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解决兵团“兵”的组织形式和作用发挥与维稳戍边新形式不适应的问题

时间:2019-05-12 06:37:2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如何解决兵团“兵”的组织形式和作用发挥与维稳戍边新形式不适应的问题》,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如何解决兵团“兵”的组织形式和作用发挥与维稳戍边新形式不适应的问题》。

第一篇:如何解决兵团“兵”的组织形式和作用发挥与维稳戍边新形式不适应的问题

如何解决兵团“兵”的组织形式和作用发挥与维稳戍边新形式不适应的问题

解放战争胜利和新疆和平解放,中国人民解放军进疆,奠定了军垦事业的基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应运而生。兵团是党政军企合一的特殊组织,这种特殊体制是由兵团承担的多重任务所决定的。它是完成屯垦戍边任务的最佳组织形式,是兵团区别于其他组织的显著特点。

屯垦戍边是兵团肩负的历时使命,屯垦是经济任务,戍边是政治任务。新疆的特殊性决定了兵团地位的重要性(1、新疆的领土问题

2、新疆的民族问题

3、新疆的宗教问题

4、新疆的能源问题

5、新疆的国防战略问题

6、新疆向西开放问题-我国的经济战略

7、新疆反三股势力的斗争问题)。由于这些问题各个都是国计民生的大问题,所以兵团只有保持“兵”的形式,进而发挥作用,才是解决各个问题的关键。

兵团要认真落实中央对兵团工作的新要求,要把“稳定器”的作用发挥出来,加强基干民兵正规化建设,提高组织化程度和整体作战能力。要把“大熔炉”的作用发挥出来,推动嵌入式发展,调节社会结构、推动文化交流、优化人口资源、团结各族群众,带动一方发展,富裕一方百姓,形成反对分裂、维护稳定、增进团结的坚固阵地。要把“示范区”的作用发挥出来,利用兵团优势,服务和带动各族群众就业增收致富。大力传播现代文化理念和行为方式。要以与时俱进的精神深化改革,丰富和创新党政军企合一体制的内涵及实现形式,努力开创兵团工作新局面。兵团面临着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剧、年轻人才流失严重的问题,要解决这一问题,就必须对兵团的体制机制进行创新。我认为兵团只有创新现有的体制机制,并积极发挥新的体制机制的作用,留住更多的年轻人才,才能更好地发挥维稳戍边的能力。

面对新形势,只要兵团牢记自己的使命,发挥自己的作用,找准自己的坐标,兵团一定能在“稳疆兴疆、富民固边”中做出更大的贡献。

第二篇:发挥司法所在综治维稳工作中的基础作用的思考与实践

发挥司法所在综治维稳工作中的基础作用的思考与实践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改革步伐的日益加快,社会稳定和社会治安面临的形势依然严峻,基层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作为国家司法行政系统的基层,司法所在维护基层社会稳定、推进依法治理、保障经济发展、维护广大群众权益等方面责无旁贷,并且发挥着日益重要和难以替代的作用,已成为基层党委政府政法工作和依法治理的基础性工作之一。为了更好地把矛盾吸附在基层,解决在基层,使各项为民便民措施真正落实到基层,让群众满意在基层,作为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的重要举措,从2010年4月开始,全市每个街道、乡镇都建立了综治信访维稳中心,每个社区、行政村建立了综治信访服务站。按照要求,司法所已经进驻到街道(乡镇)综治信访维稳中心集中办公,那么怎样以此为契机,正确认识并且更好地发挥司法所在综治维稳方面的基础性作用;如何以服务大局、维护稳定为目标,积极参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基层基础建设,通过各项职能的充分有效发挥实现基层司法行政工作的新发展,已经成为摆在基层司法行政机关面前亟待解决的课题。

