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修说课稿(范文)

时间:2019-05-12 06:29:5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思修说课稿(范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思修说课稿(范文)》。

第一篇:思修说课稿(范文)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说课稿

各位专家、领导、老师:你们好!(图片1)

我是文法系的吴鹏,我代表思修与法基课教学团队和大家交流一下这门课的教学情况。我将从以下七个方面进行阐述:(图片2)

(过渡语)首先是课程定位与目标。(图片3)

大学生是十分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是祖国的未来,把他们培养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的建设者和可靠的接班人,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后继有人,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因此教育部05方案规定其为公共基础必修课,同时,也是为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而设立,其中,德育是首要目标,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而且高端技能型人才不仅仅是指具有较强的专业技能,还应该包括较高的思想道德素质。(图片4)

高职思政必修课共三门课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和形势与政策。三门课程侧重点各不相同,共同完成高职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任务。本课 1

程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途径,体现了社会主义大学的本质要求,起到了根本导向作用。因此我们设计了这样的课程目标

(图片5)首先是知识目标:通过学习我们希望学生理解五观一体系,即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法治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通过知识的学习,提高学生的明辨是非善恶美丑的能力、交往能力及自我心理调节的能力。

素质目标则是在前两者基础之上的,逐步提高学生走向社会所需要的思想道德、心理、法律、职业等方面的综合素质。根据学生的不同专业,着重培养学生的不同专业素质,比如:城建系的诚信严谨、计算机系的灵活创新、动科系的吃苦耐劳等精神。(图片6)过渡语:为了更好的实现教学目标,我们对课程设计了这样的理念与思路。

(图片7)要充分发挥这门课是思想教育主阵地、主课堂、主渠道的作用,让学生了解社会、了解国情,增长才干、奉献社会,锻炼毅力、培养品格,增强社会责任感,达到真正的“知行合一”。坚持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既重视课堂教育,又注重引导大学生深入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

坚持课内教育与课外教育相结合。既要充分发挥学校教师、党团 2

组织的教育引导作用,又要充分调动大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他们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

通过两个相结合,把学生的生活也纳入教育的范围,坚持既解决思想问题又解决实际问题,既讲道理又办实事,既以理服人又以情感人,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效果。要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大学生专业学习的各个环节,渗透到教学、社会服务各个方面,从而达到润物无声的浸入式教学效果。

(图片8)根据我们对课程设计的理念和思路设计,我们首先对学生基础和智能特点做了如下分析

(图片9)本课安排在入学第一学期,大一新生,在学习态度上比较端正,但受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他们对政治课存有一些偏见;虽然有较高的学习热情,但意志力薄弱,在学习上吃不得苦。普遍认为政治课实用性差,内容枯燥,难以在短时间内将理论转化为信念。

但困难是有一些大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诚信意识淡薄、社会责任感缺乏、艰苦奋斗精神淡化、团结协作观念较差、心理素质欠佳等问题。但他们有行动力强,喜欢表现而易于再塑造的特点。所以我们充分运用课内外实践教学方法,增强教学中的直观性、互动性、多样性。

(图片10)根据学生的特点我们对教学内容作了必要的选取和组织安排

(图片11)我们根据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以基本道德规范为基础,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的原则,将课本各章节划分为四个板块分七大专题,进行了合理分配,如下表。联系大学生的思想实际,把传授知识与思想教育结合起来,把系统教学与专题教育结合起来,把理论武装与实践育人结合起来,在每一个大板块后都安排了相应的实践活动和作业,在后面我还将详细说明实践活动。

(图片12)针对这样的内容安排我们采取了与之相应的教学模式与方法手段。

(图片13)1首先我们采用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我们采用的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四个实践教学内容都与理论教学内容高度相关。入学教育的实践活动是大学生活规划;人生理想教育的实践活动为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道德品质教育的实践活动是一系列公益活动;基本法律教育则采用了法律宣传的形式。其中,道德品质教育中的这个系列公益活动是一个大型的,历时两个多月的活动。是我们与廊坊志愿者联盟合作,有多家媒体参与的“西部温暖计划”。此活动我们已经成功的参加了两年。2012年我们为这一活动募捐了近万件衣物,取得了 4

很大的社会反响。

(图片14)为了提高本课程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使我们更好的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我们采取了融教与学于一体的“六字教学一体法”即:讲、看、辨、读、写、行。

(图片15)讲授是任何一门课都必不可少的,讲是一切课堂教育的基础。我们采用了讲授法、讲演法、讲述法、讲评法等。尤其是学生的课前演讲锻炼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和仪态气质。(图片16)在课堂讲授时,老师又本着“抓住重点,围绕热点,攻破难点”的原则,做到“透、俗、情、升”四个字。(图片17)看,即直观演示法,看视频。

