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经方故事】陈雁黎老师访谈录
【经方故事】陈雁黎老师访谈录
《经方》杂志
第20180402期 陈雁黎老师访谈录
整理者/李跃海 2016年5月13日我陪同陶友强师兄去拜访恩师陈雁黎先生,陈老给我们讲述了胡老的学术特点、中医界现状、陈老自己的临床体会以及陈老对目前中医教学及临床的建言,字字中肯,使我们受益匪浅,现将陈老讲述的内容整理如下,仅供参考:日本汤本求真谓:科学进化百世纪,亦不能明仲景处方之奇也。1我上学时,胡老的工作是看病及带实习,没有讲过课。对病人及学生特别好,做过两次学术报告:(1)“六经论治与八纲的关系”,也就是现在讲的“以八纲释六经”;(2)讲《内经》的气化学说,指明人体气化学说里的阳气是指津液。两个报告我都听了。2胡老学术思想除“八纲释六经”外,是方证辨证,善用合方,原方原量,用经方是不加减的。独招绝活在柴胡剂、泻心剂、桂枝剂,还有桃核承气;善用药物:柴胡、桂枝、生石膏、附子、半夏、黄芩、黄连、炙甘草、姜枣、大黄;腰痛用山萸肉,附子半夏同用,附子石膏同用,如附子粳米汤、桂枝芍药知母汤加生石膏;胡老讲:解表用葛根汤,比麻黄汤、大青龙汤好使。麻黄汤证恶寒很重,盖两床被子还要喊冷,大青龙汤证身体疼痛很重,睡在床上,腰、身、四肢怎么放都喊痛。此两方证,发病1~2小时以后就不存在了,就变为它证了,我们在门诊是看不到的。3胡老强调:治病要调动人体的正气,多用扶正养胃,少用清热解毒,以“保胃气、存津液”为第一要义,因为古代没有“输液”。治病大法:一是扶正,二是驱邪。扶正是治人,驱邪是治病,《伤寒论》最重视治人。胡老强调《伤寒论》以阳气为主,三阳以阳气为主,三阴更以阳气为主,阳气是指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4辨杂病:其
一、内科杂病使用方证,最重要的是辨清寒、热、虚、实,表里次之。阴阳不具体,是抽象的,内科杂病使用方证,有时候可以不考虑六经;其二,抓主证,但见一证便是。为啥偏要用一个“但”字呢?但见之前必有不见,例如:不见表证(广大的体表无病),又不见里证(消化道无病),就可以按半表半里(广大的胸腹腔)治之。5目前临床辨证处方的趋势是:辨方证时与五行、脏腑渐行渐远,逐步向西医的病名及化验检查结果靠近。原因是:(1)医保报销用西医病名及诊断标准。中医的病名及病机电脑不认同;(2)看病时要与病人沟通,不看检查结果是不行的;(3)很多病人住过院或跑过大医院,病情不好转,医生就说找中医去吧,病人述说的诊断及用过的药,我们不听是不行的;(4)写病历,总结经验,解决医疗纠纷,不用西医病名也是不行的。6温病学说中的名方,在临床能用上的有四个:银翘散、桑菊饮、三仁汤、藿香正气。名家时方有补中、归脾、血府逐瘀、天麻钩藤饮、镇肝熄风汤、逍遥散、二仙汤、茯苓导水等,我用这些方剂时第一要用八纲去辩证,另外还要参考病人的西医诊断。总之有两点没有办法运用温病学说治病:其一就是很多药物奇缺、太贵(如犀角、羚羊角、西牛黄、玳瑁、苏合香等,紫雪中有黄金、麝香);其二,病人只要发烧,就被(护士带走)隔离了,或进入急诊室,医生想开方也开不成呀。7发扬胡老经方医学,院长、职称高的、岁数大的,都不学,也学不成。继承和发扬经方要靠基层中医师,要多办学习班。昌吉州中医医院为三甲医院,是自治区的重点中医实习培训基地之一,陈老常年带教实习生、规培生和进修生。陈老带教很有特色,心传口授,独具匠心。陈老说:“胡老没有喝我一杯水,我也不收你们一分钱,我只怕你们学不好”。老师对学生的要求是:学习《伤寒论》,首先要读原文398条,要背诵三分之一,熟悉三分之一,剩下的三分之一,知道就可以了。第二,要掌握20至30个重点方证的临床运用。第三,不论跟诊时间长短,必须见到1000至2000个病人。对典型病例,运用方证辩证治疗特别有效者,要求学生亲自询问病人,并做好病案实录,写出心得体会。此功课要做50至100例。勤能补拙,熟能生巧,三条基本功练好了,回单位就可以顺利开展工作。