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党史观后感

时间:2019-05-12 06:11:3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读党史观后感》,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读党史观后感》。

第一篇:读党史观后感

读党史心得体会

读了《中国共产党新时期简史》这本书,使我学到了很多东西,不仅仅是知识性的,还有思想上的。

处于和平时代的我们,没有经历过革命年代,总觉得革命中的抛头颅洒热血离我们太远,我们国家的和平盛世来之不易,当今世界并不太平,像现在美、英、法对利比亚的空袭就是一个佐证。我们必须发展自己,强大自己,革命烈士的榜样作用,时时刻刻都应鼓舞着我们。我们不但要了解熟悉我党发展的光荣历史,更要从中得到鼓舞,吸取力量。在关键时候挺身而出,时时刻刻起先锋模范带头作用,保持党员本色。

作为一名党员,要时刻找准自己的位置,谨记党员的身份,始终保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回报和服务社会。高速铁路在快速发展,作为培训基地的一名职工,要谨记学习的重要性,并时时刻刻学习,努力争取跟上高铁发展的步伐。学习,应该是一个自觉性的行为。靠别人“逼”,是学不好的。学习需要内在动力。有的人迫于兴趣,有的人迫于生计;而人的学习就在于坚定的理想信念,要干好本职工作,服务铁路,就要有为铁路作贡献的信念。学习是一个终身性的行为。学生时代,学习是我们的天职。当跨入社会,从事具体工作之后,更应该明白这并不是学习的终止。工作的开始,才是真正学习的开始。人的一生,实际上是不断获取信息和知识,运用信息和知识的过程,所谓“活到老,学到老”。“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要时刻用革党的光辉旅程鞭策自己,坚持党的基本路线、方针和政策,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不断学习,勇于开拓,不断提高为党的事业而奋斗的本领。

第二篇:党史观后感

党史观后感

历史不能忘记。转眼间,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已经走过了90个年头的光辉历程,她的路依然漫长。在早期无数革命前辈的艰苦努力下,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以马列主义开创了我党的历史。我们的党经历了战火的洗礼和考验,其历史凝聚着无数革命党人的智慧和力量,领导中国人民建立起富强民主的新中国。90年来,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始终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继往开来、开拓进取,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战胜各种艰难险阻,在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进程中不断取得新的胜利。

中国共产党(1921-1949)是中国近100年来管理得最成功的一个现代组织;在我们耳熟能详的党史常识中,蕴藏着博大精深的“管理之道”。在九十年的峥嵘岁月中,中国共产党为民族解放、国家独立、社会进步和人民幸福,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英勇奋斗,历经战争与和平、革命与执政、改革与发展、挫折与胜利、人祸与天灾的严峻考验,成就了辉煌!改写了历史!

即墨历届市委、市政府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大力扶持发展传统产业,调结构,转方式,使即墨在开放发展的进程中始终名列前茅。

即墨党史的发展主要可以分为两个阶段:一是即墨早期党组织的建立;二是即墨党组织在抗击日本侵略时期。德国侵略者一踏上即墨的领土,就激起了民众坚决的反抗。1911年即墨以周敦恂为代表的仁人志士受到孙中山的思想影响,加入“同盟会”。1912年,即墨举义爆发,结束了即墨一千多年的封建知县制,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共一大召开后,山东党组织积极组建党活动。1924年,即墨农民运动蓬勃发展,并提出了“反对邪教”“打到贪官土豪”等口号,启迪了农民的思想觉悟。1928年,即墨第一党支部成立。1934年8月,北方局派魏思文、黄秀芝来到即墨,在下普东镇以开设“爱民诊所”为掩护秘密开展党的活动。并于同年的12月,在普东镇成立了中共即墨第七区区委。袁超任书记,王玉田、孙志温、王作传任委员。同一时间,在即墨、莱阳一带活动的共产党员王伟志发起成立了鲁东工作委员会。1935年12月,共产党员吴青光、耿益、李妍吾成立了信义中学党小组和共青团支部。

1931年9月18日,日本帝国主义悍然发起了对中国东北三省的进攻,仅仅3个月,就侵占了东北三省。日本的侵略行径和国民党的不抵抗政策,激起了全国人民的愤慨。在中国共产党的号召和组织下,全国掀起了声浪冲天的抗日救亡运动。地处青岛外围的即墨,抗日救亡运动首先由学生发起。县立中学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在即墨城西阁外举行大会,发起抗日演讲,号召各界人士抵制日货,为东北抗日联军募捐。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日本帝国主义开始了全面侵华战争。即墨人民与全国人民一道,为打败日本侵略者,掀起了声势浩大的抗日怒潮,各界爱国人士纷纷返回家乡,加入了抗日救国的行列。1937年8月,在青岛市立中学读书的灵山泉上青年马金铭毅然回到了家乡,成立了“即墨县抗敌后援会”,训练群众,进行抗战。1938年1月10日,侵华日军占领青岛。驻即国民党员闻风丧胆,携妻带子,弃城而逃。从此即墨人民在日寇的蹂躏下,挣扎在死亡线上。1939年,马金铭组织成立了泉上党支部,开辟了一个重要的活动基点。中共即墨县委也在同年成立,是即墨革命史上的重大转折点。1945年,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同年在即墨党政军领导下,即墨城胜利回到人民的怀抱,即墨军民第一次取得抗击外敌的全面胜利。