(图片18)辨,我们通过讨论法、分析法、辩论法、情景模拟法培养学生明辨是非、善恶、美丑的能力。

(图片19)读,通过老师推荐,建议同学们读课外读物,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增加知识,开拓视野。

(图片20)写,通过每次活动后写心得体会,写观后感,写调查报告来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

(图片21)行,最后通过一系列的实践活动如:参观博物馆、去复聪学校、特教学校、敬老院、孤儿院等以一系列公益活动来促进大学生了解社会、了解国情,增长才干、奉献社会,锻炼毅力、5

培养品格,增加团队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

(图片22)采用现代信息技术,利用各种教学环境和社会资源(图片23)

4、考核方式设计 全程性评价

考核方式由四部分组成

一是平时作业,二是课堂表现,三是实践表现,四是社会调查,各占总成绩的25%。旨在构建多元化、全方位、过程化课程考核体系。

(图片24)通过以上的努力,我们在学生评价中,政治教师的量化成绩名列前茅;在教师互评中,我们相互打分,取长补短,形成了优秀的教学团队;在精品课评选中,我们的思修与法基成为院级精品课;走上社会的优秀毕业生经常感恩我们的正确教育和引导。

(图片25)为了更好的完成教学目标,我们将现有的教学条件做了比较合理的配置。

(图片26)首先我们拥有一批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师德高尚、理论功底扎实、善于联系实际、老中青相结合的教学骨干队伍,其中硕士研究生占64%。此外,教师们每年还去参加省里组织的培训。仅近2年就有累计9人次参加了培训。

(图片27)今年我和郭银花老师参加了在石家庄举办的基础课 6

培训,郭老师还代表我院做了教学交流,是唯一一个做报告的地方高职院校。报告受到了高度评价。

(图片28)通过不懈的努力,我们多名老师获得了多项荣誉。(图片29)

2、良好的实践条件

校内实践基地:影视教育基地,定期播放电影;现代化机房,供学生网上学习。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廊坊博物馆、烈士陵园;公益平台:大学城弘德家园孤儿院、廊坊特校、廊坊复聪学校等处。校外实践活动平台:与廊坊志愿者等组织联合举行的“温暖西部”活动

(图片30)

3、丰富的学习资源

文本资源:教材,教参。我们选用系列用书是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的重点教材,是全国高校思想政治课指定教材。这部教材具有科学性、时代性、开放性和创新性的特点。

(图片31)电子资源:我们在教学中发动教师搜集各种文字、声频和视频资料,在大量收集材料基础上,形成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基》课的数据库。包括教案、课件、说课、推荐学生视频、案例等库。电子资源库为我们实现讲、看、辨、读、写、行六字教学方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是我们的教学由课内延伸到课外的资源支持。

(图片32)网络资源:我们建立了基础课程网站,链接了国家精品课网站,成立了政治课师生交流群,提供学生自学的资源;政治教师教研群。这些网络资源为我们教学由课内到课外提供了平台支持。

(图片33)为了更好地吸引学生,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我们一直采用“精彩首堂课”的理念,就让我以第一部分入学教育部分为例来说说我们的第一单元说课。

(图片34)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我们就把第一部分定位于心理疏导为主,理论灌输为辅,轻讲授重效果。于是在目标上没有做过高的设定。知识目标为:认识大学新特点,适应大学新生活;能力上培养学生的独立生活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和适应能力;从而提高心理素质,完善人格修养。

(图片35)在课堂导入上我采取了现实对比法。首先设计“缘来在一起”活动。我让同学在课后每人交我一张电子版的照片,在下面写一句对大学的感受,再选择其他三位同学各写下一句对他的印象。并告诉他们在下学期概论课结束时再拍一张,毕业时再拍一张。通过对比,自己就会发现自己的变化,同时也珍惜大学生活中的老师、同学和朋友。

(图片36)在课堂讲授时采用了讲述法和直观演示法。就围绕介绍展开。介绍自己,让学生亲近老师,敞开心扉;介绍学院,8

让学生们尽快了解学校,适应学校生活,这也正是课本第一节的内容;介绍课程,让学生们了解本课的重要性,学习的意义和方法,这正是课本第三四节的内容;最后还要介绍专业,让他们认识到学习的困难同时也要树立学习的信心。真正适应大学的新生活。

(图片37)课堂小结 我采用了分析法和分组讨论法,让学生看图说话。

(图片38)组织学生课下召开新老生交流会,让他们通过师哥师姐了解大学生活。

(图片39)必须弄明白本专业应了解的几个基本问题。(图片40)最后让学生完成大学新生规划表,根据表的完成情况记入考核成绩。

(图片41)今天我们依然还会收到已经毕业的学生或者大二大三的学生乃至大一新生发给我们的短信、QQ留言、微信等,向我们诉说苦恼和我们分享快乐。

而亲近、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是我们除了实践与理论相结合之外的又一特色。思想政治教育既要教育人、引导人,又要关心人、帮助人,每位老师都以高度负责的态度,率先垂范、言传身教,以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和人格给大学生以潜移默化的影响,做到了“亲其师 信其道近其生 育其人”

(图片42)以上是这门课程的教学情况,我们还在摸索中前行,还有很多不足之处,请专家们批评指正。

第二篇:思修说课稿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说课稿

各位领导、老师,大家好!

