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五年级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工作总结
五年级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工作总结
有人说:“播种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播种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种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需一句话,就是要培养良好的习惯,良好的行为习惯主要在学校中养成'。”大家都知道,好习惯使人终生受益,特别是小学生,可塑性强,也正是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良好行为习惯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环节,是改进德育的重要方面。为此,近年来,我校德育工作就一直把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作为学校一项重点来抓。具体做法如下:
二、基本的途径和方法
1、领导重视,常抓养成教育
小学生习惯养成教育不是靠某个人就能办好的,习惯养成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它需要学校上上下下共同努力,还需要家庭和社会的齐抓共管。因此学校高度重视习惯养成教育工作,把习惯养成教育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建立长效评比机制,促进工作长期开展。建立周例会通报制度,将习惯养成作为重要内容每周一次情况通报,要注意横向和纵向之间的联系,各方面要求要协调一致,学校领导重视,常抓养成教育。
2、遵循教育规律,展开养成教育。
(1)规范常规制度,强化学生遵纪守规意识,是养成教育的前提保障。我校以学习《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为重点,不断规范学生的行为习惯,以树立良好的学生形象。首先,我们将守则内容发悬挂在每个教室,班主任经常性组织学生学习,要求做到熟记于心。结合规则的制定,学校通过开学典礼大会,推选平时表现比较好的学生和平时表现较差的学生,在全校师生面前做表态发言,让大家监督他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是否言行一致,说到做到。在此基础上,我校少先队大队三月份组织三至六年级学生进行了“学习新守则,遵守新守则” 争做合格小学生为主题的演讲比赛。通过演讲比赛,激励更多的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知道要从一点一滴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从一个细微动作做起。每学期演讲都会改变许多的学生。然后,要求我们的教师要勤下班,用心观察,从学生的一点细微动作,如衣着打扮、语言、对待人的言行等生活表现来捕捉他们的内心变化,从而发现问题,及时纠正,慢慢从小处去改变自己的行为举止。
(2)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发挥树立榜样的力量。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不管作为老师要以身示范,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我们教师自己首先做到。教师无小节,处处做楷模。在开学初首先要求教师认真学习《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和“五条禁令”,用《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和“五条禁令”约束自己,设身处地地为孩子们树立榜样。还要用一些现实生活中的小榜样激励学生,如在班上多表扬一些上课认真听讲,作业工整,遵守纪律的学生,使其他学生自觉模仿,形成习惯。我们在每学期开展优秀作业(语文、数学、英语、美术、手工)等展览,每个班级评出10个优秀作业。每次这样的活动结束学生的书写,会大有改观,有了比、学、赶、帮、超的学习氛围。
3、注重实践,规范养成教育。
教育无小事,事事在育人。尤其是学生行为习惯的问题、要从行为出着眼。学校领导和班主任老师如果发现了学生什么不好的苗头,就要及时制止,及时教育。比如近期由于学生参与大合唱、运动会、韵律操活动,使一些受到了影响学生,特别我校六年级学生,如陈鹏、冉明、李宝、祁鹏等同学,思想波动比较大,自由散漫,借训练为由在校园游游逛逛,不进教室学习。学校与班主任了解情况后,采用“一对一”的重点帮扶的方法, 从领导做起,利用时间找典型的学生与之谈话,讲道理,让他们懂得“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动之于情,晓之于理”,从内心帮助学生,丢弃不良行为,再塑好习惯。六年级学生面临升学考试,有时就会有我们意想不到的事情出现,所以要持之以恒,要通过反复抓,抓反复,真正实现学生错误认识向正确认识的转化,再由正确认识向正确行为、良好习惯的转化。
