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体会

时间:2019-05-12 06:36:4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心得体会》,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心得体会》。

第一篇:心得体会

学习胡锦涛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讲话的讲话心得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90华诞。胡锦涛总书记作了“七一”重要讲话。这对于全国8000万共产党员,既是一次把握规律、把握未来的理论学习,也是一次坚定信念、坚定方向的党性教育。讲话通篇闪耀着马克思主义真理光辉,是奋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纲领性文献。

90年在历史长河中只是短暂的一瞬。然而,中国共产党面对亡国灭种的危重局面,何以能从小到大、由弱变强?何以能仅用28年时间,彻底改变1840年以来,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悲惨命运,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何以能用62年时间,走过了一些西方国家用一、二百年才走过的现代化历程,把我国建成初步繁荣富强,人民生活总体小康、经济总量跃居全球第二?何以能通过改革开放,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开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

90年的经验极其丰富,人们可以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列出若干条,但最重要、最根本的有以下三条:每一条都关系到中国共产党的生死存亡,关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兴衰成败。

一、只有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中国,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义。

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面对着两大历史任务:一个是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一个是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只有完成这两大历史任务,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从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家积弱积贫,人民处在水深火热之中。面对救亡图存的危重局面,中国各阶级、各阶层的无数仁人志士,围绕中国走什么道路,进行了千辛万苦的探索和不屈不挠的斗争。例如太平天国的农民起义、清朝末年的维新变法、义和团运动,不甘屈服的中国人民一次一次抗争,但又一次次失败。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结束了统治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对推动中国社会进步具有重要意义,但也未能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和中国人民的悲惨命运。事实证明,不触动封建根基的自强运动和改良主义,旧式的农民战争,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革命,照搬西方资本主义的其它种种方案,都不能完成救亡图存的民族使命和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

中国的出路何在?直到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才找到了马列主义这个科学理论作为解决中国救亡图存的有力武器。在马列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进程中,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近现代中国历史的必然产物,是中国人民在救亡图存的斗争中顽强求索的必然产物。从此,中国革命有了正确前进方向,中国人民有了强大精神力量,中国命运有了光明发展前景。

90年来,我们党在探索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和运用马克思主义过程中,经过总结正反两方面经验,逐步确立了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原则,提出并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任务。因而成功的领导了两次革命,干了三件大事:第一件大事: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建立了新中国,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从此开启了中华民族发展进步新的历史纪元;第二件大事:完成了社会主义革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第三件大事:实行了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两次革命、三件大事,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的前途和命运,决定了中国的历史发展方向,结束了近代以后中国内忧外患、积贫积弱的悲惨命运,不仅使中国人民走上了幸福安康的广阔道路,更为世界经济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

同三件大事具有同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的,是我们党在90年的奋斗、创造过程中取得了三大发展成就,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创造人民幸福生活的必由之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指引党和人民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唯一正确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当前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点和优势。三大成就来之不易,经验弥足珍贵,是我们党90年来,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顽强拼搏、不懈奋斗,创造、发展、积累的结果,也是中国人民共同选择和努力的结果。这三大成就奠定了今日中国发展的根本基础,关系着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所以胡锦涛总书记在“七一”讲话中强调指出:面对风云变幻的国际形势,面对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我们党要带领人民继续前进,开创工作新局面,赢得事业新胜利,最根本的就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和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和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建党90年来,我们党创造性地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实现了两次历史性飞跃,形成了两大理论成果。第一次历史性飞跃发生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主要解决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进行什么样革命、怎样进行革命这一根本问题。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经过艰辛探索,在总结革命正反两个方面经验的基础上,明确了不能把书本上的条条当框框,不能对外国经验和共产国际的指令盲从,提出要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指导下,从中国革命的实际出发,走自己的革命道路,开辟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正确道路,并在革命胜利后,适时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积极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创立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开启和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第二次历史性飞跃,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主要解决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形成了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凝聚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不懈探索实践的智慧和心血,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党最可宝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坚持真正的马克思主义。”改革开放30多年的实践已经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指引我们胜利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正确理论;未来的实践将继续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我们党继往开来、与时俱进,团结带领全国人民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民族复兴的唯一正确的理论和行动指南。

