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秋瑾纪念馆参观有感
秋瑾纪念馆参观有感
秋瑾纪念馆位于浙江省绍兴市城南和畅堂18号,坐北朝南,木构筑,深五进,均为阴阳分瓦硬山造,是一座较典型的江南民居。这里北靠林木苍翠的塔山,离清波荡漾的鉴湖不远,境古雅清幽。秋瑾纪念馆大门上面悬挂着辛亥革命老人何香凝所题的“秋瑾纪念馆”匾额。
孙中山曾写挽联纪念她:
“江户矢丹忱,感君首赞同盟会;轩亭洒碧血,愧我今招侠女魂。”
毛泽东的诗作赞她为“忧忡为国痛断肠”的绍兴名士之一:
“鉴湖越台名士乡,忧忡为国痛断肠。剑南歌接秋风吟,一例氤氲入诗囊。” 秋风吟,即指女士的绝命词:“秋风秋雨愁煞人”。
她就是秋瑾,风华绝代之女性,近代中华巾帼第一人。
绍兴是秋瑾的故乡,也是秋瑾牺牲之地。秋瑾自号鉴湖女侠,鉴湖既在其故乡绍兴。绍兴有秋瑾的四处纪念地:和畅堂秋瑾故居,大通学堂,风雨亭,轩亭口秋瑾就义处(秋瑾纪念碑)。距绍兴不远的杭州西湖西泠桥畔,是秋瑾墓。我读过秋瑾的诗词文章,对她非常敬佩。在南方工作期间,我有幸怀着崇敬的心情瞻仰了秋瑾的遗迹。
秋瑾生于福建,少女时代回祖籍绍兴生活,就住在和畅堂。她少年聪颖,作诗填词,才名卓著。更可贵的是她不仅仅满足于做一个诗词自娱的咏絮才女,她追求人格的独立,追求为国家民族建功立业的豪迈人生。她慨叹“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她自信“他年书勒燕然石,应有风云绕笔来”。她喜爱武术,去萧山外祖家跟表兄学习骑马击剑,回到绍兴后每日清晨到和畅堂后的塔山刻苦练习,练就了一身矫健身手。这更让她英姿飒爽,豪放潇洒。
虽然秋瑾是如此的卓杰,但她也逃不脱当时封建家庭“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婚姻安排,父母把她嫁给了湘乡富绅之子王子芳。王子芳是个标准的纨绔子弟,秋瑾秉性端庄凝重,性格又热情豪放,与纨绔子弟格格不入。“知己不逢归俗子,终身长恨咽深闺”。她内心的痛苦与挣扎可以想见。在致友人的信中她写到:
“瑾生不逢时,性难谐俗。身无傲骨,而苦乏媚容,于时势而行古道,处冷地而举热肠,必知音之难遇,更同调而无人。”
为了追求知音和理想,她甚至愿意献出生命:“交游薄俗情都倦,世路辛酸味久谙。绿蚁拼将花下醉,黄庭闲向静中参。不逢同调嗟何益,得遇知音死亦甘。” 但有着烈火般性格的秋瑾决不会就此陷于沉闷无聊之中,她必然会冲破牢笼,追求自由与光明。在北京期间,她耳闻目睹了维新变法的失败,义和团运动的兴起,八国联军的入侵,清政府的腐朽无能和无耻卖国,洋人的横行凶残,这些都激起了秋瑾强烈的义愤。在北京她还结识了吴芝瑛等一批具有先进思想的友人,接触了大量新思想的报刊书籍。这时候的秋瑾已不是那个闺阁中对月吟诗的女子,她已成为一把锋锐的利剑,要穿透那茫茫的暗夜,拯救危难中的祖国。
“大人处世当与神物游,顾彼豚犬诸儿安足伍?”志向宏大的秋瑾不可能被那个俗子王子芳束缚一生。当时的大量留学生包括鲁迅,陈天华,邹容等这样的精英赴日留学,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日本成为当时中国革命的一大据点。赴日本留学就成为秋瑾的选择。其夫王子芳竭力阻拦,断绝秋瑾的经济来源,甚至无耻地窃取秋瑾私蓄首饰。但秋瑾决心既定,虽千难万险决不能阻其行,她仍然变卖剩余首饰筹备学费。这时发生的一件事足以显示秋瑾的豪侠慷慨性格,她自身资费尚且不足,但闻听戊戌志士王照被囚,秋瑾虽与其素不相识亦不赞同其改良主义主张,但钦佩其爱国热情,仍托付友人将自己学费之一部分送入狱中,并嘱勿告己名。
海轮载着秋瑾对新人生的追求,劈波斩浪,直趋日本。在途中,秋瑾填词《鹧鸬天》一首:
“祖国沉沦感不禁,闲来海外觅知音。金瓯已缺总须补,为国牺牲敢惜身? 嗟险阻,叹飘零,关山万里作雄行。休言女子非英物,夜夜龙泉壁上鸣!”