建党九十年来,中国共产党转变的是观念,转变的是策略,转变的是角色,而我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没有变。作为中心工作人员,我们应该时间牢记党的宗旨,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理念,永远将办事群众放在第一位,为党的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学习党史必须深刻领会,用心思考,党的历史已然过去90年,我党的每一次进步都来之不易,每一次决定都经过深思熟虑,冷静权衡,我们学习党的历史就是为了吸取成功经验,借鉴历史解决好工作中的新问题新矛盾。

历史选择了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改变了历史。抚今追昔,展望未来,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必将发奋图强,迎难而上,克服和战胜前进道路上的一切风险与挑战,从胜利走向更大的胜利,从辉煌步入新的辉煌!结合共产党员先进性,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和新党章,坚持落实科学发展观,增强开拓创新意识,提高创造性开展工作的能力。我们一定要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学习老一辈革命家艰苦奋斗的风范和伟大艰辛的革命精神,提升时代责任感和求实的科研精神,牢记“两个务必”,立足本职,不断进取,保持艰苦奋斗、廉洁自律的作风,吃苦在前,享受在后,乐于奉献,为企业创造出更大的效益,为国家经济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绵薄之力

第三篇:党史观后感

党史观后感

中心组织全体人员收看了《党史文献纪录片》这部宏篇巨作,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已经走过了90个年头的光辉历程,她的路依然漫长。在早期无数革命前辈的艰苦努力下,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以马列主义开创了我党的历史。我们的党经历了战火的洗礼和考验,其历史凝聚着无数革命党人的智慧和力量,领导中国人民建立起富强民主的新中国。90年来,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始终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继往开来、开拓进取,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战胜各种艰难险阻,在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进程中不断取得新的胜利。中国共产党(1921-1949)是中国近100年来管理得最成功的一个现代组织;在我们耳熟能详的党史常识中,蕴藏着博大精深的“管理之道”。

在九十年的峥嵘岁月中,中国共产党为民族解放、国家独立、社会进步和人民幸福,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英勇奋斗,历经战争与和平、革命与执政、改革与发展、挫折与胜利、人祸与天灾的严峻考验,成就了辉煌!改写了历史!

在开国大典上,毛主席身穿中山服,激动而郑重的向全世界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顿时,全中国都沸腾了,全世界都沸腾了。这激动人心的消息,怎能不使人沸腾呢?此时此刻,千千万万颗心都紧紧地联系在了一起。我们激动喜悦的心情,在此刻也已化为一滴滴喜悦的泪珠。我们终于等来了这一天,我们的努力并没有白费,我们成功了!这预示着中华人民共和国从此成立了,标志着占世界人口四分之一的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了!这场典礼表达了中国人民对新中国诞生的无比自豪、激动的感情,也展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缔造者们,特别是毛泽东的领袖风采。

转眼到了一九七八年,我们党召开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从那时以来,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以一往无前的进取精神和波澜壮阔的创新实践,谱写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顽强奋进新的壮丽诗篇,中国人民的面貌、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改革开放是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目的就是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现代化,让中国人民富裕起来,振兴伟大的中华民族;就是要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赋予社会主义新的生机活力,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要在引领当代中国发展进步中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确保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总结建国以来正反两方面经验,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实现全党工作中心向经济建设的转移,实行改革开放,开辟了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新时期,逐步形成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路线方针政策,阐明了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发展社会主义基本问题,创立了邓小平理论,在邓小平理论的指导下国家生产力迅速发展,中国由落后走向繁荣,人民生活日益达到小康水平。

在突如其来的人祸和天灾面前,更是体现了共产党的睿智和成熟。奥运圣火的护卫、藏独、疆独、台独、洪灾、雪灾、“5.12”汶川大地震,都让中国产党更加赢得了世界的尊重。这些灾难不仅没有动摇中国人坚强的意志,反而让中华民族更加团结,让中华民族精神得到了进一步弘扬和彰显,更加激发了大家的爱国热情。

建党九十年来,中国共产党转变的是观念,转变的是策略,转变的是角色,而我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没有变。作为中心工作人员,我们应该时间牢记党的宗旨,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理念,永远将办事群众放在第一位,为党的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学习党史必须深刻领会,用心思考,党的历史已然过去90年,我党的每一次进步都来之不易,每一次决定都经过深思熟虑,冷静权衡,我们学习党的历史就是为了吸取成功经验,借鉴历史解决好工作中的新问题新矛盾。

历史选择了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改变了历史。抚今追昔,展望未来,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必将发奋图强,迎难而上,克服和战胜前进道路上的一切风险与挑战,从胜利走向更大的胜利,从辉煌步入新的辉煌!

