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学旅行将纳入教学计划(附研学旅游的八大产品体系)

时间:2019-05-12 06:09:1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研学旅行将纳入教学计划(附研学旅游的八大产品体系)》,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研学旅行将纳入教学计划(附研学旅游的八大产品体系)》。

第一篇:研学旅行将纳入教学计划(附研学旅游的八大产品体系)

研学旅行将纳入教学计划(附研学旅游的八大产品体系)

北京绿维创景规划设计院

编者按:研学旅行作为专项旅游正逐渐走入人们的视野,并成为拓展旅游发展空间的重要举措,也是解决工作日淡季问题的一个重要途径。12月19日,教育部等11部门联合发布《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对中小学生研学旅行作出规范。当研学旅行被规定为学校教育教学的一部分,其价值和效果必然将得到极大保证和释放。

研学旅行,是文化旅游的一种,其中,文化是灵魂,旅游是载体。体验性、教育性、娱乐性、休闲性是其主要特性,与传统旅游相比,研学旅行更加关注目的地的文化旅游资源,是一种满足自我提升需求的高层次旅游。

研学旅行在国外发展已久,但在国内还处于初步发展阶段。通过研学旅行,学生能够感受到完全不同的风土人情,极有助于开阔学生视野,提高学生人际交往能力以及紧急情况应急能力。此外,研学旅行注重学习和观光并重,对于任何景点参观,研学旅行都是带着问题和思考进行参观考察,关注学生成长。对于学生来说,一次好的研学旅行体验最重要的不只是游,也不只是学,而是悟。学生所听到、所看到的都可能会对其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2016年12月19日,教育部等11部门联合发布《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意见》指出,要将研学旅行纳入中小学教育教学计划。各中小学要结合当地实际,把研学旅行纳入学校教育教学计划,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统筹考虑,促进研学旅行和学校课程有机融合。学校要根据教育教学计划灵活安排研学旅行时间,一般安排在小学四到六年级、初中一到二年级、高中一到二年级,并根据学段特点和地域特色,逐步建立小学阶段以乡土乡情为主、初中阶段以县情市情为主、高中阶段以省情国情为主的研学旅行活动课程体系。

《意见》强调,要加强研学旅行基地建设。各地要建设一批安全适宜的中小学生研学旅行基地,并探索建立基地的准入标准、退出机制和评价体系。打造一批示范性研学旅行精品线路,形成布局合理、互联互通的研学旅行网络。

对于研学旅行的组织和安全保障,《意见》要求,学校组织开展研学旅行可采取自行开展或委托开展的形式,但须按管理权限报教育行政部门备案,并做好学生活动管理和安全保障工作。

要与家长签订协议书,如果学校采取委托开展研学旅行,要选择有资质、信誉好的企业合作,并与企业签订协议书,明确委托企业或机构承担学生研学旅行安全责任。

据了解,2012年以来,先后选取了安徽、江苏、陕西、上海、河北、江西、重庆、新疆等8个省(区、市)开展研学旅行试点工作,并确定天津滨海新区、湖北省武汉市等12个地区为全国中小学生研学旅行实验区。

研学旅行的产品体系

研学旅行发展势头向好,其一大特点是不受节日和季节的影响,适合工作日出游,应开发四季全时文化旅游产品。但目前也存在产品单

一、游和学各有偏重的问题。要进行创新、突破和完善,旅游产品的设计是关键环节,因此我们总结出适宜研学旅行的“六大系列旅游产品+两大专项基地建设”,以供参考:

1、工业科技旅游产品

工业科技旅游是到一些有知名度的、科技含量高的企业参观其生产厂区、标志性建筑、生产操作、制成品展等,了解企业历史、文化及管理经验。工业旅游具有很强的知识性,融生产、观光、参与、体验为一体,一些科技工业城、科技展览馆、高新科技园区等工业旅游区通过展示数字娱乐中心、食品制作工艺、产品生产线等,受到青年人喜爱。

