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词画交融,景美情浓——在古诗词教学中感受语文之美(黄巧芬)
词画交融,景美情浓
——在古诗词教学中感受语文之美
厦门市乌石浦小学
黄巧芬
诗词如歌,在平平仄仄中婉转悠扬;课堂亦如诗,在浅唱低吟中扣人心扉,动人心弦。这就是曾惠娟老师的古诗词教学,温婉而大气,诗意而灵动,充分展现了语文的底蕴与魅力。
一、书声琅琅,古韵袅袅。
语文味是读出来的!如何指导读出诗词的韵味,曾老师第次朗读指导都有明确的目的,有层次,有提升。从自读的读通读顺,到字词教学后的字正腔圆,到老师范读后的有板有眼,再到想象画面,依词作画,走进诗人内心,多种形式的诵读将孩子们推向一个情感高潮。孩子们在反复吟诵中读懂了诗词,读入了词,读出了词情。整堂课孩子们反复的诵读让听课者沉浸于古风古韵之中。
二、化词为画,“语用”无痕。
课标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这堂课上,曾老师没有就词学词,而是引导学生放飞想象,化词为画,将语言训练潜移默化地渗透于教学之中。在柔美的音乐伴奏下,学生闭目怀想,老师鼓励学生将脑海中的所想化为口中所述:我听到了
,看到了
,闻到了
……当学生说到白鹭飞翔,桃花盛开时,老师立刻抓住了一个语言训练点:白鹭怎样飞?桃花开得如何?引导学生运用“有的……有的……还有的……”具体描述,在学生的描述中,教师即兴板画,就这样,词的意境在学生的脑海中、口中,在老师的笔下逐渐明朗。此举可谓一箭三雕,使理解词意、想象词境、语言训练三个教学目标浑然一体,润物无声。为了引导学生进行语言积累,曾老师更是循循善诱,“西塞山我该怎么画?”引导学生积累“雄伟壮观、连绵起伏、郁郁苍苍”等词语。“这雨是什么样的雨?”又促使学生运用“蒙蒙细雨、春雨如丝、细雨如烟”等词语进行描述。其实,教学智慧无处不在,在如何使用教材、如何挖掘教材中的语言训练资源,曾老师给我们作出了示范。
三、以诗学词,书香弥漫。
更令人叫绝的是曾老师将丰厚的诗词底蕴融入其中,以诗学词,以诗评价,丝丝入扣,整堂课弥漫着浓浓的书卷味。“好一个一行白鹭上青天”以诗代评简洁形象,“这正是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鳜鱼知”老师巧妙地改写《惠崇春江晚景》中的诗句,活用诗句,巧妙点评,博得了学生会心一笑,“这风是吹面不寒的杨柳风,这雨是沾衣欲湿的杏花雨”南宋诗人僧志南的《绝句》被曾老师信手拈来,于是这风有了温度,这雨有了香气,丰富了学生对词中“斜风细雨”的粗浅认知。就是这样,学习一首词,老师回顾了六首诗,还拓展学生了《渔歌子》系列中的另一首词,同一景物的不同描摹,同一组词的两想对比,学生的诗词视野在不断的延伸。只是短短的四十分钟,信息量如此之大,然而教学节奏却如诗词般悠闲,如园中信步般从容,满眼春光,不能不令人叹服老师的文学积淀,也不能不让人爱上语文。
四、步步为营,层层推进。
理解了词意,再现了词境,如何感悟词情呢?曾老师抓住了词眼“不须归”,采用三步走的教学策略,第一次在词语教学中,让学生从字面上理解,“不想回家,不需要回家”这是学生对“不须归”的初步认知。第二步是在学生放飞想象,化词为画,充分感受到意境之美后,学生读懂了“陶醉美景不想归,怡然自得不愿归”。无疑,此时学生的认知又上了一个台阶。第三步,老师呈现了张志和的生平资料,并拓展学习了张志和的另一首《渔歌子》,在这样扶放结合的引导之下,在两首词的相互补充相互启发下,学生进一步认识了词人张志和——“好一个烟波钓徒”,也走进了他的内心世界,张志和的理想和追求,正是远离浊世,他选择了“斜风细雨不须归”选择了“醉卧渔舟不觉寒”,就选择了快意自在的人生啊!至此,“不须归”的教学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终水到渠成,直抵心灵。
词画交融,景美情浓,徜徉于这样的语文课堂,心驰神往,回味无穷。原来,我们的语文课堂可以这样的柔美,这样的浪漫,我也想诗意地栖居于此而“不须归”了。
