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参观周邓纪念馆有感
不朽的丰碑 永远的怀念
------参观周邓纪念馆有感
周恩来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又是一个极富人格魅力的人。一直以来是我尊重、崇拜的领袖。周邓纪念馆,也是我近10年常来的地方:作为学生,被老师领着来;作为学生党员,领着入党申请人来;作为老师,领着学生来……每来一次,就深深的受一次教育。今年5月20日,在中心党委安排下,我和中心同志又一次参观了周邓纪念馆,缅怀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丰功伟绩和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学习他们的革命精神和崇高品德。思想再一次受到深深的震撼。
周恩来、邓颖超是我们非常敬重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他们一心为民,无私奉献,为党和人民的事业,贡献了毕生的精力。两位伟人的青年时代都是在天津度过的。他们在这里开始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一起组织革命社团,传播革命思想,共同投身革命斗争。两位伟人对天津有着特殊的感情,把天津作为他们的“第二故乡”,始终关怀天津的革命和建设,多次亲临天津视察指导工作,直到他们临终留下遗嘱,将骨灰撒在海河。
当来到周恩来肖像前,眼前浮现出那曾发出“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少年俊朗的身影和在革命峥嵘岁月里那许许多多壮丽的诗篇。在庄严肃穆的大厅内,我的心情感到格外激动。早在建党之初周总理夫妇就已投身到拯救中国的革命之中。周总理领导了
-1- 南昌起义,坚持白区斗争,参与指挥长征,推动全民抗战,指挥解放战争。建国后的日理万机更体现了周总理的伟大。他勾勒了中国建设宏图,致力于促进民族团结,坚持独立自主的原则,也为世界和平做出了不朽的贡献。
在参观的时候,生平厅是给我震撼最深的一个展厅,它向我们展现了周恩来总理与邓颖超在中国从沉睡到苏醒再到崛起的各个时期做出的伟大贡献。同时,陈列了许多具有历史意义的珍贵历史文献、文物。我看着一张张风雨岁月中的照片,聆听着讲解员讲述不同时期的故事,心中对总理夫妇的敬意油然而生。
展厅内的荧幕上还展示了十里长街送总理和举国上下哀悼邓颖超同志的情景,突然想起上小学的时候我们学的《十里长街送总理》这篇文章了,感人至深!他们一生艰苦朴素,无私无畏,脚踏实地,求真务实。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将党和人民的利益放在高于一切的位臵。这种精神是值得我们后人不断学习和发扬的。他们为后人留下了壮丽辉煌的事业,自己带走的却是一身忠骨,两袖清风。放映结束时,我还沉浸在深深的怀念中,久久不愿离去。
听着讲解员声情并茂的解说,看着一件件文物、文献、照片珍品,了解了周恩来当年到地震灾区慰问群众、回延安看望老区人民等感人肺腑的小故事;以及周恩来家规、周恩来照相的风格、周恩来用餐的规定、周恩来的工资、周恩来最后的日子、一件珍贵的丝棉袄等小故事,领略到周恩来、邓颖超为了党和人民的利
-2- 益鞠躬尽瘁的高尚品德,尤其对他们艰苦奋斗、平易近人的作风感到由衷敬。一件件珍贵的文物、一幅幅生动的照片、一个个感人的事迹,全面形象地再现了当年波澜壮阔的伟大场景,昭示着共产党人对理想的不懈追求、对人民的一片深情、对事业的无限忠诚,给大家带来了心灵的震撼,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革命战争年代,无数的共产党人为了民族的独立和人民的解放,抛头颅,洒热血,前赴后继,英勇奋战,用鲜血和生命换来了新中国的诞生。先烈们的事迹可歌可泣,先烈们的精神世代传承,先烈们的英灵永垂不朽。他们将会永远活在我们的心中。我们要以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和革命先烈为榜样,学习他们忠于党、忠于人民的精神,学习他们为了党和人民的事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学习他们敢于克服一切困难和压倒一切敌人的精神,学习他们一往无前、革命加拼命的精神,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锐气、知难而进的勇气、争创一流的志气,扎实做好各项工作,不断开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