一、司法所在综治维稳工作中发挥着无可替代的基础性作用

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于2009年3月份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基层基础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办发„2009‟14号)。明确指出:“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基层基础建设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是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积极措施,是社会治安 综合治理工作进一步发挥维护社会稳定基础性作用的有力举措,是进一步深化基层平安建设、巩固政权基石的有效抓手。只有切实加强基层基础建设,才能把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各项措施落到实处,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才具有坚实基础。”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基层基础工作,关键在于基层组织(包括基层党政、政法、综治、信访组织)维护社会稳定的能力如何。其中,基层司法所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维护社会稳定工作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基础性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从职能位臵来看,作为司法行政机关服务基层、服务群众的派出机构,各司法所直接为基层群众提供法律服务,是全区司法行政工作的基层窗口和前沿阵地,司法所作为司法行政工作的一个触角共同构成一个由点及面、逐渐铺开、覆盖全区各行各业的司法工作组织网络,为党委政府构建了维稳工作的基础平台。

第二,从职能作用来看,司法所主要职责是开展普法宣传工作,排查调处各类民间纠纷,为基层行政机关提供法律意见,为基层群众提供法律服务,满足辖区群众法律需求,维护社会弱势群体的合法权益,开展社区矫正和安臵帮教等工作。其中,通过指导和管理人民调解工作,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积极化解社会矛盾,平衡各种利益关系,发挥“第一道防线”的重要作用;通过指导法律服务所积极运用法律服务手段,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帮助企事业单位、公民和当事人依法理顺和规范行为,维护合法权益,尤其是发挥法律援助工作的职能作用,尽最大可能地保护社会弱势群体的权益不受非法侵害;另外,随着我国刑罚执行制度的健全和完 善,社区矫正工作的推行,使司法所在减少纠纷、预防犯罪,特别是预防和减少重新犯罪方面承担着更为重要的工作职责。这些工作的有效开展,切实发挥了司法所这一基层组织排查化解矛盾的抓手作用,创建平安的主力作用,以及加强社会管理,服务人民群众的平台作用,从而构建了全区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础工程。

第三,在乡镇(街道)一级的政法体系中,由于法院工作在乡镇(街道)主要以中心法庭的形式存在,加之公安派出所职能职责有其特殊性,所以基层综治维稳日常业务大多由司法所承担。从这个意义上说,基层司法所的履职情况不仅关系司法行政工作职能发挥,同时也是夯实基层综治维稳基础的重要方面,与基层综治维稳工作密不可分。由于司法所的日常工作具有很强的服务性、广泛性和保障性,同时,与基层法庭、公安派出所等职能部门相辅相成、联动互动,共同构成了基层党委政府和职能部门依法治理、服务群众的重要桥梁和纽带,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维护社会稳定的进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基础性作用。

二、司法所在综治维稳工作中发挥基础作用的情况 司法所既是司法局的派出机构,同时也是乡镇(街道)管理本辖区司法行政工作的一个职能部门。司法所职能作用发挥得好不好,直接关系到基层政府依法决策、依法行政、依法管理的水平和成效,关系到基层的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近年来,南开区各司法所充分利用人民调解、法制宣传、基层法律服务、安臵帮教等职能的群众性、广泛性和极大的社会覆盖面,在处理公民个人法律事物,化解人民内部矛盾纠纷等方面发挥着其他部门或组织无法取代的重要作用,其 管理和服务的触觉延伸至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打击、防范、教育、管理、建设、改造等各个环节,并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首先,发挥民调优势,筑牢维护社会稳定的“第一道防线”。人民调解是一项便民利民的纠纷解决制度,在维护社会稳定中起着重要的基础作用。以南开区为例,近年来,全区12个司法所将人民调解工作与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相结合,与社会治安综治理相结合,与人民来信来访相结合,积极组织开展矛盾纠纷大排查,尤其在重大节日、重要时点认真开展矛盾纠纷专项排查活动,对排查的各类矛盾纠纷隐患,及时分析情况,研究对策,逐项调处化解,形成层层有人管,事事有人抓,一级抓一级的完整防控体系,防止了矛盾纠纷的转化和升级。例如,在08年北京奥运会前夕,各司法所在本街域内开展了广泛的矛盾纠纷预防、调解和宣传工作,对各种不安定因素进行了深入细致的排查,及时发现了7名东突可疑分子进驻社区,避免了一起恶性事件发生。08年7月份向阳路街司法所在新南马路五金城设立了全市首家专业性卖场调解室——北方五金城人民调解室,为2000余家企业提供专业的法律服务,并负责新五金城地区行业性矛盾纠纷的调解,曾有效制止了一起800家商户的集体性上访事件。目前,全区共有人民调解组织195个,人民调解员7969名。从近两年全区人民调解工作的情况来看,每年司法所和各级调解组织调处的民间矛盾纠纷都在2000余件,调解成功率在98%以上,防止各类民间矛盾纠纷激化为刑事案件150余件,制止群体性上访50余件。司法所还与法院、公安、信访等部门联合,组建人民调解、治安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四调联动机制”。特别在当前小区物业纠纷日益增多 的情况下,广开、兴南、万兴、华苑等司法所与街道信访办一起加大了物业矛盾纠纷调解力度,及时制止了居民上访,维护了社区的和谐稳定。