在日本期间,秋瑾刻苦顽强,异常用功,读书写作至深夜。并经常到武术会练习体操,剑术,射击技术,为以后的武装斗争作准备。她先后加入三合会,光复会,同盟会等革命团体,并组织“演说练习会”,创刊《白话》,积极鼓动宣传革命救国。她对有志报国之青年,慷慨交友,并尽最大努力安排国内女子赴日留学。对留学只为归国求官的纨绔子弟,她直斥其非,甚至当面斥其为“死人”。秋瑾喜爱宝刀宝剑,在日期间亦常带一短刀随身,演说激昂处,抽刀插于案几,大声疾呼:“有回国后投靠清廷,卖友求荣者,吃我一刀!”鉴湖女侠之名,中国留学生无人不知。秋瑾曾赋诗《对酒》以抒豪情:
“不惜千金买宝刀,貂裘换酒也堪豪。一腔热血勤珍重,洒去犹能化碧涛”。
此时的秋瑾,已决心为推翻满清王朝,光复华夏而献出生命。1905年,日本政府应清政府之请求颁布《取缔清韩留学生规则》,中国留学生群体抗议,陈天华滔海自杀并遗《绝命词》以激励生者。秋瑾坚决归国,归国后寄留日同学信曰:“吾归国后,亦当尽力筹划,以期光复旧物,与君相见于中原。成败虽未可知,然苟留此未死之馀生,则吾志不敢一日息也。吾自庚子以来,已置吾生命于不顾,即不获成功而死,吾亦所不悔也。”
秋瑾回国后,先在湖州浔溪女学任教,与校长徐自华并其妹妹徐蕴华成莫逆之交。后在上海创办《中国女报》,提倡男女平权,宣传民主革命。1907年,绍兴大通学堂公推秋瑾主持校务。秋瑾以大通学堂为培养革命干部之基地,联络浙江会党,亲走浙江十几个县,餐风饮露,为革命日夜奔波,统一浙江秘密军事组织,组织光复军,并与安徽徐锡麟约定浙皖同时起义。是时秋瑾对革命报无限之希望与决心,1907年春,秋瑾在浙江发动起义前夕到金华兰溪会见蒋乐山(浙江学界人物,思想急进,与秋瑾共谋起义)时赠诗曰:“好将十万头颅血,一洗腥膻祖国尘。”
但风云突变,徐锡麟安庆起义失败,秋瑾的起义计划暴露。秋瑾知晓消息后本有时间躲避,但为保存浙江义军实力,她不顾个人安危,留安全与同志,留艰险于自己。镇定自若组织人员疏散,销毁名册文件。当清军包围大通学堂时,秋瑾英勇抵抗,寡不敌众而被捕。敌人逼供,秋瑾但书“秋风秋雨愁煞人”七字,余无一言。1907年7月15日晨,秋瑾英勇就义于绍兴古轩亭口,时年33岁。
在秋瑾故居,我看到了她被捕前寄给学生徐小淑的《绝命词》手迹: “痛同胞之醉梦犹昏,悲祖国之陆沉谁挽。日暮穷图,徒下新亭之泪;残山剩水,谁招志士之魂?不须三尺孤坟,中国已无干净土;好持一杯鲁酒,他年共唱摆仑歌。虽死尤生,牺牲尽我责任;即此永别,风潮取彼头颅。
壮志尤虚,雄心未渝,中原回首肠堪断!”
