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集体备课总结

时间:2019-05-12 06:07:0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七年级历史集体备课总结》,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七年级历史集体备课总结》。

第一篇:七年级历史集体备课总结

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初一历史集体备课总结

——崔会英

本学期,根据历史学科实际和学校工作安排的要求,我们初一历史本备课组所有成员一如既往认真工作,搞好集体备课、个人备课、上课、作业、检测、课外辅导等一系列教学环节。各项工作得以顺利地完成,本着“在反思中总结;在总结中调整,在调整中进步”的原则,现对本学期备课组工作总结如下:

一、总体情况。根据学校的安排,本学期初一8个班共配备了2名历史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备课组成员均做到了按学校教学纪律要求认真完成常规教学,未出现迟到、旷教、不备课上讲台的情况。备课组所有教师都能较好完成自己的教学工作任务,学生满意率很好。

二、备课情况。这一学期来我们时刻坚持集体协作的思想,从本学期第一周开始到学期末,均能坚持每周一上午午第一二节课的集体备课,制定学期教学计划,讨论重点难点,合理安排教学进度,尤其是在教学最后一阶段时能很好的制定复习计划,编写复习提纲、练习资料、专题复习材料,使得初一教学工作能正常有序的进行,提高了学生复习的效率,兼顾了减负和增效。

另外我们致力于发扬团队精神,发挥集体智慧,做到“统一要求、统一备课、统一进度、统一考查”。做到优势互补,教学资源共享,研究教材教法、学情学法,根据本届初一学生实际情况制定本学科计划。把教学研究工作落到实处。着力提高课堂效率,向45分钟要质量;课堂上做到精讲多练,课后认真做补缺补差工作。要让每一个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成功的喜悦。同时,我们重点抓如何去“备学生”,如何去“备课堂”和怎样去“备教学方法”,做到内容与形式的有机统一,戒形式主义,克服更多的走过场。期中考试后,我们认真分析试卷及自己所教班级的考试情况,互相交流,互相学习,并对以后的教学进行合理的安排;组织听课,集体交流中将存在的优点缺点反馈给各位教师,促进了教学的提高。

三、存在问题。初一还存在一些问题,如学生基础知识不扎实,学生分析学科知识与社会热点、掌握知识与解题能力有机结合方面仍有待提高。

四、努力方向。更好更严格地抓好备课组建设,特别是从备课组成员的思想入手,要不满足于现状,做到精益求精。强化对课程改革的有关方针和政策以及有关资料的学习,掌握更多的信息,为今后的教学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强化备课组内的教研、讨论气氛,通过讨论、交流,使备课组成员的知识、理论水平得到进一步的提高。总之,一学年来我们初一2位老师都在竭心尽力地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且大胆推陈出新,在各个方面都有了很大的发展。在以后的学年里,我们备课组将始终坚持不骄不躁的优良作风,不断创新,将工作做得更好,为明天的辉煌再做贡献!

第二篇:2013七年级历史上册集体备课

2013—2014学第一学期七年级历史

备课组工作总结

郑国祥

本学期在全组教师的共同努力下,历史备课组活动按时、有序召开,时间大致是双周二上午,四位历史老师都积极准时参加,进行集体备课,比较好地完成了本学期的教学教研工作,现小结如下: 根据学校安排,每周组织全组老师对新课程标准、课改理论进行学习,使全组老师初步把握新课程的基础理念,理解新教材的基本内涵,并充分利用双周五上午的备课活动有计划、有针对性地研讨、分析教材,逐步做到组内统一备课、统一进度、统一作业、统一教案。做到课堂教学的完全公开,逐步形成了互相观摩、积极研讨的好氛围。我们充分利用我们的资料优势,在课堂教学中使用多媒体教学,并收到较好的效果。大多数教师能使用多媒体手段进行课堂教学,而且效果都不错,学生都比较喜欢,又让学生从中得到了更好地锻炼。教学内容地图化。根据教学需要,通过多媒体展示给学生,学生可以形象、直观地获得一些信息,从而能较快感知认识历史现象。教学形式疑问化和开放化。通过创设教学情景,设计程序式的问题,让学生在教师的诱导下逐步进行探究发现,让学生感受、理解知识的产生和发展过程。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内容,为学生设置一些新问题,向学生介绍问题的条件,指导学生观察、分析,而不把结论直接告诉学生,让其自己去思考探索,以自己的思维方式得出结论,教师及时点

评小结,指出最佳途径,揭示正确的规律和一般方法。教学过程训练化。教学本身就是通过知识的传授,使学生掌握技能,最终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认识、理解、练习、再认识、再理解、再练习„„。最后达到熟练的过程。

同时,我们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这里我们提出几个思考:如何让学生在课堂上起主体作用,而教师只在课堂上重视引导点拨?如何加强学科之间的渗透?如何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历史,在历史学习中又能感觉到无限的快乐?如何让学生既能锻炼能力,又能在考试中成为名副其实的“不倒翁”?