结合共产党员先进性,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和新党章,坚持落实科学发展观,增强开拓创新意识,提高创造性开展工作的能力。我们一定要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学习老一辈革命家艰苦奋斗的风范和伟大艰辛的革命精神,提升时代责任感和求实的科研精神,牢记“两个务必”,立足本职,不断进取,保持艰苦奋斗、廉洁自律的作风,吃苦在前,享受在后,乐于奉献,为企业创造出更大的效益,为国家经济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绵薄之力.这里有太多的东西需要我们去听、去看、去感受、去思考。

第四篇:领导干部读党史经典

《领导干部读党史经典》的书目等信息

2013-02-15 05:52:1来自: 我爱读书(南宁)

书名:《领导干部读党史经典》

作 者:刘绍卫 编著

•出 版 社:广西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3-3-1

•版 次:1 页 数:328 字 数:320 •印刷时间:2013-3-1 开 本:16开 纸 张:

印 次:1 I S B N:9787219081808 包 装:平装

编辑推荐

将时间花在经典上

内容推荐

本丛书选取了党史、历史、哲学、文学、艺术五个学科的经典著作,分别进行了详细深入全面的解读,是提供给领导干部原汁原味吸取最优秀文化的一套读物。

本书辑选党史经典著作,并对之进行导读式解读,为党员领导干部学习党史经典著作提供指引,让党员干部原滋原味地体味经典中的精髓。同时也为领导干部提供治国理政的党性修养镜鉴。是一本具有理论学习和现实指导价值的经典读物。

作者简介

刘绍卫,男,陕西师范大学本科和广西师范大学研究生班文艺学专业毕业,曾在高校从事古典文学教学,现任中共广西区委党史研究室征研一处处长。主持《中国共产党在民族地区文化建设历史考察与研究》国家社科规划课题1项和《中国共产党领导广西民族团结进步50年----基于党在民族地区执政的综合研究》等广西社科规划课题2项,出版《中国共产党与广西抗战---政治交往理性实践》、《领导干部读党史经典》等专著3部,出版合著15部,在《广西民族研究》等刊物发表论文80多篇,共发表文字近200万字。

目录

前言

开天辟地

1、《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纲领》:改写中国历史的“幽灵”

2、《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思想初步形成的重要标志

革命新途

3、《八七会议记录》:枪杆子里面出政权

4、《井冈山的斗争》: 井冈山道路

5、《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新路

6、《反对本本主义》:毛泽东思想的雏形

7、《实践论》、《矛盾论》:解决党的思想路线的标志性著作

8、《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文艺灯塔

艰辛探索

9、《共同纲领》:建设新中国的第一幅蓝图

10、《论十大关系》:探索适合中国情况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开篇之作

历史转折

11、《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大讨论》: 吹响了新中国第一次思想解放的号角

12、《社会主义首先要发展生产力》:对社会主义本质问题的深刻反思

13、《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党和国家的立国之本和生存发展的政治基石

14、《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初步构想

春潮涌动

15、《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明确回答了在中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

16、《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指导党和国家进行各项改革工作的纲领性文件

17、《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开启改革开放了第二个春天

18、党的十四大报告: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历史性突破: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与时俱进

19、《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更好地做到“三个代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

20、党的十六大报告:阐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文献

科学发展

21、《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发展问题上的重大飞跃和创新

22、党的十七大报告: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纲领性文献

23、《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理论的重大突破

附录:100篇

党史经典文献简介

后记

在线试读部分章节

开天辟地

90多年前,中国共产党将第一簇革命圣火在上海点燃,嘉兴南湖,那艘“红船”在民族危亡的困境中起航!

中共一大通过了党的第一个纲领,决定集中精力领导工人运动,选举产生了党的领导机构中央局,陈独秀为书记。

毛泽东后来说:“中国产生了共产党,这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中国共产党从这里出发,历经90多年艰辛探索、乘风破浪,把理想化作信念,用鲜血染红旗帜,用行动开拓前景,引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创造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富强的丰功伟业,向着民族复兴更加宏伟的目标迈进!

历史是一面镜子,它照亮现实,也照亮未来。学习党的历史,品读党史经典,感悟党的温暖,这是一次沐浴心灵之旅。

《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纲领》:改写中国历史的“幽灵”

原文选读

一、本党定名为“中国共产党”。

二、本党纲领如下:

(1)革命军队必须与无产阶级一起推翻资本家阶级的政权,必须支援工人阶级,直到社会的阶级区分消除为止;

(2)承认无产阶级专政,直到阶级斗争结束,即直到消灭社会的阶级区分;

(3)消灭资本家私有制,没收机器、土地、厂房和半成品等生

产资料,归社会公有;

(4)联合第三国际。

九、凡是党员不超过十人的地方委员会,应设书记一人;超过十人的应设财务委员、组织委员和宣传委员各一人;超过三十人的,应从委员会的委员中选出一个执行委员会。执行委员会的章程另订。

内容解读

1921年7月23日的夜晚,13个中国人,2个外国人,走进上海法租界望志路一间只有18平方米的小屋,聚集在狭小的石库门厅堂里,探讨中国的前途和命运。会议正在召开之时,受到法租界巡捕袭扰,就在最后一天转至浙江嘉兴南湖一只游船上举行。大会的主要任务有三项:制定党的纲领,制定实际工作的决议,选举党中央机构。其中,制定党的纲领是头等重要的任务。悠悠南湖上,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党纲和决议正式通过,庄严宣告党的诞生。

这份15条约700字的简短纲领,规定了党的名称、性质和纲领,提出了党的最终奋斗目标。《纲领》宣布“我党定名为„中国共产党‟”;规定了党的纲领是“以无产阶级革命军队推翻资产阶级,由劳动阶级重建国家,直至消灭阶级差别;采用无产阶级专政,以达到阶级斗争的目的——消灭阶级;废除资本私有制,没收一切生产资料,如机器、土地、厂房、半成品等,归社会所有;联合第三国际”。《纲领》也对党的组织章程、党的组织原则、组织机构和发展党员作了明确的规定。

