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大学生创业实验项目结业论文
大学生创业项目结业论文
团体干预对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意义
——大学生创业项目《河南省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调查及团体干预研究》结业论文
主观幸福感是反映个体心理健康的一个重要心理指标,是积极心理学的研究范畴,也是近年来心理学研究的一个全新的视角。由于近年来由大学生心理问题引发的恶性事件比例的逐渐上升,使得大学生的心理健康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逐渐成为一个公认的社会焦点,心理问题带来的更直观的感受在一定意义上就是幸福感的不足,因此,要帮助一些心理状况不佳的大学生重塑健康的心理,研究并找出培养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方法是很值得期待的途径。
心理干预是指个体在遇到心理挫折与危机的时候,采取第三者介入治疗分担的方式,对其进行干预并引导重新正常生活的一中心理治疗方法。解决大学生心理问题培养起幸福感偏低的大学生的幸福感,心理干预是非常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法,但是在目前在校大学生数量巨大的情况下,要做到针对不同学生不同情况进行具体分析是不太现实的,因为“幸福的人又相似的幸福,不幸的人各有各的不幸”。那么对那些幸福感不足的大学生,使用团体干预的心理干预法要现实的多,而且在目前的条件下是完全可行的。
本研究在主观幸福感理论的基础上结合已有的学术资料,着重选取自我概念和学校适应两个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因素,挑选了郑州市专科院校(郑州交通职业学院)、三本院校(郑州申达大学)、二本院校(郑州轻工业学院)、一本院校(郑州大学)中四所具有代表性的大学中400名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然后采用《总体幸福感量表》、《田纳西自我概念量表》、《中国大学生适应量表》等对被试进行测试,最
大学生创业项目结业论文
后获得有效问卷350份,在老师的帮组下进行数据分析,得出郑州市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自我概念以及学校适应在性别、家庭经济条件、专业、来源、担任社会工作、年级、月均消费等几个人口统计学变量上的特点,并探讨了这几者之间的关系。此外本研究在前面施测的自愿参加的大学生中选取主观幸福感得分较低的大学生,邀请他们集体参加分享精选的幸福感教育资料的活动,考察团体干预对提高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效果。
经过我们团体的研究和总结,我们认为:(1)郑州市市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处于中等水平,且在性别、来源、年级等维度上存在显著差异,而在独生子女、专业、担任社会工作以及月均消费等维度上不存在显著差异;(2)郑州市大学生的自我概念在性别、专业、来源、年级等维度上存在显著差异,在独生子女、担任社会工作以及月均消费上不存在显著差异;(3)郑州市大学生的学校适应水平在性别、来源、年级上存在显著差异,而在独生子女、专业、担任社会工作以及月均消费上则不存在显著差异;(4)主观幸福感及其各因子与自我概念及其各因子(除自我批评因子外)均存在显著的正相关,与自我批评因子存在负相关,但是不显著,与学校适应及其各因子也存在显著正相关。通过进一步的回归分析发现,自我概念及其各因子以及学校适应及其各因子对主观幸福感及其各因子均有一定的预测作用;(5)团体干预能有效的提高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
这次项目实践很有意义,一方面丰富了正处于发展中的积极心理学的理论内容,另一方面为改善大学生生活质量,提高其主观幸福感
大学生创业项目结业论文
水平提供一些方法和建议。虽然这次活动因为时间和经费的问题,我们没有做到在全河南省范围内进行大规模问卷发放和调查,只在郑州室内小组成员力所能及的范围内问卷调查工作,得出的结论可能不够客观,但在这个团体协作的项目活动中,我们每一个人都得到了很大的锻炼,相关专业知识的增加,团体协作能力的增强,以及体力和耐心的磨练让我们很珍惜这次项目的成果。
第二篇:大学生创新创业课程结业论文
导语:新世纪是一个创新的世纪,未来社会迫切需要的是具有创新创业能力的人才,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课程结业论文。欢迎阅读参考!
关键词: 创新创业 大学生 能力培养 作者班级: 作者姓名: 作者学号:
内容摘要:
新世纪是一个创新的世纪,未来社会迫切需要的是具有创新创业能力的人才。大学生作为高等教育的主体,作为社会向前发展的源动力,必须与知识经济时代发展要求相适应,具有较强的创新创业能力。本文提出了构建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途径。我认为以下几点对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提高和培养起着关键的作用。第一,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是缓解不断扩大的社会就业压力的需要,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是推动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需要。第二,以项目和社团为载体,增强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加强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培养创新创业品质,构建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培养学生创业能力。第三,建立渗透创业教育内容的教育课程,开设根据创业教育的具体目标专门设计的教育活动课程,创设环境类课程。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提高创业能力。第四,加强创业实践活动环节,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组织学生参加科研和各种专业竞赛活动,以校内外创业基地为载体,组织学生参加创业实践。
正文:
在新的形势下加强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培养是高校人才培养的战略性问题,关系到高等教育培养的人才是否具有创新创业能力、是否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是否能够承担起振兴民族大业的重要课题。全面开展切实有效地创新创业教育,使更多的大学生把自主创业作为实现人生价值的优先选择,进一步加强对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以主动适应复杂多变的周边环境,积极应对未来世界的严峻调整,越来越成为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面临的重要任务。