周恩来、邓颖超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和无数革命先烈的光辉业绩、人格魅力和高尚情操,感召和哺育着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也激励着我们年轻人勇往直前,不断夺取新的胜利。这次活动让两位伟人走到了我们每个人的心中,革命前辈留下的足迹和创造的伟大事迹,值得我们永远学习。
此次参观,我的内心既有感慨、羡慕、惋惜、也有祝福。感慨周总理和夫人邓颖超这对革命情侣在生活上和工作中如此无微
-3- 不至的关怀,如此从容;羡慕的是周总理夫妇俩个人当时经历了那么多波折和磨难,还能在一起,做彼此的支柱;惋惜的是周总理不能多在他爱的这片土地上多陪陪这些爱他的人,而就这么匆匆走了;祝福的是有他们的坚实祭奠,中国一定越来越富强。
对周恩来和邓颖超这对亲蜜无间的革命伴侣,他们的行动和精神已经形成一种能量,辐射世世代代,影响着芸芸众生。他们的生命过程里,那些超乎生命过程之上的永恒的精神和业绩,熠熠闪光,是任何坟墓无法埋葬也无法割断的——这也正是人民永远怀念并参观周恩来邓颖超纪念馆的原因。
作为一名年轻人,深知自己的历史使命,担任起社会责任感,虽然不再是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但也依旧是为中华之富强而读书。在接受新的社会的同时,依旧要保持本我,记住这些老的革命传统,是对终身受益的。所以从现在开始,严格的要求自己,要用更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立足本岗,干好工作,在做事之前先学会做人。
-4-
第二篇:参观周邓纪念馆有感
参观周邓纪念馆有感
带班党员王梦婷学姐组织我们班全体同学去参观周邓纪念馆,开展了解伟人生平、学习伟人精神的党课活动。虽然在路途中遇到了一些小插曲,但是经历挫折才得以完成党课的我们也因此倍加珍惜这次机会。
我们先是参观了生平厅,看到了周恩来、邓颖超同志在各个历史时期的合影照片和代表性的手迹诗词,这里记述了他们立志救国,领导爱国运动从事建党活动的早期革命历程。然后到了情怀厅,这里再现了两位伟人在革命中产生爱情,爱情激励他们献身革命的崇高情谊,赞颂了他们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真挚情怀。最后还去放映厅看到了周总理去世时,人们十里长街送总理的真实画面。
最初认识周总理应该是在小学的语文课本上,那时他在我心里依旧是那位俊朗的少年,满怀豪情壮志的说出那一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没有丝毫的迟疑,没有丝毫的犹豫,仿佛他一直都坚信中国会因他的存在而崛起,而且他也的确做到了。他一生艰苦朴素,无私无畏,脚踏实地,求真务实。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将党和人民的利益放在高于一切的位置。他为后人留下了壮丽辉煌的事业,自己带走的却是一身忠骨,两袖清风。
周恩来、邓颖超是我们非常敬重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他们一心为民,无私奉献,为党和人民的事业,贡献了毕生的精力。两位伟人的青年时代都是在天津度过的。他们在这里开始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一起组织革命社团,传播革命思想,共同投身革命斗争。两位伟人对天津有着特殊的感情,把天津作为他们的“第二故乡”,始终关怀天津的革命和建设,多次亲临天津视察指导工作,直到他们临终留下遗嘱,将骨灰撒在海河。写到这里。我不由得想起“夫妻庆幸能到老,无限深情在险中,相拥相伴机缘少,革命情义万年长”的诗句,这是他们戎马夫妻一生的写照。
在革命战争年代,无数的共产党人为了民族的独立和人民的解放,抛头颅,洒热血,前赴后继,英勇奋战,用鲜血和生命换来了新中国的诞生。我们要以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和革命先烈为榜样,学习他们忠于党、忠于人民的精神,学习他们为了党和人民的事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学习他们敢于克服一切困难和压倒一切敌人的精神,学习他们一往无前、革命加拼命的精神,扎实做好各项工作,不断开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
法学1502班 2015110115 冯康瑶