第二篇:在语文活动中感受戏剧之美
在语文活动中感受戏剧之美
——对中学戏剧教学教法的几点思考
安徽省肥东第一中学 宣沫(231600)
中学戏剧教学不同于戏剧学院的教学,中学戏剧教学由于教学目标依然在于构建学生语文知识、培养学生语文能力和提升学生语文素养,所以最重要的不在于表演等舞台形式的探究,而在于通过戏剧剧本的解读,把握尖锐的戏剧矛盾冲突,品味优美的戏剧语言,赏析优秀的戏剧艺术形象,理解戏剧丰富的主旨意蕴,从而走进戏剧独特的审美境界,体悟戏剧文学独特的艺术魅力。可以说,中学戏剧教学实质上是戏剧文学的教学。相对于中学语文教学而言,戏剧教学有其独特性,但依然在语文教学的大前提之下。体现在教法上,应侧重为既要教出语文味,又要教出戏剧味,使两者和谐相生,共同服务于学生的语文能力和语文素养的提高。
文学作品阅读教学无疑要以学生的阅读体验为基础,而课堂教学中学生阅读体验的形成需要教师开展丰富有效的课堂活动,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有效的语文活动中来,从而实施更有效的戏剧教学。因此,教师应尽最大的努力来设置一个有效的语文活动情境,预设有效的语文活动方案,并在实施过程中灵动引导,为学生深入戏剧文本,感受戏剧之美找到更多适合的切入点。
一.于反复朗读中揣摩
课标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可见,朗读不仅是作为感悟课文内容的重要手段,也是体现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一个重要标志。“以读代讲”、“以读悟情”、“以读明义”的理念已深入人心,琅琅书声、“读”领风骚的现象成为阅读教学中一道亮丽的风景。戏剧文学作品是耐读的。
如高中必修四《雷雨》一课侍萍和周朴园三十年后偶遇的那场戏,仅从开头至“我们想把她的坟墓修一修”,“哦”这个词的出现频率就很高(共10次,仅仅周朴园就“哦”了6次),可以让学生去摹读,从中体会出周朴园的心态变化过程,从而来准确解读周朴园对侍萍的“怀念”。也可以抓住戏剧文学适合分角色朗读的特征,让学生对分角色朗读。在反复分角色朗读的过程中把握戏剧冲突,揣摩人物心理,分析人物性格;在分角色朗读的过程中,品味语言,琢磨其潜台词。过程中始终尊重学生的点滴发现,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让学生在和文本的对话中进行思维的碰撞,我想,经过反复朗读,揣摩出来的人物是存在于学生心目中“独特的这一个”,而不是仅仅给周朴园贴上一个虚伪狡猾的标签。
二.于比较阅读中探究
布鲁纳认为:“学习者在一定的问题情境中,经历对学习材料的亲身体验和发展过程,才是学习者最有价值的东西。”一切学习都是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进行的,从这种意义上讲,“问题情境”可理解为一种具有特殊意义的教学环境。教师有目的的、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进行比较阅读,是创设问题情境的一种有效方式。促使学生在比较中质疑问难、探索求解,是利用语文活动去进行戏剧教学的又一方法。
再如《雷雨》中周朴园语言的另一个独特的特点是常用短问句。教学中,我作了了这样的变动:
鲁侍萍 哦,——那用不着了。
周朴园 怎么?(变动为‚怎么就用不着?‛)鲁侍萍 这个人现在还活着
周朴园(惊愕)什么?(变动为‚她真的还活着吗?‛)
学生在比较后发现,短问句能更有效地地表现出此时周朴园的“惊慌”。再如笔者执教《牡丹亭·游园》(人教版选修教材《中外戏剧名作欣赏》)这样的一个教学片断:
师:梅兰芳先生在演唱时对‚好姐姐‛的曲词做了些改动。试与原作作比较,谈谈自己的看法。
原作:
【好姐姐】“旦”遍青山啼红了杜鹃,荼蘼外烟丝醉软。春香啊,牡丹虽好,他春归怎占的先!