进入21世纪的第一年,我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只有107万,2003年我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已突破200万大关,达212万人,2005年又突破300万大关,达到338万,2006年更是再创历史新高,达到了413万人。国家教育部学生司司长林蕙青早在2004年就指出,虽然毕业生数量增幅较大,但社会整体就业岗位没有明显大增加的趋势。在毕业生数量年年大幅度增长的同时,离校毕业生待业的现象开始出现,数量逐年上升。国家教育部的有关统计显示,2001~2005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平均就业率始终只有70%左右,仅大学本科毕业生的待业人数2001年是34万,2002年是37万,2003年是52万,2004年是69万,2005年达到了79万。
面对日趋严峻的就业形势,在大学生中开展创业教育,树立大学生正确的职业理想和择业观念,开发创造性思维,提高综合素质和创业能力,对于大学生参与社会竞争,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高校毕业生大多在20~25岁之间,这个年龄的人具有强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他们要求独立地、有主见地处理自己的事情,依赖父母的心理逐渐消失,社会责任感和道德感明显增强,同时又处在人生的重大转折和突变时期,有很大的可塑性,是开发潜力、发展创造力的最佳时期。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城乡产业结构将依据市场的不断变化进行相应调整,从而带来劳动力的转移和职业岗位的转换,而且还应该具备新技术、新工艺的实施以及新产品的开发和创造能力,也就是要求未来的劳动者不仅要具备从业能力,还必须具备创新创业能力。因此,不断加强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正是适应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人才培养方面的诸多要求,同时也能促进高等教育自身的改革与发展。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拥有创新能力和大量高素质人力资源的国家,将具备发展知识经济的巨大潜力;一个缺少雄厚科学储备和创新能力的国家将失去知识经济带来的机遇。21世纪的竞争是经济和综合国力的竞争,实际是科技和教育的竞争,归根到底是高素质人才的竞争。高校是人才培养的摇篮,培养和造就基础宽厚、富有创新精神、能够应付未来社会中国大学生就业发展和挑战的人才,是各类高校在教育创新中担负的首要任务。大力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是建立高校创新体系的关键性环节和基础性内容,能有效地支持和推动国家创新体系的建立,对建设创新型国家也会起到积极的作用。
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是形成和推动创业行为的内驱力,是产生创业行为的前提和基础。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的培养是高校创业教育的重点。首先要教育和引导大学生增强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凭借知识、智慧和胆识去开创能发挥个人所长的事业。要使广大学生认识到,要适应新时代的要求,就必须强化自身的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要通过宣扬大学生中涌现出的自主创业先进典型,引导大学生增强创新、创业的信心和勇气,鼓励和扶植更多具备自主创业条件的大学生脱颖而出。为此,要教育和引导大学生全面理解自主创业的深刻内涵,将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相结合来开展创业教育。鼓励学生创造性地投身于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和
社会公益活动中,通过开展创业教育讲座,以及各种竞赛、活动等方式,形成了以专业为依托,以项目和社团为组织形式的“创业教育”实践群体来激发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以社团为载体充分发挥大学生的主体作用,组织开展创业沙龙、创业技能技巧大赛等活动。发挥学生自我服务、自我教育功能的形式,培养学生创业能力。以“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为龙头,以科技协会为平台,层层推动课外科技学术活动和学生创业活动的广泛开展。让学生在兴趣特长与专业之间找到恰当的结合点,感受创业,培养创业意识。
创业品质有着丰富的内涵,包括敢于竞争、敢于冒险的精神,脚踏实地、勤奋求实的务实态度;锲而不舍、坚定执着的顽强意志;不畏艰难、艰苦创业的心理准备;良好的心态自控能力、团队精神与协作意识等多方面的品质。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成果价值最终都取决于教师。具有较高创造性思维修养和创造精神的教师,才能培养出具有质疑精神、思考能力的学生,学生才敢于冒险、敢于探索,才会突破常规,进行创造性的研究性学习。没有一定数量的创造性教师队伍,就不可能培养具有创新创业品质的学生。学校可以聘请社会上成功的创业人士或校友为客座教授,为学生开展专题讲座,传授创业技能知识,使学生获得实际经验。
一批优秀的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可以对大学生的团队精神与协作意识等创业品质给予强化。创业往往不是一个人单枪匹马所能实现或完成的,它需要组建起自己的团队。一个精诚团结、各方面能起互补作用的团队,才能实现1+1>2的效果,才能保证创业的成功。通过教师队伍的指导,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和分析自我,确定正确的人生目标,树立高度的责任感和荣誉感,培养合作意识,将为大学生创业能力的形成产生深刻的推动作用。
高校必须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增设创业教育课程,将其列为必选科目,采取多种形式的教学方式,丰富他们的创业学识,让学生了解和熟悉有关创办及管理小企业的知识和技能。在课堂上可考虑采用创业案例进行教学,向学生直观、生动地展示成功创业者的创业精神、创业方法、过程和规律,培养学生良好的自主创业意识,树立全新的就业观念;启发学生的创业思路、拓宽其创业视野;培养学生创业的基本素质、能力和品质。
在第二课堂活动中,开展一些根据创业教育的具体目标专门设计的教育活动。在课外开展创业计划大赛、创业交流,开设创业教育课讲座等丰富多彩的形式实施创业教育课程,包括“网络教学”、“实地考察”、“企业家论坛”、“创业计划(设计)”等环节,以拓宽学生学习范围和视野,使课程更具启发性和实践性。定期举办对话交流论坛,请创业成功人士直接与学生进行面对面的对话,解答其在课堂学习中和实际创业中的疑难问题,帮助学生分析创业成功与失败的原因,为其提供创业借鉴与指导。
环境类课程要突出创业环境的设计与布置,尽可能把校园的布局与美化、校园文化建设、周边环境同创业教育结合起来。学校应建设良好的创业环境。创业环境建设分为硬环境和软环境两方面,硬环境如校园创业园区、小企业孵化器等。在校园内设立“创业园区”,学生可以提出项目申请,方案获通过后的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开办一些校内公司或在校内经商等。或者由学校组织开办模拟公司,将学生实践能力和专业技能的培养与创业相结合,其运作程序符合企业行为,为学生提供了体验创业的平台。软环境如职业指导等,院系应成立由创业经验丰富的教师、企业管理人员和风险投资专家组成的创业指导小组,为学生在创业过程中提供适当的建议,从而避免学生盲目创业。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创业环境的建设需要学校各个部门相互协作,共同进行。
