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弟子规幸福教育手册学习心得
传统文化进家庭 ——《弟子规幸福教育手册》学习心得 季**妈妈学习心得分享 张老师您好!自那天接到您的电话,我的心情很是沉重,闭上眼睛反省自己对孩子的教育确实做得不够好,陪伴孩子的时间太少,我已经向孩子作了道歉,并与孩子约定好一周至少有两次心灵上的沟通。在此也向您致以崇高的敬意和深深的歉意,感谢有您的陪伴和教诲,让孩子变得更加优秀!在这个假期里,我和孩子一起学习了弟子规幸福教育手册,从中悟到了很多做人的道理,古人训诫,彻头彻脑给世人以警醒,深深体会到做人首先要端正德行,好的品德是做人之根本。从学习弟子规以来,孩子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之前的小心眼、任性变得大度了,遇事能够沉着淡定,不再那么浮躁。在家里本来就很乖巧的她变的更加懂事,常常没有大人刻意安排就去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比如收拾垃圾、帮我洗小件衣服等,每次和她一起出去,重的东西都是她争着提。弟子规教导说好话、做好事,她懂得了说话的语气方式和技巧,比如,这个假期我接她回老家,见到姥姥先给个大大的拥抱,当姥姥把饭菜做好时说:也不知道咸淡味道如何,孩子马上接上说,咸淡都好吃,只要是姥姥做的什么都好吃。老人听了这话心里很是高兴,连声夸她越来越懂事了!这些都是她学习弟子规以来得到的提高!最关键的是,由于这段时间对她的关心和教育不够,孩子的思想和行为都有所变化,经过我们之间深情的沟通之后,孩子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并勇于担当,向我做了保证,以后有什么事情首先要告诉妈妈,和妈妈进行沟通,多听家长的意见,以后会用自己的行动向我证明她的决心,在学习上会更加努力,多向学习成绩好的同学请教,以便于更好的提高自己!相信有您的深切关怀和教导,孩子会根据自身的情况,把不好的东西彻底清除掉,把好的优点继续保持下去,力争成为一个优秀的好学生!张**妈妈学习心得分享 在清明小长假期间,我和孩子一起学习了《弟子规》,54――85页的相关内容。感觉到学习《弟子规》就是一次心灵的净化,灵魂的升华。是让我们终身受益的好书。一,事虽小,勿擅为;苟擅为,子道亏。我最关心孩子的人格发展。平时也提醒他不要交到行为不好的朋友,染上坏习惯,这一点,孩子例行的很不错。但有时,觉得自己长大了,老觉得我啰嗦。但说是说,在许多事情上,还是先跟我们父母说,这一点例行的很好。二,物虽小,勿私藏;苟私藏,亲心伤。本节通过阅读《罗纶还钏》的故事,反映了“慎独”的意义,教育每个人都要做好“慎独”,内心敞亮,有执着的信念,不愧对己心。三,亲所好,力为具。这一节,通过《子思尽孝》的故事,教育我们:孝敬好长辈,为孩子做好榜样。平时,无论再忙,我都要和父母团聚团聚,买上爸妈爱吃的点心,陪他们去公园转转,让父母多多开心…… 四,身有伤,贻亲忧。本节通过《肝肠寸断》的故事,教育我们要知道父母为我们操碎了心,要爱护好自己,多亲近善友,给自己创造道德学问提升的机遇,让亲人安心,幸福!五,德音雅乐。美德活动:与父母心相应。歌词唯美。教育我们要懂得感恩。懂得感恩,是幸福的源泉。孩子也会和父母心心相印…… 六,德有伤,贻亲羞。德行是做人根本。一个品德高尚的人才能受人爱戴,被人信任,自己也会倍增信心,干事也会更有力量,就像孩子成绩出不来时,我就多鼓励他,其实你有这个能力,多给他讲解,路就通了,他也信心满满,觉得不难了。我就告诉他,父母永远以你为荣,品德好的孩子,你只要加强意志力,肯去学,一定能学有所成。咱们只和自己的过去比,比纵向,即使比上一次提高一分,就是进步。七,亲爱我,孝何难。教育我们要懂得父母的恩重如山,要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回报她(他)们。做一个品德高尚的人,那么尽孝道就不是问题。在做任何事情上,都会有很好的人格流露,会得到别人的赞美。八,德音雅乐:《相亲相爱一家人》。创造良好家庭氛围好,父母关系和谐,孩子才能快乐!身心才能健康成长!以上是我们一起学习的一点切身感受,读了《弟子规》,才知与圣贤的德,行相差很远,更加要鞭策自己努力学习,给孩子树立榜样,真正做到身教重于言教!秦**妈妈学习心得分享 今天认真并且朗读了《弟子规幸福教育手册》,每一次读过之后都感触颇深,书中的每个故事都很经典,更值得我们学习。孩子自上初中学习《弟子规》以后,改变很多,每次父母出门,孩子都会叮嘱路上慢点,知道了关心父母。从以前的顶嘴到现在的微微一笑,知道了父母都是为了自己好。花钱方面知道心疼父母挣钱不容易,不买奢侈的东西,也不比吃穿,真的很欣慰。当然也有许多做的不够好的地方,希望以后通过继续学习《弟子规》慢慢地一点一点改正,做一个品德高尚之人,健康快乐成长!
