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历史的隐痛与人性的暗疾--读《史记·黥布列传第三十一》有感
富贵相忘
陈胜是个义人,至少当时说出“苟富贵,无相忘”这句话时,他很义气,没有异想天开升官发财后追求自己的前程,把一同在泥地里耕种的苦哈哈的哥们儿扔到脑后,虽然他们对他胸膛里澎湃的鸿鹄之志一点也不理解。然而不足半年,在张楚大旗高举,而颓势已显的时候,他就杀了前来投奔他的同乡,罪名是“妄言”,不过说了些他在家乡的旧事,他认为伤了面子。“诸陈王故人皆自引去,由是无亲王者”,众未叛,亲已离。始终不能摆脱小农意识的起义领袖,也在刹那间被富贵侵蚀得锈迹斑斑。
其实从人性来讲,富贵相忘是本性,不忘便可说是超凡。钱与地位,被高人们看成身外之物的,古往今来又有几人真能看淡?英雄如项羽如吕布般也贪财,更遑论无数熙熙攘攘之辈。再说贵,如范蠡张良般急流勇退者又有几人?尤其现代,厚黑学的出现更证明了钱与地位的重要性,可以不要面子,不要尊严——陈胜王生在现代啃啃这书本,一定会宽容得多,也不至于因面子问题再为后人诟病。
有点走题,还是说回“如果富贵”。一旦富贵,财富和地位必然影响到思想和观念。不得不说,人其实还是分阶层的,即使现代社会,依然会有宝二爷和焦大的分别。如果焦大一不小心成了宝二爷,他会不会提携那些奴才朋友?恐怕很难。地位的分别使得一些人必须做他们自己,不能就会乱套,就如杨莲亭只能做东方不败的爱人,而替他执掌日月神教酷厉滑稽,成了纸老虎一般。一旦地位发生变化,原有的眼界和观念不能满足身份和权力的需要,便会出现许多让人啼笑皆非的错差。
古往今来富贵不相忘的实例极少,更多是相忘甚至相残,这恰恰充分反映了人的本性的贪虐残忍。四百多年的春秋史,兄弟相残,父子杀戳屡见不鲜,说到底不过为权贵二字。为达目的不择手段,血肉人伦之情尚且不顾,遑论其他?更不要论相忘与否了。
现代人呢,几乎绝大多数人都在求富求贵,有些人起来了,有些人落下了,有此人不起不落,昔日的同学、朋友、同事、亲戚„„包括自己,富贵来了,于事业之外的便是精神层次的思索:如何面对自己的富贵,以及如何面对别人对自己富贵的态度。
这几乎可算得上老生常谈的问题,而且每日都上演着现实版的活剧。我朋友不少,既有拥有八位数还觉得自己很穷的,也有攥着五位数就沾沾自喜的,还有半生奔波房子孩子欠帐度日的。有的家境好,在别人尚且青涩对富贵没有概念的时候便已开始享受富贵,现在却平平;有的原本困窘,经十几年辛苦挣得一份殷实日子。很多时候,生活让人在不知不觉中便依某种参照物做了对比。
邢与林曾是非常好的朋友。林父母都是区人大代表,事业发达,家境富裕,时常请大家“搓一顿”。邢家境贫寒,他的所有伙食费林都包了,而且不时给他添置生活和学习用具。这是一对大家公认的铁哥们。
十几年后再聚时,这两位都已是发福的中年人。不同的是邢容光焕发,神采奕奕,他已经是一家规模不小的修饰公司老板;而林则松弛平淡,守着一份不咸不淡的工作难有突破。邢的热情和林不自在尖刻成为这次聚会的最大反差,从那之后再也没有林的消息。
谈及此事,邢很无辜:大家在一起不就谈谈车子房子票子,不然说什么?是林太敏感,我帮他都来不及,怎么可能嘲笑他?难道我会忘了哥们儿的义气?给他找门路找出路,让他辞工不做跟我做,我每月给他多少都成,他愣是这样,我有什么办法?