实践证明,一种有利于创业的知识结构,不仅需要具备必要的专业知识、经营管理知识,而且还必须具备综合性知识,如有关政策、法规等知识,以及更广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因此,必须在教学思想上有根本的改变,使学生形成合理的知识结构。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使知识横向拓宽,纵向加深。使学生从日趋合理的知识结构中获得创造能力的培养。
系统创业知识的形成可以通过以下途径。第一,大学课堂、图书馆与社团。创业者通过课堂学习能拥有一门过硬的专业知识,在创业过程中将受益无穷;图书馆通常能找到创业指导方面的报刊和图书,广泛阅读能增加对创业市场的认识;社团活动能锻炼各种综合能力,这是创业者积累经验必不可少的实践过程。第二,媒体资讯。一是纸质媒体,人才类、经济类媒体是首要选择。例如,比较出名的《21世纪人才报》、《21世纪经济报道》、《IT经理人世界》等。二是网络媒体,管理类、人才类、专业创业类网站是必要选择。例如,比较出名的《中国营销传播网》、《中华英才网》、《中华创业网》等。此外,各地创新服务中心、大学生科技园、留学生创业园、科技信息中心的网站等都可以学到创业知识。第三,与商界人士广泛交流。襄樊学院还不定期的邀请校内专家学者为学生开设更多的人文科学、自然科学讲座,邀请社会各界知名人士、校外专家学者来校举办讲座和报告,开阔学生的视野,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
大学生通过参加各种专业竞赛和科研活动,如“挑战杯”中国大学生课外科技作品竞赛和创业计划竞赛创业计划大赛,对于增强创新意识,锻炼和提高观察力、思维力、想象力和动手操作能力都是十分有益的。只有在大学生当中造成浓厚的科技创新氛围,才能使更多的创新人才破土而出。实践最能锻炼和培养一个人的才能,只有在实践中多看、多思、多问、多记、反复检验,反复调查,不断总结,吸取教训,才能从实践中摸索出真知。
创业教育的落脚点在社会实践。学校要建立多种形式的校内外创业基地,以此为载体组织学生参加创业实践。一方面通过实习环节开展创业实践。专业实习是专业理论应用和职业技能的训练过程,更是创业阶段实际操作过程,把校内外实习基地办成创业教育示范基地,让学生在这样的场所边学习、边实践、边创业。另一方面,创业基地与社会建立广泛的外部联系网络,包括各种孵化器和科技园、风险投资机构、创业培训机构、创业资质评定机构、小企业开发中心、创业者校友联合会、创业者协会等等,形成了一个高校、社区、企业良性互动式发展的创业教育生态系统,有效地开发和整合社会各类创业资源。
参考文献:郁义鸿,李志能,罗博特·D·希斯瑞克。创业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 李儒寿,培养大学生创业能力探析。襄樊学院学报徐萍,个性品质塑造——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关键。当代教育论坛 4 李石纯,浅议大学生创新精神与创业能力的培育。中国高等教育贴
第三篇:大学生党课结业论文专题
大学生党课结业论文
这个学期,我参加了党校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从党校开学的第一天,到今天梳理 自己党课心得也已经有些时间了。每次的党课,都使我受益非浅,可以这样说,党课不仅提高了我的思想素质水平,对我将来的道路也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每次党课,我都被诸位老师所感动——他们本着认真负责的态度,以饱满奋进的情绪给我们讲述中国共产党的相关知识,指导我们如何向党组织靠拢,教导我们怎样 才是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等等。我们,作为一名二十一世纪的青年大学生,风华正茂,激情洋溢,富有生机和活力,充满了学习和革命的热情,但同时也正处在人 生的十字路口上,不知如何坚定地迈起自己人生的脚步,党课就如同一阵及时雨,给我们带来的不仅有诸位老师渊博的学识,饱满的精神,还给我们带来了平时很多 没有认真去研读,没有系统理论去梳理过的的理论知识。我被党课的魅力所吸引,某种意义上来说,党课使我的人生得到了升华。党课让我对中国共产党有个更多的认识,对党的历史,党的运作,和党的规章制度有了更多的了解。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
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
坚持民主集中制。民主集中制是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相结合。它既是党的根本组织原则,也是群众路线在党的生活中的运用。必须充分发扬 党内民主,发挥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的积极性创造性。必须实行正确的集中,保证全党行动的一致,保证党的决定得到迅速有效的贯彻执行。加强组织性纪律性,在党的纪律面前人人平等。加强对党的领导机关和党员领导干部的监督,不断完善党内监督制度。党在自己的政治生活中正确地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在原则问题上 进行思想斗争,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努力造成又有集中又有民主,又有纪律又有自由,又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的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在党组织的工作中,要坚持少数服从多数,下级组织服从上级组织,这点非常重要。在党组织中,必须坚持少数服从多数,即使有时真理掌握在少数人的手 中,但只要是少数服从多数,为党组织所决定的事情,自己可以保留意见,但必须服从党组织的安排,即使这个安排是“错误”的,也必须执行,只有实践检验是错 误的,党组织也会承认自己的错误,并采取一定措施。
下级党组织必须服从上级党组织,党的领导主要是政治、思想和组织的领导。党要适应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要求,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党必须 按照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原则,在同级各种组织中发挥领导核心作用。党必须集中精力领导经济建设,组织、协调各方面的力量,同心协力,围绕经济建设开展工 作。党必须实行民主的科学的决策,制定和执行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做好党的组织工作和宣传教育工作,发挥全体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党必须在宪法和法律 的范围内活动。党必须保证国家的立法、司法、行政机关,经济、文化组织和人民团体积极主动地、独立负责地、协调一致地工作。党必须加强对工会、共产主义青 年团、妇女联合会等群众组织的领导,充分发挥它们的作用。党必须适应形势的发展和情况的变化,完善领导体制,改进领导方式,增强执政能力。共产党员必须同 党外群众亲密合作,共同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奋斗。此外,下级党组织必须首先服从中央的安排,并要对上级党组织起监督作用,而上级党组织在领导下级党 组织的同时,还必须时刻关注下级党组织的思想状况。认识了这些,入党后,在参加党组织的会议,活动中,我们才能够知道该做些什么,怎么做。在任何时候我们都必须服从党组织的规章制度,时刻以党组织为重。
