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树立“四个意识” 建设新城
树立“四个意识” 建设昌平新城
十八届六中全会以来,党中央高屋建瓴,结合当下实际,提出了“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的理论。“四个意识”的提出,成为新的治国理政的指导思想,是全党全国人民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的思想结晶和宝贵经验,也成为了今后全国人民特别是党员干部行为举止的具体指导。
我们要以党员的标准为行动准则,就要认清“四个意识”的题中之义。
“政治意识”实际上是路线问题。全国上下进入了全面发展的良好局面,追根溯源,是我们坚持在社会主义道路上不断披荆斩棘,努力奋斗取得的成果。正是中国共产党审时度势,在民族被压迫的困境中领导全国人民做出正确选择,才在民族解放,国家发展的斗争中探索出复兴中华民族的科学之路。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所以,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就是要坚定不移地围绕在党中央周围,信心十足地走社会主义道路,高扬社会主义旗帜,不断把社会主义建设的各项工作推向前进。牢固树立“政治意识”,选对了方向,走准了道路,我们的事业才能避免南辕北辙,才能蒸蒸日上。
“大局意识”就是一切工作要有整体性。“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大局是站在全局和整体的高度对所有工作进行全盘性谋划的宏观战略,对局部工作具有统筹性作用,这就需要基层组织和个人要有自觉服从大局,坚决维护大局,主动靠近大局的精神,避免在工作中出现另起炉灶的不合理现象。事实证明,只有以全局的思维统筹局部,将细枝末节的工作统归到全局中来,我们的事业才能取得预期效果。所以大局面前,要摒弃个人利益,避免单打独斗,以团结协作的精神为党和人民的利益积极工作,以实现协调发展,全面发展的目的。
“核心意识”实际上是确认我们事业的领导集体的问题。如果缺少了领导集体,所有工作都将是一盘散沙,毫无意义可言。历史和现实都毫无争议地证明,中国共产党凝结了中华民族的集体智慧,在不断的历练中成为了中华民族复兴大业的坚强领导核心。牢固树立“核心意识”,就是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紧密团结在党中央周围,维护党中央权威,拥护党中央决策,将党中央的核心凝聚力充分辐射到社会工作的各个领域,画出一个又一个的同心圆,共同谱写中华民族伟大事业的五彩华章。
“看齐意识”实际上是行动指南。“步调一致才能得胜利。”一切向党看,一心向中央,全国上下凝心聚力,才能形成四海八荒的战斗力,才能在攻坚克难的道路上越走越远。牢固树立“看齐意识”,就是我们的一切行动都必须要与中央的精神保持高度的一致性。中央的的政策、方针要落地生根,造福于民,就需要基层组织和人员结合实际不折不扣地加以执行。
当前,全国上下正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加紧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努力奋斗,全国人民尤其是党员干部务必与党中央保持思想上的高度一致,专心齐步走,努力加油干,才能高扬社会主义的大旗,才能为人民群众创造更加全面的福祉。作为**公司的一员,一名**区的建设者,我应该有树立“大局意识”,要自觉服从服务于党和国家的工作大局,服从服务于国家建设和深化改革的全局,以建设国际一流科教新区,为统一目标;用“政治意识”来武装自己的思想,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牢记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的身份,约束自身行为,发挥个人作用;增强“核心意识”,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坚决维护中国共产党这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维护党中央作为全党的领导决策核心,维护总书记这个核心,结合实际就是坚信铭嘉公司领导班子的领导核心作用,在上级部门的正确领导下,发展我们的事业;提高“看齐意识”,一切向党看,一心向中央,全国上下凝心聚力,才能形成四海八荒的战斗力,才能在攻坚克难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强化“四个意识”不仅内涵丰富、要求严格,而且相互联系、相互支撑,是一个有机的统一整体。其中,强化政治意识是前提,为强化大局意识、核心意识和看齐意识提供坚实基础;强化大局意识是关键,体现强化政治意识、核心意识和看齐意识的具体成果;强化核心意识是根本,反映强化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和看齐意识的最高政治要求和最终落点;强化看齐意识是保证,为强化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提供路径方法。
要严守规矩,做到讲政治、顾大局、守法纪,主动把本职工作放到全公司工作的大局中去思考谋划,时刻把党纪和国法挺在前面,做到敬畏法纪、严守法纪。要勤学善思,不断加深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和本职工作规律的认识,加深对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的理解,加深对世情国情公司情况的把握。要立足本职岗位,在提高服务水平、加强团队协作、创新工作方法等方面体现责任担当,努力把繁杂琐碎的工作做成精品,善于和同事协调配合,促进本职工作常做常新。要甘于奉献,继续发扬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精神,尽心尽力、兢兢业业做好本职工作。
