,评议,齐读)

(4)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

(父亲坚信儿子没有死,奋力拯救儿子,顾不得休息,可见父亲对儿子爱的伟大)

是什么是父亲没完没了地挖呢?(是一个信念,儿子在等我)

这是多么伟大的父爱!这是多么坚定的信念,与其他失去孩子的父母相比,你还能体会到什么?(有些父母看到废墟痛苦后绝望地走了。而这位父亲不理他人的劝阻,只有一个信念儿子在等他)(而且这位父亲见人就问你是不是来帮我的?可见父亲对儿子深深的爱。他坚信儿子仍然活着)

引读:是呀,这深深的爱,坚定的信念儿子在等我)(而且这位父亲见人就问你是不是来帮我的?可见父亲对儿子深深的爱。他坚信儿子仍然活着。)

引读:是呀,这深深的爱,坚定的信念使这位年轻的父亲不停地挖,挖了8小时&&(生接)这伟大的力量正是源于那句最真挚朴实的话不论发生了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

(5)儿子看到爸爸来救他,自信地告诉爸爸,他曾经对同不说的话:只要我爸爸活着&&,他总会和我们在一起。(从这儿可以看出儿子对父亲的信任,他坚信父亲会来救他。即使在最危险,最艰险的时刻,儿子的信念都没有动摇。)儿子深深地信任父亲也正是由于那句话(生说)

指导读:这句朴实的话终于让父子团圆,此时心中有千言万语,又激动人心的场面往往通过言语来表现,读一读父子间的对话,看看你感受到了什么?(惊喜,自信,激动)

(6)儿子还是个无私的人,在父亲救他的时候,他让同学们先出去,要父亲先救他人,而这又是那朴实但又强有力的话语。(生说)

是呀!父亲与儿子都是了不起的,父亲对儿子的爱让我们感动,儿子对父亲的信任,更让我们感动。一句平实而强有力的话连接着两颗心,因此,阿曼达被救后,这对(引读)了不起的父与子无比幸福地拥抱在一起。(投影:图片、音乐)

四、总结全文,发散思维。

1、总结:这是一个多么感人的故事,学习后,你有什么感受?

2、学生讲。

3、感受多深呀,回家后把你们的感受对父母说一说,或是记在日记中,这就是一种积累。

第二篇:四年级语文地震中的父与子教案学案

四年级语文地震中的父与子教案学案

教案、学案一体化设计课题地震中的父与子课时一课时教学目标设计1、认识8个生字,正确读写、理解“昔日、废墟、瓦砾”等词语。积累文中关于描写人物外貌、语言的佳句。2、从课文的具体描述中感悟父与子的“了不起”。3、初步感受借外貌、语言的描写刻画人物形象的表达方式。教学方法设计教法:

1、朗读法:教学中我要求学生散读、默读,让学生感悟作者平实、自然、柔美的风格。

2、勾画圈点法:让学生勤动笔墨,“心到、手到”,积极读书,3、朗读法:指导学生各种形式的朗读,从中体会课文所蕴含的思想感情。教学程序设计教材处理设计师生活动设计

一、情境导入,引读课题

播放地震录像边描述1994年1月17日发生在美国洛杉矶的一场大地震的情景。

引出课题

二、检查前置性学习收获,整体感知。

1、检查生字词,重点理解“昔日、废墟、疾步、破烂不堪”等词语

2、检查课文朗读情况,整体感知主要内容。

3、交流读书收获,提出问题。

三、感受父亲的了不起1、研读“时间长”:2、研读“没人再来阻挡他”:3、研读“可怕的样子”:

四、研读画面,感受儿子的了不起1、感受儿子在废墟中顽强等待的画面:【教学重点、难点】

1、从课文的具体描述中感受父亲对儿子的爱以及儿子从父亲身上汲取的力量。

2、领悟作者抓住人物外貌、语言、动作特点进行描写,反映人物思想品质的表达方法。【生字全解】生字、新词教学可以让学生通过自学掌握。在检查时注意下列这些字的字音、字形:“砾”读:li

“堪”、“墟”笔画较多指导分析结构。【多音字】

le

liao(了不起)