2、自然生态旅游产品

自然生态旅游产品具有环境教育和保护功能,而崇尚自然正符合当下旅游的需求。地质地貌、动植物、气象水文等生态旅游资源含有丰富的自然、历史、文化、科学信息,具有较高的文化品位。除了地质公园、森林公园等,一些新型的生态旅游产品受到追捧,例如台湾的生态农场,近年来一直是亲子旅行和青少年团队出游的热选地。

3、历史文化旅游产品

中国在五千余年的人类历史发展历程中,具有形成了丰富的历史文化旅游资源,比如遗址遗迹、古代建筑、古代园林、古代陵墓等等,这些资源富有文化底蕴、科考价值和美学价值,是文化旅游产品中最为重要的一类。可针对历史文化旅游资源的不同特性,开发独特的研学旅行产品,如北京胡同游、北京王府游、古村落写生游、园林美学游等。

4、红色经典旅游产品

红色旅游一直以其“寓教于游”的功能受到研学旅行市场的青睐,革命纪念地、伟人诞辰地等革命精神承载地和核心的纪念馆、故居、博物馆、风景名胜区是主要的红色旅游产品。全国百余个红色旅游景点景区、十余个红色旅游重点城市和几十条主题线路业已成型,为研学旅行提供了广泛的选择空间。

5、乡村扶贫旅游产品

乡村扶贫旅游产品是建议开发的一种新型研学旅行产品,主要是组织学生群体到经济不发达的地区体验生活,了解农村发展现状,参与农事活动,帮助别人。区别于城市的农田景观、散布的村落、朴实的人民,通过这种形式,旅游者可以提升实践能力和助人为乐的品质,更加珍惜今天的生活。

6、现代景观(城市)旅游产品

与乡村旅游产品相对应的是城市景观产品,北京、上海、深圳等大城市经济比较发达,城市建设比较完善,地标性建筑、城市公园、街区风貌、现代设施等体现了城市规划、设计、美学、历史、民俗等方面的内涵。

7、研学户外营地

研学户外营地是专门为研学旅游者设计的露营拓展基地,通过组织野外生活、自然地域游览、模拟探险活动、情景式心理训练等提高身心素质。

8、研学旅行基地

研学旅行基地是基于一些省市或景区建立的试点或新兴旅游区,其主题性和体验性较强,并通过组织旅游线路和亲子互动活动丰富研学旅行内容。一般会设有有农事观光区、体育乐园、水上乐园、工艺园区、动漫乐园等分区,这种新兴旅游区一般规模较大,具有接待、教育、娱乐、观光等综合性功能。

第二篇:研学旅行将纳入教学计划(共)

研学旅行将纳入教学计划

研学旅行,是文化旅游的一种,其中,文化是灵魂,旅游是载体。体验性、教育性、娱乐性、休闲性是其主要特性,与传统旅游相比,研学旅行更加关注目的地的文化旅游资源,是一种满足自我提升需求的高层次旅游。

研学旅行在国外发展已久,但在国内还处于初步发展阶段。通过研学旅行,学生能够感受到完全不同的风土人情,极有助于开阔学生视野,提高学生人际交往能力以及紧急情况应急能力。此外,研学旅行注重学习和观光并重,对于任何景点参观,研学旅行都是带着问题和思考进行参观考察,关注学生成长。对于学生来说,一次好的研学旅行体验最重要的不只是游,也不只是学,而是悟。学生所听到、所看到的都可能会对其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2016年12月19日,教育部等11部门联合发布《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意见》指出,要将研学旅行纳入中小学教育教学计划。各中小学要结合当地实际,把研学旅行纳入学校教育教学计划,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统筹考虑,促进研学旅行和学校课程有机融合。学校要根据教育教学计划灵活安排研学旅行时间,一般安排在小学四到六年级、初中一到二年级、高中一到二年级,并根据学段特点和地域特色,逐步建立小学阶段以乡土乡情为主、初中阶段以县情市情为主、高中阶段以省情国情为主的研学旅行活动课程体系。

《意见》强调,要加强研学旅行基地建设。各地要建设一批安全适宜的中小学生研学旅行基地,并探索建立基地的准入标准、退出机制和评价体系。打造一批示范性研学旅行精品线路,形成布局合理、互联互通的研学旅行网络。

