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胡主席七一讲话学习心得3
学习胡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的体会
(一)胡锦涛总书记在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论研讨会上的重要讲话,高屋建瓴,内涵丰富,提出了许多新观点、新论断,具有很强的思想性、理论性和指导性,是指导我们推进党的建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
如何认识和理解“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时代背景、实践基础、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历史地位,既是重大的理论问题,也是重大的实践问题。胡锦涛同志的重要讲话,在这方面进行了深刻的阐述。
一是以科学的态度和严谨的逻辑,阐明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怎样继承和发展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讲话指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创造性地运用它们分析当今世界和中国实际中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内涵丰富的科学理论,全面地继承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体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说明并解决了当今中国发展中最重大的历史课题,这就是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和怎样建设党的问题。实践证明,历史的具体形势和任务的改变,决定了马克思主义这一科学学说的具体表现形式。每一代马克思主义者都要在自己所处的历史条件下实践马克思主义,并且以自己的理解和语言解释阐发马克思主义,如果这种解释和阐发经过实践检验是符合实际的,又是不仅在个别方面而是在根本问题上做出的,就是对马克思主义的重大发展。
二是深刻阐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与马克思主义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的科学体系,提出了“四个新”的论断,阐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哪些方面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创造性地运用它们分析当今世界和中国的实际,为我们在新的时代条件下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认识和把握社会发展规律、更好地推进我国社会主义事业作出了新的理论概括;坚持党的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的统一,为我们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最终奋斗目标、根据实际制定和实施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发展的科学战略提供了新的理论基础;坚持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政党必须植根于人民的政治立场,注重从人民群众的实践
中吸取养分,为我们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点、不断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提出了新的理论要求;坚持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巨大勇气,为我们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不断在实践中推进理论创新打开了新的理论视野。
三是揭示了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发展中得到的启示。讲话提出,理论创新必须以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前提,否则就会迷失方向,就会走上歧途,而坚持马克思主义又要以根据实践的发展不断推进理论创新为条件,否则马克思主义就会丧失活力,就不能很好地坚持下去;人民群众改造世界、创造幸福生活的伟大实践是理论创新的动力和源泉,脱离了人民群众的实践,理论创新就会成为无源之水,就不能对人民群众产生感召力、对实践发挥指导作用。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要全面把握她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一脉相承的特征,又要全面把握她在继承前人基础上与时俱进的特征。这一系列重要论述,解决了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的问题。它同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和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一样,回答了我们党和国家在前进中需要解决的根本问题。
本世纪头20年,是我们必须紧紧抓住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在这一时期,我们面临着“四个重大变化”:当今世界发生了重大变化;当今中国发生了重大变化;干部群众的生活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党的队伍状况发生了重大变化。同时,又面临着三种新的实践: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实践;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所遇到的新实践;党的建设面临着新实践。如何认识这些新的变化,正确判断我们遇到的新问题,关系到对党的历史方位的认识,是保证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既不割断历史,又不迷失方向;既不落后于时代,又不超越阶段的关键环节。综观我们党的历史,无论是成功的经验,还是失误的教训,都与这一判断休戚相关。胡锦涛同志“七一”重要讲话,正是从这个前提出发,在已有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基础上,进一步系统概括了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中,我们将长期面对的三个重大课题:一是要科学判断和全面把握国际形势的发展变化,正确应对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以及科技进步的发展趋势,妥善处理影响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各种复杂和不确定因素,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在日益激烈的综合国力竞争中牢牢掌握加快我国发展的主动权。二是要科学判断和全面把握我国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这个社会主要矛盾,紧紧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动摇,正