第二篇:弟子规——幸福人生 学习心得
读 弟子规——《幸福人生讲座》有感
在没有读弟子规以前也零星读过几本道德修养方面的书籍。这段时间的对《幸福人生讲座》的学习,体味到蔡老师的淳淳教导,让我重新反省、认识了自己,并逐渐认识到“弟子规”里的行为准则在现实生活中的重要意义。
《弟子规》教导我们扎稳孝敬德行的根,并具体到我们为人子弟在家、出外、待人接物、求学等方面应具有的礼仪与规范。并注重家庭教育与生活教育,是我们启蒙养正、教育子弟“敦伦尽分、闲邪存诚”,养成忠厚家风、教化一方,挽救当今伦理道德沦丧的重要法宝。
通过学习弟子规,我深刻认识到做人的根本是孝养父母、友爱兄弟、奉事师长,仁爱、谦虚、诚实守信、恭敬一切。反观自己很多方面都做的不够,惭愧之至!
从以下几个方面说一下我的心得。
第一、入则孝。
百事孝为先,入则孝是先人教导我们,要从内心深爱、恭敬、感恩我们的父母,因为对我们恩德最大的,莫过于自己的父母,怀胎的辛劳,养育的付出。父母的恩德,我们一生都无法回报。今天能够有幸读到圣贤人的教诲,就应尽心尽力做好为人子之道。
孝敬父母:主要从一下三个方面来做。
1、养父母之身:在生活中孝养父母,孝顺父母,注意自己的言行是否让父母顺心。平时多关心父母的身体,照顾好父母饮食、起居以及身体健康。当父母生病时,应当全力来尽自己的孝道,好好照顾父母,让父母早日康复。
2、养父母之心:生活中要多与父母交流,让他们了解我们的生活、工作,不让父母担心,让父母放心。在生活中、工作上,多听父母给我们的意见。
3、养父母之志:我们要把孝落实在生活中,要用自己的真心去力行孝道。在生活中,只要是父母对的意见,一定随顺父母的意思;即使父母的认知错误,我们也不能顶撞,要恭敬谦虚应诺,找机会再用善巧方便的方法,想法规劝父母。
第二、出则悌。
出则悌是圣贤教导我们,要友爱兄弟姐妹,多照顾帮助兄弟姐妹,其次出外要友爱朋友以及身边相处的人。扩大自己的心量,以谦卑、仁爱、智慧之心,言语上忍让,广结善缘。以自己的德学做周围人的榜样,真诚、恭敬、忍辱。
对长辈有礼貌,做到长幼有序,处处要谦虚礼让,见到长辈要恭敬问候,不可以随便就座,长辈坐我们才可以从坐,说话要注意要声音大小,谦恭礼貌。再把这份存心提升到对待所有的父母、兄弟姐妹,就像对待自己的父母兄弟姐妹一样恭敬与爱护,才算是做到出则悌。
第三、谨。
在生活中:我们要做到珍爱生命、充分利用好每一天,养成良好生活习惯。穿着要整洁、稳重,适合自己的身份及场合,更考虑家中的经济情况。对饮食不挑不偏,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劝戒子女不要饮酒,对于成人的我们平时也不要饮酒,交际场合尽量不饮,平时主要以素食为主。
家中以及公司、公共场合,一切物品的摆放要整齐有序,不把自己的生活搞得乱七八糟。生活中要求自己行、坐、站的形象要稳重,问候或礼拜长者时要真诚恭敬。走路做事要从容,不急不躁,动作恭敬温和,坐立端正,时刻提醒自己为人处事、待人接物要真诚、恭敬,要做到谨言慎行。
一个人要懂得尽到自己本份去走完人生,完成使命。处处为他人着想,进入别人房间先敲门,报上自己的名字。不要进入容易发生争吵打斗的场所,以免受到不良的影响。借人东西时要先得到同意,并注意及时归还。
第四、信。
“凡出言,信为先。孔老夫子说“人无信不立”,一个没有信用的人很难在社会立足。在现在这个普遍没有信用的社会,我们要立志做诚信之人,做他人的榜样,去伪存真,以诚实守信,仁义道德来处世。