【词语全解】昔日:指往日,从前。废墟:城市或村庄遭受破坏或灾害后变成的荒凉地方。疾步:快步行走。绝望:毫无希望了。瓦砾:破碎的砖头瓦片。开辟:开发开垦,把荒地开垦成可以种植的土地。本课是打开的意思。【句段解析】本文的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从课文的具体描述中感受到父爱的伟大力量──父亲对儿子深沉的爱和儿子从父亲身上汲取的巨大精神力量。因此,以下句子要注意引导学生理解。①“这对了不起的父与子,无比幸福地紧紧拥抱在一起。”“了不起的父与子”,是提领全文内容的关键句子。抓住它品读全文,其他重点句如“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再没人来阻挡他。”“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等等,就会迎刃而解。“了不起的父与子”要从“父”与“子”两个方面来理解。说父亲了不起,是因为,其他孩子的父母“哭喊过后,就绝望地离开了。”而这位父亲一直不停地挖掘。人们劝阻他,“这位父亲双眼直直地看着这些好心人……他便埋头接着挖。”“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有人再来阻挡他。”“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为了儿子,决不放弃,实现对儿子的承诺。多么坚忍不拔决不放弃的父亲!多么恪守诺言有责任感的父亲!说儿子了不起,是因为在长达38个小时的漆黑的瓦砾堆下,没有水,没有食物,只有恐惧与危险。然而7岁的阿曼达却能在这种情况下,告诉同学不要害怕,坚持生的希望;当得到父亲的救援时,他首先想到的是“先让我的同学出去吧!”同死神搏斗,最终生还,巨大的精神力量来自对父亲真诚诺言的信赖;奇迹的出现来自伟大的父爱。②“不论发生什么,我知道你总会跟我在一起!”为什么文中3次出现反复出现类似的话?因为他是父亲对儿子的承诺,是儿子在绝境中满怀信心的力量源泉,也是父亲坚持到底决不放弃的原因。反复出现,多处呼应,通过父亲的责任感充分表现了崇高的父爱,通过儿子对父亲诺言的深信不疑说明了对父亲多么信赖。了不起的父与子,共同创造了神话般的奇迹。

一、情境导入,引读课题

二、课前前置性学习

自读课文,完成前置性学习要求。

三、交流前置性学习情况

1、看大屏幕,认读生字词

2、小组检查课文朗读情况,交流自己写的四字词语。

3、集体交流自己弄懂和不懂的词语。

4、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事情是怎样发生的,经过怎样,结果如何?

四、诵读全文,整体感知

学生自学课文:思考:哪个地方最让我感动?

五、为什么说“这对了不起的父与子?小组合作学习

(一)感受父亲的了不起 教师出示第12自然段的前两句。同学们深情地读一读这首诗,看看自己能读出什么来呢?(学生自由发言,教师主要抓住以下三点随机点拨。)

1、研读“时间长”:

⑵ 感受“父亲累”: 2、研读“没人再来阻挡他”: 3、研读“可怕的样子”:

⑶ 感情朗读:教师引导 回放画面:领悟父亲说的话。

(二)感受儿子的了不起

1、在长达38个小时的漆黑的瓦砾堆下,没有水,没有食物,只有恐惧与危险。然而7岁的阿曼达却能在这种情况下,告诉同学不要害怕,坚持生的希望。

2、当得到父亲的救援时,他首先想到的是“先让我的同学出去吧!

教学程序设计教材处理设计师生互动设计

五、回复全文,升华情感1、品味感悟:

让我们再一次深情地朗读这个结尾,回味刚才这惊心动魄的一幕幕,说说你对“了不起的父与子”的理解。2、回复全文:

读到这里,老师相信这对了不起的父与子的形象一定刻进了同学们的心里,他们的一句话、一个眼神、一个动作,都深深地感动着我们,让我们永远铭记。请你选择一句最能打动你心灵的话,再一次饱含深情地说出来或读出来与大家分享。

六、走进情境,感受阿曼达所经历的38个小时的考验。小练笔:想象一下,阿曼达在废墟下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呢?把你想到的写下来。【篇章指导】本篇课文情节感人,催人泪下。按着事情发展的顺序清楚地记叙了整个事件的过程。全文线索清楚,紧紧围绕着父子都抱有一个坚定的信念来展开。文中父亲对儿子说的那句话共出现了三次,虽分别出自父子之口,但一次比一次表现了父亲,一个伟大的父亲对儿子的影响,从而进一步写出了父亲的伟大。【写作特点】