富贵便是这样颇为玄妙的事儿,它不但涉及尊严、落差、层次等诸多因素,还伴有地位不平等所带来的心理失衡。富贵本身已被世人抬高,很有点居高临下的意味;而昔日高者今日处于低洼,便是双倍的落差,让人怎生得受?骑自行车的谈论车子时,要不就谈论自行车,不然就与同是骑自行车的人谈。一旦与拥有四个轮子的人谈,便都成了纸上谈兵的悻悻,即使再有研究也不过是陪衬和背景。
不是没有共同语言,而是没有共同地位导致的自惭形秽。即使就如邢这样富贵不相忘的,让林又如何接受?往日的朋友,自己曾经的施与者,成了自己的老板和施与者,这种落差一般人是绝对难以承受的;即使接受,又会如何?即使内心没有龃龉天性乐观,如陈胜王的故友一般“妄言”其不发达时的种种,最终会不会也被“斩杀”?
其实,富贵不相忘,不如富贵相忘,这才是对待富贵的真态度。对富贵背面的一方来讲,相忘,便是以淡然放下地位,以无谓踏平玄殊。贫寒时你是真实的你,富贵时你是记忆里的你。重要的是你这个人,而不是你的富贵。如果富贵改变了你的性情,那么我会真的忘却你现有的一切,只在记忆里保存属于过去的美好,你的富贵与我无关。
《三言二拍》里很多有意思的故事,《警世通言》第一篇便是伯牙摔琴谢知音。初逢子期,伯牙以晋国高官之位看不起钟子期,也曾轻蔑。然而音乐的共识使得他放下贵族架子,与钟子期结为金兰,高山流水成就千古朋友典范。钟子期的“宠辱无惊”,正是对于富贵者应有的态度。其实无论富或者贵,其内心未尝不会有所求,未尝不会寂寞。就如对待其他朋友,保持自有本性,保持真我,便超越了富贵本身的境界,以真性相交。无论贫贱或是富贵者,都是欢迎这样朋友的。生活的本质无所谓富贵,只是人局限了彼此地位。
对富贵承受者而言,拥有的东西更应该懂得放下。既已有,何必耿耿于怀?不夸耀不自
显,已经惹得一班人汲汲于心,眼红不已,有所表示时,各种中伤谣言必起,往往伤人于无形,此其一;其二,既已拥有,低调隐忍亦尝为人所知,谁能否定你所取得的成绩?何必再大张旗鼓,倒明显是自信不足或是暴富嘴脸,徒留人嗤笑而已。
说到底,不仍是朋友吗?以朋友心看富贵,留一份投合,淡几分钱腥位膻,无它,真性情耳。我认为,这是富贵相忘别有的真意所在。
历史的隐痛与人性的暗疾
——读《史记·黥布列传第三十一》有感
鄢 霏
子云: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没有反刍没有思索,博学不过是一袭中看不中用的外衣罢了。
有一句话说的很好:己之外有人,己亦在人中。既然“己之外有人”,就应该“推己及人”;既然“己亦在人中”就不要美化自己。也正因如此,今人形成了社会,社会形成了舆论,是非功过难以评说,那么,不如读读历史,去看看那片云下的几段名利纠葛。难道人性的暗疾真的会改变历史?如果-----历史没有如果,我们只有解释历史本原,才能更好的创造历史。英布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黥布者,六人也,姓英氏。秦时为布衣。少年,有客相之曰:‘当刑而王。’及壮,坐法黥。布欣然笑曰:‘人相我当刑而王,几是乎?’人有闻者,共俳笑之。布已论输骊山,骊山之徒数十万人,布皆与其徒长豪桀交通,乃率其曹偶亡之江中为群盗。①”
“陈胜之起也,布乃见番君,与其众叛秦②,聚兵数千人。”
———引自《史记·黥布列传第三十一》