90年的历史充分证明,我们党之所以能够带领人民取得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胜利,从根本上说,是因为历史和人民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社会主义,始终坚持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在失败中崛起,在挫折中奋进,不断推进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从胜利走向胜利。二、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是革命、建设、改革取得胜利的根本保证。

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是由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和价值观决定的,是中国共产党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回望我们党90的峥嵘岁月,多少曲折、多少悲壮、多少探索、多少奋斗,验证了一个颠扑不破的真理:“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历史的动力,”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我们党之所以能够成为领导革命、建设、改革事业核心力量,之所以能够承担起中国人民的历史重托,之所以能够在剧烈变动的国内国际环境中立于不败之地,根本原因在于始终维护人民利益,始终保持同人民的血肉联系,得到广大人民的拥护和支持。90年的历史还清楚的告诉我们,什么时候密切联系群众,为人民服务做的好,党的事业就胜利前进;什么时候脱离群众,办了不利于人民的事情,党的事业就遭受挫折甚至失败。

党中央几代领导集体一再告诫全党,我们党执政后,最大的危险是脱离群众,特别是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面临着新的严重考验;再三提醒全党要居安思危,要有忧患意识,时刻保持高度警惕,不论在什么时候、什么情况下,都要严防脱离群众、伤害群众利益。邓小平同志多次强调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制定各项方针政策的根本依据。江泽民同志尖锐指出:“历史和现实都表明,一个政权也好,一个政党也好,其前途与命运最终取决于人心向背,不能赢得最广大人民的支持就必然垮台。”胡锦涛同志一再强调:“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尊重人民的主体地位,发挥人民的首创精神,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时刻把群众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真诚倾听群众的呼声,真实反映群众意愿,真情关心群众疾苦,着力改善和保障民生,着力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胡锦涛同志“七一”重要讲话通篇贯穿着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重要思想,讲话中“人民”一词出现多达136次,如此充满感情的论述,既是对辉煌成就的科学总结,也提供着开启全新未来的“钥匙”。特别是提出了令人印象深刻的“五个最”:一是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是指引、评价、检验我们党一切执政活动的最高标准;二是密切联系群众是我们党的最大优势;三是脱离群众是我们党执政后最大危险;四是,始终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才能使我们的工作获得最广泛最可靠的群众基础和力量源泉;五是每一个共产党员都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并严正提出,今天,对肩负重要历史使命的中国共产党而言,无论是经受长期执政、改革开放、市场经济、外部环境“四大考验”,还是精神懈怠、能力不足、脱离群众、消极腐败“四种危险”,仍然必须从人民中汲取应对考验、破除风险、再创佳绩的智慧和力量,“为人民服务”仍是我们一切工作努力的方向,是我们党永远的“生命工程”。

90年来党的发展历程告诉我们: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我们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是我们党能够长期执政的力量源泉和牢固砥石,是我们党能够胜利完成伟大历史使命的根本保障。

三、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是实现党的伟大历史任务的一大法宝。

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中国共产党要完成国家和民族赋予的伟大历史任务,得到人民的拥护和信任,就必须把自身建设好,成为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巩固的党。90年的历史昭示我们:坚持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党就能成为始终带领人民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阔步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加强自身建设。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们党把党的建设作为一项“伟大工程”,正是这一“伟大工程”成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克敌制胜的一大法宝。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坚持围绕建设什么样党、怎样建设党这个中心,以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为重点,继续推进党的建设的“新的伟大工程”,使党的建设成为改革开放伟大事业的强大推进器。在新时期党的建设过程中,我们党继续将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确定为党的建设的主线。围绕这条主线逐步形成了自身建设的基本格局: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贯彻为民、务实、清廉的要求,以坚定理想信念为重点,加强思想建设,以造就高素质党员、干部队伍为重点,加强组织建设,以保持党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为重点,加强作风建设,以健全民主集中制为重点,加强制度建设,以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为重点,加强反腐倡廉建设。