说好话、有益于人的话,改掉不好的口头语,市井秽污之气。在没有见到事实真相之前,不轻易发表言论,不论人是非,一旦承诺,就一定要守信。说话的语气、速度要适中,见到他人的善事、善行要赞叹学习。
衣食都是次要的东西,唯有技艺及德行才是立身之本,要时刻提醒自己,每天修善、积功累德,不断提升自己的道德学问。时刻提醒自己,以人为鉴,不断提升自己的德行和修行。
别人对自己批评指正,要欢喜改正,别人对自己的赞誉,要时刻谦卑、如履薄冰,努力修善,不可有丝毫的自高自大。
对于自己的以前的不良习气,要发羞耻之心,做错了,不能故意去掩盖,对于以往的过错、不良习气,要发勇猛之心,坚决改错!
第五、泛爱众,孟子曰:“君子所以异于人者,以其存心也。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我们要以古圣先贤、大善知识为榜样,从基础开始修行,以孝敬友爱、德行仁爱为准则,身体力行,自己修好,别人才会起而相仿,从而带动周围的人,移风易俗,教化一方,促进社会和谐。
在现实生活中处处以恭敬、谦卑为原则,做到不自私。不势利,以平等心待人接物。对于亲人、朋友、物品要做到不喜新不厌旧,珍惜自己的家庭、亲人、朋友,对新朋友或事物不贪恋。别人没有空闲的时候,不应该用事情去打扰他,朋友内心烦乱的时候,应该给他一点时间和空间,表示一下关心,这都是我们在为人处世中应注意的礼貌和原则。
其次要善于守护自己的口业,在现实生活中,不论人是非,不揭人短处;只看别人的优点,不看人的缺点,以善心力行做到隐恶扬善,能修好自己的德行,则能以自己的行为唤醒他人的惭愧心。
蔡老师教导我们,对于不能劝说的人,而去劝说,是自己失言;对于应该劝导的而不去劝导,是自己没有尽到本分。圣贤教导我们善巧的方法,“扬善于公堂,规劝于私室。”在人多的地方赞叹他人的优点,能鼓励他人更加向好处发展,劝化要顾及到他人面子。劝人也要先观察对方对我们的信任程度,以及是否能接受等,要有智慧去辨别和选择正确的时机,用对方法。
在生活中,要时刻提醒自己,时时反观自照,反省自己。与人相处多给予,惜物惜福,修福修慧。要求别人的事,要自己先做到。要时时站在对方的角度考虑问题,自己不愿意的事,不能要求别人去做。时刻记住别人对我们的帮助,忘记别人的过失。对待不如自己的人、下属,贵在自己行事端正,仁慈而宽和。这样别人才会真正佩服尊重我们。
要努力去从真心里爱别人,看一切长者如自己的父母,视一切平辈如自己的兄弟姊妹,看一切小辈如自己的孩子。从弟子规的基础开始,从做一个标准的好人开始,立志向、学圣贤。
第六、亲仁。
在现实社会中,人们的迷惑有深浅不同,智慧与福德机缘也不一样,所以心智高低、德行素质也不一样。现实社会中受到风俗习气影响误导的人多,真正有德行、仁慈宽厚的君子圣贤人少。如果真正有德行的人,人们是会自然对他生敬畏之心。
在人生的历程上,圣贤教导我们要亲近有道德,有学问的人以他们为榜样,皈依仁慈德行的善知识,跟他们学习智慧道德学问,来不断提升自己,并落实到生活中。
良师益友非常重要,良师可以指点我们正确的修学方向,益友是我们修行路上的好伴侣,相互帮助,相互指正,共同进步!经常亲近仁慈德行的人,跟他学习,会使我们的德行越来越进步,过失也会越来越少。
第七、余力学文。
道德学问的增长,贵在力行动,落实,我们把立身处事的行为落实生活中,德行都扎好。还有空余的时间,要努力学习经典和圣贤的教诲。
如果只是学习,而不能能力行做到,会增长我们的浮华不实的习气,变成一个不切实际的人。如果只是遵守教诲,却不能够多读书学习圣贤的教诲,就不能真正明白事理,就容易依照自己认为的偏见去做事,这是愚痴的行为啊!