经过这次党课,我总结了两点以后应该努力的方向:一,加强政治学习,提高理论水平,进一步坚定共产主义信仰。有人不解为什么我们必须加强政治学习,认为那是形式主义,是走过场而已。其实不然,任何时候,我们都必须给自己充电,不断使自己更加充实。加强政治学习,可以不断提高我们的思维能力与理论水平,使自己对共产主义有更加深刻的了解,使自己能够更加是非分明,不会犯一些愚蠢的错误。同时,加强政治学习可以使自己对中国共产党、对共产主义由朴素、感性的认识升华为深刻、理性的认识,使自己的信仰更为坚定。
二,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坚定自己的信仰。实践,可以使人的思想接受检验,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实践,可以让我们正确地认识到自己思想上、意识上的不足之处,并认真改正;实践,有助于把认识由感性阶段升华到理性阶段。
大学生活还剩下最后的一年,我要确立心中的目标,以党的正确思想作为行动的指引,提高工作能力、学习能力,综合能力,把握机会,积极投身到各种有意 义的活动当中去。我将继续努力,在思想上、工作上争取进步,做好模范带头作用。希望党组织给予我更多帮助、教育和培养。我将用科学的思想武装自己,用对祖 国和人民的忠诚和责任鞭策自己,努力不辍,奋斗不息使自己成为一名坚持不懈、实事求是、脚踏实地的执着耕耘者,使自己成为一名自信乐观、意志坚强的共产主 义战士,并以实际行动为中国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心得
首先,通过学习,我进一步提高了对党指导思想的认识,深刻的领会了将“三个代表”作为指导思想的重要意义。我们党自建党以来,经历了革命战争年代、建国初期的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年代以及二十多年来的改革开放年代,涌现出了无数优秀党员,在他们身上,充分体现了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今天,我们每个共产党员都要牢记邓小平同志的告诫:“坚持党的优良作风,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为我们的党是一个执政党。„„因此,我们共产党员都要植根于人民,服务于人民,始终保持先进性,才能胜利完成我们的使命。”“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正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反映了当代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因此,始终做到“三个代表”,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其次,我进一步明确了入党的基本条件和树立正确的入党动机的重要性。通过步步深入的学习,我对入党要求的认识渐渐从朦胧走向清晰,明白了不仅要在学习中创造入党条件,更要在实践中不断总结,不断进步,理论联系实际,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党员发展对象。只有树立了正确的入党动机,才能具有持久不衰的动力,刻苦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以及“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并将其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更加自觉地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把对共产主义事业的忠诚同执行党的基本路线统一起来,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积极作出贡献;才能够在日常工作、学习和生活的各个方面,更加严格地要求自己,尽力摆正党和人民的利益同个人利益的关系,逐步培养和树立起甘愿“吃亏”、不怕“吃苦”、为人民无私奉献的人生价值观;才能够正确对待争取入党过程中遇到的一些具体问题。当周围的同学比自己先入党的时候,不会因此而沮丧和急躁,而是加倍努力。同时,也真正认识到只有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崇高理想作为入党的唯一动机,才能在入党的道路上越走越近,越走越快,才能真正领悟和实践“组织上入党一生一次,思想上入党一生一世”。
最后,我深深的感到,作为新时期的先进青年,先进大学生,我们应该在生活里克勤克俭,严格要求;在工作中身先士卒,勤勤恳恳,不断增强贯彻党基本路线的自觉性;在学习上,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边苦作舟”的精神,不断增加新的科学文化知识,不断提高自我政治理论修养,努力争取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过程中建功立业。这不仅是一种政治责任,也是一种精神追求,是实现个人社会价值和人生价值的最高理想。
我认为作为一名入党积极分子,一个有志投身于共产主义事业的当代青年,必须增强党性锻炼,提高政治理论素养,加强个人修养。从改革开放以来,国家的经济建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这是党的英明领导和决策的结果,也是千千万万共产党员,密切联系群众,领导人民共同努力的结果。但是,同时党内也出现了令人痛惜的腐败现象,很多党员甚至是党员干部,包括那些为党的事业做过很多工作的老党员没有经得起新时期经济浪潮的冲击,思想退化变质。腐败不仅给国家经济带来巨大损失,也给党在人民心中的形象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因此,提高政治理论素养,加强个人修养,是我们这些新世纪大学生的首要学习任务。努力学习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思想是我们事业取得胜利的思想保证,也是合格党员的基本要求。针对目前国家改革处在攻坚期,发展处在关键期,稳定处在敏感期的形势特点,要搞好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党的廉政建设,没有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思想指导,只会变成盲目的实践,甚至危急到党在人民群众的地位,我们需要理论的指导,尤其是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思想。并且,我觉得作为一名入党积极分子,应该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为人处事。就是要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在社会主义“两个文明”建设中建功立业。做一个有抱负有大志,踏实苦干、乐于奉献的跨世纪新人;做一个不计名利和得失,不被灯红酒绿所迷惑的坚强革命战士;做一个有道德良知、遵纪守法的现代公民。
作为一名入党积极分子,又是重点发展对象,我感到一定要时刻以一名党员的标准来衡量自己,以一名党员的条件严格要求自己,在周围同学当中时时处处体现出先锋模范作用,只有这样才能有资格加入这个光荣而先进的组织。通过这段时间的学习,使我有了更明确的努力方向:
1、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价值目标,带领广大同学共同进步,体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上要有与其他同学共同进步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行为上要有普通同学尊敬的模范举止,心灵上驻有愿意为普通同学服务的责任,要向周围的同学们学习。