对于研学旅行的组织和安全保障,《意见》要求,学校组织开展研学旅行可采取自行开展或委托开展的形式,但须按管理权限报教育行政部门备案,并做好学生活动管理和安全保障工作。要与家长签订协议书,如果学校采取委托开展研学旅行,要选择有资质、信誉好的企业合作,并与企业签订协议书,明确委托企业或机构承担学生研学旅行安全责任。

第三篇:教育+文旅:研学旅游目的地产品模式解析

教育+文旅:研学旅游目的地产品模式解析

(一)何为“研学旅游”

研学旅游是指学生集体参加的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的校外参观体验实践活动。狭义角度来讲,特指为了达到让学生学习知识、了解社会、培养人格等目的,由学校集体组织的校外专项旅游活动。而广义角度则将出于文化求知、实践探索、自然发现目的,到异地开展研究性、探究性、实践性学习的活动,都纳入研学旅游范畴之内。

研学旅游的雏形起源于美国早起的营地教育,可追溯到1861年,距今已有超过150年的历史。已发展成为一个具有标准化、细分化、专业化、产业化等特点的成熟产业。

(二)“研学旅游”在国内的兴起

1、政策推动,研学旅游上升到国家战略

2016年11月,教育部联合国家发改委、旅游局等11部门发布了《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意见》明确指出,要将研学旅行纳入中小学教育教学计划,加强研学旅行基地建设,并对组织管理、安全责任体系和经费筹措机制进行了详细阐述。研学旅行已由促进旅游业发展的单一角度,上升到全面提高中小学生综合素质教育的国家战略高度。表:国家关于研学旅游相关政策

2、经济发展引领消费升级,研学旅游迎来重要机遇

国内生产总值的不断提升带动城乡居民收入持续快速增长,引领居民消费持续升级。目前,我国正处于第三次消费结构升级阶段,居民教育、旅游休闲、医疗保健等领域的消费支出增长迅速。其中,教育文化娱乐消费支出占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占比已超过11%。以往传统消费模式逐渐向高端化、个性化等方向不断升级变迁,以研学旅游为代表的体验式教育作为服务型消费模式的代表之一,正处于重要的发展机遇期。

图:2010-2017年我国城镇居民可支配收

图:2017年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及其构

3、教育理念的转变为研学旅游带来发展动力,未来市场空间巨大

新一代的“80”、“90”后家长对孩子的教育理念有着不同的主张,他们更加注重互动教育方式,提倡素质教育,对新的教育产品接受度也普遍较高。据调查显示,约3/4的学生家长了解研学旅游,80%以上的家长表现出让孩子参加研学旅游的意愿。并且消费价格来看,人均花费接受度在3000-10000元的占比高达88%。新一代的父母教育观念的革新和消费能力的提升,为研学旅游市场带来强劲发展动力。另根据中国旅游研究院《中国研学旅行发展报告》数据显示,过去几年我国研学旅行市场增长迅速,国内研学旅行出行人次与市场规模均出现快速增长,出行人次年复合增长率超过34%,市场规模年复合增长率接近60%。而目前我国研学旅行的学校渗透率仅5%左右,与发达国家如日本98%的学校渗透率相去甚远,发展潜力与空间巨大。据不完全统计,未来3-5年,研学旅行市场总体规模将超过千亿元。

图:2014-2017年国内游学和国际游学人

图:2015-2017年研学旅行市场规模(亿

(三)研学旅游在国内的发展阶段

1.0阶段:精英国培阶段 建国初期,国家为了培养顶尖人才,开展具有奖励性质的公派游学,只有少数优秀大学生才能参加,属于精英国培型。

2.0 阶段:旅行阶段

上世纪九十年代,大众旅游时代到来,以学校作为组织主体,全员参与型研学旅游活动开始兴起。目的地主要以区域内政府公建的自然、人文、历史景点为主,活动内容重观光、轻教育,以游览、讲解模式的单向教育为主。