―――读之泪垂„„
秋瑾殉难后,国人纪念如潮,怒壑排空,直指腐朽残暴的清廷。当年既发生潮州黄冈起义,惠州七女湖起义,钦州防城起义和镇南关起义。直至1911年武昌起义,满清政府终于被推翻,实现了秋瑾“风潮取彼头颅”的预言。秋瑾领导的浙皖起义虽然失败,但唤醒国人,振奋精神,其功不可磨灭。
秋瑾与徐自华考察杭州制定起义计划时,曾与徐自华一起瞻仰岳坟,留恋不忍去,并定下埋骨湖山之约。秋瑾去世后,其挚友徐自华,徐蕴华姐妹冒清廷之淫威,为秋瑾营葬。实现了秋瑾生前埋骨西泠的愿望。后虽经数次迁移,秋瑾墓最终还是留在了西泠桥畔。墓地上方为秋瑾手持宝剑的汉白玉雕像,端庄凝重,英姿飒爽,可见鉴湖女侠生前之风骨。绍兴古轩亭口秋瑾就义处,现在是秋瑾烈士纪念碑,蔡元培撰写碑文。纪念碑对面是秋瑾纪念广场,有秋瑾的汉白玉雕像和孙中山手书的“巾帼英雄”四个大字。广场时时有民众自发献供鲜花纪念。
一个纯洁高贵的灵魂逝去了,但这样的人,是虽死犹生的。有些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些人死了,她还活着。秋瑾这样的英杰,值得全民族的纪念。她的爱国情深,她纯洁而勇敢奋进的精神,她的人格魅力,是璀璨的星光,永远闪耀在中华文明的星空。
第二篇:参观纪念馆有感
连云港市革命纪念馆观后感
12本科班--赵蕊-47 一直对连云港革命纪念馆充满了敬畏与好奇,宏伟的纪念馆矗立在市政府对面,让它多了一分严肃与神秘。终于这一天,我怀着激动的心情参观了纪念馆。
5月4日上午,我随班上几个同学一起去参观了连云港市革命纪念馆。天气虽好,但很沉闷。一到纪念馆前面,觉得一股令人肃然起敬的气势压了过来。在明朗的天空下,纪念馆显得越发的雄伟。
根据资料我了解到 连云港市革命纪念馆作为中央、省委高度重视,倾力打造的大型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是集宣教、收藏、研究、旅游等诸多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也是目前全国规模较大的地市级综合类革命纪念馆。连云港市革命纪念馆成立于1987年6月,原址始建于1925年的陇海公寓。1938年3月,中共中央长江局特派员张文海、谷牧奉命到新海地区驻军东北军第五十七军第一一二师建立中共地下工作委员会就寓居于此。工委建立后,3月11日由张文梅和工委委员刘曼生(谷牧)介绍,发展第一 一二师第六六七团团长、抗日名将万毅加入中国共产党为特别党员,入党宣誓也在陇海公寓。为纪念这一历史事件,中共连云港市委、连云港市人民政府于1987年6月6日决定将这里辟为连云港市革命纪念馆。
连云港市革命纪念馆是一座固定的永久性革命史陈列馆,是雄伟、庄严、富有时代风格和具有传统特色的宣传教育基地。重温历史,让人感叹不已。纪念馆内成列了从五四运动到中共成立,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一直到现在的连云港的图片、资料等。这段历史中,最令人难忘的定时抗日战争时期。我怀着对无数革命志士的崇高敬意和对伟大革命先烈的深切缅怀,认真地参观了整个纪念馆。每到一处,我都会驻足沉思,仔细观看了各展厅的文字介绍、图片、影像和珍贵实物。通过参观,我了解到连云港市在“五四”运动、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的革命斗争史,了解到连云港市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的经过、做法、取得的成绩以及美好愿景。我都深深地感受到先辈们对封建帝国主义坚贞不屈,顽强拼搏的斗争精神,同时有责任继承先辈们的光荣传统,增强爱国主义精神,努力学习,勤奋踏实。
这次活动使我深入了解了中国共产党在连云港地区的发展斗争史以及连云港市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情况,接受了优秀的革命传统教育,重温中国共产党在港城的艰苦奋斗历程,感受港城近代以来所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同时,也让我们认识到了作为一名新时代青年,要跟随党的步伐,多读书、勤思考、苦钻研,在大学时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烈士前辈用生命和热血换得了革命的胜利,所以,我们才有今天和平美好的生活,因此,我们应该牢记历史,以此不断鞭策自己,珍惜现在的生活,学好知识报效祖国,缅怀先烈!