2、加强政治理论学习,要认真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这些科学的理论体系,他们是无产阶段解放运动的理论,是指导革命和建设的强大思想武器。坚定共产主义信念,认真学习通过开展班级工作进行实践锻炼,不断增强克服困难的信心和能力,人们对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是要经过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一漫长的过程,并不断循环往复,才能够获得的。要通过身边活生生的、实实在在的、投身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实践活动,来加深对党和共产主义事业的认识,强化正确的入党动机。
3、加倍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新世纪,新发展,要求我们这一代人要有新的知识结构。只有多掌握一些科学知识,才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才能不被时代所摒弃,做时代的主人,只有这样才能为祖国的强大尽一份力量。加强科学文化知识的学习。只有努力做到学一科,爱一科,精通一科,勤勤肯肯,踏踏实实,才能不愧于共产党员的光荣称号,才能更好地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4、要向周围的同学们学习。在这次培训班中,每次课大部分同学们都很早来到教室,讲课时认真的听,仔细的记,积极地参加讨论,培训班的大部分同学对待学习的认真态度都互相影响着。从大家的身上我感到了一种活力,一种动力。在我周围,有许多优秀的共产党员老师,和优秀的积极分子,克己奉公,吃苦在前,享乐在后,处处为他人着想的精神一直感染着我。在工作、学习和生活中,他们兢兢业业地工作态度一直是我学习的榜样和努力的方向。
5、贵在坚持,端正入党动机,不是入党前的一时的问题,而是一辈子的事情。正如毛泽东同志所说的:“有许多党员,在组织上入了党,思想上并没有完全入党,甚至完全没有入党。这种思想上没有入党的人,头脑里还装着许多剥削阶级的东西,根本不知道什么是无产阶级思想,什么是共产主义,什么是党。”我们都应引以为戒,不论组织上是否入党,都应做到首先在思想上入党,而且要长期的注意检查自己做党员的动机,克服那些不正确的思想。
总之,通过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的培训,使我进一步的系统学习了党的基本知识与理论,使我更进一步的树立了正确的入党动机。今后,我将更加认真学习这些科学理论,使自己的共产主义信念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加强思想和世界观的改造,努力做到首先在思想上入党,尽自己的能力去帮助他人,团结周围的人,带动他们一起来学习。我会以党员的要求来要求自己,不断地努力,不断地上进,从而不断地完善自己,积极向党组织靠拢,争取早日成为党组织中的一员。
大学生党课心得体会学习随笔
4月11上的是第三次党课,给我们讲课的老师姓曹,曹老师围绕党员的党性修养谈不断超越自我这一话题阐述了党性的重要性,党性修养懂得内容及党性锻炼的核心。党性是阶级性最高最集中的体现,是党固有的本性和特性,是党的性质在党员身上的体现,体现了党的先进性。党性的内容包括:坚持理想信念,坚定不移地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坚持勤奋学习,扎扎实实提高实践“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坚持党的根本宗旨,始终不渝地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坚持勤奋工作,创造一流工作业绩;坚持遵守党的纪律,身体力行地维护党的团结和统一;坚持两个务必,永保中共党员的政治本色。党性锻炼的核心是提高思想认识水平,增强组织性,努力实践付诸于行动。总结起来就是增强组织性,忠诚于党与人民。
经过这次党课的学习,各位老师对党的精辟解析,独到的见解和大量的旁征博引,让我深受鼓舞和教育。使我对党组织有了更深刻的了解,使我更加热爱我们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坚定了我加入中国共产党的决心,坚定了我为共产主义奋斗终生的信念
在这一个月的培训过程当中,加强了我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以及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学习,进一步了解到党的基本路线,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知道了党的性质,纲领,指导思想,宗旨,组织原则和纪律,懂得党员的义务和权利,更使我端正了入党动机。在大学,很多人把入党作为大学期间的一大任务。当然,他们的目的是不一的。有人确实是有一种进步的思想,这是无可非议的!但是,也有很多人,他们入党是为了以后毕业时能找到一份称心如意的工作,顺应潮流,毕竟,社会总是现实的,党员总是比较吃香的。我是个向往党但又有点现实思想的人,故入党也是我的大学生涯的目标与任务之一。但自从第一次递交入党申请书,到每一节党课,我的心灵受到了极大的震撼,思想也随之升华。
除此之外,党课培训还确立了我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信念。使我更加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即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努力实践党的宗旨:勤奋学习,坚持党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坚持党的密切联系群众和艰苦奋斗的作风,培养强的法律意识感。以实际行动更进一步认识深化对党的认识,努力提高为人民服务的本领,为党和人民的利益多做贡献,争取早日向党组织靠拢。
我们作为当代大学生,要提高自己的思想政治素质,首先就要树立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而奋斗的理想信念,自觉投身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中国人民的共同理想,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经之路,也是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在当代中国的集中体现,我们只有树立这样的理想信念,才能把自己的人生价值与祖国、人民的利益统一起来,从而产生巨大的精神动力。
通过这一课,我们深刻学习了有关于党性的知识,感悟到了许多曾未思考透彻的问题。例如党性的重要性,党性锻炼,如何忠诚于党和人民等等问题。从中我得到了答案。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忠诚。最近奥运圣火传递受阻,藏独等等引起了国人的不满。那作为祖国的一份子,该做的有哪些了呢?我认为:首先,我们应该坚持自己的理想信念,因为中国人最缺的就是信仰。其次我们应该勤奋学习,提高为国家做贡献的本领,带动其他积极分子一起努力。最后我们应该时刻保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信念。只要我们这批先进分子表现出了先进性,再逐渐扩大范围,那我们的执政党必将更强大。也许那时其他国家会另眼相看,不法分子不会那样猖狂。国家的强大要靠每个人的努力,同时党员同志必须首先体现出先进性。
此次阶段的党课培训,我们学习了中国共产党的性质,中国共产党的思想,党的最终目标和现阶段任务,共产党员的条件,以实际行动争取早日加入中国共产党.而且每次课后,我们各个小组成员都一起进行了分组讨论,更加正确的树立了我们的人生价值观与端正了我们的入党动机.我一定会不断努力,提高自身修养,以党员的条件更加严格的要求自己,以实际行动早日加入中国共产党.