我们学习要做到心、眼、口,专 一,研究学问要先选择一本书的学习,忌讳贪多、贪快,学习期限要尽量宽松一些,但在学习期间要抓紧用功。功夫到了,不懂的地方自然就豁然开朗了。当我们学习过程当中,有疑惑、不明白的地方,有机会就向良师益友请教,务必要明白其中真实的意义。
其次,我们的学习环境、工作环境、家庭环境,都要做到清净、整洁,写字的时候要先平心正义,写字要力求端正、恭敬,书籍看过以后都要放回原来的位置。
“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我们不应该自暴自弃,要努力精进学习,力行圣贤的教诲,只要立大志,依教奉行,通过努力,圣人与贤人的境界,也是我们能够达到的。
通过学习《弟子规》,使我感触很深,树立了自己正确的人生知见,才知道自己具体的差距在那里,明确了做人的本份。知道了自己应该从认真学习力行《弟子规》的教诲以及种种准则去扎稳根基,在生活中孝敬友爱、慎言慎行、诚信仁爱,并身体力行,加强自己的道德素质修养。
立志自己学习力行圣贤的教诲,正确经营好自己工作、生活、家庭„。自己以身作责,希望能逐渐带动周围及当地学习圣贤教育的风气来,为社会和谐做出自己的贡献。
第三篇:幸福成功的根基—《弟子规》学习心得
幸福成功的根基—《弟子规》学习心得
——冬则温 夏则凊
“冬则温,夏则凊”这句话字面上解,是子女对父母要时时关心,处处留意。冬天要给父母温暖床被,让父母晚间休息的时候比较暖和。夏天天气炎热,儿女应该给父母扇扇凉,让父母生活在一个清凉的环境里。这些行为虽然都是小事,但是处处都表现出,一个孝子的纯孝之心。久久能养成了对父母爱护、关怀的习惯,我们的心地也就变得非常的善良。当这个纯善的心养成以后,不论待人、处事、接物都自然而然地生起,温良恭俭让的态度,做事都是为他人著想,而不是为自己求名求利,自然就得到大家的尊敬,爱戴。
「冬则温,夏则凊」,这是有个典故,历史上,有一个很著名的黄香温席的故事。东汉年间,有一个孩子叫黄香。黄香九岁的时候,他母亲就病故了,只有他父亲跟他在一起。他深深懂得孝道,黄香日夜思念自己过世的母亲,於是就把这种哀痛的心,转成对父亲的孝顺。家里无论大小事情,他都主动去做,虽然年纪很小,但是他侍奉父亲确是无微不至。盛暑,天气酷热,黄香吃完晚饭,就会到父亲住的屋子里,把席子扇凉,当父亲要入睡的时候,黄香就在床边给父亲扇扇子,左手扇完,用右手扇,一直扇到他父亲入睡。这时候黄香的双手都已经又酸又累了。但是黄香年复一年,为他父亲这麼做,乡里的人都非常赞叹这位孝子。
长大以后,他的这个孝行传遍了四乡八里。当时的太守听说有这样一位孝子,也非常的赞叹,特别推荐黄香出来做官。古人称之为‘举孝廉’。为官者他们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就是为国家推荐栋梁之材。推荐人才的两个标准,一个是孝,一个是廉。当一个人能够孝顺父母,他一定会忠诚於国家。他能够廉洁,他就不会贪污,他能够奉公守法,他为官能就能做到刚正不阿。太守把黄香推举出来,后来黄香官拜尚书,现在讲的尚书令。为官一生的也是处处为民众著想。那时候的皇上给黄香一个很好的赞叹,说「江夏黄香,举世无双」,黄香的典范流传千古。相信皇上做出这个动作,对人民有没有影响?他所带动的是全国人民效法黄香,所以领导人的一言一行都会带动整个国家风气。像我们当家长的、当老师的,你所强调的、你所爱好的是什麼,也会同时影响你的小孩跟你的学生。所以,当父母的重视德行,小孩就重视德行;当老师的重视德行,小孩也会起而效法。《弟子规》“冬则温夏则凊,黄香孝行是最好的写照。从东汉起,孝子黄香温席的故事一直流传至今