我们是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公共教学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组。下面,我代表课程组从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条件、教学的组织与实施、教学效果、课程特色与创新和存在问题及今后建设思路等几个方面,对本课程的整体设计做简要的介绍。

一、课程设置

(一)课程定位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以下简称《思修》)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公共必修课,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核心课程之一,是我们学院所有学生的一门公共必修课。

(二)课程设计的理念与思路 1.课程设计的理念

本课程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教学规律联系学生特点,教材联系高职特色,教学方法联系教学内容的教学理念。

(1)把教材体系转化为教学体系——以教材为纲又体现高职教育特色:不失全国通用教材的主要内容和基本要求又针对高职的培养目标、教学规律和学生的特点对教材进行优化组合和拓展。

(2)把教师“教”的体系转化为指导学生“学”的体系。教学过程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组织者和指导者的作用。

(3)把学习学科理论与分析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有机统一起来。

(4)引进高职教育中普遍推行的项目教学法。以项目教学法为主体,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2.课程设计的思路

(1)以能力培养为导向。教学的知识目标、情感目标、意志目标、行为目标服务于能力目标。以学生在社会生活、尤其是职业活动中需要的各种能力作为教学的最终目标来优化组合教学内容和进行教学安排。

(2)以学生“做”为路径。以学生“做”为出发点、过程和归宿点,始终都是教师指导学生“做”(自学、搜集资料、说、讨论、剖析自我、制定自己的实施方案)。

二、教学内容

(一)内容选取

以教学大纲和教材作为主要参考标准,内容选取上坚持理论联系实际,贯彻三个原则,即: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

(二)教学内容的组织与安排

本课程共计54学时,3学分,一学期上完。课程内容可分为四大模块,即绪论、人生观、道德观和法制观。各部分内容的学时分配、重点、难点等如投影显示。

三、教学条件

(一)教材及相关资料

教材是国家教育部指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配套的还有教师参考书,学生辅学读本,实践教学以及案例教学参考书,自行整理和编写供学生期末复习的习题集等。

其他资料:教学中我们通过各种途径积累了丰富的图片、视频、音频资料。如《道德观察》、《法律讲堂》等栏目的经典案例。

(二)网络教学资源及硬件环境

多个院校的《思修》精品课程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网络资源。且目前,我们学校几乎每位教师都有电脑,教室也配有多媒体设备,方便教师们查阅资源。

(三)教学队伍

1、教师团队

本课程组现有专任教师13人,师德高尚、治学严谨,具有较强的科研能力。

2、教师结构

主讲教师从学历结构看:硕士4人,本科7人,有硕士学位的教师占教师总数的31%。

从年龄结构看:44岁以下有6人,45-55岁以上7人。

从职称结构来看:有教授1人,副教授5人,讲师4人,助教3人。中高级以上职称占76%左右。

从党群结构来看:课程的特殊性决定了我们的老师46%以上都是党员。总的来说,我们拥有一支经验丰富,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

四、教学的组织与实施

(一)基本思路

1.在理论精讲方面下功夫:培养学生的理论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理论水平。2.在材料的精选方面花气力:通过对一些典型案例的分析,提高学生对现实生活中善恶美丑是非的分辨能力,同时加深对理论的深刻理解。

3.在学生的行为养成方面加强引导:在教学的过程中不但要做到让学生感染于心、震撼于心、体验于心、内化于心,更要引导学生能够外化于行,把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体现在实际行动中。

(二)教学模式

本门课在教学过程中采取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1优、2讲、3动”。“1优”是指要优化调整教学内容,一定要突出“新”;“2讲”是指讲教学思路、讲知识(重点、难点和典型案例),“3动”是指触动(用身边事、热点事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产生共鸣)、互动(教学过程双方互相交流、碰撞、启发)和联动(实现课堂教学与实践良性循环)。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 在教学过程中,多种教学方法并用,全方位、立体化地向学生展示教学内容。具体采用的教学方法有:讲授法、案例分析法、角色互换法、小组讨论法、小型辩论会、调研教学法、参观见习法、多媒体教学法等。(展示多种方法的照片)