其次,发挥帮扶优势,认真组织开展刑释解教人员的安置帮教工作。组织开展好刑释解教人员的安臵帮教工作,既是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目标之一,也是司法所的一项重要职能。通过发挥安臵帮教的归正、防范、预后功能,对刑释解教人员这一高危人群开展教育、帮助和妥善安臵,能够有效地防止其重新违法犯罪,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近几年,南开区每年回归社会的释解人员都有二、三百人左右。各司法所按照“帮教社会化、就业市场化、管理信息化、工作职责规范化”的工作思路,坚持“四个一”的工作制度,积极落实刑释解教人员衔接、帮教和安臵工作。对于家庭生活困难以及患有重大疾病的刑满释放人员,司法所人员尽最大努力给予妥善安臵,引导他们自主创业,自谋出路,顺利回归社会。例如,水上公园街复康里社区的刑满释放人员张某,在司法所人员帮助下,在庆丰路菜市场摆摊经营,重新改过自新。王顶堤街凤园南里小区一名服刑20年的释解人员,在司法所干警的帮教之下,积极奉献社会,被评为见义勇为先进个人。截止目前,全区共有刑释解教人员764人,其中刑满释放681人,解除劳教83人,帮教措施落实率达100%,安臵率达96.5%以上,重新犯罪率控制在了3%以内,有力地维护了全区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

第三,发挥矫治优势,认真组织开展社区服刑人员的社区矫正工作。社区矫正是预防和减少犯罪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将符合法定条件的罪犯放到社会上进行教育矫正,减轻罪犯的社会对抗心理,使教育矫治对象更加顺利地回归和融入社会。司法所作为社区矫正工作的重要职能部门,直接承担着对社区矫正人员的教育改造重任。自南开区社区矫正工作正式开展以来,全区司法所干警积极推动街道社区两级社区矫正工作机构建立、社区服刑人员建档、社区服刑人员数据库建库等项工作。工作中,干警们根据社区矫正对象不同的思想状况、犯罪性质和对社会危害程度,分别制定有针对性的矫正个案,因人施教,切实提高了社区矫正工作质量;通过理顺与公检法及监狱的工作关系,明确职责任务,努力避免了社区矫正对象脱管漏管情况的发生。及时了解服刑人员的思想状况、现实表现等,帮助解决他们生活和心理上的各种问题。例如,向阳路街一名身体残疾的矫正对象回到社会以后,面临无家可归、衣食无着的困境。向阳路街司法所经多次“跑”残联、民政、房管等部门,最终为其办理了低保和残疾证,并在相关部门支持下为其解决了一套单元住房,使其衣食有着,安心接受矫正。再比如,学府街府湖里社区矫正对象张某在刚接受矫正时,因存在心理阴影而自我封闭,经司法所人员多次耐心地心理疏导,使其逐步摆脱了自卑心理,积极参加社区活动,并在08年汶川大地震中积极为灾区捐款。万兴街玉泉里社会服刑人员何刚积极参与抓捕抢劫犯,与社区群众将抢劫犯扭送到万兴街公安派出所,现有关部门正为其办理见义勇为手续。向阳路街司法所还组织社区矫正对象成立了“阳光公益服务队”,嘉陵道街司法所组织社区矫正对象参加街道市容环境综合整治,通过鼓励矫正对象参加公益劳动,增强了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公德 6 心,使其更好地接受矫正,有效防止了社区服刑人员脱管、漏管和重新违法犯罪,维护了社会的稳定。