“七一”重要讲话深刻阐发了在新形势下如何奋发有为的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问题。其论述的重点:一是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纯洁性;二是不断提高党的建设的科学化水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要坚持以科学理论、科学态度、科学方法来指导党的建设,以改革创新精神研究和解决党的建设面临的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着眼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全面认识和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规律,不断提高党的建设的科学化水平。当前加强党的建设面临许多前所未有新矛盾、新挑战,“四大考验”、“四种危险”更加尖锐的摆在全党面前,落实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任务,比以前任何时候都更加繁重和紧迫。讲话有针对性提出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的“四个根本点”,即: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始终保持党开拓前进的精神动力;坚持为了人民、依靠人民,诚心诚意为人民谋利益,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的血肉联系;坚持任人为贤,广纳人才,始终保持党的蓬勃活力;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始终保持党的肌体健康。这“四个根本点”既是90年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也是我们党面向未来、保持和发展先进性,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关键所在。

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从根本上说是抓好思想理论建设。在90年的光辉历程中,我们党历来把思想理论建设放在首位,为党的建设和党领导的伟大事业提供理论支撑和思想保证,这是我们党提高自身凝聚力、战斗力的一条十分重要的经验,也是我们党始终保持先进性、坚持拒腐防变的一项根本措施。

抓思想理论建设古田会议开了先河,从那时起,“着重从思想上建设党”成为我们党加强自身建设一条重要原则。经过延安整风,全党掌握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这个基本方向,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为夺取抗日战争胜利和全国胜利,从思想上奠定了基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党进一步推进理论武装工作,首先从思想上进行拨乱反正,恢复了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接着在全党兴起了学习邓小平著作高潮,把全党的思想统一到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路线方针政策上,开创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总书记为首的党中央,相继采取一系列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的战略举措:先是在全党开展以学习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的保持党的先进性教育活动;再是在全党掀起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高潮;2009年十七届四中全会又做出了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提高全党思想理论水平的决定,进一步推进了用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武装全党的重大任务。

90年来正是因为我们党形成了注重在思想理论上建设党的优良传统,始终坚持用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武装全党、指导实践,努力做到理论创新每推进一步,理论武装就跟进一步。这是我们党始终保持先进性,能够胜利推进和完成“三件大事”、创造举世瞩目的发展奇迹,迎来伟大复兴光明前景的一个决定性因素。

保持党的先进性的另一个重要问题是抓好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夯实党执政的组织基础。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党联系广大人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落实党的方针政策的战斗堡垒,基层组织状况如何,直接关系到党的执政基础牢靠不牢靠。因此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做出《加强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做好抓基层打基础工作,夯实党执政的组织基础”,要逐步扩大基层党组织的覆盖面,实现党组织和党的工作全覆盖。做到哪里有群众,哪里就有党的工作,哪里有党员,哪里就有党的组织。要探索完善基层党组织设置形式,推广在农民专业合作社、专业协会、产业链、外出务工经商人员相对集中点建立党组织,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建立党组织,以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带动其他各类基层组织建设,活跃基层,打牢基础;要把发展现代农业、培养新型农民、带动群众致富、维护农村和谐稳定贯穿到农村基层组织活动始终,发挥党组织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的领导核心作用;要建设高素质的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按照守信念、讲奉献、有本领、重品行的要求,注重从转业军人、务工回乡青年、致富能手、高校毕业生等党员中,选拔党组织书记。并逐步构建让党员特别是党员干部经常受教育、永葆先进性的长效机制。使党员干部真正成为牢记宗旨,心系群众的先进分子;创新活动方式,密切党群关系,按照十七大提出的“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要求积极探索健全党组织领导的村民自治机制,把加强党的领导、充分发扬民主、依法办事有机统一起来,充分发挥村党组织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密切党群关系、促进和谐的作用。

党的先进性从来都是历史的、具体的、具有鲜明时代特色。时代和实践的发展,总是不断提出新的要求,也为党的先进性赋予新的内容。

当前,面对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刻变化,面对“四大考验”、“四种危险”,我们必须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不断推进,与时俱进的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围绕党的中心任务,不断推进党的建设的新的伟大工程,始终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使我们党在未来的征程上,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滞、永葆革命青春、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七一”重要讲话明确提出,在本世纪上半叶,我们党要团结带领人民完成两个宏伟目标,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时,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到新中国成立100周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要完成这个伟大历史使命,最根本的就是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和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和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不断开创工作新局面,赢得事业新胜利,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全面推向前进。

为了实现这个伟大目标,讲话提出如下战略任务:

改革开放是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领导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要坚持不懈把改革开放推向前进,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注入强大活力。

要坚定不移地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战略思想,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决不动摇。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本质要求就是坚持科学发展。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促进经济持续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打下更为坚实的基础。

要继续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确保人民当家作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关键是要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要不断提高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保证党领导人民有效治理国家。保证人民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

要继续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坚定不移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融入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的全过程。要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激励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要坚持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社会风尚,深入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要加强对青少年的德育培养,在全社会形成积极向上的精神追求和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要继续大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坚定不移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我们必须从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和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战略高度,抓好社会建设,推动社会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协调发展。加强社会建设要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着力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大力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

要使全党和全国人民牢记:发展是硬道理,稳定是硬任务;没有稳定什么事也办不成,已经取得的成果也会丧失。因此,必须妥善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最大限度的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减少不和谐因素;必须争取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实现改革、发展、稳定的统一,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和谐稳定。(

第二篇:心得体会

搞好校园文化建设

给孩子欢乐幸福童年

2017年8月2日下午有幸聆听了中国教育学会校园文化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夏书芳教授关于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报告,使我受益匪浅。

校园是现代教育的关键词,这证明了校园文化在教育中的重要性,校园文化的实施,对学生品德与素质的形成有着陶冶、启迪、塑造的功能。校园文化对学生的成长有着教育和引导作用。它能不时的提醒和启发学生的潜能意识。良好的校风及校园师生互动,能使学生在言传中互补,形成良好的品质。高标准的校园文化,具有强烈的感染和渗透性,对学生群体及社会道德的提升起着不可估量的推动作用,从而促进学生素质全面提高。校园文化建设它具备着,变化的多面性及广泛性和灵活性,它的影响力辐射强度,远远超出我们的想象力。结合其他方面的学习我体会如下:

一、我理解的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是一种整体文化的一个分支,是在学校发展过程自然形成的文化形态。校园文化以它独特的个性形成物质、制度、精神、课程、活动等文化。这些文化来源于学校在行使国家赋予的权利时,在规律的教学中挖掘、发现、发展、巩固的精神文化,它是以学生为主体,以校园为沃土,以校园精神为特点的群体互动文化。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核心,它无形的让人难以形容。但当你发现它的时候,就会感觉它的能量是巨大的。为此,我们要积极的挖掘它的潜能,不断的进取,通过各式各样的文艺形式、体育活动等形成一种勃勃生机、努力进取的文化气氛。学生自身融入这种环境之中,受这种精神的启迪和熏陶,在不知不觉中被感染成为一个有文化、有教养、有积极向上精神的气质学生。

二、校园文化建设的必要性

小学生的校园文化建设比起初高中校园文化有着很大不同,在某种意义上是有着差异的。校园文化在教育体系中占有很重的地位。在小学更是一个不可估量的潜能,然而小学校园文化建设也会更难。它通过文化环境和各种各样文化活动,以及群体行为的互动,直接或间接使小学生受到影响。因此我们要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谨慎分析每一个细小的情节,科学细致的做到言传身教,因为小学生的观念、思想、都会因此而根深蒂固。小学生的接受能力很强,也很容易被一些混淆的观念所迷惑,这就是她与中高学生的差异和区别。小学生思想不成熟在她们很幼稚的心灵世界里我们的灌输,周围的环境都在不同程度的影响和启迪着孩子童稚的思维。

小学的校园文化本身,是一个教学系统在规律运转时最具有挑战性的,无形的,智慧、知识、精神的一个缩写。它具备着各种文化的素质与特点,可以给人不可置疑的精神力量,它等待我们去挖掘,它在我们的无限想象过程中不断的完善。它所具备的教学、管理、服务、组织、课程等等细微的规则和方案,能使我们在不断的求索中得到补偿,使学生的情操得到陶冶,使我们的道德品质得到提高,使我们的精神得到激发,使我们的素质得到熏陶。希望我们每个教师、员工、学生,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得到应有的启迪和收获。