1、紧紧抓住了父亲的语言、神态、动作及心理活动,生动地刻画出了父亲的形象。

2、多处语句的处理作者都采用了感叹句,表现了事态发展的紧张,表现了父子二人焦急、迫切的心情。

【中心思想】

本文通过记叙一位年轻的父亲坚持要救回儿子的事,赞扬了威难之中父子间的伟大亲情和父亲执着的信念及儿子先人后己的品质。

【拓展阅读】朱自清的《背影》感受不同父爱。

六、加强朗读训练。披文入情,以读促思,在读中悟。

七、课堂练习

1、我写的字最漂亮(看拼音,写词语):

bàozhà()

fèixū()

chàndǒu()

wǎlì()

hùnluàn()

xīrì()

2、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危险──()

绝望──()

幸福──()伤痛──()

漂亮──()

悲痛──()

3、我能指出下面句子的句型(只填序号)

A、陈述句

B、反问句

C、感叹句

D、疑问句

⑴ “谁愿意帮助我?”()

⑵ 这对了不起的父与子,无比幸福地紧紧拥抱在一起。()

⑶ “不论发生了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

⑷ 《地震中的父与子》这个故事难道不感人吗?()板书设计地震中的父与子

父亲――――挖 了不起

儿子――――等课后反思在这堂课的教学中,我注意挖掘教材的潜在资源。如学生从课文对父亲的外貌描写说出了自己仿佛看到了什么?由父亲在废墟中挖了36小时,联想到阿曼达在废墟下等了36小时,并由此想象废墟下的阿曼达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这样做,填补了课文空白,使学生更深地感受、理解了父与子的了不起。又比如,学生在用“不论……总……”进行说话训练的过程中,对父亲的了不起有了更深的体会,我感到一个直面困难、永不言弃的父亲形象逐渐地走进了学生的心灵,我更欣喜地看到,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积累语言,内化语言,并灵活地运用了语言。挖掘教材的潜在资源,培养了学生感受、理解、积累和运用地能力,丰富了学生的语文素养,让每一位学生得到了扎扎实实的发展。

第三篇:地震中的父与子教案(范文模版)

19、《地震中的父与子》

盐亭县云溪小学

于凤翔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想象父亲抢救儿子的画面。

2、抓重点词句体会父与子的“了不起”,感受父亲对儿子的爱以及儿子从父亲身上汲取的力量。

3、领悟课文抓住人物外貌、语言、动作特点进行描写,反映人物思想品质的表达方法。教学重点:

1、理解这对父子的了不起。

2、抓住对第11自然段的反复诵读,体会父亲的伟大。

3、理解“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和你在一起。”这句话给父子俩带来的巨大精神力量。教学难点:

理解“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和你在一起。”这句话给父子俩带来的巨大精神力量。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第二课时 教学流程:

一、复习导入,引出课题。

1、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第十九课《地震中的父与子》,请大家齐读课题。

2、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呢?谁能概括一下。

3、初读课文后,你觉得这对父子怎么样?用文中的一个词概括一下,在文中的那个自然段?

二、品读课文,体验了不起。

1、默读1----11自然段,用横线勾画出父亲了不起的语句,并想想从这些语句中体会到什么?

2、文中描写父亲的句子中哪些地方让你感动?学生汇报,老师梳理相关的句子。用课件出示重点语段进行品读。

*十二小时、二十四小时、三十六小时……到处都是血迹。

a、指导学生带着不同的体会读句子,体会挖掘时间的漫长和挖掘工作之艰难。

b、体会省略号的作用。

c、比较:他挖了三十六小时,没人再来阻止他。

十二小时、二十四小时三十六小时……他不停地挖着,没人再来阻止他

d、再读,感悟“再”,哪些人阻止过呢?(指名读好心人、救火队长、警察的话。)

从这些人的话中,明白父亲当时的处境是多么的危险,想象父亲会经历什么危险?

e、漫长的36小时过去了,此时父亲的外貌已变成了什么样了呢?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他顿时感到眼前一片漆黑。……于是,他坚定地站起来,向那片废墟走去。

a、指导读。

b、理解“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和你在一起。”

c、用“不论……总……”造句。

*他知道儿子的教室在教学楼一层的拐角处,便疾步走到那里,开始动手清理、挖掘。

*这位父亲依然在不停地挖着。

*这位父亲双眼直直地看看这些好心人,又埋头挖了起来。

*在混乱中,一位年轻的父亲安顿好受伤的妻子,便冲向他七岁的儿子的学校。

抓住重点词“疾步、依然、直直地、冲”体会父亲救子时内心的焦急和无助,以及在困难面前永不放弃的精神。

3、在这漫长的时间里,这位父亲忍受着常人难以忍受的疲惫、伤心、绝望,是什么力量在支撑他?