总的来说,感谢本组老师对我这个新任历史备课组长的配合,能够做到统一协调行动、共同合作、共同配合,取得较好成绩。今后,我们还将继续努力,争取取得更大的飞跃。

2013—2014学第一学期七年级历史

备课组工作总结

郑国祥

在学校领导的支持指导下,经过初一历史备课组郑国祥、张光福、乐丽、邝石贵等四位教师齐心协力、同舟共济,各项工作得以顺利地完成,本着“在反思中总结;在总结中调整;在调整中进步”的原则,现对本学期备课组工作总结如下:

一、加强全组教师思想作风和工作作风建设

一学期来,我们认真学习教师职业道德规范,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热爱教育事业,发扬奉献精神,工作服从安排,努力做到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教师们能遵循教育教学此文转自斐斐课件园规律,转变教育观念,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热爱学生、关心学生,为了学生的健康发展,不断提高自身的思想素质和业务能力,积极参与各项有益于教学的社会活动,勤勤恳恳,认真做好本职工作。

二、发扬备课组团队协作精神,统筹安排全年级的历史教学工作。

发扬团队精神,发挥集体智慧,做到“统一要求、统一备课、统一进度、统一考查”。做到优势互补,教学资源共享。开学初集体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将课改的理念渗透到教学中,研究教材教法、学情学法,根据本届初一学生实际情况制定本学科计划。把教学研究工作落到实处。着力提高课堂效率,向40分钟要质量;课堂上做到精讲多练,课后认真做补缺补差工作。要让每一个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

受成功的喜悦。注重教学过程,就是要求教师加强每一教学环节的设计与实施,克服教学过程的无序性、盲目性。在重视基础知识的同时,还要注重讲清教材的结构;培养学生的学科能力,加强学法指导,提高学习效率。

三、按时组织集体备课活动,同时充分发挥教研组、备课组的职能作用。

按时组织备课组活动,各位教师遵守工作纪律,认真落实备课方案,做到定点定时定内容,重点抓如何去“备学生”,如何去“备课堂”和怎样去“备教学方法”,做到内容与形式的有机统一,戒形式主义,克服更多的走过场。期中考试后,我们认真分析试卷及自己所教班级的考试情况,互相交流,互相学习,并对以后的教学进行合理的安排;组织听课,在课后,集体交流将存在的优点缺点反馈给各位教师,促进了教学的提高。

四、充分开发利用教学资源,应用多媒体教学丰富历史课堂。

单纯依赖教参,备课就缺少源头活水。老师们多方扩充信息,不断充实,完善备课资料,做到与时相和,与时俱进。每位教师都充分利用学校方便的计算机资源,使用多媒体课堂教学,使现代教育技术以充分利用并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在今后的工作中,要继续发扬优点,注意弥补不足,争取今后的历史教学取得更加令人满意的成绩!

第三篇:七年级历史上册集体备课

第5课

夏商西周的更迭

备课时间

备课地点

参加人员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禅让制到王位世袭制的演变和夏、商、西周三朝建立的史实及更替的顺序。

归纳夏、商、西周三朝灭亡的原因并概括其相似之处。过程与方法

在教师的引导和启发下,通过阅读、独立思考,对历史现象进行初步的归纳、概括和比较。

通过小组合作与竞赛的方式激发学生对历史学习的兴趣,加深对所学知识的了解,让学生学会交流。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夏朝知识的学习,知道我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从而产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通过学习夏、商、西周三朝灭亡的史实,明白“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道理;了解社会的进步和发展离不开奴隶和平民的艰苦劳动,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教学重点与难点:培养学生运用合作、讨论、归纳的方法,了解夏、商、西周的更迭。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前面我们共同学习了远古时代的历史,通过学习我们认识了不少的远古人类,他们的智慧和艰苦创业精神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请同学们谈谈你对他们的印象。

(学生可根据他们对知识掌握的情况,谈谈对北京人、半坡人、河姆渡人、炎帝、黄帝、尧、舜、禹等的体貌特征、生活劳作的认识)

师:很好!这些传说时代人类的艰辛劳动,反映了我国从人类起源到迈向文明经历了曲折而漫长的历程。今天,我们将学习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奴隶社会。在公元前2070年,中国仅次于古代埃及进入奴隶社会,从此我国历史迎来了文明时代,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我国奴隶社会历时近1600年,经历了夏、商、西周、春秋四个时期。今天,就让我们首先来了解夏、商、西周的更迭。学习新课

夏朝

负责夏朝这个小组的同学将派出三名代表,分别以禹、启、夏朝奴隶的身份出现。

“禹”除了介绍他治水的功绩外,重点说明他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一一夏朝的建立者。

“启”主要介绍:(1)世袭制取代禅让制的经过。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或鼓励学生提问,理解“家天下”的含义,是帝王把天下当做自己一家的私有财产,进行统治,世代相传。(2)讲解奴隶制国家机器的构成和作用。(3)讲解夏朝的疆域。注意运用多媒体课件加强直观性。“启”的介绍主要是帮助学生了解夏朝建立的基本史实。

“夏朝奴隶”主要讲解夏朝农业生产、手工业生产以及他们的生活状况。讲解过程中要注意充分运用课本上的图片资料,如石铲、石斧、《桀驾人车》图等,力图使学生对夏朝的社会状况有一个感性认识,激发学生对夏朝社会的兴趣,鼓励他们积极思考,并提出问题,参与讨论,加深对夏朝的了解。