第二篇:树立四个意识争做四个模范
牢固树立四个意识自觉争做四个模范
中华人民共和国60周年华诞在即,街道担负着国庆庆典活动晚会群众联欢、标兵、维稳等重要任务。为了确保各项任务的万无一失,工委要求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党员干部要进一步增强完成任务的光荣感和责任感,以昂扬的精神状态、忘我的工作干劲、一流的工作标准、一流的工作效率投入到国庆庆典晚会的各项任务中。具体做到牢固树立四个意识,自觉争做四个模范。
一、牢固树立政治意识,自觉争做政治坚定的模范。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党员干部要站在讲政治的高度,充分认识做好国庆庆典各项任务的重大意义,进一步提高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把维护地区安全稳定做为讲政治的具体体现,坚持看待问题注重政治因素、分析问题注重政治影响、解决问题注重政治后果,坚决贯彻区委的部署要求,落实第一政治责任,确保国庆安全保卫工作万无一失,实现区委提出的“绝不发生恐怖袭击事件、绝不发生重大群体事件、绝不发生重大政治事件、绝不发生重大民族事件”的工作目标。
二、牢固树立大局意识,自觉争做服务稳定的模范。要坚决树立稳定是大局的观念,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党员干部要自觉做到下级服从上级、个人服从组织,把一切工作的着力点和落脚点确保国庆庆典期间的安全稳定上;担负任务的党员要正确处理好个人、家庭与任务之间的关系,完成任务坚
持高标准,落实指示坚持严要求;要教育和引导党员干部和社区居民群众紧紧围绕上级党组织开展工作,自觉把思想和行动引导到维护本地区本社区安全稳定上来;要搞好本单位和本社区维稳形势分析和安全隐患摸排工作,不放过任何一个疑点,不忽略任何一个细节;要注意搞好协同配合,积极与有关单位加强联系,确保联络畅通,发现情况及时报告、妥善处置。
三、牢固树立责任意识,自觉争做爱岗敬业的模范。各级党组织要强化责任意识,实行街道处级领导包社区、社区书记包重点人、党组织成员包楼门院责任体系,建立定期联系制度、分析制度、包案制度、走访制度等责任制度。要管好自己的人,街道和社区人员要做到思想不偏离、行为不失控、工作不被动,认真做好重点人员的工作,确保本单位、本社区人员思想统一、步调一致;要守好自己的门,落实好值班制度,遇有情况及时上报,发现问题有效处置,实现守土有责的目标;要干好自己的事,教育引导党员干部树立“立足岗位做贡献,我为国庆添光彩”主题活动,促进广大党员以更高的工作标准,更加饱满的工作热情,投身本职工作,为国庆营造和谐、安全、文明、向上的良好氛围。
四、牢固树立先锋意识,自觉争做攻难克险的模范。要切实把党组织的先进性具体体现在圆满完成国庆庆典的各项任务中,弘扬奥运精神,发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 的作风,关键时刻叫响“看我的、跟我来”,形成党组织的先进性建设和国庆庆典活动各项任务相呼应、在工作上相促进的良好局面。要巩固和深化第二批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成果,教育和动员广大党员立足本职,埋头苦干,高标准地做好各项工作,充分展示我街道全体党员干部的风采,为做好国庆60周年庆典任务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第三篇: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心得体会
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心得体会范文
牢固树立“四个意识”,是对党员干部提高素质的全面要求,也是实现党政党风建设的必要过程,下面是 小编精心整理的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心得体会范文,供大家学习和参阅。
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心得体会
近日,中共中央组织部部长发表署名文章《培养选拔干部必须突出政治标准》,其中提到的“五看”,第一条就提到了“政治忠诚”。组织部门作为党委的重要职能部门,组工干部更应该牢固树立“四个意识”,深刻认识政治忠诚的重要性,切实做到“四个服从”,始终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标看齐、保持高度一致的干部。
一是要保持政治意识,做到服从组织听指挥。
组工部门作为培养和选拔干部的关键部门,政治忠诚是能否听从指挥的重要保证。深刻认识政治忠诚的重要性,是每一位组工干部强化政治意识的思想前提。从一而始地保持政治忠诚,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现实需要,也是党中央对全体组工干部提出的政治要求。组工干部要带头讲理想、讲信念、讲信仰,让政治意识成为党员干部的心灵土壤,切实做到服从组织听指挥,在急难险重任务面前能够勇挑重担,面对大是大非要敢于挺身而出。
二是要保持大局意识,做到服从大局善谋划。“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组工干部要顾全大局,就是保持政治忠诚的行动前提,始终做到不偏离、不游离、不脱离,正确处理暂时利益与长远利益、个人利益与整体利益的关系。在处理工作时,绝不能只埋头于具体事务,而应该与国家建设、改革的大局联系起来,善于围绕大局筹划部署工作,学会从大局出发,以大局着眼,自觉地把各项工作融入大局之中来思考、谋划和部署,找准工作的结合点和着力点。