所以,确确实实有孝心的人,他也同样可以忠於国家,忠於人民。「忠臣出於孝子之门」,确实不错,因为孝子这分心一定可以推而广之,去爱一切人的父母、一切人的子女。
此外,在我国古代二十四孝中还有一位孝子,二十四孝之《恣蚊饱血》
晋[1]吴猛。年八岁。事亲至孝。家贫。榻[tà睡觉的地方]无帷帐。每夏夜。蚊多攒肤[很多蚊子咬人]。恣[zì肆意,随意,放纵]渠血[血多]之饱。虽多。不驱[驱赶,轰走]之。恐去己[自己]而噬[咬]其亲[父母]也。爱亲之心至矣。
夏夜无帷帐,蚊多不敢挥,恣渠膏血[浓血,血多的意思]饱,免使入亲帏[帐子]。
我们学习这句,不是也学著黄香、吴猛,机械地去做。我们从黄香、吴猛这个例子,不只是学到冬温夏凊,更重要的是要体会到黄香的存心,一颗致诚的关爱父母之心。现在很多人家里都有空调,然而我们有哪几个人会先给父母的房间打开空调?让父母有一个比较舒适的生活和休息环境?
这实际上不是一个难不难的问题,本质上是想得到想不到的问题,我们有没有这个意识的问题。我想就算是有这类事情,恐怕还是父母为儿女做得多。肯定是子女回来,发现房间里空调已经开好了。也许有的父母为了节省一点电费,自己的房间不开,先给子女开,这是我们比较常见的情况。冬天,特别是北方天气寒冷,我们可以为父母添置一台暖气机,让父母能在温暖的环境里生活。不管怎麼做,原则是身为子女的我们要处处体贴关怀父母。老人家年纪大了,我们要常常想到,如何能够让老人,过上幸福美满的晚年。
从冬温夏凊我们就体会到,我们要能时时看到父母的需要。父母在哪些方面需要我们就要常常去关怀?一是身体,二是心灵,三是志向。“圣人言孝。皆不是小可的事。礼记云。小孝用力。中孝用劳。大孝不匮(孝有三种情形:小孝奉献气力,中孝建立功劳,大孝无私无穷无尽。慈幼爱长,忘记劳苦,可以算是小孝的用力;尊重仁者,安顿义者,可以算是中孝的建立功劳;广泛施惠,备其物用,可以算是大孝的无穷无尽。)。夫子说舜之大孝。便说德为圣人。大德受命。分明是完天之所生。以天事亲了。须晓得亲是何物。不是一团血肉之亲。我生於亲者是何物。不是一团血肉之我。原是圆陀陀。光亮亮。大家作一块的。亲亦是这个。天地万物。亦是这个。父母生我一身。便要把身所有者。毕罗而献之父母。方是聚顺。”我们可以把它归纳为「养父母之身,养父母之心,养父母之志」。
「养父母之身」,所以生活起居、食衣住行都应该去关怀。假如我们跟父母住在一起,或者住得很近,在食物方面,我们就可以回去的时候带些水果、带些蔬菜回去。常常回去,就能够在食物当中去观察到,可能米快没有了,油快没有了,我们都主动帮父母去买,父母一定会觉得非常开心。没学传统文化之前,我到父母家一般是不买什麼东西的,因为他的工资比我要高好多,吃的、穿的一样都不缺,根本就不需要我买……这样的想法一直到我学习传统文化才改变,现在到父母家我几乎都要买点东西,花钱不多,可父母真的很高兴。
又有四等父母。待孝尤切。而不孝之罪。特甚他人焉。一曰老。二曰病。三曰鳏寡。四曰贫乏。父母当少壮时。食息起居。犹能自理。至龙钟鹄立(húlì如鹄延颈而立,形容盼望等待)。扶杖易仆(跌倒)。寒夜苦寂。铁骨难挨。又如偏风久病。坐卧不适。遗溲(sōu大小便)丛秽(cónghuì1.犹荒芜。2.丛生的恶草。)。席荐(席子和草荐,亦泛指铺垫物。)可憎(令人厌恶憎恨)。子所难奉惟此时。亲所赖子亦惟此时。又如老境失耦(ǒu老伴)。寒暖谁问。形影相对。心话莫提。丈夫犹自可。嫠妇(lí寡妇)可奈何。就使儿孙满前,耦者耦,稚者稚(各人疼爱各人的伴侣,各人疼爱各人的孩子),人人鼾睡去,个个乐事归。