(四)考核与评价

1、成绩组成:学生期末总成绩包括平时成绩、日常行为养成和期末考试成绩三个部分。其中平时成绩包括五个部分:到课率、听课状况、解答问题(平时作业+课堂提问)、参与程度、期中考试等成绩。

2、期末考试方式可以采取开卷和闭卷两种方式。

五、教学效果

在上述教学理念的指导,多种教学方法的应用下,本门课程的教学取得了较好的学习效果:

(一)帮助学生树立了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坚定了社会主义的理想和信念。

(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他们学习的主动性,能动性。

(三)通过理论联系实际,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同时能就实际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发表自己的一些看法。

(四)课堂提问、分组讨论、角色互换等教学方法的应用,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课程特色与创新

(一)“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主体定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项目教学法”使教学体系立体化,丰富的资料推荐,贴近实际的案例,为学生起到了很好的引导作用。

(三)“案例教学法”、“地位倒置法”等多种教学方法的运用,让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学生以理解为主,突破了传统学生学习政治课的死记硬背模式。

(四)灵活多样的考核方式,尤其是对于学生思想状况的考核,克服了学生为考试而学习的思想,提高了学生学习理论知识和提升自身修养的积极性。

七、存在问题与课程建设思路

(一)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教育

今后的教学中,应进一步加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

(二)内容还需进一步整合

现有教材主要是针对本科生的,虽然我们根据高职院校学生的特点,对教学内容进行一定的删减或补充,但是还没有具体和学生专业相结合进行整合。

(三)网络资源运用欠缺

目前在学院的校内网上,还没有任何《思修》课的相关教学资料。我们将建立学院的思想政治教育网,从而实现全院学生《思修》课的网络教学,供我院学生在网上自由浏览学习。

(四)实践基地欠缺 《思修》课的校外实践课做得不太好,没有充分利用延安得天独厚的实践条件。

总之,我们希望通过教学内容整合,运用先进教育理念,多种教学方法,使学生“心理上有触动,思想上有感悟,行动中有体现。”这样,我们的教育目标就达到了。

本门课程的介绍到此结束,请各位专家和同仁多提宝贵意见,谢谢大家!

第三篇:2017思修说课稿(爱国主义)

各位老师、专家大家好,我是锦州师专的一名辅导员,主要负责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我本次说课的内容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我将从以下六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教材分析

下面先介绍一下本门课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是大学阶段四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最为基础性的一门,属于公共基础类必修课,授课对象为大一各专业学生,考核类型为考查。本门课程使用高等教育出版社统编教材,经过6次修订,现为2015年修订版。

本次说课章节为第二章 第二节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本章节的特点是具有较强的理论性,使大学生在正确理解爱国主义内涵的基础上,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将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结合起来,梳理起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坚持爱国主义,承担起新时代、新青年的爱国责任。

二、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难点

本章节的教学目标是学生能够掌握爱国主义的科学内涵和基本要求,了解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优良传统,理解爱国主义的时代价值

教学重点是一是爱国主义的科学内涵;二是爱国主义的时代价值 难点是如何实现从爱国情感到爱国觉悟和爱国行为的升华。

三、学情分析

下面对学生情况做一个简单分析,本门课程授课对象是大一新生,他们入学分数参差不齐,还有部分同学存在偏科,自制力较弱,不自信等现象,但同时他们也传递出来了很多正面信息,如积极热情、乐于接受新生事物、有梦想等,针对以上学情,为提高同学们学习本门课程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采取了以下几点措施:(1)突出学生主体地位

(2)发挥教师主导作用

(3)突出职业教育特色 以此来培养学生自信心,增强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

在教学方法上,围绕思政课众多教学目标中的一个重要目标——能力目标,培养同学们关注时政、关心国家的习惯,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本门课程平时常用的教学方法有很多,本节课在教学方法上主要采用启发式、视频播放、案例研讨教学法。

教学手段方面,利用多媒体课件节省板书时间,通过教材和相关视频、图像、案例等,丰富课堂信息,使课堂更生动形象,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五、教学过程设计

1、导入新课

导语设计的依据:一是概括了旧知识,引出新知识,温故而知新,充分调动学生的求知欲望。这是教学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总结上节内容,导入新课。

(案例分析—钱学森的爱国心)

2、讲授新课

采用讲授、课堂讨论相结合的方法。引用名人名言、精彩图片和典型、生动案例(视频),激发学生爱国情感。密切联系学生思想实际, 讲透理论,启发学生思考新时期的爱国主义、如何将爱国热情倾注到行动中去等重大课题。