前人有“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改一下,“掌握经方30首,不会开方也会开”。但有个前提:辨证处方时,只要在阴阳、表里、寒热、虚实的辨证上,不出大的偏差,就会有一定的疗效。我带实习,切脉,问诊,对病人只能说症状,少说西医诊断,说错了,病人是不吃药的。病人讲病史及西医诊断时,可应付一下,辩证处方时一定要用八纲、六经、方证。因为症状是有限的,而西医病名、医保病名是无限的,医保病名就有9000个以上。中医看病时,和病人对话的功夫非常重要,学生要练,老师要表演,否则病人不信,影响疗效。还要跟病人交代饮食问题、锻炼问题等等。8小柴胡颗粒有了,群众反应很好,可以把胡老的大柴胡合茵陈蒿汤、大柴胡合桂枝茯苓丸、半夏泻心汤、甘草泻心汤等做成颗粒剂,和药厂挂钩,在医院试用,做二期大面积人群试用。9在上层要把“经方医学”写进“中医法”中。要全面改写中医教材,开《伤寒论》、《金匮要略》课程。现在中医教学和临床实习脱节,教材越编越厚,有用的不多,老师根本不管学生的事,只叫干活。老师处方随心所欲,想怎么开就怎么开,说不清了就美其名曰“自己多年经验”、“祖传”。查房时我看是像“向遗体告别”,老师给围床的学生“海阔天空”的讲一阵子就走,所讲和所开处方严重脱节,根本不操作,很多时候不切脉。10现在中医处方问题大了,“广罗原野,骥获一兔”,大打“包围战”,想怎么开就怎们开,根本不管药物的交互作用与禁忌,我见过一张处方开到40多味。“杂药乱投”、“名贵药品挂帅”不可思议,浪费资源、能源,老百姓“怨声载道”负担不起,医生挣钱,增加医保运行成本,我建议陶大夫向有关方面提两条规定:(1)从上千年的传统中可以看出,每张中药处方限制在15味以内。我的根据是:《伤寒论》中最常用、最有效的柴胡剂、泻心剂,处方药味是7至9个,还包括生姜、大枣,药味最多的麻黄升麻汤是14味药。后世名方:银翘散是9味,藿香正气汤是11味,补中益气汤是8味,归脾汤是10味,血府逐瘀汤是11味,《千金》小续命汤是12味,五积散是15味,外科名方仙方活命饮是13味,眼科名方归芍红花散是11味,妇科名方温经汤是12味。如此经久不衰的正宗名方,枚不胜举。超过15味药的处方不叫中医处方,叫“卖药”,要明文禁止。宴会上的一桌席,菜也是有数的,总不能上二、三层菜吧!胡乱开方可以降职称嘛!(2)当年我在中医研究院西苑医院内科研究所毕业实习时,主任要求住院医开检查单、化验单,最少要有50%的阳性率。现在开单,多多益善,重复检查,好好挣钱,阴性率远大于阳性率。应该要求医生开出去的一切检查、化验的申请单,起码要求有50%的阳性率,每月考核一次,否则按规定罚款,达到要求有奖励。11我有个疑问,百思不得其解。医保巨额开支,年年追加。老百姓怨声不断,看病难,看病贵。原来煮中药用大茶缸,后来用砂锅,现在要用不锈钢的大脸盆,怎样喝下去,很是发愁。医生更是有意见,小学6年,中学6年,大学5年,还要规培3年,上班后困难也不少,工资不高,要成家,要按揭。病人说:本事不大,态度不好。还说:中医大夫到老了才行。有本事的想跳槽就走了,剩下的“留守部队”,为完成经济指标,开大处方,“来一个俘虏一个”。我想到医改,不管怎样改,医生的工资少了,就很难改好。怎么办?我有个建议:首先把开检查单、开处方的责任制建立好,再把医保的一部分钱,用在医生的工资待遇上,按责任制发放。医生的问题解决了,医改就可少花钱,多办事,并把事办好。
第二篇:向世界讲好经方的故事
向世界讲好经方的故事
——南京中医药大学国际经方学院成立记
本报记者 张圣华 缪志聪
没有行政级别,完全自主运行;没有学生,也没单独设立教研室等机构;没有专任教师、专门编制,也不用论文考核„„近日,国际经方学院在南京中医药大学成立,院长是江苏省名中医、南京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教授黄煌。
“这是学校的一个特区,设立这个教育机构,是一次改革尝试。”南京中医药大学校长胡刚告诉记者。
为什么是经方?