第四,发挥服务优势,努力满足广大群众的法律需求。在实践中,各司法所主动联系有关部门,围绕街道党工委、办事处的中心工作和重点工作以及群众生产、生活相关问题,整合司法所干警、律师、公证员、基层法律工作者等法律资源,及时深入社区和各基层单位,为广大群众提供法律服务,满足了地区发展的法律服务诉求。近年来,各司法所分别在街道和社区设立了法律援助工作站及法律援助联络点,极大方便了广大弱势群体,解决了困难群众的法律诉求困难。去年,各司法所还首创性地在全区范围内建立了165家社区法律工作站,由律师、法律志愿者、法律服务工作者等轮流值班接待,使社区居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方便快捷的法律服务,实现了司法行政工作向基层社区的推进和延伸,为构建和谐社区营造了良好的法治氛围。

第五,发挥基础优势,积极参与“大综治大调解”工作格局建设。服务大局、切实承担维稳职责需要建立良好的工作平台。09年初,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政法委书记***在《求是》杂志上撰文称:“社会矛盾化解工作的重心在基层。乡镇(街道)要由党(工)委副书记牵头,把政法、综治、维稳、信访等方面力量整合起来,形成综合治理的大平台。”这个“大平台”,即是指从2009年开始在山东、广东、北京、江苏等省市开始试点的乡镇(街道)“综治信访维稳中心”。综治信访维稳中心是行政资源重新优化配臵的结果,是新时期综合治理社会问题、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工作平台和新举措。即将原来独立的综治办、信访办、司法所3个部门进行 整合,实行集中统一办公,集中接待群众,集中解决问题。同时,将民政、城管、国土、劳动等部门的职能下沉到街道,各职能部门既依法履职、各负其责,又密切配合、协调联动,形成街道统一受理调处信访及矛盾纠纷、开展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大综治、大调解工作平台。目前,全市和全区街综治信访维稳中心和社区服务站两级平台建设已全部完成,成为社会管理创新的一次成功探索。街道综治信访维稳中心的首要任务即是化解基层矛盾纠纷,必须要更好地整合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三大调解资源。而在三大调解中,人民调解处于前瞻性、基础性、主导性的地位。“中心”成立以来,南开区各司法所积极发挥在基层调解工作中的资源优势,依托综治信访维稳中心平台,不断向社区延伸工作网络,联动排查整治辖区社会管理和事关社会稳定的各类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并且积极参与服务窗口的群众接待和纠纷化解工作,促进平安建设。截至目前司法所在街道、社区两级服务平台共为群众化解各类社会矛盾纠纷2000余起,赢得了群众的广泛好评。

三、进一步巩固和加强司法所在综治维稳工作中的基础作用

矛盾纠纷、利益冲突是一种社会常态。面对社会发展的新变化、人民群众的新期待、矛盾问题的新特点,如何进一步巩固和加强司法所在综治维稳中的基础作用,更好地参与融入到综治维稳工作中,真正把矛盾吸附在基层,把问题解决在基层,需要基层司法行政机关和广大基层司法行政干警认真思考并加以解决。

(一)转变观念,强化认识,进一步提高司法所参与综治维稳工作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要引导广大司法所干警充分认识到,做好综治维稳工作,有利于推动基层管理体制创新,有利于优化整合基层司法行政管理资源,有利于抓早抓小,及时化解维护社会稳定面临的各种矛盾纠纷。要切实解决目前某些基层司法行政干警存在的“职能弱”“无所作为”的模糊认识,统一思想,提高认识,进一步明确司法行政在综治维稳工作中的基础性作用,时刻服从服务于维稳大局,不断提高基层司法行政干警积极参与综治维稳工作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尤其是,司法所参与综治信访维稳中心工作,这并不改变司法所原有工作性质和管理体制,而是更加夯实了司法行政工作的基层基础,更加体现了司法所在基层调解工作中的资源优势,更加凸显了司法所在化解矛盾纠纷、维护社会稳定工作中的重要作用。通过集中办公、有效运作、统一处理,解决了过去由单一部门无法解决的问题,彰显了资源整合、整体作战的规模效应。因此,司法所要积极履行职责,充分认识司法所在综治信访维稳中心的地位作用,这既是维稳大局所需,是司法所职责所在,也是实现一加一大于