第三篇:参观周邓纪念馆有感
参观周邓纪念馆有感
今天,阳光明媚,我们党小组同学来到周邓纪念馆进行参观活动。纪念馆的门口停放了很多大巴车,许多外地人士跟随旅游团前来参观,进出纪念馆的参观者络绎不绝。今天,我们要在这里开始我们的党课实践教育,周邓纪念馆,没有奢华的装饰,色彩斑斓的招牌,却吸引了全国各地的人们前来凭吊瞻仰,清幽的环境,朴素的建筑,从内到外给人一种无以名状的崇敬之感。
当来到周总理肖像前,我久久伫立在那里,眼前浮现出那曾发出“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少年俊朗的身影和在革命峥嵘岁月里那许许多多壮丽的诗篇。在庄严肃穆的大厅内,我的心情感到格外激动。
周恩来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又是一个极富人格魅力的人。缅怀他的生平,青少年时期的刻苦求学,五四运动时期的被捕与抗争赴欧洲勤工俭学时的意气风发,到共产股际面见斯大林的曲折经过,红军时期、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的特殊经历,中美的乒乓外交,以及“文化大革命”**岁月中的艰难处境,令人感动。
听着讲解员声情并茂的解说,看着一件件文物、文献、照片珍品,了解了周恩来当年到地震灾区慰问群众、回延安看望老区人民等感人肺腑的小故事;以及周恩来家规、周恩来照相的风格、周恩来用餐的规定、周恩来的工资、周恩来最后的日子、一件珍贵的丝棉袄等小故事,领略到周恩来、邓颖超为了党和人民的利益鞠躬尽瘁的高尚品德,尤其对他们艰苦奋斗、平易近人的作风感到由衷敬佩。
我们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参观了西花厅,通过讲解员声情并茂地解说,一件件文物、文献和照片珍品向我们诉说了总理的日常生活和总理最后的日子。陈列厅那件珍贵的丝棉袄,让我们看到了周恩来、邓颖超艰苦奋斗、平易近人的生活作风;那些与寻常百姓家无任何差别的旧餐具让我们了解了两位伟大的革命者艰苦朴素的生活状态。随后我们来到了周总理接见外宾的地方——客厅。厅内布置简单、整洁,向右面墙上仰望,映入眼帘的是周总理伉俪摄于1970年的金婚纪念照。这是我生平第一次这么近距离的看到周总理的照片,我看到的第一眼反应就是周总理确实是为国家、为人民操劳而终的啊!照片上的总理已经瘦骨嶙峋,脸色晦暗,手上的皮肤已经掩盖不住手骨的形状,虽然面容憔悴,眼泡很肿,但是眼睛仍然炯炯有神,那矍铄的眼神给人一种睿智的、看遍全球的感觉!我再一次被这张照片深深触动!此时,我的眼泪不由自主的从脸颊滑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两位革命伴侣所经历的波折、磨难,为国为民日夜操劳、心系中华儿女的伟大情怀在这张照片上尽显无疑!
馆内陈列着周总理及夫人生前的一些照片,他们用那并不伟岸的身躯承担着亿万国人的生存、幸福,照片有些许的模糊,但唯一可以肯定的是他们眼中流露出的光芒是我们十分熟悉的,多少革命先驱,多少新中国的英雄,为了祖国的明天,民族的未来,他们眼中的坚毅,大无畏的精神,感染了我们一代又一代的人。他们用毕生的经历向我们诠释了什么是共产主义者,怎样实践才是为党和人民的利益鞠躬尽瘁。亲眼目睹了这一切,我的心灵受到极大的触动„„对于我们这一辈人来说,不应该过分的追求奢华的物质生活,要杜绝一切享乐主义的思想,要学习两位伟人艰苦朴素的生活作风,学习他们为了党和人民的利益鞠躬尽瘁的高尚品德!
最后我们观看了新闻记录片《十里长街送总理》,看到那长安街两侧拥挤却静默的人们,看到那佩戴白花眼含热泪的人们,我也被深深的震撼了,随着解说员那低沉悲痛的嗓音不知不觉中眼眶悄悄的湿润了。中国人民是多么不希望周总理离开!中华儿女是何等的悲痛!邓颖超同志又是怎样的难舍难分?举国上下都为周总理哀悼!为周总理送行!当年的天安门悼念和四五诗抄仿佛历历在目。我想联合国之所以为周总理降半旗也一定是因为总理鞠躬尽瘁、无我奉献的精神。周总理生前廉洁奉公,死后骨灰洒遍大海的“无我”精神,以及总理令世人赞叹的才华,在国际上享有盛誉,这样德才兼备之人受之无愧!即便是我这样没经历过那个年代的人,在观看了生平事迹展后,也和屏幕里的人一起流泪。从来都不会轻易流露出自己感情的我居然情不自禁的哭了,有感慨、有羡慕、有惋惜、更有祝福----感慨周总理和夫人邓颖超这对革命情侣在生活上和工作中如此无微不至的关怀,如此从容;羡慕的是周总理夫妇俩个人当时经历了那么多波折和磨难,还能在一起,做彼此的支柱惋惜的是周总理不能多在他爱的这片土地上多陪陪这些爱他的人,而就这么匆匆走了;祝福的是有他们的坚实祭奠,中国一定越来越富强;周总理与邓颖超同志将永远为后人所铭记!两位革命者的精神永远鼓舞着我们前进!