第四篇:大学生心理素质结业论文
《心理素质与综合能力训练》选修课
论文
(产生压力的成因与缓解对策)
课序号:5411320 姓名:高兴璐 学院:水建院 学号:090616946 2011年5月30日
近年来,大学生面临许多心理健康问题。一般认为导致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直接原因是家庭、学校、社会环境中的各种压力。因此,研究大学生心理压力的特点,缓解心理压力对我们大学生的心理健康至关重要。
一、大学生压力的类型及成因分析
近年来,大学生面临着许多心理健康问题。一般认为导致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直接原因是家庭、学校、社会环境中的各种压力。
大学生心理压力的主要来源:1.学业压力。学校考试的压力和竞争来越重视外语的能力主题。外语一门学科的负荷比任何学科甚至是专业课都大座山压在学生的身上四的学生还面临着考研所带来的应试压力状态。
2.经济压力。自从我国高校实行入学收费制度以来问题成为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热点。市下岗失业家庭中的大学生会产生很大的经济压力。着的寒酸和手头的拮据而产生自卑情绪。自尊心产生矛盾面,当今的大学校园还存在一种为追求虚荣而产生的竞相消费现象。竞相消费现象强烈地刺激了部分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和实际的高消费欲望造成尖锐的矛盾冲突个重要心理障碍。3.人际交往压力。大学人际交往方面的困惑是影响心理行为的三大问题之一。由于大学生来自全国各地人爱好等,使大学生的人际关系变得更为复杂上又存在明显的不足惑。当代大学生更多的是独生子女往的过程中常常以自我为中心的意愿和感受。从而导致人际关系紧张然生活在集体之中4.就业的压力。近几年来对饱和,使大学生在竞争激烈的求职市场上深切感受到就业的压力社会激烈的竞争体现在校园内主要是学业上的竞争。,英语四、六级考试也成为了众多大学生生活的,它占据了大学生们绝大部分时间。另外,以致形成严重的敏感心理及人际交往失和。另一方 ,造成了大学生既渴望交往又害怕交往的心理困,他们却仍感到孤独和不安。
那些来自经济不景气的农村和城,他们更强调个性特点。在与人交,只想从交往中获得好处,毕业生数量的不断增多与市场需求的相,精神长期处于高度的紧张,他们往往会因衣而这种情绪会和他们强烈的有限的经济来源,成为大学生经济生话的一,不同的生活习惯、性格和个,同时在交往知识和技能,受到同学的排斥和反击。虽 ,它就像一,部分大,出
使大学生的心理压力越来越大。当今社会越高校贫困生的而不顾及他人现了新的难以摆脱的心理矛盾和问题。市场经济的大潮强烈地冲撞着大学生的心灵,他们要主动走出校门,营销自我。有的大学生一进校门就发愁将来的工作,紧张过度,导致精神恍惚。许多毕业生选择职业时缺乏必要的心理准备,带有很大的盲目性和虚荣心理。不能对自我进行清楚的定位,他们把注意力放在社会知名度高,经济上实惠的职业上,而不是考虑到自己的竞争能力和专业特长。他们不愿到急需人才的基层、农村或经济落后的地区工作。所以,就业选择的心理冲突总会造成大学生心理上的压力。一旦求职未成望等多种复杂的情绪体验
二、大学生心理压力产生的原因虽然大学生心理压力种类繁多,表现也不尽相同,但究其根源,不外乎大学生身心发展、心理品质和思想素质等几种因素。从大学生成长的角度看,但是,心理学研究表明,为突出,他们面临的最基本的矛盾是自我意识的矛盾,理想的“我”总是滞后于现实的“我”现,内心矛盾冲突尖锐、外,从大学生所受到的教育来看,的培养。我国的教育方针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有用人才。然而,在讲德育时,往往重视的是思想品质的培养,却忽视了性格、情绪的调整;在讲智育时,在讲体育时,重视的是身体素质的提高,却忽视了心理素质的提高。
三、缓解大学生心理压力的对策1.通过正面教育提高大学生的思想素质,负面效应。
要想有效地缓解大学生的心理压力,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人生观教育,帮助他们树立科学的、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能力,帮助他们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全面的、发展的观点和方法分析、认识问题,克服认识上的片面、武断和感情上的偏激、固执,评价、自我教育和自我监督,正确对待周围环境以及生活挫折,从而避免沉湎于区区琐事或为无谓的烦恼所困扰。2.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工作,而且通常是期望值越高 大学生属于青年期,心理和行为中易出现不协调现象。学校教育还没有重视他们心理素质 学会心理上的自我调节,实事求是地自我,就立即陷入苦闷、焦虑、失,挫折感越重。
生理发育基本完成。他们所设想的,自我肯定与自我否定交错出 另却忽视了能力的开发;
使他们克服个性心态的最重要的是坚持不懈地对大增强他们的心理承受观点和方法,学会用科学的、处在这一时期的大学生身心发展的矛盾性最激烈,重视的是智商的高低,提高他们的思想素质,对于问卷中“您对本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的总体评价”一项,表示“满意”的学生有3289名,占21%;表示“比较满意”的学生有7908名,占50.5%;表示“有点满意”的学生有1456名,占9.3%;表示“不太满意”的学生有3007名,占19.2%;其中,约30%的学生对本校心理健康与咨询“不满意”或“不太满意”,这说明高校对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工作还不够重视,工作力度有待加强。心理咨询教育是近年来在一些高校出现的帮助学生克服心理障碍的一种有效形式,学生、工作、生活、疾病和保健等方面的心理危机与心理负荷,通过语言、文学等媒介,给予他们及时、有效的帮助和启发教育,提高他们的适应能力,发生心理障碍的大学生也可起到预防作用。3 对于问卷中“课余时间,您经常选择的娱乐休闲方式”一项,统计结果表明,“看电影、听音乐”项。这说明大学生的娱乐休闲方式基本上是健康的、有益的。这项统计结果同时还表明,男女大学生的娱乐休闲方式有所不同,男生“体育活动”占听音乐”和“阅读书刊、报纸”分别为18.7%和 健康的课余生活可以愉悦身心、获得朋友、增进友谊,减少因压力导致的紧张感。因此,各种文体活动、学术讲座、社会实践、志愿者服务等,这样,不仅使大学生锻炼了能力、应对压力的信心和勇气,促进其健康发展。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大学生面临越来越大的,各方面的压力。心理素质也变得越来越差。造成的困扰和解决办法,获快乐,得到成长,学到知识充实自己,在大学中健康生活,快乐生活,留下美好的大学回忆。它同时也具有预防的功能。缓解他们的心理紧张和冲突。大学生娱乐休闲方式主要有(占35.7%,几乎是女生(的比例高出了许多。拓宽了知识面,23.7%学校应多组织丰富多彩的课余活动,比如我们要及时的了解心理压力的成因,心理咨询活动针对咨询对象在心理咨询教育对还未曾