二、实现多方共赢所求。要认真履行参与综治信访维稳中心工作所赋予基层司法行政工作更繁重的任务、更重大的责任,以更强的政治敏锐性和责任心,转变工作作风,不断提高基层群众法制水平、凝聚群防群治力量,努力抓好各项工作的落实,以适应新时期、新任务对司法行政工作提出的新要求。

(二)加强社区服刑人员监管,防止脱管失控现象发生

认真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按照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联合召开的全国社区矫正工作会议精神和“两院两部”《关于在全国试行社区矫正工作的意见》要求,全面落实好非监禁刑罚的执行任务。坚持和完善判决、决定前的评估、衔接、档案移交制度,逐一制定矫正方案,建立动态管理数据库。加强对社区服刑人员的教育、管理和帮扶,开展思想教育、社会公德教育和法治教育,开展心理矫治,采取分类型、分阶段、分级别的矫正措施,提高矫正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严格监管措施,严格请销假、报告、汇报、奖惩制度,对有违法犯罪、现实危害和暴力倾向的,要进一步加大监管力度,情节严重的要依法按程序收监管理。要切实解决矫正对象“生活无着、帮教无策、监管无人”等回归社会过程中的实际问题,预警在先,解决在前,努力将潜在的社会对抗因素化解在萌芽状态。

(三)加强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工作,防止重新违法犯罪

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做好安臵帮教工作,建立衔接机制,落实安臵政策。建立和完善必接必控制度,服刑在教人员刑释解教时由司法所组织将其接回,与公安派出所、基层组织分工负责,分类建立帮教制度,落实管控帮教措施,以免刑释解教人员直接流入社会,成为社会管理盲区。以“三无”人员和流动人口为重点,加强安臵工作,切实解决刑释解教人员在就业就学、生产生活等方面的实际困难。深化归正青少年“导航工程”,落实结对帮教措施。开展定向监测和专项调查,推动监管改造与安臵帮教“无缝对接”。

(四)整合司法行政系统资源力量,为维护社会稳定提供及时高效的法律服务

司法所要认真发挥好社区法律工作站、法律援助工作站和社区法律援助联络点的作用,为有困难的当事人提供法律援助,引导群众依法表达利益诉求;要组织律师、公证员和基层法律工作者发挥职能优势,为重点地区、单位、场所的整治,创新社会管理制度提供法律咨询服务;以优化法律服务为重点,进一步畅通群众利益诉求的疏导机制,树立“维权就是维稳”的理念,为人民群众依法表达诉求、维护合法权益提供法律支持;积极为党委政府、有关部门、人民调解组织等化解社会矛盾纠纷提供法律服务,当好法律顾问;要大力开展法制宣传,帮助群众正确运用法律武器依法表达诉求,理性主张权利,加强基层矛盾的源头治理,为构建和谐社区营造浓厚的法治氛围。

(五)以参与“综治信访维稳中心”(以下简称“中心”)建设为契机,扎实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工作,努力构建基层大调解工作体系格局

一是依托“中心”平台,加强自身建设,切实提升调处能力。司法所是司法行政机关的基层派出机构,也是乡镇(街道)基层政权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司法所自身的建设,既是司法行政工作业务需要,更是提高司法行政业务能力和水平,增强基层司法行政工作化解矛盾纠纷能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迫切需要。司法所要以参与综治信访维稳中心建设为契机,有效依托“中心”平台,进一步端正业务指导思想,以打造政治坚定、业务精通、作风过硬的基层司法行政干部队伍为目标,不断提升队伍综合素质,加强规范化建设,强 化措施,规范管理,特别要在职能发挥、工作规范、硬件基础上常抓不懈,加强与当地党政、街道沟通协调,加强基层司法所软硬件建设,努力发挥司法所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础作用。