——寻找“回家”的路
近年来,国家对中医药越来越重视,多次重申“中西医并重”基本方针。但中医药的发展仍然处于“冰冻三尺”状态,一度有人用“五化”来形容中医药现状:中医思维弱化、中医评价西化、中医学术异化、中医技术退化、中医特色优势淡化。
作为我国建校最早的高等中医药院校之一,南京中医药大学将传承和发展中医文化当成自己的使命。胡刚说:“中医药的理论、技术、文化,对世界医学有重大贡献。现在,我们研究经方、推广经方、运用经方,就是提倡回到经典,寻找回家的路。”
“经方”是经典之方,其名始于《汉书·艺文志》,相关论述存于《伤寒杂病论》,其体系大体形成于商代,成熟于东汉,与《黄帝内代》等医经构成的体系并列为中医学的两大流派。
“经方是中医学的规范和灵魂所在,是中医的根。”胡刚告诉记者,这些年,中医高等教育忽略了经方的教学和研究,“我们提倡经方,就是要留住中医的根,而且扎根要深才能枝繁叶茂”。
这与黄煌几十年追求的“经方梦”不谋而合。“我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确立以经方医学流派的研究为主攻方向,其中又以经方的方证与药证为研究重点。”黄煌介绍说,经方特点非常鲜明,“方小药少”、花小钱治大病,而且语言质朴,是中医思维的象征和符号。
“经方是中华民族使用天然药物的经验结晶,也是中医药学中规范性最强的核心内容。”黄煌说,现在国际上也在流行“经方热”,国际经方学院的成立,将“向世界讲好经方的故事,确立我国在经方医学上的主导权和话语权”。
“破格”难不难?
——首要在观念
“逢山开路,遇水搭桥。”南京中医药大学党委常委、发展规划处处长刘晓这样形容国际经方学院的筹备工作。
“发扬光大经方,刻不容缓。我们就想特事特办,与黄煌教授合作,先把学院成立起来,后面的路再一步步走。”刘晓将这一做法称为建“试验区”,以此探索中医药人才培养的新模式,培养引领行业发展的高水平师资和高水平研究者,推动中医药的国际化和产业化。
刘晓告诉记者,在学院成立过程中,大家一度提出很多问题。比如,政策上有没有障碍、要不要设置专门的院系结构、师资怎么解决、专业建设怎么办、临床教学基地如何建设等。实际上,要成立经方学院,也并非全无基础。黄煌常年在校内开设“张仲景药证”“经方应用”等课程,还主持了公益性经方学术网站——经方医学论坛,其团队编写了上百万字的经方专著,影响巨大。
经过充分的讨论和论证,南中医采取一种新的办学形式:授课教师既有从外面聘请的专家,也有本校教师;学院独立设置,不设级别。给一笔启动资金,先着眼于把经方课程开起来,把经方研究运用队伍带起来,把各种经方培训办起来,把省内外、国内外经方分院的点布起来。
对这个全新的学院,胡刚用“塑魂”这个词形容:“学校的精神就是鼓励创新,尊重学术。鼓励教授们张扬自己的学术个性,倡导学术自由;鼓励各学科的思想碰撞,促进中医与其他学科的交流与合作。我们希望通过国际经方学院的成立,让继承与创新成为每个南中医人追求的目标。”
成立后干什么?