4、进行考评,巩固养成教育。养成教育贵在主动发展。学校德育工作,按照德育计划,每月制定一个主题,如开展“争当合格小公民”、“创先争优争当四星少年”、“捡起一片废纸,留下一种美德”、“小手牵大手,共创美丽园”等活动,引导学生在活动中感受道德、选择行为、进行自我批评与合作竞争,从而自觉遵守规范。结合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争做四好少年”为契机,我校也制定了学校“四星”评比,即“文明之星”“ 好学之星”“健康之星”“ 团结之星”。每周结合班级情况评出“其中一星”,每月评出“班级四星”,从“班级四星”中评出“校园四星”,在学期中评奖一次,或在“六一儿童节”评奖。评比以星级评比为抓手,狠抓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在评比的活动中,增强了学生的班集体荣誉感,培养了每一位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规范学生的行为,促进学校良好的校风、学风的形成,激发学生争当校园“四小明星”的热情。学生就能逐渐形成自我约束的能力,明辨是非的能力,自我教育的能力。
5、家校配合,促进养成教育
“家庭是习惯的学校,父母是习惯的教师。”家庭是学生接受教育最早、时间最长的场所,所以家校合作关系的建立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学校每学期在期中考试后,召开规模较大的家长会,下发邀请函邀请家长到校召开家长会。家长会不是单纯的开开会,坐着听。而是制定活动安排,使活动有序进行。利用课堂开放日活动,让家长和孩子一起听课,看看我校的师资配备,还有在教师的引导下家长参观学校的各室,看看学校的硬件设施配套,还有就是学校领导、教师与家长座谈,了解家长的意愿,认真听取家长的意见和建议,从中让家长感受到学校的科学化管理,学校也在活动中找到不足。通过参加家长会,督促家长从自身做起,配合学校共同抓好对孩子的教育,形成家校合力、形成合力的局面。
俗话说:“勉强成习惯,习惯成自然。”良好的习惯一旦形成,孩子们将受益终身。习惯养成教育是小学教育的重要任务。有人曾这样比喻学校教育:学校就像一个工厂,培育出的思想好,习惯好,成绩好的学生是正品;成绩好,思想不好的事次品;成绩不好,思想不好的是伪劣产品。我相信,在我们 彭镇心小学这片沃土上,培育出的都是正品,都是合格的小学生。
第二篇: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工作总结
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工作总结
有人说:“播种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播种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种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需一句话,就是要培养良好的习惯,良好的行为习惯主要在学校中养成'。”大家都知道,好习惯使人终生受益,特别是小学生,可塑性强,也正是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良好行为习惯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环节,是改进德育的重要方面。为此,近年来,我校德育工作就一直把培养小学生良好的习惯养成教育作为学校一项重点来抓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先后荣获安徽省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先进集体、连续四届淮北市“文明单位”、市“五好关工委”合格单位、市志愿者服务“先进集体”、连续三年荣获区教育工作“先进单位”、2011年市级教育工作先进单位、烈山区“三雅教育”实验学校等。授予马子辰、李思涵同学“养成教育之星”荣誉称号、李思涵同学评为区“十佳美德少年”、马子辰、任雪丽、马新宇等十五名同学评为市级“三好学生”。具体做法如下:
一、健全工作网络及机制,常抓养成教育
小学生习惯养成教育不是靠某个人就能办好的,习惯养成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它需要学校上上下下共同努力,还需要家庭和社会的齐抓共管。因此学校高度重视习惯养成教育工作,把习惯养成教育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健全以校长为组长、党支部书记和关工委常务副主任为副组长、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建立长效评比机制,促进工作长期开展。建立周例会通报制度,将习惯养成作为重要内容每周一次情况通报,要注意横向和纵向之间的联系,各方面要求要协调一致,学校领导重视,常抓养成教育。