《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纲领》,这是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关于党的建设的第一个马克思主义的光辉文献,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纲领不仅规定了党的奋斗目标,标明了中国共产党从它一开始干的就是共产主义运动,而且纲领的形成过程清楚地表明:中国共产党一成立,就是一个完全新型的、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理论武器的、以实现共产主义为最终目标的无产阶级先进政党。

接着讨论并通过《中国共产党第一个决议》,与党纲规定的目标相适应,提出党要集中力量领导工人运动和开展宣传工作。

1921年7月的中国,正处在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时期。一个即将在中国政治舞台上掀起惊涛骇浪的组织秘密地成立了。当时除了几个法国巡捕“虚惊一场”外,社会上好像什么事都不曾发生。

现在人们读到中共“一大”纲领,也许会觉得它还不成熟。而它所体现的宗旨却能与中华民族追求了几千年的那个祟高境界相一致.因而聚拢了一个世界上人数最多的民族。可以预计,已有90多年历史的中国共产党将继续对中国历史发展产生久远的影响。

历史经纬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主义。”

1920年的元旦,《星期评论》的“新年词.红色的新年”写到:

朦朦胧胧的张眼一瞧,黑暗里突然的透出一线儿红。

这是什么?

原来是北极下来的新潮,从近东卷到远东。

……

“一个幽灵,共产主义的幽灵,在欧洲徘徊。旧欧洲的一切势力,教皇和沙皇、梅特涅和基佐、法国的激进党人和德国的警察,都为驱除这个幽灵而结成了神圣同盟。”

这是1848年2月马克思和恩格斯在伦敦出版的《共产党宣言》的写下的开场白。该“宣言”作为共产党的第一个党纲标志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共产党的产生。过了大约70年,欧洲大陆上的“幽灵”,经过俄国人的中转,徘徊到了东方。

早在20世纪初,一些国民党人就已经开始向国内宣传、介绍马克思主义学说。他们肯定了马克思主义学说在社会主义运动中的重要地位,同时又力图从马克思主义学说中汲取他们所需要的力量和勇气。

1896年,孙中山旅居伦敦时就开始了探讨社会主义理论,并知道了马克思。宋庆龄曾回忆说:那时“他知道马克思和恩格斯,他也听到了关于列宁和俄国工人革命活动的消息。早在那个时候,社会主义就对他发生了吸引力,他敦促留学生研究马克思的《资本论》和《共产党宣言》并阅读了当时的社会主义书刊”,开始萌发了社会主义思想。

1899年2月,上海广学会出版的122号《万国公报》上第一次出现了两个对中国人来说还很陌生的名字,这就是马克思和恩格斯。这篇由传教士李提摩太翻译、中国教士蔡尔康撰的《大同学》中说到,“其以百工领袖著名者,英人马克思也”。而后,朱执信、陈望道、马君武、刘师培、江亢虎等人也撰文译述过马克思的学说。一批介绍马克思社会主义学说的日文著作相继被译成中文,在上海出版。

1898年,兴中会会员谢赞泰在香港报纸上的发表漫画《时局图》原型,图上的虎代表英国,熊代表俄国,肠代表德国,蛙代表法国,太阳代表日本,鹰代表美国。这幅图画极其生动形象地展现了19世纪末年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河山的严重危机,令人触目惊心,催人觉醒奋起,作用巨大。

1917年11月(俄历10月),俄国的十月革命震动了世界,也震动了中国。在许多中国知识分子眼中,沙皇专制统治下的庞大的俄国与中国有许多相似的消息,俄国革命的成功,引起了他们极大的兴趣。1918年7月,李大钊发表《法俄革命之比较观》,11月又发表《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热情赞扬十月革命:“试看将来的寰球,必是赤旗的世界!” 年底,李大钊、陈独秀等创办《每周评论》大力宣传十月革命和马克思学说。1919年,李大钊发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介绍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新青年》等进步刊物在这期间刊载了许多宣传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文章。

1920年3月,李大钊和邓中夏、高君宇等在北京大学秘密发起了一个马克思学说研究会。同期,周恩来、邓颖超等在天津组织了“觉悟社”,恽代英在湖北组织了“利群书社”,毛泽东在长沙组织了新民学会。1920年5月1日,上海、北京等地举行了由共产主义者组织的我国第一次群众性的“五?一”国际劳动节纪念活动。《新青年》出版了“劳动节纪念专号”,发表了蔡元培“劳工神圣”和孙中山“天下为公”的题词,北京还出现了要把土地、工厂收归劳动者所有的传单。中国无产阶级第一次意识到团结的力量,他们要发出自己的声音

1920年 8 月, 中国第一本《共产党宣言》中译本在上海问世, 为正在筹建的中国共产党送来了及时雨。同月,上海的共产党早期组织成立时,就拟定了一个类似党纲党章的文件,11月拟定了《中国共产党宣言》,作为接纳党员的标准。

1921年阳历新年的长沙,一个大雪纷飞的日子。十几个年轻的知识分子,踏着“五?四”先进文化催生的救国潮流,来到潮宗街文化书社,召开新民学会长沙学员新年大会。

会议是在一个并不起眼的小房子里召开的,但讨论的话题却是改造中国与世界的方法和目的。28岁的毛泽东在会上作了两次发言。这两次发言,后来作为全书开篇,收入《毛泽东文集》第一卷。