我们来分析文章里的第一处黑体字,“布皆与其徒长豪桀交通,乃率其曹偶亡之江中为群盗。①”这句话能看出英布什么性格特征呢?注意,英布此时的身份是囚犯,但是爱交际,广人缘,这样写就为自己创造并改变人生埋下了伏笔。可见这些豪桀既为“徒长”(管理犯人的小官吏),一定有过人之处,为人豪爽,正义,虽为暴秦官吏,但仍然欣赏有豪桀之气的人才,所以才能与身为囚犯的英布交善。正因如此,英布才有可能逃出骊山,成为“游荡”的强盗。可见,英布也应是有豪桀之气的人。另外,这句中的“曹偶”一词,曹是同类之意,偶是非单一,而很多的意思,也就是说英布并不是真正的强盗,而是顺应历史及当时社会心理趋势,面对苦役与死亡的勇于反抗的领袖,所以,其追随者更是“赢粮而影从”,这其中定然不乏“徒长”之类,因此这两句的写作目的,正是司马迁为衬托与铺垫而写的,以“豪桀”衬英布,暗示其日后称王的趋势,也为秦亡之时英布的大显身手做铺垫。这样一个残暴的强秦,犹如一度坚固的城墙,而作为其统治阶层的官吏竟然与一个“囚犯”交通,可见强秦的统治已不得人心,从侧面反映出“其朝必亡,其亡必速”的历史趋势。
因此,本句中的“乃”字应去“于是,这才”之意,我们可以看出英布是一个有豪桀之
气的豪爽之人,不安于囚犯修陵的奴役生活,广交朋友,为逃亡做准备,同时我们还可以看出,英布是一个非常冷静善于思考的人,他清楚“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的道理,因此他的举动除了率性而为之外,当然有用心经营之力。
下面,我们来分析文章里的第二处黑体字,“陈胜之起也,布乃见番君,与其众叛秦②”我们可以发现,英布后来真的造反了,难道这是巧合还是冥冥之中的天意?他的性格对他的造反有怎样的作用呢?要想解开这个疑团,我们就要注意这样一个前提,即文章中“陈胜之起也,布乃见番君(县长,地方长官)”这两句话的逻辑关系,也就是说,这句话正好反映了英布与陈胜的区别,搞清楚了这个问题,也就解答了上面的疑惑。
这个问题的关键就在于“乃”字怎样解释,这个不难,根据字面意思,我们很同意发现取“于是,这才”的意思,那么这两句就构成了逻辑上的条件关系。也就是说,这句话向我们传达了这样一个信息,只有已经有人造反了,英布才开始造反,是英布错失机会,还是另有打算,故做此计呢?这就涉及到我们要探讨的关于性格在时势中的作用的问题,因此需要我们将两个人进行一番比较来得出我的结论了。相比较而言,两人有以下三个共同之处:①同为下层劳动人民;②同去骊山修墓做苦役;③胸有大志。这些相同之处我不准备赘述,我觉得应该提醒读者思考一下二人的不同之处,对于解决我们的问题有利,他们的不同之处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①两人性格迥异,造反动机不同;②造反手段各异,“革命”心理不同;③能否坚持目标,造反结局不同。下面我们就来详细分析有关内容。
①两人性格迥异,造反动机不同。关于陈胜,史书上并没有更多的记载,关于他的造反我们今天所能掌握的就是“天雨误期,按律当斩”,于是他发出了“今举大事死,按律亦死,造反,可乎!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吼声,揭竿而起。关于他的豪杰之志也只限于“苟富贵,勿相忘”“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的记载。而英布为布衣,因犯法被遣往骊山修陵后,史记中却有这样的文字:“布皆与徒长豪桀交通”。同样是两个造反的人,相比之下就有了区别:陈胜造反的原因是“天雨误期,按律当斩”,可见是没了退路,属于典型的官逼民反,民不得不反的情况,所以可以得出这样的一个等式:
陈胜造反=官逼民反(庶民或奴隶)+素有壮志(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那么,英布又有怎样的等式呢?我们来看这句话:“布皆与其徒长豪桀交通”。其中的豪桀是定语成分,正常的语序应该是“布皆与其豪桀徒长交通”,就是说“豪桀”是修饰限定“徒长”这类人的,这样理解是比较合理的,因为在骊山修陵的囚犯几十万,徒长至少也要几百,英布不会也不可能全交往,所以我们可以从侧面看出英布的择友标准,即择“豪桀”,注意这个词不是“豪杰”,也就是豪爽、豪放、桀骜不驯,有些暴力倾向,敢于反抗的人士,这就不同于“杰出优秀”的人才,这样的人才往往是统治阶层的理想人选,又怎能造反呢?这样,我们就可以看出,英布所选择的这类人就大有些与《水浒传》中好汉相惜颇为相似之处。
另外,我们还可以发现,英布成为囚犯是因为“坐法黥”,即行为不检点,有不端之举,从文中我们就可以看出他应该是社会上不安于现状,不满于现行体制的“游手好闲”之人。由此,我们也可以得出一个等式:
英布造反=不满社会(布衣坐法黥)+伺机起事(陈胜之起也,布乃见番君,与其众叛秦)
现在我们在来比较一下:
①陈胜的身份是被逼无奈的顺民,而英布则是有前科的“不法”之徒;
②陈胜是官逼民反,不反必死的挣扎,而英布则是等待时机,不甘现状的改变。
因此,两个人造反的动机不同,反映出了两个人的性格迥然差异,一个是匆忙起事,一个是为此准备,等待时机。性格的不同,最终也注定两个人的造反的手段的不同。
②造反手段各异,“革命”心理不同。我们首先以陈胜为例,他的造反方式是“揭竿而起”,这四个字向我们传达了两个信息,第一,“揭竿”说明起义是仓促之间决定的,起义之前的准备阶段做得很不充分,甚至连最必要的旗帜都没有,更为荒唐的是以装神弄鬼鱼腹藏书的“大楚兴,陈胜王”来蛊惑众人,使之盲目信服与追从,从而蒙蔽了造反形势的严峻,简言之就是起义准备不足,对形势估计不周;第二,“揭竿而起”的人是苦役,不是士兵,甚至连强盗都不是,让这样的老实人去打仗,结果可想而知,即起义者没有相应的斗争经验。而陈胜此时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既然是准备不足,既然是没有斗争经验,又必须造反,那就拿命来赌一回,搏一把,这类人在后期文献的记载中被称之为“虎贲之士”,这些人正是有了视死如归的无畏,才敢开天下之先河,我们不得不掩卷感叹其英勇可嘉,更为其失败而扼腕叹息。
而英布的造反手段就高明的许多,他的做法是率领部众,先为“江中盗”,即为造反积累一定的实战经验,并在反复操练中摸索出一套有效的组织性、纪律性兼备的起义纲领及所需物资。然后在万事俱备的条件下,等待时机。这个时机就是陈胜吴广的大泽乡起义!我们现在会有这样一系列的疑问:英布为什么能够起义了,却一定要等别人起义之后才采取行动呢?这岂不是把起义领袖的位置拱手让与他人吗?他为什么要这样做呢?似乎我们可以从今天的社会生活中找到相应的答案。大家都知道,在现在社会中,我们在审讯犯人时有“首恶必办,胁从不问”的原则,这条原则并不是我们今人的发明,而是源于中国文化的创造。俗语还有“出头的椽子先烂,枪打出头鸟”之类的说法。用文化心理学的观点来解释就是在一定的社会生活中,当人们都没有意识到某种物质的存在时,而你发现并坚信了,你必然会招来整个社会群体的否定,在既定的社会意识里,你的价值会被否定。这就好比一堵将要崩溃的堤坝,一旦某处出现了溃漏,所有的水的压力都会马上汇聚到漏水处,将坝体冲垮。还原到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当陈胜起义后,秦朝的军队镇压的重点就是他,而当陈胜苦于应付秦军的镇压时,英布已悄然躲过“首当其冲”的危机,造反的形势好很多,较容易站稳脚跟。