漏声长处不堪闻,枕边泪湿与谁语。有孝儿孙,颇能顾养。犹将冷意,暂托热肠。不幸而母我者,乘惯撒泼。姑我者,横面阻绝,只护半点骨血,空博一生凄楚。又有抚字(扶持,保护:抚养成人)财匮(缺乏)。婚娶力竭,健少年,经营肥暖,老穷人。搔首(以手搔头。焦急或有所思貌)踌蹰(chóuchú犹豫)。望一味以垂涎(因想吃到而流下口水,比喻贪婪或十分羡慕)。丐(乞求)三餐而忍气。夜爨(cuàn烧火做饭)晨炊,犹骂闲食(消闲的食品)。纺绩(fǎngjì纺指纺丝,绩指缉麻)抱孙,尚咒速死。此数等父母,怨气尤足动天。为子孙者,行孝益当倍于常儿。劝化者,亦於斯为吃紧(重要;要紧:这事吃紧,马虎不得)也。
这点我做的非常不好,让我感触最深的是关於我父亲的。父亲因工作原因住我们家,去年的冬天,我们已经在父亲的床上放了很厚的褥子,和我们床上的差不多,可是父亲还是说冷,我很是不解,已经这样厚了,怎麼可能冷?所以有些不高兴,对父亲的话我也没有放在心上。有一次周末,父亲回家去了,突然想起父亲说他床上冷的事来,心想,今晚就在您床睡睡,看看到底是真冷还是假冷。这一躺我方才知,父亲的话是真的,他睡那床真的很凉,上面因为有衣服盖的厚,不冷。但是后背一直到天亮都是凉的。为什麼会是这样。父亲床上的褥子和我们的一样厚,为什麼我们的不觉得凉,而他的就凉呢?后来我一想,是不是因为父亲的床就是个普通的小床,凉气从床底就进入了床上。而我们睡的床呢,床底是放东西箱子,凉气根本就进不来。那天的一睡,让我突然感觉对不起父亲来,是我对父亲关心太不够了,真的感到非常惭愧,第二天我就又给他加了层棉被。下面让我们来看看我们的古人是如何侍父母的。杨乙,行乞养父母。所得食,虽极饥,不敢尝,必先以奉亲。得甘旨(美味的食品),跪进。跳跃起舞,唱山歌以悦之。如是十年,乡人感其孝。与之金,雇为佣,不受。曰:吾亲乌可一日离也?亲俱死,乞得棺。脱己衣敛之。虽严寒,赤身弗恤(给以精神上的安抚)。葬于野,露宿棺傍,日夜哀号。岁时拜献,未尝缺失。他的这种做法像不像现今的孝子王希海?他在二十多岁的时候他的父亲中风。中风以后,因为他正值年轻,发展事业的好时光,可是看到他的父亲中风,他很舍不得;本来有很好的工作机会,他把它辞掉了,之后就由他亲自照顾他中风的父亲。父亲基本上跟植物人已经没有两样,而他照顾他的父亲整整二十五年的岁月,每天半个小时就帮他父亲翻一次身;生怕父亲长褥疮,每天一定要把床单换洗。大家就问他:你过几天再洗不就好了?他告诉他人说:我的父亲中风他已经很难受,我不愿意再看我的父亲多受一点罪。因为人身上有体温、有热气,一定会让床单潮湿,我不希望因为这个潮湿让我父亲难受。每天都洗一次床单,每天亲自用吸管帮他父亲吸痰,他的母亲在那里摇头说,连我都没有他这样的恒心。甚至于他在照顾父亲的过程都能跟父亲心心相印,有一次刚好他的父亲发烧,怎么查都查不到病因。后来他作梦,就梦到自己爬上楼梯,突然跌下来,他就醒过来。你看,他连作梦都时时想着要解决父亲的痛苦,所以他联想到从高处掉下来一定会伤到腿。他赶快仔细的检查父亲的腿,果不其然,他父亲的腿上已经长了一个瘤,是良性的,他赶快帮它处理掉。而要长期带着他的父亲去身体检查,刚好有一个老医生,也是学校里面资深的教授,就问他:你父亲中风多久了?他说已经二十多年了。当下这个老医师非常生气,因为他觉得他在骗他,马上回头就走了。走了以后是去拿王希海他父亲的病历,结果一拿,厚厚的一迭病历。这位老医师是抱着厚厚的病历掉着眼泪回来的,因为医生很难想象一个中风长期卧病二十五年的人,居然皮肤这样的柔嫩,原来就是他的儿子这么体贴入微的照顾。当下这位医师就把医院里面的这些护理人员叫过来,对他们讲:你们的护理都要跟他学习,他才是我们护理系里面最优秀的老师。你看,一个大男人为什么能够做护理做到这么细腻、这么精微?就是因为他这颗至诚的孝心,本来一个门外汉却成为最专门的人。所以《孝经》里面说「孝悌之至」,孝悌的心达到了极处;「通于神明,光于四海,无所不通」,孝悌可以感天动地,他的整个潜能会发挥出来。此他们相比,我真的感到自己不是人。