三是要保持核心意识,做到服从原则选能人。
公道正派是组织部门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优良传统,是组工干部最核心的价值理念和最基本的工作要求。公道正派既是一种道德情操和思想境界,又是一项基本的行为准则和工作要求。在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做到公道正派是最起码的要求,只有做到公道正派,才能把那些真正为人民群众谋福利的干部选出来,让优秀干部在更大的领域、更广的范围,为更多的人民群众服务。
四是要保持看齐意识,做到服从本色做表率。
在不同的时代,组工干部虽然具体工作不尽相同,却表达着对党始终如一的政治忠诚。组工干部永远是党中央最可靠的助手、最信赖的参谋、最有力的武器。在新时代,工作方式可能要变,但对党保持政治忠诚的红心永远不变。面对吹响的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号角,组工干部应将继续展现政治忠诚的本色,做好干部队伍的排头兵,为党完成历史使命提供坚强的政治保障。
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心得体会范文 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强调,全党必须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是加强党的建设、坚持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增强党的团结统一、形成全党的向心力、凝聚力和战斗力的重大举措,具有丰富的思想内涵。
牢固树立政治意识,要求从政治上看待、分析和处理问题,要求党员干部增强政治意识,就是要求党员干部在瞬息万变、错综复杂的形势下,保持清醒的政治头脑,具有正确的政治思想、坚定的政治立场、敏锐的政治观察力、鉴别力。要求全体党员干部一定要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始终与党中央保持政治上的高度一致,这是对党员干部第一位的要求。
牢固树立大局意识,要求自觉从大局看问题,把工作放到大局中去思考、定位、摆布,做到正确认识大局、自觉服从大局、坚决维护大局。增强大局意识,就是要正确处理中央与地方、局部与全局、当前与长远的关系,自觉从党和国家大局出发想问题、办事情、抓落实,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确保中央政令畅通。要善于围绕党和国家的大事认识和把握大局,观察形势,分析问题,自觉地在顾全大局的前提下做好本职工作。要善于处理眼前与长远、局部和整体、个人和集体的关系,牢牢抓住党的中心工作,在优先和重点解决主要矛盾的同时推动各方面工作的发展;自觉地维护党的工作大局,要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科学判断和决策部 署上来。
牢固树立核心意识,要求在思想上认同核心、在政治上围绕核心、在组织上服从核心、在行动上维护核心。增强核心意识,就是要始终坚持、切实加强党的领导特别是党中央的集中统一领导,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更加坚定地维护党中央权威,更加自觉地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更加扎实地把党中央部署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在、幸福所在,必须要不断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牢固树立看齐意识,要求向党中央看齐,向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看齐,向党中央决策部署看齐,做到党中央提倡的坚决响应、党中央决定的坚决执行、党中央禁止的坚决不做。总书记指出:中央政治局的同志必须有很强的看齐意识,经常、主动向党中央看齐,向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看齐就是要求全体党员干部一定要自觉主动地以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向党中央看齐、向党的领袖看齐、向党的决策看齐,跟上步伐,保持一致,确立标准,不能偏离;必须向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看齐,审视自己的思想、行动和工作成绩,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牢固树立“四个意识”,自觉维护习总书记的核心地位,对于维 护党中央权威、维护党的团结和集中统一领导,对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更好凝聚力量抓住机遇、战胜挑战,对全党团结一心、不忘初心、继续前进,保证党和国家兴旺发达、长治久安,切实做到对党忠诚、为党分忧、为党担责、为党尽责。
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心得
“四个意识”是党对每一位党员提出的基本要求,内涵丰富、意义深远,总书记曾强调全党同志要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切实做到对党忠诚、为党分忧、为党担责、为党尽责。