第三篇:参观纪念馆有感
参观抗日战争纪念馆有感
4月24日,老院党支部联合医务处、口腔、医技机关等党支部组织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参观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坐落于中华民族全面抗日战争的爆发地——北京卢沟桥畔的宛平城内。
纪念馆正前方是抗战广场,广场中央矗立着象征中华民族觉醒的“卢沟醒狮”,广场中轴线两侧各分布着7块草坪,寓意七七事变爆发地和中华民族的十四年抗日战争,基座为汉白玉、高达14米的国旗杆竖立在广场北侧。覆以乳白色大理石的展馆外墙与镶嵌着独立自由勋章图案的锻铜大门,使纪念馆尤显肃穆、庄严。
进入序厅,迎面是一座长18米、高5米的大型铸铜浮雕“把我们的血肉铸成我们新的长城”,左右两侧墙壁上,分别镶着《义勇军进行曲》和《八路军进行曲》的曲谱,顶部由15个方形藻井组成,悬挂着8口方形古钟,象征着八年抗战。
展览分为八个部分:第一部分,民族危机、救亡兴起;第二部分,国共合作、共赴国难;第三部分,抗战灯塔、中流砥柱;第四部分,日军暴行、惨绝人寰;第五部分,浴血疆场、民族壮歌;第六部分,得道多助、国际支援;第七部分,历史胜利、巨大贡献;第八部分,以史为鉴、面向未来。
展览陈列形式采用巨幅照片、形象图表及现场复原等形式,利用文物及塑型结合的方法组成立体空间,使观众产生强烈印象,如“地
雷战景观”、“地道战景观”、“水上游击队”等立体模型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半景画的陈列采用声光变景技术,使半景画的陈列艺术达到了当前的先进水平,再现了“七·七事变”的战斗场面。英烈厅中的主题雕塑更达到了震撼心灵的效果。
回顾日本侵略者在我国犯下的滔天罪行,日军铁蹄过处,一片凋零;一桩桩惨案,一个个“万人坑”,让人触目惊心;推行“三光”政策、制造“无人区”、发动细菌战等,日军企图用武力击垮中国人民,然而他们错了,中国人民没有屈服,中华民族的民族精魂犹如卢沟桥一样,岿然屹立永不倒!经过十四年的艰苦抗战,中国人民终于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
走出纪念馆后,大家心中仍旧感慨万千,今日的中华民族已经崛起并屹立于世界之中,现在的我们已不惧怕任何来犯之敌。但历史不容忘记,我们只有牢记曾受的苦难,才会倍加珍惜今日的和平,要奋发学习和工作,为国家的强盛而奋斗!