确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不断增强综合国力,逐步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三是要科学判断和全面把握我们党所处的历史方位和肩负的历史使命,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党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执政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以改革的精神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不断提高党的领导水和执政水平。
增强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始终成为团结带领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领导核心。“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我们正确认识和处理这些重大课题提供了科学理论和科学方法。因此,她理所当然地成为我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指导方针。
讲话围绕根本指针阐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规划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宏伟蓝图和发展战略、依靠力量、战略策略方针和党的建设的总体部署,强调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就要始终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把创新作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治党治国之道,把不断改善人民生活作为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重要结合点,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就要始终坚持包括知识分子在内的工人阶级、广大农民是推动我国先进生产力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根本力量,新的社会阶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良好局面。就要始终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促进世界多极化和国际关系民主化,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为我国现代化建设营造和平的国际环境和良好的周边环境。就要以加强党的执政能力为重点,不断提高党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不断巩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使党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坚强领导核心。
相信谁、依靠谁、为了谁,是否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是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分水岭,也是判断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试金石。人心向背,是决定一个政党、一个政权兴衰的根本因素。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产生不久,就奔赴西柏坡考察,回顾我们党带领人民进行伟大革命斗争的历史,向全党发出了坚持“两个务必”,保持与广大人民血肉联系的号召;在抗击非典斗争中,党和国家领导人不顾个人安危,亲临一线,深入到群众当中,深入到疫区等最易感染的地方指导工作,解决人民群众的燃眉之急,深受人民喜爱,树立了亲民、爱民、为民的光辉形象。在“七一”重要讲话中,胡锦涛同志又指出,始终做到“三个代表”,是我们党的立党之
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这里的“本”、“基”、“源”,说到底就是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我们党80多年的奋斗,无论是战争年代浴血奋战推翻“三座大山”,无论是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开展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还是进行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归根到底都是为了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实现人民的愿望、满足人民的需要、维护人民的利益,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这一“本”、“基”、“源”说,揭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确立了是否真正掌握、是否真心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最重要的标志。
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不能停留在口号和一般的要求上。胡锦涛同志在讲话中提出了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三个必须”的要求:第一,必须落实到党和国家制定和实施方针政策的工作中去。指出不仅要落实到具体行动中去,更要落实到制定和实施方针政策中去。指出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路线和方针、政策,以及全部工作,只有顺民意、谋民利、得民心,才能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才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方针政策历来是统揽全局的,方针政策出了问题,具体工作是难以修补的。第二,必须落实到各级领导干部的思想和行动中去。指出不仅要落实到各级领导干部的行动中去,还要落实到思想中去。从世界观的高度对各级领导干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第三,必须落实到关心群众生产生活的工作中去。指出不仅要落实到生产中去,还要落实到生活中去。体现了我们所做的一切归根结底都是为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群众利益无小事,凡是涉及群众的切身利益和实际困难的事情,特别是城镇下岗职工、农村贫困人口、城镇贫困居民遇到的实际问题,都要带着浓厚的感情竭尽全力办好。
第二篇:胡主席七一讲话学习心得
7月1日,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举世瞩目,举国关注。在我们党成立90年、执政60多年的关键节点上,讲话回顾伟大历程,分析现实挑战,瞻望光明前景,不仅是对历史的回顾和总结,更是对如何开创美好未来的战略思考和全面部署。关键之关键,在于讲话回答了两个重大时代课题:一是中国发展怎么走,二是党的建设怎么办。