周恩来和邓颖超这对亲蜜无间的革命伴侣,以海的博大面对人生面对无尽的时季,必然能获得海的壮阔、海的磅礴、海的瑰丽、海的永恒,没有他们这一样的老一辈革命家,就没有我们现在日益壮大的中国共产党。
周恩来邓颖超的行动和精神形成一种能量,辐射世世代代,左右和影响着芸芸众生。他们的生命过程里,那些超乎生命过程之上的永恒的精神和业绩,熠熠闪光,是任何坟墓无法埋葬也无法割断的——这也正是人民永远怀念并参观周恩来邓颖超纪念馆的原因。
活动结束后,大家都感慨万分,很多人都进去参观了第二遍,可我觉得我的感受已经很深的扎进我心中了。作为一名入党积极分子,深知自己的历史使命,担任起社会责任感,虽然不再是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但也依旧是为中华之富强而读书。在接受新的社会的同时,依旧要保持本我,记住这些老的革命传统,时刻准备着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全新群意为人民服务。所以从现在开始,严格的以党员的作风要求自己,努力发展呢成像周总理一样为党和人民做贡献的优秀党员。
后续
放映厅中播放着十里长街送总理的纪录片,再现了各界群众在长安街惜别总理的场景。
傅连波会长失声恸哭,那是他们老一辈对总理的深厚感情; 我们心中波涛汹涌,那是我们年轻人对总理的敬仰之情。不染亭诉说着他的铮铮铁骨; 西花厅讲述着他的脉脉深情。
展厅内,周总理的蜡像栩栩如生,展厅外,他乘坐过的专机永伴英灵。
一件件展品记录着周总理与国际友人的情谊; 一张张照片呈现出周总理与邓妈妈的深情; 一封封书信凝聚着周总理对烈士遗孤的爱护,一间间居室展现出周总理朴素生活的场景!
涓涓细雨,哭诉着我们对周总理的思念,萧萧寒风,传播着我们对周总理的爱戴之情!马蹄莲是周总理的最爱,海棠花留下邓妈妈的身影。
互爱互敬互勉互助互信互谅互让互慰,这是总理的嘱托,构建着我们和谐的人
第四篇:参观”周邓纪念馆”有感
参观”周邓纪念馆”有感
人民公仆周恩来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时代的潮流奔腾不息,历史的车轮滚滚前行。在历史的长河中涌现了众多的伟人,今天我们将踏上班车前往伟人周恩来的故居。这次参观对于我个人来说意义很重大,早在中学期间就听闻这样一句话”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幼时的我就特别想亲自来到总理的故居感受他的生活方式,特有的人格魅力以及他与邓颖超的浪漫爱情。怀着对总理的向往和憧憬,我们在这春意盎然的四月天里悄然的来到了总理故居遗址。
车子刚到目的地,我得心情有些按耐不住了,总想立刻见识一下伟人的居住环境是怎样的,映入眼帘的是朴实无华的建筑,房子周边花草树木生机勃勃显得特别优雅安静。在参观总理故居之前,我曾去过许多其他名人故居,大多都是气宇轩昂,高调奢华的豪宅。然而总理居住的地方却是那样的简朴,甚至连一个像样的茶几都没有。他生前穿过的那件衬衫也遗留在世人眼前,而那件衣服,总理却穿了好几年之久……他简朴的高尚品德值得我们每个人学习!
在纪念馆里,我看到了总理生前上中学的场景布置,看到了他当年所就读的书桌,墙壁上挂着”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字画……
那么,周总理为什么会树立起”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一崇高而远大理想呢?