二、遵循教育规律,展开养成教育
1、规范常规制度,强化学生遵纪守规意识,是养成教育的前提保障。我校以学习《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为重点,不断规范学生的行为习惯,以树立良好的学生形象。首先,我们将守则内容发悬挂在每个教室,班主任经常性组织学生学习,要求做到熟记于心。结合规则的制定,学校通过开学典礼大会,推选平时表现比较好的学生,在全校师生面前做宣讲发言,让大家学习榜样。在此基础上,我校少先队大队三月份组织三至六年级学生进行了“学习新守则,遵守新守则” 争做合格小学生为主题的演讲比赛。通过演讲比赛,激励更多的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知道要从一点一滴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从一个细微动作做起。每学期演讲都会改变许多的学生。然后,要求我们的教师要勤下班,用心观察,从学生的一点细微动作,如衣着打扮、语言、对待人的言行等生活表现来捕捉他们的内心变化,从而发现问题,及时纠正,慢慢从小处去改变自己的行为举止。
(2)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发挥树立榜样的力量。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不管作为老师要以身示范,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我们教师自己首先做到。教师无小节,处处做楷模。在开学初首先要求教师认真学习《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和“五条禁令”,用《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和“五条禁令”约束自己,设身处地地为孩子们树立榜样。还要用一些现实生活中的小榜样激励学生,如在班上多表扬一些上课认真听讲,作业工整,遵守纪律的学生,使其他学生自觉模仿,形成习惯。我们在每学期开展优秀作业(语文、数学、英语、美术、手工)等展览,每个班级评出10个优秀作业。每次这样的活动结束学生的书写,会大有改观,有了比、学、赶、帮、超的学习氛围。
3、注重实践,规范养成教育。
教育无小事,事事在育人。尤其是学生行为习惯的问题、要从行为出着眼。学校领导和班主任老师如果发现了学生什么不好的苗头,就要及时制止,及时教育。比如近期由于学生参与大合唱、运动会、韵律操活动,使一些受到了影响学生,特别我校六年级学生,如陈鹏、冉明、李宝、祁鹏等同学,思想波动比较大,自由散漫,借训练为由在校园游游逛逛,不进教室学习。学校与班主任了解情况后,采用“一对一”的重点帮扶的方法, 从领导做起,利用时间找典型的学生与之谈话,讲道理,让他们懂得“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动之于情,晓之于理”,从内心帮助学生,丢弃不良行为,再塑好习惯。六年级学生面临升学考试,有时就会有我们意想不到的事情出现,所以要持之以恒,要通过反复抓,抓反复,真正实现学生错误认识向正确认识的转化,再由正确认识向正确行为、良好习惯的转化。
4、进行考评,巩固养成教育。
养成教育贵在主动发展。学校德育工作,按照德育计划,每月制定一个主题,如开展“争当合格小公民”、“创先争优争当四星少年”、“捡起一片废纸,留下一种美德”、“小手牵大手,共创美丽园”等活动,引导学生在活动中感受道德、选择行为、进行自我批评与合作竞争,从而自觉遵守规范。结合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争做四好少年”为契机,我校也制定了学校“四星”评比,即“文明之星”“ 好学之星”“健康之星”“ 团结之星”。每周结合班级情况评出“其中一星”,每月评出“班级四星”,从“班级四星”中评出“校园四星”,在学期中评奖一次,或在“六一儿童节”评奖。评比以星级评比为抓手,狠抓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在评比的活动中,增强了学生的班集体荣誉感,培养了每一位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规范学生的行为,促进学校良好的校风、学风的形成,激发学生争当校园“四小明星”的热情。学生就能逐渐形成自我约束的能力,明辨是非的能力,自我教育的能力。
5、家校配合,促进养成教育