“体育活动”“阅读书刊、报纸”12.5%)的329.6%和
而且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个体
(占28.3%,相对男生的在大学生活中收25.1%)、21.9%)3定义,.组织丰富的课余活动,促进大学生的身心健康
(占)、倍,而女生“看电影、16.5%避免遭到心理问题的困扰,
第五篇:大学生心理健康结业论文
大学生心理健康论文
大学生心理健康论文
学号: 学院: 专业: 姓名:
大学生心理健康
摘要:人一生中,每进入一个新的环境,都会遭遇一系列新的问题,都会遇到一些成长过程中必然会遇到的新矛盾。人类成长智慧启示我们:成长中的矛盾,正是推动我们进行新的学习、获得新的适应能力的力量。本篇将择要介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一般问题。希望这些知识能够帮助我们建立正确的健康观、人生观,能掌握正确理解社会、文化与自我的方法,学会有效筹划自已的大学生活,尽快适应环境,接受新的挑战,以清醒的认识、积极的心态、顽强的意志走上成才之路。关键字:新环境 心理健康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整体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迅速提高,人们在追求身体健康的同时,也关注着心理健康,作为天子骄子的大学生也不例外。现今的大学生具有开阔的视野,活跃的思维,追求个性化的生活方式,充滿着色彩浪漫的情感,但同时也面临着新的心理问题和冲突。
健康是人生的第一财富。对作为天子娇子的大学生来说,心理健康更是学业成就、事业成功、生活快乐的基础。
心理健康是由心理卫生的概念延伸过来的。心理健康通常是指一种积极的心理状态,心理卫生则是指一切维护心理健康的活动及研究心理健康的学问。
心理健康是指具有正常的智力、积极的情绪、适度的情感、和谐的人际关系、良好的人格品质、坚强的意志和成熟的心理行为等。心理键康与一个人的成就、贡献、成才关系重大。心理健康是大学生成才的基础。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 心理健康水平的评定,一般参照四个标准:
经验标准,即当事人按照自已的主观感受来判断自已的健康,研究者凭自已的经验对当事人 心理健康进行判定; 社会适应标准,以社会大多数人的常态为参照标准,观察当事人是否适应常态而进行心理是
健康的判断; 统计学标准,依据对大量正常心理特征的测量取得一个常模,把当事人的心理与常模进行比较; 自身行为标准,每个人以往生活中形成稳定的行为模式,即正常标准。
二、大学生的心理过程: 人的心理活动包括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心理过程有认知过程、情绪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个性心理包括个性倾向。在人的一生中,心理过程随着年龄的发展而展示出不同的特点。大学生作为特定年龄段、生活在特定环境中的社会群体,心理过程具有特殊性,主要表现在记忆、思维、想象等方面。如何根据这些特性来关注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是摆在高等院校教师面前的重要任务。大学生是国家的栋梁和民族的希望,他们的健康成长事关国家富强、社会发展、人类文明。
三、大学生中常见的不良认知: 大学生对自我的不良认知主要表现为自卑。典型想法有以下几种:(1)我这么矮,别人肯定瞧不起我;(2)我长得不漂亮,肯定没有人喜欢我;(3)别人有几项比我强,我就只有认输了;(4)我什么爱好也没有,也没长处,真是没用;(5)我来自农村,家庭条件不好;(6)我表达能力不好,别人都不怎么和我说话,我人际交往不行;
自卑有两种表现:一是与他人比较,觉得在知识、能力、体貌等方面,自已都不如别人;二是面对要做的事或试图达到的止标,怀疑自己的能力。自卑者的认知特点是:低估自已,只看到别人的优点,吸看到完成任务的困难,而忽视有利条件。把自已的成功归因于机遇,把失败归因于无能。在外表和家庭条件方面夸大他人的优势,贬低自已。这样的人生往往既自卑又自尊、敏感多疑、情绪压抑、心境烦乱、胆小怕事、优柔寡断。大学生一方面
要客观、全面地认识自我,既要看到自忆的优点长处,也要看到自己的缺点短处;既要看到别人的优点长处,也要看到别人的缺点短处。另一方面要悦纳自已,优点长处、缺点短处都要接受,一个人的长相、出生是无法选择的,只有悦纳自已,才是最实际明智的态度。成功与失败不能简单归因。主观努力、个人能力强、机遇好、有外界力量相助、任务容易是获得成功的有利条件;而机遇不好、任务难度大、主观不努力、能力欠缺是造成失败的因素。要分析成功和失败的原因,扩大“视野”,既要看到自身因素,又要看到处部因素;既要看到客观条件,又要分析主观努力程度,从而作出恰如其分的评价和相应的调整。
四、大学生的情绪心理 大学生的心理也需要释放,他们在学业、情感、经济等方面受者困扰,压力也可能失衡,例如马家爵就是典型例子,我们应正确释放自己的压力。
控制自己的情绪也是解决压力的正确途径,我们每个人在日常生活中不免要发生不愉快的事情,我们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遇到不愉快的事情要想开些,不要钻牛角尖,为了一些不值得的事情,生闷气,抽闷烟,甚至喝闷酒,这都是不应该的。现在的大学已经不是某些人想象的那样了,太平凡了,但是同时,由于现在的大学里,已经形成了一个不好的环境,我们要适应他们,就要自己要有一种积极的心态去面对他,这是一个过程。总之,有一个好的心态去面对,要学会,自己乐,同时要做一粒快乐的分子,去调动你周围的积极因素,使你总可以在一种积极的环境中,去最大限度的发挥你自已的潜力。