我们已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但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发展仍然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另一方面,在党紧紧依靠人民创造的各项成就面前,钦佩、赞誉、惊叹固然不胜枚举,担忧、攻击也时有耳闻。社会巨大变革带来的冲击,小平同志晚年忧虑的“发展起来以后的问题不比不发展时少”日益凸显,也使一些人产生不满和疑虑。成就与问题同在,机遇和挑战并存,发展起来以后怎么走?迈上新的历史征程,如何抓住历史机遇乘势而上,实现更大发展?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总书记归纳了党和人民必须倍加珍惜、长期坚持、不断发展的三项伟大成就具有现实指导意义。“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这三大成就,经历了90年时间、13亿人的检验和选择,成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提供了党团结带领人民继续前进、开创工作新局面、赢得事业新胜利的根本保证。这不仅是90年奋斗历程之总结,更是中国发展动力之所在、前途命运之所系。
因而,面对风云变幻的国际形势,面对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不能走老路、邪路,而要走自己的路,最根本的就是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和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和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坚持改革开放,继续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四位一体”建设,把中国的现代化推向新高度。
方向和道路一经明确,中国发展之路能否走得顺、走得好,关键就在于“领路人”。“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从历史看,
我们党紧紧依靠人民完成和推进了“三件大事”,不愧为领导中国人民开创事业发展新局面的核心力量,受到历史和人民的拥护和选择。从现实看,在世情、国情、党情发生深刻变化的新形势下,作为长期执政的大党,面临“四大考验”——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面对“四大危险”——精神懈怠的危险,能力不足的危险,脱离群众的危险,消极腐败的危险。“形势逼人,不进则退”,讲话的这种清醒认识,体现了共产党人的巨大政治勇气和深刻忧患意识,也指明了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在新时期继续推进的重点与难点。古希腊科学家阿基米德曾说:“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撬动地球。”中国共产党走向未来的支点,正如总书记所指出的,有四大“根本点”: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始终保持党开拓前进的精神动力;坚持为了人民、依靠人民,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坚持任人唯贤、广纳人才,始终保持党的蓬勃活力;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始终保持党的肌体健康。
这四大支点,又以“党的建设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贯穿其中,全面擘画了如何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描绘了党如何继续改造自身、完善自身的行动路线图。值得注意的是,在对未来的谋划中,总书记高度重视“代表青年、赢得青年、依靠青年”,这既是党的发展历程的启示,也是党的事业继往开来、薪火相传的需要,体现了深谋远虑的战略眼光。
由此,从历史新起点上出发的中国共产党,其理论在创新,其根基在人民,其兴旺在人才,其健康在反腐,其建设在制度,其希望在青年,从这些方面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我们党就能够永葆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先进性,成为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把握历史大势、勇立时代潮头、引领社会进步。
光荣属于人民,奋斗开创未来。总书记告诫全党,我们完全有理由为党和人民取得的一切成就而自豪,但我们没有丝毫理由因此而自满,我们决不能也决不会躺在过去的功劳薄上。时代对发展有更高要求,人民对发展有更高期待,肩负历史使命的中国共产党人,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奋勇前进,更加奋发有为地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努力,必定能创造中华民族的美好未来!
xiexiebang.com范文网【www.xiexiebang.com】
第三篇:胡主席七一讲话学习心得8
七一讲话学习心得-胡主席
胡锦涛总书记在《讲话》概括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完成和推进了三件大事:90年来,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在中国这片古老的土地上,书写了人类发展史上惊天地、泣鬼神的壮丽史诗,集中体现为完成和推进了三件大事。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不可逆转地结束了近代以后中国内忧外患、积贫积弱的悲惨命运,不可逆转地开启了中华民族不断发展壮大、走向伟大复兴的历史进军,使具有5000多年文明历史的中国面貌焕然一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展现出前所未有的光明前景。
是为了中华民族的独立、解放、繁荣,为了中国人民的自由、民主、幸福而不懈奋斗的历史。胡锦涛总书记回顾和总结了中国共产党90年的奋斗历程。90年来,中国共产党带领各族人民前仆后继、顽强奋斗,不断的夺取革命、建设、改革的重大胜利。
胡锦涛总书记在《讲话》概括了经过90年的奋斗、创造、积累,党和人民必须倍加珍惜、长期坚持、不断发展的成就。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指导党和人民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理论。我们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产生了两大理论成果。一大理论成果是毛泽东思想。另一大理论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最后胡锦涛总书记还展望了在本世纪上半叶,我们党要团结带领人民完成的两个宏伟目标。这就是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我们肩膀上的担子重、责任大。全党同志要牢记历史使命,永远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永远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滞,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被任何干扰所惑,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奋勇前进,更加奋发有为地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创造自己的幸福生活和中华民族的美好未来!