此外对待其他长辈我们也要,真正生起对老人的孝顺心,恭敬心。伺候老人,如同伺候自己的父母一样,让老人在这里面不会感觉到孤独寂寞。因为每天照顾他生活的人,都是他的孝子贤孙。他们每天都生活在丰富多彩的生活里,他会感觉到越老越快乐,不仅是老有所养,也是老有所乐。这些对老人的照顾,要体现出我们中华民族,传统敬老爱老的精神。这就是‘冬则温夏则凊’给我们的启示。我们能够爱护老人,恭敬老人,到我们老的时候,也能有年青人来爱护我们,恭敬我们。古人讲,‘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所以,真正以一颗孝心对待老人,就会结出丰硕的福德之果。
再来,「养父母之心」,让父母心里面能够常常很欢喜、很自在。这里有个前提,就是我们所作所为一定要让他安心、放心。假如我们的德行不好,纵使你每天都供养父母很好吃的饭菜,父母吃了之后会不会快乐?也不会;他可能边吃还边帮我们提心吊胆。中国的父母比较含蓄,他心里面的感受,有时候不会在言语当中流露,所以我们要善於去体会父母的心境,父母的需要。
所以孔老夫子在〈孝经〉中说:“孝子之事亲也,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五者备矣,然后能事亲。事亲者,事亲者居上不骄,(当庄敬以临下也,)为下不乱,(当恭谨以奉上也。)在丑不争。(丑,众也。争,竞也。当和顺以从众也。)居上而骄则亡,为下而乱则刑,在丑而争则兵。(谓以兵刃相加)三者不除,虽日用三牲之养,犹为不孝也。”(三牲,三个不同的活牲畜)。”
《论语》里面有说,君子要有「九思」,要有九个常常懂得观照的一些态度。哪九个?第一个是「视思明」,第二个是「听思聪」,要能从父母的言谈当中,听出他们心里的需求。比方说我们很久没跟父母打电话,母亲打过来,还等父母打给我们,我们已经太失礼了。父母过来跟你问问你现在的工作状况,虽然是在问你的工作状况,事实上我们应该能听出来,他已经在想念我们,甚至於是想念孙子。我们听得出来,我们就不等父母开口,主动要回家去探望。其实人只要上了六十岁以上,老得就会愈来愈明显,当我们
一、两个月没看到父母,一回去一看到会有什麼感觉?怎麼老这麼多!所以我们要珍惜跟父母相处的机会,善体亲心,常常去关怀、去问候。
这一点,我做的就更不好了,尤其是在我学习
第四篇:弟子规学习心得
弟子规学习心得
通过这几天培训对《弟子规》的学习,让我受益匪浅。其中有些道理很简单,但就是没有真正去体会其中的道理。只有在认认真真地学习了《弟子规》之后才真正的懂得它所蕴含的道理。《弟子规》不但使我增长了智慧,而且还震撼了我的心灵,通过对《弟子规》的学习我深有感悟。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一、做人要懂得感恩。
对一个人而言,首先我们最应该报答的是父母的养育之恩,正因为如此,所以《弟子规》总叙下来紧接着就是以《入则孝》为开篇。感恩之心体现在一个“孝”字上。“父母呼 应勿缓 父母命 行勿懒 父母教 须敬听 父母责 须顺承”。想一想这些都是我们做为儿女应当孝顺父母的基本要求,但我们却有很多没有做到。比如经常会把工作中的不良情绪带回家,面对父母的唠叨,觉得很烦;有时对父母的牢骚,不能很好的给予劝慰,甚至置之不理等等。想想自己平日里对父母的关心太少,而父母对我们的关心却是无微不至,我们身在福中不知福呀!父母对我们的爱胜过一切,只是我们没有好好地珍惜,这份永恒的无私的爱。现在回想起来真是感慨万千。通过这一次《弟子规》的学习,让我真正懂得做人必须学会感恩的道理。希望自己在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中加倍努力,细心地关心体贴他们,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能够给日夜操劳的父母带来幸福的生活,能让他们过上一个幸福美满的生活,也算是作为子女应当给父母一个小小的报答吧。