——还方于民
国际经方学院成立的第二天,国家卫计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等五部门联合印发通知。明确要求,到2020年,所有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乡镇卫生院和70%的村卫生室具备中医药服务能力;85%以上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70%以上的乡镇卫生院设立中医馆、国医堂等中医综合服务区。
“为基层服务,为老百姓服务,我们一直在做。”黄煌告诉记者,中医学是最接地气的医学,具有极强的惠民性。学经方,年轻的中医容易上手;国外的中医喜欢经方,因为听得懂用得上;普通人通过自学,也能用经方解决自己的常见病。
记者了解到,经方学院筹备成立的同时,不少直接面向基层、面向老百姓的“惠民行动”已经在实施,如面向基层的经方培训、不断开办的经方门诊,以及经常开展的家庭常用经方的普及推广活动等。今年暑期,黄煌团队配合无锡市政府开展“经方进社区,中医大众化”活动,不仅给222名学员开设了60课时的中医经方培训班,还为老百姓提供了义诊。
“我最想做两件事:一是经方培训,二是经方普及。”黄煌说,专业研究、制药等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推广——不断推动经方走进社区、走进家庭。“要让老百姓真正了解经方、认可经方,并学会简单应用经方,让中医经方在广大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老百姓家门口生根开花。”
第三篇:雨雁老师分享成功者的习惯(三个小故事)
雨雁老师分享成功者的习惯(三个小故事)
一
“我研究了那么多成功人士的经验,他们的心得体会我都可以倒背如流,可为什么我还没有成功呢?”有个人老是这么想,“我怎样才能成功?”于是他去向那些成功人请教成功的经验。
一天他遇到孔子,欣喜若狂。没想到孔子听完了他的问题却这样回答道:“你居然有时间来问我如何追求成功:为什么不马上去成功呢?”
二
一个年轻人曾经问苏格拉底,成功的秘决是什么。苏格拉底要这个年轻人第二天去河边见他。第二天,他们见面了。苏格拉底让这个年轻人陪他一起向河里走去。当河水没到他们的脖子时,苏格拉底趁这个年轻人没有注意,一下子把他推入水中。小伙子拼命挣扎,但苏格拉底很强壮,一直把小伙子按在水里。直到他奄奄一息时,苏格拉底才把他的头拉出水面。而小伙子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深深地吸了一口气。苏格拉底问:“在水里的时候,你最需要什么?”小伙子回答:“空气。”苏格拉底说:“这就是成功的秘决。当你渴望成功的欲望就像你刚才需要空气的愿望那样强烈的时候,你就会成功。”
三
有个人问康德拉希尔何时知道自己将会成功,他说:“当我还穷困潦倒到必须睡在公园的长板凳时,我已经知道自己今后会成功。因为我知道,一旦一个人下定决心要功成名就时,就表示他已经向成功迈出了第一步。
“欲望越强就越能激发出自己的力量,如果只有成功才能活下来,我们便再不会浪费时间去研究如何成功的问题,做一名”成功学“研究专家了。
假如我们身陷不测,与强盗歹徒展开生死搏斗,只有把他打倒,我们才能够活命。那么这时我们不可能再去请教拳击教练,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舍命拼搏,而这时往往会取得胜利!
★传递正能量 分享人生智慧
★ 成功的人每时每刻都会分享有价值的信息,传递给身边的朋友,你在他们的心目中会变得更有价值。
★ 文章作者——【雨雁老师 】专为有梦想的,积极的,正能量的,想改变自己以及家庭命运的朋友,获得健康,财富,自由,和谐的美好
人生!
关注雨雁老师 空间,共享情感故事、励志文章、生活常识、伤感文字等等,期待着同样喜欢文字的您!