政治意识,要求每位党员同志都要守规矩、讲纪律,牢牢坚守政治底线。坚定政治信仰、鲜明政治立场、坚持政治原则、保持政治清醒和政治定力、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
大局意识,要求每位党员同志要胸怀大局,从大局看问题,把握大局大势,提高站位,放宽眼界,正确认识大局、自觉服从大局、坚决维护大局,着眼全局与长远,自觉从党和国家大局出发想问题、办事情、抓落实,切实处理好局部与全局关系,个人与整体关系。
邓小平同志曾说过“任何一个领导集体都要有一个核心,没有核心的领导是靠不住的。”核心意识要求每位党员同志在各项工作上都要围绕中心,要始终坚持党的领导特别是党中央的集中统一领导,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看齐意识,指党员干部在任何情况下都应做到把服从党的利益放在第一位,要求每位党员同志向党中央看齐,向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看齐,向党中央决策部署看齐,向党中央高度看齐,这既是一种政治责任和政治要求,要牢固树立看齐意识,严格要求自己,随时主动调整、纠正自身的思想和行为。
“四个意识”集中体现了根本的政治方向、政治立场、政治要求,全党必须牢固树立“四个意识”,深入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不忘初心、继续前进,才能保证我们党团结统一、坚强有力,保证我们国家兴旺发达、长治久安。
第四篇:牢固树立和自觉践行“四个意识”
中直机关“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专题党课报告会强调
牢固树立和自觉践行“四个意识”
《 人民日报 》(2016年07月29日 04 版)
本报北京7月28日电
(记者江琳)7月27日,中直工委举办中直机关“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专题党课报告会。会议要求,中直机关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要把学习贯彻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牢固树立和自觉践行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采取有力措施,切实把“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引向深入。
会议指出,总书记关于“四个意识”的重要论述为加强新形势下党的建设、推动全面从严治党指明了努力方向,为广大党员自觉践行党员标准,更好规范言行、严格自律提供了重要遵循。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直工委书记栗战书多次就抓好学习贯彻工作提出明确要求,作出重要指示。中直工委坚持把增强“四个意识”摆到突出位置,采取多种形式强化学习教育,有力发挥了思想引领和示范带动作用。
会议强调,牢固树立和自觉践行“四个意识”,必须增强政治意识,始终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坚持把对党绝对忠诚作为根本政治要求,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始终在纪律和规矩之下行动,自觉做政治上的明白人。必须增强大局意识,始终从大局出发,以大局为重,坚持一切服从服务大局,真抓实干,勇于担当,以实际行动确保党中央各项决策部署在中直机关不折不扣贯彻落实。必须增强核心意识,坚决维护党中央的集中统一领导,坚决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真正做到思想上十分自觉、理论上十分清醒、行动上十分坚定。必须增强看齐意识,坚定不移向党中央看齐,更加自觉主动地向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看齐,向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看齐,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要深入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坚持以尊崇党章、遵守党规为基本要求,以用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武装党员为根本任务,周密安排,精心组织,确保中直机关“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取得扎实成效。
中直工委常务副书记张建平作专题党课报告。中直机关各单位基层党组织负责人和党员干部共500余人参加报告会。
据了解,中直工委还在6月14日就“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举办过一次中直机关专题党课报告会。
第五篇:教师应该树立的四个意识
教师应该树立的四个意识
四个意识之一———主责意识
首先要说明,我是一个教育实践工作者。
教育理论家们是从理论层面上研究教育,我们则是在教育实践中理解教育、感悟教育,所以我们也有自己的局限性。