我们都不会忘记中国近代史上一页页屈辱的历史:鸦片战争的失败,《辛丑条约》的签订,山东半岛的侵占,东北三省的沦陷,”东亚病夫”的屈辱,……这耳闻目睹的事实一桩桩烙印在少年周总理的心坎。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有志不在年高。少年周恩来正是痛心于祖国的落后挨打,饱受侵略,惨遭蹂躏的现实才励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我们不会忘记周总理为实现他的理想而刻苦读书的历历往事: 图书馆,他专心致志如饥似渴,旅行途中,他争分夺秒不知疲倦。
”大江歌罢掉东头”他东渡日本,为的是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他远赴法国勤工俭学为的正是中华之崛起!
读书,他不满足于学校,他投身社会,深入群众向人人学习,读书他不满足于国内,他放眼世界投身巴黎公社,洋为中用……
读书,周总理不仅掌握了丰富的知识为以后革命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也让他找到报国救民的真理更坚定了他的共产主义信念。
总理励志读书求学,运用所学探索实践中国的发展道路不为个人得失而谋生,而为我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就是我们青年时代奋发向上的动力。面对当今风云变幻的世界格局,我们不能只在书本上看这个世界,必须要学习,必须要实践。必须知道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认识世界就要用我们的行动改造世界。
顾炎武有这样一句名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一个知识的探索者,一个知识的践行者,只有发奋读书学习实践,与时俱进,开拓进取,学以致用,唯物辩证,严格律己方可让我中华腾飞于世界。我们根据特点,结合自身实际情况,抓住主要矛盾,制定好学习计划,的标准为基础,努力践行践中去。趁着青春,迎着朝阳昂首挺胸大步前行,积极投身革命事业中去……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同系携手共进,刻苦学习知识,不断实践知识,路漫漫其修远兮,我辈必将上下而求索,将知识与实践结合起来去实现属于我们人生的中国梦——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第五篇:参观周邓纪念馆有感
观 周 邓 纪 念 馆 有 感
周邓纪念馆,没有奢华的装饰,色彩斑斓的招牌,却吸引了全国各地的人们前来凭吊瞻仰,清幽的环境,朴素的建筑,从内到外给人一种无以名状的崇敬之感。
周总理的专机,简单的让人无法想象。仅有二十多个座位和一张小小的单人床,不带任何装饰,简单的白色,而正是这样的一张床,承载起了新中国第一位总理,让世界人民景仰的总理。
馆内陈列着周总理及夫人生前的一些照片,他们用那并不伟岸的身躯承担着亿万国人的生存、幸福,照片有些许的模糊,但唯一可 以肯定的是他们眼中流露出的光芒是我们十分熟悉的,多少革命先驱,多少新中国的英雄,为了祖国的明天,民族的未来,他们眼中的坚毅,大无畏的精神,感染了 我们一代又一代的人。
馆内的放映厅播放了周总理和夫人的一些生平影像,从他们青年求学时的意气风发,到为了新中国成立时的奔波忙碌,感染了在场的每一个人,随着时间的推 移,终于到了十里长街送总理的那一幕,记得上小学时曾经学习过这篇文章,当时只有图片,没有影像资料,还不曾有什么深刻的感知,但今天,看到那长安街两侧 拥挤却静默的人们,看到那佩戴白花眼含热泪的人们,我也被深深的震撼了,随着解说员那低沉悲痛的嗓音不知不觉中眼眶悄悄的湿润了。这世上,每个人都肩负着一定的责任。工人要做好工,农民要种好地,学生要读好书,这既是天经地义之理,又是人之良心所在。作为新时期的一名共产党员,我们又该如何呢?也许每个人的答案都不一样,但是我对共产党拥护的炽热之心是不变的,为党旗增辉的坚定决心是不变的。
我们今天的一切,都来自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血的牺牲,他们用自己的生命在黑暗中为我们摸索出来一条前进的路,其中有许许多多的人我们从不知道他们 的名字,但我们可以肯定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中国共产党,我们不曾亲眼目睹,但可以感知他们的存在。多少年过去了,我们虽不用继续饱受战争的灾难,但 共产党员的精神是我们仍然要学习的。
现在我作为宝坻医院的一名医务工作者,虽然不能亲自为患者诊治疾病,但作为一名药剂师,为患者提供有效、安全、及时的药品,是我们的责任,将临床用药更合理、更安全,副作用降到最低。我会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加强专业知识修养,为我院的医疗水平上上一个新台阶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