第四篇:胡主席七一讲话学习心得2
学习“七一”讲话心得体会
2011年7月1日,是伟大中国共产党90岁的生日。在这个伟大的日子里,胡锦涛同志作了重要讲话。听了胡总书记的讲话后,感受颇深。
一个多世纪以来,一代代仁人志士,为寻找强国富民的正确道路,抛头颅洒热血,勇往直前,不懈求索,经历无数挫折失败,付出巨大牺牲,终于在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实现了中华民族从东亚病夫到东方巨龙,从长期沉沦到迅速崛起的历史巨变。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显着提高。中国共产党经得起风吹雨打,经得起考验。特别是2008年以来,经历了抗震救灾、举办奥运、应对来自国际金融冲击以及应对极端天气带来的旱涝灾害等一系列重大事件的严峻考验,向全中国乃至全世界人民展示了:英雄的中国共产党人,有胆略、有智慧、有能力、坚定不移地遵循马克思主义指示方向,引导中国人民,战胜一切艰难险阻,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说明社会主义的社会制度,才是人类社会求得彻底解放的必由之路。
当前,在科学发展我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和谐社会进程中,把民生问题提到了重要日程。努力解决工人、农民、广大低收入群体的穿衣、吃饭、住房、出行、读书、就医、养老等小康生活的基本需要,防止有的因灾害疾病而处于贫困境地。党的方针路线政策,是要广大党员干部、国家工作人员执行的。为打造一支信仰坚定、色不动心、财不移志、全心全意、自觉为社会主义发展建设献身终生的革命队伍,中央把党员、干部、国家工作人员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和政治政策时事学习,作为战略性问题常抓不懈,提出建设“学习型党组织”要求,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等。所有这些,对提高全党、所有国家工作人员的政治政策理论水平,坚定革命信念,转变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率,正在发挥着越来越重要作用。党的总体方针、政策是好的,但有一部分党内蛀虫在慢慢侵蚀着这个“大家庭”,腐败之风仍在继续。这给了广大人民群众一个疑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还是不是党的宗旨?党的眼里还有没有群众?”当然了,这只是一小部分“蛀虫”影响成风的。当然了,不能助长腐败之风,要把它扼杀在“路上”,延续是可怕的!
所以,党要努力探索加强组织纪律建设,完善民主监督机制,健全法律、法制、法规、制度建设,整顿党风、党纪,政风、政纪等方面的适当形式和有效措施。特别是对那些违法乱纪分子,贪污腐败分子,以及严重失职、渎职屡教不改人员,坚决清除出党,开除公职。从而纯洁党的队伍,增强党的凝聚力,提高党的崇高形象,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支持和拥护。
我们深信,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正确领导下,有各级领导干部的率先垂范,以身作则,有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的团结奋斗,在“不懈怠、不折腾,一心一意谋发展”思想指导下,中国共产党人,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一定会取得更加优异的成就,一定会让全世界劳动人民更加深刻认识社会主义制度的无比优越性,向全国全世界人民,交出一份合格的答卷!为马克思主义的发扬光大,为人类社会的彻底解放,作出更大贡献。
第五篇:胡主席七一讲话精神
武装头脑
胡主席“七一”重要讲话是党的理论创新的重大成果,是一篇马克思主义的纲领性文献。,要准确把握和深入贯彻胡主席关于国防和军队建设主题主线重大战略思想,更加深入扎实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通过加快转变战斗力生成模式这个途径,在新的起点上推动部队建设科学发展,全面增强履行使命任务的能力。要科学选定加快转变的工作抓手,把贯彻主题主线思想具体化。要避免上下一般粗,把握各级的具体任务,对基层部队来讲就是要扎扎实实地按纲建连、按纲施训,抓好各项工作落实。要牢固树立我军永远是战斗队的思想,坚持军事斗争准备的龙头地位不动摇,扭住核心军事能力建设不放松,紧密结合自身担负的作战任务,深入推进军事训练转变,持续兴起大抓军事训练的热潮,切实提高部队以打赢信息化条件下局部战争能力为核心的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的能力,为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提供坚强保证,坚决完成党和人民赋予的各项任务。要按照实用、管用、好用的原则,加强部队信息化建设,不断提高基于信息系统的体系作战能力。要严格落实日常战备制度,始终保持部队良好的战备状态,按照“睦邻友好、强边固防”的基本要求,高度重视做好边防工作,加强战备执勤,严格边防管控,确保边防安全稳定。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科学安排非战争军事行动能力建设,积极参加和支援地方经济建设,圆满完成抢险救灾等急难险重任务,为促进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