在学生介绍完之后,教师可以提问的方式从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归纳夏朝奴隶制初步形成的表现。

商朝

商朝这一小组的同学可分别以商汤以及平民的身份出现,介绍商朝的基本情况。

“商汤”主要负责介绍商朝建立的经过。教师也可配合他以提问的方式引导各组同学讨论“商汤灭夏的原因”。根据学生的讨论,可出示一些历史图片说明夏桀的残暴,通过夏桀与商汤的对比,帮助学生得出“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结论。同时,“商汤”还应简单地介绍商朝前期社会政局的特点,如盘庚迁都、商朝的疆域、商朝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国家之一等等,使学生对商朝的政治情况有一个大致的了解。

归纳出商朝灭亡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统治者的残暴。

教师帮助学生在听讲解的基础上认识:(1)商朝奴隶制在夏朝的基础上有了迸一步的发展和巩固;(2)商朝文明在古代世界地位突出,占有重要的地位。

西 周

西周这一小组的同学以周武王的身份首先讲述“姜太公钓鱼”的故事,说明周武王能火商的一个原因是他能求贤若渴,拢络民心。其次介绍牧野之战,讲清西周建立的时间、开国君主和都城。最后从政治、经济两方面说明奴隶制的强盛。在政治方面强调统治者实行了分封制,为后面的学习做好铺垫。经济上可出示图片资料从农业生产工具的改进说明奴隶制经济的发展。总 结

师:在同学们的带领下,我们度过了一段愉快的旅行生活。在同学们的共同努力下,夏代的同学讲述得很有条理,商代的同学解说得非常形象,而西周同学的表演则惟妙惟肖,同学们的表现都相当出色,谢谢同学们的辛勤劳动。我想问同学们一个问题:“通过这次旅行,你掌握了哪些历史知识?”(学生活动)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情况与学生共同画出这节课的知识结构。(板书)

提问:大家看黑板,你们发现这节课所列出的时间和以往有什么不同?(引导学生发现这节课出现了具体的历史年代)

这位同学观察很仔细。同学们知道怎样用公元来纪年吗?请同学们课后看“每课一得”,并完成自我测评。

最后,老师还想问大家一个问题:“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发现奴隶制度是一个非

常野蛮、残酷的制度,奴隶在社会上没有任何的权力和自由。请同学们思考,奴隶社会取

代原始社会是进步还是退步?为什么?”

师:同学们的讨论非常热烈,大家都踊跃发表自己的观点,这很好!奴隶社会取代原始社会是进步还是退步,这个问题我们要放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去考虑,恩格斯说:“采用奴隶制是一个巨大的进步。”你的意见如何?请同学们课后继续按照课前准备夏、商、西周材料的方法去寻找资料,并进行归纳总结写成一篇小论文,贴在历史留言板上,以此锻炼我们查找资料、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相信同学们会有更出色的表现!

第6课

夏商西周的社会与国家

备课时间

备课地点

参加人员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能够说出西周分封制的主要内容。

了解奴隶主阶级是通过军队、刑法的暴力镇压和思想上的礼仪教化等手段来统治人民。过程与方法

通过参与、观看西周分封制的模拟表演,学习组织历史短剧演出的方法,丰富的历史想象力。

通过参与设计“西周社会网络示意图”等教学活动,学习采用多种方式表达观点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分封制”和“礼仪教化”,了解它们既有利于奴隶主阶级的统治,又是中国“尊祖敬宗的孝亲观念和德行”这一优良传统形成的渊源,从而加强孝亲观念。教学重点:

说出分封制的主要内容。理解分封制和礼仪教化的作用,学习设计西周的社会网络图。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开始学习奴隶社会的历史,还记得中国的奴隶社会经历了哪几个朝代吗?(生答,教师板书)

统治者在建立了自己的国家后,面临的最重要、最紧迫的大事就是如何巩固自己的统治。夏、商、西周都是当时世界上的大国,当时的统治者究竟是如何管理广大的疆域、统治众多的臣民的呢?今天这堂历史课,咱们就一起来探讨一下这个问题。

讲授新课

请一学生朗读课文“夏商西周时期„„”一段楷体字,然后悬挂“周初分封略图”。引导学生看图并指出西周的疆域非常广大,但当时的通讯和交通手段又极其落后,因此,要有效地管理如此广大的地区,特别是边远的地区,就一定要有一个适合的制度。周正在总结夏、商统治经验的基础上,创立了一种新的统治制度——分封制。

一、西周的分封制(板书)

师:在西周初年,周王实行分封制,大规模分封诸侯,形成了一个能对全国进行有效;统治的控制网。那么,分封制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制度呢?