是啊,当他看到教学楼变成废墟,悲痛欲绝时,支撑他的就是这句……(女声读)

当人们来阻止他,让他放弃时,回响在耳边的依然是这句……(男生读)

当他孤军奋战,伤痕累累,快要倒下时,给她力量的还是这句……(齐读)

三、品读儿子,体验儿子的了不起。

正是这伟大的父爱穿越了生死,创造了奇迹,到了38小时,他突然听见瓦砾堆底下传来儿子的声音。分角色朗读12---22段,找找儿子的哪些地方感动了你。

a、我告诉同学们不要害怕,说只要我爸爸活着,……在一起。

抓住“一定、只要……就…….”体会儿子对父亲的信任。

用“只要……就…….”说话。

b、“不!爸爸。先让别的同学出去吧!我知道你会跟我在一起的,我不怕。不论发生什么,我知道你总会跟我在一起。”

抓“让”体会儿子的先人后己、勇敢的品质。

四、揭示主题,升华情感。

“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和你在一起。”这句话在文中出现了几次?在什么情况下出现的?为什么反复出现?

五、写法指导、拓展延伸。

文中没有一次直接写父亲的了不起,但是却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作者采用了什么写作方法把爱子情深的父亲刻画的栩栩如生?

六、小练笔

阿曼达被埋在废墟中,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做些什么?写一写。

七、总结全文,升华主题。板书设计:

地震中的父与子

父------------------------子

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

第四篇:《地震中的父与子》精品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积累文中关于人物外貌、语言描写的佳句。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从课文的具体描述中感受父亲对儿子的爱以及儿子从父亲身上汲取的力量。

4、领悟作者抓住人物外貌、语言、动作进行描写,反映人物思想品质的表达方法。

二、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从课文的具体描述中感受父爱的伟大力量——父亲对儿子深沉的爱和儿子从父亲身上汲取的巨大精神力量。

三、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老师给大家带来一段录像,我们一起来看一下。(播放地震发生时的电影场面),有什么话要说?这是1976年在河北唐山发生的7.8级大地震,造成24.2万人死亡。像这样毁灭性的大地震,还有2008年5月12日发生在四川汶川的8.0级大地震,造成69227人遇难。在灾难中上演着许多感人的故事。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是1994年发生在美国洛杉矶6.6级地震中的一个催人泪下的故事《地震中的父与子》(板书课题)齐读,请用响亮的声音再读一次。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打开课本,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同学们读的非常认真!

2、这场地震发生在(洛杉矶),大地剧烈(颤抖),昔日美丽的家园变成了(废墟),人们惊慌失措,一片(混乱),随处可见被震碎的(瓦砾),到处是火光冲天的(爆炸)。

洛杉矶颤抖废墟

混乱瓦砾爆炸

chàn(颤抖)砾(瓦砾)

zhàn(颤栗)烁(闪烁)

大家注意到了吗,颤抖的颤是多音字,颤栗是什么意思(就是极度寒冷或害怕时的打颤)。还有瓦砾的砾,是石字旁,要和闪烁的烁区分开。

3、谁能用这几个词语把地震中的场景再描述一下。

在这场大灾难中,人类是那么渺小,生命转瞬之间就灰飞烟灭了。可是,父亲与儿子创造了生命的奇迹。快速浏览课文,看看这是一对什么样的父与子?(板书:父子了不起)

(三)、重点品读

1、了不起的父亲

你从哪里可以看出父亲的了不起。

我认为最能体现父亲了不起的是“他挖了8小时------”读

这真是一位了不起的父亲,这句话中父亲的哪个动作感动了你? 父亲用什么挖,挖了多久,从中体会到没有工具,挖的艰苦,艰难,疲惫。

请带着体会再读一读。

是呀,一个简简单单的挖字,包含着如此丰富的内容,我们体会到了父亲的劳累和坚持,这就是作者的匠心,这就是文字的魅力,读好这个挖字,把挖字放在每个时间段的前面再读。师引:他挖了8小时,他挖了12小时------

生齐读:8,接着挖;12小时,还要挖;24,扔在挖;36小时,不停的挖

师:作者为什么不直接写挖了36小时,而要这样罗列时间的进程?(艰辛、劳累、疲倦......)