“贴”成对儿莺燕啊。
“合”闲凝眄,生生燕语明如翦,呖呖莺歌溜的圆。“旦”去罢。
“贴”这园子委是观之不足也。“旦”提他怎的!修改后:
【好姐姐】“旦”遍青山啼红了杜鹃,荼蘼外烟丝醉软。春香啊,牡丹虽好,他春归怎占的先!
“贴”小姐,你看莺燕叫得好听吓。
“合”闲凝眄,生生燕语明如翦,呖呖莺歌溜的圆。“贴”这园子委是观之不足也。留些余兴,明日再来耍子罢。
“旦”有理。
生:我觉得改得好,改过之后更口语化,更方便演唱。
生:我觉得改的不好,原文当中有一个词:‚成对儿莺燕啊‛,而本来这个时候的丽娘就特别希望自己能够成双成对的。
师:那改掉了就让杜丽娘游园的行为失去了心理依据。知道杜丽娘为什么会‚慕春情‛吗,在之前的剧情介绍中我特地给隐掉了,在游园之前,杜丽娘的老师教了她一首诗: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她就是这样被惹起了春情的。第二处改得好不好?
生:不好。这样改虽然唱起来顺畅些,但直接改变了当时杜丽娘的心情,人物的郁闷感就被削弱了。
师:你这里的‚削弱‛这个词用的非常好,改动可能是为了演出的需要,但是既淡化了杜丽娘的心理冲突,也与后面杜丽娘在【隔尾】中的唱词‚┅┅便赏遍了十二亭台是枉然‛的情绪不够一致了。
当然,学生的阅读体验有可能是浅层次的、零散的,杂乱的,甚至有时候是有误的,因此,作为教师,首要的是对学生的尊重,这种尊重体现在对学生从不同角度揣摩戏剧潜台词的尊重上,有效活动过程应该是师生思想的开放的过程,观点碰撞的过程。其次是教师能否发挥应该有的“导读”作用。语言的东西,往往言近而旨远,教师自身应对文本解读有深刻的理解,否则,或是理解偏颇,以误引误,或是浅尝辄止,课堂语文活动就只能停留在浅薄的表面。
三.于语言咀嚼中品味
戏剧语言虽篇各有别,但都是极富张力的。台词之美,是戏剧之美的承载,也是语文活动可以大显身手的地方。例如,《牡丹亭·游园》全剧采用抒情诗的笔法,倾泻人物的情感。语言浓丽华艳,意境深远。一些唱词直至今日,仍然脍炙人口,表现出很高的艺术水准。教师如果能够引导学生去品味优雅的古典唱词,虽只字片语也是可喜的。再如笔者执教《牡丹亭•游园》时的一个教学片断:
师:‚春女思而秋士悲‛是人类一种共同的情感,叶嘉莹先生曾说过:‚所谓‘物色之动,心亦摇焉’,而尤以春日之纤美温柔所显示着的生命之复苏的种种迹象,最足以唤起人内心中某种复苏着的若有所失的茫茫追寻的情意‛。
从好奇的欣然前往到落寞的伤感归来,似乎,青春的杜丽娘在春光里走过了一段很不平常的心路历程。那么。她究竟见到些什么、听到些什么、想到些什么?被誉为文采派代表作家的汤显祖一定会用他的如花妙笔为我们讲述这个女孩的一段不平常的游园故事。就文中的
前五只曲子,选其中的几支,或一支,甚至可以是某支曲子中的某一句,对其进行赏析或评论,可以加入想象联想,也可以是分析理解;可以写一句、几句或是一小段。让我们通过你写的文字,在今天的课堂上,了解、看见甚至是唤出那个真实的杜丽娘来。
生:(写)…………
师:刚才我看到一位同学对‚袅晴丝吹来闲庭院‛中的‚丝‛分析的非常有味道,我们请这位同学给我们大家读一读他的作品,大家在听的时候看一看能不能给自己以启发。
生:‚袅晴丝‛的‚晴丝‛和感情的‚情丝‛是谐音,春天来了,一种‚情丝‛融在这个小院的‚晴丝‛当中。
师:那就是杜丽娘内在的情感融在了外在的景物当中。那你平时会看到这个‚晴丝‛吗,比如你在校园当中,你会特地去关注吗?