实行目的(板书)

学生回答略

主要内容(板书)

师:下面,我们请六位同学为大家模拟表演周王分封时的情景,其他同学边观看表演边思考两个问题:“周王对哪些人进行了分封?”“分封制的主要内容有哪些?”(投影)

学生课本剧表演2分钟。场景1:周王分封嫡长子;场景2:周王分封其余诸子;场景3:周王分封功臣;场景4:周王分封异姓贵族。对话主要内容:周王分封;受封者表示效忠)

学生讨论回答问题略。

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进行补充总结)周王对自己的儿子、亲属、功臣和异姓贵族进行分封;分封制的主要内容是周王把某地的土地和臣民授予某个诸侯,叫做“授民授疆土”,同时还规定了受封者的义务,就是诸侯必须接受周王的领导,要治理好自己的侯国和保卫周王;不仅周王能进行分封,诸侯也可以在侯国内进行分封;周王、诸侯等的地位由他们的嫡长子继承。

现在大家都很清楚了,分封制的主要内容包括两个方面:周王进行分封和受对者必须履行义务。(板书)同时,我们还知道了分封制是逐级进行的。

投影“西周分封制示意图”并适当讲解。

引导学生识读“周初分封略图”,找出主要封国都集中在大河流域,而且这些诸侯国国名同今天的一些地名也有联系。之后,提问学生:“为什么主要封国都集中在大河流域?”

学生回答略。

作用(板书)

请学生齐读“通过分封制„„文化发展”一段,并用一句话概括西周分封制的作用。

二、贵族、平民与奴隶(板书)

奴隶制社会的主要社会成员有贵族、平民与奴隶,他们组成了奴隶制社会的阶级结构。请同学们根据课本的有关内容分析、想像一下,贵族、平民与奴隶各包括哪些人?他们在当时各是怎样生活的?

(投影“设计要求”:(1)包括所有阶级;(2)区分出阶级地位;(3)各阶级形成一个相互联系的社会网络;(4)简明、美观)

四个组集中讨论和设计,3分钟后展示各组的成果。

教师通过实物投影仪展示各组设计的示意图,并根据设计要求加以简单点评:各组设计得都不错,只是还有些粗糙,请课后各组认真加以修改,我们将把它贴在教室里。教师可展示自己设计的示意图供学生参考。

师:奴隶主贵族对奴隶和平民进行残酷的剥削和压迫,奴隶和平民也必然要进行反抗。在这种情况下,奴隶主又怎么办呢?

三、军队、刑法与礼仪教化(板书)

在本目中,主要用谈话法和读书指导法进行教学。

军队和刑法(板书)

师(提问):建立军队的目的是什么?夏商西周统治者建立起强大的军队,目的就是对外征战和对内镇压平民、奴隶的反抗。当时,周王的常备军队就在14万人以上,这在当时的世界上是一支庞大的军队。

从夏到西周,都制订了非常严酷的刑法,而且越来越严密。那么,刑法主要是处罚哪些人的?为什么会是这样?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补充总结:从夏至西周,统治者制定的刑法主要是针对平民和奴隶的,而贵族犯法只要缴纳相当数量的赎金就可以免刑。这就叫“刑不上大夫”(副板书)。还有一句话叫做“礼不下庶人”(副板书),什么叫“礼”呢?

礼仪教化(板书)课堂小结

请学生谈谈通过今天这堂历史课的学习有哪些收获。(学生谈时,教师在黑板上作简单的记录,如了解了分封制,学习了用示意图的方法表达观点,知道了一些今天地名的历史渊源等)

第7课

春秋五霸与战国七雄

备课时间

备课地点

参加人员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通过本课学习,了解春秋战国的起止时间,知道春秋五霸、战国七雄,并掌握齐桓公称霸、晋楚争霸、三家分晋、合纵连横的史实。

填充“春秋形势图”“战国形势图”,并结合地图讲解有关史实,学习识读历史地图的基本技能,培养语言表达能力。

通过收集、整理、叙述有关资料、成语典故,增强收集历史资料的能力及表述能力。

过程与方法

课前查找与本课内容相关的资料,初步培养收集资料、处理资料的能力。

本课采用自学汇报式和质疑问题式相结合的方法,小组有选择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主动探究、自主学习和质疑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现

通过收集有关成语典故,培养学习历史的兴趣。通过一些问题的设置,引发学生对历史的思考。

明白国家强大的基础是经济实力、军事实力,更离不开人才的使用。教学重点:

体味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的乐趣,再现这段历史,提高学习历史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从史实中体会、分析春秋战国时代的社会特点。

教学过程:

复习旧知识,导入新课

教师提问:

1、公元前21世纪—前770年,我国经历了哪几个朝代?

2、西周初年,周王为巩固对周边的统治,采取了什么政策?

在学生回答出“采取了分封制”后进一步引发其思考,是不是采取分封制,西周的统治就可以长治久安了呢?

讲授新课

西周末年,镐京被犬戎攻破后,平王把都城迁到洛阳,开始了东周的历史。周王室东迁后,王畿缩小,财源、兵源大大的减少,而且一天天的趋于枯竭,再没有力量支持原有的威风与尊严。各封国于是产生自行扩张领土的野心。从此,诸侯国之间为了争夺领土和霸权,开始了旷日持久的战争。于是,历史进入春秋战国时代。(板书课题)

教师交待:东周分为春秋、战国两个时期。“春秋”与“战国”名称的由来。

请同学们根据预习情况完成如下内容,并请一同学用电脑把文字编辑在屏幕上:教师与同学们一起确定本节课研究的内容:

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结合自己查找到的有关资料选择感兴趣的主题,一起研究学习后,进行汇报。

给大家时间分头学习、研究、准备。

汇报开始:

教师事先设计一组问题,参与大家的质疑活动。如果学生在质疑活动中涉及到以下问题,教师可不予考虑,如没有涉及,教师再结合此环节进行补充。(此过程旨在对学生的质疑活动给以补充)

设计问题如下:

一、关于齐桓公称霸

1、齐桓公为什么能首先称霸?(旨在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

(第一,任用管仲为相,改革内政,提倡节俭,发展生产,还改革军事,这些措施,使齐国很快国富兵强,具有争霸的雄厚实力;第二,提出“尊王攘夷”的口号,积极开展对外活动,借“尊王”之客,行争霸之实。第三,齐国在山东北部,背山面海,拥有山海渔盐之利,经济富裕,这为其争霸提供了有利的物质条件。公元前651年,齐桓公在葵丘举行会盟,连周天子也派人参加,齐桓公正式成为中原霸主)

2、可不可以说齐桓公的霸业就是管仲的霸业?

你认为他俩谁的作用更大?(旨在考察学生对历史的深刻分析,体会欲成就大业,需重用人才,及一代霸主的胸襟)

可以有两种观点:(1)齐桓公的作用更大,因他有雄才大略,重用管仲等人才;(2)管仲作用更大,因为他辅佐齐桓公,制定正确的策略,进行改革。

3、你对齐桓公称霸最感兴趣的是什么?并说明理由。(旨在使学生对历史产生认同感,学以致用)

二、关于问鼎中原

1、楚国是不是周初的分封国?(旨在联系旧知识点)

九鼎,古代传说夏禹铸了九鼎,象征九州,成为夏、商、西周三代传国的宝物。周王朝掌有它,是作为中国最高统治者的凭证。楚国问鼎,是挑战王权,是暗示想取而代之)

2、根据学生介绍的情况,教师可酌情补充宋囊公争霸失败、秦穆公西霸及南方吴越争霸等基本情况。

三、关于合纵连横

1、战国时代,除了使用武力之外,还有什么特点?

(各国还不断展开政治、外交上的攻势)

2、六国合纵抗秦为何未成功?

(秦国用贿赂、威胁的手段破坏合纵,各个击破;五国间利益不一致,“朝秦暮楚”,立场不坚定)

请同学们总结一下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特点。(旨在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

教师可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补充:小国林立;大国争霸;政变不断发生;不断有旧国灭亡,新国兴起;一次大战调整一次霸权;新生事物如雨后春笋„„总之,此时的社会主题是:动荡、变革、争霸。

课堂辩论

(旨在培养学生辩证的历史思维能力及表达能力)

有人说,春秋战国时代把人们带进了战乱,对社会起了破坏的作用,延缓了历史的发展。有人说,春秋战国时代“在战斗中成长”,推动了历史的发展。你的观点如何呢?

(观点相同的同学组成一组,两小组之间展开辩论。要求:观点明确、论据充分)教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小结:有延缓作用,更有推动作用。推动作用远远大于延缓作用。各国为了争霸的需要,竞相改革,发展经济,增强军事实力,竞相重用人才,推动了社会的发展与文化的进步。同时在战争中增进了民族融合。大国争霸、兼并的过程,也是国家趋于统一的过程。

布置作业

把收集到的成语故事或改写成剧本,或画成图画,贴到“历史学习留言板”上。教师多作业情况进行打分,计入个人档案。

第18课

昌盛的文化

备课时间

备课地点

参加人员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知道佛教和道教产生的时间、传入路线及基本教义,了解佛教、道教对中国文化的深远影响。

学习司马迁生平及其编撰的《史记》的内容特点,了解什么叫纪传体。

学习秦陵兵马俑的发掘情况及意义,想象秦陵兵马俑的阵势和设计原因。过程与方法

运用谈话法,了解佛教、道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运用讨论法,学习司马迁及其编撰的《史记》。

运用竞赛法,回答想象的秦陵兵马俑的阵势和设计原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谈话法学习佛教、道教的基本情况,形成一种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为学生自主学习下面两个子目创造良好的条件。

通过学习司马迁编撰《史记》的史实,培养学生严谨治学的精神和实事求是的治史态度。

通过小组讨论学习秦陵兵马俑的有关情况,感受当年秦始皇威征六国、一统天下的威武,树立开拓进取的精神。认识到秦陵兵马俑是中华祖先对世界文明的贡献,激发起民族自豪感。并养成乐于同他人合作,共同探讨问题,交流学习心得的品质。教学重难点

通过学习讨论,学习司马迁及其编撰的《史记》,培养学生严谨治学的态度。教学过程设计

复习过渡

秦汉时期是我国封建国家大一统的时期,经济的繁荣带来了科学文化的昌盛,前面我们学习了秦汉时期许多领先世界的科学技术,今天我们学习秦汉时期在宗教、史学、雕塑等方面的文化成就。

讲授新课

佛教——西汉末年从印度传入中原

师:我们来看看佛教基本的教义,佛教认为:现实人生就是“苦”,生老病死全都是苦,只有信奉佛教,努力修行,才能在来世得到幸福,而目前只有忍耐。这种教义要求人们放弃对现实美好生活的追求,放弃对现实阶级压迫的斗争,有利于维护封建统治阶级的统治。于是在统治阶级的大力提倡下,佛教在中国兴盛起来并流传至今。同学们算一算,西汉至今大约有多少年?(两千多年)因此,佛教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请同学们来举些例子加以说明。