在讲授新课的过程中,突出教材的重点,明确分析教材的难点。重视教材中的疑问,适当对题目进行引申,使它的作用更加突出,引导学生交流、讨论得出新知,并对下一步提出下面的问题。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串联、积累、加工,从而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主要是进行问题探讨:个人英雄主义与民族英雄主义?打砸在华日本商店是正常的爱国行为吗?等问题,来进行讨论和分析。

六、本次课程总结

课堂小结的目的是强化认识,可以把课堂传授的知识尽快地转化为学生的素质;简单扼要的课堂小结,可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政治课理论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并且逐渐地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个性。

小结:

通过本章的学习,致力于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引导大学生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继承和弘扬爱国主义传统,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确立“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的道德观念,做一个忠诚的爱国者。

主要是对历史的回顾,通过列数历史上的爱国实例,展现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传统。讲好这一节,必须熟悉中国的国情和历史,选取的事例必须经典,对事例的描述要富有感情,语言要生动优美。否则,可能会引起学生的厌烦,因为他们从小在课本中就已经知道这些故事,如何讲出新意来,是对老师最大的挑战。讲出历史厚度、时代新意和思想激情是讲好这节课的关键。

本次说课到此结束,希望各位老师多提宝贵意见,谢谢大家。

第四篇:2012-2013思修说课稿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说课稿

各位领导、老师:

大家好,我是思想政治理论教研部的老师,我叫。我今天所说的课程是《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简称《基础》,说课内容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课程设置

二、课程设计

三、教学设施

四、教学资源

五、教学效果

六、课程特色

七、教学反思

首先说课程设置,主要从课程定位、课程作用和课程目标来看: 课程定位

本课程是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工程之结晶,按照中宣部、教育部确定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05新方案的开课要求,将《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两门课有机地融为一体,即《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成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05新方案的主干课程之一,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公共必修课。

这门课程定位是面向全校各大一新生开设的公共必修课,它的并行课程为《形势与政策》第一学期,后续课程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形势与政策》第二、三、四学期和《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从思想政治理论课各门课程的开设顺序来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开设放在一年级的第一学期,这样的安排是有其合理性的,可以为其他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和学习动力,也为学生进一步全面深入地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奠定了基础。同时,大学新生入学后,首先面临的就是转型和适应的问题,同时开始思考诸多人生课题,接受和践行各种社会规范,为完成社会化任务奠定基础。本课程以入学适应为逻辑起点,以马克思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以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制观教育为主线,综合运用哲学、伦理学、教育学、心理学等相关学科知识,依据大学生成长的基本规律,教育、引导广大学生不断提高思想道德素质,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制观念。

课程作用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从与其他课程的关系方面来看,本课程是思想政治理论必修课程,不仅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其他后续课程的开设起到基础和支撑作用,而且对专业课程的学习也会起到辅助作用。具体来说,就是使学生在专业学习的过程中,既要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又要时刻牢记用道德和法律等各种社会规范,约束自己的行为,发扬科学精神,遵守学术道德,做一个德才兼备的人;其次,从内容方面来看,它是指导大学新生实现人生角色转型、正确应对人生课题、解决人生矛盾的桥梁课程,对于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起到重要作用;再次,从大学生素质提升方面来看,它对于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素养,增强大学生的道德观念和法治观念具有重要作用。

课程目标

基于以上课程定位分析,我们把课程目标分解为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素质目标三部分。即掌握两种知识,养成四种能力,提升两种素质。

知识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思想道德修养的基本知识和法律基础知识。具体来说,一要引导学生理解掌握思想道德修养的基本内容、理论、原则;二要帮助学生领会社会主义法律精神,掌握相关法律基础知识。

能力目标。通过该课程的教学,教会学生正确看待各种生活问题、人生矛盾和社会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自我管理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发展的能力。

素质目标。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使其成长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我们认为,素质高低决定大学生未来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因此素质目标是本课程教学追求的终极目标。

二、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主要从设计思路和教学模块的设计上来看 设计思路

本课程以一个目标,二个统一,三大模块为设计思路。即一个目标:以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目标;二个统一:理论与实践统一、知行统一;三大理论模块:思想教育模块、道德教育模块、法制教育模块;采用这种设计思路可以使学生不断化理论为体系,促进学生对本课程的学习。

教学模块

本着精练内容,突出重点的原则,我们将课程内容分成三个模块进行教学,分别是思想教育模块、道德教育模块和法制教育模块。其中,第一个模块主要讲述了适应问题及对学生进行以立志、爱国为核心的人生观、价值观教育;第二个模块集中对大学生进行道德观教育。第三个模块集中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法制观教育。这三大模块从宏观到微观,从抽象到具体,涵盖了做人理念的方方面面,循着适应、立志、树德、做人的主线,完成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总学时为54学时,按各章节的内容多少和重要程度合理安排课时,各章节课时分配情况,三个模块分别用22学时、16学时、14学时。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安排了12学时的实践教学。