“家庭是习惯的学校,父母是习惯的教师。”家庭是学生接受教育最早、时间最长的场所,所以家校合作关系的建立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学校每学期在期中考试后,召开规模较大的家长会,下发邀请函邀请家长到校召开家长会。家长会不是单纯的开开会,坐着听。而是制定活动安排,使活动有序进行。利用课堂开放日活动,让家长和孩子一起听课,看看我校的师资配备,还有在教师的引导下家长参观学校的各室,看看学校的硬件设施配套,还有就是学校领导、教师与家长座谈,了解家长的意愿,认真听取家长的意见和建议,从中让家长感受到学校的科学化管理,学校也在活动中找到不足。通过参加家长会,督促家长从自身做起,配合学校共同抓好对孩子的教育,形成家校合力、形成合力的局面。
俗话说:“勉强成习惯,习惯成自然。”良好的习惯一旦形成,孩子们将受益终身。习惯养成教育是小学教育的重要任务。有人曾这样比喻学校教育:学校就像一个工厂,培育出的思想好,习惯好,成绩好的学生是正品;成绩好,思想不好的事次品;成绩不好,思想不好的是伪劣产品。我相信,在我们新桥中心小学这片沃土上,培育出的都是正品,都是合格的小学生。
第三篇: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工作总结
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工作总结
西登君
有人说:“播种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播种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种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需一句话,就是要培养良好的习惯,良好的行为习惯主要在学校中养成'。”大家都知道,好习惯使人终生受益,特别是小学生,可塑性强,也正是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良好行为习惯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环节,是改进德育的重要方面。为此,我一直把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作为品德课上的重点来抓。具体做法如下:
1、在学校的领导下常抓养成教育
小学生习惯养成教育不是靠某个人就能办好的,习惯养成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它需要学校上上下下共同努力,还需要家庭和社会的齐抓共管。因此学校高度重视习惯养成教育工作,把习惯养成教育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建立长效评比机制,促进工作长期开展。建立周例会通报制度,将习惯养成作为重要内容每周一次情况通报,要注意横向和纵向之间的联系,各方面要求要协调一致,学校领导重视,常抓养成教育。
2、在课堂上展开养成教育。
(1)在课堂上我组织学生举行“争做合格小学生”为主题的演讲比赛。通过演讲比赛,激励更多的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知道要从一点一滴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从一个细微动作做起。每学期演讲都会改变许多的学生。然后,要求我们的教师要勤下班,用心观察,从学生的一点细微动作,如衣着打扮、语言、对待人的言行等生活表现来捕捉他们的内心变化,从而发现问题,及时纠正,慢慢从小处去改变自己的行为举止。
(2)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发挥树立榜样的力量。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不管作为老师要以身示范,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我们教师自己首先做到。教师无小节,处处做楷模。在开学初首先要求教师认真学习《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和“五条禁令”,用《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和“五条禁令”约束自己,设身处地地为孩子们树立榜样。还要用一些现实生活中的小榜样激励学生,如在班上多表扬一些上课认真听讲,作业工整,遵守纪律的学生,使其他学生自觉模仿,形成习惯。我们在每学期开展优秀作业(语文、数学、英语、美术、手工)等展览,每个班级评出10个优秀作业。每次这样的活动结束学生的书写,会大有改观,有了比、学、赶、帮、超的学习氛围。
3、注重实践,规范养成教育。
教育无小事,事事在育人。尤其是学生行为习惯的问题、要从行为出着眼。如果发现了学生什么不好的苗头,就要及时制止,及时教育。让他们懂得“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动之于情,晓之于理”,从内心帮助学生,丢弃不良行为,再塑好习惯。五年级学生面临升级考试,有时就会有我们意想不到的事情出现,所以要持之以恒,要通过反复抓,抓反复,真正实现学生错误认识向正确认识的转化,再由正确认识向正确行为、良好习惯的转化。