五、如何正确地认识自我: 我们时常在各种报刊杂志上看到目前大学生中存在较为严重的心理问题,大学生中有心理障碍甚至精神病的人数还在不断增加。
大学生是从为数众多的中学生中选拔出来的佼佼者,在心理上有很强的优越感和自豪感。但是与此同时,大学生则承受着更大的压力和挑战。大学生往往自视甚高,很容易受挫折,并随之发生一系列心理卫生问题。从外部环境看,当前不断变化的思想观念、社会生活环境等都对大学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大学生必须快速适应紧张的社会生活节奏;就业竞争的加剧所带来职业选择的提前以及与之相关的高强度的心智付出等也使大学生的心理压力进一步加大。从大学生自身看,大学正是人生成长与发展的重要时期,大学生的生理、心理与社会化的协调发展中存在这样或那样的矛盾冲突,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往往会发生矛盾。面对这些问题,如果大学生不能很好地适应环境解决问题,就会产生一系列的心理障碍甚至精神疾病。
因此,培养良好的人格品质。良好的人格品质首先应该正确认识自我,培养悦纳自我的态度,扬长避短,不断完善自己。其次应该提高对挫折的承受能力,对挫折有正确的认识,在挫折面前不惊慌失措,采取理智的应付方法,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挫折承受能力的高低与个人的思想境界、对挫折的主观判断、挫折体验等有关。提高挫折承受能力应努力提高自身的思想境界,树立科学的人生观,积极参加各类实践活动,丰富人生经验。
养成科学的生活方式。生活方式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已为科学研究所证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指生活有规律、劳逸结合、科学用脑、坚持体育锻炼、少饮酒、不吸烟、讲究卫生等。大学生的学习负担较重,心理压力较大,为了长期保持学习的效率,必须科学地安排好每天的学习、锻炼、休息,使生活有规律。学会科学用脑就是要勤用脑、合理用脑、适时用脑,避免用脑过度引起神经衰弱,使思维、记亿能力减退。
加强自我心理调节。自我调节心理健康的核心内容包括调整认识结构、情绪状态,锻炼意志品质,改善适应能力等。大学生处于青年期阶段,青年期的突出特点是人的性生理在经历了从萌发到成熟的过渡之后,逐渐进入活跃状态。从心理发展的意义上说,这个阶段是人生的多事之秋。这是因为,经验的缺乏和知识的幼稚决定了这个时期人的心理发展的某些方面落后于生理机能的成长速度。因而,在其发展过程中难免会发生许多尴尬、困惑、烦恼和苦闷。另一方面,我国正处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战略目标的关键时期。社会情况正在发生复杂和深刻的变化,社会竞争日趋激烈,生活节奏日益加快,科
学技术急剧发展。这种情况也会在早晚要进入社会的青年学生中引发这样或那样的心理矛盾和心理冲突,例如父母下岗、家庭生活发生变故、学习成绩不佳、交友失败、失恋等。这些心理问题如果总是挥之不去,日积月累,就有可能成为心理障碍而影响学习和生活。让学生正视现实,学会自我调节,保持同现实的良好接触。进行自我调节,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去改造环境,努力实现自己的理想目标。
所以大学生在学生过程中应学会自我心理调适,做到心理健康:
1、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学习是大学生的主要任务,有了学习兴趣就能够自觉地跃入浩瀚的知识海洋里邀游,拼命地吸取新知识,发展多方面的能力,以提高自身素质,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2、保持乐观的情绪和良好的心境,大学生应保持积极乐观的情绪、愉快开朗的心境,对未来充满信心和希望,当遇到悲伤和忧愁的事情要学会自我调节,适度地表达和控制情绪,做到胜不骄、败不馁、喜不狂、忧不绝。心理健康可以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健康的心理品质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基本要求,也是将来走向社会,在工作岗位上发挥智力水平、积极从事社会活动和不断向更高层次发展的重要条件。充分认识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的和谐发展,是以健康的心理品质作为基础的,一个人心理健康状态直接影响和制约着全面发展的实现。心理健康可以使大学生克服依赖心理增强独立性。大学生经过努力的拼搏和激烈的竞争,告别了中学时代、跨入了大学,进入了一个全新的生活天地。大学生必须从靠父母转向靠自己。上大学前,在他们想象中的大学犹如“天堂”一般,浪漫奇特,美妙无比。上大学后,紧张的学习,严格的纪律,生活的环境,使他们难以适应。因此,大学生必须注重心理健康,尽快克服依赖性,增强独立性,积极主动适应大学生活,度过充实而有意义的大学生活。心理健康是大学生取得事业成功的坚实心理基础。目前我国大学毕业生的分配工作已发生了很大变化,大学生都实行供需见面、双向选择、择优录用等方式,择业的竞争必然会使大学生心理上产生困惑和不安定感。因而,面对新形势大学生要注意保持心理健康,培养自立、自强、自律的良好心理素质,锻炼自己的社会交往能力、使自己在变幻复杂的社会环境中,作出选择适宜自己角色的正确抉择,敢于面对困难、挫折与挑战,追求更加完美的人格,为事业成功奠定坚实的心理基础。心理健康有利于大学生培养健康的个性心理。大学生的个性心理特征,是指他们在心理上和行为上经常、稳定地表现出来的各种特征,通常表现为气质和性格两个主要方面。气质主要是指情绪反映的特征,性格除了气质所包含的特征外,还包括意志反映的特征。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特征普遍表现为思想活跃、善于独立思考、参与意识较强、朝气蓬勃的精神状态等等,这些有利于大学生的健康成长。
作为一个大学生,我们应该保持乐观开朗的心情,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为祖国未来的建设添砖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