毛泽东在发言中说:我赞成用俄国式的革命道路,这是诸路皆走不通了新发明的一条路。他还比较了社会民主主义、无政府主义等方法,认为“激烈方法的共产主义,即所谓劳农主义,用阶级专政的方法,是可以预计效果的,故最宜采用”。

把这篇发言作为《毛泽东文集》的开篇,是因为它标志着毛泽东选择了马克思列宁主义革命道路。

“山穷水尽诸路皆走不通”,毛泽东用形象的十个字,概括了近代以来仁人志士探索民族复兴之路苦涩的心路历程。自1840年以来,救国寻路,民族复兴,就成为近代中国的基本政治主题。

19世纪下半个世纪,中国人已经做过了多种尝试:只搬用一些洋枪洋炮和近代工业技术的洋务运动救不了中国,上层士大夫曾希望依靠光绪皇帝的支持来进行改革的戊戌维新运动又失败了,下层民众自发掀起的义和团式的旧式反抗运动也失败了,孙中山领导的资产阶级革命也没能改变中国的命运……

万水千山走遍却不得其门而入,精神的苦痛折磨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中国的出路在哪里呢?

作为党的主要创始人“南陈北李”的李大钊、陈独秀,他们都没有出席一大。什么原因?在1920年12月份,陈独秀在领导成立上海早期组织后就到广州去了,担任广东政府教育委员会的委员长,在那里为筹办一所大学而奔波。李大钊当时担任了北京大学图书馆的主任、教授,另外他还兼任北京国立大专院校教职员工代表联席会议的主席。无论李大钊同志还是陈独秀,当时都脱不开身,由于这样一种客观原因,他们两位都没有出席党的一大。

“一大”的十三位代表,除何叔衡四十五岁外,其余的均在三十六岁以下,平均年龄为二十八岁。其中毛泽东二十八岁、包惠僧二十七岁、陈潭秋二十五岁、张国煮、周佛海均为二十四岁,最年轻的为刘仁静,仅十九岁;就社会职业,在校生就有五位张国焘、周佛海、刘仁静、王尽美、邓恩铭),其他的均为从事教育、文化传播和宣传的知识分子。其中教师最多,共五位(毛泽东、董必武、何叔衡、陈潭秋、陈公博)。其他三位,李达、李汉俊为编辑,包惠僧为失业记者。与其他集团、阶层相比,青年知识分子一直是中国社会群体中思想最活跃、最富有朝气、接受新事物最快的一个群体。“一大”代表作为“五?四”时期的青年知识分子,与历史上的士人阶层相比,由于他们是来自中下阶层的知识分子,生活环境和经历使他们深知人民疾苦,因而更具有革新社会、改变现状的强烈革命愿望。再加上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使他们更加具备革命的勇气和魄力。在20世纪初日益激化的社会矛盾面前,“特别是文化人和青年学生,感觉锐敏,首当其冲”,“在中国的民主革命运动中,是最先觉悟的成分。” 这15人中,有的为光明献出了生命,如何叔衡、陈潭秋、邓恩铭;有的百炼成钢,成为新政权的领袖,如毛泽东、董必武;有的却变节投身了黑暗势力,如周佛海、张国焘、陈公博…… 这红色传奇的起点,就是中共一大会址——上海兴业路76号的一条小弄堂,那15位中共一大代表,在此掀起了席卷全国的革命狂飙。

1941年在党成立20周年之际,中共中央发出《中央关于中国共产党诞生二十周年、抗战四周年纪念指示》,提出:“今年„七一‟是中共产生的二十周年。”从此,7月1日便被象征性地作为党的生日固定下来。

中国革命的红色航船就这样起航了,起航之后是波澜壮阔的革命风暴。信仰并不等于实践,选择并不等于成功。

任何政党要想领导革命胜利,必须有明确的符合实际的革命纲领。在中共一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纲领》中指出,党的纲领是“革命军队必须与无产阶级一起推翻资本家阶级的政权,必须支援工人阶级,直到社会阶级区分消除的时候”;“承认无产阶级专政,直到阶级斗争结束,即直到消灭社会的阶级区分”;“消灭资本家私有制,没收机器、土地、厂房和半成品等生产资料,为社会公有;联合第三国际”。这些表述集中地反映了中国共产党诞生时对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目标的选择与追求。历史证明,这种选择是完全正确的。但这个纲领只能是党的最高纲领,是党将来的奋斗目标。而当前奋斗目标是什么呢?

任何政党要想领导革命成功,都必须依靠群众、发动群众,获得群众的理解、支持与拥护,使自己成为公开领导群众革命的司令部。由于中国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专制思想根深蒂固。在当时异党非法、高压专制横行下,中国共产党只能在秘密状态下成立。为了保持自己政党的纯沽性与革命性,一大党纲对接收新党员规定十分严格:“在加入我们的队伍以前,必须与那些与我党纲领背道而驰的党派和集团断绝一切联系”,“党员除非迫于法律,不经党的特许,不得担任政府官员或国会议员。”同时强调:“在党处于秘密状态时,党的重要主张和党员身份应保守秘密。”这些规定虽然对保持无产阶级政党的纯洁性起了一定作用,但同时也束缚了自己的手脚,限制了党的发展,使党未能有效地建立起广泛的群众基础,党的活动局限在狭小的天地中,党的重要主张得不到宜传。从一大到二大期间,党员人数增加缓慢,总计只有195人,党只成立一个“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作为公开合法的组织机构来领导工人运动,这种状况使党远远不能承担起反帝反封建的历史重任。革命斗争迫切要求中国共产党从幕后走到台前,由秘密走向公开,向全国人民阐述自己的纲领,发展自己的组织,扩大群众基础,动员并组织广大群众参加对敌斗争。这种斗争方式的转变在党的二大上实现了。