大家都知道一个学校,教学是我们每一教师都应该具备的资格,一谈到校园文化建设可能大家都会一口同声的回答:“那太复杂了。”的确校园文化建设这个系统工程是既抽象又复杂,但它的潜能和对教学事业的推动力是巨大的,也是不可估量的,就我校的实际情况,几年前对校园文化建设认识不高,目标就一个:抓好学生的成绩就好。把教学和建设校园文化搅在一起,单一的只求成绩忽视了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性,严重的违背了一个自然的教学规律。只是单求教学成绩却忽略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少数学生的成绩上去了,但他们的身体素质、道德修养并没有得到提升。教师只教书,却没有做到育人的职责。对此,教育部下发的《关于大力加强中学校园文化建设的通知》通知指出:“校园文化建设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育人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良好的校园文化,对于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具有重要的意义,各地必须高度重视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也是一个不断推进、长期积累的过程”。因此,小学校园文化建设有很多问题值得思考,这项工作不仅关系到小学生身心健康和个性发展,更会关系到我们国家教育事业的未来发展。因此我们呼吁大家:要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全身心投入,把校园文化建设推上一个新台阶。在此基础上,我们希望大家就摆在我们面前的校园文化建设献计献策,为校园文化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为更深一步发展校园文化建设提出一些具体的建议和要求,摆在我们面前的校园文化在小学校园的生活中,具有的特殊性是其它教育不能替代的作用,比如:小学生的潜能意识必须在自然的环境中、心情愉快时、特定条件下、好奇心情迫切时、骄傲虚荣的情绪下,在别人热情鼓舞下,就会使人潜能意识突然出现。虽然这是一个很小的例子,但它进一步的证明了校园文化的建设的重要性。校园文化培养人的素质,修养人的品德,开发人的知慧;是教育事业未来发展宝藏。它需要我们不断的去挖掘开发。因为校园文化不仅是小学生的第二生命,更是小学生通向幸福的桥梁。学生们一早就来到校园,当他们回家的时候已是傍晚,清醒的每分每秒都在接受着校园文化的熏陶,校园的每一个细小变化都在学生们的眼里,也装进了他们的心怀,都为他们编织美好的梦想提供着素材。校园文化也是造就着小学生幸福的摇篮。总之校园文化关系到小学生的个性发展,更关系到他们的终身幸福。搞好校园文化建设就是人民造福,是教育后代的百年大计。

三、校园文化建设的意义

小学校园文化是人类文明的基础,是人类文化的奠基,科学的萌芽,知识的幼苗,是国家栋梁的出生地。校园文化被众人所关注,磁性之大,是因为它在人类文化教育发展中起着不可替代作用。它以其自身的潜能,渗透到每个学生的思想、道德、心理、行为,从而使学生的德、智、体得以全面发展。校园文化可以通过组织各种各样文化活动,形成一种别开生面的文化气氛,使学生们不由自主的形成一种规律性的互动,从而学生们的思想观念、道德体系得以不同程度的提高。实践证明良好的校园文化不仅能陶冶小学生的情操,更能提高小学生思想素质和品德修养。要想长期使小学生保持积极向上进取的精神,只有良好的校园文化才是激发小学生精神的唯一环境。校园文化不仅能给学生精神带来鼓舞,还可以在此条件下,激发小学生的潜能意识。人的潜能意识是一个智慧的宝藏,人很难发现自己的潜能意识,他需要挖掘启发,还需要特定的条件和环境,比如各种娱乐活动、知识、体育、文艺等各方面的比赛都是发挥小学生潜能意识的良好环境。具备这种唯一条件的就是大家最关注的校园文化。种种事实证明:不论是学生文化知识的提升,还是道德品质的不断提升高,都离不开校园文化给予我们的第二次生命。校园文化建设不光是民意,更是国家关注的大事。在我国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体系的纲领性文件《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指出:“要建设健康的、主动的校园文化,树立良好的校风、学风,使学校成为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阵地”。为此把校园文化建设搞好是重中之重,势在必行。这是人类教育史上的新篇章,也是校园文化悠远绵长的引力和深远的意义。

第三篇:心得体会

培 训 体 会

2012/12/15 邵龙

本次培训给我许多思考,深刻的体会到自己有很多东西要去学习。怎样成为一个受欢迎的地理老师呢?怎样才能在教学过程中给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建立平等、民主、信任的新型师生关系?怎样才能„„?我认为要解决的问题还很多,还需要自己不断的积累,不断的去学习。