生:不会。
师:那为什么杜丽娘会呢? 生:那是因为杜丽娘心中有一份情。
师:哦,有情在前是吧。好,请坐,这‚情丝‛里面还有没有别的况味?
生:杜丽娘连这个‚晴丝‛都能发现,是不是就像她之前说的,此刻她真的‚闷无端‛,很无聊,人只有在很无聊的时候才会关注那些平时不大关注的东西。
生:‚没揣菱花……‛,从这里看到杜丽娘在个大家闺秀非常的害羞。师:你能找到一些表现杜丽娘这种心情的一些词吗?
生:‚没揣‛,‚迤逗‛……有些像李清照词中的两句:‚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就是这个味道,欲走还休的味道。
生:‚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本来是大好春光,丽娘却感慨‚奈何天‛,‚谁家院‛,这是在以乐景写哀情。
师:你说的非常好,这是在以表面的乐景写内心的哀情。
生:其实这两句词让我想起了柳永的两句词:‚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师:对,这就是此时的杜丽娘。
生:‚剪不断,理还乱,闷无端。‛这句话化用了李后主的‚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表达了丽娘此刻内心的情感,愁绪连她自己都不清楚,作为一个怀春的女子,丽娘有这样的心情显得入情入理,也为后文‚隔尾‛中的直抒胸臆做了铺垫。
师:很好,我觉得你已经走进作品,更走近作品人物了,因为我听到你已经把‚杜丽娘‛ 的姓去了,直接称‚丽娘‛了。(生大笑)
生:‚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我觉得这句话非常的重要,这句话是丽娘的感叹,这里面包含着三分怨,三分苦,三分感叹还有一份喜悦。这才是真正的杜丽娘,丽娘在深闺十六年却未被人所识,今朝得见春景,这浓烈的春光叩开了她厚厚的心门,在这张纯白的纸上写下了最浓重的一笔,她发现了外面的世界有多么的美好,也引发了她对春景、纯情的憧憬。(掌声)
师:你把丽娘的情绪在这里理解的特别好,可喜的时候又觉得可叹,可怨,可恨,其实还有一个可怜。还有吗?
生:‚便赏遍了十二亭台是枉然,倒不如兴尽回家闲过遣。‛我认为她是怎么想的吧:虽然春光无限,虽然是自己家的园子,虽然现在百花盛开,但是这些都不是属于自己的,虽然我欣赏了这么多,尽收眼底,但又能怎么样呢,我最终只能回到深闺当中,去做我的女红,去做我的诗,去学女子的三从四德,所以说她不仅有感慨春光,怨,更多是一种无可奈何吧。(掌声)
在这里,笔者所做努力形式上虽然并无新颖之处,但紧紧围绕唱词之美展开语文活动,教学目标明确,所教内容和目标一致,活动效果较好。“不光发现美之所在,还引导学生发现美之秘密”是需要教师用心地设计好的语文活动的。
四.于情景创想中理解
人教版选修教材《中外戏剧名作欣赏》的“前言”中认为,戏剧教学的一个突出特点和优点就是实演性。限于学时、课程等因素的影响,戏剧的实演有迫不得已的限制性因素,且难以持久展开。加之,中学教材中的戏剧多为节选,学生难窥全貌。作些随堂、随机的剧情创想是强化学生理解剧本的好方法。比如笔者执教《北京人》(人教社选修教材《中外戏剧名作欣赏》)时有过这样一个语文活动的尝试:
师:一个蕙质兰心的如兰花般的愫方和关在笼子里被驯养的鸽子一样的曾文清,在剧本第三幕的结尾又重新地遇到一起。剧本没有提供对白,就让我们来为他们间的相遇加上一小段对白吧。同学们可独自完成,也可相互合作。可长可短。
(学生思考写作,并展示)
第一组(两女生,分别演愫方和曾文清)生1(演愫方):你——你,怎么又回来了? 生2:(演曾文清)我——我…… 生1:我的天啊……
生2:愫方,我……(低头,转身离开)第二组(两生,女生演愫方,男生演曾文清)女生:你还是回来了? 男生:愫方,我——,愫方……
女生:为什么,为什么?自由呢,幸福呢?全都不要了吗? 男生:不是的,我——不是的,不是这个样子。女生:(喃喃的)不是的?不是的…… 男生:我遇到点困难,给我点钱吧。(学生陈述编写理由,略)第三组:(一生分演两角色)