党的一大后严酷的斗争现实使党逐步地改变了排斥其他政党的策略。在1922年6月发表的《中共中央第一次对于时局的主张》中,公开提出了建立“民主主义的联合战线”的思想:“中国共产党的方法是邀请国民党等革命的民主派及革命的社会主义各团体,开一个联席会议。在上列原则的基础上,共同建立一个民主主义的联合战线,向封建式的军阀继续战争。” 二大大制定的建立“民主的联合战线”策略在党的三大上进一步具体化为关于建立国共合作统一战线的实际操作指针。三大不仅确定了建立民主联合战线的对象——国民党,正确估计了孙中山和国民党的革命态度,确定了建立联合战线的方式——党内合作,规定共产党员和共青团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以实现这种党内合作。同时指出了党在国共合作中的任务,一方面“努力扩大国民党的组织于全中国,使全中国革命分子集中于国民党”,另一方面,“仍旧保存我们的组织,并须努力从各工人团体中,从国民党左派中,吸收真有阶级觉悟的革命分子,渐渐扩大我们的组织,谨严我们的纪律,以立强大的群众共产党之基础”。这种既加入国民党,又保持自己的独立性的原则是十分正确的。从排斥其他政党到建立民主主义的联合战线以及最终实现国共合作建立统一战线的策略、方针的制定,表明党在斗争策略上完成了历史性的转变。

建党初期的这次历史性转变,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经验,即一切从中国国情出发,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依据不同阶段的国情特点制定相应的纲领、路线、战略、策略。

历史从正反两个方面证明,立足中国,把握中国,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是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建设和改革取得胜利的根本保证。

寻找“一大”的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纲领

中共“一大”曾通过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纲领和第一个决议。遗憾的是,这两篇文献当时只有手抄稿,并没有正式发表过。何处寻找其下落了?

从《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的记载,可以看到,会议用了两天时间听取了关于各地共产党活动情况的报告。接着,会议选出了一个起草党纲和工作计划的委员会,并决定用两天的时间进行起草工作。张国煮是会议的主席,他是起草小组长的当然人选。李汉俊通晓四国话言,博览马克思著作,刘仁静也有“小马克思”的雅号,他们也被选入起草小组。据董必武回忆,他也参加了起草工作.而且还提及李达也是起草者之一。7月25日、26日没有举行会议,起草小织起草党纲和工作计划等会议文件。关于党的纲领和工作计划,会前虽有一些酝酿和准备,但没有形成供代表讨论的会议文件草案。纲领和工作计划的草案,经过会议形成的中文原件,由于当时党处于秘密状态,会议期间又经历了法租界巡捕房的密探搜查,没能保存下来。现在保存的中共一大通过的纲领(即后来所说的《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纲领》和工作计划(即后来所说的《中国共产党第一个决议》),只有俄、英两种文字的翻译稿。俄文本来自20世纪50年代;苏共中央移交给中共中央的共产国际中共代表团档案资料。英文本是1924年陈公博在哥伦比亚大学写的《中国的共产主义运动》论文的附录一与附录二。这两种译本各经过数次翻译,在文字表述上已不可能保持原来的面貌,因而具体的表述不尽相同,但从条文和内容上看基本是一致的,是可信的。

1957年1月,在中共中央的亲切关怀下,中国将共产国际中共代表团的档案接收回国,随即组织懂俄文的专业人员进行翻译。译成中文后,中央档案馆筹备处于1959年8月5日将这三份有关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文件送请董必武帮助鉴别。同年9月5日,董必武在给中央档案馆的复信中说:“《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和《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纲领》及《中国共产党第一个决议》,这三个文件虽然是由俄文翻译出来的,在未发现中文文字记载以前,我认为是比较可靠的材料。又《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一文没有载明时间,其他两个文件上载明的时间是:1921年,也就是一大开会的那一年,可说是关于我党一大文字记载最早的一份材料。”中央档案馆编《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档案资料》对是十一条的注释认为是:遗漏了。

1960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一位对中国共产党的历史颇有研究的中国史教授韦慕庭,处于极度兴奋和极度忙碌之中。霍华德?林顿先生告诉他的消息,使他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哥伦比亚图书馆在整理资料时,从尘封已久的故纸堆里,发现一篇1924年1月该校的硕士论文,作者署名为“ChenKung一Po”,而论文的题目令人注意—“The communist Movement in china”(《共产主义运动在中国》)。

韦慕庭读毕此文,认为倘若不掺杂着虚假的话,将是一重大发现,是极为难得的中国共产主义运动早期历史文献.在此文收入的6篇附录中,附录一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纲领(一九二一年)、附录二中国共产党关于党的目标的第一个决议案(一九二一年)、附录四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决议案(一九二二年)、附录五中国共产党章程(一九二二年)是散失多年,连中国共产党自己也未曾找到的重要历史文献,韦慕庭教授赶紧调阅学校的微型胶卷档案,查到了“chenxung一Po”其人。然后又去查日本1941年出版的《日本名人录?附满洲国及中国名人》,查到陈公博。