把各自的体会送进文字,你怎样读?(抽生读,说体会)缓慢、低沉(时间长)越来越弱(没力气)急促(救儿子心急)

时间一分一秒的在流逝,8小时过去了,你看到了什么样的父亲? 12小时过去了,你------?24小时------?36------?

让我们记住,记住这位疲惫不堪、伤痕累累、却始终坚持的父亲的形象,女同学读

就让这位了不起的父亲的形象永远定格在我们心中,全班齐读。灰尘落在了他的身上,瓦砾割破了他的双手,父亲依然拼命地挖,是什么力量支撑着他?就是因为他对孩子庄严的承诺。(不论------)父亲的承诺也饱含着对儿子浓浓的爱。(板书:爱)

事实上,父亲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当他看到教学楼变成费墟,悲痛欲绝时,支撑他的就是这句

当人们都来劝阻,让他离开时,激荡在他心中的依然是

当他伤痕累累,就要倒下时,给他力量的还是

2、了不起的儿子

过渡:当他挖到38小时时,奇迹出现了——他突然听见瓦砾堆底下传出孩子的声音,生接读

经过38小时,不吃不喝,不眠不休的两个白天一个黑夜的挖掘之后,听到了孩子的声音,他此刻是什么样的心情?(激动、兴奋)

此刻,哪个标点符号最能表达你的心情,把各自的体会送进文字再读读。师引。

多艰难的灾后重逢啊,老师从你们的朗读中感受到了最美的语言,最幸福的心情。

经历了生死的父亲用行动实践了对儿子的承诺,真是一位了不起的父亲,儿子也同样的了不起,能从哪里看出来?

多么了不起的小小男子汉!仅仅7岁,在生死关头表现的如此沉着冷静,是什么力量支撑着他,是什么力量让他如此勇敢?(课件)

看似平常的一段话,却充满着神奇的力量,正是这句话,让这对了不起的父子,谱写了一个荡气回肠的爱的传奇故事!板画

此时此刻,我想起了汶川大地震中始终定格在我脑海中的这样一个画面,这样一个动作,这样的人物(课件:)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伤心处。这位在废墟中跪寻女儿的父亲用孤独无助的泪水告诉我们什么是一个父亲心中最深的伤痛。

又是一位父亲,他背着从废墟中挖出的儿子的尸体,艰难地行走在山路上,原因只有一个,带儿子回家。

但生活中不是每个人都能经历这种惊心动魄的,生离死别的事,每一天我们都感受着父母那种无微不至、体贴入微的深深的爱,浓浓的情。父母的爱啊,就是早起为我们热好的牛奶,就是上学路上一声声地叮咛,就是风雨中为我们撑起的雨伞… …

父母的爱,就是——————

父母的爱,就是——————

父母的爱,就是——————

总结:是啊,每一位父母对自己的子女都有一颗深深的爱心,像阳光播散在我们生活的每个角落,像雨露滋润着我们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让我们用心去观察,用心去感受,(四)、小练笔

让我们把这些微不足道,却饱含深情的爱珍藏在日记中。

五、教学反思

课前备课时,我深入钻研教材,从教材的实际出发,紧扣教学目标和重点,对课堂中所提出的问题精挑细选,对所教的内容做到心中有数,根据教学重点设计提问。先找出课文中评价父与子的句子“这对了不起的父与子,无比幸福地紧紧拥抱在一起”,设计提问,“子不起”是什么意思?抓住“了不起的父与子”品读全文,及其它重点句,如“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等等描写父子语言,行动,外貌的句子,指导读,体会,感受父爱的伟大力量——父亲对儿子深沉的爱和儿子从父亲身上汲取的巨大精神力量。