4、家校配合,促进养成教育
“家庭是习惯的学校,父母是习惯的教师。”家庭是学生接受教育最早、时间最长的场所,所以家校合作关系的建立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通过参加家长会,督促家长从自身做起,配合学校共同抓好对孩子的教育,形成家校合力、形成合力的局面。
俗话说:“勉强成习惯,习惯成自然。”良好的习惯一旦形成,孩子们将受益终身。习惯养成教育是小学教育的重要任务。有人曾这样比喻学校教育:学校就像一个工厂,培育出的思想好,习惯好,成绩好的学生是正品;成绩好,思想不好的事次品;成绩不好,思想不好的是伪劣产品。我相信,在我们红旗小学这片沃土上,培育出的都是正品,都是合格的小学生。
第四篇: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工作总结
龙门中心小学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工作总结
有人说:“播种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播种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种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需一句话,就是要培养良好的习惯,良好的行为习惯主要在学校中养成'。”大家都知道,好习惯使人终生受益,特别是小学生,可塑性强,也正是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良好行为习惯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环节,是改进德育的重要方面。为此,近年来,我校德育工作就一直把培养小学生良好的习惯养成教育作为学校一项重点来抓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具体做法如下:
一、健全工作网络及机制,常抓养成教育。
小学生习惯养成教育不是靠某个人就能办好的,习惯养成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它需要学校上上下下共同努力,还需要家庭和社会的齐抓共管。因此学校高度重视习惯养成教育工作,把习惯养成教育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健全以校长为组长、党支部书记和关工委常务副主任为副组长、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建立长效评比机制,促进工作长期开展。建立周例会通报制度,将习惯养成作为重要内容每周一次情况通报,要注意横向和纵向之间的联系,各方面要求要协调一致,学校领导重视,常抓养成教育。
二、遵循教育规律,展开养成教育
1.规范常规制度,强化学生遵纪守规意识,是养成教育的前提保障。我校以学习《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为重点,不断规范学生的行为习惯,以树立良好的学生形象。首先,我们将守则内容发悬挂在每个教室,班主任经常性组织学生学习,要求做到熟记于心。结合规则的制定,学校通过开学典礼大会,推选平时表现比较好的学生,在全校师生面前做宣讲发言,让大家学习榜样。每周值周员通过检查评比,选出习惯良好的班级评为文明班级。激励更多的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知道要从一点一滴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从一个细微动作做起。老师们用心观察,从学生的一点细微动作,如衣着打扮、语言、对待人的言行等生活表现来捕捉他们的内心变化,从而发现问题,及时纠正,慢慢从小处去改变自己的行为举止。
2.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发挥树立榜样的力量。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不管作为老师要以身示范,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我们教师自己首先做到。教师无小节,处处做楷模。在开学初首先要求教师认真学习《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和“五条禁令”,用《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和“五条禁令”约束自己,设身处地地为孩子们树立榜样。还要用一些现实生活中的小榜样激励学生,如在班上多表扬一些上课认真听讲,作业工整,遵守纪律的学生,使其他学生自觉模仿,形成习惯。我们在每学期开展优秀作业(语文、数学、英语、美术、手工)等展览,每个班级评出10个优秀作业。每次这样的活动结束学生的书写,会大有改观,有了比、学、赶、帮、超的学习氛围。3.注重实践,规范养成教育。