首先,教育学生,从爱出发。平等的爱,理解的爱,尊重的爱,信任的爱,这些都是老师爱的真谛。不论在生活上,还是在学习上,都要给予学生必要的关心和帮助。只要有了问题时及时处理,处理的方法得当,注意和学生沟通,学生就会信任你,喜欢你。爱学生,还表现在老师对学生的尊重和信任,以及对学生的严格要求,又要注意对学生的个体差异,区别对待。对成绩比较差的学生,我们老师要采用不同的教育方法,因材施教。师爱要全面、公平。

其次,如何使我们的地理课堂愈发显得真实、自然、厚重而又充满着人情味,作为地理老师的我更要关注的是蕴藏在地理课堂中那些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只有身临其境的教师和孩子们才能分享的东西,要关注那些伴随着师生共同进行的探究、交流所衍生的积极的情感体验。我们不但要传授知识,而且要善于以自身的智慧不断唤醒孩子们的学习热情,点化孩子们的学习方法,丰富孩子们的学习经验,开启孩子们的学习智慧。让我们行动起来,做一位有心的“烹饪师”,让每一节地理课都成为孩子们“既好吃又有营养”的“地理大餐”!

最后,我还认识到:一节好的地理课,新在理念、巧在设计、赢在实践、成在后续。一节好的地理课,要做到两个关注:一是:关注学生,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和认知需求,关注学生的已有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是一节成功课堂的必要基础。二是:关注地理:抓住地理的本质进行教学,注重地理思维方法的渗透,让学生在观察、操作、推理、验证的过程中有机会经历地理化的学习过程,使学生真正体验到地理,乐学、爱学地理。此外,我认识到:一节好的地理课,不要有“做秀”情结,提倡“简洁而深刻、清新而厚重”的教学风格,展现思维力度,关注地理方法,体现地理课的灵魂,使地理课上出“地理味”!而教师的“装糊涂、留空间”也是一种教学的智慧和方法。

通过这些天的学习,我从中学到了很多,不仅拓宽了我的视野,还丰富了我的实践经验,更让我的思想得到了升华,使我对地理教学有了更新的认识,更加热衷于教育事业。今后,我会更加努力学习,为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第四篇:心得体会

经济管理学员青年志愿者协会——“春蕾”夏令营分队实践报告

逆境中的坚韧与顽强

——10年暑期社会实践心得体会

在进大学前就很向往社会实践了。在假期中,和几位同学深入社会中发现和解决一些问题,帮助一些缺少知识和劳力的人,那是多么快乐和有意义的事啊!这一次,我很荣幸地加入了经济管理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举办的“春蕾”的暑期社会实践。

这次的社会实践是在天全县汉龙希望小学举办,具体活动时间是7月18日至24日,但是在6月初,负责人就开始联系学校、实地考察、写策划了。实践组的教学分成了很多版块,有“体育竞技”、“批评与自我批评”、“电影赏析”、“音乐欣赏”、“我要成为怎样的人”等等。在实践开始之前,每个版块的负责人都做了充分的准备,写了详细的教案。我是负责音乐欣赏的,和王珠莉师姐讨论后,我下载了几首外国名曲和流行歌曲,希望能够对小学生们有所帮助。

18号下午,我们一行三十多人终于到达了天全县,和我想象中的差不多,学校规模很小,只有一座三层的教学楼和一座二层的教师办公楼,外加一间小食堂。我们到达后热情的杨主任接待了我们,并且安排我们住在了教师休息室,可是最大的问题是房间太小,我们的人太多,连打地铺的位置都不够,有的是两个人挤一个沙发,有的睡在椅子上,真的是很不舒服,腿脚都伸不开。还有一点就是一到晚上整间房子就会飞进很多只蛾子和蚊子,种类齐全,形态各异,振动翅膀的声音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还时不时地会飞到脸上和身上来,不过这些都被我们克服了,比较满意的是食堂的饭菜还不错,闻着饭香,排着长队的经历我想我会永远铭记的。