后来,经千方百计得到了陈公博写的回忆录《寒风集》,书中《我与共产党》一文,详细记述了他参加中共“一大”的经过,以无可辩驳的证据,证明了 “ChenKungPo”即陈公博。陈公博既然是中共“一大”代表,那么他在1924年写出《共产主义运动在中国》,也就合情合理了。

但是,陈公博的稿本也无第十一条。韦慕庭认为,“可能是他在打印新的一页时遗漏了。或在第十条以后排错了”。

中共一大会上所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纲领》,文字甚简,条理不繁,却在第十一条处留下一个至今未解的历史之谜。

有人认为:共产主义运动的历史经验表明,凡是在共产国际指导下建立起来的共产党,无不“以俄为师”;凡是以俄为师的共产党,又无一不把供共(布)所制定的纲领和章程作为自己最直接的参照蓝本。根据最一般的可能性,中共一大所应参照的当为1919年12月俄共(布)在第八次全国代表会议上所通过的《俄国共产党〈布尔什维克〉章程》。

历来的俄共(布)式的纲领和章程是相互分立的两个独立文件。如果仅从形式而论,中共一大纲领当然既不同于俄共(布)式的纲领,又有别于俄共(布)式的章程,可在事实上,中共一大纲领是把俄式纲领和章程合二而一,只是在文字上删繁就简改章为条,从而形成自己的独特体例。不过,如果考证具体内容,其纲领和章程依然是泾渭分明的两大范畴。其中第一条至第三条,理所当然地属于纲领性质的内容。但是,从第四条以后的各款显然属于章程之类则应无疑义。其中第四至六条是关于党员基本条件的规定与要求。党员是党的组织细胞和最基本的物质基础,所以,有关党员的条文自然成为整个章程的逻辑起点。从第七条至十条,则是关于党的地方组织的条文。第十二、十三条是规定中央组织的权限。至于此后的第十四、十五两条,则属于“附则”性质的内容。介于地方组织与中央组织之间的第十一条,理应属于规范性极强、带有根本性、具有体制特征的民主集中制。因为对内必须由它来规定党的中央机关与地方机关权力资源的配置及其运作方式,尤其是在当时党的组织层次比较简单、中央组织直接面对地方(基层)组织条件下,更应依靠民主集中制来确定上下级组织的关系;对外,则是表明自己究竟是第二国际式的政党,还是第三国际式的政党的一个重要标志。

资政史鉴

没有党章的政党是一个不成熟的政党

一个纲领,就是一个政党公开树立起来的旗帜。纲领体现着党的指导思想、价值体系,规定着党的根本任务、奋斗目标以及实现目标的途径等,是判定政党阶级属性、政治倾向、进步水准的主要标志。

正确理解和把握党的纲领,始终坚持党的最低纲领和最高纲领的辩证统一,是中国共产党一个极其重要的成功经验。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要进一步认识最高纲领与最低纲领辩证统一的科学基础,澄清在党的纲领问题上的模糊认识,坚持正确方向, 党的事业薪火相传,根脉要一代代传下去,通过深化改革进一步解决发展中的难题,努力实现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带领国家和人民走向更美好的明天。

知识链接

中共党史中的第一

中国第一个共产主义小组: 1920年8月在上海成立,由陈独秀、李达、陈望道、李汉俊等组成,是中国共产党的发起组。

中国共产主义者最早的内部刊物: 1920年 11月7日创办的《共产党》月刊,李达任主编。

党领导的第一张日报: 1925年6月由瞿秋白在上海主办的《热血日报》。

党中央最早的机关报: 1922年9月13日创办于上海,由蔡和森主编的《向导》。

中国产业工人中第一个共产党支部: 建立于1922年2月,在江西安源煤矿,由李立三任书记。

党领导的第一个农会: 1922年成立的广东海丰县赤山约农会。

中国农村最早的共产党支部: 1923年3月在广东顺德县建立的中共顺德支部。

党创立的第一个农民运动讲习所: 1923年 7月彭湃创办的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

党创办的第一个妇女运动讲习所: 1926年 9月15日由中共广东区委书记陈延年等建议创办的广州妇女运动讲习所,何香凝任所长。

最早的党校: 1923年安源党组织创办的中共安源党校。

最早的中共党校: 1933年3月13日在中央革命根据地创办的马克思共产主义学校,任弼时任校长。

中国共产党第一个正式党章: 1922年党的二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

党的第一部党史: 1926年蔡和森在莫斯科中山大学所作的讲演,题为《中国共产党党史的发展(提纲)——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及其使命》。

党领导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1927年 10月毛泽东等创建的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党派往共产国际的第一个使者: 张太雷。1921年春,他赴苏联伊尔库茨克共产国际东方局任中国科的书记,从事共产国际的联系工作。1921年6月22日,参加了共产国际第三次代表大会,并在会上发言。