在教学过程中,教与学是一对矛盾,我觉得从实践来看,教与学这对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还是在教师,这一点旡论是理论界还是教师中认识应该是一致的。在教改中我们强调“学生是主体”,从本质说是在“学”的过程中,学生是主体,而我们教学工作的主要任务是教学生“学”,所以才呌教“学”,就是说,我们课堂上教学的目的,不仅是让学生学会那些知识,更重要的目的是通过日积月累的教学过程,使学生学会“学”,这才是最基本的目标。总之,上面所说,概括起来就是:在教和学这对矛盾中,教师是矛盾的主要方面,教学的主要目的是教会学生“学”,而在教会学生学的过程中,学生是主体,这是別人替代不了的。由此,我认为,做为教师应该树立以下四个意识,即:主责意识、导思意识、规律意识和创新意识。
(一)主责意识。教师主责,天经地义。现在都在提教师主导,这是对的,但我认为首先要强调教师主责,这样才更有利于落实教师主导。强调学生主体,但不能忽略教师的主导,这也是我要强调“主责”的基本思考。因为,既然承认在教学过程中,矛盾的主要方面在教师,即课上的好不好,学生学的好不好,主要责任是在教师,客观事实是这样、,广大家长也明白这个道理,现在择校风很盛,择校的实质是择师,因为只有好教师才能出好质量。办学校,校长很重要,可是好校长抓谁呢,还是要抓出一支好的队伍,好的教师,因为,教师队伍是立校之基。所以强调教师主责意识,首先是因为在教学过程中,无论是课程资源的开发、教学内容的把握,还是教学方法的运用,都主要是教师的责任,这是决定教学质量的基础条件,如果忽略了这一点,有些课中只是让学生自己学习,理解多深是多深,那是不负责任的表现,当然,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学生在探索中学习是正确的,但这必须是在教师引导下,学生的自主学习活动,而非成年人的自学话动,因而,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水平具有决定性作用,这一点决不能动摇。隨然,有些情况下,可能出现学生的理解高出教师的水平,但从总体看,千万个课堂加在一起,即从总的规律来看,学生理解的深度,学习的质量,还是决定于教师的水平。我们说某些经验好,重要之点,还是课程资源开发、整合的好,课堂中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调动、把握的好,这是教师的工夫,也包括课前集体教研好,这就像一桌好的宴席,效果表现在桌面上,其实工夫在后厨,根本在厨师的技能和素质,教学工作也是如此,质量产在课堂、出在课堂,“向课堂要质量”是对的,但教师的功底和工夫在课外、在课前,没有功底、不下功夫的教师是上不出高质量的课来的。所以学校必须重视教研,重视教师提高,发挥集体智慧,促使教师岗位提高,我曾经给老师们一幅对联,上联是专透教材无止境,下联是读懂学生有学问,横批是做“研究型教师”,如果要给出一个公式的话,那就是:专透教材+读懂学生+科学方法=教学高质量。
专透教材是一个广义的概念,核心是对课程资源、教学内容把握的水平和深度,这确是一个无限的过程,即通常所说的“学无止境”,也许你教了十几年、二十几年的学,但对所教内容每一次都应该有新的理解,例如:唐后主李煜《虞羙人》词中有一句话,呌做:“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也许有人教过多少遍,讲过、说过旡数次,但当我有一次听课后问老师:为什么说恰似一江“春”水呢?怎么不用“秋”水、“夏”水呢?他一下楞住了,过一会回答说:“没想过。”这里,我想问一下大家,“你想过吗?”我也是在一次听某老师讲到这一课时,老师觧释为,“当时,李煜被关在嶽中,心潮蓬湃,如波涛滾滚一般”之后,感到这种讲法欠妥,而想到这一问题的。春水和秋水、夏水的根本不同之点,在于春水源于冰雪消螎加上“润物细无声”的春雨而成,因而,临近南京的长江春水,其流势一定是状濶而平缓,绵绵流长,旡尽无休,这正符合愁绪的特点,发愁的人总是感慨时光的漫长,无休无止,连打唉声都是长出气,这样理解才能把“恰似”讲得恰到好处要不你怎么讲“恰似”啊?用一江秋水行吗?显然不行,秋水是“牤牛水”,来得急,去得快,和愁绪不贴边,不可能"恰似愁绪。由此,我们就应该思考,为什么这样的千古流傅的“名句”,讲了、说了多少遍,却仍然会“熟视无睹”,熟讲无思呢?难道就这一句如此吗?决不是,它说明,在许多人那里,类似这种熟视无睹、熟讲无思、特别是熟讲无深思的情况绝非偶然和个别現象。我也曾类似的问过不少人,大家常讲“打破砂锅问(纹)到底”那么为什么要说打破砂锅问到底,而不说打破鉄锅问到底呢?令人吃惊的是多数人的回答仍然是“没想过”,由此可见,从课标要求的高度,深入把握教学内容,探循規律性的认识,仍然是我们教师在教学实际中需要进一步重视的突出问题,因为,钻透教材确是无止境的。
再说读懂学生有学问。千万不要以为天天和学生在一起,就什么都了解了,只有那些用心“读”的人才有可能逐步懂学生,不但教师,就是家长也是如此,他们总以为自己的孩子,从小看着长的,就什么都掌握了,其实并非真懂孩子,由此造成许多家庭教育的失误,我在省实验当校长时,有一个学生,是学生干部、优秀学生,但就是和家长对立,妈妈和我诉苦,说她如何如何疼爱孩子,可到头来,孩子和她连话都说不到一块,星期天到家吃完飯就想回学校(寄宿生),这使她十分疼心,而我和学生交谈,她问我:“老师,你说,没有理解还有爱吗?”可见,懂孩子、理解孩子该有多么重要,又多么不易!做教师的更是如此。教师在对学生的教育中,发生碰撞的情况,许多是由于教师不懂孩子的原因,(碰撞不是教育)。我们说读懂学生,不只是说一般的了解孩子的家庭、自然情况、学习基础、性格脾气等等,也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惩等。而还包括个体意义上、即刻发生着的心理、情绪、兴趣、願望、需求等,从而使我们的教育更具针对性,真正做到有对象的教育、教学,真正“有对象的教育、教学”才会是有高效的。特别是学生的“学习心理”,是影响学生接受教育和提高学习质量的极其重要的因素,做教师的必须认真研究把握。(不只学生有学习心理,教师也有教学心理,甚至吃饭时也有就歺心理,有人半开玩笑的说:有一次开会吃自助歺,突然跑到领导桌上去了,结果这顿饭吃的什么味我都不知道,你看,这不是“吃饭心理”起作用了吗?)