20号上午,我参与了批评与自我批评版块的教学,先是让同学们写下自己的缺点和平时做的不好的地方,然后一位老师带四位同学,以谈话的方式对他们进行辅导。这次真正地让我体会到了乡镇小学生道的纯真与质朴。我辅导的四位都是女生,她们都有兄弟姐妹,父亲常年在外打工,母亲每天采茶或者种田。现在只是小学,而且是义务教育阶段,生活还过得去,可是到高中、大学以后,她们能否上得起还是一个未知数。谈到她们的缺点,就是不爱读书啦,不喜欢做家务啦等等。问到她们为什么上课不专心听讲时,她们告诉我老师讲得太快了,她们跟不上,给老师反映老师也不改,作业如果做错了,老师还会打她们。看来现在乡镇的教育状况真的很令人担心啊,因为作业做错而打学生的行为早就在《义务教育法》里明令禁止了,可是在乡村小学中却屡见不鲜。她们很单纯,最大的梦想就是走出大山,到大城市去求学和生活,但是在这样的教育和背景下,她们的愿望能实现吗?

经济管理学员青年志愿者协会——“春蕾”夏令营分队实践报告

21号下午,所有社会实践的成员到同学的家中进行了走访,我去的一家是个女生,家离学校很近,她和弟弟都在这所小学读书,下学期她就要读初中了,她母亲想让她到雅安读书,不过不知道能不能实现。一进大门,地上堆放的都是饲料,养鸡养鸭是她们家的副业,院子正中种着几棵果树。见到她母亲后我们一起去了她家的茶园,她的母亲皮肤黝黑,是个地地道道的农民,给人感觉很朴实,但却绝对没有农民身上的恶劣习性,思想很开放,从不打骂孩子,尊重孩子的意见,这真的很难得。她采茶的技术也是一流,左右联手,采一斤连半个小时都不到。我是第一次看见茶树,本来以为采茶采的事茶树的嫩叶,一看才知道采的是刚发出来的嫩芽,这可真是一项费眼力的活,半天过去了我才采了十几颗,丢人啊!时间过得很快,不过这次的家访留给我的印象很深,如果这里每个小学生的家长都像我们见到的这位妈妈一样就好了!

22号的下午,终于轮到我站在讲台上了,先前我可是准备了很多欧洲古典音乐要让这些小学生们欣赏呢。但是因为这所小学只有两台很大的音响,要搬动非常不方便,而要用电脑的话还得到教师办公用得楼上来,最后我们决定还是在普通教室上课,教他们清唱两首歌。王珠莉师姐教的是《明天会更好》,因为在闭营仪式要演唱,所以大家学得都比较卖力。小学生们唱歌真的很可爱,扯着嗓子吼,就比谁的声音大。还有很搞笑的一点,因为四川话里平舌和翘舌分不清,所以他们在唱“看看忙碌的世界是否依然孤独地转个不停”时,真的是超级好笑,师姐纠正了几遍他们还是改不过来。看来普通话的推广还是不够彻底啊!后面我教了一首《隐形的翅膀》,这首歌他们都很熟悉啦,除了把徘徊唱成徘回外,没有别的大问题。还剩一点时间,我们做了几个小游戏。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当让他们唱歌曲中带有数字的歌时,有个小学生竟然唱出了谢军的《那一夜》,真是差点把我雷倒了,现在的小孩子真不简单!

七天过得很快,也很开心和充实,当做上返回雅安的汽车时是兴奋还有不舍,这群孩子的纯真质朴已深深地刻在了我的脑海中,希望这次活动也会给他们留下美好的回忆,也希望他们能有一个幸福美满的人生!

第五篇:心得体会

农村基层干部廉洁履行职责若干规定心得体会

《农村基层干部廉洁履行职责若干规定(试行)》教育学习活动已全面展开,此项活动的开展不仅可以引导基层干部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正确的权利观、利益观,而且对推进农村党风廉政建设、维护农村集体和农民群众的利益,推进农村科学发展,推进农村社会和谐,具有重要意义。是加强党的作风建设、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重要保证,对于规范党员领导干部的从政行为,加强干部队伍建设,保持党的纯洁性和先进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深深的感受到做为一名基层干部的光荣,光荣的背后是一名基层干部的责任。通过这次党风廉政宣传教育活动,我感受颇深,启发很大,很受教育,内心也有了深层次的触动。下面我仅谈一下自身的一点认识和体会。