第四篇:抗日战争纪念馆参观有感
抗日战争纪念馆参观有感
这个星期天注定不能平静的度过,参观完抗日战争纪念馆,我内心深深被震撼,于是有感而发。
抗日战争纪念馆是全国唯一全面反映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大型综合性专题纪念馆,坐落于七七事变的爆发地——北京西南卢沟桥畔的宛平城内,庄严,肃穆。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展示了中华民族的抗战历程。展览以历史图片和实物为主,辅以景观、油画、雕塑、幻影成像、影视片等展示手段,突出表现在中国共产党倡导建立的统一民族战线旗帜下,以国共和作为基础,全国各族人民共同抵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历史,突出表现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的中流砥柱作用,突出表现中华民族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付出的巨大民族牺牲和做出的重要贡献,深刻揭露日本侵略者在侵华战争中犯下的滔天罪行。
在参观中,我们首先感受了在那个危难时刻,中华民族一致抵御外敌的那种“团结”的精神。在中国共产党的倡导下,以国共两党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四万万同胞在爱国主义旗帜下团结起来,汇成浩浩荡荡的抗日洪流。从国民党数百万军队在正面战场的奋起抵抗:淞沪会战、南京保卫战、徐州会战、保卫武汉……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和新四军让侵略者陷入人民战争的海洋:平型关大捷、百团大战、地道战、地雷战、麻雀战……再到台港
澳同胞捐款捐物,海外华侨认购国债回国参战,不同党派和团体捐弃前嫌,共赴国难……“到了这个最危险的时刻”,整个中华民族聚合了中国近代历史进程中空前的团结精神,形成了真正战胜日本侵略者的无坚不摧的力量源泉。
随着缓缓移动的参观人流,杨靖宇,佟麟阁,左权,张自忠……一个个熟悉而崇高的名字印入大家的眼帘。国难当头,英雄辈出。八路军副参谋长左权牺牲时,年仅37岁;东北抗联将领杨靖宇牺牲后,日军发现他的胃里尽是枯草、树皮和棉絮,竟无一粒粮食;打完最后一颗子弹,狼牙山五壮士毅然砸枪跳崖;被敌围困河边,誓死不屈的8位女战士挽臂沉江……“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正是无数抗日先烈的爱国奉献精神凝聚起了中华民族不屈的脊梁。可以说,没有数不清的仁人志士为国奉献的崇高精神,中国抗战的胜利是不可能的,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也绝不会是在1945 年。
走出展览馆,我的心中充满着崇高与悲壮的情怀,但是却没有多少作为“胜利者”的喜悦。伤亡3500余万人,财产损失6000亿美元,这一个个鲜明的数字让我不能有丝毫的轻松和愉快。在这场战争中,由于国家的孱弱,民族承载了更多的苦难,付出了更高的代价。从来不会有人怀疑抗战史是一部胜利史,但只有在民族复兴的轨迹清晰地勾勒出回归大国的坐标时,我们才可能最终体验到“胜利”的完整涵义。
今天,当我们走在民族复兴的道路上时,我们应当谨记团结奉献的抗日精神。把满腔爱国之情化为工作的强大动力,在工作中起到模范带头作用,努力而扎实的做好本职工作,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历史虽已过去,我们不仅看看就完了,而是要记住这一段历史,勿忘国耻,将理性的爱国主义发扬光大,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努力奋斗。
第五篇:参观辛亥革命纪念馆有感
参观辛亥革命纪念馆有感
今年是辛亥革命一百周年,武汉辛亥革命纪念活动如火如荼,在老师的启发下我们参观了辛亥革命纪念馆。
辛亥革命纪念馆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武昌阅马厂,西邻黄鹤楼,北倚蛇山,南面首义广场。因旧址红墙红瓦,武汉人称之为红楼。这一间间静止的房子、遗物,向我们述说着当年的故事。
1911年(农历辛亥年)10月10日,在孙中山民主革命思想的旗帜下集结起来的湖北革命党人,勇敢地打响了辛亥革命的“第一枪”,并一举光复武昌。次日在此组建中华民国军政府鄂军都督府,推举湖北新军协统黎元洪为都督,宣告废除清朝宣统年号,建立中华民国。随即,辛亥革命领袖之一黄兴赶赴武昌,出任革命军战时总司令,领导了英勇悲壮的抗击南下清军的阳夏保卫战。武昌义声赢得全国响应,260余年的清朝统治顿时瓦解,2000多年的封建帝制随之终结。武昌因此被誉为“首义之区”,红楼则被尊崇为“民国之门”。武汉在中国、在世界的地位很大程度上来自于武昌首义。
这一次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在结束长达2000多年的封建帝制,将中国引入世界近代文明的轨道之外,在某种意义上,正是这场革命,为无产阶级首次登上中国历史舞台准备了条件,没有这场革命,也就没有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这次参观辛亥革命纪念馆不仅仅让我又一次温习了这历史的宏伟篇章,先辈们为中国富强而流血牺牲奋力拼搏更激励我努力学习,做一名优秀人才,在和平年代为中国经济繁荣做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