其次是学生主体地位的落实,是教师的责任。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教的主导作用体现在哪里呢?除了上面说的,还有重要的一点就是学生在课堂上能不能成为学习的主体,关键在教师,在教师的水平、教师的调动。可以说,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主导作用发挥的如何,其标志主要就是学生主体地位能否得到落实。有的老师总是瞒怨学生,可是你看魏书生却什么学生都能且都能教得好,他全国到处讲课,无论到哪里,无论是什么的学生,他一上课很快就能把学生征服过来、调动起来学生都能很快进入主动学习的状态,魏书生的水平,就在于教师主导作用的充分发挥。好的教师,一上课教师和全每一个学生都建立起了一条心理联系渠道,好比几十根无形的线,在课堂中的每一个即时时刻,这几十根线的联通程度、松紧度,教师都心中有数,有哪根断了,想法接上,哪几根松了,拽一拽,用各种有效方法,尽量使每一个学生的每一时刻,都处于积极和兴奋的思考状态中,生动、活泼、主动的学习,从而达到髙效教学的目的。相比之下,在有些老师的课堂上虽然形式上是在教师的撑控下,但仔细观察,在一些学生那里,“教学过程”已经仃止,即学生已经辍课,这样的课,日积月累,怎么会有高质量?由此可见,学生在教学中主体地位的落实,责任在于教师。
笫
三、学生学习水平的高低、教学质量的好差,责任根本在教师。本来,这应是很正常的事,但现实中,有的教师总是把质量不高,归于学生的原因,这是很不正常的现象,以考试耒看,一般来说凡是集中失分点(或严重失分点),一定是教师在教学中出了问题,一定要从教师的教学上去找原因,教师应养成这样的意识。可有的教师不是这样,考试成绩一出来,成绩一低,他们就怨学生,“怎搞的,这些学生,这道题我都讲过好几遍了,还不会真没办法!”这不是优秀教师的语言,好的教师也许只教一遍,学生就掌握了,你讲了好几遍,没打上烙印,学生还不会是教师的问题。教师主责---这是规律。这样认识和把握,不只有利于教学质量提高,也有利于教师自我的发展,因为这样的老师,才会不断的反思,不断的改进,不断的提高。凡是好的老师有个共同的特点,就是他不瞒怨学生,瞒怨学生的老师不是好老师(当然,对学生的准确评价是需要的,它和瞒怨是两回事),好老师还有一点,就是什么样的学生他都能教,教什么样的学生都会有较大幅度的提高。试想,靠学生出质量的老师,能算好老师吗?要用増值评价来衡量老师,才是准确的、合理的、科学的。我在省教委工作时,到学校去,一般来说,那些老师夸学生,校长夸老师的学校基本都是处和谐发展的状态,良性循环。所以,教师树立主责意识,是正确师生关系的前提,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是促进教师自我发展的保证。
四个意识之二———导思意识
教师应该树立的四个意识,笫二个就是导思意识。是引导思维的思,不是培养硕士、博士的那个导师,不过我想,就是那些帯研究生的导师,其重要作用之一也在于“导思”。
从教学耒说,除了知识学习,很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能力,这个能力主要是学习的能力,包括知识学习和实践学习,要培养学习的能力,很重要的就是要学生会思考、会思维,就是为学生造就一个强状的头脑,即智力素质。我认为人的思维能力或思维水平,在很大程度上体现在对问题观察的角度和深度上,钻牛角尖的人,常常只在一个角度上看问题,还常常在一个不适当的角度上,高明的人则善于变換角度、选择角度看问题。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站在一定的高度、以灵活的角度看问题,高度决定深度、多角度易于全面,从而有利抓住问题的本质,形成正确的认识,要使学生懂得,每一个事务都有多个角度,“一句话有一百个说法”,要学生能够多角度或选择最佳角度、利用最隹方法去观察事物,去表达自己的想法。