因此,我们比较了两者之后可以发现,两人造反手段的不同,实际上正是源于对形势的分析与估计的程度不同,可以说:陈胜是“虎贲之士”揭竿而起舍命赌一回;英布乃“图王之志”审时度势用谋博人生。同样是起义的两个人,但却早已定下了不同的结局。
③能否坚持目标,造反结局不同。还是先以陈胜为例,在起义之初,陈胜打的旗号虽是“张楚”,但并不以恢复楚国故土为目的,而是要推翻秦王朝,解救天下的穷苦百姓。这是他“鸿鹄之志”、“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思想的身体力行,也是他对统一号令起义军的战略考虑。然而当斗争形势趋于稳定时,起义军内部的弱点和矛盾逐渐暴露出来。
一方面,陈胜称王后,其思想逐渐发生演变,与群众的关系日益疏远。比如过去和陈胜一起给地主种田的一个同乡听说他做了王,特意从登封阳城老家来陈县找他,敲了半天门也
无人搭理。直到陈胜外出,同乡拦路呼喊其小名,才被召见,一起乘车回宫。因是陈胜的故友,所以进出比较随便,有时也不免讲讲陈胜在家乡的一些旧事。不久有人对陈胜说:“客愚无知,颛妄言,轻威。”(《史记?陈涉世家》)陈胜便十分羞恼,竟然把“妄言”的伙伴杀了。可见当年所说的“苟富贵,勿相忘”的话早已被陈胜抛到了九霄云外。这直接导致“诸陈王故人皆自引去,由是无亲王者”(《史记?陈涉世家》)离心离德的后果。
另一方面,随着反秦斗争的开展,革命队伍内部的离心倾向也在滋生蔓延。陈胜派往各地的将领各存异心,争相称王,起义军内部公开分裂。如北征的武臣自立为赵王,蜕变为割据头目。其部将韩广在攻略燕地后也自立为燕王。攻取魏国旧地的周市虽未自立为王,却立了魏国后裔宁陵君咎为王,而自任魏相,割地自保。与此同时,群起响应的各地英豪也不再听陈胜节制,直接孤立了作为反秦主力的陈胜“张楚”政权,给了秦军反扑的机会。陈胜最终竟被跟随自己数月的车夫庄贾杀害,成为千古遗恨。由此可见正是陈胜没有始终坚持自己起义时的目标,导致了日后的失败。
而英布呢,造反之初就是顶着“当刑而王”的预示,在经过了一系列的准备之后,善于审时度势的英布率部众归项梁部,为了称王,故奋力苦战,史记评价为“楚兵常胜,功冠诸侯,诸侯以兵服属楚者,以布数以少败众也。”(《史记·黥布列传第三十一》)由于英布常为先锋,又勇冠三军,被项王封为九江王。后来,在楚汉之争时,听取汉王说客随何的建议,审时度势叛楚归汉,共击项羽,被汉王封为淮南王。
相比之下的两个人,相同的起点,不同的结局,让我们深刻的体会了时事的无常与冷酷,我们不得不佩服太史公的炼字的功力,在两个句子里只用了两个“乃”字,却向我们传达除了如此丰富的关于人性的认识,可见英布的“当刑而王”并不是历史的偶然,而是他性格的必然。我们更感叹英布的其行可畏,其谋之深,其事可成。太史公用这两句话来暗合“当刑而王”的预言,同时也把同为起义者的陈胜与英布区别开来,让我们看到了性格对于人生的巨大作用,也正因英布的多谋才造成了他性格上的多疑,为下文与项羽、刘邦的矛盾埋下了伏笔。可见,当我们对人性有了深刻的领悟后,我们就能够从纷繁的历史疑云中探究真理,感悟历史风云变幻的世态炎凉,我们就能更好的理解人性中的暗疾所造就的历史的隐痛了。
理解历史上的人物,不易;认识现实中的自己,更难。从这个意义上看,与其说笔者在本文中浅析了两个历史人物,倒不如说笔者在行文中自剖了一次自我,与其说我们是在诊断历史人物的“隐痛”,倒不如说我们是在探寻自身的“暗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