二、做人做事要有恭敬之心。做人要谦虚,恭敬与谦虚是分不开的,没有内在的谦虚很难做到对人恭敬。俗话说“满招损,谦受益”、“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谦虚是一种美德。在为人处世上有时候爱争强好胜,骄傲自满。想一想骄傲自满有时真的给自己带来了很多伤害,也让自己落后于别人一大截。通过学习《弟子规》让我认识到恭敬和谦虚的重要性,遇事谦虚谨慎,多向他人请教,虚心学习,让自己不断地进步。
第三要找准自己的人生目标。《弟子规》教人向善,目的是让人活得有意义。而我也是通过学习《弟子规》明白和学到了做人的道理,人生是一个过程,过程如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选择了一个什么样的人生目标 《弟子规》本身就是一种规范,一种道德品质的规范;同时也是一个让大家去身体力行、自我管理的行为规范。它不是拿来要求他人的,而是通过自己的践行来引导、带动身边的人一起学习,一同力行,逐步提升自己的素质,提高家庭生活质量,改善工作、生活环境以及社会风气,从而达到构建和谐家园、和谐社会的目的。
“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行有余力,则以学文”是《弟子规》的总纲领。只要我们认真地去学习、去感悟,就会明白许多的道理,为人处世哪些可以做,哪些不可以做,有了做人的准则,在生活工作中就会有正确的判断,及时纠正自己错误的言行。
《弟子规》这本书,它从孝顺父母、尊重长辈、兄弟和睦、做事谨慎、诚信做人、德爱相待等方面都做了深入细致的说明,使我明白了许多道理。《
要想被人尊重,得到别人的赏识,就是要提高自己的修养品行,《弟子规》中正是教了我们,而我自己做到的还远远不够,我想以后会多学习,注意自己的言行,提高自己的修养。我也很谢谢老师的教导,让我学到了很多!
第五篇:弟子规学习心得
读《弟子规》有感
读了《弟子规》这本书,我觉得里面的内容对规范我们的行为很有用,认真学习它,会使你对人对事的看法有所改变,会使懵懵懂懂的你顿时醒悟。
“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这是《弟子规》第一章“孝”里面的一句,这句话的意思是:“父母教导的时候要恭敬地听,父母责备的时候,要心悦诚服地接受。”读到这句话时,我对照一下自己,觉得自己真是个不孝女。平常我做错了事,妈妈批评教育我的时候,我不但不当一回事,反而总是发脾气,甚至跟妈妈顶嘴,过后还会恨妈妈,埋怨妈妈不疼我。现在学习了《弟子规》,想想以前的我,真是太不懂事了,太让妈妈伤心了。原来,不听从父母的教导,就是对父母的不孝,我不想做不孝女啊!以前的我,为什么就这么糊涂呢?我感到自己真是无地自容。
现在好了,有了《弟子规》这一指路明灯,我决心要改过自新,以《弟子规》的行为规范为标尺鞭策自己,严格要求自己。我一定时刻谨记:要恭敬地听从长辈的教导,心悦诚服地接受长辈的批评,孝敬长辈,做父母的好孩子。我再也不会像以前那样跟父母顶嘴、怨恨父母了。
《弟子规》真是我人生的指路明灯啊,如果没有它,长大后我将会变得怎么样?我真是不敢想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