应该说,教师在教学中主导作用的本质体现是引导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引导和指导学生思维的深度和广度,要懂得,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自己想明白或者是悟明白的东西,要比听老师讲明白的,要深刻的多,“自己悟明白的,才是真明白”,这就是我曾经说过的,“教授之道,思为至重”,这是有道理的,准确的说,我们不是笼统的反对“讲”,而是反对“灌”。“讲”在许多情况下是必要的,精彩的讲,啓发式的讲或者点拨是课堂中重要的环节,“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晝”,当然需要,但我们也必须看到,讲虽然不注定是,但讲却很容易导至灌,很容易使学生处于被动地位,不利于学生主动思考,因此,过多的讲确是不应提倡的,教师的讲应该是精讲,一定要留有相应的时间让学生独立思考和互动。因为,对学生说来,无论是知识的获得还是能力的形成,最终都是通过学生自身的智力和实践活动来完成的,这是旡可替代的,这其中主要是学生自身思维活动,因此,好的课堂,老师总是会引导学生“在琢磨状态下”学习,教师在研究气氛中教,学生在琢磨状态学———这是优秀课的理想状态。我曾打比方:食物的消化器官是胃腸,知识的消化器官是大脑,胃腸消化食物需要蠕动,如果,胃蠕动的动力不足,还要吃一种呌吗叮林的药物,用以増强胃动力,知识要消化吸收,就必须动脑思考,否则也会消化不良,吸收不了。“眉头一皱,计上心来”世间一切“高招”最终都是人“想”出来的,所以动脑思考的習惯和能力是十分重要的。
那么,教学中有些什么办法易于引导学生的思维积极性呢?一是好的问题,有利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和发展,精心设计富有啓发性、针对性的问题,是教师在备课中最重要的任务。二是通过学生自身的学习实践(包括社会实践),引发其感悟,提高学生观察和思考问题的水平,通过实践的反思和感悟———包括学生自身学习实践中出现错误的反思,都会是保贵的资源。三是学习中的交流、互动,特别是讨论和爭论即学习过程中的“议”,“议”的好处很多:简而言之,“议”可生疑、可促思、可练讲,可谓一举多得,不可不用,课堂教学中应该尽量避免的是,老师总是喜欢呌第一个举手的学生发言,在一般情况下,这种做法不利全体学生的思考,因为,当你呌起第一个举手(很快)的学生时,其他同学的思考就已经终断了,当然,也不是第一个举手的人不能呌,问题是老师提出问题后,常常并没有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就把思维快的第一个学生呌起来,其它学生的思考就被阻断了。其实,调动学生思维积极性的办法很多,仅述三例,供参考。
四个意识之三———规律意识
所谓规律即客观事物发展中本质的、必然的内在联系,世间万事万物都具有自身的规律。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从根本上讲,其目的就是要教会学生认识、掌握和运用规律,形成認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教师自己就必须具有较强的规律意识。就学科教学来说,尤应如此,课堂教学的过程,最根本的就是教给学生掌握思路、方法和规律,如果教师树立了较强的规律意识,渗透到每一节课堂教学过程之中,日积月累,我们的学生就会逐步学会思考、学会学习,掌握规律,形成能力。有的学校的经验就是"只要学生掌握了规律,想学不好都难。举一小例:初中物理讲杠杆,杠杆的定义是:“围绕一个支点旋转的硬棒就是杠杆”,利用杠杆做功可以省力的原理是,应用公式“动力矩X动力=阻力距x阻力”,人为的加大动力距的长度,就可以以较小的动力去克服较大的阻力,从而实现省力的目标,在实践中,由于杠杆的种类繁多,形状各异,各种题目,花样翻新,弄不好,让学生眼花僚乱,做题越多,反倒糊涂起来了,究其原因,就是教师在教学中,缺乏规律意识,没有把握万变不离其宗的原则,这个宗就是解题的思路、方法和规律,后来,我引导对解这类题的思路做了一个概括,呌做“两找一画”,两找:一是找支点,二是找力的方向,一画就是画岀由支点到力的方向线的埀线。这样,解杠杆题的思路就明确了、简化了,不管题型如何千变万化,总有一个支点———就是那根硬棒囲繞它旋转的点,然后再找出动力和阻力的方向,至于做埀线是谁都会做的事,这样力距就出来了(即埀足到支点的长度),有了力距和给出的力的大小,就可以利用公式计算出未知量了。