3.0阶段:研学阶段

二十一世纪以来,研学旅游进入快速发展时期,学校、旅行社、培训机构与留学中介之间开始实现跨界融合。双向互动式教育模式兴起,更加注重学生的参与度。目的地的选择也呈现出多样化特点,开发主体逐渐由政府主导转向企业主导,地产商、教育集团、文旅企业开始发挥重要作用。

在文化旅游业发展的大时代下,研学与科技旅游、文化旅游、乡村旅游及户外拓展等结合,呈现四类研学旅游目的地,成为文化旅游开发运营商发展研学旅游的重要的产品选择。

(一)“研学旅游+科技”:科技研学旅游目的地

科技研学旅游目的地主要是通过VR、AR、3D/4D等高科技手段来静态展示或科技体验,通过展示与体验实现科技教育的目的地。一般科技研学旅游目的地主要包括展馆类、科研类和科技园区类。其中展馆类主要以知识普及类博物馆、科技馆为主,拥有占地面积较小,投资金额适中,内容灵活,复制性强等特点;科研类主要依托高科技企业、科研单位的实验室、生产工厂为载体,复制性差;园区类载体则主要是动物园与植物园,科技含量相对较低,占地面积较大。

表:国内外科技研学旅游目的地主要代表

代表案例:阿姆斯特丹微生物博物馆(Micropia Museum)

Micropia微生物博物馆于2014年10月开业,地处阿姆斯特丹Plantage区,耗资1000万欧元,是世界上第一个致力于微生物领域科普的互动式博物馆。

Micropia微生物博物馆利用多种展示方式,呈现微生物的世界: ·显微呈现:将显微镜连接显示器,观测真实的微生物世界; ·视频动画:通过屏幕,对微生物进行详解,即使语言不通,也可通过丰富详细的动画内容,探索微生物的奥秘;

· 模型标本:通过实体模型,还原微生物的真实形态;

·器皿展示:在专用器皿中,展示微生物的丰富多彩。

在Micropia,通过一排排光学显微镜、鼓泡玻璃容器、显示器、3D显微镜,参观者如同亲身置身于实验室,做到真正的参观中体验,体验中学习。除此之外,还可以通过人体微生物扫描仪,让参观者对自己身体内的微生物及位置一览无余。更大胆的参观者还可以尝试法式接吻,通过博物馆kiss-o-meter专业设备,测量接吻时,相互传递微生物数量。

(二)“研学旅游+农业”:农旅研学旅游目的地

目前以农业为主题的研学旅游基地主要分为两大类型,一种是以现代化农业示范基地、农业研究院、农业示范园等为代表的农业研究型载体,另一种是以农庄、田园综合体等为代表的田园体验型载体。

1、农业研究型

以参观游览、知识讲解为主要活动内容,通过直接观察现代农业的相关生产生活,进行农业知识科普教育。活动场所多以农业生产型基地为主,在生产种植的基础上,开展研学旅游。农业研究型研学旅游目的地的开发主要依赖于农业科研院所,大部分属于政府行为。

表:研究型农业研学旅游基地

2、田园体验型

田园体验型研学旅游目的地是将生态农业与休闲观光相结合,让青少年亲身参与到农业生产活动中去,在实践中学习、在体验中游玩,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完成农业知识科普教育。田园体验型载体功能上多以旅游活动为主,农业种植为辅,除农业种植板块外,还配有农产品加工与交易、购物、游玩、手工、居住、餐饮、教育等功能。

表:田园体验型农业研学旅游基地

代表案例:南和农业嘉年华

南和农业嘉年华位于河北邢台,项目总占地1446亩,总投资2.2亿元,温室面积达50000多平米,育有1000多个果熟品种,拥有108项先进农业技术,是南和县政府与中国农业大学合作打造的农业经济综合体项目,由河北富硕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运营。项目重点包括六大核心载体:

·创意体验馆:温室99亩,有疏朗星空、畿南粮仓、本草华堂、童话果园、花样年华、同舟共冀6大主题子场馆。

·高新农业示范区:占地1000余亩的现代化农业科技示范基地,设有育苗工厂、缤纷果园、花溪苗园等载体。

·农业迪士尼乐园:占地128亩,围绕农事活动、宠物经济、花海游赏、职业体验、亲水活动、非动力游乐、特色美食等主题,将视、听、嗅、触觉设计融入娱乐活动,将主题化景观形态融入农业环境中。