教育无小事,事事在育人。尤其是学生行为习惯的问题、要从行为出着眼。学校领导和班主任老师如果发现了学生什么不好的苗头,就要及时制止,及时教育。比如近期由于学生参与大合唱、运动会、韵律操活动,使一些受到了影响学生,特别我校六年级学生,如陈鹏、冉明、李宝、祁鹏等同学,思想波动比较大,自由散漫,借训练为由在校园游游逛逛,不进教室学习。学校与班主任了解情况后,采用“一对一”的重点帮扶的方法, 从领导做起,利用时间找典型的学生与之谈话,讲道理,让他们懂得“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动之于情,晓之于理”,从内心帮助学生,丢弃不良行为,再塑好习惯。六年级学生面临升学考试,有时就会有我们意想不到的事情出现,所以要持之以恒,要通过反复抓,抓反复,真正实现学生错误认识向正确认识的转化,再由正确认识向正确行为、良好习惯的转化。
4.进行考评,巩固养成教育。
养成教育贵在主动发展。学校德育工作,按照德育计划,每月制定一个主题,引导学生在活动中感受道德、选择行为、进行自我批评与合作竞争,从而自觉遵守规范。
5.家校配合,促进养成教育
“家庭是习惯的学校,父母是习惯的教师。”家庭是学生接受教育最早、时间最长的场所,所以家校合作关系的建立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学校每学期在期中考试后,召开规模较大的家长会,下发邀请函邀请家长到校召开家长会。家长会不是单纯的开开会,坐着听。而是制定活动安排,使活动有序进行。利用课堂开放日活动,让家长和孩子一起听课,看看我校的师资配备,还有在教师的引导下家长参观学校的各室,看看学校的硬件设施配套,还有就是学校领导、教师与家长座谈,了解家长的意愿,认真听取家长的意见和建议,从中让家长感受到学校的科学化管理,学校也在活动中找到不足。通过参加家长会,督促家长从自身做起,配合学校共同抓好对孩子的教育,形成家校合力、形成合力的局面。
俗话说:“勉强成习惯,习惯成自然。”良好的习惯一旦形成,孩子们将受益终身。习惯养成教育是小学教育的重要任务。有人曾这样比喻学校教育:学校就像一个工厂,培育出的思想好,习惯好,成绩好的学生是正品;成绩好,思想不好的事次品;成绩不好,思想不好的是伪劣产品。我相信,在我们新桥中心小学这片沃土上,培育出的都是正品,都是合格的小学生。
第五篇: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
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
践行评价体系的研究实施方案
老坪石中心学校
一、课题的提出
1.背景
成功教育从习惯开始,教育的核心不只是传授知识,而是学会做人。一个人养成好的习惯,一辈子都用不完它的利息,养成一种坏习惯,一辈子都偿还不清它的债务。小学阶段是养成良好习惯的关键时期,以有效方式来帮助学生养成良好习惯,避免口号式、强压式的教育模式是每个教育工作者都需深思的问题。
从家庭环境看:我校学生多来自农村和附近街道,当地经济发展状况使得家长的精力侧重于物质追求,对孩子的教育缺乏引导与监督;家长的思想认识和文化程度又造成了对孩子的关心重在看成绩,而忽略了好习惯的养成;打工大潮衍生的留守儿童特别是独生子女,在祖辈的宠爱或放纵下,更阻碍了好习惯的养成。从学校教育看:对学生的行为习惯教育缺乏系统的要求和内容;教育方式只停留在班会、队会、升旗仪式等集会上说教式的表面层次,缺少鼓励、榜样带来的激励与示范作用;对学生的监督只依靠值日教师和班主任,没有时间和空间的延伸。
以上原因造成我校学生对良好的行为习惯缺乏正确的认识,在文明礼仪和卫生习惯等方面时常出现各种违纪现象,在校在家表现不一致,即使在教育后也有较大的反复性。为了提升学生自制力,让学生
行为习惯在时间和空间上都得到较全面的监督,快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特提出践行“评价体系”的教育方式,把家长、教师、同学都参与到对学生行为习惯的评价中来,用具体的评价细则来督促学生,使学生的行为习惯处处有人管,时时有人看。结合阶段性小结、班级评比、全校评比,把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工作落到实处。
2.意义
(1)让学生正确认识良好习惯的准则与意义。通过学习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细则,结合“好习惯的养成”主题讲座,首先能让学生对“习惯”有一个较细、较深的认识,明白好习惯的意义,使学生从原来被动的接受教育、监督变为主动的自我控制和养成。其次,利用行为细则,可让学生了解良好行为习惯的具体要求,从而在生活、学习中的各方面都有一个明确的方向,即可端正思想,又能提高学生的是非分辨能力。
(2)增强了对学生的教育力量。在学校、家庭的共同评价过程中,加强了家校的联系,使家长进一步了解学校管理,进一步提高教育孩子的水平,在方式方法上都能有较深的认识;反之,在家校的经常性合作中,又给了家长一个督促教师的平台,使教师不得随意对待学生、对待工作。践行一个好的评价体系就无形中增强了对学生教育的力度,提高了教育水平和质量。