道教——东汉年间在中国土生土长

师:道教是东汉年间在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道教的思想主要起源于神仙方术和道家思想,认为生活在现实的世界是一件乐事,死亡才是痛苦的。道教对我们今天的文学、音乐、绘画、医学等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史学

(出示司马迁的名言:“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这句话大家很熟悉,它出自于哪里呢?它出自于司马迁写的史学巨著《史记》

关于司马迁与《史记》的有关内容我们采用同学们自主学习的方式,先请大家用5分钟时间阅读有关内容,然后小组讨论完成下列思考题:(出示准备好的题目)

(2)简介《史记》的写作特点(用史实说明);

1、简介司马迁其人。

《史记》的编写,前后花了近二十年的时间。

2、简介《史记》的写作特点。(用史实说明)

《史记》的特点是:体例完备,史料详实,叙事简洁,文笔生动。

体例完备:《史记》首创纪传体的体例。记述了从传说中的黄带到汉武帝时期约三千年的主要史实,全书52万多宇,包括十二本纪、十表、八书、三十世家、七十列传,共130篇。

史料详实:司马迁很讲究史料的真实性,如关于燕太子丹“天雨栗,马生角”的传说,司马迁就没有采用。

叙事简洁:往往寥寥数语就能写出一个人物的特点,数百个字就能讲清一个人物的心态、一个事件的来龙去脉。

文笔生动:展现了多种多样的人物图画,个个栩栩如生。即使是同一类人物,也性格各异,各不相同。

3、简单说出纪传体与编年体的不同。

纪传体:以人物传记为中心的史书体裁。便于考察各类人物的活动及各项制度的发展。历代所修的“正史”均采用此体例。

编年体:按年月日顺序编写史书的体裁。以年月为经,以事实为纬,便于看出同时期各事件间的联系。

雕塑——秦陵兵马俑

同学们都知道中国举世闻名的秦陵兵马俑艺术,它是世界艺术史上的一颗明珠,被誉为“世界第八奇迹”,1987年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这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

秦始皇陵位于陕西省临潼县城东正公里处,这是一庄尚未开发的地下文化艺术宝库,内涵极其丰富。1974年,在秦陵附近,发现了一座面积达1.4万多平方米,约有6000多个随葬品的一号兵马俑坑,后来又发现了二号、三号坑,坑内陈列着兵马俑8000多个,还有一匹匹形同真马大小的陶马和战车,它们是用黄泥雕塑烧制而成。(出示兵马俑图片系列,单个的和整体的)下面给大家两个问题,准备一下,我们以小组竞赛的方式完成。

(1)请同学们根据看到的和体会到的,对兵马俑做个描述。

(2)请同学们想像一下,秦始皇为什么要设计如此规模巨大的兵马俑在自己陵墓周围?

(以鼓励小组内的团结与合作)

总结回顾

同学们,我们今天学习了秦汉时期的文化,主要介绍了宗教、史学和雕塑三方面的内容。为了便于同学们记忆,我们可把今天学习的内容概括如下:(可全班朗读)说秦汉,道秦汉,秦汉文化不简单;西汉佛教传进来,东汉道教兴起来;《史记》首创纪传体,秦陵兵马俑创造了世界大奇迹。

第21课

南方经济的发展

备课时间

备课地点

参加人员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知道北方人口的南迁和民族交往促进江南经济开发的史实。

二、过程与方法

1、分析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和作用。

2、制作“南方经济发展”的图表。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明确南方经济的发展,是北方南迁人民和南方人民共同开发的结果。通过此学习,认识到不同地区之间的交流对于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进一步增强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江南经济的开发是本课的重点。由于北方的长期战乱,造成人口的大规模南迁,不仅使南方增加大量的劳动力,而且带来先进的生产技术,促进了江南地区经济的开发和发展。这是继春秋、秦汉之后,江南地区又一次大规模的开发和发展,并对我们南北经济发展逐步走上平衡,以及在经济重心由北向南转移的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

教学难点:江南地区经济开发的原因。教学过程设计

一、人口大量南迁

一是指出“口大量南迁”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北方长期战乱而南方相对稳定造成的,同时,“人口大量南迁”是我国古代史上时间最长、规模最大的一次人口流动高峰。

二是运用“北方人口南迁图”,使学生知道三条南迁路线的大致情况。

三是分析北方人口大量南迁的作用:一是改变南方人少地广的局面,有利于垦辟荒地;二是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生产经验,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二、江南经济开发

农业经济的发展:一是与三条南下路线相应形成的巴蜀、江浙和两湖、江西三个先进的农业经济区;二是促进了岭南农业的初步开发。此外,农业技术的进步和农业商品化的倾向也是农业发展的一大特色。

1、农业经济

随着北方人口的大量南迁,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生产经验,也增加了南方的劳动力,促进了南方地区的经济发展。两晋南北朝时期,由于广大人民的辛勤劳动,江南地方已逐渐改变了过去的落后面貌,且有逐渐追赶黄河流域之势。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过程也肇始于此。其标志就是隋朝为了使南方财富流入北方,开凿了南北大运河。从此,南北经济联为一体,中国古代经济发展进入了更繁荣的时期。