农村党风廉政建设关系党的执政基础。农村干部廉洁履行职责,是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保障。党风廉政建设对国家十分的重要。做为一名基层干部,要从小做起,从点滴做起,要从自身做起,充分发挥表率作用。任何一项法规制度能否得到有效的贯彻落实,关键是基层干部能否做到身体力行、作出表率。就是要求群众做到的,基层干部必须首先做到。只有这样,才能在各级群众中产生积极的示范效应。

贯彻落实《规定》,必须坚持标本兼治,加强系统研究,推进制度创新。要把制度建设贯穿于教育、监督、预防、惩治等各个环节,使每项工作、每个领域都能做到用制度管事、管人,形成全面规范的“制度链”,形成用制度规范廉洁从政的机制。继续完善以民主集中制为核心的集体决策制度、公共权力流程制衡制度、权力公开运行制度、信息公开制度等,形成对权力行使链条的闭环式制约,堵住权力滥用的漏洞。同时,注重制度的有效性,压缩制度执行过程中的自由裁量空间,减少权力寻租的机会。加强监督检查,严格问责追究。制度的效用取决于制度执行力。

学习是一个永恒的主题,是伴随人生的重要任务,学习使人进步,学习能够理清思路,尤其是在当今市场经济条件下,不学习不能很好地工作,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就无从下手,工作难以开展和创新,解决和处理问题的能力和水平就难以提高。因此,平时注重政治理论的学习,党的基本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努力在掌握精神实质,学以致用上下功夫,不断提高自身的政治素养,结合自身的工作,学习有关业务知识,注重学习党风廉政建设方面的知识,了解新形势下党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的特点及做法;学习廉政准则、法律、法规等相关的业务知识。从思想上、行为上落实廉政准则。

古人云“正人先正已,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本人作为一名基层干部,是廉政准则具体实施者,时常用准则作为一面镜子,对照自己的言行,在岗位上,能做到坚持党性原则,实事求事,客观公正处理问题,不利于团结的话不讲,不利于团结的事事不做,确立职务是责任,权利是奉献,党员是服务的宗旨,在群众中树立党的形象,不做有愧于党和人民的事,正确处理好人际关系,团结同事一同工作。真正做一个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党员,用心想事,用心谋事,用心干事,干成事,干好事,干实事,真心诚意为人民,不愧为一名合格的基层干部。

下载心得体会word格式文档
下载心得体会.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心得体会

    2012年2月18日上午8点30分,在经理主持召开全体人员会议,学习我矿2012年1号文件精神、理念,结合公司发展要求以及我矿的实际情况,李少泉经理提出严格遵循“高起点、高标准、高效......

    心得体会

    有幸参加这次“三学一评”示范课,在本次活动中,得到了同线人事的大力帮助,还有教务处的支持,十分感谢,同时我也得到了锻炼,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又向前成迈进了坚实的一步,在这里只想谈......

    心得体会

    学习心得体会 2016年1月13日至15日,瓜州县全县教师在教育局的组织下进行了为期三天的集中培训学习,这次培训规模盛大,对于每一位教师来说,我想其意义是深远的。 此次学习有师德......

    心得体会

    2012初中地理新课标学习心得 蒋诗奎 初中新课程改革是我国推行素质教育的一个尝试。地理科目的新课程改革从教材、课程标准、教学评价机制、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了大胆的改变......

    心得体会

    中原名师王红艳周雁翎刘娟娟工作室省级名师骨干教师培育对象第二次集中研修 心 得 体 会 兰考县兰阳回民小学 凡朝荣 共同期待的省名师骨干第二次集中研修于11月1日——4日......

    心得体会

    《行走在教师专业成长的道路上》的心得体会 武新华 昨天下午,我们全镇初中教师倾听了肥城市教研室王文涛主任做的《行走在教师专业成长的道路上》报告,获益匪浅。 通过这个报......

    心得体会

    课题研究心得体会听了延安市教育教研室张琰主任的讲座,使我对课题研究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对它的重要意义更加明确,通过本次学习,让我受益匪浅,有了更深刻的体会: 一、了解了微型课......

    心得体会

    党课学习心得体会 一学期的党课学习已经结束,当那个党课结业证书,回顾过去的点点滴滴,感慨良多。在学习党课之前,我对于党的认识没有现在的深入透彻。经过各位老师的指导,不仅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