有了“两找一画”的解题思路,再遇到杠杆类题,就心中有数了,知道如何下手,怎样去解题了。这样就心里有底:任你千変万化,我有一定之规!所以,许多时候,学生在考场被并不十分困难的题憋住了,就是没有解题思路,你要告诉他,有些题憋住了是堵墻,捅开了就是张纸!关键是找到規律,即解题方法,多少人出来就拍大腿了:原来这题并不难呀!这就好比醫疗,针扎准了穴位,就治病,也好像开门,只要选好钥匙,插进锁眼门就开了,并不用多少力气,你要找不到销眼,到处乱捅,它就是堵墻!世间事物千变万化,但万变不离其“宗”,这个“宗”就是规律,在教学中就体现在思路和方法上,所以,在课堂教学中,一定要在知识教学的过程中,教给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思路、方法和规律,要让学生懂得,我们做这道题的目的不只是会做这道题,而是为了会做这“类”题,这就是要探索、总结、概括解这类题的思路和方法,从而寻找解题规律。如果教师将这种意识渗透到每一课中,融入到每一个教学环节中,日积月累,学生就会掌握和学会找方法、找规律,从而形成能力,学会学习。我们不赞成题战术,反对一味加重学生的课业负担,而主张教师要树立规律意识,从根本上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培养学生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四个意识之四———创造意识
国外同行曾和我说:你们中国学生在课堂发言前的思维模式和我们那里有本质区别,你们的学生是“想好了再说”而我们那里则是“站起来再想”!好傢伙,一个是“想好了再说”,一个是“站起来再想”,这该是多大的差别呀!我们的学生为什么要"想好了再说"?因为他有顾虑、有朿缚,他发言前,思前想后、顾虑重重,又怕同学哄笑、又怕老师批评,而国外一些学生发言是不存在什么思想负担和顾虑的,只要我想发言我就站起来讲,不存在把,“想好了”做为发言前提条件的束缚。面对这样巨大的反差,我们应该反思,我们这样长期的教育模式形成了学生的思维模式,久而久之,日积月积,就束缚了学生的思想,抺刹了学生的创造力。这是中国传统教育的敝端!
由此可见,要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教育者必须首先树立创造意识。创造意识的树立,必须摆脱传统的束缚,首先要让人敢想、敢说、敢于突破。要使人们认识到,人们的意识常常被某种东西束缚着、局限着而并不自觉,所以必须提倡要敢于突破。包括我们每个人的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的思维和观念也被一些习惯的东西所束缚,比如:说个最简单的例子,你家的电话号码已经用一种习惯的念法说惯了,如果突然有人用另一种读法说出这个号码,你都不一定听出是谁的电话,你信不信?我就遇上过,我家过去的电话是86845368,我的习惯读法一直是868,45,368,突然有一天来电话了,有人喊8684,5368,谁的?我竟楞了半天,硬是没反映过来是我家的电话。所谓观念,一般来说,就是一种相对固化了的思维模式,这种东西是旡形的,但其作用是巨大的,甚至是不可逾越的,你形成了一种观念,要你去做与这种观念相背的事,不可能是自觉的,更不可能是持久的,所以,观念的突破是十分重要的。
以教育为例,传统教育的许多落后观念是需要突破的。诸如:《把上学视为“念书”》的观念,《教学和考试内容越深越难就越有水平》的观念,《学生回答问题必须是标准答案》的观念,《批评才是爱护》的观念等等,正是由于这些观念和习惯,在我们的教育中,教师多是挑毛病和批评,学生体验的多是“失败感”而非“成功感”,久而久之,学生的心理负担逐渐加重,自信心受到伤害,部分学生甚至会产生厌学情绪,这样的教育模式,何谈对学生创造精神的培养?由此,中国的教育要成功的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教育者首先必须克服传统教育中一些违背教育规律的陈旧观念,树立创造意识,特别要注重学生自信心和成功感的体验,这是学生一生发展的两大精神支柱。