三、教学实施

从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手段及考核方法来看

制定计划,各教研室集体备课;课前导入,使学生领会教材内容,明确教学目标;在课堂讲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互动交流,师生互动,教师课堂提问总结提升;实践体验,开展各类课堂实践活动、提炼学生能力、素质达到知行统一。

教学方法和手段

在教学过程中,以多媒体教学为主,能够增强视听效果,有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升教学效果。采用多启发式教学法,促进学生深入思考,运用案例分析法与课堂讨论法,激发他们的参与意识和民主意识,提高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考核评价

我们在课程考核中积极引入嵌入式评价方式,将平时表现和期末考试相结合,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具体考核方法是:

1.过程性评价:考勤纪律10分、随堂测验10分、论文作业10分和调查报告10分。

2.终结性评价:期末考试60分。

四、教学资源

多媒体、网络和视频教学资源三合一。教材

教材使用的是国家教育部指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本教材的逻辑脉络就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统领,以理想信念教育和爱国主义为重点,以公民道德规范为基础,以法律思维和意识为要求,服务于学生的就业、成才,以结束语部分的培育“四有”新人为归宿和目的。新教材是科学性、权威性、严肃性的高度统一。

实践教学

主要采用校内实训,如专题讲座、课堂讨论与辩论活动、组织竞赛等。师资队伍

资历结构:教师队伍来自全国多所高等院校,为开设《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教学和研究提供坚实的基础

教师来源:全体教师都经过辽宁省教育厅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岗前培训,并获得岗前培训合格证书。

学历结构:均为硕士研究生学历。

五、教学效果 课程评价包括学生评价、督导评价、同行评价和自我评价。

1、学生参与意识明显提高。

2、在情景模拟教学中,学生的胆量、自信心和心理素质得到提高。

3、在案例讨论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及团队精神和合作能力得到提高。

4、本课程受到学生和校内督导的一致好评。

六、课程特色 模块教学

整合教学内容,重点突出。全书按照内容划分三个模块来授课。专题授课

新轮教改的第一个学期,我们思政部的所有课程实行专题课教学,与以往的教学改革所不同的是首先重新制定了教学大纲;每一专题必须在90分钟或45分钟内讲完;备课不但要紧紧围绕大纲,而且还要紧紧围绕专题。

七、教学反思 突出道德素质的培养

1、及时更新教学内容;

2、教研室集体备课;

3、丰富实践教学。总之,我们希望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方法,使学生“心理上有触动,思想上有感悟,行动中有体现。”这样,我们的教育目标就达到了。我对本门课程的介绍到此结束,请各位专家和同仁多提宝贵意见,谢谢大家!

第五篇:2013版思修法基 说课稿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说课稿

各位老师:

大家好!下面我介绍一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情况,不妥之处请大家指正。

一、课程的地位与作用

根据教社政[2005]9号发《中共中央宣传部 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实施方案的决定,原先“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两课合一,开设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这门课;48学时(其中理论课36学时,实践课12学时),面向全校大一新生开设,是一门公共必修课。

这门课程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必修课程。它是在中学思想政治课程的基础上开设的,并为相关的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形势与政策课程做铺垫。

这门课程的重要作用就在于:它作为高校德育的主渠道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本课程是一门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和思想品德教育的课程,它对帮助学生科学认识人生,加强思想道德修养,树立法制观念,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重要作用。

通过开设这门课程,我们的目标就是:要从学生面临和关心的实际问题出发,以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法制观教育和形成为主线,通过理论学习和实践体验,帮助学生形成崇高的理想信念,弘扬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培养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为逐步成长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打下扎实的思想道德和法律基础。

二、教材和参考资料分析

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包括八个章节,我们使用的是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马工程”重点教材《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2013年修订版)。统一使用教学团队编写的教案、课件。在对教材的处理上,我们注重以教材的内容体系为依据,并搜集与其相关的影像资料和案例进行教学设计,选择教学方法,组织教学内容,把教材体系转换为教学体系。教学中密切联系我校大学生的思想实际与生活实际,将理论教育与实践教学相结合,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道德观与法制观教育是基础,以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精心设计,力求使这门课程真正成为学生真正喜欢、终身受益的精品课程。

我们针对教学难点力求有所突破:培养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课程的一个难点来自教学内容即课程的理论高度与学生实际的距离;另一个难点来自教学方法的选择和运用。