————雨雁老师
扣扣:二六二九零六七**二
第四篇:瑜珈经中文翻译者台湾陈景圆老师个人简介
台湾陈景圆老师-----整体瑜伽『解剖学与生理学』
工作坊(2011年9月21日---9月30日)
一、培训时间:2011年9月21日--9月30日
(每天6小时)
二、授课老师:台湾陈景圆老师
三、举办单位:深圳尤伽瑜伽培训中心
四、培训费用:3800/人
培训优惠:2011年7月份报名 3180/人
2011年8月份报名3380/人
2011年9月份报名3800/人
参加Uyoga教师培训200小时以上学员再享受9折优惠
五、证书:陈景圆老师整体瑜伽『解剖学与生理学』10天工作坊学习证书
六、課程的安排(初阶课程):
课程一﹕『瑜伽经』/全本四篇196节全览、导读。
课程二﹕『解剖学与生理学』/身体的各种系统:包括肌肉、骨骼、呼吸、消化、神经、排泄、循环等系统。
(注:具体课程内容详见课程流程安排表,请咨询您的培训顾问。)
培训咨询电话:0755—86220331 *** http://www.xiexiebang.com/
七,陈景圆老师Jini Malika Chen 简历
国立台湾艺术大学毕业
台湾整体瑜伽Taiwan Integral Yoga 主持人 中华国际整体瑜伽协会理事长
师承沙吉难陀瑜伽大师Sri Swami Satchidananda 翻译了最重要的一部古代文献—巴坦加里的瑜伽经Yoga Sutras Of Patanjali 欧洲国际瑜伽联盟聘请的瑜伽老师Union Of European Yoga 整体瑜伽国际专业导师Teacher Of International Integral Yoga
整体瑜伽国际认证师资培训班的老师Teacher Of International Integral Yoga Teacher’s Training.1982年认识『光明大师』-崋淑君老师,为陈老师种下了瑜伽的善缘。
1982年起为中华民国瑜伽协会担任台上的翻译者,为邀请来台的国际大师翻译瑜伽。
十几年来,陈老师积极参予各种印度瑜伽的考察、研习活动。从印度到美国整体瑜伽莲花学院(Integral Yoga USA)、日本冲道瑜伽(Japan Okido Yoga)、欧洲瑜伽联盟之国际瑜伽大会(International Yoga Congress, held by Union European Of Yoga)、大陆等交流活动等。
2000年只身前往『美国整体瑜伽莲花学院』深造,获Sri Swami Satchidananda沙吉难陀大师亲自颁发师资文凭,并成为莲花学院整体瑜伽的台湾代言人。
2002年参加『欧洲瑜伽联盟』所举办的瑜伽大会时,获得Swami Sudip苏迪普大师特别给予加持,对陈老师在瑜伽方面所做的努力,给予鼓励和肯定。
2006年初出版翻译沙吉难陀大师之著作(Translation & Commentary)—巴坦加里(Patanjali)的『瑜伽经』(Yoga Sutras)。这是印度最珍贵的一部古老经典,是一本学习与练习瑜伽的基本模板,是一本可以永久珍藏的圣书,是一本你在瑜伽灵性及身体健康追求的道路上,可以不断参考、依据的书籍,堪称瑜伽的圣典。
2005年『整体瑜伽Integral Yoga”沙吉难陀瑜伽学院(莲花学院)』正式成立台湾分院,由陈老师主持。
2006~2009年连续四年应邀担任欧洲瑜伽联盟之国际瑜伽大会中的瑜伽老师。
2009年9月由陈老师主编的第一本『Hari Om整体瑜伽』 杂志问世。
2010年 在台举办第一次国际认证的『整体瑜伽师资班』,培训整体瑜伽专业师资。2011年 继续在台举办第二次国际认证的『整体瑜伽师资班』。
陈老师长期接触瑜伽,参与各项国际性的瑜伽活动,使陈老师能够直接受教于多位瑜伽大师,尤其获沙吉难陀大师的青睐,接触到具有最完整瑜伽知识的『整体瑜伽Integral Yoga』。由对瑜伽不断的认识,而逐渐产生了深植内心的情感,体认印度瑜伽---这几千年的古老文化,浩瀚无边,却能融入任何时代的生活中,是一种正确又理想的生活方式,是现代烦忙、紧张、彷徨生活的最好指导。它开展了我们的视野,它可以穿越三度空间,将我们从日常生活融入大宇宙,并可带你进入更宽广的内心世界。
经常应邀作专题性的瑜伽演讲。开班授课多年,累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自从 巴坦加里(Patanjali)的『瑜伽经』(Yoga Sutras)出版以来,影响台湾瑜伽界甚广,大家已从对追求如特技般的体位法中渐渐脱离,进而追求心灵的平静与安定,并认识真实自我。陈老师时常应邀前往各处演讲『瑜伽经』。
陈老师在大学期间专修『解剖学与生理学』,将其与瑜伽结合,以便更深入的认识自己的身体,从而于练习瑜伽时,更能知道应该如何伸展,以帮助瑜伽深入的修练,达到「见山又是山」的境界。实用又重要的瑜伽练习。这两个课程(瑜伽经与解剖学、生理学)已开班授课多年,甚受欢迎与肯定。
谦虚、感恩让陈老师全心投入瑜伽,希望藉自身的磨练,能更深入瑜伽、认识『自我』,并得机会以服务人群,带给大家健康、祥和与灵性的提升。Namaste!“I salute the Divine within you.”