愫方:你终究还是回来了。(眼睛转向屋外的空地上)曾文清:(望着笼中的鸽子,良久)……
愫方:你终究还是飞回来了。(望着院中笼子里的鸽子,面如死灰)……
在学生精彩的演绎之后,我又展示了曹禺的原作,让学生比较异同。让学生在“同”中产生与原作构思不谋而合的惊喜,在“异”中感受曹禺这个伟大剧作家的创作功力。语文活动的开展让学生充分领略到了戏剧之美。
我想,中学教材中所选戏剧作品都是优秀文化遗产,以合适而灵动的语文活动充分引导学生在阅读体验和生活体验的基础上感受作品的美学意义,接受戏剧悲喜力量的震撼,是中学戏剧教学题中应有之义。
第三篇:在语文教学中感受汉字的形态美与文化美
在语文教学中感受汉字的形态美与文化美
作者姓名:刘坤
单 位:黑龙江省安达市 羊草二中
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有着丰富的形态变化和极其深厚的文化内涵。汉字的形态主要表现在结构的对称、笔画的疏密等。汉字是表意文字,因此和拼音文字不同,我们能够从汉字本身去探索其妙趣横生的文化世界。
一、教学中感受汉字的形态美
汉字起源于绘画。汉字本身就具有绘画美的因素。以方块字为特征的汉字,自从出现那一天起就与绘画联系在了一起,就出现了中国书法艺术的萌芽。汉字的形态美主要体现为结构对称、笔画疏密、点画轻重、行笔缓急等特征。
在汉字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学习书写 汉字的正确理念。强调身法与笔法。比 如强调执笔松紧适宜,强调身正字
稳运笔灵活,强调指实掌虚力到笔尖。
(图——1)
因为汉字的特点是横画求平且稍斜,给人以灵活;竖画求稳,竖画不稳,竖不挺直,字则不稳,有失态之嫌。因此,竖画是字的骨干,起到支柱作用。
教师要引导学生对汉字进行整体把握和感知,因为写字结构的成败将决定一个汉字书写的美丑。当代大书法家启功曾经举过一例来说明这个问题。他说:“王羲之的字为公认的楷模,选王羲之的‘三’字从笔画到结字都好看,那么我用剪刀把每一笔画都单独剪下来,再随便往桌上一放,这个‘三’字会成什么样,好不好看?当然不好看。”
从汉字的形态上来看,感受其形态美的过程是感性的,情感性的。学生对汉字形态美的认识与学生本身的性格特点、审美情感有一定的关系。教师在教学中,要针对学生的不同设计教学。要针对不同的年龄、学段设计符合其审美情趣的教学计划。例如针对初中学生的汉字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解我国汉字演变的历史。
2、树立民族自豪感,热爱祖国的语言。教学过程:
谈我国汉字演变的历史。
汉字已有五千年的历史。它由记事符号和记事图画演变而成。早在新石器时代晚期的彩陶上,就出现图画和符号,它就是汉字的前身。现在所能看到的最早成熟汉字,是公元前十四世纪(商代)刻于兽骨和龟甲上的文字,称甲骨文。已使用单字四千六百多个,形声字已占一定比例,已是发展成熟的文字了。
甲骨文,是商朝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由于它是以记录占卜之事为主的,所以又被称为“卜辞”、“契文”;又因为最早是在殷墟(商朝后期的都城遗址,在今河南安阳小屯村)发现的,又叫“殷墟文字”。已收集到的甲骨文单字约有四千多个,其中一千多字可以释读。这种文字已较完备,但是有许多字的笔画和偏旁尚未完全定型。周朝早期也有少量甲骨文出土。
金文,是商、周时期刻铸在青铜器上的文字,又叫“钟鼎文”。这种文字前期字体与甲骨文相近,有的还保留了早期图画文字的痕迹;后期与小篆相近。已收集到的金文单字有五六千个,多半可以释读。金文的形体结构比较成熟,周朝的金文铭辞有的一篇长达五百字。
小篆,是秦朝通行的文字,又称“秦篆”。战国时期,中国各地文字异形;秦始皇统一中国之后,对文字加以整理和简化,在“大篆”(又称“籀文”,春秋战国间通行于秦国)的基础上,规定了一种标准字体,这就是“小篆”。秦朝的这一统一全国文字的重要措施,对汉字的规范化起了很大的作用。