·生态养生餐厅:占地面积5044㎡,可容纳900人次的就餐,提供药膳。·农业采摘区:拥有多种不同季节的时令水果和蔬菜。·花海景观区:100亩大片花卉种植,不同季节次第开放。

开业至今,南和农业嘉年华携手周边邢台、邯郸等地的中小学幼儿园,组织开放式现场教学。目前已有2万多名中小学生和幼儿园孩子接受了农业基础知识的学习实践。

(三)“研学旅游+文化”:文化研学旅游目的地

我国历史悠久,文化资源丰富,各类文化类研学旅游目的地众多,每年参加文化类研学旅游活动的青少年学生数量处于领先地位。其中以传统文化、红色文化、民族文化类占据绝大多数。

1、传统文化型

传统文化类研学旅游基地主要充分挖掘本地有价值、有特色的传统文化,集中在语言、文学、历史、思想等领域,具有较强的地域属性。一方面,由政府平台公司主导兴建,如曲阜孔庙、绍兴三味书屋等。另一方面,近年来发展较热的,以企业主导开发以传统文化为核心的研学小镇,如光合文旅集团潜心打造的帕兰研学小镇。表:传统文化类研学旅游基地

代表案例:山东帕兰少儿齐文化研学基地

帕兰山东帕兰少儿齐文化研学基地位于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东南部,占地116.59公顷,总投资约15.5亿元。整个基地是以齐文化研学教育为核心,科技类、社会类、自然类研学教育为补充,以“素质教育、齐文化、影视文化”概念创意整合自然人文资源,打造国内外一流的青少年儿童研学基地。

少儿齐文化研学基地将分为三期建设,一期建设期为2016年10月-2017年11月,占地面积585亩,围绕齐文化旅游开发主题打造齐城记忆、花舞世界、帕兰小镇、帕兰优品、探齐领地、自然学院和帕兰驿站7大片区;二期建设期为2017年3月-2018年7月,占地540亩,主要包括帕兰影视基地、帕兰湿地乐园、主题摄影基地3大部分。三期建设期为2018年3月-2019年6月,占地面积500亩,规划建设集购物、餐饮、娱乐、文化、休闲为一体的齐文化主题商业区。

研学基地将通过科技体验、户外休闲、亲子教育、文化娱乐、健康旅游等体验式活动,寓教于乐、寓学于乐,使游客在亲近自然、陶冶情操中增进感情、感受齐文化魅力;同时进一步丰富旅游产业业态,促进经济社会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

2、红色文化型 红色文化为主题的研学旅游活动是文化类研学旅游活动中主要的组成部分。我国红色文化教育基地多集中在革命老区,主要属于公建类市政工程,由政府负责主导建设。

表:红色文化类研学旅游基地

3、民族文化型

我国少数民族众多,并且有着丰富的民族资源。能够开展多民族研学旅游教育的场所主要以大型园区形式存在,园区可开展研学教育外,也是区域内地标性景区。内部一般包括民族博物馆、展览馆、少数民族村寨等项目,并且举办少数民族特色民俗与民间节日等节庆活动。

表:名族文化类研学旅游基地

(四)“研学旅游+拓展”:营地研学旅游目的地 青少年拓展教育是一种户外体验式学习,通过室外拓展训练等活动,达到磨练意志、增强自信、完善人格、团队协作等教育目的。青少年拓展基地以专业化的户外拓展营地为主,营地多建立在远离市中心的自然环境中,营地内除餐厅、宿舍等基本生活设施外,还配备拓展场、竞技场等训练设施,以及医务室等辅助保障设施。

在营地教育领域,万科已经走在了地产商的前列,不仅开发了松花湖营地、九龙湖国际户外营地、良渚假日营地等多个户外营地,还与亿通营地教育、启行营地教育、世纪明德等多家机构联合设立了中国营地教育联盟(CCEA),旨在促进中国营地教育行业永续发展。