这部教材对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教师应该具有知识的综合性。我们始终遵循本课的教学理念:即强调人的思想品德形成过程中人的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的重要性。那么作为一个教师来讲,应当是把教材中思想道德修养部分和法律基础部分串起来。只有这样,在教师的脑子里面教授思想品德过程当中,有机地把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结合起来,变成自己的教学理念。作为一名讲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教师,以前教思想道德修养的,需要学习法律;以前教法律的,需要学习思想道德修养,特别是教《法律基础》的教师要有这样的教学理念,它的目的不是要让学生懂得法律知识,而是要培养法律人格,这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教师应当掌握比较全面的知识架构。教材内容相当精炼,我们教师讲课过程当中,要把握教材体系和教学体系的灵活性。这本书是从问题出发的,对理论的选择也是针对问题来选择的,我们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来选择每一章甚至每一节的切入点,这样才能保持教材的灵活性,才会把教材用活。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

首先在教学方法上,我们大胆改革,积极创新,突破传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模式,采取了以下方式进行教学:

1、演讲式教学法;一是教师自身运用演讲的方式进行课堂讲授;二是教师指导学生结合教学内容开展演讲活动;三是采用演讲方式进行学习考核。

2、“四步式”教学法;采取前期启发,学生自学、共同讨论,然后教师总结、答疑的四步式教学活动。

3、案例教学法;围绕社会生活中的实际例子,相关的理论知识进行有机的组合。教师事先搜集现实生活中的大量实例,凡讲到主要观点时,或从剖析案例人手,引入教学,或以案例佐证,虚实结合,具体生动。特别是教师在授课时充分运用了现实生活中,发生在大学生身边的典型案例进行教学,增强了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这是一种启发式、亲验式的学习,体现了启发诱导、学思并重、举一反三的优良传统,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学中几十个典型案例的运用,使教育更加直观、具体,更深刻地引发了学生思想深处的思考。这种模式使学生增强了现实感、实践感,在案例的分析学习中加深了对抽象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果。

4、论题演讲教学法。教师在讲授某一有争议的论题时,列出正反方论题,并在学生中选出正反方论辩代表进行论辩,然后,再由教师作出评价。

其次在教学手段上,我们也做了大量的改进工作:

1、全面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增强感染力。我们改革了传统的教学方式,由原来的一只粉笔,一本书转到利用多媒体课件教学,打破单一灌输的沉闷状况,努力丰富教学环节,活跃教学气氛,增强课堂教学的感染力。我们着重在如何把课讲活,增强课堂教学的吸引力,感染力,让教学更贴近实际、贴近生活、把课真正上到学生的心里,并逐渐转化成学生的学习生活的动力上下功夫。根据学生实际和课程的内容,精心制作了电子课件,准备了案例,使课堂教学由单调变得丰富多彩,图文并茂,使课堂教学更形象、直观、信息量更大,同时也使课堂教学具有丰富的表现力、强烈的感染力,加深了学生对内容的理解,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大增强了课堂教学效果。我们这门课的课堂教学教师全部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将多媒体网络技术、音像资料、影视资料等广泛运用到教学中,在制作PPT课件中插入使用了DV、MP3、RM、FLASH等,如《感动中国人物颁奖晚会》、《神州六号飞天》实况、《东京审判》、《鲁豫有约》、《今日说法》等媒体短片和影片,充分发挥多媒体“声、光、电”、“全方位”、“立体感”的优势,充分调动学生的感觉器官,增强了直观性、客观性,提高了本课程的吸引力、感染力,使每个同学能够真切接触最深刻的人生哲理,最贴近的生活启迪,最透彻的人生感悟,最动人的人生体验。这些教学手段的使用,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吸引力,使《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成为学生愿意上、喜欢上的课程之一。

2、通过建立网络平台,就学生在学习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进行交流。比如设立公共邮箱、微信平台,将一些好书、励志的文字等推荐给同学们;通过QQ聊天,及时解答学生在学习生活中的一些疑惑。

四、教育学情及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

首先我们对学生情况进行了调查,概括出以下特点:(1)知识方面:有一定的理论基础,但知识深度、广度不够。(2)能力方面:学生思维活跃,接受能力强,学习能力有待提高。(3)态度方面:思想纯朴,学风良好。对应试教育、说教为主导致有抵触心理,学习自主性不强。(4)素质方面:政治信仰缺失、理想信念模糊、社会责任感缺乏、诚信意识淡薄,艰苦奋斗精神淡化、以自我为中心,团结协作观念差,承受挫折能力不强。

针对学生的情况,我们在教学中采取的对策是:课程观——生活即课程,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 教学观——基于学习过程的教师主导、学生主体,教学相长;学生观——以生为本,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

在教师统一了思想认识之后,我们又对学生讲明课程的“实用价值”,针对高职学生普遍存在实用心理较重的特征,授课教师在第一次课时着重分析本课程的“实用价值”。将学生们对课程的兴趣和关注吸引过来非常重要,因此授课尽量做到形象、生动,可以用案例教学、多媒体演示等方法让学生印象深刻,使学生先从他们对知识的取舍角度来说在内心接受这门课程,以后再逐渐矫正。