年三熟),达到早晚连作、春秋互补的目的,而且也利于在不同的自然条件下,开拓荒地,因地制宜地发展生产,丘陵高亢之区,也可以各尽其利。

这一时期生产技术的改进,表现为农业工具的改进和牛耕方式的演变。六朝时期由于大量圩田、湖田以及山间丘陵地的开垦,由二牛抬杠式的单长辕犁经改进出现了短辕犁。短辕犁的先进性在于操作灵活,对耕地的选择性小,适应性强。它能够灵活地掌握犁沟的宽窄、耕地的深浅,更便于调转回旋,比长辕犁轻巧省便得多。这为一牛一人牛耕方式的出现创造了条件。这种牛耕方式更适宜于个体小农经济的操作,自从在这一时期出现并基本定型后,一千多年来一直成为我国农业生产中的一种主要牛耕方式。

此外,栽桑养蚕以及园艺果树(柑橘、荔枝、龙眼、橄榄、桃李等)、药材种植等业日趋兴旺,农产品商品化趋势向上升,也构成了东晋南朝时期农业经济的一大特色。多种经营不仅增强了世族豪强地主的经济实力,也丰富了整个社会物质生活的内容,使南方经济向深度和广度发展。

2、手工业经济

造船业:东晋南朝造船业有较大的发展。建安郡的侯官(今福建闽侯)、番禹(今广州市)都是当时造船业中心。湘州也是制造大船的据点之一。东晋末建康一次风灾,据说损失的船只达10000艘。梁时大船的载重量已达20000斛(约2000吨)。有人认为,南齐时,有个慧深和尚到达了美洲,如果这一说确实,那么中国人到美洲要比哥伦布早一千年。

造纸业:自汉代发明造纸术后,经过500多年,到南朝造纸业又有了更大的发展。无论在产量、质量、加工等方面都有新的提高。在原料方面,90%仍为麻,此外,又发展到桑皮、藤皮、稻草、麦秸。在品种上,除白纸外,还能制造青、赤、绿、桃花等色纸。白纸比汉纸更平滑、细薄、洁自。南梁萧绎《咏纸》诗云“咬白犹霜雪,方正若市棋”。纸的产量也有很大提高。梁简文帝萧纲做太子时,把四色纸3万张送人;大书法家王羲之任会稽内史时,一次赠送谢安纸9万张。东晋南朝时,纸已不再是贵重难得之物。东晋末桓玄曾下令,“今诸用简者,皆以黄纸代之”。南朝时,纸已完全代替了竹简和绢帛,这对文化、科学乃至书法艺术的发展都有重要的意义。

制瓷业:青瓷是中国瓷的鼻祖。东晋南朝是青瓷发展的成熟阶段,青瓷烧造成为专业。当时的瓷业以越窑规模最大,产量最高,质量也最好。越窑的主要产地在浙江上虞、余姚、绍兴等地,这里是我国最先形成窑场众多、分布地区广、产品风格一致的瓷窑体系。其烧制的青瓷,釉色灰青,透明而润泽,洁莹如玉,在当时已能够大量生产,为南朝上流社会广泛使用。江苏、浙江地区的六朝墓葬都有青瓷出土。宜兴西晋大将周处墓出土的熏炉极为精巧,表现了高超的烧制技术。还有仿生活用品的青瓷米筛、畚箕、水桶等,说明青瓷用途已在生活中十分普及。总之,这时期的瓷器已逐渐代替漆、木、竹、陶、金属制品,显示出它胜过其他材料的优越性。

纺织业:这一时期,用麻织成的布品种增加,质量也提高。其中高级织品甚为精巧,以至刘裕因其“精丽劳人”而下令禁织。随着纺织技术的提高,到南朝末年,出现了晚上浣纱而次日早晨织就的“鸡鸣布”。刘裕灭后秦,曾把关中锦工迁往江南,成立锦署,此后南方高级丝织业有不进一步发展。其织成的纱幔,内外相观,飘着烟雾。不过,此时南方丝织业虽日趋发达,还比不上北方,要赶上和超过北万,则是唐代以后的事了。

3、商业城市的兴起:重点介绍建康、苏州、杭州等江南名城。

4、海上贸易雏形:向东到朝鲜半岛、日本,向西至印度、伊朗、大秦,开通了:海上丝绸之路。

[小结]

三国两晋南北朝是我国历史长达300多年的政权分立时期。在这期间,北方处于政局动荡、战争不断、分立混乱的局面。南方地区相对稳定,又因北方战乱,人口大量南迁,江南经济得到开发。而江南六朝是江南经济发展的重要时期,并为唐宋全国经济重心南移奠定了基础。

第四篇:七年级历史集体备课计划

七年级历史集体备课计划

崔会英

为了充分发挥集体智慧,集思广益,博采众长,在充分研究课程标准和教材的基础上,结合学生和学校实际情况,集体商讨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共同研究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根据学校集体备课实施方案,制订如下计划:

一、备课时间、地点

集体备课时间:每周一上午。备课地点:政史地组办公室。

二、备课的原则

1、以历史《课程标准》为准绳,以教材为依据,以教师用书和其它资料作参考。

2、一切从实际出发。根据学校现有办学条件和学生实际,集体探讨切实可行的教法、学法。

3、实效性。让学生学有所获,学习能力和学习成绩不断提高,让老师教有提升,在合作交流中成长。

三、备课主要内容

每次备课的内容为下一周即将上课内容。主要商讨:教学目标;重难点确定及如何突破;对教材的合理取舍;课堂教学手段及方法;学生学习方法的选择、教学中出现问题的处理等。

四、备课准备:准备好《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历史教科书、历史地图册和填充图册、教师教学用书、同步达标训练和其它相关资料。

五、备课要求:

1、自主备课时,每位教师都要先作准备,深入钻研课标和教材。作为主备人要写好备课提纲,提出初步设计方案,列出心中的困惑和疑问,提出新的想法和发现,提交备课组讨论;

2、集体研讨时,大家积极参与,人人畅所欲言。提倡说真话,说实话,相互启发,相互借鉴。求大同,存小异,达成基本共识,形成集体教案。

3、集体教案只供参考,并不要求形成统一的上课模式。每位教师还须结合本班实际和个人教学风格,进行优化设计,形成个性化教案,然后进行教学。

4、统一教学进度,统一单元测试。

第五篇:九年级历史集体备课总结

九年级历史集体备课总结

一、在本学期所作的主要工作:

1、在本学期我们初二历史集体备课组以新课标为指导,针对各种可能出现的问题,积极组织同组教师进行集体备课,或选择教法和学法,或设计作业,或营造情景。累计集体备课8节,其中重点集体备了三个老师的公开课。

2、通过组内集体备课,开课,评课,磨课活动,积累了一定的教学科研理论和方法,为今后的教育教学奠定了更好的基础。

3、及时了解每个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精心设计单元练习题、期末综合题。针对学生还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及时会诊,查漏补缺。

4、共同探讨了多样化方法和现代化手段,努力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历史教学质量。

二、集体备课组中存在的不足:

1、集体备课有时针对性不强,流于形式,特别是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往往是备好的课不得不进行必要调整,统一的的备课内容得不到很好的落实。

2、新课程的理念落实得不够到位,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成分还比较多。

3、学生对于历史学科的学习态度还不够端正,学习习惯尚不够良好,学习方法有待提高,需要老师进一步强化指导。

4、在试卷命题方面,还缺乏全面的把握,难易度、区分度方面做得还不好。

三、今后努力的方向:

1、加强集体备课的针对性,努力服务于课堂教学,同时加强对学生学法的指导。

2、强化落实新课标的教学理念,突出学生的学习主体意识,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

3、进一步端正学生对历史学科的学习态度,培养学生良好的历史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4、实质性地开展课题研究,少一些形式,多一点具体的内容。

5、加强中考、新课程改革等信息的收集和处理,关注中考命题趋势,在平时的课堂渗透中招意识。初三的教学工作是直接面对中考考试。做为初三教师不能只顾眼下,闭门造车,不去学习来了解新信息。因此,我经常浏览时下最新的教学参考、杂志,多留意中考考试方面的信息,便于更好的把握中考命题的趋势,力争在平时的教学中渗透中招意识,教给学生一些基本的技能和做题的方法。平时教学中,要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综合能力的培养,做到功在平时,形成习惯。

下载七年级历史集体备课总结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七年级历史集体备课总结.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历史集体备课教案

    州 中 集 体 备 课 教 案 学 柏 正 达政史地教研组 旧 罗斯福新政教案 教材分析: 1、本节课是人民版必修二专题六《罗斯福新政与当代资本主义》的第二节内容,它在本专题中起承......

    历史集体备课工作总结

    历史集体备课工作总结 一学期已经结束,在学校领导的支持指导下,经过政史地备课组我们几位教师齐心协力、同舟共济,各项工作得以顺利地完成,本着“在反思中总结;在总结中调整;在调......

    集体备课总结

    北庭镇小学集体备课总结 集体备课是教师合作研究的一种最有效的形式,是发挥教师团队精神,集思广益,取长补短的备课形式。它可以充分发挥教师的群体智慧,使教师在研究交流的思......

    集体备课总结范文

    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综合教研组 集体备课总结 为提高语文教师教学、教研水平,迎接素质教育课堂教学考核, 8月26日—9月4日,我们小学综合集体备课组在冯蹬先副校长的指导下......

    集体备课总结最新(大全)

    工作总结,以年终总结、半年总结和季度总结最为常见和多用。就其内容而言,工作总结就是把一个时间段的工作进行一次全面系统的总检查、总评价、总分析、总研究,并分析成绩的不足......

    集体备课总结

    集体备课总结 经过一学期的教学工作,我积极探索创新,努力实践,教学质量和水平有了提高,教学观念发生了巨大变化,关爱学生、尊敬学生的观点已渗入心中,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发展更为......

    集体备课总结

    数学集体备课总结 俗话说: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院。只有搞好集体备课才能从整体上提高教学质量。集体备课是集众人智慧采众家之长,加强集体备课可以提高教学效益,实现资......

    集体备课总结

    玛热勒苏乡寄宿制学校小学部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集体备课工作总结 随着新课程标准及实验教材的更新,必然要有新的教学方法与之适应。面对不同的环境、不同的教学对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