课堂上讲课时,我力求提出的问题围绕课文重点,按照课前的预设进行教学,从“父”与“子”两个方面来理解。说父亲了不起,找出描写父亲了不起的段落,重点是课文的3、5、12自然段,先让学生朗读,谈谈体会,然后让学生把自己的感受放回课文中,再读,读出相应的语气。并引导学生想象当时情境。体会38小时有多长,38小时只是在干着一件事,不停地挖掘,给学生较大的思维空间,给学生留有充分的时间自学思考,从而使学生体会到父亲为了儿子,快不放弃,实现对儿子的承诺。多么坚持不懈、决不放弃的父亲!多么恪守诺言、有责任感的父亲!说儿子了不起,我让学生找出体现儿子了不起的段落,是课文的16、22自然段,指名读,然后让学生谈体会到了什么,在老师的讲述下,引导学生体会年仅七岁的阿曼达在漆黑的瓦砾堆下,没有食物,没有水,只有恐惧与危险的情况下,苦苦等待父亲的救助,但他却能在这种情况下,告诉同学不要害怕,坚持生的希望;当得到父亲的救援时,他首先想到的是“先让我的同学在出去吧!”从而让学生体会到儿子的子不起。这时,我又提问:“这真是一对了不起的父与子,是课文中的哪句话支撑着他们共同创造了神话般的奇迹?”“为什么文中3次出现类似的话?”给学生较大的思维空间,给学生留有充分的时间自学思考,激发了学生思维的波澜。是有效提问。

我认为自己的这节课的亮点有二。一是在检查字词时,用了描述地震的词语,并且让学生用自己的话复述。目的是让学生对地震的残酷有较深层次的体验。二是结尾,我用了汶川地震中的两个故事来定格父爱,并且引导学生从这种惊心动魄的爱引申到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从而让体会的亲情。

第五篇:地震中的父与子教案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9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正确读写、理解“昔日、废墟、疾步、绝望、瓦砾、开辟、破烂不堪”等词语。积累文中关于人物外貌、语言描写的佳句。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从课文的具体描述中感受父亲对儿子的爱以及儿子从父亲身上汲取的力量。3.领悟作者抓住人物外貌、语言、动作特点进行描写,反映人物思想品质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引导学生从课文的具体描述中感受父亲对儿子深沉的爱以及儿子从父亲身上汲取的巨大精神力量。

教学难点:

领悟作者抓住人物外貌、语言、动作特点进行描写,反映人物思想品质的表达方法。

课时安排:

2课时

课前准备:

把相关的句子制作成课件。

第二课时

一、复习引入

1、回顾课文内容。

2、1994年1月17日凌晨美国洛山矶西北部发生的这次地震造

成62人死亡,9000多人受伤,25000人无家可归,桥梁坍塌,公路断裂。繁华的城市瞬间变成一片荒原。是父亲的坚定与绝不放弃,在儿子生命遇到突如其来的灾难时,创造出了惊人的奇迹。(板书课题)

二、品读体验

1、读文章最后一自然段“这对了不起的父与子,无比幸福地紧紧拥抱在一起。”说一说自己对这句话的理解。

2、这对了不起的父与子包含了几层意思?从哪里可以看出这对父子了不起,找到相关的句子读一读,想一想读懂了什么?把自己的感受写在书的旁边。

3、汇报交流:重点引导学生从下面句子中理解和感悟父亲和儿子的了不起,并带着自己的感受练习朗读。

父亲的了不起:

(1)他猛然想起自己常对儿子说过的一句话:“不论发生了什么事,我总会跟你在一起!”(从这句话中,你体会到什么?指导学生读出坚定的语气。)

(2)这位父亲双眼直直地看着这些好心人,问道:'谁愿意帮助我?”(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从这位父亲“直直”的双眼中,你看出他在想什么?)

(3)“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有人再来阻挡他。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挖到第38小时,他突然听见瓦砾堆下传出孩子的声

音:„„”(作者不厌其详地把表示时间的词罗列起来,从中你读懂了什么?)

儿子的了不起:

(1)挖到第38小时,他突然听见瓦砾堆下传出孩子的声音:“爸,是你吗?”(儿子凭什么认为来救他们的人是他的爸爸?)