通过教学过程,帮助学生确立清晰的人生目标,清晰的人生目标是学生学习的最好动力之源。一旦确立,无论是专业课程,还是思想道德修养课程,他们都会积极主动地获取对其有帮助的知识。

我们还注重深入学生的生活,关注学生的内心,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尤其是思想道德修养部分内容与学生日常生活具有很强的贴合性,所讲授的内容针对听课学生的实际情况越高,课堂实效也就越高。但由于大学的老师多是讲完课后,学生就很难再看到其人,所以讲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老师,不能更深入地了解学生情况,及时发现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上存在的特殊问题,抓不到影响学生听课效果的症结。因此讲授思想道德课程的老师应多同所授课班级的辅导员沟通、交流,直到思想道德课程讲授完毕。这样能够对所教学生的学习、生活等各个方面有更深入的了解。针对所发现的各种问题,教师不仅在课上因势利导,在课下也可以针对个别学生进行思想道德修养方面的个别教育。

五、实践教学 在理论课教学之外,我们增加了丰富多彩的实践教学,选择了一些实践主题和实践项目,大大弥补了理论课教学的不足,也深化了理论教学的效果。

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我们有针对性地选择了一些实践主题,如:爱我中华主题演讲;践行职业道德,提升职业素质。同时也选择了一些可行的实践项目,如:

1、人生与职业——大学三年学习与职业生涯规划设计

2、爱心奉献——养老院慰问孤寡老人

3、环境保护——校园环境保护人人有责

4、法制讲座——六师检察院与我校共建法制教育基地

六、课程改革

在科研工作的带动下,我们进行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教学改革。

一是在了解学生的情况下对课堂教学方法上注重与学生的思想生活实际相联系,以更加丰富多彩的教学方法充实课堂,案例教学、讨论、演讲、感恩、赞美、宽容、做好事、学劳模等激励,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是进行了考核方式的改革。

第一,考核手段的改革。思想政治理论课为基础课,对三年制大专阶段的学生实施的是闭卷考试;对五年制大专班的学生实施的是开卷考试,加大了对学生平时表现和德育素质的考核力度。第二,考核内容的改革。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目标就是将以育人为目标的理论教育和以树人为目标德育教育有机的结合起来。考核内容是检验学生对所学知识理解程度的重要部分,是考查学生实际能力的重要方面,是衡量学生思想行为的重要指标。考核内容改变了过去单一理论知识考核的形式,主要由三部分组成:

考核内容的构成

平时表现(30%)出勤 课堂表现 提问 讨论 辩论 演讲 课后作业 观后感

期末考查(70%)名词解释 填空 选择 简答题 案例分析

同学们之间的这种互相启发、互相感动、互相教育,胜过我的“一言堂”、‘满堂灌“。而且我感觉自己在和学生们一起学习、一起成长、一起快乐、一起面对挫折、一起寻找克服困难的对策,我觉得做教师真好,做《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这门课程的教师更好。

下载思修说课稿(范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思修说课稿(范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思修大全

    自测与练习(第二章 继承爱国传统 弘扬民族精神) 一、单项选择题 1.爱国主义在不同的历史时代和文化背景下,总有这不同的内涵。在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爱国主义主要表现在致力......

    思修

    ①关于结婚年龄,要求未婚的军队干部、战士和职工,响应晚婚的号召,不要过早结婚。②关于军队干部配偶的条件,比一般公民严格,必须是历史清楚、思想进步、政治可靠、作风正派的无严......

    思修

    一、“十一五”以来的工作总结 十一五期间,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民政工作认真贯彻党和国家及省市县各项政策和会议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突出“以民为本,为民解困”的......

    思修

    三、材料分析题 1.【材料】: 一项复杂的舰载机系统工程,背后是无数幕后英雄的奉献,有时候甚至是生命。2012年11月25日,随中国首艘航母“辽宁舰”参与歼-15舰载机起降训练的、歼-......

    思修材料

    思修资料 教育是培养人、造就人的社会活动。教育的产生和发展依赖于一定的社会需要,它与一定社会的生产力发展水平、生产关系等都有着密切的关系。教育的社会性质决定着教育......

    思修

    2014级《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研究型思考题 一、近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给烟台市福山区福新街道垆上村大学生村官张广秀复信,对她病愈重返工......

    思修

    P15 三、为什么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1.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价值支撑; 2.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精神动力; 3.引导大学生进德修业成长成......

    思修(精选合集)

    三月是学雷锋的日子。雷锋同志有一句名言: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 雷锋,这个50年前就响彻中国大地的名字,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