第五篇:方弟虎老师三次请缨下乡支教的故事
方弟虎老师三次请缨下乡支教的故事
通讯员:龙配荃
山路弯弯百余里,从县城驱车个多钟头,就来到龙山县乌龙山山界海拔千余米的贾坝乡岩门口村。一条独路一头连接召市,一头通往咱果,独路的中间,有一个规模不小的片小——岩门小学。由于出路只有一条,加上片小的条件很苦,愿来这里工作的老师不是很多,老师常缺。9月5日开始,这个片小多了一位老师,这条路多了一位常客。他,就是主动请缨下乡支教的方弟虎老师。
第一个请缨去支教
方弟虎老师是坡脚人,1994年毕业后,一直在边远农村小学任教,1999年为了组建家庭调到召市小学工作。今年8月,通过县教育局严格招考,他以优异的成绩考入龙山县第三小学,成为一名城镇小学教师。按常理,刚调入县城小学任教的农村教师,不是很想再回农村支教。也许是和农村孩子有难以割舍的情结,在他来三小报到开会的第二天,当听到该校的支教制度后,他第一个递交了下乡支教的申请,主动请缨。申请这样写到:“我是一个预备党员,原在召小任教,看到农村小学的孩子还很需要教师,我申请去贾坝小学支教。”
按照三小的支教制度,刚调入的老师暂时不安排支教任务。看了方老师的申请,殷哲凯校长十分感动。“方老师,你心系农村教育,热心支教工作的行为,是对学校工作的支持,更是对支教事业的支持,我们一定会考虑的„„”
校长的肯定,更坚定了方老师下乡支教的信心。
再次请缨下片小 当接到下乡支教的通知后,方弟虎老师当天就赶到贾坝小学,找到了冉孟开校长了解受援校给他安排的工作。冉校长告诉他:准备安排他在中心校担任四年级数学教学工作,言谈中不经意说出了岩门口片小更缺老师的情况。说者无心,听者有意。方老师觉得那里更需要他,于是他再次请缨:“既然那里缺老师,就让我到那里去吧。去锻炼锻炼也好,反正我还年轻,多积累一些经验有好处。”
听了方老师的话,冉校长觉得眼前这位年轻人不错,敢于吃苦,何况原来在召小还从事过教科室工作,正好让他协助岩门口片小开展这方面的工作,就答应了他的请求。
当我们亲身来到两所学校后,才真切感受到,贾坝小学无论从校园环境到办学条件,还是教师工作量,都要比岩门口片小好一些,轻松一些。方老师请求下片小,正是奔着他下乡支教的初衷而来。
三次请缨来把关
说起“把关”,明白人都知道,就是从事毕业班教学工作,个中的苦和累,老师们都清楚。方弟虎老师在召小任教时,代过多年的高年级数学,有一定的经验,他很想通过自己的努力,转变农村小学生畏惧数学的心理,帮助他们树立学习数学的信心,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来到岩门口片小后,他找到该校负责人张德润校长第三次请缨:“张校长,我到这里的支教时间仅仅只有一年,就让我代六年级数学,一来我轻车熟路,二来是想在我的支教时间里,把接手的班级代毕业,少给后面的老师添麻烦。”
谦逊自信的话语说到了校长的心坎上。“你来代六年级我们很放心。只是又要辛苦你了,我们这没有教师宿舍,你得跑学„„”
张校长说得对,岩门口小学是贾坝完小的一个下属片小,现有学生260多人,教师11人,6个教学班,方老师的到来,刚好填补两个老师包一个班的空缺。他代的六年级学生有53人,是该校人数最多的,一周有16节课,还要协助抓好教科研工作,工作量之大可想而知。但方老师认准了,也就这么做了。
就这样,方老师成了 岩门小学的一员,他将在这里奉献365个爱心,每天早晚往还于召市和岩门口之间,用实际行动递交一个预备党员积极要求入党的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