表:青少年户外拓展营地

案例链接——亿通·绿色家园营地

亿通绿色家园营地由亿通国际教育集团独资建设,位于云南省丽江市国家湿地公园——拉市海畔,背山临湖,环境优美。拥有80余亩住宿、活动场地,坐拥400余亩自然森林和湖泊,是中国西部最大的研学旅游营地和全国十佳魅力研学营地,年接待人数5000人以上。

亿通·绿色家园营地采用“一营两区”布局,分别是海畔营区和白沙营区。海畔营区面积20亩,拥有小木屋、茶室、洗衣房、浴室、餐厅、会议厅等载体。白沙营区面积35亩,包括餐厅、拓展场地、游泳池、活动区等载体。两大营地均可同时接待250名学生开展拓展训练。

第四篇:研学旅行纳入教学计划 是时候了解了!附全国研学旅游示范基地名单(推荐)

研学旅行纳入教学计划 是时候了解了!附全国研学旅游示范基地名

2016年12月19日,教育部等11部门联合发布《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其中明确,中小学要将研学旅行活动纳入教学计划,学生参与情况将纳入综合素质评价体系。

何谓中小学生研学旅行?

中小学生研学旅行是由教育部门和学校有计划地组织安排,通过集体旅行、集中食宿方式开展的研究性学习和旅行体验相结合的校外教育活动。

各中小学要结合当地实际,把研学旅行纳入学校教育教学计划,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统筹考虑,促进研学旅行和学校课程有机融合。学校要根据教育教学计划灵活安排研学旅行时间,一般安排在小学四到六年级、初中一到二年级、高中一到二年级,并根据学段特点和地域特色,逐步建立小学阶段以乡土乡情为主、初中阶段以县情市情为主、高中阶段以省情国情为主的研学旅行活动课程体系。《意见》提出了研学旅行的5大任务: 1.纳入中小学教育教学计划。2.加强研学旅行基地建设。3.规范研学旅行组织管理。4.健全经费筹措机制。5.建立安全责任体系。

为什么研学旅行会受到学生及父母的特别欢迎?

中国很多地区不敢组织学生开展野外活动,这已经成为推进素质教育的一个瓶颈,或者说是一个顽疾。其原因也很清楚,担心发生意外事故,学校怕打官司、负不起责任等。在这种背景下,教育部等11部门推出“研学旅行”可谓雪中送炭。

青少年成长的过程是社会化的过程,而该过程有两个显著的特点,一是体验性,二是群体性,两者缺一不可。体验性是指,青少年是在体验中长大的,他们需要亲身参加许多亲近社会与自然的实践活动,父母和老师不能代替学生的成长,就无法代替学生自己的体验。群体性是指,青少年完成社会化离不开群体性交往,再好的父母和老师都无法代替伙伴的作用。

美国每年约600万青少年参加夏、冬令营活动,关于第一收获,调查结果几乎都是“交到了新朋友”。显然,良好的研学旅行活动充分体现了体验性和群体性,因而受到特别的欢迎。研学旅行的好处

研学旅行作为综合实践育人的有效途径,可以有效承载以下六个方面的教育: 道德养成教育

研学旅行是中小学生有组织的集体性、探究性、实践性、综合性活动,是对中小学生进行集体主义教育、生活教育、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有效载体,可以帮助中小学生学会生存生活,学会做人做事,促进中小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社会教育

组织中小学生走进社会、融入社会,有助于中小学生更加深刻地了解社会、认识社会,感受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明确社会进步的方向,培育中小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国情教育

组织中小学生走出校门,走进乡村、走进社区、走进工厂、走进科研院所,可以帮助中小学生了解国情,了解改革开放以来祖国取得的伟大进步,引导中小学生增长知识、开阔眼界,培育中小学生的国情意识。爱国主义教育

走进祖国名山大川,走进革命圣地,走进改革开放现场,引导中小学生感受祖国大好河山,领略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体验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能够激发学生对党、对国家、对人民的热爱之情,引发中小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培育中小学生强烈的爱国主义。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组织中小学生走进我国传统文化、红色文化、当代文化“现场”,走进历史“现场”,能够引导中小学生更加真切地感受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从内心激发中小学生对民族文化由衷的崇敬之心、敬畏之情、践行之志。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 实践能力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养成,创新精神只有在创新活动中才能培育。研学旅行有助于学生动手动脑、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进而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研学旅行的关注点:

一、学生安全 支招

文/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基础教育研究室副主任王晓燕 各地要制订科学有效的研学旅行安全保障方案,建立行之有效的安全责任落实、事故处理、责任界定及纠纷处理机制,做到层层落实,责任到人。

另外,针对学生特别要制订安全手册,对研学线路中可能发生的安全事件、天气与交通、食品卫生、疾病预防、保险保障等都要做好详细说明,提前做好可能突发事故的应急预案。学生研学旅行一定要有保险,避免让学校承担无限的责任。

二、研学旅行费用

开展中小学生研学旅行工作有公益性原则,研学旅行不得开展以营利为目的的经营性创收,对贫困家庭学生要减免费用。支招

文/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基础教育研究室副主任王晓燕 健全经费筹措机制非常重要。各地可采取多种形式、多种渠道来筹措研学旅行经费,探索专项经费保障机制,探索建立政府、学校、社会、家庭共同承担的多元化经费筹措机制。在这方面,可参考一些比较成熟的国际经验。比如日本,为了减轻家长的负担,不仅设定了中小学生修学旅行的总价格标准,很多地方政府还明确了收费上限。只有稳定的经费保障,才能确保研学旅行可持续、常态化发展。

三、研学旅行经验借鉴 支招

文/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高峡

日本的经验和做法为我们将研学旅行活动纳入学校常规教育,提供了宝贵的参考。

在日本,修学旅行是旨在通过集体外出住宿和亲身体验活动,让孩子们真正以“小学生”的身份去接触社会,了解社会、学习和掌握社会生活常识和必须遵守的社会习俗,规范行为习惯,起到良好的修身养性的作用。

日本的修学旅行在小学、初中、高中各学段分别组织一次,原则上安排在各学段最后学年,一般都安排在学期中间进行。目前,每年实施修学旅行的学校都达到90%以上。

小学的修学旅行主要以体验乡土文化、体验自然环境为主,中学以上的修学旅行大多以体验日本传统文化、和平教育、职场体验为主,也有自然体验、体育运动、生活文化体验(农村生活体验)等。研学旅行如何避免“只旅不学” 前几年颇为火爆的游学,因为参与的学生只游不学或游多学少而受到舆论的批判。专家指出,与此形式相近的研学旅行也应避免只旅不学,应实现“学”“游”兼得。

研学旅行既有‘研学’,又有‘旅行’,二者缺一不可。”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基础教育研究室副主任王晓燕指出,中小学生研学旅行要注重内涵打造。作为中小学教育教学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研学旅行如何更好地体现教育功能是一个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王晓燕认为,一方面要注重研学旅行的课程设计。要注重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统筹考虑,促进研学旅行和学校课程有机融合;同时还要精心设计研学旅行活动课程的内容,逐步建立小学阶段以乡土乡情为主、初中阶段以县情市情为主、高中阶段以省情国情为主的研学旅行活动课程体系。另一方面要增强研学旅行计划的适切性。将研学旅行纳入中小学教学计划,还需兼顾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学校的教学安排,灵活安排研学旅行时间。出发之前,做足功课

首先,学生自身必须检索自身的观念和能力储备的状况,没有前奏的知识,是难以很快进入“研学旅行”的学习状态;

二是教学中关注关键事件可以将“研学旅行”活动做得很精彩、有艺术感并能够增加学生的新观念;

三是教师的“临场智慧”,教师娴熟的技术和高度的智慧,能够让学生总是处在“旅行”、“研学”的热爱和分享状态,内在的学习动机得到了充分激发。最后,祝大家都能在研学旅行中玩的好,学的好。本文转自明阳天下拓展官网,转载请注明出处。

下载研学旅行将纳入教学计划(附研学旅游的八大产品体系)word格式文档
下载研学旅行将纳入教学计划(附研学旅游的八大产品体系).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