第五篇:读党史心得体会

坚定信念 踏实工作,希望就在前方

——读党史、学党章心得

常德市经致远土地整理开发有限公司曾志立

屈指算来,我加入共产党已有14个年头了,参加工作

也有13年。入党以后特别是参加工作以来,一直勤奋努力的工作。作为原事业单位的一名普通干部,是党给了我学习、成长的舞台。但自去年以来,政府启动了国有房地产企业改革,一时各种猜测和传言四起,何去何从,是摆在面前的一个严峻的问题。眼看着自己为之奋斗、努力过的单位即将解体,自己的生存与发展又得从头再来,苦闷与迷惘一直萦绕在心头,有时甚至对党的信念都开始动摇。直到2011年1月,改革重组后的新公司通知我去上班,并宣布竞争上岗的时候,一颗悬着的心才终于落下。重新上岗后,工作紧张而繁忙,但给人的感觉是充实而快乐。结合庆祝建党90周年的一系列活动,回顾党史,重温党章,我感慨良多。

一、对党要有坚定的信念。在井冈山斗争初期,有人对革命的前途开始灰心,写信给毛泽东同志,提出了“红旗到底能打多久”的疑问,毛泽东以其穿透历史的深刻洞察力,发表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以示回答,并以一系列雄辩的事实给了悲观主义者以响亮的回应。实践证明,不论形势如何艰险,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1-

合,冲破了一切艰难险阻,取得了革命和建设的伟大胜利。建国以来的漫漫60多年的历程,党始终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打破帝国主义的层层封锁,建立起了完整、独立的经济体系,使中华民族在国际上有了扬眉吐气的资本。90年的奋斗史告诉我们,党始终是与整个民族、各族人民血肉相连的,什么时候都不能对党丧失信心。

二、对待个人名利要有淡泊之心。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一部为无数革命先烈前赴后继、流血奋斗的历史。在党的历史中有许多共产党员成为了民族英雄永载史册,但是更多的共产党员却为了党的事业奉献了青春热情乃至生命而默默无闻。相反,在革命成功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有些同志没有在敌人的枪林弹雨中倒下,却在糖衣炮弹前栽了跟头”,究其根源,一是放松了党性修养,二是把个人名利看得过重,欲望看得过重。作为当代青年党员,我们更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始终坚持用党性原则要求自己、约束自己的言行,积极培养健康向上的生活情趣,自觉抵制腐朽思想文化的影响,以淡泊之心来看待名利物质,并将这些思想融入到日常行为中去。

三、个人发展要与党的事业结合起来,坚定信心,积极进取。从共产党成立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每一步都离不开共产党人奋发向上的精神。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总结建国以来正

反两方面的经验,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实现全党工作中心向经济建设的转移,开辟了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新时期,国家生产力迅速发展,中国由落后走向繁荣,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进入21世纪后,国家需要抓住机遇、应对挑战、加快发展,需要把中国的发展放在世界的大局中来思考,努力取得发展的主动权。国家如此,个人的发展何尝不是如此。过去的十多年的工作经历中,正因为自己一直服务和服从于单位工作大局,围绕中心,改进作风,提高能力,才有了今天。作为一名党员,今后更应该把个人的成长与国家的、集体的发展结合起来,保持一颗进取之心,执著向前,才能扬起理想的风帆,到达成功的彼岸。

重读党史,壮怀激烈,先辈之教诲萦回在耳;重温党章,扪心自省,奋斗之激情油然而生。脚踏实地,淡泊名利,常怀忧患之心,常思济世之责,应成为新一代共产党人的基本修养。汲取新思想,学习新知识,主动适应时代与社会的发展要求,希望就在前方。

下载读党史观后感word格式文档
下载读党史观后感.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深入读党史体会

    读党史体会作为一名党员,我再次学习了中国共产党党史。这次学习让我从思想到灵魂都接受了中国共产党最先进的思想、最伟大的理想和最崇高的事业洗礼。 通过学习我们党的光辉......

    读党史心得体会

    读党史心得体会读党史心得体会范文一: 近期,读了一些关于党史的书籍,如《毛泽东传》、《刘少奇传》、《邓小平传》、《周恩来传》、《李立三传》等,几次革命低潮,我们党都没有......

    读党史有感(最终定稿)

    读党史有感近期,读了《中共党史简明读本》。几次革命低潮,我们党都没有丧失信心,在每一次失败以后,我们党都认真分析原因,纠正过去的错误,确立新的方向。 九十年的历程,九十年的......

    读党史有感

    从1930年11月到1933年3月,蒋介石政府对中央革命根据发动了四次围剿战争,从国军和红军的实力对比来看,国军占有绝对的优势,依常理而言,其胜利几乎只是个时间问题。但红军依托根据......

    读党史心得体会

    读党史心得体会 最近,我认真地阅读了《中共党史教育读本》。我感触良多。随着书中的文字,想着自己以前对党的粗浅认识,我不仅在书本中详细地回顾了我们当走过的光辉岁月,学到了......

    读党史有感

    读中共党史有感今年正值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周年。1月11日,经党中央批准,由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编写的《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二卷)》(1949—1978)已正式出版。这是一部权威、全面、客......

    读党史后感

    读党史后感我读了《中共党史读本》,再次走向中国共产党的过去,重温了那一段惊心动魄的历史。 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五四运动、新民主主义理论的形成、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到科......

    读党史心得体会

    党史学习心得今年是建党91周年,党支部组织了一系列的特色主题教育。利用假期时间学习党史是我们每一名党员明确自身责任,永葆党员先进性的强大动力。通过这项学习,我明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