二是依托“中心”平台,创新工作方式,扎实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司法所在综治信访维稳中心工作中要按照社会矛盾联调、治安问题联治、社会管理联抓、便民实事联办的总体要求,有效整合社会管理资源,实现集约利用和规范运转。通过中心统一受理、逐件分解和限时办结等工作要求规定,对受理的案件根据纠纷种类、性质分解到具体职能部门并限期落实调处。通过强化服务管理、创新工作模式,把社会管理创新各项要求落实到综合治理实践工作中去,有效维护基层社会的和谐稳定。

三是依托“中心”平台,积极参与社会治安重点地区大排查,着力化解各类矛盾纠纷。各司法所要按照中央、市、区综治委的安排部署,积极参加社会治安重点地区大排查。要深入城乡基层,对容易发生治安问题的城乡结合部、“城中村”、治安复杂的社区、街巷以及高发案地区等,认真组织开展矛盾纠纷大排查。对一般矛盾纠纷,要及时就地调解;对重大疑难复杂矛盾纠纷,要组织力量集中化解;对影响地区稳定的突出问题和群众关注的难点、热点问题,以及有可能转化为刑事案件,通过单一的调解手段难以得到有效控制和化解的疑难矛盾纠纷,要在稳定事态的基础上,及时向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报告,引导当事人通过合理合法的渠道加以解决,避免出现严重后果。对因拖欠农民工工资、劳动争议、征地拆迁、医疗纠纷、道路交通事故民事损害赔偿等引发的 矛盾纠纷,要积极开展人民调解化解矛盾纠纷专项攻坚活动,集中力量化解一批矛盾纠纷。要加强与相关部门的衔接配合,共同做好化解工作。要加强专业性、行业性人民调解组织建设,提高化解矛盾纠纷工作水平。通过大排查,不仅对各种矛盾纠纷底数清,对刑释解教人员、社区服刑人员、强制隔离戒毒人员、戒毒康复人员情况,服刑在教人员子女情况,以及非正常上访和各种治安隐患等情况,都要底数清、情况明,对司法行政机关管理范围内的要登记造册,明确整治方案和整治措施。对不属于管理职责内的可能引发社会治安问题的线索,要及时向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报告。

四是依托“中心”平台,整合各方资源,积极构建基层大调解工作体系格局。街道综治信访维稳中心的建立重在整合资源,形成合力,改变了司法所单一工作模式。因此,各司法所要把综治信访维稳中心建设作为新一轮的发展契机,建立以街道人民调解委员会为基础,以司法所为主导的化解矛盾纠纷综合服务窗口,加强与其他各社会管理部门的协调合作。在系统内,加强人民调解与法律援助、社区矫正、安臵帮教工作的衔接配合,通过做好党政参谋,促进基层政府依法决策、依法行政;通过做好法律宣传员、人民调解员,为群众化解矛盾、解疑释惑、排忧解难,夯实基层社会稳定的第一防线;通过做好基层群众的法律服务员,保障经济发展、维护弱势群体的合法权益;通过做好矫正对象和刑释人员的“辅导员”,减少重新违法犯罪,维护社会稳定。在系统外,依托综治中心平台,搞好人民调解与行政调解、司法调解的衔接配合,积极推动人民调解与法制教育、法律服务、行政处理、劳动仲裁、司法裁判和信访工作等有机对接。通 过委托调解、设立窗口等方式,积极参与行政调解,完善诉调、检调衔接机制,组织律师参与信访值班和领导下访,推动各种纠纷解决机制资源共享,功能整合,优势互补,健全“大调解”格局。要按照构建基层大调解工作体系的具体要求,明确责任分工,细化实施标准,夯实基层大调解工作基础体系,开拓基层司法行政工作的新局面。

总之,在当前的新形势下,司法所要认真理解和准确把握在综治维稳工作中的基础作用,充分利用人民调解工作职能、现有的工作机制、场所及基础设施等,进一步研究如何更好地发挥基础作用,不断拓展司法行政职能优势,加强自身规范化建设和各项业务建设,发挥大综治大调解的最大效能,履行好维护基层社会稳定的重要使命,努力在综治维稳中心工作中大显身手、大展作为,为全区乃至全市社会和谐维稳、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下载如何解决兵团“兵”的组织形式和作用发挥与维稳戍边新形式不适应的问题word格式文档
下载如何解决兵团“兵”的组织形式和作用发挥与维稳戍边新形式不适应的问题.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