隶书,是汉朝通用的文字。始于秦未,沿至三国。又称“汉隶”、“佐书、“八分”等。早期的隶书保留了一些小篆的形迹;后来波磔的笔法增多,这成为隶书字体的一个显著的特点。隶书的出现,为后来的楷书奠定了基础,标志着汉字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的转折点,那就是由古文字阶段进入了今文字阶段。草书大约始于汉朝初期,早期的草书是书写隶书时的快捷变体,称为“草隶”,后来又叫“章草”。汉末以后,脱去章草中保留的隶书笔画的痕迹,形成一种笔势连绵回绕、偏旁相互假借的“今草”。唐朝时还出现了一种笔画更加放纵、难以辨认的“狂草”,现在一般所谓的草书指的是“今草”。
楷书,是汉朝未年开始出现,盛行于魏晋南北朝,一直通行到今天的一种字 2 体。楷书点画形态丰富,彻底摆脱了篆书的影响,构形单一。由于它的形体端正,笔画平直,足为楷模,所以被称为“楷书”,又叫“正书”、“真书”。历代许多书法家都是以楷书闻名于世的。
行书,是一种介于楷书和草书之间的字体,三国和晋朝以来流行。这种字体写起来比楷书便捷,又比草书易于辨认,所以很受群众喜爱,行书中楷法多于草法的叫“行楷”,草法多于楷法的叫“行草”,但是很难有一个截然分开的界限。
(图——2)
感受汉字形态美的过程也是教学对话过程。因此,与汉字形态美的对话,是学生用心灵去感知文字的形体美,点线美、结构美、空间美。
二、教学中感受汉字的文化美
汉字是表意文字,汉字的造字法有六种: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假借、转注。浩浩五千年的灿烂文化熔铸在一个个具有文化意蕴的文字当中。我们在文字教学中应当注重文字的文化内涵,让一个个方块字灵动起来。
我们在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从汉字产生的悠久历史中感知中国文化历史的悠久;从汉字产生的悠久历史中感悟国学的博大精深;从汉字的学习中了解中国文化的厚重与璀璨。从汉字的造字中我们可以感知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汉字教学应该是语文教育文化学的一部分。
例如,我在《散步》一课公开课的教学中融入了汉字教学的元素,以汉字教学推动阅读教学,在汉字教学中感悟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时间:2013年5月 地点:三楼大教室 教师:刘
坤(公开课实录片段)
师:请看大屏幕“孝”字的造字方法意义。
生:看图讨论。
师:请同学们用手指边空写边读出来。生:读„„
师(看大屏幕讲解)“孝”字甲骨文上 面很像长着长发的老人,长发之下是个孩子。而金文的表达则更为清楚,上面是长着长发 的老人伸出手领着孩子。小篆是老人被孩子
(图——3)
搀扶着走路。我国现存最早的汉字文献资料殷商甲骨卜辞之中已有“孝”字反映中华民族极为重视孝的观念。《说文解字》解释篆体孝字云:“善事父母者。从老省,从子,子承老也。”孝字写的就是老人与子女的关系。“孝”字的造字本意就是侍奉、敬爱父母和老人。“孝”字反映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一篇充满亲情的文章《散步》。
在汉字教学中要注意汉字的形态美与文化美。让学生认识汉字的造字规律,感受汉字自身的文化内涵和文化气息。学生对祖国文字的感悟是学生语文素养的一部分。一个对祖国文字没有什么感情的学生谈何语文素养,爱国情怀又根植何处?从形态美入手,感悟汉语言文字的文化内涵,积淀语文素养,培养深厚的爱国主义情怀。让每一个汉字插上一双灵动的形态美与文化美的隐形翅膀,载着我们在语文的天地中遨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