(3)培养学生公正、公平、大度的人生观。在教师、家长对学生的评价中,尤其是学生对学生的评价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产生一些较严格或不公的评价,也或多或少地会在学生单纯的内心世界激起
不平、难过、愤怒、甚至嫉妒、报复的心理。但经过教师的讲解、引导以及反复的训练和使用评价细则,结合阶段性小结、树典型、找漏洞的教育形式,能较大程度地疏导形式心理,培养学生公正、公平、大度的健康心理。
(4)有效促近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运用评价体系,让家长、教师和学生都参与到对学生行为习惯的监督与评价,使学生在校、在家、课余、课内都能接受到评价,在时间和空间上得到较全面的监督,推进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速度,有效地解决习惯养成的反复性。
二、课题的核心概念
习惯:习惯不是一般的行为,而是一种定型性行为。是经过反复训练而养成的语言、行为、思维等生活方式,它是人们头脑中所建立起来的一系列条件反射。从心理上来说,行为一旦变成了习惯,就会成为人的一种需要。当再次遇到这类情景的时候,不用过脑子就会这样做。它不需要人们去监督、提醒,也不需要自己的意志去努力,也就是平常说的“习惯成自然”。如:早晨起床你要刷牙,这种刷牙的动作只能叫行为,不能叫习惯。如果你起床后连想都不想,就自动拿起牙刷去刷牙,如果不刷牙就觉得嘴里特别扭,这种刷牙就变成了习惯。小学生习惯养成主要包括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本课题研究内容只针对小学生行为习惯。
评价体系:评价是为促进小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根据一定的标准,对学生的行为习惯进行检测,从而对学生的行为表现做出合理的判断。它有水平性评价(监控、比较)、发展性评价(激励、导向)
和选拔性评价(比较、典型)三种形式。评价体系则是为了在时间、空间上全面监督学生的行为表现,让教师、家长、学生都参与到对学生的行为习惯进行评价的一个整体机制。它包括评价对象、评价内容、评价要求、评价方法、评价时间、评价作用、评价结果以及评价反思、评价改进、经验总结。
践行:指在实际学习、生活中运用、操作评价体系,以促进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三、研究的内容
1.小学生行为习惯特征的研究。通过调查、统计、分析,研究本校小学生的心理特征、在家在校的习惯表现及其原因。
2.小学生行为习惯内容的研究。包括良好行为习惯的意义、项目、具体细化要求。
3.评价内容的研究。包括评价项目、细则、标准,评价的方式、具体要求、作用以及结果分析。
4.评价操作的研究。根据评价细则设计评价表,研究与家长的沟通、联系方式以及课题理念的传达、讲解,对整个过程的监督、提醒、指导。
5.习惯养成成果的研究。研究评价体系的等级、阶段设计,小结各阶段的成果、得失、原因及改进措施,设计有针对性的专题讲座,小结各阶段工作,总结、提炼经验。
四、研究的对象及时间
对象:老坪石中心学校1——6年级学生
时间:2013年9月——2015年7月
五、研究方法
1.文献法:深入学习小学生行为习惯特点和评价功能、意义,熟悉习惯与评价的分类、具体要求;深入学习教育心理学,掌握小学生养成习惯的路径、方法和心理特征。
2.调查法:通过问卷调查、访问家长、班级统计等方法,了解小学生在家、在校的行为习惯表现,并按评价的具体项目分类,查找薄弱环节,分析原因。
3.行动验证法:根据方案,不断在评价过程中小结经验,结合实际中出现的漏洞调整策略,寻找最佳方法。
4.综合分析法:让家长、学生、教师参与评价,用具体的评价要求对学生进行全面考核,并综合三方面的表现,不断改进方法,提高要求,加速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
5.经验总结法:针对小学生在养成教育过程中的具体表现,小结经验,形成案例。收集、整理课题研究过程中的资料,进行分析、归纳、提炼、撰写研究总结。
六、研究的步骤、方法、措施、目标
第一阶段:(2013年9月——2013年12月)
1.完成对文献资料的学习、整理,制定课题方案。
2.调查学生在家、在校的行为习惯表现,包括举止文明习惯、尊
重他人习惯、勤俭节约习惯、遵守秩序习惯、勤于动手习惯、讲究卫生习惯、懂得感恩习惯等内容,分门别类以便有的放矢。
3.制定小学生行为习惯各项具体要求,根据参与评价对象设计评价表,确定评价的操作过程。
4.做好专题讲座教育,让学生明确良好行为习惯的意义,提高认识,做好宣传、动员工作。
第二阶段:(2014年2月——2014年12月)
1.组织家长、教师、学生认真学习评价体系的有关知识,明确评价的作用及操作方法。
2.全面评价学生,监督学生,收集评价结果,统计分析,交流评价过程中的心得体会。
3.调整细节,积累经验,对比、提高。
第三阶段:(2015年2月——2015年7月)
收集资料,总结经验,撰写论文和研究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