(2)父亲声音颤抖地说:“出来吧!阿曼达。”(指导学生读出兴奋的语气。)

“不!爸爸。先让我的同学出去吧,我知道你会跟我在一起,我不怕。不论发生什么,我知道你总会跟我在一起。”

三.感悟写法,读写结合1.引导:这篇课文生动感人。那么,你认为哪里写得好呢?课文是怎样通过人物外貌、语言和动作的描写来歌颂伟大的父爱,赞扬深厚的父子之情的。

让学生抓住描写人物外貌、语言和动作的具体句子感悟。

2、今天我们从课文中体会到了伟大无私的父爱,可是生活中不是每个人都能经历这种惊心动魄的事。父母的爱啊就是早起为我们热好的牛奶,就是上学路上一声声的叮咛,就是风雨中加在我们身上的棉衣„„每一天我们都感受着父母那种无微不至、体贴入微的深深的爱,浓浓的情。请把这些生活中的小事选一件写下来,送给你的父母吧!

四、课外延伸,升华情感

(一)、同学们,在经历了生与死的考验之后,这对了不起的父与子团聚了,请大家看大屏幕,这是课文中的插图,父子俩紧紧地抱在一起,幼小的儿子阿曼达笑得那么开心,这位可敬的父亲却哭了。巨大的喜悦占据了他的心,这个时候,笑和哭都表达着一种同样的感情,都表达着这位父与子之间的浓浓的亲情啊!同学们我想此时此刻,我们每个人都会由衷地对这对父与子发出祝福的?此时此刻,你会说些什么呢?想一想,同桌之间先互相说一说。

1、对这位父亲说:‘你真了不起,我敬佩你!”.

2、2、对这位父亲说:“你的爱是真心的爱,你的爱

给了孩子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勇气,这是最宝贵的东

西。”

3、对阿曼达说:“你拥有这样的父亲真幸福呀!

4、对阿曼达说:“你真了不起,在那种危险的时刻,你能平静地等父亲来救援,并且先让同学们出来,这是一般孩子很难做到的事。

5、想对父子说:是你们让我知道爱的力量有多么神奇。

6、爱和信任是可以创造奇迹的,有了爱没有做不到的事,像那首歌唱道“死神也会忘而却步!”

(二)、(课件)讲述汶川地震中的感人故事,进一步感受父爱和母爱的伟大,以及全国人民对苦难同胞无私的爱

五、布置作业

孩子们,地震中的父亲以永不放弃、信守承诺表达了对儿子的爱。而更多的时候,父母的爱并不一定都是惊天动地的,它常常就藏在平凡的小事中。我们都在生活的点滴上,在细节上,在一言一举中感受着父母的爱!请你们回忆生活中父母所做的,看起来微不足道,但却饱含深情的事,并且把这份爱珍藏在你的日记中,好吗?

板书设计:

17地震中的父与子

父亲

了不起爱

儿子

下载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地震中的父与子word格式文档
下载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地震中的父与子.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案)

    (新课标人教版五上17课) 地震中的父与子 螺洋街道中心小学罗筠雯 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课时目标: 1、初读课文,掌握生字词。 2、读通课文,知道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3、能在文中划......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案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案教学要求: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文中最后一句话的含义. 2.从课文的具体描述中感受父亲对儿子的爱以及儿子从父亲身上汲取的......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案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案教学目标 (一)认识8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正确读写、理解“昔日、废墟、疾步、绝望、瓦砾、开辟、破烂不堪”等词语。积累文中关于人物外貌、语言描写的佳句......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案(精选合集)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案1教学目标1.认识9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正确读写、理解“昔日、废墟、疾步、绝望、瓦砾、开辟、破烂不堪”等词语。积累文中关于人物外貌、语言描写的......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案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案设计二、 教学课题 通过学习使学生进一步感受父爱的伟大力量,受到父子情深的感染。从而让学生了解父爱、母爱的深沉与宽广,崇高与无私。 1、 有感情地......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案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感受父子亲情,理解伟大的父爱能给人巨大的勇气,能使人在危急时刻变得更加坚强,能够无所畏惧地面对突如其来的灾难。 2.依托语言文字,通过......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案

    地震中的父与子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把握课文主要内容,想象父亲救儿子的画面。 2. 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父亲在救助儿子过程中的心理有哪些变化,从而体会作者是作者是怎样写......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案

    地震中的父与子一丶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抓住重点词句联系上下文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来告诉学生父与子的了不起,感悟父爱的伟大,受到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